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十篇

2024-06-01

中考数学 篇1

一、分析以往,把握方向

分析2010年各省考试卷,仍采用选择、填空、解答三类题型,知识覆盖面全,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核。在此前提下,也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查内容上各个层面均有所涉及,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将不再纯粹考查繁、难的计算,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数与式的数学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问题。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对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考查将突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合理推断”的数学应用模式。整个过程蕴含着用数学的模式化功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合情推断与探究能力,从而达成对“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目标的考查。空间与图形部分,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查视图,几何体及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可能性较大;几何论证题可能从常见的几何概念和命题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以考查学生的合理推断能力,此题型对证明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统计与概率部分中,运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的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总之,用现在的“灵”代替从前的“难”。

二、了解分布,明确重点

1. 知识点分布。

(1)代数中数与式的运算、方程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应用等;几何中三角形、特殊的四边形、圆等图形,全等、相似、旋转、对称等变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及其应用,统计与概率中计算与应用等核心知识常是命题者关心的重点,几乎每年中考试卷中都涉及。

(2)试题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前面的常是代数领域的运算求解题,较易,以考查运算技能为主;其后多是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计算或几何方面的求解证明题,不难,以考查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或分析推理能力为主;然后是应用题等题型,以考查建模能力等为主;最后多是某一领域或某两领域知识的综合题等,有一定的思考性和综合性,以考查数学思维能力为主。

2. 难易分布。

试卷的难题基本集中在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一题,解答题后两题,以易—难—易—难—易—难的趋势分布,这样解题时有张有弛,难点分散,便于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

三、制定计划,合理安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中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为第二阶段,考前模拟测试为第三阶段,回练调节是第四阶段。

1. 第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三抓五过关”。

“三抓”是: (1) 抓《考纲》,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 (2) 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 (3) 抓基本技能的灵活反复应用。“五过关”是: (1) 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 (2) 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 (3) 能熟练运用书中的定理证明基本题; (4) 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典型题型; (5) 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紧跟老师的复习步伐,不掉队,不钻牛角尖,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学习,保证做到会做的题全做对。重点要对那些自己曾经做错的基本题、平时感觉有点难的题目加以标记,不要轻易放过,弄清原因,回归定义,查漏补缺。不同基础的同学复习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基础略差的同学应更多关注基础题,而基础略好的同学应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特别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注意:套题训练不宜过早,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宜细不宜粗。

2. 第二阶段的复习专题训练,“三防三练”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的顺序复习,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脉络化。在这轮复习中,应“三防”: (1) 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 (2) 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 (3) 防止过多做难题,题海战术,等等。“三练”: (1) 对于老师精心组合的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函数与几何”、“几何综合问题”、“运动与几何”等问题要精练; (2) 对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多练; (3) 对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研究性学习型、操作与探究等。解题时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这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难度,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力争通过二轮复习,有一个质的飞跃。

注意:最好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3. 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考试心理素质。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同学们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却是很不稳定。不少同学中考失败,栽到在“考运”上,多半是由于心理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特别在复习的后半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同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模拟卷时,要做到对、快、多。把它假想成中考,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建议学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测试之余,最好找几套难度适中的模拟试题,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并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纠正以往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找准得分点,对于试卷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积累考试经验。

注意:自己评分应按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切不可只看答案,不看得分点。否则养成解题中“跳步”的习惯后导致不必要的丢分是很可惜的。

4. 第四阶段回归基础,提高自信。

离中考还有四五天时,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的题目最后过一遍。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训练,做好基础题,自我心理调节,让自己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做题,增强自信心。注意此时忌熬夜,临时抱佛脚,要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考出理想成绩。

中考数学 篇2

undefined的倒数是 ( ) 。

undefined;undefined;C.-5;D.5.

2.用计算器计算tan50°的结果 (精确到0.001) 是 ( ) 。

A.0.766; B.0.643; C.1.192; D.1.758.

