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路径九篇

2024-05-11

全民健身路径 篇1

虽虽然然目目前前健健身身路路径径中中有有很很多多种种健健身身器器材材, , 不不过过总总体体而而言言, , 健健身身路路径径器器材材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即有氧运动类器材、伸展 (柔韧) 运动类器材、力量锻炼类器材、平衡能力锻炼类器材、趣味型健身器材等。

一、有氧运动器材器材。

健身路径中有氧运动器材很多, 如跑步机、太空漫步机、划船器等。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 提高机体抵抗力, 抗衰老, 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 增加脂肪消耗, 防止动脉硬化,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 结合有氧运动, 不仅减肥能成功, 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动者者也也是是非非常常有有益益的的。。另另外外, , 有有氧氧运运动动还还具具备备恢恢复复体体能能的的功功效效。。

二二、、柔柔韧韧性性运运动动器器材材

健健身身路路径径中中柔柔韧韧性性运运动动器器材材有有腰腰背背屈屈伸伸凳凳、、转转体体训训练练器器、、压压腿腿训训练练器器、、鞍鞍马马训训练练器器等等。。身身体体的的柔柔韧韧性性是是支支撑撑运运动动器器官官的的机机能能特特征征, , 它它决决定定着着身身体体各各个个关关节节动动作作的的幅幅度度和和灵灵活活性性。。同同时时也也反反映映身身体体各各个个关关节节活活动动时时, , 跨跨过过关关节节的的韧韧带带、、肌肌腱腱、、肌肌肉肉、、皮皮肤肤和和其其他他组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经常做伸展练习可以保持肌腱和韧带的弹性, 关节的活动范围将明显加大, 灵活性也将增增强强。。可可以以减减少少由由于于动动作作幅幅度度加加大大、、扭扭转转过过猛猛而而产产生生的的肌肌肉肉和和关关节节的的损损伤伤, , 减减轻轻肌肌体体疼疼痛痛, , 提提高高生生活活质质量量。。

三三、、力力量量性性锻锻炼炼器器材材

健健身身路路径径中中力力量量性性锻锻炼炼器器材材有有很很多多, , 例例如如, , 单单杠杠、、双双杠杠、、臂臂力力训训练练器器、、背背腹腹肌肌组组合合器器等等。。经经常常进进行行力力量量练练习习, , 能能增增加加人人体体中中肌肌肉肉的的成成分分和和肌肌肉肉的的力力量量, , 延延缓缓肌肌力力衰衰退退, , 预预防防骨骨质质疏疏松松, , 防防止止腰腰背背痛痛和和生生活活中中的的意意外外跌跌倒倒, , 保保持持老老年年人人生生活活自自理理能能力力, , 提提高高生生活活质质量量。。

四、平衡能力锻炼器材

健身路径中平衡能力锻炼器材有梅花桩、弹力桥、平衡木、步行软梯等。维持平衡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能力, 良好的平衡能力对于保证人体完成各种动作, 以及站、立、行, 减少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机率,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趣味型健身器材

健身路径中趣味型健身器材有投篮器、跷跷板、溜溜板等。这类器材主要是为少年儿童提供娱乐游戏而设置, 趣味性健身器材有利于提高儿童身体活动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达到活动身体, 增强体质质的的目目的的。。

健健身身者者应应选选择择的的适适合合于于自自己己的的健健身身路路径径锻锻炼炼器器材材。。例例如如, , 为为了了提提高高心心肺肺功功能能适适应应水水平平, , 可可以以选选择择室室外外跑跑步步机机、、划划船船器器、、太太空空漫漫步步机机等等器器械械进进行行锻锻炼炼。。

健健身身路路径径运运动动器器材材众众多多, , 各各有有特特色色, , 健健身身者者可可以以根根据据自自身身身身体体状状况况和和锻锻炼炼目目的的选选择择合合适适的的运运动动器器材材。。在在选选择择体体育育健健身身器器材材时时, , 除除了了根根据据上上述述健健身身器器材材功功能能分分类类进进行行选选择择, , 还还应应注注意意以下方面:

一、选择锻炼器材要因人、因地而宜, 进行运动应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为目目的的, , 进进行行多多项项性性和和交交叉叉性性的的体体育育锻锻炼炼, , 使使身身体体各各项项机机能能都都得得到到锻锻炼炼。。同同时时, , 各各社社区区健健身身路路径径由由于于场场地地、、环环境境的的差差异异, , 设设施施设设置置会会有有所所差差别别, , 选选择择锻锻炼炼器器材材还还应应根根据据现现有有的的场场地地器器材材设设施施条条件件, , 进进行行选选择择, , 以以便便于于开开展展为为宜宜。。

二二、、根根据据兴兴趣趣和和爱爱好好选选择择锻锻炼炼器器材材因因为为每每个个人人所所喜喜爱爱的的体体育育锻锻炼炼项项目目是是不不同同的的, , 健健身身路路径径锻锻炼炼中中也也存存在在这这个个问问题题。。例例如如, , 在在健健身身路路径径有有氧氧运运动动器器材材器器材材中中, , 有有些些人人在在对对滚滚筒筒感感兴兴趣趣, , 有有些些人对太空漫步机健身跑感兴趣。一般而言,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器材, 有利于取得好的运动效果, 也有利于锻炼能长时间坚持。不过, 在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器材的同时, 也要注意锻炼的全面性, 不能因为兴趣而使锻炼单一化。有氧运动、伸展性运动、力量性锻炼等应该全面兼顾。

