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九篇

2024-08-30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126例, 女性10例, 年龄范围22~76岁, 平均年龄为 (43.2±13.6) 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 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满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参考标准》 (1997年版) , 且以Likert五分量表进行评分, 均>3分 (3分表示重度疼痛,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如性别, 年龄, 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对于患有心绞痛、脑血管病变、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患者, 慢性风湿性疾病的患者,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 处于妊娠、哺乳期的患者及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等均不予参加。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病症发作时指导其卧床休息, 局部冷敷关节部位, 为减少尿酸在患者体内沉积, 应叮嘱患者多饮水, 避免服食含嘌呤较高的食物等。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口服别嘌呤醇片, 每天2次, 每次1片, 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每次2片, 每天3次。当患者关节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出现好转后, 可改为每日口服1片, 每天3次, 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托考昔片进行治疗, 口服, 每次2片 (美国黙沙东, 60毫克/片) , 每天1次, 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关节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评定, 分值越高说明病症程度越剧烈。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指患者关节部位的疼痛及肿胀感完全消失, 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各理化检测均为正常;有效:指患者病症有所缓解, 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好转;无效:指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关节功能性障碍加重等情况。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5.6%) 。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数为3例, 对照组为9例, 差异显著 (P<0.05) , 具体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具有病情发展快, 局部红肿, 疼痛剧烈的特点, 且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已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使用依托考昔较为常见, 该药可通过抑制COX-2来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生成, 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且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轻[4,5]。本文结果也显示, 采用依托考昔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5.6%) ;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数为3例, 对照组为9例, 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且病症改善明显,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可供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依托考昔对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 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79.4%)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 (95.6%) ;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数为3例, 对照组为9例,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且病症改善明显,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托考昔,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建红.痛风性关节炎134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0, 39 (12) :1574-1575.

[2]刘健, 程华威, 郭雯, 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 9 (2) :106-108.

[3]薛红霞, 孙秀荣, 张宁.依托考昔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 (3) :132-134.

[4]洪骏, 徐江勇.依托考昔与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 2013, 22 (12) :44-45.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2

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门诊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计11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 例,观察组男40 例,女15 例,年龄35 ~80( 51. 6 ±13. 5)岁; 对照组男38 例,女17 例,年龄38 ~81( 52. 3 ±14. 2)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诊断参照文献[2]标准。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低嘌呤饮食。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每天2 次口服,以7 天为1 个疗程;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元胡止痛滴丸( 甘肃陇神期戎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延胡索、白芷组成) ,15g/次,每天3 次口服,7 天为1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 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标准。

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P<0.05

3. 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体会目前,基层医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选药物均为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该类药物使用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久服会引起肾间质损害[4]。元胡止痛滴丸,具有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5]。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泻邪气。”方中延胡索为君药,具有活血、止痛之功; 白芷为臣药,能微发风寒、除湿痹、行气血。本文结果表明,采用元胡止痛滴丸加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可减少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作时间,缓解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

[4]周福德.非甾体抗炎药肾损害.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13.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3

【关键词】 关节炎,急性痛风性;中药治疗;萆苓痛风方;实验研究;动物;大鼠;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造成白细胞趋化而产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所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属于祖国医学痹病、痛风、历节病等范畴。李景良教授运用萆苓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数10年,疗效较好,为更客观地评价其疗效,笔者进行了本次动物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er大鼠70只,体重为303.15±24.464 g,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鲁2008002,由郑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采购提供。

1.2 实验药物 萆苓痛风方浓缩药液由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煎药房提供。主要由川萆薢20 g、土茯苓15 g、忍冬藤20 g、炒苍术10 g、薏苡仁30 g、川牛膝15 g、黄柏10 g、金钱草30 g、汉防己10 g、泽兰10 g、赤芍20 g、山慈菇20 g、白芍30 g等组成。吲哚美辛片(山西临汾制药厂生产,批号为010325)。别嘌呤醇片(广州市市桥制药厂生产,批号为011101)。尿酸(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批号为0001210)。尿酸钠溶液参照Coderre氏等的方法制备,由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免疫室提供。

2 方 法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方法 将70只雄性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萆苓痛风方低剂量组(B组)、萆苓痛风方中剂量组(C组)、萆苓痛风方高剂量组(D组)、别嘌呤醇组(E组)、吲哚美辛组(F组)、空白对照组(G组)7组,每组10只。A、G组每次灌服灭菌注射用水10 ml·kg-1,B、C、D组每次分别灌服浓度比例为1/4∶1∶4的萆苓痛风方浓缩药液10 ml·kg-1,E组每次灌服别嘌呤醇药液10.4 mg·kg-1,F组每次灌服吲哚美辛溶液7.8 mg·kg-1,各组均为每天1次,连用5天。并于第3天第1次用药后1 h将尿酸钠溶液0.2 ml注入到前6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内。7组均自由饮食与饮水,不控制其入水量。

