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七篇

2024-05-22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1

一、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一) 应收账款在企业总资产中比重较大

在我国的供水企业中,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 管理者要重视资金管理和资金回收的管理, 如果管理不好,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应收账款上, 若企业具有完善规范的回收体制, 资金回收的周期较短, 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较快, 企业的经营效益会持续提高, 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很大, 资金又较难回收, 这样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造成较高的坏账损失。

在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供水企业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这种趋势说明了供水企业中应收账款的质量在不断下降, 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是资金的回收难度越来越大。这样造成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企业中最能代表短期偿债能力的是现金比率, 应收账款较大会造成其在流动比率中所占比重很大, 应收账款的质量不高则供水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减弱。

(二)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产生应收账款开始, 到赊销客户偿清债务时所经历的时间, 是企业变现能力的一个表现, 通常情况下, 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 其变现能力也越强, 企业的损失也会越小, 周转时期越长, 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转。

我国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和外国相比还是较长, 这可能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或者风俗习惯有关, 但是, 我国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已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逐渐加强。周转天数较长会延长企业的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变长, 进而会影响到产品的再生产和更新换代, 甚至会影响员工工资的发放, 也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或者进行产业扩张, 企业面临的机会成本也会增大。

(三) 坏账损失未能及时记录, 夸大了经营成果

企业账本上所记录的账单依据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 意识就是无论款项是否支付或没有完全支付, 只要是当期产生的销售, 其收入和费用都计入本期的账单, 作为本期的销售收入。但是, 企业账单上的赊销账款存在着坏账的可能, 有些信用不好的客户可能拒绝偿还, 因此企业的真实收入并不是收入表上的数目, 表上包含了可能的坏账损失, 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提取应收账款的一定比率作为坏账准备, 当实际坏账损失超过坏账准备时, 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供水企业中的实际坏账损失往往超过了坏账准备, 因此在账目上存在着摆设的坏账, 账上的销售收入并非真实的最后收入, 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改善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的思考

对于我国供水企业现状中常见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几条改善措施, 希望能够对供水企业的应收账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 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考核, 建立企业的信用政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 “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已经普遍存在于很多企业的思想中,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提高市场占有率, 扩大销售量, 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赊销。但是赊销势必会改企业带来风险, 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客户的不良信用, 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那么, 企业如何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 笔者认为可以为客户建立信用档案, 记录客户的基本资料、业务规模、偿债能力和客户以往的信用水平,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对客户的实地考察来获取, 对于已经合作的客户, 若信用水平不好, 可以减少或者终止合作。

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用政策来实现, 影响应收账款的经济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但是企业可以调整自身的信用政策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标准, 若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 就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可以利用“5C”系统, 包括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对于那些欠水费数额较高或者经常性拖欠水费的客户, 企业要适量降低他们的信用。

(二) 供水企业要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 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如果企业的管理层领导者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 下层员工就更没有积极性了, 所以首先领导者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态度有了, 才能开展更进一步的工作。应收账款管理和企业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多个部门都有关系, 和企业的管理更是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各部门加强合作, 相互配合。对于那些拖欠水费时间较长、回收难度较大的“钉子户”, 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追欠小组, 由领导者带头, 同时多个部门要协调进行, 相互合作。追欠小组可以和拖欠水费的可以进行协商, 协商不成, 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起诉, 这时要在客户的信用档案中记录下来, 划分信用等级, 若已经达到了企业的最低等级, 企业要停止合作。对那些协商也无法解决的, 要考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供水企业也是企业, 要为顾客提供产品, 企业形象的建立要靠企业优质的产品和全面的服务, 因此供水企业要生产健康安全的水, 首先要在质量上能够保证, 让客户用的放心, 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要想留着客户, 需要作出进一步努力。供水企业要常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 及时解决供水通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经常性的对水表检查是否正常, 减少用水户的经济损失。当用水户的用水出现问题时, 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质量和服务并重, 用高质量的产品和诚心诚意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的支持, 这样一来, 企业的回收难度也会减小。

(四) 调动水费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在员工层面, 供水企业中和水费相关的工作人员, 企业要对他们制定阶段性的任务, 分批、分层次的完成任务,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 在收费过程中财务灵活的方法,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尽可能多的回收水费, 对于收回水费的多少, 可以建立奖惩制度, 对工作业绩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供水管理所的层面, 可以根据各供水管理所得水费回收率来进行考核, 从而推动整个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五) 注重创新, 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企业不创新, 势必将会落后,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供水企业要把握住契机, 学会运用信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的方便快捷的优势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比如计算机开票机、手掌式抄表机、网络服务点等极大的提高了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率, 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这样企业会有更多的资源来投入到其他经营活动中去, 所以企业要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 跟上时代的发展。总而言之, 现代信息技术也会降低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

