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十篇

2024-08-23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1

一、新时期信仰的重要性

马列主义认为,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思想和主义的极度信服和信任, 并将其视为奋斗目标和言行准则, 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得以复兴的精神支柱, 信仰所体现的是对人自身发展的终极人文关怀, 也是人类立足于现实,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总体理想以及至高境界的追求, 信仰是人独有的精神活动和精神行为。共产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奋斗中, 逐渐建立起来的, 是对人类社会必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理解和认同, 应该作为共产党员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所有党员干部, 应该依据这个信仰, 为共产主义建设奋斗终身。毛泽东曾说过:“有坚定的信念是革命成功的必需因素, 如果共产党人不是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强烈追求和坚定信仰, 我们怎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人有信仰, 好比道路有了方向。”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影响是恶劣的, 但也是必然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思想涌入, 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经不住诱惑, 盲目地崇拜金钱, 盲目崇尚西方, 逐渐脱离了党和政府对建设共产主义的正确路线, 这是极为危险的, 对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人不能没有信仰, 中国人更不能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当今社会中, 许多人不仅没有共产主义信仰, 甚至连最基本的信仰都没有, 生活腐化, 盲目追求金钱, 一些党员干部也逐渐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忘却了建设共产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 转而走向西方自由主义的怀抱, 这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有着诸多不利的影响。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注重个人信仰问题, 从邓小平同志到习近平同志, 每一届党中央领导人都不断夯实共产主义信仰体系, 并根据新的社会发展变化, 适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 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到实处, 通过党中央的不断努力, 大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能够坚定不移地站在党中央周围,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辉煌的历史告诉我们, 在新的社会时期, 拥有坚定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立场,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所取得的。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合理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侵蚀, 很多人对建设共产主义的远大梦想失去了展望, 贪图享受, 停滞不前。因而造成了社会风气腐化、官员贪污腐败等多种不良社会反应, 而造成这些社会反应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弱化, 个人主义盛行, 集体主义思想被抛弃, 忘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以及党员干部在共产主义信仰的驱动下努力奋斗而取得的。在新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就“过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越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越是取得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我们就越应该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从历史角度而言, 正是由于怀着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渴望, 中国共产党才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建设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正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让许多有志青年抛头颅洒热血, 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青春和生命, 建国六十多年来, 正是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支撑下, 我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让积贫积弱的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也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信仰, 才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指引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的辉煌证明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合理性, 证明共产主义信仰不是对美好社会的盲目追求, 而是经过了长时期的实践论证之后, 马克思主义者们总结历史经验, 畅想美好未来而树立的远大理想, 也是中国得以民主富强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而言, 在信仰塌陷的今天, 重新树立信仰是增强国家、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保证,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是继续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不断开拓进取, 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提升人民素质, 发挥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保证, 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社会的进步是在思想进步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 信仰的思想内涵也应该得到丰富, 共产主义信仰, 在经历了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后, 目标更明确, 理论更完善。高度发展的中国社会经济证明了在共产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我们已经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社会改革、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的粘合剂, 更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 实现复兴之梦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依旧是合理的, 依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新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意义

在新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由于国情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 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根本的不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党和国家四代领导人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提出的根本任务,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要求全国人民都有核心的价值观, 共产主义信仰是保证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同的基础, 也是让中国避免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侵蚀的思想武器, 更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会号召, 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锐意进取, 攻坚克难, 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对新时期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好总结。

在新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是我国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六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在关键的历史时期, 中国选择了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也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 这是由历史决定的, 更是由当下中国社会改革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新的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期, 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 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不断进取, 努力奋进, 取得更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改革, 是为人民谋福利, 要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全党同志都必须做到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 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奉献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将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思想落到实处。伟大的社会目标是一个社会取得进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引导下, 我国新时期的社会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社会才会更加进步。

在新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建设目标。社会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思想上的盲目自大和沾沾自喜, 而且如今的人民内部矛盾中, 快速进步的社会经济与人民素质的落后是一对很重要的矛盾。而共产主义信仰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剂良方, 从长远上来讲, 我国必须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做好思想准备;从当下而言, 人民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即当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全民的共产主义信仰比各行其是的混乱思想更具有社会价值, 也更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总的来说,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信仰没有过时, 甚至是更具有价值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 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们为国家进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继承先辈优良传统, 实现全中国的利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全国人民的中国梦, 是当下中国共产党员的迫切任务, 也是全国人民的迫切任务, 而完成这一任务,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将指引着中国人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2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生理上他们已是成年人, 但是思想里还是没经过社会历练的不成熟的孩子。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管辖视线, 踏入了自由的大学生活。在这段无拘无束的时光里, 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发生一些关键的变化, 追赶个人崇尚主义, 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学时代称为是具有潜力的时光, 无论从好坏、真假、善恶等方面来说都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坚定一个人的信仰的关键时期。什么是信仰呢?这是古往今来人们苦苦思索, 信仰是做人起码的原则, 没有信仰的人, 就无法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动物, 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信仰铸就不屈魂, 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和壮烈的英雄事迹, 振聋发聩的历史证明,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性早已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引发了许许多多粉丝们为之倾情奉献。理论是旗帜, 是方向, 是武器;信仰是追求, 是斗志, 是动力。从根本上说,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新辉煌, 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繁荣, 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推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青年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文化素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教育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体系;“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它还教会我们做人的意义、目的和价值;此外, 它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及时更新价值观念, 使之与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一致。

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新形势下, 马克思主义信仰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家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冲击, 从现实情况看,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 历史的和现实的、传统的和外来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科学的和迷信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 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不少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当疏远和漠视, 出现信仰危机甚至信仰缺失, 造成当代大学生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是未来、是希望, 肩负着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他们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 关系到能否抵挡住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共产主义的实现等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1. 政府部门的作为指导。

