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与环保五篇

2024-09-12

皮革与环保 篇1

1 正视皮革加工过程所带来的污染

皮革加工过程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皮)经过物理、机械和化学作用变成可供人们使用的物质(皮革),符合循环经济的特征。但不可否认,会带来一定的污染。图1标明了皮革加工过程所带来的主要污染物类型。

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皮革加工过程既不能做到所有生皮全部变成革,同时还要产生污水、污泥和一些带有异味的气体。

2 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环保政策趋紧对皮革行业的影响

2.1 我国宏观产业政策调整及环保政策趋紧的背景情况

(1)为了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2009年我国出台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关于淘汰落后产能中明确指出“皮革行业重点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生产线”。浙江企业普遍认为这个门槛太低,建议淘汰年加工能力在30万标张以下的生产线。但近期形势有所转变,2010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官方网站全文公布《太湖管理条例(草案)》,该草案规定,太湖流域必须淘汰落后企业,包括年产八十万标张以下的制革企业。据相关部门测算,如果将年产八十万标张以下的制革企业全部淘汰的话,桐乡的皮革和毛皮生产企业可能只剩下1~2家,海宁的皮革和毛皮生产企业大约能剩下7~8家。目前,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和中国轻工联合会经过调研,正在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淘汰产能在30万标张/年以下的生产线。

(2)国家环保部在2010年重点抓重金属污染防治,皮革行业的铬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0年6月30日,因铬未能达标排放以及含铬污泥难以处理,平阳县环保局勒令平阳制革企业全面停产整治。海宁市环保局2010年6月18日发文《关于要求进一步推进制革企业污染治理进度的通知》,重点强调了氨氮超标和污泥二次污染问题,要求企业积极研究探索无铬鞣制、高吸收铬鞣制等先进鞣制工艺,从源头减少铬的产生量;重视采用铬液循环利用、含铬废水深度处理等治理技术,确保含铬废水经单独处理达标排放;同时还强调含铬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必须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得采取制砖(欧盟对砖中的六价铬含量也有限制)、焚烧等方式处置。

(3)2010年4月,浙江省制定的地方标准《工业企业废水纳管氮、磷浓度限值》(报批稿)中,规定氨氮纳管(间接排放)最高限值为35 mg/L,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70mg/L,引发企业的恐慌,海宁皮革企业联名要求按国家制定的标准实施。同时,在《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不管是纳管还是直接排放,对六价铬的限量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0.5 mg/L降至0.2 mg/L。

2.2 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常见形态

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除一些依赖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的国家和特别小的国家外,产业升级还是有些规律,常见产业升级形态如图2所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环保政策必然会趋紧,再结合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常见形态来分析,皮革行业必须要实施清洁化生产和加强污染物的治理,否则,就没有生存空间,将会遭遇关停或转移的被动局面。

3 比照我国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探寻皮革行业污染防治的难点所在

皮革加工过程会带来异味、产生废水和污泥及废弃物,现就这几方面情况同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比对。

3.1 关于废气和异味

关于废气和异味(恶臭气体)方面国家有两个综合性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比照这些标准,皮革脱毛使用硫化物会带来恶臭,有氨脱灰会带来氨气,含铬污泥焚烧会产生铬酸雾,使用合成丹宁及氨基树脂等经甲醛改性的物质可能会有甲醛,溶剂脱脂也会产生污染。另外,在皮革污染物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多种气体混合的恶臭异味。

3.2 关于制革污水中的污染物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污水中污染物控制指标表1所示。

在第一类污染物中皮革只涉及总铬和六价铬。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如表2所示(选取同皮革关联度大的污染物;括号内数字是针对1998年以后新建企业的排放标准):

根据调查,表2中的污染物皮革最难实现达标排放的是氨氮,其他基本都能达标排放。

正在征求意见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指标如表3所示(括号中的数据是针对新建企业的)。

分析表3可以看出:

(1)《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废水中氯离子含量限值;

(2)对新建厂环保政策更加严格,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总体更低(p H值除外);

(3)鼓励纳管进入城市综合污水,这样更有利于污水处理。

比照《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综合分析皮革污水中污染物情况,重点要关注:

皮革鞣制过程中的三价铬污染和三价铬转化成六价铬的潜在风险;

由于皮革在加工过程有大量蛋白质降解增加了废水中氨氮和总氮含量,特别是氨氮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

皮革及毛皮在原皮保存和浸酸时大量使用氯化钠,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新增氯离子含量限值,这对皮革行业来说面临新的考验;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皮革及毛皮加工过程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看来粗放型耗水量大的加工工艺行不通了。

3.3 关于制革污泥

2009年国家及相关部委连续出台了多个污泥处置标准,如《GB/T 23485-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CJ/T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这三个标准中根据用途不同所要求的指标也有差别,如农用泥质包括:污染物安全指标、物理指标、卫生学指标、营养学指标、种子发芽指数要求及其他要求(使用量限制及农田连续施用不得超过10年);混合填埋用泥质主要包括基本指标(如污泥含水量<60%,pH为5.0~10.0,混合比例≤8%)和污染物指标。这三个标准中都有对污染物的严格限量,现摘取要求最严的农用泥质标准所涉及的污染物限量列于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与皮革加工有关的主要是铬和矿物油。皮革加工过程极少直接使用矿物油且矿物油很容易分离处理,剩下的问题就是铬了。