2.2 观察指标与观察方法 ①对造模后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鼠继续喂药,48 h后观察其步态变化。步态分级按Coerre介绍的方法进行,0级正常行走;I级为轻微跛行,受试下肢略有弯曲;Ⅱ级为中度跛行,受试下肢只能触及地面而不能受力;Ⅲ级为重度跛行,受试下肢弯曲离开地面,三足着地行走。②造模前及造模后6 h、24 h、36 h、48 h分别测量各大鼠右侧踝关节周径1次,于踝关节最突起处(造模前)或肿胀最高处(造模后)用细棉线松紧适度绕3周,取其平均值。所有测量工作由同一个人完成,并于同一位置处测量。③造模48 h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常规和血肌酐、血尿酸。

2.3 统计学方法 各指标计量数据计算及其95 % CI,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多维度频率分布表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3 结 果

3.1 一般情况 除F组大鼠死亡2只(可能与吲哚美辛的胃肠道副作用有关)外,余无异常。

3.2 药物对大鼠关节局部的影响 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后出现关节部位皮肤充血,触之皮温升高,继之出现关节软组织肿胀,随着时间的延长,关节肿胀度逐渐减轻,皮肤逐渐出现皱褶。

3.3 药物对踝关节周径的影响 结果如表1所示,A组以造模后24 h踝关节肿胀最为严重;B、C、D、E组以造模后6 h踝关节肿胀最为严重,说明药物能减轻该模型的关节肿胀度;C组优于B组,C组与D组、E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F组疗效优于C组、D组与E组。

3.4 药物对步态的影响 结果如表2所示,B、C、D、F组均能减轻大鼠的急性关节炎症,改善其步态。

3.5 药物对白细胞的影响 结果如表3所示,各组对白细胞均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A、B、D、F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而C、E组未出现,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6 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结果如表4所示,C组降血尿酸作用优于B、D组,与E组相当,优于F组;A组与F组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对血肌酐均无明显影响。

3.7 药物对大鼠精神状态的影响 观察到仅F组大鼠精神差,不喜运动,与造模前差别较大,余各组大鼠精神状况良好,与造模前相似。

3.8 药物对关节病理变化的影响 正常关节组织,表面覆以滑膜组织,内衬滑膜细胞,下为疏松结缔组织,间有小血管及脂肪组织;A组可见滑膜下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D组可见滑膜细胞不同程度增生,滑膜下层黏液样变性,间质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消失,散在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3 讨 论

萆苓痛风方源于李景良教授的经验方,对湿热阻络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李景良教授认为湿热阻络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变主要发于下肢,且反复发作难愈,病变特点符合“湿邪”致病特点。根据“湿性趋下”“湿盛则肿”“热盛则痛”等理论研制而成。

萆苓痛风方是由《成方便读》的四妙散加味而成,方中苍术燥湿清热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薏苡仁祛湿热、利经络;四味合用,为清热利湿之妙剂,外加川萆薢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分清浊利尿而不伤肾;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邪利关节;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赤芍清热凉血、散肿止痛;泽兰与防己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白芍柔肝止痛等,上方共奏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消肿止痛之功。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茯苓具有利尿、抗炎镇痛作用[1];泽泻具有利尿[2]、抗结石形成作用[3];川萆薢有促进尿酸排泄而降尿酸作用[4,5];牛膝总皂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6];白芍中含有的白芍总苷成分对多种炎症性病理模型如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和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高或降低模型等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等。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萆苓痛风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抗炎镇痛、降血清中尿酸含量的作用;A、B、D、F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C、E组未出现,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别嘌醇的用量偏小有关,这说明小剂量的别嘌醇片对白细胞的影响较小;也可能与吲哚美辛则剂量偏大,吲哚美辛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造成白细胞减少;中药萆苓痛风方中剂量组(C组)对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中药萆苓痛风方大剂量组(D组)可能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综合来说,中药萆苓痛风方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药各组以C组为好。正常剂量的萆苓痛风方组(C组)无大剂量组(D组)及别嘌醇组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加重的风险或急性关节炎迁延不愈的可能等副作用,以及吲哚美辛组等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但是,该实验样本量小,加之测量及实验误差,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尚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孙晓龙,王宽宇,张丹琦,等.土茯苓注射液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31-232.

[2] 胡萍,李志琴.泽泻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北京中医,2006,25(5):294-296.

[3] 尹春萍,刘继红,章咏裳,等.泽泻水提取液预防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99-101.

[4] 费洪荣,毛幼桦,朱玮,等.粉萆薢降尿酸作用研究[J].医药导报,2007,26(11):1270-1272.

[5] 陈光亮,刘海鹏,韩 茹,等.萆薢总皂苷合用牛膝总皂苷降血尿酸和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1):1467-1471.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4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针灸疗法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治愈效果,并探讨具体的针对性疗法。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统共接收治疗患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病患60名,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治疗方式选择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的患者主要采用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的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对比治愈疗效。结果:实验组完全治愈者25名,总的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完全治愈者20名,总的治疗有效率是80%。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疾病使用中医针灸疗法或是使用吲哚美辛肠溶片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等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成效,并且能够避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前言:

中老年人以及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活动的人一般正处于身体机能水平下降阶段,此类人群中,大多数人的骨关节也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症状,而且由于长期的身体损伤累积,受风寒等意外疾病的诱发,急性痛风关节炎成为身体疼痛疾病因素的主体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名患有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以及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两种方式进行临床诊治,并对治疗过程以及治疗结果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作为治疗对比依据以探究针对关节痛风疾病的临床疗效,总体来说治愈效果比较理想,现将治疗报告如以下形式阐述。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统共接收治疗具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人患者60名,进行诊断之前都根据中医病诊断的一般标准(由国家中药管理局制定)进行了病情前期基础诊断,最终全部患者均被确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60名患者中有男性40名,女性20名,年龄阶段在29岁到68岁之间,病患的平均年龄为46.9岁,当中患病时间最长者超过一年,患病时间较短的是一星期。

1.2

治疗办法

实验组以中医针灸疗法为主。医生选择针灸治疗方法中的是温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择关节局部炎症较突出的络脉,包括阿是穴和足三里阴等位置。用宽度2厘米,长度24厘米的艾条段,将其点燃之后插在银针针柄部位,每个施针的穴位施温针灸2

3壮,赤血时间大概为3半小时左右,并在之后留针半小时。以上施针治疗每天一次,一疗程共十天。

对照组主要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患者每天服用两次,每次75毫克,服用十天。

1.3

治疗效果评判的主要标准

1)

完全治愈:患者身体不再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可以完成一般日常活动,并且能够投入正常生活与工作。

2)

治疗显效:病患经过我院的针灸疗法治疗后,在进行日常活动至疲劳之后偶尔依然会发生腰关节疼痛的症状,基本能够完成正常活动,且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3)治疗有效:病患经过我院治疗后关节疼痛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与减轻,活动依然受限,但有好转迹象,并且已经能够参加到较为轻度的劳力工作中。

4)

治疗无效:经过全部针灸治疗疗程治疗后,病患的关节疼痛症状依然明显,身体体征以及腰部功能障碍问题等均没有发生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药前后各指标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针对我院自20126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患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60名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以及治疗结果的详细记录,十天一疗程,实验组经过系统针灸治疗,对照组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60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40名,占66.67%,治疗显效者12名,占20%,治疗有效但未治愈者5名,占8.3%,无效者3名,占5%。总的治疗有效人数是57人,总治疗有效率是95%。由治疗结果表明,中医针灸疗法以及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疾病都有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疗效。

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结果

完全治愈

治疗显效

治疗有效但未治愈

无效

总有效

人数(人)

比例

(%)

75%

5%

5%

15%

85%

P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记录对比

人数

完全治愈

治疗显效

治疗有效但未治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

90%

对照组

80%

3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多数是因为外力因素导致身体组织受损甚至退化,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发麻等。该疾病主要集中发生于40岁到60岁左右的年龄阶层中。目前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的治疗一般采取中医针灸疗法以及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处理,治疗最终目的在于缓解、减轻以及消除病患的疾病疼痛困扰,避免疾病再次复发。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法可以取得不同的疗效对。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主要选择温针灸治疗办法,治愈率高达90%,且治愈过程较为轻松,患者受到的治疗伤害较小。中医专门的温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施针入穴,让患者受损部位活血化瘀,并且促进患者的关节炎症缓解,从而更快地使得关节各个神经的生理功能性恢复正常,进而关节神经生理功能。对照组的病患在整个疗程中只要采用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方式治疗,治愈率为80%。治疗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表明,中医针灸治疗以及口服用药方式在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疾病中都有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愈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病患关节疼痛病状痛苦,并提高病患身体一般生理功能,投入正常生活与工作中患者功能的恢复。但采用中医针灸方式能够取得更高的治愈成效,且避免了病患因口服用药引发的其他治疗威胁,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针灸疗法。

参考文献:

[1]唐丽;藏力学;杨崇青;张超;佟强;宋平;曹克光;;痛风止痛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6例临床观察[A];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周惠成;张苏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5

关键词:原花青素,关节肿胀,痛风痛,P38

痛风主要是由嘌呤代谢异常等导致的尿酸生成增多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代谢型疾病[1]。当单钠尿酸盐以晶体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处时,可以诱发红、肿、热、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2]。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抗痛风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并且长期使用往往具有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3]。

巨噬细胞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尿酸盐在关节的沉积可以招募巨噬细胞在关节处的聚集,而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与此同时还能招募更多的炎症细胞的浸润,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4]。以往的研究发现MSU结晶体可以诱发氧自由基(ROS)的产生,而ROS在巨噬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6]。ROS可以激活MAPK家族信号,进而激活NF-k B信号通路,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放大疼痛及炎症反应[7]。

原花青素是广泛存于葡萄籽、蓝莓的生物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即清除ROS的能力,其抗氧化性能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本研究拟考察原花青素对于小鼠关节腔注射MSU晶体诱发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原花青素(南京泽朗植提技术有限公司);尿酸钠(Sigma-Aldrich公司)。

1.2 动物

30只雄性CD-1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 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CXK(沪)2013-0016。

1.3 仪器

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化学发光仪(Chemi Doc XRS+,美国Bio-Rad公司)。

1.4 方法

1.4.1 MSU晶体的制备

称取尿酸钠,加至1 mol/L的氢氧化钠中,再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煮沸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 H到7.2,离心吸取上清,室温静置2 d使MSU晶体析出,离心弃上清得MSU晶体,临用前经超声并且配置出所需浓度。