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处处可见。今后, 政府部门要继续大力推动城乡的科技进步, 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要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的思维普及、科学的方法认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多途径;政府部门要站在时代前列, 正确分析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要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 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 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另外, 要关注民生基础软硬件设施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能够体现政府部门的有所作为。从而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途径, 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从被动到主动自觉的道路中来。

2. 加强校内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可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 要扩大到整个校园的文化橱窗以及各个角落;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和校园科技文化娱乐活动渗透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 从而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体到下面具体行动, 一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政领导、教师、学生党员在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二要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日益多元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

3. 加强自我认知反省。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是我们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说过,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 既有强健的体魄, 又有健全的心智。在平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武装自己, 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新理念, 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经常性进行自我改造, 自我反省, 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克服任性和偏私, 积极乐观向上的对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因此,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成长教育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持食粮”,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大学生更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发挥到祖国建设中, 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卢建华.试论我国新时期的信仰教育.党建研究, 2005.

[2]杨飞, 刘海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河北科技示范学院学报, 2008.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2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起来,民办高等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发展起来,民办高校逐步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也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广大青年的一部分,作为青年中具有中高级素质的人才。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坚信的程度,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兴旺。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发展路径。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全面发展应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自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去分析个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自觉抵制成长过程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客观地正视各个成长过程,并充分利用外在环境,通过个人努力而早日成长成才。

二、坚定民办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民办高校大学生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才能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典折性,才能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自觉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需要

这一时期,大学生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如果不对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和分析,大学生可能就会接受这些错误思潮,从而树立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对他们积极的引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就能正确分析和批判这些错误思潮,并自觉抵制这些思潮。

苏东剧变后,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集中把颠覆的目标指向了中国。他们借助各种媒体,宣传西方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宣传诬蔑社会主义、诬蔑党和政府的言论,动摇青年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动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实现对中国西化和分化的目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认清各种错误思潮的阴谋,认清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阴谋,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他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过程中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步涌现了出来,影响了民办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本质上是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一种工具,社会主义已经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意见的社会主义了。这些现象的出现也使一些大学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怀疑马克思主义。在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他们能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是局部的问题,并不能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已经发生表现,这些问题是改革不彻底造成的,我们要继续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助于他们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国的高校必须要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只是投资主体不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必须帮助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2]陈义.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03).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4

摘 要: 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社会信仰,也是当前唯一正确科学的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本质特点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信仰问题、阐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质特点 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不能没有信仰,正如克莱尔所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人存在的前提是精神上的自由,没有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就不能成为人。”人们追求信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追求生存意义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追求生存意义的同时,却不自觉得使自己陷入“二律背反”(二律悖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的困境,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把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整体追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为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实践之中,并提出人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是建立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科学的信仰,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很多同学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崇尚所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势在必行。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决定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性

培根曾说:“真理的探求,真理的认识,真理的信仰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点”,可见对于真理的追求乃是世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地将追求真理视为己任,而这一追求的过程需要信仰的支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推崇真理的能力是点燃信仰的火花”,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如果不以科学为基础,它就是不可信的,而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信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是科学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信仰科学,信仰真理。因此说,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理智的选择。

在如今物欲横流,浮华喧嚣的社会,许多的大学生在人潮中迷失了方向,表现出迷茫、困惑、忧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出现信仰的非理性化和非科学化。卡耐基说:“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大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激情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求真理性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信仰的理智性。

对普遍真理的知识的崇拜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意义”的依赖和心灵的安慰,人们仍生活在诸如“意义的丧失”、“生存的危机”当中。即使是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他们能够掌握现象世界的所有规律,也时常不能完全理解人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思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注重加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理论素养的培养,帮助我们周围的那些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同学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 “科学”,而不仅仅是人们信奉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智的选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名言深刻地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找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信仰具有了现实性,更好地激

励人们的实践活动。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是将实践渗透到主体的自我意识中去,既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又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角度去改变世界,这样就使人从“行动着的活体”变为“行动着的思想者”,从而使人能够有自由的空间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交集。当前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危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我”主体地位的缺失,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出现断层,而真正的信仰就应该是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引导同学确立人生信仰时,应该重视我们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重视其理性思维的养成,让信仰成为深深扎根于实践的主体内在精神生活选择和理性思考的结果。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要求与理论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沉积,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情感或非理性成分,但其基础是客观的人生实践。恩格斯也曾提到过确立信仰的三种基本途径: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要想成为“ 四有”新人,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不断的积极的政治追求中获得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感悟。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创新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是由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是我们国家的主导政治信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政治信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动摇的趋势,西方的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在大学校园内乘虚而入,大学生出现信仰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主导性信仰地位的下滑,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加强大学生个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生成引领全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性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这种为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信仰才能够造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代新人,正所谓——“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将引导我们当代青年走出精神的荒漠,找到心灵的绿洲。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一切落后的、陈腐的、保守的观念做斗争的情况下,除旧布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品质。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对于大学生来讲,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就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有创新意识,这就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大学生的潜