3.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43的结果为 ( ) 。

A.4.3×10-4;B.43×10-4;

C.4.3×10-6;D.4.3×10-5.

4.如图1, 是正方体的一个展开图, 如果折叠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点 A重合的两点应该是 ( ) 。

A.Q和 M;B.R和 P;

C.G和 N;D.R和 N.

5.如图2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 人口数大约是 ( ) 。

A.180万;B.200万;C.300万;D.400万。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6.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7.分解因式:x3-2x2+x=______。

8.如图3, 梯形 ABCD内接于⊙O, AB//CD, AB为直径, DO平分∠ADC, 则∠DAO的度数是______。

9.请写出一个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______。

10.如图4所示, 三块分别标有“20”、“08”和“北京”的字块, 如图能够拼成“2008北京”或者是“北京2008”就算成功, 那么成功的概率是______。

11.如图5, ABCD是各边长都大于2的四边形, 分别以它的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画弧 (弧的端点分别在四边形的相邻两边上) , 则这4条弧长的和是______。

12.如图6, 已知一次函数 y=kx+4 (k≠0) 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 y=x的图像相交于一点, 则不等式 kx+4>x的解集是______。

13.已知⊙O的半径为5cm, ⊙O1的半径为3cm, 两圆的圆心距为7cm, 则它们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undefined写成小数后, 小数点后的前2007位数字之和是9033, 那么小数点后的前2008位数字之和是______。

15.如图7, 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D绕点 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 AB′C′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

16. (本题满分6分)

已知两个分式:Aundefined, Bundefined, 其中x≠±2.下面有三个结论:①A=B;②A、B互为倒数;③A、B互为相反数。请问哪个正确?为什么?

17. (本题满分6分)

已知, 如图8, AB和 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 某一时刻 AB在阳光下的投影 BC=3m.

(1) 请你在图8中画出此时 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 在测量 AB的投影时, 同时测量出 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 请你计算 DE的长。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现有员工50名, 所有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 解答下列问题:

(1) 该公司“高级技工”有______名;

(2) 所有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 undefined为2500元, 中位数为______, 众数为______;

(3) 小张到这家公司应聘普通工作人员。请你回答图9中小张的问题, 并指出用 (2) 中的哪个数据向小张介绍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理些;

(4) 去掉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后, 请你计算出其他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y (结果保留整数) , 并判断 y能否反映该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19. (本题满分10分)

抛线 y=-x2+ (m-1) x+m与 y轴交于 (0, 3) 点。

(1) 求 m的值并画出这条抛物线;

(2) 求它与 x轴的交点和抛物线顶点的坐标;

(3) x取什么值时, 不等式- x2+ ( m-1) + m>3成立。

20.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11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 天桥的高是10m, 坡面的倾斜角为47°, 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 使新坡面的倾斜角为32°, 若新坡角下需留3m的人行道, 问离原坡角 A点10m处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 (结果精确到0.01m)

21. (本题满分10分)

将分别标有数字2、3、4、5的四张卡片洗匀后, 为一组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分别标有数字0、1、2的三张卡片洗匀后, 为另一组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地从2、3、4、5一组中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 再随机地人0、1、2一组中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

(1) 用树状图 (或列表法) 求出能组成的两位数;

(2) 求组成的这些两位数能被3整除的概率是多少?

22. (本题满分12分)

今年6月份, 我市某果农收获荔枝30吨, 香蕉13吨, 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10辆将这批水果全部运往深圳, 已知甲种货车可装荔枝4吨和香蕉1吨, 乙种货车可装荔枝香蕉各2吨;

(1) 该果农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 (6分)

(2) 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2000元, 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1300元, 则该果农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 (6分)

23. (本题满10分)

要在如图12的一个机器零件 (尺寸单位:mm) 表面涂上防锈漆, 请你计算一下零件的表面积。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4.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13, 在等腰梯形 ABCD中, AD//BC, M、N分别是为 AD、BC的中点, E、F分别是 BM、CM 的中点。

(1) 求证:△ABM≌△CDM;

