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十篇

2024-06-25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1

从2004年开始福建高考数学试题由福建省自主命题,到了2016年回归全国卷.在考试大纲上福建卷与全国卷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考试的说明、范围、难度和侧重点上与全国卷都有很多的不同,因此本文首先从对比的角度进行描述,为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试卷结构区别

(二)主干知识分值分布

从主干知识分布的整体来看,全国卷中分值有变化且得到提升的模块有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部分,降低分值的部分是概率与统计的选择题,为此福建的考生们应该按照全国卷的要求调整数学复习的重点.

(三)主干知识命题分析

首先是三角函数,全国卷和福建卷的分值差不多,而且难度也很相似,但是福建卷更注重新意,模式是一大一小,全国卷则是3个小题(2014年、2015年)或一大一小(2016年).考试的内容上小题比较注重对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三角恒等变换等相关知识的考查,大题主要侧重在解三角形,难度中等.2014年、2015年没有考查大题,把解三角形放在第16题.其次是数列的命题上需要多关注,全国卷的分值和难度要比福建卷的大,并不是出现在答题的几个步骤上,而是以小题或者是大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经常考查研究数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其次,在立体几何上,全国卷要比福建卷多出一个小题,更注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球体比较多,对三视图要求更高.

二、调整优化复习教学策略

(一)要优先关注全国卷数学考试的侧重点

1.把握好试卷整体方面的变化

全国卷考查的变化主要包括数列、几何以及概率,而且这些方面的分值、涉及的基础知识、难易程度都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在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这两个方面都各自增加了一小题,对加大难度方面来说出现在数列求和、求通项上,要关注累加、累积、迭代这些求通项的基本方法,以及错位相减、裂项相消、放缩法等求和的基本方法.立体几何的小题侧重考查三视图及球体的考查,要求比福建卷高,在复习教学中适当进行题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2.把握好解答题的侧重点

全国卷和福建卷的解答题都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的解答题其考点基本一致,全国卷在解答题的设计中会将三角和数列作为考试的选择,虽然近年来数列方面的内容考题较少,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求通项或者是求和的考试内容.在概率统计的考查上,福建卷一般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而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统计思想,强调数据处理能力,主要考查统计图表、分布列、期望、方差及统计案例,正态分布也有出现,覆盖面更广,体现知识交汇.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不能有偏废.全国卷的解析几何一般在第20题,设置两小题,第一问起点较福建卷高,为此教师复习时需要加强对圆锥曲线题型的讲解和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在函数与导数的考查上,要求基本一致,都是压轴题,但是全国卷起点会稍高些,落点稍低,如2016年理科全国卷2的第21题.教师在教学中不宜再拔高要求.

选做题由原来福建卷的3选2变成了全国卷3选1,难度有所增加.全国卷不考查柯西不等式,侧重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或证明.

(二)立足教材,夯实双基

根据近几年对全国卷的研究,发现试卷的命题总体上改变不大,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而且比较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考查,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大,可以看出试卷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全国卷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靠教师平时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踏踏实实地学,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夯实数学基础知识,需注意做好三项工作:首先,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要理清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整个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而有序;其次,要把握全国卷的整体布局,但要切忌对解题的模仿,这样会禁锢自己的思维,受到解题答案思路的影响;再次,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全国卷的选择题所占的比例要比福建卷的多,难度也在逐渐增大,但是两种试卷之间也有很多的区别,全国卷的选择题考查更加深入,没有明显的送分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运用比较全面,深度也提高,但是没有明显的压轴题,因此需要考生非常熟悉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才有可能将试题进行顺利的解析,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摸清学生的学情,讲清数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让数学基础知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教师要精选习题,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融会贯通教材知识,摆脱题海.

(三)关注差异,把握方向,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生个人是很难明确福建卷过渡到全国卷的变化的,再加上学科多任务重,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归纳,复习就会走弯路,甚至错失方向.以前福建卷的选择题最后一题往往是把关题,经常以新定义题甚至有高数背景的试题作为试卷的亮点,吸引眼球,考生往往失分严重,导致教师和学生挖空心思搜集这类试题并进行集中训练,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收效甚微.而全国卷中规中矩,朴实无华,在简单的背景下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能力立意,回归数学本质.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研究,明确全国卷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正确引领复习方向,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

总之,从福建卷和全国卷的各个题型的分值对比、模块对比来看,全国卷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知识,比较侧重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在大体上函数与导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为此教师要适度调整教学方向,要根据全国卷的考试侧重点来制订教学的侧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把握好解答题的侧重点,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数学复习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2

一、一条思路:明晰考试要求, 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合理

作为高三复习课, 教学目标要任务化、问题化.明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我们进行复习教学的指南针.数学高考复习应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融为一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明晰考试要求, 熟悉考试内容, 把握教学难度, 紧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积极学习与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复习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寻找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内容, 在“稳”字上做文章, 把握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搜集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题例便于在教学中力求切准新高考的脉搏.

