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十篇

2024-08-17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1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 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 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滨水带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 国际上专业同行要比水平, 往往就看这一项目的设计水准。为什么说它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涉及内容很多, 不仅有陆地上的, 还有水里的, 更有水陆交接地带的。有水, 有湿地, 与景观生态联系极为密切。犹如建筑学的核心课程是空间构成, 城市规划的核心课程是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 (从物质形态角度讲) , 景观建筑学的核心课程一门是场地规划, 另一门就是景观生态。滨水带规划设计包含了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人类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每个景观片断的简单叠加, 而是景观在时空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续展现。滨水空间的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 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 滨水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观性十分关键, 令人过目不忘。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目标, 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组织, 达到空间的通透性, 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 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广阔的水域视野, 这也是一般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可能形成的最佳地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 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 就整个行业而言, 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 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 面对激烈的竞争, 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 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 我们只能“就人论人, 就事论事”, 绝不能以偏概全, 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 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 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

回首中国近年来随着全球滨水景观大潮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行业形成了一个何种态势。近10年来, 中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 面对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市场, 面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境外设计师的激烈竞争, 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如何提高行业的门槛, 并确立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抵御外来文化的全面入侵与占领, 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 加深对本土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与认识, 营造既符合“全球一体化”趋势、又具有本国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丧失自我, 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 是每一个中国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和低劣的设计施工水准, 造成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整体行业欣欣向荣, 设计作品却粗制滥造的矛盾局面, 长此以往, 将严重阻碍园林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 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 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 还是继承中国传统, 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 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 反对各种形式的断章取义、惟我所用。

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 包括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和水利部门的河流治理, 都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 未能将滨水区的问题予以综合理解和综合解决。而景观设计学, 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更为综合的学科, 其优点之一在于可以从比其他学科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来解决问题, 综合建筑学、艺术、城市规划、地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地解决问题”, “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方面的知识, 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 更应努力发挥其综合优势, 致力于更完善的滨水区建设, 而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应是景观设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次规划作为进行多目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次尝试, 运用了综合的知识、方法, 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设计, 以期实现综合的目标。

大篇幅的比较和研究, 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通过踏实的工作在我国出现一些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到底何谓好的园林景观作品?一个好的作品, 是不能凭空臆想出来的, 而是应该从场地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观。许多有识之士, 许多境外严肃的设计师, 都在强调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本土化研究, 都在探索营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园林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孙鹏, 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演水区景观设计城市规划[J].2000 (9) :19-22.

[2]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 1998 (2) :42-45.

[3]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 2001 (6) :66-69.

[4]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 1999 (1) :19-24.

[5]俞孔坚, 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6]慧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慈溪市图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3.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2

1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趋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使配套的市政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划也趋于完善。在现代的市滨水景观设计中, 一方面是突出沿边景色, 另外还要维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保护原生态自然景观的同时, 营造人文景观。目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大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1.1 既有生态环境得到维系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流失, 总是城市工业化大发展的伴生物, 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 既要“经济效益”, 也要“青山绿水”的观念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生根, 这就要求在改造河流时要运用新的理念和方式, 用“软性的”或“多自然型”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河流改造。

现代建造的河道景观, 在铺装河底时不再完全使用混凝土来完成, 河流的走向也不似以往那样僵硬笔直, 而是做成有宽有窄的弯曲蜿蜒的形态, 还适当的在水中建造小岛, 或者制造出一些浅滩和深潭, 用这些造型来增添河道的自然美;在防护和加固河岸时, 采用的是生物固坡的方式, 能避免使用工程固坡带来的生态破坏, 使得人工河流在拥有自然美的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

1.2 景观文化底蕴趋于浓厚

作为城市的环境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源, 城市河流不仅对城市风格和城市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更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建设。

基于这样的影响, 在设计现代化的城市滨水景观时, 不仅考虑到了其具有的供应水源、防洪排涝、提供绿地、保护自然、维持生态环境、休闲娱乐等功能, 还将河流景观融合到城市的文化氛围中, 使设计的景观与城市历史的发展、城市的风格特征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机结合起来, 从中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历程, 又具有现代化的潮流气息, 在带给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官享受的同时, 又能被文化艺术的人文气息所熏陶。

1.3 天然无污染材料得到大范围应用

传统建筑中的混凝土护坡及护岸结构形式对河道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传统的护坡方式和护岸结构使河道坡面被封闭, 这样河道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就失去了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严重影响河道的自净能力。混凝土作业施工的另一个潜在隐患是隔断了雨水的下渗, 人为的将河水集中、聚集, 破坏了自然的有机循环。鉴于此, 现在国内外普遍采用一些无污染、渗透性较好的新型材料 (石材、石料) 进行铺装, 并采取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工艺, 例如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进行河道铺装、用水泥生态种植基创造生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用水力喷草技术进行河岸植物灌溉等。

1.4 功能多样性

现在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已不单单拥有供应水源、防洪排涝这些基本的功用, 崇尚自然之美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赋予了滨水景观更多的生活美学功用。如河道两岸的风景走廊, 滨水公园的建设及游船码头、亲水岸线、涉水台阶等的配套搭建, 现代的河道景观功能更加多样, 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2 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要点

传统河道景观设计规划的绿地和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 通常是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而在现代化的规划设计时注重保护和构造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 避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不合理的利用。

2.1 合理利用地形

在进行河道的规划与设计时, 首先要求工程师对河流的上下游情况做到充分了解。一些河流附近散落的局部低洼, 要在尽可能保持原状的基础上塑造生动的景观, 并与河流连通起来。其次, 设计水体的岸线要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代替僵硬笔直的直线, 来体现流水的顺畅柔美。驳岸和池底要尽可能保持天然状况, 并要与地下水连通, 这样能使清洁和更新水体的费用大大减少。最后, 可以用卵石和原木加藤本植物来稳固冲刷较强的区域。如果是抛石驳岸, 在选择石块时应选用带棱角的, 并依据风浪的冲击力来决定其大小;或是用碎石打底, 上面再铺以大石块加固;或者先在河底设置钢筋框, 再填充上比网孔大的石块。总之, 要避免过多的使用钢筋混凝土和浆砌块石等不环保的材料。

2.2 河道护岸形式

在设计城市滨水景观的普通护岸时, 要使其外表朴实自然, 这样能很好的和周围环境相融合。在构思护岸的平面形状时, 要将舒缓怡人作为出发点, 避免小尺寸和小圆弧式的变化, 以免破坏河川的美观;也不要为了追求视觉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使用不必要的曲线。

在平面形状的变化上, 应该采用大单位空间变化为主细微变化为辅的方式, 通过处理局部水体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 或者培植水生植物和鱼虾等小动物的方式, 使景观变化自然得体。

2.3 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

城市河流通常都不会太短, 如果做成同一种主题风格, 就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的审美疲劳, 也与设计者的本意大相径庭, 同时也不利于营造滨河主题公园。因此, 在场地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 将一条河流分割成长短不一的数段, 并使每一段的主题风格都不尽相同, 可以使自然风格的, 可以是彰显文化气息的, 也可以是反映历史进展的, 用与之相呼应的景观来营造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这样设置出来的景观将是人文与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层级结合。同时景观的主题应根据场地条件和环境来灵活设计, 如在开阔的场地, 其河面景观就要设计的相应开阔, 可以通过设置生态驳岸的方法来达成, 比如说在岸坡和附近大片地上上种植绿化植物, 建造一些休憩设置以供人们游玩, 以自然生态为主的亲水走廊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喜爱。