(2) 四边形 MENF是什么图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 若四边形 MENF是正方形, 则梯形的高与底边 BC有何数量关系?并请说明理由。

25. (本题满分12分)

某化工材料经销公司购进一种化工原料共700kg, 购进价格每千克30元, 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得高于每千克70元, 也不得低于30元。市场调查发现, 单价定为70元时, 日销售60kg;单价每降1元, 日均多销售2kg。在销售过程中, 每天还要支出其他费用500元 (天数不足一天, 按整天计算) , 针对这种化工材料的销售情况, 解答以下问题:

(1) 当销售单价定为68元时, 计算:日销售量=______, 日销售利润=______。 (2分)

(2) 设销售单价为 x元, 日均获利为 y元, 写出 y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 (4分)

(3) 求单价定为多少元时, 日均获利最多, 是多少? (3分)

(4) 将这种化工原料全部销出, 比较日均获利最多和销售单价最高这两种方式, 哪一种获利最多, 是多少?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D;4.B;5.A.

二、填空题 6.3;7.x (x-1) 2;8.60°;

9.如:yundefined等;undefined;11.π;12.x<2;13.相交;14.9040;undefined

三、解答题

16.解:化简 Bundefined

∵A+B=0, ∴A、B互为相反数。

17.解: (1) 连接 AC, 过点 D作 AC的平行线交 CE延长线于点 F, 则线段 EF为 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 利用△ABC∽△DEF, 求得 DE=10米。

18.解: (1) 16; (2) 1700, 1600;

(3) 这个经理的介绍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用1700元或1600元来介绍更合理些。

(4) yundefined (元) , y能反映。

19.解 (1) 把 (0, 3) 代入 y=-x2+ (m-1) x+m, 求得 m=3, y=-x2+2x+3;

(2) 与 x轴的交点坐标为 (3, 0) , (-1, 0) , 顶点坐标为 (1, 4) ;

(3) 当03成立。

20.解:在 Rt△ABC中 BC=10, ∠CAB=47°, 求得:AB=9.325米;在 Rt△DBC中 BC=10, ∠CAB=32°求得:BD=16.003米;则 AD=BD-AB=6.678米, 又 AE=10米, DE=AE-AD=3.32米,

∵3.32>3, ∴离原坡角 A点10m处的建筑物不需拆除。

21.解: (1)

(2) 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是:21、30、42、51,

因此 P (被3整除) undefined

22.解: (1) 设安排甲种货车 x辆, 则安排乙种货车 (10-x) 辆, 依题意, 得:

∴5≤x≤7, ∵x是整数, ∴x可取5、6、7.

既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有三种方案:甲种货车5辆, 乙种货车5辆;甲种货车6辆, 乙种货车4辆;甲种货车7辆, 乙种货车3辆;

(2) 由于甲种货车的运费高于乙种货车的运费, 两种货车共10辆, 所以当甲种货车的数量越少时, 总运费就越少, 故该果农应选择①运费最少, 最少运费是16500元;

23.解:S锥侧+S圆柱侧+S圆=2000π+8000π+1600π=11600π≈3.64×104mm2.

24.解: (1) 证明:∵ABCD为等腰梯形,

∴AB=DC, ∠A=∠D.

∵M是 AD中点, ∴AM=DM.∴△ABM≌△DCM.

(2) 四边形 MENF是菱形,

由△ABM≌△DCM, 得 MB=MC,

∵E、F、N是 MB、MC、BC的中点,

∴MEundefinedBM, MFundefinedMC, NFundefinedBM, NEundefinedMC.

∴ME=MF=FN=NE.∴四边形 MENF是菱形.

(3) 梯形的高等于底边 BC的一半。

连接 MN, ∵四边形 MENF是正方形,

∴∠BMC=90°.∵MB=MC, N是中点.

∴MN⊥BC且 MNundefinedBC.