在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追求。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的统一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创新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实践的和革命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提出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从人的角度来说,它为人确立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不竭创造”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是对有意义人生的一种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了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理解,又能为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总而言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而且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卡耐基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同一艘没有航标的生命之舟,他不知道自己将驶向何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使我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才能帮助我们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5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 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该文件强调整个思政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而言又具有特殊意义, 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根据文件精神要求, 民办高校在思政教师的引进上基本能坚持共产党员优先的原则。总的来说, 他们大体上做到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热爱思政教育、关心学生, 较为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弘扬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与路线精神。但当被问及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时, 不少思政教师就支支吾吾有些底气不足了。尤其是部分80后的年轻思政教师, 大学毕业不久, 受市场经济、网络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猛烈冲击, 在主流信仰的确立方面遭遇到了滑铁卢。其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却是主流信仰更加淡漠的一批90后学子, 从而使得我国目前高校思政工作中普遍出现用“一脑袋的迷茫困惑去面对一群的迷茫困惑” (中大郑永廷教授语) 这么一种尴尬局面。

一些思政教师由于入党动机不纯, 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出现了入党前“跑步走”, 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现象。这些教师的理想信念弱化甚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组织性纪律性松弛, 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 党性不强, 群众观念淡漠, 不能很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存在封建迷信思想, 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扬易经64卦的“灵验”, 把神秘文化说成是科学知识;有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 在单位内部QQ工作群里附和别的专业课老师发表的某些不正确的言论、观点;还有的可能由于中途转行而不太熟悉思政专业教学工作, 不讲或少讲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却偷梁换柱改讲别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上种种表现, 在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中都时有发生, 既误导了学生又不利于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整体形象。

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是困扰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一个问题。由于民办高校采用聘任制, 思政教师同别的专业教师一样流动性大, 成员构成成分比较复杂。许多教师的人事关系和党组织关系并不在学院里面是挂靠在人才市场, 这样使得他们心目中多多少少存在着被雇佣的心理。当按照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进行管理的民办高校运作时,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交汇碰撞之际, 这些思政教师的思想很难表现出相当高度的认同性与觉悟性, 而是趋于功利化、庸俗化和实用主义。他们往往热衷于多上课挣课时费, 对于党组织活动则能推就推, 即便有空勉强参加, 也是抱着例行公事的不认真态度, 接受教育流于形式。

2 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若干思考

2.1 加强学习、提高觉悟, 在坚定科学信仰上狠下功夫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战斗在理论教育前沿的民办高校思政教师, 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和实践它, 工作再忙, 学习也不能搁浅。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别是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同时必须矢志不渝地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做到真学、真信、真讲、真用, 尤其要使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头脑的力度更大更强;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 反对形形色色的伪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赤裸裸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为此, 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将先进的理论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 以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站稳民办高校课堂这块育人阵地, 自觉地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教学相长, 与学生共同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牢记党的宗旨, 提高政治觉悟, 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 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克服雇佣思想, 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 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立德树人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豪情, 为人师表, 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还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利用假期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实地调研、观摩和学习, 感受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体会若没有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 就没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也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切身领悟, 促使科学信仰从“教化本位”向“内生本位”转变。事实胜于雄辩, 正是由于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才使得我们国家大踏步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前进, 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好日子, 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从而自觉地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崇敬和信任, 把爱国颂党之心化为报国感恩之行, 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力争做共产党员的楷模, 做教书育人的标兵, 做大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以优良的党风来正校风、促教风、带学风。

2.2 积极监督、有效管理, 在党组织服务创新上狠下功夫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应依托党组织, 充分发挥党委和思政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民办高校党组织定位于政治核心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 在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和安全稳定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办高校大多专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这是隶属于党委的二级教学单位, 体现出贯彻落实“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民办高校党委和思政部党支部须朝创建学习型和服务型党组织方向发展, 坚持“服务而不领导、支持而不越位、引导而不包揽”的原则, 优化组织设置, 扩大组织覆盖, 刚柔相济灵活多样地做实际工作,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坚持不缺位,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破解难题的勇气和意志、创先争优的毅力和干劲、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态势, 锐意进取,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 在培养一支信仰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中起到监督保证作用。有效配合教学督导体系的运作, 以书记听课、宣讲汇报、专题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指导和监督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守宣传纪律, 要求其不能借口学术自由而肆无忌惮地向学生传授错误有害的非主流思想或对学生的这类思想听之任之而不加以正确引导;不妨对思政教师做出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 形成并健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大胆拓展新思路,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 研读原著与关注时事相结合等;还可以进行一系列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观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学党章、学党史“双学”主题教育活动,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教育活动等。

2.3 把好关口、严格审核, 在质量保障上狠下功夫

“师德建设虽然隶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主要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教育方式来实现, 但也不能仅仅依靠引导和舆论宣传, 必须在柔性教育中注入刚性的管理制度, 实现刚性制度和柔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民办高校人事部门需严格执行思政教师准入制度, 把好入口关, 严格审核, 对于任职的思政教师则应协同督导部门每学期进行认真考评, 坚决惩处违反师德的行为, 在职称评聘、加薪晋级、承担教研项目、外出进修考察等方面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

理想信念往往藏于内心而现于言行。有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是否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能否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标杆, 均不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看出来。对于那些不能很好地胜任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双重或多重人格, 言不由衷甚至是心口不一, 多次在政治立场上出问题以及经常在课堂上用错误言论误导学生的思政教师, 即便是党员, 也要坚决转岗或清退, 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党纪校纪处分。

从素质条件上来看,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应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宗旨意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教研水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对一名普通中共党员的基本要求, 又是对一名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上述双重要求使得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具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治方向, 明辨大是大非的政治鉴别力,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场,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自觉性以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服从组织安排的政治纪律性。因而对于他们从始至终都要比别的专业课教师要求更严格。