三、根据工作和生活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器材

全民健身路径 篇2

1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特征及分析

1.1 武汉市市民参与全民健身路径的状况不容乐观

查阅1996年后近20篇关于全民健身路径的相关文章的观点中,在群众对于健身路径的参与状况都持肯定态度。鲁家政在《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分析》中,对是否喜欢这套健身器械的调查中结果是“大多数人(86.1%)对这套健身器械表示满意。”丁庆建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群众对于健身路径的参与积极,特别是大中城市里,群众的参与热情极高,参与的态度坚定,对健身路径器材基本满意。”作者通过对武汉市部分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路径和固定晨晚练点进行走访和连续观察,发现在全民健身路径中锻炼的人数,远不如在其它场所进行锻炼的人群。如在对外开放的学校运动场跑步、打球参与者众多以及武汉的固定晨晚练点的广场舞、散步、武术、健身气功、羽毛球、打陀螺等均是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部分锻炼者的参与,单纯在健身器材上进行单一锻炼的人还是占少数。因此,健身路径内容的丰富性有待增加。

1.2 国家级体育公园使用率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武汉市的“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在全国都极具特色,四周棕榈、蓝天竹等树木郁郁葱葱,茂密的植物景观环绕,以“中国第一健身长廊”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公园。其中汉口江滩三期犹如一个巨大的体育场。1.5万平方米的沙滩游乐场,近6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休闲广场,84套健身器材,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标准篮球场、标准足球场、5人足球练习场、网球场、标准游泳池、彩色沥青运动步道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近万人活动。汉阳江滩二期以大型运动场为主打。拥有6个网球场,6个篮球场,1个大足球场,5个小足球练习场,1座标准游泳池,1座3000平米的戏水池……汉阳江滩有约20种体育健身设施。可是得到国家级体育公园实惠的市民仅占极少数。因此如何让国家级体育公园服务于更多的武汉市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3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根据相关学者对健身路径的研究认为“健身路径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健身活动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锻炼方法。”[1]从学者的观点来看健身路径不仅仅是物质设施的安装,还需要科学的锻炼方法。作者通过走访和观察发现,部分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锻炼者,服装、运动量、运动方法、运动时间的科学性还存在不足。部分锻炼者认为体育锻炼就是动动胳膊、甩甩腿,将自己折腾到出汗,快乐就行了。选择健身器材、选择何时进行锻炼以及锻炼时间的长度皆较随意。

武汉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早在2008年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900名,平均每1000个人就有1.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000。不难看出,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提高科学性方面不管是在人、物、方法方面都是很优秀的,为什么锻炼者的科学性却没有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呢?因此,健身路径锻炼科学性方面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4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全民性需要进一步体现

1.4.1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不能满足青少年锻炼的需要

据调查,武汉市中小学生对健身路径的态度与中老年相比,热情度和使用率都相当的低。在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到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达到3-4次/周的学生分别为:小学生有69人,占小学生总人数的45.70%;初中生54人,占初中生总人数的20.30%;高中生为8人,占高中生总人数的4.68%,几乎从未参加过的人数比率是29.93%。结果显示越到高年级不喜欢健身路径的比例就越高。其中,不喜欢到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结果显示:14.12%不知道怎么练习;26.70%觉得有点危险;18.20%怕同学笑话;40.99%认为不刺激、不好玩。其中不刺激、不好玩名列第一。因此,在大力建设社区体育的同时,要考虑到青少年的需要,不能以形象工程代替他们的选择。

1.4.2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不能满足残疾等弱势群体锻炼的需要

2009年12月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民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积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总体要求,根据残疾人特点,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广大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开发、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和活动”。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为残疾人提供健身路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由于健身路径的器材供应商提供的器材均为正常人使用的,所以据走访和调查显示,迄今各社区均无残疾人健身路径。因为没有适应残疾人的运动器械,所以很少有残疾人在健身路径中锻炼。

2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未来发展趋势

任何事物都必须能从深层次中探寻到其存在的内在价值和精神,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因此,根据武汉市的整体发展和全民健身路径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内在价值应该具有全民性、社区性、科学性和教育性。

2.1 全民健身路径的内容将日趋丰富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是一条在较低经济水平实现我国群众健身场地建设跨跃式发展的有力措施。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目前的户外健身路径的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全民的需要的。全民健身路径只有拥有丰富的健身内容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弱势群体的需求才能真正地体现其全民性。

2.2 全民健身路径将在全民健身中起辅助作用

全民健身路径是现阶段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特别是其免费、就近的优点极大地符合了目前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需要。而自身存在的单调、缺乏挑战、对身体的生理刺激不够大等不足之处,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以及其它体育设施的建设而弱化,所以将来大部分的武汉市民将拥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对健身路径的参与仅是日常健身锻炼的补充和辅助而已。

2.3 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和谐武汉的窗口

张葆君教授提到和谐武汉的基础之一是打造宜居城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武汉城市建设的一个窗口,是承载着市民精神文明生活的一角。将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城市规划、园林部门建设、社区管理等各个部门联合在一起,为打造宜居城市出谋划策。

