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高考面面观四篇

2024-05-19

世界各国高考面面观 篇1

韩国:高考之日吃海带会落榜

在多数韩国人眼里, 高考左右人一生。

韩国高考只有一天, 六门课程均在一天里考完。考生家人大都会聚在考场外为考生祈祷。高考之日最忌讳的就是海带, 韩国人认为海带比较油腻, 吃了有落榜之嫌。

印度:考生辗转各地多次考试

作为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 在印度上大学是一件改变命运的大事。

印度高考由各大学自主出题考试, 考试在最炎热的4—6月举行。为了确保考上大学, 不少考生会转战各地考试, 少则四五次, 多则二十几次。

以色列:高考后先当兵后旅游

以色列高中毕业后学生要先服兵役, 之后, 年轻人往往先花3到6个月时间全球旅游, 开阔眼界界。。他他们们往往往往先先打打工工一一年年挣挣旅旅费费, , 即便是富家子弟也不愿意要家长的资助。旅游回来后, 他们会再次投入工作筹措学费。

在以色列, 老师让孩子们讨论“逃难时带什么最好”, 答案不是“钱”而是“教育”。

埃及:考官监考奔波中被热死

埃及南部地区夏季平均气温超过40摄氏度。由于实行考官异地交换监考制, 每年6月, 监考人员被迫在高温中长途旅行。

世界各国高考面面观 篇2

问题二: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你也许会直接回答说,月亮不是用奶酪做的。至于多出的时间嘛,可以用来逛街购物或者在家里休息看书。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两道题是牛津大学的面试题和芝加哥大学的高考作文题呢?别急着去更改答案了,继续阅读吧。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英国:“高考”不是一锤子买卖

英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即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通过GCSE考试后,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还必须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A-level考试做准备。所谓A-level,是Advanced Level的简称,是英国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事实上,每年顶级大学在录取新生的时候,并不仅仅单纯地把A-level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们对每一位合格的申请者都要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以及综合“情商”,而且面试的题目常常花样百出。

瑞典:上大学不必通过“高考”

在瑞典,高考采取自愿报名的办法,但高考并不是进入大学的唯一方式。高中毕业生还可以凭借高中成绩提出入学申请,如果高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可以直接被高校录取。1979年以来,因申请入学人数增多,学校开始定额招生。学校按年龄、水平、专业给学生分类,机会较为均等。

加拿大:“高考”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高考对中国的高中生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对加拿大来说,高考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甚至你问一个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加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如何,他也可能会茫然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加拿大虽然没有高考,但高中生要想进入名牌大学的好专业学习,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加拿大各大学也有自己的学生选拔制度。由于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澳大利亚:“高考”科目上百

澳大利亚高考HSC每年10月开始,持续到11月中旬结束,考试科目约有100门。学生们有考试时去考试,没有考试时照常上课。HSC考试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四门必修课和一两门选修课。因为学生有较多的课程可自由选择,所以兴趣、能力可以得到发展。HSC考试的最终成绩是由学生在12年中的平时成绩和高中会考成绩组成,避免了一次考试的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

俄罗斯:“高考”上大学容易进名校难

在俄罗斯上大学并不难,但要考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俄罗斯是一个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国家,2/3的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说到具体某一所学校,考取难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相差之大,有时甚至难以想象。以莫斯科大学为例,经济、法律、外语等热门专业的竞争相当激烈,这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和从业之后的优厚待遇,吸引考生拼命地往这里挤,报考和招生之间的比例经常是几十人中录取一个,有时甚至达到50:1这样的超级难度。

印度:不挤“高考”独木桥

印度高考于每年的4月到6月间举行,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学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真正能上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印度每年有上千万高中生毕业,而全国大学只有250所,能幸运地进入大学深造的人约为280万人,还不到1/3。在尼赫鲁大学教国际关系的辛格教授说,他从教十多年,发现有的大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外,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弱,这样的大学生将来就算是毕业了找到工作,也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每个青年人的前途都很广阔,只要是心智健全,善于钻研和勇于挑战自我的人,即使没有大学文凭,也同样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

菲律宾:“高考”双向选择机会多

早在20世纪80年代马科斯当政时期,菲律宾就废除了延续多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在菲律宾,如果没有大学文凭,求职就会很难。从每年年中开始,各所大学陆续开始第二年新生的报名工作,并根据专业需要,选定不同时间组织入学考试。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多个学校的不同专业,广泛撒网,争取多处收获。在多次应试中,他们能够展示自己在所需专业上的真实平均水平,即便出现一次失误,也不会导致满盘皆输。

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科:

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2.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理科:

1.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3.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

1.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識自己更容易?