1.4.2急性痛风模型的建立以及小鼠机械痛阈值和关节肿胀度的测定

小鼠使用水合氯醛(4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将MSU晶体(0.5 mg/10μl)注射至小鼠踝关节胫附踝关节腔,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采用缚线法测量小鼠踝关节周径,使用Von Frey Hairs测痛仪测量小鼠机械痛阈值。分别测量小鼠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周径,测量小鼠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机械痛阈值,并计算造模后周径与造模前周径的差值作为关节肿胀度的衡量标准。

1.4.3原花青素对于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P38磷酸化水平变化。具体方法如下:于关节肿胀最高的点(24 h),采用腹腔给予水合氯醛溶液麻醉小鼠,取踝关节组织,加入蛋白质裂解液处理样品,离心取上清进行BCA定量,加5×Loading buffer,煮沸5 min,-80℃保存。根据BCA定量上样、电泳、转膜,室温封闭2 h后加入一抗过夜,TBST洗后二抗孵育2 h,TBST洗后显色。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质稳定的针尖样MSU晶体

晶体4℃保存1个月后形态没有显著改变,依旧具有稳定的晶体形态。图1(左)和图1(右)分别为刚制备和放置1个月后的MSU晶体。

2.2 原花青素对MSU晶体诱导的关节肿胀和机械痛阈的影响

实验动物分为5组,各6只,即对照组(注射PBS)、模型组(注射MSU晶体)、给药组(15、30、60 mg/kg原花青素,灌胃给药),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可以诱发小鼠踝关节明显肿胀,而注射PBS组没有显著变化,模型组与对照组踝关节周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在造模后24 h,模型组小鼠的踝关节周径平均增大了3.7 mm,而原花青素给药组(15、30、60 mg/kg)的踝关节周径的肿胀程度显著降低,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左)。MSU晶体造模后8 h,可以诱发显著的机械性痛觉超敏,模型组小鼠的机械学痛阈值平均由1.334 g降为0.272g,而对照组的机械学痛阈则没有显著改变,提示模型成功建立。原花青素能够缓解MSU晶体诱导的痛觉异常,且呈剂量依赖性。原花青素给药组(15、30、60 mg/kg)的机械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械痛阈值分别为0.398 g、0.6 g、0.68 g。见图2(右)。

2.3 原花青素对踝关节组织处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P38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给药组(15、30、60 mg/kg)的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见图3。

注:M=MSU,PC=原花青素;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

注:PC=原花青素;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a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bP<0.05

3 讨论

现有的痛风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别嘌呤醇为代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第二类是以丙磺舒为代表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第三类是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类固醇类激素为代表的消炎镇痛药物。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往往使用第三类,即利用消炎镇痛药物来改善症状。然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抗炎效果较弱,虽然可部分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但却易引起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秋水仙碱作为治疗痛风的传统药物,不良反应更为常见,除胃肠道反应外甚至会引起骨髓抑制。而类固醇类激素虽然能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却不宜长期服用[3]。而本研究选择的药物原花青素来源广泛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小鼠口服原花青素的LD50>4000 mg/kg,本研究中所用的最高剂量为60 mg/kg,相当于人剂量为6.67 mg/kg,这个剂量已经具有显著的抗炎与镇痛作用。与现有的镇痛药物相比,原花青素无疑具有巨大的安全优势。

以往研究已经发现炎症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SU晶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能招募更多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进而释放释放许多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前列腺素以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等,进而诱发了MSU沉积部位的关节肿胀或者疼痛[8]。本实验研究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组能显著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肿胀。MSU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疼痛在造模后8 h表现为疼痛最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组能显著抑制机械学痛觉超敏。

MAPKs家族在急性痛风性炎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P38最为重要。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滑液组织以及痛风患者的滑液中,P38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9]。MSU诱发的组织损伤或者招募的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均可以作用于P38-NF-k B信号系统,进而诱发炎症细胞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与细胞因子,参与炎症放大。除了炎症反应,P38还可以敏化瞬时型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V1(TRPV1),对于疼痛的外周敏化极为重要。已有研究报道使用TRPV1拮抗剂能有效地减少MSU晶体诱导的疼痛和关节肿胀[10]。以往研究发现,MSU晶体可以诱发巨噬细胞中的ROS显著升高,ROS对于巨噬细胞中的P38激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原花青素有着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我们的结果发现其能显著抑制MSU诱发的关节处P38的激活,这与前半部分的研究即原花青素有效缓解MSU晶体诱导的关节肿胀和机械性痛觉超敏相一致。

综上所述,原花青素能够抑制MSU晶体诱导的关节肿胀及机械痛,并能显著抑制P38的磷酸化水平。本研究为痛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并可能为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MAPK家族P38的异常升高,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来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Choi HK,Mount DB,Reginato AM,et al.Pathogenesis of Gout.Ann Intern Med,2005,143(7):499-516.

[2]Roddy E,Zhang W,Doherty M.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gout.Nat Clin Pract Rheumatol,2007,3(8):443-449.

[3]Rees F,Hui M,Doherty M.Optimizing current treatment of gout.Nat Rev Rheumatol,2014,10(5):271-283.

[4]Martinon F,Pétrilli V,Mayor A,et al.Gout-associated uric acid crystals activate the NALP3 inflammasome.Nature,2006,440(7081):237-241.

