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对接四篇

2024-09-08

碰撞与对接 篇1

就拿国内车企的社会责任来讲, 曾出现的汶川灾后捐资、玉树地震献爱心等积极现象, 反映了车企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但对于汽车与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联系上, 显得有些单一。所以, 车企的社会责任, 绝不仅仅是通过人们关注的大事件而引发, 而是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互动过程, 涉及到与社会需求结合、与自身形象结合以及与自身优势结合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当车企的社会责任, 从最初的响应社会号召, 到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应该是企业文化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样, 也只有汽车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并与社会文化进一步碰撞, 才能够逐渐带动起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与建设性。

车企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为何不在一时

从几年前的汶川、玉树大地震, 再到舟曲的泥石流灾害, 可以说, 国内汽车企业的表现颇为令人赞赏。无论是捐钱还是献车, 都能够紧跟时势与需要。这确实反映了某种程度的社会主人翁精神以及八方支援的积极主动性。但对于社会需求来说, 企业的社会责任, 绝不是一时感动社会的一阵风问题, 而是一世的循序渐进、始终坚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所以, 凭着一时的热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远远不够。

同样也需要看到, 社会责任远不是应该与所谓的广告宣传为伍的。这是因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 无论是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上讲, 还是从作为支柱企业就应该讲奉献的意义上看, 都应该具有理所应当地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义务。在这方面, 德国大众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启示, 就颇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一方面, 他们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促成了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需求的互动, 以至于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多元化贡献;另一方面, 他们找准了进入国内碰撞的时机, 能够从点到面的形成一系列带动效应。

作为大众引进中国的“汽车自造”来讲, 表象上看虽然离不开汽车的创造, 但从实际情况上, 确实将汽车的文化内涵拓展到音乐、电影、美术等各个层面。一时间能够成为大学生与青年人谈论的焦点, 就在于更好地贴近了人们的求索心理。不仅仅使用汽车设计这样一个较为新奇的视点, 让年轻人跃跃欲试, 而且还能够恰到好处地采用自己动手的新颖手法, 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成为再创造汽车的“主人”。这样一来, 自然就会让人们在圆汽车梦的基础上, 更好地展开汽车文化的熏陶以及汽车知识的传播了。

车企社会责任与自身形象结合更重要

作为车企的社会责任, 既是表现企业形象的一部分, 同样也是细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这一点而言, 表现在车企应对社会责任的方式上, 就很能体现出成熟车企与不成熟企业行事间的差异化。像成熟企业在社会责任间的细化投放、科学安排以及根据自身特点的创造力, 就能够表现出企业文化的固有特性。而相应的不成熟表现, 更多的会存在于赶时髦、盲目效仿, 这样所带来的问题, 不但无助于社会责任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还容易产生更多的不平衡状态的发生。

在面对社会责任与宣传的敏感问题上, 贡献本身的初衷尽管无可厚非, 但如果运用不利或者方式方法欠妥, 就很容易出现作秀以及混淆宣传与奉献的问题。这样的结果, 既不利于车企社会责任的承担, 同样也会对社会真正需要的奉献不利。为此, 就社会责任的投放与宣传差异问题, 笔者特意采访了“大众”在推广环节的有关负责人, 他们表示:“针对在市场上的投放, 企业在每一年度的规划中, 就已经将宣传、推广、社会责任的比率分清楚了, 并会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与企业互动来制定相应的比率转变。”这样既可以按部就班地使产品推广到位, 还能够不间断地使企业文化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

应该说,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上, 规划好相应的步骤理应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如果只是希望借助于某种重点事件发挥或者只为了宣传而宣传的话, 往往就会被动地陷入到为产品而竞争的局面之中。同样也应该看到, 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如果将企业的社会责任, 视作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部分, 所贡献给社会的部分, 在赢得社会赞誉的同时, 自然也就会将这些奉献反馈于企业的产品价值中。这样的良性循环, 其实也正是形成品牌“柳成荫”的关键。

自身优势在社会责任中以一当十

运用好企业自身的优势,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车企在面对社会责任的问题上, 同样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好自身的优势, 怎样将这些优势与社会需要对接, 都要看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这些问题上, 既有企业关注体育的焦点现象, 同时也有科学表现自身的特点及效果,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国内汽车发展中, 已经历了很多令人难忘的企业与社会碰撞瞬间。无论是奥运的支持力度, 还是推广文化普及以及支持社会贫困群体, 时时处处都能够体现出企业在社会中的价值。

在这种彰显企业形象特征的竞争中, 要看哪个企业运用优势最得体, 谁的创造性更加突出以及谁的产品与国内主流思想结合更紧密, 谁自然就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在车企与社会文化碰撞中, “大众”、“福特”以及“雪铁龙”所具有的代表性, 显然非常突出。像“大众”推出的“大众自造”、“福特”建立的汽车环保奖机制以及“雪铁龙”推广的儿童交通宣传理念, 既能很好地运用了各自的优势宣传企业, 又能够最大程度地造福于国内社会, 这样的车企文化与社会文化结合, 现实意义也就更加突出。

