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历史教学十篇

2024-06-13

高职历史教学 篇1

一、精彩

任何一堂课都要尽力做到是精彩的,而历史课堂教学可以比传统教学采用更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图片、视频、Flash,讨论、活动、探究……但千万不能走极端,仅仅走“形式”看“热闹”是行不通的,合理的设计、整合,才会让课堂充满生气。

(一)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精彩的开始应是导入适宜。精彩的开头就像无形的“磁铁”,一下就能吸引住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突破口。精彩的开头方式颇多,有激情式(如讲述《邓小平理论》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在雄壮的歌声中导入新课,意味深长。)、质疑式(我在讲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先让学生畅谈对日本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学生纷纷谈及日本侵华的诸多事件。此时我话锋一转,问:“日本为什么能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动一系列的侵华事件?”带着此问题让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讨论式、问答式、情境式,等等。每一种方式都应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和实施。

(二)精心设计课堂体系内容。

现行的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充实,图文并茂,课文上大字、小字、提示、引文、表格、图画说明、注解以及数量不少的地图和插图,所提供的那么多的内容,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一一点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教师千万不能当“播音员”,必须重新处理教材,整合教材内容。在处理教材时应把着力点放到孰取孰舍、如何剪裁上,到底如何取舍呢?我认为要害在于围绕教学目的,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并且注意知识的层次性。重点抓住了,重点知识就要重点地讲外,就要根据大字的叙述,利用有关的小字、地图插图、原始资料来详细讲。除了重点知识重点地讲外,其余大字,还要按照是否要把知识点分出层次,或概括地讲,或一带而过地讲,至于大字所未曾涉及的,很多都可以略而不讲。

(三)精心设计课堂结语。

一场精彩的演出,必须有好戏来压轴;一堂成功的好课,善始还需善终。压轴好戏能够赢来满堂喝彩,留下余音绕梁;精美的结尾能够探微见源,画龙点睛,为一堂成功的课锦上添花。

课堂结尾的做法也不能千课一面,可以是总括大意;可以是画龙点睛,余音绕梁;也可以是探微寻源,更上一层楼;还可以是意犹未尽,留下一串悬念。

二、精炼

精彩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将所有的现代教育形式和手段统统搬上,全面展示,搞得每一节课总是时间不够,或者是匆匆讲完,而应反思在课堂设计方面是不是过于冗杂,在精心设计的同时还要讲求精炼,讲求时效。

(一)历史课堂语言要精炼。

历史课堂语言要在准确、客观的基础上,务求明白、简练、干净。简练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冗长而抓不住重点的话越讲得多,听的人越糊涂。应该防止出现“官腔”、“训话腔”。一句话一个“啊——”,两句话一个“懂吗”,不断的“这个、这个”,无数的“嗯嗯”,包括重复的语言都会成为一种疲劳因素,在你讲话内容的外壳上蒙上一层尘雾,使本来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失去它应有的光彩。

(二)课堂提问适度。

为了达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可采用“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教学方式,那首先就要优化问题设计。根据高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使之新颖独到,起到发一问则动全文的功效,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以是明确目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是循循善诱、有启发性的诱导式提问;也可以是由易到难,有层次性的层层设疑。重要的是课堂提问要持之有”度”,即要别具慧眼,选择新颖的提问角度,又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握适宜的提问难度。同时,要因“课”制宜,不要由原来的“满堂灌”走进“满堂问”的极端,应按照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提问密度,使历史课堂提问科学精彩,有效有趣,在学生喜欢的课堂气氛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补充资料要适量。

补充新资料要遵循一个原则:不论是为了讲好重点,或为了加强理解和记忆,还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补充内容以具体形象为准,而不要增加新的头绪,要适量,不能可有可无,浪费课堂容量和时间。一定要能说明问题,这也是课堂内容设计中精炼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它有人物的动态,有事件的情节,有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历史课上讲课,应该尽量反映历史的这一固有的特点:有的地方可以补充一些细节,有的地方可以铺开一个场面,有的地方可以叙述一个故事,有的地方甚至声音容貌,穿戴服饰,都应该加以描绘。

充实和补充,大多数的情况下指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动态、情节和过程,通过教学的活动把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实和补充,仍旧以教材为依据,而不是另生枝节,增添或者改变教材的内容。

反之,如果补充了它,成为肿瘤,就歪曲了目的,冲淡了重点,远离了教材,纵然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和欲望,也必须割爱。

(四)挖掘深度适中。

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深的知识点,超越了高职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范围,教师要浅化教材,减轻难度。当然这样可以浓缩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如寓论于史,多讲一点具体史实,少讲一点抽象理论,把理论和概念融于史实之中;又如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知其一,不必知其二,可以蜻蜒点水,点到为止,可以暂时模糊,不求甚解。