铬鞣剂在制革生产中用量是以灰皮重计,可以说用量大,而且鞣后皮革在水洗、复鞣、中和过程还会有游离铬进入废水中,单靠收集铬鞣废液难以完成对铬的彻底回收。含铬污泥属于危险污泥,不能制砖和焚烧(都会变成危害更大的六价铬)。

如果皮革及毛皮加工企业的污泥不含铬,其污泥是极易处理的甚至可以作为农用泥质使用。

3.4 关于皮革加工过程的废弃物处置

目前,皮革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基本都有办法处置,在此不再赘述。

4 为了皮革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

比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我们明确了皮革行业污染防治的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选择清洁生产技术和节水工艺,并且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治理,切实做到达标排放。我们只有做到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排,才能更好做到污染治理,实现皮革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1 采取措施减少恶臭污染物的排放

皮革行业涉及的异味或恶臭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脱毛工序的硫化物和脱灰工序的氨以及污染物处理时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得以解决。

(1)关于减轻硫化物恶臭

(1)生物技术脱毛(或辅助脱毛),减少或不用硫化碱;

(2)保毛脱毛,大幅度减少硫化碱用量;

(3)使用少量石灰吸收脱毛过程未反应的硫化物。

事实证明,在脱毛浸灰工序适当用一些石灰可以大幅度减少硫化碱带来的恶臭;那些所谓的无灰浸灰的清洁化工艺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硫化碱恶臭;而且,如果没有铬,少量的污泥根本就不存在处理难度;第三,没有石灰的污泥疏水性很差,难以脱水。

(2)关于氨气的问题

氨气在脱灰工序产生最多,所以,无氨脱灰不仅是为了降低氨氮而且还能减少氨气异味的产生。

(3)对臭气重点场所(如污染物处理场所)的臭气进行收集并通过吸收塔再处理或局部加罩的办法,减少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2 关于减少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推广节水技术

比照相关标准可知,制革污水中处理难度较大的污染物有:

(1)总铬和六价铬

皮革污水中总铬和六价铬主要来源于铬鞣。解决办法有两个:

(1)采用高吸收和高结合的铬鞣技术以及含铬废液的分流及深度处理

铬鞣不仅要做到高吸收还要能高结合,并且含铬废液的分流及深度处理也很重要。其实,铬的污染不仅表现在含铬废水及含铬污泥,对于皮革制品中的铬也要引起关注。含铬的皮革制品最终的去向也是个问题,德国第18次修改并将于今年实施的商品法中对与人接触的皮革制品在铬酸盐指标上为零容忍。

(2)采用无铬鞣技术

无铬鞣技术分为有机无铬鞣制技术和金属无铬鞣制技术(典型方法是金属无铬鞣制技术)。有机无铬鞣制技术主要利用醛类物质及其改性产品(如噁唑烷,四羟甲基硫酸鏻),Ts≥85℃,皮革丰满柔软,但可能会带来甲醛超标和缩尺(面积减小);金属无铬鞣制技术可使Ts≥90℃,皮革面积基本不减小,但皮革柔软性和丰满度有所欠缺,皮革偏重,需要开发系列配套材料来克服这些缺陷。

采用无铬鞣技术污水中不含铬。

(2)关于污水中的氨氮问题

关于污水中的氨氮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1)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氨氮产生

采用生物技术(辅助)脱毛和保毛脱毛技术都可以减少氨氮产生;采用无氨脱灰技术也可以减少氨氮产生。

(2)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也可以使氨氮达标排放

夏季生物技术处理可使氨氮达标排放;冬季采用化学法也可使氨氮达标排放(鸟粪石技术,生成溶度积极低的磷酸镁铵除氨氮),成本约高。

也可驯化低温菌来实施冬季除氨氮。

(3)关于氯离子的污染问题

目前,全世界对氯离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氯离子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食盐带来的,因此控制食盐用量很重要,常用办法有:

(1)采用非食盐防腐的办法保存生皮

如冷冻法。

(2)皮革防腐用盐回用到浸酸和脱灰

皮革防腐用盐可用简单办法处理(如絮凝和曝气)后回用到浸酸;若回用到脱灰,即使采用酸性物质脱灰皮革也不会酸肿。

(3)采用无盐浸酸或不膨胀酸浸酸可以避免带入新的食盐

(4)关于节水技术

皮革加工耗水量较大,节水也成为皮革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减少流水洗皮,改用闷水洗皮或直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水洗环节。

(2)采用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的可持续循环技术是开发的关键所在,如果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下循环可能会带来皮革质量的不稳定和循环水变质产生恶臭气味。温州大学和海宁市富升裘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将湿整饰废水经过处理后用到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准备工段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循环的中水回用技术,皮革质量稳定,可节水40%左右。

4.3 关于皮革生产过程的污泥问题

关于皮革生产过程的污泥减排与处置,可采取的办法:

