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生物十篇

2024-09-13

保护区生物 篇1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保护意识,培养

我国地大物博, 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这些资源是中国人民世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原料。近年来, 我国在生物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生物学发挥作用。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事关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是保护发展生物资源和同一切破坏生物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的迫切需要。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物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生物保护意识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全新教学理论强调,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例如, 在高中生物3 (必修) ———稳态与环境的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中, 可以讲述地球的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使地球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 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加,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活动对地球改变速度的加快, 使生物环境剧变, 大量物种直接或间接灭绝, 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电视短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 同时并辅助问题设疑, 创造情境, 使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看、边思考、边讨论互动, 然后, 让学生进行互补性回答, 既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又使学生思跃起来, 主动进行交流互动, 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生物保护意识。

二、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

生物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为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生物学实验过程中, 学生收集、培养、处理和观察实验材料, 如采集植物、制作玻片、培养小动物、解剖动物等, 在此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资源现状,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珍惜试验材料, 珍爱生命, 从而提高生物保护意识。例如, 在做“青蛙解剖实验”时, 教师就应对学生讲清或让学生讨论青蛙的价值, 以及利用青蛙作为实验材料的必要性, 从而使学生在提高保护意识的前提下, 自觉地珍惜生物资源, 认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三、在课外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

学生课外实习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一种生物学实验形式。由于课外实验活动都由学生亲自管理、亲自动手、亲自观察和亲自记录, 学生会对实验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多样化生物, 增强生物保护意识。教师在学生接触多样性生物的过程中, 有目的、有代表性地讲授生境类型, 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它们的生境分布的特异性, 并介绍它们的现状及如不及时保护会产生的可悲后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保护情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生物保护意识的效果。

保护区生物 篇2

关键词:草果,种植,生物多样性,影响

1 金平县草果发展历史

金平县草果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瑶族南迁定居后种植草果,十里村的草果山、阿得博草果山、勐桥草果湾等山寨因种草果而得名。为了促进草果事业的发展,1952年国家规定干草果收购价为0.68元/kg,并实行统一收购,调动了草果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为“大跃进”及三年国民经济困难,部分草果地丢荒,1964年德宏州派10余人赴金平境内参观学习草果栽培技术并购买草果种450kg,还请有生产经验的老农传授技术,对金平发展草果鼓舞很大。1956年县革委把草果列为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来抓,收购价从0.68元/kg提到1.4元/kg,政策上实行“谁种谁收,谁管理”,不仅促进了丢荒草果地的管理,还新植部分草果。1966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5000亩,种植范围也迅速扩大。为摸索科学栽培草果的经验,1966年县委确定在马鞍底乡新寨村建设5000亩草果栽培样板,当年新植草果230亩。

1967~1978年,草果收归生产队统一管理,多数生产队不仅没有发展,对原有草果地也管理不善。但马鞍底平寨生产队1964年仅有20亩草果地连年发展,到1973年共种植草果380亩。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地区草果地被放荒,1981年金平县下发了《关于认真抓好多种经营的通知》,通知规定:“从1980年起,到1982年12月底止,新发展一亩草果经验收后,无偿补助6元人民币,1982年后实行有偿扶持,”按照这一精神,县农行先后发放贷款4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草果的发展。1983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36000亩,产量达333.5t。再加上部分商贩抬价收购,激发农户积极性,半山以上地区出现了草果种植热潮,致使发展草果与保护森林产生了严重矛盾。

1985年农贸市场开放,外地商贩大量涌入金平抢购草果,草果价格猛涨,草果收购价达到25~27元/kg,大批农户进入原始林区大面积发展草果,1986年底建立分水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辖面积仅分水岭林区,面积16.1415万亩。1987年初保护区派出清理小组进入保护区周边村寨宣传《森林法》,禁止在保护区内新种植草果,并以农户自报的形式进行造册登记每户在保护区内所种植草果面积,1988年根据[金政发]21号文件收取森林资源损失补偿费10元/亩,当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已到52400亩,国家收购的草果干品417.4t。在之后的几年中,尽管林业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铲除了一部分新植草果,但是,仍有一部份村民经不起草果价格的诱惑,扩大新植草果地等现象时有发生,现在保护区内可种植草果的地方已所剩无几。截至2013年,草果种植面积已发展至8万亩,带动辐射种植3.5万亩,年平均亩产值达4300元,部分达到5800余元,示范总面积达8万亩,年总产量2万t,总产值近4亿元[1]。

2 社区经济收入中草果所占的比例

2.1 金平县草果种植及收入概况

草果是金平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是保护区周边社区主要经济来源。社区村民称草果为“懒稼庄”,草果的种植管理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不施肥,不喷药,管理粗放,因此收成很不稳定。多年来,草果的收成与价格基本上成正比。草果丰收年会吸引大批的老板来收购,由于草果商贩之间的互相竞争,草果种植户会卖到好价钱。

据金平县统计资料,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23100万元。草果经济收入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2.38%。到目前为止,在保护区内的草果面积因为资源保护的原因一直没有增加,同时因为缺少管理,产量不高。农户近几年草果面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户在村集体林的种植。

保护区内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主要有草果、野生疏菜、药材、竹笋、食用菌类等。其中草果有15000亩,使保护区周边5000多户农户有稳定收入。

2.2 社区案例调查

2.2.1 梁子寨瑶村

梁子寨瑶隶属于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顶青村委会,位于分水岭保护区西隆山片区,海拔1430m,因在山梁子上建村并且全寨均为瑶族(蓝定瑶),故名梁子寨瑶。全村现有51户246人,耕地340亩,其中,水田310亩,旱地30亩,草果地840亩,草果收入是梁子寨瑶村主要的经济来源。

梁子寨瑶村约有森林1000余亩,其中500亩是集体龙树林,由3名护林员管理。“祭龙”时口头讨论决定集体林内不允许砍柴和砍木料,每砍1棵幼树罚款30元,若砍大树就要宰杀该户的肥猪和罚酒罚米,“祭龙”时全村一起聚餐。若不愿意者,将开除村籍,以后他家有任何事情,都得不到村集体的帮助,所以集体森林保护完好。村寨其他森林已分到农户,每户约10亩,由于没有很好的管理规定,除了种草果的森林外,其他都用于采伐薪柴、木料和放牧,故多为稀疏森林和灌丛。