二、两个了解:了解学生, 了解高考

了解学生———了解授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了解学生对该堂课的知识的掌握与熟悉情况、学习需求, 关注个体差异.即认真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学生, 根据实际教学进行高考复习目标的定位, 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与计划,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促进有效的复习教学.

了解高考———高三数学复习课要坚持把握高考原则:以纲为纲, 把握考试要求.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中要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进行研究, 了解复习课内容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出现的形式、内容、分值等情况, 了解新高考的地区命题方式, 了解考纲, 了解今年新高考的信息, 并要结合历年 (实施新高考地区) 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 对“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 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等等.只有更多地了解高考情形, 才能更有效地、针对性地教学与复习训练, 应对新高考.

三、三个角度

(一) 体现新理念:正确处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以人为本”,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监控者, 让学生动脑思、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 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有效数学教学要注重正确处理教学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一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改革.从高考应试的角度看, 加强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有效提升学生能力.二是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要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授道解惑, 还要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 组织学生有序地参与活动, 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悟透问题本质,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注重有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形态中形成知识网络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体现新理念、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和《考试说明》都明确指出数学科的考试,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 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高三复习教学应采用多样、适切、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层、分类、变式的例题演练, 让学生从一种从单纯的解题上升为一种方法、一种思想、一种能力, 从而拓展学生思维, 把高中所学的知识连成线, 铺成面, 织成网, 梳理出知识结构,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同时, 使学生领悟优化知识网络, 积淀思想方法的意识.

1. 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彰显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为高三高考复习课,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明确其目标定位的三种层次:一是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二是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技巧, 掌握技能;三是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但在复习课上, 有的老师贪大求全, 恨不得每节课都能全方位教会学生的各种能力与数学方法、领悟大量的数学思想, 每节课都想作成精神大餐, 结果却往往欲速而不达有效的复习课要定位合理, 恰到好处, 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 有一个思维展开的合理平台, 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教师在合理安排内容时要由浅到深, 层层递进, 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展开教学, 循序渐进, 从而有效.

2. 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彰显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堂成功的复习课, 离不开良好的探究情境与愉悦的学习氛围.设置合理问题驱动教学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 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 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 引发认知冲突, 激活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地, 设置的环节要以“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入, 要在知识形成的“关键点”上, 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 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 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具有较好指向性和合理性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数学发现和探索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也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表征之一.

3.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彰显课堂的有效教学

高三数学复习课要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愉快地成长是“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实质.教师的幽默语言, 为学生探究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开掘、利用、揭示以及对新问题的解决、拓展、延伸、归纳在老师富有哲理性的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中引发, 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彰显课堂的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了“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新教材加强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而作为容量大、知识面广的高三复习课, 多媒体恰以其生动、直观、新颖的特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数学背景, 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节约板书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几何画板的图形演示功能和实物投影仪的投影功能,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解题的直观性, 尤其是实物投影的使用, 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热情, 很好地督促了学生解题、作图的规范性.

(三) 强调归纳: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中生成智慧

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炼、掌握、运用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兼顾知识、方法、能力等层次要求, 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探究过程与思维方法, 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类比数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变式训练教学法等, 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还要一丝不苟地通过变式迁移, 体会转化思想讲解示范题例, 通过分层、分类, 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一到综合, 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递进的设计, 使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予以提炼, 这正是学生智慧生成的闪光点.

四、四点教学建议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否有效, 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及灵活应用等环节, 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掌握“三基”和基本思想的前提下, 如何通过有效的解题训练, 强化主干内容,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升实战能力从而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 铺成面, 织成网, 梳理出知识结构, 总结提炼并构建起数学思想方法系统, 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系统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正确的观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偏差 (误区) , 这些偏差若不及时纠正, 将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及时走出误区, 寻求对策.

误区一:强调数学思想, 淡化“三基”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整体意义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强化数学思想 (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 固然重要, 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是数学的基石, 是数学能力的基础, “三基”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 试卷中的基础题占全卷的80%左右.要知道数学的第一教学目的就是加强双基教学, 一个缺乏基础知识的人何谈数学能力?高考命题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在立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加强能力考查的因素, 每年高考造成失分的祸首总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有效教学要注意加强“三基”题型的训练, 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内在联系, 要把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方法的理解放在首位,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误区二:追求技巧, 忽视通法

有效的复习教学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高考的宗旨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强调“注意通性通法, 淡化特殊技巧”, 因此, 高三学生在复习时一味强调某些技巧, 忽视通性通法是不可取的.要注重基础, 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对各章节知识点的梳理, 全面地对主干知识进行复习, 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通性通法, 舍弃偏、难、怪习题, 淡化特殊技巧.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都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 解题思路不依赖特殊技巧, 思维方向多、解题途径多、方法活, 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 在复习中千万不要过多地“玩技巧”, 过多地用技巧, 这样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 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处处长任子朝所说的“不能借口能力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而弱化、淡化基础知识与方法”.

