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十篇

2024-09-12

妇科肿瘤患者 篇1

关键词:肿瘤,妇科,心理活动,护理

1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恐惧绝望心理

在得知诊断为癌症的初期, 一些患者会由此而引起恐慌和惧怕, 包括对疾病的恐惧, 对疼痛的恐惧, 对离开家人和朋友的恐惧, 对死亡的恐惧。患者总是高估了恶性肿瘤的病死率, 低估了其治愈力。害怕肿瘤会随时夺走自己生命。同时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 由于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 这也会进一步产生恐惧心理, 心里慌张与害怕的心态困扰患者的思想。

1.2 否定和幻想的心理

初期诊断, 患者心理上不能接受癌症事实, 怀疑是否诊断错误, 对自己疾病仍抱有幻想。患者心理知道, 如果是事实那么将面对的是无法治愈的顽症。否定、幻想总是在患者心理, 因此会产生不积极配合、延误病情的治疗。

1.3 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往往出现在患者肿瘤术后, 女性患者术后考虑自身的改变, 有种自卑感, 害怕丈夫的遗弃, 担心家庭负担的加重, 化疗过程中是否能够坚持等等而出现了失眠、易激动、对社会对家属采取敌视和冷漠的态度。总是情绪低落, 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轻生的念头。

1.4 情绪平和的心理

患者能从思想上接受事实, 情绪也是比较稳定, 对自身疾病知识是有所了解的, 也会积极配合治疗, 期盼医师能将肿瘤治愈或能将肿瘤得以控制。

3 护理措施

3.1 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1) 恐惧绝望患者:患者入院时, 护士应热情接待,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同时需认真地倾听患者的诉说,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问题与需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向患者介绍手术意义、方法和预后。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2) 焦虑抑郁患者:当患者出现心悸、失眠、情绪低落悲观症状, 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采取适宜的缓解方式:听音乐, 按摩。同时找出焦虑抑郁的原因, 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避免应激原刺激。还可适当的让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的发泄。 (3) 情绪平和的患者: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思想上是乐观的, 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治疗上也能有明显的效果。

4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修养等的不同及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所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是肿瘤患者护理重要特点。对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热情、耐心, 让患者有一个接受过程。帮助患者消除恐惧, 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有较强承受能力的患者, 在与患者沟通时, 将必要的医学知识告诉患者, 让患者也参与自己的病情的讨论, 更能增加患者的战胜肿瘤的信心。

5 提高家属的参与性

争取家属的配合, 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对于妇科肿瘤患者非常重要。妇科肿瘤患者大多切除了卵巢、子宫, 体内内分泌发生了变化[1]。性格也随之变化, 常常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指导家属给患者一个宣泄的机会, 疏导和安慰患者, 接受事实, 多陪患者聊天、散步, 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 从而振奋精神。

6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爱心、耐心, 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细致、准确无误, 使得患者对医师和护士产生充分的信任, 护患关系融洽。更能接受心理护理, 消除顾虑和孤独感, 帮助患者共同度过手术和化疗期, 建立生活信心。

7 小结

心理护理贯穿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全过程, 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 掌握心理学知识, 加强心理护理, 使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 能乐观地对待生活,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护士心理护理水平, 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妇科肿瘤患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6例手术患者宫颈癌89例, 子宫肌瘤187例, 卵巢癌30例, 其中伴腹水10例。患者年龄24~72岁。

1.2手术方法

宫颈锥型切除25例, 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197例,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38例, 全子宫+双附件+部分大网膜+减瘤术30例, 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术16例。

2 结果

29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腹部切口一期愈合, 术后按期出院。4例术后切口未一期愈合, 经切口多次换药后痊愈出院。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因紧张恐惧, 导致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反应, 影响手术后恢复, 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疗。

3.1.2 加强营养

术前指导患者改善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贫血患者给予输血, 保持血红蛋白90 g/L以上。

3.1.3 阴道、肠道准备

充分做好阴道、肠道准备工作可避免术后感染, 并可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术前晚间行清洁灌肠1次, 术日晨行清洁灌肠1次。阴道准备术前3 d, 每天用0.05%碘伏进行阴道擦洗, 全切术患者行阴道涂龙胆紫。