2.4 借助网络、宣传交流,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狠下功夫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意识到, 当今时代网络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互动性, 使传统的自上而下变为互动双向、多向交流, 有利于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政教育方法, 突破以往诸多环节的限制, 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实效性。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相互间进行先进科学理论的宣传交流和研讨, 思政骨干教师须牢牢把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用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变得更为坚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加自觉。可以建设专题网站, 开辟网上党校、理论学习、经典文献、时代先锋等特色专栏, 组织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复兴之路》、《信仰》等, 还可开辟专题论坛、成立博客圈、建立QQ群和利用微博、微信、微党课、飞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全覆盖。

如今在网络复杂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 要使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深入把握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尤为必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坚持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就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 “不畏浮云遮望眼”,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明确方向,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教育学生, 提升自我完善人格。

3 结论

如何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紧迫而又崭新的课题。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 自己不信又怎能使别人相信?况且这种人格分裂也不利于思政教师的身心健康。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坚定科学信仰, 统一思想认识, 摆正价值取向, 使之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高度契合, 最终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刘国习, 陈丽华.高校思政系列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简论[J].中国农业教育, 2012, (3) .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6

一、当前少数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误区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其中, “利”是动力的源泉;“知”是增强动力的杠杆;“情”是动力的助燃剂, 三个动力要素是浑然一体的。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 目前, 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过时论、怀疑论和无用论之说。

1.“知”的角度———“过时论”。

“知”主要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水平。认知程度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 “过时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的认为,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在和平建设时期似乎已无用武之地;有的说,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 它的存在也只是暂时的, 无须关注太多, 做好实际工作即可;甚至有的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影响, 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 至于马克思主义已经是过去的篇章了。

2.“情”的角度———“怀疑论”。

“情”主要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认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少数大学生存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怀疑论”。具体表现为: (1) 资本主义并未消亡。他们认为, 当年说“资本主义业已垂死、腐朽、丧钟即将敲响”, 但时至今日, 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 也没有“垂死”的迹象, 甚至发展势头正盛。 (2) 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有差距。有的反映,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当前收入分配现状不一致, 共同富裕并未实现, 而且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 (3) 信仰者形象受到冲击。改革新时期, 个别党员干部腐化变质, 本应为民谋福祉, 却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3.“利”的角度———“无用论”。

“利”主要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 “利”的需求已从“集体”转向了“个人”。在信仰问题上, 少数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意识, 功利化倾向。“是否信仰”、“信仰什么”、“如何信仰”等价值选择更倾向于从自我需要出发, 关注世界、关心国事的激情洋溢的理想主义开始让位于切实的个人生活和对前途的权衡。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奉献性、高尚性、超越性理解远远不够, 认为它没有实际作用;甚至有的以谈论理想信仰为可笑的事;有的积极加入党组织, 也仅仅是为谋取工作, 获得实际利益等等。

二、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要求

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错误认识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 也有客观上的。对此, 我们应遵循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 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下工夫, 积极推进“知”的深入, 注重“情”的内化, 运用“行”的力量, 化解主观上的困惑, 强化客观上的认同。

1. 内容上, 促进“知”的深入。

要重视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认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十年“文革”, 再到苏联解体, 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实践层面, 共产主义似乎都陷入了困境。留下的思想残余时至今日仍挥之不去, 出现政治教育避而不谈、理论研讨束之高阁, 个人信仰选择讳莫如深。因此, 推进“知”的深入, 信仰教育就需把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置于学习的首位。坚持“灌输”原则, 向大学生明确:共产主义是一个理论体系, 是一种社会制度, 也是一种现实运动。对此, 毛泽东曾讲过:“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1]马克思恩格斯也曾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运动。”[2]

2. 目标上, 注重“情”的内化。

要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思想, 外化为行动, 世界观改造是根本。世界观改造的越彻底, 马克思主义信仰越坚定。在革命战争年代, 各阶层人士, 必须通过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在1919年创立的著名《湘江评论》的发刊词中表示并不赞成暴力革命, 主张呼声革命、无血革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他坦露, “心境苍凉, 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是封建军阀和蒋介石一系列的反革命叛变和对共产党人的血腥屠杀促使了毛泽东的世界观转向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于八七会议提出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此后, 每遇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 毛泽东都以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引领工农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毛泽东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实践告知我们, 世界观的彻底改造是战胜任何困难的思想武器, 是坚定信仰走正确道路的根本精神动力。

3. 方法上, 运用“行”的力量。

信仰教育的方法上要注重“行”的力量, 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置于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首, 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和发展上, 也体现在信仰教育艺术方面。我们今天开展信仰教育也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用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用惩治党内消极腐败的决心和勇气告知大学生党的建设取得的进步。“行”不但表现在理论宣传上, 更要体现在自我践“行”上。毛泽东说:“有些青年, 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 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 这是不算数的。”[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在引导大学生践行中, 加深对信仰的理解和情感, 坚定信仰, 而不是离开信仰。

三、深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在信仰目标的确立和对象的选择上要体现层次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上要借力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形式;在鼓励个人自觉践行上, 要尊重个人主体意识, 倡导“个人”与“集体”的融合。

1. 以“知”为基础, 区分层次区分目标。

信仰有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终极信仰之分, 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别。我们过去忽视了信仰的“层次性”结构, 使信仰脱离现实生活基础而变得虚无缥缈。“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就必须充分确认它的层级性及其相互间的关联, 把共产主义这种终极社会理想具体地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和生活信仰之中, 使之具体化为人们全部行为的具体动机, 从而使它不但具有终极理想的感召性, 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3]现阶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层次性表现为:整体上, 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 把“为共产主义奋斗”落到实处, 使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 始终追寻一个共同理想。此外, 大学生中的党员队伍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坚定共同理想的基础上, 树立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信仰。

