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审计十篇

2024-08-17

财务舞弊审计 篇1

一、舞弊审计的再认识

(一)舞弊的定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2002年颁布的《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中对舞弊的解释是:“舞弊是一种有意掩藏事实的故意行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3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舞弊包含一系列故意的非法的欺骗和违法行为,通常是由一个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人员进行财务舞弊。”

为了能够更深层次明确舞弊的含义,本文将舞弊与错误、舞弊与欺诈进行比较研究。错误与舞弊二者之间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错误的行为主体没有特定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是指遗漏或者误述财务报表中涉及金额部分以及报表中应该披露的内容,例如通过非法途径谋取个人利益,这种行为容易被发现,是一种过失行为,一般不会造成很大损失。反之,舞弊的行为主体拥有非法谋取个人利益的特定企图,通过粉饰、伪造、伪装等一些非法手段,表现得容易隐藏不易被发现,是一种不法行为,使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欺诈与舞弊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欺诈是一种故意欺骗行为,以坑害他人为目的,欺诈发生在企业或企业外部,如受托欺诈、投资欺诈、客户欺诈、卖方欺诈等。由此可知,舞弊的发生更加局限,不如欺诈的范围广。通常而言,舞弊行为包含在欺诈之中,舞弊是一种故意欺骗行为,仅发生于公司内部,如职员欺诈或者提供不实的财务报告等。

(二)舞弊审计的审计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人员与上市公司之间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减轻信息的不对称,审计人员初步要大致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概况,通过对企业的全面调查,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系统、信息和通信系统,完成所有的准备调查程序,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安排,以此来预先判断企业发生舞弊的可能性。

(2)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初步测量出的舞弊风险大小情况制定出舞弊审计的计划,考虑约定的审计内容,综合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分布等,量身定做最适合当前被审计单位的总体审计计划目标和详细的审计步骤。受环境条件的意外变化以及在审计程序实施中能否获得充分的证据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审计计划工作会贯穿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是一个漫长的不断进行更新完善的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在制定了审计计划后,就应该严格遵照执行,才可规避某些审计风险。

(3)加深了解客户并分析经营风险。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财务资料的真实与否与经营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经营风险衍生的严重结果事实上会使财务报告内容发生改变。审计人员通过对公司业务经营情况的分析,不但可以准确地评估操作风险的大小,而且可以帮助财务数据的合理预期,如同等行业或类似行业的分析预期来自于对竞争者的分析,纵向的预期基于数据的分析。

(4)进行舞弊风险评估。通常情况下,公司职员如果在道德品质上不够高尚正直,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对其造成很大压力,此时若恰逢舞弊机会,在实施舞弊审计的过程中就会承受很大风险。因此,在舞弊审计的准备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系统进行审查,但也要注意舞弊暴露,尤其应注意会增加审计风险的情况,考虑舞弊风险因素。

(5)进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指的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是为了证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适当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系统程序所进行的审计程序。为了取得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审计证据,审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准确判断出企业是否真正存在这项制度,被审计单位在运营过程中能否完全贯彻执行。

(6)应用实质性审计程序。在对企业评估过程中,如发现重大舞弊情形,则需应用到实质性审计程序,用以发现企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应该警惕舞弊存在的一切微小可能性,通过自身的职业判断和丰富的执业经历,借助审计资料的作用发现舞弊迹象。

(7)与公司管理部门沟通。舞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员工层舞弊,二是管理层舞弊。与员工舞弊的方法比较,管理层舞弊更加复杂隐蔽以致难以发现,不但影响了公司利益也损害了公司名誉。管理层舞弊之所以高频率的发生也是因为管理层处在公司的高端地位,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借此逾越了一些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加强与公司监管部门的沟通对于控制舞弊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舞弊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目前舞弊审计是反腐倡廉活动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舞弊行为者通过巧妙地利用职务之便,或者骗取了领导的信任、认同并授权行为人的舞弊行为。账务舞弊的行为者大多数是“圈内人”,凭借幕后的策划支持进行会计舞弊,因此舞弊审计行为与反腐倡廉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当下贪官污吏的有效整治与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2)舞弊行为人对舞弊所产生的后果负有完全责任或部分责任。舞弊行为人故意实施舞弊,精心部署舞弊的金额与手段,即舞弊行为人在明知舞弊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依旧进行账务舞弊,没有避免错误行为,因而舞弊行为人必须对舞弊所引发的结果负全部责任。

(3)审计过程要步步深入,综合搜集分析各方面信息。舞弊为国家明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不容,任何舞弊活动都是不法行为,是行为人极力隐藏的秘密,需要审计师认真检查、甄别,层层深入了解和综合搜索信息以发现其内部的真实情况。

(4)善于从相关人员的语言和行动中发现线索。舞弊行为人在心理上有弱点,虽然通过舞弊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也埋藏了一份隐患和威胁。审计人员工作的展开必定会牵动舞弊者敏感的神经,引起其不安和恐惧。随着审计人员检查的重点逐步指向有关违法乱纪的事实,行为人必然会做出反应,此时审计人员应该从公司员工的异常变化中挖掘到有价值的线索。

二、舞弊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审计程序的差异分析

(一)审计依据及标准不同会计报表审计以国家公认会计准则和国家审计准则作为执行标准,审计人员侧重于调查会计经营活动中偏离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特殊业务活动;而在舞弊审计程序中注册会计师更加关注的是舞弊行为人的舞弊原因,舞弊方法与过程及对内部控制环节的薄弱性调查等理论,而在国外的注册会计师执行标准是审计机构组织专门为舞弊调查商定的审计准则,比如美国的预防会计报表舞弊委员会就规定了针对存在舞弊行为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标准,舞弊审计程序要根据舞弊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更改,需要对舞弊审计程序的方向进行更改,才能使舞弊审计程序的实施更加严格有效。

(二)审计目的及关注点不同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报表及其相关会计凭证记录中信息的遗漏表述或重大错报。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审计程序离不开现行会计法规中的业务标准,并且注册会计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管理当局提出建议,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舞弊审计是一种发现性的冒险活动。舞弊审计的目的是调查并揭露管理层或员工层的舞弊行为,即会计记录故意扭曲或者违反法规侵占公司资产,确立舞弊行为为公司带来的损失和波及范围,其更加侧重于对特殊的、异常的事项以及存在危险可能的事项调查,并倾向于关注比较隐蔽的或公司未对外开放的事项、会计环境及业务,舞弊审计程序的设计、执行和改动都以披露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舞弊行为导向。因此,舞弊审计通常会核查与本期经营活动相关的前期、后期的各阶段会计业务,而财务报表审计只关注于当期会计业务。

舞弊审计程序更关注审计计划阶段、对委托公司及其业务环境的了解判断程序和分析性复核程序,而财务报表审计程序更关注于控制性测试程序、交易业务实质性测试程序与期末余额测试程序。

