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论文十篇

2024-09-12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论文 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

企业改革“三年两个目标”基本实现后, 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促进管理素质和层次的全面提升,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1.1 财务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地发展自身实力。而企业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 以及企业利用技术进步的内涵或扩大再生产, 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企业财务部们必须想方设法去筹集资金, 并将资金合理运用, 这些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活动, 就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财务管理是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筹资、投资、利润的分配等活动, 使企业资金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最好的条件。

1.2 财务管理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 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是各个具体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 宏观经济效益是通过个别具体企业实现的, 企业财务管理从企业经营到利润分配无处不考虑效益于成本的关系, 筹集的资金, 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而且要求筹资方式的综合成本偏低, 企业筹资, 不仅讲求利润数量的最大化, 而且讲求货币的经济价值, 财务管理以最经济的方式筹集并对资金进行运用, 以最快的速度收回资金, 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了企业的利润目标。

2 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目标不够明确, 企业财务管理要求状况和财务成果均达到最好, 但由于企业财务活动还没有完全围绕后续经济的需求而发展, 使得财务目标不够明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目标体系不够完整, 除了利润等少数指标外, 尚缺乏完整的、量化的、针对性强的财务目标体系, 二是目标责任制及处于萌芽状态, 三是资金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2.2 财务约束不够健全。产权关系没有完全顺, 所有者、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制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承包没有双向选择, 形成利益倾斜, 容易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承包企业负盈不负亏或承包指标偏低, 风险不大, 失去制约机智的作用;资金投向无约束, 资产结构不合理, 有的盲目举债, 筹资风险高;工资分配不合理, 使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2.3 财务监督不够有力。《会计法》的颁布为财务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是基本适应的。但是由于财务人员本身素质和被企业聘任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一些财务人员在执行财务监督时有顾虑, 造成监督力度不够, 有的甚至同流合污, 财务监督名存实亡起不到调控作用。

2.4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除具备本身的业务知识外, 还要全面熟悉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 同时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但目前企业现有财务人员大多不具备这些素质,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5 臃肿的机构, 消息交流的缓慢, 都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在企业里很多部门、职工重复做着别人以有结果的工作, 导致效律低下。

3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 各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采取措施,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 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 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 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 具体的措施需要从实际出发, 因企制宜, 但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律却是共同的, 我们认为,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理顺财务组织结构。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 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发展变化的, 又是相对稳定的,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 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制, 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 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 确定统一集中控制还是适度分散管理, 建立立体化的组织结构还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 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 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 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 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要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好的企业预算制度, 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 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从国际惯例看, 预算指标在现代企业中被视为强有力的硬约束指标。西方先进企业衡量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程度时, 不是与“去年同期”相比, 而是与“预算指标”相比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幅度, 因为预算指标经过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测算、论证、汇集, 是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 是实施管理和控制、考评和奖惩的科学的依据。鉴于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强制约束性和奖惩激励机制, 实施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 增强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三要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 大批企业的衰退都是缘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当。因此,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通过对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营运资金、债务清偿、资产损失和税收支出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制度, 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 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 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

四要建立健全评价和奖惩机制。企业应在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并在科学合理的效绩评价的基础上, 要建立全面的奖惩机制。对企业董事长、经理层人员, 可通过实行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度等建立奖惩机制;对企业中级管理人员, 可通过调整薪金和职务的方式建立奖惩机制;对普通员工, 可通过建立薪金奖励和全员持股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为保证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将业绩考核评价情况及时反馈给奖惩决策的执行部门, 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要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我们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应当紧紧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借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经验, 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 尤其应该注重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 深入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内部控制创新之间的关系, 广泛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和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 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中的充分应用。

总而言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 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靠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队伍;二靠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三靠运用先进可行的管理方法。但首先要转变观念, 真正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充分认识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论文 篇2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体现在内控控制的优势上,建立有效的采取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管理信息得到可靠性的保障,企业的财务资料具有完整性,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决定企业业务的正常运作,能有效抑制财务错误的发生,提高其数据的正确性;能够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流动,采取控制措施,对企业现有的财产物资具有预防作用,避免资源浪费的发生,防止财产破坏和公款私用的不合理行为;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对经营方向和目标具有认知性,促进企业职员工作的高效性,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性;能够确保宏观控制的有效执行,根据我国的财政法规,企业在落实财务内部制度时,必须实现自我监督,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有效运行,使宏观控制能切实执行。其次,体现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原则上,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分别为:符合法规原则、效益性原则、合理评价原则、适用性原则和内部牵制原则。不能与国家法律相违抗,制定企业发展所需求的战略规划,以经营效益出发,做到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及员工共同研制,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能有效的降低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企业风险评估、企业控制活动,企业沟通与信息及企业的监控。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企业经营目标的确立、风险的辨别及其他要素的执行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企业内部的职权合理分配及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财务相关员工的专业能力。转变企业管理和经营观念,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责任机构和人力管理资源政策。风险评估是受到评价的影响,财务内部控制不确定引起的,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设定应对风险目标,具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及应对意识等,降低风险的可持续性。控制活动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的控制目标措施,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严格对风险进行评估,总结统计,对职员进行分工制负责,对控制进行审核、预算、保护及分析,实行会计系统和绩效考评等控制。信息与沟通是对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收集,进行沟通机制,通过企业相关阶层间信息的传递和运用,做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计划,信息与沟通必须要及时,快速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获取有效的经营管理信息。监控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运行进行监察工作,通过拟定报告,做出监督的过程。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监控,它是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运行环节。是对实施的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和监察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策略。监控必须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从而进行可持续性的监察。下图为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间的关系: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系统的运用