三、精辟

一堂好的历史课仅有精彩、精炼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精益求精——要精辟。

(一)讲清教材中的精辟结论。

让学生理解教材精辟之所在就要在备课时,尤其在讲课时要注意抓纲带目:备其“精华”、“精要”、“精辟”部分,以及“精练”语句。

有的地方,教材里一两句简短的结论,却是一大段历史史实最精辟的概括。有的地方甚至字斟句酌,一个字一个词都有丰富的含意。如战国时期扁鹊“采用”四诊法治病,用“采用”而不用“发明”、“创造”或“最先采用”;如越王勾践“尝胆”而不“卧薪”;秦始皇灭六国,出现了大一统局面,长长的课文中始终不用“统一中国”、“统一全国”的字样,……教科书推敲这些字词的用法,不都深藏着相当丰富的历史内容吗?

(二)引用“精辟的语句”,让学生领悟其中深刻的内涵。

历史课堂语言应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是中国革命历程的正确反映,学生只有了解这个真理,才能在行动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当对此理解得完整深透,如果对这一真理只是概念式的说教,或者自身受到某些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对此不以为然,那么,他的语言,语调和语气就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实践告诉我们,在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我们可以适当选择,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闪光语言。

历史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的经过千百年锤炼的传世语言,可供我们利用与发挥。比如,大量的成语典故,便是高度浓缩的历史。“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大量的文人诗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量伟人的经典语句“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证明了资本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等。这些经典语言千百年来为人类所吟唱传诵,我们尽可古为今用,让学生体会每一规范化的语言都演绎着十分动人的历史场景。经过讲述和训练,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积累了一定的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言的规范化熏陶。

高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本文对高职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反思,得出了高职历史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即精彩、精炼、精辟。

高职历史教学 篇2

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内容上, 历史课程教学具有明显优势, 应当发挥主渠道的功能。

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历史就是人类的过去, 一部历史书就是人类过去所经历、所创造的生活的记录。马克思曾把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向历史学习, 接受历史的教育, 就是置身于一部部“历史剧”中, 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观察历史舞台上各种真、善、美、假、丑、恶的人物群像, 从而可以荡涤人的灵魂, 提炼人的品质, 升华人的精神, 激发人的热情。

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历史学的教育作用。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作用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增强民族自信心。历史是民族自信心的来源。中华民族几千年持续发展, 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其间, 虽曾有过多次严峻的考验, 但是最终都战胜了艰难险阻, 取得新的发展。如此悠久的历史, 如此众多的民族、人口聚集在一起, 数千年生生不息, 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文明可以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媲美;唐宋盛世的文明水平, 更是西欧“黑暗的”中世纪所不能企及的。一部中国历史, 是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根源, 学习历史, 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使我们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

第二, 激发爱国主义热忱。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情感体现, 它并非凭空产生, 而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这种思想感情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出一种崇高的品质和精神, 崇敬祖国、热爱祖国, 并为之奋斗终生, 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梁启超说,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 可以让学生在爱国中把自己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统一起来, 在爱国中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 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功能。人们在经济、思想、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成果, 都汇入历史遗产的宝库而保存下来。所以, 历史知识既是高层次知识的源泉之一, 又是青年人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教材。黑格尔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 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要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消说, 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 又可以做后人的道德教材, 以灌输善良的品质。”黑格尔把这种历史称为“道德反思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 进步的、革命的历史观能够引导人们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神圣的使命感, 所以,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历史学的特有功用之一, 它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为素材, 提供一部生动的道德伦理的教科书。在中国历史上, 诸葛亮的忠贞为国,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以诗明志,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林则徐虽禁烟被黜然报国之心益烈等等, 都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近代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 更能涤荡人们灵魂深处的污垢, 萌生革命的豪情和崇高品质。

职业院校开设历史课程的现状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 从基础教育, 到中、高等教育, 历史教学都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中学教育阶段, 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历史教学不被重视。在初中阶段, 因为历史不是中考科目, 学校不把它作为重要的课程来严格要求, 课时甚至经常被语、数、外、理、化等课程占用。在高中阶段, 学生文理分科后, 大多数学生选择理科, 放弃了历史课程的学习。历史知识的缺乏造成这部分人知识结构不平衡、不完善, 人文社科知识缺失严重, 没有历史积淀, 人文素养缺乏。其中的少数人甚至日后在很多问题上, 大到国家、民族、政党、社会, 小到个人感情、人际关系、就业择业、待人接物等方面, 出现程度不一的肤浅、偏颇、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问题。不仅给个人发展造成障碍, 严重的甚至危及多数人的利益。

