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十篇

2024-05-24

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1

一、创设与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相适宜的物质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语言的发展往往需要动作的帮助, 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接触。可以说, 物质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为此我努力将幼儿可获得的经验蕴涵在物质环境中, 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动地获得语言的发展。

1.改变教学活动模式, 创设宽松的教育教学活动环境。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园很多小班幼儿从未上过托儿所, 孩子们怕生, 不愿开口说话, 按照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模式, 则是老师唱独角戏, 幼儿就是老听众。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结合小班幼儿叙述活动带有很强情景性的特点, 我开展了情景教学模式的语言教学活动。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我创设了《小鸭过生日》的系列情景场面, 通过这些生动活泼, 富有生气的活动场面吸引幼儿, 使他们主动愉快地融入活动情境之中,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沟通交流, 学习语言。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使幼儿有话可说。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没有丰富的生活, 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 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 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 一般先做后想, 或者边做边想。根据这些特点, 我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小班尤其是入园初期的孩子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 毛茸茸的动物、娃娃、各种玩具家具, 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家庭的依赖。许多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快地进入角色, 扮演妈妈的像模像样地照顾孩子, 扮演宝宝的缠着妈妈撒娇。许多词汇就在不知不觉中丰富和运用了。

我还利用农村幼儿园的天然优势, 常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听听看看。春天到了, 我们看嫩绿的柳条, 粉红的桃花, 听蜜蜂嗡嗡的采蜜声, 青蛙呱呱的捉虫声。回园后再组织活动, 例如:我们开展了一次《春天的歌》的语言活动, 小朋友“有感而发”, 积极性非常高, 他们能学着用简单的语句, 将以前看到的听到的有关春天的景色描述出来, 在活动中, 他们再次体验到春天的美, 也体验到语言的美。

为进一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我还经常带领他们到社会中接触事物, 回来后组织“逛超市”系列活动、“马路上的车辆”系列活动。在活动中, 孩子们获得相应的知识, 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他们乐于同售货员阿姨聊天, 乐于同停靠在路边休息的卡车司机聊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3.把握 生活中的 每 个 环 节 , 使 之 成 为 幼儿 语 言 发展 的 大教材。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 每个生活环节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把握和充分利用生活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可以使孩子们在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 得到相应的语言发展, 每一个生活环节都有相应的词汇可以丰富给幼儿。例如:学习正确的方法洗手, 其中就有“洗手”、“擦”、“搓”、“肥皂”、“毛巾”等词汇。还可以通过一首首生动有趣、朗朗上口的儿歌, 使幼儿掌握洗手的基本步骤。幼儿可以一边洗手一边念儿歌, 既巩固洗手的方法, 又发展语言, 一举两得。

二、营造适合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 也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的重要标志是使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与心理自由感, 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获得心理自由时, 最利于语言及思维的发展与表现。而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的核心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能使幼儿乐于表达和交流, 在这些人际关系中, 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是最为重要的。

1.建立平等亲密的师幼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 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 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 无压力感, 他们较自在地与周围环境产生交流, 自然地发展其语言, 老师应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 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在活动中, 老师应多关注, 多信任及多给幼儿自由, 多让幼儿自主。在与幼儿交谈时我尽可能蹲下来靠近幼儿, 使新入园的幼儿感受到亲密的师生之情。为了更好地与幼儿交流, 我常与幼儿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例如:当与幼儿谈话时轻轻地摸着他的肩或背, 有些胆小的幼儿只要一坐上老师的膝盖, “勇气”便油然而生。小班幼儿对成人的语言语调十分敏感, 为了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我尽量控制音量和语速, 用轻柔的语气语调与他们交流。

2.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

生活在温暖和谐气氛中的幼儿, 容易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学习能力。语言是在一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制约。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言语能力, 家长若平等地对待孩子, 尊重孩子, 关心他们的生活, 参与他们的游戏, 那么孩子就乐意社会。尤其当孩子主动地与家人说话时, 家长更应认认真真地听, 热情地与孩子交流。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 家长要发挥示范榜样作用, 特别是小班幼儿正初在好模仿的阶段, 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习倾听, 学习模仿。家长的语言要尽可能地做到发音准确、用词恰当、语言生动、表情丰富, 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发挥支持鼓励作用, 培养孩子自信, 让孩子敢说;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让孩子爱说;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 让孩子多说;训练孩子思维, 让孩子会说。

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2

那么, 创设怎样的环境, 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激发幼儿潜在的能力, 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根据幼儿的探究欲望,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并得到积极的应答, 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年龄小, 兴趣点不明显。这就需要老师更加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如小班的主题活动“天线宝宝”的活动起源。一天爱哭的王圣早上来园没有哭, 还找到老师说:“老师, 妈妈给我买了天线宝宝, 让它和我一起上幼儿园。”老师惊奇地发现, 天线宝宝的威力还真大。它不但医好了爱哭的王圣, 还吸引了好多小朋友的围观和议论。它让孩子们在高兴的玩乐之中, 学着听, 学着讲, 学着参与, 学着团结协作, 学着沟通探索。于是天线宝宝的主题活动就这样产生了。与此同时, 可供幼儿参与的以“天线宝宝”为主线的精美的环境创设也由此而拉开了序幕。幼儿在这种他们所喜爱的环境中开展各种游戏, 主动获取知识经验, 主动与小伙伴交流他们从天线宝宝哪儿所了解到的了解到的各种知识, 在这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宽松的环境,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活动的环境, 促进幼儿制作、研究、探索能力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蒙氏认为, 给幼儿提供的那种环境应是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在那儿, 孩子自然地得到发展, 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提供一个愉快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适宜的环境, 也就是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成长发展的条件, 可以说, 幼儿正是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的各种本领, 我们为幼儿创造的环境实际上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学习道路。