种植草果是全村所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时,生产队把集体所有的草果林分配到户(平均每户30棚),随后村民在农闲季节进入林区种植草果。1984年,县供销社以种植1亩草果给予1元抚持金的方式刺激农户大规模到原始林中大量种植草果。目前,全村草果种植面积达840亩,年产草果超过10t,农户年收入4000~20000元不等。

梁子寨瑶村80%的草果地分布在保护区内,草果地在他们的心目中和水田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更高,除农忙季节外,他们常在草果地里精心除草、管护,特别是草果挂果到采收期间。因此,在保护区里扩种草果以及捕猎等活动时有发生。

2.2.2 草果山村

草果山隶属阿得博乡阿得博村委会,海拔1660m,位于分水岭保护区分水岭片区边缘,距离保护区仅半小时的路程,因山上盛产草果,故名草果山。全村均为瑶族(红头瑶),100多年前开始搬迁来此居住,现有123户,544人。全村实有耕地358.69亩,其中,水田149.72亩,旱地208.97亩,林地2919亩,荒山240亩。草果、养殖业(养母猪、养黄牛)、打工是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活动。由于该村距离保护区近,农户的日常外出活动,如砍柴、割猪草、采药材、采野菜、采野果、放牧等生产活动都在保护区内。

目前草果山集体山林仅7亩,其他100余亩全部分到配户,每户1亩左右,大树极少,多为荒山。该村约2/3的农户种植有草果,全部在自然保护区内,由于种植时间长(有的草果地在解放前就开始种植),现已退化,因此,草果盛产期已过,800余亩草果地,年产量约4t,但其收入仍占该村经济收入的50%左右。

为了发展农户经济,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帮助下,实施人工育林种草果工程。具体操作时,县林业部门提供树苗,在荒山和部分农地里种植旱冬瓜1800余亩,待树木郁闭后,由县外援办提供草果苗,种植草果。目前,部分农户种植草果达20多亩,最少的农户仅有2~3亩,若能成功,几年后草果山人民生活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

2.2.3 石洞村

石洞村隶属于金平县马鞍底乡马拐塘村委会,位于分水岭保护区五台山林区边缘。全村均为瑶族(红包头瑶),共39户,177人。石洞村实有耕地178亩,其中水田88亩,旱地90亩,草果地600亩。

石洞村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约2000余亩,其中集体林1500余亩,农户个人管护森林500多亩,牧场100多亩。自然村选了3个护林员管护全村森林,村民需木料盖房,必须得到村小组长和副组长的批准,在护林员的监督下砍伐。

每年在春节前和农忙前,由村统一安排到集体林砍伐枯死薪柴3次,如违反规定砍活树者罚款50元,偷砍集体林或牧场罚肉25kg、米25kg和50元,也可按市场价折合人民币,偷砍私有林的每背柴罚50元钱,直接兑现给主人,不服从者交给村民小组或按“三个五”来处罚。罚款的30%奖给举报者。

石洞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草果、药材、粮食作物和养猪等。石洞村的草果种植从解放前就已开始,但数量不多。解放后成立农村合作社,从1973年开始,为增加生产队副业收入,合作社在村背后林子内种草果160多亩。1980年把集体的草果地分到各个农户后,农户各自进入林区大量种植草果。目前全村约有草果地1200亩,约有50%左右在保护区内,40%在乡有林,10%在私有林。个别农户草果地100多亩,年产草果超过2t,最丰产年草果收入9.8万元,草果地少的农户仅有几亩,收成最差年仅有草果收入240元。

3 草果的传统种植与管理方式

3.1 育苗

草果育苗一般是把需要育苗的果实养到农历10月份以后,让种籽充分发育成熟后采种。除去外壳,用草木灰搓散籽粒,随采随播或风干后储藏,农历10月至次年4月均可育苗,采用撒播或条播。多数农户选择在林区内找一块平缓潮湿通风的背阴处做育苗地,苗地海拔不宜过高,以免苗的生长缓慢,一般在1100~1500m为宜,深耕细作,清除杂草根、树根、石块、地平土碎,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苗床宽120cm左右,撒播每手掌可捺20~25粒种子,条播每行一粒,条距10cm左右,覆土1cm左右,轻度镇压即可,可用草木灰或农肥作为底肥或追肥,春节前育苗到次年春天可发芽,春节后育苗播种后即可发芽,发芽后要适时清除杂草,在林区育苗一般不用灌溉,也不用采取防病措施(草果苗确实出现病害时,撒草木灰以治疗病害),但要防鼠害,一般是用小铁夹和鼠药。一年后草果苗可移植,也可两年后移植。

3.2 草果地选择

粗放的传统管理,草果的收成与草果地选择有直接的影响。从海拔来看,1300~1800m之间为上等,1000m以下和2100m以上则不适宜选种草果;从坡向来看,阴坡比阳坡好;以地貌来看,山梁不如坡面,坡面不如平地,平地不如箐沟旁;从森林植被来看,次生林不如原始林,灌木林不如乔木林,小乔木不如大乔木,生长冷水花、楼梯草、凤仙花、高山野巴蕉(阿宽蕉)等阴性植物的地方适宜种植草果,针叶林、竹林下不适宜种植草果;从土质结构来看,土壤富含腐殖质,质地疏松的砂壤土为好,重粘土不宜栽种。

3.3 传统栽种技术

3.3.1 整地

在选好的林地清除杂草竹子和灌木,过密的乔木也应疏伐,乔木过稀需要适当留一部份小树,调节郁闭度视林地所处的位置而定,谷底潮湿的阴坡地,日照少,郁闭度应调节在30%左右;平地和缓坡上的林地郁闭度调节在50%左右,相对干燥的阳坡林地的郁闭度应控制在60%左右,一片草果地内也应调节出不同的郁闭度,沟边的郁闭度宜小,靠近山梁的郁闭度宜大。若有落叶树种拌生的植被也可适当调大郁闭度。

