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七篇

2024-07-29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1

1 严格交接值班制度

夜班护理交接班的主要工作必须涵盖如下内容: 1患者体征变化、精神及思想状况、基本病史、药物治疗史;2重危患者需坚持按照床头交接的原则, 且交接班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有疑问需提供及时的解答并做好相应的临床记录; 3针对病房保存的药物、设备材料尤其是急救设备必须做好清点和保管工作, 以备不时之需。

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妥善处理

首先, 值夜班的护理人员其精神状态处于较为疲惫放松的状态, 中枢神经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下降, 容易出现注意力发散的现象, 加上夜班持续工作的时长较久, 这就需要加强夜间值班护理人员的观察力, 及时对患者细微的变化给予全面的严密的观察, 并具备专业的抢救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旦出现异常案例能应对自如。其次, 加强夜间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监测, 除了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水平以及脉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还需要加强注意观察、询问、检查以及分析等护理措施的实施[1]。其中利用听觉需要分辨患者的呼吸节奏是否平滑、均匀, 有无显著的痰鸣音、呻吟以及喘咳等系列异常的声响; 利用嗅觉需要分辨患者身体有无异位, 并严密观察患者具体的睡姿、体位、面部表情是否呈现出异常情况, 假如出现异常需及时上前询问了解清清楚, 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好。特别是针对患儿、老年患者或是患有心血脑疾病的患者就更应该利用听嗅觉观察患者有无异常现象, 加强监测和观察的力度以今早发现病情冰花并采取对策施治[2]。最后, 注重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观察, 这是为了及时抓住抢救时机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假如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异常就需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争取在最快的时间给予准确的处理[3]。

3 注重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夜间护理工作相对于白天的护理工作较为辛苦, 加上同人体正常的休息机制相反容易导致机体易出现惫态, 这就使得某些护理人员不热心于护理工作, 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不仅对护理工作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且也不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我科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教育学习活动, 让全体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夜间护理工作具备的重要性, 进而使得她们自觉践行护理职责, 对夜间护理工作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 投入必要的工作责任心, 很大程度提高了夜间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夜间陪护率从之前的25% 降至9% , 特需病房的护理质量也显著提高, 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由之前的不大满意提高为基本满意, 部分患者为十分满意[4]。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例如选择言传身教的方式, 让具备较高资质和资历的护士向低年级的护理人员传授相关的经验, 借助实例讲解的方式让她们正确认识到预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5]。另外向她们讲授一些护理应急案例的经验和体会, 例如怎样科学使用技巧让自己舒缓压力和紧张, 通过仔细聆听、借助语言以及肢体的方式让自己在应急的案件中最快时间地冷静下来。除了向她们介绍相关的经验以及技巧之外, 还要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例如当科室的护理工作中遇到较为棘手或者是亟需应急处理的事件, 应鼓励她们放手去处理, 自己只需在旁边提供监督和指导即可, 这样久而久之就锻炼了护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善于做总结, 针对自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采取的有效对策均应一一做好相应的记录, 以不断提高自身处理事件的综合能力[6]。此外针对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应积极提供相应的业务学习机会, 提高自身的基本护理技能, 这就可以从 “三基”的实践操作以及重症抢救的护理技能这两大块的内容加以训练。通过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全体的新入院的护理人员按照不同科室的分类, 开展相应的练兵活动、竞赛考核等活动, 按照不同科室的具体特点提供多次的模拟训练机会, 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 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处理临床事件的能力[7]。例如针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训练, 可考核她们当应急事件发生时, 做好前期准备的步骤有哪些, 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布置好以为医生达到即可手术施救争取更多的时间。这样形式的活动需定期举行, 并结合护理查房的形式, 按照不同的病例要求有效将示教同考核两者相互结合在一起, 有助于收获理想的临床效果。

