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剖析三篇

2024-09-13

内涵剖析 篇1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

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以下的特点。

1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处于次属地位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文化 (dominant culture) 的一个分支, 是主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高校校园亚文化与主文化一致性的方面, 没有看到高校校园亚文化还有与主文化对立的一面。从属于主文化或与主文化一致的情况, 是因为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层次结构的角度, 如把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主文化, 那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点, 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以某种类型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主文化, 那么该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 如青年的、老年的、男人的、女人的亚文化。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来说, 在特定的条件下, 主文化就是主文化, 亚文化就是亚文化, 决不能模糊两者的界限。

2高校校园亚文化多属少数人构成的群体的文化, 不代表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奉行人数多少来判断, 某种文化在一定时期尽管被多数人奉行, 也仍有可能属于亚文化,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伯明翰学派指出:“工人阶级亚文化在人数上看属于少数。”苏茜·奥布赖恩、伊莫瑞·西泽曼在《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亚文化总是代表少数对抗多数。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代表了高校内部小群体的一种亚文化意识。少数人奉行的文化不一定是亚文化, 但亚文化一定属于少数人。

3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力与活力, 有的时候, 高校校园亚文化甚至会成为主文化的前奏, 过去的亚文化成为今天的主文化, 今天的亚文化与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文化。比如高校评职称制度, 少数高校推行不以论文的数量而以论文的质量来评定, 并且强调师德在评比中的份量, 这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还属于亚文化, 但由于其合理性, 将来肯定会被主文化收编。

4与校园主文化对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

按伯明翰学派的理解, 亚文化这个字眼暗示着秘密、共济会誓约和“地下世界”。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既具有边缘性也具有隐蔽性, 比如教室墙上个别同学写的渴望爱情的词语, 有的甚至有点“黄”, 也会招来部分人的响应, 但是大家都不敢公开自己的姓名。但隐蔽性并不是亚文化的共同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一部分亚文化群体也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和观念做宣传, 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 推动自己面临问题的解决。比如部分青年充分表达自我, 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照片, 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公开征集朋友, 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得到认可, 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比较反对, 这种情况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但不具有隐蔽性。

5高校校园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区别在于政治色彩的浓淡

校园主文化总会这样那样、自觉不自觉地对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进行规范和限制, 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对于规范和限制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都属于少数人的文化, 校园反文化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挑战现有的校园秩序和价值观念, 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政治色彩没有反文化那么明显, 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现形式上而是实质上带有一点政治色彩。校园主文化要对高校校园亚文化进行积极的收编, 防止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发展成为反动的反文化。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层次

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次。

1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指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器物文化, 这些器物成为亚文化的载体, 表现出师生的亚文化价值观。

对于校园来说, 工作环境、生活区所贴的标语往往表现的是校园的主文化, 但从中也能透出一些亚文化的信息, 如部分橱窗里、专栏上所宣传的内容长时间不变, 字迹出现了模糊, 胶没了导致纸张鼓起, 有的内容旁边贴着许多小广告, 这反映出某个部门没有好好执行上级的要求, 属于表面上重视, 缺乏持续的维护和更新;食堂边张贴栏里的招聘广告、教室里散发的研究生培训班的广告、宿舍里张贴的送外卖的广告相对比较多;在一些相对隐蔽的空间里, 大量的亚文化价值观念会通过一些细节表现表现出来。比如教室墙上某些学生的胡乱涂鸦却能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心态, 反映出某个群体的思想观念。要了解高校校园物质态亚文化, 就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到师生工作与生活的真实状态。

2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属于高校校园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师生的年龄和专业往往有很大的关系。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表达特定群体为了针对所面临的生活、学习压力等问题, 通过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形式来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努力, 并经常因为缺乏现有的解决方案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不安, 还有一些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为了表达特定群体对一些局面尤其是对决策层管理的不满, 特定群体在追求同一种情感满足的过程中, 产生了同类的文化意识。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属于消极心态。如有少数老师认为, 班主任工作是良心活, 这种认识事实上不成立, 对于一项长期系统全面的工作, 仅靠良心是无法维持的, 没有经济方面的待遇、评职称需要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等, 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干;其次这种认识影响不好, 造成一部分班主任老师认为干是良心发现, 不干也没什么。不过, 这种认识倒是揭示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奖罚不明, 每年奖的就是那么几个优秀的, 大部分班主任干好干坏一个样。