2.4 水生植物的选择

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 应该包含多种水生动植物。城市河道一般都没有深潭和缓冲带, 所以水生植物不仅为鱼类提供着食物, 还为它们提供栖息的场地。同时, 还能通过生态循环起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营养化的作用。从景观的方面来看, 在水中种植各种形态特征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 也符合了人文化水体景观的要求。

摘要:人对水的喜爱仿佛与生俱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人们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要求也愈来愈趋于自然, 趋于严格。本文分析了现代城市河道景观的趋势, 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河道设计,自然景观,生态

参考文献

[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岳隽, 王仰麟, 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05 (06) [2]岳隽, 王仰麟, 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05 (06)

滨水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浅析 篇3

关键词 滨水景观;滨水植物景观;美学设计;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31

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财富,最具吸引力[1],对水景的设计常借助植物来展现。滨水植物不仅有益于水体的生态环境,且植物的姿态、色彩、倒影均可提升水体的美感,研究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生态与艺术完美统一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滨水植物景观,郭春华等将其定义为:在水岸线一定范围内所有植被按一定结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2],包括岸际植物、水边植物和水生植物。

1 滨水植物应用现状

滨水植物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在视觉艺术及生态造林颇有成效。南方地区对滨水植物景观建设较成熟,注重植物的艺术美和耐水湿性,如杭州西湖沿岸、曲院风荷;北方也有所建树,北海琼华岛的“堆云”“叠翠”,颐和园后湖的“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境。西方对于水生植物应用讲究水边耐湿乔、灌木相互结合,善于花卉的使用,以量來塑造美。

在滨水植物景观的生态建设方面,仅停留在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表层,缺少具体的实践措施,层级单调的滨水草坪和简单的等距的线条树屡见不鲜。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是必然趋势[3]。

2 滨水植物配置的生态原则

2.1 滨水植物的耐水湿性

滨水植物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了解在自然驳岸边种的植物耐水湿性,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4]。依据耐水湿能力的不同,滨水植物分为五类:第一,最耐湿的植物,如垂柳、怪柳、落羽杉等;第二,耐水湿能力较强,如水松、棕搁、枫杨、白蜡等;第三,耐水湿能力中等,如龙柏、水杉、紫薇、迎春等;第四,耐水湿能力较弱,如樟树、合欢等;第五,耐水湿能力最弱,如桂花、腊梅、奕树等[5]。

2.2 保留原有植物原则

滨水区受外界干扰较少,常保留着景观效果越好的原有树木,多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且有管理方便、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环境变迁的见证,最易突出地方特色,应对其加强保护和景观强化。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

对于自然水岸植物的设计,应符合植物群落的自然生态规律,采用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多层次组合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采用多树种混交林的形式,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群落生态效益,并可塑造适宜动物栖息、觅食的场所,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6]。

2.4 体现地域风貌原则

在设计滨水树种、空间形态和群落结构时,应适合当地的风格,除考虑周围环境、生态条件等事项,还应注重其历史文化、景观风貌,更好地展现地域性特征[7]。

3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

3.1 滨水植物的景观艺术设计

3.1.1 对色彩的美学运用

根据植物色度布置前景和背景,在组合色度不同的植物时,选深色植物做背景可利于构图稳重,也可彼此衬托前景植物的明亮、轻快,并能丰富水体边缘植物层次感[8]。在开放、热闹的水景中,可点缀偏暖色的植物,烘托热烈的气氛。若需营造偏幽静的水体,可选偏冷色植物。

3.1.2 滨水植物的线条艺术

硬质型或较狭窄的水体,水面多平直而略显呆板,可借助植物的形态和线条构图丰富水体的层次[9]。如柳条成行自然低垂可形成优美的线性轮廓;挺拔向上的落羽杉,刚劲有力,塑造空间的力度感。而枝条探向水面的植物或平伸、或拱曲、或斜展,使水景丰富。

3.2 对于两种主要形式水体的植物设计

水景的形式多姿多彩,可将其概括为整齐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整齐式主要有整形式的水池、喷水池和整形瀑布等;自然式则包含溪流、水池、瀑布等[10]。

3.2.1 滨水植物在规则式水体设计

在规则式水体的植物设计中,水池边缘整体的线条简洁、轮廓清晰,呈较为规则的几何形,为边缘较少或不种植物,宛如镜面,可在四周植草坪或点缀花坛,以求视野开阔。对于小型的水池,可种植水生植物,用量可全部植满或有规律地放置同一类特征相似的植物盆景。

3.2.2 滨水植物对于自然式水体的塑造

拥有较广水面的水体。植物的配置一般用注重景观的整体构图,多大片带植的栽植株型较大的树种,使水体近岸的植物有四季变换的色彩和形态,是塑造优美水景的手法[11]。春花、秋叶、夏荫、冬枝,季相变幻丰富的植物阐释生命真谛。借助不同季节植物的搭配,可充分展现滨水景观的多样景观:春天绿枝飘舞的柳树、伸展嫩叶的红棕香椿;在夏天黄花如伞覆盖的奕树、粉花满枝的合欢;秋色叶浓厚的落羽杉、枫香、三角枫等;冬季可欣赏到苍劲枝干的苦楠、悬铃木、构树等,赋予水景以变化。

以自然式水池或小溪流为代表的小水面的水体中,不宜种植五颜六色的花灌木,以免破坏水体自然宁静,高大的绿色乔木可保留自然的朴素,简洁的竹类、棕搁等单子叶植物可体现水的静雅。乡土树种为主,利于展现自然的野趣,植物种类的简洁,反而更易形成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水景,如曲院风荷纯美的芙蓉溪和杭州花港观鱼简约的“柳港”[12]。

3.3 注重水生植物景观功能

在滨水绿地水流较为平缓的区域,可将水生植物紧靠水岸线的边缘一定范围内种植,对柔化、修饰滨水景观意义明显。美丽的水生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赏叶,水中的倒影也独具特色,如挺立水面的黄菖蒲和鸢尾。但若附近有亭、榭等既可观景又具景观功能的园林建筑或具较好观赏性的植物,则其量不宜超过水体的1/3,以便欣赏水体中的倒影[13]。

4 结语

对于滨水植物造景的塑造,需以艺术美与生态美的协调融合,滨水区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构架生态稳定与景观和谐的滨水植物景观,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3]吉杨婷,李燕妮,陈为.西北林学院学报[J].2016,31(3):291-297.

[4]汪源.成都市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4.

[5]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6]钟理,翁殊斐,许萍萍,等.园林人工水体植物群落的生态设计管理和控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1):230-233.

[7]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王艳,方建永.彩叶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2008(7):73-80.

[9]刘洋,李同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192-196.

[10]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安然,翁殊斐,陈华平,等.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1):186-190.

