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十篇

2024-09-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1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 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荀子以“大一统”的政治目标构建其礼法思想, 并以“礼义”贯穿之。他说:“彼国者亦有砥砺, 礼义节奏是也。” (《荀子·强国篇》) 荀子认为只有践行“礼法”, 贯彻“礼义”, 才能富国强国。

荀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包括“力术止, 义术行”“选贤”等。所谓“力术止”是指在国家层面不提倡使用武力;所谓“义术行”是更多地践行“礼义”。如何“行义术”, 荀子提出“凝”, 就是团结, 凝聚。他认为君主“应凝士以礼, 凝民以政”, (《议兵篇》) 即用清明的政治环境、和谐的君民关系、合理的税负来安抚本国国民, 同时吸纳他国的流民。这样才能“礼修而士服, 政平而民安”。这里的“凝”, 体现出对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的追求。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 体现出一种政治制度的进步与和谐。政治文明应体现在政治领域的齐心协力, 而不是相互攻讦, 我们应避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党派之争, 及其相互掣肘与内耗的政治弊端。这样才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有效率地推行国家的大政方针。

荀子礼法思想中有“尚贤”“选贤”的思想, 与我们追求的人民民主、人民当家做主虽有差别, 但可提供借鉴。荀子说,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 又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 不能属于礼义, 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 积文学, 正身行, 能属于礼义, 而归之卿相士大夫”。 (《王制篇》) 在荀子看来, 君主应选举贤能, 任人唯贤不论出身。有鉴于此, 我们应不断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将优秀人才吸纳到人大代表这个群体, 实现人民参政议政的功能。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理想社会治理状态的生动表述, 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首先,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 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 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马克思自由思想强调自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而和谐的自然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人自由实现的社会特征。荀子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建构其礼法思想, 体现出对自由的思考。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争则乱, 乱则穷。” (《荀子·礼论篇》) 在荀子看来, 社会的存续、生存是第一要务。依循礼义“度量分界”才能避免“争”“乱”“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存的自由是发展的自由、意志的自由的基础, 离开生存、发展, 一切都是空谈, 资本主义所谓没有限制的、脱离社会发展的自由观是谬误的。

其次, 荀子礼法思想含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荀子说:“探筹、投钩者, 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 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 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 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 (《荀子·君道篇》) 荀子认为, “公”就是“偏”的对立;“平”就是“倾覆”的对立。现代意义的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 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 是国家、社会应有的根本价值理念。荀子礼法思想中含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 深入发掘可以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最后, 法治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 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荀子礼法思想强调礼法制度的重要性, 重视人与法的关系。他认为人是主动、能动的, 人与礼法制度的良好互动才能实现王道。他说:“故法不能独立, 类不能自行”, 并说, “得其人则存, 失其人则亡”。 (《荀子·君道篇》) 荀子强调人与法的互动, 带给我们关于人与法的关系的思考。只有重视法治理念教育、法律信仰教育, 培养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 才能形成一个维护、坚守法治理念的群体, 即荀子所谓“法士”, 才能贯彻和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荀子礼法思想强调君子践行礼义, 修身有为, 并且提倡“一天下”的政治理想, 在个人层面有很多价值准则, 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 要求公民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 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荀子认为先王“故制礼义以分之”, 其“分”的思想是要求个人各尽其分, 包涵了“敬业”的意蕴。荀子说:“则农以力尽田, 贾以察尽财, 百工以巧尽械器, 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 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 夫是之谓至平。” (《荀子·荣辱篇》) 荀子认为, 农夫尽力耕田, 商贾苦心经营, 工匠精制器械, 为政者奉行公职, 才能天下太平。荀子不仅推崇敬业, 并且将敬业与社会安定联系起来。荀子的“分”不仅有“职分”之意, 还有“本分”之义。荀子通过人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来实现自我约束, 进而维护社会和谐。因此, 当下违反道德法纪的行为, 首先是违反本分的行为, 违反了自己的道德义务, 是缺乏“分”的意识所致。荀子“分”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省”品格为基色, 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存在的和谐互动, 可赋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理论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 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和睦友好, 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荀子也提倡诚信:“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荀子·强国篇》) 他还说, “信信, 信也;疑疑, 亦信也”。 (《荀子·非十二子》) 荀子认为对真理的确定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只有做到相信真理, 怀疑谬误, 才是诚实。

综上所述, 荀子礼法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蕴含丰富的政治法律伦理与道德修为思想,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要求, 可以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价值。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其历史传统与时代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 可以更好地推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荀子礼法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文明传统雏形, 又蕴含丰富的社会理论, 不仅体现出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还兼具辩证的特点, 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荀子,礼法思想,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2]颜晓峰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 (以色列) 尤锐.展望永恒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4]王立民.也论中华法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5) .