3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行为受思想控制。有的学生有表现欲, 比如喜欢打篮球或者是踢足球的学生, 喜欢把运动的方式体现在平时的生活当中, 比如从操场回到宿舍的过程中, 会边走边踢、打, 在宿舍楼道里玩球等;习惯具有非常顽固的力量, 许多行为与习惯性行为有很大关系, 对此我们不可小视, 如习惯性抽烟, 一旦形成习惯以后, 在公共场所有时候也抑制不住, 如有的学生在食堂吃完饭、或者是某项比赛活动以后, 就忍不住想抽上一根, 如果有同伴的响应和怂恿, 决心就会更大。作为学生工作者, 对一些不良习惯绝不可忽视, 绝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放过, 应及时、有力、明确地予以纠正。

三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功能

1表达功能

亚文化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特定群体面临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高校校园亚文化反映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或者反映了特定群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正在进行的努力。比如部分老师在学校开大会时, 都不喜欢坐在前面和中间, 二级学院、系里开例会时也有少数老师喜欢说话,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过多会议及会风的不满。因此, 管理层对教师在亚文化方面的表现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比如说对于教工“发牢骚”等要反思而不要反感, 对存在的一些亚文化现象, 要进行指导而不要指责, 否则会挫伤积极性, 引起逆反, 导致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转化为反文化。

2凝聚功能

高校校园亚文化一旦成为特定群体的共同观念、共同规范, 对特定群体就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一般地说, 这种亚文化虽然没有强制力, 但每一个成员都会自觉地遵守, 当群体中出现了有悖于这种亚文化的思想和行动, 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甚至会改变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 从而有可能被主文化收编;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虽然暂时还没有被主文化收编, 但是是一种新生事物, 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高校校园亚文化最终会逐渐发展成为主文化的内容, 将特定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联结到一起, 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力。领导层要了解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 善于发掘这种高校校园亚文化当中蕴含的积极力量, 利用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智, 从而引导大家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抵抗功能

消极的认识一旦固化为某个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 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抗拒力, 耗散主流文化宣传的作用, 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向群体外扩散, 对此我们绝不可小视,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把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比如部分老生喜欢对大一新生传授所谓的经验, 告诉他们大学里不用下太大的功夫学习, 这种认识在新生中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会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陶东风, 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高校校园亚文化内涵剖析 篇2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

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以下的特点。

1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处于次属地位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亚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一个分支,是主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高校校园亚文化与主文化一致性的方面,没有看到高校校园亚文化还有与主文化对立的一面。从属于主文化或与主文化一致的情况,是因为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层次结构的角度,如把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主文化,那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以某种类型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主文化,那么该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如青年的、老年的、男人的、女人的亚文化。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主文化就是主文化,亚文化就是亚文化,决不能模糊两者的界限。

2高校校园亚文化多属少数人构成的群体的文化,不代表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奉行人数多少来判断,某种文化在一定时期尽管被多数人奉行,也仍有可能属于亚文化,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伯明翰学派指出:“工人阶级亚文化在人数上看属于少数。”苏茜·奥布赖恩、伊莫瑞·西泽曼在《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亚文化总是代表少数对抗多数。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代表了高校内部小群体的一种亚文化意识。少数人奉行的文化不一定是亚文化,但亚文化一定属于少数人。

3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力与活力,有的时候,高校校园亚文化甚至会成为主文化的前奏,过去的亚文化成为今天的主文化,今天的亚文化与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文化。比如高校评职称制度,少数高校推行不以论文的数量而以论文的质量来评定,并且强调师德在评比中的份量,这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还属于亚文化,但由于其合理性,将来肯定会被主文化收编。

4与校园主文化对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

按伯明翰学派的理解,亚文化这个字眼暗示着秘密、共济会誓约和“地下世界”。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既具有边缘性也具有隐蔽性,比如教室墙上个别同学写的渴望爱情的词语,有的甚至有点“黄”,也会招来部分人的响应,但是大家都不敢公开自己的姓名。但隐蔽性并不是亚文化的共同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部分亚文化群体也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和观念做宣传,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推动自己面临问题的解决。比如部分青年充分表达自我,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照片,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公开征集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比较反对,这种情况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但不具有隐蔽性。