[12]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滨水驳岸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滨水景观普遍采用垂直的硬质化驳岸,硬质化的驳岸不仅使水岸线变得僵直、整体设计缺乏生气,而且垂直的驳岸犹如一个无形的屏障阻碍了市民亲近水体的天性。驳岸作为滨水景观设计的首要因素,驳岸人性化设计的缺失将直接导致滨水景观的游赏体验下降。在当今社会,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更多的是融入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特色,滨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2 滨水驳岸的概念及分类

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部分,相对于水域而言是陆域的最前沿[1]。人们在观赏水景时,驳岸自然地会映入眼帘;人们在接触水时,也必须经过驳岸才能实现,所以驳岸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滨水景观的观景体验,驳岸的设计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另外,由于驳岸自然因素结构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驳岸的处理方式都对滨水区域的生态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合理的驳岸设计需要基于所在滨水城市的自然与人文历史条件,呼应滨水设计区域的设计主题。

城市滨水景观的驳岸种类多种多样,风格迥异,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从人类改造程度可分为自然驳岸和人工驳岸;从材料角度可分为自然驳岸、生物有机材料驳岸、硬质工程驳岸等;从断面形式角度可分为立式驳岸、斜式驳岸和阶梯式驳岸[2]。

3 徐汇滨江驳岸景观现状分析

徐汇滨江沿龙腾大道展开,北起东安路,南至规划三路,被人们称为黄浦江上的第二湾,全长约1.7 km,宽40 m~300 m不等。规划分三期完成,2010年建成的徐汇滨江公园是一期工程,位于黄浦江的延伸路段,北起日晖港,南到中航油油库,岸线总长3.6 km,占地24 hm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徐汇黄浦滨江大部分土地仍为农田,一派田园风光。六七十年代以来,徐汇滨江成为工业聚集区。众多重工业污染黄浦江,使黄浦江又黑又丑。徐汇滨江公园原址为港口货场,昔日铁路货站、砂石码头、煤炭堆场、水泥厂、造纸厂等大型污染企业扎堆在徐汇滨江。由于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建设,与世博会园区隔江相望的徐汇滨江也列入了改造的行列。2007年徐汇滨江的整治拉开帷幕,徐汇滨江改造进入市政工程。

经过改造后,北票码头与南浦站共有的钢筋混凝土高桩码头被改造成亲水平台。码头存在一些宽度0.3 m~3 m不等的缝隙,为了保证游人使用安全,现浇了钢筋混凝土,填补了这些缝隙。徐汇滨江的驳岸类型主要是硬质驳岸,在混凝土的基础上建有木材质的亲水平台、橡胶材质的滨江跑道、砖石铺装的滨水游步道等设施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亲水需求。

3.1 工业遗产塑造人文景观

徐汇滨江保留昔日港口货场、铁路货站、砂石码头等工业旧址,滨水驳岸的设计保留了工业遗产元素,留存的码头、栓锚桩、设计钢架雨棚等沿江景小品,这些工业符号向游人彰显徐汇滨江的老工业记忆。除了单纯地保留工业遗址,徐汇滨江还对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改造赋予其新的功能,如海事瞭望塔被改造成装饰性观光塔,夜晚装饰霓虹灯成为徐汇滨江的标志性景观;南浦火车站被改造成火车花园,完整地保留了铁轨,游人行走其中,昔日南浦站的熙熙攘攘仿佛映入眼帘;原北票码头煤炭传送带通过新技术修复,两头连接橘红色塔吊,形成420 m的空中观景廊道。突破了过去只可邻水不可亲水的模式,提供给市民全新的滨江体验。由于塔吊的特殊性,增添了徐汇滨江的文化特色,成为徐汇滨江一道独特的景观。

3.2 防洪墙违背设计初衷

作为防洪景观,徐汇滨江还承担着防洪抗洪的作用。采用砖石混凝土砌造的防洪墙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徐汇滨江防洪的功能。经过笔者亲身的体验以及一些现场调查了解到,呆板僵直的防汛墙违背了规划初“路堤合一,亲水”的人性化构想,造成落差大,亲水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景观视觉感受。如何处理好滨水景观的防洪功能和景观功能一直是滨水驳岸设计的难点,如何在兼顾以上两点的情况下实现滨水驳岸的亲水性是滨水驳岸景观设计的追求。徐汇滨江的处理方式存在不足,在接下来的改造设计中,徐汇滨江的防洪景观建设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3.3 亲水设施人性化设计

徐汇滨江公园在东面近水区域设计木质栈以来满足游客亲水性。木材质的步行栈道,从空间处理上讲,是陆域到水域的良好过渡,远水区到近水区空间变化自然流畅。采用木材质使得整体景观效果简洁大方,木材质能使人产生亲切感和舒适感。但是木材质易磨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容易年久失修,在公园中有多处木质栈道已经出现腐坏的情况。而且,公园方面并没有做到及时的维护管理,在腐坏处,没有树立警示标志,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木材质在雨后湿滑,游人容易滑倒,较为危险。木质亲水平台见图1。

徐汇滨江公园在形态处理上采用了折线元素,有的地方开阔,有的狭长,有的则将江水围合起来并搭配植物种植。在景观体验上,折线驳岸的处理方式容易使空间变得自由多变,丰富景观空间层次。能给人不同的空间体验,使得滨水驳岸空间不显得沉闷乏味。

徐汇滨江的亲水平台是在原来货运码头的基础上建造的,宽约2 m~3 m深入水面部分,人们可以在此近距离的观察水。但是徐汇滨江亲水平台的基座都普遍偏高,造成亲水平台离水较远。同时,为了安全起见亲水平台周围设置栏杆,由于时间较长栏杆的破旧情况严重,影响了美观。在亲水平台的处理手法上,徐汇滨江总体处理手法单一,缺乏一些可以近水、触水的设施,没有很好地满足人们近水的需求(见图2)。

3.4 驳岸生态化设计

徐汇滨江普遍采用硬质化驳岸,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陆域与水域物质流的交换,不利于徐汇滨江区整体生态性的实现。徐汇滨江整条岸线缺少植被覆盖,只有木栈桥围合形成的水中种植了一些美人蕉等近水生植物。徐汇滨江的硬质化驳岸岸线僵直缺乏生气,加之缺少植物的点缀,整体景观游赏体验较差。上海夏季酷热冬季湿冷,因缺少植被覆盖不能形成舒适的小气候,导致徐汇滨江沿江在夏冬两季游赏体验差,缺少人文关怀。

