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影响十篇

2024-06-14

关系与影响 篇1

1 医患关系模式的现状

1.1 医患关系现状相对较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的医患关系现状相对较好。四方人员中有7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处于“一般”水平以上:其中,10.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好”,有26.0%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还有42.8%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见表1)。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有14.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不好”以及6.1%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不好”,这表明了北京市当前的医患关系总体和谐,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

(单位:人)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医患关系对构建和谐北京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Z200710025008(1)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100069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

1.2 当前医患关系模式正由主动—被动型转向指导—合作型

1956年,按萨斯(Szas)和荷兰德(Hollander)在《内科学成就》上发表了《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文章中将谈到医患关系模式包括三种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以及共同参与型。

本次对医方、患方、社会方及政府方四类人群进行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正处于由主动—被动型向指导—合作型转变,有些甚至向共同参与型转变(见表2)。

在本次调查中,39.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模式,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诊疗方案基本上由医生做出,自己并没有与医生进行足够的交流;43.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模式,从医患主动性角度上来说,比主动—被动型前进了一步,说明患者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但医生仍具有权威性,处于医患双方的主导地位;还有1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这说明已经有一部分人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医患双方可以在医疗诊治过程中进行协商和讨论,共同做出结论。

2 医患双方在医患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可以看到,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相对较好,但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知道,医患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判别三种医患关系模式类型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从医患关系模式的角度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

2.1 患方存在问题

2.1.1 患方自主参与性存在虚高成分。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对于医疗行为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参与性,但其中可能存在虚高的成分。

如表3所示,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对于检查手段、治疗手段、选择用药的自主性分别是27.00%、31.10%和16.50%,三项中除了自主选择用药之外,其余两项自主选择的比重均为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患者的自主性正在逐步提高,而患者的这种自主性与医疗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出现了某种不对称性。

从表4可以看到,患者学历在本科及以上者仅占调查总人数的30.0%,有70.0%被调查者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下,其中有19.0%的被调查者学历在初中以下。显然,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对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其实,患者自主参与医疗活动的根本原因值得深思,其中对于医方的不信任和戒备心理也常常是原因之一,这便使得自主参与性存在虚高的成分。

2.1.2 患方对于医患关系本质的认识影响其自主参与性。

医患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本质是一般诊疗关系、利益对立关系、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还是合同关系呢?人们对于医患关系的不同认识决定他们看待医疗行为的视角。

本次调查结果说明(见表5),被调查者对于医患关系本质的认识尚存在一些偏差。一般诊疗关系以及合同关系都应属医患关系的正常属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本质属性为利益对立关系,另有19.9%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本质属性为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这说明,虽然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仍将医患关系视为一般诊疗关系,但28.7%的被调查者在经济改革的浪潮冲击下,已经将“物化”的因素融进了对于医患关系的认识之中,他们将医患关系看作是一种商业领域的购销行为,患者进医院就像在超市买商品一样花钱买健康,以“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到医院进行消费。其后果是,面对无价的生命,一旦“花钱”没有买到健康,医患之间的冲突便爆发。

2.1.3 自付比例高和某些医务人员的逐利倾向使患者的监督心理增强。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现在社会讨论的热点,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见表6),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患方因素排名中,“患者承担不起医疗花费”排名第二。

这说明,在实际医疗行为中,患者自付比例高和某些医务人员的逐利倾向已成为医患关系紧张较为突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以一种防备、监督的心态来对待医务人员。他们会时刻提防医生,以防止医生开出大处方和一系列价格高昂的检查。而基于此种心理,患者自然会更多地参与到医疗行为中,对于医生开出的各种单据做出接受或者反对的反应,以这种方式对于医疗行为进行参与和监督。

2.2 医方存在问题

2.2.1 医方的权威性被动摇。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生的权威性已经被动摇。结果表明(见表7),61.2%的被调查者选择由医患双方协商决定诊疗结果;而更有13.1%的被调查者选择由患方自己做出诊疗决定。这说明医生的权威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被调查人群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到了医疗行为之中,甚至有13.1%的患者完全取代了医生的作用,自己给自己做出诊疗决定。诚然,我们并不认为医生的权威性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如果医生的权威性过低也将对医疗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2.2 医方的逐利行为使其信任度降低。

随着媒体的宣传以及对医疗行为的亲身感受,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防御性增强。

(%)

结果显示,有29.2%的患者对于医务人员不信任,而信任度是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基础。患者的不信任将增强他们对于医务人员的防御性,因此,患者对于医生的医疗行为以及医疗决策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甚至无视医生的权威,对医生的医疗行为进行干预甚至干扰,这种防御性行为只能使医疗效果大打折扣。

2.2.3 医方的法律观念相对滞后。

随着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依法行医、依法维权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本次调查显示,医方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方对于执业医师(护士)法以及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对执业医师(护士)法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仍然可以注意到:对执业医师(护士)法和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有52.4%和66.4%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不熟”和“不知道”。实际上,面对医疗这个高风险的行业,医务人员法律观念的淡漠使自身不能运用法律来行医和维权,同时也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3 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3.1 提高大众的医学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参与自主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大众的知识普及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国民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仍然不均,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医学知识匮乏。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就医过程中不具备参与到医疗行为的能力,并使他们对于医疗行为的风险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应该提高大众的医学知识水平,使其真正具有参与到医疗行为中的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自主参与性,使其在医疗诊治过程中,能够帮助和配合医生,为医疗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使诊疗结果达到最优。

3.2 医患之间应彼此理解和信任,实现双赢

和谐和诚信的社会氛围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服务正常进行的基础。医生对患者实施诊治,治疗患者疾病,与此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信誉和信任,这样一来,医生的医疗技术就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机会。患者尊重和信任医生,并且尊重医生的劳动成果,信任医生的医术,积极与医生配合,正确客观地看待医疗风险,敢于承担相应的风险,才能使自己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因此,彼此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医患关系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它将使医患双方实现双赢的局面。

3.3 重视媒体作用,借助媒体促进融洽的医患关系

在现今社会中,媒体无处不在,虽然他们在医疗行为中没有担当任何角色,却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医患双方的联系人。媒体的工作不仅是向社会报道各种大事小情,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营造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因此,媒体应该认清自己的责任,很好地行使自己的社会职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客观地报道医疗新闻,不仅报道医疗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肯定医务工作者的成绩,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旭明.医患关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吕兆丰,王晓燕,张建,梁立智,鲁杨,刘学宗,吴利纳.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2):25-31.