三、结束语

应收账款将会是所有企业包括供水企业所面临的持久性的问题, 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减少和预防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 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制度。供水企业要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把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企业才能正常运转, 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应收账款是伴随着企业的销售行为而出现的一项债权, 是在购买过程中被购买单位占用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来说, 应收账款所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 说明企业的实力越雄厚, 竞争力越强, 但是, 应收账款越大, 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 因为企业现有的可利用的资金会出现短缺, 资金的周转速度较慢, 营业周期就会加长。本文就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提出了改善应收账款现有问题的有效策略, 做好风险管理, 加快资金周转, 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确保企业持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赵红宇.供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J].辽宁经济, 2009 (04) .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2

1 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公司科技与质量管理水平

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其定义为:“各层次人员是一个组织的基础,全员的充分参与可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使组织最大获利”。这里的全员参与就是企业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全员参与,实现职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家水质标准的日益严格,全员参与将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原动力。

1.1 全员参与公司各级科研项目运行管理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计划项目一直采取科技系统人员主导运作的方式,基层单位或职工个人研发的一些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促进水质发展的技术或项目有可能被遗漏。在科技资金、科研力量的配置上也存在重点不突出、使用分散等现象。为充分调动基层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全员参与科技攻关,形成整体合力,着力解决生产难题,我们着手改变传统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以开放的思路集聚和配置科技资源,制定并颁布《供水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将科技攻关项目运行组织工作下沉到基层,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公开征集重大科技项目和供水技术需求。为进一步增强供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供水技术进步,提升供水质量和效益,按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公司科技管理部门通过公司信息交流平台发布通知,要求围绕公司“安全、经济、和谐”的供水目标,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征集重大科技项目和供水技术需求。对征集到的项目或技术需求,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建立统一的、公开的项目库,面向国内外先进技术,为技术项目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同时监督项目运行,组织项目验收并推荐参加上级项目评定工作。

二是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实施成果激励制度。公司科技管理部门集结科研资金,投入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跨年度滚动支持。重点支持新型水处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的研发、微污染水库水源生态修复工程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建立科技管理项目及人才激励机制,每年拿出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项目成果和有重点贡献的人才奖励,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重用人才的人才生长环境,建立人才高效工作机制,营造人才高效工作环境,让企业人才为供水事业的科技进步创造出业绩和奇迹。

三是上下联动,放大科技资金使用效应。供水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多方争取山东省、管理局各类科技计划支持,近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水专项、山东省及中石化集团公司等多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依托公司科技管理团队,协同各基层单位成立项目组,着力于解决基层生产难题,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确保供水水质目标的实现。通过公司科研部门的上下协调,联动支持,形成省、局、企资源的集成支持,进一步优化了科技资源的分配与组合,为集聚科技资源,发挥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指导职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全员参与群众性质量科技管理小组活动

群众性的质量科技管理活动是确保企业质量科技进步的最基本的、形式最好、最生动的活动,良好的质量文化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当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而质量文化则是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的内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此,我们在强化科研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辅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从而完善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我们本着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原则,每年组织完成60余项小组课题活动,活动人员超过500人次。通过群众性质量科技小组活动,加强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将全员参与公司科技攻关活动引入基层生产岗位职工,促进了公司技术创新的热情,同时,众多优秀活动成果的应用切实解决了生产难题,为公司水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储备。

2 内部沟通,相互协作,联合预控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沟通的目的是通过沟通,促使信息交流,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合作,形成共识,协调行动,促进人员充分参与和持续改进,促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发挥绩效,从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供水企业而言,保障供水水质除了要依靠先进的处理工艺和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外,作为操作者人的因素不能忽视,再先进的工艺与自动化也需要人的维护与管理,其水质保障最终还要取决于人的操作与验证。因此,保障水质还是在于部门执行力和人为因素,还是要侧重于部门与单位、人与人思想上的信息沟通,内部沟通正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司上下的信息交流和畅通,杜绝人为因素,有效预控和解决水质问题。

一是开展多层次的水质经验技术交流沟通机制。为加快提高油田供水水质,充分发挥公司各部门、单位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作用,公司成立了水质提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实施月度工作例会,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解决生产运行、水质管理与考核过程种出现的各种问题,安排布置下阶段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成员每月下基层两个工作日,着力检查水质标准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公司生产运行中的问题,从而完善了公司上下的生产信息沟通渠道。同时,通过编印水处理技术学习材料,组织水处理技术学习班,开展专题技术讲座、水质经验交流会、QC成果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打造公司技术沟通平台,提高了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技术水平,保持部门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在各种形式的沟通中,工作中的问题和疑虑得到解决,基层单位的能量得到释放,上下心齐气顺,各项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了干群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感情上合弦、行动上合拍,形成了互动默契的工作氛围和状态,部门、单位、个人工作执行力显著提升,为公司实现全年水质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和完善水质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内部网络,水质检测信息与在线水质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技术与生产部门,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根据异常程度不同,分别由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生产技术部门组织处理,由于人力、物力的集中使用,可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使工艺恢复正常,消除各种因素带来的水质冲击。