(三)对审计重要性原则认识不同对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漏报或错报的所占比例是指所执行的审计重要性原则,而比例大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营方针或决定产生影响。在审计计划制定过程中,通过评价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实质性测试可接受范围内的差错可以确定。在舞弊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舞弊行为,无论程度是否严重,都被认为需要加以重视。如一些大型企业,旗下资产上亿元,审查出十万元的资产不实,尽管只占总资产的千分之一,但这十万元是某会计人员通过非法途径挪用的,因此必须及时查处,关注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否则舞弊造成的损失会产生不良后果。

(四)审计成本确立原则不同普通的财务报表审计一般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审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取得审计资料后,要注意成本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审计师经过了正常的审计步骤后,依旧难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资料,注册会计师则可出具持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对舞弊审计而言,其每个程序都要遵循审计准则规定,不能靠臆测去假设与舞弊相关的业务。一旦发现关于舞弊的行为,必须从期初一切可疑事项查起,整理出业务的来龙去脉,即便获取证据的过程将很大程度地提高相关审计舞弊行为的成本。

(五)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不同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人员通常在通过专业阶段学习或获得相关资格考试证书后即被批准从事审计类型工作,而且认真实施按审计准则所规定的审计程序等,从而合理规避工作风险及减轻审计责任。而成为合格的舞弊审计师前提是曾经担任过普通型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着丰富的审计经验,在某一特殊领域如国家法令法规、税法准则、企业管理等方面有特长,拥有超凡的怀疑假设精神与职业判断水平。只有职业极为特殊的人员才能发现并审查经过有意更改或残缺不全的会计资料,从而实施繁琐的舞弊调查程序。

(六)审计方法不同普通财务报表审计的顺序是第一步编制审计计划,之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水平并进行评估,在评估水平基础上确立实施审计程序的审计方法,一般均为抽样调查方法,在使用适当的方式获得审计证据后编制工作底稿,最后阶段提出审计建议并出具报告。制定审计计划在舞弊审计中也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但它不是最初实施的程序。舞弊调查人员在初步阶段首先进行盘查,采用种种特定的审计调查方法,通过对已发现的舞弊行为分析评估舞弊风险大小,再针对性地安排相关审计工作,实施审计程序。

(七)审计证据来源及特征不同在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证据大部分是财务报表的数据资料。不同于财务报表审计,舞弊审计的证据获取不局限于财务数据,还包括公司公共文件审查内容、公司内部文件审查内容和会见当事人的访谈记录等。大多数财务报表审计搜集的审计证据是肯定性的,注册会计师更加信服准确性大、有说服力的证据。而在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搜集的证据是否定性的,即试图证明某一会计报表项目中存在舞弊,注册会计师应保证自己所做出的审计结论证据充分,以免失去职业信誉。

三、舞弊审计程序完善对策

(一)关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具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使得职务分工合理、职位互不相容。审计师应对公司内部职员以及董事会有明确和全面的了解。审计师也必须对内部审计机制不规范的公司严格审查,加深警惕性。结合我国国情考虑成立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邀请具有资深审计资格的审计人员参加,根据最新审计准则定期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独立工作,不受外界扰乱,并按时对公司全体股东作出总结性报告。

(二)测试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凭借职业判断水平和执业经验,制定出使审计风险降低到较低水平的测试程序。测试程序与经营活动准则和会计估计,并且与经营活动记录的会计凭证是紧密相连的。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利的经济条件,比如客户对审计人员的态度:不坦白、故意针对、激动亢奋和不合作。这些风险条件中最不利的是客户的不坦白,过分重视任务指标为其次。

(三)深入了解被审计企业及其环境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必须深入掌握被审计单位整体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环境情况估计出形成错误报告的可能性。在审计风险等式中,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为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是既定的,审计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了确定审计领域、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必须对被审计单位深入了解,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环境、生产经营等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不断降低审计风险。

(四)扩大实地调查程序注册会计师为了发现舞弊行为,经常通过实施实地调查程序寻找到有价值的证据,可以从企业内部、外部两方面展开实地调查:注册会计师应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如材料采购员、货品销售员、仓库保管员、车间生产工人等,在此过程中获得有关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情况,即可察觉管理层的治理漏洞和业务经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内部调查获得的证据不够充分与适当,注册会计师还应该展开对企业外部的审核和观察,如对供销商、消费者、代理商以及关联企业的核查。在外勤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达成内查外调的审查工作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才能让审计工作不受到阻碍,顺利进行。

(五)保持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实际工作中舞弊的现象频发,形式也变换多样,审计方法复杂且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自身应有的职业谨慎。当出现舞弊涉及管理层的多重级别时,例如共谋、不遵守内控规定等等,审计人员只有事先假设,才有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检查和评价被查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也才有可能及时、准确地捕捉舞弊线索。审计人员在进行舞弊审计时,应该着眼于特殊的、不正常的会计违规事项。拥有充分的职业怀疑精神无疑是舞弊审计人员最重要的素质要求。

(六)合理承担审计责任、规避审计风险实际审计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期望差距,即在社会要求和审计人员实际的工作能力之间会有一定出入,但如果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自身从事的审计工作抱有严谨的态度,规范实施的审计程序,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检查出存在于财务报表中的重大舞弊。审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对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进行判断识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审计人员合理的承担审计责任并不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适当的审计责任对审计人员施加的压力也有利于督促其对审计职责的认真履行。如果审计人员发现的舞弊行为涉及到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审计人员就应当需要先确定其与财务报告是否有直接影响,影响是否重大,再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或建议客户寻求法律支持。在审计过程中如果无法规避审计风险,不能确定错报大小,就应该果断退出审计。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舞弊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程序差异问题,旨在探讨基于财务报表审计基础下有关舞弊审计程序的基础理论及其对策,期望有助于完善我国舞弊审计制度,有利于舞弊审计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有助于寻求舞弊审计程序相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财务舞弊审计 篇2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形式

(一)往来科目舞弊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被称为会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宝盆”,前者隐瞒潜亏,后者隐瞒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这两个往来科目舞弊达到隐藏费用、调节成本或者隐藏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

(二)存货舞弊

存货舞弊常见的手段有操纵流通环节,虚增成本;操纵盘点环节,虚构存货,隐瞒盘亏事实;故意错误地存货资本化,以达到虚增存货资产,减少当期费用,最终达到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

(三)收入舞弊

上市公司通常采用扩大销售核算范围、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和利用财务报表合并技术等手段来达到虚增收入及利润的目的。

(四)费用舞弊

提前或延后确认费用是上市公司费用舞弊的惯用手段。常见做法有:将本该计入“待摊费用”的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一次性大额、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来年再采取有关办法收回,同时冲减上年费用,调剂各年利润;减少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从而增加摊销费用。

(五)非经营性损益舞弊

上市常常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确认等手段制造非经营性收益进行利润操纵,具体舞弊手段有:在债务重组业务中原应计入资本公积的债权人豁免的债务金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将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通过高估或低估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等等。