如我们在墙上创设几种美术折纸的步骤纸样, 在班级中创设海底、京剧、小动物、沙宝宝等各种主题环境, 在各区角中提供各种相适应的材料, 让幼儿在观察、探索、实践中发现、学习、创造。大班幼儿在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粘贴建筑活动时, 就用豆子、毛线、彩纸片的拼贴来体现自己设计的建筑的一种古朴、温馨、休闲的风格;中班孩子在“世界时装表演大厅”里, 随意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进行装扮、表演, 在自主、愉悦中感受服饰之美并随音乐尽情的表现自己。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们非常投入, 表达欲望相应增强。还是那句话: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 他们确实可以感知并理解艺术活动和环境的美。

三、创设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优良环境, 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环境的熏陶是进行艺术活动最初的体验, 最好的体验就是欣赏。如创设美术欣赏环境。我们说既然是欣赏就要为幼儿提供最好的作品, 最能体现艺术魅力的作品, 能体现儿童化的作品。色彩的对比, 线条的流畅, 布局的艺术等都应是最好的。因此, 幼儿园环境创设、布置要求精品, 要求体现文化、艺术氛围。幼儿只有在有了艺术的体验之后, 才会运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创造艺术之美, 幼儿的感受、欣赏美的能力及艺术活动能力也就得到提高, 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表达的强烈愿望。

这种氛围应体现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用不同材料及方法装裱幼儿作品, 并用于装饰教室。如在班级中的各个区角的提示板, 整个墙面所体现的背景墙饰。温馨而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娃娃家以及艺术板块式的主墙饰等。有了美的感受, 幼儿才会愿意与环境互动, 幼儿才会愿意表达。

如小班在开展生成活动“可爱的小兔”时, 班级的空间就显得更加窄小, 于是我们将大厅的地台做为小班的一个大区角娃娃家, 在这个大的区角中又分卧室、厨房、餐厅、游戏室等, 组成了孩子们的一个温馨的家。将教室变成了大的美工区, 也分成了绘画区, 泥工区, 废旧材料制作区, 整个空出来的墙面就成了幼儿作品展示的舞台。只要进入我们的美工区, 就能感受到美术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之美。孩子们在这个区角中更加愿意创作, 也更加愿意表述了, 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小伙伴的作品融合起来, 创编出了很多他们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四、创设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的共同生活的机会和条件,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指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 幼儿可在那充满生气、欢乐、真诚中, 精神饱满, 有秩序地自由活动, 并不断地自我完善各种行为、准则及情感。

创设这样的环境,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 因为教师是幼儿的榜样。首先教师必须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要具备完善的人格, 应为幼儿提供良好人际关系的典范, 要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 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并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和手段, 用自身的真诚、热情及规则意识去感染、刺激幼儿。我们身边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 忧郁寡言的教师带出来的孩子也是多愁善感;活泼开朗、能言善辩的教师带出来的孩子也是爱说爱讲的乐天派。因此, 必须从幼儿教师自身做起。

《纲要》中也提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然而, 创设优良的环境、激发幼儿潜在的才能, 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件长远之事, 我们还要长时间地反复研究、探索和实践, 以便于更好地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儿童身上潜藏着四种潜能:语言和社交的能力;制作的能力;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艺术的能力。而这些潜能的挖掘, 最主要的是离不开环境。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根据幼儿的探究欲望,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 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并得到积极的应答, 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3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育;语言环境

3~6岁幼儿处在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同样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

一、发挥园所优势,在日常生活将英语潜移默化

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幼儿没有认、说能力。而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8点入园到晚4点离园,8小时全部生活在园所,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可以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然中去掌握。如:早上来园,教师用英语问“ Good morning ×××”,幼儿听上几天就学会了,并能模仿回答“Good morning teacher”。每到洗手时教师用英语要求“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在吃饭时,教师介绍饭菜,告诉幼儿米饭(rice)、鸡蛋(egg)、西红柿(tomoto)等名称,诸如请喝水,请拿水杯,请收玩具,上床睡觉等,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天天听好几遍。这些需要在专门教学中学上很长时间的大量词汇、句子,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听熟了,记住了,并学会使用。