[5]Tschopp J,Schroder K.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The convergence of multiple signalling pathways on ROS production?Nat Rev Immunol,2010,10(3):210-215.

[6]Zhou RB,Tardivel A,Thorens B,et al.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 links oxidative stress to inflammasome activation.Nat Immunol,2010,11(2):136-140.

[7]Son Y,Kim S,Chung HT,et al.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activation of MAP kinases.Methods Enzymol,2013(528):27-48.

[8]Ramonda R,Oliviero F,Galozzi P,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in in crystal-induced arthritis.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15,29(1):98-110.

[9]Lu F,Liu L,Yu DH,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 on gouty arthritis based on the SDF-1/CXCR 4 and p38MAPK pathway:an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y.Phytother Res,2014,28(2):280-288.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6

西医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盐浓度增高,导致体内尿酸盐沉积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及周围组织后出现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起病急骤,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且易反复发作,重者可形成痛风石,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攀升。目前痛风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多。李丽霞老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显著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现就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治疗经验及理论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急性期多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可伴恶寒发热,口干、尿赤便干,舌红,脉多弦滑,属“热痹”。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或嗜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所致。脾胃既虚,水湿运化失司,湿热内蕴;下注经络关节,日久化热,湿热瘀阻经脉,不通则痛。李丽霞老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多为本虚标实,应依照《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治则,急性期红肿热痛明显者应急则治其标,引热外达,消肿止痛。

2“火郁发之”法

《素闻·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1],可见治疗“火”“热”之证应“发”。张介宾对“发”法有独到见解,《类经》云:“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热痹”范畴,结合其病因病机治疗应“发之”。火针,古代又称“燔针”“烧针”,火针疗法是将特殊材料制成的针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穴位或部位的治疗方法。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归纳火针主要有“行气”与“发滞”两大功效,属温法,有祛寒除湿、温通经络、消疲散结之功,又可使火热毒邪外散,具有清热解毒、去腐排脓等功效[2]。李丽霞老师认为这是“火郁发之”法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临床疗效的理论基础。

3 治疗方法

选阿是穴、丰隆、足三里、内庭、太冲、曲池、合谷。病人取仰卧位,患处关节阿是穴薄薄涂一层万花油,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酒精灯外焰加热针体,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刺入皮肤,散刺法,点刺3~5下,深度约0.2~0.3cm,以少量出血为佳,消毒棉球按压止血后再涂一层薄薄的万花油保护创口。足三里、丰隆、内庭、太冲、曲池、合谷用活力碘消毒,长度适宜毫针针刺,其中足三里、丰隆用补法,内庭、太冲、曲池、合谷用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丰隆为足阳明络穴,两穴合用可健脾化湿;内庭为荥穴,“荥主身热”,配合曲池可清泻阳明之热;合谷、太冲为四关穴,共奏调和气血、理气行滞之功。

4 体会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早期热毒邪盛,常拒寒凉药而不受,若不能因势利导而失治误治,则正虚邪恋,迁延难愈。火针禀火之性,深入热毒之中而不觉,借势散敌,引热外出,使邪有出路,气机通畅而病愈,灵活运用“火郁发之”理论,临床疗效确切。

摘要:李丽霞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水湿运化失司,湿热内蕴,下注经络关节、郁久化热所致,以“火郁发之”理论为指导,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火针,火郁发之

参考文献

[1]唐伟,李里.从“火郁发之”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19.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文检索词为“痛风”“中西医”“如意金黄散”“痛风性关节炎”, 检索范围为2010-2015年万方、中国知网以及维普网数据库。纳入研究的病例均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入院时间为2012年11月-2015年9月, 入选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3]: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呈阴性;关节疼痛低于10级, 年龄20~66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骨髓抑制者;存在精神病史、心理障碍以及不能正常表达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有胃部出血病史、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资料不全者;不能坚持完成本研究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实验组中男25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52.31±3.27) 岁, 平均病程为 (6.01±0.47) 年;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52.29±3.26) 岁, 平均病程为 (6.03±0.45)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2名评价员对检索出的题目以及摘要进行独立阅读, 从满足要求的文献中提取资料, 再由第3名评价员实施评估, 最后由三人达成的共识作为最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包括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健康宣教、降压、控制血糖以及心理护理等, 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每次100mg, 每天2次。在此基础上, 实验组患者加用如意金黄散穴位敷贴治疗, 以1∶1∶2的比例将蜂蜜、醋以及金黄散调制成糊状, 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 待其温度降至4℃时进行冷敷, 选择阳陵泉、阿是以及足三里穴, 膝关节疼痛者辅以梁丘和膝眼穴, 腕关节疼痛者辅以阳池和外关穴, 肘关节疼痛者辅以尺泽和曲池穴。每天1次,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纳入研究的所有文献均采用Jadad质量标准评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关节炎积分。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均基本消失, 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 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均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未发生明显改变, 实验室检查指标亦未发生明显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研究的文献应用RevMan5.2版本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结果出现明显异质性时 (P<0.05) , 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式;结果无异质性时 (P>0.05) , 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式, 计数资料采用Peto法比较。纳入研究的病例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更短, 中医证候积分和关节炎症状积分更低, 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n)

(±s)

2.2 Meta分析

通过筛选, 有23篇文献满足标准, 各研究没有统计学异质性, 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 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为10.41 (P<0.01) , 可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 漏斗图见图1, 该图对称性较好, 发表偏倚较小。

3 讨论

中医治疗痛风病历史悠久, 其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范畴。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不仅要缓解炎症导致的疼痛, 还需在整体上调节机体内在平衡, 下调血尿酸水平[5,6]。

本研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 结果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更优且不良反应率低。本研究使用的中药如意金黄散由苍术、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等组成, 其中天花粉、大黄、黄柏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姜黄、白芷、陈皮、苍术、厚朴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如意金黄散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 快速缓解炎症和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中医证候积分和关节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疼痛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样品数较少,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加大样品量对中药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雯, 孙洪平, 褚晓秋, 等.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 (3) :433-435.