二、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策略

(一)采取专门的舞弊分析程序

大量研究认为,舞弊分析程序是十分有效的审计工具,尤其是在检查财务报表方面其作用更加明显。财务报表舞弊属于管理层舞弊,而管理层舞弊具有组织性,由于会计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因此管理层有能力掩盖舞弊。但是财务报表舞弊不可能被全部掩盖,审查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程序来发现舞弊痕迹。

(二)灵活运用非常规审计程序

常规审计程序不是根据某一审计类型设计的,如果只是按照常规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往往很难突破舞弊人员预先设置的障碍或防范措施。审计师可以改变常规审计程序,运用非常规审计程序,针对管理层舞弊现象,利用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如可以改变常规实质性程序的内容、时间、范围等,以获取可靠的数据信息、扩大样本规模,从而提高舞弊审计的效果。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与一般风险因子两类。其中,个别风险因子是组织或团体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如行为人的道德品质和动机等;一般风险因子是行为人进行舞弊的机会、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现后首发的性质和程度。舞弊发生的条件就是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的结合。因此,审计师审计时还应注意个体方面的行为,不仅要从加强内部控制消除无比机会,还要通过消除动机防范管理舞弊。

(三)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理念

审计师通过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得证据的有效性就是职业怀疑态度。审计师应保持“管理层中性”的假设,既不能假设管理层诚实,也不能假设管理层不诚实。这一规定为提供了与审计客户管理层的合作依据。但是,需注意“中性假设”方案的实施也可能造成了大量审计方案的失败,同时也否定了SAS NO.99对“管理层中性”的否定假设。我国舞弊审计程序在这一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一些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中,我们可以借鉴SAS NO.99的做法,重新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实行“有错推定”的假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舞弊问题越来越频繁,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不仅会导致公司的最终倒闭,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实施采取专门的舞弊分析程序、灵活运用非常规审计程序和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理念等强化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策略,减少财务舞弊现象,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潇骁,张心瑜.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29).

[2]刘素珍,谢双.上市公司财务表内舞弊及其审计对策——基于证券监督委员会行政处罚公告的分析[J].绿色财会,2012(01).

[3]韦琳,徐立文,刘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1(02).

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对策 篇3

【关键词】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财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既对公司发展不利,又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财务舞弊是舞弊者为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而开展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公司经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复杂程度较高,且社会对财务舞弊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因而对公司财务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维护我国公司的经济利益和促进公司的发展,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审计对策,以规避财务舞弊行为。

二、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

目前,我国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有许多,主要表现在公司财务情况被虚构方面。首先,财务收入被虚构。收入是衡量公司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公司发展决策有重要影响。目前,有的公司进行财务收入造假,徒增公司利润,对公司重大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包括隐瞒对外担保和隐瞒银行借款两个方面,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三、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1.利益驱动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严重。首先,公司高管人员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进行财务舞弊。多数公司的员工薪酬与业绩紧密相连,促使公司高管人员成为财务舞弊的直接受益者。其次,有的地区政府与公司之间联系密切,而政府人员能够对公司实现操控,引发财务舞弊行为。

2.融资动机

融资问题是绝大多数公司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公司通过融资,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现金流,而且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而经营,是许多公司的主要选择。在融资过程中,公司极易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使某部分现金流入个人手中,对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3.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公司有的财务人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进而违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出现。首先,财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将一技之长用错方向,参与财务弄虚作假活动,伪造、隐匿財务资料。其次,有的财会人员监守自盗,擅自挪用公款,致使公司财务亏空严重,对公司发展十分不利。最后,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自己以身试法,或在高管人员的威胁、指使下而做出财务舞弊行为。由此可见,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操守,对公司发展有严重危害。

四、公司财务舞弊的审计对策

随着我国公司经济业务越趋复杂,使公司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财务舞弊行为对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要求审计部门积极发挥其作用,以加强审计能力,减少或杜绝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为公司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1.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

为规范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必须遵守其职业道德操守,以更好开展审计工作。所以,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能力和职业专注,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首先,审计行业对审计人员给予积极培训,既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又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审计人员更好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审计人员在接受客户委托时,必须积极对客户进行信用考察和评判,以降低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积极了解公司运营情况

就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而言,审计风险是由客户经营风险而决定的,所以审计人员必须积极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避免审计失败。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公司内控环节薄弱;二是公司管理层次人员的竞争压力较大;三是公司经济增长速度由快而慢;四是公司濒临倒闭危机等。首先,审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加强对公司的初步判断能力,避免错报风险。其次,对于不同规模、从事不同行业的公司,审计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而开展审计工作,由于公司文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不同,致使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同模式和呈现出不同特点。所以,审计工作者有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测试公司对内控制度的落实程度

通过一系列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来看,财务舞弊发生与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或未有效落实密切联系。所以,审计人员有必要对公司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加以了解。首先,按照相关标准测试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包括组织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内控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落实现状、公司内控环境等。其次,公司应该加强内部与外部设计的联合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公司财务舞弊是必然结果,而相关部门在该时期,应该采取有效的审计对策加以解决,规范公司财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公司经济利益,促进公司更好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在经营和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舞弊现象,但相关部门人员通过对舞弊者舞弊行为的原因分析,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对策加以应对,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00:29-48.

[2]刘鑫.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 篇4

首先,审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客观的怀疑态度,积极识别有关预警信号,包括管理层面预警信号:高管人员有舞弊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会频繁改组;会离职率居高不下;个人财富和企业的业绩和股价联系密切;处于达到盈利预期或其他财务预测的压力;对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做出承诺;报酬以财务业绩为基础;决策受制于债务契约,且违规成本高昂;过分热衷于维持或提升股票价格、税务筹划;重大决策由少数关键人物左右,且常逾越决策程序等。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贷款或其他债务契约的限制对企业经营或财务决策构成重大问题;银企关系异常;高管层或董事会与主办银行高层过去存在密切往来;频繁更换金融服务机构或商业信用恶化;在缺乏正当合理商业理由情况下将主要帐户、子公司或业务设置在一些海外避税天堂;向金融机构借入高风险的贷款并以关键资产抵押等。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的预警信号:组织机构过于庞杂;企业主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地域广泛,同时缺乏有效沟通与内控机制;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或不能发挥实质作用;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内部执行董事或灰色董事;董事会的作用过于被动,受制于企业高管层;

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其成员缺乏独立性或胜任能力等。财务成果与经营层面的预警信号:公司增长迅速,扩张过快;业绩出奇的好;企业利润过度依赖非主营业务;举债过度;过激的薪酬制度;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计量涉及难证实的主观判断或不确定事项等。