2.4 全民健身路径将是进行体育科学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在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社区的“认同感”和“文化缩影”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大大超过其它教育形式,使体育科学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全民健身路径是社区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场所,也将是提高市民体育素养,形成全民科学健身氛围,进行全民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2.5 全民健身路径将继续依靠社区进行管理

武汉市“883”社区管理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因此,为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可以将群众的体育活动也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同时,社区管理人员更了解该社区的客观环境和居民需求,使体育建设更贴近市民的生活。

2.6 将出现更多服务型更强的体育公园

由于中国人具有极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武汉市政府、体育局对全民健身的高度重视,建立在各类社区附近,适合群众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公园将出现在武汉市。但提高其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此锻炼,使其交通便利、功能齐全,使休闲功能加强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体育公园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将成为武汉市人文建设的亮点。

3 小结

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市民的选择和使用,更是反映了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管理以及政府的规划和行为。因为,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不仅仅是一条条布置各种器械的路,而是武汉市市民对健康、生存、教育、快乐生活向往的纽带。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还仅仅是开始,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也需要更多的部门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完成,而全民健身路径将肯定会成为武汉市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平台的。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以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内在价值为中心,进一步探讨武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社区的文明建设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武汉,全民健身,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丁庆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4).

[2]李志方,张建业,李相如.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健身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4).

[3]杨立超,刘婷,王广亮.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0,(3).

[4]李相如,范青慧.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5]李相如,张建业.中国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现状与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

[6]岳海峰.全民健身路径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J].体育世界,2009,(4).

[7]王翠芳,史国生.南京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3).

[8]石峰,郭建荣.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9]王相英.全民健身路径安全措施的调查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

浅谈建设全民健身路径 篇3

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完美的形体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全民健身运动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因为参加健身运动可以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排除烦恼、延长寿命,预防疾病,可以大大减少医疗支出,从而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现实意义

(1)全民健身场所不断扩大。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开始,各级政府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大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投入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面向市民的各种类型的健身场地设施相继建成,全民健身活动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带动下,健身长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专项路径、户外健身俱乐部等面向大众的各种类型健身休闲场地设施相继诞生,使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空前跨越式发展。如:2009年安徽省体育局出台了《安徽省万千百农村体育行动计划》(皖体群〔2009〕45号)及2011年《安徽省511城市体育行动计划(2011-2020年)》以来,全省上下形成了一股全民健身热。

(2)各级政府树立为民的良好形象。各级人民政府从关心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出发,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政府为民所思,恰恰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很好地解决了市民就地、就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收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拥护,被广大群众誉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大大树立了地方体育部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民良好形象,也树立了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形象。

(3)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发行体育彩票是中国政府给予体育事业的一项政策。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建设各项体育设施建设,也是对体育彩票销售一种较好的宣传,树立了体育彩票在市场销售的良好形象,从而不断提高体育彩票的发行量。与此同时,大批量的路径器材的安装、使用,也促进了室外全民健身运动器材的研发与生产,不断健康培育了全民健身市场,有利地推动了我国全民健身器材生产行业的发展。据悉,我国全民健身器材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名列前茅。

(4)大大净化了城市环境,助推文明创城。在城市里,积极配合了社区、广场、公园、小区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大大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小区环境的改造,美化了社区环境,丰富了广场、公园、园林建设内容,成为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部分路径工程的选址在城市、乡镇的边缘地带,健身路径的建设配合小区、公园、水域的改造,促进了这些地方的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

二、对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逐步改善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现有的经验,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11工程”“雪碳工程”等的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及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对中、西部地区等投资力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和具有一定经济条件和全民健身习惯较好的农村地区先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三是各级政府出台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加大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有力措施,宣传、鼓励和引导实力较强的企业、个人积极投资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安徽省2011-2015年,全省80%行政村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借助保险手段分散和规避风险,解决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后顾之忧。结合现有的经验,一方面,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之初,可以要求从事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生产、安装的厂家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将这作为其全民健身器材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前提条件之一;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为全民健身器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投保责任险。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使事故处理逐步市场化。通过引进保险机制,为意外风险事故的发生做好充分的经济应对准备,运用合理的手段转嫁高额责任赔偿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后的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3)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管养体系。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体育、城建、规划、土地、社区、计划、园林、保险等部门共同参与。第一,要将路径工程的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年度管理目标,纳入社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第二,在选址上充分考虑带“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在征询专家和走访群众的“双保险”下,避免出现扰民的现象。第三,体育相关部门、受赠单位和生产厂家要签订捐赠协议书,明确产权关系,明确各自权力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四,建议将健身路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纳入社会公共资产管理,由政府买单实行长效管理。第五,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注重各类体育组织的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指导体育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全民健身路径 篇4

1您的性别是

A男B 女

2您的年龄段是

A10-20B20-30C30-40D40-50E50以上3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吗

A 是B 否

4您了解全民健身路径吗

A 了解B不了解

5您平常喜欢在哪儿锻炼身体

A 公园B 社区C家里D广场E学校F其他 6您希望将健身路径器材安装在什么地方公园

A 社区B家里C广场D学校E 其他

7您最喜欢哪种健身路径器材

A 单杠B双杠C 吊环D臂力训练器E秋千F漫步机G其他8您觉得哪种健身路径器材训练效果比较好

A单杠B双杠C吊环D 臂力训练器E秋千F漫步机G其他9您是怎么了解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的A效仿他人B看使用说明C凭感觉D 看书E请教他人10您利用健身路径器材锻炼的目的是什么

