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宝观三篇

2024-06-13

孔子三宝观 篇1

一、知者不惑——一双慧眼, 洞察世界

智者有着一双穿透世界的慧眼, 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能够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 有着超越知识和经验的悟性和智慧, 对他们而言, 没有什么疑惑的。

(一) 客观理性, 远离困惑。

现实社会充满了太多的困惑。《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学生子张孔子如何“辨惑”, 孔子的回答是“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是惑也”。爱一个人, 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 恨不得他马上死去。既要他长寿, 又要他短命, 这便是迷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是由其飘忽不定的思维决定的, 而一时的感情冲动又支配了人的思维, 使其失去了理性, 我们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而不是奴隶。所以, 孔子强调:“忿思难” (《论语季氏》) , 将要发怒了, 一定要考虑到后果, 不要因为“一朝之忿, 忘其身以及其亲” (《论语·颜渊》) , 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太不值得了, 也太糊涂了。现实生活中, 我们多多少少会受到主观感情色彩的支配而呈“一朝之忿”, 此外, 要有评价是非曲直的客观标准, 一旦树立了道德价值评判标准, 就不会或少受自我的、环境的、他人的、短浅的诸多因素的左右和影响, 秉公而论, 问心无愧, 人生境界也会随之提升, 诸多困惑也会远离于你, 当是何等的洒脱。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二) 观察时局, 进退自如。

智者善于洞察时局, 明辨是非, 从而决定自己的进退。《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子曰:“宁武子, 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 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 便装傻。他那聪明, 别人赶得上;那装傻, 别人就赶不上了。”宁武子便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国家政治清明和政治黑暗, 自己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犯不上在政治黑暗时直面苦谏而赔上性命。孔子曾说:“危邦不人,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 不居住祸乱的国家, 危乱之邦, 民无安宁, 性命难以苟全, 轻易入居, 恐怕不仅无济于时势, 还会祸及自身。天下太平, 就出来工作;不太平, 就隐居。这是智者明智之举。聪明人要看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绝不逆历史潮流而动。

(三) 不懈学习, 明辨事理。

聪明人深信学习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论语·阳货》中说:“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爱耍聪明, 却不爱学问, 那种弊病就是放荡而无基础。聪明是好的品质, 但不和学习相结合, 便会无所顾忌, 最终自食恶果。孔子在回忆自己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一生爱好学习的生动写照, 是他终身学习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孔子的好学和乐学, 把学习当做毕生追求的人生快乐, 才造就了他的博学多识和桃李满天下, 也成就了他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通达事理的乐观心态。

二、仁者不忧——心系天下, 包容万物

仁者宅心仁厚, 以天下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 乐天知命, 宽厚仁慈, 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

(一) 胸怀坦荡, 乐天知命。

仁者襟怀坦荡, 光明磊落, “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 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忧虑不安。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 颜回是最受孔子赏识的, 不仅是因为他“不迁怒, 不贰过” (《论语雍也》) , 更重要的是颜回有着安贫乐道、乐天知命的崇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论语雍也》中记载:“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的由衷赞叹, 是对颜回安贫乐道和乐天知命品质的高度评价。孔子本人的人生是旷达的, 他主张不要一味地抱怨命运, 不责备他人, 他能够甩开名利之累, 退而闲居, 相比物质享受, 他更看重的是洁净淡泊的有道德的生活, 并以之为乐,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吃粗粮, 喝冷水, 弯着胳膊做枕头, 也有着乐趣。

(二) 志向高远, 进取不止。

仁者理想远大, 为了自身的志向, 不懈进取。“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志士仁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 因为他负担沉重, 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 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 不也遥远吗?“仁者为了实现天下仁德, 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孔子本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周游列国, 最后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弟子身上, 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他的天下归仁的思想广播天下。

(三) 厚德载物, 兼容并蓄。

仁者宽厚仁慈, 包容万物。孔子讲“躬自厚而薄则于人” (《论语·卫灵公》) , 要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有一句名言, 早已蜚声海内, 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你自己想要站得住, 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 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你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 就不要加给别人。也即说, 要善于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此外, 要彰显“和而不同”的卓越理念, 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 尊重彼此之间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求同存异, 谋求不同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勇者不惧——浩然正气, 无所畏惧

