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投资十篇

2024-08-09

中国石油投资 篇1

关键词:石油企业,境外投资,对策研究

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对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既是石油净进口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投资对于满足国内石油资源短缺,满足国内石油巨大需求,稳定石油价格,提高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中国石油企业境外投资对策研究意义

(一)中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条件,大行资本霸权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渗透和施加影响,并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面对这种迅猛的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分散供应上的风险,使中国能够顶住未来可能出现的西方的“禁运”和封锁。从战略眼光看,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油,往往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式波动的影响,存在着一定风险。而开展跨国经营,则可以使国内石油供应有一个稳定的渠道,较少受到国际形式动荡变化的影响,也不至于发生能源的短缺和危机。

(二)进行境外投资实现油源国际化,满足国内石油市场供求状况要求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石油进口量大幅提升。依靠国内每年少有的原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开展石油境外投资,去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进行开采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逐步缓解国内油气资源紧张的矛盾。中国石油企业面临国内资源基础薄弱的压力,要想获取高附加值的中下游业务收益,降低原油和成品油生产成本,就必须到海外投资和开发,形成自己的资源基础,获得更多的份额油。

(三)石油境外投资,有助于石油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实现

中国入市以后,国内石油市场已经逐步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市场的开放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石油经济的国际化和经营的全球化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通过加强国内石油企业与国际石油界的合作来加速中国石油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开展境外投资,利用国外“采油”的办法来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以赢得与国外跨国公司竞争的比较优势,在为自身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石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构建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的战略蓝图

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以实现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以油气勘探开发和经营为龙头,以低风险竞争或竞争下的合作为纽带,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跨国石油企业集团。这是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宏大战略目标。石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油气投资项目。在与其它国家石油公司合作中,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利用。在境外投资中带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设备、技术和服务的出口,拓展国际市场。WTO的影响地位和石油经济全球化、石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态势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中国石油企业境外投资存在困境

(一)境外投资风险日趋多元化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中主要面对的风险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石油行业中的油气勘探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在投资项目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石油企业资金不雄厚,规模难以跟国际石油巨头媲美,由此增大了企业投资风险增大,进而增加了市场风险。石油这一商品的政治属性又决定了在境外投资中面临严峻的政治风险。出于对本国的国家经济安全、能源战略调整,东道国一旦出台不利于投资方的政策法规,无疑会加剧政治风险的负面影响。李兴国在《我国企业境外石油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谈到境外石油投资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法律风险。在开展境外投资中,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势力参与石油期货炒作等行为带来了更多的汇率风险。投资伴随而来的是风险的多元性,对石油的境外投资将加快风险多元化进程。

(二)东道国民族情绪对境外投资负面影响会持续存在

张光荣在《妥善应对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中的民族情绪》一文中提出能源类境外投资中存在着民族情绪。民族情绪的存在伴随着东道国的政治、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这也意味着它充满复杂性。东道国民族情绪阻力具有泛政治化趋势,西方一些国家采用先发制人的干预手段,通过媒体宣传,以“新殖民主义论”、“掠夺资源论”等为借口,散布新的“中国威胁论”,从而制造出中国具有控制某些区域矿产资源的舆论氛围,将跨国投资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泛政治化,企图利用东道国的民族情绪这一非经济因素对中国进行排挤,遏制中国资源能源类跨国投资的发展。笔者认为民族情绪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更多些,只要外来投资者参与资源的勘探开发,其影响会伴随外来投资持续下去,这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导致的结果是石油境外投资在东道国的阻力会越来越复杂。

(三)境外投资政策和制度仍不完备

2009年里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首次提出企业境外投资行为规范及其处罚办法,有助于规范企业境外投资行为。该《办法》中下放了审批权限并简化了核准程序,这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投资促进政策并未对石油企业开展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的投资方式给予明确的支持政策,境外投资后期管理和监管同样缺少相应的条款支持。缺少必要的保障和控制措施,一旦发生金融形势逆转,将严重影响石油企业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支持政策与国外相比仍显不足,这体现在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不完善,缺少用于勘探开发专项基金扶持和不完备的资源收储制度。而且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支持政策也没有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境外投资的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石油企业实施对外投资的发展。

(四)国际化石油人才短缺,不能胜任国际石油合作

目前,中国对于石油企业国际化人才重视度仍显不够,导致具有国际化跨国经营人才严重不足。中国石油行业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既懂外语又懂技术能够胜任国际石油合作的人才少之又少。在对外项目投资中,因为语言沟通障碍,对国际石油合作了解不足,对外投资中出现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足,造成投资项目中途被迫停止造成损失甚至出现巨大亏损。

三、中国石油企业境外投资对策分析

(一)提高预警机制,降低风险影响

1. 加强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研究和评估。

中国政府要与东道国在政治经济、法律商务等方面进行协调,加强与产油国双边和多边合作,建立互惠互利关系,为中国石油企业提供所在国法律、国情以及商业礼仪等方面的支持、咨询和相关服务,尽量避免所在国政府不稳定和不公平的租金和税收政策带来的风险

2. 搞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估工作。

基于石油企业境外投资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的显著特点,要重视可行性分析评估。以建立高效、快捷、准确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相应信息处理机构为依托,开展投资可行性分析。重视并加大涉外项目评估部门的建设,使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精通项目评估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先进、定量化的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投资综合评价方法,对以勘探开发为重点的投资项目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论证及评估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石油安全信息化管理,进行石油安全评价。

通过建立国外石油信息网络,成立境外石油市场信息服务中心。通过我国驻外机构以及参与境外投资石油企业获取信息,同时与国际能源组织,OPEC等建立信息交换渠道,获取有关投资信息,为石油企业下次境外投资项目提供更多服务与支持。另外,通过建立一整套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为石油企业开展投资进行有效预警。

(二)积极应对民族情绪的负面效果,开展与东道国广泛交流合作

要认识到东道国民族情绪来自于文化差异还是经济利益,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投资中的阻力影响。为此,中国政府应积极与东道国发展双边贸易往来,开展各种合作交流。今后,要继续卓有成效的办好“中非合作论坛”平台,与更多非洲东道国开展国际交往,帮助石油企业减弱东道国民族情绪对其开发项目中的阻力干扰。同时,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要最大限度融入东道国的社会中,赢得其信任,认真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各种宗教信仰,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增强与当地民众的感情,促进两者和谐相处的局面。最后,石油企业要积极开展与东道国政府的对话交流,增加企业透明度,让当地工会、媒体更多了解中国石油企业,进而减少民族情绪的负面效应。

(三)倡导政府立法支持境外投资,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建设

中国石油企业加快境外投资的步伐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列专项政策来保障。首先,政府要给予明确政策鼓励支持石油企业在境外开展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大力引导石油企业通过融资解决投资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对重大境外投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优惠贷款和提高财政注资比例等支持性政策。其次,境外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政策需要一并跟进,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政策对于投资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外投资起步晚,更多投资开发的地区都是处于政治风险大的地区,建立完备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通过投资保险来转嫁和降低石油企业的境外投资风险性,对于境外投资的顺利开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针对境外投资中随时发生的多重风险,中国政府要大力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石油企业要积极参与境外投资保险。

(四)开展境外投资多元化,增强中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

1. 加大石油企业海外“资源性”并购,理性对待并购后的整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石油石化行业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这对于中国石油行业三大巨头来说是好消息,石油市场低迷期,投资成本就会降低。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失败就在于收购时市场处于高涨状态。继中石化2009年以72亿美元收购Addax,成为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交易。Addax公司油气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25个勘探开发区块,Addax公司油气资产组合良好,以及尚有111个待钻圈闭具备较大的勘探潜力。我国石油企业在并购中要多进行资源性并购,重视并购之后的长期效应而不只是为了获得控股权。同时,在并购之后要理性对待一系列资源整合,降低并购后风险,权衡每次并购的收益是否大于风险。

2. 加大替代能源技术开发和引进,重视石油技术创新。

金融危机之后油价出现短期下跌,但从长远来看,石油作为一次性能源,随着经济回暖,加上国际金融炒家对原油期货炒作,油价会越来越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要积极寻求可替代能源和产品,满足对能源的消费需求。政府要积极引导石油企业通过引进或自主创新多种途径,鼓励石油企业走出去,加快替代能源的引进和开发应用。同时,要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正在进一步凸显,石油未来的竞争和发展,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

四、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培养满足境外投资所需国际化人才

人力资源是石油企业境外投资中最重要的资源。新时期,人才不仅仅是懂技术或会管理就足够了。中国石油企业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突出:技术人员缺乏外语交流能力,懂得外语负责交际的人员又不懂专业知识;有些项目管理人员甚至不懂得相关的经营或者国际商务贸易方面的知识。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符合型的具有国际资质的跨国经营人才,才能迅速改变目前我国石油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石油主干高校要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国际石油合作方面课程,为石油企业培养更多开展对外投资的国际化人才。对存在问题的人才队伍开展培训,既要培训外语学习,又要培训技术学习,同时培训出懂得开展国际石油合作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对参加过对外合作项目的人员,建立人才资料库,形成人才储备,方便以后开展境外投资项目中使用。

五、结论

新时期,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积极开展海外并购活动,认真对待并购后的整合问题;要开展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加大替代能源开发和先进技术和服务的学习引进;在投资开发过程中要树立与东道国实现合作共赢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把开展境外投资作为长期的战略对待,以解决国内石油需求,维护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同时,在投资中随时警惕国际金融“鸦片”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张光荣.妥善应对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中的民族情绪[N].中国经济时报,2010-05-10