(1)不采用毁毛法脱毛和采用少灰(无灰)浸灰减少污泥的产生;

(2)采用铬鞣工艺要做到彻底实现含铬废液的分流及深度处理和回用;

(3)推广无铬鞣技术使制革污泥变成无害污泥。

5 结束语

皮革与环保 篇2

然而, 2008年以来, 我国的皮革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受来自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萎缩和皮革行业刮起的“环保风暴”的影响, 我国皮革行业出口额出现了10年来首次下降, 广州皮革行业的工厂成批倒闭, 国内各个专业市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 对于皮革行业这一特殊产业来说, 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毕竟是微乎其微的, 而来自“环保”的压力, 才是掌控其生死大权的。在国内诸多专业生产区域中, 福建皮革行业首当其冲, 遭受的打击最为惨重, 如今的福建皮革行业到底是怎样一个现状?能否过“环保”这道坎?未来的命运又如何呢?

遭遇“环保风暴”集控区停产整顿

据调查, 福建省皮革行业目前拥有6个制革基地, 除了福鼎的两个, 还有4个重要的制革基地, 分别为:泉港普安、安海可慕、霞浦、漳浦赤湖。整个泉州市有皮革企业99家, 包括天然皮革企业81家, 人造革企业18家 (再生革1家) , 其中, 泉港普安集控区和晋江安海可慕集控区接纳了泉州市大部分的天然皮革企业, 共计71家, 而区外企业为洛江1家、晋江16家、石狮5家、南安2家、惠安4家。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革基地之一, 如果不遭遇任何外来的坎坷, 也许泉州市皮革行业在不久的将来, 会是举世闻名的制革示范基地之一。

泉港“8·31”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 国家环保部、省委、省政府下令关停泉港普安, 这个曾轰轰烈烈、名噪一时的现代化工业园, 最后以极其尴尬的结局收场。但不管怎样, 普安结局至少是明确了的, 而由此拉开的全市制革企业环保整顿之旅却是漫长的, 遥遥无期的。

2009年9月21日, 福建省召开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 会上, 省长黄小晶对福建省的环保工作作出部署。当天晚间, 福建省环保厅召开全省设区市环保局局长会议, 要求对皮革集控区尽快采取措施。如果说“8.31”事件是导火线, 那么一切的惶恐则是来自于9月29日泉州市举行的环保会议, “全省退出制革行业”来自省政府的一句话, 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来自环保的压力, 一场始料未及的“环保风暴”让福建省制革行业, 尤其是泉州皮革企业陷入了生死未卜的困境中。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 受环保部门施压, 目前整个福建省的制革基地都处于停产状态, 包括泉港、可慕皮革集控区以及当地政府“退二进三”安置的东石皮革区, 而颇受争议的在建漳浦赤湖皮革集控区也放缓建设步伐, 甚至传出暂缓建设的说法。不过, 记者也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遭遇停产困境, 有小部分企业因平时环保设施到位,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而幸免于这场环保风暴的考验, 如峰安、兴业、庆昌等。

可慕集控区:积极配合环保整改

在走访安海可慕皮革集控区过程中, 记者看到大部分制革企业正抓紧环保设施的建设及改造, 厂区内“痛下决心、停产整改”、“环保大整治倒计时”等企业自置口号, 也表达了企业整治的决心。另外, 记者看到, 在承担63家制革企业污水处理重任的可慕制革治污有限公司内, 施工人员正在对原有的一期污水防治设施进行改造成为一套含铬废水单独处理设备, 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而区内各企业也对含铬污水和综合废水的分流进行管网改造, 此项工程的完成, 将解决省环保局指出的集控区含铬污水处理问题。

可慕皮革理事会介绍, 自上月晋江市召开天然皮革加工企业污染整治工作会议以来, 晋江市加大了制革行业污染整治力度, 意识到整治重要性的可慕集控区制革企业, 也主动配合做好自身整改工作。“做一行爱一行, 要改行也不可能了, 只能配合政府做好整改工作。”盛嘉皮革许先生表示;记者在福联皮业公司里看到, 为做好整改工作, 公司在厂区墙上挂着若干块“环保整改项目进度表”, 标注着每一个环保整治项目的进展时间。“对于这次制革行业的污染整治, 企业非常重视, 环保部门也多次到企业指导督促, 为了体现决心, 企业专门设置横幅、倒计时牌等, 尽企业所能争分夺秒,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福联皮业的许女士说到。

“我们已经向社会登报承诺, 真心真意要做好整改。”安海可慕皮革理事会理事长许永成告诉记者, 为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污染大整治, 集控区64家企业 (63家制革厂、1家治污公司) 从2009年10月31日开始全区停产整改, 每家企业遵照晋江市针对每家企业存在的问题量身定制的《整改通知书》, 认认真真逐项整改。目前集控区还在排污口安装了在线流量计及视频监控, 实现了与环保部门联网, 并设置实验室, 聘用专职监测人员, 同时委托权威机构对污水处理厂二期技改项目重新认证等。

