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十篇

2024-09-11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1

一、以往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专注于老师身上, 往往将对老师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比如:老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对于知识重难点的讲解是否突出、板书是否符合标准、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带动学生学习气氛、老师的教学风格等。

(二) 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思考不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变、是否能够对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作能够灵活的运用的关注, 却没有关注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方法是否适应, 是否能够很好的从这些教学手段中真正获益, 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足。往往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只是单方面的从老师的教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三)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重视, 往往远远大于对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 只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 不能很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教学的目标只是为了升学。所以, 应该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视点上来, 真正对学生素质的提高重视起来, 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四)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足。以往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的教学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知识, 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的不足。注重老师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等的评价, 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不足, 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之间学习经验的交流做的并不足。所以, 要改变这种现象, 让师生之间能够多进行交流, 学生之间能多进行讨论, 促进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进步。

(五)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不足。以往的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 对于学生的关注, 往往只是学习的最后考试结果,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与思想,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情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停留在考试的成绩, 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课堂教学评价

(一)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什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真正产生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进步。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中真正走出来。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效果有一个明确的思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该发生转变, 不再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 应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 学会怎么去学习, 让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能够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不一样, 所以, 在教学中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 应该因材施教, 给每个学生都留下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我们对学生的定位, 不应该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同时, 也应该让他们加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新课程的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应该注重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等, 但是也同时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课堂上学生是否活跃起来,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老师是否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兴趣作为关注重点。并且, 鼓励学生多思考, 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行锻炼, 让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能真正受益。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转变以往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要将学生平时的学习重视起来, 不只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

(三)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做出的改变。应该将以往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从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来,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应该从是否灵活转变到是否适合学生上来。应该关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关注课堂教学是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用, 让学生真正从教学中获益。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起来, 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要对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进行评判, 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总结

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为了使得人才素质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念需要转变, 要从以往的误区中走出来, 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认识到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课堂教学评价, 知道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 知道我们应该针对新课程改革, 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出什么样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钱青松.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3, (5) :123.

[2]胡兴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科学导报, 2014, (10) :33-33.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2

一、评价要适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适时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适时评价好比一丝丝春雨, 使竹笋在雨后茁壮成长。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要吝于表扬, 鼓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劲头, 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上数学。同时评价的适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注, 从而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 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时, 对于数的分类有的学生按照概念进行, 分为整数与分数, 也有的学生按照正负性进行分类, 这些都是预设范围内的, 教师进行了适当的评价, 表扬他们预习的到位。可是也有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小数跑到哪里去了?对于提出的这个问题, 教师进行了赞赏, 表扬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提出问题远比掌握结论重要得多, 小学时整数、分数、小数是学习的重点, 没有小数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学生真实的想法, 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疑惑。教师指出分数与小数是可以互化的, 如0.2=等, 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无限小数怎么化为分数呢?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教师进行了表扬, 夸奖他是发现问题的小天才, 但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放到课下,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通过教学可以看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 学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个小数学家。

适时评价可以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整个课堂在解决问题时井然有序, 让学生随时明确自己达到的水平, 找准自己的优缺点, 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程度适时掌握,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评价要多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教学过程时,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生机盎然。这样避免了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限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 从而使学生在自评、组评中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也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因此评价也要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性, 评价多元让学生的发展更全面, 也使学生的成长更迅速。

例如,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 发现平行四边形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生的发现进行评价。同时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 让学生之间对于操作过程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 如菱形作为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里?学生在操作中得出结论,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 这样就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发现与比较, 让学生进行评价, 填写出评价单, 这样教师就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也就可以关注到存在问题的学生。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于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也就实现了自然的生成, 比教师专门强调要好得多。

学生几乎都在同一个水平线, 而且同龄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比较相似, 在相互评价时更贴近学习实际。学生在互相评价时, 更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探讨, 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认识。高效课堂其实就是学得高效, 只有调动起学生学的情绪, 才能收获到必然的结果, 也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评价要恰当, 完善学生的自我认知