A强身健体B疾病康复C消遣娱乐D 提高运动技能E减肥F 其他11您认为使用健身路径器材锻炼的效果

A作用很大B作用较大C作用一般D 作用不大E没有作用 12健身路径器材损坏后维修时间是多少

A一周B两周C一个月D更长时间

13您认为现在桓台县健身路径工程存在哪些问题

A器材数量少B 器材类型单一C损坏无人修理D质量差E设计不合理14您认为桓台县全面健身路径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A维护管理B产品质量C使用功能D 安装质量

15您认为桓台县健身路径出现使用伤害事故的几率是

A经常出现B偶尔出现C从未出现

牛树营

全民健身路径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健身路径,监管机制

一、绪论

在2013年, 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一带一路”是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中孕育于总结出来的。它的核心就是区域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基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经济社会将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并逐渐在国际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建筑与监管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并为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条件。本文基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阐述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以及监管机制, 为我国的健身路径建设提供参考。

二、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分析

1. 群众使用健身路径的原因分析

使用健身路径进行健身的基本目的, 就是保持或者增加身体健康。但是,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从细小的方面对使用健身路径的人进行分析和归类, 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类型:增加自身身体健康、治疗自身的疾病、处于健身为目的的减肥健美、提高自身的运动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国民体质监测表明, 我国的国民体质存在较大的问题, 比如说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脂等是体质监测中高发疾病。这些疾病需要患者坚持完成较强的运动, 进行较高的运动量, 已达到提高康复效果, 提升自己身体健康水平。

2. 群众健身路径的使用需求方面的分析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及长期观察发现, 人们对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较为均衡, 在各种健身器材的使用频率上较为平均, 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 由于不同的健身器材特点, 在使用者的性别上存在差异, 比如说腿部按摩器材、背腰肌组合训练器材以及三位蹬力器材应用者男性较多, 因为这些器材的健身项目基本上是锻炼肌肉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 女性的使用者和使用频率较少。在使用顺序方面大多数的市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 没有一定的原则, 且很少全部使用健身路径的器材。由此可知, 健身器材的使用技巧和使用顺序很少市民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 没有收到较为专业的健身器材使用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所以, 在健身路径的使用上需要政府和社区为市民提供一定的健身指导和培训, 并针对不同的健身目的进行有效的健身策略指导。

3. 使用健身路径的人群构成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读和统计, 结合长期的社会观察, 健身路径的使用人群中年龄长着为多, 这基本上符合使用健身路径器材的目的相符合, 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社会地位不同增加, 对于健康的看法也在改变, 且有较多的时间参与健身。低年龄人群使用健身路径频率较低, 且年龄分布较为分散, 这主要是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 工作时间较长, 且进行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极为不固定。在使用健身路径器材的年轻人中学生占比基本上较少, 他们基本上是在长身体阶段, 且受到学业上的压力和升学的竞争力影响, 基本上在学校或者家中伏案学习, 导致我国学生的体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刚刚步入社会上的青年, 受到家庭、社会以及事业上压力, 基本上也在忙于工作, 忽略了健身的重要性。

三、全民健身路径监管机制研究

健身路径基本上均是建设安装在街道边或者广场的室外空间中, 并且使用者广泛和使用频率较高。首先, 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健身路径出现的问题最多最普遍的是器材的老化、零部件的损坏和缺失, 这些问题占到所有问题中的60%以上。其次, 就是健身路径的人为破坏和人为盗抢等。我国处于健身路径的发展上升期, 其健身路径绝大多数还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健身路径不断建设, 早期的健身路径将进入使用寿命末期, 健身路径的检修维护、报废以及再建设问题将是一个社会问题。基于此, 全民健身路径的监管需要完善和加强, 为健身路径更好地服务市民打下基础。

1. 建立健全规范的全面健身路径售后服务机制

全民健身路径的售后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行, 首先应该积极性健身路径的维护网络构建及售后维护机构的有效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技术成果, 把全国的健身路径进行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比如说, 有国家体育部门对健身路径神经统一的管理, 并在每个健身路径器材上贴上器材的二位码, 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维护方法、建设时间、器材寿命参数、维修和维护单位及联系方式、监管部门及联系方式, 市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器材的使用和监督进行了解, 帮助政府进行器材的维护和监督, 在器材出现问题时, 市民可以获知其维护单位的具体联系方式并对监管部门进行报修。

2. 建立系统的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体系

健身路径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健身路径的申请工作、招标工作、选址工作、安装工作、验收工作、售后工作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并需要全寿命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这些工作均需要进行有效的执行并可进行追溯。

申请管理可以根据国家体育部门进行统一的建设与组织, 并由地方政府部门提出需求并选址。地方政府需要进行前期的论证工作, 包括健身器材的类型、健身器材的数量、健身器材的预算以及选址的依据和考证等资料, 国家体育部门根据相关的文件进行信息的入录和保存, 实现管理的追溯性。