4 徐汇滨江驳岸人性化设计总结与建议

驳岸的人性化设计需遵从视觉可达性、行为可达性、水路延伸与交融等原则[3]。徐汇滨江驳岸的整体设计很好的保留了徐汇工业老工业旧址,留存下来的轮渡码头保留了徐汇滨江的工业场所记忆,符合后现代设计主义强调地方历史文脉的设计思想。但是工业遗存的驳岸类型为硬质化驳岸,在徐汇滨江转型作为城市公园后,驳岸类型单一、整体设计缺乏变化。根据笔者多次不同时间季节的实地调研,调查发现步行平台到江面的高差最大有4 m~5 m,较小的也有2 m~3 m。虽然在公园的东部有小部分深入江中的亲水平台,但出于安全防护的需要都围以护栏,所以徐汇滨江公园的驳岸设计还只停留在见水的层面,缺少能够近水、触水、游水的条件。为提高行为可达性,可利用滨水游步道、码头、台阶、平台等设施,强化驳岸的亲水性;硬质化的驳岸缺少植被覆盖、人工痕迹明显,硬质化的岸线和黄埔江水之间缺少融合渗透,整体景观形式单调缺少滨水景观特色和游赏趣味,营造出的景观缺少空间层次,更不利于地块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性实现。为实现驳岸的生态性,增加陆域和水域物质流的交换,同时又不影响驳岸的抗洪功能,徐汇滨江公园可把部分岸段改造成生物驳岸,也可尝试把黄埔江水引入公园内营造小型湿地花园,既有利于生态性的实现又可增强亲水性;徐汇滨江的驳岸虽然在2007年经过了再设计,人性化设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有不足。为把徐汇滨江营造成兼顾亲水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态性的特色城市景观和休闲娱乐场所,驳岸的设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不断丰富滨江的人性化设计,滨江空间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保持本地特色成为上海市民永久的娱乐和精神文化场所。

所以,徐汇滨江的驳岸设计应始终秉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应更加重视在保留大部分工业遗址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驳岸的亲水性、生态性和娱乐性,从而使徐汇滨江公园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树全.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创新研究 篇5

关键词: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创新

一、城市滨水区的组成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城市景观的分类方面来讲, 城市滨水景观可分为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两大类。物质景观如果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三大形式;从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出发, 可以分为点景观、线景观、面景观三种景观形式。非物质景观是由人的认识体验而形成的一种观念, 在景观的表达中加以文化的提炼, 能让城市的滨水景观区充满生机。

二、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生态意识的缺失

城市的滨水区域提供了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 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 滨水空间的景观包括自然和人工景观,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将两部分和谐的融合, 就能提升景观本身的生命力, 进一步促进居民的可达性和参与性。而目前对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和景观改造中, 对于河道滨水空间植物、建筑、开放空间的综合设计没有系统的考虑, 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水体的自我净化和自我恢复能退化, 导致生态结构的失衡。

(二) 形式主义的趋向

随着社会发展和西方设计思想的入侵, 目前城市中滨水景观的设计充斥着形式主义, 严重忽视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 忽略了城市的地域特色, 切断了一个城市文脉的延续。近几年出现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景观风格, 于是我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滨江滨湖景观, 滨水区的特色景观丧失殆尽, 地域性特色全部消失, 整个设计没有生机, 失去灵魂。

(三) 公众参与的缺失

很多调查发现, 普通市民在城市的景观建设方面参与性很低, 很多都是政府在确定设计方案后, 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而居民则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意见和建议无处参与沟通, 导致建设好的景观空间不能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进而导致空洞性的恶性发展。

(四) 历史文脉的丧失

目前来说, 国内的景观设计整体出现了雷同现象, 特别表现在滨水区域景观设计过程中, 许多城市忽视了本地的文化性和历史特征, 以至于现代城市中的景观逐渐失去了人本性和地狱特色, 没有了文化做支撑, 就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跟自然资源一样, 体现了千百年以来人的情感记忆和民俗风情, 一旦失传, 就不能再生。所以, 雷同现象的趋势让现代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三、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创新设计原则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 要使景观设计取得创新性的成效, 应特别注意人与环境的协调设计, 使人与环境达到高度融合, 参与性和实用性要融合一体。因此,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并遵循如下原则:

(一)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原则要正确处理和保护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比如:充分利用阳光、雨水、风力等资源;重点选用本土资源、乡土树种的搭配;将人工和自然的设计元素融合, 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减少人工痕迹, 采用原生态的材料或者仿生材料的景观小品和景观建筑, 让滨水区域的景观更有特色。

(二) 文脉传承原则

滨水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区, 城市的滨水区域始终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所以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一定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民俗风情的延续发展。历史文化要素的提取和应用, 能赋予滨水景观一定的生命力, 将当地的历史文脉传承延续下去。

(三) 安全参与原则

滨水景观的建设应特别考虑安全性。现代城市人口已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合理的安全性活动空间, 适应老龄化人群的生理好心理需求, 从人类的亲水性出发, 更多的将老龄化人群的交流活动空间设置在滨水区域的景观空间。所以, 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要考虑特色特殊的铺装材料以及无障碍通道设计。

四、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创新设计策略

(一) 滨水景观的人本性设计

环境的设计要与人的生活融合, 参与性的设施和公用设施要符合人的亲切尺度, 才能体现人本性的存在, 吸引使用者在活动空间中发挥自己的潜在创造力, 从而更大程度的为参与者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 促进交流的空间。所以, 在现代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时候, 一定要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空间, 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人本性设计, 能营造良一个好的社会交流空间。

(二) 滨水景观的人文地域性设计

一个城市的的历史文化包含这个城市千百年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经验, 它可以提供一个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文化遗产, 方法和进化的手段的完整的系统。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地质和地形因素, 不同的气候条件都会限制人们社会活动和活动空间, 所以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行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行为特征。这些现象在城市的各类景观设计中变现的尤为明显, 分析总结其中的有效经验是实现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三) 滨水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本质是基于对自然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尽最大可能使景观的自我恢复能力提升, 最大程度利用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 从而对城市的滨水区域进行最好的人工设计。首先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充分的进行自我调节和再生, 减少人工设计对自自然环境的破坏, 其次是维护当地的历史文脉资源, 最大程度的挖掘优势资源, 体现对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五、总结

城市的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最早区域, 也是一个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 人民可以从现代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人文特色和文脉传承。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 尊重滨水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 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 营造一个舒适的开放空间, 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亲切活动场所, 创造宜居环境, 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2]黄玮.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居住新区——荷兰雨果低地市太阳城[J].国际城市规划.2008 (5) .

[3]崔柳, 田大方.北方中小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现状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 2009 (5) .

[4]俞孔坚.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2010年上海世博后滩公园[J].建筑学报, 2010 (7) .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6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滨水区道路景观的特点、类型以及设计原则, 为探索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明确方向。

1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滨水区, 意为水边、海边、湖边, 作为城市与江、河、海接壤的区域, 它既是陆地的边沿, 也是水的边缘。滨水区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 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 水面使优美的建筑群天际轮廓线在波光闪烁的光影中充分展示, 形成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区, 结合滨水绿化带设计的林荫漫步道, 滨水步道成为受人欢迎的公共开放空间。

滨水区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 并具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征, 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人化”的过程, 通过对滨水区这一中介景观的组织与构成, 使宏观的“城市山水”伸入微观的人居坏境。其中“人化”在尊重滨水区特有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 并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 通过滨水区的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设计之中, 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2 城市滨水区的特点

滨水地区的规划除了应按照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外, 还有如下一些特点:

⑴滨水地区的共享性, 滨水地区一般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 应由全体市民共同享受。滨水区规划应反对把临水地区划归某些单位专用的做法, 必须切实保证岸线的共享性。

⑵滨水地区和全市的关系。开发滨水地区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带动全市经济、城建的发展, 故滨水地区的规划要力求加强和原市区的关系, 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 而和市区分隔开来。规划滨水区时要想到全市, 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 以敞开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