3.3.2 挖穴

每亩林地可挖穴120~130个,株距2m,行距2.7m或株行距均2.3~2.4m,也有品字排列,穴规格为30cm×30cm×30cm。

3.3.3 定植

草果定植有种子育苗定植和分株定植两种。育苗定植是最常用的一种,用春-夏季一年苗或两年苗定植在挖好的洞穴内,覆土适度,压实,插上一根竹棍或木棍作标记,以免砍草时把幼苗砍掉;分株定植是在春季新芽开始萌发,尚未出土前,从母株丛中选取一年生健壮的分株,剪去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2~3片,将带芽根茎挖起,每穴一株定植,分株定植的沟穴要相应宽大一些,覆土压实。

3.4 田间管理

3.4.1 除草

新种植的草果要适时除草,每年除2~4次,随着草果的生长,盖度增大,杂草逐渐稀少,除草次数也随着减少,4年后只需每年除草一次,正常地每年出草2次,除草是用镰刀砍倒杂草、割除病弱株铺在地里,草果地外围草砍光2~3m,既可防鼠害,也可避免杂草与草果争阳光抢肥料。

3.4.2 郁闭度调整

种植3年左右的草果若发芽少、细而高,则要降低郁闭度,此时不宜伐倒树木,以免压伤草果,可把应砍除的树木在基部剥去树皮,让其慢慢死亡,若不长高、叶带黄色,边缘干枯,则应增加郁闭度,在过空的地方种上速生而易成活的树种,树苗可在林区里面选择。

新种植的草果,用一年生草果苗种植5年可见花果,二年生的苗种植4年可见花果,成年草果分株种植一般3年可见花果,挂果1~2年后才进入盛果期。在管理过程中,除预防牛马践踏外,随时都要用铁夹、鼠药等防鼠害。

3.5 采集与加工

在立秋后10月左右,果实成熟,果皮红褐色,籽粒变银灰色而未开裂时采收,密集堆放到草果窑内烘烤,在烘烤时要掌握火候,火大会烤焦,火小则烤成霉草果,故烘烤时火力要均匀,窑温保持在50~60℃之间,并经常翻动,使受热均匀,3d可烤一窑,每窑可烤出100kg左右干草果。草果窑实际上是一个倾斜的大烟囱,在陡坡上打一条倾斜角70°,长约2.5~3m,直径约为70cm遂道,上口稍开阔,搭木棱,铺上竹篱或木棒,再用木板围成一个2.5m2左右的方形烤铺烘烤草果,下口用薪柴烧火。

3.6 草果管理的村规民约

根据典型社区调查,在保护区周边各村寨,为了加强草果管理,许多村寨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具体包括:(1)草果采摘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如有腐烂草果,经村民小组同意,村民委员会批准后方能采摘,但不得上市;(2)提前采摘草果者,全部没收,没收后20%交给举报者,50%交给村民小组,30%交给村民委员会;(3)偷盗他人草果者,按所偷草果当时市场最高价给予3~5倍的处罚,除了赔偿损失外,罚款的30%给举报者,50%给村民小组,20%给村民委员会。偷盗草果苗每株处罚10元,草果芽每棵5元,草果芽、新草果一律不得上市;(4)不得在他人草果地内、草果地边砍伐树木,若有违者,有收益的草果地受到损失的,每棚处罚70元,无收益的,每棚处罚30元;(5)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他人草果地放牧,若有违者,按照前款处罚;(6)不得随意进入他人草果地采摘主人漏采的草果,如有违者,按偷盗处理。

4 草果种植对森林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查分析

在林区,此次调查各抽取50m×50m的3个草果地和天然林地样方调查发现,草果地样方里平均仅有乔木树种31株,而未种草果的天然林地样方里平均有大小不等的树木1000株以上,林木蓄积分别为草果地样方2.14m3/亩,天然林地样方为13.15m3/亩。

在原始林区种植草果,不仅要铲除杂草、藤本、灌木和部分乔木,而且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还需砍伐树木建盖草果棚、草果窑用于烘烤草果。根据对3个自然村的调查,烘烤50kg干草果需要消耗薪柴14背,每背10~15kg,共计约140~210kg。因此,草果种植不仅改变了森林的结构,致使林木蓄积量减少,而且严重破坏了森林的原始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使森林丧失了自然更新的能力,造成了森林群落结构的改变和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并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草果地的管理促使村民到树林内进行频繁的生产活动,影响了野生动物的安全,野生动物由于丧失了安全的理想栖息场所而被迫进行迁移或就此消失,因此,种植草果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在森林中烘烤草果对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影响非常大。

金平分水岭保护区到底有多少草果地,迄今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统计,但据金平县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3年末全县有草果地7万亩,包括少数保护区外的部分(该统计数字是各农户自报,各村各乡逐级上报的累计数),但不包括元阳县和绿春县的农户在金平境内种植的部分。由于1997年以来禁止保护区内的草果地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加之农户原有的草果地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10元/亩的森林资源损失补偿费等原因,因此,农户上报亩积时有所顾虑,有意少报或不报,以逃避林业行政处罚或向国家缴纳森林资源损失补偿费。然而,就保护区而言,区内海拔2100m以下除明显的山脊、山头、荒山和容易被护林员发现的路口外,能种草果的地方都种植了草果,有的地方甚至种到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和越南境内,因此,保护区内确切的草果种植面积到底有多少谁也不清楚,估计约20万亩左右,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3左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在保护区内的草果种植及其管理活动,改变了森林的原始结构和植物群落,对生境的干扰加剧了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必将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重大影响。为了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需要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人为活动,而80年代初期大规模种植在保护区内的草果恰恰是有悖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由于草果的种植粗放、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偷盗行为猖獗,地方政府也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维护草果的生产和草果销售的市场秩序。

5.2 对策与建议

(1)根据县林业局、保护区和县科技局合作的荒山育林种草果的经验,在不变更土地权属的前提条件下,鼓励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企业在集体和保护区的荒山荒坡上植树育林种草果,建议政府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局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期实现逐步退出保护区内所种植的草果的目的。

(2)通过土地利用与森林分类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草果的种植与管理,以提高草果的产量和质量。

(3)引进资金和技术,解决传统的草果产品的加工处理方法,使草果产品达到国家的安全卫生标准。制定金平县草果生产的行业标准并建立专家支持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金平苗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綦委员会.金平苗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志[R].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卧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篇3

