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乐器的必要性

2024-09-13

学生学习乐器的必要性 篇1

一、学习乐器的作用

学习器乐的最大好处, 在于可以历练学生的毅力, 并提高音乐素养。另外, 就是开发智力潜能, 因为器乐一般都要同时用到手、脑、眼、甚至脚。学习乐器, 要用到手指, 十指连心, 通过活动双手, 可促使左右脑的细胞活化。如果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 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因为在练习乐器演奏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潜移默化中就锻炼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节奏的掌握, 视唱练耳等多方面的技能。学生通过演奏乐器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 陶冶情操, 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因为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 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乐器演奏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 发展其音乐才能, 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如与他人一起合奏, 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并在演奏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全方位地提高音乐素质。

1. 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习乐器既可以平衡大脑的运行,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平衡大脑的运行

人的大脑分两部分———左脑和右脑。简单一点说, 左脑管思维方面多一些, 右脑管运动和艺术多一些。例如, 平时我们如果在读书, 那就只要用眼睛和脑子就可以, 耳朵可以不用的。听音乐只用耳朵就行, 眼睛也可以闭着的。而如果在运动的时候, 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协调肢体动作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如果是学习, 就用左脑为主, 如果是运动则以右脑为主, 但是学习乐器却必须全面动用脑的两个部位。比如, 你练习乐器的时候, 右手要动, 左手也要动, 眼睛要看乐谱, 耳朵要听音高, 脑子里还要记乐谱背乐谱。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心多用。在此时,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都被调动起来, 左脑和右脑同时工作, 既调动思维又调动动作。你说这是不是对于脑部动能的最好锻炼和平衡? 而且在这种一心多用的状态下, 孩子无法在分心于别的事情, 这对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也是大有好处的。

(2) 调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人们在学习的时候, 大多数知识都是用逻辑思维范畴来表述的, 惟有音乐属于形象思维范畴的。长期在逻辑思维的领域学习, 形象思维的能力得不到运用, 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就会下降。学习音乐, 可以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避免两种思维方式的偏废, 有效开发青少年的智力。

即使在艺术领域, 同样处于形象思维范畴, 其中也有区别。比如, 书法、建筑、雕塑等属于确定性形象思维。因为它们都有特定的外形, 而且不可变更。而只有当音乐一响起, 你就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感受, 你就很难说明音乐是某种形态, 所以说音乐是最高级的形象思维。

2. 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台湾教育界有句名言, 就是“学器乐的孩子不会学坏”。根据调查, 一般学习乐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比例很高, 而犯罪的比例却非常少。我想, 一是学习乐器就必须有时间保证, 学习乐器的孩子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有限了, 而最重要的是乐器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使得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在学习美, 感受美, 还有实践美, 一个美的环境对于陶冶孩子的心灵和性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

如果你学习乐器到了一定的水平, 建议你最好参加到乐团的活动当中去。因为单纯学习文化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你的分比我高, 我的分要比他高, 是以竞争为主要形式的。而在乐团演奏是需要和别人配合的, 对于独生子女和现代青少年来说, 他们缺乏的可能就是合作和团体意识, 现在, 在许多学校有各种乐团, 如果学校没有也可以到少年宫去参加乐团的活动, 对于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结交朋友、提高合作和团体意识, 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二、学习乐器对教学的作用

乐器在音乐教育中能够适当地挖掘以及激发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以及技能的兴趣或者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相关知识的热情。只有对音乐的相关知识或者技能拥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主动积极地学习状态, 最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课堂上的时候, 主要的教授对象都是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学生, 因此这些学生都没有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或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教育, 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比较差。在进行相关的钢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相关的教学老师不应该运用“专业器乐教学”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模式, 不应该太多的强调或者重视手势以及指尖等等这些比较单调的、比较专业的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音乐课堂关于乐器与音乐结合的教学方式成为了专业器乐的教育教学课堂。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来挖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热情。其中, 我们在进行练习歌曲的时候才用音乐接龙的方法来进行练习, 在这样比较轻松、好玩的氛围下, 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学习音乐的欲望或者学习音乐的兴趣。具体来说, 音乐接龙就是将歌曲分割成为几个乐旬, 可以这样分配, 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其中命名为A组、B组, 第一乐句由A组演奏, 第二乐句由B组演奏, 第三乐句接着由A组演奏, 之后这样循环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等到条件成熟之后, 音乐教学老师可以将事先分好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进行变奏乐曲中的一句, 最终经过音乐教学老师的指导以及帮助下每个小组一起合作连奏整个曲子。当任务分布完成之后, 各个演奏小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曲中去。这样的学习氛围是轻松的、轻快的, 所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 相反他们会对这样的器乐学习氛围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经过实际的练习来了解音乐、感触音乐以及体验音乐。长时间下去, 音乐课程的教授就成为学生非常愿意甚至期待的课程, 同学们不再排斥上音乐课程了。