在国内车企追赶国际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水平的同时, 合理解决好企业诚信与社会责任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是为了社会责任而为, 不仅起不到承担的作用, 往往还会造成遇事慢半拍的现象发生。甚至会出现盲目跟风、盲目作秀的一系列问题。所以, 国内企业要想在社会责任上更突出, 要想在文化碰撞上更具表现力, 除了要量力而行, 更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利润与投入的关系, 安排好自身优势与付出的关系。也只有这样, 在企业更具创造性了解社会需求与认知社会文化的前提下, 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与使命。

结语

随着汽车在国内市场越来越普及, 必然会更多地出现与汽车相关的汽车社会责任问题以及汽车文化间的碰撞问题。这就需要各方面要认清什么是广告与宣传意义的企业行为, 哪些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这才是决定汽车与社会互动的关键。因为, 前者仅仅是为汽车企业的发展进行铺垫, 后者则是车企回馈社会的重要举动, 既不可以混淆在一起, 同样也不能无原则地相提并论。所以, 客观认识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显得尤为重要。

心灵对接 思想碰撞 篇2

“对话式有效教学”的提出

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著名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一理论已逐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弗莱雷提出了师生间的双向性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和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他们不仅各司其职,而且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交流中实现共同成长。

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旨在揭示问题,获得成长。因此,对话双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对话式教学中,对话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问题,获得成长。这个过程,需要双方的合作,因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不是对话双方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基础上的交流。

要使对话富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思维的启发者。提问,实际上是对问题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为此,弗莱雷对教师的提问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对话式有效教学”的条件

师生平等,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奏 教师只有把主角让位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体现的是平等意识、人格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就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方式如何体现,将直接制约着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只有教师把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师生关系平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主动参与、对话体验的意识和机会,产生师生和谐的对话场面。

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才能达到师生情感心灵的默契沟通,才能最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贾莉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课堂上有这么一个环节,关于应不应该放掉大鲈鱼,同学们各执己见,贾老师就采用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了教学,贾老师扮演文中的父亲,学生就是文中的“我”。对话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本中主人翁的精神,碰撞了思维的火花,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这次对话式教学环节给每位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级组的葛瑞华老师在一次口语交际的交流时,当学生闭口不答时老师不急不躁,也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式大篇灌输,而是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亲身经历的事例。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纷纷道出了自己身边的事例,有的说爷爷每年在国庆节那天将国旗风筝放上天的事情,也有同学说邻居奶奶在此期间会赠送给邻居美好的窗花,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出美丽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有效的。

师生沟通,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关键 沟通是对话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这种沟通不仅仅是师生间通过语言进行一般的交流和争鸣,更应体现师生之间在民主基础上的平等的心灵沟通。教师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真诚倾听,敞开心灵。教师还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观点。在上课时,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作出合适的应答;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要尊重理解,对不正确的则要宽容引导;与学生交流时,应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紧张畏惧心理,使师生在彼此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使师生对话走到心灵深处。

关注学生,是实施有效对话的保证 以学生为中心,表现为全面关注学生。教学中,当教师面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的差异,或学生个人存在的严重差别时,教师往往关注的不是学生在做什么,他们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他们需要什么,或想什么办法引导,而是这样下去怎么控制课堂,自己能否驾驭。教师此时应关注学生,深入学生,了解他们认知的具体情况。

学情分析,是实施有效对话的途径 以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尽管也强调备课要备学生,但是在教案中却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最多只是在教法上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一无所有、需要灌输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旦当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对问题进行解释。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目标。

“对话式有效教学”的种类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对话也必然是纷繁复杂的。但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成分看,主要应该发生着“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自我对话”。

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主要是指学生与课本的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背景资料等,其实就是一种对话。阅读过程总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判性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浅层认识到深层领悟的转换。

师生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既不等同于“畅谈”可以随时变换主题,也不等同于“学术交流”对话双方是对等的,而是以教师指导为基本特征的,能够促进学生自由思考和引发师生之间富含教育意蕴的相互倾听与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也可以说,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更表现为交流与探讨、言说与倾听。

如前所述,当学生面对语文课本时,事实上发生着形形色色的生本对话,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学生被课文所展现的故事和美文感动时,教师是一个倾听者、欣赏者;当学生面对课文发生困惑(主要是指观点、价值观念引起的矛盾冲突)不能自拔时,教师则是一个引导者、领路人。教师需要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生生对话 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基于共同的对话主题而进行的探索与交流,意味着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生生对话是构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所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课堂讨论、活动探究之中。