[3]吕兆丰,王晓燕,张建,梁立智,鲁杨,刘学宗,吴利纳.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诸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2):32-40.

[4]吕兆丰,王晓燕,张建,梁立智,刘春梅,刘兰秋,孙红,董平,鲁杨,吴利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2):41-47.

[5]吴宇彤.医患关系与社会和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2):823-825.

[6]肖鹏.试论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46-48.

关系与影响 篇2

环境监测目前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 因为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 环境监测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对环境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环境监测的内容

环境监测以环境为监测对象, 对其内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从而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发展的学科。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2.1 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

该阶段主要是针对现存的环境问题, 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有限的条件下, 选择适合的研究对象, 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 采用恰当的方法,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计划, 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执行, 遵循方案的原则, 以正确反映环境监测的问题, 从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条件。

2.2 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环境监测

该阶段主要是为保护环境打好基础, 以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好多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人们的生活也有危害, 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监测很重要。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要素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是由环境监测所决定的, 因此,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首先要委托相关检测部门对环境进行考察、监测、分析, 看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并且在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 再对环境进行再次监测, 看是否符合环境的标准, 才能保证项目的进行。

3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作用

3.1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方面的评价分析, 看是否符合环境的发展,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改良措施和方法, 使项目能顺利进行下去。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从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预测与评价, 跟踪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这三方面评价的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发掘出适合建设项目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以免造成环境问题。在实施了相关计划之后, 再对环境进行分析评价, 达到最好的发展。

3.2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只有对相关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监测, 对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才能对环境进行评价。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环境情况, 而必须对环境进行监测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改良措施, 改善环境。

通过环境监测, 能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 发现一些排污染物不达标的企业, 以及不符合环境的项目建设, 对其采取相关措施, 已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可以检验项目建设是否符合环境发展的要求, 是否符合环境管理, 使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达到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影响评价影响

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 监测结果的不同会使相关计划制定不同, 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因此, 环境监测的数据必须准确。环境监测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有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社会因素等等, 所以结果很容易不同, 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 达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改进环境监测建议

加强对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监督, 提高相关检测单位和人员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意识到七重要性, 使环境监测的误差达到最小,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建立环境监测的规范制度,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 必须规定有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参与, 以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并要对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检验和审核, 严格保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新技术, 新方法, 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能更快更准确的收集到相关数据。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学习新技术, 新方法, 提高环境质量。

多培养一些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 引进相关新技术、新设备, 使监测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使监测结果更加精确。从国外引进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 或者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新技术, 新方法。

6 结语

目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改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而要改善环境, 环境监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对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很大的帮助, 环境策略的制定都是根据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制定的, 因此, 在环境监测中要注意相关因素的影响, 根据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 是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较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振湘.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相互关系[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 (07) .

交通与旅游的相互影响关系 篇3

关键词:交通;旅游;深远影响;相互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01-01

一、前言

在当前的现代经济体系中,旅游业已经显现出了对区域开发、社会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推动作用。在此情况下,区域的旅游交通建设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派生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交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旅游业在获得相应发展之后也带动了区域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旅游和交通的相互影响关系问题。

二、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在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就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由于古罗马政府在境内修建了多条宽阔的道路,并设有交通驿站,为早期人们的出游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最早的旅馆的产生。步入封建社会后,以我们中国为例来说,随着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的开凿,“直道”和“驰道”开始出现,人们的出游活动变得更加普及,从历史上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时期旅游事业不管是在范围还是参与的人数上,都明显得到较大发展[1]。近代社会中蒸汽机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呈现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趋势,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旅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旅行,不再仅限于工商人士或政治人物的业务旅行,而是出现以消遣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现代旅游能够发展到今天规模,它的活动范围已能够辐射到了世界各地,汽车、飞机的问世,使得旅游过程中的时空交换更加便捷,不能否认,二战后,国际旅游迅速发展是同航空的普及分不开的。

交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以下几方面便可看出。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交通业可以称得上旅游业的命脉,旅游目的地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可进入性,这种可进入性必须能够保障旅游者能够经常的、大量的来访,这样的旅游业才会有发展和扩大的可能。其次,从旅行者的需求方面来看,旅游者在出门旅游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时空转换问题,旅游者的旅游闲暇时间是有限度的,如果在空间转换上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他们就会改变甚至取消旅游计划。再次,从旅游收入方面来看,交通业本身就是旅游创汇和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旅游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分析来看,国外旅客来我国旅游,他们在途中的交通费用支出往往要占到总旅游费用的一半甚至以上[2]。

三、旅游者对于交通的要求

下面我们来看看旅游者对于交通运输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安全的原则,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追求安全的心理,是游客们出门远行的共同心理特征。并且,近几年来人们对旅游交通安全的关注度在日益提高。如果游客感觉到基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很可能会考虑改变行程,所以从事旅游交通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必须要时刻确保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快捷的原则。旅游者为了能够游览更多的景点,都希望能够更加快捷的到达目的地。交通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对旅游业的一些影响,要尽可能的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的直达,旅客对直达目的地有着高度渴望的心理,我们要避免因为过多的更换交通工具而影响旅客的经济支出和体力消耗,直达能够为后续的旅游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是尽可能的省时,旅游中,人们不仅仅重视金钱的花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加重视时间的耗费,现代旅游业中,旅途的耗时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三是交通环境温馨舒适的原则。交通环境,既包括交通工具的内在环境,也包括外在的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旅游不仅仅是对某个景点的游览,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过程。如果交通运输过程中,交通工具座位不合适、空气混浊沉闷、行驶时动荡和颠簸、噪音很大、空间狭小等,都会给旅客带来不便,导致旅行不愉快。例如,现在的旅游车、船、飞机上都提供报刊杂志阅读,装备有影视和音乐设备,这都增加了旅客的乐趣。同时交通服务更加家庭化和人情味,给人以真诚、亲切、平和之感,这都提升了旅游品牌的建设。外在环境上,沿途的风光大多选取田园风光,展现着形态各异的地形和地貌,游客的心情也无比舒畅。

四、旅游发展对交通的促进作用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巨大,旅游对交通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以我国的航空和铁路的发展为例,中国很多有吸引力的景点和城市都有了旅游包机,包机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黄金周期间一种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虽然民航打折也有一定的促进因素,但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航空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铁路方面,几次铁路大提速,和城际快车、旅游专列等特色产品的推出都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分不开,没有旅游就不可能有假日列车的出现。