3.2 术后护理

3.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 (BP) 、脉搏 (P) 、呼吸 (R) 1次, 并及时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3.2.2 感染、腹胀的护理

术后鼓励患者早活动, 并逐步离床活动, 促进肠蠕动恢复, 对于出现腹胀的患者给予热敷、肛管排气等措施。术后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生素, 给予患者翻身、叩背, 预防呼吸道感染。

3.2.3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留置尿管是否通畅, 做好会阴护理。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 如引流液鲜红有活动性出血、有尿液或粪便属异常情况, 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引流管一般术后3~5 d拔出。

3.2.4 皮肤护理

患者中大部分为老年患者, 因皮肤抵抗力低下, 易引起压疮。术后应勤翻身, 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定期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小结

妇科肿瘤患者与“性福” 篇3

性问题,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这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人类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等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科学素质等有关。实践经验表明,妥善的处理性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身心健康均有益处。

既然性与我们每一个人均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来说,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有一些人认为:都病成那个样子了,命能不能保住还不好说,哪有什么心情去谈性问题,根本就沒这个必要。难道她们就不能有自己的“性福”?就一定要远离性生活吗?

许大姐是一个善良和乐于助人的中年人,比较满足自己的生活状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她40岁那年,不幸患了妇科肿瘤。虽然经过手术等治疗后,她基本恢复了健康,但自患病后就再也不与丈夫进行性生活了。对此,许大姐的丈夫多有怨言,而妻子却说“咱们的孩子都上高中了,我又患了这种病,你现在想与我同床,是要我早一点死呵!妇科肿瘤,那可不是一般的病,性生活时的刺激会使肿瘤细胞一个劲的疯长;再说,说不定还会传染你呢。咱家有一个人患这种绝症就够倒霉的了,如果两个人都得了病,那孩子谁管呀?你就做一点牺牲吧。”许大姐的丈夫听后一头雾水,半信半疑,很不开心。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似乎老了10岁。一天,他在街上买菜,遇到了高中时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大医院当妇科医生,据说现在已经是教授了。闲聊了两句后,他把两口子那点事全抖出来了,并问:“老同学,您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向您请教了。”教授说,我有空去你家,跟你们夫妻一块讲,这才能解决问题。下面的内容就是教授讲:

我国的肿瘤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患有妇科肿瘤的人,对性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的呢?为了搞清这一个问题,我国某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对120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性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在这些患者中,有年轻人、中年人、也有一些老年人。其中,患有子宫恶性肿瘤者为58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41人,外阴癌16人,阴道癌为5人,她们的年龄为23~62岁,平均年龄为47.9岁。当一名妇女被确诊为患有癌症,本人又得知了此种情况后,常常表现为沮丧不安、悲观绝望,性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时候,如果患者的丈夫对患者染病后的心理变化能够充分的理解,并予以同情、安慰、帮助,对患者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康复是会有积极作用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对双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保持是十分重要的。

在性行为方面,上述的患者在治疗前后有一些变化:治疗前性欲强烈、性生活较频的有39人,治疗后此类人数降低至17人,调查和研究表明,这主要是患者的心理变化所致;治疗前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的为46人,而治疗后则减少到33人;性淡漠者治疗前有16人,治疗后增加到27人:拒绝性行为的患者在治疗前有13人,在治疗后增加到19人;对性行为反感的人,在治疗前有6人,治疗后确增加至24人。