真正的勇者心存正义, 为了弘扬正气, 敢于挑战邪恶而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在他们看来,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敢于伸张正义, 对他们来说, 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一) 仁、义、礼和勇结合, 才是真的勇。

真正的勇必须同仁、义、礼相结合。虽然勇者不一定是仁者, 但仁者一定是勇者。孔子说: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要做一个仁者, 必须先做勇者。孔子将“勇者不惧”列为“君子之道三”之一, 又将勇列为完人的标准之一。勇必须合于礼, 合于义。孔子说: “勇而无礼则乱。 (《论语·泰伯》) ”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 却不知礼, 就会盲动闯祸。子路问: “君子尚勇乎?”孔子说: “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君子只有勇, 没有义, 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 没有义, 就会做土匪强盗。君子“恶勇而无礼者 (《论语·阳货》) ”, 君子憎恨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合于礼、合于义的事, 敢作敢为, 当然是好的, 但不合于礼、不合于义的事也敢作敢为, 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 勇必须以礼、义节之。

(二) 为理想可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 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 只有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见义不为, 无勇也 (《论语·为政》) ”, 眼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 却袖手旁观, 这是怯懦。“可以托三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 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 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 却不动摇屈服, 为国家和民族大义而义无反顾, 这是真正的勇敢。

(三) 不可呈匹夫之勇。

勇必须与敬、智结合起来, 不是一味蛮干, 作无谓的牺牲。有一次, 子路见孔子称赞颜回, 便说: “子行三军, 则谁与?”以为非他子路莫属。不料孔子说: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孔门之中, 子路最勇, 他也以此自负, 但在孔子看来, 子路之勇, 乃“暴虎冯河”之类, 徒作无谓牺牲而于事无补。勇必须与敬、智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 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他的“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的三宝观是当今社会人生观的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本文以三宝观为切入点, 尝试探索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孔子,三宝,探微

参考文献

孔子的饮食观 篇2

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他追求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讲究饮食卫生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陈旧变味了,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都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饪不食。”烹饪当有度、有节,实喻言行当有度、有节。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因而,“败”“馁”“色恶”及“臭恶”,实指“无道”,而“不食”体现了“正道”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不食馁鱼、败肉,表层的含义,这仅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为深刻的喻意是,孔子对周礼崩坏的痛惜及对更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追求。“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因为吃饭不应时会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应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尾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唯酒无量,不及乱。”其意为只有酒没有限制(当时酒的酒精度很低),但以不醉为度。通过节酒,可以正饮酒之“礼”,进而也有利于道德品行的修养。“沽酒、市脯不食。”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这当是从卫生出发,与《礼记•王制》所云“衣服饮食,不粥于市”可以互相印证。

“不撒姜食,不多食。”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食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卫生原则的。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孔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这种对饮食烹制的要求,就其严格程度而言,并不亚于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

注重礼仪礼教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有关。《论语•乡党》云:“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要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此“礼”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又《论语•述而》云:“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因为服丧者不会饱食,办丧事者应有悲哀恻隐之心。

孔子三宝观 篇3

——一部让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影片

何丽

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说起来很惭愧,这篇文章是我在第二次通识培训中完成的作业。也是在第二次学习中得到的一些收获和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可能是学理科的原因,对于读书,尤其是很厚的书我一般很难把它读完,但把书翻译成影像,也就是电影我还是能看进去的。几个月前,各大影院上映了一部名叫“三宝大闹宝莱坞”的影片,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五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帝国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不随波逐流,他用善良、开朗、创新、幽默、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为自己选择的生活而活着,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影片的整体风格积极向上乐观,不是反对学习,反对教育,而提倡的是“因材施教”把苦学变成乐学!

看过此片,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反思:

一:校园不是高压锅

影片中,有这样一些台词,“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刚一进校,学校的“病毒”主任就给他们上了一堂社会教育课: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主任教育学生时使用的例子:

有谁知道最先登上月球的是谁吗?对,是阿姆斯特朗。谁知道第二个呢?不知道没关系,因为第二名无意义,只有第一才会被人们记住!

