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十篇

2024-08-03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篇1

关键词:阅读,早期阅读,阅读能力

一、早期阅读的基本特征

1. 早期阅读活动需要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更注重的是阅读的氛围。早期阅读中, 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关注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也需要正确引导幼儿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 让幼儿逐渐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物质环境则是在空间和时间上为幼儿提供便利的条件, 单凭一两次的阅读活动是不可能奏效的, 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家长和教师要有恒心和耐心。

2. 早期阅读活动要与讲述活动相结合

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图书内容, 也要口头表述、边看边讲、看完再讲, 小组、集体的形式讲述都可以。通过讲述的过程, 幼儿可以深入地理解图书的内容,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此环节中, 教师应当注意阅读更注重的是理解故事情节,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讲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

1. 设置阅读区

幼儿园活动区域其中就有阅读区。教室中的阅读区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学校应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 尽量减少干扰, 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阅读区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 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2. 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活动

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态度。通常幼儿园内进行的活动都是以分组的形式开展的。分组的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充分地展示自我, 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观察和指导幼儿活动。

三、早期阅读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1.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在阅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氛围能使幼儿更快更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养成。

2. 提供适合幼儿的图书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更符合幼儿特点的图书, 这类图书应更有意义、更形象生动, 满足幼儿需求。大量的插画不仅促进幼儿的视觉发展, 还能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图书的选取还应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创造性和想象力。图书要以插画为主, 文字为辅。

3. 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很多。如, 讲述提问法:家长与孩子一起, 家长讲述, 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问, 引导幼儿理解阅读内容。这种方法适合亲子间的活动。这样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融, 又能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角色扮演法: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 让幼儿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例如, 说某一角色的语言, 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

听读法:教师朗读文学作品, 引导幼儿听和看的阅读形式。这种方法可以便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丰富词汇、有助想象、萌发情感,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为幼儿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 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幼儿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早期阅读是幼儿最初学习了解社会、家庭、个人的途径, 因此做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是当今世界都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篇2

一、亲子阅读现状分析

1. 盲目追求结果, 忽视过程的价值

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 存在投入就有回报的心理, 希望一蹴而就的形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认为亲子阅读的价值在于让幼儿获得识字、数学、英文等方面的知识。片面追求亲子阅读的功利性结果, 而忽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 造成幼儿抵触阅读、害怕阅读的心理, 无法享受阅读过程中图画和故事带来的心灵享受, 无法感受到阅读过程中亲情陪伴的温馨幸福。

2. 物质投入多, 时间投入少

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 普遍存在物质投入多, 时间投入少的误区。不惜花费重金购买整套进口绘本、阅读机、点读笔等, 但是花费在和幼儿共同阅读上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家长在业余时间都喜欢让光盘、阅读机、点读笔等电子设备替代自己陪伴孩子阅读。整个家庭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 常常是幼儿独自看光盘、听阅读机, 家长在一边看电脑、玩手机、打电话。家长和幼儿之间缺少共同阅读的时间, 缺少家长和幼儿之间潜移默化的语言和心理交流, 长期发展下去, 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利的作用。

3. 家长过多干涉幼儿阅读

家长过多干涉幼儿阅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选择阅读材料过程中, 家长往往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不考虑幼儿兴趣发展, 为幼儿选择自认为的好书和有用的书。二是在阅读过程中, 家长过多的实施命令性的阅读, 向幼儿不断发问, 强迫幼儿回答不感兴趣的问题, 忽视幼儿自主性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家长要尊重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 拔苗助长的介入幼儿阅读过程中, 会造成对儿童阅读兴趣的伤害, 破坏幼儿自身成长发育的过程。

二、早期教育过程中亲子阅读意义

1. 激发幼儿求知欲

早期教育过程中, 幼儿由于年龄小、识字不多, 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依靠家长讲故事。经典绘本中的人物造型、动物、图画、故事情节会吸引幼儿进一步阅读, 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 故事中的历史、地理、物理、文学等知识渗入到幼儿的阅读世界中, 激发幼儿去进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 感受到知识带来的阅读力量。

2. 提高幼儿认知世界能力

幼儿在和家长一起阅读的过程中, 常常把故事情节中的正面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读故事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故事中人物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鉴了故事中人物做人的道理和优良品德。通过不断的亲子阅读, 家庭之间的讨论帮助孩子获得解决难题的办法, 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 不断提高幼儿认知世界的能力。

3. 增进家庭情感交流

早期教育过程中, 家庭亲子氛围的构建对于幼儿心理成长十分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 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图画、故事情节发展, 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每天持之以恒,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 幼儿就会感受到家庭之间的关爱, 感受到自身所处的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良好健康的家庭氛围就如清澈甘露一样滋润幼儿发育成长。

三、亲子阅读策略建议

1. 尊重孩子, 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导

在阅读过程中把幼儿的兴趣放在首位, 不勉强、不强迫, 给予幼儿尊重。首先, 在挑选书籍的过程中, 家长给孩子买的书很多, 挑选中一般会注意书的主题、纸张、印刷等方面。但是即使这样, 也不是所有的书孩子都喜欢, 有些书孩子甚至没有看就直接束之高阁。遇到这样的情况, 家长不要强迫幼儿接受和喜欢大人所谓的好书、有用的书, 充分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爱好。对于幼儿暂时不感兴趣的书籍, 先放放, 等待机会, 顺其自然地向幼儿推荐。过分强迫幼儿接受, 会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 促进幼儿阅读障碍的增强。其次, 在阅读过程中, 家长不要过多命令、干扰幼儿。不要强迫幼儿背诵书里的内容, 不要强迫幼儿认识书里的文字, 不过多提问牵制幼儿的阅读思路, 同时不过多引申故事的含义。幼儿有他自己的阅读世界, 大人不要把幼儿推向知识型、学习型的功利性阅读。简单的把阅读当作是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机会。给孩子时间, 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2. 关注每本书的细节, 体验细节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要关注题目与正文内容, 更需要仔细观察各页的图画, 一页都不能放过, 认真捕捉每一页图画中的信息。无论是封面、环衬、扉页、书脊以及封底, 都要给幼儿展示并朗读。例如, 拿到一本儿童绘本书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 封面上的图, 通常是故事的精华, 家长可以让孩子从绘本书的封面上猜猜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发孩子的想象。翻过封面就是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环衬这一页时常被忽略, 其实很多绘本书都在环衬里藏着关于本书的小秘密。比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和《我妈妈》里的环衬就是爸爸、妈妈的睡衣图案。引导幼儿去寻找和发现, 会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接着是扉页。绘本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 这些图画有时候就是绘本书故事的序幕, 阅读时若漏掉, 读到的故事就不完整了。在阅读里面的图画是, 要注意激发幼儿观察图画的兴趣, 同时要教会幼儿观察图画的方法。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有顺序地观察。最后就是封底。合上一册绘本书时, 绘本书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 不是的, 封底也许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插曲, 有些就是故事的后续。