芝加哥大学作文题:

1.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2.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美国西北大学作文题:

1.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2.有种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

普林斯顿大学作文题:

1.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2.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的?

无论是选名人做你的父母,还是回忆曾经做出过的困难决定,国外的高考作文题总是让人试着发现真正的自己。除了观点和态度的表达,还需要更加宽广的人生思考。有更杰出、更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吗?尽全力展示出来吧,因为无论答案是什么,明智者总有明智的理由,那些品质和天赋总会找到合适的闪光点。

1.《好奇心》(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2.《春来草自青》(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3.《摔了一跤》(2007年高考全国卷I)

4.《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题)

5.《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6.《车站一瞥》(2006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7.《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8.《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9.《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10.《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各国高考轶事面面观 篇3

我国高考已结束。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在世界各国以不同形式存在。在亚洲的韩国、日本,高考的重要性相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东的伊朗、以色列等国,高考因国别差异各有千秋;而对加拿大、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高考也被视为学子们通往世界一流殿堂的重要途径。

韩国:高考之日吃海带会落榜

在韩国考生当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个小时,就别想上大学”。高三学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3至4小时。这是因为在大部分韩国人眼里,高考结果将左右一个人的一生。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在韩国最受追捧,这三所大学的首字母缩写是S、K、Y,简称SKY。要想考上SKY,韩国学生需每天苦读近20个小时。

高考这一天,韩国全国上下最重要的就是考生。上午,地铁和公交车都会增量运行,企业上班时间和其他学生上课时间也会相应推迟一小时,以便考生能够按时抵达考场。警车在这一天也会用于运送考生赴考。

韩国高考只有一天,六门课程均在一天里考完。考生父母和低年级学弟学妹大都会聚集在考场外为考生祈祷,甚至有些低年级学生会给考生学长跪地叩拜行大礼,以表衷心祝福。亲朋好友也会将年糕或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考生,祝其榜上有名。高考之日最忌讳的就是海带,韩国人认为海带比较油腻,吃了有落榜之嫌。

日本:穿黑色衣服赴考展自信

日本“唯学历至上”,个人的社会地位、升职机会、受尊重程度基本都由学历及所读大学知名度决定,因而日本高考颇有“一考定终身”的意味。虽然日本学生上大学并不难,但想考上类似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好学校则相当不易。

在日本,关于高考有“四当五落”之说,即每天睡4小时便能考上心仪大学,每天睡5小时便会名落孙山。在所有学习时间里,课外补习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由于高中一般不设补习班,许多社会性质的连锁补习学校便应运而生,且收费较贵。参加补习班的还有昔日高考落榜生,他们亦被称之为“浪人”。由于日本公立或私立中学均不设复读班,这些“浪人”要么自学,成为“宅浪”,要么参加补习班。

高考当天,考生大都身着黑色衣服,因为穿得太花哨会被认为心虚、没信心。相比韩国家长,日本家长云集考场外的情形很少见,来为考生加油的大多是补习班老师。为求取得好成绩,考生和家长热衷于拜庙求神,供奉“学问之神”的天满宫最受欢迎。

印度:考生辗转各地参加多次考试

作为一个拥有逾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印度上大学被看作是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大事,其竞争的惨烈程度也可想而知。

印度基本上实行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只要学生不主动转学、不辍学,便能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一直在同一学校就读。可以说,高考竞争实际上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经常服用药物“增强记忆”,应对压力。

在印度,理工科最受欢迎,竞争也最激烈。要想当工程师、建筑师或医生,在高考之后,还要参加全印统一的工程师、建筑师和医师考试,合格后还要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

印度高考由各大学自选出题考试,通常都在每年最炎热的4~6月举行。为了确保能考上大学,不少考生会转战各地参加考试,少则四五次,多则二十几次,这对考生的脑力、体力无疑是巨大考验。