五、结语

根据综上所述的分析,交通为旅游提供了必要条件,旅游也对交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做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3).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篇4

形象的来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艺术与科学,本来是没有分家的,它本身就存在于我们整个自然界中,而把它分家呢是我们人为的。我们人为的将它们分为两个领域,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而这科学的探索与艺术、与审美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的。例如,对待西方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既不能用单纯的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结构,也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他的雕饰与历史。无论用任何一种眼光去看待它都是残缺的。由此可见,艺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复杂又多样的关系,那种千丝万缕不是任何一种哲学能解释清楚的。

科学,是有系统地解释现象的学问。科学的进步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带动的也是一种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天文、种植技术、水利工程、冶炼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农业文明;化学、物理科学,机械,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文明。在各种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哲学、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文化膨然兴起。例如,由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黑格尔古典主义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等。以上所表达的科学发展推动文明进步,从而间接引发艺术的升华。也许,正像萨顿的隐喻所说的那样,当上升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金字塔的高处时,真与美确实统一了起来。

科学推动艺术的发展,有时是不必借助任何媒介的。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便会有所新的认识。解剖学、透视学的出现,让绘画更加具有科学的理论性。说到这,我们不禁会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除了画家的身份,我们还可以添上雕塑家、建筑师、生物学家、工程师、哲学家等一连串的头衔。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也是与他的艺术密不可分的。色光的变化原理,使画家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印象派,正是对颜色的一种新的认识,梵高、莫奈、塞尚等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计算机的问世,是艺术的形式领域更加宽泛。今天的设计,无论是平面,还是景观、室内,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达到一种艺术目的。这充分反映了艺术对科学的巨大影响。

在自然与科学的领域中,与艺术领域有所不同的是,这需要一个先天条件,即对自然的认识要深入到一定程度,科学的发展要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对于艺术之美与科学之真的领悟才有可能。

在一中疏远和分离中,科学家们与艺术审美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是,在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身上,艺术的修养似乎从来都是一个天然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几乎是相当任意的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

关系与影响 篇5

关键词:经济腹地,中心城市,金融产业

1 引言

具体探讨到经济腹地与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的关系方面,一般认为经济腹地的发展与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李红,2014; 冯德显,2006) 。还应该看到的是,随着我国区域金融联系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一点在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经济腹地与中心城市联动互动这一视角分析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发展的文献不断涌现,大体来说,已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心城市的吸引、辐射能力是经济腹地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且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是通过资金支持机制、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等三个机制促进经济腹地的经济发展。尽管已有研究从经济腹地的市场潜力探析了我国的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现象,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两大问题值得重视。第一,金融产业集聚还没形成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以往学者多以区位商或者金融资源占比来衡量金融集聚程度。这是不全面的。金融产业集聚体现为金融资源的空间集中和地区扩散两个方面。第二,金融集聚只是停留在单一的作用机制中,而未考虑到地理区位因素,其与经济腹地关系以及影响渠道、机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

2 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特征

学者从 “重力模型” ( 程婧瑶,2013) 断裂点、加权Voronoi图法、场强模型( 潘竟虎,2008; 郭丽敏,2014 ) 、威尔逊最大熵原理( 任英华、李彬,2013) 对我国金融中心及其腹地范围进行识别。参照已有研究的相应做法已有研究相应的做法,本文选择中心城市所在的省份作为研究标本。

3 模型、方法与数据

3. 1 研究假设

假设: 金融发展存在依靠经济腹地金融资源的空间依赖性,经济腹地的市场潜力对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作用存在正向相关。

中心城市金融发展依赖着大量金融资源的投入,由于金融资源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因此经济腹地的资源很大程度决定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的程度。经济实力、人均资本、农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经济腹地拥有的与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密切相关的金融资源。在市场潜力方面,采用Keeble等( 1986) 提出的公式估算中国中心城市经济市场潜力情况。此外,本文采用金融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

3. 2 模型设计

如上所述,本文将有待考察的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LQ为前文所计算出来的t时期i城市的金融集聚指数,用于衡量中心城市的金融程度。Market为经济腹地的市场潜力指标。R&D为经济腹地研发、创新水平; GOV为经济腹地财政支持力度; K为经济腹地人均资本; net为经济腹地网络化程度; Road为经济腹地人均公路里程; Rail为经济腹地人均铁路里程; 其余为控制变量。

3. 3 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下表给出模型的结果,从Hausman检验的结果可知。第1 列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各列均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注: ( 1) * 代表p < 0. 1; **代表p < 0. 05; ***代表p < 0. 01; ( 2)prob > chi2 为Hausman检验的伴随概率,根据,当其检验值大于0. 05,均可以不拒绝原假设从而接受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

由上表可知,在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方面,第一,基于经济腹地层面度量的市场潜力的提高在整体上对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经济腹地关联水平的提高确实是致使其自身集聚程度加强的一大原因。第二,经济腹地的人均资本存量以及网络普及程度对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作用基本上都显著存在,表明其中心城市对经济腹地的发展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金融行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服务的范围可以覆盖面积相对较广,在经济腹地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程度以对外经济联系比较发达的情形下,金融集聚程度越高。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上述,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中心城市绝大部分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在总体上仍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第二,在经济腹地层面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不仅与所处的城市密切相关,也受到经济腹地的影响,经济腹地的市场潜力能对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三,经济腹地的人均资本与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呈相反方向,表明经济腹地人均资本越高,则其流入中心城市的资本等金融资源则会越少,这也印证了我们的假设。在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金融效率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金融资源会向着边际效率高的地方流动,即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区域。

鉴于上述结论,可得出如下政策: 首先,加大经济腹地的对外开放,尤其是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联系,建立可达性高交通网络,提高经济腹地的经济实力。其次,加快中心城市以及经济腹地的网络化建设,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远距离沟通成为可能。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金融服务可以有条件的忽略距离,远距离地对客户进行服务。虽然金融的服务距离仍受到品牌以及传统服务的限制,但是加大互联网应用力度能够显著的促进中心城市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娜,顾乃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研究[J].产经评论,2013(5):35-45.

[2]程婧瑶,陈东,樊杰.金融中心和金融中心体系识别方法[J].经济地理,2007(6):892-895.

[3]程婧瑶,樊杰,陈东.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体系识别[J].经济地理,2013(3):8-13.

[4]高玲玲,周华东.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1):76-81.

[5]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4):76-88.

[6]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2):58-66.