4 变革夜间护士的交班形式

传统护士的交班形式主要选择的是读交班报告的形式, 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一级护理文书的变革深入, 交班报告已经逐渐简化, 针对夜间护士交班的形式主要通过口述进行。这样的交班形式对夜间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她们不仅需要了解夜间护理涉及的工作内容, 熟悉重症病房、特殊检查以及手术患者等多项内容, 还需要对一般护理人员从事的护理工作需要全面掌握, 既要求重点掌握也需要全面把握护理内容, 有序对患者进行巡查以及处理, 让护理工作从被动转变成主动, 主动按照夜间护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践行相应的护理巡视和服务,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假如内科护理人员在巡查病房过程中发现有3d病史的有机化学物质 ( 磷) 中毒患者出现睡眠不适、颈部难受、呼吸异常以及发音困难等, 就应及时告知医生, 并协助给予气管插管, 以保持有效的呼吸通道, 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8]。

5 严格执行长夜查房的制度要求

为了保障夜间护理工作的有序化与规范化, 随时掌握患者病情信息的变化, 应严格执行长夜查房的之度要求, 每周由专门的护士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房, 统一由护理部全权对所有的护士长进行安排, 轮流的方式每次夜班查房分为三个不同的班次。负责查房的人员于次日清晨需做相应的报告, 记录存在的不规范及失误的行为交由护理部, 通过整理汇总后统一例会评点, 积极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 让, 每位护理人员均能明确自身夜间护理的职责和规范行为, 以不断提高夜间护理的质量, 为特需病房提供及时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鲁杰.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5 (01) :118-119.

[2]吕学华.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 2012, 4 (06) :135-152.

[3]周书义.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4 (20) :102-106.

[4]李飞云, 高展志, 段艳云.高年资护士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10, 9 (S1) :138-142.

[5]黄静, 刘健, 杨明慧.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转岗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10, 7 (20) :127-135.

[6]张占香, 薛建芬, 王桂玲等.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11, 7 (01) :168-178.

[7]董彩虹.肿瘤科护理层级管理应用研究[J].北方药学, 2011, 4 (04) :125-135.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本文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部分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 (1) 护理人员是否在入院时认真接待; (2) 护理人员是否对患者入院后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 (3)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是否有了解; (4) 护理人员是否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需要; (5) 护理人员是否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发现; (6) 护理人员当班是否有进行主动的查房; (7) 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技术是否熟练; (8) 护理人员在进行抢救过程中其技术是否熟练; (9) 护理人员是否对患者的感受进行关心。

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本调查结果采用χ2进行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本资料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通过表可发现在本次调查中, 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84.14%, 表明患者及其家属还是基本都很满意的。

3 体会

急诊内科的护理人员在对其的护理要求即是需要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方可上任, 而全面的护理知识不仅仅是指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 还应当对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熟悉掌握。

内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科室, 其涉及着心脑血管等多方面的问题, 有时可能这一系列的问题会同时发生, 这就需要急诊护理人员能够沉着的应对, 在对这类突发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 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与医师密切配合进行抢救工作。这就需要对护理人员提出以下要求:

3.1 丰富的工作经验

急诊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应当有三年的内科工作经验, 同时需要具备责任心以及耐心, 对于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熟练掌握。科室内的年轻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不断充实自己。

3.2 独立的工作能力

科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护理能力。在急诊内科病房中, 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冷静的素质, 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能慌张, 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由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3 娴熟的操作技巧

急诊内科病房中常常见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其中又以急重危的症状体征为首发临床表现, 如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塞等, 这些患者根本就来不及做各项检查就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抢救措施,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 就需要护理人员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平时的各项基本功, 以能够适应急诊和急救速度。

4 讨论

为进一步确保急诊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可改变护理管理方法:

4.1 改变排班方法

由于急诊内科病房患者大部分都是重患者、老年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导致护理工作量大而繁重, 因此需要实行弹性排班, 同时护士长在排班的时候还可根据每日工作量对护理人员进行随时的调整, 以此保证每个时间段的护理工作质量。

4.2 实行分组护理

将护士按照职称、工龄进行分组, 每组设组长, 由具有强烈责任心、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有一定处理事务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 足以按照新老搭配的原则, 指定一定数量的床位患者进行责任落实制, 由此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护理。

4.3 实行绩效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每月在进行奖金发放时按照护理人员工作量进行发放, 并对每月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对于评价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 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或与病患及其家属争吵的给予处罚处理, 由此来提升医患关系。

4.4 强化风险管理

急诊内科病房面对的患者是具有复杂病情、生命垂危、年龄老龄化的特点, 患者病情变化交织着多种因素, 都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在护理管理中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其自觉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

总之, 在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 应当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防范工作中出现错误, 保障护理安全, 这对于疗效的提高, 医疗事故的不断减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翠萍.根据病房特点灵活实施管理的意义[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 :56-57.