5高校校园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区别在于政治色彩的浓淡

校园主文化总会这样那样、自觉不自觉地对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进行规范和限制,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对于规范和限制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都属于少数人的文化,校园反文化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挑战现有的校园秩序和价值观念,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政治色彩没有反文化那么明显,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现形式上而是实质上带有一点政治色彩。校园主文化要对高校校园亚文化进行积极的收编,防止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发展成为反动的反文化。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层次

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次。

1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指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器物文化,这些器物成为亚文化的载体,表现出师生的亚文化价值观。

对于校园来说,工作环境、生活区所贴的标语往往表现的是校园的主文化,但从中也能透出一些亚文化的信息,如部分橱窗里、专栏上所宣传的内容长时间不变,字迹出现了模糊,胶没了导致纸张鼓起,有的内容旁边贴着许多小广告,这反映出某个部门没有好好执行上级的要求,属于表面上重视,缺乏持续的维护和更新;食堂边张贴栏里的招聘广告、教室里散发的研究生培训班的广告、宿舍里张贴的送外卖的广告相对比较多;在一些相对隐蔽的空间里,大量的亚文化价值观念会通过一些细节表现表现出来。比如教室墙上某些学生的胡乱涂鸦却能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心态,反映出某个群体的思想观念。要了解高校校园物质态亚文化,就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到师生工作与生活的真实状态。

2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属于高校校园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师生的年龄和专业往往有很大的关系。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表达特定群体为了针对所面临的生活、学习压力等问题,通过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形式来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努力,并经常因为缺乏现有的解决方案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不安,还有一些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为了表达特定群体对一些局面尤其是对决策层管理的不满,特定群体在追求同一种情感满足的过程中,产生了同类的文化意识。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属于消极心态。如有少数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是良心活,这种认识事实上不成立,对于一项长期系统全面的工作,仅靠良心是无法维持的,没有经济方面的待遇、评职称需要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等,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干;其次这种认识影响不好,造成一部分班主任老师认为干是良心发现,不干也没什么。不过,这种认识倒是揭示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奖罚不明,每年奖的就是那么几个优秀的,大部分班主任干好干坏一个样。

3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行为受思想控制。有的学生有表现欲,比如喜欢打篮球或者是踢足球的学生,喜欢把运动的方式体现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比如从操场回到宿舍的过程中,会边走边踢、打,在宿舍楼道里玩球等;习惯具有非常顽固的力量,许多行为与习惯性行为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不可小视,如习惯性抽烟,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在公共场所有时候也抑制不住,如有的学生在食堂吃完饭、或者是某项比赛活动以后,就忍不住想抽上一根,如果有同伴的响应和怂恿,决心就会更大。作为学生工作者,对一些不良习惯绝不可忽视,绝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放过,应及时、有力、明确地予以纠正。

三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功能

1表达功能

亚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特定群体面临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高校校园亚文化反映了特定群体的诉求,或者反映了特定群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正在进行的努力。比如部分老师在学校开大会时,都不喜欢坐在前面和中间,二级学院、系里开例会时也有少数老师喜欢说话,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过多会议及会风的不满。因此,管理层对教师在亚文化方面的表现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如说对于教工“发牢骚”等要反思而不要反感,对存在的一些亚文化现象,要进行指导而不要指责,否则会挫伤积极性,引起逆反,导致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转化为反文化。

2凝聚功能

高校校园亚文化一旦成为特定群体的共同观念、共同规范,对特定群体就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一般地说,这种亚文化虽然没有强制力,但每一个成员都会自觉地遵守,当群体中出现了有悖于这种亚文化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从而有可能被主文化收编;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虽然暂时还没有被主文化收编,但是是一种新生事物,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高校校园亚文化最终会逐渐发展成为主文化的内容,将特定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联结到一起,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力。领导层要了解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善于发掘这种高校校园亚文化当中蕴含的积极力量,利用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智,从而引导大家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抵抗功能

消极的认识一旦固化为某个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抗拒力,耗散主流文化宣传的作用,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向群体外扩散,对此我们绝不可小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把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比如部分老生喜欢对大一新生传授所谓的经验,告诉他们大学里不用下太大的功夫学习,这种认识在新生中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会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两学一做”具体内涵剖析 篇3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2016-03-02 11:59:28

“两学一做”,这是最近一个时期出现的新词。一些党员还不太熟。这个词,啥意思?