健身路径的生产、安装、维护均需要地方政府根据建设方案和招标事项进行监督, 并根据健身路径项目的统一标识码进行互联网登记, 并实施入录其使用状态。

3.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路径的第三方监管机构

健身路径一旦建设完成, 地方政府根据项目的进程向国家体育主管部门进行项目的审结, 健身路径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的高效运行, 需要建立健身路径的第三方建立监管机构, 从而对政府的管理、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进行监督和管理, 从而推动政府工作效率, 提高我国健身路径的监管水平。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健身路径监管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制度的设计, 比如说, 第三方的监管原则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的设计, 并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引入社会公众的监督和举报机制, 并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公安系统等进行举报信息的接受与处理, 提高健身路径的监管有效性、开放性、制度化等。

四、总结

本文基于笔者的多年对健身路径的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 并结合我国的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 提出了针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监管有效机制, 为我国的健身路径建设提供参考。基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国家急需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需要有系统解决方案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优化, 这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国健身路径的建设与规划提供了基本的解决思路, 为加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 提升我国国民体质, 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寇健忠, 吴鹤群.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品位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6, (09) .

[2]王鹏.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实施效果之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 (03) .

全民健身路径 篇6

1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分析

1.1 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实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具备强身健体的共性,并且还具有器材简便、老少皆宜等特点,十分适合于当前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近些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凭借其休闲性以及便捷性,也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被大力推广为全民健身项目,为提升我国国民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它具有健身性、娱乐休闲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性。通过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但能够强身健身,同时也能够感受并且学习民族文化。将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推广成为全民健身项目,扩大受众群体,也能够让国内外的更多人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他们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同时也能够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3 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国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如今许多地方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条件之下,自然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这便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推广力度,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4 增强各民族人民的爱国情怀

通过一些民族节日、民族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各民族人民情谊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背景之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也能够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信心,他们在积极热情地将本民族的精粹传授给别人的时候,也能够增强其自身的荣誉感,尤其是当其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得到外国友人的肯定的时候,也能够让他们产生一个民族自豪感,产生一种爱国情怀。

2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分析

在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多举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竞赛活动,不但能够给各民族提供一个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且也能够让各族人民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这些民族体育竞赛活动也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在竞赛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竞技水平、民族风格展现出来。并且在竞赛这样一个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不同,他们对于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较少,因而,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他们愿意都能够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健身锻炼,由于其没有太大的条件限制,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且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省人民的生活水平、竞技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云南人民参与民族体育锻炼的热情也逐渐高涨,这也为推动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全民健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对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也能够有效缓解国家全民健身经费不足的问题。

3“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

据统计,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当中,云南省就有五十四个,其中还包括了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等十五个特色少数民族。当前,有研究人员对云南省流传的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项目进行整理,发展多达三百多项,而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236项。从这一统计数据可以清晰看出,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从而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探讨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便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读者参考。

3.1 政府部门应加强重视程度,加大传承、保护、弘扬的力度

云南省人民政府以及相关体育、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同时还需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充分挖掘出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与此同时,还应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出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档案,努力推广并且弘扬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明确指出今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将其作为战略任务来实施,建立一个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机构,以传承、保护、弘扬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 充分发挥出学校的宣传、教育、推广作用,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毋庸置疑,学校的责任便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而,在培养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它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因而云南省的各级学校都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应承担的宣传、教育、推广的职责。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地编制出能够突出本地区特色的教学大纲。应该在“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发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现代体育教学相结合,可适当地将哈尼族的秋千、傈僳族的射弩、佤族的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又深受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列于学校体育课程当中,这样既能够丰富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民族体育健身氛围。

3.3 充分发挥出各媒体的宣传作用,并同云南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云南省民族特色体育产业的发展

首先,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主管单位,应该要有效运用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有效宣传,尤其是要加强网络宣传,要加强并完善相关民族传统网站的建设,以大力推广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其次,应该借助现在云南省旅游迅猛发展的势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应加强同旅游业的合作,可以通过一些民族节日,将部分极具表演性以及娱乐性,且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云南民族体育旅游品牌,使得云南民族体育能够向产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现如今,云南也可谓是一个旅游大省,它凭借其怡人的气候、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极其特色的民族特色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因而可借此发展体育旅游,将赛龙舟、抢花炮、射弩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4 充分利用节庆进行推广,树立民族品牌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实现其大众化以及普及化,努力办好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新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体制与竞赛机制,通过这一赛事平台来大力推广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到目前为止,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已经成办举办了十届,且规模都在不断增大,在香格里拉举办的第十届运动会上,就吸引了来自云南省各市州的18个代表团,2200多名选手的参赛,这对推广其民族项目,推动其民族品牌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云南省的民族传统节日也很多,而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当中,都会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以及表演,如“火把节”“泼水节”“大理三月街”等等,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当中,在火把节上人们会进行耍火把、摔跤、斗牛以及歌舞活动;在泼水节上人们会进行赛龙舟、泼水以及歌舞活动;在大理三月街上人们会进行物质交换、赛马以及歌舞活动。这些节日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参与。从而可见,通过这些民族竞赛活动以及民族节日,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活跃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各地应该深入思考,从而构建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赛事品牌以及旅游品牌,使其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在“全民健身”发展战略背景之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但符合“全民健身”的战略需求,而且其独具特色的健身养生以及娱乐休闲的作用也同“全民健身”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发展,不但能够壮大群众体育队伍,减轻国家的体育投资,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感,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源.全民健身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发展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2010(02):06-08.

[2]李晶晶.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07):210.

