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气质的未来

2024-09-10

女性气质的未来 篇1

关键词:舒婷,女性,气质,独立,精神追求

在众多的朦胧派中,舒婷是一位内向的、情感型诗人。她的诗,充分表现了女性诗人所特有的曲折幽微的心理和细腻委婉的情感,以体贴入微、感同身受的人生体验,传达出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整个人类的挚爱和关怀。

一、散发女性独特的气质

朦胧诗五巨匠之唯一女性诗人舒婷,以女性诗歌独立于诗坛,为女性诗歌带来光明的未来。舒婷以她独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写作表达了一个诗人在崭新生活面前所承担的社会忧患和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一)温馨而多彩的情感咏叹,表现出女性柔婉细腻的心理特征。

从舒婷的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南国少女充满同情和爱好的透明的心灵。她以优美的文笔把女性的柔情表达得细腻而委婉、热烈而节制。她的丰富的情感,多半倾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啊、理解我吧”,多么热切的呼唤与企望。这是舒婷在冷酷的岁月包围之下,向社会发出的心灵的呼唤。她在诗里表达这样一种感情:需要温暖,渴望友谊、企盼得到保护和依靠,正如《中秋夜》所写的:“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二)奏出优美伤感的爱的旋律,展现女性心灵的呼唤。

舒婷曾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在创作中,她用爱的胸怀拥抱整个世界,用爱的温暖抚慰多难的人生,可以说,她的诗是爱的呼声,她找到了一条通往人的心灵的最佳道路。以《思念》为例:“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诗的第一节举了四样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像是支离破碎、无根无源,但每样东西都是那样内涵丰富,形象贴切又朦胧含蓄地传达一种情感,将它物化,把思念这种情绪状态所蕴含的极为复杂的内容无声地描绘了出来。这也是诗人作为女性的一种独特体验,优美而略带伤感,余韵无穷。

(三)带着一股女性的春风,显露出不同以往作家的女性特质。

在经历了一个荒唐年代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这

五、充分利用活动课,发展学生个性

传统教育把知识的掌握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但素质教育的学习观点应该是:学习在知识理解之前,必须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为前提。语文活动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的有效方法。因此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新编教材特点之五是设立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小学批诗人中,舒婷首先以女性的另一个姿态大胆而真实地写出了这种压抑。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女性的脆弱和压抑,把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男性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来体悟人生,表达情感,并宣布:“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

在《惠安女子》里我们看到一个站在海边做着幸福的梦的少女,然而“幸福不可预期”,幸福对惠安女来说只是曾有过的美丽的梦。惠安女子社会地位底下,生存环境恶劣,但从外部世界看来,惠安女子裹方巾,戴斗笠,着短褂,束银带,古老而美丽的服饰,加上自然绰约的身姿,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惠安女由此博得世人普遍的惊异和赞赏,于是她们出现“在封面和插图中间,成为风景,成为传奇”。但在冷酷的现实的面前,她们的梦只能像“蒲公英一般徐徐飘落在海面”,惠安女内在是这般“贤惠”,外表是这般美丽,自然成了人们欣赏的“风景”。

二、呼唤女性独立的春天

法国女权主义评论家伊瑞格勒认为:“男人先建构自己的形象以建立父权体制,并以自我的定义构成女人的镜像,女人只能依照男人的标准而存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剥夺了女性独立自主的地位,使之成为男性的附庸。正是在人开始觉醒的背景下,舒婷开始关注女性。

(一)呼唤女性的独立人格。

在西方两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和五四以来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和感召下,中国女性逐渐觉醒。舒婷在经历了历史浩劫、生活磨难后,勇敢地发出了追求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呼声,并以真挚深沉的诗句,表达了一个女性对于真善美的热爱,探寻了通往人们的“心灵的道路”。

《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致橡树》一诗,诗人假托木棉,通过木棉对橡树的独白,表达现代女性全新的爱情理念和顽强的人格力量呼唤女性的独立人格。舒婷在写作《致橡树》的缘起时讲道,当时有一位70岁的老教授,谈到他一生遇到的女子时说:“有才华、性格又温柔的,往往不漂亮;才貌双全的,自恃聪明漂亮,又很难温柔;而温柔又漂亮的,又多半没有什么才华。”舒婷对这种完全站在男人立场的说法很不以为然,女人也是人,为什么总是围绕着他们的需求要求女人?就是为了反驳这位教授将女人作为“第二性”看待的观点,她写了《致橡树》。这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张扬。她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这类柔弱依附的传统女性,而坚定地做“一株木棉”。

生活泼好强的心理特点,利用活动课开展竞赛活动,寓教于乐,围绕素质教育和教材内容进行听、说、读、写、背竞赛。听写成语、句子比赛;复述课文、讲故事;“夸一个你熟悉的人”比赛,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能得到发展。朗读比赛,通过反复朗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味作品,引起共鸣。教材中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或片段,一些学生常常难以达到要求,通过比赛强化训练,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长开展小记者活动,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人性之光