恰当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在评价时要以鼓励性为主, 但也不能过于牵强地总是老好好, 对于学生存在的错误要及时指出, 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及时矫正。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作业的评语、课堂的点评、课下的交流中对学生提出自己的评价, 这样学生在阅读或聆听时既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也就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例如,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 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 则可以要求高一些, 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掌握基本知识为主。在教学时, 对于综合性的题目, 教师进行分类要求, 不同评价。如对于三个小问题的题目, 当比较差的学生做到第二问时就可以大加赞扬, 而对于优秀的学生只有全面做好才能得到教师如此好的评价。这样也就让学生更好地完善了对知识的掌握, 也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让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做到教学的“不离不弃”。如果对学生都是一个尺度, 像传统教学中用分数来衡量优劣, 那么一部分后进生永远不会有成功感, 在自卑情绪中无法在学习中有更大的进步。

教是为了不教,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发现才能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所以, 教师要利用恰当的评价手段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并对自身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总之,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评价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还能够感受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课堂的高效源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师生的共同配合, 而评价正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使学生学得有动力, 教师教得有激情, 从而也就使课堂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摘要:课堂的高效源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师生的共同配合, 而评价正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只有正确的评价, 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动力, 教师教得有激情, 从而也就使课堂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徐文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S1) .

[2]林丽玲.让口头评价成为数学课堂的亮丽风景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12) .

谈初中数学课堂评价 篇3

关键词:及时;鼓励;多元化;整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参与者,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会有很多的表现。由于學生处于学习的状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正处于探索和养成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是对学生探索行为的肯定和反馈。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对此认真对待。

一、评价要及时明确,让学生时刻知道自己的课堂表现情况

课堂评价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很多教师也在实践之。但是还是出现了评价不及时或评价不明确的状况。比如,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一位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很周全,很符合课堂教学的节奏。但是教师在听到回答以后,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开始讲授。虽然这个教学行为能够证明学生的回答是完美的。但是由于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让学生不知怎么办,一直站着。

听课时间仓促,我没有对这位学生做回访。但是我认为,教师的这一行为,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困惑,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自己的回答没有令教师满意。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就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虽然答案对了,但是不一定和教师是一样的思路,所以,教师不给出明确的评价,学生就会惴惴不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时候给出评价,这样学生就会信心倍增,从而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教师热情洋溢的讲授相比,我认为前者更为关键,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学到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和目的。

二、评价要有鼓励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一来是有考试的压力,二来父母、亲友等的评判压力。有压力有时候也是好事,能够让学生有要求上进的心。但是学生的持久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碰到一些困难、挫折和否定之后,学生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消极、畏惧,甚至是逆反。解决持久力不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教师的评价,教师在评价中一定要具有鼓励性,以保护学生上进的心。这就如一颗幼苗的生长,要在温暖的时日,如果一开始就经受狂风暴雨,必然就会造成枯萎。

在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或者回答问题等每一个环节的表现中表现出了差异,这是由知识层次、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受到表扬的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这就会使课堂教学走向良性循环。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学生无法正确地作答,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评价要多元化,让学生有新鲜感

评价千篇一律,会让学生陷入听觉疲惫。如果教师长时间地用一些简单的评价语言或者是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表现欲就会受到影响,积极性明显地下降。教师在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给学生新鲜的感受,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评价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说一句简单、表意明确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积极的游戏,给一些小奖品。或者还可以让学生坐老师的位置、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表扬、减少作业量、随时可以喝水、可以向教师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等,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体验。坐教师的位置可以感受到权威,打电话给家长表扬可以让学生回家也沉浸在愉快中。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好是能够有某些优势的,这比教师的简单说教要更容易接受。

四、评价要整体全面,不可断章取义

以往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评价,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思考的方向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利的。在接受了这些评价以后,学生会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注重结果的教学评价,会让学生觉得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要答案,从而忽视过程的思考,有的时候学生通过教材全解等参考书说出答案,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教学

效果。

所以,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重整体的评价。整体的评价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结果与学生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一个是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这二者要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在这一依据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的、明确的、带有鼓励性的评价,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整体的评价中,学生的语言、动作等要注重的方面很多,这势必会造成评价过于繁重等现象的产生,这里还要求教师要注重简化语言、简化评价的内容,这样才不会造成不恰当的时间浪费。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设计评价的时候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与课堂教学的氛围与节奏相一致,融评价于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马阿宁.浅议初中数学课堂评价[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2]黄伟义.怎一个“好”字了得: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今日科苑,2007(10).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语 篇4