[5]潘宁, 邓倩.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学刊, 2012 (05) .

[6]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l.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有其深刻的国际环境影响和国内背景因素, 二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 国际社会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中且呈现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 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双重博弈。其中, 文化“软实力”因素的影响成分越来越大, 各国都尤其重视提升本国的文化实力。与此同时, 某些西方国家已经把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隐形输出作为进攻他国的政治武器, 进行文化侵略, 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 我们国家亟待在意识形态领域从指导思想、精神支撑、理想信念、道德与价值观念等方面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全面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 扫除西方价值观的侵扰, 清除各种错误思想的消极影响,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 中国进入关键的战略调整期, 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社会转型, 在全球社会发展结构性战略转型浪潮的裹挟下, 中国无可选择地必须积极实施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有必要从单一的经济改革向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改革转变。于此同时, 以创新为标志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潮流, 因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现实、世界高等教育观念新思潮, 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由政府发起和助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界落实实施。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基于对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的清醒认识, 体现了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观念、高等教育领域政策的融会贯通、一脉相承, 反映出党和政府执政、决策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本质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 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 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大学生素质教育立足于全民素质教育基础上并在本质上有更高意涵。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 学者们做了很多揭示:观点一,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就是“在加强和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 更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 特别要注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1。观点二, 素质教育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可以合理地理解为由客体教育观转向到主体教育观,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 人们总是把素质教育较多地指向于人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相对忽略了素质教育的人文精神取向。人文精神是人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 是对主体价值的终级关怀, 是人类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灵魂。”2。观点三, 大学生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应当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具有特殊的规定性、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 教育精神具有创新性”。3

综上, 学者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定位可以归为本体论和工具论两种态度。从本体论的角度,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 关注对全面的、自由的人的培养;从工具论的角度,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教育。而大学生素质教育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和工具论的现实取向, 恰恰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特质中天然整合、融为一体。“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为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是高等教育的职能和任务, 是国家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人”和培养“特定的人”究其本质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素质教育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强调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同样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同属于社会意识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明确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 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明确标准。青年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品质, 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树立牢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具有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要求的大学生才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在目标、任务等方面具有相同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大学生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 2006 (24) .

[2]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8)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 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来源;伦理精神

收稿日期:2010-10-09

作者简介:傅济锋(1970-),男,江西瑞昌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管理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确立,社会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也逐步推进。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迅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同体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其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根源自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其中尤以价值秩序为根本。人类社会为何需要秩序尤其是价值秩序,这是因为人类特立独行于宇宙天地之间而又迥异于草木禽兽万物的特殊性。对此,荀子曾有清晰的分析,他言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 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治篇第九》)所谓“义,宜也。”可参照《礼记•中庸》“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仁”和“义”。

可见,核心价值体系乃是构建一个社会共同体秩序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贯穿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左右人类社会生活的点滴,作为内在人心的观念自觉地规范着人的言和行。今天,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普遍认同了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体系。构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多基本价值观念反映了生活实践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标准,如对于社会行为、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些普遍具有的一般的价值观念集合,它展现的是人对于自身的存在种种本质的最一般的规定,如见义勇为是善的行为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关爱生命的举措能够得到普遍赞扬,因为这些行为体现了实践主体对人之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肯定。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普遍本质的全面呈现,回答的是“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

落实到单个人来看,人以某种价值观念及体系所确立的道德理想作为自我存在价值追求,努力实践得以实现,就是实现了自我存在。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主静立人极”[1](P.6)的学理要求,恰恰体现了“立人极”的伦理价值诉求,也是对人的存在而确立的本质规定。潘维教授曾解释说,“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是界定身份认同,即确定‘我(们)是谁’。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就能得到公认,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并能润滑社会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2]