结合这些预警信号捕捉疑点,审计师可以通过听管理层对单位基本情况的介绍,听往来客户以及工商、银行、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听广大职工对企业或相关人员的评价等来了解情况,发现疑点。还可以通过对已掌握的部分资料、证据及其他线索的运用,对被审计单位当事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口头质询,了解核实有关情况,以此获取有关新的证据和线索。观察是审计取证过程常用方法之一,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及其内控执行情况等实地察看行为。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有的审计人员灵活运用观察取证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和证据;有的则效果不佳,原因在于未真正掌握审计观察的方法内核。还需要通过主要分析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财务信息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异常的或难以令人信服的程序或关系,包括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或地点异常;执行人异常;程序、政策或方法异常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交易的规模过大或过小、金额过高或过低、发生的频率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结果过分严重或过分轻微。在审查各种票据时,审计师应先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销毁、存根的保存等一系列行为,看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存根联是否完整,并运用判断或者是统计抽样法,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存根联,看其是否全部入账。还可以从被审计单位调查取得的收据联作为证据,要求核对相应的存根联,以此作为突破口,检查是否存在收费不入账问题。在审计中应特别注意是否如有无篡改原始数据,收款收据不按顺序号使用,使用非法票据,伪造经济事项的行为,从数据,账务处理和收款收据,经济往来,字迹的使用等非正常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并及时查找线索。

在分派和督导项目组成员时,考虑承担重要业务职责的项目组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考虑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如果是重大风险要考虑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评价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涉及主观计量和复杂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在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意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在与治理层沟通时注意如果治理层已获知管理层的违反法律行为,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再与其沟通但需要获取管理层已获知该违反法律行为的有关审计证据。如果根据判断认为需要沟通的违反法律行为是故意和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该尽快向治理层通报。如果怀疑违反法律行为涉及管理层和治理层,注册会计师应该向被审计单位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等更高层通报。最后,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违反法律行为是否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及是否做出恰当反映,谨慎出具审计报告。

五、小结

中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财务报表舞弊现象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深层道德层次信念的彰显。所以,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作,不仅需要企业还需要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中各部门相互协调。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创造良好的环境。(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保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及危害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36).

[2] 冯群英.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审计对策[J].财会研究,,(20).

[3] 王广亮,李秀华.论财务报告舞弊的审计责任[J].商业研究,,(03).

财务舞弊审计 篇5

财务报表是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 就可以及早地察觉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损失。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

(一) 融资 (圈钱) 需要

资金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发行股票上市, 公司可获得大量的资金,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把股票融资视作无需支付资本成本却可大肆圈钱的最佳方式。然而因为《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严格的规定:企业必须三年赢利, 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才能通过证监会审批。为达到这些规定, 本不具备条件的公司就会为了获取上市资格而进行包装, “创造”条件上市。由于上市公司再筹资时, 配股是解决长期大额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 而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近三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 同时每年不低于6%”, 所以, 10%的净资产收益率成为了上市公司增资配股的门槛。“黎明股份”和“郑百文”等都是虚构前三年利润包装上市的, 这足以证明为取得上市资格和获得配股资格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首要动机。

(二) 经营管理者表明业绩的需要

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经营者为了解除其对所有者承担的经营管理的代理责任, 就需要通过向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来表明其经营管理业绩。企业的激励机制决定了管理者业绩的方向, 也决定了财务报表的方向。我国企业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 上市公司大部分也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在管理体制上还带有原来的一些特点, 很多经营管理者不愿意在任期内公司业绩出现滑坡, 或者有些经营管理者为了提高公司利润, 从而体现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因此, 就出现了财务报表舞弊的现象。

(三) 避免被带ST的帽子

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 沪深证券交易所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简称为ST股。这里所指的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 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由于上市公司一旦被ST, 就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其的投资信心, 进而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同时, 上市公司如果三年连续亏损就要退市, 不仅对股东是莫大的损失, 还使公司长期失去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资格, 严重威胁到公司的生存。为避免出现连续亏损的状况, 保住紧缺的“壳资源”, 上市公司需要扭亏为盈。但扭亏为盈又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轻易做到的, 因此,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问题, 于是出现了舞弊行为, 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策略

(一)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采用调查法、审阅法和分析法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因素分析法为例, 该方法在操作中主要是围绕虚假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将外部环境因素具体分解, 找出其中一个因素作为标准, 其他因素按照重要性赋予权重 (也可以将权重称为“风险系数”) , 采用列表打分的办法, 审计人员对不同得分的因素给与的审计关注不同, 具体的审计计划也不同。例如, 某企业的造假动机中, 利润是其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外部经营环境中, 客户的权重就比政府的权重要大。如果某企业要进行改制, 那么政府的权重就比客户的权重大。对于环境因素分解表, 可以预先设计标准的内容和格式 (尽可能将主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列进去) , 以便在各次审计中运用。对环境因素进行分解后, 就采用传统的方法去调查研究、取证。

(二) 考虑可能导致舞弊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接触被审计单位时, 应当首先考虑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舞弊的因素有哪些, 并针对这些因素所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况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应当注意, 如果财务报表出现舞弊, 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征兆。在企业组织内部, 一些最常见的舞弊预兆信号有:公司经理对审计人员撒谎或过分回避其询问;分部经理过分强调达到利润预算或数量目标;部门领导经常与审计人员存在争执, 特别是在有关会计原则的应用上显得过于激进等情形。一旦发现这些情况, 即应予以关注。

(三) 有效运用分析程序

所谓分析程序, 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1. 同行业比较分析。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必然受到行业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 (1) 注意超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一般来说, 某公司的盈利能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可能是该公司在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技高一筹的结果。但如果公司不能对其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者利润率长期保持在行业前列, 注册会计师就应相对谨慎, 关注是否有可能存在报表舞弊的行为。 (2) 其他比较指标的综合搭配分析。通常选用收入增长率、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并在横向上将本公司与同行业其它公司的资料进行比较;纵向上将本公司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较大, 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关注, 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问题。

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对应关系的分析。

运转正常的企业, 它的利润增长应当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 如果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 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 就是存在舞弊的可能。

(四)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职业谨慎是防范舞弊风险应持有的工作态度。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要对审计事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进行合理的判断, 选派合格的审计人员, 制定合理的审计侦查方案, 并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审计规范, 客观地评估所观察的情况及所收集的证据, 对于任何潜在的异常经济指标或迹象, 需要认真分析, 多方查证, 避免因工作疏忽而遗漏重要审计事项或造成审计结论错误, 提高审查结论的可靠性。

(五) 积极利用专家工作

审计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审计问题, 它涉及许多具体的专业知识。注册会计师不是万能的, 对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又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一定要向专家请教或聘请专家协助工作。以“银广夏事件”为例, “银广夏事件”中有充分迹象表明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可疑, 由于审计师对萃取产品有关知识一无所知, 也没有聘请专家协助审计师工作, 最终导致审计失败。在“银广夏事件”爆发后, 《财经》记者采访了几位萃取专家和业内人士, 得出了3个结论:第一, 天津广夏的生产能力不具备生产账面所说的巨额利润的可能;第二, 天津广夏萃取产品的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第三, 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 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财务舞弊审计 篇6

关键词:存货,财务报告,舞弊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 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 财务报告中的存货项目分析

存货项目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量的大小、质量的好坏直接显示了一个企业运营状况的好坏, 对存货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 对投资者了解一个企业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 存货项目的总体分析:存货的数量及占总资产或流动资产的比重分析。