2. 从“情”入手, 理论宣传要真实形象。

宣传要真实朴实。宣传应把视点对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 聚焦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 还原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实例、汲取新鲜营养。对典型的宣传要切忌“高、大、全”。近来, “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的宣传就是颇为成功的例子, 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个新时代雷锋式的楷模, 在大学生中间受到热烈追捧, 郭明义微博粉丝已突破650万。语言要形象生动。语言通俗形象, 我们始终要向毛主席学习。他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文中描述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时这样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4]毛泽东以具体、鲜活的比喻给受教育者于自信的启迪和激励, 使人热血沸腾、充满期待和自信。为此, 理论战线的教育者要融入群众生活, 善于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大道理”。

3. 从“利”出发, 倡导“个人”与“集体”的融合。

多年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失误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集体价值并用集体主义代替了个性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尊重和促进个性自由的发展, 不是背离了共产主义的方向, 而是日益趋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要使共同理想能够有效转化为个人信仰, 关键在利益上要打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联系, 促进“个人”与“集体”的融合。”[5]第一, 持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由物质层面的自我满足转为精神信仰层面的自我需要。第二, 建立健全大学生荣誉制度, 从制度上落实荣誉是社会和个人的最大共同利益。第三, 加强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 让大学生在强烈对比中明确主张个人利益与实现社会利益的不可分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66-6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0.

[3]施惠玲.中国社会转型信仰危机的历史过程与克服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0, (3) .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6.

信仰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篇7

人生在世, 不光有物质需求, 还有心理需求及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人类的最高需求, 即信仰需求。“信仰”一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宗教极度相信和尊崇, 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1];《辞源》认为, 信仰是“信服尊敬”, 如唐译华严经十四:“人无等类, 同信仰。”[2];《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重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信仰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或宗教教条的极度尊崇和信服, 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向往、仰慕和追求, 在行为上表现为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解释、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信仰的作用在于它弥补了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 为人提供了生活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奠定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可以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以正确的方向引导。

偶像崇拜不是信仰。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首先, 信仰的对象是至高无上的, 而且往往是抽象的;偶像崇拜的对象是具体的, 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崇拜的对象。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对古印度的精神进行了描述。在古印度, 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人崇拜的偶像, 自然物和人为物。其次, 信仰的对象是在思想层面, 属于精神领域的活动, 一般是神圣的;而偶像崇拜的对象多在娱乐和体育方面, 多是盲目的。信仰是精神的升华, 人甚至为了信仰牺牲自己的生命;偶像崇拜是庸俗的, 它不过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太过理想化, 即把偶像及其特质想象得完美无瑕;又太浪漫化, 即对自己的偶像产生浪漫的幻想和依恋;还不免流于绝对, 即对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 采取一种近似狂热追逐和迷恋, 容不得他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些盲目的心理会导致冲动性心理活动倾向、超现实的情感体验及过度的行为反应。

!江苏盐城工学院

邢千里

二、信仰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1. 塑造作用

信仰的塑造作用表现在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心理及品格。第一, 信仰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心理。青少年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 此时, 他们情感丰富、情绪变化大、渴求理解、注重自我、理想化色彩浓厚, 从而心理上也不够成熟, 处于“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产生巨大变化, 校园也不再是一片纯洁的净土, 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各样的竞争与挑战, 到流行于大学里的各种思潮, 都会让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产生对前途、命运越来越深的危机感、渺茫感。而良好的信仰可以使青少年得以从其具体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和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限制中超越出来, 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缺陷和限制中解脱出来, 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秩序和方向, 使他们压抑、积郁的情绪得到宣泄, 使空虚无聊的精神有了寄托, 从而使他们逃离心理挫折, 恢复心理平衡。第二, 信仰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敏锐, 可塑性强, 正是人格确立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还没有广泛地接触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 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也不够深刻。他们虽然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为严格的形式逻辑训练, 但缺乏对大局的准确把握。加强青少年的信仰教育, 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铸造他们健康完美的品格, 使之能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第三, 信仰可以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情感。青少年没有信仰, 就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青少年学生在信仰危机的支配下易形成失望、悲观的情绪, 对亲人无孝心、对老师无尊敬情感、对学校无热爱、对同学无友谊之心、对社会无爱心, 有的只是牢骚、怨恨、怀疑、冷漠或者紧张, 甚至形成一些诸如“宁愿快快乐乐死, 不愿忙忙碌碌生”或以制造他人痛苦或为社会造成危害为“最大快乐”等变态的情绪、情感。第四, 信仰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是依靠舆论、文化传统和个体的自律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基本范畴是善恶, 善就是利群, 只有具有崇高信仰的人, 才会有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才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2. 导向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成长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第一, 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 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 是人生价值的中枢机构, 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错误的信仰就会导致错误的认识, 没有信仰就会导致人对生活的绝望。青少年如果没有信仰或产生信仰危机, 就会表现出认识错误或认识水平低等特点。第二, 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信仰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信仰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正义、合理的解释, 将人类具有的为真理正义而战的本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果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正义的, 人们就会努力克服困难, 不畏艰险。其次, 信仰能为人的行为提供崇高性诠释。人不能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 信仰恰恰能够赋予人们以崇高的意义。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甚至超越心理和生理的限制, 情感上超越日常琐事、烦恼、矢志不渝。信仰可以使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社会的剧烈变动和发展过程中, 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 不为小事和私利诱惑, 不怕困难, 矢志不渝, 坚持到底。但是, 如果没有信仰或者在错误的信仰支配下,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时期, 极易变成问题青少年。