自我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有没有学生自我对话?在传统教学的视野范围内,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存在的。但从对话教学理念来看,发生于学生个体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曾将“我”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并认为人的心路历程就是由这样三个“我”的相互矛盾与冲突构成。这一理论为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在此,不妨将这些“我”的矛盾与冲突视为一种自我对话,是过去的“我”与今天的“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对话,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与作为被观察者的“我”的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产生新的体验和感悟,在对话教学理念看来,这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对话。学生自我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能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等手段,甚至直接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捕捉学生自我对话的痕迹,适时地把握他们,引导他们。

以上仅仅在语文课堂教学层面上,就对话教学做了初步探讨。对小学语文教学界而言,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对话教学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沟通,如何指导教学实践,还需要作深入的理论研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展现了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新思路,为观察分析语文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

碰撞与和谐作文 篇3

由于农业的兴起,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逐渐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与自然的第一个关系就产生了。人类开始从依赖、适应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例如,据记载,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古人徐光启还编译了《崇祯历书》。观测天文、制定历法等也都是在利用自然。圆形地球的概念和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也露出倪端。这些都反映出人类正在利用自然,并且与自然和谐发展着。

16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浪潮,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上了一个台阶;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更深了一层。在著名电影《摩登时代》中形象地展现出了这样的画面:荒芜的草原,干涸的土壤,废气弥漫的城市上空。飘着油污的河水,石油和煤的燃烧排出的大量有害物质,使不少人都病倒了。

人与自然的冲突愈演愈烈,碰撞之声愈来愈响,愈来愈刺耳。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不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还危及到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例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甚至出现了核污染。人类对自然森林的破坏,使全球变暖,因而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抚平不和谐的声音,人类开始思考怎样化冲突为和谐,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一种共存,互容的关系。于是产生了法律,人类用法律的力量去阻止和制裁那些环境的破坏者。例如,伦敦在1933年11月18日颁布了《保护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公约》。1969年东乌旗乌拉盖地区大面积开垦草原。20xx年东乌旗满都宝力格苏木草原被开垦约一万亩等等。因此,人类还用“疼绿忏悔日”的方式来突出地球日的真义!方能显出深层的生态保护的觉悟和自我监督!因为地球日本身就是人类反思自己行为、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并且表达要用行动纠正以往的生态过失的决心。

但是,从理性的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碰撞就没有前进,没有发展。有了碰撞才有达到和谐的可能,而和谐也在不断产生新的碰撞。

当今世界极力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历了多少年变化的大自然正接受着人类日新月异的改变。是的,碰撞不可能凭空消失,和谐也不可能突然出现。所以无论用哪种方式我们都要去不停地思考如何将碰撞化解为和谐,让人与自然共存,互容。

《碰撞与动量守恒》教学反思 篇4

我体会到,教材只是多种教学资源中的一种,从教材演变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必须赋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永远是教学的创造者,这是教师的职业光荣。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在动量与冲量这一节,讲述概念,不是直接给出,而是在分析大量事例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来的。对概念的理解,不是简单记忆,停留在表面上。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为什么引入,如何引入,如何理解,都体现在教学中,如动量概念的得出。精选了典型的例题、典型的生活事例,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充分利用教具形象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变化,教师主要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师生互动较好。

在动量定理这一节,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即“激趣――探究――体验――内化――应用”。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精心设计物理情景,再进行适当的思维点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先是用“落蛋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两种方式下跳”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有了体验;“亲口说说”即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活化了对定理的理解;“亲手做做”和“创新实践”,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应用,物理学习从生活开始,最后又走向社会。

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的成败主要在于实验的成功与否,本人首先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用理论推导得出定律,所以上课前一定要调整好实验器材,如果误差大,可以多测几组数据进行规律的总结。如果条件容许,将此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效果会更好。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这节,这是一节集知识点、技巧、分析能力等综合性较高的习题课。重点要培养学生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规律的提取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方法上,大胆对力学中两大重要守恒定律进行了归纳教学,如果能借助多媒体动态模拟,展现题目中相应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自述、讨论、归纳、总结规律就会更好。

后面的几节主要体现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中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示,碰撞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本节课以研究碰撞为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基本的现象研究的思维过程,即为“观察生活→提出疑问→分析推理→提炼规律→应用”。在实验观察时,用对一个经典的演示实验的分析揭示了常见现象中的不寻常之处,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无疑是对碰撞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这个过程的基本步骤为“提出假设→理论推理→实验检验→提炼规律”。在分析过程中,以问题为纽带,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直至最终推理得出规律。在反冲运动这节,设计中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示,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反冲的重要应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反冲运动。

不足之处,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与时间的协调上,依然不能驾驭这三者。

上一篇: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下一篇:有效利用英语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