[2]王进东.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5

[3]李兴国.我国企业境外石油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吕建中.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值得关注的若干石油问题[J].可持续发展,2009(12)

[5]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4)

中国石油投资 篇2

对外直接投资, 是目前国际投资中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另一国企业的生产或经营, 并掌握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的管理和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1.1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提出, 之后经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该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 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该理论以美国为对象进行研究, 对发展中国家缺乏指导意义, 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提出的, 后又经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将在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变为在公司所属的企业内部进行, 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 以保持自身利益。该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是该理论对于企业不局限于国内而要跨国进行投资生产的原因没有能够充分解释, 对于跨国公司的区域分布问题也没有能够做出科学的解释, 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1.3 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解释的关于对外投资投向的问题, 最早由索思纳德提出, 其后又经艾撒德发展成为区位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企业向某个特定区位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是要能获取一些其他东道国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主要包括:劳动成本、市场位置与潜力、贸易壁垒、国家风险等。所以劳动力成本低、运输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

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 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宁提出。该理论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 认为企业愿意并且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该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大综合优势。只有企业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三种优势时才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的概括性强、涵盖面广并且有较强的适用性, 是近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之一。

2 我国石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2.1 国内石油市场供需日益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石油勘探等技术的进步, 我国石油的产量是不断增加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石油需求迅速增长, 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当年进口石油3307万吨, 出口2314万吨, 净进口达993万吨。此后,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高速增加。因此, 相对我国增速较快的石油消费需求来讲, 缓慢产量的增长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如下表1所示, 是2000年-2009年间我国石油的生产、消费以及进口等情况, 我们能从表中清晰地看出, 我国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以及进口量等都是是逐年递增的, 但石油生产量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同时,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 如今已超过了50%, 这对我国石油资源的安全存在很大的不利因素。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2 我国石油贸易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1) 进口来源地国内局势动荡, 缺乏安全保障。

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 虽然这些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但这些地区也是矛盾冲突的多发地。中东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同时也是各种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各种矛盾相互渗透和影响, 使得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动荡的局面,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 无一不是与石油密切相关的石油争夺战。频频出现的战争, 很可能导致政治、经济动荡的中东地区的原油出口的中断, 而我国对中东原油的较强依赖性则给中国的原油进口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非洲地区近年来大多停止内战, 但部分国家仍始终冲突不断, 发生战乱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也很容易导致原油出口的中断, 从而影响我国的原油进口安全。

(2) 运输运输线路单一, 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现阶段石油进口主要采用海洋运输方式, 大约占进口总量的80%左右。主要的运输线路如下: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或者西非——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③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

这3条运输线路有一个共同的弱点, 即都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亚洲最重要的“咽喉”水道, 多岛礁和浅滩, 战时极易被封锁, 而且海盗十分猖獗, 对通行船只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 冷战后美国、日本、印度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在马六甲附近布防了海军, 而我国现阶段还不具备足以保障马六甲海峡畅通的军事实力, 石油运输线路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 我国石进口存在被封锁的可能, 面临较大的运输风险。

(3) 石油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话语权。

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 然而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却没有话语权, 石油进口价格几乎完全受制于人。我国的原油进口总是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大量增加, 而油价低落时进口也大幅下降, 出现了“越贵越买”的尴尬情景, 承担了巨大的不必要成本。但是, 同样是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美国却并未出现此种的局面。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单纯依靠石油进口来满足供求缺口是不够的, 要想真正解决国内石油的供需矛盾还是要依靠大量占有海外石油资源, 控制海外石油的开采和经营权, 保证海外石油能够安全地运送到国内。

3 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由于投资东道国的资源储量、对外资政策、文化习俗等方面情况的不同, 导致各国的投资环境的差距, 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区位选择。选择适当的投资地区, 才能保证收回投资成本、获取石油资源、取得经济利益。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 但同时也是公认的“世界火药库”, 由于争夺石油资源而引发的战争频频爆发, 极有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 因此要慎重考虑, 寻找合适的机会进入。非洲地区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地区, 石油质量上乘, 对外资持欢迎态度, 与我国关系素来良好, 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也应慎重考虑。俄罗斯地区石油储量较为丰富, 2009年探明储量为102亿吨, 占世界总量的5.6%, 再加上俄罗斯与我国距离较近, 关系良好, 因此是较好的选择。因此, 在进行对外投资时要好充分做好投资环境评估的工作,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选择最合适的投资地区。

3.2 做好跨国经营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估

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等显著特点, 搞好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综合评价十分重要。为此, 我们应当重视并加大涉外项目评估部门的建设, 使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精通项目评估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同时, 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先进、定量化的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投资综合评价方法, 对以勘探开发为重点的投资项目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论证及评估工作,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凡是风险收益率达不到预定标准的地区决不进入, 达不到预定标准的项目决不投资。良好的项目评估不但要有客观的评估和结论, 还应该有可操作的风险对策预案。

3.3 加强石油人才的培养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人才是关键因素。因此石油企业应顺应发展要求, 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即专业技术、外语水平、项目管理、国际商贸知识等都精通的人才。可以选派人员到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学习锻炼, 积累经验;也可以请专业人员通过讲座的方式来传授。不但要学习业务、外语, 还要注意礼仪、气质等内在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叶春.论跨国石油并购及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中国石油投资价值分析 篇3

一、中国石油的价值估算

考虑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由符合我国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股利无关论的相关观点计算出我国市盈率合理变动区间为[13.6,36.2]。所以此时中国石油的市盈率处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正常的范围。

中国石油2012年的首个交易日收盘价报9.75元,所以以市盈率法计算得出的股价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而对于标准行业板块来说,此时的中国石油处于行业当中的一个低估的水平,以此来看中国石油此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此時计算得出的中国石油的价格与市场上对中国石油的定价相对接近,更能够体现出中国石油其投资价值。

二、中国石油投资价值分析

1、中国石油的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价值判断过程本身是个主观的过程,既受经济、行业和企业客观状况的影响,也和分析师的判断能力和技巧有关,它的结果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成分,因此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而是一个合理的价值区间。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来说,其对每只股票的认识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的一支大盘蓝筹股来说,如果投资者打算对其进行长期持有,本文认为是不适合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通过DDM模型可以计算得出,中国石油的真正内在价值仅为4.5元左右,而当前中国石油的价格为9—10元之间,此时对其进行买入并且长期持有,按照中国石油当前的分红政策来看,每年的收益率仅仅为3.56%,远远低于市场投资组合的14%的投资收益率,也低于一年期国债3.7%的利率,所以此时中国石油的投资价值并没有显现。

2.中国石油由于其所处行业是垄断行业,所以利润的大部分来自于其特有的垄断性。而伴随着国家逐步开放原本的垄断行业,石油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中国石油的业务也可能会收到不小的冲击。虽然最为超大型国企,中国石油不太可能会出现业绩的大幅波动,但是利润的减少很可能无法避免。由此会带来股利的减少

3.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CPI指数也在不断攀升,如果仅仅以中国石油每年3.56%的收益率来说,在当前的中国,其真实的投资收益率几乎为零,甚至可能为负数。

4.中国股市目前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目前仍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要求。虽然作为一支蓝筹股,中石油的业绩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其分红政策的改变也无需获得市场的认可。所以当中国石油改变其股利政策,对投资者产生负面影响是时,价值投资者的风险将会增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此时买入并长期持有中国石油并不是最优时机。

2、中国石油的短期投资价值

根据本文对中国石油现阶段股价估算可以得出,中国石油的股价区间应该在10—12元之间,结合当前中国石油的表现,目前具有一定的投机价值。而且上证指数今年下探至2100点下方,长期徘徊在2400点一线,此时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已经仅为16.98,对中短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逐渐建立仓位的好时机。(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星火服装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石五学,武鹏.我国股市市盈率变动区间的合理性考察[J].财会月刊2011(2)

[2]陈勇.股票估值的市盈率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5)

[3]刘捷,王世宏,如何正确运用DDM进行上市公司估值2007[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2)

中国石油投资工作总结 篇4

中国石油投资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中国石油投资工作总结一

一年以来,我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也逐步趋向全面化。根据组织的分工安排,我从事驾驶员工作,主要是石油运输。现将我2008的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二是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车辆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增强自己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业务本领。三是认真学习节能减排的有关文件、材料,正确处理做好本职工作和创效增收的关系,提高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创新方法,节能减排

在工作中,坚持服从领导分工,不挑肥捡瘦,不拈轻怕重,不论领导安排什么工作,我都认真的去履行好。一是重视节能减排,服从管理,安全用油,同时在驾驶中对轮压、油离配合、经济时速、刹车起步、空转等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有效地控制了用油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二是服从调度,从未私自出过一次车;三是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对车辆的维修,小的毛病尽量自己处理,对大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到指定的修理厂进行维修,遵守交通法规,注重保养车辆,安全行车。

三、转变作风,务求实效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用单位规章制度来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做好与同事的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四是在工作中注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实践,务求实效。

总之,一年来,我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所从事的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为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石油投资工作总结二

今年以来,枝江石油公司在各级政府及省市公司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量效并重,安全运行,努力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控制力,努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指导方针,面对市场疲软、竞争加剧的不利影响,强化从公司领导班子到每名基层员工的执行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全年工作小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受国际复杂的形势影响,今年成品油市场跌宕起伏,先后经历了多轮次的价格调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了基层经营工作重点要不断变化,拓市增量迎来了新的挑战,但是我们始终以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为检验经营工作的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价每名干部职工履职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常态化,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一)销售业绩大幅上升。今年,在各项经营指标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我们充分调动所有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按照“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的要求,层层传递,逐级负责,有效发挥团队作用,通过抓激励、净市场、挖潜力和“一区两口”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控制力和占有率明显提高,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大幅上升。