“整治也是契机, 集控区将利用这次机会实现区供水、供热、污水处理‘三集中’的管理模式, 高标准、严要求组织生产。”许理事长表示。

企业寻找外加工点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 安海可慕皮革集控区集中了63家制革企业, 在此次政府下令停产之前, 从2009年6月份开始, 可慕皮革集控区便进行了一场为期两个多月的排查整顿。“掐指算来, 6月份整顿到8月下旬, 10月末停产整改至今, 已有大半年时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无奈的表示。

据悉, 由于制革企业大多被关停整顿, 水厂无法运转生产, 目前更多的企业选择到省外寻找加工点, 头层皮厂主要选择广东江门、南海、佛山、肇庆一带, 二层皮厂则选择江门、福州、漳州龙海一带, 而本地的工厂则负责诸如染色、修边等后道工序的制作, 多数企业主在采访中表示, 选择外加工实属无奈之举, 企业不仅要自派技术人员跟踪生产, 保证产品品质, 而且运输费、管理费、加工费等费用叠加, 生产成本顿时提高不少, 而市场上, 成品价格上不去, 企业只好自行承担上涨的成本。

正规集控区冷清惨淡私设加工点“热火朝天”

据了解, 环保部门多次组织工作人员下到企业督促, 帮助解决企业在整治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这半个多月来看, 企业对这次整治有充分的认识, 下的力度大, 整治速度进展也很迅速。”晋江市环保局局长陈文艺表示, 将全力以赴配合企业做好这次整治工作。

无论是停产整顿, 还是督促监管, 出于环保考虑而作出的总体决策部署, 都充分体现出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铁腕治污的决心。但是, 要将环保政策执行到位, 规范市场, 恐怕要下更大力度强制性执行, 并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实时监督, 否则, 只会像被抓在手里的流沙, 握得越紧, 分散得更厉害, 最后则遍地开花, 成为一盘无从监管、扰乱市场的“散沙”。如今, 泉州皮革行业便出现了这样的端倪, 一方面, 政府以及各执法部门将精力放在集控区等生产集中地, 勒令停产整顿, 另一方面, 却忽视了加强对周边村民私设加工点的打击, 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更突出。

记者了解到, 在安海桥头、上按、山兜等偏僻村落的山上、村民家中不乏一些私设的加工点, 架个大铁锅当锅炉使, 再装个转鼓就开始生产, 一个鼓收取1 000~1 500元不等的加工费, 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到处排放, 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转移阵地继续生产。如此可笑的“游击战”法, 居然也能躲过执法部门的追查, 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有正规牌照的不能生产, 无牌照的黑加工点却生产得热火朝天, 实在不能理解。”对此现象, 出于企业自律的决心, 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兴业皮革、新艺皮业、永建皮革等不少企业的企业主表示, 在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 也要督促同行业其他企业注重环保, 市场不是个人的, 需要行业一起努力, 才能规范运营, 而政府、各执法部门也应加大力度, 保证落实环保工作。

赤湖集控区:无明确答复生死未卜

2009年10月15日, 福建省省长助理郑松岩出现在漳州市漳浦县赤湖镇, 调研正在建设中的赤湖皮革园区。此前, 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昌平就曾到过此地调研。在此前的多次环保风暴中, 这个占地3 800亩的皮革园, 因是全省唯一一个经过省级环评的皮革园, 都得以置身事外, 赤湖皮革园也因此被皮革业界称为最后的防线。但时过境迁, 从9月下旬开始的这场环保风暴, 赤湖皮革园同样被卷入其中, 至今前景未明, 其走向, 将决定着整个泉州皮革产业的命运前程。

而有关漳浦赤湖皮革园区将暂缓的说法则让企业主们坐立不安, 日前, 便有20多家皮革企业同时赶往赤湖镇了解情况。一同前往的记者看到, 硕大的皮革园区里, 已有十几栋厂房成功封顶, 进度较快的企业已经在给厂房的外墙上漆。从现场记者得知, 赤湖皮革园区入驻企业在建设中遭遇停电断水, 无法开工建设的困境, 这让“关闭赤湖皮革园区”的说法越加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当然, 来自赤湖方面的解释还算乐观, 相关人员向企业主们表态, 停水断电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电网改造所造成的, 而因皮革园区的输水管道要经过隔壁乡镇, 涉及到利益问题, 因此供水期间出现供水困难, 目前, 赤湖方面也正努力与邻近乡镇协商解决, 尽快恢复供水。

而面对“是否会关闭赤湖皮革园区”这一棘手的问题, 赤湖方面表示, 并未收到上级要求暂缓皮革园建设的书面文件。“在这些问题上, 赤湖方面都没有决定权, 现在我们也在等待上面的消息, 同时, 我们会把企业的诉求转达给上级部门。”

据了解, 为了让处理的污水达标, 入驻园区的企业结成联盟, 由10家企业共同出资6 000多万元, 投资兴建一个日处理5万t污水的污水处理厂, 但如今, 不少企业不得不打消开工的念头, “现在连生存都成问题, 何谈发展。”永建皮革的陈先生表示, 因为自己的工厂还未动工, 如果如传言那样, 尚未开工的企业一律出局, 那前期投入的几百万元便打了水漂。