误区三:关注创新, 冷落课本

为了推进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高考试题改革也在探索中创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训练偏、难、怪及所谓的新颖题, 让学生淹没在试题的汪洋大海中, 苦不堪言.殊不知, 不少高考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经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而得.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下, 用好、教好教材, 发挥教材在复习中的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 “抓纲务本”才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第三轮复习阶段, 我们要坚持回归课本, 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 只有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选择既有夯实基础知识的训练题, 又具“螺旋上升”有深度和广度的拓展题等针对性极强的题例强化训练, 复习才有实效.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甚至是《探究与发现》中的问题, 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 以不变应万变.

误区四:注重思路, 轻视规范

高三复习中, 有的教师采取“以题为纲”的教学策略, 恨不得把全国各地高考配套的冲刺试卷全部给学生训练, 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 美其名曰让学生懂得其中的解题思路, 做好万无一失之策.于是加大课堂容量, 一味地注重分析试题的思路, 忽略了其中的算理和对运算途径的优化, 影响了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此外, 高考数学实行网上阅卷, 对卷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范的答卷是高考取胜的必要条件, 在复习课的例题演练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 答卷中要字字有据, 步步有理, 行行准确.“小事成就大事, 细节成就完美, 细心赢得先机, 严谨走向成功.”

浅谈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不再以知识数量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地将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花最少的时间练最多的题目”。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发多少讲义,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高三数学前期有效教学的策略应包括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要求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模式等。根据高考数学的考试性质和考试特点,在高考数学总复习过程中,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标必须真正体现高考数学的考试要求和考试特点,达成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整合;教学要求的定位必须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且灵活有效;教学计划的实施必须严格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科学选择;课堂教学的模式必须遵循知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移的原则,这一阶段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高考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对考试内容和要求了若指掌,把握考试方向,不作无用功。

2.展示数学复习目标

2.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例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追求美观整洁的爱美情操和习惯等。

2.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识的互串。学生易混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单位长度?(共性)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中横标目的间隔要按实际年份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是:制图后忘掉写数据,或把标题与图表分开等等。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3.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首先是切实抓好“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牢固打好数学基础,要全面系统地重温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重视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证明、推广和应用的全过程,将所有的知识点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重新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其次是以重点数学知识,重要数学方法为依据将整个高中数学内容分成若干专题进行重点复习,要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在学会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的同时,掌握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再次是综合训练(或是模拟训练),进一步突出高考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围绕重点方法(通性通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及近几年“热点”题型,狠抓过关率,确保正确率。

4.重视通性通法指导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要强调常规思路,倡导规范的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是突出方法的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总复习中,要注重“通性”“通法”的指导和研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不要追求“奇思妙解”,不必将精力与时间化在偏题、怪题和运算繁杂及运算量太大的题目上,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熟练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在倡导规范的通法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方法渗透也是必要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重视解题的回顾,通过解题之后的反思、总结、引申和提炼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领悟。

5.做好数学知识梳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的回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串接和数学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数学学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章节及分支(代数、三角、立几、解几)都有各自的知识系统,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达成问题转化。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点联接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后出示板书。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运用时也可在挂出板书的同时,边看板书边梳理。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如四边形,根据对边关系可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的思维程度来教学,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的区别之一。像四边形,严格地讲,应把两组对边都不平行(不规则四边形)作为一类,小学数学不研究它,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多此一举”。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分类。其实,分类标准本来就是人为的,更何况对有些分类目前专家们也争论不休,如三角形按边分类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大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边三角形作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就要看给“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义了。到底是分得细一些好,还是粗一些好,可看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定,复习的内容多要粗分,反之则细分为宜。

6.总结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4

在这个世界,化学是很奇妙的,它蕴含了很多深奥的内容,生物界有很多都是跟化学息息相关的,都离不开化学反应.比如在人体内合成尿素,生成ATP都离不开化学反应.这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在外界,有些魔术师表演过程中就用了化学原理,这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所创造的.当然,学生也要学习化学了,特别是高三这个竞争压力特别大的阶段,理科生为了提高成绩真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本文化学的知识技巧都是根据高考化学范围来说的,而且学生学好化学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并且每一个高三老师都有着各种的压力,因为老师的心中都渴望着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学好知识,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愿望同时也是家长的心愿.现在各个高中为了学生们的前途,都是用尽了各种策略,真可谓肝肠寸断.一、师生合作共赢

1.交流型

学生和老师劲往一处使,所散发的力量也能让人吃惊.老师的能力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古往今来,合作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情感交流一直都很有效.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互相帮助.有时候,师生关的系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好了自然学生会更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更乐意学习.这样的话,对于学生们成长为有集体责任感,学习好,人品好的五好青年具有重大的帮助.2.探究型