科学的评价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的前提。企业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以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企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决定经济管理的最终决策。企业评价标准包括一般企业的评价标准和小企业的评价标准。一般企业适合评价标准,小企业适合实施标准。对此,可以把财务内部控制标准分为标准和实施标准两大内容。另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财务报告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报告是企业财务评价的实施者,两者体现在财务评价的成果上。因此,财务报告与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应以评价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结果主导,企业管理人员负责对实施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对财务内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然后将成果及评价上报监事会;还要对财务报告的相关审计进行有效的评价体系,识别内部控制有效性认可与否。

企业的经营策略与环境受扰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风险控制运行系统主要以经营目标为财务风险控制的标准,以绩效与目标的差值识别风险的动态,以应对风险的措施为控制方向。其中风险控制标准一般采用统计法、理论计算法及经验评估法分析风险的偏差;企业风险动态通过财务状况与目标的偏差对风险的好坏程度进行判断;应对风险措施是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改变风险的差值状态,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标准。风险控制运行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对信息进行预测,并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行为进而分析其影响;事中控制是通过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消除,制定科学的控制目标。事后控制是对风险信息的反馈,财务偏差问题及时得到控制,预防偏差的再次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管理、风险及财务信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制约公款私用、管理失控、资源浪费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财务风险产生,加快企业的的经营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海清.内部控制评审主体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1(45):112-113

[2]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1,6(9):45-46

[3]袁文龙.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61(32):48-49

浅析热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热电企业财务的核心,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热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热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薄弱,缺乏制度化、系统化和目标的明确化、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不注重企业的成本控制等。因此,就热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改善相关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我国相关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会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我国热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严

缺乏良好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及内部控制手段。在实践管理过程中许多工具和技术并没有充分地让管理人员去执行或是运用,比如预算管理、关键业绩指标、内部控制标准、财务预警机制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财务数据收集、整理、核算、编制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在财务数据分类、成本削减、业绩管理、预算控制、战略管理等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是退缩于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者的角色。

2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热电企业的主营收入是电力和热力的供应。电费的应收款于固定时日转帐收取。而蒸汽应收款余额不断增加,且蒸汽用户中民营企业占很大的比例。如印染、纺织、服装等行业。对应收账款的监督薄弱,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必要的内部控制,对用户的情况掌握的不全面,缺乏对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缺乏必要的追索手段和责任追究制度。

3成本控制薄弱

能源采购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存货结构不合理,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营运成本。原材料备品备件采购没有严格实行授权审批制度。设备维修更换费用过高。工程项目与固定资产管理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机制。

二、热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财务部门应参与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参与决策的职能。建立集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分析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推进集中式财务管理,实现“过程的控制”。有利于内外部沟通的进行,使得企业的财务清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各自的责任,随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生效情况,并可以从外部信息中获悉关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实时的财务会计信息,真正做到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满足公司决策层需要,最终实现热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做好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恪守“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尽职尽守”的职业道德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财务工作的分析决策、控制保障和规范执行能力,创造性地开展财务工作,适应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意识超前、执行有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财务工作队伍。

3加强资金及应收账款控制

以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财务费用为目标,以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还贷额度,改变支付方式,压缩库存沉淀和加强往来资金管理为手段,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率,降低资产负债率,树立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意识,确保公司现金流的有序、合理、高效流动。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要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制订合理的应收账款余额,实行应收账款的预算管理。控制银行承兑汇票及商票的收取金额,尽量以银行转账方式收取。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有必要实行追索手段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用户的蒸汽流量计实行定期检测,以确保蒸汽计量的正确性。努力降低管损率,以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事项。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企业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下面就材料采购及成本费用应关注的问题。

(1)加强财产控制和存货管理。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盘点财产,堵住漏洞,维护安全。根据生产计划、资金筹措计划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货的结构和数量,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热电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降低营运成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降低燃煤成本。煤炭采购应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及煤炭价格趋势。对于预期煤炭价格趋涨时,可以适当提前增加煤炭订购量。保持煤炭库存数量的最佳结构。煤炭由专人采购,并根据对煤质化验分析及采购价格的考核,参考市场价格以确定煤炭标准成本,实行奖惩制度。

(2)建立工程项目业务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工程项目业务的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决算审计等不相容业务应分离。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有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并经财会部门审核。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预算管理。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处置、报废等严格实行审批程序。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加强资产实物监管,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3)热电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设备年度维修计划实行预算管理。并在其他职能部门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并实行内部监督制度。

根据成本费用预算内容,分解成本费用指标、落实成本费用责任主体。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考核成本费用指标完成情况,制定奖惩措施,实行成本费用责任追究制度。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最后,进行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为了让员工养成降低成本意识,最好从原材料、水、电、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低值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努力从内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另外还需要热电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机组正常运转水平。

