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效果十篇

2024-09-11

通气效果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正压通气的新生儿27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2]:孕周>34周或出生体重>2 kg, 经30 s初步复苏后有正压通气指征。排除标准为[3]:针对该研究274例新生儿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且获得了参与单位的伦理委员会批准。274例研究对象中男154例, 女120例, 体重1.88~4.55 kg, 平均体重为 (3.27±0.61) kg, 孕周35.5~45.0周, 平均孕周 (37.45±1.23) 周。根据新生儿出生日期的奇偶性分组, 分成了喉罩通气组 (128例) 和面罩通气组 (146例) 。喉罩通气组128例研究对象中男72例, 女56例, 平均体重为 (3.31±0.81) kg, 平均孕周 (37.11±1.91) 周。面罩通气组146例研究对象中男82例, 女64例, 平均体重 (3.11±0.42) kg, 平均孕周为 (37.88±1.03) 周。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孕周、体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新生儿均给予喉罩或面罩通气复苏, 氧气流量6~8L/min, 浓度约为100%, 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若30s后心率>100次/min, 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密切观察;若心率在60~100次/min, 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加压给氧;如心率不增快或<60次/min者, 则改气管插管及进行必要的胸外按压。喉罩通气组使用1号单管喉罩 (LMA-Unique TM, 新加坡Larygngeal Mask公司) , 采用盲插[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复苏方式后的整体复苏效果、起效时间、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统计学工具为PEMS 3.1 for Windows软件包, 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的整体复苏效果

128例实施喉罩通气的新生儿中, 复苏成功127例, 复苏成功率为99.22%;146例实施面罩通气的新生儿中, 复苏成功124例, 复苏成功率为84.93%。喉罩通气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显著的高于面罩通气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1054, P=0.0000) 。

2.2 两组新生儿的复苏时间

在起效时间和通气时间两项指标上, 喉罩通气组患儿的两项指标均优于面罩通气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635, P=0.0244;t=8.931, P=0.0000) 。见附表。

2.3 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复苏措施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8例实施喉罩通气的新生儿中, 无新生儿出现腹胀, 2例新生儿出现了胃食管反流症状;146例实施面罩通气的新生儿中, 4例新生儿出现腹胀, 2例出现了胃食管反流症状。两组新生儿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间数据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3.5588, P=0.0592;χ2=0.0176, P=0.8945) 。

3 讨论

临床数据资料显示[5], 在全球范围内, 死亡的新生儿中由于窒息而导致的人群比例超过了20%, 全部新生儿中有超过10%的群体需要相关辅助措施才可实现自主呼吸, 有超过1%的群体在相关复苏措施的治疗下才能生存。既往临床关于新生儿复苏的报道结果显示[6]:传统临床新生儿复苏方式主要以面罩通气为主。这种复苏方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密闭性不足的问题, 同时气管插管在很大程度上对实施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插管失败的现象, 不仅会导致复苏失败, 情况危急时可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有研究表明, 临床上已经将喉罩通气用于新生儿复苏的实践过程中, 并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 证实了这种复苏方式的有效性[7]。采用喉罩通气复苏可以在摆脱喉镜帮助的前提下迅速建立气道, 从而有效的获得通气[8]。与传统面罩通气方式相比, 喉罩通气插入更加便捷, 临床操作更加迅速, 新生儿的血液动力学相对更加稳定, 氧饱和度的临床改善效果也更好[9]。

该研究数据显示, 实施喉罩通气组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高达99.22%, 显著的高于面罩通气组的新生儿, 同时与国外学者的同类报道中的数据结果一致 (99%) [10];实施喉罩通气的新生儿复苏起效的平均时间仅16.01s, 平均通气时间仅为33.27 s, 这不仅及时改善了新生儿的缺氧状态,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后期的插管, 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在不良反应发生上, 喉罩通气组仅2例新生儿出现了胃食管反流症状, 没有发生呼吸道损伤和喉痉挛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这与过国外文献报道结果页也较为相似[11]。

综上, 在临床针对新生儿实施复苏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喉罩通气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复苏的理想选择之一。

摘要:目的 为了比较喉罩通气与面罩通气应用于新生儿复苏的临床效果差异, 从而为新生儿复苏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正压通气的新生儿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日期的奇偶性分成了喉罩通气组 (128例) 和面罩通气组 (146例) 。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和面罩通气,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复苏方式后的整体复苏效果、起效时间、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 喉罩通气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面罩通气组 (99.22%VS 84.9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1054, P=0.0000) ;2两组起效时间和通气时间, 喉罩通气组患儿的两项指标均优于面罩通气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2.2635, P=0.0244;t=8.931, P=0.0000) ;3两组新生儿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间数据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3.5588, P=0.0592;χ2=0.0176, P=0.8945) 。结论 在临床针对新生儿实施复苏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喉罩通气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复苏的理想选择之一。

关键词:喉罩通气,面罩通气,新生儿复苏

参考文献

[1]王婷, 张杰, 王娟, 等.经喉罩或气管插管连接行常规机械通气在全身麻醉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安全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1, 34 (10) :739-742.

[2]曾水和, 林立朋, 林世清.自主通气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中小手术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1) :255-256.

[3]张旭宇, 吴晓丹, 刘紫锰, 等.围手术期可弯曲喉罩通气对鼻内镜手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1, 17 (5) :424-428.

[4]马浩南, 李恒林, 车伟.深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替代通志, 2010, 48 (23) :1811-1814.

[5]林冰纯, 朱小瑜, 苏晋琼, 等.喉罩通气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和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0, 13 (5) :379-383.

[6]付学明, 安振平, 熊伟, 等.喉罩通气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10) :1538-1539.