内科病房临床输液的安全护理探讨 篇3

方法:本次研究随即抽取60例病例资料,均为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实施了临床输液操作辅助治疗。对60例进行分組讨论,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措施,无其它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操作外,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结果:两组临床输液患者在输液质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失误率较低,仅1例;而对照组则有8例失误,引起异常疼痛。

结论:内科病害输液应采取安全护理,降低操作失误引起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内科疾病临床输液安全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8-02

内科疾病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入院治疗。对于内科疾病处理,国内医学经常用到输液处理,通过向人体输入医疗药液以维持良好的身体机能。临床发现,由于护士操作不规范及输液流程等问题,导致输液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症状。如:输液管血液倒流、穿刺疼痛等,这些都不利于输液治疗的提高。鉴于此,本次选择60例病人资料,对临床输液安全护理进行阐述,汇报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随即抽取60例病例资料,均为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实施了临床输液操作辅助治疗。6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0-50岁,平均年龄36.3±1.2岁。其中,男50例,平均年龄38±0.9岁;女10例,平均年龄35.4±1.1岁。所有患者均为内科疾病,病程时间2-6个月,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具体表现为呼吸感染、肺炎、胃炎、感冒发烧、高血压等。

1.2方法。

1.2.1分组。为了进一步表现出临床输液安全护理的作用,对60例进行分组讨论,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措施,无其它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操作外,实施安全护理措施。由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1),所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2评估。本次60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区别在于临床输液是否采用的安全护理,这也是两组病例效果对比的重点。因而,经过7d的临床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输液期间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评估安全护理的相关疗效。

2结果

对观察组病人持续7d输液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输液状况进行对比,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处理。综合对比静脉输液中两组病人的状态,具体结果:观察组输液操作的失误率较低,仅1例存在操作失误,约3.3%,造成病人穿刺疼痛;对照组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约26.7%,有轻微疼痛或血液倒流的现象。两组失误率数据对比,充分表明了内科临床输液应坚持安全护理措施,通过规范各个环节操作以免对病人造成危害。

3讨论

随着临床输液治疗效果的提高,其在内科疾病处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更显著。静脉注射是输液最常用的方式,对输液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护士操作失误而引起的穿刺疼痛或血液倒流等问题依旧存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异常症状,应坚持采用安全护理措施,严格规范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3.1临床输液安全护理的重点。

3.1.1控制滴速。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即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1]。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工作人员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工作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等结果,从而达到接受滴速的目的。

3.1.2拔针的技巧。坚持无痛拔针法,保证临床输液操作的安全性。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2]。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3.2心理护理。在操作过程中,有效的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比如在进针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穿刺完以后给予鼓励让患者放松,拔针之后交代注意事项等[3]。输液环境过于肃穆与安静难以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绪紧张增加穿刺疼痛感。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可适当的分散患者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复。

4结论

总之,内科病房临床输液需按照静脉输液的标准流程操作,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护理措施,以防止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应对病人给予心理护理,指导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从而保证最后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靳灵芝.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年01期

[2]史常青,纪英,徐华,田春香,王茂云.长春瑞滨致静脉反应防治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0期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4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病房,效果分析

近些年呼吸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 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的感染、慢性阻塞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扩张、呼吸衰竭等;而且呼吸病房的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而且病情都较为严重, 临床用药复杂, 治愈周期较长, 使护理风险加大, 常规的护理几乎起不到显著的临床效果。如何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以及满意度方面的评分, 缩短住院时间已成为医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1,2]。近些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能够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该研究选择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分析呼吸内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中男性19例, 女性11例, 年龄分布38~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5.5岁,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5例, 支气管扩张患者6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5例, 其它疾病患者4例, 患病平均时间为3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分布在40~78岁之间, 平均年龄50.1岁,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3例, 支气管扩张患者7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8例, 其它疾病患者2例, 患者患病时间平均为2.8年。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3], 具体操作如下。