3. 激励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成长具有激励作用, 表现在:第一, 信仰是青少年人生的动力。从人的行为动因的角度看, 信仰对人类行为具有激励功能。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 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 并且可以调节人的行为, 锁定人努力的方向, 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 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和信仰, 就会精神低落, 没有生活和创造的动力, 以至于颓废和沉沦。信仰是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它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 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反之,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 他就会变得精神空虚, 无所寄托, 生活也就会显得黯然无光, 毫无生气, 甚至会失去生活的理想和目标, 成为消极颓废、浑浑噩噩的人。信仰越坚定、越高尚, 他在内心焕发出的驱动力就越强大, 越持久。所以, 信仰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前进的动力。第二, 信仰可以激励青少年的学习。学习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活动, 在教育设置的环境中, 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发掘其维持良好生存及发展状态的潜能, 而学生的学习性情感是达到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动力源。即, 学习并获得成就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情感资源。一般认为, 积极情感有利于发散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思维, 促使个体追求问题解决。当个体追求的是问题解决目标而非单纯获得积极体验的情绪目标时, 积极情感往往会增强精细的信息过程和行为动机。而消极情感则会导致注意力分散, 行为活力降低, 抑制个人能力的发挥。信仰则可以激励青少年去获得积极情感并减少或避免消极情感, 使他们获得生活的主动权。

4. 支撑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支撑作用。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在生理成熟的同时, 他们内心的精神需求也在随之增长, 并且因为青少年正处在情感的高峰期, 他们对精神需求极大地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情感高峰表现为情感的极端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极端性与丰富性的矛盾, 构成了青少年的精神危机。他们要想摆脱这种状态, 必须寻找一种终极的精神力量, 来调节自己的情感矛盾, 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这种力量就是信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信仰作为支撑力量, 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的归属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人趋利避害和完善自己的本能。第一, 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源于人类的归属需要。空间无限, 时间永恒, 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点, 一个转瞬即逝的火花, 因此在人的潜意识中, 存在着孤立无援的茫然, 及由此产生的回归渴望。信仰为人类开辟了一块精神独享的活动天地, 在宇宙中圈定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 阻断了无限和永恒, 建造了一个可以投身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便可以找到回家的感觉, 满足他深刻的回归愿望, 拯救他的孤独与绝望。因此, 人的归属感让人需要信仰的支撑。第二, 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源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依赖。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对社会、对群体的依赖, 决定了人在与他人的联合、交往中依赖于群体来满足自己的生命需要、归属需要、关爱需要和尊重需要。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与他人联合在一起, 结成社会群体力量, 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自己, 才能充分发挥个体能力, 实现对外部自然的能动支配和驾驭。人的依赖感在人的生活中日益复杂与扩展, 由对某一具体对象的依赖, 扩展到为整个生命寻找某种根本的庇护和归宿的愿望, 由生存中的客观需要变为一种心理上的主观需要。这种愿望和需要便是各类信仰的情感基础。例如民间信仰中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 宗教信仰中的神明崇拜等, 都是对人的依赖感的满足。任何一种信仰都是人的情感的依托, 不论哪一种信仰, 如果不能给信仰主体提供这两方面情感依托的话, 就会变成干瘪僵死的信条和低级庸俗的说教, 就会失去对信仰主体的感召力。人的依赖感是树立信仰的基础。青少年正处在选择依赖对象的时期, 随着生理成熟的迅速变化, 他们的活动能力提高、活动范围扩大、独立性意识增强。而他们的认识能力又跟不上生理的迅速变化, 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 适应能力较差, 要独立地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大可能的, 他们必须有依赖对象。青少年的这种依赖感为社会帮助他们树立健康信仰提供了心理基础。因此, 每一个青少年都有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的追求, 并在这种追求中确立自己的信仰。第三, 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 还源于人的趋利避害及完善自我的本能。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的分离及兴趣的转移, 使原来得以寄托的精神对象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 起源于社会对青少年的着力塑造及青少年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这个矛盾过程中, 青少年利益和爱好不断受到社会的调整, 直至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趋于一致时, 青少年的追求才能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是非标准、价值标准、审美标准上, 才能对稳定下来的标准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心理上的依赖, 才能成为这种标准评价体系指导下的行为实践者。

三、培养青少年科学的信仰

正是由于信仰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信仰教育。青少年学生中个性强、才能和潜力突出的学生, 尤其要注重接受崇高信仰的教育。因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 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导, 该群体对新的时代潮流必将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一旦他们具有正确的信仰, 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中坚分子;而如果他们一旦成为性质相反的人物, 则必将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特别是对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黄金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信仰教育, 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我党向来重视青少年的信仰教育工作, 邓小平同志尤其强调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其信仰问题事关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安危, 而由于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价值观念激烈碰撞, 以信仰动摇、信仰冷漠和信仰缺失为主的信仰危机日益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的时代性问题, 因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指导, 培育青少年的崇高信仰。”

现阶段在我国要给青少年树立的正确的信仰应该是指与主流信仰一致的信仰, 或在承认社会的主流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下选择个人信仰, 才是正确的信仰。信仰与不信仰以及信仰什么是个人的事, 但个人如何进行正确的信仰选择, 以及如何对待信仰的态度却是教育的责任。因为信仰的选择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而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 也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宗教观的过程。青少年正确信仰的确立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 也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 并融入社会的过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上担负着信仰教育的任务, 通过教育使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信仰, 接受并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现代中国, 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就是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先进的、高尚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科学的信仰。

信仰的树立非一日之功,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如果我们把信仰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 搞“精神万能”, 那就会使信仰教育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不被青少年所接受。所以, 在青少年信仰教育中我们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信仰教育寓于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 使信仰教育生活化、实践化, 真正使每个青少年树立起明确而坚定的信仰。培育青少年的崇高信仰, 应该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合力、齐抓共管, 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

综上所述, 信仰是人生的需要, 不管对社会还是对个体来说, 信仰都是必不可少的。信仰作为人特有的精神现象,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塑造功能, 又具有人生导向功能, 还具有激励功能和支撑功能。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 对青少年教育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与之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塑造我们的青少年, 抓好引导, 注重思想形成中的疏导, 培养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信仰, 并积极鼓励他们学会用信仰来调节自己的生活, 指导自己的生活, 让他们的生命开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2]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增补本.