关系与影响 篇6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中国技术创新既依赖于本国技术研发, 同时也受到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而国际贸易对促进中国技术创新愈加重要。通过国际贸易途径获取相应外部技术, 带动中国技术创新, 从而不断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增强企业与国家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基础在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学术界对于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如Grossman和Helpman (1991) 研究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引入高质量多种类的国外产品或中间产品能够提高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 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些文献也从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 如Narula (2004) 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活动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然而, 对于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很是缺乏, 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 从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希望能够为中国加快国际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一、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Kruger、Corbo、Kuznets等通过研究表明国家的开放程度和该国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yrquin和Chenery实证研究揭示实行实行外向型政策的国家要比实行内向型政策的国家每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6‰, 而平均年产出增长率要高出1%。因此, 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 国际贸易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转变经济结构, 促进技术创新。实践表明,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加快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也放开了对内贸易的诸多限制, 贸易往来有力地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全球一体化, 国际贸易的商品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 在国与国之间知识快速传播, 降低了闭门锁国的科研成本, 大幅度增加了知识存量, 由此带来新产品开发成本大幅下降, 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率呈现上升趋势。不可否认, 中国的商业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然而, 中国大量的技术创新大多数来自于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和改进, 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 国际贸易能够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

国际贸易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 扩大了国与国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增进了彼此的文化及习惯的了解, 进一步深入了解产品的技术含量, 有关技术指标, 为研发适合本国的产品技术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2. 国际贸易能够加快产品的技术创新。

国际贸易的商品中, 既有成品, 也有中间产品, 某些中间产品在中国是很难生产出来的, 因此, 通过国际贸易引进来中间产品的技术, 通过研究, 可以形成本土化的技术, 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另外, 难于生产的中间产品用于生产终端产品,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中间产品成为贸易商品, 有利于终端产品的生产厂家提高生产能力, 改善产品质量, 减低产品成本,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 国际贸易有利于收集用户对技术创新的建议或意见。

用户使用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后, 通过畅通的营销渠道会积极提出使用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实践证明, 贸易量与建议的数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4. 国际贸易集聚效应能够加速技术创新。

国际贸易集聚效应能够体现在增量贸易的区域选择方面, 受到特定区域国际贸易存量的影响, 也就是说当区域国际贸易量增多, 贸易交流发生在此区域机会更多, 因而会带来一定的知识与技术扩散, 从而促进该区域的技术创新。一般情况下, 国际贸易集聚的区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来进行投资, 中国就是很好的例证, 比如北京的中关村。

二、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有的认为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 有的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 很是缺乏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积极影响的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

1. 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产业结构, 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业结构来积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改变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以及优化升级, 而产业结构的改变引起社会分工的变革, 加剧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1) 技术创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革。农业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 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推进了农业的飞速发展, 比如采用智能收割技术研制的收割机,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应用, 使得原来小农业的生产方式向大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既提高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供给, 也促使剩余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配置, 积极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革, 也推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技术创新推进了工业飞速发展,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革。技术创新促进了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使得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 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比如发达国家在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合成橡胶工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原料自给率, 而且大大降低了对发展中国家原料的过度依赖。过去工业中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已经逐渐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以新技术打造的高性价比的产品,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工业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 自主创新得到了广泛共识。工业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科技魅力, 影响着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积极推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 (3) 技术创新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 也积极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革, 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现代的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 改变着传统的服务方式。比如网络互联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 完全通过借助电子方式沟通, 而无须依靠纸面文件的邮寄来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国际化。再比如交通运输服务的智能化, 缩短了国际贸易往来的距离, 提高了贸易效率。发达国家的实践显示, 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达程度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 以高科技支持和变革的服务业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贡献显著。

2. 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 进而对国际贸易带来显著影响。

技术创新促使新兴部门大量涌现, 进而取代传统部门, 最直接的作用在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逐渐被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取代。由于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日益发展, 从而使得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向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 商品的外观、质量、种类等更加适合用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技术创新促使新兴部门生产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1) 技术创新促使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强劲。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将医药产品、精密仪器、通讯设备、合成纤维、电子产品、计算机先进部件等归为尖端技术与高技术的产品类别 (刘仁平, 2006) 。近年来, 电子产品、计算机先进部件、通讯设备等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速最快, 而这些产品均是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2) 技术创新使得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呈现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态势。近年来, 国际技术贸易额增长迅速, 如新兴材料、微电子以及航天工业技术贸易额已经增长到上万亿美元, 可见,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规模及重要性越来越大。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 技术创新使得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技术进出口贸易发展更加迅速, 因此, 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以技术贸易为显著特征的贸易正在改变产品结构的发展内涵。 (3) 技术创新促使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呈现绿色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绿色产品是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能源消耗低以及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面对世界环境污染严重, 国际上倡导低碳环保产品逐渐被各个国家所认同。绿色产品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 符合时代特征要求, 因此, 在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绿色产品的研究依赖于技术创新, 比如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 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技术的使用, 使得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成为绿色产品的一大特征, 因此, 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进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 技术创新极大地增强国际贸易产品的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达到消费者重复购买和忠诚的地步。从这个角度来看,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产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另外, 当产品定位明确后, 在生产环节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研发方面。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来降低存货成本, 加快周转, 从而提高在制品推向市场的速度, 增强竞争力。再者, 以技术创新来改进产品的性能、外观, 也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竞争实力。

结语

本研究从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双边的关系给出了理论探究, 所表达的理论观点为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反,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也具有积极影响。对于前者, 国际贸易能够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国际贸易能够加快产品的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有利于收集用户对技术创新的建议或意见;国际贸易集聚效应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对于后者, 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技术创新极大地增强国际贸易产品的竞争力, 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摘要:通过对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如国际贸易能够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等;相反,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也具有积极影响, 如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产业结构, 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等。通过对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双边关系的系统探讨, 希望能够为中国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M,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1.

[2]Narula R.R&D Collaboration by SME:new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J].Technovation, 2004, (24) :153-161.

[3]张二震, 蒋佩晔.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再配置[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10) :53-57.

[4]刘仁平.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6) :63-68.