1.2.1 针对患者

行动方面有困难的患者需加护床栏, 病房内物整齐摆放, 将暖瓶、锐器等危险物品远离患者, 避免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保持患者活动范围内地面的干燥, 可以在卫生间摆放防滑垫, 于潮湿的地方设上防滑的标识, 避免摔倒出现;定期检查患者的生活物品, 及时维修受损的物品, 例如病床、轮椅等。

1.2.2 针对疾病

每天定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进行检查, 加强与患者沟通, 消除患者内心的不安, 为患者增添信心;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叩背和按摩受压部位, 让患者尝试有效咳嗽, 每天擦拭身体, 保持皮肤干燥。

1.2.3 针对药品

护士给药时必须仔细谨慎减少由于配伍不当而引起不良后果的出现;患者需多种途径治疗时, 不同途径的药品分别挂在不同输液架上, 并用不同颜色卡片着重标示;处理医嘱、药房领药、输液给药和皮下注射等护理程序采取双人核对执行, 避免用药错误。

1.2.4 针对护士

加强对新护士的培养训练, 挑选出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士来帮助新护士成长;加强对护士的临床实践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学习, 通过理论知识笔试、无菌技术操作、静脉采血、静脉套管针留置、鼻导管吸氧等考核项目, 检验护士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采用以“以人为本”为护理理念, 护士从患者利益出发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护理人员通过细心、周到、亲切的工作态度使患者放心、安心、舒心。

1.2.5 针对环境

患者病房需多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氛围;每日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工作包括空气、地面及生活用品等;制定严格的探访制, 避免交叉感染出现的可能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也显优于对照组, 满意度分别为92%和78%, 住院时间分别为 (55±8) d和 (98±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引起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现象被称为护理风险, 这种风险存在于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4]。据调查资料显示临床上对呼吸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这种风险较高, 而且呼吸病房的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而且病情都较为严重, 临床用药复杂, 治愈周期较长, 出现各种意外的可能性高。所以, 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对呼吸内科病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5]。本次研究发现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 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提高, 且明显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住院时间缩短, 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风华, 俞明霞, 邹丹风.二线值班护士在护理管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 2007, 13 (21) :2001-2002.

[2]Kasper J E.A primer for nursing students on current issues in risk man-agement[J].Fla Nurse, 2005, 53 (3) :13-14.

[3]吴丽仙, 彭凌.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07, 6 (7) :488-489.

[4]李晓惠, 牛耿.国内外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 (1) :65-66.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5

1 实施方法

1.1 深入动员教育

全科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科室组织学习, 加深理解, 达成共识, 共同制订方案。

1.2 完善临床护理规范, 树立以优质服务和技术取胜的质量意识

在工作中健全和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组织,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及时规范环节质量管理, 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人性化优质服务, 推动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加强指导检查, 护士长每日要与病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在检查中重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定期召集病人及病人家属坐谈, 多方听取广大病人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工作, 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1]。“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更是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2]。

1.3 科学弹性排班, 明确岗位职责

实行APN排班, 减少交接班次数。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 制订各班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简化工作流程, 使服务半径缩小在病房。护士站前移至病房, 将责任护士的工作地点改在所管小组的病房走廊, 配备多功能治疗护理车, 将补液、护理记录本、常用诊疗仪器, 如血糖仪、血压计放置在多功能护理车上, 减少护士在护士站停留时间。改革分工方式, 实行小组包干、责任到病人。全面履行护士职责, 根据责任护士的能力, 负责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4例~8例。在实施按职称上岗的基础上, 结合卫生部新精神, 对护士的职责进行了修订, 即高年资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重且护理难度较大的病人, 低年资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轻且护理难度较小的病人。排班按年资、能力搭配原则, 做到科学分组排班, 调整工作流程, 每班人人都是责任护士。每班管床的责任护士分管病人后, 包干所负责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心理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等。实现了分层级管理,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全面履行职责, 对病人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到位, 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