老师在上课时,不要直接把正确的思维告诉学生,要而是要指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思维逻辑.当学生想不出来那个解题思路时候,做老师的不能以消极方式打压,而是有耐心的一步一步给他解惑,并且要求他们自己归纳总结,如此,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二、有针对性讲解题目

在高三的有限时间内,老师讲课必须选择性的讲题,不能全面撒网.第一轮复习时,老师要挑一些关于高考化学范围内的易错点,简单题来讲,巩固学生的知识.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对于书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训练.第三轮复习也就是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就要讲重难点,突破的题.还有最后一个月时就让学生自由复习,不会的老师一一讲解.众所周知,课堂不仅仅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力军,还是让学生实现梦想的一个舞台.当老师的要严格控制三个不讲的原则.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也不要讲,只需要记忆的也不讲,老师需要讲解的是学生们所真正需要的内容,重点难点问题要仔细讲解,不单单只是说结果,要讲清思路,做题的规律.有些题目不是一讲就能够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多给学生几个类似的题目练一练,自然而然就能够明白其中原理了.这样的话,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白这个理论,并且能够让学生们知道该怎么在生活中运用.三、合理分配小组

讲化学时,先将知识串讲起来,让学生们整理一下思路,了解具体大纲.因为高三的学生在之前都已经学完化学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复习.按照班上的学生数量,合理地分配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为一个小组长.学生在复习时,老师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一对一讲解,因为课堂是有限的.这时候小组长就能够发挥作用了.不懂的可以问问组长,这时候组长给学生讲题同时也是自己强化记忆过程,又合理分配了时间.小组长不仅要选择成绩优秀的,更要注重积极负责的态度.能够积极的调动同学们去主动的学习.同时通过教师点击要点,学生来答题解疑,以小组方式派一个人去讲台讲解.也能够锻炼自己心理的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的素质.四、注重实验,提高技能

在高考中针对学生在化学方面得分率很低的情况下,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先给学生梳理实验操作步骤,讲实验原理,做实验需要哪些装置,药品等等.比如高三化学有一节课说称量药品的,这时候就要准备天平,称药品下面要放白纸,不能直接和天平接触,要讲究“一横,二放,三慢竖”.还有发生化学反应时,防止倒吸的装置,对装置进行探究,进一步创新,找出更好的操作方案,开启学生的最强大脑,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此外,做好实验也要认真读好课本里面的知识,只要抓住了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应该知道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技巧往往比死记硬背来的好,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恰恰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力,并且牢记掌握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五、教学生如何应对试卷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5

高三习题讲评课是以习题讲评的形式, 及时回顾并巩固已有知识及促进知识迁移、强化并提升能力的过程, 因此, 针对不同知识和能力要求的题型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习题讲评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习题讲评课前的教学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时, 学生的练习与测试包含了大量题目, 其内容涵盖了众多陈述性知识和延伸性知识, 具有题量大、知识广、难度深的特点。因此, 习题讲评课前, 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

1. 统计反馈、精选习题

一般习题讲评之前, 教师都要做好常规的统计工作。完成卷面统计与学生的调查反馈工作后, 可精选出需要评析的习题, 一般所选的习题包括: (1) 高错误率的题目及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 高频考查的知识技能的典型习题。 (3) 教学中已多次强调, 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掌握的易错点。 (4) 反馈时较多学生要求的题目与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 准备好习题的变式与拓展

在习题讲评课中应避免就题论题, 要善于产生新的疑问,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熟练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对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为此, 在课前, 对学生失分率较高、涉及重难点知识的习题, 应准备适当的变式题型与拓展知识。

3. 学生课前订正和自主探究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比不带问题听课的效率要高出许多, 作为高三复习时的一种重要课型, 习题讲评课也不例外。教师批阅完一份试题或练习后, 可提前下发给学生, 让学生先订正并思考, 形成疑问。

同时, 可长期按学习小组的形式, 将需要讲评的练习分题分组落实, 让各组学生对自己所承担的题目进行探讨、资料查阅及分析, 最终达到可以自主讲评题目的水平或可以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习题讲评的课堂教学策略

1.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与讲评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核心是将学生培养成“立体人”, 而不是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维”学生。学生经过课前订正与小组探讨分析后, 已基本达到讲评题目的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 应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对习题进行分析, 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题目中的知识与技能, 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讲评进行适当地概括总结、适时地设问并给出变式题型、对学生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

2. 注重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重构

重构知识网络图的过程是学生对习题中衍生的知识进行提炼与精加工的过程。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通过规范的概念图来形成, 也可以通过相对自由发散的思维导图来形成, 前者更多地出现在教师的教中, 而后者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中。训练学生思维导图的构建,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非语言表征的发展, 加深与巩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 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形成与解决