⑶滨水区的交通组织。滨水地区往往是交通最集中、水陆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的地方, 故交通组织比较复杂。为简化交通, 一般采用将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法。

⑷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和景观特色。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最重要的地段。最主要是应将滨水地区的景观特色放在全滨水区、以至全市的层面来考虑, 反对只从单体建筑物的角度作设计, 尤其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 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一般来说, 滨水地区主张采用塔式建筑, 反对板式建筑, 因后者易阻挡视线走廊。

3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空间类型

根据水体的走向、形状、尺度的不同, 滨水空间可以分为线状空间、带状空间和面状空间三种。

3.1 线状空间

线状空间的特点是狭长、封闭, 有明显的内聚性和方向性。线状空间多建构于窄小的河道上, 由建筑群或绿化带形成连续的、较封闭的侧界面, 建筑形式统一并富有特色, 两岸各式各样, 因地制宜的步道、平台、阶地和跨于水上的小桥, 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切、平稳、流畅的感觉。

3.2 带状空间

带状空间的特点是水面较宽阔, 连接两岸建筑、绿化等构成的侧界面的空间限定作用较弱, 空间开敞 (见表1) 。

堤岸兼有防洪、道路和景观的多重功能。岸线是城市的风景线和步游道。上海南京路外滩每天汇聚数以万计的游客, 观光浦江风光和休闲漫步。较大的河流经过城市, 沿河流轴向往往形成带状空间。如流经武汉市区的长江在沿岸绿化带、建筑群、桥梁和步道的限定下, 形成明确的带状空间, 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

3.3 面状空间

面状空间的特点是水面宽阔、尺度较大、形状不规则、侧面对空间的限定作用微弱, 空间十分开敞。面状空间中水面的背景作用十分突出。

滨海、滨湖的空间常常表现为面状空间, 如厦门市以凸水面为背景, 与鼓浪屿隔海相呼应, 使城市空间向海面扩散、延伸, 给人以开敞辽阔的感觉。

4 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原则

⑴适应景观环境, 整体协调、特色突出的原则。

景观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景观因素, 如地形、地貌、水体及动植物等由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内涵, 并对环境因素加以提炼, 以升华和再创造, 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 使滨水景观具有它所在的城市的文化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别, 使其成为环境美的核心。景点的规划建设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 与所在景区主题相一致, 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景点立意、建筑风格要突出地方特色。

⑵组织景观空间序列、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的原则。

人对景观的感觉并非是各个景观片段的简单迭加, 而是景观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以某种方式的连续展现。我们欣赏景观一般都是在运动状态下连续的审美过程, 景观欣赏在时间流程上, 在连续的空间中逐步实现的, 景观序列是由游览路线组织起来的“时空序列”。因此在滨水区的景点、景区的设计中, 以滨水区线性的内在秩序为依据, 以延展的水体为景线, 形成从序曲、高潮直至尾声的视觉走廊, 在提供感知水景最佳视点的同时, 也成为一道滨水风景线。新建景点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 与现有自然及人文旅游景点相协调, 发挥各地段、沿线各单位的资源优势, 创造性地安排丰富多彩的游览线路, 增强游览活动的可参与性, 以达到丰富游览内容、适当延长游客观赏时间。

⑶控制滨水天际线。

天际轮廓线是城市建筑空间与自然山体组合的城市意象, 对于海滨城市或大江 (河) 城市的风光带而言, 也是市民寻找城市记忆的契入点。

滨水天际线根据景观层次可分为“表层”和“背景”两部分。表层包括滨水的各种因素——建筑物、构筑物、小品和绿化等;背景则包括在表层后起衬托作用并与观者发生视觉联系的综合景观形象。控制滨水天际线首先应注重保持“表层”的连续性, 即在建筑形体特点、立面形式、色彩风格等多方面的统一。其次, 应力求形成滨水天际线的高低错落, 使平缓与突出相结合, 避免天际线缺乏重点和变化。

⑷尊重自然、透水透绿原则。

环湖沿线建设整治应根据湖岸线的自然条件基础, 以自然风光为主, 以开倘式的草坪、灌木绿化为主, 以开放式的游览方式为主, 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 保证通畅的湖泊风光观赏视线。适当开辟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场所, 增强游览活动的可参与性。

⑸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原则。

以重点地段的景点建设为突破口, 同时对岸线道路的路面、铺装、驳岸、绿化、灯饰、小品以及建筑等多个方面提出系统性的改进, 带动水岸线的美花、绿化、亮化。

⑹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滨水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 首先应考虑人的需求, 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 注重尺度。

空间尺度应符合人的比例尺度, 使空间亲切宜人。没有人的尺度, 空间就会变得冷漠, 不尽人意。现代城市空间、建筑规模和尺度日益庞大的情况下, 把大规模空间应当变化得更亲切, 以满足人的需求。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向追求小型化、个性化、多层次与相对私密感得方向发展。

注重步行区的建设, 保证人的生命安全, 维护人的尊严;强调各空间的可达性, 消除生理、视觉及心理上的障碍, 使空间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 而且利于人们参加各种活动。

(2) 结合自然。

探索一种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节约能源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 开辟视线走廊, 借自然风光, 尽可能地增加绿化、水体等。在城市中创造出自然环境之美, 增加空间的场所感, 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

设立各种步行道、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等, 开辟较多的可供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空间, 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 腾出大面积地面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尽量采用通透围墙或去掉围墙, 从而使城市开放空间得以扩大。

(3) 完善设施。

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设施, 加强对现有长堤及现有设施的管理、重建、翻新, 在空间中设置座椅、小品、雕塑、喷泉等环境设施。强化精品意识, 提高环境小品的品位。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可坐设施, 如椅凳、台阶、隔离柱、花池壁及建筑物底部凸出部分, 均可提供坐息的条件。在细部上精雕细刻, 为人们尽量创造舒适的空间, 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4) 公众参与。

公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使用者, 因此应提倡公众参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允许变化增减的弹性框架, 在某种程度上设计并没有完成而是有待完成, 即留有余地, 让设计人员以外的人们去发现、组织和产生兴趣。公众不应是环境建构的“消极旁观者”, 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参与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强调设计的操作过程, 在该过程中使用者以一种集体创作的方式从事共有环境的创造。

5 滨水区道路景观特点

滨水区道路的景观除了满足交通需求之外, 在规划方面主要以亲水、休闲娱乐活动为前提, 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开放空间;在设计方面, 主要以“以人为本”为设计理念, 从美学的角度并兼顾市民的舒适性、安全性、景观的合理性及人的视觉享受为出发点, 多角度、多元化地阐述景观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构思。不论是景观规划还是景观设计, 都必须了解滨水区道路景观的特点,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构成要素多元性。

道路景观是由自然的和人工的、有机的和无机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复杂元素构成。在诸多元素中, 道路景观决定了环境的性质。其他元素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 它们可加强和削弱景观环境的氛围, 影响环境质量。