由于上述患者对有关的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或者是一无所知,因而,错误的认识有很多。在前述的120名患者中,有112人认为术后性生活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加重病情或者可以引起癌症的复发。这些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性生活者仅为56人,另外的64人无性生活。调查和研究还表明,由于妇科肿瘤患者对性问题的错误认识,而导致了夫妻间因为性问题而发生了矛盾,使夫妻关系受了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成年妇女均有性欲和性能力,即使丧失了性器官,对性欲和性行为仍有心理上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类不同于其它的动物,性欲和性满足不仅仅是一种本能的冲动和肉体上的快感,更多地是心理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满足。当然,如果患者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是需要医务人员加以指导并妥善解决的。例如,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阴道可能缩短二分之一,膀胱三角区和直肠壁紧贴靠在阴道的顶端,性交时的剧烈活动可产生不适感或者疼痛。此时,应告知男方要避免粗暴的性行为,女方应排净大、小便,以免充盈的直肠、膀胱在性交时被挤压而引起不适。对于那些双侧卵巢被切除的患者来说,虽然有一些人年龄比较年青,但也会产生绝经后的症状,阴道在性交时的润滑作用下降(虽然仍有性情感和性行为的欲望),由于阴道黏膜发生了萎缩性的改变,易发生性交不适感。此类患者,可在性交之前向阴道内填入雌激素乳剂或胶冻类润滑剂。阴道切除后做了阴道重建术的患者,可以引起阴道的萎缩。实践证明,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她们拒绝性交,又不使用阴道模具,有规律的、科学的性交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篇4

2.1 在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掌握好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首先就是要求工作人员对心理学知识很熟悉并且能够掌握护理的关键。

首先就是要和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要做到对待患者要热情,细心的观察,采用沟通的方式了解患者内心中情况。

用安慰和支持的方式和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患者在刚到医院时,对于医院会产生陌生感觉,作为这里工作人员要积极向患者医院环境,病区的环境,主管的医生。

使得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患者心中的陌生感,给患者一种亲切的感觉,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要尽量的多喝患者沟通,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可以少量的向患者介绍一下有关于肿瘤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有利于患者本身病情的内容。

热情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专业细致的解答,实行全面的24小时护理,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和恐惧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适度的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对于对子宫以及卵巢进行切除是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的,尤其是未婚的女性。

他们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所以要求护理工作者对家属进行工作,要对患者给予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数量正确的价值观,勇敢的面对生活。

2.2 在术后对患者的饮食护理

在手术之后有一个良好的饮食护理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病人在术前的一段时间要摄取一定量的营养,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营养。

若是交消瘦的人就应该摄取一定的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的物质,促使患者能在短期增加自己的体重。

若是较胖的患者,就要食用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可以将部分的蛋白质消耗并且存储在体内用于消耗,因为在手术过后若是脂肪过多会影响到伤口的愈合速度。

3 结语

不同的女性,在做肿瘤手术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护理上应该通过咨询、开导,启迪、循序煽诱等办法,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诚心诚意的对待,能够解除患者在手术中产生不良的心理,使患者在术后对手术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

用最佳的心态去接受治疗。

若是工作者对患者把好护理这一关,就会使得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疾病接受手术,不能由于心理状态的问题导致引起手术并发症。

由此可见,在妇科肿瘤的手术中,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郝敏.妇科恶性肿瘤现代非手术治疗[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妇科肿瘤患者 篇5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3例, 中位年龄53岁。均经病理学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研究分为两组, 其中单纯化疗组26例, CIK治疗组27例。根据FIGO分期分为:Ⅰ~Ⅱ期7例;Ⅲ~Ⅳ期46例。其中宫颈癌10例, 卵巢癌35例, 子宫内膜癌8例。

CIK细胞的制备方法:供者为患者的健康子女, 其乙肝、丙肝、梅毒、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用淋巴细胞采集程序在血细胞分离机上, 仅仅只采集供者的成分血, 然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 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出来, 将分离出的核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遍, 用RPMI 1640液对细胞密度进行调节, 然后加入IFN-r, 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培养后加入IL-2及CD3m Ab, 以后的每2~3天加入含IL-2的新鲜培养基, 连续培养12~14天。

治疗方法:化疗方案采用:艾素70~75mg/m2×d1, 顺铂50~75mg/m2×d2。CIK治疗组:上述化疗后间隔2~4周采用CIK静脉回输, 每天回输1次, 每周期10次, 每个月1个疗程, 预计完成3个疗程。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观察指标有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主要通过患者的主诉以观察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同时对每例患者的复发时间和死亡时间进行随访。单纯接受化疗的患者定义为化疗组;既接受化疗同时又接受CIK治疗的患者定义为CIK治疗组。从患者术后接受第一次化疗日期开始, 患者死亡为终点, 假如研究对象仍存活, 以2012年10月31日为截止日期。