3 持续改进,强化培训

质量管理原则中的持续改进是指组织为达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致力于不断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过程。归根到底,持续改进终归要依靠人来实现,职工若不持续改进,公司就无法获得发展的后继力,无法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水质需求,无法凝聚员工形成有效的和谐团队。人员的持续改进就是要为职工创造重视人才、尊重个人、承认业绩、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培训机会、资源支持等有利于持续改进的环境。

3.1 成立公司青工创新创效协会

为提升公司广大青工技术业务水平,发挥其在节能降耗、创新创效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青年技术骨干,我们组织成立青工创新创效和技师协会,丰富了公司科研团队的组成层次,壮大了公司科研技术团队力量。同时,在年度科研经费预算中下拨了专项活动经费,用于扶持其工作创新,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不断深化实践,持续改进,有效地推动青工创新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青工为公司、个人的创新创效激情。

3.2 强化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按照持续改进的培训原则,公司职工培训工作创新思路,拓宽内容,畅通渠道,改进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强化程序管理,规范化运作。培训重心下移,切实解决基层培训难题。先后为基层单位建成了标准化基层培训室,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层培训,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和条件。

4 结束语

通过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实施创新科技管理模式,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实现了科技管理工作的新突破,打造了一支和谐高效的科研团队,为东营市与胜利油田的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的“安全、经济、和谐”供水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摘要: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下供水企业在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阐述了通过在科技管理上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推行具有供水行业特色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论述了强化供水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3

[关键词]供水企业;档案管理;事业发展

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

首先,建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将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对各级领导档案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责任都要明确,从而加强供水企业全体人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可以将档案工作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来,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都能够具体落实到位;

其次,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纳入到各级领导岗责任制中来,同时还要与领导的年度考核、个人和部门的绩效考评进行挂钩,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最后,需要进一步对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规则,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职责、要求、目标和内容进行明确,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确保各项管理行为的规范性。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夯实档案基础工作

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具有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标准下,企业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所依据,为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对档案各项基础工作进行加强,加大档案管理各项设施的投入,确保档案管理各项设备和设施的齐全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维护档案的安全性,而且对档案装备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确保文件材料收集完整

供水企业的档案,其从形成到归档由诸多环节组成,其档案内容不仅包括一些文件材料,而且还包括各种管网、设备和基建的资料。所以需要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工。这就需要企业需要在各职能部门设置兼职的档案人员来协助档案资料的收集,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齐全性。

当前我国城市处于快速建设阶段,由于受制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十分完善。供水管网也不能一次性全面进行敷设,往往同一条路会存在挖完了修复,而修复后再挖的被动情况,这就需要频繁的利用到供水管网档案。而且在管网建设过程中,管网档案还需要不断的进行补充和完善。供水企业档案不仅与供水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还与城市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地下给水管线改道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当地下管线改道时,其原管网的档案则会发生变化,这时就需要及时将改线档案补充进去,所以在这项工作中,供水管网档案相关人员需要具有较好的协作配合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归档习惯。在管道改造工程中,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掐管和改线存在着较强的临时性特点,所以需要档案部门相关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对图纸进行标识,确保档物的相符性,及时将材料进行归档,确保供水管网档案内容的齐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统一业务规范,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针对供水档案种类繁多的特点,公司还应制定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规范,并将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包括企业档案分类大纲、技术档案图纸修改及补充制度以及档案保管、借阅、统计、鉴定等多个管理制度。此外,还要确定专人严格按照业务规范标准进行核查把关,在进行档案的著录工作时,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发的《档案著录规则》进行,同时还结合公司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档案的规范管理,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条件。现在,所有的供水档案都是使用计算机全面辅助管理,应用激光扫描、缩微技术将重要的档案存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传播供水档案信息,使供水档案查询利用达到方便、快捷、准确。通过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全面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使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迈进。

五、加强供水档案的开发利用,确保其使用价值更好的发挥

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供水档案的利用服务是衡量供水企业档案工作的最高标准,档案的开发利用也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在加强供水档案工作的各项基础管理的同时,公司综合档案室把主要精力放在供水档案的服务利用上,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把企业各阶段重点工作作为档案室的重点工作。档案管理员主动走出档案室,去了解企业各项工作的动态,及时提供和介绍企业各相关工作所需的档案资料,使档案管理功能在各项生产经营、科技研究等活动中得以实现。综合档案室编制了档案检索工具,将收集到的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编制成全宗指南、历年文件汇编、公司大事记等汇编资料。在供水抢修工作中,通过档案人员的快速查找,让管网维修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弄清了管网的布局、走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抢修方案,减少了供水企业的经济损失,为营造和谐的供水环境出力。