二、注意英语在各项活动中的使用,培养幼儿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学习关键一点在于经常使用,在使用中达到脱口而出,成为一种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与练习。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由一群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可以由老师当狼问幼儿时间,幼儿从1点开始回答当说到12点时,狼开始转身追逐幼儿,目的是练习幼儿四散跑的能力。游戏语言就是简单的一句日常生活用语:“现在几点了?”(What’s the time?)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爱的, 于是,教师改用英语让幼儿玩《What time is it,wolf》。仅此一句话在一遍游戏中重复12次,让孩子轮流当狼,用英语从1说到12报时,这样句型、数字、时间很快都被理解、学会了。再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 ,在学习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后,教师每天到娃娃家当一会儿客人,引导幼儿用英语说“请进”、“请坐” 、“请喝水”、“请吃糖”、“谢谢”、“不客气”等等,这样幼儿所学语言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巩固、练习, 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那种学时才说,上课时才用,平时放置脑后,容易遗忘的弊病。

三、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同样有着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电教手段能帮助我们克服幼儿园有限的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电教手段的优势在于有影可看,有声可听,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在早晨幼儿入园或户外体育活动、室内自由活动时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文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不占用幼儿任何活动时间,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磁带中尽管有学过的,没学过的,但听多了,脑子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学到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多了。另外,我们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如: 在学什么东西在什么上面,什么东西在什么下面on和under的用法时,教师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这一活动,利用投影仪,使用复合片和抽拉片的方法,让小动物分别藏在床下、桌上、椅子下、书下等。直观、形象和可爱小动物的游戏,使幼儿很快区分了on和under的意思和用法。而利用电视录像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内容放给幼儿看,在画面与音乐、情景与对话的共同作用下则提供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加之录像机的可控性,可重复性,对幼儿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创设情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和交往,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

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 for a 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 be quiet(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等等, 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画面都在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

2.创设英语角

英语角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图片、实物、头饰、贴绒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教师的作用是投放材料进行引导。如:小班在学过苹果、桔子等水果名称后 ,教师可以设置一棵树,在一边放些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儿涂色后用曲别针挂在树上,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的练习,而涂色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有的幼儿在过程中会问桃子怎么说,西瓜怎么说,教师便教给他们,这样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英语角有趣可操作,也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

3.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英语学习中,寓教于娱,发挥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从而掌握语言。如在学习猫、狗、老鼠、鸭子、兔子时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玩扮演小动物的游戏,让幼儿能将自己当作其中一种小动物,切实融入动物的学习中。

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冯惠燕,蔡秀萍等.《幼儿园双语教育环境的创设》,幼儿教育,2007年Z1期

[3]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4]《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编写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8月1日)

谈幼儿园多种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4

语言环境作为幼儿活动一种特殊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语言环境及其功能

所谓语言环境,就是指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环境。语言环境的功能包括: 1.认知启发在个体、小组探索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交流和探讨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幼儿的思维相互启发,并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引发新的学习兴趣。

2.鼓励表现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愿望,从而激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和自信。

3.情绪感染良好的语言环境犹如一个有感染力的磁场,幼儿置身于其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经验。

4.相互协调鼓励民主、平等的语言环境,可以有力地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多途径创设语言环境的策略

幼儿的语言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庞大分支,在整个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语言环境的刨设又是语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家庭化的语言环境

家庭化的环境有助于增加幼儿的亲切感和信任度,有助于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会说话与交流。1.教室环境——无声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教室要干净、舒适、整洁、温馨,如布置童趣化的墙面背景、卡通的窗帘、好玩的娃娃房等。环境的创设要注意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如在洗手池边张贴洗手的步骤图,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室里的镜子可随时提示孩子要注意卫生;卧室天花板上的星星、月亮,可暗示幼儿很快进入梦乡„„ 2.角色游戏——语言练习的环境

幼儿很喜欢玩角色游戏,对扮演角色,学做爸爸妈妈乐此不疲,他们常常把家庭中发生的事或假想的事当作游戏的素材,如学爸爸做事、上班,模仿爸爸妈妈说话,与同伴进行交流。角色游戏营造的家庭化环境为幼儿锻炼口语、学习语言提供了机会。3.一日活动——自由交谈的环境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式的环境——教师是妈妈,幼儿是兄弟姐妹,大家平等互助。幼儿在和睦的环境中平等交往,礼貌用语可以得到很好的练习,口语能力也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二)借助一切活动中的语言要素 1.让主题活动成为自然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营造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环境。如听了《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高级的现代化住宅,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我给它造两层楼的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像洋房一样。”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小老鼠可以住高层看风景,我可以给它设计电梯。”既然孩子在这个话题上有这么多想法要表达,于是我顺势建议孩子去探索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无疑成了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语言的过程。而最后的总结性谈话又成了幼儿自主表达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我深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所折服,更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感到欣慰。可见,基于幼儿兴趣基础上的主题活动是很好的语言环境,可诱导幼儿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从而自然地提高语言水平。2.让区角活动成为自主的语言环境

区角是一个个的小环境,教师可通过材料的提供让区角活动成为幼儿自主的语言环境。如: 阅读区:提供多种适宜的操作材料、阅读材料和录音机等。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会倾听,提高阅读能力。

表演区:表演区可创设情境化的语言环境,结合着物品操作和故事情节的表演,幼儿的语言自然会被激发出来,语言技能也会在模仿角色的过程中自然得到锻炼。

益智区:益智区投放不同层次的益智类材料,一方面可让幼儿在做做讲讲的过程中增加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摸一摸、闻一闻、认一认、尝一尝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说一说,通过语言整理自己的经验,锻炼表达能力。

