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文化十篇

2024-05-06

深层文化 篇1

1. 1 中国城市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非修其冠正其袍而所谓饱饮文墨, 城非濯其表重其妆而所谓广蕴史迹。

中国经济体过去的暴力生长模式, 加上全球化带来世界文化的加速涵化同化, 导致中国城市建设流水线化。

2016 年, 国家将关注点调整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内生需求。2015 年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要求“强化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1. 2 城市文化与空间建设

本文以笔者个人职业角度与此次论述方向为出发点, 强调城市属性与地域特色, 引用秦启文先生的定义: 城市文化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内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象化活动中, 所共同创造的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道德规范, 以及这种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 ( 或城市特色) 的典章制度、观念形态、知识体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技术和艺术成果。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 是城市品牌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外化对象之一, 是公众对城市内在属性与外显活力、历史积淀与发展导向的综合感知和具象表达, 是蕴藏着特定文化价值并且能够激发人们特定思维与行为活动的场所。

所以城市空间建设是实现城市品牌化的重要手段, 能够强化城市内部民众的精神归属感、价值认同感, 提高城市外部民众对城市的认知度, 强化城市整体印象。

2 探讨历史文化的空间物化方式

以历史事件、文化遗存为源营造城市空间, 历史文化实景复原的意义甚微, 文化精神与价值的重现才为空间注入文化灵魂。

复原历史文化实景, 其劣势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历史资料缺失。

现今众多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皆为古建、古街、古院, 但由于资料的不足, 往往造成对历史文化形态的歪曲, 对历史文化关键信息的遗漏, 对历史文化真实价值的淡化。

第二, 价值评判偏颇。

文化的演进是历史片段的连续堆积, 规划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通过删减一个历史片段来复原另一个历史片段的情况, 在这个评断过程中, 因为忽视了多方面的价值权衡而导致结论的偏颇。

第三, 先期成本较高。

历史文化建筑的工艺, 往往要求较高的人力、时间、资金成本。

第四, 环境代价较大。

历史文化空间规模越大, 要求的改造程度越高、建设量越大, 往往带来越多的负面环境因素。

空间的核心文化价值在于: 它是否能够体现它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社会的核心价值, 它是否能够凸显它所展示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特征, 它是否能够唤醒它所纪念的历史人物事件的精神记忆。

3 以《成都市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为例探讨文化空间营造

3. 1 东华门遗址

始于2013 年10 月的挖掘工作, 把“东华门遗址”带入公众的视野。

遗址以直观的物质遗存记录了时代变迁对城市空间格局、文化技艺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如同文简意赅的城市史卷铺呈在公众面前。

3. 2 中央绿肺规划

成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远期规划中, 囊括东华门遗址在内的图示区域, 共同划为城市中央绿肺公园。

东华门遗址的发掘事件提供了一个规划切入点, 而城市空间远期发展规划则提供了长期的法律政策支撑, 成就了这样一个契机: 以城市空间作为二维载体, 展现三维剖开的层层历史文化断面。

3. 3 规划认知与态度

历史不是孤立的碎片, 而是连续的整体。历史不是少数人的秀场, 而是大众的舞台。可持续的历史观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和平台。

3. 4 规划愿景与定位

一个展示城市发展史的窗口, 一个承载大众公共生活的舞台。它是成都人的时代公园, 成都的城市年轮。

3. 5 规划方案演化与实施

1) 整体规划格局。

抽取文化要素, 表达历史空间意向而非实体。实现场地的开放共享, 避免连续实体界面。尊重城市现状, 降低改造成本与生态影响。

轴线: 尊重现有南北轴线格局, 通过抽象的景观序列强化皇城的沿轴对称空间, 展示明清等级严明、规整肃穆的帝王空间形制。

水域: 以“意向摩诃池”水岸空间界定公园核心区, 区划空间功能的同时提高公园的开放共享性。

结合摩诃池的东南角池基, 原地筑造观景台, 作为对历史的空间回应, 同时赋予其现实意义。

宫殿场址: 利用广场、水池与景观群的空间表达, 强化轴向及对景空间, 表达原轴线蜀王府主宫殿和贡院主宫殿所体现的空间理念。

2) 分步实施-1。

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利用建筑与景观的整体格局对城市历史演进的空间特征进行强化。重视遗址的展示性, 避免过度保护。建筑外观简洁轻巧, 重视其与场地的融合度。

布局: 顺应现有遗址的主要布局, 利用博物馆建筑强化正南北的空间趋势, 利用景观强化北偏东25°的空间趋势, 放大呈现历史空间的演化过程。

展示: “回”字形展览流线组织博物馆整体功能空间, 遗址展示采用覆土或加盖玻璃屋顶的建筑形式, 外立面材质轻巧, 色彩低调。

3) 分步实施-2。

体育场馆改造: 纵向拓展原有功能, 横向响应新的功能需求。尽量保留及合理运用现有空间载体。提高场馆的开放性与展示性, 重视建筑与场地的融合度。

功能: 全面考量体育场馆原有空间设施的充分利用、公园功能的补充提升、开发商的盈利需求、中心城区的环境承载量。提出以下功能建议: 时装展示、产品发布、小型演唱会、轻量级体育赛事、商业配套服务。

空间: 保留建筑主体结构, 通过部分围合面的拆除与场地的景观塑造, 形成对公园南北轴线的空间回应, 加强内部空间的东西向联系, 提高公园整体性。

4) 分步实施-3。

轴线序列强化: 利用景观格局的东西对称、节点对景强化自明清延续至今的城市南北中轴线。关注对轴线两侧公园空间的有机缝合, 提倡高科技、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的造景方式。

缝合空间: 通过软性景观缝补手段强化公园的整体性, 同时保留现有空间的公共性。道路两侧通过景观呼应强化立体空间的延续, 通过地面铺装弱化道路的视觉割裂感, 并对车辆驾驶者形成警示。

缝补历史: 充分结合基地现有的道路格局, 通过景观放大明清时期的皇城空间特征, 以轻建设的方式展示历史的全景。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进行景观塑造, 增加展示内容、提升空间活力以及挖掘附加价值。例如: 以夜空为幕, 以水为介质, 通过声光秀, 展示历史文化影像、推送公益短片以及播放商业广告。

5) 分步实施-4。

摩诃池的意向复原: 以景观水构成的软性空间界定公园的城市界面。结合功能需求的契机, 抽象再现摩诃池, 唤醒城市记忆。以水为线索组织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

边界: 边界形式拒绝视觉的空间割裂感, 采用相对平面化的、柔和的水域空间, 来标示功能的转换, 又不破坏城市空间的整体性。

文化与功能形态: 采用维护成本较低、亲水性较强的景观浅水形式, 再现摩诃池, 并沿水构建丰富的活动空间。

6) 分步实施-5。

公共空间的梳理与联通: 保留基地内部现有公共空间, 不断释放新的共享空间。通过带状空间串联块状空间, 形成完整公共空间网络。公共空间形式以草坪、广场为主, 提供参与度高的市民活动场地。

7) 建设弹性。

规划应该是设计、实施、管理, 并在规划原则下不断调试的全过程。

随着城市发展, 政策、资金环境, 区域的功能需求, 社会的价值取向, 公众的审美情趣, 建筑的拆除、改造、保留成本等等内因外境都在改变, 我们不能以当下的标准去封堵未来城市年轮公园中空间构成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的规划应该给未来再规划及实施留下空间。

4 结语

我们希望, 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以单一群体情趣为评价标准的城市空间产品化营造模式之后, 大众能够以一种更谨慎的态度对待城市历史, 对待城市文化, 寻求一种更客观、更包容、更能体现真实文化价值的方式去创造我们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西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城市设计中心.成都市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Z].

[2]肖平.地上成都[M].成都:天地出版社, 2002.

[3]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城坊古迹考[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9.