[3]辞源 (上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研究综述

0 引言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催生了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当代大学生在个人信仰方面,自我分辨意识较弱,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侵蚀,从而迷失了个人价值观。基于这种情况,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优秀思想价值灌输给他们,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培养新时期思想政治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对于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信仰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四个维度

从国内来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教育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信仰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时代课题。为回应实践的需要,学术界开始深入探讨信仰的一些基本问题,以期转“危”为“机”。刘建军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信奉;二是指“信仰者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1]陈建民、阳鲁平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综合体系。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客观认识,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情感,是一种坚定的人生意志和信念,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2]秦维红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强调这一信仰的学理基础,[3]李粲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现实的信仰、科学的信仰、崇高的信仰和健全的信仰。刘晓凯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效应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4]

1.2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的研究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新旧体制交替和对外开放加大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风气、伦理观念、道德标准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同时,各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消极的价值观念乘虚而入,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信仰迷茫。宋俊成、刘晶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六大挑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严重威胁和诋毁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真理性;历史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造成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多种文化的交错,影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致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网络时代,不健康的东西大量充斥,妨碍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自身的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尚未成熟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尚未牢固树立。[5]丁丽娟,陈海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出现和持续存在与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潮的事实直接相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对社会主义的情感疏离;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校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6]

1.3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主流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但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的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情感不足;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向,宗教传播有一定势头;各种封建迷信、现代迷信渐有市场;部分大学生对文体娱乐明星过度崇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2009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堪喜,问题堪忧。主流在于: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数希望加入党组织。堪忧在于:理性信仰感性化,信仰分布多元化,入党动机功利化。[7] 2011年,张艳宏通过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调研发现,内心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只有35.2%,而有51.0%的学生选择了思考过但没有确立,13.8%的学生从未思考过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8]孙婉,鲁志美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和缺失,包括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非理性化、多元化、功利化和宗教化。[9]

1.4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的研究

目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内容庞杂、角度各异。归纳起来,代表性的视角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的角度出发,如张艳宏认为,应当关照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信仰选择能力的教育。[10]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分析,如靳玉军、陈亮从大学生知、信、情、意、行转化的角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理论功底和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造就一种自觉追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供实践锻炼和自觉践行的平台。[11]三是,从教育本身出发,探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2 关于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

大部分研究学者都赞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的观点,在当代思想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引导启示作用。许多学者对高校的学生信仰状况做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做了重点研究分析,结合实际对如何提高现阶段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思考。

一些学者通过对经典文献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并未否认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只是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使用较为审慎。学者们普遍认为,信仰并不等于宗教,在人类信仰史的发展过程中,信仰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任何信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不例外,它的出现,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尤其是在无产阶级世界,更是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指引。

学术界认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主流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者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认为当代大学生主流认同马克思主义,但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大学生信仰过于杂乱,对良莠不齐的思想价值分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过早地形成了世俗化、功利化的思想价值观。

探索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可采取理论灌输法、实践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等多种方法。

3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不够深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思考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如何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不多。

3.1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较多学者倾向于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定义为一种精神现象,虽然在分析时提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行动,信仰必须践行,但在定义的时候未明确指出。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关于信仰构成要素的观点较多,大多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信仰包括知、情、意等要素。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信仰,不仅包括知情意等精神要素,还应包括信仰行为。因此,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时,应当从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分析。

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指向不明确

一个方面是缺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探索。缺乏目标探索的教育,其效果是不会很好的,目标是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确立科学的目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论述较多,但均缺乏对教育目标的清晰准确界定。有学者根据高校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目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应当更加具体。

3.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课程,但是其讲课的模式和授课内容的深度,都不能很好的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传统的教育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其针对性较差,教师授课的思想感染力不强,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情。学术界关于信仰教育方法的研究大多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尚待商榷。有的学者从信仰教育实施的常用方法和特殊方法的角度,认为信仰教育实施常用方法包括理论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集体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特殊方法包括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教育法等。这些方法的探索非常全面,但这些方法对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均适用,缺乏对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另外,可操作性方法探索不多,如对于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怎样进行理论传授,学者们多论述理论的来源、作用等,缺乏运用要求、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J].1997(2).

[2]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

[3]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5).

[4]李粲.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洛阳:河南大学,2005:7-9.

[5]宋俊成,刘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6]丁丽娟,陈海.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7]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与对策[J].北华航火工业学院学报,2008(2).

[8]张艳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研分析——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6).