三、结语

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篇4

内部财务控制通常是指企业对执行和完成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的控制。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是指医院在执行预算时,要在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指导下,在动态联系中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反馈、输入、加工、分析和输出,不断控制和调整偏离预算的总体目标,使医院执行预算达到最佳状态。论文即医院通过在某一时期内完成事业计划状况与年初预算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财务收支、财务成果进行总括反映,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对下一阶段医院经济运行进行指导控制。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不断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二、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医院要积极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探索适应自身管理特点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面高效地建立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前提,以投融资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分析为重点,把发挥现有资产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并渗透到卫生服务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完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资产安全,保证医院财务控制系统的运行,只有将不同层次财务职责、职权进行合理分配、执行与监控,才浅析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能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医院要贯彻《医院财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 的财务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要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与岗位,包括院长、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财务部门及其负责人、财务人员职责权限与业绩考核标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在设置组织机构和进行部门划分时,要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特点,严格遵循以事务分管为核心的相互牵制和授权批准控制原则,相互制衡监督,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减少财务制度疏漏,防止、纠正差错和舞弊行为,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二)医院收入管理

1、业务收入的管理

(1)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不多收、不漏收、不少收、不滥收”的收费原则。医院门诊处、住院收费处是医院惟一合法的收费重地,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2)各类收费票据由财务处统一管理。坚持稽核制度,财务处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各收费处抽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病人交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做检查需要退费,门诊收费处应坚持“三证”(收费收据、收费副联、检查通知单或处方)齐全,并由接诊科室负责人、收费处主任和患者共同签字后按规定退费。(3)医院医疗费用的减免应严格按照医院出台的医疗救助减免的办法和比例进行,由审计处统一执行。

2、医疗欠费的管理

(1)病人医疗费用的担保应坚持“谁担保、谁负责” 的原则,在册职工担保也不例外。预交款不足时应提前及时催交。若因病情危重、急救或无主、无钱急诊病人等特殊情况,必须由医务处主任或分管业务的副院长书面通知收费处。(2)对历史形成的医疗欠费:若是职工个人担保形成的欠费,可以采取扣发当事人工资和奖金的办法收回;若是客观因素所形成的欠费,则采取以下办法催收:一是积极组织收费人员催收;二是邀请患者单位有关经手人员协助催收;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适当奖励制度,鼓励职工想办法多途径催收欠费,努力减少医院损失。

3、其它收入的管理

(1)来院进修、实习人员收费;(2)救护车的收入;(3)不受用途限制的捐赠收入、罚没收入、变卖废品收入、利息收入等其他各项收入均由财务处出具收款收据,统一收取。医院财务处以外的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各项费用。

(三)医院支出的管理

医院支出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业务及其他活动中发生的资金耗费和货币资金向实物的转化。(1)医院支出的管理原则。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开支标准、开支范围,不得办理违规违纪的支出,不得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二是要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对各项支出实行分类管理。(2)医院支出的归口管理办法。医院各项支出实行层层负责,各经济管理环节共同把关,贯彻民主理财的原则,将支出归口处(科)审核管理,处(科)首席负责人为第一把关责任人,以达到真正规范管理的目的。

(四)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从“政策依赖型”转向“市场导向型”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挂钩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卫生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占有医疗市场的份额

2、成本核算首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室成本核算办法,包括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的收入、费用项目;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责任制成本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营运成本。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率和质量,积极开发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并使之与会计核算软件紧密结合,逐步做到会计核算、科室核算、医疗成本核算的统一,使各种测算数据科学、系统、全面、准确、合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加强医院票据管理制度,确保票据安全无损

1、建立健全医院有价证券、收款票据管理制度,加强对发票的审批、购买、保管等管理制度。任何发票只限于财务处有收费职能的岗位领用,实现岗位分离,分工负责并相互牵制。

2、规范操作程序,正确使用票据、医院的各类有价证券、收款票据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按收款性质和内容使用,按票据种类,使用人员分别建立领用登记本,对已开完的票据要及时核对,严格销号,防止舞弊现象发生。

3、定期审核,加强监查。医院要定期对有价证券、收款票据的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强化监督管理,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来约束和规范票据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票据安全无损。

(六)财务计算机核算上机操作授权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使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风险也骤然加大,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为医院迅速发展提供了“加速器”和“润滑剂”的作用,尤其是加大了内部控制的“双刃剑”效用。首先,应慎重选择财务核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而且必须确保这一软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实验品;其次,在软件设计和使用上必须有明确、科学和严密的分级授权控制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得以切实贯彻执行。论文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是一件只能做好而不能做坏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医院的稳定运行与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医院的声誉与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模式探讨 篇5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模式,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

一、当前学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大力扶持教育发展的当下, 大量资金投入学校的运行发展, 很多学校面对大量的资金来源, 它们传统的财务内部管理模式有很多弊端漏洞, 财务人员不够专业、经验不足, 内部控制模式落后不实用, 监管力度弱, 出现资金使用混乱不规范。有些数额大的专项资金很难安全得到落实, 资金来源登记、变更等手续不清楚, 主要有以下问题:

(1) 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不完善。虽然去年实行了新的中小学会计制度, 但是少部分学校还不适应当前逐渐扩大规模和实力, 比如学校为了节约用人成本, 尽量减少财务管理人员, 在面对学校逐渐增多的财务业务, 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仍然一身多职, 导致由于精力不够, 而没有按规范程序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财务事项。财务人员的录用程序不严格, 考核标准不合理, 出现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等行为, 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缺乏经验, 最终导致不能够给学校提供准确实用完整的财务数据, 从而影响到学校各项教研活动的顺利展开。