[4]秦启文.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深层文化 篇2

隐喻语言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传统语言学一直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人们认识世界, 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概念隐喻的形成与人们的经验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不同语言的概念隐喻之间, 既有体现人类共同经验的相似之处, 也有深层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之处。试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来探讨英汉概念隐喻的异同及其形成的深层文化根源, 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 概念隐喻是人类用一个概念去理解和构建另一个概念的认知活动。这种抽象的认知能力来与感知结构的相似性和经验的相关。感知结构相似性并不是先验的客观存在的相似性, 而是说话人主观感知的两个概念的相似。例如, 在LIFE IS GAMBLING GAME的概念隐喻中, “人生”与“赌博”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被相提并论, 是因为在人脑中对这两个概念产生了相似的联想。经验的相关指在人的认知领域两个事件往往是伴随发生的。例如, ANGER IS HEAT这个隐喻的产生是因为人在发怒时会浑身发热。

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讲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

3 英汉概念隐喻的共性

人类本身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包括人体器官、情感体验、生态、气候、地理、物质等, 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都存在着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形成了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而这种共识也是造成不同语言有着相似隐喻的主要原因。以下分别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阐释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3.1 相似的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英汉语言中有许多相似的结构隐喻。在汉语中有, 常用“舌战”、“笔战”来指辩论, 用“攻击”、“防守”、“反击”等词语来构建辩论过程。英汉语言都根据“战争”来的模式来构造“辩论”, 人们根据“战争”来理解、谈论、策划和进行“辩论”, 因为“战争”与“辩论”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而后者比前者更具体、直观、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3.2 相似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在方位隐喻中, 隐喻UP/DOWN在人类思考、理解和推理总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Lakoff&Johnson, 1980) 。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的UP/DOWN隐喻。

3.3 相似的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是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本体隐喻总较常见的是CON-TAINER (容器) 和ENTITY (实体) 隐喻。汉语中也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义愤填膺”, “泄私愤”, “对某人倾注了爱”等等类似的表达。这是因为感情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变化, 所以往往把感情看作人身体里的东西, 特别是液体, 这也是人类共同的经验。

4 英汉隐喻的差异

隐喻受制于文化特别是深层文化。深层文化即底层心理文化, 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是相对于可以看见并描述的公开文化而言的。深层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英汉概念隐喻在源范畴的选择及范畴之间的映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概念隐喻意义相似, 但源范畴不同。例如, “你的观点很荒唐, 站不住脚”英语的译文是“your view are absurd and don't hold water.”在英语里, 观点被看作容器;在汉语里, 观点被比作了“人”, 说“它”像一个人站不住脚, 其隐含意义是这种观点讲不通。用此可见, 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概念隐喻意义是由不同的原范畴映射形成的, 这表现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认知的差异。

其次, 源范畴相同, 但概念隐喻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 前文曾提到, 在英汉语言中都有HAPPY IS UP (高兴是向上) 的概念隐喻。在这一根隐喻下, 英语有一与此密切相连的子隐喻BE-ING HAPPY IS BEING OFF THE GROUND (I was flying high.) 。这一隐喻可能来自于对鸟的经验, 鸟是自由的象征, 因而也具有高兴的特征。但在汉语里, OFFTHE GROUND映射的不是褒义的“高兴”, 而是贬义的“自满”。如“他飘飘然”, 或“他又在云里雾里了”。这与中国人认为不脱离地面、扎根底下就是谦虚它使得美德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三, 有些概念隐喻是各民族所有的, 即出现在一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在另一语言中不存在对应的隐喻表达。这些隐喻往往与这一民族独特的心理、社会形态、文化、和历史有关。例如自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 (Watergate) 遭遇执政危机以来, gate也成了一个表示高层丑闻喻意的构词后缀。汉语里没有对应的此义的后缀。但有趣的是, 最近几年汉语受此影响也出现了以“门”为后缀的词, 表示各类被揭发出来的丑闻, 尤指娱乐圈、商家的不光彩事件。如“奶粉门”、“艳照门”。

5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 利用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使学生缩进与英语的距离感, 降低学习难度。正如上文所述,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的概念隐喻。教师要懂得适时总结这些现象, 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语言都是以人类最基本的经验和认知为基础的, 从而大大增强他们攻克英语的自信心。

其次, 注重英汉概念隐喻的差异又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掌握一门外语, 不仅是要学好词汇、语法, 还要理解其内部的隐喻系统和文化现象。教师要尤其注意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具有异族民族思维特点的概念隐喻, 还要勤于思考异族语言与汉语在认知与文化的差异, 帮助学生构建异族语言的隐喻系统。这样才会上学生从散乱的语言现象中建立起系统条理的认知结构, 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语言使用的自信心。

总之, 概念隐喻是人类重要认识抽象事物的重要的认知能力。它不仅是语言的, 也是思维的、文化的。不同文化对概念隐喻所表现出来的相似认知表现了人类经验的共性, 而不同国家和民族深层文化的差异渗透于概念隐喻的形成和表现过程中, 影响了英汉语言在源范畴的选取, 源范畴与目标范畴之间的映射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语言教学中, 要注重英汉语言概念隐喻的共性与特性的研究, 使学生意识到语言的非任意性、系统系、理据性,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管理的深层是文化 篇3

美国丹尼尔·A·雷恩在他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对管理与文化作了精彩的分析。他把管理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透视。以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变化作为分析整个管理思想流变的骨架。梳理出管理与文化之间相当清晰的脉络。从中可以看出管理与整个社会命运的关系。读此书使人不得不关怀管理与文化的命运,因为管理不得不从旧的文化中产生,也正像作者所论述的企业和管理从一开始就是文化新生的婴儿。作者指出使农业文明摇摇欲坠,是工业文明得以产生的新的文化是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的——新教伦理、自由意志的伦理和市场伦理。新教伦理使人们世俗的生产活动有了宗教上崇高的意味。每个人努力从事各项职业都是上帝的光荣。人们之间为此得到了平等,而每个人都要强烈的进行理性约束从而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负责又使个人主义降生在这大地上。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强调个人内在驱动、开拓进取的资本主义精神,它打破了古老神学对人的束缚,造就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而自由意志的伦理,重新规定了人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权力不是来源于神授而来源于人民的同意,法律要以理智而不是专横为基础,实现个人目标是天赋的权利,私有财产不容侵犯。新的伦理为工业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政治基础,保障了每个政府统治下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公民和政府间新的统治关系。最后是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构成的市场伦理,它认为只有市场和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者,“看不见的手”成全了企业效率和企业利益,从而带来了整个国家的繁荣。这种市场伦理去掉了加在新兴企业上最后一重压迫——重商主义的国家压迫,企业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工厂制度开始繁荣发展。这三种伦理,新教伦理给工业文明发展的内在驱动,自由伦理给工业文明以政治上的保证,而市场伦理给工业文明提供了一个可以舒展其个性的自由市场。这三种力量作为新的文化标准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利润、企业的态度,最终创造了一种新生活。人类一种新的文明。从此管理作为合理地、正式地、系统地维护企业的需要产生了,工业文明从此才拉开了伟大抗争的序幕。

这时我想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抗争的第一个最关重要的问题也就在于它能否产生相对农业文明在获得生存财富上的高效率。如果工业文明不能向人类提供比农业文明的高效率,那么它就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更不能冲破农业文明的樊笼独立于世。人类只有在获得财富的手段上有所突破时,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才能生存。所以二十世纪头十年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日益枯竭的资源的焦虑代表了整个人类对效率的焦虑,正在此时兴起的科学管理运动可以说是在回答时代的呼唤,而当时的环境又为科学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工业革命达成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独立,人们不再靠天吃饭,这形成了同农业文明最根本的差异点。工业革命的结果,一方面是经济上工厂广泛的建立,动力、运输、通讯上的革命造就了以机器为生产,以市场为交换的整个工业体系。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工业的认同,人们刻苦工作,在企业界出人头地成为普遍的时尚,企业成为人们获取生存资料的普遍途径。另一方面的政治方面,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市场竞争使优胜劣汰、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向效率进军。