因此我们说,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确立的是价值本体,进而挺立人的本体存在,根本上解决的是人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现的问题,是对“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的解答,我们的古人已有深刻的认知。然而,在当今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社会精神建设的重要问题被提出来,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恰是要解决此前30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弊端,就是要着力解决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从核心价值观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将其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内容。

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人的本质的最终实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那么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基本制度以及全部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无从谈起?到那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被取消,又从何谈起“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即在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公正、公平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形成平等的价值关系和共同的利益基础,才有必要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即共同的社会理想。当今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制度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均衡、利益分配不公平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终极目标还是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其中,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只有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它赋予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全新的精神面貌。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人的文化精神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更不能离开养育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利益是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最好注解,也是人的本质存在的最好实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主体地位和意识日渐彰显,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道德观念弱化、义利关系错位等乱象。在这一形势下,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的培养,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我们确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的生活实践确定了价值取向、提供了道德判断基本准则,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观念导向,为社会主义的人的培养提供了道德基础。

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都具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这是构成这一文明形态的价值原则,也是这一文明形态存在、发展的根基,如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社会所提供的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悠久而深厚传统。从孔子《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提出“仁”、“礼”二元的核心价值的架构体系——以儒学范畴而言即“道体”范畴,从此开启了儒家关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建构——即“道统”的建构。而后西汉奉行“独尊儒术”的路线即是对儒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的肯定。更毋庸言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的现实政治与学术思想了。孟子倡言“仁、义内外”、荀子讲求“隆礼重法”到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主静立人极”以及宋明儒的“天理”、“人欲”的对峙,读不过是对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可谓千古一脉、悬而未绝。由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推展开来就是以儒家礼教思想为主脉的伦理价值秩序体系。

而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在推进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最终来讲是对人的精神的建设,基于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独具特色的内涵,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的现实与历史决定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是具有开创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 作为社会普遍认同的、居主导地位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对一些基本价值关系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社会主义若干价值关系的反映,也是对于人的存在从价值关系的角度赋予的规定性。这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60)的论断,这说明:一切价值关系的确立和实现,确证的是实践主体人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的人的观念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本质规定,反映出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全新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给出的正确解答。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

承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核,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有四个基本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归根结底在于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而标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性质与方向的,便是它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灵魂,自然也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一百六十年来,其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进一步指引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进而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成功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

人之为人,归根结底在于其是文化的人。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为人塑造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国家所有成员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是核心的、基本的,也是根本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文化生命的根基。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过去,也延续着它的现在与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精神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本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的社会伦理精神历经两千余年来的传承、发展,深深地沉淀成为中国人的品格与精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须臾不离地发生着影响,锻造出诸如团结互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健行精神等等民族品格,无一不是当前我们大力推进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伦理精神建设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资源。

(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从事着特定内容的实践活动,如革命战争年代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革命,和平建设年代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建设与发展,但归根结底都不外乎人的实践,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从事的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们不但探索、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也同时促进对人们自我的主观世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因此,就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探索认识主客观世界形成对于世界的认识,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促进人类科学知识的进步;反思人类自身实践活动,不断地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两方面丰富发展着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文明,也就成为这个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如马克思、恩格斯立足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向何处去”的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成为19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深刻危机,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方,各种社会思潮汇聚成为一个特定的时代思想潮流,蔚然成为19世纪的时代精神。

当今中国社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在这一历史时代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我们这一历史时代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不能忽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精神指引作用。如果不是1992年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会踌躇于“姓资姓社”的问题面前寸步难行;如果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仍会继续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如此只会积重难返;如果我们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调整各层面的社会基本矛盾,就无法有效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我们正是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逐渐共识,把党心、民心团结在这一时代精神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精神氛围,更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世界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

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一体化消融了国家之间的诸多壁垒,各民族国家之间最为根本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经过冲突、交锋逐渐相互浸染交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学习借鉴的现象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借鉴。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巨大这一事实本身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对世界的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悠久而厚重的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这一问题上颇多困难,需要慎重对待。对这一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论,自19世纪末发韧的中西文化论争就是集中体现。中国社会要走向现代化,是否就必须西化的问题,经历大半个世纪的争论,仍未平息。尽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实际举措是坚持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做法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务实态度,但在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中西之争。在这里,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立足民族文化的本位,在努力保持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行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都不过是各执一端而已。

毫无疑问,全球化浪潮使得各民族国家、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发生着直接接触,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趋势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首要的、根本的标准,因此,各个国家、民族立足自身文化文明本位进行平等对话与交往,相互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成为比较一致的做法。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确立一套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一套行为的依据,借用中国古人的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5](P376)今天我们立足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学习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就是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确立有效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使得我们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为实践主体的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从人的因素这一根本上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目标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敦颐.周敦颐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潘维.中国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迷失[EB/OL].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7265.