(2) 内部控制模式不合理、不规范。在国家大力扶持教育事业的背景下, 很多学校的规模扩大和扩建工程、增强实力方面得到国家财政支持, 学校各分支部门增多, 部门之间仍存在着竞争, 就会出现很多教研方面的支费项目, 这些支出的审批程序不规范, 落实情况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督, 出现无序的竞争和财务收支不平衡。加之松散的内部控制制度, 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 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效率整体低, 质量不高。

(3) 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的结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只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拨款扶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获得项目投资或者是来自社会的捐赠, 经费来源变得多样化。而学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它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学校内部控制不完善, 不能对财务管理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控制, 就会导致经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财务管理人员不配合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给内部控制执行带来困难, 徇私舞弊, 非法操作, 也造成了资金浪费, 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当前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模式没有做到结合实施,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使学校的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

(4) 监管意识薄弱。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的选任过程不够专业, 比如有的是某方面的研究专家, 或者是相应领域的权威人士, 但是缺乏学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没有内部控制意识, 更谈不上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了, 不会对财务人员进行有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样导致有能力的财务人员流失, 最终导致学校的财务管理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管理质量下降。

(5) 没有规范化的预算程序和有力的控制力度、缺乏时效性。由于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 学校的预算水平不高, 一是预算编制环节不到位、粗糙、不专业, 没有使用先进且实用的细化方法, 只是使用上年的数据和历年的数据进行粗略估计, 没有考虑到学校自身特殊的立场和需要, 导致整个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很难控制。二是在预算过程中, 没有把握好控制力度, 程序缺乏规范性, 导致最终的预算结果不完整, 不精确。三是预算过程中发现有严重漏洞时不及时上报, 导致问题出现没能及时补救, 最终让学校遭受更大的损失。

(6) 收支控制不严格。对于学校这种行政单位来说, 拥有复杂的经费收支手续办理, 比如支出:招待费、会议费、水电费等琐碎支费, 大数额的还较容易办理, 这些小数额支出没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财务人员没有一一单独核算, 甚至出现谎报实数, 长此以往, 最后导致经费滥用和财务收支不平衡等问题。

二、解决方案

(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学校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关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也可以在学校举办讲座, 邀请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进行主讲, 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 制定透明的管理条例, 对待工作人员奖惩分明, 杜绝徇私舞弊、非法贪污等行为, 明确员工权责问题, 对违反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员工进行严厉的惩罚, 对表现好、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效率高、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的员工应加以奖励,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实现现代学校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在阳光下进行。

(2) 培养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在新形势下, 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知识更系统、经验更丰富、操作更专业。学校要根据岗位职责来招聘员工, 提高考核标准。同时, 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强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心, 因为这项工作跟金钱接触的机会比较多, 职业道德不高、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比较容易受到诱惑, 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损失。学校也要加大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的投资力度, 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在每年的预算核算中能为学校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 以便学校能精确地掌控自己的收支状态, 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展开。

(3) 优化监管制度。从学校的组织性质来说, 学校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拨款, 这也就需要国家帮助学校监管落实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 以免出现学校和国家在监督方面缺乏作为, 导致贪污等非法行为出现, 国家对于那些学校经费使用效益高、阳光工程做得好的加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比如赠予学校教学设施和颁发奖章。而出现经费来去无影, 财务工作混乱、不法财务行为要加强资金的使用审查力度, 通过层层审查和实地检验等策略,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为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确保学校的财务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4) 建立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结构控制、审计监督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资产管理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业务流程控制, 从学校的顶层做好内部控制, 明确各个部门、职位、员工等的监督制度, 确定好控制标准和细节。确保各项控制制度能够贯彻执行落实, 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估, 保证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确保内部控制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项目、业务活动、各部门职能的各个环节, 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降锐.基于中职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国市场, 2014 (09) .

[2] .于爱东.浅析学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措施.会计师, 2013 (23) .

[3] .王红香.讨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讨论.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5 (09) .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论文 篇6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背景下,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现代企业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谋求长远发展, 迫切的需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企业在现代化发展中,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 只有树立正确经营发展观念, 不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效益, 谋求更长远发展。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内部控制则可以看做是一种具体措施。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控制, 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助于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企业高层内部控制力度薄弱, 财务管理水平滞后

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开展中, 对于企业高层领导干部的控制力度薄弱, 尽管企业内部控制对象是企业全体员工, 但是在实践工作中, 很多高层管理人员高于内部控制制度, 不在内部控制对象范围内, 普通员工需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办事, 而高层领导干部则相应的放松控制力度[1]。这种现象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均有所体现, 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所以需要企业财务加强财务管理成效, 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起到模范作用。与此同时, 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实处, 提升管理成效。

1. 2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偏低,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 对于内部控制重视程度偏低,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建立的, 企业多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工作更多停留在内部牵制方面[2]。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对于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更多的仍然停留在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方面, 如何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将会增加工作强度, 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 还未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则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十分严重, 缺少相应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以至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工作成效偏低, 对于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 企业尽管能够结合市场实际发展要求, 健全和完善相应财务管理制度, 但是大多数企业任人唯亲, 将亲人、朋友安排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大阻碍, 难以充分发挥其原本作用, 对于企业市场竞争产生不良影响。