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形成有些是偶然的, 但更多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相比于传统习题讲评课, 学生自主习题讲评这一策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比较容易产生“生成性问题”, 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讲评学生的疑问, 另一个是讲评学生习题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所产生的疑问。

而对于生成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所区分, 对于与教学要求内的知识技能或者教学要求外但有助于更好掌握教学要求内容的知识或技能, 教师应适当牺牲掉一些原定的教学内容, 积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合作探究, 而对于与教学要求完全无关的生成性问题, 教师也要做好简要讲解工作, 切莫潦草带过, 或者不闻不问。

三、习题讲评课后的教学策略

1. 督促学生完成订正工作

学生在习题讲评课前已对习题做了初步的订正工作, 在带着问题上完习题讲评课后, 必须对习题重做订正工作。一方面, 在上完习题讲评课后, 学生会从中有所启发, 此时进一步订正错误;另一方面, 在课后再订正过程中再发现新问题, 有些学生的疑问可能并没有在课堂中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 此时及时请教老师是非常有效的。

对教师而言, 要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质量, 还可以在课后做两项工作: (1) 准备一定量的习题改编后的变式题, 加强巩固上课的效果。 (2) 鼓励学生提问, 可以以口头的形式, 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

2. 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试题分析

在试卷知识与技能问题得以订正以后,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试卷的成绩及错因分析与小结。下表是笔者一学生对他一次高三月检测生物试题卷面自主分析。该生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自己在对知识的记忆不清与理解失误以及考试中的粗心是导致她失分的两大因素, 最终写下“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要注意审清题意”的自我建议。笔者在高三教学中要求学生每次阶段检测的试题讲评结束后均做这样一张试题错误自我分析表, 并将这些表装订保存, 长期积累后, 可以迫使学生自我反省并做出改变。

将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三习题讲评课的教学中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 相关课堂教学策略起到的效果也肯定会有所不同, 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摘要: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 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 需要做大量的练习, 如何利用习题讲评课使学生的练习更有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习题讲评课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如何提升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性, 提出了几个相关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与分析。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6

一、 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 学习的认识

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取决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学生“我要学”还是家长、老师“要我学”。“我要学”与“要我学”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高三的学生因关系到高考,因此,将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不难,只要教师耐心去引导、教育,学生都能转变! 我的学生温XX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一、高二时曾多次要他认真学习,但他怎么也不听,而到了高三,我还是耐着性子三番五次与他分析,这时他才真正清楚地认识到该为自己前途着想了。思想转变后,上课、做作业就用心多了,只要学生用心去学习,效果也就不同。他一直是老师们放弃的对象, 但我没有放弃他, 因此数学课他是特别认真的! 数学成绩也有了新的突破,记得在当地一模考试中,在很多人不及格的情况下,他的数学居然及格了! 我想,对他而言,数学成绩的突变,完全归功于他的认识与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梁XX也是一个到高三才转变学习观念的典型例子。梁XX的基础很差,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基本都是空白的,但他很有耐心,能认认真真听好第一轮复习的每一节课及每一个知识点,并做好笔记,不懂时善于即刻请教同学、老师。正是他的学习态度的转变,使他成为老师们特别关注的对象。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学生认识的提高,学习态度的转变,对学习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把住拿分点,有目标地 进行强化训练

本人认为高三的主体分层教学还应注意让学生把住拿分点,有目标地进行知识块或题型的专题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把住不同的拿分点, 据此,如何组织对他们的复习, 确实值得思考。广东高考数学题型基本稳定,六道解答题中基本上有三道是比较基础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统计概率;中等或中等以上及难题的内容主要放在数列、解析几何及函数中。在主体分层教学中,我立足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拿分点,让学生在复习训练中有目标地进行训练、掌握、巩固,集中学习的精力在拿分点上:数学优秀的学生要全面地掌握、巩固所有的知识,在保证基础题拿稳分数的前提下, 有意识强化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的综合应用问题,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运算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性及分类讨论思想;对一般的学生则重点立足于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三角问题、立几问题、统计概率等基础问题,扎实基础,课堂中(特别是高考前)常立足拿分题型训练。我认为对中下层的学生进行得分点的强化训练是非常常用的,只要他们训练好选择题、填空题、三角、立几、统计概率这些必考必拿分的基本题,就基本能达到90分以上了, 也就能达到上线的基本要求。学生杨XX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杨XX一直是数学的特差生,每次考试只有60分左右,而他又只是数学差,其它科均还可以,如果他的数学能考80分以上, 他考个重点也不成问题。通过对他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及分析,全面复习巩固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对他作了拿分点的分析,要求他无论如何加强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得分训练, 然后立足解答题的必考题型———三角与立体几何进行强化训练,在每次的模拟考试中要求他一定要做好这些题,虽然开始时还总是做不到或做不好,但通过高三后期的专题训练与强化训练,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要求该做的基本能做到、做好。在高考中,他考得非常理想, 达到106分,为他上二本A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高考完后,他带着出自内心的感激向我道谢。类似杨XX的例子还很多,我认为主体分层教学在我的高三备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 抓好数学一类题的特 殊解法