三班:于乐峰

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喜欢交流的特点,我们采取了研究型小组合作教学法。而在这过程中,我们经常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大胆让学生自己来讲,自己点评。而教师的宏观指导和评价必不可少。而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普遍单一,缺乏变化,并不能很好的概括学生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对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语做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对课堂评价语做一些要求。

一.课堂评价语要真诚,要规范。

这是首先必须符合要求的,学生心理细腻,能非常敏锐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满意或者失望,非常细心的发现老师的评价只是口头上程式化的点评,还是真诚的对自己的回答问题,黑板上的作图计算解答,对自己课堂纪律的真实的评价。总体的原则是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表现,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管是鼓励还是否定,都要发自内心。其次要规范,教师的评价不能用过多口头语,不能粗暴责骂学生,要按照教学要求来实践。例如,要合理安排学生,学生完成的板演,教师一定要对该学生的完成情况作真实的点评,要指出好的方面和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下课时间到了,教师应如实记录下学生的做题过程,并按时下课,并在下节课及时评价。

二.评价语要简短,要清晰。

对于每一次评价都要简短,不要长篇大论来对学生的其他相关问题一起点评,点评要对应具体的问题,要一语中的,评价也要有效率,不要绕弯子,让学生摸不清教师的真实想法。评价语要清晰,一是语言吐字的清晰,声音要洪亮清楚,二是态度要清楚,是非分明,要把握问题的关键,要让其他学生也能发现自身类似的问题。

三.评价语要以正面为主,要多鼓励,少批评。

评价语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提出一些过高的标准,出一些过难的题目,授课要以基础为主,以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基准,不然过高的要求对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该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感受,要让学生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评价要以正面为主,多鼓励,多肯定。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一直在进步,让学生觉得学生是一件乐事。少一些批评,多一份肯定,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是受到他人重视的。

四.评价语要富有变化,要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具体评价。

教师的评价语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睿智,既要能客观准确的分析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也要富有变化,不能一成不变,让学生觉得单调。评价在教学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准确而又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好的正面作用,学生擅于模仿,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也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具体评价,对事不对人,让学生觉得公平,让学生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5

一、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弊端

1. 传统固定的座位排法, 将学生“封闭”在有限的空间

内, 束缚了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不利于学生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影响学生互相评价 (即“生、生评价”) 的有效开展.

2. 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式, 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

用, 教师先讲知识要点、知识结构, 然后讲解例题, 学生再模仿练习, 通过机械重复达到技能、技巧熟练掌握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了解学生是否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求知欲望的发生与发展, 也不利于开展“探索性”学习所需创设的环境氛围, 摧残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

3. 同时教师一味的“包办”也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

“表现欲”和“成就感”, 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久而久之使大部分学生上课不愿意发言, 课堂气氛沉闷, 造成了学生表达能力差, 缺乏自信心.这样不利于学生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

4.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缺乏活力, 不能吸引一些自觉

性较差或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 不利于全班学生智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二、开放型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收获, 对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由“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进行改革, 是非常必要的.为此, 我对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

1. 课上教师首先要布置一下复习课的学习任务,

(1) 梳理整章的知识点, (可以是文字形式或框图形式) ;

(2) 典型例题的摘录;

(3) 搜集平时作业, 测验, 练习册中易错的习题, 以及平时不太确定的习题.由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分配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几名小组成员完成其中的一项, 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 合作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数学课的趣味性.准备时间大概10分钟为宜.

2. 让每个组长推出一人上讲台前担任主讲, 其余人组成

评议组, 主讲说完后, 由评议组补充、完善或评价、矫正……教师控制教学节奏, 并有机、适时地对有争议的问题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部分作相应的释疑.过程大概20分钟.

3. 在学生自己完成这一复习环节后, 教师比较一下自己

准备的复习题, 把学生没有归纳出来的类型题展示到黑板上, 同样采用启发讨论式,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问题的解答.大概10分钟. (如果在规定时间学生没有完成, 可以留作作业课下完成.)