[7]Schmolzer GM, O&apos;Reilly M, Labossiere J, et 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chest compressions during sustained inflations:a new technique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that improves recovery and survival in a neonatal porcine model[J].Circulati on, 2013, 128 (23) :2495-2503.

[8]Zhang K, Chandrakasan S, Chapman H, et al.Synergistic defects of different molecules in the cytotoxic pathway lead to clinical 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J].Blood, 2014, 124 (8) :1331-1334.

[9]吴志云, 查本俊, 王永盛, 等.鼻咽通气道-面罩自主呼吸下丙泊酚-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与喉罩自主呼吸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 33 (2) :178-181.

[10]Rodrigo L, Lauret E, Perez I, et al.Comments on"the jejunum of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hows molecular alterations in the tight junction signaling pathway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mucosal pathobi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J].Am J Gastr oenterol, 2014, 109 (8) :1290-1291.

通气效果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41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对患儿进行X线胸片检查, 出生6 h内胸片检查可见患儿的双肺有均匀的弥漫性的网状颗粒样阴影;12 h内患儿有呼吸进行性加重的情况出现。患儿出生时的体重均在1800 g以下, 且胎龄在36周以下;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征象在Ⅱ~Ⅳ级, 动脉氧分压不超过60 mm Hg, 二氧化碳分压在50 mm Hg之上。

排除标准: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心脏疾病;有其他先天性的遗传病[3]。

按照患儿的通气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儿20例, 采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21例,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患儿中, 男13例, 女7例;患儿胎龄28~35周, 平均 (31.7±2.3) 周;患儿出生时体重992~1756 g, 平均 (1452±219) g;患儿平均日龄为 (3.3±1.2) d。观察组21例患儿中, 男13例, 女8例;患儿胎龄28~35周, 平均 (31.9±2.7) 周;患儿出生时体重1010~1743 g, 平均 (1441±234) g;患儿平均日龄为 (2.8±1.1) d。两组患儿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维持血压、预防出血、维持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保温与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和保护, 同时对患儿进行持续的心电血氧监测, 定期进行X线胸片检查、彩超及眼底检查等。

对照组患儿给予正压通气治疗, 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 经口气管插管。设定呼吸机的初调参数是:吸入氧浓度 (Fi O2) 在0.6~1.0, 吸气时间为0.5 s, 吸气峰压在18~25 cm H2O, 呼气末正压在4~6 cm H2O, 呼吸频率40~60次/min, 呼吸比为1∶1.5, 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病情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情况等) 对其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和降低, 直至撤机。

观察组患儿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治疗,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经口气管插管, 插管时间小于20 s[4]。设定高频振荡呼吸机的初调参数为:吸入氧浓度 (Fi O2) 在0.6~1.0, 平均气道压12~15 cm H2O, 振荡频率10~15 Hz, 压力振幅8~15 cm H2O, 以能够看到或触到患儿的胸廓有较明显的振动为度, 呼吸比为1∶1.5。加强对患儿呼吸道的管理, 根据上机时间, 将治疗的总时长控制在1~7 d, 连接呼吸机的管道要做到每日一换, 插管要一周一换, 且通气治疗期间, 每两小时要对患儿进行后背叩击、吸痰和气道湿化一次。

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病情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情况等) 对其各项参数进行调整, 吸入氧浓度 (Fi O2) 的一般上下调整在0.1~0.2, 通过吸入氧浓度的调整保持动脉血氧分压在50~90 mm Hg;振幅调整一般在5~10 cm H2O, 保持二氧化碳分压在35~50 mm Hg。当患儿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通气良好, 血气在正常范围内, 且血氧饱和度超过90%的时候, 可以逐步降低吸入氧浓度至0.4 (Fi O2<0.4) , 在调整降低平均气道压至6~9 cm H2O后撤机。

1.3 疗效评价标准

将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 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且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患儿的肺通气改善显著, 血氧饱和度超过95%, 患儿的肤色红润, 能逐步脱离呼吸机通气支持, 并无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的情况视为显效;将患儿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且主要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和缓解, 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通气改善, 胸片较之前透亮, 血氧饱和度超过90%的情况视为有效;将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 生命体征不平稳, 需要持续的呼吸机支持, 经胸片检查无明显改善的情况视为无效[5]。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观察组最终显效16例, 有效2例, 无效2例, 死亡1例, 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患儿最终显效13例, 有效4例, 自行出院1例, 死亡2例, 总有效率85.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观察组患儿仅1例出现慢性肺疾病, 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对照组患儿发生肺气漏和气胸各1例, 慢性肺疾病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观察组血气分析值、氧合指数以及上机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花费等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病程进展快、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的特点[6]。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的肺泡广泛萎陷、表面物质缺乏、通气换气功能发生障碍, 常见于早产儿、体重过低的新生儿以及过期产儿中, 是儿科临床的危重症之一[7]。因而及早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着力实施肺复张的措施, 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 增加气体交换量对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实验研究数据显示, 高频振荡通气的气体交换效率高, 在平均气道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动脉氧分压的快速升高和二氧化碳分压的迅速降低, 显著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8,9]。本文对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治疗和正压通气治疗期间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也证实了上述的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患儿动脉氧分压显著高于正常通气治疗组的患儿, 二氧化碳分压的比较则相反。

当平均气道压相等的条件下,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患儿肺容量明显增高, 在振幅较低的条件下就能实现肺泡的扩张, 增加肺内气体交换, 且肺泡压力稳定。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气体的弥散对流, 肺泡膨胀均匀, 组织气体交换速度快。不同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因高通气压力导致患儿肺组织损伤的缺陷,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能有效保护患儿的肺功能[10]。

总之, 高频振荡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的肺氧合功能, 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尤其是对于重度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而言, 高频振荡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ARDS采用高频振荡同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患有ARDS的患儿21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并以同时期采用正压通气治疗的患ARDS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经治疗, 观察组最终显效16例, 有效2例, 无效2例, 死亡1例, 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患儿最终显效13例, 有效4例, 自行出院1例, 死亡2例, 总有效率85.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观察组患儿仅1例出现慢性肺疾病, 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对照组患儿发生肺气漏和气胸各1例, 慢性肺疾病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值、氧合指数以及上机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的肺氧合功能, 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

参考文献

[1]吴银弟, 王丹.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原理[J].安徽医药, 2012, 16 (3) :382-383.