1.4 落实基础护理, 做好专科护理

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 结合病房实际, 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 在病房予以公示。实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为病人提供全面护理服务。在专科护理方面, 特别是健康教育方面, 实行健康教育常规化、个体化、专病化。根据本科室的疾病特点和护理原则, 实施辨证护理, 突出中医特色, 将中医护理中的生活起居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等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时要树立中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相因制宜”的治则观念, 特别是懂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观点, 给予卫生宣教、养生保健知识的指导, 以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

1.5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的书写以表格式为主, 减少护理书写的时间。成立护理外送队、后勤物资下收、下送等措施, 减少护士外出时间, 真正将时间还给护士, 将护士还给病人。保证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巡视病房, 及时观察病人病情, 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护士的服务意识发生了改变, 由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病人按铃声减少, 病区环境安静, 整个消化内科病房呈现出了干净、整洁、安静、舒适、安全有序的新面貌。

1.6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将绩效考核纳入护理管理已经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合理地评价护士绩效可以提高护士自身的满意度[3]。为此, 我科根据岗位绩效考核情况对护士进行奖励。根据护士负责病人的数量、质量、护理难度、病人的满意度, 对护士进行业绩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在劳务费方面进行二次分配, 在评优、晋升、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体现。同时科主任大力支持, 将劳务费系数上调1%, 作为“示范工程”活动的奖励经费。

1.7 注重培养护士的各种能力, 提升人文素质, 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①技能培训:强化基本技能培训, 做到行为举止规范、基本技能过硬, 护士长不定期给病人发放“护士静脉穿刺术调查表”, 以了解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的静脉穿刺能力, 进行针对性培训;强化专科技能培训,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抢救配合娴熟;每年举办护理技术技能比赛, 互相学习, 提高技术水平。②理论的掌握:每天提问相关的“三基”和专科知识, 每年举办理论和专科知识竞赛。③应急和危重病人护理能力:有计划将护士送到重症监护病房 (ICU) 学习以及院外学习。④强化护理评估能力培训, 做到护理评估准确、满足个性化需求。⑤综合能力:通过举办护士演讲比赛、护士礼仪比赛等活动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 护士长给病人、医生和护士发放“最佳护士”评选表, 由三方共同评选“最佳护士”, 调动护士主动参与优质护理活动, 将年度最满意护士作为推荐上级表彰个人的必备条件, 形成明确的激励导向, 大幅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

1.8 丰富护理内涵, 护理服务不断创新

建立以“语言行为规范化、服务流程清晰化、满足需求个体化、关爱病人细微化”为标准的独具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改善细节服务, 实现了“以优良的技术让病人放心、以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让病人舒心”的护理服务目标。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自制健康教育宣传片、成立“特别帮助小组”, 如为病人定做放置大小便标本的木盒子, 设立便民服务箱, 每间病房放置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以及各种安全提醒标语、温馨提示卡等。护理工作注重创新模式, 特色服务, 打造品牌, 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 在全程护理中不断完善服务环节, 开展了个性化服务及感动服务。如“八声”服务:病人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节日到来有祝贺声、病人出院有送行声;“三前”服务:走在红灯呼叫前、想在病人需要前、做在病人开口前;对新入院病人实行“六个一”服务: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一声请坐、一杯开水、一张提示卡、一张宣教卡;病人住院期间做到“五到位”:熟悉病人到位、了解病情到位、基础护理到位、宣教到位、服务到位等活动;出院后建立追踪回访制度, 注重细节服务, 处处体现对病人亲人般的关爱。

1.9 通过医院网络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专栏

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细则公示, 使病人、家属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示范工程详细内容, 积极参与、监督我们的工作。