加拿大:“高中房”最为抢手

加拿大的“高考”与中国不同,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都会被纳入评估范畴,稍有松懈便可能与名牌大学无缘,因而高中在加拿大教育体系中最关键,往往关乎学生的一辈子。在小学、初中提倡“快乐学习”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都会绷紧神经。

加拿大好高中周围的住宅奇货可居。择校现象最严重的多伦多、温哥华等城市,好的公立高中周边住宅比一般高中周边的同类住宅贵一倍以上。为抑制炒“学区房”现象,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对“学区房”征收更高地税措施,但这非但不能遏止“学区房”价格旺势,反倒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有些好高中坐落在人烟稀少的远郊,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也会把家搬到这样的学区。

相对于高中,加拿大的小学、初中的“学区房”不算抢手,择校现象也不甚突出,这是因为小学、初中学习压力小、竞争不激烈。

法国:高中毕业生力求“评语”

如今的法国高中毕业生已经不再像他们父辈那样,仅满足于通过业士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取得“评语”。法国一位议员说:“如今考试成绩不能拉开等级,只有看评语是好还是非常好,才能做出判断。”

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的材料寄出几周之后,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便将发放。获得“评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荣誉,是对未来的投资,也是高等教育阶段获得成功的筹码。获得“好”或者“非常好”的评语,成功几率会大大增加,尤其对选拔性的课程。例如,一个医学院学生如果不能在业士考试中获得评语,他第一年的成绩几乎注定会不及格。

伊朗:考生可报100个志愿

在伊朗,高考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均是一道难关。伊朗只有54所国立大学和一些国立医学院,大学的承受能力相当有限,而一流国立大学的录取比例仅为5%。

伊朗所有的国立大学学费都免费,学生只需自己出钱买书,且学校还免费提供宿舍和班车,政府另每月发放少量生活补贴。私立大学考试比较容易,但学费非常昂贵。在伊朗人心中,国立大学的牌子比私立大学好。

伊朗高考考试内容纷繁繁杂,科目包括语文、伊斯兰宗教教义、数学、英语,还有根据志愿不同而要进行的考试,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和地理等。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考试科目填写100个志愿。

最近几年,伊朗女考生比例达到66%左右。许多伊朗女性都把上大学当作是争取权利、提高在社会及家庭中地位的重要手段。而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被保守派视作是对传统的威胁。近年来,伊朗一直通过官方或非官方的方式,对录取考生进行性别配额限制,比如在农业、灌溉、工程等专业,确立女生入学比例50%的上限,但这并不能限制伊朗女性报考大学的热情。

以色列:高考后先服兵役后全球旅游

以色列教育立法完善细致,免费义务教育从幼儿园至高中,不分文理,此外还有各种后续培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高中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占大学入学分数的一半,入学考试占到另一半。高考每两个月一次,只考3小时。

以色列高中毕业后学生要先服兵役,服完兵役后,年轻人往往先花3到6个月的时间全球旅游,开阔眼界,思考人生。他们往往先打工一年挣旅费,即便是富家子弟也不愿意要家长的资助。旅游回来后,他们会再次投入工作筹措学费,大学学费靠贷款、助学金或打工的方式取得。大学生经历过军队洗礼甚至生死考验,相比之下更为成熟、自觉。

世界十国性教育面面观 篇4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早期学校性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青春期性教育成功模式之一。1933年,成立了非政府组织PESU,1942年,就开始对7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把重点放在恋爱、结婚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1966年,针对有的家长难于对孩子启齿说“性”,瑞典又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瑞典性教育的经验是与孩子们交流谈论,让他们知道“性”究竟是怎么回事。PESU在网上每年要回答1万个关于性教育的问题,而瑞典一共才900万人口。自开展性教育以来,性病患病率极低:几乎没有20岁以下女孩怀孕生育的情况;性传播性疾病中HIV阳性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今只有5132例。

荷兰

荷兰的儿童从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知识方面教育,与学其他课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自己作研究报告。造访过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人可能都会对荷兰开放的性态度有深刻印象。然而,荷兰拥有欧洲国家中最低的青少年怀孕率。在荷兰,12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但是青少年实际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7岁,比保守的英国还大1岁。所以专家们认为,对性有正确认识可以帮助孩子保护自己,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性冲动或对性好奇做出令自己后悔的憾事。