抓好数学一类题的特殊解题法对中下层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这样的教学 方法,易仿效,教学效果好,它在主体分层教学中, 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些选择题与填空题,学生虽然不会做,但不一定选不到答案。本人结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基础,对一些能用灵活处理方法的题型教会他们有特殊的方法做出正确的答案,如:若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r, 三边的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1/2 r(a+b+c),根据类比思想,若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 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此四面体的体积V=_____; 这是一道合情推理的填空题,答案是V=1/3 R(S1+S2+S3+S4)。其实它并不要求学生会推导,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联想就可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有,联想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中有; 平面图形是有边围成的,而立体图形是有面围成的,因此,在类比中平面图形中的边长应对应立体图形的平面面积———如此分析即可有答案。对优生可要求进行推理,但对中下层的学生则只要一定的合情推理能力就行, 新课改的合情推理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能进行合情的推理,不要求严格的推导过程,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合情推理也是新课 改的要求 。又如 , 在选考内 容———几何证明选讲,有时会涉及求某角的大小问题,对一些平面几何知识缺乏的同学是一个难点。记得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有一道关于圆周角、弦切角等知识的问题, 是一道比较复杂的选做题,许多同学都不会,评卷时,我教会他们不会不紧要,可用量角器把它量出来 (只要图形准确 , 答案就不会错 ), 没有量角器可用三角尺量, 学生恍然大悟, 用三角尺一量,答案正好。这时学生很来劲, 一些很差的学生也很感兴趣,比教他们用推算方法解题还认真,在这次的高考中又出了一道求角问题的选做题:如图,圆O的直径AB=6,C为圆周上一点,且BC=3,过C作圆的切线l,过A作l的垂线AD,AD分别与直线l、圆交于点D、E,则∠DAC=_____;答案是30°, 用三角尺就可以量出来,相信我的许多学生都能轻松地写出答案。一些选择题不会做也不一定不会选答案,可以用特殊值方法进行处理。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训练学生的特殊方法处理一些不是那么熟悉的题,刚开始时,学生还不太会用,但是一次不熟悉,二次有印象, 三次、四次……不断反复后他们就自然能运用这些方法了。我想,对中下层学生而言,有时教会他们一些特殊的方法或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适应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7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1.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指引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要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个是指方法和手段, 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运用的教学工具。

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有如下特征: (1) 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明确目标,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怎么做。 (2) 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3) 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学生能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想一想, 能够进行反思。 (4)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 因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学生特别期望能得到教师的帮助。 (5)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

2.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数学的角度讲, 我们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特别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组织策略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组织策略首先要研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我们将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基本目标和弹性目标。弹性目标应该抓住本节课的最有难点的一条或两条。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 把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变成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

(二) 备课策略

目前备课、教案的写作方法都需要改变。现在的教案, 基本来源于苏联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环节, 主要讲授, 是从老师讲的角度来设计的。新课程标准中, 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 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因此, 备课要考虑怎么组织活动, 要从怎么讲过渡到怎么组织活动。

提倡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反思的基础是课堂的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思, 在反思的基础上作记录, 记录的目的是积累资料, 同时思考怎样能更好的教学。这就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三) 上课策略

上课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运用语言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策略、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和运用现代技术的策略。

教师运用语言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师怎样讲, 一个是教师怎么问, 即讲授的策略和提问的策略。对于讲授的策略, 我们提出讲授要“精、准、活、趣”。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 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创意和困难。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做到“精、准”, 这才是有效的教学。这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问的策略, 我们认为提问是课堂的骨架。那么是小步提问还是大步提问好呢?有一个研究发现, 我国的老师比较喜欢小步提问, 美国的老师比较喜欢大步提问。如果只有大步提问没有小步提问也是不行的, 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怎样提问实际上反映了怎样引导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策略。第一, 组织讨论的策略。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怎么组织讨论, 我们觉得有效的讨论应该包括这样几个要素:有效的组织形式;有趣的研究问题;具体的工作任务。第二, 激发学生思考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指“思考的教学”。主要是指将思考教学溶入其他活动中, 在数学教学中, 进行一些思考训练。这样的训练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思考训练作为一个课程内容来教;如西师版小数第四册中的探索规律;另外一种是将思考教学溶入其他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解决问题的教学。第三, 布置作业的策略。我们把作业分为及时作业和长期作业。在“动手做”活动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而且经历了研究的过程, 学会了探索的方法, 也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教学环境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是思考的环境, 也就是一节课的思考度;第二是情感环境, 学生是否兴奋;第三是人际关系环境。建构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另外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刻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通过教师的语言, 使学生敢思、善思。