在高等学校, 本科院校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 但是1840年以前的两千多年古代史部分却是空白。最令人担忧的是, 占大学生人数近80%的大专院校 (含高职高专) 没有专门开设历史课程, 各类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都没有开设历史课程。

不仅仅是当德育课教学内容需要历史知识铺垫时, 学生常常表现得茫然不知,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无知不以为然。目前在学校, 除了高中文科生和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少数大学生之外, 大多数学生, 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历史知识, 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增开历史课程的建议

学校应当增开中国历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三大部分。按照时间顺序, 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线索, 在古代史部分, 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成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历史的进步, 一方面,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 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近代史部分重点讲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知晓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缘由;中共党史部分重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让学生知道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 知道新中国的由来,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品德, 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学生通过了解时代变迁、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历程, 可以积累知识, 扩大眼界, 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 吸取前人的经验, 进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产生对国家的认同, 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利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只有在了解国家的历史变迁、国家的繁荣与苦难、国家经历的曲折之后, 才能产生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爱国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在了解国家历史的基础上, 才能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理性分析现实, 正视眼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克服浮躁心理, 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习, 而不仅仅是怨天尤人。

总之,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激发起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让学生自觉跟随中国共产党,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鹏森, 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程光泉.社会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0 (12) :15-16.

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模式与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历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和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就目前来说,职业院校以培养人才就业为目的的,而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明显不足,因此必须渗透到各个学科,尤其是渗透到历史教学尤为重要。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加以引导,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历史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满足不了人文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

1.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①师资力量的缺乏。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历史教师非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师培训。这样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高职院校历史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新的教学理念要“以生为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遵循这一理念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②学生缺乏基础知识。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普通偏低,因为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而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一堂言”进行教学,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同时,由于职高院校的学生缺乏自信心那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所收获。甚至无法理解“豆芽课”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③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其一,教材的选择。在高职院校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大多取材于高等院校,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偏低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其二,历史教学地位不被重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只注重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科目,一般都会以课程安排时间不足被直接禁止或者夭折,是的历史这种人文素质的教学在高职院校中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2.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和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的区别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一支笔,一块黑板。通常都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在听。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耳、目、手、脑的联动中形成记忆。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但是职高教学新课标指出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其次,现代历史教学模式。随着历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按照个性差异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生活化等。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感觉枯燥,乏味,所以说必须组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来说:现代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有这样四种:情境再现模式,图书馆模式,多媒体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四种模式中教师都只是组织者、协助者、促进者、指导者而课堂的主体还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的课堂就是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的最明显表现。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必要的时候加入一些传统教学法还是有必要的。因此,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必须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盲目地引进现代化教学模式一时可能会让学生难以适应。

3.高职院校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措施

①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观念。新课改观念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辅助者。创新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观念关键在于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导航者。根据如今高校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对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与时俱进精神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时的教师必须带着学生走进知识,不能够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自主的创新意识是在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和改变,而不是空想、空谈。②创新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在现代教学中,学生及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对学生组织形式的思考,对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只是能力,能够根据自我的立场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当把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进行重新定位,把领悟能力的培养、社会阅历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容之一,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从整体上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增强综合素质。③教学内容的创新。这里所指的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指教师对整个历史课程体系的创新,要从整体上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让历史教学不单单是知识的教学也是心理的教学、社会经验的教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作为高职人文素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历史知识的教学,更是调节学生心里,陶冶学生心灵的教学。历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的知识架构:年代表、朝代年表等;历史的知识内容:秦汉的文字政策、章法制度等。历史的故事:流传故事、野史故事等;历史的人物:唐太宗、康熙等。从不同的角度度历史知识的教学切入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更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关键。④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取代它的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共鸣教学和兴奋教学。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合作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是以课堂讨论、课堂问答、课堂辩论等形式来进行教学的,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测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我的眼、耳、口、笔,让这四种感官结合起来,实现综合性高效学习。

总之,高职院校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倡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中教师们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叶小兵.论历史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8(07).

[2]张丽萍.开放—历史教学模式的趋势[J].教学与管理,2007(22).

[3]徐燕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0(12).