1、今年1-11月,实现成品油销售6.96万吨,完成年任务6.62万吨的105.1%,同比增加1.9万吨,增幅40.5%,其中,零售量6.48万吨,完成年任务6.1万吨的106.2%,同比增加2.4万吨,增幅为58.3%;IC卡历来是公司经营指标中的弱项,与我们现实在宜昌公司的经营规模不相匹配,今年我们通过细分销售任务,将IC卡充值额、售卡量、卡销比、沉淀资金列入月度加油站考核,加大了考核力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今年1-11月份,公司共售卡2300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

(二)基础管理扎实推进。我们在狠抓经营工作的同时,丝毫不敢放松加油站的基础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日常巡查、督导、定期通报制度,通过严抓细管,促使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为经营工作保驾护航。

1、督查工作成绩显著。一是创新督查思路,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督查到督导理念的转变。今年来我们变“督查”为“督导”,明确了督导的四项职责:即宣传与贯彻公司管理理念、指导与帮辅基层问题整改、了解与收集员工困难需求、挖掘与宣扬典型人物事迹,通过职责定位强化了引导和指导的理念。唱响了“不怕检查、欢迎检查、检查光荣”的主旋律,形成了“以迎检为荣”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督导方式,突显管理实效。探索总结出“613”巡站方法。即将分管经理、财务代表、非油管理员、数质量监督员及优秀站长和员工整合成一支联合巡查队伍,每月固定由经理(副经理)轮流带不同的主管、站长对加油站实施不少于三次专业巡查;以加油站检查考评标准为依据,突出安全数质量、财务资金及加油卡营销服务三项控制点;明确以文字、电子版附照片、PPT三种直观形式出具整改报告;将巡查报告、奖罚信息、工作安排三种资源共享;对督查发现的问题,按一般问题、共性问题、重大问题实行分类整改。新巡站方式的运用,增强了各站点和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加油站的管理活力及水平。由于基础管理扎实有创新,今年在省公司综合检查中,取得了“4123”的优异成绩。

2、安全设备管理到位。安全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是保障经营工作的前提。今年,我们借助市公司设备管理年活动,大力开展工作,加油站设备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一是我们积极推行每台加油机内设一张“保养记录卡”、每座加油站配一名兼职维修员、每月上一堂“设备维修课”、每季度通报一次加油站设备管理和费用使用情况、每年举办一次“设备维修技能比武”竞赛活动的“五个一”工作法,工作成效显著。二是开展加油站设备管理“结对子”活动,我们将公司辖区内22个加油站分为9个维修小组,确定曹经泰等同志为加油站兼职设备维护员,负责对小组内各站设备设施的简易维修和提供技术支持,予达到设备维护“及时、快捷、保障经营”的目的。三是根据市公司维修费用计划,我们制定了“两保两降”的工作思路,“两保”即保证加油站的正常经营不受影响,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两降”即通过强化管理降低设备更换率,通过精打细算降低维修费用。

3、损耗控制形势较好。针对年初损耗高居不下的难题,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从源头进行调研,通过加强培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提升操作水平,以铅封管理、流程管理为重点,加强了细节控制;以对重点车、重点司机严密监控、对重点站驻站指导为手段,强化了控制力。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及站长参与接卸的长效举措,强化了数质量管理的责任。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损耗管理在市公司考核排名中一直处于中上等水平,全年综合损耗率1.3‰的目标将得以实现。

(三)网点建设进展迅速。一是沪渝高速公路枝江服务区加油站投入营运。通过为期6年的艰苦谈判和运作,于今年1月15日正式营业,今年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将成为宜昌石油“第一站”。二是独享车用天然气市场。我们借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之力,投资1228万元成功收购了枝江市天然气公司的江汉加气站及其在枝江市的天然气加气站的独家经营权,同时利用原枝江加油站,投资近800万元重新改建油气合建站一座。10月份,经多方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枝江油气合建站顺利开通,目前日均销量达到3200方,赢得了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超前谋划网点规划。今年上半年,借滕家河油库被枝江市纳入规划用地兴建码头的良机,我们结合“十二五”加油站发展规划,主动提出用闲置土地与当地政府置换五块新增加油站建设用地,经多方协调,于10月底正式签订《土地置换协议》,目前新增的万福垴、双寿桥加油站已获得省商务厅的规划许可,五宗土地的成功置换,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投资成本,而且牢牢控制了未来网络发展的主动权,为扩市增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培训稳步推进。我们一直牢牢把握“培训就是投资,充电就是充值”的理念,将员工培训工作当作一种“福利”来抓,今年,我们严格按照市公司培训计划,将教育培训贯穿到了日常工作中,一是以市公司各条线的专业培训为载体,全方位的选择参训人员,和过去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站内培训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内部讲师的培养,努力将培训效益做到了最大化;二是积极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培训工作,今年,我们与劳动局“志能关爱工程”合作,采取全封闭式形式,举办了新员工培训,展现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在全方位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了技能的实用性。通过连续多期的设备培训、油品接卸培训,使技能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

论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及对策 篇5

从2009年始, 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开始海外跨国投资业务, 其主要投资方式为并购、服务合同以及贷款协议等形式。随着, 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加, 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辨识这些跨国石油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对国内石油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投资风险即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活动所遇到的各种类型的不确定的风险, 从而给海外投资活动带来损失。赵曙明认为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 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 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增加石油资源的供给。目前, 国内石油资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 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状况变得日益严峻。因此, 到外国寻找新的经济资源就成为企业与国家的共识。国家对跨国投资极其重视, 并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 国内产业资本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 跨国投资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这种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特别是在石油投资领域。

二、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

跨国石油投资作为海外投资项目, 具有一般投资项目所不具备的投资风险。通常涉及的是跨国因素, 包括在投资地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跨国背景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对跨国风险分类的研究, 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 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风险。该种风险是自然界作用下产生的风险, 对跨国投资所带来的潜在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如, 在投资国展开的海上石油开采, 这类跨国石油投资的自然风险就具有不可抗拒性, 一旦发生, 损失将极巨大。

第二, 投资地区政治环境恶劣, 特别是战争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国际被称为所有投资风险中的第一风险, 因而国内跨国石油投资者必须要对投资区域的战争风险进行有效、权威的评价。如, 在中东地区的跨国投资就要充分考虑战争的风险, 否则将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三, 投资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风险。政治法律风险与国家政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突发性政治性事件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的不连续或者不稳定, 会给我国跨国石油投资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 东道国对外资企业的征收与国有化, 特别是在中东、拉美以及南美部分国家及地区的民族国家对跨国公司实行的国有化手段。

第四, 金融风险。目前, 欠发达国家通常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该问题的存在导致这类国家常常采用限制性的外汇管制措施, 导致投资利润与资产的转移或输出受到阻碍, 致使跨国石油投资极易蒙受损失。

第五, 市场风险。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为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是因金融市场波动而导致发生的风险。包括股权、汇率以及利率等风险。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稳定阶段的结束, 跨国石油投资的市场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概率极大的提高, 而国际原油价格的跌涨暴将成为最大市场风险之一。

第六, 技术风险该种风险是跨国投资企业投资后能否因为技术而顺利完成相关业务, 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成功的开发产品, 不能顺利的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 那么将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风险。特别是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上的技术风险就更为重要, 如目前全球石油勘探开发区域逐步转向开发难度大的边疆、内陆等地区, 增加了跨国石油投资的成本。这就要求国内企业进行跨国石油投资时, 必须要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与预防。

三、应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的对策

跨国石油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 文章在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体系, 具体应对对策如下:

第一, 加大对政治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在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前要全面、准确、综合的对投资地区和国家的政局进行评估, 仔细分析其在政治、法律、政策、法规等各种因素, 尽量避免在政治风险高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遇到风险时, 可以寻求中国政府的帮助, 对所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借助国家力量对企业无法涉及的国家领域问题进行跨国交涉, 以便企业对对投资区域的政治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避免风险的出现。

第二, 加大对市场风险的应对。密切关注石油市场的风险, 要对国际市场的趋势, 作出准确的分析, 并将此结果作为跨国石油投资决策的参考。

第三, 加大相关技术研发。跨国石油投资企业相关技术水平的高低, 对企业能否获得预期投资效果的影响极大。在国内石油公司所拥有的地质研究、人才储备以及勘探设备等是跨国投资企业能否降低风险的硬性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在工艺、销售等技术上的优势, 保证项目能正常运转, 降低跨国石油投资项目的风险。

第四, 国内企业要采取正确的跨国投资策略。国内企业要实施本地化战略, 规避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本地化战略的可以降低相应的进入门槛和政治风险, 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降低政治敏感度, 获得优惠政策, 进而降低风险。国内企业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规避法律风险。

四、结论

海外投资项目通常涉及东道国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不同, 因此涉及的潜在风险很多。目前, 由于海外的投资活动存在着各种风险, 对于国内企业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挑战对国内企业同样是机遇。目前, 国内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文章在综合过往研究的基础上, 对国内企业可能遇到的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石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永康.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管理[J].中国石化, 2008 (7) [1]顾永康.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管理[J].中国石化, 2008 (7)