[9]孙婉,鲁志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危机省思[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10]靳玉军,陈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1]王域霞.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与教育[J].理论学习,2011(7).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深入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侧重。既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识水平、思想状况等实际情况,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与时俱进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权和话语权。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断践行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信仰、信念和信心是知识的“接受器”,发挥着“总开关”“防火墙”作用,对知识的甄别、清理、验证发挥着“指挥棒”作用。要正确认识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

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机融入各类专业知识教学之中,推进立德树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

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整体性设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做好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科学设计,做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在教学环节上,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空间设计上,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空间,实行立体化教学,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空间整体性的立体化协同。在教学方法上,研究制定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阶梯式教育目标,运用课堂讲授、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等方式,做到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键在教师,要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学识水平,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解疑释惑、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思维的能

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性 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 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要求还不完全符合。这些问题大致如下:

(一) 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脱节

在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 存在将信仰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并止步于知识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忽视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学生难以认识其价值;忽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难以实现其价值;过于强调知识点灌输, 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传递,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1]P31。

(二) 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激发不足

信仰是个体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 不但是社会需求, 而且是个体的需求。但目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 重社会需求而轻个体需求, 偏重于教育者基于社会需求向大学生传输理论, 忽视了大学生个体需求的激发, 从而导致两种需求缺乏有效整合。

(三) 教学资源亟须优化

首先, 部分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存在统筹不足的问题, 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体性。某些高校思政课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各自为政, 导致各门课教学内容缺乏统筹, 在理论教育方面造成脱节, 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实效。其次, 教材理论性强, 有些内容完全照搬文件政策, 影响了大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再次,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社会问题时, 难以做到正确引导学生。一种表现为只呈现社会问题而忽视深入分析和积极引导, 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另一种表现则是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 缺乏说服力。

(四) 教育对象研究不足

大学生的心理、思维、学习习惯等会对思政课教学实效产生重要影响, 准确把握大学生特点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不改善这一状况, 就很难把握学生的理论需求, 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与不足, 应针对问题, 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 积极实施教学改革。

(一) 优化信仰教育目标

1. 信仰教育目标具体化。

在教学中, 应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 并将其具体化, 根据四门课程的侧重点和不同章节的内容, 把这一宏观目标划分为若干层次、不同方面的目标, 适时融入各章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救国救民之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确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指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各门课的不同章节, 又可将每门课的总目标具体化, 教师在讲授每一章节内容时, 都要向学生明确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目标, 从而增强信仰教育的可操作性。

2. 以知识教育促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以知识认知为基础, 以情感体验为升华, 以价值选择为目的的教育过程”[1]P32。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 并以信仰教育为最终旨向, 应以知识教育有效促进信仰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 应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就具体手段而言, 情感体验是主体由知识认知向信仰升华的有效手段, 在知识讲授过程中运用情感体验法, 能够更好地促进信仰教育。

情感体验法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充分挖掘情感教学资源, 教师在讲授中融入鲜活的事例、翔实的史料、社会热点问题, 还原信仰的现实性、生动性, “尤其注重在特定的历史体验和事实的教育和熏陶中, 发掘大学生对特定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体验和心灵的理解及回应”[2]P215, 触动其灵魂;二是创造情理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创设情境, 辅之以合理的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充分感受和积极体验;三是以师情激生情,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情感, 以此感染学生的情绪, 在教与学中产生情感共鸣。

(二) 激发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

“在信仰问题上, 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越强, 信仰主体就越倾向于从自我需要出发, 选择信仰”[3]P134。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在社会需求的总目标下, 以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起点, 引导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激发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 可通过问题讨论引导法、学生参与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使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强化信仰需求。

在问题讨论引导法中, 教师设置与信仰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索。如: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人需要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经过观点的交流与交锋、自主思考与探索, 激发内在信仰需求。

学生参与教学法是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 由学生承担教师的角色, 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觉转换思维, 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优化教学资源

1. 建立思政课教学协调机制。

思政课教学部门可通过会议讨论、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师个人交流等方式建立教学协调机制, 打破课程教研组的限制, 由思政几门课教师集体探讨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统筹, 从而发挥课程协同作用, 从整体上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效。

2. 实现理论表述的通俗化。

针对教材理论性强的特点, 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理论表述的通俗化, 使之更易于和乐于接受理论。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主要包括历史实际、社会现实和大学生自身实际。二是授课语言通俗化, 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 结合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及其身边的事例, 用通俗易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诠释理论。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 合理搭配这些元素能够使教学生动形象, 融知识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增强教学吸引力。

3. 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思潮、社会问题的认识, 使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 增强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在教学中, 对于案例的选择务必慎重, 适当控制负面案例的比例, 避免对负面事例、社会问题的渲染与夸大。避免向学生传授极端的个人观点, 使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现实。

4. 建立开放式的师生关系, 加强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研究。

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交流、互动突破课堂限制, 改变课堂上的由教师单向向学生灌输的模式。这种师生关系既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 又能够增进师生感情, 使教师更好地“以情感人”。

建立师生之间开放式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互动, 还应在课外加强沟通。一是可对学生进行访谈、座谈, 教师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硫过程中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轨迹。二是运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 教师可充分利用手机、电子邮箱、QQ、博客、微博、微信等与学生交流。其间教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正确导向, 随时关注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反馈, 及时引导学生, 使教学呈现立体态势,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 健全信仰教育反馈机制

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如何, 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因而信仰教育反馈机制的健全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是评教, 即由各班级的学生信息员填写教学反馈意见。评教已成为较为稳定的重要教学反馈机制, 但不能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 应探索灵活多样的反馈方式。

其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 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收效, 将学生的意见进行整理, 从中总结规律与经验。其二,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内外交流过程中, 通过探讨教学内容、有关社会问题等, 侧面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可选取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深入交流和追踪, 随时关注其思想动态, 考察思政课对其思想的影响。其三, 通过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等及时总结规律。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都反映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是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及时掌握学生出勤率,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如纪律、抬头率、互动积极性等, 发现规律, 查找不足, 及时弥补。

摘要:当前在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脱节、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激发不足、教学资源急需优化、教育对象研究不足等问题, 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从四方面入手:优化信仰教育目标;激发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优化教学资源;健全信仰教育反馈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欧阳爱权, 朱红叶.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 2011 (11) .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15.

上一篇:保护修复档案下一篇:Web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