3. 阅读内容情景化, 用创意拓展书本内容

家长在幼儿了解书本内容后, 可以创造条件, 利用多种手段, 提高幼儿阅读兴趣。首先,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办法。家长和幼儿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重现阅读的故事情节, 将动作语言与阅读内容链接。例如, 在共同阅读《阿丁尿床了》之后, 让孩子扮演妈妈, 妈妈扮演阿丁, 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其次, 利用互联网资料, 给孩子观看相关图片视频。对于一些科普类的书籍, 文字力量有限, 可以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 加深孩子理解。例如, 在和孩子阅读《动物的斑纹》后, 打开电脑给孩子查找动物伪装的相关图片, 让孩子自己观察里面伪装了哪些动物, 遇到孩子不认识的动物, 就查找相关动物的视频和孩子一起观看。最后, 丰富阅读地点。可以根据书籍内容调整阅读地点, 如关于海底世界的书籍可以带孩子在公园、湖边或是海边进行阅读, 让孩子亲切感受书籍里面的场景氛围。

摘要:亲子阅读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 尚存在盲目追求结果, 忽视过程价值;物质投入多, 时间投入少;家长过多干涉幼儿阅读的误区。应充分认识到亲子阅读在早期教育中具有激发幼儿求知欲, 提高幼儿认知世界能力, 增进家庭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导, 体验细节的阅读魅力, 用创意拓展阅读内容等策略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关键词:亲子阅读,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秋颖.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5) :108-110.

[2]朱从梅, 周兢.亲子阅读类型及其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6, (7) :89-90.

[3]周兢, 朱从梅.母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6, (9) :48-54.

如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篇3

一、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达到学习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它和智力因素相辅相成。早期阅读要结合幼儿的兴趣进行,让他们在识字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我要读”的渴望之中,而不是“要我读”,而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途径就是识字。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可采取以下方法:

(1)多跟幼儿说话、交流、讲故事。在讲故事时可指着图画说你想知道她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吗?下面的文字就会告诉你,家长或老师可一边指着文字,一边读文字,引起幼儿渴望认识文字的兴趣。

(2)利用电教器材,如实物投影、电脑软件、VCD等经常给幼儿朗读文学作品。

(3)让幼儿知道阅读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他们自己找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中学知识……这样能促进幼儿有学习所必需的品质。

(4)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识字最大的特点是游戏识字,它常常是在生活中活动中。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识字阅读

幼儿识字的特点,是把每一个字当作一个“物”、一个图案来识别辨认,在幼儿眼里,汉字是一种程式化的图画系统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因此可以直接认读。在认读过程中,幼儿是把汉字作为整体来感知的,往往对一个字、一个词组,无论字的繁简,词组大小均是作为一个整体感知的,因此幼儿识字最好的方法是游戏识字。它常常是在生活中学,上课时学,学语言时学,边听边读边学……等形式与方法多样,而且不断变化。这样可以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幼儿识字时,不需要配合图片,最好用实物,如果将配有图片的字卡给幼儿看,则会被图片的色彩及线条所吸引,幼儿很难专注地识字认读了。幼儿识字主要是对字形的再认,而不是字形的再现,即幼儿看到文字能再认即可。

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幼儿来说,弄清书面语的意义就意味着思考言语和文字的关系,再探索其一致的地方,他们是先明白了图画与文字,是有区别的。书有上下,反正的区别,黑色的“符号”是写下来的话,口语与书面语不同,在具体指导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环境熏陶:早期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为幼儿早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老师要与家长互相沟通,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上,老师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用字卡的形式贴在墙上,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只要你们认识了上面的字,就可以知道故事的内容了。还可以利用各种场所中张贴悬挂的招牌,标语来教幼儿广告上的汉字,这样孩子为了知道内容,就会有了要认字的欲望,老师就可乘机引导,这样即可让幼儿认识了文字又可以让幼儿知道故事的情节。而且可利用字卡编故事的内容,如用2—3个词来创编故事,这样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2)把识字与阅读紧密联系,在识字后开始阅读,在阅读中对汉字巩固与强化。

当你和幼儿们一起开始读一本新书,并讨论故事中可能要发生的事,可以利用电化教学器材、实物投影仪、电脑等,首先让幼儿把认识的字找出来,然后猜一猜故事的情节,最后老师再用手指着字一个个地念给幼儿听。如果书的文件较简单,可以让幼儿自己阅读,之后,幼儿一定都喜欢重读这些熟悉的故事,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文字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幼儿树立信心,而且能掌握语言技能,扩大词汇量,使之流利地进行语言表达以及联想各种提示,有利于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运用各种游戏识字方法相互借鉴,在识字的同时丰富词汇发展口语。

①简单汉字游戏识字法:

这种游戏的基本形式是,将汉字的字词与直观材料、实物图片、具体情境和操作动作等相配合,游戏中对汉字的操作,不离开直观材料的支持,主要目的是加强幼儿对汉字形、音、义三者的联系,例如学习苹果两个字可以用实物相结合,让幼儿摸一摸、尝一尝、看一看,然后再拿文字的字卡,让孩子认识,让孩子看到苹果就联想起苹果二字。

②复杂汉字游戏识字法:

这类游戏的方法是,运用汉字材料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完全脱离直观材料的支持,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幼儿对汉字的熟练运用能力,并提高语言及思维能力,如看字词句读出游戏,归类游戏,扩字游戏,拼拆字游戏。

③活动伴随识字法:

是指有意识地在幼儿的各种日常活动中,即将识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自然地渗透识字教育,使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识字。例如在吃饭前, 让孩子们认识今天的食谱:猪肉、青菜、红萝卜、鸡肉、黄豆等,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并能愉快的进餐了。

④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识字:

识字不仅是语言课的内容,计算、常识、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活动也可以渗透识字教学,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幼儿与汉字的接触机会。

⑤家园配合,指导识字阅读:

识字阅读,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幼儿创造一个识字的环境,如:在孩子房间的床上、桌子、书架、窗、门、等地方贴上相应的字给幼儿一个 “字”的天地。另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识字游戏,如: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来猜字,孩子特别有兴趣,还可以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特点来指导

幼儿对生动具体的东西最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因此,教幼儿识字时应将汉字与具体形象相结合,在日常各种活动中进行,主要教给他们认识那些具体事物的字特别是,其中的象形字,如结合人的自身体认“人”“口”“开”“目”“头”等。结合周围认识的人来认:山、日、月、雨、木等,还可以结合日常用具:床、椅、桌、碗、衣帽等。在教识字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字形分析如:教幼儿认识“林”和“森林”时可以在幼儿认识了“木”字后告诉幼儿:很多树木在一起就是树林,所以“林”字就是两个木字,表示有很多很多的树木。如果树木比树林的树木还要多就是森林,这样幼儿对“森林”的字形就会记得更清楚。心理学研究还指出 4岁是图形记忆的最佳期。因此作为具有图形的特点的方块汉字是较容易被幼儿识记的。

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 篇4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过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条件、动机和技能;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具体来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阅读的物质材料

1、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图书

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应该为他们提供随手可取的书籍或其他文字游戏材料,使幼儿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书和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即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从幼儿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等不同题材的读物都可以让幼儿接触;也要注意图书文题的多样性,图书文题可以是儿歌、童谣、诗歌、故事,也可以是传记、散文和知识性图书;还要注意图书来源的多样性,既可以是购买的,也可以是老师