关系与影响 篇7

关键词:岩石,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在岩石力学中, 岩石是岩块和岩体的总称。岩块是一种不连续的块状物, 是由于地质构造因素形成的, 是岩体的组成单元。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 岩石会达到一种受压的极限, 一旦超过这个极限, 岩石就会被破坏。这个极限被称为是岩石的极限应力, 属于其力学的主要属性,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测量, 即实验室内实验或进行现场的试验。实验室试验用的岩样就是岩块。而岩体是地质体的一部分, 属于地质结构的一种。虽然岩体和岩块所经历的地质历史以及环境因素是十分相似乃至相同的, 但是在性质方面, 二者的差别度却很大, 尤其是强度方面。岩块的抗压强度是由构成岩石的矿物和颗粒之间的联结力的影响以及微裂隙来决定的, 但是岩体之中的结构面和岩体的构造特征的不同会导致岩体强度的不同。

1 岩石的抗压强度及其测定

要测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必须使用岩石样本, 并且测出样本在受到单轴压力之后达到破坏的强度极限点, 才能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在纵向压力下岩石一般容易出现压缩性破坏, 此时在岩石单位面积上承载的重量强度被称为是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来说, 在室内都是使用压力机来对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测试, 而在现场的测试一般都使用岩柱或矿柱。岩石在受压后直到完全丧失其强度时的性质可用曲线来表示, 这种曲线被称为载荷变形曲线。然而, 使用普通试验机进行检测时, 不可能获得破坏后的曲线。这是由于当岩石的极限应力超过峰值, 试验机自身的组件在受到这种压力的过程之中也会释放一定的弹性能量, 从而使得使试件受到很大的压强而迅速压坏。因此, 在岩石的极限应力到来之前的载荷变形曲线可以得到, 超越极限之后的曲线是不可能出现的。在二十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试验机, 这种试验机叫作伺服控制刚性试验机。其好处有二:一方面, 这种试验机的刚度非常大, 能够承受住更大的压迫和压强而不至于损坏;另一方面, 由于承受力变大, 这种试验机能够承受住在岩石的极限应力到来之后的全部压力, 从而使得在实验过程中拿到岩石的载荷变形的全过程曲线。

2 岩石抗压强度的不同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 在众多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因素之中, 有两方面因素值得引起注意。第一种就是岩石自身的物理性状和自身因素, 比如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矿物质的颗粒联结情况、颗粒的胶结情况、岩石的风化程度、岩石所包含的裂隙大小、岩石的含水量等;另一方面是人为的因素, 尤其是在对岩石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时所使用的方法, 比如岩石样本的大小、尺寸、比例、形状、试验机的加荷速率等。在大量反复的试验中也证明了抗压强度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相关性。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其抗压强度也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岩石中所存在的层理和裂隙、岩石总体的风化程度、岩石的含水状况的不同而对岩石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下面将找出岩石抗压强度与岩石容重、岩块波速、矿物成分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2.1 岩石抗压强度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矿物使用不同组成方法都会对岩石的抗压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矿物包括石英、水云母、方解石以及含沙量。实验表明, 岩石抗压强度与构成岩石的不同矿物成分有关, 尤其是石英、方解石含量以及其含沙量都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而且这种相关性是正向的。而与水云母的含量相关性却不大, 而且是成线性负相关的关系。

当然, 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其结晶粒子也有很大关系, 而且是呈现出负相关的情况。岩石的结晶粒子越小, 抗压强度越大。细粒的岩石, 其分子结构较为紧密, 其抗压程度就会提升。而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晶体粒子钩结程度较高, 使得粒子之间的引力变大, 因此增大了岩石自身的抗压强度。

2.2 岩石抗压强度与胶结物和容重的关系

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其胶结物也有一定关系, 这是由胶结物的性质来决定的。尤其是针对沉积岩方面, 其抗压强度大多决定于胶结物的性质, 特别是砂岩、砾岩和角砾岩。举例说明, 如果岩石中的胶结物是黏土, 那么砂岩的抗压强度是非常低的, 但是如果岩石中的胶结物是石英的话, 那么砂岩的抗压强度一定会变成最强 (这些石英所胶结的岩石又称为硅化) 。总的来说, 胶结物及胶结情况对强度影响比较大, 一般含有硅质胶结物的岩石的抗压强度都大于含有石灰质胶结物的岩石, 而含有泥质胶结物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最低。

而容重方面, 实验表明, 容重对岩石的抗压强度的线性关联十分密切。

2.3 岩石抗压强度与裂隙大小的关系

岩石所受的压力方向不同对其抗压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挤压应力方向不同, 岩石的抗压强度呈现不同特点。比如沉积岩是具有一定层面的岩石, 如果其受力方向与其层面处于垂直的方向, 此时岩石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会达到最大程度。除此之外, 一些包含裂缝、矿脉或片理等构造的岩石一旦遭受到与其破裂面方向相一致的压力, 其抗压强度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岩石抗压强度不仅与岩石组成有关, 而且与岩石的软弱结构面有关, 尤其是针对一些包含层理和裂隙的岩石。这些岩石的软弱结构面常常是其最薄弱的地方。

以晶灰岩和白云岩为例, 较为坚硬、完整的粉晶灰岩在受压之后都会出现脆性断裂, 而有裂纹、充填方解石的泥晶白云岩在受压制后会出现沿弱面剪切性破坏。含砂土等晶灰岩的完整性较差, 受压之后会呈现出沿弱面呈X型破坏, 而有裂纹、充填方解石的细粉晶白云质灰岩在受压之后会出现沿裂面剪切性破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包含软弱结构面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主要由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和其裂缝大小所决定的, 岩石的破裂多沿裂面或层理面出现剪切性的破坏, 这种岩石的抗压强度比完整岩石强度低得多。

2.4 岩石抗压强度与水的关系

岩石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岩石抗压强度, 且作用十分明显。被水侵蚀过的岩石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随着岩石缝隙, 水会进入岩石层, 并且加重其湿度。岩石自由面上的每一粒矿物颗粒都会在水分的作用下经历一定的改变历程, 小改变引起大变化, 岩石整体的物理特性和存在状态的变化最终使得颗粒之间的联结作用降低, 最终削弱岩石的抗压强度。

3 总结

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其矿物成分有一定相关, 而存在着软弱结构面的岩石强度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和产生情况, 胶结物以及其胶结情况对于岩石的强度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岩石的含沙量和含水量对其强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只有深入的探究影响着岩石抗压强度的不同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 才能找出其关联性。

参考文献

[1]焦守林, 蒋丽丽.用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定岩石抗压强度[J].山东煤炭科技, 2011, 02.

[2]付在国, 等.流花油田岩石抗压强度回归模型的建立[J].内江科技, 2008, 01.