高职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 篇4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史鉴”和“育人”的功能不容轻视,尤其在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中,历史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实用技能,如知识、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乃至生存的能力。但现实的高职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切确的认知

1.历史学科的性质影响。历史学科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虽有培养其人文素养、情感价值、善思明智的作用,但其特点是静态的,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显现出来。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那些技能性较强的、能够立竿见影的专业课更受学生青睐,所以从思想重视度上历史课与之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免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到技能性较强,且能够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课上面的会更多一些。无形中在思想上就认为学历史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即使学好了,找工作时别人也看不到,那好工作就有可能与自己失之交臂,还是学好专业课更现实一些。学生内心的不重视及功利思想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影响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效果。3.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再加上学生年龄及学习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推着”、“盯着”才能学。历史课也是一样,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这就给部分学生创造了课堂上松懈的机会。

(二)历史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

1.教学内容不足彰显时代性、职业性。历史是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应该突显时代性。然而目前高职历史课所教授的大部分内容是旧知识的重复,基本没有加入新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且有用的新的知识点。不能把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与职业特点相结合,不能把历史学最新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运用于历史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将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意义,历史也起不到彰显时代性、职业性的特性。2.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相对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薄弱,作为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纯理论的以教材讲教材,不从教学内容上本着“简、易、少、新”的原则,不从学生的兴趣、实用入手,不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那么,对历史产生抵触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历史无用论”思潮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则表现得更为高涨。

(三)历史课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在高职院校,历史等人文社会类学科相对专业课来说重视不够,教研活动少,教学改革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甚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因此,讲授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如果教师上课尽念讲稿,稿子又都是干巴巴的“道理”,这样的政治课是不可能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同样,在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只重复已经发生过的静态的历史知识,德育的培养也不贯穿其中,学生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长期下去,历史知识将难以传播,历史的作用将难以实现,历史课堂也将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2.学生主体性表现不明显。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绝对不能动摇。而目前,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受限及教师对教学钻研不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条件认同已经确定过的所谓“正确答案”,极少能把自己的“质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到“释疑”,更无法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

(四)评价体系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

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的评价标准一般是按三、七分比例进行,即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主要是考勤20%、作业10%,缺少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认定。这样,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及时完成作业,正常参加考试,就会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由此,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更不用谈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了。缺少对学生真实发展关注的历史教学与考核,就永远发挥不了历史育人、史鉴的作用,更达不到在平时表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策略

历史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小到个人修身养性,大到国家治国理政,都离不开历史。尤其是在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历史的教育作用更不能低估。首先,通过阅史、学史,能够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其次,在当今纷扰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象中,学习历史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受挫的心理承受力,加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三,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通过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老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历史教学,加大历史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力度,减少大班上课的可能性,增加课时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新时期、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整改教学内容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能力教育、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德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职业性和社会性,选择一些文化史、思想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生存有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行教学。2.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决定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笔者所在的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以武术为特色的五年制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历史知识更为缺乏。大多数学生不在乎学到多少知识,取得毕业证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睡觉或玩手机等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职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时,一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适中为宜;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培养目标范围内选择开放性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话说的问题,把学生从手机中、睡眠中唤醒,走进历史教学课堂。如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登封是个旅游城市,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外闻名,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讲述唐宋政治史、文化史以及其它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该资源;三是要与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结合。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进行学科交叉教学,更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另外,历史教育必须与专业相结合,“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研究历史教学如何有力地支持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的结合点,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2]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策略

1.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高职历史教师,其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组织、诱思、引导、点拔。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问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对材料的占有优势,协助学生建构学习思路,如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等,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让其充分“动”起来;其次,教师要组织课堂和掌控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要及时组织、引导,一是让学生全部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学生的讨论不能背离教学主题;第三,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迷茫时,要及时的进行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其回答或去做该项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育人”的功能,历史教学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习主题积极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其次,要根据自己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围绕问题搜集资料,编辑信息,创新思维;第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主动与教师、同学沟通,勇于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在沟通交流中不断的促进个人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四)评价多元化策略

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评价应以职业院校教育新理念、新时期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五年制高职这个特殊群体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达到“以情激趣”、“因趣生欲”,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借鉴历史,资政育人”的目的。首先,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如参与学习的欲望、态度,对教学问题回答的质量、回答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的表现、受挫程度的表现以及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其次,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新性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已有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结构,对各种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而高职历史教学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在开放且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再次,对教学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对其学习效果的考评也应有所不同。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考核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分成不同层次,分类分层考核,如采用面试考核法,也可统一组织或学生个人根据教学目标,带着问题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实地考察体验,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等多种具有教学实效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历史教学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授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重视历史教学并深化教学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日益被重视,历史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刘丽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4.

[2]邓军.高职院校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历史文物与历史教学 篇5

1. 增加了学生历史观察和想象的素材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文物能给人以立体感, 可供直接观察, 加强形象思维, 借以想象古代人

课堂讨论活动不仅是学生展示其学习成效和语言能力的“show time”, 更是学生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契机。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讨论活动应该成为常态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中要着眼于具体的学习目标, 通过认真设计讨论活动的话题、过程、组织和评价来提升其有效性。□◢

生动, 如不让学生看实物或实物图, 难以让学生体悟其精妙, 形成深刻印象。文物于历史教学的价值显现无遗。

2. 告诉学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 文献上记载的错漏之处并不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3.