六、结束语

随着供水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僅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且通过大量的档案信息的利用,可以为供水企业的各项管理、基建和技改等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城市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建华.中小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镇供水,2011-08-15.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4

供水行业可以说是一项公共产品, 它是乡镇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供水企业逐渐由原来国家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负责向由外资企业共同参与方向发展, 供给模式实现了多样化。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供水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由公共企业生产, 定价按照保本的原则, 然后向使用者收费。然而这样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物价成本上升的需要, 供水企业势必长期处在亏损的状态中, 此时提高供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供水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水企业经营管理欠缺约束力

近年来, 我国供水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革, 其中也包括了引入外来资本, 原有的国有性质逐渐被股份制企业所代替。随着体制的变革, 一些供水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但是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 很多企业对制度的执行能力较差。

2.水价机制不完善, 调整价格的不到位

供水企业在实行政企分开后, 虽然产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 但是政府与企业的权责还不够明确, 尤其在水价的确定方面表现的很明显。首先, 由于供水企业作为公共服务行业, 长期以来具有了垄断的性质, 对与水价制定方面的数据没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导致对水价的定位不够准确;其次, 供水企业属于公共服务业, 其服务成本与政府的服务成本关系较为密切, 有时候供水企业不得不承担一部分政府的服务成本。

3.供水企业受政府的干预较大

众所周知, 供水企业在乡镇中是基础性的行业, 它与政府部门存在很大的依赖关系。首先, 供水企业的水源供给、设施建设、水价的调整等方面要依赖于政府部门;其次, 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除了要求供水企业保证水源的优质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价等进行了摊派和干预, 甚至有时不惜牺牲供水企业的利益来获取社会利益, 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供水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

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进行管理:首先, 供水企业的领导者应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到企业当中,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的约束力。其次, 对水价进行严格的管理, 时刻关注供水成本的变动, 适时的对水价进行调整。最后, 供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应具备独立自主性, 管理上不能完全听从政府的安排, 应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

三、提高供水企业效益水平的措施

面对供水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供水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效益水平, 确保供水企业的长期发展,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一) 积极推进供水企业资产多元化和投资的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供水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供水企业有很多是亏本经营, 更别说有能力去创新改造和扩大经营了.因此, 供水企业应按照国家的指导政策, 努力使企业的资产和投资的主体多元化, 这样不但可以完善供水企业的设施, 而且还可以促进供水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

(二) 降低供水成本, 从管理中提高效益

成本直接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们要从降低成本中来寻求效益。我们应注重管理的作用, 应该以管理为突破口, 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例如: (1) 严格规范抄表制度, 杜绝估表的现象; (2) 推行目标责任制, 确定总目标后, 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 并对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实施奖罚制度等。

(三) 深化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目前我国的供水企业的公益性和垄断性都很强, 企业当中的闲置人员较多, 员工思想较为落后, 供水企业必须全面推行企业改革, 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双盈。具体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1) 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构建精简、高效、集团化的公司框架, 在企业内部按照岗位需要配备员工, 避免人员岗位设置繁琐与重复。 (2) 加大科技的发展,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 全面进行对供水企业的研究工作。 (3) 建立产权明晰的集团体制, 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并严格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原则, 理顺企业内部关系, 以适应各种挑战。 (4)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服务是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武器。 (5) 加强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按照员工贡献大小进行讲评,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 制定合理的水价并形成机制

各个供水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对供水管理办法的规定来制定水价, 理顺水价成本、费用、利润, 不断完善水的成本体系, 确保供水企业能从水价成本收回营运的基本成本。同时供水企业应该明确水价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 对水价进行阶段改革, 实施不同乡镇、不同季节的不同水价的方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我国供水企业管理当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水企业的效益, 提高供水企业效益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努力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把这个关乎到民生问题的公共事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王丽;浅析供水企业管道资产的管理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1年14期。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5

关键词:供水科技管理,研究,原则

1 实行供水科技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供水科技的管理工作也随之展, 在供水事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 当前供水管理工作中, 为什么要加强供水的科技管理呢?这是因为:

1.1 供水科技管理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

的物质基础上, 是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供水科技管理同其他类型的管理一样, 都是社会上任何一项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手段。当前, 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各个阶段, 或采用的各项先进技术中, 都存在着大量的组织管理工作。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 将会严重地影响供水技术作用的发挥。

1.2 加强供水科技管理,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供水科研的全过程, 受着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支配, 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 在组织供水科研工作时, 必须加强科技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 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科技信息, 这样才能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