[2]严静, 田晓妮.穴位贴敷金黄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6) :147.

[3]朱婉华, 张爱红, 顾冬梅, 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 2012, 53 (19) :1667-1670.

[4]崔建欣, 杨慧劼.加味金黄散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3例[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6) :1632.

[5]潘明甫, 庞学丰.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的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 2 (2) :25-27.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8

在临床中常遇到患者因长期服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核心为止血、抑酸和维持循环血量。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痛风复发或加重的表现。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对其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如何防止痛风复发,以及痛风在用药时如何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出血等进行初步探讨。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6岁,痛风病史6年余,近1年未发作。2014年5月12日因解黑便2 d,呕血9 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解成形黑色大便1次,量约200 mL,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2次,量约700 mL,夹有少量暗红色血块及鲜红色血丝,遂来本院就诊,无伴腹胀、腹痛,无伴反酸、嗳气。门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入院查体T 36.0 ℃,

P 84 次·min-1,R 21 次·min-1,Bp 97/58 mm Hg

(1 mm Hg = 0.133 kPa),神志清,精神疲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腹平软,全腹未扪及包块,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 次·min-1,四肢关节无红肿疼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35×1012·L-1,血红蛋白67 g·L-1,红细胞比容22.7%。肾功能示尿素19.40 mmol·L-1,肌酐191.0 μmol·L-1,尿酸536 μmol·L-1。急诊隐血试验(呕吐物)±。胃镜检查: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 期伴狭窄);

②反流性食管炎(重度);③浅表性胃炎;④贲门松弛。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予禁食、抑酸护胃(静脉滴注埃索美拉唑、口服磷酸铝凝胶)、营养支持(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脂溶性维生素)和补充血容量(输红细胞悬液4 U,血浆400 mL)等治疗。输血后28 h患者出现四肢多关节肿痛,如刀割样,疼痛难忍,涉及双足第1跖趾关节、右膝关节、左手第

4近端指间关节,局部发红,皮肤温度明显升高,

活动受限,伴全身发热,T 38.5 ℃。2014年5月14日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04×1012·L-1,血红蛋白79 g·L-1,

红细胞比容25.9%;肾功能示尿素15.0 mmol·L-1,肌酐169.0 μmol·L-1,尿酸574 μmol·L-1。ESR

56 mm·h-1,CRP 54 mg·L-1。考虑患者痛风发作。加用碳酸氢钠片(每次1 g,每日3次,口服)碱化尿液,塞来昔布(每次200 mg,每日1次,口服)及扶他林(外用)消炎止痛,联合双柏散局部外敷,患者关节肿痛症状逐渐改善。

2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软骨、骨质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关节剧痛,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可伴有全身发热、寒战、疲倦等症状。该患者为老年女性,有6年的痛风病史,近1年痛风未复发,入院后经输血、抑酸等治疗后,出现关节肿痛,复查见尿酸值较入院时升高,ESR增快,CRP升高,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值的波动,导致痛风发作,是否与输血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有关,需进一步观察。

郭伟等[1]报道输血后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输血成分为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其添加的50 mL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腺嘌呤、枸橼酸钠和枸橼酸等,认为可能与反复输血直接使腺嘌呤和酸性物质进入患者体内有关。吴雄健等[2]报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后致急性痛风发作。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物质,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引起急性痛风的副作用,国内还未有足够的重视;奥美拉唑致尿酸增高,可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稳态[3-4],但其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袁钢等[5]进行了关于PPI对痛风活动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组病例在使用PPI 72 h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痛、发热等,提示PPI可导致痛风的发作,可能成为痛风发作的又一诱因;并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PPI对肾小管H+/K+ -ATP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肾小管酸碱平衡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引起急性痛风发作。

结合本病例,患者痛风发作可能与输血及使用PPI均有关,直接补充嘌呤含量,并减少尿酸排泄,分别从不同的作用途径及机制使得患者在短期内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3 防治对策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的患者,在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的治疗中,如何避免痛风急性发作,对于输血成分的选择尤为重要。对于一次大量输血、有痛风病史和反复输血的患者,最好采用洗涤红细胞为宜。洗涤红细胞是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膜层,经过洗涤大量有害物质得以去除,它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在PPI使用期间,应注意定期复查尿酸。若发现患者不明原因的尿酸升高或诱发痛风发作时,应考虑到PPI引起的可能性。一旦明确,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建议及时停药或换用H2受体阻滞剂,并对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相应处理。