1.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脱离实际

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来看, 部分企业未能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而更多的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同实际脱离, 不符合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成效, 确保财产安全, 有针对性开展管理工作[3]。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明显局限, 流于表面, 难以落实到实处, 制度实用性不足, 难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原有作用, 一旦出现问题, 各个部门互相埋怨, 推卸责任。此外, 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未能充分发挥其原本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制度流于表面, 应付工作。诸如企业核算制度不完善, 难以确保财务信息安全, 很容易导致财务信息使用者在投资和决策中存在偏差, 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重损失。由此看来, 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执行力度, 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 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对策

2. 1强化企业高层内部控制力度,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要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应同公司治理有机衔接,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企业内部控制应严格遵循均衡原则, 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员工, 都是内部控制对象, 在资产、信息和人员信息上体现内部控制, 但是有很多高层管理人员自身权利较大, 内部控制难以有效执行[4]。故此, 应对企业高层的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 转变以往经营管理理念, 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视度, 深入市场调研, 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资金备选方案, 选择合理的决策, 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应着眼于全局, 结合实际情况,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应对措施, 从而规避高层集权现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细化财务管理职责, 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财务管理人员, 从而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提升财务管理成效, 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2. 2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可以说, 企业内部控制应渗透到各个经营环节, 内部控制对象不仅是人, 还包括财、物等方面, 在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 还应该强化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为内部控制落实寻找核心所在。与此同时, 现代企业在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中应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 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遏制资金风险, 确保企业资金安全[5]。

2. 3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执行者, 应明晰自身职责, 在对所有者负责的同时, 还要对经营者负责。财务人员自身在企业中处于一种十分特殊的地位, 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财务人员自身职能发挥好坏, 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成效。由此, 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丰富自身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 知识基础雄厚,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工作; 坚守会计职业道德, 严于律己, 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3 结语

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现状来看, 整体成效偏低, 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严重制约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开展。基于此,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企业应不断强化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确保内部岗位设置合理, 权责更加明确分离; 对于财务工作授权办理, 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严格内部审计控制, 以此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工作成效,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各个行业企业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企业现代化发展中, 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内部控制, 而内部控制同样的反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由此看来, 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两者相互制约和促进, 对于企业现代化发展, 谋求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就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客观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合理应对措施, 促使企业在积累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洪霞.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分析[J].中国经贸, 2014, 24 (22) :138-139.

[2]白利海.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1 (35) :40-41.

[3]邱姬萍.基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5, 24 (15) :246.

[4]马玲.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知识经济, 2012, 22 (21) :139.

财务稽查工作与企业内部控制 篇7

一、财务稽查的内涵

在当今外部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价格等各类检查日益频繁的现实条件下, 企业为规避财务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 有必要建立一个自我监督、自我诊断、自我规范的财务稽查机制作为内部监管的一道“防火墙”。这里的财务稽查机制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所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环节, 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的内在需求。

(一) 财务稽查定义

本文所说的财务稽查是指财务稽查人员依据《会计法》等有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内部审核、监督与检查的会计活动。

企业进行财务稽查的目的是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会计工作和业务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 以保证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和合法性, 进而达到控制资金流动安全、规避经营财务风险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财务稽查工作是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证, 是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绝佳途径。

(二) 财务稽查内容

根据《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企业进行财务稽查主要是对所属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凭证、财务报告和其他的相关资料进行财务检查, 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因而财务稽查的对象涵盖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财经法纪和制度规章执行状况。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的执行状况等。

为更好的核查这些内容, 财务人员们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稽查方法, 如全面稽查与专项稽查、上级稽查与内部自查、定期稽查与不定期抽查、间接稽查与实地稽查等。每种方法特点不同, 应用的稽查对象也会不同。企业在进行财务稽查工作时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种或某几种方法作为解决方案。只有制订出合理的稽查方案, 才能使企业的稽查工作在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有序并且高效地进行。

二、财务稽查与内部控制关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 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它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从基本结构来看,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从内容上来讲, 内部控制又可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部分。而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 因此可以说财务会计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财务稽查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财务稽查是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内部审核、监督与检查的过程, 它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手段。而会计系统控制作为内部控制中重要的一环, 其控制活动、控制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工作的成败, 因此, 企业会计就像是一座桥梁, 连接着内部控制和财务稽查, 当财务稽查作用于企业会计时, 特别是将内控的管理理念贯穿于财务稽查工作之中时, 必然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有力影响。

三、财务稽查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一) 财务稽查能够推动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

财务稽查是按照《会计法》所规定的会计监督的职能来履行稽查工作, 既有事前管理, 又有事中和事后监督, 贯穿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始终。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 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 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资料正确性和可靠性的目的。财务稽查工作覆盖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必然能够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 同时还能够揭示差错和弊端并敦促企业改进。鉴于此, 财务稽查工作有效补充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监管, 同样必然会推动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 并在最终促进企业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 财务稽查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1. 财务稽查与内部审计相互作用, 共同强化了企业的财务监督

财务稽查既是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的自我检查和监督, 同时也是对财务人员履行监管职能情况的再监督, 其目的一方面是增强企业内部遵纪守法的观念, 杜绝法盲意识,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另一方面是规避财务风险, 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一部分, 是企业独立的经济监管手段, 但它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是监督检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 改进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二者相似的目的使之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扎实的财务稽查工作, 为内部审计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内部审计的存在, 也从客观上支持了财务稽查工作, 二者相互作用, 更加强化了对企业财务监督的作用。