25.解: (1) 64kg, 1932元; (2) y=-2x2+260x-6500;

(3) y=-2x2+260x-6500=-2 (x-65) 2+1950.

当 x=65时, y最大=1950;

数学中考复习建议 篇3

纵观近年中考试题,中考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基本数学水平。其次才是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所以,考生不必因为不会解部分数学题而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只要在复习阶段奋发努力,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一般来说,可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初中数学脉络是由一个个基本概念和数学的思想方法串起来的,其中每一个数学基本概念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某校的一次中考模拟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若(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各对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数。A.-20和-2b B.a+11和b+1C.a+1和6-1 D.2a和2b”,老师惊奇发现,这是10道选择题中失分率第二高的题,分析其原因,是考生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还停留在“数字相同,符号相反”的层面上,没有抓住“两数和为零”这一本质,事实上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这些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前面这道题折射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的漠视。所以建议考生在这一阶段要特别重视对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的复习,要注重在对概念的辨析中理解概念。

第二轮,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大量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

注意:你应该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第三轮,进行模拟训练,建议考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

注意:自己评分应按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给分点,否則养成解题中“跳步”的习惯后导致不必要的丢分是很可惜的。

三、培养审题和解后反思的好习惯

有效地培养数学解题能力,要不打折扣地做好解题的每一个环节:审题,制订解题方案,解答表达,解题后的反思,面对中考,考生被迫跳进题海,期望以多取胜,到头来常常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为解题而解题,满足解对或证出为止,至于从解题中可获得哪些启示,既无时间顾及也无此意识,因而缺乏对自身解题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难以获得已有信息之外的更多有意义的信息,降低了解题的收益率,简单地说,许多考生在解题的环节中只做了中间的两个环节,对审题和解后反思根本不重视,例如有一中考题;“水果商贩以2元/千克的单价进了100千克橘子,由于运输、储存等原因,损耗了5千克,通过分拣,商贩准备将余下的橘子分成两档出售,较好的售价3.2元/千克,一般的售价2.6元/千克,(1)全部售完后,以进货总量计算,平均每千克获利的范围是多少?(2)若商贩在这笔生意中期望获得总利润不少于80元,则定为较好一档的橘子至少有多少千克?”不少考生到对答案时才发现“以进货总量计算”整一句话没看见,这是平时解题没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所致,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审题失误呢?

1审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思维直接指向试题,一定要眼到、手到、心到,尽管是中考这种关键时刻,也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欠佳的考生。

在规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是考试基本功之一,这种基本功的训练在于平时,同学们自己在做练习时,包括做课后作业,不妨试试限时完成法,即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练习,不要有停顿,不要喝水,不要说话。

2审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第一遍要粗读题,使自己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2)第二遍要精读题,要逐字逐句地读,仔细理解题目中各个条件的含义。读的过程中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条件。重要语句划下来或圈出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3)第三遍要重读题,做完一道习题后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已用上的用得是否准确,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生活经验。

3要学会翻译数学题。别以为只有语言需要翻译,数学同样也需要翻译,就是把大家觉得特别长的题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简单的语言,把文字性的东西翻译成数学语言,进一步用代数式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表达,有助于审题。

4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考试之前,考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考试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原本是件好事,但很多考生的思维定势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有的考生看题还没过半,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立即兴奋地动笔,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了变化,错解是必然结果。

总之,请同学们牢记:审清题意是制胜的前提,粗心就等于把成功推向你的竞争对手,因此一定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滴“分”不漏。

中考数学 篇4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填空题题型特点

填空题和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其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评分客观、公正、准确等等。不过填空题和选择题也有质的区别。首先,表现为填空题没有备选项。因此,解答时既有不受诱误的干扰之好处,又有缺乏提示的帮助之不足,对考生独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会高一些,长期以来,填空题的答对率一直低于选择题的答对率,也许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次,填空题的结构,往往是在一个正确的命题或断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内容(既可以是条件,也可以是结论),留下空位,让考生独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较灵活。在对题目的阅读理解上,较之选择题,有时会显得较为费劲。当然并非常常如此,这将取决于命题者对试题的设计意图。