[3]张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人民日报,2007-1-1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张载.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心得 篇4

在前段时间,我校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贯彻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全校范围内多层次的深入开展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了全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及生活,进一步建立和谐校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的了解并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实质和内涵,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坚定了心中的社会主义信念,提升个人目标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大法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保证,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

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在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之后,要深刻的认知其的重要地位,时刻以其作为我们学习、发展的思想指南,正确引导和规范我们的目标、思想及个人理想,远离那些死板、腐朽、愚昧的思想,并且要同一切反动势力的思想作斗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不仅地位显赫,同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以及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的需要,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重要的思想武器。是对我们目前一些不合理的社会文化的及时纠正和引导,是对那

些故意分化我们思想,扇布谣言扰乱社会文化秩序行为的反击,同时也是帮助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形成完善合理的思维方式,提升更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2006年10月,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个内容在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集中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目标、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十七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念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成果, 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 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

进入21世纪, 对中国发展来说,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在这一战略机遇期内,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迫切要求我们党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经验。 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 在理论上必须不断开阔新视野、做出新概括, 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 于是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成、性质、评价和标准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以及人们从主体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这种动员人民、凝聚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 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对打牢全党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对在全党、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具有重要意义。

(二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从时空结构来看, 主要有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列宁的价值理论、毛泽东的价值理论、邓小平的价值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思想, 这些价值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空间范围, 都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 从层次结构看, 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层次和价值论层次, 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层次。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和处理实现社会和谐, 不仅需要相应的主导价值共识, 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 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 不但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 而且强调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和睦共处、团结友爱, 具有弘扬正气、沟通感情、凝聚人心、增进融洽等功能, 能够引导人们超越城乡、民族、地域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 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与隔阂。 因此, 在新世纪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对每个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施加深刻影响, 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 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 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使全民族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接受度考量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者、教育客体、 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内容, 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动机, 最后达到认同、迁移教育价值之目的。 大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追求、有思想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育德、育心、育人的精神性社会实践活动, 其实质是价值认同问题。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必须从实际出发, 动态地把握他们, 关注他们的接受度。 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特定教育信息认可和接纳的能力, 也就是接受度。 接受度由个人既有的生活态度、接受能力及发展需求所决定。 特定教育信息如果超出或低于或远离人的接受度, 就会让人抗拒、排斥教育信息, 使教育过程和目的无法实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指出:“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 同时, 这种差距应该保持一定的度。 ”[1]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就是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度。

大学生的接受度集中体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自我意识, 即受教育者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 马克思指出:“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不是对象, 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 就是说, 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那样才对我而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 (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 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2]这就是说, 大学生是按照自身既有的接受能力、生活态度及发展需求选择教育信息的。 一方面, 受教育者能够根据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调动自己的意志、情感、信念, 能以已有心态审视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接受教育信息, 转化为价值认同和自我的意识, 再把价值认同转化为实践行为, 以发展和完善自己。 另一方面, 受教育者的生活态度由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思想流向、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生活阅历和道德行为等构成。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了解、研究、掌握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 又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把握他们的接受能力。 如果无视大学生的生活态度, 或不能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或超出大学生的接受能力, 也就影响了教育成效, 远离了大学生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 引导他们提升和超越自我。 因此, 对教育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 摸清其思想实际、具体问题、心理特点等, 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教育对象, 注重教育的启发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 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生理解、信服和接受。 唯有如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基于以上分析,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为大学生所接受, 须着力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度。 在此视阈下, 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 要摈弃“目中无人”、好大喜功等不良倾向,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理解、塑造和发展大学生,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时代形势, 以应对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提出的重要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这一理论的提出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运行中具有广泛的整合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 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不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创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主阵地。因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充分考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核心价值,教学

参考文献

[1]邵梅.从‘最近发展区’看教育的‘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6

一、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 价值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要求