见, 而新的文物史料能纠正其中一些错漏。例如, 历史上孙膑打败庞涓, 《史记》记载时间是公元前341年, 地点是马陵。而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擒庞涓》竹简, 明确记载为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庞涓也非自杀, 而是被活捉。最终解决了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有无《孙膑兵法》一书之谜。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就提到了《孙膑兵法》以及著名的桂陵、马陵之战, 充分说明了文物在纠正文献记载的错漏中的重大作用:告诉学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

3. 及时更新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例如, 对山顶洞文化, 过去科学工作者进行碳14断代后, 得出距今18865±420年的结论。所以,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一直把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定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 北京大学陈铁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袁振新和英国牛津大学海吉斯三位人类学家, 利用牛津大学的加速器质谱碳14测定山顶洞文化的年代为距今2.7万年至3.4万年左右。在2007年以前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 所介绍的山顶洞人生活时代一直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直到2007年后才把山顶洞人的生活时代更改为距今约3万年。在教材没有更改前, 笔者就曾在一本考古杂志上见过相关资料, 觉得中学历史教学理应及时反映这项考古研究新成果, 立即在相关教学中把这一考古新成果告诉学生, 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新知识的同时, 也懂得了文物的不断发现充实了历史知识的道理。为避免过于专业化带来的理解难度, 适合初中生的学习实际, 笔者当时取了个间值, 将山顶洞人的年代定为“距今约3万年”, 这一数据与2007年后的教材变更又不谋而合。

4. 弥补了有关历史教学文字记载上的不足

一些历史内容的文字记载往往不齐全, 甚至根本没有文字, 只能靠文物来弥补。例如, 由于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 要想弄清那段历史, 靠的主要是考古材料, 即根据“劳动资料的遗骸”“来判断已经灭亡的古代社会经济形态”, 是靠着“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大批遗址的相继发掘, 才揭开了古代中国特别是史前时期古代文化的面纱。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所叙述的原始社会的历史, 都是根据考古材料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又如, 关于汉代皇帝和高等贵族的葬服“玉衣”, 虽然在《后汉书·礼仪志》等古籍中有记载, 但具体形态和制作方法一直不详。后来靠着在发掘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首次发现的完整的“金缕玉衣”, “玉衣”之谜才真正被揭开。

5. 达成了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有些还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阿富汗的巴米扬巨佛, 它历尽沧桑, 躲过了多少人间天灾人祸的劫难, 却在文明日益昌盛的今天, 被塔利班的大炮、火箭轰击得粉身碎骨, 不复存在, 这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由于利欲熏心,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被盗被毁事件屡屡发生, 令人痛心疾首。许多文物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恶劣, 已经残破不堪, 它们在学生的眼里, 不免被看成废铜烂铁。所以, 利用文物进行历史教学, 一定要说明文物的价值, 进行文物知识和保护文物的教育, 让我们的下一代愿意亲近文物、爱护文物, 关注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 热心有关文物保护的公益活动, 树立“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的意识, 从而达成文物保护的教育。

二、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 如果单靠教师口头描述, 未免给人以“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之感;若有实物作证, 则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具体感和真实感。由于文物的收集、保存存在诸多困难, 中学历史教学要在课堂上直接引用文物实物并非易事。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效果较好。

1.展示距今较近的小文物、类似物品或复制品

课堂上直接展示一些距离现在时间较近的小件文物、类似物品或复制品, 如明清或近代的劳动工具、服饰、家具、瓷器、明器、古钱币、旧邮票、旧书刊等。只要教师平时留心, 还是不难办到的。笔者就经常去逛古玩市场, 收集了一些诸如唐朝的开元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铜钱、近代的“袁大头”以及古代的服饰、家具等。这些文物拿到课堂上展示时, 要介绍文物的名称、所处的年代、出土的时间和地点, 并尽可能说明文物的用途、制作方法及它们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等文史价值。例如, 笔者在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时, 鉴于城市学生对农业生产工具比较陌生的现状, 把镰刀、锄头、铁锹、犁等一些现今农业生产工具拿到课堂上展示, 由于具有类似性, 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犁的展示, 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唐代曲辕犁的结构及它轻便灵活的原因。又如, 在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中的瓷器制造业时, 笔者将家里的一些现代白瓷、景德镇瓷器及青花瓷拿到课堂上展示,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除了展示文物外, 对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古今中外历史文物和古迹, 教师如果能仿制后运用,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可以制作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模型, 再结合相关影视画面, 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宫廷或民间的建筑艺术, 激发其求知欲。沈阳铁路局锦州铁路三中的历史教师岳志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仿制文物作教具之用, 十几年间仿制了400多套、1000多件“文物”, 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他的历史教室因此成为国内唯一的物证法历史教室。我们应该以岳老师为榜样, 多在历史教学仿制教具上下功夫。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历史古迹遍布各地。我国又是一个有重“史”传统的国家, 各省、市、县大多有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或各类纪念馆。作为文化名城, 杭州市的文物条件更是得天独厚, 我们完全有条件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等, 启迪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收集材料、探索发现。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良好习惯,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能力。同时, 也有益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 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笔者在讲“农牧文化的交融”提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时, 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岳庙”。一次, 笔者带九年级毕业生去余姚参观了河姆渡博物馆, 回来的路上学生大发感慨, 有的说历史原来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就在身边;有的说这么重大的历史就发生在浙江, 真让我们自豪!