[2]张明开.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251-252.

[3]毕仲江.高频振荡通气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23) :40-41.

[4]刘婕.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 :87-88.

[5]张蕾, 李秋芳, 陈观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5) :450-451.

[6]颜慧梅, 王小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3) :1976-1977.

[7]王英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27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6 (3) :1216-1217.

[8]赵晓燕.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国际儿科护理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10, 10 (23) :521-523.

[9]黄国盛, 毕雷, 闭雪兰, 等.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1) :36.

通气效果 篇3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机械通气;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11-01

重型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率高,抢救成功率较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各种原因常伴有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加重脑水肿。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脑缺氧,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GCS评分3~5分(已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者除外);无严重的复合伤;无肺、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1~61岁(40.51±9.51)岁;诊断:脑挫裂伤20例,脑干伤4例,颅内血肿9例。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1(41.51±10.31)岁;诊断:脑挫裂伤18例,脑干伤3例,颅内血肿12例。两组性别、年龄、伤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及护理,即给予降低颅内压、抗炎、激素、营养、支持及手术治疗;护理上遵医嘱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6h内或于手术后6h内建立人工气道,静脉泵入镇静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辅助/控制(C/A)模式。参数调节:呼吸频率(R)14~18次/min;潮气量(VT)6~10ml/kg;每分钟通气量(MV)100~120ml/kg;吸呼时间比(I∶E)1∶1.2~2.0;呼氣末正压(PEEP)2~3cmH2O;压力支持(PSV)10~15cmH2O;氧浓度(FiO2)40%~50%。

1.3观察评价指标①评价2组治疗后2h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②入院时、伤后第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SSS)[1]。③观察2组伤后1周内的死亡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2组治疗后2hPaO2、PaCO2、SaO2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2h观察组PaO2、PaCO2、SaO2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000)。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既可影响脑干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冲动的发出.也可影响中脑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导致呼吸节律的改变,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水肿明显,颅内压升高,大多存在呼吸抑制的情况,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加剧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预后。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脑缺血缺氧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是产生严重继发性脑损害的主要原因[2]。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后早期(6小时内)使用机械通气,2小时后各项呼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伤后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一周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薛维,张书琼.对照研究软通道微创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9):1307-1308.

通气效果 篇4

关键词:不同侧卧位护理,ARDS患者,通气效果,影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即是ARDS,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是常见危急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治疗的广泛应用,机械通气已经成为ARDS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且传统多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但其存在气管插管管路脱落、面部水肿和压疮等风险[1]。为了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需对通气体位进行改进。本研究探讨了不同侧卧位护理对ARD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44例资料随机分组。所有患者符合ARDS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均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除外不愿意合作者、侧卧位机械通气禁忌者。

侧卧45°组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2例,男、女各有42例、30例,年龄43~75岁,年龄平均值(59.13±5.28)岁。其中,经口气管插管有58例,气管切开有14例。多脏器创伤患者有35例,脑外科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有25例,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感染7例,重症胰腺炎5例。

侧卧90°组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2例,男、女各有43例、29例,年龄42~75岁,年龄平均值(59.68±5.11)岁。其中,经口气管插管有60例,气管切开有12例。多脏器创伤患者有34例,脑外科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有25例,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感染8例,重症胰腺炎5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B I PA P通气模式,其P E E P为5~1 0cm H20,吸气压力为15~20 cm H20,吸氧浓度为40%~60%。

在操作之前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理解配合。

侧卧45°组采用侧卧位45°体位护理,背部垫上翻身枕,使得胸部和床之间成45°,每隔2 h轮换1次。侧卧90°组采用侧卧位90°体位护理。翻身侧卧90°,伏在胸前软枕上。每隔2 h轮换1次。

两组护理操作中均及时为患者吸痰和叩背,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刻停止操作。每隔2 h变换1次上肢位置和头部位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机械通气平均时间;气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通气前和通气24 h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

舒适:机械通气过程无焦虑、躁动等现象出现,患者安静且配合;比较舒适:机械通气过程出现轻微焦虑、躁动等现象,但基本可配合;不舒适:机械通气过程强烈不适感和躁动,无法配合完成治疗[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过程舒适度比较

侧卧90°组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比侧卧45°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机械通气平均时间比较

侧卧90°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比侧卧45°组短,(P<0.05)。见表2。

2.3 气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侧卧90°组气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侧卧45°组低,(P<0.05)。见表3。

2.4 通气前和通气24 h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

在通气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在通气24 h后侧卧90°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侧卧45°组,P<0.05。