4. 课尾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结 (最好由学生自己完成) , 并评选本课“主讲明星”与“最佳评议”.

三、“开放型”复习课课堂教学评价的优点

这种教学评价方式, 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 学生学习的潜能可得到充分挖掘和激发.

1. 让学生走上讲台, 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满足其表现欲, 尝试成就感, 又让学生亲历知识掌握的构建过程.

2. 由于要自己完成课前的准备作业和讲解内容, 迫使学

生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 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这一复习环节, 却真正达到了自我自觉地学习,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组织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 培养了学生口才、组织能

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促使学生的个性达到良性的发展.

4. 由于改变了课堂的传统座位排法, 学生得到互相帮助

的机会, 学习较差的学生能直接得到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调动了兴趣, 提高了学习能力.伙伴的互帮互学,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开放型”复习课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在长期的“开放型”复习课课堂教学研究程中,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还有许多的不足, 如:

1. 学生虽然在讲题方面, 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 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解题步骤写得不规范.教师应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讲题能力, 还要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2. 开展此类课堂教学评价, 对教师自身控制能力、应变

能力及学生对此形式变化的适应性要求极高, 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与磨合.

3. 采用这个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展示为主, 突

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时间不好把握.课堂教学效率仍有待提高.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6

一、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影响, 农村文化和学术研究氛围不浓, 数学教学信息闭塞, 造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思想观念没有及时更新, 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 评价学生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体系、目的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 范围狭窄, 内容单调

1. 过于关注学科知识, 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

2. 过于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

3. 过于注重学生的认知.

4.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

5. 过于注重评价现在的表现.

(二) 方式粗暴, 方法简单

过于注重“量化”评价, 而忽视“质性”评价;多采用传统的纸笔方式, 缺少体现最新评价思想的技术与方法;评价方式显得封闭、静态, 缺乏开放性与动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是粗暴的, 方法是简单的, 不仅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也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

(三) 评价粗糙, 体系无系

1.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以自上而下的评价为主, 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忽视同级、自下而上以及多源评价.

2. 只关注知识的接受.

3. 评价方式方法单一, 只有书面笔试.

4.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5. 过分注重结果.

6. 过分强调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

7. 过分强调 “现在的”, 忽视 “将来的”、“发展的”.

(四) 语言冰冷, 感情生疏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1. 作业考试评价语言单一, 只是个冷冷的分数.

2. 喜欢找学生的缺点、不足.

3.批评、训斥学生多点.

……

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显得冰冷, 易挫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师生感情显得生疏、冷漠.课堂上充满了火药味, 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 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显然, 这不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 也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优化对策解决问题

(一) 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 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 更要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评定;不仅要关注“双基”的培养, 更要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动机、行为习惯等.

2. 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意志,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既要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评价现在的表现, 更要关注将来的发展.

(二) 大胆改革落后的评价手段, 巧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恰当运用多样化的方法, 以适应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并将评价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定量评价, 更要关注定性评价.根据教学需要, 灵活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纸笔测验、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问卷法等.结合学生的特点, 巧妙运用各种动态、开放的方式.如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选拔性评价.

(三) 构建全方位先进评价体系, 使体系日趋成熟健全完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 》也指出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育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四) 让评价语言成为一门艺术, 让充满人文关怀教学中

1. 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2. 评价语言要富有情感.

教育是一种赏识教育, 使忠言“利”耳, 让评价语言成为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让人文关怀充满在课室的每一个角落.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作为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 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评价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重视评价, 在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 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促教之功能。

二、数学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评价内容单一, 偏重书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注重试卷测验;评价标准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目的单一;评价主体单一, 单向的老师对学生的的评价模式。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宗旨的教学评价, 主张面向未来, 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体系除了基本的检查和固有的选拔、筛选功能以外, 还具有反馈调节的功能、展示激励的功能、反思总结的功能以及记录成长的功能。