3.引用文物上的文字材料

许多的文物上附有文字, 如殷代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 更不用说竹木简、封泥印玺、帛书、碑石、墓志、古籍一类的出土文物了。这类文物上的文字材料, 单独看似乎与文献资料一样, 其实不然。文物上的文字是当时古人留下的手迹, 一般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 其价值远胜于一般文献。笔者在讲到“唐蕃和同为一家”时, 就引用了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上的碑文, 形象地说明唐政府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的“舅甥”情谊,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运用出版物中的文物图像

文物图像包括文物的照片、拓片、临摹等, 它们都有实物依据, 真实可靠。现在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 每册有彩色、黑白图230多幅左右, 其中相当数量属文物图。此外, 还有出版的专业文物图册以及专为历史教学出版的文物挂图等, 涉及遗址、墓葬、建筑、石刻、农业、纺织、冶金、陶瓷、货币、书法、绘画、体育、文娱等各个方面, 是漫长历史留下的足迹, 能填补文字失载的空白, 纠正史籍的谬误。同时, 这些古人留下的精致的艺术珍品, 也能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遐想中接受知识、牢固记忆, 更能提升思维、激发灵感, 培养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

由于历史图像众多, 使用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有说服力的, 以使佐证更加有效。例如, 在讲商周奴隶制时, 笔者先让学生看图———《商朝带枷的奴隶俑》《河南安阳武官村商王大墓》, 再阐述“在一件青铜器上, 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来的五名奴隶, 代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的道理, 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阶级、国家、压迫的含义。

5.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近年来, 许多文物和文化遗址被拍成了电影、电视, 并制成了录像带、光盘,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 这些艺术作品为历史教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 将相关历史文物的影视片引入课堂,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素养:历史教学的价值追求 篇6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1]它经常地表现为个人所特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在这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历史课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功能。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历史课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显然,关注历史意识,培养历史素养已经进入历史教育的视域,必将得到日益的重视。然而,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却是人们对升学尤其是高考的共同追求, 从家长、学生到教师、学校,达成了高度统一的目标指向性,使得历史教学始终弥漫着浓重的功利色彩,期望中的“历史素养”总是难以与学生的历史卷面成绩偕同提高。这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历史素养,当前社会泛滥的对历史的“戏说” 甚至歪曲、捏造,就是明证。

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涵育历史素养对学生、对社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让历史教学主动担当起涵育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使得历史素养的涵育成为评价历史教学的核心要素,并最终成为历史课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

一、夯实基础,以知识支撑素养

历史知识是历史素养的重要载体,离开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淀,所谓历史素养的培育就宛如空中楼阁,难以获得坚实的支撑。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学生历史素养的涵育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避免简单的死记硬背,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研究历史,这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历史素养的前提;要善于营造历史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场景中,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这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必修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时,围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特征为民主政治的确立;第二阶段是文革时期, 阶段特征为民主政治遭到践踏和破坏;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新时期,阶段特征为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要求学生补充具体的史实来理解和掌握阶段特征。学生按照要求很快能够找到第一阶段对应的史实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第二、 第三阶段学生也能找到对应的史实,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关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知识网络,从而准确把握各阶段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为历史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

二、注重过程,以方法涵育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历史教育而言,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再现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分析历史、分析社会,尤其是一些史学界仍在研究、尚未定论的历史事件,教师要善于通过史料呈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得出多元结论, 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分析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探索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种丰富的史料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概括,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时,笔者引用了一段史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 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围绕这段史料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会有内容上的不同,有学生直接用材料中的原话回答:“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在肯定学生有了答题思路的前提下,笔者继续设问“新的经济形态”指什么?与16、17世纪的中国相比,18世纪的法国是怎样的经济形态?除了经济形态的差异外,政治上有没有什么不同?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对中外两种启蒙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也得出了规律性的历史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无疑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接受转向探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空前调动,他们在初步的史学研究体验中收获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这也正是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桥梁。