注:与通气前对比,#表示P<0.05;与侧卧45°组通气24 h对比,*表示P<0.05

3 讨论

ARDS患者以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等为主要特点,其死亡率高。

传统俯卧位通气技术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广泛,其可逆转ARDS患者重力作用下肺血流灌注,促进背部含气量的增加,减少血流量,改善通气情况,并减少肺内静脉血分流,促进氧合功能改善。但俯卧位护理患者耐受性比较差,容易导致呼吸机管路移位、扭曲和脱出,可增加护理操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目前,临床对于重症ARDS患者多建议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和俯卧位通气联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基层医院实施的难度比较大,不利于普遍推广。侧卧位通气具有实施简单、操作简单和舒适度良好等特点,且护理工作量少,对患者循环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促进痰液引流,有效改善氧合。同时,侧卧位90°通气可促使通气功能不良的肺泡和正常肺泡交换位置,促使肺组织通气均匀,还可将腹部、大血管和心脏置于有支撑位置上,组织其重量对肺部所产生的要作用,促进分泌物引流,可更好改善通气血流比和氧合,提高救治成功率[4,5]。

本研究中,侧卧45°组采用侧卧位45°体位护理;侧卧90°组采用侧卧位90°体位护理。结果显示,侧卧90°组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比侧卧45°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90°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比侧卧45°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90°组气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侧卧45°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气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气24 h后侧卧90°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侧卧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不同侧卧位护理对ARD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不同,其中,侧卧位90°体位优于侧卧位45°体位,患者耐受性良好,舒适度较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气管脱落等意外的发生,更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惠芳,徐宇红,岳静燕,等.俯卧位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23-925.

[2]王妮娜.不同侧卧位护理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46-48.

[3]杜津.体位护理对A R D 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2,14(5):705-707.

[4]张志刚,芦国芳,石斌,等.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卧位氧合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0,25(19):29-31.

通气效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入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100例,其中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5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1±1.7)岁。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6例,平均年龄(5.4±1.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29例,平均年龄(4.6±1.1)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症状均出现好转或者痊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使用经鼻插管治疗,采用GE心电监护仪对患儿进行持续血压、心率、心电图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持续仰卧位护理,观察组结合患儿个体差异给予体位变更护理,其具体护理顺序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每4 h更换1次体位。观察两组患儿在采用机械通气1、4、8 h血气状况,与此同时密切关注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氧饱和度。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儿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值<0.05时,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 h时治疗组患者PaCO2、、PaO2、SPO2以及PaO2/FiO2值分别为(39.47±7.25)、(105.62±12.62)、(0.94±0.016)、(241±31.12),对照组分别为(38.65±8.79)、(105.49±13.31)、(0.94±0.014)、(251±33.29),治疗1 h后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时治疗组各指标值分别为(43.58±7.55)、(128.15±12.54)、(0.99±0.011)、(275±48.51),对照组为(37.85±8.74)、(110.12±15.31)、(0.97±0.016)、(260±31.72),PaO2值以及PaO2/Fi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h时治疗组各指标值分别为(44.32±7.85)、(131.02±17.31)、(0.96±0.012)、(277±46.21),对照组为(38.15±7.74)、(113.42±16.31)、(0.95±0.017)、(266±36.98),PaO2值以及PaO2/Fi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为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疾病,为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当前临床技术不断进步,小儿危及病重的方法显著提高[3]。本次研究中,给予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改善患儿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必要的体位变更护理。体位变更是通过影响通气机制,改善患儿体内的肺血流情况,采用侧卧位或者俯卧位通气能够通过翻身床、翻身器以及人工进行实现。在护理过程中主要针对患儿心理、管路、引流袋以及相关导线等一些附属物、眼部与受压的皮肤进行护理[4]。具体更换体位时间间隔主要取决于患儿适应仰卧位通气的程度,通常情况下间隔4~6 h翻身一次较好。当护理人员监测到患儿血氧饱和度发生下降时,即可转换为侧卧位或者俯卧位进行通气。体位变更能够对机械通气的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主要通过机制与患儿肺组织通气以及血流比值和器在肺内的重新来进行作用[5]。采用仰卧位时,患儿肺脏分为下垂区与非下垂区,鉴于患儿胸膜腔内压依据重力方向,从下垂区到非下垂区逐渐增加,肺泡自下而上逐渐增加,因此肺通气在患儿下垂区集中较多。而出于重力作用,肺血流自下而上逐渐减少。当采取侧卧位或者俯卧位时,能够将患儿胸膜腔内压逐渐转为均一分布。从而明显改善患儿氧合指标,方便痰液流入患儿大气管内,与此同时加强引流,方便患儿气道内分泌物的有效排出。

本次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患儿个体差异给予体位变更措施治疗,其中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通过这一结果可以得知,使用体位变更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康复率,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体位变更在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治疗100例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患儿个体差异给予体位变更措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全部出现好转或者治愈出院。其中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采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来配合相应治疗,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手段,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从而减轻患儿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关键词: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体位变更,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洪修平.侧俯卧位通气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2(46):792-793.

[2]李传军,金霞.单肺机械通气患儿序贯性体位变更氧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13(10):761-762.

[3]曹真.仰俯卧位在新生儿呼吸衰竭辅助同期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13):54-55.

[4]彭茜苑,王祝芳,李玉梅.不同体位对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的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0):1165-1166.