1.3 供水行业的领导干部和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

探索并运用符合科技发展的管理原则、制度和方法, 以便对科技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4 加强科技管理工作, 能够消除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后果。

在现代大生产中, 供水科研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科技发展,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 以及能源紧张等。加强供水科技管理的领导, 增强对供水科技管理的重视, 开展供水科技的预测和评价, 建立和健全供水科技管理机构, 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是减轻乃致消除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

2 供水科技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2.1 供水科技管理的任务。

供水科技管理的任务, 总的来说就是把解决水资源危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以最优给排水途径去实现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不断提高城镇与工农业用水管理水平, 获得水资源最佳利用率, 使供水科技管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开发供水科学研究, 建立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储备, 为提高供水科技现代化水平提供物质技术的保证。二是合理组织供水科研计划的实施, 为科技成果的获得提供一切技术条件和保证, 以保证供水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供水科技管理的内容。

2.2.1在供水科技预测的基础上, 按照供水科技发展规律, 制定科技规划和科技预算以及科研经费的核算。2.2.2进行科技课题的管理, 包括科技课题的选定、科技课题的组织实施, 以及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等。2.2.3科研条件的管理。2.2.4科技信息的管理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2.2.5科技人员的管理, 包括人才的开发、培训、考核、奖励等项工作。

3 供水科研的类型和管理原则

3.1 供水科研的类型。

3.1.1基础研究。供水科研基础研究主要指供水软课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在于发现新知识, 探求新事物, 探索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创立新原理。供水基础研究既能扩大人们科学知识的领域, 又能为新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基础研究具有强烈的探索性。目前, 我国的供水基础研究主要由政府直属专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来承担。3.1.2应用研究。供水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供水技术和供水科学理论的应用, 也就是探索基础研究中的科技成果, 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可能性。因此, 应用研究讲究实际, 具有较强的实用目的。供水应用研究解决的是有方向性或带有普遍性的供水技术问题, 而不考虑给排水产品、设备、器具的具体型号和规格。它是由大、中型供水企业承担研究任务, 并为企业的供水新工艺、新设备提供直接依据。3.1.3发展研究。发展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和成果, 对供水技术、工艺、设备的研究。因此, 它既是供水科学研究, 又是供水技术开发活动, 从目前来看, 该项研究主要属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范畴。

3.2 供水科技管理的原则。

在供水科技管理中, 供水科技的解决, 需要掌握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 动用各方面的力量, 为了一个统一的目的, 既不断地提高全社会供水科技水平, 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3.2.1科技管理的系统化原则。在供水科技的每一个计划、每一个研究课题, 以及每一项供水示范工程之间, 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每个整体的一部份。因此, 在供水科技管理中, 必须从它们之间的联系考虑, 建立最优化的科技管理体系, 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化原则。3.2.2科技管理的反馈原则。供水科技管理也是一种控制活动, 因此必然存在着反馈的问题。这一反馈原则是根据控制论中的反馈原则演化出来的。应用该原则, 就能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灵敏、准确的反应, 从而对管理的目标、手段和方法作出修正, 实行有效的控制, 促使科技活动按照规划和预期目标取得最佳的成效。3.2.3科技管理的弹性原则。供水科技管理的弹性原则是指由于有影响管理发展的因素存在, 要求供水科技管理有一定的造应性和灵活性, 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状况, 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并在一系列的管理环节中保持可以调节的弹性。根据弹性管理的原则, 供水科技管理具体要求如下:a.对供水科技计划要留有余地, , 不对科技课题的具体步骤作硬性规定。b.在供水科研方向上, 应建立供水区域性目标管理, 而不是线型的单向深入的发展方向。c.要使供水科技管理人员的供水科技水平和管理的才智具备适应发展要求的弹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 供水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供水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是把供水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也是依靠科技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那么, 究竟如何推广应用呢?

4.1 供水科技成果本身应具备能够推广应用的条件, 这是先决条件。

具体是指:4.1.1供水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性。所谓技术成熟性, 是指供水研究试验数据是否完整, 原理设计、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等是否完善合理, 性能是否稳定可靠。同时, 应注意在各种条件下试验数据应具有重现性。4.1.2供水科技成果的技术适应性。这是指供水科技成果对使用单位的适应程度, 能否适应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工艺设备条件等, 以及当供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后, 能否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2 供水企业和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具有应用推广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这是因为供水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会遇到经济上、技术上、管理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还要进行十分艰难、细致、认真的工作。

主要工作如下:4.2.1促进供水科技成果的不断完善。在供水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中, 成果的特点和优越性, 未能在短期内充分体现出来, 再加上成果本身不完善, 或人们不习惯、不认识、不熟悉等, 都会影响供水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科技管理的任务, 就是要不断地促进供水成果的完善, 深入调查, 分清哪些是属于人们认识问题?哪些是供水成果本身的缺陷?哪些是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要针对不同情况, 分别处理和解决。4.2.2运用技术经济手段推动供水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供水科技成果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与该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密切相关。而采用技术经济管理方法则是推广应用最有效的方法。