关系与影响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地方文化

南陽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与陕西、湖北接壤,土地面积全省第一,是全省的人口大市(居第1位)和经济大市(2010~2015年连续6年均居第3位)。南阳在全省的地位与河南省在全国的地位相似,经济总量排名靠前,人均GDP排名靠后。近6年来,南阳的人均GDP一直徘徊在全省18个省辖市的第14位上下,经济增速2010~2014年在全省的位次为12、14、15、15、16;居民收入排名第10位上下;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连续5年居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居全省第9位上下,2014年居第12位;唯有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第4位。1距离中心城市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的落后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南阳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的提升。

南阳市委市政府为扭转南阳的地缘劣势,扩大南阳的影响力,确定了提升南阳“两度两力”(首位度、宜居度;承载力、辐射力)、建设“三个南阳”(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的重要决策。

我们认为,提升“两度两力”、建设“三个南阳”与发展南阳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或者说,大力推进南阳文化产业发展是落实和实现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升“两度两力”和建设“三个南阳”决策的重要途径。扩大影响力的基础就是增强南阳的实力,提升南阳的文化软实力是扩大南阳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树立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意识,破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定扶持激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南阳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大调动和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强力推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就能够大大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也就能够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良好愿景。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包括了文化产业的内容,文化产业为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其发展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又会带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2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成为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崭新形态,文化国力已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成败。在这种竞争中,文化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一种直接的目的,其主要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和引擎,被称为“朝阳产业”,其对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毋庸讳言,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相关的生产活动,其发展程度无疑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把文化产业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3这说明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制造,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会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南阳而言,文化产业是提升南阳“两度两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讲到,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文化产业提供的是有价值的产品,但这种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文化产品是附着了设计者和制造者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和政治观念的产品,它必然会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强化借助文化产业成为可能。正因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借助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物化的文化的传播,附着在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必然对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所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四,软实力是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本质上就是对于文化、精神、价值观的认同。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达到自身目的或者目标的能力,或者就是在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改变他人行为的关键是对他人文化、精神、价值观的改变——认同。而这个目的的达到或对他人行为的改变,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这种认同目的的达到不能靠“大棒”,不能强迫,而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达到的。这就需要有一种媒介、一种载体。美国学者弗雷泽认为,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为代表的娱乐内容传递了美国民主、不受约束的进取心和个人自由等持久的信念,也传递了导致美国强大的价值观和文化。这就使得世界上许多人对美国价值逐渐认同,从而将美国理想化为实现这些价值的模范社会,进而追求和学习美国式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实现观念的认同需要“载体”,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音乐、绘画等是“载体”,微软、苹果、NBA、麦当劳、肯德基也是“载体”,这种“载体”就是“物化”的文化,而这种物化的文化要靠文化产业来生产和制造。可见,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所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五,文化产业的创意创新特征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积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内涵,适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需求,永葆蓬勃生机。人的素质的高低,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引导提升社会成员的素质,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契机。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它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產业,是一种具有很高附加值的知识再生产。因此,这一产业对生产者本身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而这种对生产者的高素质要求,将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激励和导向作用,进而影响到全社会崇尚学习、崇尚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创新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带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文化软实力提升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筛选、淘汰、继承、积淀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延续的基本途径,没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今天的文化。习近平同志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命脉不能断绝,必须依靠传承。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世界罕见,靠的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就是借用物化的产品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提升靠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软实力包括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影响力的前提。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何来影响?所以文化吸引力、凝聚力是决定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关键。怎么实现吸引和凝聚呢?很大程度上靠传播。美国文化传播主要靠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包括电影、音乐,甚至麦当劳、NBA等。我们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也要在文化传播方面下大功夫,做大文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搞好文化传播,就要适应新形势,利用新技术,认真研究传播的方式、手段和能力。就全国而言,文化产业在这方面得天独厚。南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应在这方面下工夫。有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珍视这些遗产中的优秀成分并加以传承,同时运用先进的方式手段传播推广,文化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大增强,软实力自然得以不断提升。

第七,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产业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5随着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单纯满足温饱的物质层面转向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层面,这反映出人民群众提升自身素质的迫切愿望,而人民群众素质的普遍提升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因此,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愿望呢?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6可见,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消费中得到提高,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八,文化作为生产力直接拉动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文化生产力实现的,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仅以美国核心版权产业为例,2013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创造的总产值就高达11265.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71%;版权产业的总增加值达到1922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1.44%。7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写入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句新论断。文化生产力是一种价值创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突出表现为知识创新和社会调控能力,它的生成物是创新的观念和知识。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大约占其GDP的1/4,大大超过传统的军工和石油等传统产业,对经济的贡献首屈一指,就是明证。文化产业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带来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升,即由物质需求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反过来刺激和拉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样有助于软实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硬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第九,立足于南阳区位文化优势的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坚实支撑。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是黄河、长江和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特征,导致了河洛文化、荆楚文化、秦晋文化的交汇碰撞,逐步形成了此地的独特文化。南阳学者认为,南阳的历史地位优势表现在十个方面:中国核心腹地;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始都地;楚文化摇篮;东汉、隋龙兴之地;汉文化的繁荣地;中国最早智库城市;历代文人墨客向往颂赞之地;大别山革命老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源地。,8由此可见南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南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张衡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以范蠡和社旗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汉画和山陕会馆的雕刻艺术为代表的装饰文化,以南阳玉雕、地毯为代表的工艺文化,以宛梆、大调曲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以韩愈、岑参、庾信和当代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文学,以花洲书院、卧龙书院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桐柏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南阳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以创新思维发掘整理使之成为文化产品,一定能够为扩大南阳的影响力、提升南阳的美誉度,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

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建设“三个南阳”,致力于南阳“两度两力”的提升,就必须把提升南阳文化软实力作为依托和推动力;而大力发展南阳文化产业则是推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立足丰富的南阳区位文化资源,站在时代高度,运用现代思维、创新意识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推动南阳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南阳市统计局:《南阳统计提要(2014)》。

2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月26日。

36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012年8月1日,http//www.ccitimes.com 。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7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14)》, http://www.iipa.com/pdf/2014CpyrtRptFull.PDF。

关系与影响 篇9

陈林 摘要:对行政领导的研究是新时期适应变革需要的重要课题之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几乎贯穿了领导科学的全过程。因此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下探究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是领导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领导者素质与影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论述。

关键词:行政领导素质影响力

行政领导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领导者个体和领导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领导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一)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行政领导者是指在各级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能的行政人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除了生理学意义的特征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的总和。当前,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内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1.良好的政治素质