根据泉州皮革协会的统计, 目前, 在赤湖投资的泉州企业超过50家, 即超过一半的泉州皮革企业打算在赤湖安身立命。峰安皮业董事长、泉州皮革行业协会会长陈荣辉表示, 一旦赤湖皮革园真的有所变故, 泉州皮革产业将为此损失惨重。对此, 当地政府表示, 在做出最终决定前, 会与在漳浦投资的皮革厂进行详细讨论, 听取他们的意见, 如果该项目永久停止, 当地政府会赔偿皮革厂的损失。

其实, 政府出于环保考虑所作的决策绝无可非议。作为产业链关键的一环, 晋江的制革行业伴随着晋江制鞋产业一起成长, 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只是由于缺乏早期科学的土地规划而呈散状发展, 亟需规范化的生产基地和政府的引导。而漳浦赤湖皮革园区的规划为制革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标准、高规格的生产平台, 晋江地区制革企业便能实现整体搬迁, 客观上为全省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 而设立污染集中控制区也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模式。在不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前提下, 既能规范晋江制革行业生产、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同时, 还为漳浦带去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一举多得。

当然, 企业出于发展的需要向政府提出诉求也在情理中, 而在一系列环保重压之下, 我们也坚信, 皮革企业在环保一事上的信誓旦旦确实发自其内心, 他们欠缺的只是政府的规范引导。且不说政府与企业之间孰是孰非, 作为唯一一个通过省环评、且是全国制革示范基地的皮革园区, 今后要不要发展, 如何发展, 是按既定计划, 还是重新转向, 这都需要省级有关部门慎重考虑、重新论证后才能下决定。

普安集控区:扼腕叹息

记者在普安皮革集控区内看到, 昔日热闹的工业区如今已物是人非, 冷清凋敝, 信德皮革、鸿盛皮业、福泰皮革诺大的豪华厂房内空无一人, 恒升皮业、东方世家、隆泰皮革等几家公司则以生产皮革后道工序为主, 有污染的水厂生产则外放加工, “经过此次惨重打击, 企业的环保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整个行业也应规范意识, 环保清洁生产, 政府加强环境监督力度, 共同落实整改工作。”恒升皮业的王总说到。

其实, 福建省几个主要的制革基地中, 属泉港普安皮革集控区最为可惜, “8.31”事件发生至今, 已过去了近4个月, 但关于此次事件的发生始末, 至今未能统一口径, 来自政府的官方解释与企业的民间说法似乎总有冲突之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泉港皮革集控区从建成到投入使用可谓一波三折, 2007年发生“4.20”打砸事件, 2009年因受“8.31“事件波及被停产。从2005年正式投入生产至今, 企业前后真正生产的时间不足3年。这个让每家企业花费几千万甚至上亿巨资建成的现代化工业区, 竟走到今天这个局面, 实在让人扼腕。这也警示我们, 无论重新规划建设还是关停重整, 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之间的利益没有找到平衡点, 生产发展便无从谈起, 这也是今后类似于普安皮革集控区等工业区建设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东石皮革园:“退二进三”最为有利

根据晋江“退二进三”的政策, 当地政府最终落实完成企业选址与市区及周边乡镇总体规划不符的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工作, 其中包括将峰安皮革、国泰皮业、源泰皮革、国源皮业、振兴皮革、永建皮革、星晖皮革、富泰皮业、富邦皮业等9家皮革厂安置于安东东石工业区, 并逐步完成搬迁安置地块的征地、平整及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完成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 并联入泉州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

记者在东石工业区皮革园内看到, 为配合环保生产要求, 这几家制革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并逐步落实雨污分流、生产车间实行铬鞣废水和综合废水分流, 以及废水初沉池、预处理设施的建设, 为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提供保障。不过, 尽管如此, 目前皮革园区也处于停产状态, 官方给出的原因是环评还未审批下来。“是环评审批通过就恢复生产, 还是就此关停, 在这个节骨眼上, 不好说。”一位业内人士忧心忡忡的说到。而振兴皮革则抱乐观态度:“环评今年年前应该会拿到。”

尽管遭受重大的打击, 但不少皮革企业主还是对市场充满信心, 目前担忧的主要是外加工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据了解, 星晖、振兴采用部分购买皮坯、部分外加工的形式应对生产需求, 而国泰、永建等企业则直接购买皮坯。对于皮革行业的市场前景, 永建陈总表示, 因为是“退二进三”, 从目前的形势分析来看, 东石皮革园区处于有利的位置, 市场前景看好, 不过, “公司市场主要在当地, 所以货期与品质成为公司最担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款项回收难”, 星晖皮业陈总向记者表示, “去年款项回收率达80%, 今年乐观估计只有50%左右。”

“主要是加强款项回收力度。”国泰赖总也表示, 据悉, 因为无法正常生产, 客户需求的货无法及时供求, 造成了许多客户流失的现象, 导致出现有单不敢接的现象, 所以目前企业会有选择性的筛选客户, 选择一些信誉度较高的老客户进行配合, 减少资金的风险。