做的或幼儿共同制作的,这样,幼儿可以体会到语文的多元风貌。

2、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在幼儿周围的主要事物上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如“电视机”,“桌子”等,或者以幼儿名字做的标志,如“××的书包”、“××的衣服”、“××的画”等,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并萌发自己使用文字的兴趣。

二、创设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1.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成人需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兴趣和赞赏,注意每天给幼儿看故事书的时间,幼儿是容易受暗示的,成人的关注有利于幼儿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

2.参与幼儿的阅读

这主要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图书,共同阅读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并朗读其中的文字,就故事中人物情节共同提问、讨论和思考,在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图书之后,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通过参与幼儿的阅读,让幼儿慢慢感受和了解图书中故事文体的特征,了解书上的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对成人来说,参

与幼儿阅读的过程既是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也是分享幼儿阅读快乐的过程。

3.鼓励幼儿与图书、文字进行创造性的互动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当引导幼儿通过复述、推测和假设结果、分享人物观点、讨论图画内容等方式与作者进行“对话”,使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口述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创编和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制作图书、玩文字游戏、写便条、出通知、写信以及给熟悉物品作标签等途径,帮助幼儿学会创造性的使用书面语言符号,使他们成为图书和文字材料的创作者。

三、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1、前图书阅读活动

图书是书面语言的载体,供幼儿阅读的图书,具有图文并茂的独特内容。前图书阅读活动就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图书来帮助幼儿学习阅读图书的基本策略,增长阅读的能力,获得前图书阅读行为经验。例如:翻阅图书的经验,即学习翻阅图书的一般规则和方式;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即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连起来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立关系的经验,即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知道是在讲故事的内容。

2、前识字活动

有计划、有组织的前识字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帮助幼儿重新获得前识字经验,例如: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音来,可以 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并与其他符号系统相转换,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初步了解文字是怎样产生的,文字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的;认识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的文字,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了解识字规律,知道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可以更好地识字。

3、前书写活动

尽管幼儿不需要像小学生那样集中学习写字,但是获得一些有关汉字书写的信息仍然必要,这有助于为幼儿进入小学以后正式学习书写做好准备。前书写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母语文字构成和书写的经验。例如:幼儿通过参与前书写活动可以认识汉字的独特风格、知道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了解书写的最初规则并尝试用有趣的方式学写基本笔划和部分汉字,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等。

总之,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个幼教工作者不

断总结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抓住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早期阅读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角色

游戏和语文教学 的体会

从教二十几年,原来从事幼儿教育,只是近年才教低年级。当我听到又要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时,心里迷茫、但既然任教了这一学科,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天堂。他们喜欢游戏,从游戏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我将角色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带入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

一、语文课中进行角色游戏

小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渴望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和生活的技能。我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活动式这是将游戏引入课堂,顺应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我在教《影子》一课时,师生事先一起在太阳底下做“我影子”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提醒学生看自己在活动中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游戏中,会发现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正好相反,以及树荫房荫下人没有影子,从而进一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联想月光、灯光下边也有影子等。学生边做游戏,教师边引出生字。如:影、响、看等11个字。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词义,对课文理解加深了。远比在课堂上读书、听老师讲课文获得的知识来得真切,也更牢固。

二、角色游戏能培养学生阅读课文产生兴趣。

小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难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将游戏引入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单单是文化知识,还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减少无关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效率。

《美丽的小路》一课:这是一篇寓意相当深刻的童话故事,我讲故事,学生带头饰进入角色游戏中,让学生自己感受角色,进入角色游戏表演,全班同学都被故事吸引,知道故事角色里有那些小动物,容易理解故事。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整篇课文,容易了解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内容。理解课后难读的生字。并让读的好的学生上台来表演,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效率。在这节课上我给了他们很多小组合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想象力,靠自己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起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大有利的。

课堂的游戏应该与课余的游戏有所区别。课堂游戏的目的在与服务教学。因此,老师要善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事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游戏这个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

早期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5

1.幼儿阅读习惯现状及幼儿阅读兴趣低下的原因

1.1幼儿对图书的态度

现在大部分幼儿经常去商场或者超市, 但去书店的次数少之又少, 很多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对书店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幼儿的阅读材料都是故事书, 虽然大部分幼儿表示很喜欢故事书, 但很少幼儿能具体说出他们喜欢哪一本故事书, 这就说明故事书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

1.2幼儿的阅读兴趣不高

现在大部分幼儿的阅读兴趣都不高, 在阅读这一方面缺乏主动性。 通常幼儿们阅读的时候都在盲目翻阅, 当幼儿们阅读画面的时候兴趣就比较高, 经常反复翻阅, 但是翻阅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对画面进行仔细观察。 幼儿在打开一本书阅读的时候常常没有目的性, 经常就是随便乱翻, 翻阅的时候不一页一页进行, 根本没有达到阅读效果。 还有就是幼儿的思维模式, 大部分幼儿的思维都是由行动引起的, 一般在事情做完之后才用大脑思考, 有的时候边做事情边思考, 这就是他们思维过程无序性的表现。 再者就是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注意力很不稳定, 目的性低, 阅读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不能进行长时间的静态阅读。

1.3幼儿教师教学引导失当

首先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偏重趣味性而忽视可读性。 老师们选择阅读材料时都是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故事精彩幽默、难度适宜的材料,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但是集体阅读活动中使用的阅读材料都是一些童话故事书, 而且有些故事书文字很长, 老师们有时候将其中的故事读给孩子们听, 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就不能发现幼儿独立阅读时出现的困难。其次在图书质量把关上不够严格。 一些图书图片的质量比较差, 幼儿对这类书兴趣不大, 阅读积极性不高, 还有些书超过幼儿们的阅读能力范围, 这些书不是文字过多, 就是图书很破旧。 最后, 不能给幼儿设立一个安静丰富的阅读环境。在设置阅读环境方面, 老师们虽然在教室中会设立专门的阅读区供学生阅读, 但经调查发现, 所谓的阅读区并不是独立的阅读空间, 在进行活动操作的幼儿和读书的幼儿经常在同一张桌子上, 使他们相互干扰, 幼儿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经常转移注意力。

2.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2.1创设良好的环境

想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首先应该想办法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 老师们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们对阅读的欲望。 一般对幼儿来说, 他们都会对周围新鲜的事物产生很大兴趣, 所以老师们可从这一方面入手, 将幼儿喜欢的玩具、故事书和其他教学用具充分利用起来。 老师们也可以开设阅读区, 给幼儿们提供阅读资料, 这些资料要画面丰富、生动有趣, 在开辟环境中的墙面上可以布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画面提高幼儿们的阅读兴趣。 老师对阅读环境进行创设的时候一定要使阅读环境不受外界打扰, 阅读环境的光线保持充足, 在桌椅板凳和读书资料的选择上必须适合幼儿, 老师可以采取在板凳上铺上舒适的软垫或者用带靠背的椅子这些方法, 在书桌上铺上有趣的画布, 还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需要在阅读区配上一些文字与图片, 通过这些方式布置出比较舒适的阅读环境, 这样幼儿们就能自愿阅读图书。老师们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 幼儿们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对阅读的理解, 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当孩子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起来的时候, 老师们可以增加一些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图书, 利用一些办法增强幼儿的观察力, 让他们逐渐感受到图书里面的信息和资料, 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2.2优化阅读材料的选择