[2]冯燕玲, 刘峰, 姚万民.委内瑞拉石油投资风险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浅析[J].中外能源, 2011 (4) [2]冯燕玲, 刘峰, 姚万民.委内瑞拉石油投资风险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浅析[J].中外能源, 2011 (4)

[3]袁正之.拉美石油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 2008 (3) [3]袁正之.拉美石油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 2008 (3)

[4]蔡建功.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分析[J].载中国知网, 2009[4]蔡建功.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分析[J].载中国知网, 2009

中国石油投资 篇6

石油企业发展的途径多种多样, 其中资本运营作为重要的手段越来越得到石油企业厂商的重视。一般来讲, 资本运营就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 通过优化组合进行有效运营, 以实现资本的增值。从实践来看, 石油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就是通过股权的运作以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 常见方式有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收购、兼并、分立、转让等。资本运营不仅可以帮助石油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效率、增加投资收益、扩大生产规模、拓展营销市场, 而且还能借此运营方式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 有的石油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手段, 与其他优质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后, 可以充分发挥股东各方的优势, 依托合资公司的平台, 将石油企业的业务触角快速延伸到新的领域或新的区域, 从而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任何事物的属性有利也有弊, 资本运营也是如此。资本运营可以为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但是通过资本运营手段发展石油企业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据调查, 在资本运营这条道路上, 很多企业都未能成功, 资本运营失败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灭亡的案例比比皆是。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 从这些企业身上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将有利于减少石油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石油企业股权投资运营的主要风险分析

1. 投资资金风险。

企业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资本运营也需要企业投入资金或有价资产。对于企业来讲, 资金和资产总是有限的, 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和资产发挥出最高效用, 这是股权投资的一大关键问题。在实践中, 一些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股权企业中, 结果却不尽人意, 由于股权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企业不仅没有发挥出资金的价值, 而且可能导致资金严重缩水。有的企业本身不适合通过资本运营途径发展自己, 但是企业为了急于扩张, 往往期望于通过资本运营手段迅速打开局面, 由于巨大的资金投资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回报, 从而导致企业本身的资金链断裂, 将企业推向绝望的边缘。

2. 营运风险。

企业资本运营之后不代表着一路向上的发展趋势, 有时候可能会遭到某并入公司产业下滑的风险。企业资本运营的最终目的是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竞争优势, 主要采取优化企业的股权配置模式、向前向后一体化等战略, 但这些战略也具有一些风险, 使得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时举步维艰。与此同时, 企业参与设立的合资公司本身还存在一系列运营风险, 合资公司本身是一个法人实体, 要独立面对市场竞争, 其营运成果必将受到市场、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市场风云变幻, 竞争日趋激烈, 公司营运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这些风险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股权投资的成败。

3. 管理风险。

一个发展好的企业必然具有良好的管理人才,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进行资本运营而变成一个大企业, 依然要具备高阶层的管理人才, 制定国际化、科学化、实效化的管理制度, 使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结构组织、人事治理达到一体化的效果。面对新体制和新系统, 新加入的公司可能会有些不适应, 对此变革产生反抗的心理, 特别是人事变动, 反抗的态度表现得很明显。在现代企业要求人性化管理体制的大形势下, 面对如此困难, 企业难以强制采取措施, 或者是尽量避免强制措施激化矛盾。为此, 企业有可能为新公司重新安排一个合适的新管理模式。但是如果企业对新管理模式的制定做的不够充分, 缺少高阶层优秀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新公司, 可能会使得企业整体管理效率趋于下滑。此外, 对于通过股权投资组建的新公司, 股东之间的信任度、配合度、关注度等都会对新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4. 价值评估风险。

股权投资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标的项目的价值决定了企业是否要进行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规模大小、投资方式设置等策略, 只有具备较高价值的项目才能作为股权投资的目标项目。然而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客户信息、标的公司内部的运营状况等等, 这些因素都一种动态的存在,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某一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就有可能导致股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不真实、不准确, 经济评价中可能存在投资回报率高估、标的公司资产不良等情况, 甚至因为没有掌握某些事项的实际情况, 导致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致命风险。比如企业参股到某公司后, 由于在前期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某公司隐瞒了一些重大债务或有事项, 企业对这些风险认识不足, 某公司最终破产, 导致企业的投资付诸东流。

5. 法律风险。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企业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营。对于企业股权投资, 我国有一系列相应的法律进行调整, 例如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在资本运营实践中, 常常有一些股权投资项目因为没有依法办理新设公司登记手续、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等行为而被查处, 因为违反有关反垄断的法律法规而造成资本运营方案失效, 因为股权转让方不具有完全、合法的处分权而产生法律纠纷等等。对于以国有或国有控股形式为主的石油企业, 有的股权投资行为由于违反国有企业管理的专项法规而无法实施, 企业还会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最终得不偿失。基于股权投资产生的新公司, 则有更多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 涉及经营许可、交易行为、资源权属、知识产权、安全环保、数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关系、税收征管、会计核算等方方面面。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和监管的日趋严格, 企业对外交易的约定性风险、法律规定性风险、实体风险和虚拟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三、石油企业股权投资运营中的风险控制

1. 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式。

资本运营的方式有很多种, 针对不同的投资方式具有不同的战略决策。投资方式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投资的目的、企业的投资能力、目标项目状况、合作方的态度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对于石油企业而言, 有的股权投资并不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分红回报, 而是从市场占有或新业务开发的角度追求长远发展。基于不同的目标, 可能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 例如股权并购、股权收购、股权转让、新设股权企业等。企业可以用货币出资, 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权投资额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投资的风险程度, 因此企业的投资规模应与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目标项目的实际需要相匹配, 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额度, 从而减少风险。

2. 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估。

每个股权投资项目实施之前, 企业都应开展可行性研究, 有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目标公司或拟新设公司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和效益预测。企业应建立完善股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机制, 对可行性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提高准确率。企业应安排专人或聘请律师对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 对目标公司的资产状况、债权债务、纳税、对外担保等情况做全面、充分的调查, 避免出现价值评估偏差。在周密、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 确定投资的必要性、投资规模、出资方式、股权比例、法人治理结构、经营规划、风险防范措施等重要事项。

3.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石油企业股权投资, 优选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好的合作伙伴可以互利共赢、相得益彰, 反之则可能相互掣肘、一损俱损。选择合作伙伴, 关键是要做到知己知彼, 企业应安排专人或聘请律师对合作方情况开展尽职调查, 对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主体资格、资质、资信、资产负债、财务与经营状况、企业文化、履约能力、发展潜力等情况做全面调查和分析后, 根据拟合资项目的实际情况, 与意向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谈判沟通, 科学判断, 慎重选择。在合资公司运行过程中, 由于股东各方在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管理风格、发展背景等存在差异, 股东之间难免有一些争议。股东各方应秉承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基本态度, 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除了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等平台进行沟通以外, 还要加强高层互动, 坚持平等协商、诚信合作, 及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着力发挥各自优势, 给予股权企业对等扶持, 实现平等合作、长期合作、有效合作。

4. 切实规避法律风险。

石油企业股权投资运营, 必须始终坚持遵规守法这条底线, 按照法定程序推进各项工作。企业在实施股权投资以前, 必须对目标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尽职调查, 确保主体适格、产权清晰、程序合法。在股权收购项目中, 为了防控风险, 企业除在收购前审慎调查目标公司真实负债情况外, 还可在并购、收购协议中要求转让方做出明确的债务披露, 除列明债务外 (包括任何的欠款、债务、担保、罚款、责任等) , 均由转让方承诺负责清偿和解决, 保证受让方不会因此受到任何追索, 否则转让方将承担严重的违约责任。股权投资公司设立后, 企业还应通过法定渠道加强对被投资公司的监管, 要求被投资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避免因被投资公司出现违法事件导致企业投资损失, 甚至承担连带责任。

5. 完善被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合理设置法人治理结构, 是股权投资企业运营的基础。要降低企业资本运营的风险, 必须通过合资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书, 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科学设置, 建立与投资股东股权比例相适应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席位配置制度。制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议事规则, 对合资公司的投资及经营决策机制、利润分配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确立股东各方清晰的权利义务规则, 由股东各方遵守, 从根本上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6. 做好股东行权管理。

企业作为股东, 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及合资公司章程的约定, 规范行使权利, 积极履行义务, 切实做好行权管理工作。企业应结合被投资公司独立法人的特性进行有效管理, 一方面要尊重被投资公司的独立法人主体资格, 考虑合作方合理的利益诉求, 避免将股权企业等同于分支机构简单管理, 不能侵犯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 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以及合资协议、公司章程、规章制度等文件, 将股东企业的管理意志合法、有效地体现到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避免被投资公司管理失控。

总结

资本运营主要是利用产业的优势进行资产重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适度开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石油企业采取资本运营的方式一是可以快速增加企业的规模, 为企业谋取更多的利润;二是可以减少进入新市场的成本, 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可以增强其在国内的地位, 并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占据优势, 从而壮大我国的石油力量。我国石油企业要想在资本运营中实现迅速发展, 需要采取控制资本运营风险的一系列措施。通过总结分析, 石油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总体上是可防可控的, 但是市场形势瞬息万变, 一些不确定因素无可避免, 因此,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加以完善, 以促进石油企业资本运营业务有序有效有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国.我国企业境外石油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李荣融.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中国石油企业, 2006 (5) .

[3]杜义风.石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健全[J].中国煤田地质, 2007 (6) .

[4杜文红.谈谈如何构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科技资讯, 2008 (30) .

[5]林刚.国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企业文明, 2009 (1) .