角色区:通过角色的扮演,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赏区:自由操作幻灯、录音机,根据图像和录音的提示学会自我学习,习得语言。

科常区:提供多种实验材料,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学会质疑,提高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

三、多途径创设语言环境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传统的语言环境与多途径创设的语言环境有以下不同: 1.对兴趣的关注程度不同。前者枯燥、单调,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后者则是幼儿基于兴趣的主动介入。

2.语言借助的材料不同。前者借助的材料往往是教师用来展示的教具,后者涉及的材料则是可为幼儿操作的、有助于其积累语言经验的材料。

3.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同。前者多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后者则灵活使用个别、小组和集体等组织形式。

4.幼儿注意程度不同。前者幼儿的注意很容易转移,后者则能吸引幼儿较长时间地投入。5.幼儿的自主性不同。前者以教师说教为主,幼儿被动接受,后者有幼儿的积极参与。6.表达的机会不同。前者很难保证每个幼儿的表达机会,后者则鼓励幼儿敢想敢说,并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可见,多途径创设的语言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自主参与的机会多了,自然就敢想敢说了,语言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多途径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学习完全是自觉主动的,因此学习效果也较好。这一点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得到了证实,自从尝试多途径创设语言环境以来,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愿意当小老师”“说话技能得到了训练”“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多途径创设语言环境的注意事项

语言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环境创设要摈弃过去“教师挑担一头热”的倾向,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教师多途径地创设语言环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大自然和大社会也纳入语言环境的范围。自然和社会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活教材。让幼儿在自然和社会中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丰富经验、积累语言的素材,获取丰富的交流机会。

第二,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语言环境的作用,教师要将有计划的语言教学与随机的语言教育结合起来,随时把握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教师可将一切活动情境转化为实施语言教育的环境,如在离园前、午睡前或整理衣服时给孩子讲故事,给幼儿创造倾听和表达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高。

第三,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幼儿尝试语言活动的必备条件,只有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他们才敢说、愿意说。也只有在没有负担和压力的环境中,幼儿才会大胆地表达和表现,并获得成功体验。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尊重幼儿的具体体现,也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关键所在。

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5

一、创造宽松、和谐、自由的精神环境, 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

(1) 情感上的宽松。小班幼儿年龄小, 语言表达能力弱, 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 经历了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情感分离焦虑过程, 很多孩子都会用哭闹———这种非语言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担心、害怕, 而老师这时候的情绪、语言、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 因此平时需要老师像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 亲切地引导孩子, 热情地满足每个孩子情感表达的需求, 让孩子喜欢老师, 依恋老师, 信任老师, 感觉老师像妈妈, 是他们的朋友, 玩伴。语言活动中, 老师主动接近幼儿, 和他们交流、沟通, 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用亲切、温柔的话语跟他们交谈, 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安抚满足, 他们的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慢慢地消失, 从而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 产生了表达的愿望。比如, 我班上的灏伦小朋友, 刚来幼儿园, 天天哭, 于是每次灏伦来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过去抱起他, 轻轻的抚摸他的头, 和他聊他最喜欢的妈妈, 聊他最喜欢的玩具, 慢慢的, 灏伦开始愿意和我聊天了, 然后我带着他在园里玩, 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使他不再感到陌生。经过一段时间后, 灏伦开始主动找我们老师说话, 比如, 灏伦昨天去哪里玩了, 灏伦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等。

(2) 教学上的宽松。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合的精神和物质环境, 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 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表情严肃、语言平淡无奇, 不够生动, 就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产生压迫感, 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看图讲述活动中, 当教师出示优美的图片时, 幼儿有想说的欲望。但如果孩子说错了, 教师立即加以指责, 这样孩子们就不敢再说了。因此, 在语言活动中, 我们要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 把自己作为引导者、观察者、鼓励者去指导孩子们的活动。在看图讲述———《五颜六色的小老鼠》活动中, 很多幼儿都是和老师一样用五颜六色来形容小老鼠, 不懂得运用以往说学过的其他形容词, 这时我就引导幼儿:“想想看我们以前都用哪些好听的词来形容美丽的花的?”, 有的幼儿就会说“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等形容词, 我立即给他们贴上喜欢的贴贴纸表扬他们, 全班幼儿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 大家都争着发言。而对那些理解能力、用词及表达方式上处于弱势的幼儿, 教师要营造支持的氛围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 以爱抚的眼神及手势, 鼓励性的微笑、点头, 语言夸奖“你真棒!”等方式来给予表扬。幼儿生活在肯定与鼓励的氛围中, 有安全感, 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活动之中, 做到“有话爱说”。

(3) 游戏活动中的宽松。幼儿的一日活动最主要环节就是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 游戏的气氛宽松而有趣, 此时的幼儿就是积极的、有效的学习者。比如, 在早操活动中, 我和幼儿一起玩《麻雀和汽车》的游戏, 当汽车开来时, 小朋友们会非常兴奋, 四散跑, 这时有的教师会暂停活动, 向孩子提出各种要求。但你只要细心观察, 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已经进入了游戏情境。有的孩子会马上蹲下, 说:“我在家里, 汽车就捉不到我了。”有的孩子会说:“我飞得很快, 汽车捉不到我的。”有的会说:“我躲到树下, 汽车看不到我, 就不会来捉我啦·……”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完整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 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变得能说会道了。