(2) 存货质量分析:存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的快慢, 因此存货的质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存货质量分析包括:1) 存货的品种和类别结构:假设A企业存货项目只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而三个项目的比例分别为40%、10%、50%, 那么这个会计语言就反映出企业存在原材料、产成品的大量库存积压, 并且有开工不足的迹象;若同一类型企业B的三类比例为30%、30%、40%, 那么B企业就存货项目来说, 就比A企业优秀一些。不过, 在企业存货周期较短的情况下, 适度保持A企业类型的存货比例也是不错的。2) 存货的时间结构。3) 存货的残损。4) 存货的流动性分析。

2 存货常见的舞弊手段以及识别

(1) 违规分摊, 成本不实。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 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 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 如在“材料采购”户中, 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 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运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 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 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成本, 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存货数量, 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 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2) 随意变更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按现有的会计制度规定, 存货计价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这个“随意”二字就显得有点泛泛而谈, 不甚明了。表面上看,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并不能改变企业的成本, 但内里却另有内容。假设C企业2005年亏损500万, 2006—2009年四年内弥补亏损280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 C企业在2010年将有220万的亏损可以予以弥补。若C企业原来采取的是加权平均法, 材料成本上升, 则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所得税下降, 现将存货计价方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则企业成本下降、利润上升、所得税上升, 对于这样的亏损企业, 更改存货计价方法, 在为企业适当提高利润的同时, 还能有利润弥补亏损, 企业就能实现少纳税。

(3) 虚列废品, 调整成本。虚列废品这种手段非常常见, 它的危害也非常大, 企业采取这种手段往往能有杠杆收益的扩大。假设D企业真实产品状况如下:产成品1000件, 废品0件, 单位成本900元/件, 总成本90万元, 单价1200元/件, 企业利润30万元, 若企业虚列10%的废品, 以上数据分别为:900件、100件、900元/件、90万、1200元/件、18万 (不考虑废品残值) 。很明显, 企业通过虚列10%的废品, 实现了利润40%的下降。由此可见, 企业虚列废品逃税危害巨大。同时, 还存在人为提高或压低成本差异率、虚计在产品完工程度, 调整完工产品成本等存货舞弊的手段。

存货审计是一年审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货的真实性、准确性, 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均有重大的影响。提高与增强对存货舞弊手法的认识与了解, 深入剖析存货舞弊的动机, 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同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泽光.财务报告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肖小飞.存货舞弊的识别[J].财会月刊 (会计) , 2008, (5) .

财务舞弊审计 篇7

虽然财务监管规则持续改进,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财务舞弊仍时有发生。即使是让人“寄予厚望”的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独善其身,如安然事件使得安达信“分崩离析”,科龙事件令德勤名誉扫地,安永也因雷曼兄弟的倒闭被送上被告席,在学者激烈讨论国际大型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低的同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历了脱钩改制、合并浪潮,国内会计师事务目前正在管理层的扶持下走向海外。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扶持10家左右能够跨国经营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12月21日,财政部颁布《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金融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财政部和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然而这些政策是否有效,是否适应行业的发展,仍值得商榷。本文分析金荔科技案例,以解释脱钩改制、合并浪潮之下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扩大是否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1制度变迁与理论分析

在1997年之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均实行“挂靠”制度。所谓“挂靠”制度,即要求企业在向工商部门提出公司设立登记申请前, 必须取得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的批准。随着一系列丑闻爆发,如深圳原野案、长城机电案以及琼民源、东方锅炉、四川红光等上市公司重大财务舞弊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使得脱钩改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务院的督促下,1998年年底完成了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103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学者刘峰和林斌认为只有当市场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并面临高的法律风险时,才能显著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水平。脱钩改制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脱钩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失去了原来挂靠的主管机构,导致审计业务竞争更加激励。夏冬林和林震昃认为与美国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状况相比,国内的审计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过度竞争损害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随着脱钩改制的完成,财政部着手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以扩大事务所规模,提高审计独立性,于2000年颁布《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国411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152家。监管当局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初衷是扩大规模,增强谈判能力,提高审计质量。然而事与愿违,会计师事务所以获取资格、争夺资源为目的而进行合并,无论审计程序、还是审计质量监督都没能比合并前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2006年以后,“四大”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收入约占前百家事务所收入总和的50%,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6年9月28日颁布《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推动下,上海立信长江、北京中天华正和广州羊城国内3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立“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了新一轮合并浪潮。

审计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审计需求和审计执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我国,证券市场带有明显的政府管制行为,例如,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终止上市、上市公司配股需满足一定的盈余条件, 多次暂停IPO发行等。这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的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管制,因此一定要满足监管当局相应的管制条件,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成本与效益比。当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执行审计时,可能会降低审计客户的利益,例如,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如果第三年经审计的利润仍然为负,上市公司将终止上市。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独立性较强、审计质量较高的事务所将面临生存压力。由此,总体而言,中国审计市场不需要高审计质量。

在不需要高审计质量的背景之下,会计师事务所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获得生存。审计的供给方是否愿意提供这样的审计服务,主要取决于执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刘峰和许菲分析指出, 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近乎于零。因此可以预期,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是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仍无法提高审计质量。

2案例背景和案例分析

2.1案例背景

衡阳市金荔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金荔科技”) 原名为衡阳市飞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荔科技于1996年10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一大股东为衡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实际控制人为衡阳市国资委,1999年9月9日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何雪梅和刘作超,2004年8月16日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许明控制的东方物产。由于金荔科技2003至2005年连续亏损,其暂停上市。尽管2006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638万元,但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意其恢复上市申请,并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金荔科技在上市期间,共发生3次财务舞弊,分别是1997年虚增利润、2002-2004年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2006年虚增利润,但注册会计师均是“后知后觉”。

2.2 1997年虚增利润案

注册会计师为金荔科技1997年年报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加说明段的审计意见,说明事项段指出公司于1997年12月出售的4 25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款1 487万元尚未收取,产权过户手续正在办理。根据我国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必须符合“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然而产权过户手续尚未办理, 金荔科技提前确认这笔收入。面对明显违反会计处理原则的事项 (且该事项已占当年净利润的97%,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就此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只是用无保留意见加说明段的方式来代表更严重的审计意见。而这种做法,无论是当时, 还是目前,都十分“流行”。注册会计师不仅面临着据实出具审计报告时客户流失的损失,还面临不实审计报告的法律责任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强调事项段说明的无保留意见是一种折衷方案。

2.3 2002-2004年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案

与委婉的审计意见相比,不能发现财务舞弊的危害更大。金荔投资于1999年9月完成了对金荔科技要约收购,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多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仅在1999当年年报,就两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11月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解聘开元所, 聘请天诚所;2000年3月16日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重新聘请开元所。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鹏城所”)于2001年开始为金荔科技提供年报审计服务,2001至2003年为干净的审计意见,2004和2005年为无法表示的审计意见。财务舞弊恰恰就是发生在2002-2004年,在这期间,大股东金荔投资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8 228万元,为关联方违规担保25 792万元,并且涉嫌提供虚假财务单证。由于财务舞弊,2002年和2003年当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和调整后的净利润相差巨大,2002年和2003年调整前的净利润分别为2 618万元和1 050万元,然后调整后为 -4 495万元和 -5 523万元。但是注册会计师并没能发现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只是在“东窗事发”后,才有所注意。