结果

临床特征指标分析:两组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复发、病理分期方面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生活质量变化:按KPS评分标准, 对照组26例患者中改善10例, 稳定12例, 下降4例;而研究组27例患者中改善14例, 稳定8例, 下降5例。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预后比较:CIK治疗组的中位生存年龄明显高于化疗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粒细胞减少等。单纯化疗组共14人出现, CIK治疗组8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 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其增殖能力强, 细胞毒性作用强, 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的作用, 故具有较强的抗瘤杀瘤的活性。其发挥杀瘤溶瘤作用的3种途径: (1) 体内外某种淋巴因子可以作用于CIK细胞, 可引起大量的细胞毒性的胞浆颗粒释放, 这些颗粒分泌到胞外, 可以直接对肿瘤细胞起到破坏的作用; (2) 进入体内的CIK细胞, 如活化后可分泌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等多种细胞因子, 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 而且还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反应性对肿瘤细胞起到间接的杀伤作用; (3) CIK细胞表达的Fas L可以对肿瘤细胞凋亡起到诱导的作用, 由于CIK细胞表达抗凋亡基因, 所以在体内能抵抗Fas L阳性肿瘤细胞对CIK的反作用, 因此CIK细胞能发挥持久的溶瘤作用[2]。

过继免疫治疗对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消除残留病变及骨髓净化均有良好效果。国内外研究表明CIK细胞多种妇科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细胞毒作用, 在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可作为手术、放化疗的辅助治疗, 且在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造血干细胞, 如粒-单集落形成单位 (CFU-GM) 的抑制不到25%。对自体及异体CML肿瘤细胞, 均有较好的杀伤作用。放疗、化疗后间隔2~4周, 治疗前半月停用激素类药物, 防止红细胞溶血影响白细胞的分离和收集, 此时机体免疫力有所恢复, 输入CIK细胞, 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 且在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提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 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 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愈后。

本研究显示, 经过正规手术、放化疗治疗后, 回输CIK细胞, 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得到改善, 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与单纯化疗组相比中位生存时间显著提高, 且不良反应小。以上说明CIK细胞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 是一种很好的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 CIK治疗为其提供了一种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Linn YC, Lau SK, Liu BH,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gnition and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exhibited by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subsets against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target cell[J].Immuology, 2009, 126 (3) :423-435.

妇科肿瘤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6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 患者纳入标准:所有96例病人均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 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无智力障碍,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良好, 可以进行较好的语言沟通。排除标准:诊断明确, 不同意化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其中观察组中, 卵巢癌17例, 子宫内膜癌12例, 宫颈癌16例, 恶性葡萄胎3例;年龄36~71 (平均46.8) 岁。对照组中, 卵巢癌15例, 子宫内膜癌10例, 宫颈癌19例, 恶性葡萄胎4例;年龄34~69 (平均45.7)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及病情等方面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本次研究的96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依照住院化疗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自行设计心理调查问卷, 在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心理健康各因子采用五级评分法:回答“无”得1分, “轻度”得2分, “中度”得3分, “偏重”得4分, “严重”得5分。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方法, 具体如下: (1) 信心的树立: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而言, 临床治疗仅仅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克服心理问题, 在病人入院后, 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知识的讲解, 以及心理对妇科恶心肿瘤治疗上的影响, 努力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心里疏导: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之后, 一般都会有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护士在心理护理环节, 应多向患者介绍恶性肿瘤成功治愈的例子, 并且向患者说明这些成功治愈的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是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一个良好的调节。在拥有良好心态之后能够积极的配合主治医师所安排的治疗方案; (3) 心理放松:通过对患者的正常训练, 使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尽可能的放松下来, 在思想上可以想象开心的情绪, 美好的世界地理景观、美丽的图画, 还可以想象身体内部的肿瘤细胞弱不禁风, 患者的免疫检测和杀瘤功能异常强大, 发现肿瘤细胞就马上消灭, 身体正在逐步的恢复。或者通过美妙的音乐使患者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 使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的发挥[2]; (4) 心理治疗:在进行了第一次的心理健康调查评估后是实施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查房、治疗和检查时应当把握好与患者接触的有利时机实施心理治疗, 在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后, 有针对性的予以排解和治疗, 使患者的心理疑惑得到一个良好的解答; (5)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家属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家属的负性情绪会感染到患者的情绪, 在治疗上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合理的引导患者家属在患者面前表现正面的积极能量, 使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病人的治疗期间可以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安排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鼓励病人去结交心态良好、能给予正面力量的知心朋友, 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x±s, 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F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心理疾病, 需要进行心里辅导。两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了心理干预出院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入院时的心理状况 (P<0.05) , 这可能与患者出院时心情愉悦以及即将回到熟悉的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两组出院时的心理健康因子测评表明:在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观察组出院时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对照组。见附表。