全民健身路径 篇7

一、项目引导,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提高培训能力

一是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和信阳农专为龙头, 兴建信阳市职业教育园区。职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00余亩, 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将有信阳高级技工学校、信阳建筑工程学校、新县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入驻。二是以平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 建设信阳市公共实训基地, 一期已投入2.36亿元, 年培训能力达2万人次。三是以市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平台, 建设信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已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了综合培训楼和实训大楼, 建成了10多个数控、汽修、电子和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实训教室。四是以县办技校为基础, 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全市6个劳务输出基地县中已有3个县区的培训基地得到完善和加强。五是以县区职教中心为阵地, 进一步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全市先后又有4所地处偏远、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职业学校相继并入县级职教中心, 同时改建、扩建了9所学校, 新建了2所学校, 使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有较大提高。

二、因地制宜, 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近年来, 信阳市人社局立足当地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 找准市场定位, 确立了“一县一品”的劳务品牌战略, 打造劳务培训输出的特色品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新县、罗山的涉外劳务, 浉河、平桥的建筑劳务, 固始的柳编, 息县的保安, 商城的烹饪, 潢川的园艺, 光山的充绒, 淮滨的电焊等劳务品牌。光山县突出羽绒服装裁剪制作特色, 以现场充绒业带动鹅鸭养殖、服装加工、绒毛加工、布料辅料经营、车辆运输、邮政托运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羽绒链条产业”, 被誉为“光山羽绒现象”。淮滨县依托造船业的优势, 积极开展农民工焊工技能培训, 每年为淮滨30多家造船企业培训焊工专业学员2000多名, 带动贫困农民增收3500多万元, 实现了“学焊工造大船, 一年收入超万元”的梦想。新县涉外培训中心、CCC信阳培训中心、罗山劳务培训中心年培训涉外劳务人员3000多人, 分别输送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涉外务工人员年纯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 三年可带回近20万元。

三、因势利导, 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服务产业聚集区发展

一是“引厂入校”模式, 化解招工、招生难题。平桥区斥资2个多亿建起了高标准的公共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实行“建管”分离, 政府负责校舍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 培训设备购置及培训管理按市场化运作。所有入驻平桥工业园区的企业均可在实训基地建立培训车间, 实现招生、招工合一, 学习、实习同步。二是“入厂办学”模式, 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信阳信息技工学校与河南五云茶叶 (集团) 公司、商城凤鸣服饰有限公司合作, 利用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开办了“五云茶叶精制班”“凤鸣服装裁剪班”。三是“学校+公司+农户”模式, 助推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信阳工业学校与华英集团合作, 以公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公司生产车间为实习基地、以培育专业养殖户为目的, 开展华英农业对口技能培训, 带动了全市华英鸭养殖专业户的快速发展。四是“订单培养”模式, 全市56所中职学校, 41000多名在校生, 有近万人系定向生, 50%以上在校时已签定了就业合同。五是“送培训下乡”模式, 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 节约了办班成本,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提高了培训效果。六是“集团化培训”模式, 立足职业教育园区, 依托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信阳技师学院牵头的技工教育集团、信阳涉外职业学院牵头的涉外教育集团, 建设食品营养与检测、华英鸭生产及畜禽疾病防控技术、茶叶生产加工及检测、水产品养殖、园林花卉苗木繁育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劳务输出人员培训与服务、建筑技术技能培训、信阳菜厨师培训、商贸与旅游服务等16个实训中心。

四、面上突破, 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发挥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

将创业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SYB”国际创业模式培训, 不断扩大创业培训对象面, 有信阳籍的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 只要有创业培训的愿望均可参加SYB创业培训。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学员, 创业时可申请5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的管理, 加大创业培训资金的扶持力度, 每培训结业一学员, 给予1000元的补贴。成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者协会, 开通了信阳市创业网, 建立了信阳市创业项目库, 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目前已培训学员1.2万多名, 带动5万多人就业。

五、以用为本, 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激励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

一是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模式。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探索社会化考评、企业评价、院校认证、技能竞赛选拔等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模式。二是积极开展在企业生产一线鉴定的方式。在大型骨干企业打破标准化考核鉴定方式, 根据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岗位特性需求, 在企业生产一线开展鉴定, 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考核。信阳市人社局已在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高新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10多个职业实行生产过程鉴定的新办法, 有效激发了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受到企业欢迎。三是破格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对掌握高超技能、工作业绩突出的在岗技能劳动者, 打破年龄、工龄、身份、等级的限制, 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让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四是每年选择10个左右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企业急需、就业容量大、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在省级以上重点职业院校全部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 实行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双证书”制度。六是全面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 提高农民工的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的效果。七是定期开展就业准入职业 (工种) 专项检查, 推动了信阳市就业准入制度的全面开展。八是积极开展新职业全国统考, 服务好社会转型和企业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评价、院校考核、社会化鉴定和技能竞赛等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 既提升了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又引导了广大技能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六、着眼未来, 建立全民技能振兴长效机制, 保证职业技能培训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成立了市长为组长的信阳市全民技能振兴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局委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了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联动机制。二是完善政策, 夯实基础。制定了以《信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信阳市全民技能素质提升计划》《信阳市全民技能振兴工作实施专项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主体, 以《信阳市职业技能培训操作规程》《信阳市创业培训操作规程》《信阳市农工职业技能鉴定规程》等操作性文件为基础的具有信阳特色的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三是纳入民生, 目标管理。近几年, 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城镇职工培训、创业培训、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院校等多项工作纳入了政府民生工程, 实行目标管理, 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锻造队伍, 搭建平台。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对院校教师的培训, “一体化”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加强对质量督导员、考评人员的培训, 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的鉴定工作队伍;加强基层培训就业平台建设, 不断提升基层平台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