认同一般指“由客观的同一性衍生出的相应的作为主观态度的认同, 是多维和多层的有机系统”[1]。它在不同类别 (人格认同、种族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 及不同层面 (社会层面、个体层面等) 之上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然而, 不论何种类别或层面的认同, “人们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 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 这就注定了从一开始人们的认同就是一个价值问题。因此, 认同说到底是对人的意义感的重新定位和评价的问题, 是一个价值认同问题”[2]。也就是说, 价值认同是认同的内核和基石, 决定着个体认同体系中其他类型或层面认同的选择和内化。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 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 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主要在于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的价值结构, 把社会主义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教育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教育内容, 旨在使大学生全面理解、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看法、观点和态度, 从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转化为自己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可以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是一种有指向的、针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领域的教育, 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大学生所接受, 其基本前提是必须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非全方位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仅是部分和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第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不平衡性。当前, 在大学生群体中, 有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高, 也有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第三,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不一致性。当前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趋于务实, 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更多地停留在认知认同或情感认同的层面, 所以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有待于进一步强化[4]。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 就不可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 高校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教育, 既具有本质的规定性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应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价值认同的现实可能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的不断实现。第一, 有价值认同的心理结构。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认同危机的同时, “个体常常会通过反思来认识这种危机”[5]。也就是说,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种价值观念及其文化意识形态互相碰撞、排斥和融合, 传统、单一的社会文化体系不同程度地遭到解构, 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价值范式解体与重构的德育生态中, 大学生急需价值观教育提供正确的“参照系”, 以便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某一信念, 进一步获得道德认同感, 获得稳定的精神支撑, 维系自身精神层面的归属, 以超越自我本身及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冲突的困境, 使自己不会处于无所依傍、没有着落的境地。第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取向是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传统文化来诠释, 就是立志爱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明礼知耻, 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这表明核心价值与大学生价值取向有共同的文化“基因”[6]。不仅如此,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也是其共同利益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即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承认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因为作为华夏儿女, 他们都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作为个体, 他们都需要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自我的成才成长及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 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用共同理想凝集爱国力量,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 这与当代大学生自觉的理性追求和价值追求具有趋同性。由于大学生有价值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在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契合的, 因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同的路径选择

人的价值观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价值观形成的这一机理告诉我们, 教育在个体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可以起到独特作用。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及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 价值认同一般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为此,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教育需要着力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一) 突出主阵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

认知是认同的逻辑起点, 知之才能信之, 最后付诸行为。普通心理学认为, 认知指的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所谓认知认同是人们在对价值观、价值体系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完成的理性认同。因为只有在价值体系感性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活动对其进行初步了解和把握, 并在判断、推理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 完成已有个人价值观对其的“过滤”, 才能由“知其然”的感性认同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同。可以说,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发端, 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据,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行为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获得价值知识、价值理论的主要途径, 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 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性、表面性、片面性的价值感知认识上升为间接性、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理性认同。首先, 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内容,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于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逻辑主线, 但各门课程对社会核心价值只作一般性的概括。为此, 必须对各门课程中的涉及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梳理、整合、活化, 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点, 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重大事件为要素, 构建若干教学内容,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价值教育更具备系统性, 以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其次,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实践的科学总结, 具有科学性, 它的理论是彻底的, 彻底的理论更易使大学生在信服的基础上增进认同, 教师要运用课本理论知识,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结合讨论情况进行引导、总结、归纳,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 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认同。再次, 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在价值观教育中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宣讲方式,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话语权的基础上采取对话、讨论、疏导等平等沟通的方式, 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评判性的分析和引导, 这种民主平等、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认可教师、认可教育方式的情况下更加认同教育内容。