三、追求升华,以情感提升素养

爱因斯坦对于教育有着其独到的见解:“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在他看来,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人格的塑造和素养的提升, 离开了这些,教育就偏离了其宗旨,也丧失了其灵魂。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其最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厘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感悟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的人性光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最终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的课程资源,尤其是著名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和重要思想,对学生进行理想信仰和人格的塑造。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在学习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之一“万隆会议”时,笔者补充给学生一些背景知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率团与会。帝国主义和台湾蒋介石集团对此非常害怕,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号”飞机空难事件,妄图谋害周总理,阻挠中国与会。但周总理从大局出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以大无畏精神毅然坚持与会,而且在会上表示了中国代表团‘求同存异’的立场,促成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学生了解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周恩来所说的“求同”“存异”各指什么?为什么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让学生感悟到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所展示的大智大勇、顾全大局的气度、非凡的领袖魅力和伟人风范,以及为会议成功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宽广的历史胸襟、高尚的人格情怀、远大的理想信念和严谨的历史思维,其历史素养也在这样的历史熏陶中得以全面提升。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小品运用漫谈 篇7

历史小品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课堂为基本阵地,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体验, 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发展。它通过把某些适合表演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或阅读材料改编成舞台小品的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小品。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 都要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并就此展开讨论, 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教材[1]。

历史小品走进课堂, 确实能给历史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生气。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历史小品及其效果来谈谈它的积极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因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历史课堂上表演小品,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下就把历史展现到了眼前,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趣味,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课的距离, 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历史课学习。每次设计历史小品时, 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都争着表演历史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齐放, 呈现“白家争鸣”的特点, 各个学派的主张难以掌握和理解, 为此我编排了几个历史小品进行表演:1) 苛政猛于虎;2) 三人行必有我师;3) 老子以柔克刚;4) 孙子训练宫女。这样有趣的历史小品,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避免了历史课的枯燥乏味,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历史知识点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 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无法记住。因此, 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就不仅要让学生听、读、说, 还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做到融会贯通, 就需要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做到师生互动, 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召开了四次大的国际会议, 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学生比较头疼。为此我编排了小品, 一方面让一些学生表演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另一方面“几个大国首脑”, 面对当时形势商讨应对的办法。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积极讨论、商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历史小品,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 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一个小品表演往往需要几个学生团结协作, 才能共同完成, 因此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正在表演的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 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品可以使学生提高其遇事的应变能力, 还有语言表达能力[2]。历史小品的编排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深入掌握知识的空间, 并且这个空间是活跃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历史小品的表演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1]。

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历史小品重在学生参与活动, 没有成功与失败, 教师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在组织《春秋战国的纷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品时, 演绎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角色的学生非常投入, 动了真情, 流了泪水, 非常感人。学生正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会, 不仅了解了当年越王勾践为了雪耻称霸的艰难, 而且实现了自我教育,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历史小品的选取

历史小品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但选择历史小品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

(1) 历史小品的选题, 要尽可能选择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 商鞅变法,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

(2) 历史小品剧本的编写, 要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编写。编写的要求:1) 是主题鲜明, 依托教材, 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2) 是精而短小, 品而有味, 能给学生一定的教益和启发[1];3) 是要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虚构、夸张。如小品《昭君出塞》,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 不能颠倒事实。另外, 要突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 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 (3) 历史剧本的台词, 要简洁生动, 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幽默。

(4) 历史小品的演员, 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5) 历史小品的情节, 要符合历史事实, 易于表演, 难以表演的就运用旁白解说。

(6) 历史小品的表演, 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还需要全体同学的配合, 这样效果才好。

(7) 历史小品的导演, 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表演不能要求过高。

六、历史小品运用误区

历史小品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感知历史事件, 了解历史人物。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但它也有局限的一面, 不能走进误区。

(1) 历史小品的编排非常耗时费力, 一学期中在一个班不宜多搞, 可以在所教的年级班级中共同享用[3]。

(2)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长, 要短而精悍, 内容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闹, 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4)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密, 要突出主题。

总之, 历史小品有利于开拓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也符合中学历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伟东.中学历史课堂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 2004, (6) :93-95.

[2]白桦.小品走进课堂的辩证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 (9) :28-29.