一个优秀的行政领导,在政治素养方面应该是优秀的,主要表现在精通马列原理,讲政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确保自己持有鲜明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具有能够判明大是大非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

2.精湛的法律素质

作为行政领导者一定要熟悉法律条文。首先,系统掌握法律知识,特别是民法,行政法以及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在行政管理体制中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对日常行政事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在掌握中国现行法律条文的前提下,特别是各国和各地区相关法律以及国际法。同时还要认识并了解到中国现有法律条文与在处理内外政务过程中相抵触的部分而未重新立法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国家利益,运用法律武器灵活处理;再次,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广博的知识素质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智力的作用日趋重要。作为行政领导者必须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懂管

理,掌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管理,领导科学,写作学等相关知识。熟悉法律知识,掌握法律基础理论、民法、经济法及行政法等。熟练运用公共关系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逻辑学等知识。其次行政领导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是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熟读马列著作,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理论精华;二是具备上述所述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三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四是关注现实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了解当代最新的发明创造,以及新方法,新思维、新理论、储备和应用新知识。

4.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心素质是行政领导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行政领导经常日理万机地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是一项高强度的社会活动,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和体力,需要充沛的精力来应付。在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中,行政领导必经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事物交往,工作压力大,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宏大度的气量,是难以做好领导工作的。

(二)行政领导的能力素质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没有能力,再好的品德和知识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行政领导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

1.正确果断的决策能力

决策是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事业的成败。行政领导处于决策的核心地位,因此行政领导必须具备正确的决策能力,实行科学的民主的决策。首先,应善于采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学会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络、E-mail、电子商务等收集信息。同时多进行调查,重视秘书辅助人员的调查来收集信息。为正确的决策打好坚定的基础。其次,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善于捕捉时机,力排众议果断决策。

2.良好的选才用人能力

选贤才用好人是一个优秀的行政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行政组织它都管辖了一定区域的社会公共事务,行政领导不可能每事必躬,必须选用大批人员去做基层的管理工作和实务性工作,选贤才用好人是领导科学的基本要求。选用什么样的人才,作为行政领导应掌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切勿求全责备。合理确立人才标准,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得其用,各尽职守。二是大胆选用新人,切忌论资排辈。三是推有胆有识之才,戒唯顺唯亲之风。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廉洁奉公,不给跑官要官之徒一点机会。

3.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行政领导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功。一位优秀的行政领导在文字表达方面绝不是完全依赖于身边的秘书人员,宣传材料,演讲搞,各种报告和总结等工作都少不了依靠自己的文字功夫。口头表达方式是最常用、最简捷的传播手段,也是人类沟通思想的重要手段,行政领导经常要主持各种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进行演说,发出各项指令,作报告进行政治鼓动,因此行政领导须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要能清晰明了地发布信息表达思想,而且要幽默机智、谈吐风雅、引人入胜、令人信服。

4.自控、自制和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

行政领导要代表一定的行政组织面对公众,特别是国外公众,因而他们在公众面前应展示一种 “公务性自我”。这就要求行政领导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难,内心多么烦躁甚至痛苦憎恨及至厌恶,都应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控制。个人的喜怒哀乐,心理失衡应通过正确渠道去

渲泄,而不应影响公务活动。这一点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尤为重要,在突发性事件中不能惊惶失措,要临危不惧,冷静思考,谨慎果断地决策。

二、作为行政领导者,应意识到影响力在领导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影响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拥有权力和社会地位形成的影响力,其核心是行政领导者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人们很关心权力所赋予的影响效力。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人格魅力,是属于领导者个人因素形成的。其影响效果远远超过权力性影响效果,是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和权力等形成的,带有法定性、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此种影响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是领导者特有的影响力,也是领导者完成领导职务必须依赖的重要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与职位和权力的获得是同步的。影响权力影响力主要包括传统的观念,职位因素,资历因素。权力影响力是通过正式渠道发挥作用的。当领导者任管理职务时,由传统心理,职位、资历构成的权力的影响力随之会产生,当领导者失去管理职位时,这种影响力将大削弱甚至消失。

管理学家亨利·艾伯斯说过,上级领导的职责就是要把下级的行为纳入一个轨道,以便利于实现组织目标。但如何能有效地把下级的行为纳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呢?关键问题就在与领导者如何发挥自身内在的影响力,也就是如何发挥好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不同,它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它是以个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人皆有之。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在自然影响力的形成中最为重要。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品德

优秀的品德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行政领导者是党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是国家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其道德品质状况,直接反映着党风的状况,对党和国家的威信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行政领导者首先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其次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再次,坚持真理,弘扬正气。只有这样,领导者才算合格,实施领导才有权威。

(2)、才干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

人才是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才干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首先表现在有才,作为领导者应有很深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才干包括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的分析判断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属下沿着行政领导指引的方向不断走向成功,这样的领导才具有极高的威信。再次,表现在组织能力方面,领导者应善于把多种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恰当的调配,以最经济的方法达到组织目标。

(3)、领导作风

领导作风对领导者个人的声誉和威望,对领导活动的成败,对党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领导作风可以增强领导者的权威和影响力。领导者作风优良,就能使领导目标和意图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使被领导者的服从建立在更加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减少了权力与服从中的矛盾与磨擦,增强领导权威,增大领导效能。其次,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加速信息和情感的传递与交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再次,领导者作风优良还可以弥补其知识和能力的某些不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长处与优势,促进目标的实现。

因此,行政领导者要想增强整体影响力,就必须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素养。

三、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关系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是以领导者基本素质为基础的,是以领导者的能力素养为上升工具的。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领导者自身素质具有反作用,领导者影响力的提高要求领导者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素养的提高。行政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影响力是相互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政治素质使领导者具有基本的政治态度、立场和观点。同时,领导者在工作上和生活中影表现出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关系到管理绩效和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德才兼备是我们选择、使用、考核干部的基本条件与准则。行政领导者具有的工作与技术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是发挥行政领导这影响力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必须具备各种素质,否则就完不成管理任务。因此,作为领导者,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增长才干和能力,从而具备多谋善断的决策才能,知人

善任的组织才能,运筹帷幢的指挥能力,顺应时代的创新能力,以及必要的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下级所佩服、所信赖,才会相信其指挥的正确性,自觉地服从其领导。发挥影响力的最大作用。

(二)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与其影响力大小成正比

领导者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的过程,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则通过被领导者的群众活动的绩效来衡量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领导者的决策、组织,检查等作用被群众的接受程度,拥护程度和自觉落实的程度。而被领导者的这些“程度”是由领导者的素质程度决定和影响的。