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广元→成都→汶川。

地方特产:腊肉、野生菌、野菜。

旅游资源:卧龙生物圈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广谱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等享誉中外。保护区成功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繁殖和育幼基地,并率先开展了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保护区内的“五一棚”,是世界著名的野外大熊猫观察基地。卧龙生物圈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至少有野生大熊猫143只,占我国现存野生大熊猫资源近10%:有圈养大熊猫165只,约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60%,是世界上人工繁殖大熊猫数量最多、种群数量最大的大熊猫科研、繁殖、饲养基地。

卧龙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区的范围,气候凉爽,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气温年差小。保护区所在地——耿达乡由于其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老年游客前来长期疗养。作为大熊猫的栖息地,卧龙原生态的自然优势极为突出:深邃的峽谷、立体交错的原始森林、辽阔壮观的高山草甸、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层次丰富,类型多样。

卧龙生物圈保护区下辖两个民族乡镇,是大熊猫文化、藏族文化、羌族文化融合的区域,特殊的民俗、节庆、饮食和丰富的手工艺品是保护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何家大地三圣庙、花红树喇嘛庙和耿达神树坪玉皇庙是当地各民族重要的宗教设施。藏羌族的“毛石墙”和汉族的“木结构”、“瓦屋顶”相融合形成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

从三江到转经楼穿越峡谷,向南沿303省道为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现在仍为背包客的主要通道。老街作为茶马古道驿站是当地最重要的乡土文化遗产,也是当地居民生活、耕作的家园。

挑战与建议:在卧龙生物圈保护区有4600多农业人口,85%以上属于藏、羌等少数民族。底子薄,人均占有耕地少,生活方式落后,人均纯收入低下,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与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如何让卧龙周边的百姓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从而更加有利于大熊猫的保护,是目前保护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保护区采取了将村民集中安置、改善基础设施、恢复乡土文化遗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等项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可是保护区的经费有限。众所周知,生态资源由社会共享,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由贫困山区担负着保护生态的重任,与享受生态收益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显然有失公平。生物圈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态质量。

保护区生物 篇4

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三大关键地区之一的川东-湘鄂西关键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所处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县长期以来以森工产业为其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长期的木材采伐和狩猎习俗曾对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其生物多样性逐渐得到了有效保护,特别是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依然面临多种威胁,保护区自身科学研究力量的薄弱和保护区面积相对较小,限制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进一步扩充保护区面积、引进科研力量并提升自身人员科研素质、协调并增强区内外社区共管是该区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恢复的当务之急.

作 者:李作洲 黄宏文 唐登奎 王力钧 蒲云海 郑昌毅 LI Zuo-Zhou HUANG Hong-Wen TANG Deng-Kui WANG Li-Jun PU Yun-Hai ZHENG Chang-Yi 作者单位:李作洲,LI Zuo-Zhou(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五峰,443400)

黄宏文,HUANG Hong-Wen(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

唐登奎,郑昌毅,TANG Deng-Kui,ZHENG Chang-Yi(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五峰,443400)

王力钧,WANG Li-Jun(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林业局,湖南张家界,427000)

蒲云海,PU Yun-Hai(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9)

保护区生物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2005年6月, 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正式批准建立。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长江口外东南, 泗礁岛东北部, 保护区范围呈方形, 总面积549 km2, 其中岛陆面积19 km2, 海域面积530 km2。主要保护对象为重要经济鱼类、贝藻类以及无居民海岛岛礁资源。

1.2 采样站位和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 分别在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嵊山岛和西绿华岛各设1处断面 (图1) 。

每条断面各设3个点, 对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采集。所布设的断面为岩礁开放型, 远离人为及污染源的地方。高潮区因生物分布不均, 选用25 cm×25 cm的定量框取样, 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生物量比较密集, 故选用10 cm×10 cm的定量框取样。在采集定量样品的同时, 将其附近的所有底栖生物种类收入, 作为定性样品, 并分别用甲醛进行现场固定, 带回实验室分析鉴定。

采集操作过程、室内样品的计数、称重、分析计算、资料整理均严格依据《海洋监测规范》中第七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规定进行[7]。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按照《海洋监测规范》中第七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规定[7], 对调查的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评价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H′为香农-韦弗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J为皮诺 (Pielou) 均匀度指数;d为马卡列夫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Y为优势度;J′为 Jaccar群落系数;N为样品中的生物总个体数;S为样品中的种类总数;Pi为种i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fi为该种出现的站位数占总站位数之比的百分比;ni为第i种的个体数;a、b分别为两条断面的种类数, c为两条断面的共有种数。并用丰富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即ABC曲线 (abundance and biomass curves) 来监测环境污染对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的扰动。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与组成

此次调查出现的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共鉴定出21种, 隶属4门, 两断面均以软体动物为主。主要有粒结节滨螺、短滨螺、日本笠藤壶、厚壳贻贝、鳞笠藤壶等。其中软体动物11种, 占52.4%;甲壳动物5种, 占23.8%;藻类4种, 占19.0%;环节动物1种, 占4.8%。

西绿华岛断面共鉴定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17种, 其中软体动物9种, 占52.9%;甲壳动物4种, 占23.5%;藻类 3 种, 占17.7%;环节动物1种, 占5.9%。

嵊山岛断面共鉴定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16种, 其中软体动物9种, 占56.3%;甲壳动物5种, 占31.2%;藻类2种, 占12.5%。

2.1.1 生物种类水平分布

西绿华岛和嵊山岛这两断面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图2) 。西绿华岛共鉴定出17种, 嵊山岛共鉴定出16种。在西绿华岛断面出现了环节动物。

2.1.2 生物种类垂直分布

西绿华岛和嵊山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垂直分布明显, 集中分布在中潮区和低潮区, 高潮区生物分布较少 (表1) 。各潮区分带明显, 高潮区为滨螺带, 生物有短滨螺、粒结节滨螺;中潮区为藤壶带, 生物以鳞笠藤壶和厚壳贻贝为主;低潮区为藤壶-藻类带, 生物有鳞笠藤壶和鼠尾藻等。