高职历史教学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故事;教学效果

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求历史故事接近或者符合历史真相,因此,教师要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对比,然后查阅相关资料,选择的故事一定要真实可靠,除此之外,选择的故事要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讲述的历史故事最好和现在有某种联系,然后以史喻今,清楚历史故事的现实价值,下面就做深入的研究。

一、分析历史故事的现实作用

1.历史故事生动具体

一般故事都是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因此时间、人物、地点都有,而且有一个发展高潮和结局,在细节方面会更加具体深入,引人入胜。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晦涩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讲授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背景,而且对人物的一些品格也会有所了解,这样就会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有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

2.历史故事的讲述包含很多教学方法

讲故事也是人们传授经验的一种方法和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然后合理地选择故事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方法,将历史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在历史故事中,不仅有对事件起因、发展、结局的描述,还有对其中问题的分析,对人物的整体评价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1.分析以人物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这一课时,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段故事进行精细讲解。汉武帝刘彻在16岁的时候就登基做了皇帝,在期间其经常带领自己的随从,到处游玩。有一次他们到一家人家要水喝,主人怀疑这些人都是坏人,然后就将附近的人都叫过来,将这些人都抓了起来。主人的妻子看到领头的青年,也就是主人公刘彻,气宇轩昂,知道其不是普普通通的小混混,因此她将主人灌醉,之后将之前的人都遣散回家,好好地款待了这些年轻的客人。这段故事,很好地再现了汉武帝的性格和禀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其刚强勇武,甚至是好大喜功的性格,这些素材的体现,为以后其治理国家、击溃匈奴打下了基础。

2.分析以事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采用事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时,要对故事进行细节描写,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从而了解到事件最真实的一面。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会获得更多的真实体验。

3.分析文学史实等故事的应用

对于史实故事而言,可以在史书中找到,因此,在讲故事的时候,具体的历史人物、相关的事件等,都可以在资料中进行查证。例如荆轲刺秦王,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时要注意历史背景的准确

性,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讲述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时,要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故事。还有些故事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故事一般都是以那个时代的历史作为背景,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却有不符合历史事实,或者夸张的情况,这都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的,因此在引用历史故事的时候,尤其是在对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被其误导,例如,在评价曹操的时候,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对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方式的分析,发现历史故事教学有很积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

高其对历史课程的兴趣,而且故事生动形象,可以截取一个小段落进行讲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不同历史课程中,选择不同的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2(9):98-99.

[2]王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8):190.

高职历史教学 篇9

问题之一: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及中学生思维水平

人们常有这样的误解:创新教育就是必须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发展、开拓、提高,甚至是否定、更正已有的结论,否则,重复过去的观点,推理出已有的成见,或者是仅仅触及前人结论的一点皮毛就不是创造性劳动。究其原因,在于把历史

课教育的对象提升为历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士。其实,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历史新观点,更不在于他们为历史学科做出了多少新的突破性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得历史见解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过程。由于历史学科涉及庞杂的历史史实,还包括深邃的史学理论,中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仅能形成对历史的相对的、肤浅的认识,不可能形成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成熟看法和见解。因而,要学生产生石破惊天的思维成果是不现实的。

问题之二:信口开河,创新无所规范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挑战前人学术观点与结论,但这样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另一种倾向,使他们的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思维、想象、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如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战争中锻炼成长得到发展。假如由此得出结论,我们要感谢日本对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这一结论自然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点评,加以认真的规范,必要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因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而允许学生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问题之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思维训练不够深入

历史课教材内容庞杂,如果我们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面面俱到的目标教学,对每一个小问题都进行讨论、比较、归纳、推理、演绎、创新,完全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将有限的时间放到最需要深化、发挥、拓展或者是总揽全局的重点知识上,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渗透和影响,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开始,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充足时间,让他们从容不迫地拓宽自己思维的空间。

问题之四:忽视史实基本知识与技能

我们反对把历史课上成对史料的简单罗列,把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的“容器”的模式,也反对对历史知识作过多的拓展铺垫,甚至把历史课讲成故事课。但要防范另一个误

用心爱心专心 1

区,即由于课时的约束和对能力培养的偏爱,上课时蜻蜓点水,不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落实、讲解。其实,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世上不存在无知识根底的所谓创新。历史学习是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的,对材料的全面了解是学习历史最起码的要求。

高职历史教学 篇10

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等。这些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如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单元中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子目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局势和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当时中国革命不能一味模仿俄国革命攻打城市,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最终使中国走向革命的伟大道路, 是中国及至全世界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同时联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也是人类又一伟大创举,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外,还需有改革创新的胸怀,学习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入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和爱国主义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每一节课中。抓住那些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使学生从具体的史实,尤其是从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身上,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受到切实的教育。

再如学生的忧患意识的培养也是历史科学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征。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门的讨论会,讨论“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使学生认识国家落后,人民贫穷,科技得不到发展,抵抗外来侵略能力就弱,就要挨打。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富强靠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评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评析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有名的三次革命运动的课文时,每节课可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按层次对领导人物、主要目的、革命性质、革命作用和最后的结果进行了解分析和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次革命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的,代表的是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救国救民方案是行不通的,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再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何能战胜装备精良有美国做后盾的国民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史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还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上一篇:建构主义与高校教学下一篇:化学电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