而幸免于此次环保风暴考验的峰安皮业副董事长陈阿荣表示, “公司最近计划整体搬迁至东石”, 据悉,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峰安今年的外销市场减少了1/3, 但由于生产得以正常运行, 内销市场不但没受影响, 反而较往年增加了不少幅度, 因此, 投入巨资进行环保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高生产成本, 并未影响峰安的市场业绩。“只有积极引进清洁生产工艺, 改善污水处理工艺, 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 减少生产用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把环保放首位, 达标生产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作为峰安皮业董事长、泉州皮革行业协会会长陈荣辉以身作则, 如此劝告其他制革企业。

制革企业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经过此次环保施压, 泉州制革企业的环保意识已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不久前的“泉州市皮革行业环保自律承诺大会”上, 40多家皮革企业的负责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承诺书”并郑重承诺:不合格不得生产排放, 对未完成治理改造的并仍在排放污染的企业, 坚决予以举报, 提请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关停和处罚。

而为了保证污水处设施及设备正常运行, 并发挥应有作用, 早在此前, 丙厝皮革厂还特意制订了污水处理岗位责任制,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设施的运行操作管理, 监测工作委托通过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站进行检测;这些举措足以证明制革企业重视环保、立志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环保”任道重远政府扶持&企业配合

其实, 制革行业的存在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是我国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出口创汇型行业, 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 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 目前行业直接从业人员500万, 加上配套行业便达到1 100万, 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 其中90%来自农村, 为促进城乡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9年3月, 国家科学技术部在《清洁制革过程与绿色产业链接技术的应用开发》一文中的数据表示:皮革行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 从业人员约500万, 在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就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此重要的实体经济, 万不可大意, 需政府、企业、民众一起努力。企业要服从政府环境规划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环保制度和环保设施建设, 加强管理并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及人员, 配备专业环保设施操作人员, 以提高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并逐步向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专业化、企业化过度。

行业整顿是必要的, 如兴业皮革吴总说的——“疏、堵同时进行”, 对于经营健康、环保意识浓郁的企业, 政府应对企业下达强制性的清洁生产工艺要求, 在技术上给予指导, 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 也要坚决取缔黑心经营、扰乱市场的企业, 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产业规模和环保要求、工艺落后、节能减排难以落实的省内皮革企业, 促进皮革企业向专业园区聚集, 加快皮革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皮革行业环保形象。

本刊评论:保护环境保护产业

关于福建制革业的境况我刊在中国皮革和制鞋网 (www.leather365.com) 上做了问卷调查, 反响激烈, 55%的网友认为是行业本身不自律造成的, 18%的网友认为是政府过度监管造成的, 还有27%的网友则选择了其他原因。有网友留言表示, 造成今天这一局面是“企业不自律在先, 政府监管不力在后”, 还有人表示“目前行业有种论调, 我们行业的污染和其他行业比, 还是比较小的。这种说法显然可笑, 甚至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污染了, 就是污染了, 先管好自己, 干嘛看着别人。污染的话题不是过家家, 别人100大板, 自己50大板。和政府讨价还价是没有道理的, 用事实说话, 永远是真理!”, 且不说这位仁兄的话是否正确,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永远是真理!”

龙永图曾说过, “没有污染的产业, 只有污染的思想。”人们的偏见和厌恶主要出于对制革行业污染的忧虑和制革厂脏、臭、累的成见, 其实, 制革业的污染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只是有没有决心真正解决和舍不舍得投入的问题, 这也是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规模制革业的根本原因。

400年前, 有一位丹麦王子面对命运的背叛发出了这样的呼喊:“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也许如今的泉州乃至中国的制革业正如哈姆雷特当年的遭遇一样, 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特殊时刻。这个时刻, 我们看到福建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开始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开始真正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我做起, 对治污环节加大资金投入, 把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所以, 我们相信福建制革行业的污染问题一定会有很大改观。“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 再说什么“早干嘛去了”之类的话已经毫无意义, 发展是一步一步取得的, 认识和觉悟也需要逐步提高, 这是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的。从事这个产业的人, 没人不爱这个产业, 没人不愿造福子孙后代, 福建制革业的今天, 警示着全行业:要保护这个产业, 就必须要保护环境, 必须从自身做起, 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做好。同时, 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和决策者们, 在严格环保的同时, 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企业加以引导和管理, 给企业一个缓冲期, 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一味的取缔, 科学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毕竟, 政府“严整”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要扼杀制革业, 而是希望能够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健康发展。所以, 最好的方式是“政企积极联动”, 在保护家乡一片碧水蓝天的前提下可持续的发展制革业。

最新消息:截至本刊发稿时我们收到最新消息:2009年12月18日, 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胡渡南在福州主持召开了名为“福建省制革产业污染治理及发展绿色制革产业座谈会”, 会上, 各地汇报了污染治理的最新进展情况, 讨论了发展绿色制革产业的方法和思路, 初步拟定了发展绿色制革产业的草案并准备向上级主管部门递呈, 草案中指出, 希望政府能够在治污达标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制革产业园区。