首先,从领导素质与领导功能的关系来讲,领导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的基础。可以说,领导素质好,领导功能就可以充分发挥,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领导素质差或者不具备基本素质,其领导功能就不能发挥,就无法显示领导的影响力。

其次,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来讲,领导者影响力作用的对象是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首先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同时是平等合作关系,智能互补关系,也是矛盾冲突关系,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二者关系的融洽,构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是领导者素质。

最后,从领导者素质的作用来讲,领导者良好的素质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坚持领导活动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领导群众结构优化,有利于实行科学领导。领导者素质四大作用表明,只有领导者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保证行政领导活动的科学性,正确性,协调性,高效性。从而使领导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结语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是以领导者基本素质为基础的,领导者的影响力又对领导者自身素质具有能动作用,领导者影响力的提高要求领导者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素养的提高。因此,行政领导者要想增强整体影响力,就必须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素养。行政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影响力是相互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资料:

1、《创新能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 赵理文《前线》2002年04期

2、《护理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及素质的培养》《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12期

3、《领导者个人素质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03期

行政管理陈林

关系与影响 篇10

一、企业肩负社会责任 (CSR) 的根本原因

(一)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受到法制和道德的约束

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言, 从道德方面讲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道义方面的古文记载, 例如“古之人, 得志, 泽加于民”。企业的发展与经营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国家的总体竞争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的经济发展来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体系、福利待遇都是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企业应肩负起带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国人的生活水平与物质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

从法律的层面来讲, 我国最早在1993年就已经颁发有关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相关法律中明确指出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对竞争中商业对手应予以根本的尊重, 广大的社会群众与政府拥有监督和检举的权利。企业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应意识到作为社会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

(二) 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活动与地位赋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

就任何一种形式的企业而言, 都是进行市场活动的主体与参与市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企业被赋予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 从而导致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和生存, 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目标一致性。与此同时, 企业也应合理利用这一大环境的社会资源, 充分依靠社会, 更好地发展企业的市场经济。

具体来说, 企业身处于这个社会当中, 其经营过程中会与社会上的其他组织或消费者进行各种各样的互动[2]。例如, 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战略的认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政府提供政策的扶持等都属于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互动的具体内容。从该层面上讲,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同时也是从社会的其他组织吸纳资源的过程。既然企业从社会上接受的资源是作为创造更多利润的基础, 那么企业也有责任去回报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增加福利, 这也是企业的使命。

二、对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与社会责任的研究与认识

(一) 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研究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研究任何一种影响力都要根据三种指标来进行分析:态度、行为和认知, 而这三种指标也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成体, 相关关联也相互制约。品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重要产物, 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态度、行为、认知”方面的影响, 这种形态下的影响力就成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由此可见, 品牌的影响力包括了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牌的具体态度、对这个品牌的购买意愿和消费者对于这个企业的认同感。此外, 对品牌所持有的态度是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好感或厌恶的程度。而企业的认同感则是一种由品牌所产生的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一种亲切的关系。

(二)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等具体的内容。当前, 我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没有系统的概述和定义, 无法对此进行任何测量与估算, 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一般都是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变量, 即企业的绩效考核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客观与实际的衡量。

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在企业的内部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此基础上积极承担企业在社会和市场经济中应有的责任, 实现企业自身经营与发展的价值。就企业社会责任而言, 可以从企业责任水平、责任关联度以及责任时间等方面进行考虑。通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影响力能够得知,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品牌累计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 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取决于产品质量和营销水平

品牌的影响力能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和号召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和消费者关系的一个反映, 同时也是企业凭借自身的产品给予消费者的一种利益。如果企业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 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声誉的话, 这个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感召力就越大, 即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也就越大。

品牌是一个企业交给消费者的一种针对产品所进行的利益和服务方面的承诺, 而品牌影响力的最终形成也是企业在各种经营活动当中不断累积起来的。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产品的开发、确定产品的定价以及为产品打广告等一系列经营活动时, 都会在无形当中对品牌的影响力产生影响。作为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品牌——可口可乐, 正是因为企业的经营者运用丰富的营销经验和理念, 为品牌打响了知名度, 才使该品牌成为了世界著名品牌。

(二) 品牌的影响力取决于企业责任所带来的外部评价

当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都会在情感这个方面影响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感知能力, 这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营销手段。在实际的做法中,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 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营销的手段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也能为自己带来积极的外部评价, 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索福瑞曾在广大的消费者中做出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影响力关系的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消费者对于对社会做出深远贡献的企业有着良好的评价, 82%的消费者有着更大意愿去购买和公益事业相关的产品, 而58%的消费者会去支持某向公益事业而去购买与之相关的产品。

央视曾经举办一个公益活动, 为贫困家庭的学生筹集学费而进行拍卖, 在拍卖的现场中, 有姚明拍卖自己的篮球鞋, 还有很多奥运冠军拍卖金牌, 都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实现上学的梦想。在拍卖奥运金牌这个环节中, 苏宁和国美两大企业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在多个回合的竞标当中, 金牌被苏宁以128万的高价成功拍得。通过这样的善举, 在企业去突显对社会贫困人们的关爱的同时, 也表明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苏宁和国美的品牌影响力。很多看了这个活动的消费者也表示, 今后在购买产品的时候, 会更加关注这两家企业, 这些都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提升品牌影响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 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愈发突显, 并对社会体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范围的社会效应, 这种社会效应会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正因如此, 企业更应该关注积极的方面, 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如果能承担社会责任, 就能为品牌带来良好的广告效应,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总而言之, 评价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离不开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 企业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做出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金融管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愈发突显, 这样的现状也要求企业在品牌的影响力方面采取正面的回应。基于此, 本文将深入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影响力的关系, 结合实证分析论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以期为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刘凤军, 李敬强, 李辉.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2, 11 (01) :116-132.

[2]刘凤军, 王!莹.略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J].市场营销导刊, 2011, 12 (02) :16-19.

[3]辛杰.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消费者CSR体验与儒家价值观的作用[J].南方经济, 2013, 10 (01) :71-82.

[4]衣凤鹏.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J].理论界, 2013, 12 (09) :186-189.

[5]朱雅琴, 姚海鑫.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1 (02) :102-106.

[6]李新娥, 穆红莉.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 2010, 10 (04) :104-107.

上一篇:泵-泵工艺下一篇: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