阅读材料是幼儿阅读的直接对象, 直接决定幼儿是否对阅读感兴趣, 所以幼儿教师在阅读材料选择上一定要有针对性。 首先选择的材料故事情节要带有悬念,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些比较平实的故事情节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如看图说话的文本, 故事情节没有起伏和悬念, 故事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大大降低了幼儿阅读兴趣。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主题最好与幼儿日常生活接近, 熟悉阅读内容的背景, 材料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这样幼儿阅读时可以想到自身情况, 幼儿就对这本读物越来越喜欢, 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材料中的词汇要口语化, 这种口语化的语言能让幼儿感到亲切熟悉, 那种太过书面化的语言使幼儿阅读的时候难于理解, 降低阅读兴趣。 对材料版面要采用图画为主、材料为辅的形式, 幼儿们都喜欢图文并茂的图书, 因为对颜色很敏感是幼儿最早发育的后天能力之一, 一个物体以色彩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面前, 孩子们就会对这种事物产生比较大的兴趣。

2.3优化有效指导策略

想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首先应该让孩子们对书本产生兴趣, 教师们可以进行指导使他们对图书产生兴趣。 第一幼儿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 要让他们学会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让他们知道书能帮助我们学习。 第二通过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如图书修补活动, 培养他们对图书的热爱。 第三老师要充分将图画利用起来, 看图是幼儿很喜欢的一项活动, 一定要引导他们对图片进行观察, 以此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第四在阅读活动后开展一些阅读拓展活动, 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巩固。

3.结语

借助早期阅读提升幼儿表演水平 篇6

一.借助早期阅读积累表演素材, 为表演游戏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大多是文学作品, 有诗歌、寓言、神话、童话等不同体裁的内容, 幼儿阅读的面越广, 接触的作品类别越多, 所获得的认知经验就越多, 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的视野就越开阔, 就越能为表演游戏积累丰富素材。教师在开展表演游戏以前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大班幼儿表演的读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首先要对读本进行分析和解读, 掌握读本的核心价值, 通过开展早期阅读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作品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为表演游戏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如大班上学期我们选择开展早期阅读《小熊请客》《狐狸和兔子》作为表演游戏的素材, 大班下学期则选择《小蝌蚪找妈妈》《狐假虎威》。在早期阅读《小熊请客》活动中, 教师通过谈话引入让幼儿了解小熊为什么请客, 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熊请了哪些好朋友到它家做客?小熊请客要事先做好哪些准备?小动物在去小熊家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内容, 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再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进一步梳理画面的内容和情节, 教师在幼儿粗读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表达。如:《狐狸和兔子》画面所传递的大白天狐狸还在睡懒觉的信息, 教师要目的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个什么样的动物, 小熊、小鸡、小猫、小狗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狐狸, 不带它去小熊家做客。通过自主阅读后, 幼儿对作品的角色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他们就会给故事中的各个角色不同的性格、品德定位。狐狸———好吃懒做没出息, 没有朋友没亲戚, 谁见了都讨厌。小熊———热情好客, 勤快爱清洁, 礼貌细心。小鸡、小狗、小猫———活泼可爱、有礼貌的小客人。通过早期阅读的开展, 幼儿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和各个角色的简单对话, 表演游戏时新主题的展开就会更加顺畅。幼儿根据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画面内容的联想就会自主提出需要的道具、头饰, 也会根据故事读本中先后出现的角色来自主安排出场顺序, 还会自主选择同伴进行角色扮演, 根据故事的角色对话进行简单的表演。

二.借助早期阅读丰富游戏情节, 拓展表演游戏内容

大班幼儿开展新的故事主题进行游戏时, 都是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完整表演, 表演的情节比较单一、简短。当幼儿在表演中出现了角色对话遗忘、出场顺序起纷争、故事情节展开单调无趣时, 可借助早期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挖掘画面内隐的故事线索, 加深幼儿对故事各个角色性格特征的理解和感悟。幼儿通过进一步地阅读, 能够从作品画面内容中得到启发和联想, 并能迁移作品的不同经验, 联系实际生活, 丰富和扩充表演的情节, 从而使表演的情节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进一步拓展游戏内容。如:大班幼儿表演故事《狐狸和兔子》, 第一次游戏时会出现角色的出场顺序引发的争论, 表演情节也比较单一, 狐狸一出现直接就跑到小兔家敲门, 把小兔子赶了出去, 小兔子边哭边走遇到了狗、熊、公牛, 它们都来帮助小兔赶走狐狸, 可是听到狐狸的威胁, 那些动物害怕地溜走了, 只有勇敢的公鸡最终帮兔子把狐狸给砍死了。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对故事角色有了初步的判断和理解, 但是这种理解是浅显并略有偏差的。这时, 借助进一步深层次的阅读, 幼儿就会依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想象拓展作品内容。如:狐狸看到暖和的春天来到了, 自己冰做的房子融化了, 会有什么心情, 它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 狡猾的狐狸来到了小兔家, 小兔子会怎么招待它 (结合自己到别人家做客经验进行迁移) , 看到小兔家很漂亮, 狐狸它会怎么做……随着教师问题的提出, 幼儿观察的还是静态的画面, 可是脑海中呈现的却是动态的画面内容和情节, 教师还可以适时请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 改编故事部分情节和续编故事结尾, 鼓励幼儿在阅读中即兴表演精彩的故事片断。随着幼儿阅读的深入和增多, 幼儿对《狐狸和兔子》故事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表达, 并把积累的经验迁移和充实到表演中来。在下一次的表演中, 幼儿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就更丰满了, 游戏情节也更丰富有趣了, 幼儿在表演中增设了兔子在家里热情地招待狐狸, 还和狐狸玩“捉迷藏”游戏这一情节;增设了看到公鸡用镰刀砍狐狸, 其他的小动物都勇敢地站出来对付狐狸, 有的用脚踢、有的拿石头砸、有的用棍子敲;最后的结尾还增设了兔子为了感谢朋友的帮助, 邀请所有的动物到它的树皮盖的房子里做客的游戏情节。

