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十篇

2024-08-20

小升初语文 篇1

面对此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 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的李颖教授分析得非常中肯, 其一:中小学教材体系存在差异。其二, 中小学语文教学相对封闭。其三, 中小学生特点存在差异。其四, 升学压力对教育教学存在影响。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 那就是中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差异。那么, 既然差异如此之多, 显而易见困难也就大了。但是抱怨也好, 叹息也罢, 路总是要想办法走下去的,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 才能摸索出一条希望之路。面对着刚刚走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孩子, 这小升初的语文第一仗怎么打, 是单刀直入, 一上课便进入第一篇课文的学习呢, 还是做一些铺垫;是板着脸孔说教, 还是贴近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因为它往往事关大局, 甚至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鉴于此, 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师自身先做足文章, 才能高屋建瓴, 弹无虚发

(1) 做一次了解性阅读。在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烂熟于心的基础上, 了解小学语文教学至少是五六年级语文教与学的现状。例如:新课标上对小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有哪些具体要求, 语文书上有哪些类型的课文, 孩子们都了解背诵过哪些古诗, 都接触过哪些成语、寓言故事、歇后语、俗语, 写过哪些类别的作文, 了解过那些中外著名作家、作品, 有过哪些语文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事先了解的, 尤其是对于初登讲台的新教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放下身段, 可以上网搜查, 可以向亲戚朋友的孩子借来书看看, 还可以向小学语文老师做些打听了解, 因为了解了这些后对于掌握初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以及指导自己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2) 进行一次两相比较。在了解性阅读中不难发现, 小学语文课标与中学语文课标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识字, 小学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 到中学增至3500个, 也就是说, 对汉字的认识、正确书写以及运用在小学就应该基本完成。但现实是残酷的, 我们会发现刚上初中的学生错别字百出, 形声字辨析能力较差, 汉字运用能力更是堪忧。再如:现代文阅读理解, 由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 小学阶段对一些揣摩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情感变化, 评价、抨击社会现实之类的文章往往要求不高, 试卷上也不常出现, 所以刚上初中的同学对此感悟不深刻, 表达不到位, 甚至害怕回避此类题目。又如:作文。小学课标要求小学生能熟练掌握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 但事实是有的同学连基本的一件事都无法写清楚来龙去脉, 更不用说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了。而到了初中后, 作文的要求即刻提升, 尤其是在大型考试中初一新生更显得力不从心。

(3) 实施一次调查统计。新学期伊始, 不妨用一堂阅读课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例如:让同学们选出小学课文中十篇给你印象最深的课文, 读过哪些名著, 喜欢读哪些书, 练过字没有, 有无写日记的习惯, 喜欢写作文不, 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怕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渴望在语文课上学到什么知识, 希望有一个怎样的语文老师和语文课堂……我觉得如此调查既拉近了老师与同学的距离, 又实事求是地了解了学生们的需求, 以便今后的对症下药。

(4) 采取一些衔接性的调整措施。例如识字。针对上述的初一学生汉字掌握情况, 教师可传授汉字以形表意, 以声传意的奥妙神奇。把字讲活, 以讲字推进识字用字, 不宜急功近利, 认为汉字教学在小学就已经完成, 初中不再需要的看法尤其要不得。再如:小学老师上课肢体语言比较丰富, 情感调动比较充分, 还处于过渡阶段的初一学生, 也许还不太适应初中语文老师的有板有眼, 在这一方面尤其我们的女老师可以尝试改变。例如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第一篇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时, 就撇开那些机械空洞的文章分析, 而结合相关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理解, 这时候的语文课往往生动活泼, 摇曳生姿, 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有些时候我们不妨可以延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 让同学们有个过渡适应的过程。例如讲贾平凹先生《月迹》一文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环境的设置、语言的渲染, 营造出文中的孩子们在皎洁月光下追寻明月的温馨浪漫的氛围。至于这样的作文题目《春风拂面》《我心中的风景》《洒满阳光的回忆》等等, 我们不能一下子抛给学生, 而是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首先要讲清文题中的“春风”“风景”“阳光”这些词语的内涵, 再适当读一些范文, 让学生有个比较形象的“抓手”。

二、在做好自身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调整学生的思维与习惯, 为小升初的顺利对接奠定基础