[6]佟革.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浅析[J].发展, 2007 (8) .

[7]王田泽.关于石油企业资本经营问题的探讨.河南石油勘探局, 2006, 12 (3) :4.

中国石油投资 篇7

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地位日益上升, 世界各国围绕着石油资源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争夺, 对石油地产的控制和开发已经成为权力分配的重要因素。保证石油的及时长期稳定供应,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石油公司纷纷将投资的重点区域转向国外, 石油投资逐渐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石油行业的特点注定了中国加入WTO后, 国内石油市场将逐步全方位对外开放, “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跨国石油公司凭借其在资金、管理、技术、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上的优势, 倾力打入中国市场, 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目标, 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展开竞争。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巨大的压力, 而国内的资源基础又比较薄弱, 所以要想降低成本获得高附加值收益, 必须到海外进行投资和开发[1]。将开采、生产、销售这一系列流程在海外进行时, 就可绕开关税壁垒, 抵制贸易保护。在海外进行作业的过程中, 还可以与其他国家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合作中获得利益, 在竞争中提升自己, 更加有利于稳定我国石油企业在世界石油舞台上的地位。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跨国石油企业。因此, 实施海外投资战略, 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石油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石油资源的特殊性决定海外项目开展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石油作为国际战略资源, 国际石油市场深受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影响, 石油关系到国家安全, 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繁荣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许多国家来说, 当石油的严重威胁发生时, 政府会使用一切办法甚至是武力加以维护[2]。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战争中, 石油都是引起冲突、导致战争扩大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地缘政治来看, 拥有大量石油分布的地区同时是长期存在民族和国家冲突的地区, 这些冲突在油藏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而在油藏发现开发中变得更加剧烈。在将来, 围绕石油的国际争夺仍会存在。可以说, 石油与地缘政治、地区性冲突、国家政局是紧密联系的。世界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呈上升势头, 其中液体能源和生物能源仍将占据主要地位。可以预见, 与能源、石油有关的地区冲突和矛盾很难彻底解决。在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中, 社会安全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做好社会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二、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主要包括世界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反贫穷工程师协会、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等机构组织的相关指导性手册文件、制度建议和其投资项目, 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 经过六次的研讨, 拟定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 11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然后到两个石油涉外企业进行了两次针对性很强的座谈调研, 采用专家意见法, 又经过两轮的讨论研究对初拟指标体系进行修改, 最终确定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安全风险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对于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管理起到基础的指导作用, 在日后进行模型建立及实际操作中, 可以作为风险事件观测、识别、评价、预警的基本判断准则。下文的预警策略体系中提及的预警评价和预警分析模型的经历都基于这个指标体系。

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 通过对石油涉外企业社会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 结合专家意见, 经过多轮的讨论, 最终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海外项目社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 12个二级指标, 29个三级指标, 从而形成预测预警指标体系。

三、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策略体系

针对石油企业的特点, 基于社会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结合对我国较具代表性的石油企业的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 制定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策略体系如图2所示。

(一) 树立海外企业安全意识,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基于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特点和石油企业社会风险的特殊性原理, 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社会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员工做好社会风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从公司管理层、社会风险管理部门、海外项目部负责人至全体员工对于社会风险的认识, 牢固树立高警觉性、高敏感度的社会风险预警观念, 让全体员工时刻将社会风险安全的重要性牢记心中, 强化企业社会风险管理意识。

石油企业要在日常积极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让海外员工把“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逐步使广大员工时时、处处都把安全记在心上, 落实在行动上, 做到每个人都能“自主管理”和“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使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渗透进安全文化的意识。

除了风险预警部门的员工时刻关注社会风险事件之外, 所有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员工都要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 增强对于社会风险事件的敏感程度, 任何人发现有社会风险事件将要发生的势头时, 及时向风险预警部门的员工汇报, 以便于风险预警部门员工的社会风险预警评价管理工作。

(二) 合理运用社会风险预警评价模型, 提高预警评价能力。

石油企业面临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那些法律秩序井然、社会运转协调的国家的石油资源早已被西方石油寡头所控制, 现在所能进入的海外石油所在地往往是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3]。因此, 石油企业要在计划向新的国家或地区拓展业务之前, 充分运用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预警评价模型, 分析判断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形势, 本着“风险最小, 效益最大”的原则, 确定石油涉外企业油气勘探开发战略。

(三) 合理运用社会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提高预警分析能力。

在石油企业海外工程项目进展的过程中, 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工作重心是如何在社会风险事件发生前, 对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风险等级作出准确的评价, 进而使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此, 应加强对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的重视, 合理利用社会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使相关国家的社会风险预测预警常态化, 对项目所在国以及石油原产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判, 在最大限度发挥保障作用的同时, 从源头上防范和规避社会风险。

1. 拟定预警管理计划, 收集相关信息。

石油企业建立自己的海外项目社会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渠道和特定指标, 同时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定期确定安全风险主题, 进行预警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根据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 分析处理结果, 制定下一步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计划, 使社会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2. 科学分析, 及时预测。

石油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根据多方面收集到的社会风险相关信息, 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征规律, 对该企业面临的社会风险进行综合性的预警评估。风险预警评估是风险预警管理的一个基本步骤, 就是通过模型分析和预测, 评估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对环境、公司和人员所造成的影响, 目的是确定风险等级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对社会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要定期发布, 形成制度。第一, 针对于政局变化较大、社会风险较高的国家, 每天发布社会风险预警分析结果, 制作安全日报。第二, 针对于所有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社会风险预警分析进行安全周报制作, 上报至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第三, 密切跟踪伊拉克、苏丹、乍得等重大社会风险事件易发的国家或地区, 深入研究其社会风险相关问题, 特别是重要社会风险事件的潜在因素, 对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做好指导。

(四) 建立多渠道的社会风险信息网络和情报交流体系。

情报信息是社会风险预测分析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风险分析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建立信息网络和情报交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石油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社会风险信息网络和情报交流体系, 对从各渠道获取的预警预测信息进行统计汇总, 构建信息数据库并实时更新, 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情报交流机制。石油企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要在各地区项目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协助下, 对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风险信息和资料予以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建库, 对整个信息处理过程实施程序化管理。石油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在及时掌握公司内部各级预警管理部门提供的预警预报信息的同时, 要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社会风险信息网络获取有关信息, 扩大覆盖, 体现时效性, 提高预警预报工作的科学性。

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信息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获取。第一, 搜集情报。搜集情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如媒体报道、期刊杂志、互联网信息、在中国的访问专家等, 得到关于相关地区的历史及当前社会动态。通过综合主客观的情报及言论, 将一些潜在信息进行统计、积累和分析, 作为进行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一手资料。第二, 现场勘查。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定期赴海外项目部进行现场勘查, 感受工作一线的实际环境,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完善情报信息, 有利于作出更加准确的社会风险预警分析。第三, 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预警管理部门应在日常工作中, 与我国政府部门、项目所在国的有关部门、国际专业安保机构、兄弟单位、项目所在国的宗教领袖知名人士等建立良好关系, 定期向中国使领馆汇报项目的社会风险情况和获取相关的信息, 并和兄弟单位建立社会风险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定期参加组织的信息交流和风险提示会, 从而获取各种提示和预警。与驻在国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沟通, 定期拜访当地政府和警察局, 与当地的宗教领袖、知名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 了解社会动态, 及时掌握所在国和项目周边安全形势。

(五) 制定和完善社会风险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高海外项目社会风险事件的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有序地采取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风险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有效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风险应急预案应适用于海外项目对所有可能影响到社会风险事件的应急管理, 指导范围包括企业总部、涉外企业、海外项目部和所属基层作业队。

1. 应急预案的制订。

应急预案采取分级制定和完善的原则, 石油涉外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制订《石油涉外企业突发社会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在面临突发社会风险事件时, 按照应急预案从整体上保持一致, 做好对于突发社会风险事件的应急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变更管理。

海外项目社会风险应急预案应根据风险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应急资源的变化以及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海外项目应急预案原则上应每年评审一次, 如果机构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较大变化, 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发现不足和问题时, 应及时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变更后应及时传达到相关方和有关人员。

3. 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保障。

海外项目部负责组织专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对所属各单位人员进行应急培训。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 定期开展演练, 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在海外工程项目单位应配备海事卫星电话和医疗急救包, 特别是较高风险的国家或地区, 更要做好应急保障, 采取多种方式, 建立与相关通讯、交通运输部门、医疗救助部门的友好关系, 当突发社会风险事件发生时, 能够协调多方面相关部门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合作, 以此提高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应急能力。

(六) 健全海外安全培训体系,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防范技能。

“无知者无畏”, 只有深入了解了国际国内安全形势, 同时, 牢固掌握针对于社会风险事件的防范技能, 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风险带来的危害。近年来发生的大量海外华人社会风险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华人缺乏足够的社会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各种社会风险如何规避、控制、化解缺乏应有的知识和实务能力。因此, 石油涉外企业需要健全海外项目社会风险培训体系, 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防范技能, 以保障海外项目员工和财产安全。只有严格培训, 严格考核, 在充分调研海外员工社会风险培训需求的基础上, 明确培训对象, 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方式, 才能有效提升海外项目社会风险管理水平, 才能切实提高海外员工防范社会风险的意识和技能。