三.借助早期阅读创新角色对话, 提升表演游戏水平

阅读能力和大班幼儿的表演水平是互补共进的, 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需要早期阅读的基础, 幼儿阅读能力越强, 就越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内涵。早期阅读的前期准备越充分, 表演时幼儿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时就能更恰当、惟妙惟肖地表现。当幼儿对作品的表演遭遇瓶颈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 教师可借助早期阅读进一步全面地理解作品内涵, 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角色性格。通过阅读使大班幼儿不断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 教师要积极鼓励适时引导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改编故事部分情节和续编故事结尾;支持幼儿自编故事角色对话、丰富游戏情节, 创造性地开展表演游戏, 由此促进表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提升表演游戏水平。如:在开展《狐假虎威》表演游戏前, 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狐假虎威》, 围绕一条主线威风凛凛的虎大王肚子饿了, 正四处觅食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狐狸, 这只狡猾的狐狸骗老虎说它才是天神派来的“百兽之王”, 老虎开始将信将疑, 狐狸带领老虎到森林走一趟, 结果发现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他们过来就全部跑光了, 老虎以为小动物是真的害怕狐狸所以才跑, 结果它相信了狐狸说的话, 放过了狐狸。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主要角色老虎和狐狸的神态, 并让幼儿充分认识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和狡猾的狐狸形象从哪些画面内容可以看出来, 当幼儿用不屑一顾、大摇大摆、双手盘踞于胸前等动作、眼神模仿威风凛凛的大老虎的形象时, 证明他们对作品的主要角色的性格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为他们的表演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游戏过程中, 幼儿会出现遗忘角色对话、不合理地自编角色对话, 还会出现角色对话单调无趣的现象, 这就说明了幼儿对该角色的理解不到位, 对该角色的性格特征的把握还比较欠缺。如:《狐假虎威》在表演过程中, 有个别幼儿对狐狸的角色对话的处理就比较简单平淡, 特别是面对凶猛的老虎时狐狸的表情从惊慌失色到虚张声势的明显而夸张的变化, 如何用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教师再次梳理作品中主要角色的心理变化就非常有必要和及时, 针对狐狸的心理变化可再次引发幼儿讨论和思考, 狐狸面对要吃掉它的老虎会怎么想?它会用什么花招骗过凶猛的老虎?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阅读和第一次的表演经验, 幼儿对主要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当教师再次梳理时幼儿对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幼儿再次用语言表达时就会比第一次阅读更完整、生动、形象。根据教师的提问幼儿有的回答说碰到凶猛的老虎我完蛋了, 这下死定了。可是, 如果我想出一个好办法骗过老虎, 我就会得救了, 我就跟老虎说我是天神派来的百兽之王;有的说我真是倒霉, 怎么就让老虎给发现了, 这可不妙, 我得想办法救自己, 有了, 我就骗老虎说我是天神派来的百兽之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请幼儿结合自己对角色性格的理解创编合理的角色对话, 用动作、表情、眼神表现作品角色的性格。下次表演游戏幼儿就可以把早期阅读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表演中来, 比较合理、创造性地自编各个角色的对话, 创造性地开展表演游戏, 使表演游戏水平有效提升。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借助早期阅读优秀读本, 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升是非常可行的。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读而优则演, 演而优则读”, “以读促演, 以演促读”, 让阅读与表演相互交融, 互促共进。

参考文献

[1] .《早期阅读的整合教育》颜晓燕著

[2]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指导与实施》林菁主编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篇7

1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的前3年, 处于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具体来说, 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相当于成人脑重的30%, 2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0%。在2岁~6岁, 儿童的脑重从成人脑重的70%达到90%。最后, 到20岁左右, 脑重才完全达到成人水平。婴儿在一生中的最初3年所获得的体验和经历丰富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以后的大脑发育。因此, 0岁~3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早期经验丰富, 大脑的效率会越高。换言之, 最初3年所处的环境, 实际上塑造了婴幼儿的大脑, 婴幼儿的早期经历的事越有意义, 越富有连续性和趣味性, 婴幼儿的大脑也就塑造得越精妙, 这将影响他一生的学习能力及竞争能力。而这些是直接受家长的影响, 即家长是否能为他营造良好的家庭抚育环境 (包括一个安全可靠的, 充满听觉、视觉、语言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和经历) 来促进大脑结构的发育。

同时, 0岁~3岁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形成、习惯培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 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而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生活场所和主要接触的人分别是家庭和父母亲。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亲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因此, 如何与婴幼儿建立一种充满爱心、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关系, 使他感到舒适, 这种感觉会有利于他探索周围世界, 并通过这种探索来学习新的技能。如何在他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体验和经历, 使他在各个阶段都得到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这些都是每位婴幼儿家长必备的能力和素养。

为此, 提高婴幼儿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规范他们自身的教养行为,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进而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是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任务。

2 婴幼儿家庭教养工作的目的

婴幼儿家庭教养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形成对孩子正确的教养态度, 培养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养行为包括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表现、对孩子实施适当的主动教养;通过提高家长教养的质量, 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包括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

3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

3.1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

指导的内容要体现新形势下家庭早期教育的新起点和新特点, 反映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思想, 宣传现代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加强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2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应具有阶段性

指导的内容要包括介绍不同年 (月) 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婴幼儿所处年 (月) 龄段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特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 并提出供家长参考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然后确定重点指导的内容。

3.3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应具有差异性

指导的内容要包括介绍不同年 (月) 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差异及婴幼儿的个体差异等, 要按婴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给予适时、适当的刺激, 不能拔苗助长。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与家长交换意见。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介绍, 特别是要让婴幼儿父母认识: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重视动作培养、防治常见疾病等对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祖辈、保姆与父母的角色和责任等。在重视观念转变的同时, 要针对婴幼儿发展和父母教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指导时除提供一般内容外, 重点加强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抱与爬;夜间哭闹与睡眠;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母婴依恋;理解与交流;行为习惯的培养;管教与独立;户外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与游戏;阅读与语言;婴幼儿玩具与环境创设等方面的指导。

对家庭父母要进行合格父母职责的指导及亲子教育指导, 正确的教养观念、教养态度和家庭教养的内容、方法等有关知识。如科学育儿、科学喂养、环境创造、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涉及面广泛, 全社会都应该积极支持并参与此项工作, 共同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篇8

关键词:幼儿园 早期阅读活动 指导策略

随着阅读理念的逐渐加深,众多的教育界人士也逐渐关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是孩子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有自己的思维认知,在这个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对孩子们人格的塑造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动机及其意义

1.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涵义。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孩子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将他们区分开来,给予孩子们适合的读物,采取看、讲、画等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初步体会阅读,了解阅读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第一,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期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在此期间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刺激幼儿脑神经组织的发育还能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想象力,加强幼儿的世界认知能力。第二,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8岁以前是孩子获取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为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现状

1.思想上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误解。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学习的重点是口语,阅读是小学之后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园期间就开设阅读活动会使孩子产生压力,从而“怕”上学。部分家长将文字与阅读相联系,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识字,缺乏阅读的能力。

2.对幼儿早期阅读缺乏引导。目前的教育体制,多数幼儿园教师还是停留在幼儿口语教育上忽略阅读的教学。大多幼儿园虽有早期阅读活动,但老师缺乏引导,只注重孩子的结果而忽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的体会,从而使得早期阅读活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3.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条件受限。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阅读文本,但大多幼儿园没有充足的阅读文本,新书的上架速度也较慢,导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书资力量不够。在家庭中孩子没有阅读的氛围也缺少孩子阅读的场所,导致孩子阅读兴趣急剧下降。