这场科学管理运动的结果是把人类迅猛地推向了富足,但是人类单方面的进步把人类在物质文明面前的不适应相当突出的体现在时代精神上,人们不满于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人不是机器”成为古老心灵向整个工业文明投去的血泪控诉,工业文明受到了来自人内心的挑战。与此相应的是文化环境的变迁。经过科学管理运动,企业得以在一个有效的管理下发展它的规模。二十年代企业合并的浪潮把企业变成了巨型恐龙,这使得企业中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流动成为问题,组织中的协调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头三十年管理的中心在于合理的使用资源,而在三十年代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企业生存。但是企业只有协调统一才能生存,这个协调只能在于人们合谐的相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工业的润滑剂。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发生了巨变。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成长期间,人类还有在新旧的夹缝中徘徊留恋的可能,那么在工业文明走向成熟,农业文明的痕迹消失殆尽时,人类的心灵再也没有可以逃避依托的“故乡”,人类走向了一种告别旧朋友的“彻底孤独”。在冲破旧文明时光辉灿烂的自由伦理和个人成功的光辉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自由也是一种重负,它不仅需要“孤独的理智”,还需要每个人痛苦地徘徊在每个选择之间,并为这种抉择负担全部的责任。这种重负过于沉重以至于人们象弗洛姆说的那样逃避自由,这种逃避自由与责任寻求安全的心理驱动使社会伦理代替了个人伦理,集体本位代替了个人本位,人们麻木了集体对个人的侵害,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依附集体的团结合作成为时代高调,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论述的团体生活的重要性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成为时代特色。此时此刻政府也开始从自由放任的政策转向对政治、经济、社会广泛的控制,政府干预经济,一系列有关保护工人和社会福利的法案通过实施,成为维护社会伦理有力的工具。梅奥的行为科学运动是作为回答时代挑战的科学产生的,为的是建立新的已经在失落的社会规范,使人们在工作中和社会生活中保持同一性,重新产生人和社会明确的归属关系,为人们的存在提供存在的目的性和连续性,满足人们的归属需要,恢复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是,人类古老心灵与新工业文明的冲突并没有结束,当人类满足了物质需求和精神归属之后,人类的心灵直接指向了它的终极关怀——人生的意义。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管理是对人类体力的盘剥,那么行为科学则是对人类思想的剥夺。工业文明的六条铁法则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和好大狂,统筹安排了千百万人的行动,最后形成了千千万万人按固定的模式生活。这种固定的生活造成了海德格尔所指出的“常人的统治”:常人怎样享乐,我就怎样享乐,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就怎么愤怒,常人怎么判断是非我就怎么判断是非,每个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最后象弗洛姆所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独立的选择,过着独创的生活,而实际上无不重复同样的模式生活着,没有丝毫的个性色彩。这种对人思想的剥夺形成了人类追求个性和创造的强烈冲动,电子时代的新经济,主张自由个性的社会思潮,重新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政府为实现这种冲动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追求创造和个性的企业文化新潮应运而生,在古老心灵顽强的抗争下,回答农业文明最严峻、最难回应,也是最后的挑战。

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管理面对文化挑战的变迁都是管理在文化下的制约,但是管理不仅仅是文化影响下的产物,管理与文化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管理本身也创造着新的文化传统。工业文明在这种创造中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传统。这种新的工业传统的产生是先从企业开始然后又渗透到社会各层面的,这有关企业文化的三次主潮,第一次是泰罗的“机械型”企业文化,第二次是梅奥的“协调型”企业文化,第三次是当前的“创造型”企业文化。每一种的企业文化,都创造了在企业中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在同一企业文化下相同的生活,最后被塑造成一类人。

工业文明第一次创造出和农业文明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是泰罗,泰罗这位管理之父对人类文化的意义,只有当人们完全走出农业文明阴影时才会完全理解。泰罗将会被列入文化的创造者而列入史册。科学管理创造了一种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传统,正象泰罗本人在论述科学管理的本质时所说的,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同样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这场雇主雇员的双重心理革命产生的是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行为方式,这种新的价值观把双方的注意力由分配剩余转向增加剩余,行为方式上由互相敌视到互相合作。泰罗由于他卓绝的眼光把人们从小农狭隘的境界中带向工业文明的圣境,人们在工厂——这个新文化的诞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效率作为最高价值观,形成了人们唯理是从的行为方式,人们按理性象机械一样准确的行动,每个人服膺着严格的纪律和高度自律的生活,形成唯理性的机械式的文化传统。

梅奥的行为科学也毫不例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同样是有关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哲学和新的价值。梅奥扬弃了在泰罗时“冰冷”的效率逻辑代之以感情逻辑。协调成为组织中的最高价值,权利来源于协作的技能并非泰罗强调的专门技术或知识为基础,人们开始了重视社会生活而非泰罗那时的重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企业的生活由原来在强大的纪律压迫下——监督员的直接监督下的机器齿轮一样转动被迫服从的生活,变成一种工人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同事之间与上级之间建立新的个人联系的社会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集团归属,每个人都必须作为集体的一员而不能隔绝孤立的生活。最后是形成一种强调人际之间协调的“协调型”企业文化传统,培养一批重组织而非效率的人群。

这第三种企业文化主潮是一种强调创造的“创造型”企业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里创造成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强调个性、自由、创造是企业的维护最高价值的行为方式,培养出的是一种自信、奋进,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丰富的人。

这三种企业文化的主潮随着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不断的胜利,一点点改造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人们不断的受工业文明的改造而摆脱农业文明的文化,新文化又在不断更新的人群中逐渐建立。到今天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后工业社会对农业文明提出了最严重的挑战。工业文明开始回应人类古老心灵要求新文化提供象农业文明一样全套的物质文明,文化制度和终极关怀的强迫,开始走向真正的成熟。正象人类未来学家所论证的,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社会产生了对农业文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信条之挑战,后工业社会要重新改造、新建起新的价值体系,政治制度,人群关系,甚至最古老的家庭结构,使工业文明完全摆脱古老心灵的阴影,使人类开始新的生活,新的存在,新的幸福,到时不再会有今天古老心灵的隐隐作痛,因为到那时这永远的被作为人类新生后不可理解的过去!

我想这些对中国特别有启发意义。当我们清楚地了解管理与文化的既受制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的双重关系以后,才能理解为什么企业在中国那么坎坷的命运,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中国从来未存在过。企业刚刚被迫降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沦为米格文化想保存自己的工具,再向下成为旧中国强权者巧取豪夺的手段,再向下又沦为政治的附属物。这种悲惨的命运不是历史的无情,而是渊源于百年来隐藏在屈辱与抗争之后的文化冲突,一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企业负载着人类新文化全部的信息,他不单单简单的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手段。企业不仅受制于传统,而且创造传统。企业只能在溶进了西方传统的土地上才能运转,只有在能够容忍他改变传统的土地上才能生存。一个沉湎于旧的传统文化不能自拔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建立起工业文明,一个不肯抛弃旧的文化重负的民族不配享用工业文明的富裕!

值得注意的,这场冲突一直在继续,英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评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极其独特的指出: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就在于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毛泽东和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刘少奇之间的冲突。说到底是一个浸润于农业文明的人和一个受工业文明熏陶的人之间的冲突,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更令人吃惊的是费孝通教授论述的中国的乡土性反而在中国最先进的地方——大工厂表现的更加突出。当解放把我国迅速的推向城市化之后、人们的乡土本性由乡村带向了城市。工厂代替农业乡村成为中国人习惯的社区单位。大工厂往往建起自己一整套社会设施,群居的家属楼群又和工厂连在一起把城市的近郊划分成几个相对封闭的“现代大村落”。工厂行使着乡土社会乡村全部的政治、经济、司法等等职能,工厂不仅提供几乎全部的经济生活,而且职工纠纷要找厂长评理裁决。乡土社会的行事方式使工厂成为“工业村长”统治的“工业农民”组成的“工业村落”,一种占有着现代化生产工具又以旧的行为方式行事的“新人类”!一种不知称什么的现代与过去,新与旧交织的怪物——中国工厂。最后只能造就阻碍新文明生长病毒的温床。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将会面临一场更激烈的文化冲突,难免会有新的卢德分子。他们不是反抗剥削,而是反抗工业,他们发泄的不是雇主的愤怒,而是对工业文明严格的纪律和紧张的快节奏的不满,其根源在于离开了农业懒散“悠闲”的生活对工业文明的不适应。在这里更令人深思的是罗伯特·欧文充满矛盾的一生:他本人作为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和管理运动的先驱为工业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又不能接受工业文明的结果,试图阻止工业主义前进的浪潮。作为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设想了一个新的社会,但这个社会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结合体?!而且要使人类倒退到原始人类时代的温馨当中去,好摆脱工业扩展的“罪恶”。这是一种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徘徊的命运,也是当前我们这代人处于新旧夹缝中必然碰到的艰难的难题,但是我们不需要这种命运,我们不需要这种徘徊,历史不容许我们这样做,我们只能向前,永远向前。