2.2 潮间带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

2.2.1 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西绿华岛断面的平均密度为4 033个/m2, 其中软体动物平均密度为2 283个/m2, 占56.6%;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1 733个/m2, 占43.0%;环节动物平均密度为17个/m2, 占0.4%;西绿华岛潮间带底栖生物主要以软体动物为主, 其次为甲壳动物;栖息密度较大的依次为粒结节滨螺、鳞笠藤壶、短滨螺、日本笠藤壶和疣荔枝螺。

西绿华岛断面的平均生物量为11 062.1 g/m2, 其中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 275.8 g/m2, 占11.5%;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为9 399 g/m2, 占85.0%;藻类平均生物量为386.8 g/m2, 占3.5%;环节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5 g/m2, 占0.004%;生物量较大的依次为鳞笠藤壶、日本笠藤壶、紫贻贝、短滨螺和疣荔枝螺。

嵊山岛断面的平均密度为8 217个/m2, 其中软体动物平均密度为5 117个/m2, 占62.3%;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3 100个/m2, 占37.7%。嵊山岛潮间带底栖生物也主要以软体动物为主, 其中栖息密度较大的依次为粒结节滨螺、日本笠藤壶、紫贻贝、鳞笠藤壶和厚壳贻贝。

嵊山岛断面的平均生物量为16 856 g/m2, 其中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 126 g/m2, 占42.3%;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为9 678 g/m2, 占57.4%;藻类平均生物量为52 g/m2, 占0.3%。生物量较大的依次为日本笠藤壶、鳞笠藤壶、厚壳贻贝、紫贻贝和带偏顶蛤。

2.2.2 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垂直分布见表2。由表2可知, 平均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在中潮区和低潮区比较大, 由大到小依次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注:-表示该种类未发现.

2.3 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群落多样性

通过调查, 对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 (d) 、均匀度指数 (J) 和香农-韦弗多样性指数 (H′) 进行分析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西绿华岛和嵊山岛这两个断面的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差别较大, 且多样性指数均较低。

种类组成是群落最基本的特征, 可以反映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不同生境栖息的生物种类和组成各不相同。西绿华岛和嵊山岛这两个断面的共有物种数为12种, 用Jaccard群落系数J′得出, 这两个断面的群落系数J′=0.571 4, 种类构成差别较大, 说明这两个断面生境存在一定的不同。

2.4 ABC曲线分析

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活相对稳定 (固定底内或短距离活动) , 对海洋环境污染反应敏感, 具有污染效应指示性。Warwick提出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ABC曲线) 法来监测环境污染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扰动, 并对不同海域、不同生境中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对于任何物理性、生物性以及污染扰动引起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变化, ABC曲线都能灵敏地作出反应[8]。根据调查这两个断面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和生物量的数据做ABC曲线 (图3和图4) 。由图3和图4可知, 两断面潮间带底栖生物的ABC曲线中生物量曲线位于丰富度曲线之上。

3 讨论

3.1 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析

通过对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的分析, 与其他海区的调查数据比较 (表4) , 结果表明: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大于其他海区, 平均密度除略小于普陀中街山保护区外, 也均大于其他海区。由此可以看出, 嵊泗马鞍列岛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保护较好。

3.2 环境污染问题

对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进行ABC曲线分析表明, 这两个断面的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未受到干扰。但是2010年该保护区水质为劣Ⅳ类海水水质标准, 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13], 这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3.3 物种南移

在定性样品调查中, 发现了翡翠贻贝。该物种是低潮区至潮下带17 m范围内的养殖品种, 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14], 翡翠贻贝在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出现, 可能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 也可能是由外来船舶带到该海域。

4 结论与建议

保护区生物 篇6

1 保护区概况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亚市南部近岸海域, 地理位置在109°20′50″E—109°40′30″E, 18°10′30″N—18°15′30″N范围内。本区地处低纬度, 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25.5℃, 其中, 6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5.7℃, 1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为20.9℃, 年极端最低温度为5.1℃, 日照时间长, 沿海平均日照时数为2 588h,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279 mm。三亚海区年平均盐度表层31.0~34.0, 底层33.0~35.0[4]。一般认为珊瑚生活的水温要求在18℃以上, 最适宜的水温范围是25~30℃, 下限为18~20℃, 盐度范围为27.0~40.0, 最适宜盐度34.0~36.0[5], 本区水文条件适宜于珊瑚群落的生长发育, 是珊瑚礁发育的理想场所。

1990年9月30日, 国务院批准建立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2年2月26日, 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隶属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 负责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区由3块区域组成, 即亚龙湾片区、鹿回头半岛—榆林角沿岸片区、东西瑁洲片区, 亚龙湾片区主要包括西排、东排与野薯岛及其之间的海域。鹿回头半岛—榆林角片区包括鹿回头湾、鹿回头岭、小东海、大东海等区域, 保护区面积为55.68km2。三亚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

2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2.1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

本区造礁石珊瑚种类丰富, 据中科院南海所2006年调查, 本区可以鉴定识别的造礁石珊瑚物种数合计有81种, 比2001年全面调查评价时的60种多21种。统计结果表明, 10个最常见的造礁石珊瑚是丛生盔形珊瑚、澄黄滨珊瑚、秘密角蜂巢珊瑚、中华扁脑珊瑚、多孔鹿角珊瑚、梳状菊花珊瑚、同双星珊瑚、疣状杯形珊瑚、标准蜂巢珊瑚、繁锦蔷薇珊瑚 (表1) 。这些珊瑚基本上都是团块状的珊瑚, 但历史上三亚的珊瑚以分支状的鹿角珊瑚为主要种类, 说明种类变化之大[6]。

注:“+”表示有出现.