三.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1.创设优良的阅读活动环境及配套设施。在幼儿园中创设优良的阅读活动区,在走廊或拐角出张贴阅读资料,使幼儿在幼儿园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对阅读文本的要求度极高,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年龄,选取适宜的读物,并且提高书的更新速度,使幼儿园的图书储备率能够满足阅读活动的开展。

2.将游戏及情景融入阅读中,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教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根据阅读书本的故事设置相应情境或相关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阅读的魅力。例如,小红帽的故事,可以选取三个孩子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及狼三个角色,教师对孩子进行引导,指导孩子们如何表演,让演出者及观看者都能更充分的了解故事情节,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3.视听说等多种方式结合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播放机播放故事、多媒体放映片段、口语讲故事等多种手段阅读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根据阅读读本用手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类似童话故事的城堡的阅读时,可以在孩子周边摆放水彩笔、蜡笔、白纸等绘画工具,也可以向孩子们提供橡皮泥、树枝等工具,让孩子们描绘出他们想象中城堡的样子,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能力。

4.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导向作用,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了解阅读活动的流程,不仅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幼儿园改进,同时又能将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方式转移到家中,使幼儿在幼儿园和家中都能得到阅读的指引。

四.结语

本文围绕幼儿园教育的相关背景,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研究并给予了发展策略。早期阅读是教师、家长不可小视的部分,它能够帮助幼儿发展思维、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孩子今后的个人发展。不仅幼儿园能够为早期阅读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给予幼儿阅读的环境、图书及各方面硬件设施,家长在家中也能为孩子创造早期阅读的环境,望各个幼儿园、教师、家长能够在充分重视早期阅读,将孩子培养成全方面优秀的人才。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篇9

亲只能看看哦 不能抄袭哦 这文章得过奖的,稍微抄点木有事情,啦啦啦~狸子留

2——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摘 要]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这种阅读对幼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早教基地教师在分析2——3岁幼儿早期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选择、指导策略的实践,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语言学习的空间,促进家长及看护人对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重视。

[关键词]婴幼儿、阅读、策略

婴幼儿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和技能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两岁以前,幼儿就可以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初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观念。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不管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也可以发展一种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这是婴幼儿早期阅读重要的身心基础。

在现实的生活中,孩子们早期阅读活动并没有引起家庭的重视,一部分家长认为对2——3岁婴幼儿开展阅读还来说太早了,那是上学以后的事;另一部分家长把早期阅读归结为认识几个汉字,因此家长们把对孩子实施的阅读当作是一种追求纯记忆的汉字学习,如何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给予孩子们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的指导,成为行知幼儿园《0——3岁社区散居婴幼儿亲职教育指导机制的研究》下子课题《2——3岁婴幼儿亲子早期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2005学年区特级教师课题)的研究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婴幼儿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它提出要培养婴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婴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婴幼儿....页脚

...页眉 的前阅读能力。2——2岁半是婴幼儿词语表达的“爆发期”,这是对语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能够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合适的读物、游戏的形式,特别有助于婴幼儿语言潜能的开发。

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行知早教基地在社区开展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指导已经有两年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的孩子正处在婴儿期与幼儿期的衔接期,孩子们此时的阅读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阅读,它是孩子们运用特殊的阅读技能对特殊的阅读材料进行理解的过程。

(一)读者的特殊性

2——3岁的婴幼儿最为突出的阅读特点是没有识字的基础,他们完全不识字或只能识个

别的字,这就决定他们的阅读不能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同时,因为此时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生活、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极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推理水平比较低,表现在:自觉性差,孩子们往往答非所问,思考问题不以当前的目的任务;概括性差,孩子们一般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前后连贯的阅读信息中进行总结,这就限制了婴幼儿阅读理解的水平。

(二)读物的特殊性

虑婴幼儿的身高、光线问题,利用阅读指导帮助家长建立定期消毒的习惯,确保婴幼儿阅读活动的安全。

2.安全的心理环境。

亲子氛围本身就是保证婴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婴幼儿产生阅读兴

趣的首要条件。在实践中,我们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的时候采用“接触”方式,一般要求家长将婴幼儿抱在怀中,尽可能满足婴幼儿在阅读中的“肌肤接触”的需求,为婴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阅读心理环境。

(一)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

2——3岁的婴幼儿表象与符号的认识刚刚建立,处在认识事物的阶段,过度夸张的变形

....页脚

...页眉 的图像不利于婴幼儿的认知。在实践中我们和家长及看护人按以下标准选择早期阅读的材料:

·图像大,一页最好一个清晰的图像 ·画面美,线条柔和,避免无关刺激干扰 ·形象真,以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为主 ·语句,重复、有规律、一页一短句 ·读物,一本一故事

三、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的婴幼儿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的,这种“看”是婴幼儿初期的阅读方式,他们甚至会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特征:拍书、咬书、把书当作是他们的玩具;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假装性的阅读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关注一些随意翻阅到的阅读疑惑,所以我们应该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帮助婴幼儿家庭开展好早期阅读。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内部动机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婴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

效果。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喜欢看书,而且部分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心最初也只是受潜在的动机力量驱使,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和乐趣才能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因此婴幼儿的内部动机是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除了向家长及看护人提供推荐有趣、适宜婴幼儿发展的读物以外,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婴幼儿的主动性。

我们不可能期望2——3岁的孩子用意志和努力来阅读,但只要家长及看护人能够及时发

现孩子兴趣,并为幼儿创设早期阅读情境,就能够引起婴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我们引导家长潜心观察婴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在家庭的阅读区域....页脚

...页眉

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如:韬韬(2岁3个月):是个车迷,无论是马路上、电视上,还是图书上,只要有汽车的出现,韬韬就不会放弃„„于是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将韬韬对汽车的兴趣作为阅读情境创设的内容。老师和家长开始收集一些与汽车有关的读物:《小老鼠的蛋壳车》、《鼹鼠的皮鞋汽车》、以及“一些介绍汽车类图书”等,这样韬韬就特别衷情于阅读活动。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婴幼儿的求知欲。

2——3岁的婴幼儿进入阅读情境需要教师、家长及看护人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即在阅读 的读物内容和婴幼儿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婴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多多(3岁)教师现场指导:有一只小松鼠在大石头上盖了一间新房子,可是每天早晨起来,它发现自己的家会搬到一个新的地方,这是为什么?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个秘密。

由于2——3岁的婴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提供问题的情境时应该尽量将问题提得小、具体,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幼儿产生想阅读读物的欲望。

(二)设计游戏方式,引导婴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游戏是婴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早期阅读应该是2——3岁婴幼儿与教师、家长和看

护人或同伴一起玩耍的一个游戏。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读物的娱乐功能。

角色扮演是2——3岁婴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阅读时,利用故事

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婴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婴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婴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角色扮演的阅读游戏中,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家长在角色游戏中必须十分投入,不能敷衍了事,以免影响婴幼儿的阅读情绪。如:在《小老鼠的泡泡糖》中教师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音乐,引导家长和婴幼儿一起模仿小老鼠这个角色,让婴幼儿体验阅读物本身的愉悦特性,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他在活动中特别投入。