(4) 同伴交往中的宽松。个体是在与人交往的互动中产生基本的语言能力。交往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但在语言活动中, 有的教师会控制幼儿交往行为, 如玩纸偶游戏时, 有的教师担心孩子到处走动不安全或者觉得语言活动就应该是安静的, 就不让孩子交谈、走动。这不但影响了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 失去了自主交往的能力, 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学习语言的机会。因此, 在语言活动中, 我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自由寻找同伴交流;设置问题引导幼儿两两交流。这样, 既让孩子懂得了交往的规则, 又让他们在彼此协商、共同游戏中互相学习和发展语言。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环境,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可见, 语言活动不是单独的一节活动, 而是要与其他各个领域有机整合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不但会背诵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还要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 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然后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促进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在《月亮树》语言活动时, 有幼儿问:“小熊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月亮呢?”我因势利导:“是呀!为什么呢?”鼓励大家讨论。幼儿就会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大胆发言表达。有的幼儿联系所学经验说:“因为月亮可以变成香蕉、变成小船、变成圆圆的饼干……小动物们有好多东西吃, 还可以坐船玩, 所以小熊要种很多的月亮。”表达得多么有趣啊!

三、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能力

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增长幼儿知识, 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生活中的每一种情景、每一次经历, 游戏中的每一次体验都可让幼儿积累经验, 也可以引发为谈话的话题。春天到了, 我们带幼儿春游, 在公园里欣赏各种各样美丽的花儿, 学会了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秋天看到幼儿园里树叶落下来, 学会了说秋天到了, 树叶落下来了。

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篇6

一、巧用道具设情境

利用情境教育的直观性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通过巧妙地把幼儿带入情境, 并把思考与观察结合起来, 发展内部言语。”幼儿将看到的、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头脑, 进行思考的过程, 也正是内部言语形成的过程。比如, 在上“糖果王国”这一活动课时, 我用各种糖果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妙趣横生的“糖果王国”, 让幼儿到“糖果王国”作客, 与各种糖果做朋友, 在这一情境中, 幼儿在欣赏、摆弄、品尝中轻松自然地认识了各种糖果的名称、外形, 感知了糖果的味道, 并根据自己的体验对糖果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糖果的包装太漂亮了! ”“糖果的种类真多。”“糖果的味道棒极了!”又如在学习诗歌《圆圆圆》中, 我把整个活动室布置成圆的世界 (活动室四周张贴并摆放各种圆形的图片及实物) , 让幼儿在室内寻找圆的物品, 并通过看图例体会诗歌中圆形物体进行仿编, 幼儿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 学得非常认真投入。孩子们朗诵着自己创编的诗歌, 语言得到提高的同时, 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巧用艺术设情境

“美”是教育的磁石。一段优美的旋律, 一幅美丽的画面, 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语言活动的教学当中, 我大胆地将音乐、图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引进了幼儿的语言情境中。如实施主题活动《秋风吹呀吹》时,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去拾落叶, 找秋天, 有的幼儿用落叶拼贴成不同形象各种图案、有的幼儿用树叶做成树叶纸偶, 还有的幼儿用树叶做成树叶拓画, 孩子们边做边讲, 生动地演绎着秋天的故事。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 也是强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 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 把听者带到一个特有的情境中。在语言教学中, 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 并作用于幼儿的听觉与视觉, 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作用。如我在语言活动《小树叶》中,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我根据散文情节进行配乐, 请幼儿欣赏分辨音乐, 在情境中创造音乐氛围, 引导幼儿进入艺术境界, 使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显得更加易懂而深刻。再如, 根据孩子们都有带手帕的习惯, 我们生成了“手帕里的故事”这一活动。在一段欢快的音乐后, 在教师启发下幼儿居然编出了“动物狂欢节”、“欢乐的节日”、“新年联欢会”等千奇百怪的故事。