皮革与环保 篇3

Pinatex是Carmen Hijosa博士及他所在的新材料公司Ananas Anam共同发明创造的。20世纪90年代,Carmen Hijosa博士一直在菲律宾的产品研发和设计中心当顾问,那时她注意到菠萝叶纤维的性能,并开始利用菠萝叶制造替代皮革等不环保织物的新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Ananas Anam公司最终制造出了动物皮革的替代品。

最近该公司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向人们展示了Pinatex的多功能性,设计师们展览了各式各样用这种革命材料制作的衣物和配件。

这种全新素皮革的原料是菠萝叶中萃取出来的黏合纤维。种植园中的农民们会事先将菠萝叶切碎并分层堆积。接着这些纤维需经过一系列工业生产方法,才能生产出革命性的Pinatex。这种类似帆布的材料可以被染色和印刷,人们可以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得到不同厚度与类型的材料质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物质副产品可以被农民回收作为种植园的肥料。生产一平方米中等厚度的Pinatex只需要480片菠萝叶,虽然听起来好像很多,但其實16株菠萝即可产生这么多叶子,再说这些菠萝叶子本身也是要烂在地里的。

Pinatex仍处于研发阶段,最近人们正在尝试利用不可生物降解的保护层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不过Ananas Anam正在尝试自然替代法,该公司希望能够让这种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Hijosa博士承认素皮革完全占领市场仍需一段时间,不过Puma和露营者等品牌已经利用Pinatex打造出了一些样本鞋,设计师Ally Capellino也已将Pinatex制作成时尚的皮包,这些产品的反响不错。至于Pinatex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寿命如何,仍有待观察。Hijosa博士为了继续研究并将Pinatex变作动物皮革的替代品,最近她正在为公司筹集资金。她仍在探索Pinatex的其它用途,包括抗菌创可贴(该材料的透气性很好)和房屋隔热材料。

(金琰摘译自www.theguardian.com)

中国皮革企业与世博同行 篇4

题记:如果说2008年中国首次主办的奥运会是一次体育界的盛会,那么2010年在中国上海主办的世博会,便是一次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的世界盛会。它的普遍性和影响力,将是无可比拟的。

由于西方的综合性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必定会被视于放大镜下再度细观,从两年前的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会,中国的大国形象又一次随着世界性盛会的举办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中国行业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皮革皮具企业,也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品牌营销活动,全面渗入世博营销。世博会是一场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交流的盛会。那么,世博带来机遇的同时,对皮革皮具企业有何更深远的启示呢?皮革皮具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与把握千载难逢的促进中外交流的机遇呢?

世博效应 中国企业借世博“剑指”世界

世博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张名片。中国制革产业环保自律、节能减排的新形象,也从一定程度上让国际社会认知了上海世博博会所倡导的绿色、低碳作为。

世博、绿色、低碳。在世博开始后的一百多天里,这些标签之于中国企业,将愈来愈重要。而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也同样会给有关企业带来其全球形象的提升。

“企业馆是世博会展示的精华,也是精彩看点的聚焦地,这是历届世博会的惯例”,长期研究世博经济的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说,“不像一些交易会是展示产品,世博会展示的是企业的技术、理念、内涵,还有对未来需求的引导,这种形式还是首次在中国举办,所以中外企业都非常重视世博会这个展示平台。”

领略世博风皮革企业分羹世博经济

海宁皮衣亮相上海世博会比利时馆、保兰德成为世博会福建馆指定产品、“姚YAO”品牌入驻2010上海世博会、特步成为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首席合作伙伴、361度携手世博会展现民族品牌风范、安徽安利沙发革登陆上海世博会、石狮休闲皮鞋亮相上海世博会、晋江隆上鞋材为世博会提供皮革材料、海宁入选世博网上展馆“繁荣经济”板块、华谊集团回力鞋业启动世博项目、温州童鞋品牌入驻世博演艺中心、意大利奢侈皮鞋品牌将亮相上海世博会、鞋企康奈跻身“世博之旅”旅游线路„„

皮革皮具行业关于世博的每一个举动牵动着行业人士的心,实际上,企业经济与世博会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在上海世博会的一些热门国家馆,知名的企业、优质的品牌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国家独特魅力的最佳承载。

特步总裁丁水波表示,特步目前正处在从“中国时尚运动第一品牌”向“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迈进的初步阶段,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举措。而世博会,可以说是一次世界各国人民的大聚会,是一次中国向

世界展示发展进步的绝佳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特步期待着自己“背靠祖国、心怀世界”的伟大理想,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跟这次上海世博会有合作项目!”福建隆上超纤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占棣兴奋地说。“隆上超纤为世博会多媒体影院座椅提供皮革材料。”对于隆上超纤来说,此次能亮相世博会的舞台,对品牌和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民企联合馆看到中国民企未来30年

世博会被喻为科技世博、创意世博,所以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阵容,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的企业都是行业旗舰。向世界展示什么将显得尤为重要。

皮革企业参与世博会,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特许产品经营;二是品牌赞助;三是参与门票销售。“奥运会显示了中国的强大,而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能够把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民营企业的成长和活力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家看到未来30年,中国民营企业将会怎么样跟中国一起成长、跟世界一起成长。”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如此定位世博民企联合馆。