....页脚

...页眉

2.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提高婴幼儿阅读的参与性。

有许多的读物本身带有游戏性,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仔细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读物本身的游戏性,设计有助于婴幼儿阅读效果的游戏。如:在亲子阅读《袋鼠蒙蒙》一书时,教师帮助家长准备适宜的小口袋,指导家长带着孩子用肢体动作感受袋鼠蒙蒙的蹦蹦跳跳,婴幼儿很满足,仿佛就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婴幼儿很快在游戏的情景中把读物的内容表达出来。

3.设计游戏的环节,增强婴幼儿阅读的兴趣。

在2——3岁婴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家长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指导中,教师引导家长设计“投股子”的游戏,将兔妈妈和小兔子的故事情节的故事片段图片贴在“股子”上,让家长和孩子通过抛“股子”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拼图、说相反的、改错法、猜谜法等方式,都是婴幼儿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三)运用表象原则,提高婴幼儿阅读的能力

所谓的表象原则是指引导幼儿依据读物所提供的文字内容,通过绘画、图解在婴幼儿头脑中将阅读材料形象化,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有力的搭配(内容与表象),从而提高婴幼儿的阅读能力。

1.用绘画、图表的方式表达或迁移婴幼儿对阅读作品的理解。

尝试用绘画或图表的方式,帮助幼儿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是符合婴幼儿的阅读特点的。

婴幼儿没有文字的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通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图形符号进行语义链接的,因此,绘画和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如:毛毛(2岁8个月)特别爱漂亮,但却不能好好的吃饭,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想变蝴蝶的毛毛虫》故事与婴幼儿分享,在阅读毛毛虫努力吃好每一顿饭的基础上,鼓励婴幼儿用“贴粘纸”的方式和妈妈共同制作自己的就餐计划。如此,引导婴幼儿愉快地投入阅读,充分地体验阅读表达的快乐。

....页脚

...页眉

2.用迁移、延伸想象的方式为婴幼儿提供学习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途

径。

2——3岁的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指导家长用迁移法,引导婴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提出表达的要求。如:在指导家长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时,教师为家长和幼儿准备了兔子发夹,吸引幼儿迁移作品“如果你是小兔和兔妈妈,你们会怎么变呢?”引导家长和幼儿根据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母子亲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婴幼儿喜欢反复的阅读曾经读过的图书,并喜欢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图书所提供的故事世界,如何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有新的收获与感受?教师指导家长或看护人运用延伸想象的方式,让婴幼儿在熟悉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想象,以满足婴幼儿反复阅读的新鲜感和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如:在《风娃娃》的阅读中,教师引导家长在阅读的最后想象“风娃娃”还会做些什么好事?(鉴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点,在引导婴幼儿延伸想象的时候,提供用图片进行引导)

▲婴幼儿述说:

——外婆刚洗的衣服很湿,风把它吹吹干(教师整理:风把外婆洗的衣服吹干)

——小船开不动了,风推它(教师整理:风吹着小船向前开)

——太阳大,小朋友很热,风吹过来小朋友很凉快(教师整理:风给小朋友吹吹凉)

„„„„

3.用图文相符的符号方式,为婴幼儿改编或仿编提供路径。

为了帮助没有文字基础的婴幼儿开展丰富的模仿、改编,在实践中教师运用图文相符的符

号方式,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并尝试根据教师或家长提供的图文相符的符号材料,运用理解作品的格式,简单地模仿改编。如:《颜色宝贝做游戏》

....页脚

...页眉

红、黄、蓝、绿 色彩宝贝做游戏

红色跳进小花里(红色标记和无色小花),小花变得红红的;(红色小花)绿色跳进小树里(绿色标记和无色小树),小树变得绿绿的;(绿色小树)黄色跳进房子里(黄色标记和无色房子),房子变得黄黄的;(黄色房子)蓝色跳进云朵里(兰色标记和无色云朵),云朵变得蓝蓝的;(蓝色云朵)教师利用图文相符的符号方式,为婴幼儿理解作品扫清障碍。然后,教师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一系列可供婴幼儿模仿改编的材料,如:红色标记与辣椒、绿色标记与小草、黄色标记与香蕉、蓝色标记与海豚让幼儿模仿改编与表述。

(四)紧贴生活资源,丰富婴幼儿阅读的内容

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发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这里记录一个“读广告册”的阅读现场指导案例。

▲案例过程:

2006年3月16日,老师如约来到宁宁家中,按照上次的安排,老师今天的任务是给家长做个童谣《小花伞》的阅读现场指导。可到了宁宁家,发现宁宁正在十分认真地翻阅爸爸妈妈从超市拿回来的广告册,宁宁平时最喜欢老师到家里来,今天却像没看见似的。妈妈责怪宁宁没有礼貌,老师用手放在嘴边,让妈妈不要打扰宁宁的阅读。然后,老师进入宁宁的阅读中,和宁宁共同阅读起超市的广告册。老师:“好漂亮的广告册,老师可以和宁宁一起看吗?”宁宁大方地接受一起阅读的建议。老师:“广告册上有些什么,宁宁能介绍一下吗?”宁宁开始就翻到字这一页说:“毛巾、盆、衣服、纸„„”老师:“它们有什么用?”“毛巾洗脸、盆是放水的,洗脸水!纸是擦鼻涕、擦屁股„„”宁宁说。老师:“说的真好!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前面吗?”宁宁把广告册前面,和老师一起阅读,并一边看一边把自己认识的东西介绍给老师听„„老师:“宁宁最喜欢那一页的东西?”宁宁开始翻阅查找,它翻到了玩具的那一页说:“宁....页脚

...页眉

宁喜欢汽车、喜欢皮球、喜欢这个(指着轮滑鞋)„„”老师:“宁宁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玩的吗?”宁宁说:“汽车开开的„„”,老师:“皮球宁宁有没有?”“有,宁宁和爸爸玩!”宁宁指着轮滑鞋说:“宁宁轮子鞋子„„!”老师纠正:“这个叫轮滑鞋,穿上这个鞋子,宁宁可以像小汽车那样走路了!”老师:“这本‘书’是谁发现的,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宁宁把它放到那里(图书篮),下次还可以看!”宁宁和老师一起阅读广告册,宁宁很开兴。

▲教师反思:

·善于把握生活中婴幼儿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婴幼儿的语言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来自于

阅读物;更应该来自于幼儿的生活。

·阅读活动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这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可以是教师、家长引发的,更应该是幼儿自发的,因为当孩子自发地产生阅读的要求时,才可谓真正的主动阅读。

·教师和家长应该支持、配合孩子们的阅读精神,保护好孩子阅读的兴趣,不以成人的安排打断或干扰孩子们的阅读活动。

·对于孩子自发阅读的材料,教师、家长引导时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教师、家长的引导要恰到好处,既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培养孩子阅读的敏感性与洞察力。

▲给家长的建议:

·保护孩子积极的阅读状态,不以放弃孩子的主动阅读,换取孩子的被动阅读。

·理解、支持、配合孩子阅读感兴趣的生活资源,适时地给予表达、交流和指导。

·阅读指导要及时,又要适时,要聆听孩子的阅读愿望,不随意地否定孩子主动阅读的材料或精神。

(五)依据认知特点,设计婴幼儿阅读的合理结构

....页脚

...页眉

2——3岁婴幼儿的早期阅读应该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渐次进行,因此教师或家长是否能够设计符合婴幼儿认知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