(二) 优化认同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

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来源于对一事物真切、深刻的了解;同时, 情感一经形成, 又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 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切、深刻地了解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情感认同一经形成, 就会对认知认同有巨大的强化作用。因此, 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教育。首先, 要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大学生心坎。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8]通过大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 才可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带入生活情境, 从而实现理论的魅力与现实需要的对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心灵, 为人们所接纳和践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善感”的时期, 他们情感丰富而热烈, 具有易于激动、易受各种环境、事件的影响等特点, 因而应通过日常的和非常的榜样示范, 以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情感因素, 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肯定。其次, 优化认同环境。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9]一是优化社会大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做支撑, 没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正向作用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就会被削弱, 甚至会被抵消。因此, 要着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形成教育合力, 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二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以文化人。思想教育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10]。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 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昭示启迪、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教育作用。为此,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形成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增强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以文化特有的魅力来引导、激励、传递、鼓舞学生,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 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 构建实践平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可以说, 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同的归宿,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体现出价值认同的真正意义。一种价值体系要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广泛接受和自觉遵循, 必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 其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实践过程, 需要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现实行动中。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要将诠释理论经义与鼓励亲身实践相结合,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发挥实践活动的独特功用, 引导大学生在体验、验证、践行过程中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不断体验、反省自己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促使其行为逐步趋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认同和倡导的行为。因此, 要积极借鉴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诸如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专业实习以及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努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转化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 引导其顺利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大学生认同并转化为其行为准则, 具有本质的规定性和现实的紧迫性, 需要着力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关键词:价值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参考文献

[1][6]李辉, 练庆伟.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1) .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 (5) .

[4]李斌雄, 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4) .

[5][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 1998:174.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3, 9.

[8]列宁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117.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7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价值和价值观

1.1 价值的哲学含义及现实应用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即价值是客体属性的反映,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的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人的生存状态决定的,在本质上人的任何需要都是客观的;价值还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并且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其二,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因此,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是一种创造性关系。其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是由人类的社会发展历史决定的,都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必须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价值的最大作用就表现在价值评价上。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从根本上反映了人民的基本利益,因而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2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即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行为取向也会不同。所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使人们有正确的行为取向,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们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我们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方向。

2.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所谓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总结出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江泽民曾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我国,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对社会发展的取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所谓共同理想,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在我国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教育人民、团结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法宝。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攀升。通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些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

2.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显著改善。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动力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深深地融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使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中用以引导、规范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优良革命道德及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体。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主要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道德的范畴,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构成了社会道德的鲜明指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深化,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集体主义意识减弱,道德认识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在处理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过程中,就必须用道德来调节和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社会都要奉行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是人与自然的主要准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道德保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核心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马克思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认为这些都是实践的结果。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本论和世界可知论,并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唯物主义和可知论,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可知论。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又转化为物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进一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构成认识过程中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给认识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推动人们去研究;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认识最终的目的。“通过实践而发展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实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个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4]揭示了人类的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有低级向高级地反复深化的发展过程。

3.2 实践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观,发挥了价值引领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也确立了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民族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指导方针,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建设和实践。

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内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和理论精华。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精神,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内容、方法、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的灵魂。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的同时,还要注重把它转换成为物质的动力,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和谐、快速向前发展。

关键词: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3]《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8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增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大专学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大中专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推进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2015年曲靖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057所,其中高校3所,技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32所,普通高(完)中56所,初级中学188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全市大中专学校在校人数80万余人。近年来,曲靖市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教职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学习进步、行为规范。

一、立德树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大计,育人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实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曲靖市大中专学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全市大中专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教师和学生。各大中专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立校规、定校训、树校风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机融入其中,用校训立德、用校训励志,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在教学楼、教室内、图书馆、宿舍楼、饭堂、运动场等场所显眼位置制作悬挂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和宣传标语,让师生时时处处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充分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

曲靖市大中专学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弘扬传统美德,选树先进典型,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各大专学校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实践活动,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青少年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为美德点赞”活动,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演讲、座谈问答、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学生礼仪常识,帮助师生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提高文明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建立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分类推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

曲靖市大专学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在坚持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不变的前提下,根据院校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曲靖三所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需求,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长才。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认同度。曲靖高校通过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共青团微信平台、共产党员微信平台、专家讲座、视频教学、学术论坛、海报、思政课教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媒介和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高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其次,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曲靖高校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团学组织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以“创建文明校园,做合格志愿者”为主题,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准则,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为主体,围绕文明社区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城市管理、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大型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再次,加强师德建设,选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曲靖高校教职工认真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神圣职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全校同学树立了学习典范;莘莘学子,牢记使命,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再次,优美校园环境,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氛围。曲靖高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育人。各学校加大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的各项功能,不断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等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最后,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团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带头示范作用。曲靖高校加强党组织、团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锋队作用,全校党员、团员做到了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要干事不言难,难事不退缩,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精益求精,质量,形成了全校一盘棋、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曲靖各中学紧紧围绕学生升学需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和身心素质。各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号召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遵从孝道,好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不浪费的良好习惯;要求广大教职员工深入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升文明素质,发挥身教师范效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师生主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从点滴入手;建立健全德育考评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三、强化监督,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