全民健身路径 篇8

【摘 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郑州市高新区社区对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并结合实际找到高新区健身路径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为今后郑州市高新区的健身路径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郑州市高新区;健身路径;使用状况;社区体育

1.前言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和全民健身路径的不断进步,健身路径成为当今社会必需品。全民健身路径卓有成效的开展所收获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体质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其次,也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社区的安定团结。郑州市高新区虽在高新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社区体育上尤其在健身路径发展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新区社区体育的发展及郑州市整体发展进程。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郑州市高新区10个社区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为研究对象。按照非概率行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高新区10个社区的400人,其中男性有220人(55.00%),女性有180人(45.00%)。

2.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新区10个社区的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时间段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18:00~20:00时间段内使用的人数最多,其次使用人数最多的时间段为6:00~8:00。在6:00~8:00时间段使用人群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且以50岁以上人群居多,经过与50岁以上使用者的交谈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睡眠较浅睡眠时间短,早晨有晨练的习惯,因此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也是一种理想的健身方式;18:00~20:00时间段使用人数最多,尤其是在暖和的天气,人们都愿意走出家门进行一定的室外运动,也可作为一种饭后消遣的方式,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健身路径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3.2社区居民每周使用健身路径的次数

在周使用次数上,每周使用 1次的人数最多占总样本数的46.00%;使用2-3次有 172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43.00%;使用3~4次有28人占到了7%;使用4次以上的人数最少占到整体的4%。说明在社区居民每周对健身路径的使用率较低。每周坚持使用4次以上的16人中以老年人居多,主要在于老年人每天可以利用的空闲时间较多并且一部分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能够提高健身路径的使用率;使用1次的人群在调查对象年龄段中主要以青年人居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工作任务较重只有在周末有时间有时间来进行健身活动。在使用2~3次人群中也有少数的儿童但他们并不是利用健身路径来健身只是单纯的玩乐。

3.3 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使用方法的分析

根据器械使用说明进行锻炼的共86人占21.50%;按照自身喜好锻炼的人数最多有149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37.25%;模仿别人操练的有141占调查总量的35.25%,还有24人,占调查总量的6.00%,随意的使用器械锻炼。通过以上数据发现,居民的使用方法还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大部分使用者没有阅读过使用说明或看不懂说明;第二,高新区所有的社区中只有少数健身路径锻炼点的器械说明书较为清晰明了,但是大多数社区的路径器械说明牌已经很破旧影响了路径的正常使用;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为每个健身路径点安排健身指导人员来对健身路径提供正确的引导,促使使用者们能够更科学的使用健身路径,使其能够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

3.4 社区居民每次使用时间的分析

在对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时间的统计具体情况详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健身时间 30分钟以下有184 人占总体样本数的46.00%;时间保持在30~45 分钟的有 81 人占总样本数的39.75%;时间在45~60 分钟的有 50 人占12.50%;时间在60分钟以上有 7 人占1.75%。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群每次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持续时间较短;无法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

3.5 健身路径使用者的锻炼目的

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比例最高有206人达到了51.50%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大多数shuoming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不满足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追求健康生活也将逐渐成为主流;以娱乐为目的的有113人占28.25%;社会交往的有17人占到了总样本量的4.25%;娱乐休闲和社会交往都有利于舒缓心情调节情绪,因此有部分人群选择以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以减肥为目的的也占到了一定比例说明部分民众对自身的形体和身材有一定的追求。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渐加深和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积极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由于健身路径使用较为方便且坚持使用同样能够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满足了居民的健身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健身路径来进行健身活动,以此应加大对健身路径的建设投入,增加健身路径的数量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并且要对健身路径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可能影响健身路径使用的因素。

3.6抑制因素分析

影响健身路径使用者参与锻炼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器械因素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现象。路径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有138人占总样本的34.50%,其次是路径数量不够的有78人占19.50%,器械损坏的有42人占总样本的10.25%;没有时间的有4人占总样本的10.75%;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有50人占总样本的12.50%。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健身路径的数量根本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部分老社区健身器械后期维护部到位根本无法使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在18:00~20:00这一时间段内使用健身路径的人数最多;

(2)从整体上看对健身路径的使用频率不高;

(3)路径使用者每次使用持续时间较短;

(4)路径使用者在使用路径时主要以自身的喜好为主;

(5)使用者的锻炼目的较为明确;

(6)健身路径不能满足需求成为抑制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4.2建议

(1)进行健身路径的设置安装时应结合各社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各社区的特性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健身路径的功效。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并结合网络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制作与使用说明相关的视频,还可以在健身路径旁增建宣传栏并将各类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图画的形式描述出来方便使用者理解和掌握。

(3)及时对健身路径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健身路径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炳坤.长沙市全民健身路径的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龙丽娟.海口市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全民健身路径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大连市主城区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甘井子区4区12个街道36个小区的体育健身路径点的场地与设施情况及参加健身活动的锻炼者使用情况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首先查阅相关书籍, 然后分别以“社区体育”、“健身路径”为关键词, 搜索相关文献。