3 讨论

恶性肿瘤属于一类刺激性很强的妇科疾病, 且给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绝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后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将会削弱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且会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减少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减轻对化疗治疗的忧虑和担心, 改变患者对错误观念的认知和思维误区, 使患者肯定自我的价值, 努力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转变、心理正面能量得到提升, 同时激发患者对抗疾病、坚强生存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使患者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本次研究表明, 在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后, 观察组出院时的心理健康程度要优于入院时 (P<0.05) , 且和对照组出院时的心理健康相比较也有明显的提升 (P<0.05) 。

综上所述, 妇科恶心肿瘤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 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进而有效的辅助临床上的治疗并且改善患者的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心理干预)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各48例, 应用自行设计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在入院和出院时评定病人情绪状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心理干预, 包括信心树立、心理引导、心理放松、心理干预以及减轻病人身心不良症状, 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在入院时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出院时各项指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意义 (P<0.05) , 且和入院时比较差异明显 (P<0.05) 。结论 妇科恶心肿瘤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心伤害, 因此在化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树立好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使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心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06.

[2]李宇欣, 武峰, 许玲, 等.音乐疗法对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 7 (5) :468-471.

[3]刘晓燕, 赵静.卵巢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7) :1667.

妇科肿瘤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年龄在32~65岁之间, 平均年龄39岁。子宫肌瘤患者45例, 卵巢肿瘤患者28例, 宫颈癌患者2例, 子宫内膜癌患者1例。76例患者均为发现其他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因素不影响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调查方法

将上述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的不同影响。

1.3 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时进行接待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住院区整体环境和相关医护人员、同病房病友简单介绍, 针对患者的疾病向患者讲解相关病例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优势和目的, 手术过程中和预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3], 鼓励患者表达自身临床症状和内心感受,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了解患者所担心的方面和焦虑的问题, 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打好基础[2]。在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并且将相关数据和资料向医生汇报, 切实加强患者的术后观察和饮食调整, 及时解除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肢体活动和锻炼, 防止肺部感染、水肿及麻木等情况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采取音乐等方式辅助理疗, 用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和紧张心理。必要时可以请心理医生配合治疗[4], 保障患者的情绪稳定, 有效降低复发概率。在患者准备出院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方案, 针对患者的饮食, 必要锻炼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给予家属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切实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恢复时间、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保障治疗效果。

对照组:给予术前的常规护理如阴道冲洗、留置导尿管等, 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标准进行严密监测, 详细记录并且及时向医生反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且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对容易发生褥疮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为患者进行定期伤口换药。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后恢复的相关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4 判断标准

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按照中国1990年制定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进行评估, 选择食欲、精神、睡眠、治疗态度、日常生活等方面, 评分标准采取1~5级, 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患者出院治疗依从性的评估从服药情况、身体各器官功能锻炼情况、复查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方法

相关资料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形式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见表1, 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见表2。

3 讨论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 充分说明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具体需求为患者制定多样化、阶段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特点, 由分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 能够保证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5], 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观察, 切实避免了多人护理的不持续性和盲目性。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 并且进行临床效果的跟踪调查,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复发率。针对患者出院后不同阶段的表现给予详细解释和及时处理, 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焦虑, 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提供良好的护理基础。

影响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及时规避不良因素对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6]。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 能够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降低疾病复发概率, 减少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促进患者的康复。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与临床手术治疗紧密结合, 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医院的竞争力, 是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对有效治疗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76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在服药情况、身体各项功能锻炼、复查情况等方面表现出的配合治疗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科肿瘤患者,临床治疗,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玲.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9) :58.

[2]周莉萍.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11) :29.