4.3 做好供水科技管理工作, 推进供水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为达到推广供水科技成果的预期目标, 应对供水企业和其他使用供水科技成果的单位, 给予各方面支持和管理, 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4.3.1在技术管理上提出建议, 如编制新成果的工艺规程和标准等;4.3.2在物资供应上的新建议, 如原材料、单位耗水量等项指标;4.3.3在设备管理上的新建议, 如供水设备维修、保养、安装、使用、安全等;4.3.4在劳动组织上的新建议, 如新工艺岗位责任制、岗位人员调配、优化组合等, 都要适应供水科技成果新形势的需要。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6

一、供水企业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推行国家信息化, 90年代之后, 开始全面的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以便于实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核心就是企业信息化, 而档案信息化则是顺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所谓档案信息化, 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 科学的处置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 同时, 为企业的使用提供便利服务, 换句话说, 在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时, 重点工作为全面的保管档案实体, 并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为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档案服务。

城市化的建设需要基础设施的保证, 而基础设施由企业来提供, 供水企业作为一个关键的企业, 在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逐渐的向着高度工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新时期, 我国社会进入到了信息化阶段, 在此背景下, 供水企业成为了独立的社会法人以及市场经济主体[1]。在供水企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实现良好的开展与发展, 就需要用新思路来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保证供水企业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在传统的供水企业档案资料管理中, 多是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 这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不利于供水企业的使用。在供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等, 由此, 档案资料的内容就会增多, 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 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严重时甚至限制企业的发展。基于此, 供水企业开展有效的供水管理工作不仅仅能够实现信息的科学管理, 还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 供水企业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二、供水企业当前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供水企业改革的深入, 供水企业需要自主获得经济利益, 这样一来, 供水企业就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生成经营方面, 对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会比较差, 在具体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时, 并未设置专门的部门以及专门的管理人员, 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比较差[2]。同时, 受到不重视的影响, 泄露档案资料、档案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给供水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法中, 通过工作人员手工的方式来形成档案, 对于一个档案主题, 其所包含的资料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 将相关的资料全部收集完成之后, 再移交到档案馆中, 这种管理方法不但会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 同时, 工作效率也比较差, 而且重复性比较多, 包含着大量没有价值的信息[3]。在当前的供水企业中, 所采用的档案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 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时, 效率比较差, 企业和职工在进行信息共享时, 共享性比较差。在供水企业的内部, 一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如计算机等都已经配备齐全, 不过在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料方面, 还存在着利用不完善的情况, 更多的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录入, 对于目录编制、统计、检索等功能, 尚未实现良好的利用, 从而导致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不足。随着供水企业的发展, 现有的档案资料管理方法已经与发展水平不相符, 必须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进而显著的提升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

3.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也不断地完善, 并具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 现如今,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档案管理, 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也增强了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供水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并开始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 信息化只停留于表面, 从而导致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另外, 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 企业过分的重视了信息化及电子化, 对于档案管理流程的优化并没有充分的重视, 从而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科学化的水平也比较低。

三、加强供水企业档案资料管理的思路

1.做好职能的延伸

在供水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经营管理的目的决定了其职能和任务, 在现代企业中,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再加上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 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 对供水水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升, 为了充分的满足这一要求, 供水企业就需要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进行创新性的延伸, 而创新的主要依据就是档案资料[4]。在利用档案资料为提高供水水质服务时, 除了要通过利用者来实现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之外, 还需要强化企业的信息开发职能,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基于此, 供水企业在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时, 就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对于文件的形成与积累, 要进行科学的控制, 以便于实现科学的文件管理, 第二是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控制时, 逐步的实现智能控制, 并将档案利用的重点转为咨询、编研等。

2.实施管理的创新

在供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逐步的实现区域化联网供水, 由此一来, 在水量、水质、水压等方面的要求将会非常的严格, 市场对于供水的需求是不断地变化的, 供水企业在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时, 就需要以相关的信息为依据, 而信息则来源于档案资料。如果供水企业的档案资源依然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寻找相关的资料时, 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同时也会对供水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 在进行档案资料管理时, 需要从电子文件形成时期就开始。在进行档案信息传输时, 需要经过多个交换设备, 为了避免存储转发的存在, 需要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一条链路, 这样一来, 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接收端准确的接收档案资料, 保证档案资料的原始性, 提升其使用价值[5]。