⑵时空存在多维性。

从道路景观空间来说, 它是上接蓝天、下连地势;连续绵延、无尽无休;走向不定、起伏转折的连贯性带行空间。而从时间上来说, 道路景观既有前后相随的空间序列变化, 又有季相 (一年四季) 、时相 (一天中的早、中、晚) 、位相 (人与景的相对位移) 和人的心理时空运动所形成的时间轴。

⑶景观环境的开放性

滨水区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 并具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征, 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

⑷景观评价的多主体性。

任何一种景观环境, 都无法取得一致的褒贬。道路景观也是如此。评价的主体不同, 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活动方式不同, 评价的原则和出发点必有显著的差别。如观赏者、旅行者多从个人的体验和情感出发;经营者、投资者多从维护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甄别;沿线居住者多从出行是否便利、生活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等方面考虑;而公路设计者、建设者考虑更多的则是行驶的技术要求及建设的可行性。

6 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现场调查与分析:包括交通调查与分析, 道路现状分析, 水岸地形、地貌、地质、自然条件综合分析等。

⑵初步规划与设计:由规划师与景观设计师合作, 根据上述设计原则和调查分析结果, 提出景观道路的初步方案。

⑶与园林设计师共同研究绿化与景点布局:使绿化在树种、树形、布局等总体上与环湖景区成为一个整体。

⑷对道路硬质景观部件和相关的建筑提出控制性的初步设计:包括路灯、路牌、候车亭、小品、挡土墙、观景平台、扶手栏杆、残障通道等, 使水滨观景路在风格上协调统一, 又不同于一般道路, 以突现水滨风景区的内在文化语言。

北方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对策 篇7

城市滨水区指城市中与海洋、河流或湖泊相邻的土地或建筑,可将其理解为城市中水域与陆域交接的特定区域的总称,包括水域、陆域和水陆界面3个部分。

滨水城市的打造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的滨水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改善城市的交通,转变城市的景观风貌,北方城市景观风貌是体现北方气候和地域风格的景观交叉的城市规划。

2 滨水城市性质

城市滨水环境是水陆2大自然系统相互影响、又复合一体的特定区域,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人们对滨水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特定的环境。从城市的构成来看,滨水区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开放的一个空间,是兼具文化与环境美观的共同区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状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滨水城市具有旅游价值,从社会意义来看,其是未来城市规划的趋势,打造宜居城市的前提。

3 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依据、现状、问题

3.1 滨水景观设计的依据

3.1.1 气候依据。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必须根据城市的气候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气候设计的规划。针对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必须结合城市的特征,例如哈尔滨的滨水景观就将冰雪应用到极致的美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魅力。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善于利用气候的因素而不是逃避,构建真正的四季宜居城市。

3.1.2 技术依据。

要想打造滨水城市,就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但是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因此,必须提高对水的管理水平,保证水量则需要根据城市水资源现状,通过科学的用水量计算,制定合理的用水分配计划和供给方案。同样,我国的土地与人员的用地矛盾也在日益突出,而滨水城市的建造需要广阔的空间,因此,用地管理也要有合理的规划,合理用地。

3.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

从具体的规划与建造来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存在着盲目性,严重威胁到城市功能的发挥,不仅没有实现滨水景观的宜居性,还带来了城市风貌的破坏,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从景观绿化上来看,夏季的景观绿化基本可以满足城市规划的需求,但是在冬季景观绿化效果很差,感觉分外的萧条和冷落,缺乏城市应该给予人们的温暖。

3.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存在着经管的结构失衡,对景观规划的素材考虑单一,缺乏整体性以及长远性;对小品等景观的公共艺术及环境存在着开发不足的现状;缺乏具有特色的设计等一系列不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4 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

4.1 公共开放空间舒适度的提升

北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南方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冬季,存在着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因此要考虑到滨水区域内的防风措施以及充分的吸收日照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是围合式的公共空间,通过地形的错落,不仅有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环境,而且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4.2 水陆界面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区域就是水陆界面的空间,以其无可比拟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其中水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广阔的波涛汹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4.3 增加绿化功能

城市绿化是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一环,因此,要注重城市绿化的打造,除了常见的绿化植物外,还要注重小品以及一些特殊城市景观的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如何进行北方城市的景观规划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但是打造特色的滨水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城市的环境、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打造属于北方自己的滨水城市。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传统的城市景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城市规划的需求。而北方城市与江南的气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打造滨水景观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根据北方四季分明的城市特征,可以打造属于北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8

船舶作为特殊的后工业遗产, 在城市滨水区活力复苏的进程中占据重要角色。从改建角度来说, 废弃船舶自身的船体造型和船舱结构让景观更新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从经济成本来说, 相对于退役船舶拆解回炉的方式, 景观改造的经济成本甚至比拆除重建的投资要小, 而资源再利用更会在后期带来商业回报。而且废弃船舶再利用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更符合后工业遗产更新的要求。

1 废弃船舶改建方式

废弃船舶改建的出发点就是取决于船舶所保留的船体价值与文化价值。船体价值是船舶作为工业产品自身具有的材质风貌、工艺设施等,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价值”, 决定了废弃船舶的可开发潜力。文化价值则指船舶经历的重大历史事迹等, 这种意义上的遗产属于船舶的“软价值”。

针对船舶所具有的“软价值”与“硬价值”之比, 在改建方式上可分为三类:

1) 完整保存, 部分改造———“软价值”较大。为保护和纪念船舶历史, 要求保存较完整的船体设施或维持原始历史风貌。不拆建船体内部, 以永久停泊的方式驻泊于城市滨水区。

2) 船体存留, 内部改造———“硬价值”较大。此类船舶废弃后失去船舶功能, 但船体状态完整, 结构强度良好。改建中宜充分展现船舶特殊的工业风貌与痕迹, 对内部拆建重新赋予新的使用。

3) 分段拆解, 局部利用———价值较小。废弃船舶结构受损较重, 且历史价值不足以进行再开发。宜拆解回炉, 保留特色的局部零件。拆解零件作为工业历史元素化整为零地让船舶融入于滨水景观之中。

2 基于船舶改建的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虽然“软价值”与“硬价值”大小之比定性了废弃船舶的保留与利用方式, 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船舶改建, 都将作为滨水区的景观基础和开发核心, 吸引人群汇聚, 促进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复苏。针对国内目前基于不同类型改建方式的开发案例, 选取了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深圳海上世界和天津滨海航母主题乐园作为分析样本。

2. 1 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

明斯克航母世界位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海滨, 是由一艘苏联的退役基辅级航空母舰改造而来。1995 年从俄罗斯退役后辗转多次最终于2000 年落户深圳大鹏湾沙头角,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4 万t级航母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

2. 1. 1 改建价值

退役航母因脱离母国不再具有历史纪念价值, 即“软价值”过低。但航母作为特殊船舶种类, 高强度的结构构架和大跨度的机库空间让内部改建有了很大余地, 开发利用和功能置换的选择也更多, “硬价值”较大。

2. 1. 2 改建方式

明斯克号航母的开发以船体内部改造更新为主, 保留部分原始舱室机库布置, 利用大跨度结构改建为影音室等公共空间进行功能置换。船体外表则保留军事设施元素, 放置原有设施模型, 恢复作战状态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展现航母风采。