2. 财务稽查与内部会计控制相互影响, 同时推动了内部控制的管理

财务稽查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包括对会计核算的稽查、对资金管理的稽查、对税费的稽查、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稽查和对内部财务控制的稽查等, 涵盖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之一, 对企业会计进行监督又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 企业之所以对会计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其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从这可以看出, 财务稽查与内部会计控制二者监督的对象相同, 其目标也存在共同之处。将财务稽查工作与内部会计控制同时进行, 能够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使之相互印证、补充, 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二) 财务稽查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不利影响

财务稽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结果, 由于财务稽查工作在企业中的实践透露出的一些问题, 财务稽查也会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不利的影响。

1.财务稽查人员的非独立性影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发挥

财务稽查工作的重点是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 这需要由相关财务人员来独立完成。尽管《会计法》等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监督与审核人员的独立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被要求拥有独立性的财务人员的被聘任权利往往掌握在企业管理层当中, 其在正常工作时就不得不考虑管理层的利益需求, 独立自主性被抛弃, 其内部监督审核职能的作用就被大大削弱。员工被管理层利益挟持甚至支配, 使财务稽查和内部监督审核的自主独立性偏离正常轨道, 企业的会计管理就容易出现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发挥。

为解决这种情况, 企业一方面需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 建立科学的财务稽查机制, 借此提升高风险业务财务稽查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合格的财务稽查队伍, 建立财务稽查工作的约束体系, 使财务稽查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财务稽查制度的缺陷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效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形势和新业务不断出现, 原有的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能及时跟上形势发展, 再加上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不明确、不合理、不规范, 财务稽查制度也带有滞后性。此时会计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思维和方法来对待企业新业务, 制度的落伍和人观念的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稽查工作的有效发挥, 使得内部监管不再完善, 同时也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效能。

为摆脱这种局面, 更好地发挥财务稽查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就必须依照新形势和新业务的要求及时健全企业的会计制度体系和财务稽查工作制度, 培训财务人员执行新制度, 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 补充内部控制的缺陷, 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

四、结论

不管是在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中, 还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财务管理工作在会计体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 因而财务稽查在财务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完成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二者对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

从本文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财务稽查工作通过与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影响,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笔者认为企业有必要将财务稽查与内部控制相互结合, 积极利用好的作用, 摆脱不利的影响, 发挥二者的最大效用, 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财务稽查是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检查, 而财务会计工作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因此企业进行财务稽查必然会对内部控制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和影响。但具体会有什么影响仍不为企业所熟知。为给众多企业提供管理上的指引, 本文首先着重介绍了财务稽查的内涵, 然后就财务稽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详细探讨了财务稽查对内部控制产生的作用。笔者认为财务稽查的质量对内控管理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企业应趋利避害, 推动二者发挥好的效能, 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稽查

参考文献

[1]张秀玲.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对外贸易 (英文版) , 2012.14.

[2]胡鑫.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07.

[3]杨名友.加强实时动态控制完善财务监督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1.

[4]李梅.健全内控制度强化会计监督[J].山东审计, 2002.02.

[5]潘多军.浅谈财务稽查[J].发展, 2010.07.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篇8

关键词:提高企业竞争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素构成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在借鉴美国特雷德韦委员会(COSO)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控制活动是企业采用的相应的控制措施、手段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2.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其经营和发展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涉及对企业的人员、财产、责任、财务资源、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等环节,是企业常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其经营和发展目标,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3.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点

3.1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具体建立内控制度,实施内控方面,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有:健全管理机构,厘清管理权责;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拥有先进的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局限于会计层面,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是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理念,并把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包括业务管理、职能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各方面。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并充分发挥各机构职责,企业根据工作需要确立下属机构设置,各部门分工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及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公司机构职责的实现,企业的最高管理机构,要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负责。

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者,员工良好的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可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以诚信等职业道德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员工的再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确保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

3.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只有把风险管理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环节,才能控制风险。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关注一下几点:一是企业应通过综合分析,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部及外部的潜在事项,分清潜在事项是机会还是风险,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及时抓住发展机会,及时评估、评价和处理风险。二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并关注重大风险。三是建立风险反应机制,应对风险是控制风险的关键步骤,在风险评估后,企业应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范企业风险。

3.3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面及其活动,做好内部控制活动,确保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各种措施得以有效执行。控制活动应该包括:对员工绩效的分析与考核,部门的自我复核,对信息处理的控制,实物资产的控制,责任划分等。

3.4充分的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建立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以确保员工了解内部控制,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通过对外部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顾客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与各方的沟通,有利于企业及时处理风险、抓住机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

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是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建议,有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帮助企业控制各种风险。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应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机构,二是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与评价作用。

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明确了各企业机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力,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制度化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而且能够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

4.总结

提高企业竞争及运行效率,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完善、全面的内控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企业运行安全及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篇9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合规管理

【课程目标】

●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员建立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而系统的认识

●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及工具,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有效采取措施控制与防范风险

●深刻理解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打造系统“防火墙”

【课程大纲】

一、内部控制全面实施操作

●内部控制的五个过程: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牵制阶段:

简单以“物”为管理核心的阶段

设立不兼容岗位

●内部控制阶段:

以“表”为核心的管理阶段

主要操作:以内部审计为核心;超越会计范畴。从会计控制——管理控制迈进

●内部控制结构

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框架:

美国萨班斯法案与中国相关法律、文件

●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中国特色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文化

治理还是控制?报喜不报忧?