1. 培训对象。

针对于石油涉外企业的人员构成特点, 企业内不同的员工应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 故将培训对象分为两类:管理型人员和操作型人员。管理型人员决定着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的高低。操作型人员决定着员工个体应急反应的成败。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覆盖石油涉外企业海外工程作业的整个阶段, 从心理磨练到意识提升、从观念的更新到技能的掌握、从理论培训到实际演练, 都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开展具有特点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实施严格管理, 确保培训效果。针对即将出国人员需要安排内容丰富的涉外安全培训。一是在过去外事纪律教育的基础上, 给涉外人员安排一些当地语言、急救逃生等培训课程, 比如项目所在地语言的日常对话, 发生肢体伤害时的简单包扎自救措施, 危机事件发生时的逃生避难方法等。二是开展各种活动与课程, 使涉外员工对当地社会的文化和风俗、法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到达工作现场后还必须向员工介绍周围环境、当地治安情况和要求、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系统等。同时, 强化员工的海外社会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向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的观念, 夯实法律意识, 并知道如何借助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组建专业化的培训团队, 面向不同类别人员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七) 确保防范社会风险的资金投入, 提高防范能力。

在石油涉外企业进行社会风险防范的过程中, 不论是进行物防、技防还是人防, 从人员培训到应急物资准备、从日常社会风险管理到发生社会风险事件时人员及物品的安置, 都必须建立在资金投入保障的基础上, 只有保障应用于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资金的稳定投入, 才能做好社会风险预警管理工作。石油涉外企业应统一制订海外办公场所、驻地、作业现场的“三防”标准, 确保资金投入, 达不到标准不能施工作业。石油涉外企业的各级社会风险管理部门, 均应配备足够的通讯和报警、监视设备, 做到“一车一报话机、一班组一卫星电话”。并且安装报警和监视系统, 遇有突发事件能及时发布报警信息。在项目部和作业区配备保安, 定期对办公区域进行巡逻。加强物理安防设施, 给相关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海事卫星电话;在基地周围建立钢丝围栏;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 在项目部、基地等办公区域和居住地设置门禁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加强物理安保设施的检查工作, 要专人负责定期对各种物理安保设施进行检查, 尤其是门禁系统、应急车辆及监控系统。

(八) 从多方面加快本地化步伐。

在当今国际政治形势下, 从多方面加快本地化步伐是降低社会风险的主要途径。通过员工、合作、采购、工程配套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本地化等措施, 可以大力推动本地化进程。在海外工程作业过程中,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石油涉外企业应不断提高员工本地化程度, 增加驻在国的员工数目, 减少中国员工数量, 一方面解决了驻在国的国民工作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国民的联系降低社会风险事件对于人员生命造成的威胁。同时, 石油涉外企业海外项目所在国多处于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本身也拥有很多石油企业, 但是由于其实际状况限制, 这些石油企业在管理、技术、经验等方面远不及我国石油涉外企业。因此, 我国石油涉外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与东道国的石油企业进行合作, 利用其在资源和信息渠道上的优势, 共同进行开发作业。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我国石油涉外企业与东道国政府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 同时可以在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风俗习惯、法律政策的过程中减少很多障碍, 最大限度地降低源自于东道国的社会风险。

(九) 在东道国树立企业形象, 最小化东道国敌对倾向。

面对高风险国家复杂的社会安全局势, 石油涉外企业应该从自身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制定社会风险管理策略, 一方面要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 另一方面要标本兼治, 与东道国及所在社区建立和谐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当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企业。如果能够给东道国留下一个负责任的印象, 那么石油涉外企业在其进行工程作业的过程中, 会得到东道国的认可和尊重,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东道国当地民众由于文化差异、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社会风险。石油涉外企业通过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为所在国带来切实利益, 可以赢得东道国国民的尊重和信任。石油涉外企业在东道国不仅要做好国家层面的公益事业, 更要主动做好工程项目所在地社区的惠民公益事业, 可以用情感与当地人民拉近距离, 减少当地人民的排外情绪。同时, 加大对当地人民的培训力度, 促进当地人民就业, 在解决当地人民就业的同时, 也可以加快石油涉外企业的当地化步伐, 可以很好地起到缓解劳资矛盾的作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可以快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造福于当地人民。同时, 也要维系好与东道国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报道和积极引导, 宣传企业在东道国为当地人民造福的事实, 不断提升企业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争取当地政府、社区和宗教人士的支持, 使公司海外业务深深地根植于东道国。

四、结语

本文基于石油资源在国家战略储备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 根据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特点和社会风险的基本特征, 运用科学方法, 制定了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管理指标体系, 并提出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策略体系, 对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社会风险管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宝发,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5 (2) :1~4

[2] .刘强, 江涌鑫.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与案例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 2009, 12:59~64

[3] .Cole S, GinéX, Tobacman J, et al.Barriers to household risk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India[J].Harvard Business School Finance Working Paper, 2012

中国石油投资 篇8

关键词 跨国投资 石油投资 风险 对策

一、引言

从2009年始,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开始海外跨国投资业务,其主要投资方式为并购、服务合同以及贷款协议等形式。随着,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加,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辨识这些跨国石油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对国内石油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投资风险即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活动所遇到的各种类型的不确定的风险,从而给海外投资活动带来损失。目前,国内石油资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状况变得日益严峻。因此,到外国寻找新的经济资源就成为企业与国家的共识。国家对跨国投资极其重视,并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国内产业资本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跨国投资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石油投资领域。

二、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

跨国石油投资作为海外投资项目,具有—般投资项目所不具备的投资风险。通常涉及的是跨国因素,包括在投资地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跨国背景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对跨国风险分类的研究,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风险。该种风险是自然界作用下产生的风险,对跨国投资所带来的潜在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如,在投资国展开的海上石油开采,这类跨国石油投资的自然风险就具有不可抗拒性,一旦发生,损失将极巨大。

第二,投资地区政治环境恶劣,特别是战争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国际被称为所有投资风险中的第一风险,因而国内跨国石油投资者必须要对投资区域的战争风险进行有效、权威的评价。如,在中东地区的跨国投资就要充分考虑战争的风险,否则将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三,投资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风险。政治法律风险与国家政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突发性政治性事件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的不连续或者不稳定,会给我国跨国石油投资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第四,金融风险。目前,欠发达国家通常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导致这类国家常常采用限制性的外汇管制措施,导致投资利润与资产的转移或输出受到阻碍,致使跨国石油投资极易蒙受损失。

第五,市场风险。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为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是因金融市场波动而导致发生的风险。包括股权、汇率以及利率等风险。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稳定阶段的结束,跨国石油投资的市场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概率极大的提高,而国际原油价格的跌涨暴将成为最大市场风险之一。

第六,技术风险该种风险是跨国投资企业投资后能否因为技术而顺利完成相关业务,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成功的开发产品,不能顺利的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那么将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风险。

三、应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的措施

跨国石油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文章在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体系,具体应对对策如下:

第一,加大对政治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在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前要全面、准确、综合的对投资地区和国家的政局进行评估,仔细分析其在政治、法律、政策、法规等各种因素,尽量避免在政治风险高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遇到风险时,可以寻求中国政府的帮助,对所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借助国家力量对企业无法涉及的国家领域问题进行跨国交涉,以便企业对对投资区域的政治环境有深入的了解,避免风险的出现。

第二,加大对市场风险的应对。密切关注石油市场的风险,要对国际市场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分析,并将此结果作为跨国石油投资决策的参考。

第三,加大相关技术研发。跨国石油投资企业相关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能否获得预期投资效果的影响极大。在国内石油公司所拥有的地质研究、人才储备以及勘探设备等是跨国投资企业能否降低风险的硬性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在工艺、销售等技术上的优势,保证项目能正常运转,降低跨国石油投资项目的风险。

第四,国内企业要采取正确的跨国投资策略。国内企业要实施本地化战略,规避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本地化战略的可以降低相应的进入门槛和政治风险,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政治敏感度,获得优惠政策,进而降低风险。国内企业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

四、结论

海外投资项目通常涉及东道国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不同,因此涉及的潜在风险很多。目前,由于海外的投资活动存在着各种风险,对于国内企业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挑战对国内企业同样是机遇。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文章在综合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企业可能遇到的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石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永康.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管理[J].中国石化,2008(7).

[2]冯燕玲,刘峰,姚万民.委内瑞拉石油投资风险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浅析[J].中外能源,2011(4).

[3]袁正之.拉美石油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8(3).