填空题的考点少,目标集中,否则,试题的区分度差,其考试信度和效度都难以得到保证。

中考数学总复习方法谈 篇5

一、重视课本, 系统整理知识网络

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中考要体现课本的价值, 因此中考数学试题包含了“源于教材”的基础题和“高于教材”的提高题, 大都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的引申、变形和组合.其中主要是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方程为基架和以圆、三角形为基架的综合题, 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这类问题的解决, 是运用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特别的答题技巧,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 善于将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 各个击破.另外, 还要精心批改学生作业, 及时讲评, 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查漏补缺, 巩固复习成效.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教师要依据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转化, 系统整理, 重新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 选择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题, 做到既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又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让学生体会方程、全等三角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比如,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以及几何知识的联系, 利用图形的关系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

二、归纳数学思想, 培养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试题除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外, 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学生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它所适用的题型, 灵活运用常见的添辅助线的主要方法.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运动观念等.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增加了探索性问题, 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等系列活动,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 经过推理与计算,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还有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应用题, 学生要能够从具体问题中建立起数学模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难度较大, 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涉及, 所以教师要把近几年的相关中考试题分类整理, 集中研究, 抓住本质,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解题技能, 逐步形成能力.

三、加强心智训练, 强化考试方法

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第三阶段, 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 通过练、评、反思, 查遗补缺, 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其对策是:一是针对我市中考试卷的各类题型和试题结构, 进行全真模拟训练, 让学生稳定心态, 增加信心, 特别要强化运算的快和准.二是重视解题过程教学, 强调规范、简洁、严谨解题.三是善于放弃和攻坚, 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 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地攻坚;过难的题确实不会做, 学会放弃.考试过程, 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 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 知识能力故然重要, 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复习工作中, 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准备三份试题, 第一份教师讲每题及每种题型怎样做, 学生听, 然后学生仿教师所讲去做;第二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考什么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 并用铅笔写在试卷上, 然后套用知识点去做;第三份由学生在前两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第三轮复习中, 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 过多做练习, 以练代讲.

2. 以复习资料代替模拟试题, 不备课, 课堂组织松散.

3. 只注重知识辅导, 不进行心理训练.

在第三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客观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中考采取了客观题起点低, 减少运算量,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 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工夫, 定时定量强化训练.

2.让学生向错误学习,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 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 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 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 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 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 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 全而不美的问题..

3.深入学生, 排忧解难, 及时剔除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不利因素, 调整心态, 迎接中考.

4. 切实用好用足《中考指要》, 把握教学的难度, 尤

中考数学高效总复习初探 篇6

第一阶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复习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将初中课本中的知识进行串联, 即为学生进行系统地讲解, 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理解透彻,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 并且在教师的讲解中查缺补漏, 巩固已学的知识.

1. 加强学生对课本的重视

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意识中, 总会觉得课本中的知识过于简单, 没有看课本的必要.其实, 这是错误的.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中考中获得有利的机会, 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去购买复习资料和复习题集.这使得许多学生忽视了课本知识, 只是一味地埋头于题海中, 最终也未能达到家长们的预期效果.所以, 在第一轮复习时, 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本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 中考试题的难度是有梯度的, 难度较大的题在试卷中只占少部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题的难度都是根据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设计和改编的.所以, 学生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熟悉数学中所用的公式, 对类似的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而数学这门特殊的思维学科更是要求学生通过严密的思考才能将其掌握.所以, 在进行数学复习时, 应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在熟悉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透彻, 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 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提高做题的速度.许多学生也曾表示过, 通过自己解决的问题往往比教师讲解的要掌握得牢固.

3. 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

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 不仅仅是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的掌握, 更是要对这些概念、公式进行运用.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适当地做一些练习题, 对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相同题型比较, 找出相同的思维方式, 将知识融会贯通, 从中掌握解题技巧.