事前控制:预防性控制——看某个证券企业的事前控制操作模式

事中控制:检查性控制

事后控制:纠正与补偿性控制

二、内部控制常用工具及方法讲解

●内控环境与企业经营战略风险控制:

治理结构、机构设置/组织架构、发展战略、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对高管的审计

案例分析1:从国内某个银行发展战略失控分析看内部控制的应用

●风险评估:控制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应对

●风险识别方法:

现场调查法

风险清单分析法

财务状况分析法

组织结构分析法

事故树法

●风险分析方法:

定性方法

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

定量方法

统计推论、计算机模拟、事件树

综合方法

●风险应对:

风险规避:拒绝,放弃

风险降低:如,分步购、建

风险分担:耐克的外包

风险承受:

无计划的单纯自留

有计划的自发保险,如,减值准备

●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案例2:

某个汽车企业的审计管理中的问题——如何规避情与法的碰撞?

三、风险管理合规审查:

1、控制活动:

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批准、业务经办、审核监督、财产保管、会计记录

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

限制接近;财产清查;保险;对账„

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2、防范:对分支机构的处理

子公司章程或类似文件须有限制性条款

民主文化

上任前培训

定期谈话

高薪养廉

举报制度

3、合规审查中的事前控制:

A、对流程的控制:主要控制点: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协议、采购、保管、销售费用

B、流程效率与效益的平衡:案例3:德国国家发展银行(KFW)2008年9月15日上午10

点10分的悲剧:对流程的失控让他们付出的是3亿欧元的代价。

C、对高管的控制:高管的盈余管理、管理层收购与反向收购、高管的流程制度与文化

4、合规审查中的事中控制:

A、对成本与费用的跟踪控制:如何建立跟踪卡?如何执行费用开销中的4。5法则?

B、对销售任务的控制: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55%原则如何更好地执行?

C、对作业流程的监督

D、对内控权重指标的控制与分析。

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 篇10

现有大多数研究认为审计收费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密切联系,上市公司很可能通过提高审计收费来购买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以达到购买审计意见的目的。但实际上,由于盈余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大大增加审计难度,审计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以发现盈余管理,因此收取较高的审计收费不一定是 “审计意见购买”而只是对“业务复杂性的补偿”。但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导致了较高的审计收费,现有研究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本文认为借助内部控制或许能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主要有两点:(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时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价,进而制定要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多少。(2)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便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那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无疑能够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这两点,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审计师有理由推测盈余管理程度较低,加之降低成本的考虑,审计师会尽量减少不必要实质性程序的实施。此时审计收费的增加应体现为“审计意见购买”而非“业务复杂性补偿”;反之,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审计师有理由推测盈余管理程度较高,为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审计师会增加实施额外的实质性程序。此时审计收费的增加应体现为“业务复杂性补偿”而非“审计意见购买”。

二、文献综述

国外已有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的存在会增加审计收费。如Defond和Subramanyam(1998)发现可操控性应计项目金额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因此会相应增加审计收费。伍利娜(2003)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时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而处于“保配”区间时对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宋衍衡、殷德全(2005)发现对于审计费用上升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幅度与审计费用的变化显著正相关,刘运国等(2006)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唐红和申志任(2010)发现审计收费越高,盈余管理幅度越大。而赵国宇和王善平(2008)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在获取了较高的审计收费后,确实给予了上市公司更多的盈余管理空间,但上市公司并没有因此达到审计意见购买的目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Doyle et al(2007)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不能实现现金流量的低质量应计利润呈正相关。 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张国清(2008)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没有相关性。综上所述,关于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的相关关系,国内外学者并未得出一致结论,而且对盈余管理导致审计收费增加的原因,大都是从“审计意见购买”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未涉及到“业务复杂性补偿”。但大多数研究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盈余管理程度。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现代公司制下的两权分离带来了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同时给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营造了一定的空间。加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盈余管理的存在预示着固有高风险。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师面临审计失败的风险越大,审计师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施更加严格和复杂的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较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作为对自身工作的补偿,审计师会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由此,提出假设1:

H1: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幅度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二)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投资者保护意识的增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应用都促使审计师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风险。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实施审计程序的多少。审计师在审计时,如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表明内控质量较高,企业破产可能性较小,诉讼风险较低,审计风险较小,审计师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就有理由相信盈余管理程度较低,尽可能实施较少的实质性程序,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忽视一些较为隐蔽的盈余管理,此时如果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说明是出于审计意见购买,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的掩饰下审计双方更容易达成“审计意见购买”的协议,收取较高的审计收费。反之,如果审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破产风险大,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也较大,审计师会实施更多的实质性程序,发现更多的盈余管理。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很大时,审计双方不易达成“审计意见购买”的协议,此时增加的审计收费很可能更多的只是对“业务复杂性的补偿”。由此提出假设2和假设3:

H2: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审计收费的增加体现为 “审计意见购买”

H3: 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审计收费的增加体现为对“业务复杂性的补偿”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 2010年A股非金融业、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来源,样本筛选遵循如下原则:(1)剔除当年新上市公司。(2)剔除未披露审计费用或仅披露本年支付的上年审计费用而并未说明本年审计费用的公司。(3)剔除ST、PT的公司。(4)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最终筛选了3749家上市公司有效样本,其中2008年1173家、2009年1243家、2010年1333家。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计算内部控制质量指数所需的指标全部来自作者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及年报数据的手工搜集、整理。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tata11.0。