(1) 改变几个观念。首先要同学们改变的是“考试观”。小学语文考试评价体系基本紧扣书本的, 考试题目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比较多, 大部分内容来自平时的练习, 考试题型也较为固定。但是, 初中的考试题型跟小学区别非常大, 课本内容基本不考, 死记硬背的更少, 多数是考查学生的文章阅读感悟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仿写”“口语交际”“名著阅读”之类的题型, 初一试卷上一开始就会出现, 而小学试卷上这类题型基本没有。所以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刚刚进入初一读书的同学改变以往小学时学习语文的观念, 应加强课外的阅读与语言的训练, 而非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应考。其次要改变的是同学们的“学法”。小学里多半是老师讲, 而且会重复讲, 重要的还会要求记下来背, 所以大部分同学只要紧随老师的步伐就可以应付了。但是到了初中老师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且老师的讲解很少重复, 更多的是需要同学们理解并逐步形成能力。当然, 学好语文仅靠这点远远不够, 我们必须广泛涉猎各类书籍, 初中生的阅读不应还停留在小学生的审美基础上, 而要有所深入, 特别是要接触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 这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经典美文》一类的杂志。除此之外, 还需规定学生读一些初中生必读书目, 比如:《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等。在读的同时可以做一些摘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点评、精彩语段赏析等之类的相关练习。

(2) 养成两种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广泛阅读, 深入思考的习惯, 用阅读滋养语文, 用思考积淀生命。其次, 要养成做读书笔记, 记日记或者随时捕捉灵感的习惯。这样才能日积月累, 形成底蕴。

(3) 期待一份收获。有了以上的基础功课, 我们就可以在坚持中期待, 期待一份能恒久影响我们生命质量的沉甸甸的收获了。

小升初语文 篇2

一、学生腔、文艺腔、八股调

小升初后学生作文的不良现象主要有几点:

(一) 没有摆脱“奶声奶气”的学生腔

小学生写作文有点“奶声奶气”未尝不可,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应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会写复杂一点的记叙文, 渐渐地走出作文的“婴儿期”, 在语言组织上要尽量干净、利索。学生腔存在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的有四点:一是生活面太窄;二是阅读量不够;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四是一些老教师的影响。

(二) 没有摆脱拿腔作势的“文艺腔”

上初中的孩子特别愿意玩抒情, 包括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都喜欢玩这个。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猛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 小孩子们很少用“我”来表达事物, 但大一点的孩子愿意提出“我”的主张, 到初中阶段, 孩子们处在青春前期, 表现在作文方面就是写什么都“欲说还休”, 很模糊、朦胧, 看完一遍不知道到底说什么。

(三) 没有摆脱按部就班的“八股调”

有时看作文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的作文虽内容不尽相同, 其他如语言、结构, 甚至主题却都差不多。在写作教学中, 老师愿意给学生一个“瓶子”, 让他们往里面装东西, 这很方便, 也很容易操作, 见效也快, 尤其是在一些作文班更愿意使用这种方法。

(四) 没有形成一种好的“行文习惯”

行文习惯看似不重要, 其实它往往很关键。有的学生拿过一个题目就写, 速度很快, 善于凑字, 但质量不高, 有的学生存在使用标点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毛病。

二、功利化是病根

造成以上毛病的来源有很多因素, 但功利化的写作是造成这些毛病的“病根”。

小学学作文是为了考初中, 初中写作文是为了考高中, 非常功利化。在一些学生的意识里, 作文这东西往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要考试过得去就行。家长们更是有这种想法。这种“功利化”的种子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埋下的。为了适应标准化考试的需要, 作文被人为地分成条条框框, 名目繁多:文化作文、想象作文、绿色作文、人文作文……总之, 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让人看不懂。这种条分缕析, 不过是一种适应考试评判的标准而已。很少有人把作文看成是内心的需求、成长的需求、精神的需求, 因此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适应考试模式的思维方式, 越适应越能得高分。这种方式让我们离作文的本意越来越远。我们会越来越不习惯从生活本身去观察事物、滋养心灵和关注世事。

三、阅读的缺失

实际上, 我们同学作文衔接不好很大程度上还是“阅读断层”引起的。在小学到初中这个敏感的阶段出现了“伸缩缝”。

我们来看一看教学大纲中对于阅读的要求:它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能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要求三四年级的孩子能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要求五六级的孩子能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100万字。而实际上, 很多孩子完不成这样的阅读数量, 有的勉强完成了但是质量却不高。在给孩子选择书目的时候, 我们经常从“有教育意义”的层面上去选择, 而不是从“人文”的或者“文化”的角度去选择, 因此经常选择二流作家或者不入流作家的作品给孩子们看, 甚至还推荐一些“垃圾书”给孩子们, 比如经过改编的四大古典名著、经过缩写的外国名著, 甚至给孩子们一些导读性质的文章去看。

四、深入生活无缝对接

要想把作文衔接做好,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一) 阅读要不断升级

我们都玩过过关游戏, 阅读有时就像玩过关游戏, 什么级别有什么级别的书看。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看一些难度稍大一点的书, 让阅读成为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有些刚看时很难, 看进去就好了。