2.4 2006年虚增利润案

2005年的审计报告显示,金荔科技已是“千疮百孔”(2005年净利润为 -11 093万元)。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定,连续3年亏损,将暂停上市,如果2006年仍然亏损,将终止上市。通过违规方式获得对上市公司控制的实质控制人——东方物产有动机粉饰财务报告;实质控制人希望保留金荔科技的上市公司地位,以将其名下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最终改善上市公司业绩。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低质量审计需求。

2007年4月16日,金荔科技通过董事会更换审计机构为上海万隆会计事务所(简称万隆所)。金荔科技在要求披露期限的最后一天(即2007年4月30日),公告了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的年报, 但证监会认为其存在明显违反信息披露、会计法规的事项。金荔科技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417万元,全来源于农场生猪养殖收入; 其他业务利润3 311万元,来自2006年12月26日签订的居间合同获得的收入;尽管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之和为3 486万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仅为143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更为0元。对于一个面临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 应当特别关注其临近资产负债表日签订的巨额合同,注册会计师依然未就居间合同中的相关当事人就资金往来关系进行函证。在未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情况下确认该事项,是极大的疏忽。而与不能发现财务舞弊相比,审计合谋的行径更为恶劣。

此外,金荔科技对其他应收账款进行了追溯调整,对2005年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0 553万元,同时调整2006年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万隆所在没有就其他应收账款进行函证、也没有执行替代程序的情况下,确认了该事项。审计固定资产时,在知悉从大股东追回的资产已经被冻结、存在权属不清,不符合确认资产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为资产。在计算出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后,也未就此事项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调整,致使少确认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2 227万元。种种迹象表明,万隆所与金荔科技在审计合谋, 出具虚假审计意见,以防止公司退市。

促使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种:一是事务所规模较小,担心损失重要的经济来源;二是注册会计师因过分担心失去审计客户而丧失独立性;三是低质量的审计需求。

对于第一种可能,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万隆所在2006年进行事务所合并,负责审计2006年年报上市公司有19家,2006年的总收入15 232.4万元,综合得分全国排名第十。因此万隆所具备一定规模。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政策,规模扩大, 审计质量并不一定能提升。

对于第二种可能,笔者通过CSMAR数据库获得2006年注册会计师个人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公司数,58.05% 的注册会计师只负责1家上市公司,同时负责审计2家、3家、4家、5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分别占20.08%、9.83%、4.95%、2.41%。负责审计金荔科技2006年年报的注册会计师徐欣然和文军分别同时审计4家、7家上市公司,属于少数群体,不存在丧失重要客户的担心。当然,可能存在注册会计师负责上市公司数量过多,致使出现应接不暇的现象。但笔者认为这种理由不成立,因为万隆所是首次承接金荔科技的审计业务,加之其财务出现严重亏损,又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审计风险如此之高,注册会计师应当更为关注,并采取恰当的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

正如本案例所述,10年期间出现3次财务舞弊,舞弊案频发, 审计失败不已,更有甚者审计合谋。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提高审计质量,因为中国审计市场并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另一方面,低廉的违法成本,导致审计服务的供给者心存侥幸。

3结语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脱钩改制和合并浪潮,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有所扩大。案例分析发现,我国审计市场总体上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财务舞弊驱使公司对低质量审计报告有着强烈需求,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执业法律风险不高,简单地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这个案例也显现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已久,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例如,采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更严重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随意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切实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加大注册会计师执业法律风险,而不是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跨国经营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摘要:本文分析金荔科技1997年、2002-2004年、2006年3次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的案例,发现我国审计市场总体上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财务舞弊驱使公司对低质量审计报告有着强烈需求,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执业法律风险不高,简单地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财务舞弊,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J].会计研究,2000(2).

[2]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3).

[3]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2).

由舞弊案例谈风险导向审计 篇8

一、典型舞弊案例简析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案件的分析发现,最大的审计风险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而经营失败往往导致管理层舞弊,由此导致审计失败。

案例1:2001年的安然事件是近年来震惊国际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安然公司的破产导致了作为世界“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终结,并引发了全球性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危机和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出台。其原因在于公司虚假经营、虚构利润、隐瞒亏损。例如,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通过合伙企业操纵利润;利用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隐藏巨额亏损。

案例2:2001年的银广厦案件是我国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件之一。其直接原因是银广厦天津公司捏造虚假经营引起的。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由此,银广厦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被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所取代。银广厦事发之后,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注册会计师被吊销执业资格,并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3: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公司财务真相被揭露,涉嫌虚报巨额利润。经调查,2001年到2002年第一季度,公司凭空捏造出38.52亿美元利润。在真相被报的次日,世界通信股票价格由鼎盛时期的60多美元降到9美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民事欺诈的罪名将其告上法庭。

不可否认,在上述案例中,涉案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负有普通过失、重大过失或欺诈等责任。但是,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出现审计失败而承担风险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事务所本身,而是被审计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因此被审计公司利用虚构业务、虚增收入、夸大利润、隐瞒亏损和负债、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等手段进行舞弊,并且这种舞弊是由管理层策划并执行的“一条龙造假”,可以轻易绕过内部控制的约束。近年来,资本市场上有很多重大的财务丑闻属于管理层舞弊。“一条龙造假”一般能做到证证相符、账务处理正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失灵。如果是员工舞弊,内控导向的实质性测试可能有效,但对管理舞弊往往无效。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注重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风险,而是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因为企业管理层的舞弊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是失效的。正是基于这种管理舞弊,注册会计师需要把视角放在企业内部的监管之外,放在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相关的经营风险方面,审计时要跳出账簿、跳出内控,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的特点进入以查找管理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二、国际上审计风险准则的发展

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理论研究与实务中的运用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审计风险相关准则。

新的国际审计准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进行了调查审计方法的发展、探讨审计风险模型是否仍然适当、在这三个国家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最终在2000年5月向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提交报告,从而将风险准则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二阶段是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联合风险评估工作组进行的相关工作,这时的制度环境发展的新情况是美国成立审计有效性小组,对2001年-2002年的会计失败进行调研,并提出新的监管规则(美国萨班斯法案);第三个阶段是三项新准则于2002年10月开始征求意见,2003年10月发布并自2004年12月15日起生效。