2.2 其他礁栖生物的多样性

其他底栖生物主要是群体海葵, 平均覆盖率达6%, 西排岛个别站位群体海葵平均覆盖率达50%, 海胆密度不高, 平均只有0.48个/m2。在大、小东海和亚龙湾还发现较多的造礁石珊瑚的敌害生物———长棘海星 (Acanthaster planci) 。调查记录到浮游植物51个属131种 (变种、变型) , 其中硅藻门38属103种 (变种、变型) , 甲藻门10属24种 (变种) , 蓝藻门2属3种, 金藻门1属1种。记录到浮游动物共大约80个种类, 以桡足类、各类幼虫和毛颚类数量占优势。共调查到珊瑚礁鱼类种类102种, 主要以雀鲷科 (Pomacentridae) 、隆头鱼科 (Labridae) 、蝴蝶鱼科 (Chaetodontinae) 、天竺鲷科 (Apogonidae) 、鹦嘴鱼科 (Scaridae) 为主, 主要优势种为网纹宅泥鱼 (Dascyllus reticulatus) 、雀鲷 (Pomacentrus sp.) 、天竺鲷 (Apogon sp.) 、倒盖鳞鱼 (Stegastes obreptus) 、六线豆娘鱼 (Abudefduf sexfasciatus) 、三重尾斑光鳃鱼 (Chromis notata) 等, 种类不算多, 而且较名贵鱼类少[6]。

3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破坏性捕捞

大规模的珊瑚礁采挖和破坏性的捕捞曾经是三亚珊瑚死亡和珊瑚礁衰退的首要因素[7]。现大规模的珊瑚礁破坏虽已消失, 但破坏性的活动时有发生。由于以往的过度和破坏性的捕捞方法, 当地的渔业资源已经衰竭。这些破坏性的捕捞方法有时还继续在使用, 如果用于珊瑚礁周围海域, 则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

3.2 陆源和海上污染

陆地和港口活动输入的泥沙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的水环境恶化被认为是三亚珊瑚礁衰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陆源污染包括鹿回头半岛由于尚未连上污水管道系统而造成的污染, 其中3万人口排放的污水、5个小海岛排出的污水、亚龙湾的旅馆和山庄排出的污水、水产养殖的污水、三亚河陆地侵蚀带来的沉积物和船舶污水等都是污染源[8]。

4 保护区的管理实践

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是由全球环境基金 (GEF) 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执行、国家海洋局 (SOA) 实施的国别项目。自2005年在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开始实施, 项目实施促进了三亚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 海上养殖和餐厅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破坏性活动得到遏制, 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多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8]。

(1) 开展资源调查。项目从2005年开始, 先后开展珊瑚礁调查、鱼类调查及周边区社会经济调查等。为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积累了宝贵的资源数据, 也为保护区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2) 公众意识教育。项目从一开始就把公众意识教育作为重要的一个内容来抓, 通过选择试点学校, 培训骨干教师, 从小孩抓起,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论文比赛和环保绘画比赛, 征集到科技小论文134篇, 绘画作品112幅。

(3) 珊瑚礁繁殖、移植试验。5个批次移植了4 000株珊瑚, 菊花珊瑚移植成活率为95%, 移植珊瑚覆盖面积为1hm2, 最高覆盖率为100个/m2, 使局部珊瑚礁生态系统有很大修复。

(4) 生物监测体系的建立。在西瑁洲、小东海、亚龙湾西排建立了珊瑚礁长期监测站点, 并设置了野外长期监测样地、设施和标志。将收集的各类基础地理数据以及保护区范围、环境状况调查历史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转换为ArcGIS9.1平台中的基础地理数据信息图层。

(5) 社区共管。了解周边群众对珊瑚礁资源的依赖情况, 研究可持续替代生计, 创造就业机会, 以缓解周边区群众对珊瑚礁保护区的压力, 近千名岛民转行从事海岛生态旅游。

(6) 保护区共建。项目通过与区内的10个旅游公司共同建设了亚龙湾片区、东西瑁洲岛片区和鹿回头沿岸片区3个管理分站。加强了保护区管理力量。

5 结论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宣言》, 其重要性由此可见。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是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通过几年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在保护区的实践经验积累, 借鉴其他海洋保护区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提高有效保护珊瑚礁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主张。

(1) 建立完善的珊瑚礁资源监测体系。以珊瑚监测为契机, 完善各项资源监测体系, 做到对各项资源指标心中有数, 并能随时了解到对资源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2) 加强公众意识教育。保护区管理局未来仍然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 来提高周边社区群众对珊瑚礁的保护意识。应利用学校和媒体等多种手段对广大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

(3) 建立公司伙伴关系, 形成公司、保护区和社区多赢的发展模式。三亚保护区面临编制限制、资金缺乏、保护和执法力量不足的现状, 通过与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可以获得资金, 使保护得以开展, 企业也可以从项目中获得利润。另外, 社区共管在众多保护区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可行的新型有效的保护区管理模式。

(4) 认真履行《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宣言》, 并继续扩大国际交流。以参与履行《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宣言》为契机, 积极构建与国内外知名保护区之间的姐妹关系, 把保护区的各项管理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

摘要:文章对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 并借鉴几年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依托“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 开展多层次的保护行动及所取得的成效, 提出加强资源监测、保护区共建、社区共管和公众意识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三亚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丽荣, 赵焕庭.珊瑚礁生态系的一般特点[J].生态学杂志, 2001, 20 (6) :41-45.

[2]赵美霞, 余克服, 张乔民.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 2006, 26 (1) :186-194.

[3]张乔民, 余克服, 施祺, 等.全球珊瑚礁监测与管理保护评述[J].热带海洋学报, 2006, 25 (2) :71-78.

[4]黄良民, 张偲, 王汉奎, 等.三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HUANG D Y, SHI Q, YU K F, et al.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coral reef in Region of Luhuitou, Hainan Island[J].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4, 23 (2) :56-64.

[6]练健生, 黄晖, 黄良民, 等.三亚珊瑚礁及其生物多样性[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

[7]张乔民, 施祺, 陈刚, 等.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监测与健康评估[J].科学通报, 2006, 51 (增刊Ⅱ) :71-77.