(二) 深入到生活

“深入到生活的底里”, 这是当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论如何, 我们作文不好的最大毛病, 还是没有生活体验。教师主张家长或者老师给孩子们指导作文的时候, 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 记录下体验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写作。

(三) 对生活进行过滤

这种过滤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性选择, 一种是被迫性选择。有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高中, 他们对生活已经有了的一定认识, 已经具备过滤生活的能力, 即什么东西入文、什么东西不入文, 他们的精神成长与年龄保持同步, 既不“装小大人”, 又不“装嫩”, 写出的作文就符合自身成长的特点, 不矫情、不稚嫩。

总之, 作文的衔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衔接好了, 前面是坦途, 衔接不好, 前面可能布满荆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摘要:本文对小升初作文衔接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以及如何做好小升初作文衔接工作。

小升初衔接: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篇3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小升初语文 篇4

题卷

分享人:饿狼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10-09 阅读:35次 大 中 小

分享:微信

2014年长郡小升初入学语文真题卷

(三)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共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书写要工整。(8分)tàn suǒ

è liè

bào yuàn miǎn qiǎng()()()()ēn cì

juàn liàn

zī rùn

xiū zhù()()()()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咳()陌()府()挚()核()柏()俯()垫()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

()高望重()然大物 风雨同()北风怒()罪魁祸()兴高()烈()之大吉 不拘一()

4、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息”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休息;D消息;E繁殖;F利钱。请

为下面各词中“息”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序号)(1)川流不息()(2)一声叹息()..(3)传递消息()(4)还本付息()..

5、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中。(4分)

(1)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坐下的一瞬间,()身后有人揪住了我的衣领。

(2)我才知道,那位住在12号楼,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3)你()答应和他一起去公园游玩,就应按时赴约。(4)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任务。

6、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2)她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得不得了。(改为直接陈述句)(3)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仿写比喻句)(4)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缺点。(修改病句)

7、句子积累。(6分)

(1)请写出一句关于大自然的诗句。(2)请写出一句关于环境保护的标语。(3)请写出一句名人名言。

8、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1)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点悲凉。(2)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在地上。

(3)因为它们懂得自己一生曾给人们献出过一片片绿荫,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4)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顺序(填序号):

第二部分:阅读(共20分)

(一)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选段中加点字“佛”应读(0.5分)

2.选段中表现“我”想见到闰土的急切心情的词语有、(1.5分)

3.作者描写闰土外貌时抓住了三个特征,从文段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填空。(3分)

(1)表明闰土在海边经受风吹日晒很健康。(2)反映了江浙绍兴一带农民穿着方面的风格。(3)写出了他父亲对他的疼爱,也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 封建思想。

(二)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 轻轻)摘下献给妈妈,做她的围巾。

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订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

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

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

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 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

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 细细)地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

睛不好,总是缝一针,停一会儿。她那(悄悄 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

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 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2分)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仿写词语。(2分)谆谆教诲(AABC)

5、写三个成语夸夸妈妈:(1.5分)

6、文章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 后矛盾?为什么?(2分)

7、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1.5分)(1)(2)(3)

8、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1分)

9、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2分)第三部分:习作(共40分)

以下题目任选其一,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500字以上。

1、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优秀的同学,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你发现了吗?请介绍你一位同学的一两个优点,并用一两件事情举例说明。题目自拟。

2、题目:我要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策略初探 篇5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

1. 教学任务不同

小学阶段, 英语学习主要以简单的词汇以及日常对话为主, 侧重于听、说,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词汇和句型, 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 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不高。同时, 小学英语教材的趣味性较强, 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的兴趣点, 如, 小学教师通常会通过教学生唱“Weather song”这首歌, 帮助他们掌握“sunny, cloudy, windy, foggy”等表示天气的单词。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强。此外, 小学英语课程相对比较简单, 这就给教师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时间, 帮助学生巩固某一知识点,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

2. 教学内容不同

进入初中以后, 英语教材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词汇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语法教学变得更加复杂, 教材中阅读材料的篇幅也明显加长了, 而且, 阅读材料的趣味性降低, 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弱。

另外, 初中阶段英语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 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教学内容比较繁杂, 这往往导致学生进入初中后, 在英语学习中, 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现象, 使得英语学习效率降低,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3. 测评内容不同