为了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搞形式、走过场、“一阵风”等负面现象的出现,曲靖市大专专学校把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评机制。曲靖各高校专门成立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学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宣传统战部、思政部、教学处、各党总支负责人为成员,实行不定期抽查、基本知识测试、活动统筹,每年从各部门办公经费中提取15%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项经费,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对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党员、干部、价值观“评优”、“评先”的必备指标。

目前,曲靖大多数中学已经建立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积极开展“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终履职考核中,加大考核比重,引导教职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小学升学相关科目考试中,引导学生自觉学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公民。

曲靖市大专学校不断创新方式,在分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促进了学校改革发展,巩固了曲靖教育优势地位;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及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年创建省级文明学校17校、市级文明学校57校,9个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通过省级评估认定。2015年高考,全市上线总数46162人,其中600分以上1261人,占全省600分以上人数4602人的27.4%;700分以上7人,占全省700分以上人数的26.9%;一本7893人,占全省一本30971人的25.5%;高分段尖子生大幅提升,包揽了全省文理科状元。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人民出版社,2013.12.

2.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M].人民出版社,201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为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要任务。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延安精神,保持和发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作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实践,率先垂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篇10

一实践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育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 是寓教于“行”的教育过程和方法,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实践教育具有主体性特征, 注重过程教育, 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 是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灵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具有开放性, 它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 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教育具有理论教育无法替代的功能;实践教育具有综合性, 它能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实践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个体内生、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内化过程, 从教育学角度看, 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 处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 形成有关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分析、理解、判断,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斗争、自我监控, 经过自觉地选择、消化、同化、吸收, 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修养及立场、观点、方法。

实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强调实践体验、情感渗透、信仰确立对德性成长及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意义, 具有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对受教育者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产生综合影响的教育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从“知”到“信”, 使理性化的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信仰, 能够促进发展学生遵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源性动力, 建立自主性的情感体验、精神归依和内在的德性生成过程等。[1]在实践教育中, 学生通过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自我修养和自我测试能力,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亲身经历并加以体验的事情往往会刻骨铭心, 甚至终生难望。

二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实际,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体系

(一) 构建以三个结合为基础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但在课堂上也可开展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 主要有如下形式:主题讨论、问题辩论、社会热点焦点分析、情景模拟实践性教学、学生尝试讲课、播放影像资料片等。

在课堂外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感言博客、微信大赛, 积极鼓励、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哲学兴趣小组、儒学会、党章学习小组、伦理学学习小组等,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与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相比, 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更有吸引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新鲜, 他们希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他们充满了好奇, 学校不仅要开展校内实践教育, 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校外实践教育。

有效开展校外实践教育, 创建优秀的实践教育基地非常重要。必须依托地方资源优势, 建设一批特色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渠道。我校立足湘西, 依托湘鄂渝黔边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建立了贺龙故居、周逸群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芷江日本受降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基地、德夯苗寨民族文化及德育实践基地等。

3集中组织与自主分散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所有学生都应该参加, 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 有些集中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便多开展, 就必须与自主分散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组织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更多的情况下, 学生则可采取自主分散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 灵活机动地参加实践教育活动。

(二) 丰富四个层次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1开展认知性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到土家苗寨参观、考察、采访, 圩场赶集, 了解民意社情, 邀请地方政府人士做区情报告, 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发展, 认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体会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拥护党的领导, 认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 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激发他们毕业后报效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举办“科技文化月”活动, 组织科技展览、科普讲座, 编写发放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的有关宗教知识、民族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等, 通过科学文化和无神论教育, 帮助他们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可邀请地方“特定阶层”的宗教人士、族长、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学生做报告, 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宗教文化、人文风情、民间习俗, 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宗族观、文化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坛”,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民族地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精心设计“民族团结教育周”活动, 举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专题讲座, 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 要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特有、学生又喜闻乐见的传媒形式, 如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山歌、民间故事、打油诗、顺口溜等, 进行教育宣传, 化抽象为生动、化枯燥为神奇、化呆板为活泼, 起到寓事明理、褒善贬恶的作用。