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研究 篇7

1 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 , 又称物种岐异度, 是指所有不同种类的生命, 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其相互交替、影响令地球生态得到平衡。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四个水平, 即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1]。

2 生物多样性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备的食物, 并且为人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原材料 (例如木材、纤维、橡胶等) ;现代农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防治病虫害;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大部分原材料来自于生物, 它可以维持人民身体健康, 上述所说都是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体现。生物和环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这也是其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与此同时, 生物多样性还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土壤改良、环境净化、水源保持及气候调节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独有的贡献, 这也是其生态价值的重要体现。

3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引发了国际上的关注。受威胁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 自然原因诸如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地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原因包括狩猎和采集、工业化、人口增长、城市化、农田扩大等。总的来说, 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等是引起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根本原因[2]。

4 保护规划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包括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指对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科学有效的保护规划方法有助于提高就地保护的保护成效。就保护对策/保护行动的制定乃至实施而言, 自然保护区常用的方法包括总体规划和保护区管理计划。本世纪初, 大自然保护协会 (TNC) 中国部与国家林业局和其它政府部门合作, 引进了保护行动规划 (CAP) 。

4.1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个保护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指导性规则, 制定保护区长期发展目标和纲要, 是管理蓝图, 为依法编制管理计划奠定基础;其内容概括性强, 也相对简单。但是, 其针对威胁因素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不够。

4.2 管理计划

管理计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 是落实总体规划的阶段性文件, 用来指导自然保护区一定时期内的具体工作, 明确了保护区基本情况、管理措施、现状评价、预算和行动时间表等内容。换言之, 管理计划是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3]。

4.3 CAP

CAP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而构想和设计, 广泛应用于物种、保护地、生态系统、景观、流域和海域保护等领域;同时它也被尝试进行修改以便用于考古、文化和精神等领域的规划。CAP可应用于制定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保护规划, 从项目到保护区乃至更大范围。CAP有配套的分析软件, 可以帮助用户将保护对策用在确定的保护对象和影响较大的威胁因子, 并且能够以不断调整和学习的方式评估保护成效[4,5]。

5 结语

目前常用的保护规划方法, 都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框架。总体规划侧重于要求和内容, 而规划方法/过程不突出。CAP方法具有适应性管理的特点, 能够对威胁因子的变化及时做出响应, 并根据变化对项目进行相应调整, 能很好的弥补这个不足[6]。在一定意义上, CAP是个舶来品, 要想真正在中国得以推广, 需要将其本土化, 可以尝试把他作为编写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马克平.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J], 生物多样性.1993, 1 (1) :20-22.

[2]世界资源研究所 (WRI) 等著,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译.全球生物多样性策略[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3.

[3]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写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LowG.Landscape-Scale conservation:a practitioner’s guide[R].2003.

[5]王鹏华等.保护行动规划 (CAP) 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2, 37 (6) :95-99.

鼎湖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篇8

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肇庆。

地方特产:鼎湖山茶、文鲤、裹蒸、肇实、紫背天葵、剑花、九坑百日鹅。

旅游资源: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处于北回归线南侧,这一纬度带大部分陆地都是沙漠、半沙漠或干旱草原,故称北回归沙漠带。但是,同纬度的我国华南地区却有森林分布,可惜这些森林大部分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唯独鼎湖山保护区保存着完整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因此享有“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之美誉。鼎湖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1800多种野生高等植物分布在沟谷雨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等8种森林植被类型中。在沟谷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你可以欣赏到热带森林景观,有雄伟壮观的板状根、神奇的茎花现象、粗大的藤本植物、残忍的绞杀植物以及附生植物构成的空中花园。在其他植物群落中,早春的嫩叶艳红动人,仲春的杜鹃花漫山怒放,夏日的林冠浓绿醉人,金秋时节果实累累,或鲜红似玛瑙,或黑亮如乌珠,让人大饱眼福之余还垂涎欲滴。假萍婆荚果绽开时红果串串,红花油茶果实硕大似苹果。

保护区里被称为活化石的孑遗植物桫椤、木材坚硬如铁的格木、珍贵香料树种土沉香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达22种,鼎湖冬青、鼎湖钓樟等模式产地种有30多种,药用植物有900种以上。白鹇是鼎湖山非常著名的鸟类,雄白鹇美丽高贵,雌白鹇温顺可人。它们常成群结队在林间觅食,溪边汲水。

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孕育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其中,飞水潭瀑布区是全国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堪称天然大氧吧。这里山石嶙峋,瀑布从40多米高的崖顶深处狂奔而来,如白练悬空。瀑布下,如注的水流汇成一泓碧水,清澈透明。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曾在此游泳。飞水潭崖壁上“孙中山游泳处”的石刻,便是宋庆龄亲笔题字。

鼎湖山是佛教圣地,有位列岭南四大名寺之一的庆云寺,香火十分旺盛;還有建于唐代的白云寺,其佛教文化历史悠久。

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篇9

⑴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⑵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几千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十分富饶的土地。树木林立,百花芬芳,各种野生动物四处出没。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及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这里已变成生物多样性十分贫乏的地区,到处是黄土荒坡,遇到刮风的天气便是飞沙走石,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由于人工植树,大搞“三北防护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沙漠化进程得到了抑制,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⑶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现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供给我们自由呼吸,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中,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据科学家估计,假如断绝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大气层中的氧气,将会由于氧化反应在数千年内消耗殆尽。

保护区生物 篇10

黑河流域面积约14.29万km2, 是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流域, 也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区降水稀少、蒸发能力大, 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效率极低。不合理灌溉制度及传统耕作方式导致该区土壤贮水大量无效损耗并引起严重的风蚀, 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都依赖于区域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 研究节水、防沙尘耕作技术, 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耕作措施, 不仅减少了地表扰动, 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土壤环境, 同时由于有大量秸秆加入, 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提高了土壤的持水、保肥、保土能力[5], 对农田水分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研究通过探索黑河流域上游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 探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C、N及其动态变化, 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不同保护性耕作农田的土壤肥力状况; (2) 探讨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氮变化的因素, 为保护性耕作在黑河流域的适应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3-2004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二十里铺乡7号村进行。该区位于黑河中游东岸 (100°45′E, 38°93′N) , 海拔1440~1600 m, 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带, 年均温7.3℃, 多年平均降水量110mm, 蒸发量2 291 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300 h, 年太阳辐射620.03 k J/cm2, ≥10℃的年积温为3 000~3 200℃, 昼夜温差12~16℃, 平均冻土深度120 cm, 无霜期148d。

试验以当地普栽早熟春小麦品种“张春20”为供试作物。试验地土壤为灌漠土, 0~20 cm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17.36 g/kg, 全氮0.77 g/kg, 碱解氮49.2 mg/kg, 全磷0.014g/kg, 速效磷9.11 mg/kg, 速效钾93.95 mg/kg, 阳离子代换量为8.02cmol/kg土, p H值为8.83。