进入初中以后, 英语的测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小学阶段的英语测评方式为“现学现考”, 且测评的内容较为简单, 教师会针对这些考点, 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因此, 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进入初中以后, 测评的范围不断拓展, 测评时, 虽然仍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但对词汇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生词的出现频率较高, 阅读材料涉及的话题也更加广泛。同时, 在英语教学中, 多数学校为了实现与中考接轨, 在初一年级就引入中考题型, 因此, 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 必须在全面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 并有效地整合这些知识, 力求能够灵活运用。然而, 这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 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 小学与初中英语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测评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是造成小升初英语教学脱节的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心理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在小学和初中英语之间搭建一级阶梯,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小升初的过渡教学。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1. 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有兴趣。”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把打开学习殿堂之门的钥匙, 这种兴趣越浓厚,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也就越强烈。然而, 笔者做过一些问卷调查:有的学生反映初中老师上课呆板, 课堂成为语法教学课, 不够生动活泼, 缺乏课内活动, 比如, 对话、表演等。究其原因, 是因为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上, 教师往往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带领他们在玩中学, 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 在你一言, 我一语的对话交流中, 学会英语。那么, 初中英语课堂真的就那么呆板无趣吗?其实不然, 我们不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大胆地做一些改进, 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以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 It’s raining!为例, 从标题可以看出, 本单元与天气相关, 因此, 教师在教授词汇时, 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各种天气情况, 具体方式如下:

T:Here I have some pictures for you, can you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过一些表示天气的单词, 因此, 他们不难说出以下词汇: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snowy等。以词汇为基础, 我们可以对句型进行延伸, 让学生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 回答以下问题。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cloudy/windy.

当学生进一步熟悉该句型后, 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活动:

T:Now you are a host/hostess from CCTV, please give us a weather report with the given picture.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下列句型呈现: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Here is the weather forecast!Today is Wednesday.

Beijing is sunny.Boston is raining.Moscow is snowing.And it is cold.Shanghai is cloudy...

2. 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浓厚的兴趣加上有效的方法, 无疑会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在日常学习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体验成功的乐趣。

(1) 帮助学生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

升入初中后,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面对单词听写本、家庭作业本上的红叉, 他们常常视而不见。这样一来, 原来会做的题目, 现在依然懂, 原来出错的题目, 现在依然不懂, 练习就形同虚设, 效果差强人意。所以, 初一学生一进校, 笔者就对他们提出要求, 无论任何作业, 都必须订正。这样一来, 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错误, 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笔者还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 记录单元检测中的错题及错因, 以备随时浏览, 反复巩固, 尽量避免多次犯同样的错误。

(2)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 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浓缩的过程, 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学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提高他们浓缩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能力。要做好笔记, 学生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 全神贯注, 与教师的思维进度保持一致。做笔记时, 要着重记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新观点, 但不必逐字逐句地记录教师的原话, 可自己组织语言, 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 提纲挈领地记录。做完笔记后, 学生可以在四人小组内交换阅读, 按数量和准确度评分, 评价课堂笔记的质量。

(3) 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连单词、句型和课文都背不熟的学生, 很难想象如何能学好英语。我们要坚持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 教师可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背诵素材, 可以是单词、句子, 也可以是对话、短文。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加强方法上的指导, 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片和思维导图辅助记忆, 以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B 2b为例, 对初一的学生来说, 如果教师要求全文背诵, 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鉴于这种情况, 为了降低背诵的难度, 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我们可以借助图片, 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具体操作如下:

此外, 对于已经背诵过的内容, 教师要提醒学生经常复习, 不断强化, 最好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4) 培养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英语的习惯

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英语比利用整段时间, 比如, 一节课, 几个小时学习英语的效果好得多。尤其是记忆单词。短时间内记忆的单词遗忘率高。而靠平时积累的单词在大脑中的印象会更深。笔者让学生准备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每天抄几个单词, 课间、上学路上、睡觉前, 都可以背一遍。因为单词少, 花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既不会觉得疲惫, 又不会产生厌倦感, 但是, 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改进教学方法, 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情感交流

在小学阶段, 大多采用直观法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感知语言材料的过程中, 完成学习任务。进入初中以后, 英语的学习, 既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知, 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理性思维, 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单向传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运用理性思维, 从多角度出发进行英语学习。教师不但要讲解语言知识点, 而且还要利用文本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

此外, 我们不可否认, 情感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因此, 进入初中后, 教师要承载学生情感的寄托。在刚入学时, 教师应该坦诚地和学生交流, 谈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 真诚耐心地对待学生, 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用爱心感化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 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针对初一学生, 英语教学评价要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适应过程, 英语考试和检测既不能太简单, 又不能太难, 要努力做到难易适中, 既要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知识, 保持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又要兼顾当前所学的新知识, 让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 掌握新知识, 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科学、适度的检测, 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以便教师不断修改、调整教学计划,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率。适度的考试检测, 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 科学地调整学习计划, 改正不足。初一英语的检测考试, 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又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还要同时兼顾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知识, 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