三、数学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一) 评价方式注重多样化

在初中数学评价中, 我们更多注重的是纸笔测验, 就这种评价方式而言, 应避免偏题、怪题和繁题, 应结合现实情境设计问题, 设置一些探索题与开放题, 更多地展现初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有实行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测验, 才能做到尽可能全面考查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纸笔测验外, 在初中数学评价中, 还应该有更多的评价方式, 如课堂提问、学生自编习题、写数学日记等。如九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概率初步知识以后, 我让他们自己编制一套关于这一内容的习题, 既可表现学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情况, 体会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又让教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变化, 不仅重视学生的探究结论, 更要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我们的评价, 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 评价内容注重灵活化

实施新课程后,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应遵循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背后所隐涵的数学意义。对数学知识, 以往的评价主要集中检验学生是否记住这一内容, 或者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知识的正确例子。但是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背景,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评价的题目必须设计得非常全面, 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例如:“什么叫做二次函数?结合具体的函数和图象, 解释你是如何理解二次函数的。”对于这个问题, 不仅要回答什么是二次函数, 而且要求初中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二次函数的正例和反例, 并能够在几种不同函数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之间比较它们的异同, 而且还会体会到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还要将二次函数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象的描述。这就要求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概念必须有深刻的理解, 单凭简单的机械记忆是不行的。

另外, 评价时应将学段目标作为这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来评价, 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的要求。如对一些运算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多数学生可能在单元或学期结束时达到规定的程度, 有些学生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三) 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化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 我们过去偏向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如今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 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 如是否喜欢数学, 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 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 由此学生的自评是很有必要的。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中, 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 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小组内同学是最有发言权, 因此学生的互评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 评价结果注重定量、定性结合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 应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 但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时, 不能根据分数排列名次。定性评价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 评语要避免一般化, 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 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一章后, 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的评价:“你通过自己的努力, 能收集、记录数据, 了解统计图的特点, 你制作的统计图很出色, 在这个方面你是全班最好的, 但你在使用语言解释统计结果方面有一定困难, 要继续努力!”我想, 学生在阅读了这个评语之后, 获得更多的是成功的体验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 明确了自己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评价 教学案例 反思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的特性与个性特点,他们的心理变化较为迅速,而这些特质又对他们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影响。初中生的情绪变化很快,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师能否做出及时的、正确的、适宜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极大的关联性。目前,教学评价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一、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学习来说,由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前者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味的听从老师的说教,对老师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大压力很大,缺乏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内驱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对于主动学习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按照构建主义理论的说法,学生能够自主的依托个人的元认知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参与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他们的思维和情绪得到了全身动员,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无疑是为学生实现主动式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要想获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适当的评价。例如: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有一位同学首先考虑了一种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如图1所示:

因为∠AOC是⊿ABO的外角,所以∠AOC=∠ABO+∠OAB,又因为OA=OB,所以∠OAB=∠OBA;即∠AOC=2∠ABO,所以∠ABC=1∕2∠AOC。

请你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如果请你在图2、3中画出图形,猜想结论又将如何,并请你说明理由。”对于这类题,当时那位教师并没有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题,而是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改变一传统教学中的 “模仿型”学习,而转向了“创造型”学习。多鼓励学生,不可因为错误而批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放开手脚,大胆的尝试各种解决方法。

二、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视野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讲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素质的评定。初中数学课要想实现有效评价也要认真的分析学情,教学评价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千万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答案评价不可实行成人化的评价,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和考量他们的答案质量。在评价标准上,对于初中生数学的问题答案评价应该侧重于学习过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步方面,千万不要总以数学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另外,在评价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凡是能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的答案都要给与适当的褒奖和赞许,切记严重批评、漠视冷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评价之后还要学生有所领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一步,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分析自身学习的优缺点,然后给与修正,教师再给与指导评价,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关注学生,善于评价

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也说明教师的教,归根到底还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多加关注学生,给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留足空间。在下面这一个案例中学生的这一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培养。在上《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中某数学执教时他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既是学生能力范围的,但是又是学生较难独立完成的。但经由老师提出问题后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积极引导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演算,进过一段时间后,这位老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并且还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收集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圆满的解决了这道题,老师给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大为增长,探索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凸显,同时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有绝对的课堂控制力,学生一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教学评价中,多数都是教师进行点评,教师是课堂评价的统治者。新形势下,随着学情、教情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在课堂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按照这种变化来说,课堂评价不应该单单的有教师一个人说的算或者说不能只有教师这一种评价方法,而应该有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需要注意的是师生共评,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让学生对其先进行评价,将个人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给与引导,批评指正,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露.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教学案例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08)