3.促进载体的改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档案存储方面, 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原来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现在的数字化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存储, 不仅提升了档案资料存储的数量, 同时, 还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实现了企业管理和信息共享。在供水企业中, 档案资料的复杂程度非常高, 除了基本的文书档案, 比如生产技术、人事劳资、物资设备等, 还包含供水用户文字资料、照片资料等, 而在这种类繁多的档案资料中, 大多数都是实验图纸[6], 在以纸质的方式来进行保存时, 不仅需要保存的档案资料非常多, 而且比较容易发生损坏、丢失等问题, 但是如果这些档案资料以电子的方式来进行保存, 那么保存的便利性及有效性将会得到显著地提升。同时, 以电子为载体进行保存时, 检索的速度比较快, 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避免了找寻时间的浪费, 有效地将工作效率提升。不过, 在利用电子方式存储时, 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 供水企业在利用电子方式进行档案资料的存储时, 还应该加强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 通过相应的技术来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从而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

四、结论

随着供水企业的发展, 其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并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 就需要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通过职能的延伸、管理的创新以及载体的改变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这样一来, 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实现良好的发展, 并供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促进供水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4) :74-76.

[2]王苏月.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 2010, (2) :5-9.

[3]聂虹.新形势下企业档案收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风, 2015, (7) :278.

[4]李萍.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15) :175, 181.

[5]张蓉.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13, (31) :238-239.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7

第53期

宜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2009年4月10日

萧山:新建原水检测室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原水污染,切实提高主取水泵站处置突发性原水污染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用户喝上放心水,日前,萧山水务三江口取水泵站原水检测室正式成立。

该检测室主要负责取水泵站江面巡视;取水口在线仪表数据监测和校对;高锰酸钾投加指导工作和原水水质分析工作。其中原水水质分析由原来每星期检测1~2次改为每个工作日检测一次,如果水质出现异常还将视情况增加检测频率。原水检测室主要检测原水中的十项常规指标,具体为: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和氯化物。为做到数据共享,检测数据将通过萧山水务集团内网予以公布。(摘自《中国供水节水报》)建议:随着安全饮水工程的即将竣工,各乡镇水厂都不再有日常水质检测环节,源水的检测更显重要,应切实重视和加强水源质量监测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安全供水。

哈尔滨:在逆境中突困前行

一、多重并举提升管理质量

供水公司和基层单位签订了奖惩分明的责任状,在责权利上动真格的。公司责成质检部兵分几路深入各个基层供水公司进行收费上的管理督察,对漏收的、少收的、没按行业标准收的等诸多责任上的、人情上

1的、内部管理上的问题进行查处,形成了“不用加鞭自奋蹄”的工作热潮,也让公司的收费管理形成了纲举目张的良性循环机制。

同时,供水公司每月一次业务分析会,象解剖麻雀一样,将各单位完成的水费、污水费出帐率、回款率等情况在会上进行通报,实行阳光管理,把问题一一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怎么办?谁家的问题谁领帐,有黄牌、有警示,有当场能够解决的方案,问题越析越明,动力越鼓越足。

其次,实行星级调收员考核评选工作。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四届星级评选。星级评选,动态管理,星级降低,薪酬降低。

二、科技投入堵漏增效

采集数据启用条码抄表器。为了提高抄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收费方式,采用了捷宝A188条码抄表器抄表。并制订了《条码抄表器的使用管理规定》,开发设计了条码抄表器抄表管理程序,分期对抄表人员进行了条码抄表器使用管理培训。条码抄表器的推广使用,提高了抄表入户率和抄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科技手段堵塞了调收方面的工作漏洞,提高了管理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记录数据启用电子帐本。废除了旧有手工账卡的使用,科学设计了新账本,按照计算机编程程序自动打印帐页,每名调收员每年只需单、双月两本账,即可登记全年可用数据项。把企业科技化管理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各种管理费用十几万元。

优质服务赢得用户。每到事故高发季节,供水公司都组织力量,对管网维修、检修维护进行事前的防范。对城区的管线进行了重新的普查落图,对井室井位进行了跟踪定位,对管线抢修做到了军事化的管理。擦亮服务窗口。制定了“对外服务十不准”和“窗口人员行为准则”、“一站式”服务制度。以办事实效、规范着装、挂牌服务、优质服务等为内容,定期对服务窗口进行抽检、考核。同时,定期举办窗口人员培训班,提高了窗口的对外服务质量。

多种形式为民服务。以突出服务为中心,及时了解各类用户日常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推行对外服务“八项制度”,从制度

上为保证服务质量提供行为规范。二是坚持用户走访制度,解决用户在供水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三是开展共产党员服务队进社区活动,与社区互动。

增供扩销畅通发展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管网施工速度,促进新增用户早投入、早用水。一是发展用户。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半径,把城乡结合部的新建小区,发展为自来水用户。二是争取用户。对现管网内依然享有政策使用深井水的用户进行争取,通过超前化、全程化、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争取用户,将优质服务和增供扩销相结合。