城市文化广场的深层意义 篇4

关健词:广场文化;群众文化;社区和谐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24-02

湛江广场文化“开心广场”是市委宣传部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启动,主要用于文艺演出的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至今还保持每年100多场的文艺演出活动,其主要动力与文化资源来源于社区。而通过文化广场的活动,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和社区的和谐。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在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的概念,涉及到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娱乐,群众体育等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份,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同属上层建没。群众文化与其文化类型的根本差别在于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内部特质和职业外这一特质。

一、广场文化,新兴的群众文化现象

广场文化是源于社区文化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广场是群众生活最集中的地方,而在广场上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是开放式的。每天的清晨或晚上,在公园里,在广场上,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人群在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人们在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释放在工作中,生活快节奏带来的压力,展示自己的才艺,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在活动中,大家和谐相处,平等交流,而广场文化的多元性,也是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的一个特点。如:中老年人的交谊舞、太极扇舞、秧歌舞、健身操、青年人的街舞,有怀抱吉它自弹自唱的歌手,有舞剑,练拳术的人们等等。所参与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完全是随意而为,进出自如,没有强迫性,也没有约束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

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精神、城市风格以及市民生活方式非常集中的折射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场文化从初始阶段发展到高层次的阶段有三个转折点。

(一)不受时间地点,设备水平等条件限制,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增进人际交往的初级阶段。

(二)由商家为组织者,以商品经销为主要目的广场文化活动,其作用是直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传递了科学文化信息,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这是中等层次的广场文化活动。

(三)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目标,有演出质量,有艺术水平的要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振奋人们向上的精神,鼓舞群众的斗志,凝聚民族的力量,这是高层次的广场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是开展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表演形式丰富,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群众的广泛参与,这是其它形式的文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二、广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繁荣与提高

广场文化活动(开心广场)以文艺演出形式,开展全市性的公益性活动;为社区文化及广场文化活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艺,互相交流,提高技艺的演出平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场文化的空前活跃,各社区或个人纷纷组建了各种类形的表演团队。随着广场文化的深层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创作本土特色节目,扩大影响

人们的生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二是文化生活。物质生活主要是满足人的肉体需求,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文化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极重要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生活重心必然会向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倾斜。物质文明的丰富,意味着以文化生活为主向的人越来越多,对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随着广场文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不再满足于移植或照搬别人的节目。而是结合社会形势,本地民俗风情、创作出形式多样,有本土文化特色,群众喜欢的舞蹈节目。

如湛江市紫荆花艺术团,团长是一位农垦文工团的退休舞蹈演员,退休后积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该团组建初期,演出的节目,基本是学习或移植别人的优秀节目,(市内的中老年舞蹈团队基本是走同一方式。)随着广场文化的深入发展,该团结合本土文化,开展了创新的新思路,先后创作了“人欢虾跃、”“甜橙飘香”等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由于节目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且有浓郁的本土风味,在本市两个开心广场演出后,得到社会各届广泛认同。

(二)大胆创新,提升艺术感染力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自立有重大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益性事业,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思路、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口味的精神粮食。

作为粤西城镇群中心的湛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深受群众欢迎的粤剧、雷剧、歌舞、遂溪醒狮、雷州姑娘歌、吴川飘色、陶鼓、廉江木偶戏、安铺八音等。而粤剧更是湛江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品种,市内的曲艺社就有几十个,主要是演唱粤曲片段或折子戏。如南方艺术团,在排练“潞安洲”小戏时,在乐队中加入高音萨克斯这件乐器,在唱段“抒素手,敬杯酒,愿君英风长照潞安洲„”夫妻对唱中,用次中音萨克斯和高音萨克斯为主奏乐器,它那独特的音色,令人耳目一新。在排练过程中,多次请来湛江粤剧团团长,著名粤剧名家孔雀屏女士来指导,在乐队伴奏方面也得到她的认同。经过专家的言传身教,使该团的艺术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演唱原创歌曲,激发创作热情

文化及其艺术应把根扎在人们的心中,表达民族的情感和理想;文化产品应具有民族性、区域性与本土性的特质。只有具备以上的特质,我们的文化艺术才能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华民族是重视并弘扬精神生活的民族,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这种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对文化生活的执着与褒扬,不仅如此,它还应使文化生活成为普通民众的生活主向。

为了弘扬本地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以政府主管部门及各民间团体,多次组织市内专业及业余文艺爱好者,下基层进行采风、调研,创作了大量的本土文化作品;如歌曲、相声小品、小戏等。通过多次评比、选出部分优秀的曲目,进行全市性的各类比赛,并多次在文化广场上演出。

如声乐:湛江市第四小学文艺演出队,霞山银铃音乐沙龙演出队等,选用了适合孩子演唱,很有儿童特点的,本地文艺业余作者创作的儿歌“阳光·校园”和“野炊”这两首歌曲来演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成人作品“绿色的梦,”“迷人的甘蔗林,”“东海渔歌”等也得到群众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广场文化让词曲作者的谱面作品转化为舞台上形象生动的,可视听的艺术成品;激活本地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鼓励更多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出更多、更好,健康向上,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群众喜爱的具有地方风味和社区特色的文艺作品。

三、广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文化衍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广场文化,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品牌,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重要阵地,在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文化广场服务时,要考虑在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只有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公益性文化广场服务,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而社区文化的载体,是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注点。主要表现有三项:

(一)繁荣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呈现了多样化。企业的转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外来务工人员进入等、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对社会的稳定与社区的和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开心广场的文艺演出,主管部门每年都提前地,有计划地将演出任务分配到各社区及民间文艺团体,从而促进各社区及民间文艺团体要经常性地进行文化建设(就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生活,繁荣社区文化,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表演,吸引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构建和谐社区)与艺术提高。

(二)拓宽活动空间,创造和谐环境

广场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性展示了它强大的吸引力,对社区文化产生强大的辐射力。而依托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社区文化的提升与创建和谐的环境是最佳的途径。

社区群众文化,由于受到区域的局限,只能因地制宜地在各街道社区,或居民小区的空地上开展,极大地制约了社区文化的深层发展。而广场文化的群体性活动,拓宽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空间,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增进各社区及民间文艺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重要枢纽,易于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对构成和谐的社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增强归属感,增添和谐因素

广场文化,通过充分协调各方关系,凝聚各方共识,取得各方支持,把社会各阶层的广大群众吸引在一起;积极参与,易于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众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增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场文化,既承载着群众娱乐休息、学习提高的实用功能,还肩负着宣传教育,文化传递等重大使命,对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四、小结

中印纠结的深层误解 篇5

中国人担忧印度变成美日盟友, 印度人担忧中国珍珠链包围

一些印度媒体近年来认为, 中国在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的港口建设, 是在编织一道“珍珠链”包围印度。中国元首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的访问, 含有遏制印度的意味。而且, 中巴全天候关系更像是针对印度的。

2014年9月初,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 两国宣布建立“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 日本舆论趁机鼓噪“印日联手应对中国”。于是中国人担忧, 印度被美日拉过去, 与中国为敌, 从此亚洲将无宁日。

于是形成一种论调:中国担忧印度进入南海, 印度担忧中国进入印度洋。其实, 中印同属于发展中国家, 同样是具有潜力的金砖国家。强势人物莫迪担任总理后, 就向中国元首说明, 印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经济发展。他担任总理后, 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洁净印度”, 希望修建数量众多的厕所, 6亿人口不再随地大小便。

印度舆论渴望得到中国一千亿美元的投资, 从侧面说明, 他们愿意同中国搞好关系, 不愿充当任美国随意调遣的小伙伴。

中国人习惯于强政府、弱社会模式, 印度人热衷于强社会、弱政府模式

新中国通过革命方式建立独立国家, 建立起强政府、弱社会的发展模式。印度人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逼迫英国放弃殖民统治, 较多地保留旧有的社会架构, 沿袭了强社会、弱政府的发展模式。