另外, 教学评价要转变唯分数观, 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多给予一些有感染力的、积极的、甚至是夸张的评价, 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 体验成功的喜悦, 减少焦虑情绪。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教师应根据他们已有的学习基础, 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要做到褒贬相济。

小升初语文 篇6

“小升初”家长很务实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 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德国的学制一般是孩子3岁进幼儿园, 6岁入小学, 小学学制是4年, 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 多数学生从升入中学起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 目的比较明确;到初中 (五年制或六年制) 毕业后第二次分流, 再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而定。

据介绍, 德国小学阶段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给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 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没有各科成绩单, 而是以教师评价作为学习水平的考量。

从来自德国巴符州的小学毕业生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德国家长对孩子的“小升初”的选择:2009年巴符州小学毕业生总人数为10.6万人, 其中40.2%的学生进入文理高中, 34%进入普通中学 (实科中学) , 其余24.6%的学生则进入了职业预备学校。

巴登符腾堡州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董事经理贺文尔先生说:“相对来讲, 德国是一个分配比较平均的国家, 大学毕业后就业的普通职员和一个技术工人的税后收入没有多大的差别。”他解释说, 德国有工龄工资的说法, 很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能够更早进入社会工作, 可能几年后跟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和发展前途是一样的。“德国大学宽进严出, 在很多德国家长看来, 孩子进入大学未必能顺利毕业, 还丧失了最佳的职业培训的时机, 与其让孩子在痛苦的学业中煎熬, 还不如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职校生免学费拿工资

据了解, 德国每年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 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面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 是国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双元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 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德国没有所谓的中考, 学生初中毕业后, 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一般来说, 学生先跟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同时学习理论性知识。在学校是学生, 在企业是学徒, 这就是所谓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 大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 约1/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 可见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占主体的。学生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还可以同时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选择就业, 也可以选择深造。

克恩里伯斯公司是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 主要生产各类精密弹簧、精密冲压件、纺织元器件等。克恩里伯斯公司负责培训的施丹姆博士指着一张实训课程表说:“我们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 主要培训机械工、工业采购等方面人才, 还给大学做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这张表上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实习课程安排, 不同实习阶段的学生上课的内容和课时也不一样, 每个学生都配备4名左右的师傅进行跟踪指导。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培训, 从而拿到技工证书, 这也代表他具有了上岗的资格。据了解, 经过“双元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毕业证书有两个作用:一是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 即代表可以自己开业;二是进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 即可进入高等专科或技术大学继续学习。克恩里伯斯公司董事长施泰姆先生说:“在这里接受培训的中学生不仅不用支付学费, 每个月还能拿到400欧元左右的补贴, 可谓相当丰厚。”

多半学生不上大学

如果你来到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一定会被它的校园所吸引, 因为这里的校园就像是一个个工厂, 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可供操作和研究的大型设备。“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很多精英型人才, 专业人才中工程师占17%。”据了解, 德国每年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大学的比例通常不足一半, 其余的人要么进入三年制的高级职业专科学校学习, 要么进入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接受为期6个月至2年的职业培训, 考试过关后再经过一年的见习期, 合格后成为企业的工人。

在德国, 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及其与普通教育之间, 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德国的教育体系既能让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 掌握一门技术, 被企业雇用, 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 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发展, 横向彼此联系沟通。据悉, 德国大约有340所高等学校, 其中大部分是公立的, 大约有160所的大学、神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艺术学院, 约有3/4的大学生在这些学府学习, 其余的学生则就读于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校等。德国从来不组织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学生是继续读大学, 还是读职业学校, 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据统计, 2010年德国18~20岁的年轻人里, 直接进大学的有45%, 而读完毕业的只有29%。

在德国, 关于职业的选择并不是一次定终生的。你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获得技工证书后, 想工作可以工作, 想上大学还能上大学。在人生的各个阶段, 大学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但许多人只是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终生不上大学, 照样拿高工资, 受到社会的尊重。

机制上作保障

据了解, 在德国15~18岁的青少年中, 有60%以上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职业训练。政府为此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来加以保障。职业教育在德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85%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和企业, 其余由州政府列支, 学生就读期间完全免费, 每个月在企业实习还能领到400-800欧元不等的报酬。

小升初语文 篇7

据了解, 到2013年, 成都市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04所,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23%。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 是缓解“择校热”、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成都市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

意见提出, 这些学校内部实行一体化管理, 统一设置内部职能部门、统一规章制度等, 切实体现“九年一贯”。就教学而言, 这些学校将整合综合课程等, 重点推进5至7年级学科课程融合建设, 减少重复学习、机械练习, 防止小学高段教育简单“初中化”。