中国石油投资 篇9

中国石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价值分析与投资操作建议

专业班级: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班 学号: 012103

31学生姓名: 刘家奇

完成时间:2011年05月24日

1、投资价值分析

首先我来谈谈对石油石化的投资价值分析,其一在于石油石化属于国家资源,属于国家财产,其企业的支撑和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宰形成垄断局势,其股票的发行及走势相对与其他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高回报性。其二在于国家政策对于石油石化的大力扶植以及其国家对于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其三在于其资源的可利用率和再生性的评价,使得其在物质方面展现出了独道的“物以稀为贵”。其四在于石油石化的储备以及对国外的进出口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很多国家很依赖中国的石油石化,如俄罗斯等地,作为投资价值来看,长远的增持是必要的。这是我总结的至关重要的四点,也正是这四点,才能充分的体会出其真正的投资价值所在。

2、投资建议

2011年石油消费增速虽然相比2010年将有所放缓,总体比2010年增长1.5%左右,但由于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实际增量仍很客观,特别是新兴发展国家,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原油需求将是主力军,2011年预计将新增需求接近4成。2010年全球原油总体是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欧佩克决定将维持原油产额,使2011年全球原油供给趋稳;但欧佩克剩余产能10月份明显下降,11月份美国原油库存开始从高位下降、有望进入去高库存化阶段,也将助推原油价格上涨。而由于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也将推动下游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原料与产品之间价差扩大、毛利率提高的公司会为市场提供了可供炒作的题材。2011年需要关注产能相对较小,而需求增长较为强烈的石化产品。如果是短期持有,应该投资在石化产品的股票上;而相反如果是长期持有,相应的在一定的持有度上,遇到大幅度的跌价时,应该果断增持百分之三十。

而作为已持有股来看,今天的趋势应该是持平,从早上到下午收盘股价的幅度变化来看,涨幅最高点为-0.1左右,而最低点为-1.08左右,最好的选择就是今日无动作以不变应万变。很多的股民只关心今天的股涨动幅度是红色还是绿色,却不仔细分析。石油行业一年之中的12月份进行设备维护,井队出勤也会有所减少,其利润多为中旬5、6、7三个月。所以现在的持有,到一定高度之后在9月到10月抛出才是明智之举。

3、参考资料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油石化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本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全力拓展市场,优化生产,强化管理,挖潜增效。特别是随着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国内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和价格稳步回升,本公司积极应对危机的措施成效逐步显现,经营业绩逐月提高。上游板块油气当量产量实现稳中有升;炼油板块抓住境内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机遇,努力做大总量、降本增效,迅速扭转了巨额政策性亏损的局面,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化工板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成品油营销与分销板块经受住了严峻的市场考验,经营成效显著。2009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5340.25亿元,同比下降30.2%。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1.90亿元,同比上升332.6%;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332.46亿元,同比上升332.8%。综合考虑盈利水平、股东回报和未来发展需要,董事会决定派发2009年中期红利每股人民币0.07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政府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必将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动石油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为本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新一届董事会根据未来发展环境和本公司实际,批准了公司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滚动发展纲要。本公司将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步增长,推进天然气产量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三个炼化一体化企业集群,力争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市场供应率稳中有升。争取到2011年,境内油气当量产量达到5500万吨(原油约4300万吨、天然气约17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达到2.02亿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30万吨/年,境内成品油经营量达到1.35亿吨。根据行业和自身业务的特点,本公司将继续实施“资源、市场、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资源战略,坚持资源获取多样化,以原油、天然气、成品油资源为基础,以替代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为补充,统筹国内国外两个来源和生产10贸易两种方式,不断巩固资源基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源获取的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实施市场战略,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有机统筹,完善石油和石化产品营销网络,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发挥差别化产品优势引领市场需求,培育提升中国石化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强化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一体化战略,坚持上中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整体产业链的优化组合;加强板块、区域、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整合,推进炼化一体化,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海外油气投资、境内外炼化合作、国际贸易紧密结合的良性互动体系,推进海外业务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同时,把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队伍素质的提高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以上目标和战略,本公司将采取以下重点措施:勘探开发板块,国内勘探开发继续贯彻“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突破海上”的方针,努力实现增储上产和资源战略接替。勘探方面,深入挖潜东部油区,加强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加快西部勘探,争取储量快速增长。开发方面,东部地区提高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和单井产量,力争实现稳产增产;西部新区加快产能建设,尽快实现战略接替;精心组织川气东送项目投产运行,实现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开拓海外油气资源,提高海外油气产量和盈利能力。炼油板块,按照贴近市场、贴近资源的原则,调整优化炼油布局,保持炼油业务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提高原油加工适应能力,提高加工深度和灵活性;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原油储运网络;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实现大型化、一体化和集约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稳妥推进海外炼化、仓储建设;采取原油进口多样化策略,保障原油安全稳定供应,大力发展第三方贸易。化工板块,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增强化工业务竞争优势。合理安排乙烯和芳烃等产业链的发展;优化利用资源,实现化工原料多元化,降低成本;充分依托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内涵发展;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完善营销网络,灵活运用营销策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品油营销与分销板块,大力

拓展市场,完善营销网络,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零售和直销,提高终端销售比例;合理调整油库布局,全力推进加油站和管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非油业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塑造品牌形象。面向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相信,在各位股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11下,新一届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将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上述发展战略与规划,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中国石化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并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

2009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好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中国石油投资 篇10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 美国与沙特达成一项 “不可动摇” 的协议: 沙特同意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 美元自此摇身一变, 成为全球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21世纪以来, 为转嫁其国内就业及经济危机,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 导致美元不断贬值, 油价随之持续走高。国际原油价格 (WTI) 自从2004年脱离了30~40美元/桶的区间后一直上涨, 到2008年7月创下147美元/桶的天价,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油价暴跌, 2009年2月跌至34美元/桶, 之后各国采取的融资救市政策使得美元供应不断增加, 油价开始平稳上升, 2011年4月再次突破百元大关, 达107美元/桶。与此同时, 油价走势的跌宕起伏, 也使得全球石油钻井投资市场变幻莫测。2008年世界石油市场均价达每桶97.58美元, 当年的勘探与开发 (E&D) 投资为4535.62亿美元, 比2007年增长39.8%, 钻井数比2007年增加7874口; 2009年, 受世界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 E&D投资比2008年下降了11.8%, 钻井数也比2008年减少13000多口。

2011年以来, 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90~11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基于缓慢的经济增长、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较高的财政赤字等因素的影响, 美元在中长期依然面临结构性贬值的压力。在此背景下, 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对石油钻井投资市场的影响, 对预测石油钻井投资收益未来走势及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美元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实际汇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由国际油价到美元汇率的传导关系研究, 主要学者有Krugman、Golub、Amano等, Krugman (1980) 最早对石油价格与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初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呈相反方向变化, 油价上涨初期导致美元升值, 但最终会导致美元贬值[1]。Golub (1983) 基于资产组合的方法也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石油价格与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 并在这一模型中纳入石油的需求弹性, 该模型的研究结论与Krugman模型基本一致[2]。Amano (1998) 利用1972~1993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了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的实证关系, 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是决定美元实际汇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Amano的实证研究支持了Krugman和Golub的观点[3]。Benassy Quere等 (2007) 的研究结论表明10%的油价上升能导致4.3%的美元贬值[4]。

二是从美元汇率影响油价的角度来分析, 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是Austvik (1987) , 他认为美元汇率的波动使得国际原油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美元贬值使得石油价格相对于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 这就刺激了石油的需求, 最终导致用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上升[5]。Cheng (2008) 与Austvik的研究角度相同, 他认为美元贬值使得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国家有必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石油需求, 进而抬高了油价[6]。佘升翔、陆强、马超群 (2010) 利用动态条件相关性模型、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石油-美元”的关联机制和互动特征, 揭示出从美元到石油的单向因果关系[7]。由于研究方法、样本时间段和采用变量的不同, 使这两层面的研究结果截然相反, 但是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强关联性已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从长期来看, 供求关系是决定油价长期走势的主导因素, 但石油短期价格由一系列的外生变量决定, 诸如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天气变化, 石油库存, 市场心理, 期货市场投机预期等[8,9,10]。长期因素决定油价的长期趋势和油价基数, 短期因素影响油价的波动幅度。

石油从投资到生产起码需要5年, 生产周期一般在40年, 即投资对供应的时滞在5年以上, 而供需差统计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结果, 期货价格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 二者表现不在同一个时点上, 所以, 石油短期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 油价却巨幅波动的现象貌似违背供需规律, 实则由短期价格对生产供应的弹性很小所致, 但短期油价却对长期的投资结果——投资决策影响很大[11]。长期因素由于时间跨度大而不确定性增加, 投资决策则主要基于短期因素的变化来判断未来, 诸如油价、汇率等的波动, 而投资的结果反过来对中长期供给产生影响。通过图1, 可以直观地看出石油价格、汇率变动对石油投资市场的传导机理, 为获得它们之间具体的定量关系, 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12]。第一层次, 从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投资市场影响的角度, 寻找国际原油价格与石油钻井投资市场之间的协整关系;第二层次, 从美元持续疲软对石油钻井投资市场影响的角度, 寻找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投资市场之间的协整关系;第三层次, 鉴于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强关联性, 从双因素共同作用角度, 寻找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石油钻井投资市场之间的协整关系。

3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1 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

选取2003年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的107组月度数据, 由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期货价格单方面引导了现货价格[13], 在此选用期货价格进行实证研究, 选取的变量包括:WTI月平均价、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以及全球石油钻井数。具体数据来源:①WTI数据取自凤凰网财经数据;②美元实际有效汇率选取国际清算银行BIS (http://www.bis.org/) 统计数据, 其数据已剔除物价水平的影响;③本文以全球石油钻井数作为石油钻井投资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自Baker Hughes网站 (http://www.bakerhughes.com/) 。为使数据趋势线性化并消除序列中的异方差, 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分别用LNPLNELNR表示WTI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及全球石油钻井数。

3.2 ADF检验

首先, 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所有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即都是I (1) 序列。

4 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汇率与石油钻井数的协整分析

4.1 国际原油价格与石油钻井数的协整关系

(1) 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于LNPLNR都是一阶单整变量, 可以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根据SC判断准则, 建立滞后期为2的VAR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LNPLN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两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由标准化系数可知, LNPLNR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油价上升时石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加, 刺激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 石油钻井数随之增加。2010年以来, 国际原油价格由75美元/桶上升到近期的105美元/桶左右, 提高了近40%, 2010年初至今石油钻井数也随之增加了32.8%.