试验设5个处理, 如表1所示。3次重复, 小区面积192m2 (24 m×8 m) , 栽培管理同大田。春小麦于3月中旬播种, 试验过程中不施用农家肥, 肥料都用作底肥:纯N 213.3 kg/hm2, P2O590 kg/hm2。

1.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在秋季休闲期 (2003年10月) 、春季播种期 (2004年4月) 和夏季小麦收获期 (2004年7月) 在各小区用土钻以蛇形取样法分0~5cm, 5~10cm, 10~20 cm三层多点采集混合土样, 一部分过2mm筛, 用无菌塑料袋包装, 置于4℃冰箱中保存以备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N之用;另取部分带回实验室风干, 过0.25mm筛, 用于测定土壤有机质。

微生物量C、N测定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6]。提取液中有机C的测定用重铬酸钾-硫酸消煮, 硫酸亚铁滴定法[7];有机N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9], 微生物熵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百分比表示。

微生物量C、N和微生物熵按下式计算[6,8,10]:

式中EC是熏蒸与未熏蒸土样K2SO4浸提液中有机C含量的差值, 2.64为MBC的转化系数。

式中EN是熏蒸与未熏蒸土样K2SO4浸提液中有机N含量的差值, 1.85为MBN的转化系数。

式中QMBC为微生物熵, MBC为微生物生物量碳, OM为土壤有机碳。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 v6.55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改变了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分布 (图1) 。播种期土壤有机质较休闲期大幅下降, 收获期又有所回升, 且保护性耕作各处理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而传统耕作各层次之间无差异。

休闲期除NS40外, 保护性耕作农田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CT, NPS40、NPS20和NS20, 较CT分别降低6.91%、3.80%和10.07%, 各土层以5~10cm下降幅度最大, 降幅最大达12.57% (NS20) 。播种期和收获期, 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CT, 增幅分别达0.65%~18.65%和0.29%~11.23%, 其中以NPS20增加幅度最大, 与CT之间差异显著 (p<0.05) 。

总的来看, 保护性耕作显著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但并非留茬高度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图1) 。休闲期和播种期保护性耕作农田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含量NS40>NPS20>NPS40>NS20;收获期由于受作物根系分布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强烈, 除NPS20在各土层表现最好外, 其余处理在不同土层变化规律不同。

2.2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 农田0~20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平均值为158.06 mg/kg, 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幅为35.04~414.34mg/kg。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极显著, 以播种前最高, 收获后最低, 休闲期居中。

合理的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但不同时期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图2) 。休闲期和春播前40cm留茬处理 (NPS40、NS40) 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大于传统耕作, 20 cm留茬处理 (NPS20、NS20) 上层微生物量C含量小于传统耕作, 下层大于传统耕作, 且所有处理都基本表现出上肥下瘦的特点。收获后, 不同测定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5~10cm保护性耕作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小于传统耕作;除NPS40外, 其余各层保护性耕作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大于传统耕作。

2.3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从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变化看 (图3) , 黑河流域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平均值为24.73 mg/kg, 变幅为9.47~82.87 mg/kg。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随季节变化也呈现出春秋较高, 夏季较低的规律, 但季节差异较小。

保护性耕作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分布 (图3)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大于传统耕作处理, 且具有明显的剖面变化特征, 表现为自上而下显著降低的趋势, 传统耕作各土层之间无差异。在保护性耕作处理内, 休闲期和播种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覆盖量最大、保水效果最好的NPS40为最大, 分别较CT增加7.88%和48.35%;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受作物生长的强烈影响, 各层次变化不同。

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熵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熵反映了土壤总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的比例, 是通过微生物量的微生物呼吸作用强度来反映微生物胁迫的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 在试验前期的休闲期和播种期, 留茬量较多的NPS40和NS40处理为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水温环境, 微生物活性较高, 土壤微生物熵较其他处理高。收获期由于干旱和作物的双重影响, 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随着时间推移, 到2004年休闲期, 保护性耕作0~10cm土壤微生物熵明显大于传统耕作。

(单位:%)

注:同一行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 春季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秋季低, 但在夏季作物收获期又有所回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 保护性耕作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大于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各处理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传统耕作各层次之间无差异。NPS20处理在各时期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递减, 0~20 cm土层平均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为158.06 mg/kg、24.73 mg/kg, 变幅分别为35.04~414.34mg/kg和9.47~82.87 mg/kg。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春秋高, 夏季低的规律, 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保护性耕作明显影响提供高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比例, 有利于土壤肥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3.2 讨论

3.2.1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是评价土壤微生物量的重要指标[7,8]。黑河流域农田0~20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158.06 mg/kg, 变幅为35.04~414.34 mg/kg, 其中以播种前最高, 收获后最低, 休闲期居中的结果。与Garcia等[11]在草地上、以及Franzlubbers等[12]在小麦田中的结果相近, 与Nemergut[13]、李世清[14]、吴永胜[15]等以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 春秋介于两者之间的结果不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区春秋季温度的变动有利于土壤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聚集, 土壤微生物由于获得了较多的C源而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 而夏季过高的地温严重限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16]。

休闲期和播种前, 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 留茬高度较大的处理中, 地表大量的秸秆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创造了较为适宜的土壤环境, 而留茬高度较小的处理, 地表少量的秸秆所创造的土壤环境对生物量C的积累没有积极意义。作物收获期, 黑河流域高温且极端干旱, 过低的土壤水分和过高的土壤温度是制约土壤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因素。保护性耕作处理地表覆盖的秸秆, 为微生物繁殖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水温条件, 有利于微生物量C的积累, 导致保护性耕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略大于传统耕作, 且土壤含水量高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相应地高, 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土壤墒情相对较好的5~10 cm, 由于受到作物根系生长的强烈影响, 在作物输出产量较大的处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低。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养分调控, 即在小麦生长需要养分较少的生育时期能固结较多养分, 而在小麦生长需要养分较多的生育时期能释放养分供小麦利用[19]。

3.2.2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

上一篇:校园网络教学研究下一篇:日记相伴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