同时, 选拔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干部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奖励性绩效标准, 可在绩效工资总量内按不超过县域内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3倍标准确定。

成都市这9所学校为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成都双语实验学校、高新和平学校、高新新科学校、温江金马学校、彭州小鱼洞镇九年制学校、邛崃平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大邑安仁镇学校、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该意见要求, 这些学校的学生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六年级学生学业完成后原则上整体直升本校七年级, 六年级学生可不参加区域小学的毕业考试。

小升初大战:在北京“蹲坑” 篇8

进入5月底,北京已是夏天。要到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天气才会慢慢凉快起来。这天吃过晚饭,方欣怡(化名)带着儿子到楼下小花园散步。

闲逛中,方欣怡突然发现,跟儿子同校的一个邻居小姑娘,几个月不见,竟穿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校服。

方走过去跟小姑娘妈妈闲聊,才知道去年年底小姑娘已转学到了西城区,并且提前跳级上了初一。

方欣怡儿子跟小姑娘相差不过两岁,以前小姑娘妈妈总在抱怨小升初难搞,如今居然想出这招“曲线救国”方式……据说,小姑娘跳级前还未上完的课程,也是家里花大价钱请人课外补上的。看着场子里正跟一群孩子嬉闹转圈的儿子,方欣怡心里一阵添堵:再过几年,自己儿子怎办?先“蹲对坑”再说

方欣怡在朝阳区一家中资银行上班。四年前,全家从南方一座城市搬到北京。当时正准备上小学的儿子,也跟着来到北京。

由于户口不在京,让小孩上学曾让方家大为头痛。咨询过家庭所在地附近的好几所学校,它们都对非户籍孩子入学表示爱莫能助。最后千兜万转,还是方所在单位出面,以与学校共建的方式,最终让孩子进了海淀区一所小学。

眨眼几年过去,方欣怡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小升初又像一座黑色大山,开始一步步逼近自己的生活。

“蹲坑班”这个名词是近两年北京小升初圈子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一些重点中学往往开办一些针对小学课程的课外班或培训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讲授奥数、英语等课程。

在北京,由于历史原因,西城、东城、海淀三区教育实力最强,名校众多,也是每年小升初激烈竞争之所在。北京教育界一个流行的说法是:西城如高原,教育实力普遍拔高;东城如平原,不高不低,亦堪一马平川;海淀峰壑耸立,譬如丘陵,高者极高,低者极低。方家即处于以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海淀区。

春节刚过,方欣怡接到儿子学校通知:要求带孩子去海淀中关村做一次龙校选拔考试。龙校是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但龙校与“龙门客栈”中学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由于历年北京家长们对那些挤破门槛的优秀中学又恨又爱,于是各所名校有了不同的代称,比如北大附中被称为“御林军”,显示其皇家园林学校的由来;清华附中被称为“龙门客栈”,显示其武功高强;以及101中学被简称为“斑点狗”等。

尽管方家对小孩要不要上拔高班,有过纠结,但方欣怡还是坚持带儿子去参加选拔考试。让方欣怡惊喜的是:半个月后,小学重新开学,他们家儿子英语、数学全部得到了龙校的录取。

等到为龙校缴费时,校门口又是一大堵:每学期每门课收费2000-3000元,但前来等待缴费的家长从校门口一直拥挤到了校外几十米的马路上。家长们一边等待一边抱怨:等着送钱呵,还这么难?,一些比较懂行的家长们则私下在交流,认为这是一个“金坑”班,还是值得上。

原来北京小升初所谓的“蹲坑班”中,共有“金银土粪”四种坑,其中“金坑”,是指培训机构与未来所要就读的中学之前有直接关系,在培训机构上学的孩子,如果表现出色,很可能直接由培训机构向中学进行推荐录取;“银坑”班则是指培训机构与未来就读中学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一种课外辅导班;“土坑”班就更疏远一些,最差是“粪坑”班,即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只管收钱,不会理孩子与小升初有任何关系。

“夹心孩子”

新学期开学后不久,“蹲坑”班课程也顺利展开。龙校的课程难度系数比小学课本明显加大。第一周校外培训课,方欣怡在儿子书包找到一张培训班通知:规定凡上龙校的孩子,第一次上课觉得不合适,全额退款;上完第二次课觉得不合适,50%退款;如果上完第三次课,不管是否合适继续学习,一律不再退款。