第二阶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1.学会对知识融会贯通

在第一阶段时, 学生大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这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提高.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一些综合型的大题, 学生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就要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掌握解题的技巧.例如, 在解决代数的问题时, 可以结合图形的知识, 将抽象的数学式子转化为比较容易理解的数学图形, 而在这样的转化中就已在知识间建立了联系, 进行了综合运用.在这种思维的培养下, 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近些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中考试卷也在不断地体现着“素质”二字, 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而且还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上, 学生要能够从题干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并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观察, 最后敢于大胆地思考和猜想, 从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在培养学生这部分能力时, 可以让学生对一道题进行多种方法的思考, 拓宽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不同图形之间的变换, 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在改变题设的条件时, 对结论进行推理, 并对给出的结论进行验证, 让学生敢于对这些结论发表意见.

第三阶段:让学生进行中考模拟演练

在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复习后,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题型的分析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而这时就要学生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题和与中考题型相似的题, 让学生在做题中掌握近几年的中考动向.众所周知, 中考是有时间限制的, 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试题, 所以这在无形之中又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而让学生在这一阶段进行中考模拟演练, 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考题型, 熟悉考试流程, 缓解学生对中考的恐惧心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考能力和自然的应考心态.同时, 在模拟时学生也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做题时间, 找到自己平时做题时的从容状态.

中考数学复习要善于抓住“六化” 篇7

一、基本概念习题化

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能死记硬背, 要会解决问题.例如, 初中数学中涉及有关“式”的概念比较多, 有“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等概念, 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编写1~2个习题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以题带点.

二、知识结构系统化

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和把知识系统化, 把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将知识列表或画出知识结构图来进行.因此, 在数学复习课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归纳、整理、浓缩所学知识, 把各个局部的知识点按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整体,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形成知识网络,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 记忆教材, 以便于在学生头脑中储存, 需要时又能很快提取出来.真正实现把书本从厚读到薄的过程.

三、易混知识规律化

有些知识, 看似简单, 但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受, 很容易混淆、马虎出错.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应给孩子们总结出他们乐于接受的口诀.比如:

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法则不能忘, 只求系数和, 字母、指数不变样.

如果学生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口诀熟记于心, 对于他们以后解决这方面的题目大有帮助, 题目处理起来既快准确率还高.

四、习题处理题组化

比如, 对于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复习, 我们可以分成四个题组;1.由k, b符号, 定图像所在象限;2.由草图定字母的取值范围;3.由增减性定字母的取值范围;4.求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等一系列问题.

五、问题处理变式化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 改变以往“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 一问一答多、交流少, 记忆多、操作少……”的现象;运用“变式教学”的观点, 我们可以对教学中定理、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变式训练可采用如下方式:

比如, 对于一次函数, 当k大于0时, 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 那么x减小时, 函数y又如何变化呢?通过老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它的一个等价说法:当k大于0时, 函数y随x的减小而减小.对于题目的变式, 我们还可采用: (1) 一题多问式, 这种题型能使学生系统地对一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作归纳, 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2) 一题多解式, 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 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举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 激发灵感, 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3) 多题一解式,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 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 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一题多变式, 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 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 深刻挖掘例习题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六、训练方法科学化

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 才能使复习取到抓纲务本、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一直在使用“小篇子”教学法, 小篇子上的题目是老师课前精心选择的代表性习题, 巩固了课堂成果,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加大了课堂的密度.