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论证项目快、征地快、拆迁快, 下次你再来, 看到新城区建好一大片, 虽然可能带有某些后遗症。而且, 中国地方官员访问印度时, 都希望见到高级官员, 都往新德里跑, 印度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印度人沿袭英国式的重法理思维, 什么事都注重程序, 结果有些发展机会悄悄溜走。

上世纪80年代, 国际上还认为印度的生活水平比中国略好, 到今天, 印度经济仍相对封闭, 步履迟缓。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年全球经商便利指数显示, 印度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中, 仅居第134名。印度32.7%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

中国人推崇集体能量, 印度人认可分散智慧

古代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 中国人更推崇齐心协力治水的集体能量。自秦代起, 就形成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格局。中国人又凭这股集体力量, 赶走强横的日本军队, 打赢抗美援朝战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而印度经历四年的调查发现, 本国居民使用的语言超过780种, 有66种文字。官方语言就有29种。莫迪总理用印地语发表讲话, 南部的一些民众就听不懂。即便如此, 他们仍然认可分散特性, 不以为怪。

前任总理辛格有着“印度改革之父”美誉, 他号召全印向中国学习, 2012年以来再次执行多项改革, 打算向外国开放零售商业、保险业和航空业。这些增强印度经济竞争力的举措, 在中国人看来理所当然, 可是, 印度国内发起多次全国大罢工, 推行起来阻力重重。印度经济的增长率也由此下滑。

印度人自豪自己很少被异族完全征服, 而中国人自豪多民族融合形成的辽阔国家

公元前327年, 横扫亚欧非三洲众多民族、建立广袤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 却在广阔的印度面前止步叹息, 被迫西返。从此, 虽有众多外族势力从中亚入侵, 但除莫卧尔王朝短期统治外, 包括大英帝国在内, 异族很难全部征服印度, 而且大多数征服者最后被印度同化, 印度人对此感到自豪。

印度人贬抑中国曾被成吉思汗的铁蹄踏破。中国人则认为, 南北朝分裂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 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清朝, 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蒙古族和满族等都承认他们源于黄帝, 属于中华民族一体, 各民族融合形成更有朝气的中华民族。

许多中国人尊奉印度佛祖, 印度人对庇护达赖另有说法

佛教传入中国后信徒众多, 对中国文化产生久远的影响。许多中国人到印度后, 却看到印度教大行其道, 佛教在其发祥地影响式微, 信众稀少, 感到不可思议。尤其对印度既说中印友好, 又庇护达赖流亡政权, 普遍感到不理解。

印度人则说, 印度教大神毗湿奴有十大化身, 佛祖只是其化身之一。况且印度社会崇尚多元、包容, 莫卧尔王朝时期的亚格拉古堡属于穆斯林风格建筑, 里面有英国殖民者的墓地, 印度人都予以认可。他们虽然庇护达赖, 但不允许搞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况且, 还有其他许多民族流亡政府在印度待过。

从最好角度看对方历史, 从最坏角度看对方现实

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严防死守的边界, 双方自由往来, 充实了彼此的文明内涵。提到对方, 人们都会联想起法显、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玄奘、义净等先辈, 季羡林先生评价这种文明交流:“一直到今天, 我们尚蒙其利。”

可是, 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 刻意在印度内部和外部制造矛盾, 挑起各种纷争, 以维护其殖民统治。比如炮制麦克马洪线等等, 埋下制造中印边境纠纷的导火索。结果是, 中印之间, 人们往往带着浪漫的情调看待对方的历史, 而用防范的心理看待现实中的对方。

中印之间贸易额高峰时达到700亿美元。印度有300多亿美元赤字, 就觉得自己吃亏, 2013年双边贸易滑落到650亿美元, 不符合两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 中国2013年提出, 建设中缅孟印经济走廊, 这是惠及相关各国的好事, 一些印度人曾无端地担心, 中国触角深入南亚, 影响到印度的利益。

中印误解源于皆以西方为参照系, 两国需强化战略定力

现代印度的最大矛盾, 在于其拥有资源、人力的巨大潜力, 又有着难以忍受的落后一面。人们很容易拿公共设施落后、官僚主义、强奸问题、农民自杀等说事;现代中国的一个矛盾, 则是快速来到国际舞台中央, 却还不清楚自己将演主角还是配角, 如何同周边国家保持默契的协作关系。

印度具有超过日本、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潜能, 很像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 需要同美、欧、日、中、俄等各国都搞好关系, 理顺外部关系, 营造外部的发展环境。而且, 印度经常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突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语言, 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到更有利的地位。

一些印度人妒忌中国的发展成就, 经常有意无意地贬损中国。中国一些人非常敏感, 对于印度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关系杯弓蛇影, 印度一有举动, 都以“阴谋论”看待。对两国来说, 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都是以西方舆论为参照系, 属于弱者的思维, 既看轻自己, 也小看对方。一方面, 中国不是谁都能遏制的;另一方面, 印度希望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岂能甘心沦为附庸?

绩效考核管理的深层思考 篇6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 所以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以保证绩效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通过绩效管理把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分解到部门和员工, 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捆绑在一起, 形成利益共同体, 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二、绩效考核管理的背景

1、没有营造好企业绩效氛围

大锅饭的传统思想已经在员工头脑中根深蒂固, 多少年来趋于平均分配的制度和绩效差异很大。我们要扭转过来, 消除阻碍, 得树立全新的绩效管理理念, 观念是无形的, 却要实实在在的深入到员工心中。

2、绩效分配不均衡

实施绩效管理前, 企业员工收入只能靠出班不出班等简单的表面的现象来拉开档次。甚至出现一定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也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导致企业薪酬分配不均匀。事不公则心不平, 心不平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难和谐, 分配不公不仅单纯是经济利益问题, 而且是关系企业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在理顺管理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 要有一套切合企业实际的一套薪酬分配制度。

3、指标难以量化

绩效工资会遭遇诸多技术性问题, 有一些岗位无绩效评估基础信息和关键数据等。这些要搞不好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矛盾甚至群体性的不满, 成为绩效工资的障碍之一。

三、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的过程

1、制定目标:各个岗位应该遵守和完成目标。

2、指标考评:各项指标制定要切合实际, 科学规范, 能体现员工的差别。

3、面谈沟通:对员工利益和成长负责, 可以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

4、检查考核:按照一定要求对员工进行日常检查和年终考评等。

四、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的对策

要想真正的实现绩效工资制度, 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评估方法和体系, 当然绩效工资的执行到位也很关键。企业内部要在公平上做好功夫, 要在人才鼓励、职务晋升、岗位评估、工作绩效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绩效改革就是让员工参与让大部分人受益的过程。

1、将绩

破除平均主义思想, 深入细致的宣传绩效分配的意义, 树立企业竞争意识, 消除对绩效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培训进行绩效知识的灌输, 叫员工接受, 最重要的是叫大家参与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2、以人为本, 以劳为主,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企业的各种举措包括收入分配要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 在实施收入分配方案时要给员工激励也要给压力, 使员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创造更多的业绩, 采用效率优先, 公平的分配制度, 适当的拉开工资差别, 充分体现岗位和能力贡献的不同。

3、科学定岗, 明确职责,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确保酬薪激励作用

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 建立健全的目标管理制度、质量评估制度、考勤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 制定和测算出适当的岗位绩效分配系数和标准。组织全体员工对企业结构和岗位重新梳理, 重新划分, 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 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价值作出明确规定等等。制定一套合理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必须坚持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的多样化。被考核者自己、被考核者下属、被考核者的同事及客户等都是考核主体。考核方法是多样的, 比如360全方位考核法, 量表考核法, 平衡计分法等, 我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中和各个方法, 找到适合本企业考核方法。调动全体职工都参与关注企业的理财状况, 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 减少浪费等确保整个企业效益。企业和员工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 经员工大会集体讨论并通过。接受财政、人事、审计和统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4、引入宽带酬薪制度