三、巧用简笔画设情境

简笔画就是简单地将形象勾画出来。在语言教学中, 我们经常运用边念儿歌边将形象用粉笔或勾线笔画出来的方法进行情境教学。这种方法不仅简单便利, 而且十分形象。孩子听着儿歌, 看着老师将语言描述的东西变成了图画, 这是语言的图画再现。是一种简洁的语言情境, 能将简单的语言形象化, 幼儿更容易听懂、感知并理解。简笔画可以表现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事物, 这是比文字、实物模型更简单、更生动的表现形式, 也是学生掌握抽象知识最直观、最快捷的途径之一。因此, 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笔画来辅助语文教学, 创设出轻松的课堂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诗歌《家》, “蓝天是小鸟的家”画出蓝天、小鸟, “大海是小鱼的家”画出大海、小鱼, 给幼儿以实实在在的形象感受, 语言的训练变得更简洁易懂了。又如在教《一束鲜花》时, 我采用简笔画的手法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束鲜花, 然后, 提出问题:“看到这束鲜花, 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议论开来, 紧接着再提出“如果你拥有这束鲜花, 你会送给谁呢?”“文中作者把花送给谁了, 为什么会送给他?”等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再让学生拿起课本, 去体会课文《一束鲜花》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巧用悬念设情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 对其未知事物进行开放性的质疑, 能提高他们投入活动的兴趣, 激发求知欲。教师通过在活动中巧妙地设计悬念式情境, 给幼儿们留下质疑的空间, 也是养成幼儿大胆想象发展语言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开放式问题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 所以不受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 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我们经常创设的各种悬念式情境, 如判断性问题有:“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他这样做可以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引发幼儿在掌握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 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想象和推理, 无疑会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创编故事《三只熊》中我就使用悬念式情境设置, 效果很好。在活动这中, 我为幼儿布置了一个三只熊脏而乱的家, 幼儿一来到这个情境, 就马上产生了疑问:“小熊的家怎么会这样?是谁弄的?”, 幼儿讨论后, 紧接着又是一个疑问:“三只熊回到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 他们会怎么样?”“怎样做才能让熊不生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在活动中尽情的想象、表达, 编出来的故事比原版还丰富精彩, 而且很快掌握了故事中“谁动过 (喝过、睡过) ?”这一疑问句型。在悬念式情境中, 幼儿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 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不仅乐意用语言积极表达, 而且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创设有效途径,发展幼儿语言 篇7

一、从日常生活中取材

幼儿的语言源于生活, 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 既给幼儿平易近人之感, 又便于幼儿理解。具体包括三点。其一, 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例如:在音乐活动中,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 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美术活动中, 先让幼儿画画, 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绘画内容;在早操时, 教师可设置自我展示环节, 既让幼儿展示才艺, 又让幼儿自我介绍。这样, 幼儿既锻炼身体, 又发展语言。其二, 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定情景, 使他们置身其中, 并要求他们表达内心感受。例如, 教师可创设“饲养角”。当幼儿播撒的种子发芽时, 教师可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 “我撒的种子发芽了, 嫩绿嫩绿的……”) ;当幼儿养的小鱼、小虾逐渐长大时, 教师可鼓励幼儿采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小鱼、小虾的变化。其三, 教师可利用大自然的变化, 发展幼儿的语言。例如, 下雪天, 教师可带领幼儿看雪景, 当雪越下越大时, 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 你们看这大雪像什么?”“像棉花”“像纸屑”“像白糖”……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二、巧用游戏活动

教师可组织游戏活动,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进而采用崭新的语言表达原有的内容。例如。教师可制作一些词语卡片, 让幼儿在表演和猜想中, 理解事物, 强化记忆。又如, 教师可通过一些图画, 引导幼儿编故事, 并为大家讲述。还有, 教师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让幼儿扮演小鱼、小鸟和小蜜蜂等) , 既便于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 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还发展幼儿的语言。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既要引导幼儿倾听和模仿, 又要加强幼儿对事物本身的思考, 以发展幼儿的智商和情智, 最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利用优秀儿童读物

儿童读物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的儿童读物。具体有两点。其一, 教师在教学儿童读物时, 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 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例如, 在教学有关“春天”的故事之前, 教师可组织幼儿去户外感受春天, 并提出相关问题 (你们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 , 于是, 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提供五花八门的答案 (小燕子、小蝌蚪、小蝴蝶和风筝等) 。其二, 教师可通过图画读物发展幼儿的语言。图画读物中生动、可爱的画面和鲜艳、悦目的色彩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进而发展他们的语言,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图画读物, 并设置相关问题 (从书的封面, 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猜这本书里讲了什么;看书中的图画, 你们猜图画里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此外, 针对一些特别有趣的图画读物, 教师应专门和幼儿讨论, 以拓展他们的知识, 发展他们的语言。

四、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应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具体有三点。其一, 培养聆听习惯。认真聆听旨在集中注意力, 只有培养幼儿认真聆听的习惯, 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进而发展他们的语言。例如, 教师在讲故事时, 故意漏掉一段内容 (在山脚下住着一只小羊。一天, 小羊上山去吃草。忽然, ……小羊听了很害怕, 就赶快往山下逃) , 于是, 一些幼儿提出问题 (小羊听到了什么, 为什么那么害怕, 为什么往山下逃) 或表达看法 (那只小羊肯定碰到了一只大老虎, 它害怕了, 所以往山下逃) 。其二, 利用形象的声音。形象的声音可激发幼儿语言的潜能。例如, 雨点落到石头上的声音和小动物的不同叫声, 都可激发幼儿的语言潜能。其三, 传授文明用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文明用语, 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最终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8