通气效果 篇6

关键词:口咽通气道保护,洗胃,置胃管

洗胃术是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中毒的急救措施,是成功救治毒物、食物及药物中毒病人的关键之一。多年来,临床上置胃管一直都采用开口器、压舌板协助经口置管,并在洗胃过程中支撑牙齿防止牙齿咬管。传统使用开口器易移位、脱出,不能有效的固定胃管,易引起患者口腔黏膜及牙齿损伤。如何有效使胃管顺利安全置入并固定,做到既能避免口腔出血,又能减轻病人口腔疼痛,并使洗胃液进出通畅,一直以来是实施此项护理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4月以来,在给患者洗胃时采用口咽通气道代替传统金属开口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病例为2008年4月—2010年4月来我院急诊科的消化道中毒中意识不清及不合作病人140例。均为口服毒物或药物过量需洗胃病人,其中有机磷中毒44例、镇静药中毒52例、白草枯中毒10例、灭鼠药中毒9例、误服洗洁精3例、食物中毒7例、药物不详15例。依入院顺序依次排序分2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实验组70例,男22例,女48例;年龄16~64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昏迷病人22例。对照组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37岁;其中昏迷病人20例。两组操作者在操作技能上进行统一培训,标准统一。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用物按洗胃常规准备,增加一个口咽通气道。按常规方法准备体位,放置口咽通气道及插管用物。护士在置管时,对清醒合作病人嘱其张口,然后将口咽通气道直接放入口腔中,让自己含住即可;对于意识不清,可使用口咽通气道从患者一侧臼齿放入口腔,固定于上、下切牙之间。操作者左手辅助固定口咽通气道,右手迅速将洗胃管从口咽通气道一侧插入口腔至胃内所需刻度,置胃管成功后,妥善固定口咽通气道及胃管,之后操作者操作洗胃机进行洗胃。

1.2.2 对照组

用物按洗胃常规准备,对意识不清采用传统金属开口器,开启牙齿,然后将胃管插入至所需刻度,之后操作者需同时一手固定开口器,另一手固定胃管,洗胃机操作必须由助手帮忙。不合作病人应用压舌板,打开口腔,固定牙齿,防止咬住胃管,其他同上。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插管洗胃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②观察插管洗胃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管盘曲在口腔中,口腔黏膜牙齿损伤,洗胃液进出受阻等。③观察患者洗胃过程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数据经SPSS 10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使用传统开口器和口咽通气道插管所需时间及首次成功率比较 见表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2 使用传统开口器和口咽通气道置胃管洗胃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3 两组患者插管洗胃过程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发生呼吸困难1例,发生率为1.43%;对照组7例,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

3 讨论

3.1 洗胃置胃管使用开口器存在的诸多不足

多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洗胃多采用压舌板及金属开口器协助插管[1],并在洗胃过程中用开口器支撑牙齿预防咬管,临床应用经常出现口腔黏膜、牙齿损伤等,易引起呼吸困难。开口器为金属制品,压舌板为木制品,直接应用易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造成病人口腔出血及疼痛,增加了病人及家属不良感官刺激;外包纱布使开口器前端变厚,不易开启牙齿,也不利于清洁消毒;由于开口器的使用贯穿于洗胃的全过程,需要洗胃人员一手固定开口器,另一手固定胃管,就需助手帮助操作洗胃机,一人操作时常顾此失彼,造成开口器脱出,胃管脱出或被病人咬瘪等情况时有发生[2]。

3.2 采用经口咽通气道保护下行洗胃插管优于传统方法

3.2.1 易于固定,舒适感强,损伤小

由于口咽通气道是硬塑料制品,有良好的韧性、外表光滑、无锋棱、无毛刺,其硬韧性足以支撑牙齿而不易引起口腔黏膜的损伤,从而减轻病人疼痛,易于接受。口咽通气道主体为椭圆形,设计形状符合人体口咽和舌头体形,放于人体口腔中大小适中,正好压住舌体,并置于上、下切牙之间,防止牙齿滑动,不易移位。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因昏迷病人大部分可有咽反射,无主动配合,下胃管时无吞咽动作,故较意识清楚的患者操作困难。对于咽反射强烈的患者,经胃管刺激后,部分可引起咽喉肌肉的剧烈收缩、痉挛,胃管尖端被推至口咽,致插管失败[3]。也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声门关闭,呼吸停止,血氧下降。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严重者可导致猝死[4],故下胃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的关键。使用口咽通气道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又可以避免胃管进入气道,使插管顺利、安全。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时,在洗胃过程中又可以从口咽通气道内口插入吸痰管进行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2.3 保证洗胃的有效性

口咽通气道可压住病人舌体,防止舌头卷曲,提高了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并缩短了插管时间,减轻了对咽、食管、胃的刺激,避免诱发各种心身疾病的可能。口咽通气道置于上、下颌牙齿之间,能有效支撑胃管,防止病人咬管而影响洗胃液的进出;还可随时调整洗胃管的长度,使洗胃管前端多孔段完全进入胃内,保证胃内有效灌注压力,使其得到充分和彻底清洗;还能保证将胃内洗胃液彻底回吸引出,以免多入少出,使胃内压增高和胃过度充盈至毒物吸收加快。从而保证了洗胃过程中出入液量的平衡。

3.2.4 简单、实用

口咽通气道与金属开口器比较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容易接受,操作时避免了病人家属不良感官刺激。成本低,不明显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一次性使用,避免消毒不彻底而引起院内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马如娅.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5-189.

[2]曲希莲,任秀菊,彭志红,等.应用塑料开口器进行洗胃插管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53.