中考数学应试指导 篇8

一、答题先易后难

原则上应从前往后答题,因为在考题的设计中一般都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设计的。先答简单、易做的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也避免因会做的题目没有做完而造成的失分。如果在实际答卷中确有个别知识点遗忘可以“跳”过去,同时做好标记,先做后面的题。

二、答卷仔细审题稳中求快

最简章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中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答题时间比较紧,尤其是最后两道题占用的时间较多,很多考生检查的时间较少。所以得分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第一次的答题上。另外,像解方程、求函数解析式等题应先检查再向后做。

三、答数学卷要注意陷阱

1、答题时需注意题中的要求。例如、科学计数法在题中是对哪一个数据进行科学计数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等等。

2、警惕考题中的“零”陷阱。这类题也是考生们常做错的题,常见的有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一元二次方程的二项系数“不为零”(注意有没有强调是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中有关系数“不为零”;a0=1中“a不为零”等比性质中分母之和“不为零”等等。

3、要注意分类讨论。特别留意以下几种情况的问题,例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高在形内、形外、两三角形相似、两圆相交、相离、相切,点在射线上运动等。

四、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

做到稳中有快,准中有快,且快而不乱。要提高答题速度,除了上述的审题能力、应答能力外,还要提高书写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写字快,还要写得规范,写得符合要求。比如,填空题的内容写在给定的横线上,改正错误时,要擦去错误重新再写,不要乱涂乱改;计算题要把解写上,证明题要把证明两字写上,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整齐有序,过程清楚;尤其几何题要一个步骤一行,步骤要详细,切不可跳步。答题时不注意书写的清晰,字迹潦草到看不清楚的地步,乱涂乱改的结果使卷面很不整洁,在教师阅卷时容易造成误解扣分。要坚决避免会儿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情况。

五、对未见过的题目要充满信心

在每门课的中考中,遇到一至几道未见过的,不会做的难题,这是正常现象;反之,如果一门课的题目,大家都会做,甚至都觉得很容易,这份考题就出糟了,它无法实现合理的区分度。因此,考题中,若没有一些大家末曾见过的“难题”,反而是不正常了不慌不躁,冷静应对在考试时难免有些题目一时想不出,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因为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往往就会豁然开朗了。综合题的题目内容长,容易使人心烦,我们不要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好找了。

六、图形添线,必有规律

这几年考试中,几何图形的辅助线集中在四方面:1、如果图形中有特殊点,如切点,斜边的中点,就要连结特殊线段,如经过切点的半径、斜边上的中线,等等;2、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便于计算;3、分割四边形,或延长一组对边,或平移线段,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

七、步步为营,仔细复查

不少同学总怕考试时间来不及,却不知忙中出错最可惜。我们要尽力使每步运算都正确,不要跳步骤。做完题目后,如果把题解重看一遍是难以发现错误的,应该换一条思路来复查,或把答数放到题目条件中检查。假如感觉原来的题解不妥,先不要涂掉,可以另做题解作比较,弄清哪个解正确再涂改,以免一时冲动而丢分。

八、最后提示

遇到“面孔熟悉”的题千万莫欢喜,一定要抛开头脑中固有的想法,认真审题,仔细计算,以防空欢喜。更不要去回忆原来这道题怎么做、得多少。尤其是在各类题进行了专项训练后,头脑中有很多定势的东西,要防止“面孔熟悉”的题有新的要求,另外所有的已知条件都有其目的性,有没用上的条件要再推敲。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 篇9

距离中考只有二十几天了,把握最新考试信息,制定最优复习方案,以最佳状态完成复习等已成为学生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沈阳多位优秀教师解读了中考各科最新考试信息,规划冲刺复习要点,希望能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多位教师均建议,学生在最后复习时,数、语、外三科应以回归教材为主要方向。

指导教师:刘福虹桥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

最后一个月,学生在紧跟老师复习节奏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今年的数学中考试题题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但试卷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会减少,不能心存侥幸,忽略一些自己弱势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把不爱学的知识点也变成自己的强项。在冲刺复习阶段,学生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课时分配比例较大的内容,也就是考试的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侧重做一些近年来东北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多注重基础性问题和实际应用类问题。

在答卷时,首先不能丢题,要认真对待;其次要把基础题做好,尽量不丢分,最后,要保证特别好的心态,学生要有“得一分是一分”的想法,千万别有太大负担和压力。尤其不要怕后面的大题,再难的题也有容易的得分点,第一问一定要认真、准确,后面的问题可能随着第一问的解答而逐渐清晰。