三、学校建设器乐社团对学生的作用

从大学到高中到初中再到小学, 都有器乐社团存在, 校内的各种节日活动演出, 校外社会性服务演出等, 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1. 大学器乐社团

一个大学的器乐社团以开放性维护组, 一般有很多个社团, 学校组建的, 学生自我组建的等, 形式也多种多样, 学生在学习规定学习内容同时, 学习一门乐器, 既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 又能让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我一进大学就参加了多个社团, 其中就有管乐社团, 因为对管乐的热爱, 我学习了萨克斯、小号、圆号、单簧管、长笛等乐器, 由于得到团内成员的帮助和教导, 专业水平进步很快, 与乐团内的成员也建立了深厚友谊, 团体意识和责任感也增强很多, 毕业后也因为专业水平过硬, 找到了称心的教师工作, 专业能力也为学校和社会做出很多贡献。

2. 初中、高中的器乐社团

一般都是学校组建, 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 培养部分学生的器乐水平, 既能在学校各种活动及社会活动时做一种展示, 个别从小就在学习器乐、专业能力较强学生会去报考相应的音乐专业学校, 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我们台州来讲, 中学里的乐器合团很多都是为某个演出或比赛, 临时组建, 在学生当中选取一些从小学习器乐的学生, 整编后选出相应的曲目, 训练一段时间参加比赛或演出, 结束后, 社团也就基本解散, 这对器乐学习的长远发展没有什么意义, 学校没有建立一个有效并长期的平台, 一些想学习乐器的同学还是得不到培养。

3. 小学器乐社团

相对的小学器乐社团都办的有声有色, 小学期间学习压力相对较小, 国家也有素质培养要求与小学, 台州这边又有放心班 (下午放学后再加一节课时) , 除日常教学的科目外, 学习内容包括美术、音乐、体育、戏剧、手工等, 保证了长期有效的学习时间, 使学生学习学习器乐不会半途而废, 才能从器乐学习当中, 使自身多方面素质得到有效完善和提高。

学校器乐社团人员基本以学生为主, 学校给予大力支持, 团内成员老带小, 就是专业教师教授技能之外, 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 器乐社团才能长期的良性发展。成员学习器乐的学生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能力, 因为学习一门器乐是非常耗时且辛苦的,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很强, 自我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 一个器乐合奏如果一个人出个小错误, 整个演出就会失败, 潜移默化的, 学习器乐的学生对于自己文化课的学习就会更高, 班集体荣誉感也就更强。器乐社团的练习时间一般都是在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 老师带队训练, 每周有几次教师专门性指导, 其他活动期间学生自我练习, 学生们交流与互动, 这样学生的课余时间就不会只花在电脑和手机上, 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 团队精神也得到提高, 自身素质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路桥职教学前教育目前生源充足, 我们职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里就有音乐专业中的声乐、钢琴、视唱、乐理的学习, 在这个基础上再掌握一样钢琴以外的乐器, 对以后从事的幼儿教学会有更大的帮助。先从这批学生中挑出几十名学生来学习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 木管类乐器都比较轻巧, 携带方便, 随时可以练习巩固, 建立西洋乐器中的木管类乐器社团, 是水到渠成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件益事。先从学前教育班挑20 ~30名学生学习, 学习内容为萨克斯、黑管、长笛三样木管乐器, 在学习一学期左右后, 可参与区内及市内的中小学器乐比赛, 也可以参与区内及市内的社会文化系统的展演及交流, 既能提高学生的舞台经验, 也能为以后融入社会活动做准备。建立几个学期成型以后, 可招收校内其它专业门类的学生共同参与, 使更多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摘要:讲解了乐器在音乐教育起到的辅助作用的具体内容, 其中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乐器在音乐教育中能够适当地挖掘以及激发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以及技能的兴趣或者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相关知识的热情;其二:利用乐器在音乐课外的学习和练习培养或者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乐器,音乐教育,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一珊.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D].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打击乐器引领学生的节奏学习 篇2