可能因为是印度传统的名校,所教对象是一种精英教育,对学生传播的理念是,竞争是血腥的。

而我们学生的学习环境虽说没有影片中的那么残酷,但也并不轻松。对现在我们的学生而言,家长是施加给学生的第一批压力,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你考试必须进多少多少名,考进去了怎么奖励,考不进怎么惩罚。到学校来,老师是施加给学生的第二批压力,作业完不成怎么怎么样,我们也经常想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改掉不完成作业的恶习。看了这部影片以及我现在学生的状况,我也怀疑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可能不是很科学,我们应该承认个体的差异。就拿完成作业情况来说,我们班的王雨辰和吕泽辰两个男生是我班不完成作业的一号选手和二号选手。几乎两三天小黑板上没完成作业的名单中就要上榜一次,但考试成绩出来,他们两人的数学成绩都能达到80分以上,比起那些乖巧听话的女孩反而没有他俩成绩好,连我也觉得很不公平,但事实确实如此。

说实话,我在他俩身上软硬皆施过,也给他俩施加了各种压力,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受到伤害,而是用我的激将法起了一点点的作用。其实现在想来,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

我不止一次看过一些老师的案例和叙事,讲述他们在教育学生时采用的各种高招:各个击破、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敲山震虎、一石二鸟„„还有人专门出了所谓的兵法,教老师们如何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其崩溃,逼学生就范。他们施加压力的原因不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育,而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只是为了让学生在权威面前彻底匍匐,教育在此彻底异化为奴役。教育如同爱情,如果丧失了能够直抵双方内心最深处的诚意,而要靠欺诈、恐吓来迫使对方就范的话,就已经背离了根本的原点,就不配称为教育。

影片中,乔伊在压力下崩溃了,失去了生命,莱俱在压力下也崩溃了,几乎丧命,但是更多的人的崩溃是在内心中,在灵魂中。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给学生施加压力更要适度,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己,更要保护好学生。

二:热爱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影片中兰彻的两个死党——法罕和莱俱从进入工程学院那天起就一直处在被开除的边缘,因为他们每次考试都垫底。而当他们惊讶地发现兰彻这个叛逆小子居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时,心里的感受是复杂的:当朋友考不及格时,你感觉很糟,当朋友考第一时,你感觉更糟。兰彻坦诚地告诉他们,他热爱机械,上工程学院是他最大的梦想,这就是他成绩优异的秘诀。而一直想当野生动物摄影师的法罕始终心猿意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所以成绩总是很糟;莱俱则是由于贫寒的家境,给自己加上了太多额外的压力,这些压力变成了恐惧,于是使他无法专注学习。

影片所讲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高等院校,这个常识对基础教育来说也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中国古人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老师都告诫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不可能每个人都一定对每件事会有兴趣,因此,学生对某些科目,甚至对学校学习根本不感兴趣,至少从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可惜,我们的体制不允许这样的常识。影片中兰彻对好友说:“想象一下,要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要他去打拳。拳王阿里的父亲逼着他学唱歌,那该有多可怕?”至少在中国的校园里,“偏科”是学生的重罪,那作为应试体制下我们的教师应如何教育学生呢?

我想,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这样学生的存在,并能够理解他们。然后,一起帮助他们来肯这块硬骨头,而不是一味的讽刺和埋怨。

三: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学生不能循规蹈矩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循规蹈矩,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成绩较好的学生,很难培养出发明的创造者。片中有这样一段:调皮的学生惹怒了校长,校长罚他,让他来讲课。于是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单词,让大家在书中找到这个单词的解释,看谁找得快。包括校长在内狂翻教科书,但无一人能找到答案,其实根本就没有答案,因为他写的是两个好朋友名字的组合。

这个片段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尤其是对我们数学老师而言,课堂上教科书并不是权威,老师可以对教材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质疑,学生也可以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题方法。以前,由自尊心的驱使,总是在学生面前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老师说的就是权威,总是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方法最好,其实这种教育已经扼杀了未来的发明家。现在,我会因为一道题和学生争的面红耳赤,如果能说服我,我会自掏腰包来奖赏他。我也会和学生一起做题,比看谁做的快,也愿赌服输。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和学生平起平坐,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成为学生的朋友,他们才敢在你面前完全放松自己,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学习,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探寻古镇开发建设之路下一篇:皮下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