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技术专业课程教改三篇

2024-09-11

模具技术专业课程教改 篇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了塑料成型基本理论,以及注射模的设计,压缩模的设计,吹塑,挤出等塑料的成型工艺。这门课在大四的上学期开设,而这个时段专业课多,实践也多,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处于应付状态,另外,一些企业的人才招聘活动正陆续进行,学生的就业面试活动接连不断,出勤率明显下降。而面试后的等待、与企业之间反复的联系更让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还有一部分学生正在为参加研究生考试做准备,所以课堂教学效果很差。

此外,由于本门课实践性较强,和实际联系较紧,学生见的较少,听起课感觉枯燥,吃力,因此,才学几节课,学生就询问如何考试,对所学内容根本不关心。为了通过考试,大部分学生在平时根本不用心听讲,把希望寄托在老师上完课后指定考试范围,出复习题上,然后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许多学生还认为,一门课所应该学习或掌握的知识就是教材的内容,教材以外的内容、教师上课讲授的专业前沿知识与他们当前要通过的考试无直接关系。因此,学生只关心课程结束后的考试范围,而对该专业方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缺乏兴趣,更不用提以后怎么样来从事这门专业了。

2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门课的教学加以改进。

2.1 教学内容的改进

从企业调研结果来看,学生所学知识有时与企业需要严重脱节,根源在于应用教材过于陈旧,没有跟上各种技术革新的步伐,因此,教材应具有“时尚性”,应与各领域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它不能拘泥于现有教材的书本知识,应跟踪本专业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将它们不断充实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去。课堂上不仅介绍本学科最新科学成就、当前学术研究动态,还要介绍各种相关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以及本专业的一些未知领域,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知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步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大有裨益,还可以指导他们的就业方向以及明确他们的发展目标。

比如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至少应该了解模具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的形势,这部分内容即绪论,通常不被学生重视,总觉得与自己无关,而老师也通常不会重视,觉得与专业知识相关不大。事实上,这部分内容讲解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与重视程度,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在了主人公的位置,感觉到自己以后就是这个行业的一份子,以后可能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会使这个行业向前跨进一步,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有了动力和目标了!而这个关键就在于通过绪论的介绍,能让他们身临其境,知己知彼,而不是事不关己!

有了以上的认识后,接下来的学习自然会得心应手,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完这门课后,至少应该掌握塑料成型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注射模设计,压缩模设计,吹塑以及挤出模的设计,结合当今发展趋势,再介绍CADCAM相关知识。有了以上的系统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根据产品的形状,材料,制定相应的工艺,选择合理的参数,和合适的设备。再根据具体的设备设计出合适这台设备的模具,比如模具的闭合高度,定位环的尺寸,模架的类型等等!理论介绍完后会有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帮助他们更深的理解设计的一整套过程,让他们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什么样的应用价值,如何应用,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于知识体系的把握将更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与大量学生座谈发现,现有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本学业所涉及的领域很陌生,不知道所学的课程能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有什么帮助,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迷茫,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建议,新生入学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设专业导入课,让他们了解未来四年中他们将要接触到的是哪些课,都有什么作用,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这样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就有所把握了。

课堂教学中,各专业老师也可以适时介绍本专业的动态以及就业方向,把实践环节融入教师自己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以及其它科研项目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们能感受到学有所用,这样就能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了!

结合台州模具企业比较多的情况,可以和模具厂多联系,了解他们的技术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有些企业提出可以让他们的师傅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甚至提供他们自己的资料作为教材补充。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又了解了行业最新技术,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对象,而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让他们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更感性、更具体的认识,使学有所用,摆脱以往抽象,迷茫,不知道所学用到何处,怎么样来用的处境,从而更有兴趣去学,学习也具有了主动性。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工厂参观,让他们了解一套模具从设计到加工,到装配,以及到最后调试,直到注塑出成品的一整套流程,弥补了课堂实验的片面性,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课堂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场合以及在学习中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比如,在讲到塑料的性能时,学生可能感觉到比较抽象和枯燥,不知道有什么用,那么在看完模具的调试后,就知道了不同的塑料需要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才能注塑出合格的产品,在学习中就会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掌握了。另外,在看完模具装配后,就了解了在讲设计时,老师为什么总会强调各个零件的尺寸标注,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而这个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平时的课程设计中,只会照搬别人的东西,而没有一个思考转化的过程!在经过实际参观后,学生就会在参考别人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2.3 考试方法的改进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重要的反馈和评价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不是以一次成绩决定结果,而是通过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发言的主动性,听课的效率,互动性等)平时作报告的态度、内容以及课堂作业,以及做实验情况(动手能力,认真情况)等来考核,同时卷面考试时增加主观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比如笔者在出考卷时,有一道综合运用题,给出一副模具图,要求分析模具类型,浇口类型,这种模具适不适合用这种浇口,以及模具里面的一些具体结构。这样就把整个模具设计知识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总体把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强锻炼了学生的主观分析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力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临阵磨枪的现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 结论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地专业课,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摘要:文章根据台州模具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的需求现状,结合台州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从已有成绩来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枫.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24(1)