———浅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王立娟

(青龙县逸夫中学,河北青龙

摘要:《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写的一部史诗性的文学作品。小说以主人公冉阿让传奇式的命运为主线,纵横交错,舒展了一幅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国人民的真实悲惨生活画卷。作者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主人公冉阿让是作者苦心经营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化身,“人道主义”使主人公冉阿让做到了从恶魔到天使的转变,成为了大慈大悲的化身,让人们看到了善和美的力量,看到了人性的希望。

关键词:《悲惨世界》冉阿让人道主义浪漫主义悲惨

一、心灵的恶变———一块面包使冉阿让从人间坠入地狱

冉阿让原本是一个善良纯朴勤劳的劳动者,他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幼年父母双亡,由姐姐拉扯长大;到他长大成人,姐夫留下7个从一岁到八岁的小外甥离开人世。于是,“他代行父职,协助支撑家庭,报答姐姐的养育之恩,这事做起来自然而然就像天职一样”。树枝修剪工薪金微薄,他就到处打短工做苦力,他把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那七个小外甥,他没有余暇和余力顾及自己的人生大事,去成家立业。在一年冬天,由于失业,加上要抚养那七个小外甥,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打破了一家面包房的橱窗,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人抓住并判了五年的苦役。然而,即使坐牢,他的心里仍然惦记着七个外甥,思量着孩子们没有他的日子应该怎么办,他一再越狱,但每次不但不能得逞,反而不断加刑,这样他一共蹲了十九年的监狱。

此时的冉阿让是法国底层千百万个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无文化、无背景、无依靠。一片面包,使冉阿让从人间坠入地狱,换来了十九个年头的刑罚。在监狱中,他思考着,审视这极不公平的法律刑罚与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冉阿让是一个无知的人,但并不是愚蠢的人,性灵之光在他心中点亮,不幸的遭遇也有其亮光,能增强他思想中的微光,在棍棒下、在铁链下、在地牢里、在劳累中,在苦役场的烈日下、在苦役犯的木板床上,他反视良心,反躬自省。

二、点燃人性之光,集人世间的善良与爱于一生

一对银烛台唤起良知,点燃人性之火。四十六岁的冉阿让走出了生活了半辈子的监狱,起初想到自由,他认为要开始新的生活,但他很快明白,那张苦役犯的黄护照使他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唾骂和驱赶。“解放不等于解放,他离开监狱,却没有摆脱罪名”。他想改过自新,但社会对他的歧视,使他彻底绝望,他对社会的成见更深,对社会充满了敌意和憎恨。虽然在米里哀主教那里受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接待,这使他感动,但

(二)凸显女性的自我价值。

在过去的历史中,流淌着节妇、烈女的眼泪和鲜血:女性以埋葬自己纯真的感情为代价来换取对传统道德的虔诚,为了虚幻的梦扭曲性灵,让青春白白流逝,做无畏的牺牲品,这些在女性身上是悲剧的做法,却都被男权社会视为女性至高无上的美德。在《神女峰》中描写的神女,传说是一个渔民的妻子。丈夫在江上打鱼,遇到风暴,永远没能回来。妻子日夜等他,每天站到山顶上盼望丈夫回家,年久日长,变成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至今仍立在巫峡的神女峰上。人们对神女坚贞的礼赞其实是维护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只关注“礼”

是长期的监狱生活使他的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遭到了扭曲。似乎偷窃成了他的本性,到了半夜,他还是把主教家里一篮子银质餐具偷走了,当警察押着他来到主教家里对证时,这个仁爱为怀的主教大人却以德报怨待之,说:“很高兴见到您,怎么回事儿!烛台我也送给您了,跟其他几件都是银器,您可以卖上二百法郎。为什么您没有把烛台连同餐具一起带走呢?”并当场送给他一套银烛台。冉阿让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仓皇地逃出了城,他在恍惚迷离的心境中,又用脚踏了一个叫小杰尔卫的穷孩子丢掉的钱。在主教的感召下,堕落了的冉阿让重新振作起来,扭曲了的人性得以复归,点燃了人性之火。

三、浪漫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化身

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不断追求自由,并时时刻刻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而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但是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恶魔”,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一些让他终生背负良心谴责的错事,而正是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思想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

在困苦的社会里,在悲惨的境遇中,责任感质变为生存困境中的阵痛,人是矛盾的存在体。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冉阿让有多次心灵的矛盾与挣扎的时候:第一次是在他被众人唾弃后,善良的主教以耶稣的名义收留了他,而当时冉阿让正处于对社会的绝望中,他在挣扎后仍然选择了偷主教的东西;在得知商马弟因为要顶替他的罪名而被判处刑期时,他内心又一次掀起波澜,最终决定自首;而在狱中,为了养女克赛特,他的越狱行为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这一次次心灵深处的矛盾、纠结、挣扎,使得冉阿让一次次地成长,最终成就了他博爱的化身。作者苦心经营冉阿让的这一切,正体现了主人公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浪漫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以讲述下层人民苦难的悲惨生活为题材,将冉阿让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者,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他身上不仅有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而且这种爱还能感化凶残的匪帮,统治阶级的鹰犬,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于是,人道主义的仁爱在小说里就成为了一种千灵万验、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正如作者在作品中所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冉阿让成了大慈大悲的化身,成了人道主义精神力量的化身。