2 实施效果

2.1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近1年来, 在医院领导及全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体同仁努力, 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010年病人平均住院11.92 d, 较去年同期下降7.54%, 病床周转率84.95%, 较去年同期提高10.12%。通过宣传学习改变了护士重治疗轻基础护理的观念, 使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部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 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1%提升到98%, 其中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8.23%, 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达98.5%, 较2009年同期有较大提高;同时陪护率明显下降。护士获表扬次数增加, 获赠锦旗5面及感谢信4封。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查房, 更熟悉病情及治疗方案, 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与医生沟通时, 责任护士能提供准确的医疗数据, 取得了医生的信任, 有利于医护的协调与沟通, 让医生满意。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达95%。基本达到了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2.2 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回访覆盖率达100%

夯实基础护理、优化专科护理、强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回访等举措得到了病人的广泛赞誉与高度信任。护士在病房的时间增加, 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的时间增多, 观察病情更及时, 病人安全系数增加。加强了健康教育, 护患沟通良好, 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使病人感受到关注与关怀, 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2.3 护士的责任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增强

护理人员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体。通过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改革和绩效考核等, 强化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与责任感, 特别是年轻护士在担任初级责任护士期间, 尝试独立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 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检查、指导、监督。通过帮、带、学, 重点加强年轻护士专科护理技能培训, 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 从而使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 使其从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其社会价值与专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对优质理服务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责任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增强。

2.4 缩短了工作距离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 责任护士以病房为工作地点, 缩短了工作距离, 主动巡视病人时间增加, 走在红灯前面, 减少病人亮灯次数, 缩短应灯时间。护士在病人按呼叫器后均可尽快到病人处询问其需求, 为其提供护理服务。

3 体会

在当前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必须要以病人的满意获得核心的竞争力[4]。而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各医疗机构都在强调优质护理服务, 均采取有效措施, 深入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得到不断深化及发展, 通过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使我科的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 极大地调动了全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满意度, 同时医生也感觉到现在的病房更安静、治疗护理更到位、病人安全更有保障。

总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构建与实践, 推进了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 极大地推动了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其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立英, 付春华, 焦卫红, 等.我科规范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2) :4041.

[2]王斐, 张佩雯.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6) :13-14.

[3]孙燕, 叶文琴, 曹洁.护士绩效研究现状及建立我国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J].护理研究, 2010, 24 (3C) :661-663.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6

1.1 一般资料

取呼吸内科病房病人咽试子41份, 痰标本90份, 空气标本10份。

1.2 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细菌, 菌种鉴定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 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 2002年的标准进行确认[1]。

2 结果

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4株 (21.8%) , 鲍曼不动杆菌12株 (10.0%) , 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 (15.9%)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 (8.4%) , 肠链球菌8株 (6.7%) , 肺炎链球菌1株 (0.8%) , 真菌8株 (6.8%) 。

3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

本文结果表明, 呼吸内科病房病原体的获取, 绝大部分来源于病人痰液, 咽试子及呼吸内科病房空气标本的分离培养, 由此可见这些标本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反映出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状况。本文在细菌监测结果中提示, 革兰氏阴性菌是本院呼吸内科病房主要的医院感染隐患。这与有关报道相符[2]。呼吸内科病房引起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是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病人可通过咳嗽, 大声说话, 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患者各种排泄物或垃圾不及时消毒处理可造成空气的污染;病房床位可于密集, 医护人员与陪属的来回走动次数频繁, 带动气流可导致致病的微生物附着在尘埃或飞尘中造成空气的污染。

3.1.2 应用抗生素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导致病原菌耐药率增加, 导致细菌的变异, 引起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3.1.3 医院内交叉感染

在工作中常用一些医疗器械如气管插管、胃管、机械通气、导尿管的插入、吸痰, 还有工作人员的手也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感染因素。

3.2 对策

3.2.1 加强病房管理

严格规定探视制度、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及时找开门窗通气换气, 保持病房空气流畅、新鲜。按时做好卫生清理及空气消毒, 保证空气质量。

3.2.2 加强病房物品消毒管理

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 保证病人一人一具, 一用一消毒的准则。每日常规要更换床单及病号服。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病人用物、排泄物等及时进行处理、分类盛装, 作无害化处理或送指定地点焚烧。

3.2.3 防止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可防止侵入性医源性交叉感染。

3.2.4 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合理应用抗生素, 保护好正常菌群, 防止耐药的菌株产生。

4 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 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和工效

学的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 已迫在眉睫。现就护理人员病房中危害因素提出以下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4.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 控制预防的原则, 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 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清创、消毒, 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4.2 加强药物管理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 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 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 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 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 集中存放, 容器密闭, 并有显著标记。

4.3 加强自我防护

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 运用正确的姿势, 培训护士正确搬抬病人和帮助翻身。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如频繁应用射线和电磁波, 也应达到一定的防护要求, 如铅板隔层, 或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 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

4.4 重视洗手与戴手套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 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 接触病人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因此, 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 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 (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

[2]石红英.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0) :29~30.