新国际审计准则修订了审计风险模型,而不是规定一种新的方法,但相关内容有大量的改变与发展,更多地体现了风险评估导向的审计理念。例如,国际审计准则315款规定,审计人员必须先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内控,以充分确认和评估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后续审计程序。这一条款使基于经营风险分析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各部分制度化,成为一个循环递推的过程,并提倡使用交叉查证。其他国家的准则修订也突出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审计准则(SAS)第100号关于舞弊内容的主要变化包括:增加了风险评估程序,包括向负责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人员进行查询;舞弊引起的重要错报风险是一项重大风险,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理;需要对发现舞弊风险的控制的设计进行评估,并确定控制是否得到实施;收入确认应该一直被视为一种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对舞弊风险的反应增强;关注管理层舞弊;管理层越权控制的风险一直是一项由舞弊引起的重要错报风险;需要额外的文件记录。

三、我国审计风险准则的创新

根据行业面临风险的特点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的新进展,我国对审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审计风险的项目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的审计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基础上,新的审计准则体系制定、完善了审计风险的相关准则,体现了基于风险分析、评估的审计理念。

我国制定审计风险准则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我国的审计风险准则着力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四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五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四、以风险评估应对舞弊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审计应将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系统分析和评价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编写单独的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分析报告,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作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始终将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内容,并不断分析其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影响。在编写审计报告时要充分考虑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实施是否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然后,根据其实际状况分析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使审计过程成为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为轴线的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职业判断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石。

根据对有关事务所的调研,笔者认为,在风险评估程序方面,在审计过程中考虑舞弊风险主要应包括五个步骤。

(一)审计业务小组的讨论

包括:讨论容易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审计小组成员应撇开对管理层和公司治理方的诚实性和正直性的信任;与未参加讨论的小组成员进行沟通。

(二)取得为识别舞弊风险所需要的信息

包括:询问管理层、公司治理方(例如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以及其他人;考虑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显示了一项或几项舞弊风险因素的存在;考虑不寻常的或非预期的关系;考虑其他信息。

(三)识别和评估舞弊风险

包括:在财务报表层面和认定层面进行识别与评估;将风险与认定层面可能发生的错误联系起来;考虑风险的规模和概率;确定是否所有的评定风险都是舞弊引起的重大风险(即可能导致重要错报的风险);如果存在重大风险,则评估公司相关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实施。

(四)对评估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包括:确定对会计报表层次上的整体反应;设计并执行对交易、账户层次认定的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与管理层越权控制相关的认定,评估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

(五)评价审计证据

包括:考虑在审计结束或接近审计结束时执行的分析性复核是否显示出先前未识别出的欺诈风险;考虑一项已识别的错报是否可能存在欺诈;如果是,考虑该项错报与审计的其他部分的关系,特别是管理当局陈述的可靠性。

其他应收款的舞弊与审计(推荐) 篇9

一、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用来核算企业应收内容的项目主要有七个,分别为: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这七个项目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主要核算与企业主营业务有关的应收款项,在审计人员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审计程序时,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通常被划入销售与收款循环,预付账款被划入采购与付款循环。第二组为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长期应收款,主要用来核算与企业筹资和投资有关的应收款项,审计人员在按照业务循环组织实施审计程序时通常将它们划入筹资与投资循环。第三组为其他应收款,主要用来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应收款项。在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大多将其划入投资与筹资循环,有时也单独将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提出来进行审计,不划入任何业务循环中。对于前两组中六个报表项目,会计准则对其核算内容有直接而明确的规定,而对于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核算内容,企业会计准则是采用倒挤的方式加以规定的。这是其他应收款项目与其他六大应收项目的重大不同之处。

由于企业会计人员将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全部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的报表项目时,常常会看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的核算内容较为规整,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总体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未专门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暂付给员工使用的临时借款,如差旅费等,(2)应收取的各种赔款,如因职工失职造成一定损失而向该职工收取的赔款或因遭受意外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3)应收的各种罚款,如某些企业对员工的迟到、早退进行罚款,应收的罚款计入其他应收款;(4)存出的保证金、押金,如某些企业对项目投标,存出的投标保证金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5)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的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疗费、房租费等。

二、其他应收款舞弊的形式

实务中,企业会计人员通常利用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繁杂这一特点隐藏企业的异常交易行为。企业利用该项目进行的舞弊主要有以下情形:

1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隐藏短期投资,截留投资收益。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很多企业热衷于将临时闲置资金投入股市,以赚取更多收益。在阅读上市公司2007年的半财务报告时,我们能够看到某些公司的资产中有大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但是有些公司并不在它的资产负债表中披露其持有的短期投资。有很多企业出于种种原因不想让外部机构或人员得知企业投资于股票市场。比如某些企业用从银行贷来的款项炒股,上市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炒股,这些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还有些企业不想给外部单位和个人留下自己主要依靠投资获利的印象而极力避免在财务报告上披露大额的投资收益。当然,还有些企业出于少缴税的目的或是管理层出于追求私人报酬最大化,而隐藏短期投资,进而截留、侵吞投资收益。例如某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充裕,在近期刚好没有大额资金支出会发生,为了使放在银行里的款项能够升值,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买入了股票和债券。企业进入股市的资金没有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反映,而是采用捏造一家往来单位,虚列债权的手法掩饰其短期投资。企业购买证券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当资金退出资本市场时又做金额相等的反向分录。而这部分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产生的投资收益在账外全部用来扩大企业高层员工的奖金发放和福利开支。

2.利用其他应收款隐藏利润,偷逃税款。为了逃避应缴税金,企业常用的手法是将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挂在其他应收款上。例如,某超市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在180万元左右徘徊。根据规定,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税务部门按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向其征收增值税。该企业财务部门测算今年的销售额将超过180万元,预计为220万元。于是将50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挂在其他应收款贷方,以保持其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企业的记账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50万元,贷记其他应收款50万元。从表面上看容易让人理解为企业收回了对方欠企业的款项,而实际上,这笔其他应收款在之前并没有借方发生额。税法规定,商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征收率是4%。按照一般纳税人缴税和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缴税测算,该公司缴税差额为220万元x17%-180 x 4%=37.4万元一7.2万元=30.2万元。另外企业还少缴了5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产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3,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资金。企业不正常的重大现金流出多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款项、企业高管卷款而逃,其他应收款在这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X企业最高级管理人员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将企业经营性资金转入公司下设的二级子公司,借记其他应收款—X企业二级子公司,贷记银行存款。而后,又将这笔资金从二级子公司账户转到其个人银行存款账户中。

4.利用其他应收款私设小金库。其他应收款是企业账与账外账的桥梁。企业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源源不断地将零星款项转到账外,为企业小金库输血。例如,企业借给职工个人的差旅费,企业有可能编造一些本来不是企业员工的个人挂账。在员工借款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个人,贷记银行存款。实际上这些款项全部转到账外进入了企业小金库中。

5.利用其他应收款隐藏费用。上市公司为了迎合资本市场上财务分析师对公司业绩的预期,或者迎合监管机构所设定的作为特定行为先决条件的门槛指标,在盈利水平不佳往往会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直接列支费用,使企业的费用虚减。