痛风急性发作时,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应迅速控制急性发作并预防急性关节炎的再次复发,常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及激素作为一线用药[6]。缓解期在预防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降尿酸药,但这些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用药时,如何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出血,也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首先,长期吸烟、喝酒和浓茶、咖啡,食用过多干硬、辛辣的食物,工作过于紧张疲劳,生活饮食无规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消化道溃疡,并引起并发症;有消化性溃疡家族史、胃部有幽门螺杆菌、确诊患有胃溃疡、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非常慎重,并适当配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其次,有早期症状,如上腹隐痛、嗳气、泛酸、纳差、消化不良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及时中药调理或加用护胃药物等,尽量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再次,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因不规范治疗,如痛风发作期只服用降尿酸药、秋水仙碱使用时间及剂量错误等,致使痛风反复发作,导致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增加,疗效不佳。因此,在痛风治疗中,应规范化治疗,以缩短疗程,减少消化道溃疡、出血等风险。

4 参考文献

[1]郭伟,孙静.输血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例及其防治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1181.

[2]吴雄健,刘洪荣,谢军.奥美拉唑致急性痛风1例[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4):315.

[3]Zhang XS,Wang SY.Omeprazole causes acute gout[J].New Chin Med,1996,27(1):40.

[4]夏前明,李鸿雁,全燕,等.奥美拉唑对家兔肾脏内髓集合管细胞H+/K+交换功能的影响[J].局部手术学杂志,2005,14(1):11-12.

[5]袁钢,许晴晴,吴旭.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痛风活动的影响机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9):50-51.

[6]Khanna PP,Gladue HS,Singh MK,et al.Treatment of acute gout:a systematic review[J].Semin Arthritis Rheum,2014,44(1):31-38.

收稿日期:2014-09-27;修回日期:2014-11-03

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观察组(T):随机选取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和剔除标准的患者100例(男95例,女5例),年龄(47.25±10.99)岁,全部来自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的门诊患者。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应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②入选和剔除标准:a.符合ACR诊断标准的急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b.排除心血管、肾脏、血液疾病、肿瘤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c.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d.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全身系统疾病患者。e.年龄18~75岁。f.一般情况良好。g.未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者。对照组(C):随机选取青岛本地居民健康查体者100例(男95 例,女5 例),年龄(46.15±11.80)岁,排除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清尿酸水平(37℃)男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60μmol/L,绝经后女性的诊断标准同男性。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5

1.2 治疗方案:

在低嘌呤饮食、足量饮水前提下,AGA药物治疗方案:①镇痛:为主要治疗措施。秋水仙碱片,服药疗程14 d:前3 d0.5毫克/次,3次/天,餐后服;然后0.5毫克/次,2次/天,餐后服,连续用药7 d;后4 d 0.5毫克/次,1次/晚,睡前服。依托考昔片,服药疗程10 d:前3 d 120毫克/次,1次/天,餐后服;3 d后60毫克/次,1次/天,餐后服,连续用药7 d。②碱化尿液:抑制尿酸在肾脏形成晶体,促进尿酸肾脏排泄。尿p H值维持在6.2~6.8。给予口服枸橼酸钾钠颗粒(逍适柠)2.5克/次,4次/天(三餐后及睡前)。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胃肠道反应则予以排除。

1.3 观测指标:

①测定两组的一般生理指标:年龄(A g e)、身高(BH)、体质量(BW)、收缩压/舒张压(SBP/DBP)、腰围(WC)、臀围(HC)。计算腰臀比(WHR)及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定两组的空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酸(UA)、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肌酐(Cr)、尿素氮(BUN)。测定两组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③测定观察组治疗前(第0天,D0)及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PBMCs中NLRP3 m RNA、ASC m RNA及caspase-1 m RNA。测定相应时间点的空腹血清TNF-α水平。同时测定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观察组治疗前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1.4主要检测方法:所有入选者由专人进行一般生理指标测量并记录。实验中血清ALT、AST、UA、FPG、TG、TC、LDL-C、HDL-C、CRP、Cr、BUN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NF-α的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PBMCs中NLRP3、ASC及caspase-1 m RNA采用RT-PCR检测。血分析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NLRP3炎性体m RNA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血生化指标及全血分析白细胞数等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IBM 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Age、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H、BW、BMI、SBP、DBP、WC、HC、WHR、FPG、UA、ALT、Cr、BUN、TG、TC、LDL-C、HDL-C、C-RP、WBC、NEUT、NEU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 vs C)P<0.05

2.2 两组NLRP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NLRP3 m 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D0及D3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痛风(Gout)是因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UA持续升高而导致MSU晶体析出并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属于代谢性风湿病[3]。报道显示,国内痛风的患病率目前在1%~3%,2009年山东沿海地区当地居民痛风患病率为1.96%,2007年~2008年美国痛风患病率上升至3.9%[4]。AG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左右,且常伴有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病、肾脏病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H、BW、BMI、SBP、DBP、WC、HC、WHR、FPG、UA、ALT、Cr、BUN、TG、TC、LDL-C、HDL-C均明显升高(P<0.01)亦支持上述观点。AGA临床上以男性患者多见,女性约占5%[1],且多为绝经期后妇女。AGA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研究发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AGA启动、进展及缓解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发作涉及IL-1β、IL-6、IL-18、TNF-α等多种炎性因子,其中IL-1β是MSU晶体诱导炎症的关键因子,TNF-α作为一个重要的炎性因子,在AGA时大量释放到循环中,刺激全身的急性时相反应,可致全身不适、发热、WBC升高。