宽带酬薪就是指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将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进行重新整合压缩, 将酬薪压缩成几个级别, 同时将每一个酬薪对应的范畴拉大。这种宽带酬薪打破了等级森严的官僚层次型组织结构和束缚员工主动性和潜能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能支持企业的发展, 注重员工的技能增长, 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绩效的提升。拉动员工参与薪酬决策, 推动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5、加强激励机制

激励指创造各种满足需要的条件, 激发企业员工的动力, 使企业成员产生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激励可以让员工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使员工感到力有所得, 才有所展, 劳有所得, 功有所奖, 能自觉努力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进。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工资和福利作为物质激励是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动力。但光有物质激励可能会使员工的价值取向产生向钱看的后果, 所以精神激励也尤为重要。领导关心员工, 开座谈会之类的, 听取员工的心声和要求, 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既兼顾企业经济承受能力, 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激励性薪酬体系。绩效管理将员工的职责, 能力, 绩效和薪酬统一在一起, 将高素质人才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旭尧:《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法制与社会》2011, 08。

[2]《企业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0) :72。

深层地温数据异常原因探讨 篇7

1 台站观测深层地温的现状

深层地温是地温观测的一部分, 包括40、80、160、320cm深度的地中温度。深层地温的观测仪器分为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 人工观测使用直管地温表, 在观测场内南面, 标出一块地面有自然覆盖物 (草皮或浅草层, 不长草的地区除外) , 面积为3m×4m的范围, 作为深层地温的观测地段, 直管地温表装在带有铜底毛的管形保护框内, 保护框中部有一长孔, 使温度表刻度部位显露, 便于读数。40cm地温表每日02、08、14、20时观测, 80、160、320cm地温表于每日14时观测一次。自动观测使用铂电阻地温传感器, 安装方法与直管地温表相同, 每天进行24次观测。

随着自动观测的普及, 深层地温由过去人工观测的每天4次 (40cm) 和1次 (80、160、320cm) 观测转为每天24次的自动观测。由于过去人工观测次数少, 数据量小, 并且进行直管地温人工观测的台站较少, 数据的观测时次比较分散, 可比较性不是太强, 因为仪器每天都有观测员来观测, 所以温度表出现异常较少;但深层地温实现了自动观测后, 由于观测次数增加, 数据量增大, 光从本台站的数据来判断异常, 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像传感器性能下降更是不好判断。

2 深层地温数据异常情况分析

2.1 观测场的地理特点造成深层地温变化异常, 不能正确反映深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河南省有一个台站, 观测场周边地势明显低洼, 观测场土质为沙土, 每当遇到大雨, 由于周围低洼处积水, 再加深层地温处是沙土, 积水渗下去影响地温的正常变化, 如图1所示。

河南省某站2010年7月4~5日80cm和160cm地温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80cm地温从4日9时开始明显上升、160cm地温5日23时开始明显上升, 该站3~5日过程降水量为230.3mm, 由于降水量大, 地形不利于积水外流, 所以造成积水渗透, 致使80和160cm地温值明显变化, 虽然该值确实反映的是该点的深层地温变化, 但不能代表周围深层地温的变化情况, 使得该值失去了资料的代表性。如图1所示。

2.2 没有按要求正确安装仪器造成深层地温变化异常, 不能正确反映深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深层地温外套管周围没有夯实, 致使下雨时积水从周围流入, 影响深层地温。河南省有一个站, 夏季只要下大雨, 深层地温就会出现跳变现象, 但一直找不到原因, 后来结果发现深层地温外套管与土层之间有小缝隙, 安装的时候, 只是对地面部分用土掩埋, 但下部还是有空隙, 这样只要下大雨, 其周围有积水时, 就会渗透表层土, 水下流到下面影响深层地温。经过台站重新维护, 用细土从深层地温外套管周围灌入并夯实后, 此情况再也没有出现, 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2.3 转接盒中深层地温传感器接反造成深层地温变化异常, 不能正确反映深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河南省某站40cm和80cm地温传感器接反, 致使该两层地温数据不能反映该层的真实温度, 直到更换传感器时才发现, 并调换。从图2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个问题。调换前40cm地温低于80cm地温, 调换后恢复正常, 40cm地温高于80cm地温, 正常反映了深层地温的变化规律。

2.4 深层地温传感器性能下降造成数据异常

传感器的性能下降造成数据异常, 刚开始不太明显, 数据是逐渐偏离正常值, 这种情况, 如果不经常分析和比较, 是不容易发现的, 所以这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台站观测员特别注意的。经常对数据进行分析, 与邻近台站比较才能够及时发现。杜绝超检仪器是防止此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 因为传感器在检定有效期内, 性能一般是较稳定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订正后才可以使用。

3 小结

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深层地温传感器不能正确反映该地深层地温真实的变化, 对数据的处理应分情况处理。

观测场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数据, 虽然不能代表周围深层地温的变化规律, 但数据是真实的, 所以应该保留原数据。

没有按要求正确安装仪器造成深层地温变化异常, 不能正确反映深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因该数据没有使用价值应按缺测处理。

转接盒中深层地温传感器接反造成深层地温变化异常, 不能正确反映深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因该数据是真实的, 所以应该调换接错层次的数据, 这样就能正确反映该层次的土壤温度。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深层文化 篇8

此片以唐僧师徒四人和观音一起拯救《西游记》这本书同时也拯救这个世界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美国人拯救世界”的老话题。令中国观众无法接受的是:此片不仅授予唐僧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而且他还和观音谈起了恋爱。在中国人心中,观音是圣洁的化身,代表着慈悲为怀的精神力量和佛家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但在片中她却衣着时髦、性感并和美国唐僧产生了感情。这种刻意的改动在片中随处可见,似乎要营造一种喜剧效果,但其中更多的则是处处渗透着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自然观、时空观、宗教观等深层文化结构。

对于文化的分类,历来是中外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Edward Hall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觉”。中国学者顾嘉祖认为,隐蔽文化层中主要存在的是观念,而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它主宰和影响一种文化中其他的如群体与个人观、劳动观、平等观、婚姻观、时间观、宗教观等。这就是深层文化结构。有学者认为,文化并非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动态的系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其中的深层结构却拒绝大的变化。价值观就是文化中最深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尽管美国人用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加上先进的电脑特技制作出美国版的《西游记》,但隐蔽文化层中的价值观念仍然影响着他们的制作并处处显露出美国文化的痕迹。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西游记》被改名为《The Monkey King》(齐天大圣),中国文化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团结一致到西天取经,并得到上天诸神帮助的集体主义故事被改成了一个人——齐天大圣的故事。但细看下去,又不是孙悟空,而是美国人尼克在拯救世界。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是美国观众所熟悉和推崇的个人主义的英雄故事。而在片中,观音被降级,因为她帮助美国唐僧和孙悟空,也因为她爱上了美国唐僧尼克。但她却不在乎,因为在她看来,她“一辈子都在帮别人,当我想为自己做点事情时却遭到所有人的反对”。美国人塑造的这位观音没有代表佛教坚持“无我”,也没有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而是“想为自己做点事情”,去追随个人的心灵之路。这正体现了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美国社会的深入人心又使人人都信奉一种平等观,这种平等观使美国人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别人同样地对待他(她)。与个人主义相对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文化观下生活的中国人讲究尊卑有序,尊重权威,所以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对观音双手合十、双膝着地顶礼膜拜,并且师徒之间也是长幼、尊卑有序,凡人则对神充满了敬畏。但在该片中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这种景象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孙悟空不拜观音且直呼其名,也不拜师父;沙和尚则和大师兄孙悟空大吵;水帘洞的猴子们也不拜猴王,却对猴王孙悟空大喊大叫。更有甚者,美国唐僧竟然敢爱上观音并和观音——中国文化中圣洁和神圣不可亵渎的化身接吻。影片中的这些场景都在诠释着美国个人主义平等观。

同时,唐僧师徒身着现代装,观音也不再是中国文化所赋予的特定形象——洁白、飘逸、慈悲,而变成了一个时而露胸露脐、着装时髦,时而化着浓妆、身穿旗袍(可能在美国人看来,这就是中国文化)和高跟鞋的性感女子,而这个女子不仅不矜持而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哪怕是拯救世界的目的)不惜利用酒色去勾引美国人尼克。这一改编反映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另一些产物——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