(摘自《中国水星》)

长沙:管网工程管理强调程序控制

为加强管网工程建设管理,长沙水司推出了新的《管网工程管理办法》,力求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的细化,确保管网工程管理的各个程序得到较好控制。

城市供水管网工程一般都由供水企业内部的施工队伍承揽,且从立项到投入使用之间的环节多,容易导致成本不透明、质量把关难、材料进货品牌不清、标准不严及结算建档资料不全等情形出现。该司推出的新《办法》所定的四个章节和27个规范附件,其核心就是,细化管理,使管网工程的每一个程序严谨透明。与过去相比,要求更加具体:程序流程有严密的设计,若哪一个程序少了环节,便无法进入下一程序。通过程序控制,使成本透明,质量和安全制度的执行衔接紧密,建档、结算、审核过程严实而无法留下空档。其中相对过去最大的不同是,将管网工程按给水管道的功能性质和规模分类为输配水管道工程、接户管道工程、零星工程,明确了施工中必须遵循的流程细节,真正做到了过程管理精细化。在接户管道工程中,即使是私人用户的小工程和零星工程工作流程也专门作了程序规范。如:移表和改管的小工程也有手续办理和资料准备移交要求。规定种类管道工程施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备专职施工员、资料员和兼职安全员,主动接受设计、建设、监理、质监等相关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竣工通水前必须进行管道冲洗,在水质监测站人员对冲洗验收合格后方能并网通水。规定施工单位在新

装管道通水及管道附属设施安装后20个工作内向工程所在分公司提出预验收申请;工程预验收合格后25个工作日内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供水公司接到施工单位的竣工验收申请及合格的竣工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会。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45个工作日内将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交供水公司管网管理部,管网管理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资料审核交水业投资公司审计部,审计部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结算审计。对施工的图片资料准备作了很细的规定,如:开工前(放线时)的地形地貌;沟槽开挖后的面貌;沟槽填砂情况及覆土情况、有固定参照物的管道平面位置全景等。管道走向变化段、管道折点、变径点、交叉点、接驳点、支墩、钢管焊接和钢管防腐安装施工情况,管道上所有设备(阀门、水表等)检查、安装;管道上所有附属构筑物砌筑状况。还特别要求照片的像素必须达到400万像素以上,并显示时间、地点、工序名称、桩号、或住宅单元门牌号。开工前地形、地貌照片必须每100米一张。施工安装过程照片必须清晰、真实反映现场情况。

以前,接户管道工程因为工程量小,没有专门作要求,也因此出现过问题,为此,《办法》特别要求监理过程表须反映各关健工序的检查情况,即:管材、管件、阀门、红砖等原材料的现场检验记录;管道接驳检验情况记录、焊口验收记录、回填质量检验记录、地下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地基基础检验记录等施工记录;管道轴线位置、标高等测量复核记录和关健点均须附工序监理照片。还明确规定所有管道安装工程质保期为2年。公司管网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为,新的《办法》最大的特点是,过程控制精细化,责任要求精细化,成本计算精细化,标准执行精细化。每一道程序往下走,都是用表格、数据和图片说话。只要是需要甲方付款的项目,哪怕小到材料配件的出处,几百元的户表安装,都视为一项的工程,所执行的标准、流程和建档规则均不能有空缺,由此求得管网管理的各个环节免除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情况的异同而异的现象出现。(摘自《中国水星》)建议:不论是大的饮水工程还是小的用户接水,均需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全过程,制订一整套严格科学的规范制度。这样,能有利于促进日后管网维护、资料查找及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平阴: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

为集中发挥广大干部职工智慧,为公司建言献策,平阴水司实施提合理化建议制度6年以来,共计提出建议1860余条,其中,被公司采纳的建议1470条。

该公司规定合理化建议的内容:1是所提建议,对公司管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的;2是对公司和三产提高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该公司规定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方式:1是将书面合理化建议表投入经理信箱;2是通过电子信箱直接发送到经理邮箱中。

该公司规定合理化建议的处理方式:建议人提出的每条建议经过汇总、整理后,由企管办根据建议的内容分别发到相关的责任科室,有责任科室结合本科室的实际工作对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后,做出采纳和不采纳的意见。凡合理化建议一旦被采纳的,科室要坚决执行、落实;不被采纳的,不能统计为合理化建议的有效条数,同时将不被采纳建议的理由再返回建议人予以说明。

该公司规定每年评选5条最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在当年全部合理化建议中,首先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从中选择10条建议为候选建议,汇总后提交职代会代表再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前8条建议;最后,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前5条建议为最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按照“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60元;第三名:200元;第四名:150元;第五名:100元”分别予以兑现奖金和颁发证书。

(摘自《大商圈网》)

上一篇: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论文下一篇: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