NLRP3炎性体,即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体是位于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复合体,主要功能为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以间接调控IL-lβ、IL-18[5]、和IL-33等的成熟和分泌,具有调控机体炎性反应的功能。NLRP3炎性体是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家族成员NLRP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组成的复合体,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危险信号的胞质内感受器,是活化caspase-1的分子平台,调控IL-lβ和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和分泌。IL-lβ是一个经典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活化的IL-lβ与靶细胞上的IL-1受体结合,激活IL-1信号通路和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 D88)依赖的NF-κB通路,促进IL-1等促炎因子转录,诱导机体炎性反应。研究证实,IL-lβ是促进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炎性因子,阻断其生物学效应能有效缓解代谢性疾病的进展。NLRP3是模式识别胞内受体Nod样受体蛋白家族的成员,广泛表达于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识别病原体的功能。ASC是NLRP3炎性体的双重衔接蛋白,能够以某种桥梁的形式将NLRP3和caspase-1前体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具有酶活性的异二聚体caspase-1。caspase-1作为炎性体的效应蛋白,能够将无活性的IL-18和IL-1β前体剪切为成熟的IL-18和IL-1β,促进其成熟分泌。

目前研究认为,NLRP3炎性体是MSU导致痛风的核心机制。Martinon等[6]研究显示,NLRP3介导MSU诱导痛风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MSU诱导K+外流有关,还可能与线粒体来源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有关,溶酶体破裂也可能是MSU激活NLRP3炎性小体的机制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AGA发病时及治疗后第3天,NLRP3 m RNA、ASC m RNA及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在炎症早期,NLRP3炎性体参与了疾病过程。治疗后第7天,患者NLRP3 m RNA、ASC m RNA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在炎症持续存在期间,NLRP3炎性体持续参与炎症过程,随病程进行,炎症消退过程中,抑制炎症的调控因素可能逐渐出现。治疗第14天NLRP3 m RNA及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SC m RNA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较前已明显降低,结果显示AGA炎症消退,趋于正常,ASC表达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及意义。

AGA的前炎性介质来源于常驻的滑膜细胞和迁移的单核巨噬细胞,而NEUT的侵入和活化是最重要的环节。发病时关节滑液和滑膜中出现的大量NEUT甚至可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时相当[7]。本研究中,发病时的WBC、NEUT、NEUT%及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AGA发病时WBC及NEUT在炎症初期就参与了反应。

TNF-α是一种具有内毒素样抗肿瘤炎性细胞因子,可作用于T细胞、B细胞、NK细胞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平滑肌细胞、杀伤细胞也可产生TNF-α。有研究表明[8],TNF-α在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清和滑膜中大量增加,并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巨噬细胞释放IL-1、IL-6。TNF-α主要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反应,减低基质中蛋白多糖、胶原物质的合成,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刺激产生如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研究显示,在炎症的早中期阶段,痛风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中,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AGA炎症启动及进展阶段TNF-α水平升高,在炎症缓解阶段TNF-α水平逐渐降低,与国内有些研究结果相一致[9,10]。TNF-α可加速急性滑膜炎关节滑液内的NEUT凋亡过程,凋亡的NEUT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7]。关于TNF-α对NEUT凋亡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AGA患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亦提示,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炎症过程存在与多种炎性因子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亦存在相关负向调节,它们在炎症发生、进展及缓解中的负面作用亦可能存在,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 RNA表达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TNF-α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D14)天NLRP3炎性体m 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LRP3 m 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半胱天冬酶-1,NLRP3,炎性体,痛风性关节炎

参考文献

[1]Wallace K,Riedel A,Joseph-Ridge N,et al.In creasing prevalenc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over 10 years among older adults in a managed care population[J].J Rheumatol,2004,31(8):1582-1587.

[2]Sidiropoulos PI,Goulielmos G,Voloudakis GK,et a1.Inflammasomes and rheumatic diseases:evolving concepts[J].Ann Rheum Dis,2008,67(10):1382-1389.

[3]Riehette P,Bardin T.Gout[J].Lancet,2010,375(9711):318-328.

[4]Zhu Y,Pandya BJ,Choi HK.Prevalenc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the US general population: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7-2008[J].Arthritis Rheum,2011,63(10):3136-3141.

[5]Akahoshi T.Pathologicalm echanisms of gouty arthritis[J].Nihon Rinsho,2008,66(4):705-710.

[6]Martinon F,Petrilli V,Mayor A,et al.Gout-associated uric acid crystals activate the NALP3 inflammasome[J].Nature,2006,440(7081):237.

[7]伍沪生.痛风与晶体性关节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2.

[8]Yabe Y,Hagiwara Y,Suda H,et al.Joint immobmmatory conditions in rat knee joints[J].Connect Tissue Res,2010,44(8):1039-1046.

[9]党万太,周京国,谢文光,等.NLRP3炎性体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3):373-377.

上一篇:法国企业在中国下一篇:ST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