英国

怎样才能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性教育多年来一直是英国各界争论的热门话题。虽然在英国合法性行为年龄是16岁,但在这之前发生性行为的孩子有25%,英国每年堕胎高达3000多例,是欧洲国家中怀孕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是荷兰的7倍。一直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也在积极开展性教育。英国的性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所有公立中小学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来进行性教育。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四个阶段:5—7岁,主要初步了解人体各部器官名称,知道人类可以孕育下一代,并会区分他们身体上的异同等;8—10岁,主要掌握人类生命各周期主要阶段,包括生殖、生长发育等;11—13岁,懂得青春期所带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什么叫做月经和受精等;14—16岁,学习生殖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医学上使用生殖激素来控制和提高生育力的情况和男女性别的决定因素等复杂问题。除了这些必修内容以外,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有针对性的内容,如性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释放、肢体语言等。

美国

美国一度是性自由者的天堂,但在最近十多年,美国整个社会对性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公立学校中,有95%在性教育课程中讨论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有接近一半的学校教学生避孕知识和提供避孕器具。最近十年里,有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的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1996年,有的州通过立法,在5年时间里,有4.4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宣传禁欲。

芬兰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政府就实施性教育计划,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友情,从性保健的角度开展性教育。上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性教育就进入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中也有正面的性教育图书,建立了性教育咨询电话、儿童保护机构等等,随时为青少年提供帮助。在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上,芬兰性教育作为成功经验受到推崇。1975年—1994年,15岁—19岁女孩堕胎率从21.2%同比下降到9%。芬兰的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备受各国专家推崇。书中有“细胞”“皮肤”“视觉”“听觉”“呼吸”“骨骼”“消化”等章节,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对孩子每天讲一节,对孩子的性教育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在“出生”部分中,小女孩问爸爸她是怎么来的时,爸爸回答:“在夏天的郊外你不是看到有蝴蝶趴在一起吗?昆虫这样做是为了生小宝宝,爸爸妈妈是因为相爱。有一天,妈妈说,我们制造一个小宝宝吧。爸爸的精子钻到妈妈的卵细胞中,这就是你。当时你只有针尖那么一点点大,你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后来钻出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宝宝。”在这一节后面还有昆虫交尾、精子冲击卵子的画面,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自然地解释了孩子不容易理解的事。如今,芬兰的性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芬兰被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树为典范。

泰国

自从艾滋病肆虐对国家经济造成极大影响以来,泰国为遏止少女怀孕和艾滋病问题恶化,在卫生部家计划与人口控制署推出的新计划中,把性教育时间提前到幼儿园——从娃娃抓起,因为三四岁的孩子不会害羞,坦然地接受性教育。经过积极努力,泰国21岁男性性病感染率比以前下降了一半,艾滋病感染率比以前减少了1/3。

韩国

韩国从2001年起,在小学、初中、高中实行每年10课时以上的义务“性教育”制,尤其加强了中学以上学生的避孕知识的教育。韩国的教育人力资源部帮助每个学校按类别配备担任性教育的教师,而且要求每年从技能培训活动时间中挤出10个课时来进行性教育。就是这每年10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在韩国的教育史上也是有突破性的。韩国的教育部门做出这样的尝试也确实是形势所迫。由韩国教育部编撰的教学指南中提出,在初中阶段讲解避孕的目的、避孕的种类、流产等知识。对高中生则进行详细的关于避孕种类和原理、长短处、避孕方法、错误的避孕知识以及避孕失败的原因等问题的教育。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课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的图。小学里1年中有1—2个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等。初中1年当中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在体育保健课里面也讲到,学校呼吁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学生还可以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高中时是在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的课程,讨论关于避孕、性病以及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日本每所学校里都有专门由专家学者成立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并编写性教育指导手册。日本学生的性知识主要从学校那儿获得,尽管家长也会主动和孩子讲一些相关知识。

新加坡

新加坡计划生育协会为年轻人制定了一系列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严格控制性行为上。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对性犯罪的量刑十分严格。到1999年,就已经有9000名公民接受了性教育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另有三个《成长岁月系列》教材将在未来两年内相继推出,它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

马来西亚

上一篇:自升平台下一篇:船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