这张通知单搞得方欣怡很是惴惴不安。每次孩子上完培训班后,方都会找出他带回来的一纷纷扬扬的练习卷翻看,发现英语基本都在上《新概念英语2》或《新概念英语3》的内容,数学基本都是奥数训练题。“比如1999年,一个青年说,今年我的生日已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出生的?”对这些拗口的奥数题,方欣怡开始还拿着去找单位同事帮忙,结果发现成人们大多脑筋无法急转弯,最终解题成了一场笑闹剧。

一个学期未上完,方欣怡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儿子明显露出学习吃力的症状。但所有的上课费已经缴了,而且如果这个班都坚持不下来,更遑论后边小升初选拔了。方欣怡很矛盾,找了个时间约儿子同学灏灏的妈妈咨询这个事。

“课肯定还是得继续上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灏灏妈称,即使他们家儿子不需要与其他孩子一样拼挤,但为了保险起见,最近也送他到了校外另一家大型培训机构去上了奥数课。“我担心未来上高中,是否还会与这个东西有关,先备着没错。”

在灏灏妈那儿,方欣怡知道,在北京,为争夺优秀的中学资源,除了电脑派位这种广为人知的小升初升学办法外,竟还有其他15种升学方式,比如密选,即一般在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统测结束之后,尽管教育部门对学生统测成绩秘而不宣,但一些优秀中学希望能招到优质生源,于是中学总有办法找到统测高分学生,在小学推优之前,向目标高分生征求就读意见。被某中学密选上的孩子,最终几乎100%都能上到理想中学。

再有就是“点招”,即上某目标中学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办的培训班,然后由培训机构直接将优秀学生向中学推荐,这种命中率较高。

此外,还有“占坑”、“自选”、“推优”、“特长生”、“共建生”、“子弟生”、“双拥生”、“定向生”、“直升”、“寄宿”、“私立生”、“随班就读生”、“条子生”,以及“电脑大派位”等小升初方式,每种方式的操作路径均让人眼花缭乱。

方欣怡斗争一段时间后,决定再为儿子额外请一个家教补习,以便继续“蹲”下去。

获奖证书很硬

由于家住在全国最有名的两所高校附近,找家教补习的事倒没费多少心思。按约定价格,周五每次两小时,300元补课费。

前来上课的小伙子正在某高校读研究生二年级,数学系学生,更重要的是,这位高材生当年完全是因为参加奥数竞赛,而一路保送进这所最牛学府的。

每当方欣怡小心翼翼请教这名昔日的奥赛冠军时,发现其实直到今天,各种获奖证书还是小升初的硬道理。让方欣怡欣慰的是:研究生老师教得轻松,儿子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除了上龙校和课后补习,方欣怡不忍心再让儿子上更多的补习班,尽管她知道儿子同学中,有不少人同时上着几家“蹲坑”班,希望能同时增加几份录取希望。

进入5月底,今年小升初接近尘埃落定。方欣怡注意到,各小升初论坛里,就在学生家长们热火朝天讨论各种小升初路径、传授五花八门的秘招,或直接打听有无相熟人员在中学或市区教委时,一则今年北京市小升初“坚持电脑派位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政策全文就不时滚动在网页上。

小升初语文作文 篇9

从我记事时开始,那时候稚嫩无知的我,什么都不懂,犹如一只小犊牛一般。妈妈带我去吃饭,去那种高级饭店,我欣喜若狂地蹦起来,“好呀!好呀!”我走进饭店,一阵阵香气飘过,肚子就开始咕咕的叫了。不懂事的我,伸手去抓了一条干炸鱼,一下放到嘴里,心里乐滋滋的。我边吃边想,如果把小鱼种到土里,以后不就能长出许多鱼了吗? 我把地上挖出了一个坑,把小鱼放进去,再用土盖好,而且每天浇水施肥,可就是不见长。我一气之下把土又挖出来,可小鱼却消失了。我气馁的哭了起来,心想: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它就是不长,可我已经做的够好了。为什么呢?我委屈的告诉妈妈,妈妈听后哭笑不得。直到现在长大了,回味起往事,心里泛起一种可笑而又伤心的情感。童年是令人难忘的。

曾经,我记得自己把香皂吃了。那一天,妈妈和爸爸有事出去,放在桌上的香皂忘记了拿走。 我便伸手拿起香皂,心想:这肯定是好吃的,还好妈妈没拿走。“嘻嘻!”我边笑边大口大口的吃香皂,“咦,怎么没味道?”于是我张大嘴巴,一口吃了一半,谁知爸爸妈妈突然回来? 见到满嘴泡沫的我和手中的半块香皂,不由得大笑起来。童年不仅令人难忘,也让我感受到童年是无知的。