内科病房的夜间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神经内科病房共有46张床位, 配备了22名护理人员, 均为女性。年龄23~50岁, 平均年龄35岁。22名护理人员中, 护士10名, 护师10名, 主管护师2名。学历方面, 本科7名, 大专14名, 硕士1名。

1.2 护理方法

1.2.1 统一认识。

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进行统一, 要让其认识到作为护理人员软技能和专业技能同样重要, 不可忽视。在护患纠纷中, 常常出现的就是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不到位, 进行解释时没有耐心, 有的护理人员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肢体动作上都缺乏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这些都不是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 而是和软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在每周的科会时间段内, 将一些典型的护患纠纷事例进行模拟情景演练, 对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这样不仅达到了警示的作用, 护理人员的软技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2.2 定期开展护理软技能的培训活动。

定期邀请一些专业认识开展软技能的培训活动, 主要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怎样和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护理的基本礼仪。①护理礼仪的培训。这项培训的内容有:仪表仪态礼仪、语言礼仪等。在语言礼仪方面, 护理人员的问候语, 面对患者的疑问如何解答, 面对纠纷怎样沟通。仪表仪态方面, 护理人员的着装一定要整洁, 不能穿私服, 此外还对在日常工作中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姿势进行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 护理人员的文化修养以及知识涵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提高, 更加的爱岗敬业。②关于沟通技巧的培训。人与人交流的基础就是沟通, 沟通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培训方面, 本院定期开展了讲座, 主要关于人际关系、沟通的技巧以及交往过程中人的心理等, 在理论的基础上上升到实际的工作中, 让护理人员使用委婉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沟通。非语言沟通方面, 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对患者微笑, 晨晚间的微笑以及辅助治疗时的微笑等。

1.2.3坚持“以人为本”。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一般年龄大、患者病情变化大, 因此护理人员的负担比较重。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调动, 护士长在排班方面, 根据每一个护理人员能力的不同对岗位进行安排。重视弹性安排, 对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进行提高, 为每一名护理人员尽可能争取学习机会, 提高其技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情况, 具体见表1。

注:与培训前比较, aP<0.05

3 讨论

技术技能和软技能是一样重要的, 可以说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软技能方面。长期以来, 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技能方面, 而忽视了对于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对以往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 作者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的态度以及沟通方面, 对患者缺乏耐心的解释。这些都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对于1名护理人员来说, 软技能至关重要, 主要是:①做好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 可以向医生及时的反应问题。②要有爱心、耐心、细心, 要温柔, 对待患者要用春天般的温暖。③对患者的询问进行及时的解答和释疑。

神经内科的患者比较特殊, 病情进展快, 发病也很突然, 因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过关, 而且要对病情做出及时的反应, 做好以下几点:①对患者进行关怀。包括患者的心灵状况、思想负担、治疗疑问以及饮食等方面。②要和患者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 双方一定要互相信任,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护士要用灿烂的笑容和亲切的语言来面对患者, 用肢体语言把爱和关心传递给患者。③将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做好, 让其对治疗要有信心。让家属在患者面前展现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样才会积极的配合患者的治疗。④对于患者或者是旁人的主诉一定要多加留意, 要听清楚。对于发病以及创伤有关的细节一定要询问清楚。

参考文献

[1]冯薇.软技能培训在急诊科年轻护士中的应用及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5 (3) :622-623.

[2]张建梅, 王金玲, 徐金梅, 等.护理软技能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3, 18 (4) :357-358.

上一篇:中药饮片质量亟待提高下一篇:大学生外语课堂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