自然观和时空观

美国人类学家通过对几百种文化进行分析,剥离出五种价值观取向: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人类活动的类型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各种文化中有三种自然观:人类屈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人类控制自然。亚洲文化普遍相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而西方文化所持的是第三种自然观——人类控制自然。美国人的这种自然观使影片赋予了美国人尼克对抗自然、拯救世界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和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搏斗、和超自然的邪恶势力斗争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有关研究还表明,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取向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是未来取向,而东方文化却是过去取向。中国人尊重历史尊重经验和权威。美国人则更看重未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电视和电影总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好莱坞却制作出大量的“未来”片,片中总是不忘“时空隧道”和“拯救世界”,而这种“时空隧道”和“拯救世界”现象同样也出现在美国版《西游记》中,体现着美国人的时空观和自然观。

美国宗教观

众所周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而在美国则是基督教,同时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也对西方的宗教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影片不仅把佛、道两家混为一谈,而且赋予了它们基督教的特性。古典名著中的妖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里的魔鬼,藏在大海的海底,犹如地狱一般。更有甚者,阻止师徒们完成使命的魔鬼中,竟出现了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中国的根,也是历朝历代的吉祥物,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而中国人则是龙的传人,就是在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西游记》中,龙也是大海的主人,为百姓降福降雨。我们在美国版的《西游记》中看到的“龙”,被作为妖怪,为邪恶势力助纣为虐。对中国文化的无视尚且不论,单就影片赋予“龙”的涵义中也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和西方宗教观的影子。

同时,在美国唐僧和他的徒弟们摧毁魔鬼们的地狱时我们发现了“诺亚方舟”所经历的“大洪水”的景象。在《圣经·创世纪》中,诺亚是亚当的第十代子孙,也是他所处的时代中唯一的好人。其他人在上帝的眼中都是邪恶的,暴力充斥了整个世界,于是上帝让诺亚和他的家人带上各种动物和飞禽躲进他们造的方舟逃避大洪水。大洪水持续了40天,在这40天里除了诺亚带进方舟的生物,其他地球上所有邪恶的东西都被摧毁了。在美国版《西游记》中尼克和孙悟空等三位在深海海底与魔鬼们搏斗时被抓,魔鬼们准备像吃唐僧肉一样把美国唐僧尼克吃掉,突然引发了大洪水,大洪水冲毁了地狱的一切,并帮助他们逃离了魔窟。

社会浮躁深层原因 篇9

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

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整个社会的阶段性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彻底失去约束。”对于中国而言,反思当前社会浮躁的成因,分析其形成机理,应该是正当其时。

社会浮躁为何会从点到线再演变到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什么,以至会如此被浮躁问题所困扰?对此,专家的解读有很多种。比如,社会浮躁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社会转型大背景密不可分,急速社会变化引发制度变革造成的不确定感和人们在精神与心理上的失落感、压迫感造成社会浮躁;社会利益结构、关系网络、价值观念、利益需求模式和文化传统改变,导致主体心理机制趋于不稳定、冲动与非理性相交织的浮躁状态;社会竞争加剧、个人攀比心理、欲望过强等造成的个体心理亚健康;媒体的引导不当,渲染负面心理、负面价值,导致的浮躁蔓延等等。由此可见,社会浮躁的形成绝非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下的综合作用。

社会发展变革决定了不确定性必然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确定性无从获得。在不确性中寻求确定是破解浮躁问题的切入点。既然社会浮躁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社会浮躁的化解和消除,也应多管齐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与合作。在体制范围内作适当的制度调整以及进行价值重建,社会的基准共识才会显露出来,以可行的程序、机制来推进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才会慢慢形成。媒体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个体心理调适、正确归因、选择多重参照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浮躁的社会心态才会趋于沉淀消解。

本期策划我们约请朱力、管健、赵晖、蔡乐渭、褚松燕等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制度因素等角度探究社会浮躁问题,深入剖析社会浮躁形成机理以及深层原因、社会浮躁特性及其危害,并着重从制度建设与公共治理角度探寻化解社会浮躁的途径,以期促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社会浮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归纳如下:第一,没有计划性。第二,没有持久性。第三,没有稳定性。第四,急躁性。第五,恐惧性。第六,不平静。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朱 力

浮躁之气,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也阻碍工作的创新、社会的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由此而滋生。力戒浮躁之气,需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浮躁症候群由何而来,找到病灶。一个浮躁的领导只能好大喜功、盲目自大,一个浮躁的组织无法反躬自省,健康成长。力戒浮躁之气,需倡导求实之风。

—管 健

社会浮躁起源于个体心理活动的不稳定运行,并通过社会互动行为而扩大影响,进而成为一种非正常的、失衡的普遍社会心理。市场经济发展为产生社会浮躁心态创造了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程序规则意识淡薄、程序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可以制约对结果的过分追求,帮助个体获得理性认知以避免认知偏差,限制情感欲求对心理机制的过分影响,进而达到认知理性与欲求感性的平衡,防止冲动多变、混乱无序的浮躁心态的形成,最终遏制社会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赵 晖 周 赟

社会浮躁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行为状态。对于制度来说,其所关注的是人们行为的调整,它并不能直接调整社会心理状态,但基于浮躁行为与浮躁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法律制度)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而达到间接调整浮躁心理的作用。

—蔡乐渭

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或者说,在社会中发现制约不确定性的规律或“定数”,用“定数”来稳民心。古今中外的治理智慧显示,这个“定数”,就在于一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制度建设和责任共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人们对社会浮躁的抱怨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浮躁的反思,这也使得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来约束、沉淀社会浮躁获得了较好时机。

发展节水农业的深层思考 篇10

关键词:节水灌溉,节水农业,节水补偿,水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3大问题日趋严峻,而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1,2]。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发出“水资源紧缺将导致严重社会危机”的警告。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2009年我国西南5省及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干旱气候的出现,再次敲响了水资源短缺的警钟。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水资源使用量约占世界水资源总使用量的70%[3],而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又比较低下,我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左右,由此可见,发展节水农业,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相继提出了“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近年来,我国在节水农业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成了一大批节水灌溉工程及相关设施,也进行了许多节水灌溉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有些省份提出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高效农业新思路。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业到农业,都十分重视建设节水型社会。

提倡农业高效用水,发展节水灌溉,重视水资源与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节水农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农业节水技术体系[4],全国大中型灌区完成了节水改造,采取了渠道混凝土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滴灌等节水措施,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并不断创新与应用浅湿灌溉、控制灌溉、膜上(下)灌、波涌灌等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使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过去的0.45提高到0.5左右,为农业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但也应该看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①过分依赖节水工程的建设,忽视非工程措施的应用;②发展节水农业仅仅停留在减少灌溉用水的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全面考虑;③欠缺相关的节水激励机制与激励手段,特别是缺少促进农业节水自觉化、常态化的经济手段;④节水与农田生态环境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⑤节水农业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发展节水农业需要工程、技术、管理、观念、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综合努力,仅仅依靠工程和技术是不够的,毕竟工程节水与灌溉技术节水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还存在“真实节水”的争论,因此,需要进行农业高效用水的更深层次研究。

1 发展节水农业的相关问题

1.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在保证一定环境质量前提下,区域水资源支撑该空间人口基本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能力[1]。区域水资源犹如一只小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由区域自然规律与特点决定,其基本承载物是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必须限制在生物圈的承载力之内。节水农业的发展不应是简单地追求农业高效用水,而需要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一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下,确定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规模。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不足时,需要采取减少灌溉面积、限制水田发展、削减高耗水作物、增加作物品种多样性等农业节水措施。特别在需要多级提水的丘陵山区,一定要限制高耗水作物的发展,宜林则林,涵养水土,一味追求多水多产和扩大灌溉面积的农业发展观念是过时的。发展生态农业与雨养农业是先进农业发展思想。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农林牧综合发展。国外所指的“优良农田”已不只是抗御水旱灾害的稳产高产农田,而是从区域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等观念去理解,将灌溉目标从作物高产转到提高作物品质上来,从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去发展农业。由此可见,要使区域的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从区域水资源的宏观配置上去进行分析研究,一味强调节水,将解决区域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希望大部分寄托在农业节水上是不对的。