运用现代技术的策略:现代信息教育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恰当运用现代技术可促进有效教学。

(四) 评估策略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8

1 回归教材,建构知识网络

高三后期,回归教材,建构知识网络非常重要.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依据,从近几年高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图很熟悉,仔细查阅一下可发现很多都来自于课本.首先,通过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整合知识,才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知识点串成线、拉成面、形成网,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准确把握物理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学科内综合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二,通过回归教材,阅读教材中与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应用性、探索性的例子,才能使学生感受新科技,学会复习处理新问题.对教材中设置的板块:“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研究性学习”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例如:飞船问题,加速器、汽车的加速显示仪,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离子发电机,磁单极,超导体,磁悬浮列车等问题,这些在教材中都有比较清晰具体的叙述,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的支柱性作用.学生通过阅读以上内容,既可以熟悉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其获取自然知识的能力. 因此,回归教材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紧扣高考的主题,培养考生的能力,所以在复习中要重视课本的作用.

2 关注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重在“以物明理”,高考实验考查占有一定比重,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取向.有的学生到了高三后期画实物图时,还把导线联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这都是平时纸上谈兵的恶果;再如游标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读数问题以及对看原理简化图读数,考生很容易将卡尺的边缘作为读数的点,这是长期纸上练实验造成的.在高三物理后期复习中,实验教学不能光靠黑板上讲实验、画实验,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资源,要引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具体操作,自主地将高中阶段所有实验都重新温故一遍,重做实验会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以很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也能得以提升,解决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能力得到加强,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考复习效率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加强新情景教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高考题目重视能力立意,引人注目的新情境问题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高考物理试题中的一个亮点.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动态为立意背景,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学生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物理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我们教师在最后这一阶段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在转化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身边的事例,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索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三是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物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计算题第一题,本题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乒乓球运动,通过这样一个熟悉的情景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以及运动对称性知识,将枯燥的物理模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2012年江苏高考试卷第14题“弹簧缓冲装置”、2014年江苏高考15题“传送带”都是推陈出新的联系实际的好题目;像“航模遥控飞行器”、 “电路保护器”蹦极跳、观日出、估算心脏功率、百货商场中的电动扶梯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已经出现在高考题中,并且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及时捕捉反映科学前沿与动态的最新信息.譬如2007年诺贝尔奖授予了法国物理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以表彰他们在巨磁电阻方面的突出贡献,以此为背景的题目也出现在2008江苏高考中;2009高考题中还对回旋加速器进行了考查,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前沿科技.例如,超导磁悬浮列车这一高科技成果,与电学知识密切相关,可以结合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电学知识进行命题;神州飞船航天员成功出舱、空中授课等等.这些可以结合万有引力,圆周运动以及能量有关知识进行命题,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拉近了距离,从高不可攀变为伸手可及.这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又可以破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坚定探索科学奥秘、献身科学的信念.

4 总结科学方法,提高物理建模能力

物理的精髓在于其特有的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是物理学的精髓所在;思维方法,也是打开新情境问题之门的金钥匙.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学会科学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渗透科学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和物理学的发展史,着重介绍与中学物理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归纳法、图象法、逆向法、实验法、等量替换法及等效法等,在教学中务必有意识地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贯穿始终,思想指导方法,方法体现思想.因此,我们在高三最后的教学中就要把这些方法进行归纳,让学生加深体会和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学以致用.

高三后期,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非常重要.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关键在于从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经验材料、实验事实和背景知识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而抽象、等效、假设、类比等则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要组织学生梳理基本模型,如追击模型、绳杆模型、质点模型、弹簧模型、类平抛模型、天体模型等等;模型还要相互渗透融合,例如以黑洞现象研究为背景,黑洞现象研究问题特点是:以研究天体对光的引力作用为背景;渗透了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提供万有引力势能、黑洞模型信息,要求运用第二宇宙速度模型解答问题.

5 强化审题指导,掌握有效的审题方法

高考物理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高三教师在高三后期要指导学生进一步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掌握有效的审题方法,必须努力做到以下8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5.1 眼看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

眼看一定要全面、细心.指导学生看题时对题中关键性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物理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看题的过程中,要边看边思索、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现象和过程,正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变量之间的关系.

5.2 嘴读是内化,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一个手段

嘴读是一个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你漏看、错看等问题.指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拿到一道题目,不管是难是易,都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小声读或默读,这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遇到一道陌生的题目,就会更加兴奋,逐字逐句地研究,认真、仔细地完成它,把做出一道难题看成一种快乐;如果看到难题有畏惧感,脑中“我做不出”的意念缠住了自己的思维,这时就可通过用嘴读的方法寻找一些灵感去解决问题.