2注重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

依托本土教育资源实施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穷落后, 但有许多地方是革命老区。湘西自治州, 大革命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成为今天我们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 祭拜悼念红军先烈、民族先烈, 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请老红军做报告, 让学生体验穿红军衣, 扛红军抢, 回味过去革命岁月。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去苗寨民族文化实践基地, 尝试操作苗族先民的劳作方式 (推磨、石碾、榨油、打谷等) 、观赏他们的造纸技术、蜡染和刺绣工艺、花鼓表演, 深切感受他们的艰辛磨难, 也感叹他们的聪慧与伟大, 真切实在了解璀璨的民族文化。

3坚持行为养成实践教育

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大学生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品格, 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 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体验价值, 提高认识, 锻炼意志。我校文学院学生李正龙, 利用节假日到高寒缺水、贫困落后的民族山村———凤凰县腊尔山拉忍村, 坚持长期义务支教,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进行养成教育。我校先后编写和出版了《景色人生———吉首大学优秀校友奋斗辑录》《大学生行为规范读本》《大学生怎样做人》《漫谈养成教育》《新时期女大学生成才漫谈》等20余部书籍, 拍摄了《使命》等10余部电视专题片、用生动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运用校训、校歌的魅力教育学生, 使学生从进校第一天接受校训、校歌的熏陶, 勉励自己积极进取。我校凝练“以业报国, 以人名校”的校训, 实施“以人名校”的特色教育, 教导学生以自身的价值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并最终以学生出名而使学校影响扩大。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成就感, 将学生热爱吉大, 为母校争光的思想与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以业报国的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4加强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举行寒暑假大型实践教育活动, 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重走红军路”“扶贫帮困支教”“老区慰问演出”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尝试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 让大学生到乡镇 (街道) 、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实施了“立人教育”工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开辟了富有吉首大学特色的“立人大讲堂”, 校领导亲自授课。

举办大型学生社团活动。如我校的“健强社”学生社团, 在校团委、学工部的领导支持下, 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关爱贫困生的“八心” (信心、诚心、爱心、暖心、舒心、交心、热心、贴心) 工程。对于贫困生, 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在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心理上抚慰,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自强成才。

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创业设计大赛、各民族同学大型联谊会、红歌赛、演讲赛、辩论赛、革命故事会, 特色纪念活动、仪式教育等。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震撼、启迪, 进而反思、判断、选择, 灵魂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三) 形成“一分、二级、三式、四一”的实践教育实施体系

“一分”, 对学生分层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根据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低年级学生年龄层次, 按照文理科所学不同专业层次, 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层次, 分别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的特长, 施展各自的才干。

“二级”, 设立校院两级领导工作组。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示, 加强对实践教育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成立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吉首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再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组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

“三式”, 采取三种模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即假期集中式、课余日常式、周末重点式。利用寒暑假时间长的有利时机, 可集中学生组织大型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强调突出社会影响。利用课余时间, 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强调保持实践教育活动的常态化、长期性。利用周末相对集中的时间, 精心设计几个重点实践教育活动项目, 强调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典型性和创新性, 注重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

“四一”, 即每学年制定一份实践教育总计划、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实践活动校级协调会议、每学期编辑一本学生实践学习文集, 每学期召开一次实践教育总结表彰会。

(四) 实施以两个机制为关键点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是有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前提。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实现实践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保证实践教育活动有计划、方案指导, 行动有组织, 过程有监控, 成果有考评。内容包括实践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践教育内容选定制度、实践教育课时学分分配制度、实践教育活动实施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跟踪调查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联系制度、校地会议联系制度等。

2健全完善的考评机制

评估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对实践教育进行客观评价, 既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常态化, 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调整策略, 改变时间内容和方式。

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实践教育评估机制, 建立规范、合理、客观、公正的考评体系, 对教育效果和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规范、科学、公正的考评。确定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 分级设立指标, 考核内容立体化、全方位, 考核方式做到开放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有机结合。把考核结果与老师晋级评优、职称评定, 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直接挂钩。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实行“院校二级考评、定期轮评”的考评制度, 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考评。院级一年、校级二年一轮评,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 特别是各项核心指标, 首先各学院每一学年对实践教育效果和成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 由“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每二学年对各学院再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即把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表现和成绩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综合测评的大体系之中, 纳入到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拓展教育的大考核体系中, 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二级学院行政办公室下一篇: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