三、其他应收款舞弊的审计方法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要求在对审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了解并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后进行实质性测试。在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审计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环境、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从源头上查出舞弊现象,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效果。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1)了解管理当局。管理当局肩负着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其合理有效执行的责任,其品行、阅历、经验、能力及其对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风格和对风险的认识与控制方法等都会影响公司运行的规范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应对管理当局的诚信度和能力进行评价,并关注其是否遭受异常压力,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公司舞弊的可能性。(2)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公司舞弊的动因多是迫于业绩压力,尤其是上市公司,往往为了达到再融资指标、避免退市或配合股票市场的价格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股价发生异常波动并伴有需要再融资、出于亏损边缘、面临被特别处理等现象出现,注册会计师应高度警惕,被审计单位可能迫切需要虚构收入和虚减费用来粉饰其经营业绩。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也应予以关注。它们有可能为了逃避税款而隐藏利润。

2.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企业备用金的借款审批制度,长期欠款的转销审批制度、大额资金调拨审批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等。

3实施分析性复合程序。分析性复核是贯穿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审计程序,可以通过资料之间的比率或趋势分析发现资料间的异常关系和项目的意外波动。注册会计师在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审计时可以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将以前各月其他应收款余额占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的比重与当期进行比较,查出出现较大变动的原因。

4.关注特殊的往来客户。如对于期末余额为零的客户,尤其是期初没有余额而本期其他应收款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完全相等的明细科目,有可能是投入股市、楼市 又收回。对于有贷方发生额的明细,应查看前期是否有相应的惜方发生额,防止将本来应贷记收入的业务贷记其他应收款,虚减收入。对摘要中不清楚的记录,应进一步抽查记账凭证,并结合所附原始凭证查明问题真相。

财务舞弊审计 篇10

一、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的影响

1.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影响的表现

(1)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舞弊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其不受制于任何的组织或者是个人, 因此能够在生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审计工作中, 舞弊审计工作始终, 对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 对其中的舞弊行为进行分析, 从而抑制舞弊现象的出现。但是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 使得审计的内容逐渐增加, 在审计中需要的信息也逐渐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 审计人员要想获取更多的审计信息, 就要从当地的管理局中取得资料, 这就使得舞弊审计的独立性被破坏, 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当地的管理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这就使得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目标产生影响。舞弊审计的目标主要为财务报告, 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 找出财务报告中是否存在舞弊问题, 从而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为财务信息利用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依据, 使其所作的发展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过去, 财务报告的内容比较单一, 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 财务报告中的内容逐渐增多, 包含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经济内容, 使得财务报告的内容逐渐复杂化, 从而为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难度。随着财务报告内容的增加, 过去建立在财务报告上的审计目标已经不适应现今舞弊审计发展的要求, 在审计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审计人员要应该重视重新制定审计目标, 以便为信息利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

(3)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对象产生影响。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 所要进行舞弊审计的单位数量逐渐增加, 审计对象由最初的单一化逐渐发展为复杂化, 在审计环境的变化中, 舞弊审计的对象逐渐变得模糊。审计环境的变化, 使得需要审计的内容逐渐增多, 财务报告中新增了多种内容, 使得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财务信息载体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如今主要进行财务信息记录的载体主要以磁质媒介为主, 这就使得舞弊审计信息载体变得不可捉摸。

(4) 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审计工作中逐渐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这就对舞弊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审计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审计信息技术, 熟练应用电子计算机, 对各项经营业务以及管理活动做到严格把控, 能够独立对财务报告进行全面的评估, 做到分析准确。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并且能够对职业需求进行有效的判断, 从而在变化的审计环境下, 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在审计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 舞弊审计遇到的挑战

(1) 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复验。审计环境的变化, 则使得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这就体现出了审计工作对国有资产的安全维护作用。在国家审计工作中, 要重视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平复, 使得国家财务资金真正的落实到国家各个机关的运转工作当中, 从而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在企业舞弊审计工作中, 主要针对的审计对象为企业的财务报告,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舞弊审计, 使得财务报告的信息更加的真实有效, 从而为信息利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2) 优化舞弊审计法律环境。优化审计法律环境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应抓紧修订已出台的国家审计规范, 使之与国际通行审计准则相一致;其次应明确被审单位和被审责任人有提供完整、真实资料和配合、协助审计人员审计及核实的义务, 明确阻碍审计的法律责任, 提高审计机关执法力度。

(3)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环境的变化, 使得舞弊审计工作的内容逐渐增多, 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 还要懂得专业的舞弊审计知识,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对财务报告作出精确的判断, 从而使得财务报告的信息更加真实, 同时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对舞弊行为做到严格的控制,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能够坚守岗位, 做好本职工作。

二、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挑战的应对措施

1. 审计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1) 保持高度职业怀疑精神。通过对相关的舞弊案件的分析研究可知, 舞弊行为可以分为高智商舞弊行为以及大范围集团传统舞弊行为两种, 与以往的舞弊行为相比, 如今的舞弊行为更加的具有隐秘性。要想良好的应对审计环境变化下出现的新型舞弊现象, 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具有怀疑精神, 对管理层不能够充分的信任, 在进行舞弊审计工作时, 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可能出现舞弊行为的个体或者集体, 对管理层也要有一定的怀疑, 加强揭发舞弊行为的力度, 从而对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2) 分析研究舞弊产生的环境因素。一方面, 鉴于舞弊行为的故意和舞弊形式的多样性, 如果审计人员仅仅通过查找舞弊遗留的痕迹来发现舞弊, 显然远远不够, 另一方面, 舞弊的产生与环境具有很大关系, 一旦环境形成了舞弊所需的各种条件, 不被发现的诱惑将会增强企业舞弊的冲动。审计人员要重点分析研究舞弊产生的环境因素, 而不是舞弊产生的表面结果。

2. 建立健全舞弊审计制度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 舞弊审计工作中的内容逐渐增加, 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得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针对目前的现状, 要想对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就必须要加大审计力度, 建立健全的舞弊审计制度, 规范舞弊审计行为, 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对审计人员进行法律保障, 明确审计人员舞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勇于揭发舞弊行为。另外, 要加强社会监督, 利用社会舆论来对舞弊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对舞弊行为进行揭发, 从而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控制力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 针对审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舞弊审计工作要想顺利的开展, 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怀疑精神, 对舞弊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 对环境因素进行考察, 从而对舞弊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要极强社会监督, 提高审计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从而使得审计部门能够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审计人员方面, 要注重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审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从而推动舞弊审计工作的开展。

摘要:社会环境的转变带动了审计环境的转变, 审计环境的变化, 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对舞弊审计的影响最为严重。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舞弊审计的内容逐渐增多, 其需要评估的方面也逐渐增加, 这就使得舞弊审计的难度逐渐加大, 为舞弊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的挑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仅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环境,环境变化,舞弊审计,挑战

参考文献

[1] .林晓萍, 魏文君.浅议审计环境.管理观察, 2008 (15) .

[2] .黄芳.试论完善审计环境建设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6) .

上一篇:医疗设备及采购下一篇:嵌入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