保兰德成为世博会福建馆指定产品的消息,成为备受瞩目的行业热点。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上一直扮演着“制造大国”、“奢侈品消费大国”的角色,却缺乏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鉴于此,POWERLAND(保兰德)把旗下知名国际皮具引回中国运营发展,其目的在于要为中国奢侈品业树立起新的品牌,使中国不仅仅局限于“制造”和“消费”基地,而更要成为未来奢侈品业的领头羊。

“这两年我有亲身感受,民营企业从世博会确实可以赚到钱,第一是企业品牌提升了,第二是市场扩大了。”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说。作为6大特许品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均瑶集团是最早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中国民企。明年上海的航空运力要增加50%,均瑶旗下的吉祥航空自然也会得益。

欧美龙童鞋亮相世博民企馆,欧美龙集团董事长陈忠实指出:“这其实是中国民企彰显自身实力的一种策略。”他称,一直以来低成本制造都是中国商品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在民营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民企商品不尽快走向高端,接下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减弱。如何提高自己的产业门槛,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情。通过品牌、网络等来提高自己的产业层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在国际上展示这个实力,展示品牌和技术,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共同愿景。

参与世博可能比参与奥运更合算?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世博会带来绝好的平台。对外展示产品其企业文化,使他们有机会达成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逐步朝蜕变成国际品牌而发展。“单从礼品销售来看,仅仅在世博会上的销售,在公司业务方面所占的比例肯定不会太大。”浪莎集团总裁温荣弟说,企业更看重的是企业以及产品能通过世博会这样一个国际平台,展现给全世界的消费者。他预计如果能够成为纪念品的供应商,产品在世博会上的销售大致不会超过一百万双,相比这些,他更看重通过这次博览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业界影响力。

皮革企业一向不缺乏参与大型赛事和展会的热情,而且也获得了有形和无形的回报: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供应商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奥康集团的皮鞋销量仍逆市同比增加三成;贝发集团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分别提高了41%和7%。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表示,企业花钱参与世博会,可能比之前参与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体育赛事更加有效,“虽然奥运会影响力巨大,但毕竟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世博会的举办时间长达6个月,对任何一家参与其中的企业来说,展示的时间更长。”另外,在针对性方面,世博会也更具优势,世博会的经济、科学、环保特性受到企业管理者、政府等人群的青睐;在奥运会里,企业和产品只是一个配角,更多参观者关心的是运动员,而世博会上的主角,无疑是各个城市、企业和他们的高新产品。

世博启示录从“卖产品”到“秀理念”

对于企业与世博会的关系,中国人很自然会联想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国酒”茅台被评为金奖产品。而当世博会这艘大船行进到1933年,一个伟大的转折发生了——从以往单纯的商品展,变为最新科技以及理念的创新,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展示。

本届世博会许多企业也借此机会向人们传递他们的先进理念。“是世博将我们联系到一起”。有着合作关系的企业纷纷表示,面对国际性的资源,优秀的企业更懂得分享。整合的力量可以将他们的实力加倍凸显。

世博会本来就是各参展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成果的舞台。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更鼓励人们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皮革与环保 篇5

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目的在于前瞻性地引导皮革行业开展清洁化生产, 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污染问题, 促进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做出新贡献。

由中国皮革协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 7月3~4日在北京进行了专家评审, 目前已进入后期核查阶段。大奖花落谁家, 下月可见分晓。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查学明,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奖励委员会委员苏超英出席了评审会, 并分别作了发言。

查学明副主席首先向参加评审活动的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 开展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活动, 对于推动皮革行业的节能减排, 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节能减排是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 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国务院要求用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 本次环保创新奖评选活动也是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具体行动。

苏超英常务副理事长说, 环保创新奖这项工作, 一直得到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相关企业和专家的鼎力支持。2008年9月首批表彰项目出台后, 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通过各种渠道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 在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今年第二届环保创新奖的评选, 对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环保创新奖标准严格, 评选公开透明, 特别强调了获奖项目的市场前景, 要求获奖项目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两位领导在会上都指出, 该项工作对行业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中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态度,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对项目负责, 评选出立得住的获奖项目, 同时也要对评选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随后, 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对参评项目进行了评审。经过一天半的技术评审, 专家们对参评项目提出了评审意见和建议奖励等级。

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今年是第二次评选。2010年伊始,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 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环保创新奖的基础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夯实。3月中旬, 中国皮革协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按照评选要求, 各地方皮革协会和产业工会严格掌握评选范围和评选条件, 组织了本地区的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申报企业按要求提交《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申报书》及相关材料。各地方皮革协会和产业工会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初审, 提出初审意见, 报送评选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共有19个项目申报参评, 经过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形式审查后, 有13个项目参与最终的专家评审, 并由专家提出建议获奖名单。

【皮革与环保】推荐阅读:

皮革07-18

皮革技术08-15

皮革奶05-14

皮革设计05-14

皮革贸易06-22

皮革行业07-11

皮革知识07-30

皮革专利09-04

皮革特点09-05

皮革详解说明05-15

上一篇:加速度计论文下一篇:师生关系的错位及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