[2]李秋.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教学案例与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2(24)

[3]马占魁.试论数学课堂评价的教学案例与思考[J].学周刊,2013(19)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9

一、乐教乐学之处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景—建造模型—解释、应用和扩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 让学生经历“数学论”和“再创造”的过程, 不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结构形式, 调整“证明”的要求.我认为教材下列三部分内容亮点较多.

(一) 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视图与投影

强调几何直觉, 培养空间观念, 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大量的实例和图案, 这几大特色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少量的推理和论证减少了学习的难度.

(二) 八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

与过去教材相比, 重视定理的探索过程和实际应用, 突出文化价值, 重视合情推理.教材编排了许多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的问题, 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 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 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地呈现给学生.如“方格纸中画等腰直角三角形※画一般直角三角形※不用方格的弦图”层层展现给学生, 学生经历操作、分析、判断、推理得出勾股定理, 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丰富的、有意义的.整章书图文并茂, 又安排了足够的课时,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得又轻松又扎实, 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 九年级下册相似形和锐角三角函数

在教学要求上有很大的降低, 从篇幅上、课时上、编排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突出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每节课的内容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 注重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结合, 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索过程, 重视测量.编制的例题和习题应用性强, 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问题背景丰富且都重在数学建模, 多数直接应用定理和定义, 减少了过去变式的训练, 如“矩形草坪小路内外边缘形成两个矩形相似吗?”、“影子测金字塔高度问题”、“神州5号运行到地球表面上…”“化曲为直, 以直代曲求山坡的长”等等, 这些生活感、时代感强烈的题目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去挑战去探索.

二、难教难学之处

另一方面, 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拔高了课标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处理部分教材内容时感觉棘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产生很大困难, 削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 内容的现实背景不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课例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究“作经过已知点A的圆能作几个?作经过A、B的圆你能作几个?圆心分布有什么特点?要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如何确定圆心?”第一个问题学生还可以作出, 第二个问题多数学生无从入手, 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也没能为第三个问题服务, 这样的探究意义不大.

课例二:等边三角形探究“等边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画出图形, 找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并证明它们全等”图中全等三角形太多, 但证明又雷同, 学生因此产生厌烦情绪, 另外, 学生对图中全等三角形不易分类.

(二) 部分例题、习题编制形式单一, 过于侧重掌握逻辑推理, 轻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课例三: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习题13.2、13.3和复习题13共有30道小题, 其中只有“卡钳”、“三角尺画角平分线”、“观测点观测浮岛”、“两车行进路线平行”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 其余均为纯理论数学题.

课例四:第九章19.2.3正方形例4“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决文字式的证明题只能按“分清题设结论—画图—写已知和求证—分析证明”的步骤进行.按枯燥统一的解题步骤解题只能达到一个目的:掌握三段论的逻辑推理.

(三) 几何建模和探索, 远超初中年龄段学生的能力和心智

这一情况主要存在下列三个章节:八年级上册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等腰三角形三个内容编排在一起, 将图形变换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证明整合在两个月内学习.利用变换研究图形, 把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的应用综合在一起, 加重了几何建模的难度和深度, 这样设计和编排, 造成了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 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最难跨过的第一道门槛.

八年级下册中的四边形内容, 是平行线和三角形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四边形中各种概念和性质又重叠交错, 容易混淆, 学生往往难搞清楚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另外, 本章中的一些探索式的证明方法及文字叙述的证明题, 难度明显过大.这是学生难跨过的第二道门槛.

课例五:第十九章四边形19.1.2例题, 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编排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4之后, 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刚讲完判定定理就解决综合性强的问题, 多数学生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我认为这两个重要的结论应独立安排一节内容, 并且以设问和探究的形式呈现, 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分析问题的难度, 有了一定的坡度和梯度, 多数学生才有信心钻研.