关键词 打击乐器;初中音乐;节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12-02

1 前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改革中明确表明初中生需要学习较为常见的打击乐器,同时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歌曲伴奏,彰显音乐的魅力。而音乐教师则需要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打击乐器了解动与静、长与短的变化,并利用打击乐器活跃音乐课堂,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音乐知识。

2 观赏作品,感悟节奏

在传统打击乐器教学中,音乐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把复杂、抽象的乐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长期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化抽象的音乐知识为具体,通过多渠道让学生观赏打击乐器乐曲或者歌曲,这样便于学生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感悟节奏,从而掌握基础打击乐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领域。

学生只有在接触打击乐器或者了解打击乐器之后才能真正体会打击乐器的神秘内涵。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上播放具体的打击乐器乐曲或者歌曲的视频以及音频,让学生通过聆听或者观看感受打击乐器的节奏魅力。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打击乐《龙腾虎跃》之后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现这首歌曲,可以采用表演和伴奏相分离的方式,一组学生进行表演,另一组学生对其伴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观赏作品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欣赏作品,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教师在课上还应该要求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聆听,不单单局限在歌曲表面,而是要深入歌曲让打击乐器演奏融入其思想感情中去,并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旋律以及节奏。

3 创设环境,体会节奏

氛围的营造对于打击乐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打击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范围中体会打击乐节奏。大部分学生虽然对打击乐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往往会因为学习过程的单一和枯燥降低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借助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在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音乐思维。为了营造较为浓厚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充分接触打击乐器,促使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尝试中体会到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投入打击乐学习过程中。

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课堂渗透打击乐思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名家作品以及名人轶事,并要求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乐理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欲望,同时形成较为舒适的教学环境,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在创造氛围中,教师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参加课堂活动,为学生和自己的互动搭建良好平台。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可以自我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打击乐曲,也可以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在准备之后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样学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乐于表现自己。

音乐教师通过创设打击乐氛围的方式可以为初中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课堂氛围理解和掌握打击乐知识,并从氛围中体会到打击乐器的节奏美,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自主探究的过程,把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4 自主创新,掌握节奏

初中音乐教师运用打击乐器装备引领学生进行节奏学习,不应该单单局限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上,而是要借助学习打击乐器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基础的乐理知识,加上自己对打击乐曲的理解,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自主编曲,在尊重原作者的基础上创新改编打击乐曲,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歌曲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添加音乐节奏[2]。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创作大师”,创造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在学生展现作品时,教师要发现改编曲目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努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3]。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和学习过程中挖掘或者自我制造打击乐器实现自主创新,掌握打击乐器节奏。教师可以示范制造乐器,在矿泉水瓶中灌入不同程度的水来实现节奏的不同,还可以让学生从家中找一些适合创造的器材,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节奏的基础上演奏打击乐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合作,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探寻不同乐器的节奏特点,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促使学生在掌握打击乐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不需要把教学局限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把音乐教学延伸到室外。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一定要使用正规的打击乐器,通过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打击乐器”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5 开展活动,强化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节奏感。针对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丰富活动内容,开展打击乐知识竞赛、风采展示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借此机会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放松自己,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并在快乐的同时学到新知识。

在开展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多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自我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只需要在活动中发挥辅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增进师生感情,推动初中音乐教学进程。

6 结语

总而言之,打击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用打击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打击乐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欣赏作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体会节奏、感悟节奏等方式享受音乐,体会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打击乐器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娟.巧用打击乐器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2-13.

[2]林景.有效运用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J].北方音乐,2014(6):23-24.

上一篇:停车指标下一篇:自制教具助推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