一、设置做做玩玩区,促进幼儿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

做做玩玩区材料丰富,有玉米皮、花生皮、贝壳、饮料瓶、树叶等自然材料,这些都能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 幼儿可用玉米皮编小辫、用花生皮粘贴小鸡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与小同伴们互相探讨、互相交流,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所做物品的名称及做法。“小刚,你看太阳出来了,小鸡在草地上找虫子吃。”小明拿着他的作品对小刚说。小刚也这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两人反复互相交流成功的喜悦。这样形成习惯后,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收集废旧物品,同伴之间互相揣摩玩法。例如:他们用吃剩下的糖纸,在玩时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边交谈边商讨,不一会儿,精美的蝴蝶、糖果等就出来了。幼儿在做做玩玩区很有兴致,提高了动手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娃娃家,锻炼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幼儿是在操作中感知、体验、发展的。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便于幼儿操作,便于幼儿开展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必须蕴含要求幼儿探索解决的问题。在活动区开展之初,我们在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时,过于追求外形、颜色的逼真,常常把“面包”、“汽车”等材料做得非常精致,活动中幼儿怕把材料弄坏,缩手缩脚,影响了活动的积极性,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通过实践,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玩具及自然材料。如提供一些泡沫后,我们发现,“医院”里用它做成了药片,“商店”里用它做成了各种点心,“娃娃家”里则用它做成了肥皂等。材料的可变性,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材料中潜在的教育价值转化成了真正的教育价值。娃娃家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他们能自己动脑思考添置什么材料,他们想出用塑料泡沫碾碎当米饭,把采来的小草叶当韭菜。当我去娃娃家做客时,问:“这是什么?”娃娃家的“妈妈”说:“这是米饭,很香很好吃,你快吃吧。这是韭菜炒鸡蛋,快吃吧。”当客人要走时,能很有礼貌地说:“阿姨您慢走,阿姨再见。”这样重复的玩耍,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只有当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乐趣和满足,才能获得说的勇气和自信,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有利。

三、设置图书区,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看图讲述能力

一本好书往往能成为儿童欢乐的源泉,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幼儿的语言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儿读图书,实际上是在看画,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幼儿能很认真地看,不明白的时候,他们会问老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意思?”“老师,这个故事我知道,是‘小马过河’的故事吧?”我们经常看到在图书角看书的小朋友在头对头看一本书,不时地抬头互相交流什么,增强了他们看图讲述的能力,以及连贯性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使他们从中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我们可选出图书角的小代表,让他给其他的小朋友讲述图片内容,也可给其他幼儿起到带头作用,形成一定的感染力。

四、设置表演区,提高幼儿连贯语言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活动区的一个角落设置有语言角,布置了一些头饰、纸偶图片等,供小朋友表演;还根据周计划内容,培养幼儿读编故事的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及叙述能力。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幼儿自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根据图片内容,幼儿表情丰富、语言连贯地表演故事中的情节,有错误的地方同伴能互相帮助提醒,久而久之,有些非常别扭的句子也能流畅地说出,这是他们语言进步的一个阶梯,也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利用图片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具体教给幼儿怎样讲述图片,教师正确的示范为幼儿提供了模仿的榜样,这样对提高幼儿的语言有极大地帮助;也可让幼儿读编故事,通过读编故事,可发现自己与同伴编的情节有所不同,当用词不确切或出现语言错误时要及时给予提醒、引导和纠正。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选择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语言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增设美术区,促进幼儿说画结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画是幼儿根据大脑思维所表现的一种无声语言,他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来,就能用一定的语言表示出来,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语言与其共同发展。

幼儿在美术区里根据自己的意愿画了一幅图,要启发他们用恰当的语句表达画面的意思,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有成绩及时给予肯定。例如晓琳讲述她的画面内容:“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我和姐姐在草地上放风筝。”语言表达很好,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促使其他的幼儿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对于调动其他幼儿的积极性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带动了其他幼儿的语言在各个区域都有所提高。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 篇9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直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成为环境的准备者、保护者和管理者,在实践中改造教学环境,营造美观、宽敞、有序、丰富、温馨、便于幼儿生活、活动、以幼儿为本的环境。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是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是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环境的创设要追随主题,支持主题的开展。根据幼儿现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提供幼儿大量可操作的材料,进行经验的积累与巩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样,幼儿就对环境有了兴趣,环境提供了多种、适合不同幼儿水平、爱好的机会,最终,促使幼儿的发展。

一、主题环境创设的作用

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的积极行为,它的效果有时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一)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发展

1、培养了幼儿的秩序感。

活动室中的操作材料摆放都有序、有规律、整整齐齐。幼儿在取、放操作材料时在感受着秩序:把积木从小到大取出,从大到小放回„„他们懂得了用完材料放回原位,材料摆放应有序、整齐才漂亮。

2、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

跟人的智慧最紧密相关的其中一项运动就是手的运动。手的发展意味着自我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我们将生活教育物化为可动手操作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丰富且具有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自己所选择的材料。他们的动作更协调,甚至可以说更精确了。

(二)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注意力的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内部需要满足的表现。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孩子的注意是被适合他兴趣的东西所吸引。它不是教师所能‘唤’起的”。活动室中丰富而有变化的材料不断成为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专注于材料。“专心是儿童品格与社会行为的全部基础。”注意力不稳定是幼儿在现阶段体现的年龄特征。由以上例子可以发现,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孩子在专注的过程中主动的积累经验,发展了自我。

(三)幼儿的意志品质也消然萌芽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自发的教育活动》中谈到:“当儿童能够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择其所爱时;当他梦寐以求的某些工作正被别人玩耍,而他学会了安静等待时;当他长时间专注地操作并纠正教材里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时„„他已经做出很多‘意志’行动。”意志品质中的一种自发的基本品质,人与人之间表面关系和社会大厦都建立在此之上。这个品质就是“连续性”。这种品质也已渐渐出现在孩子们身上。