1.2.2 实地观察法。

从大连市主城区 (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 抽取12个街道, 在管辖内36个小区的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1.2.3 访谈法。

在进行实地观察的小区内, 对该小区内的锻炼者随机抽取20人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一录入及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连市主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数量及种类现状分析

注:器材分类:A类, 指发展肌肉力量的器材;B类, 指发展柔韧性器材;C类, 指提高有氧耐力器材;D类, 指康复类器材;E类, 指娱乐性器材。

由表1可知, 在大连市健身路径的抽样调查中, 中山区健身器材为171件, 占总数的23.1%;西岗区健身器材为185件, 占总数的25.0%;沙河口区健身器材为196件, 占总数的26.5%;甘井子区健身器材为188件, 占总数的25.4%。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许多锻炼者反映器材数量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整个小区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 无法达到居民强身健体的目的。

由表2可知, 在健身器材种类上, A类总数为197件, 占26.6%;B类总数为189件, 占25.5%;C类总数为184件, 占24.9%;D类103件, 占13.9%;E类总数为67件, 占9.1%。其中, D类 (康复类器械) 与E类 (娱乐性器械) 数量不足, 导致许多老年人及儿童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器械进行活动。尤其E类的数量极其缺乏, 大部分儿童选择了其他体育项目, 在健身路径区域进行活动。

2.2 大连市主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器材损坏现状分析

由表3可知, 大连市主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 总损坏件数为82件, 占总数的11.1%。其中, 中山区器材损坏数量为19件, 占11.1%;西岗区器材损坏数量为21件, 占11.4%;沙河口区器材损坏数量为25件, 占12.8%;甘井子区器材损坏数量为17件, 占9.0%。据调查, 造成健身器械损坏的主要原因为非正常使用、产品的质量问题及自然损坏。有的器材损坏长达2年之久, 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及报废。

2.3 大连市主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的场地现状分析

由表4可知, 大连市主城区健身路径的场地现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中, 水泥地面占到了总数的75.00%, 而地质柔软的塑胶地面和草地加在一起仅仅占总数的22.22%, 泥土地面占总数的2.78%, 杜绝了泥土地面的情况。水泥地面质地较硬, 锻炼者使用器械方法不当, 极其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受伤情况。相反, 塑胶地面及草地质地较为柔软, 对锻炼者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3. 锻炼者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3.1 锻炼者年龄及性别分析

由表5可知, 男性与女性的参与健身的人数没有差异, 但是, 根据年龄, 60岁以上的人数达到了332, 占总数的46.1%, 60岁以上的人群多为离退休人员, 几乎没有工作的压力且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据调查, 40岁以下的人群占总数的14.9%, 此类人群中, 成年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并没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进行户外健身。

3.2 锻炼者使用器械时间及频率分析

由表7可知, 每周活动1—2次的人数为45人, 占6.25%;3—4次的人数为99人, 占13.75%;5—6次人数为196人, 占27.3%;每天坚持活动的人数为304人, 占42.22%;活动次数不固定人数为76人, 占10.56%。活动时间的比例为:0—29分钟, 总人数为277, 占38.47%;30—60分钟的总人数为340, 占47.22%;活动在60分钟以上的总人数为108, 占14.31%。我国体育人口规定为, 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活动频率为每周3次及以上, 活动强度为微微出汗以上。根据实际考查, 绝大部分锻炼者没有出汗的迹象, 因此不能算作体育人口, 但根据项目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 活动的频率与活动时间增加, 活动强度不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大连市的社区体育健身路径数量及种类不够且单一, 不能满足该社区锻炼者的需要。削弱了锻炼者健身的欲望, 尤其青少年及儿童, 他们无法享受体育健身的乐趣。

4.1.2 大连市社区体育健身路径点的地面设施绝大部分为水泥地面, 由于水泥材质较为坚硬, 如若锻炼者使用器械不当, 则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4.1.3 大连市社区体育健身路径点的锻炼者中老年居多, 由于多为离退休人员, 工作及家庭的压力相对较小, 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40岁以下的人群工作和家庭压力大, 导致其忙于事业, 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2 建议

4.2.1 大连市相关部门扩大健身器材的数量, 满足小区内居民健身的目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施不同种类的健身器材。如, 青少年及儿童应培养体育健身的乐趣, 以“玩”的方式进行锻炼;老年人应注重健身器材治疗疾病的作用。

4.2.2 首先, 加大小区健身路径的管理力度, 实现定期检查与维修, 以便及时发现损坏或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其次, 相关部门要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 让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并形成官民相互监督的良好制度。

摘要:作者采用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 对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甘井子区4区12个街道管辖范围内的36个小区的体育健身路径点的场地与设施情况及锻炼者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小区内健身器材数量少, 健身器材种类较少;地面设施多为水泥地, 存在安全隐患;锻炼者并非体育人口。

关键词:大连主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

参考文献

[1]罗炯.粤北地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6) :57-61.

[2]陈秋芬等.温州市社区硬件配备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 2010, 32, (5) .

[3]周学荣等.江苏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6) :35-39.

[4]马瑞, 葛春林, 陆跃琴.哈尔滨市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及设计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12) :30-32.

上一篇:不能缺失的东西论文下一篇:线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