[3]张金华.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36.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策略 篇7

【摘要】 机械通气是外科抢救危重病人的常规临床应用策略,在病情明显加重并出现呼吸危象时,需要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来保持呼吸畅通,保证正常对机体器官的供氧,维持机体处于有效、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尽可能地为进一步抢救治疗争取时间并创造有利条件。在全面评估肺部病变的进展及肺外疾病的实际情况,把握撤机的条件及时机,在充分掌握疾病的演变、发展及转归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撤机。

【关键词】 机械通气;外科抢救;生理代谢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48-01

0引言

机械通气是外科抢救危重病人的常规临床应用策略,由于在各种危重病中,肺部是最为容易受累的靶器官,当其无法维持气体的正常交换时,就可能继发呼吸衰竭,轻者可并发肺损伤,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认为,在病情明显加重并出现呼吸危象时,需要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来保持呼吸畅通,保证正常对机体器官的供氧,维持机体处于有效、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尽可能地为进一步抢救治疗争取时间并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就机械通气对抢救外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应用策略,综述如下: 

1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1.1 有效地纠正严重呼吸性酸中毒

对于发生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的机械通气患者,主要的监测指标为C02分压和PH值,尽可能地将整个呼吸通气过程维持在动脉血的35~45mmHg 的C02分压和7.35~7.45的PH值范围内[1]。对于需要过度换气来将颅内压降低的患者应调整C02分压低于正常的水平,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并趋于急性恶化的患者应调整C02分压高于正常的水平。

1.2 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从而缓解组织缺氧的症状

对于发生低氧血症的机械通气患者,主要的监测指标为Ca02、SaO2及P02等,通过加上呼气末正压(PEEP)和将吸氧浓度增高来尽量维持动脉中的血氧浓度达到符合临床需要的水平。其主要适用于:对发生呼吸窘迫的病人进行有效缓解,防治肺不张,一般采取正压通气的方式;对合并呼吸肌疲劳的病人使之逆转,可配合神经肌肉阻滞剂或镇静剂一起使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发生呼吸抑制的危险;使胸壁保持其稳定性,尽量降低心肌或全身的耗氧率:对完全性丧失胸廓功能的病人,可采取机械通气尽量使其胸壁的呼吸矛盾运动得以缓解,并通过给予适当的通气协助肺膨胀[2]。

2 临床中常用的通气模式

2.1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间歇指令通气(IMV)模式

通气机依据指令对患者间歇提供正压通气,称IMV;通气机依据指令让患者在间歇期间采取自由呼吸,自主呼吸与指令呼吸达到完全同步,称SIMV。

2.2 辅助通气(AV)模式

此模式需要靠患者用力吸气来触发,合适调整并触发其预设通气条件及灵敏度是正确使用AV的关键。

2.3 控制通气(CV)模式

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

2.4 辅助 控制通气(A-C)模式

综合以上AV与CV的特点,一般依靠患者进行触发通气,备用预设频率以CV为标准,若用力吸气时亦无法触发备用频率时,通气机则自动以备用频率将其取代[3]。

2.5 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

通气机一般情况下以提供恒定气道压力的方式来协助患者吸气,尽可能使吸气的阻力缓解,并扩张肺脏,属于目前ICU中最为常用的通气模式,不仅可支持病人长期通气,还可提供相应的撤机技术。

3 机械通气的模式合理选择

具体机械通气的模式选择如下:对于病人合并严重呼吸中枢抑制甚至呼吸停止的情况,通常呼吸肌处于严重疲劳、麻痹甚至衰竭,应选用完全通气支持(CV);对于病人得到一定缓解呼吸肌疲劳的情况下,表明其部分具备能自主呼吸时,应注意观察并及时改用部分通气的支持治疗。有相关研究发现[4],合理选用部分通气支持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方面可有效避免病人由于发生呼吸肌萎缩进而产生对通气机的依赖,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治由于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另外,通气机与自主呼吸容易同步,因此,往往正压通气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的不良影响,可部分减少恰当应用通气支持的时间,从而也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改变病人适应通气的能力,将其逐步调整为通气的水平,密切观察病人在能够完全具备自主呼吸能力的时机,及时对其撒机。

4 撤机条件及时机 

外科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应用呼吸机有效改善病人的组织供氧,能促进病情向良性循环发展,但应用机械通气是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对于呼吸机的脱离,需要在全面评估肺部病变的进展及肺外疾病的实际情况,把握撤机的条件及时机,在充分掌握疾病的演变、发展及转归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临床一般认为肺外撤机的基本条件与时机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具备相对稳定的机体内环境。有研究表现[5],如何把握撤机的条件和时机,不仅需要参照常规的撤机参数,还必须严格遵守肺内、外的某些重要的指标,常用的肺内指标有小潮气量通气(PEEP=0)、血气恢复正常、胸片显示双肺野清晰、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无出现呼吸肌疲劳,以自主呼吸为主;肺外指标有肾衰进入多尿期、消化道功能逐步恢复、吻合口漏闭合、腹部病变基本稳定、机体创伤后情况相对平稳、休克得以纠正、胸腔感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症肌无力的危象得到良好控制、明显减轻脑水肿、明显改善继发肺水肿的负荷加重情况、明显改善脑缺氧情况及呼吸肌麻痹症状基本消失。临床中对于撤机的关键因素基本达到共识,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发展,合理选用呼吸机的不同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晓风,机械通气应用策略[J],医学信息,2009,22(3):386-387

[2] 解立新,刘又宁,不同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 31(10):56-72

[3] 叶宏伟,郑峰,冯玉峰等,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1, 27(1):56-59

[4] 褚明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策略新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 09(2):56-72

通气效果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0例, 其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41~78岁, 平均 (42.5±11.3) 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原因包括中毒、休克、溺水、急性胰腺炎、复合性伤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无创通气进行治疗。本次试验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对照组采用有创器械通气治疗, 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器械通气治疗, 对氧流量、潮气量、吸气压等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患者感到舒服为主。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发展, 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直至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稳定后才可撤除通气机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撤机后的情况, 如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院内死亡情况;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消失, 实验室指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 实验室指标部分异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或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心率等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撤机情况比较