2. 1. 3 改建设计

航母停泊点沙头角拥有天然群山与宁静海湾。船舶以船锚固定的方式停泊海湾, “以山为幕布, 以水为舞台”。天、山、水、船、地之间恰当的空间比例与协调的尺度大小, 为航母提供了完美的观赏角度。正对航母泊位的滨海区域是正在开发的综合性商业地产项目“壹海城”。其中中央公园的人工水系和景观主轴线直接呼应明斯克航母世界的入口公共空间, 在景观序列上对航母起到强调作用。形成以明斯克航母作为开发核心, “以点带面”活跃周边建设发展, 形成以景观带动整体滨水区开发的城市经济带 ( 见图1) 。

2. 2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是以基辅号航母为核心, 以军事文化与海洋生态为骨架的超大型休闲娱乐景区。虽是明斯克号航母的同型舰, 但基辅号的开发模式与定位却与明斯克有着很大的区别。

2. 2. 1 改建价值

基辅号和明斯克号一样, 属于从外国购买的退役军舰, 失去了完整保留纪念的“软价值”。不同的是基辅号直接从波罗的海的俄罗斯北方舰队买下, 但舰体的状况良好, 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船体“硬价值”高于明斯克航母。

2. 2. 2 改建方式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在船体内部的改造利用方面, 重点对各舱室机库空间进行了整体功能置换, 被改造成展览厅、影院、酒店、餐厅等, 巧妙地将原有充满异域军事风格的舱内空间和现代公共休闲的活动空间结合在一起 ( 见图2) 。甲板上放置舰载机模型及各类游乐设施, 充分利用航母的空间结构, 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改造 ( 见图3) 。同时, 改建过程中还增加了大量陆上建设, 填海修整海岸线等, 突出航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2. 2. 3 改建设计

在园区规划和项目设计统筹上, 采取了构建“一轴一心两区”的总体布局, 即航母景观主轴、基辅航母核心、军事观光区、军事体验区。滨海航母公园为基辅号专门修建了泊位和码头, 让其更加贴近水岸。并通过填海修建防波堤, 来改变水陆岸线, 突出停泊点的中心区位。以停泊点为景观核心, 对周边的滨水区以及填海区进行景观营造, 修建各类景观设施, 达到以船舶改建带动整个滨水地区开发的效果。

2. 3 深圳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是以一艘退役的远洋客轮“明华轮”改造为核心的城市综合商业区, 坐落于深圳蛇口, 不少高档酒店、金融机构在此落户, 是目前国内基于船舶改造的滨水区开发案例达到的最好效果。

2. 3. 1 改建价值

远洋客轮设施完备, 可视为完整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明华轮退役时船体结构与设施都处于较好的状态, 具有一定的“硬价值”。而且它见证了新中国航运发展史和深圳改革开放, 邓小平总设计师在登上明华轮时亲手写下“海上世界”四个大字, 历史纪念意义巨大, 因此明华轮的“软价值”更为丰富。

2. 3. 2 改建方式

明华轮起初被改建为浮动酒店, 永久性停泊蛇口港。但蛇口区的阶段性填海活动使海岸线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华轮停泊点也随即被大片陆地建筑环绕。明华轮采取永久性固定的方式维持船体稳定, 保持船体正常的停泊姿态 ( 见图4a) ) 。同时船体完善了自身商用功能, 增加对外设施。整个海上世界以游轮作为地标性建筑物, 与周边交通进行接驳, 并建设完备的居住娱乐等商业设施, 成为蛇口区商圈的发起点, 带动城市滨水区发展。

2. 3. 3 改建设计

在填海造陆后被高楼街区围绕的海上世界建设, 已经由滨海景观开发转变为人工滨水景观。在整体场地景观设计中, 为深刻开发其“软价值”, 围绕广场中心的大型地雕上刻满了海上世界大记事。人工水体水面高度直接与明华轮吃水线齐平, 浅蓝色的池底与大面积的水面完全地倒影了整个船体, 仍然能给人“船在港湾泊”的视觉错觉 ( 见图4b) ) 。在空间尺度协调把控上, 充分考虑到天际线的形态, 以明华轮最高点为高程控制点, 保证靠近船体的建筑高度不超过控制点, 凸显游轮的中心地位 ( 见图5, 图6) 。

3 基于船舶改建的滨水景观设计

港区、船舶是城市滨水区最重要的工业遗产。随着产业更新, 原有的产业元素被运用于景观更新中。船舶拥有特殊的工业特征和风貌, 和巨大的机械体量一起, 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景观构成形式, 主导了滨水区景观特色设计 ( 见表1) 。

基于船舶改建的滨水景观设计, 不可缺少的就是船舶所特有的历史人文气息。船舶的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军事文化等通过营造滨水场所的景观氛围, 展现独具特色的人文情怀。一般通过运用景观小品的具象表达, 展示和营造历史氛围, 或将景观与形象宣传结合, 传达和传承船舶文化。

4 结语

废弃船舶的再利用一直是船舶工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从景观学的角度来看待废弃船舶, 通过改造使其以景观核心的角色进行滨水区开发。将船舶纳入景观开发的范围, 基于改建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定位, 与当今工业遗产景观更新吻合。随着后工业遗产更新的蓬勃发展和可持续开发理念的深入人心, 基于废弃船舶改建开发的滨水景观设计建设将更为成熟稳定, 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

摘要:介绍了废弃船舶常见的改建方式, 通过调研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深圳海上世界三个船舶改建的滨水景观案例, 探讨了港区后工业元素在滨水空间开发中的主导性, 指出依托废弃船舶改建, 促使滨水空间复苏, 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模式。

关键词:废弃船舶,滨水区,景观设计,工业遗产

参考文献

[1]朱晓青, 翁建涛, 邬轶群, 等.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建筑群的景观空间解析与重构——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15 (5) :371-377.

[2]刘凌雯.船舶工业遗产保护及创意产业集聚区创建研究[J].上海城市研究, 2012 (10) :89-94.

[3]吴丹子, 刘京一, 张霖霏.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探讨——以后工业国家的改造项目为例[J].中国园林, 2014 (9) :27-32.

[4]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北京:清华大学, 2004.

[5]贺旺, 章俊华.“人、船、海”特色滨海景观的创造——威海市金线顶公园规划设计构思[J].中国园林, 2002 (1) :33-36.

[6]张静, 丁奇.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96-100.