九年级上册圆的内容虽然与旧教材相比减少了, 难度及要求降低了.但众多的概念、容易混淆的名称、与前两学段知识的融合、推理论证的高要求、反证法的出现, 是学生难跨过的第三道门槛.虽然教材在对该内容每节课的编排、选图时充分考虑到了各个难点, 编排了丰富的图形和实例, 但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 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课时太少, 应增加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

(2) 切线长定理的例题和相关习题偏难, 理论推证题量过大, 造成学生畏难情绪增加.建议降低或删除用定理证明切线的内容, 只要求学生了解定理即可.

总之, 我们希望不要把计算和演绎证明作为空间和图形的主要内容, 不要把它变成一门纯粹关于证明的学问, 不要把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概念、公理、定理和逻辑的思考方法构成几何课程的主体, 不要把重点放在形式上, 且内容和呈现方式不要冷冰冰.这样的教材内容才能鼓舞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学习这样的内容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 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数学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10

一、改“单一的笔试”评价为“三试结合”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中,在检测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时,单纯、机械地采用单一的笔试方法,不区别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分难易,一味强调学生的考试分数,并偏重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即使是代数应用题或者是几何证明题,也是按照“找特点,对类型,套公试”这样一种“模仿—记忆”的过程解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妨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就必须注意从多方面来检测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做到把口试评价、演试评价和笔试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1. 口试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检测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定理和公式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亦可检测出学生的口算与表达能力,还可通过让学生读题,辨别已知与未知,寻求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来检测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析题、解题能力。

2. 演试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就是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演示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检测学生运用几何知识、选择使用学具、动手自制模型的操作能力时可以尝试。比如,在检测学生对长度、重量单位,以及几何形体的认识程度时,可采用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这样得到的评价结论比命题笔试得出的评价结果要真实可靠得多。

3. 笔试评价

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以如实了解学生计算题目的顺序和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对于不宜口试和演试的内容则以笔试评价为好。但采用笔试评价时,教师应以全面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情感与态度为目的,在命题形式上要刻意求新,开拓思路,设计新题型。

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法,教师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

二、改“一次性”评价为“多次结合”评价

为避免因一次检测失误而影响整个学期的数学学习质量的评价,做到比较准确地衡量出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和真实水平,教师应把平时考核、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检测的质量评价相结合来计算学生全期数学学习质量的总评价。

为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平时考核评价,认真抓好课堂提问,板演和作业的批阅记载,以此激励学生形成课前自觉预习,课上积极思维,课后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每个单元教学结束,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的方法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而定,或口试,或演试,或笔试。这样,信息反馈及时,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系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检测前要认真组织、辅导学生作系统复习,耐心指导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深刻理解、系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教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平时掌握知识情况和不同教材内容的目标要求设计出新题型,或口试,或演试,或笔试,并要尽力做到消除学生对数学检测的畏惧心理和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是他们进行自我检查和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全学期数学学习质量的评价,应以平时考核和单元测验的评价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调动学生注意平时积累、及时消化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够逐步消除因检测而造成的紧张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精神负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改“单纯的考测”评价为“互动多元”评价

传统的学习质量评价是以考试与测验为主,即在学生考试或发表见解之后,由教师对卷面或观点予以直接评价。这种评价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帮助学生很快领悟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教师肯定某一学生的观点,就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教师点燃某一学生思维的火花,就点燃了其他学生思维的火炬。但是,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日常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一味地等待教师的指点、评说,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也没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提倡多元的、全面的,注重学生差异的、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协商性的评价,应格外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新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说,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那么,教师在评价中就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鼓励他们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还有谁想发表意见吗?”“谁对某某同学的回答做补充?”“我们小组对上述答案有分歧……”“我要提醒第三组的同学……”等等。这些评价不再是教师的“独白”,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不同思想和观念构成的“复合体”。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能相互争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讨论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知识、醒悟方法、修正思想,同时获取极大的情感满足和能力提升。学生参与评价,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质量评价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使评价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自我调控的过程,从而达到以评促帮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的评价必须通过学生的反思,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智慧。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而且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中的成功及不足之处,让学生通过对同学、对自己的反思评价,于无形之中达到以评启思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公益行动下一篇:语文课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