(2) 误差修正模型

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短期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量短期影响是否对长期关系有积累作用。变量LNRLNP之间的协整关系如下 (括号内数字为T统计量值) :

CointEq1=LΝRt-0.3973LΝΡt-6.2953 (-7.1503) (1) ΔLΝRt=-0.1884CointEq1+0.4559ΔLΝRt-1-0.0919ΔLΝΡt-1+0.0003 (-5.1893) (5.7464) (-1.8792) (0.7660) (2)

根据式 (1) , 全球石油钻井数和国际原油价格呈正相关, 这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提高会促进石油钻井投资, 也说明石油钻井投资具有市场导向型特征, 当国际原油价格提高1%时, 石油钻井数将提高0.3973个百分点。从式 (2) 来看, 滞后一期的国际原油价格和石油钻井数呈显著负相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油价的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的历史价格, 对其自身的预测方差的影响占到90%, 在前期油价略低的情况下, 其对钻井投资数的短期正向影响并不显著[14];此外, 国际原油价格并不是影响石油钻井投资的唯一因素, 还要受到投资者心理、经济政策变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油钻井投资具有投资资金多、周期长、效益回收慢等特点, 基于保守谨慎的投资心态, 短期内原油价格上涨并不会大幅度的影响投资市场, 投资者会在权衡各种相关因素变化的前提下做出投资决策。

4.2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数的协整关系

(1) Johansen协整检验

类似地, 本文也试图寻找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石油钻井数之间的协整关系, 根据SC判断准则, 建立滞后期为2的VAR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 LNRLNE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由标准化系数可知, LNELNR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汇率贬值时, 石油钻井数反而增加。

(2) 误差修正模型

同样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变量LNRLNE之间的协整关系式如下 (括号内数字为T统计量值) :

CointEq1=LΝRt+1.9118LΝEt-16.8548 (3.7041) (3) ΔLΝRt=-0.1173CointEq1+0.4593ΔLΝRt-1-0.2141ΔLΝEt-1+0.0018 (-3.5957) (5.5435) (-0.6594) (0.4153) (4)

根据式 (3) , 全球石油钻井数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显著负相关, 这表明美元汇率的贬值促进石油钻井投资的扩张, 美元是国际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 美元贬值, 意味着世界各石油进口国可用更少的本国货币换取美元以进口石油, 能源成本降低, 对石油的需求受到赐激, 带动油价上涨, 而油价上升又会刺激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使得石油钻井投资扩张。从式 (4) 来看, 滞后一期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石油钻井数依然负相关, 但并不显著, T统计量值仅为-0.6594。因为美元汇率贬值可能存在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是抬高油价, 促进市场导向型投资;二是弱化美元的购买力, 阻碍出口导向型投资, 因此美元汇率贬值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15]。

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要求变量都具备平稳性, 为此, 对三对变量LNP-LNELNP-LNRLNE-LNR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每对变量检验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滞后期, 并根据相应的概率值进行判断, 当其小于0.05时, 拒绝原假设。

注: 1代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0代表5%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 LNPLNE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由LNELNP的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 (当滞后期超过6期后, 影响不显著) ;第二, LNPLNR之间存在显著的由LNPLNR的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 (当滞后期超过12时, 结果亦如此) ;第三, 仅在滞后2期内, LNELNR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由LNELNR的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此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国际原油价格以美元为计价货币, 美元不断贬值, 必然带来油价的不断上涨,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美国为应对国内就业及经济危机, 不断增加美元发行量, 而石油产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 油价必然上涨;同时基于美元不断贬值的预期, 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持有者用美元来购买石油期货来套期保值, 国际投机者也会加入石油的投机, 这样就加大了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的速度。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得石油投资商的收益不断增加, 激发了钻井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从而带动了石油钻井投资数的不断增加。

5 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汇率与石油钻井数的VAR模型

5.1 VAR模型的建立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是一种对多变量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的建模思想, 它把所考察的经济系统内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在此,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来研究LNELNPLNR之间的影响效应, 将VAR模型设定为:

Yt=A1yt-1+A2yt-2++Apyt-p+ut, t=1, 2, , n

其中, yt为3维内生变量向量, 即yt= (LNRt, LNPt, LNEt) , ut为3维误差向量, A1, A2, …, AN为参数矩阵。

根据SC信息准则检验方法得出最优滞后阶数为2, 因此建立VAR (2) 模型。通过AR视图检验得出, 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 VAR (2) 基本稳定, 可以保证以下实证分析的有效性。

5.2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前面考查了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与石油钻井数之间的双因素协整关系, 由于美元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关联性很强, 将三者结合起来, 进行三因素协整分析, 通过类似方法的建模发现, LNRLNELNP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 如表5所示。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变量LNELNPLNR之间的协整关系式如下:

CointEq1=LΝRt-0.9623LΝEt-0.5523LΝΡt-1.1657 (-1.5587) (-4.8704) (5) ΔLΝRt=0.1689CointEq1+0.4549ΔLΝRt-1-0.5669ΔLΝEt-1 (-4.8442) (5.7193) (-1.8507) -0.1078ΔLΝΡt-1+0.0019 (-2.1403) (0.4733) (6)

根据式 (5) , 全球石油钻井数和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均正相关, 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效应并不显著, T统计量仅为-1.5587, 这表明相对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 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数的相关性更强, 当国际原油价格提高1%时, 石油钻井投资将提高0.5523个百分点。从式 (6) 来看, 在考虑LNPLNE两者滞后期的情况下, 滞后一期的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都与石油钻井投资呈负相关,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效应依然不显著, T统计量仅为-1.8507。这是因为美元汇率的变动首先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 由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 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全球石油钻井数随之发生变动, 而美元汇率本身对全球石油钻井数的直接传导作用并不显著。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不是影响石油钻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获得更加确切的答案, 本文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5.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在上述VAR模型及协整检验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讨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数的短期影响关系, 考虑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石油钻井数在24个月内的相互动态影响过程, 如图2所示。从图2, 即DLNR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判断, 相对来自DLNE和DLNP的一个标准差的信息冲击, 石油钻井数对来自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冲击的反应最大, 当期DLNR增长一个单位, 第1期DLNR就增长了0.0419个单位, 从第3期开始转为负向冲击。对来自DLNP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石油钻井数在第2期为负向反应, 第3期开始, DLNP对DLNR的冲击转为正向, 并在第7期以后达到平稳并趋于零。对来自DLNE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DLNR在前5期均为负向反应, 第6期开始趋于零并达到平稳。由脉冲响应函数, 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出, 前2期, 美元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数都具有负向冲击, 这表明此时的石油钻井投资市场更多的受投资者心理的影响, 从第3期开始, 美元汇率继续保持负向冲击, 国际原油价格转为正向冲击, 这与我们之前的分析结果相同, 美元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 而近几年来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 由此带来油价一路上升, 高油价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影响到石油钻井投资市场。

方差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的贡献率均不高, 在5%左右徘徊, 几乎不构成主导因素, 而前期石油钻井数的贡献率一直较高, 保持在90%左右, 并且比较稳定, 因此, 石油钻井数变动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前期石油钻井数的增跌幅度。这说明, 石油钻井数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 该趋势可能是由于决策者往往根据惯性思维, 即“趋势分析”来进行石油钻井投资决策[16], 美元汇率贬值应该只是起到了诱发作用。

6 结论

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了国际原油价格、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石油钻井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得出结论如下:

①国际原油价格与石油钻井数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中, 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数有正向影响, 当国际原油价格提高1%时, 石油钻井数将提高0.3973个百分点。但是, 由于油价的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的历史价格, 在前期油价略低的情况下, 其对钻井投资数的短期正向影响并不显著;此外, 石油钻井投资具有投资资金多、周期长、效益回收慢等特点, 基于保守谨慎的投资心态, 短期内原油价格上涨并不会大幅度的影响投资市场, 投资者会在权衡各种相关因素变化的前提下做出投资决策。

②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数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中,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对石油钻井数有反向影响, 即美元汇率的贬值促进石油钻井投资的扩张, 美元的持续贬值意味着世界各石油进口国可用更少的本国货币换取美元以进口石油, 能源成本降低, 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增大带动油价上涨, 而油价上升又刺激投资者的投资欲望, 从而使得石油钻井投资扩张;同时, 石油作为交易量最大的资源类保值商品, 投资石油可以抵御货币贬值, 在成本效应与保值双重效益驱动下, 美元汇率贬值就会刺激石油投资增加。但短期来看, 滞后一期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数负相关并不显著, 因为美元汇率贬值可能存在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是抬高油价, 促进市场导向型投资;二是弱化美元的购买力, 阻碍出口导向型投资, 因此美元汇率贬值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

③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格存在显著的由汇率到油价的单向因果关系, 国际原油价格与石油钻井数存在显著的由油价到钻井数的单向因果关系,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石油钻井数仅在滞后2期内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美元的不断贬值, 必然带来油价的不断上涨, 而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得石油投资商的收益不断增加, 激发了钻井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从而带动了石油钻井投资数的不断增加。

④通过VAR模型分析发现, 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数显著地正相关, 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前2个月内, 对于分别来自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石油钻井数都是负向反应, 第3个月开始, 国际原油价格对石油钻井数的冲击转为正向, 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一直保持负向冲击, 而且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贡献率均不高, 前期石油钻井数的贡献率居于主导地位。这说明, 短期内, 石油钻井数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

⑤影响石油钻井投资市场的因素涉及经济、政治、环境、地理等多方面多层次, 虽然我们不能根据我们的实证结果进行简单的决策, 但本文的实证结果为石油项目投资决策增加了一个判断依据, 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后续的研究中, 我们会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在内, 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上一篇:综合标准化的由来下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