1.2 多水源综合利用

实行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洪水和跨流域调水多水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区域缺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最好途径。充分利用地下水库的优势,弥补地表水资源不足,加强拦蓄利用回归水、地表径流等,注重洪水资源化利用,远比节水灌溉的意义重大。关于区域多水源综合利用的问题,有学者[2,5]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些地区已经实现或正在朝综合利用水资源努力。尽管多水源综合利用所增加的可利用水资源量是一般节水灌溉工程节水所不能比的,但客观上,缺乏一套方便、实用的多水源综合利用理论指导体系与评价体系,节水成果也不如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产生节水效益那样直观、明了。

土壤层有巨大的蓄水能力,据估计[6],植被良好的1 m深土层至少可蓄100 mm的水量,另外,库、湖、坝等各个层次的水利工程能蓄存大量的径流,漫山遍野巨大数量的小河、池塘、水坑与水平梯田等微型工程也可以蓄水。这些微型工程十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不仅可以拦蓄水流和泥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各种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还可以吸附农田污染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以上各种生态与工程措施可大幅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害,取得巨大的蓄水效益,而蓄下的雨水又可回灌地下水,以备抗旱之用。小型河、塘、沟及土壤孔隙组成的系统可以使农田的面污染尽可能利用土壤、河道、荒滩、坑塘、树林、草地加以分散,并有充分时间沉淀、曝气、氧化、分解,从而得到降解。这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污染物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的途径,是减轻天然水资源环境污染负担的最佳途径。以前,各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荒种地,平田整地,填塞小型河道与池塘,不断提高排涝标准,健全排水沟道等,使地区海绵状蓄水系统遭到破坏,其蓄积雨水与补充地下水的能力大为降低,地区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一个地区完全利用一种水源是不可行的,是不经济的。南方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相互补充,可注重利用土壤层的“海绵”功能,不可忽视对农田多塘、弯河系统及涵养水土的林草地的保护。

1.3 农业节水补偿机制与水权问题

由于水资源具有公共产权特性,一个地区加大对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投入力度,受益的可能是另一个地区,而水环境污染的承受者也可能是下游地区,这带来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动力问题。如,一个地区实现农业高效用水,节约的灌溉用水量用于增加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的灌溉面积,或者用于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者却得不到益处。水资源“农转非”(指农业水资源通过不同途径被改作他用,如转移至工业用水或居民供水等)使单位水资源所产生的效益高于原有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产生的效益。从世界角度及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来看,水资源 “农转非”是一种趋势,我国水资源“农转非”现象更加普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我国农业总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从1949年的97.1%,下降到1997年的75.5%,预测到2050年将下降到54%,与此同时,工业和城市用水比例由1919年的2.9%上升到1997年的24.6%、2050年的46%。也就是说,以1980年为基准,到1997年大约有710亿m3的水资源被转移利用[2]。但水资源“农转非”并不是无限的,因为水资源“农转非”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民的水权。农业节水实际上是水权转让的一种。水资源“农转非”了,那么建设农业节水工程的费用不应只分摊在农民头上,应在工业和城市发展所增加的效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数额来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基金和奖励基金,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农业节水补偿原则是保证社会成员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水资源 “异地流”指将本地的水调往异地、将上游节约的水流到下游。如果农民节水有相应的投入而无相应的收益,那么他们就没有节水的积极性,因此,必须研究水权取得、水权交易、水权实现与水权调控等重大问题。

1.4 节水灌溉的环境效应

节水灌溉不仅可增加区域可利用水资源,还可避免因过量灌溉而引起水肥流失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但在某些特定地区,如自流灌区,进行节水灌溉后,灌溉回归水大量减少,对下游地区的水环境可能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如河道补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节水灌溉对盐碱地区的返盐洗盐也可能有害,浅湿灌溉、控制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对土壤大孔隙的形成及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淋洗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对这些问题缺乏较为详尽的研究和观测资料。另外,大量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推广应用,虽然增加了输水速度,但减少了原先渠道渗漏对土壤水的补充。衬砌渠道的真实节水性及其对田间生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往往注重渠系水利用率提高了多少,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多少,农田水分生产率提高了多少等,而很少考虑节水灌溉对水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7]。

1.5 节水灌溉的工程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水灌溉开始受到重视,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如防渗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完善配套,这些节水灌溉工程减少了农田灌溉输水过程中的渗、跑、冒、滴、漏,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已经20多年,但事实上,农业灌溉用水量仍很大,农业用水仍较紧张,是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无效吗? 笔者认为关键是农民用水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节水灌溉工程减少的只是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水、漏水、跑水,而由于农民粗放用水的观念根深蒂固,本来只需要灌溉1h的农田,实际灌溉了1.5~2 h,或本来可以不需要灌水的农田,而被灌了一次水,这些灌入田间的水大量漫溢到沟里,由此浪费的水也许是工程节水量的5~10倍还多。可见,与改变农民的节水灌溉观念带来的效益相比,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所带来的效益真是微乎其微。

1.6 建设节水工程农民的承受力

我国节水工程建设筹资普遍采用中央、地方、群众多方筹资模式,有些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建设投资中,地方配套资金比例一般都达到30%以上,县、镇级地方配套资金往往难以落实,存在向群众摊派筹资的现象。农业是弱势产业,粮价受国家控制,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价格较低,而生产资料成本又较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很低,承受能力有限,若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要向农民筹资或完全按供水成本向农民征收水费,势必会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从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农民长期以来占有初始水权的角度来考虑,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应再由农民出资和投劳,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可交由村、组进行运行管理与养护。

1.7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与节水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8],也是近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有限水资源时间与空间上的再分配,可实现水资源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水资源空间分配包括在地区间与行业(或部门)之间的分配。水资源配置实际上是强制行业或部门进行节水的一种手段,也是水权再分配的过程,涉及水权的转让与补偿问题。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不能不考虑水的社会福利性以及对弱势产业的保护。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表面看是水量的分配问题,但实际上涉及许多经济问题,如果这些相关的经济问题不解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难以实现,因此,对水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尤为迫切。

2 对策与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发展节水农业的瓶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不是发展节水农业首要和唯一的措施,而要改变“重建轻管”、“被动节水”的思想。未来节水农业的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 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改变过去“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进行用水配置,合理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宜林则林,缩减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经济的发展控制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以利可持续发展。

b. 加强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充分发挥农村“多塘系统”和“地下水库”的作用,注重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做到蓄、补、引相互补充,在改善区域水环境生态的基础上,增加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

c. 以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仅仅依赖于行政手段,还要加强水权认定与水权交易,完善水权与水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此框架基础上,研究制订农业用水水价核定和节水补偿办法,让转移水权的用水户有利可图,从而培养用水户自觉的节水意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d. 专人管理农业田间灌溉,实现按需供水,精确灌水。采用方便实用的农田用水计量设施,做到用水精确定量,不能节水灌溉工程很配套,而灌水时任水长时间流淌,这边灌那边跑。要充分认识到管理节水远比工程节水效率高。

e. 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对农田生态与水环境生态影响的研究。要弄清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对农田生态及区域水环境生态影响的优劣性、程度大小等,不能因为节水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以上措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需要进行综合协调。

3 结 语

节水农业的发展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当节水农业发展到现阶段时,迫切需要打破发展节水农业仅仅依靠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或推广田间节水技术的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节水农业建设思考。发展节水农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严重影响和束缚了高效用水农业的发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的节水效益也是节水灌溉工程所不能比的,需要引起社会必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先甲,胡振鹏.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与法则[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85-89.

[2]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1,12(1):67-71.

[3]MATSON P A,PARTON W J,POWER A G,et al.Agriculturalintensification and ecosystem properties[J].Science,1997,277:504-509.

[4]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1-6.

[5]张家诚,张沅.我国华北地区水分条件的讨论[J].水科学进展,2001,12(3):130-133.

[6]周维博.农田灌溉中节水与养水的哲学思考[J].节水灌溉,2000(1):4-5.

[7]齐学斌,庞鸿宾.节水灌溉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及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4):38-40.

上一篇:重构集体主义下一篇:教育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