指导教师:赵桂丹沈阳市第126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数学这一科要重视基础知识。从历年的考题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题考查的都是基础内容。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学过的重点用知识树联系起来,以便巩固。

另外,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加强审题力度,总结平时做题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多做一些模拟题,以锻炼答题技巧,平均两天做一套试卷,以加强自己的答题速度。

打造高效复习体系,备战数学中考 篇10

一、确立指导思想, 明确备考方向

“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 应认真研究, 确保目标合理, 方向正确, 深度、难度把握准确, 确定复习重心。值得注意的是, 《中考复习指导丛书》是严格依据“课标”和“考标”编写的,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扎实地用好它, 认真落实, 才能使学生的复习效率更高。学生用好这本书, 要研究好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向, 即中考主要考点有哪些, 考到什么水平, 哪些是重点, 哪些是热点, 通过对去年中考试卷和今年标准试题特点的分析, 把握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向, 做到复习有的放矢。

二、有的放矢, 制定高效复习计划

中考命题在既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人才, 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的统领下, 以“数学课程”为原则, 以现行教材为依据, 求变、求新、求活。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以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为原型, 经过精心设计、变更包装、迁移创新的新颖试题, 所以我们要注重课本, 切不可忽视课本的基础作用, 不应沉溺于复习资料, 扎进去, 走不出来。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再现、重温课本, 不仅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 还要弄清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求解过程, 对重要习题要再做一遍, 尽量从多方面作思考、探索。

分三轮进行复习。

第一轮复习目的:掌握考点, 落实基础。完成时间:四月底

第二轮复习目的:专题复习, 训练思维。完成时间:五月底

第三轮复习目的:综合模拟, 培养能力。完成时间:六月中旬, 中考前

第一轮复习, 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重点, 按照知识系统进行复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扎实, 高楼才能坚固。学习数学也是一样, 只有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学得扎实, 运用娴熟, 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1. 重在平时, 打好基础。

在平常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实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给学生布置作业。进入初三后, 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要把新内容认真学好, 另一方面在学生平时练习和考试中, 贯串初一、初二的知识, 这样就为中考复习做好了前期准备。

2. 紧扣教材, 夯实双基, 全面复习, 温故知新。

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题型, 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 多数试题的原型源于教材, 试题的构成是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因此, 复习要立足于教材, 在备战中考的第一阶段, 首先应以教材为篮本, 重视“双基”训练, 特别是对基础题的考查, 要让学生掌握典型的例题、习题, 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注意构建知识结构, 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 扎扎实实地从教材做起, 夯实基础, 充分体现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

第二轮复习:按照专题进行复习。

复习时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知识和方法, 从解题思路、解题规律、解题技巧上进行总结, 做到重点知识结合实例进行。

1.结合实例,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知识只有和实例结合起来, 学生才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加深刻, 以后碰到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 是重点, 侧重双基训练,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突出重点, 掌握数学方法。

第二阶段复习重点突出, 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 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初中数学毕业及升学考试试卷的命题特点, 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 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1) 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2) 专题的选择要准确, 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 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 (以及“课程标准”) 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 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 围绕热点、难点、创新点、重点, 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

(3) 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 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4) 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 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 没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 把握一个度。

第三轮复习:系统综合复习。

以模拟中考的综合测试为主, 包括中考真题、模拟试卷、信息卷等。第三轮复习相当于最后的“百米冲刺”, 综合能力训练既能提高学生临场的解题能力, 积累考试经验, 最好地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 也是一次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的机会。教师在编制模拟试题时, 要充分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准确把握中考动向, 每种题型的题量, 低、中、高档题的比例, 总体难度的控制等都要接近中考试题。在第三轮的复习中, 要精心组织几套综合训练题, 让学生进行实战演习和热身, 进行综合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及时批改, 重点讲评, 以便使考生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所以我们对第三轮复习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不能走过场, 而是要落到实处。

上一篇:膨胀变形试验下一篇:刑事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