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就这个学习教育,近日中办印发了一个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我们先看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范围:

通知指出,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

没错,“面向全体党员”,不管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

一、具体学什么?

1.学党章党规。

a,逐条逐句通读党章

b,学习《准则》和《条例》等

c,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

d,从周薄徐郭令案中汲取教训

2.学系列讲话。

a,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

b,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c,与马列毛邓等思想结合起来学

二、既然要做“合格党员”,标准是什么呢?

即,“4讲4有”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三、“两学一做”针对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

即,5个着力解决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四、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通知还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更多内容,请看下文。

【一】有关通知.近日中办发通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

通知指出,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意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通知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要结合实际确定学习方式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确定学习方式,为基层留出空间。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开展学习教育,坚持两手抓,防止“两张皮”。要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明党建工作责任制,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开拓进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学习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二】《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全文如下

1.学习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2016年全体党员“两学一做”

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2.实现4个“进一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着力解决5个问题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

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4.要做到5个“坚持”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

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二、学习教育内容

1.学党章党规。

a,逐条逐句通读党章

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b,学习《准则》和《条例》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

c,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

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

d,从周薄徐郭令案中汲取教训

从***、***、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肃清恶劣影响,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导党员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2.学系列讲话。

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a,学重要思想

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

b,学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党员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c,与马列毛邓等思想结合起来学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要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确定学习的重点内容。

3.做合格党员。

a,“4讲4有”的合格党员

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b,做到5个方面

引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

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三、主要措施

1.围绕专题学习讨论。

a,党小组要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

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明确自学要求,引导党员搞好自学。

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党小组要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设党小组的,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

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

b,4个能否

学习讨论要紧密结合现实,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看自己在新任务新考验面前,能否坚守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宗旨,能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能否努力追求高尚道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方式,能否自觉做到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能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为党的事业担当作为。

通过学习讨论,真正提高认识,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2.创新方式讲党课。

讲党课一般在党支部范围内进行。

党支部要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对党课内容、时间和方式等作出安排。

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党支部讲党课。

组织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模范到基层一线党支部讲党课。

要鼓励和指导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

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七一”前后,党支部要结合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集中安排一次党课。

3.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年底前,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支部班子及其成员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组织全体党员对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等进行评议。

党小组可参照党支部要求,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4.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

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

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分党小组进行。

结合民主评议,支部班子成员要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

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扬;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5.立足岗位作贡献。

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实际情况,提出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

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在农村、社区,重点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制度;

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重点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制度;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

在机关事业单位,促进党员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在学校,重点要求党员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在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中,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

6.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作表率。

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面、深学一层,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与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查摆解决问题、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参加党员民主评议。

要召开党委(党组)会,专题学习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以党委(党组)中心组等形式组织集中研讨,深化学习效果。年度民主生活会要以“两学一做”为主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查找存在的问题。

四、组织领导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由中央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中央纪委机关、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1.层层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门(系统)党委(党组)要结合实际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

县级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力量,加强督促指导把关。

基层党委要对所辖党支部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派员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不仅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还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2.强化组织保障。

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力度,配齐配强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健全工作制度,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人抓、有人管。

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摸清“口袋”党员、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努力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

要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员等党务骨干普遍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要求。

3.注重分类指导。

县(市、区)党委和企业、学校等基层党委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特点,对学习教育的内容安排、组织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对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可因企制宜、因岗制宜,灵活安排;对党员人数少、党员流动性强的党组织,可依托区域化党员服务中心,利用开放式组织生活等方式,组织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对流动党员,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流入地为主的原则,把流动党员编入一个支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教育。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既要体现从严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参加学习教育。

4.发挥媒体作用。

针对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开发制作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学习内容。

上一篇:故障节点定位下一篇:中国传统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