[3]范玲, 谢琼.拉家常式沟通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2) :129-131.

[4]徐芹, 盛玉霞.知识型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光明中医, 2008 (12) :79-82.

[5]秦春玲.妇科肿瘤患者心理精神的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3) :79.

妇科肿瘤患者 篇8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妇科肿瘤;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09-02

妇科肿瘤患者多以手术为治疗手段,但手术作为强烈应激源,使患者围术期产生抑郁、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若应激反应过度,则影响麻醉及手术进程,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均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加强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意义重大。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43例妇科肿瘤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科肿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依据病史、体征、手术结合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妇科肿瘤,排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本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3.6±8.2)岁;肿瘤类型:宫颈癌26例,子宫内膜癌12例,卵巢癌5例。对照组35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4.1±7.9)岁;肿瘤类型:宫颈癌20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癌4例。两组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等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①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之前,由于患者担心手术意外、影响女性特征、身体健康、夫妻性生活等问题,导致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严重,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建立起良好信任的护患关系,根据不同患者个性特征,通过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沟通技巧[2],耐心解答相关医学问题,增进与患者的情感交流,纾解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②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手术人员技术水平;麻醉过程中,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意识形态[3]。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因患者心理脆弱、敏感,护理人员应据患者不同反应及其个性特点,强化术后访视工作,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滋长。此外可通过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促进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进积极情绪的影响,使其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第 1 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采用 Zung 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SAS评分>50分即为有焦虑症状;SDS>53分即为有抑郁症状[4]。

1.4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采用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值校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术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第 1 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 1 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30.8±4.3)h、(28.6±4.1)h和(42.4±6.9)h、(37.3±6.7)h。观察组术后第 1 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多存在担心麻醉效果欠佳、手术不成功、医护人员水平低、住院费用昂贵等,并担心手术将对身体健康、性生活、术后体形等造成不利影响,使患者心理压力巨大,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也极为不利[5]。因此,加强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意义重大。

本研究观察组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术前、术中、术后均依据患者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并通过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取得家属支持,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结果显示,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第 1 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小凌.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 8) : 905.

[2]史凤霞.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激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 12) : 1348.

[3]刘庆芬.HIV 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 2) : 146.

[4] 任彦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中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2,34( 14) : 2232.

妇科肿瘤患者 篇9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

近年来,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无论是否采取手术治疗, 化疗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化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转移和扩散, 延长了生存期限, 提高了5年存活率[1], 但是化疗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 其中发生骨髓抑制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本院自2011年开展护理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骨髓抑制,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各50例, 全部患者均接受化学药物治疗, 年龄28~72岁, 平均50.16岁, 其中子宫内膜癌11例, 恶性葡萄胎12例, 绒毛膜癌4例, 卵巢癌53例, 子宫颈癌20例。2010年50例为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2011年50例为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治疗护理、对症护理及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采取专人护理, 干预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1.2.1 心理护理

绝大部分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和过高的治疗期望值, 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普遍的, 所以给予加强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的, 对心理过度紧张的患者, 由专业护士给予心理疏导, 让患者认识到化疗的价值[3], 化疗过程中适时转移患者注意力, 也称作忘却疗法, 能够帮助排除恐惧心理。通过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 可以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4]。

1.2.2 健康教育

我国医疗水平还处于发展中阶段, 大部分患者对肿瘤知识了解不够, 夸大病情的居多[5], 往往失去治疗的信心,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对患者多讲解其所患病的知识, 指导患者积极地治疗,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加强营养, 合理膳食, 避免不良的习惯, 如酗酒、吸烟等, 能够有效的提高免疫力, 增强体质,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2.3 康复指导

妇科恶性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阿霉素等, 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不同的化疗药物, 会引起相应器官的损害。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治疗效果一般较好[6], 尤其是低龄患者, 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 如慢跑, 太极拳等, 能够明显的增强体质, 促进骨髓造血, 减低骨髓抑制, 可见加强恢复锻炼意义重大。所有患者化疗2周后观察血常规及临床症状。

1.3 观察指标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骨髓抑制程度。骨髓抑制程度评价参照WHO标准 (根据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 分为0~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统计,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 见表1。