小升初语文 篇10

一、小升初英语衔接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 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以我校本届初一学生为例, 各个班级普遍出现一个让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学得好的学生真的很不错, 基础知识很扎实, 词汇量较大, 几种时态都已经掌握得很好, 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很差, 漏洞很多, 词汇量很少, 词性混淆不清, 几种时态使用得非常混乱, 究其原因, 我想有下面几个:

(1) “分化期”的提前。众所周知, 像苏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 所以, 升入初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六年的英语, 而在这六年的学习中, 因为各种各种的原因, 一部分孩子渐渐“掉队”, 而且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 英语学习的“分化期”已经从我们过去讲的初二提前至初一甚至是小学高年级。

(2) 地区差异。每年的初一新生, 除了本地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之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刚从外地转来的孩子, 由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产生了英语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发展, 这些孩子在老家往往只学过一两年英语, 进入初中, 他们和已经学过六年英语的孩子相比, 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也因此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3) 所用教材的不同。因为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些甚至是外省刚转来, 就产生了因为各个地方小学里所采用的英语教材的不同而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和难易程度的不一致, 升入初一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有脱节、跟不上的感觉。如果这些学生很刻苦, 努力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把原有的漏洞慢慢补起来, 就没有太大问题, 反之, 如果这些学生怕苦怕累, 不够刻苦, 缺乏钻研精神, 结果只会越来越差。

2. 小学“优良生”突变中学“学困生”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部分小学时英语成绩还可以甚至很不错的学生, 进入初中没多久, 考试居然亮起了“红灯”, 这种明显的成绩反差不仅让学生沮丧, 让家长困惑, 也让老师头疼。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 我发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基本有以下几个:

(1) 教学着重点不一样。与初中阶段相比较,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没有太多的升学压力, 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例也小于语文和数学, 而且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其英语教学的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只要学生能听、会说, 基本就达到教学目的。当然, 从语言学习本身来说, 的确是听说在前, 读写在后。可是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 一定得听、说、读、写一起抓, “四管齐下”, 这也正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着重点。另外,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还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教学方式的不一样。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相比较, 小学阶段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往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直观法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另外,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较容易, 教师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 所以大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升入初中之后, 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节奏快、要求高, 学生就会感到困惑和烦恼。

3. 学生英语基本素养差

我们发现初一新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比较差, 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 发音不准确。

我们发现很多初一新生的发音都不够准确。例如[m]和[n]、[s]和[z]、[u]和[u:]等等根本不会区分, 发音很混乱。正因为如此, 每年初一新生出现把[neim]读成[nein]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2) 不认识音标。

不知是否是因为小学阶段对音标教学的重视不够, 为数不少的初一学生都不认识音标, 自己根本不会拼读单词。而我们都知道, 英语的音标就像是我们汉语的拼音一样, 是我们自主学习时拼读生词的工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 书写习惯差。

初一新生中, 有很多人书写习惯差, 写法不准确, 字迹潦草。有的学生连书写体和印刷体都分不清, 而且已经形成定式思维, 很难纠正, 着实让人头疼。另外, 像句首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句末要有标点符号等, 全都不注意。有些学生虽然有标点, 但是根本不根据具体情况, 想写句号就句号, 想写问号就问号, 句号还会画小圆圈。

二、小升初英语衔接教学的对策

1. 适当降低要求、放慢速度, 努力营造良好的开端

我们在初一上学期一开始的时候, 不妨适当降低一些教学要求, 放慢一些教学速度, 注重在一开始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 尽最大可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有了这样的一个开端, 一开始落下的一些内容很快就能补上来。

2. 强化语音教学和训练, 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

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不掌握正确的读音规则, 会限制和妨碍学生识记单词, 影响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准确的语音、语调则会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 使他们难以进行顺畅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初一一开始要安排足够的课时进行语音教学, 从教授音标开始, 讲解发音规则和要领, 逐步纠正他们不够正确的发音, 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而且, 在这个过程中, 还可以把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有效的复习和巩固的目的, 使学生对单词的机械性记忆转化为理解性记忆。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英语学习同样如此,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踏进中学校门的第一天起, 我们就要努力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上如何听讲、做笔记, 如何按照“心到、眼到、口到”的要求来朗读背诵对话和课文, 如何做作业, 如何订正作业, 课后如何进行复习、预习等等。总之, 我们要从细微处入手, 教育学生注重细节, 端正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小升初的衔接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初中教师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 因为它不仅是小学阶段教育的延伸, 更重要的是它拉开了初中阶段教学的序幕。事实证明,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平稳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的这一学习过渡, 那么学生就能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以往那些小升初衔接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更重要的是, 这将对学生接下来的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 甚至以后的终身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金朝华.浅探小升初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策略[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10) .

上一篇:中小型空调下一篇:搞好外语教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