5.3 手画是方法,是结合信息直观解题的突破口

草画图形就是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过程,是搞清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搞清物理过程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中告诉的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进行想像、分析、判断,运用手画的方法画出草图以展示完整的过程图景,使物理过程更为直观.

5.4 脑思是关键,是成功解题的保证

做到眼看、嘴读、手画以上几点后,脑思就是成功解题的保证.要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太难的题目,切忌掉以轻心,洋洋自得;遇到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题型或一时无从下手的难题,可从简单的方面考虑,将可以想到的步骤一步步清楚地写下来、分段研究,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会找到灵感.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9

——浅谈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

撰写者:王丽丽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下面,我根据自己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体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度,总结探索教师有效引导的基本策略。

一、通过“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研究表明:问题情景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帮助,但是,只有有效的问题情景,才能真正为学生有效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合适的环境。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致力于“问题情景” 的开发,更应该着眼于“有效问题情景”的研究。在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时,应该根据编写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教数学内容的本质和内涵,选取适当的角度,采用严谨、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数学知识自身的特征,精心进行设计,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二、通过“有效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人教版第二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在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等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知识后,我设计了《巧拼七巧板》的数学活动课,先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悠久历史,并欣赏高年级学生所创作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引导学生数学思考。然后,让各学习小组分别设计游戏活动,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在学生拼出的“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图形中,老师让各学习小组互相汇报并找出都是有哪些几何图形拼成的。最后,让学生总结参加数学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评选出最佳数学活动能手。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将数学课上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真思考,互相交流,并撰写数学日记,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样,把课堂中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既有全员参与又为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通过“有效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总是爱插嘴。对一个个学生的发言,一一进行补充:“你说的是……”,“你在说……”正因为如此,每个学生表达的意思才逐步变得明了,但发言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碰撞、相互联系却没有产生出来,教学一度陷入一对一的局面。造成这种的后果,教师大都是怕课堂出现“冷场”,于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附和、帮腔、概括、评价。如果教师能够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然后再加以引导,这远比让学生多多发言来得重要,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应是“相互倾听的教室”。学生只有有效地倾听,才能对别人的思考、看法进行认可、批判、分析,进而来调整、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教师只有倾听,才能从学生的错误点开始,从学生的差异点开始,进一步组织有效的教学。

教师以欣赏的眼光思考着学生的这些想法,不但能启发他们的智慧,更能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倾听是一种捕捉,倾听是一种调整,倾听是一次新的起点,一次思考交流的开始。只有在用心相互倾听与交流的过程,才能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沟通,最后才能达到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四、通过“有效思维实践”,引导学生提升数学智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做到立足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践。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去推导过程、概括规律、归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智能。

案例: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等边三角形》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后,我采取放手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自己 “做”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在动手操作中,有的学生用三根等长的小棒“围”,有的学生用书上介绍的方法“折”,还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师鼓励 “画”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先画一个60度的角,以角的顶点为一个端点在角的两条边上分别截取同样长的线段,再将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就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画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在这里我引导学生用已有的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索研究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活的知识。这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优秀品质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智能。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篇10

(1)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性。以往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教学理念,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他们因循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注重教学中的互动性,对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准确把握。由于教学理念模糊不清,导致教学过程中仅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从头到尾采用单向授课方式。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 仍有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仅仅是学生考试的分数, 对于课堂的设计和方式的创新固守以前的模式,教学方式呆板、 不灵活、方法落后,使学生对本来就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其产生厌倦感。

(3)学习方法的不科学性。小学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生思想由不成熟转向成熟,形成一个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做题思路和学习模式统统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单一化、刻板化、僵硬化,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情。这点明了教师的任务。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并科学地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包括鼓励、心理暗示、因材施教、层次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科学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讲解人教版的“简易方程”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存在差异,初次接触方程,难度不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问题:四(3)班有x人,每人有7本练习本;四 (2)班有48人,每人有y本练习本(x<48)。那么,7x表示的是什么?48y表示的是什么?48-x表示的是什么?7x+48y表示的是什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时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7x和48y表示的意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因此要让中下游学生回答,并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表扬。接下来的课程,教师将整个教学方式的理念贯穿于其间,再进行课程讲授。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对我们后世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拥有莫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就会激励着主体积极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要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机智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改进以往教学的刻板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时,刚接触这种不规则图形的学生,反应会很茫然,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通过直观模型的展示、创设生动的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

(3)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应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自觉地学习。教师不应该赋予学生太多的作业压力,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爱玩的时期,不应将提高成绩的途径锁定在题海中,这样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加其上课的压力。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合理地布置作业。将教学重点放到课堂授课之中,不应该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做题,多讲少做,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民主化,思路多样化,才能使教学有效化。例如,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今天我们去买风筝,一个风筝3.5元,3个风筝多少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行思考。 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和结果。学生就会集思广益,多方面地思考问题的答案。

三、结束语

上一篇: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下一篇:硬膜外腔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