观察组院内死亡1例, 对照组院内死亡6例, 两组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 (14/1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10/15)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病人数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 在临床上, 关于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尚未统一, 还缺乏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此作出说明[4]。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5]。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0例,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现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本次试验后,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血压、Sa O2、Pa O2、撤机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 发现观察组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无创机械通气事实上就是指机体与呼吸机的连接采用一个无创的方法得以实施, 具体就是通过经鼻机械通气、面罩机械通气、负压通气[6]。发生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方式, 能够不需要经过气管插管, 而直接通过患者面部、鼻腔来改善患者呼吸窘迫的情况[7], 从而缓解病情发展, 纠正呼吸衰竭的情况, 正是因为无创机械通气, 大大降低了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 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8]。本次治疗中, 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 治疗后患者呼吸、心率、血压、Sa O2、Pa O2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本次观察组治疗中有1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后, 出现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遵医嘱给予一定的镇定剂后, 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观察组15例患者现已恢复健康, 走向正常的生活中。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之一,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往往由于许多原因所致, 一般患者发生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胸闷、气促、紫绀等[9], 经专业医师诊治后, 发现其肺部可闻及明显的湿啰音[10]。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肺部毛细血管以及肺泡组织出现损伤[11], 致使出现氧合功能障碍, 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的情况, 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易发生患者死亡, 因此研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研究证明,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年均发病率为64%, 其病死率为42%[13], 且该病呈越来越上升的趋势发展。在临床上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过程中, 发现机械通气能够作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机械通气必然会发现一系列肺部感染的情况[14], 致使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采用无创性机械通气, 能够有效减轻呼吸机所造成的机体肺部损伤的情况, 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5]。随着医学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无创机械通气设备也随之得到大力的发展, 目前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的疾病上, 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气效果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8例,均为急性呼吸衰竭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治疗12 h以上的ICU患者。

1.2 方法

使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异丙酚组,静脉注射异丙酚0.25~1.00 m g/kg负荷量行镇静诱导,注药时间为30~60 s,然后改为微量泵持续静脉内泵入异丙酚0.5~4.0 m g/(kg·h)。咪唑安定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0.10 m g/kg行镇静诱导,注药时间为30~60 s,再以0.05~0.15 m g/(kg·h)剂量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入,维持理想平稳的镇静效果。

1.3 镇静效果评估标准

按R A M SA Y[2]镇静分级法,分为6级,1级:焦虑、躁动不安;2级:配合,有定向力、安静;3级:对指令有反应;4级: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级: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级:无任何反应。根据R A M SA Y镇静分级法,3、4级比较满意。

1.4 观察指标

采用R am say分级标准以维持镇静4级所需的时间为起效时间,记录停药及完全苏醒的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发生情况,持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 R)、无创平均动脉压(m ean arterial pressure,M A P)、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并记录用药前、镇静R A M SA Y 4级及苏醒时3个时间点的监测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所有统计使用的是SPSS11.0软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异丙酚组30例,男性20例,年龄35~75(55.4)岁,疾病构成情况:脑血管意外2例,颅脑损伤2例,A ECO PD 4例,重症肺炎2例,脓毒性休克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多发性损伤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咪唑安定组28例,男性19例,32~78(56.5)岁,疾病构成情况:脑血管意外2例,颅脑损伤2例,A ECO PD 4例,重症肺炎1例,脓毒性休克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多发性损伤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药物起效时间

异丙酚组为(36.0±6.0)s,咪唑安定组为(55.0±8.0)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药以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44.8±7.0)m in,咪唑安定组为(92.0±8.0)m in(P<0.01)。

2.3 停药清醒后再入睡

异丙酚组5例(16.7%),咪唑安定组11例(39.0%),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镇静满意时生命体征等参数比较

详见附表。

注:两组药物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4级时,H R、M A P和SpO2无明显改变(P>0.05)。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机械通气、有创监测、手术创伤等会感到非常的痛苦与恐惧,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差,常出现“人机对抗”或意外拔管。国外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病人中,约有50.0%的病人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3]。因此,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必须注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不使这些痛苦加重病人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保证医疗工作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镇静治疗应作为ICU内病人的常规治疗[1]。

目前ICU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为苯二氮卓类和异丙酚。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现已广泛应用于ICU镇静治疗,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迅速清醒,且镇静深度呈剂量依赖性,镇静深度容易控制[4],曾军等将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机械通气的镇静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异丙酚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咪唑安定[5],本观察中,使用异丙酚镇静起效时间很快,半分钟左右,而咪唑安定需要将近1 m in,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0.5 h左右,而咪唑安定需要1 h,白颖等比较了丙泊酚和咪唑安定镇静对拔管时程的影响,结果丙泊酚停药后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早[6],本研究与此相符。因此,需要快速镇静的患者应该首选异丙酚,由于异丙酚半衰期短,停药后迅速恢复自主呼吸,半小时左右可完全清醒,使拔管时间更早,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而咪唑安定停药后清醒时间更长,需要1 h以上,咪唑安定镇静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大于异丙酚,表明异丙酚长时间镇静无蓄积作用,特别适宜于ICU患者,尤其是全麻术后出现人机拮抗,又不能拔管需要短期镇静的患者,不影响对危重患者的神志和意识的观察,而咪唑安定的可控性不如异丙酚。异丙酚组患者苏醒后再入睡发生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也是因为异丙酚半衰期短,代谢彻底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都能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适量持续静脉泵入对患者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作为ICU镇静治疗安全有效,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使用。但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应予以警惕重视,尤其是心脏储备功能差、低血容量的病人,遇此情况,可适当予以扩容及多巴胺维持血压,临床上推荐异丙酚负荷量0.025~1.000 m g/kg,维持量0.5~4.0 m g/(kg·h),咪唑安定负荷量0.05~0.10m g/kg,维持量0.05~0.15 m g/(kg·h),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适当减量[7],然后根据临床监测、R A M SA Y等级和患者情况采用维持量持续缓慢静脉泵入。总之,合理运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镇静,能有效解决机械通气病人的人机拮抗问题,保证ICU内医护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893-901.[1]The Critical M edical Branch Association.ICU patient analgesiacalm treatm ent guidelines[J].Curr Surg,2006,26(12):893-901.Chinese

[2]RAM SAY M A,SAVAGE TM,SIM PSON BR,et al.Controlledsedation with alphaxalone alphadolne[J].Br M ed J,1974,22(2):656-659.