(二)变量定义张晓岚等(2012)构建了基于熵模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本文仿照其做法构建如下指标体系:以上各级指标通过测度熵模型计量,计量过程分以下五步:(1)建立初始矩阵。(2)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家上市公司指标值的比重Pij。(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5)计算第j项指标的客观权重θj。(6)计算i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指数ICDQi。 其余变量的具体说明详见表2:

(三)模型构建本文根据Simunic(1980)模型,根据研究需要,构建如下基本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调整的Jones(1991)模型(Dechow,Sloan and Sweeney,1995),用估计得到的可操控性总应计利润代表盈余管理程度。此方法估计过程如下:

(1)计算应计利润总额(TAC),

其中:TACj ,t为第j个公司第t期总应计利润;Ej,t为第j个公司第t期净利润;CFOj,t为第j个公司第t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2)计算非操控性总应计利润(NDTAC),分行业分年度的对式3进行回归,并将式3的回归系数代入式3得到非操控性总应计利润NDTAC。

其中:TAj ,t-1是第j个公司第t-1期期末总资产;△SALESj,t为第j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第t期相对于第t-1期的增加额; PPEj ,t为第j个公司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总额。NDTACj ,t为第j个公司第t期非操控性总应计利润,△ARj ,t第j个公司应收款项第t期期末余额相对于第t-1期期末余额的增加额。

(3)计算可操控性总应计利润(DTAC)

五、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审计收费均值为75万,中位数为54万,取值区间为10万到4050万,说明各上市公司在审计收费上有较大差别。内部控制质量指数(ICDQ)均值仅为0.75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内部控制质量还不太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盈余管理度量指标可操控性总应计利润(DTAC) 均值为0.2073,最小值为0.0016,最大值为3.2740,说明不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别较大。总资产规模(SIZE)均值为21.73, 中位数为21.61,说明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差异不太大。存货与总资产的比率(INV)的平均值为0. 18, 应收账款与总资产比率(REV)的平均值为0.09。样本中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BIG4)的公司占5.7%左右,虽然比例较小,但四大的审计客户多是规模较大,审计收费较多的公司。资产负债率(LEV)取值区间为1%到96%,流动比率(CR)的取值区间为0.26到10.47,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LTL)的取值区间为0到0.71说明不同公司财务状况有较大差异。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取值区间为-1.03到1.17,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差异。

为了进一步说明审计收费、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在2008-2010各年的基本情况,对三者进行分年度描述性统计,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LNFEE) 在三年内稳中有升,主要集中在11—17之间,分布大致对称。内部控制质量指数(ICDQ)均值逐年上升,说明我国颁布的一系列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配套指引起到了初步效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鉴于增幅较小(0.01左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盈余管理幅度(DTAC)均值在三年中先升后降,但幅度都不大,最小值和最大值在三年中基本没有变化,样本基本均衡,盈余管理幅度没有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降低,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能没有起到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

(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检验时,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对主要变量进行检验,见表5。盈余管理幅度(DTAC)与LNFEE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指数(ICDQ)与审计收费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预期假设的相关性相反,但不必然如此,因为相关性分析下的相关系数并没有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控制变量均与审计收费(LNFEE)显著相关,且只有净资产收益率(ROE) 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REV)的相关符号与预期相反。自变量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为0.624,说明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全样本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幅度与审计收费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假设1是成立的。本文按照内部控制质量指数(ICDQ)的均值0.7530,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即高质量内部控制组(ICDQ>0. 7530)和低质量内部控制组(ICDQ≤0.7530),分别对模型进行回归来检验为验证假设2和假设3,回归结果见表6。可看出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组,内部控制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无关而主要与盈余管理相关,体现为“审计意见购买”,说明假设2基本通过检验。在低质量内部控制组,内部控制与审计收费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 审计收费主要是根据内控风险的大小及实施实质性程序的多少来确定审计收费的,体现为“业务复杂性的补偿”。 说明假设3基本通过检验。从表6的全样本回归结果中还可看出控制变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总资产规模(SIZE)与审计收费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这与现有绝大多数研究结论一致。事务所特征(BIG4)即是否由四大所审计,与审计收费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四大所可能由于其提供的审计服务可信度较高的原因而收取了较高的声誉溢价。存货占总资产比重(INV)在1%的水平上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但相关符号与预期相反,可能是由于审计师在实施存货审计程序尤其是监盘时很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资产负债率(LEV)、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收费不显著相关,这一结论和刘斌等(2003) 的研究结论相同。长期负债占总资产比重(LTL) 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却又与刘斌等(2003)的研究结论不相同,他们认为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指标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REV)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预期相符,说明审计师在审计应收账款时实施了较多的函证以及替代程序等。 流动比率(CR)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

注:"*" 、"* *" 和" * * *"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本文做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按照内部控制质量指数的中位数0.7893进行分组,低于中位数的为低质量内部控制组;高于中位数的为高质量内部控制组,同时用每股收益EPS替代ROE,回归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说明本文研究结论较为稳健。稳健性检验结果如下表7所示。

注:“*”、“* *”和“ * *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经robust回归后的t值。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经robust回归后的t值。

六、结论与启示

上一篇:补充阅读下一篇:合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