2.2 骨髓抑制程度评价

观察组骨髓恶性抑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两组骨髓恶性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骨髓抑制是临床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 一般以化疗后2周最为显著[2], 临床上继发感染、出血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所以预防和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做为护理工作者要特别注意该类患者血常规及临床表现的变化, 要做到病房消毒彻底, 隔离措施到位, 严格执行无菌术, 预防感染, 根据患者需要, 适当配合成分输血。多篇报道并结合本院实际证实, 特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的程度。

护理工作在临床中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肿瘤患者,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的减少化疗的并发症, 降低骨髓抑制, 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艳.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咨询, 2010, 13 (28) :33-34.

[2]刘国燕.妇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2011, 12 (5) :101-102.

[3]陈璐, 康琳, 朱红卫, 等.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1) :134-135.

[4]杨凤雄.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创新, 2011, 8 (21) :74-75.

[5]潘慧颜.临床路径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指南, 2011, 9 (35) :217-218.

妇科肿瘤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年龄32~64岁, 平均年龄 (45.8±4.8) 岁, 卵巢癌7例, 子宫内膜癌11例, 宫颈癌4例, 恶性葡萄胎8例。观察组年龄31~63岁, 平均年龄 (46.2±5.1) 岁, 卵巢癌9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宫颈癌7例, 恶性葡萄胎6例。两组患者在肿瘤类型及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对患者的病室进行清扫消毒, 保证病室的卫生, 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 应以高纤维等含营养物质的食物为主,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因为肿瘤患者病情严重, 患者往往会对此失去治愈的信心, 因而护理人员要及时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多进行治愈型病例的讲解, 并且这些治愈性病例大多是由于良好的心态帮助才会使得治愈速度加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 使得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肿瘤疾病健康知识的培训, 多与患者进行游戏互动, 使患者的心理放松。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咨询, 对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 有效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从而有针对性的给予排解治疗[2]。

1.3 评分标准

对患者出院时与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3], 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设计自评表, 主要为强迫、焦虑、偏执等因素进行评价, 得分越高, 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前焦虑、强迫、偏执评分分别为 (2.1±0.8) 分, (1.8±0.7) 分, (1.9±0.5) 分;出院时焦虑、强迫、偏执评分分别为 (2.0±0.7) 分, (1.9±0.5) 分, (2.0±0.4) 分。观察组入院前焦虑、强迫、偏执评分分别为 (2.0±0.7) 分, (2.0±0.8) 分, (1.8±0.6) 分;出院时焦虑、强迫、偏执评分分别为 (1.3±0.4) 分, (1.2±0.6) 分, (1.5±0.4) 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出院时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6, t=4.91, t=4.84, P<0.05) 。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理状态更优。

3 讨论

恶性肿瘤疾病是一类刺激性较强的妇科疾病, 给女性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因而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前后都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会加重患者疾病的发展, 不利于患者治疗的效果, 增加医生治疗的难度, 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对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4]。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减少患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障碍, 从而降低患者对化疗治疗的忧虑与担心, 扭转患者对错误观念的认知, 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配合医生的治疗。

陈北秀[5]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恶性肿瘤女性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可以及时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产生, 如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在出院时的心理状态, 要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出院时的心理状态。且与入院时相比, 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因而对于恶性肿瘤女性患者的心理损害, 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措施, 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效的辅助临床治疗, 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状态及习惯。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 在实施护理措施后, 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较为明显,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心理状态要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并且出院时的心理状态也要明显优于入院时的心理状态。主要原因在于, 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 可以及时的稳定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 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有效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工作, 使得治疗进展顺利, 从而提高了患者疾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同时健康的心理宣教, 会使患者生活习惯得到有效改善, 从而使得患者在心理与身体上得到双重治疗, 继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 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得患者的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心理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者在入院时的心理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 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得患者的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树勤.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0 (8) :66-67.

[2]孙丽, 张苇.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 2015, 18 (8) :137-138.

[3]吴利和, 余晓, 徐慧, 等.妇科肿瘤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等待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3, 20 (19) :74-75.

[4]胡萍.集束干预策略在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 (4) :129-130.

上一篇:血液肿瘤患者下一篇:传统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