[7]王向荣, 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 2003 (3) :11-18.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9

1 城市滨水区景观特征及其生态学价值

1.1 城市滨水的景观特征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需要平衡2个因素, 即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平衡。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江、海或湖等, 同时还包括了与之相应的山或岛屿等一些自然的景观, 然而人工景观主要是有一些公共的基础设施构成。而就滨水区的景观而言, 它能够在同一个时空将自然景观柔和与人工景观巧妙和谐的体现出来, 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1.2 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综合价值的体现

首先,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不仅仅体现了滨水的自然风景, 而且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姿态, 很好的体现了城市滨水环境在整个时空下的变换过程, 包含了建筑与人文之间的完美结合。其中城市的水体表现了地区的灵性以及文明, 同时也能够很深刻地体现出该地区传统的文化与历史。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滨水区的影响是很大的, 会直接受到水环境的制约, 因此总的来讲, 滨水区对于城市的景观与文化以及生态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方面, 生态价值的体现, 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最活跃的景观, 而且城市的滨水区连接了陆地与水域2个生态系统, 由于2种生态环境的影响, 使得滨水区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在城市滨水区进行景观设计时, 基于生态学的原理, 使整个城市的滨水区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同时, 滨水区还是整个城市的命脉, 可以说滨水区维护了整个城市的命脉延续, 同时还承载着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的循环, 而且还能够维持整个大气成分的稳定, 同时还能够调控空气的湿度, 以及减少污染等。进而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 从而使城市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 城市的滨水区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活动的场地, 比如, 滨海区可以作为人们游泳、钓鱼以及滑水等项目活动的场地, 另外, 滨水区水道的使用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缓道路的拥挤, 对于运输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 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高低, 在今后的城市滨水区景观开发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水质的保持, 因为水质的好坏在对于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2 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对于城市滨水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许多的滨水区, 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经验, 成功经验, 比如污染沙河的成功整治。但是, 另一方面来看, 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是比较晚的, 在城市滨水区的环境建设方面会有很多的不足, 比如, 在一些地区简单的将景观设计当作是河道治污, 还有些设计工作没有明确且坚实的理论指导, 而且在设计的手段上也较为单一。根据生态理论进行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而言, 城市的滨水区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 同时还要满足对于今后环境的保障性发展, 更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总而言之,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必须以生态理论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最终达到合理开发滨水区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在水域空间范围内包括了2大环境系统, 即生物与非生物的系统, 也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水体以及一些水生的生物属于生物系统, 土壤、水分以及阳光等一些环境要素属于非生物系统。城市滨水区的规划不同于一般项目的规划, 因为滨水区的设计重点在于景观的设计, 而且要体现出景区的空间结构, 不仅有城市美化的功能还有防洪以及水利运输的功能, 但是在我国这一功能基本没有体现, 仅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已, 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区域功能, 进而能够维护好生态发展的多样性, 体现出滨水景观的功能性。

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规划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景观的设计一定要适应该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比如在国外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将这些设计照搬到国内来, 虽然在一些地区能够受到不错的效果, 但是并不是完全的适应, 因此在进行实施改造之前, 一定要将规划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在整治与开发建设上得到很好的效果, 反过来进一步拉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3.2 满足市民生活需要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满足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越来越大的提高, 城市的滨水区对于市民来说, 一般是引以为豪的最优美的地区, 景区以其优美的环境以及在情趣上的优势使人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然而如果景观的设计背离了本地区的文化传统, 或者是不符合人们心目当中审美的标准, 那么这项设计无疑是非常失败的。综上所述,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符合市民的生活需求, 并且能够改善和充实人们的生活。

3.3 符合景观的生态发展需求

城市滨水区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景观非常重要的地区, 城市的水体具有很多富有生机的元素, 因为水体具有通透性和活跃性, 而且水体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遗迹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市民的生存活动中, 景区不仅仅是物质景区, 还包括了城市的文化景观。对于成功的景观设计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本地区文化的拥护, 与此同时, 城市滨水区保持生态多样性还能够调节城市的气候与净化环境, 进而使城市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4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建设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作, 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所以合理的滨水景观设计能充分的利用城市滨水地区各种景观资源, 进而保证滨水环境的进化以及持续的发展。这也是延续城市历史, 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效契机。

4 结语

城市水系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很长时间以来, 人类总是以征服自然来发展经济作为指导思想, 然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城市的发展面临不利的环境, 也就是生态不平衡。所以,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必须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发展, 重点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控制, 进而通过生态的理论基础来维持景观功能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利顶, 傅伯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结构分析[J].生态学报, 1996

[2] 陈士银.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策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 于儒海.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发展 篇10

人类自古有“傍水而居”的习惯,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丰富的区域。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复杂最具层次的区域, 滨水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整个城市的水源净化和抗旱泄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滨水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整座城市生态系统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维持了每个城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又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十分脆弱的一个环节, 在滨水区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对滨水区生态安全的保护是必须放在首位的。水域与城市的链接构成了丰富趣味的城市轮廓线, 沿线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是一座城市最鲜活的“风景链条”。湘江的贯穿或经过让整个流域的沿岸城市变得更美, 每个沿岸城市的湘江风光带基本可以体现这座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因此而成为每一个滨水城市独特的名片。

1 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的地域性研究

1.1 地域化原则

滨水景观的设计要尊重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的地域化差别, 尊重每个不同的城市的居民生活习惯、民俗民风, 凸显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每个城市的代表性文化就是具有这个城市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在进行湘江沿岸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时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利用城市滨水环境区域, 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与历史文化, 秉着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原则与宗旨, 创造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辨识度高的城市滨水景观。

1.2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湖南省是一个有着深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省, 具备了丰富多层次的历史与文化的设计因素和素材。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人类文明发展的记录地, 也是城市居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 不但为整座城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 还孕育、见证并记录了城市许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进行湘江沿岸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时, 要根据每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不同, 尽可能的保护和延续这些城市的历史与文脉, 秉承站在时代、保护历史、延续文脉的理念, 营造出一个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和传承优秀历史文脉的城市滨水景观环境。

2 滨水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方法

2.1 在历史和文化因素中凸显滨水景观设计地域性

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现代都市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城市滨水景观区域是地域性历史与文化最佳的融合与表现的场所, 利用历史与文化因素作为设计元素, 丰富了滨水景观空间设计的设计元素, 用以实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价值的体现, 让人们在这个场所中体验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2.2 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表现与创新的地域性研究

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要以自然与人文元素之间必然的与偶然的联系为基石, 以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域性的演进与发展作为设计原则。滨水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每个城市本身的地域性差异,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地域造一方景, 滨水景观地域的差异成就了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 增强了城市的辨别度和可识别性, 对滨水区地域性景观元素的研究与再创造利用, 是寻求一种滨水景观设计独有的地域性特征的设计思路与理念, 为整个湘江沿岸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可供参照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2.3 地域性滨水景观中地理环境的地域性研究

正确合理利用原有自然地理环境, 利用原初的自然景观肌理, 对地理环境进行勘探研究和利用。使城市的滨水景观在最适宜的地理环境规划与再利用的设计中达到与周边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营造出具有独特地域性特征的滨水景观形式。

城市的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中的特殊又独有的空间地带, 是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 湘江流域的沿岸城市因此也获得了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水资源, 对每个城市的滨水区的开发与利用, 成为了城市景观风貌至关重要的环节, 湘江沿岸的风光带就是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进行设计的滨水景观区域, 体现了每个城市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也成为这些城市所特有的名片。对于湘江沿岸城市滨水区景观地域性特征的研究是指在进行滨水区景观设计时, 能够影响整个城市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地域特征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该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各项综合因素。因此, 在研究湘江沿岸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 充分研究每个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凸显每个城市的地域特色, 才能真正地创造出体现具有城市独特地域性的滨水景观, 真正的成为每个城市独有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12.

[2]林箐, 王向荣.地域特征和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 2005 (6) .

[3]杨鑫, 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上一篇:弱化因素下一篇:揉散按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