四、苦难压不倒的丰碑,体现了崇高的悲剧美

在现实生活中,冉阿让这样的人不可能存活,但是在雨果而不关心“人”,只把女性当做“神”而不是“人”,更不是“女人”。千百年来,人们极力鼓吹这种坚贞观念。

传统思想要求女人守望爱情,站在男人背后支持男人。然而此诗证明女性如果不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依然以男人为中心,失去了自我,则最后往往沦为牺牲品。激烈的反传统的新文化养育了一代觉醒的新女性。

女性气质的未来 篇2

一、女性气质的反讽

如果我们对“女人”这一概念产生质疑,并认真思考,那么我们会重新思考整个生活——事实上生活也需要被重新思考,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性》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女人)成为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历史性开端的原因。波伏娃在提出问题之后,立刻阐释了她最坚定的反讽原理,即“她肯定要分担那种神秘的,又危险的现实,即所谓的女性气质”而用这样的反讽原理来回答“什么是女人”和“什么是女性气质”的问题,是为了延续那个最关键的否认,并便于参与到最漫长的压迫中——即持续了几代的女性压迫。而就《第二性》而言,女性气质是一个人造的答案,并且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错误的解决方法的别称,而是历史面对真正的女性问题的自欺。波伏娃用这种反讽的原理,目的在于揭示传统赋予女性气质的错误的本质,即被认为是卵巢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是一种抽象的、脆弱的、逐渐消逝的“阴性”;是一种衬裙的沙沙作响;是一种永远拿不到专利证书的女性精神。并且将“女性气质反讽”打破概念的界限,将“女人”从给定的范围内还原至可以自由选择并建造的区域。这可以称之为波伏娃的一个首创,并为女权主义观点的繁荣多变营造了空间,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的作家内奥米·沃尔夫仍然在追求对女性气质的反讽:“女性但又太女性”,“脆弱而又宽容,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寻。”

二、女性气质的未来

女性要解放,要在道德上,社会上,心理上和男性拥有同等的地位, 那么她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奠定女性气质的未来。女性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造就的,那么这也就是说,女性可以通过努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决定自身气质的未来。

人们常常试图通过回顾过去,通过传统和权威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正当性,但是波伏娃认为我们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创造自己的未来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生存理由”。现在的生存理由一定存在于将来,而非过去。就女性而言,摆脱历史对她非自然的压迫,摆脱女性气质被误解的状况,就必须寻求一种“超越性”,即主体在完成自身整体的谋划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原理,波伏娃正是针对这一原理,而提出了“女性气质未来”[1]这一美好的假设,她在《第二性》前言中曾写道“幸福总是通过行动获得的”,“行动的机会越多,得到的满足的可能性越大。”[2]当然这其中暗示着一种潜在的文化——真诚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正视时间和历史的这个场域,将“女性气质”这种被误解的意识视为一种变量,它从边缘发展到中心,从阴性发展到阳性,从过去延伸到未来,而这种体系的健全正如波伏娃所说的,是要付出“严肃的行动”,是要把握“真诚的面对”。弗里丹也曾说过“没有行动的机会就没有身份的认同。”[3]女性需要身份的认同,也需要彻底的解放,因而我们应该看到波伏娃是在自己的原理体系下重新建立了一种道德体系,该体系在回顾了历史中女性处境以后,提出了“女性气质未来”的解放哲学原理,即压迫不是天然的,它是一些情况的结果,这些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当然女性气质的过去范畴已经成为一种讽刺图画,但它的未来是可以被我们所期待的。女性要拒绝社会给其所规划好的女性气质。

马克思说过:“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4]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和女性只有“超越他们的自然差异,毫不含糊的确认他们的友爱关系”[5],才能真正保障女性气质的发展与未来。在弗洛伊德和波伏娃的基础上,伊里加蕾的理论更具有超越性,她否认女性是“一个抽象的不存在的现实”[6],否认以男性的价值体系来判断女性,提倡建立女性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而挖掘女性气质的多元化,否认单纯的以生理差别为标准来评判女性气质,因而她认为女性气质是复数、多重的、包容的。也就是说当我提及女人和女性气质的时候,不能用“你”或是“我”的单数来指代,而应该用“我们”来指代,这样的价值体系超越了男性话语体系对女性气质的认同,也为更多的女权主义者打下了新的基础。

结语

但是最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的影响。波伏娃的影响力在于她在分析压迫的谋划时提出了女性气质和自由的本质问题。而她在《第二性》的最后一章中最后的观点——轻描淡写地—面向另一个世界,在末尾的预见性时刻,她看到的不是肯定的解决办法,而是挑战性的办法。而正是波伏娃的挑战性的观点,才使她的《第二性》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Ⅱ[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548,599.

[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Ⅰ[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3.

[3]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8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2.

上一篇:湿化方法下一篇:代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