[3]NOVAES M A,KNOBEL E,BORK AM,et al.Stressors in ICU:Perception of the patient,relatives and health care team[J].In-tensive Care M ed,1999,25:1421-1426.

[4]周发春,徐昉.ICU机械通气病人的丙泊酚镇静治疗[J].重庆医学,2005,34(4):578-579.[4]ZH OU FC,XU F.The sedation with propofo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m echanical ventilation[J].Chongqing M edicine,2005,34(4):578-579.Chinese

[5]曾军.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机械通气镇静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27(5):11-12.[5]ZEN J.Conparison between propofol and m idazolam for sedationin treatm ent of m 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in ICU[J].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ians:For Internal M edicine,2004,27(5):11-12.Chinese

[6]白颖,周宁.丙泊酚和咪唑安定镇静对拔管时程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2):1308-1310.[6]BAI Y,ZH OU N.The effect of sedation with propofol and m i-dazolam to the tim ing of extubation[J].Foundation M edicine andClinical,2008,28(12):1308-1310.Chinese

通气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我院ICU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8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其中男性57例, 女性29例, 患者年龄为29~78岁。患者纳入标准: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2h;入院24h之内APACHEⅡ评分在17~25分的范围。

1.2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参照200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参照199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草案) 》。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ICU监护的时间、医院感染、VAP、死亡情况。同时由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很满意四个等级, 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作为满意率评估的依据。患者转出ICU或出院时做出评估。满意度评估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的全面性、技术水平、患者舒适度、相关治疗指导等, 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等表示,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我院综合性护理干预是在深化ICU机械通气监护、感染预防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加心理护理。

2.1 基础护理

(1) 加强基础监测。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入院的临床诊断、表现, 对其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痰液性状、气管导管内的痰鸣音、动脉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 然后将每日监测结果绘制成趋势图,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发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如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应及时向医师报告。 (2) 检查患者切口处有无感染或渗出, 并及时处理。 (3) 患者取30°~45°头高位, 适当抬高床尾。 (4) 用鼻饲泵行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液的温度要适宜, 浓度应由低到高, 输入速度均匀, 约为50~100mL/h。输入营养液时, 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肠鸣音、有无胃潴留发生, 并注意防止胃返流。 (5) 洗必泰口腔冲洗每日3次, 如果患者存在感染高危因素, 应增加至4~6次[2]。冲洗前要将患者的痰液、声门下分泌物吸净。一般由两人协同操作, 避免意外拔管。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洗手制度, 患者用物必须严格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7) 经常为患者更换体位,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预防褥疮。鼓励清醒患者及早开始下床活动, 若不能下床, 则要为患者活动四肢。

2.2 人工气道护理

(1) 气管插管成功后, 立即检测气管所处的部位及深度, 护理人员每班交接时检查导管深度, 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之间, 定时放气, 以减少黏膜损伤。 (2) 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 促进患者分泌物排出, 减少感染机会。 (3) 每日用温开水为患者清理鼻腔分泌物, 使用漱口液护理, 根据患者痰液量为其吸痰, 动作轻柔, 并注意吸痰管的更换及消毒。

2.3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护理

(1) 加强呼吸装置的消毒, 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机近端温度应保持37℃;及时倾倒冷凝水, 最大限度减少管道内冷凝水的产生;呼吸机管道按时清洁, 每周更换, 如有分泌物污染更要立即更换;使用无菌水为湿化器加水, 每24h应更换一次。 (2) 气管内滴入或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防止感染发生。 (3) 若呼吸道阻塞应注意迅速矫正套管位置, 增加通气量。 (4) 对循环障碍患者, 可适当降低通气压力, 缩短吸气的时间;通气反应不良的患者, 可适当调节潮气量以及呼吸时间比。

2.4 心理护理

(1) 护理人员要认真为患者解释病情, 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状况, 减少疑虑和担忧猜想。阐述病情时护理人员要善于使用积极引导的方式, 介绍相同病情的成功治疗案例, 教授患者配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使患者的注意力从病情忧虑向治疗康复的方向转变。 (2) 由于家属探视受到严格限制, 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沟通, 减少患者孤独感, 并向患者传递病情恢复的最新进展,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增加探视的机会。

2.5 ICU病区管理

(1) ICU病房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 湿度控制在60%~70%。 (2) 病房内严格无菌操作管理, 每日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3) 严格探视时间管理, 尽量减少人员探视, 且探视时必须穿戴隔离衣、帽子、口罩、鞋套等。 (4) 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指导,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3 结果

3.1 机械通气监护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VAP、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3.2 机械通气监护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与家属满意率为100%, 对照组为93.02%, 观察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讨论

机械通气是ICU中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3]。ICU患者病情危重, 自身疾病的困扰、人工气道带来的损伤、家属探视受到限制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明显的不适, 其心理压力还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 护理工作不仅要运用专业的方法解除患者身体上的痛苦, 更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方法, 涵盖基础护理、人工气道护理、机械通气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ICU病区管理等多个方面。心理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正视病情, 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加速康复。本组86例患者,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院内感染、VAP、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融合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 护理过程应重视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评价, 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华, 樊凌云.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5) :619-620.

[2]徐春芳.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0) :461-463.

上一篇:高考书面表达下一篇:GIS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