1.根据婴幼儿的年龄,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

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阅读设计应该尽量直接、形象、具体,结构不易复杂,实践中我们

采取:朗诵欣赏(教师、图文对应)——适度提问(理解情节、把握关系)——讨论归纳(形成结论,获得经验)活动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的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所以孩子们产生自发阅读的机会会出现并增加,此时采取:自由阅读(婴幼儿先阅读)——共同阅读(教师与婴幼儿、家长与婴幼儿)——适度提问(可以阅读以后提问、也可以边阅读边提问)——多元参与(绘画或游戏)——延伸想象(形成新经验)活动结构。

2.根据阅读作品不同的阅读重难点,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

在作品阅读中,教师、家长会根据作品分析作品的重点、难点。所以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

作品的重点、难点设计阅读活动的结构。如:在作品《颜色宝贝做游戏》阅读设计中,教师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红、黄、蓝、绿的颜色和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各种图案的白色卡纸,采取:欣赏诗歌(朗读欣赏、操作欣赏)——色彩操作(幼儿自主操作)——模仿改编(根据自己的操作理解原作品,并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仿编)。

婴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不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师、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作品特点进行阅读活动的结构设计。

2——3岁是早期阅读的关键期,此时由于特殊的阅读特点,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学习历程,所以教师、家长应该采用综合的手段寻找合适的阅读指导策略,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页脚

...页眉

文献参考:

早期阅读教育中读本的选择和价值

„„„„„„„„„《学前教育》增刊,蒋静,(2004)京新出报刊增准字第544号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周兢,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常生活中的早期教育阅读指导

„„„„„„„„《学前教育研究》,余珍有,2005年第1期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研究》,张明红,2005年第1期

集体阅读策略探寻

„„„„„„„„《幼儿教育》,江苏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王莉莉,2005年第2期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探究 篇10

一、幼儿早期阅读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1.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促进注意力的培养。

幼儿的特点是:“无意注意高度发展, 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所谓“有意注意”, 指幼儿逐步能支配自己的注意, 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幼儿阅读富有趣味的图书, 就把注意集中在图书上, 坐下来较长时间津津有味阅读, 这很有利于逐步改变幼儿注意的不稳定性和不持久性, 培养集中注意力。

2.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增强记忆力。

记忆力是把感知材料在脑子里保存下来并把它重现出来的能力。幼儿和成人一样, 要把感知材料记住, 要多次反复。例如舞蹈和唱歌, 舞蹈动作经过多次反复以后, 幼儿就记住了, 唱歌的歌词经过多次反复以后记住了, 中国说文解字中学习的“习”字解释为“鸟肆飞也”, 一件事情, 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幼儿园阅读图书, 既可以对幼儿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例如幼儿园老师讲过白雪公主的故事, 幼儿通过用形象的图像构成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的图书, 既是一次重复学习, 又进而理解故事内容, 这样, 白雪公主的故事就更长久地保存在幼儿脑子里了。这既是教育教学的作用, 也是幼儿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记忆力的作用。

3.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促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 和灵感思维 (包括联想和想象力) 。这三种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又是互相联系的。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 但并不是说, 不存在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只是后者是很初级的, 其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幼儿阅读图书, 至少从两方面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是通过阅读图书感知具体形象的知识, 能够发展形象思维, 丰富拓展知识;二是通过阅读图书, 激发儿童思考, 与已有知识经验包括老师讲课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矛盾, 提出疑问, 探究答案, 具有思辨能力。这就能推动幼儿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在促进上述两种思维的基础上, 可以推动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力既包含有形象思维, 又有抽象思维。

二、幼儿早期阅读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幼儿园老师应加强对幼儿阅读的辅导。

幼儿园老师要做好幼儿阅读的引导和辅导工作。他们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认识幼儿阅读对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以及今后成长的重大意义, 并掌握小中大班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原则, 贯彻尽可能扩大幼儿知识面的原则, 防止单一化阅读, 从而影响幼儿的兴趣。据了解, 日本专门编辑了供1~3岁和4~6岁幼儿阅读的以画面为主的百科全书, 以扩大幼儿知识面和培养爱科学的思想。这种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在幼儿园的幼儿阅读辅导, 主要途径是:

(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活动中集体阅读。目前我国已出版多种以幼儿为对象的期刊。如《咪咪画报》、《幼儿画报》等。这些期刊中的图文并茂, 具有更切近幼儿现实生活的特点。老师可以选择期刊上最富于吸引力的某些画画篇章进行讲解。辅导幼儿学习期刊, 引起幼儿阅读期刊的兴趣, 推动期刊的订阅。当然其他图书也可以精选优秀的作品组织幼儿集体阅读。

(2) 教师要结合讲故事和复述故事进行阅读辅导。老师就某一本童话、寓言或历史故事书, 在活动中讲述, 故事讲完后, 告诉孩子这个故事是在哪本书上。特别是对于某些较有情节的故事, 讲到转折关键的“骨节眼”上时, 可以暂且停住, 告诉孩子这个故事是在某本书上, 让孩子怀着急切的心情到书上去找下文。组织阅读后, 让孩子复述故事和未完的情节, 并让大家来补充。这样做既引导了幼儿阅读图书, 又辅导了幼儿理解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找书来阅读。对孩子已经看过的图书上的故事, 老师可以提问, 鼓励孩子附加自己的想象复述故事情节, 引导孩子理解和思考故事内容。这样, 幼儿就会有阅读的成就感, 从而增加阅读兴趣, 由老师家长要他读变成自己找书读。

(3) 教师可以结合游戏进行阅读辅导。为了让幼儿熟悉图书区中图书的借阅, 可以组织孩子玩“图书室借书”游戏, 由幼儿担任图书室小管理员, 其他幼儿轮流向图书室借书, 每个幼儿要说出一个要借的书的书名, 讲出一条爱护图书的规定, 如不能弄脏、不能撕破等。把借书活动和爱护图书的教育融进游戏中去。还可以组织适合幼儿表演的童话故事, 进行表演游戏, 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好理解图书的内容。

2. 教师要动员家长对幼儿进行阅读辅导。

现在年轻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幼儿智力开发, 这是动员家长做好阅读辅导工作十分有利的条件。要动员家长参加幼儿阅读的引导和辅导。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 家长业余有读书习惯无疑对幼儿的阅读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给幼儿订阅期刊、带孩子到书店买他喜爱的书, 参观图书馆, 在幼儿生日送他精美图书, 这些都能起引导作用。家长要抽一点时间给幼儿讲解图书的内容, 把文字说明读给幼儿听, 讲解后, 向孩子提问, 或让孩子提问, 或进行复述。在孩子向父母复述图书内容时, 要有兴趣地耐心听他复述, 多鼓励,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切不可不耐烦地呵斥, 以免伤害他的积极性。

当然,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持之以恒, 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探究总结了两点。

上一篇: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下一篇:应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