二、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

(一)着眼与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调设环境创设,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

主题环境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经常更新,增强幼儿对它的亲近感,满足幼儿的心智体验,从而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主题环境的创设必须有弹性。同时我们经常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修正,并允许幼儿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墙饰,使他们在主题环

境的创设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主角。

教师要改变观念,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其次,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做得到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此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的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轻声的问幼儿“需要我的帮忙吗?”征得幼儿同意后再介入。

(二)主题环境创设要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因此,趣味性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去探索,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如:新入园的幼儿最喜欢“娃娃家”,因为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二)主题环境创设呈现形式要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

第一、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墙饰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第二、创设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创设环境。如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从而创设出不同教育价值的环境。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好吃的蛋糕”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张贴幼儿收集来得不同蛋糕及师生共同设计的制作流程图,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大大提高了环境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第三、环境创设应生动、直观、真实,环境布置不要局限于“墙”上,不要局限于贴,譬如教室的某个角落,某个窗台,某个柜子,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环境创设不仅有主题,而且还能动,或是悬挂或是有序列的摆放或是放在孩子自己的小柜里,教育活动能有所延伸,主题墙同样也可有所延伸。

另外,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幼儿园搞好色彩环境创设的途径 篇10

一、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颜色

幼儿园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需要温馨、 静谧的环境;中班需要愉悦、欢快的环境;大班需要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支架的人文环境。

如, 以小班幼儿为例。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刚入园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 生活失去秩序感, 难免会有焦虑的情绪。 因此, 小班在班级环境上要营造温馨、静谧如家的环境, 首先在颜色上要定位好。 在颜色中粉色系最能营造温馨的氛围, 在粉色系里, 粉红和粉蓝搭配是最理想的; 或是粉红系列点缀白色, 或是粉蓝系列中点缀白色。

二、 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健词来确定颜色

幼儿园环境主题确定后, 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自动生成, 这需要教师考察资料来进行确定。 根据主题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例如, 在“ 民俗”主题中, 首先要凸显一个“ 俗”字, 还要能体现民间文化。要凸显“ 俗”字, 在颜色中首选红色和绿色, 最传统的图案就是红牡丹配绿叶。 在找准红色和绿色之后, 接下来就要剖析: 什么样的红色搭配什么样的绿色? 两种颜色在空间位置上各占什么比例? 如何使这两种对比色放在一起后变得调和? 显而易见, 淡绿配玫瑰红, 玫红配翠绿加白, 朱红对淡绿或大红颜色为主, 淡绿色为辅。 再结合色彩的初步知识得出红与绿是一对对比色, 要使对比色变调和就要采取以下策略:①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 ②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 “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以求得类似;③通过一方或双方渐变缓冲对比;④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 即我们通常所说用这种颜色的笔勾画物体的外形, 就比较有鲜明舒畅的效果。

三、根据主题颜色确定其他颜色

环境是大课堂, 是看不见的老师, 而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 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智慧和能力, 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环境色彩创设上应重视从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 也要重视环境色彩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 教师在环境创设上要力求各方面的颜色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体现主题教育的整合力。

例如, 在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以季节、昆虫、植物为主题的主题活动, 在深挖主题的同时, 教师也可以关注此类主题所蕴含的颜色。 如, 一提到秋天, 我们就会想起橙色、黄色, 即同种色配合。 黄色系列中有中黄、柠檬黄、偏黄色的橙色、偏红色的橙色, 等等。 根据这些我们来确定此次主题教育所需要的颜色, 秋天的季节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四、 根据事物所处环境来确定颜色

现在, 幼儿园环境创设已不再是用简单的纸、胶水、剪刀、刻刀等工具进行环境布置, 而是一种多元材料合理配置完成的环境创设。 在我们提倡注重优美、环保、低碳环境的同时, 也对色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以我们兰铁第三幼儿园为例: 我园周围长了很多爬山虎, 到了夏天, 我们开展了爬山虎的科学活动。 在孩子们认识完爬山虎以后, 我们把爬山虎摘一两枝, 插到教室中让幼儿继续观察:让爬山虎放在教室的哪个地方呢? 和什么搭配在一起更能凸显它的教育价值呢?于是幼儿仔细回忆爬山虎的生存环境, 最后得出爬山虎和墙壁搭配在一起最适合。 这样的搭配就具观赏性、艺术性了。

五、运用颜色特质, 创设互动性环境

在了解颜色的特质后, 在创设互动性环境时,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 心情表达墙”, 所用颜色除了红、黄、蓝三原色 (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情绪) , 还应有黑、白、灰 (代表需要他人的帮助) 、中性色, 在幼儿根据自己心情随意涂鸦后, 还应引导幼儿在释放自己情绪的同时, 又有一个新的心情来面对每一天; 或者通过幼儿艺术作品中的颜色来分析他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 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色彩的搭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幼儿园园所文化、品质的代表。 遵循颜色的搭配原则, 才能使幼儿园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富有生命力, 才能使环境和幼儿互动。

上一篇:如何上好作文评改课下一篇: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