[2]吴建章,田建珍.对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河南教育[J].2008,2:35-36

[3]宋晔,裴维山.浅议大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5,4:52-53

[4]姚远.对于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思考.读与写杂志[J].2008,5(1):71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改的探讨 篇2

关键词:冲压模具;課程设计;灵活训练

一、概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高专模具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除了学习课程的各部分内容之外,一般还有一到两周的课程设计。与本科教学的要求不同,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向导,面向各类企业,掌握机械及各类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成为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型人才。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设计,是训练学生对冲压工艺和冲模结构学习和认识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是主动学习和设计的过程,能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能更深入运用专业知识。做好了课程设计,学生往往会感觉到比坐在教室听课的收获更多。课程设计也是与其以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更接近的技术活动,既能更牢固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力。因此课程设计不仅仅是上完专业课后的一个例行教学环节,而是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必须对课程设计给予相当的重视,而不能因其仅仅是考查课而忽略它的重要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理论,理论老化

冲压的工序有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个类,而具体的工序很多。模具专业主要学习冷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讲授的内容主要为薄板材料成型基本理论、普通冲裁、精密冲裁、弯曲、拉深、胀形、翻边、扩口、缩口以及冷挤压等冲压工序的成形机理和相对应的模具结构。理论与大多数本科的内容基本一样,或者有少量的压缩。一些成形理论及计算方法都是沿用多年以前留下来的,与现代生产的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很多设计手册也是多年前留下的数据,明显与目前的生产实际不符。而学生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大多依赖于手中的课本和冲模设计手册,只能拿老黄历算新日子。

(二)与生产实际脱节

由于教材总是落后于生产实际,加上很多设计手册的数据都是沿用以前的老手册的,所以学生做设计时往往照书本的工艺进行计算,模具结构也多参考书的老例子。对现代模具企业的生产鲜有接触,造成设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科书上。比如模具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模具零件的工艺性与传统加工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区别,以老眼光来判断模具零件的工艺性好与差,自然是与生产脱节的了。

(三)设计过于程序化

设计是一项科学的工作,有严格的理论和公式。对于模具设计来说也是一样,确定模具零件的尺寸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不过基于冲压模具的特点,模具零件的尺寸分为主要尺寸和次要尺寸,也就是说不是什么尺寸都要求精密的。这就要求学生的课程设计要灵活机动,不要拘泥于千篇一律。其实,设计手册上很多数据也是给了一定范围的,包括公式也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的,甚至不同的手册的数据还有较大的出入。学生设计最头疼的也是这里,不知如何处理。这个也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要多指导的地方,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不能无理由地乱给学生答案。

(四)设计课时偏少

冲压的工序很多,所以模具的种类繁多。目前多数学校都是安排一次课程设计,甚至全班几十个学生都做一样的题目,这样的训练效果肯定不理想。根据很多学校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拿一个垫圈之类的简单零件来做冲模课程设计,应该说这样是很难达到训练效果的。经过此类的设计训练,学生能学会简单的刃口尺寸计算,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合模或级进模,与真正地掌握冲模设计还有很大差距。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课时偏少,只有一周至两周时间,学生又是第一次搞设计,应该从最基础的做起,这样肯定做不了难度大一点的设计。这是教学大纲早做好计划的,也是轻视课程设计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三、改进方法

(一)简化设计理论知识

增加课程设计的训练时间,其中最简捷的途径就是减少理论上课时间。冲压工艺的内容固定有这些工序,不能随意减少内容的范围,毕竟很多冲压件都需要这些常用的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只能减少一些纯理论的内容。高职高专理论课程的取舍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探讨研究的问题,虽然都坚持够用即可的原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课程特点,科学地删减一部分理论内容是可以操作的。如拉深工序的计算公式很多,可以做专门的拉深模具课程设计,在设计指导的时候让学生学会使用公式,活学活用比单纯地按照不用类型的拉深念不同的公式的效果好。

(二)紧跟技术发展步伐

课本的特殊性必定造成课本知识相对于生产实际的滞后性,如果几年一换教材更是如此。因此,不但理论授课需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课程设计也是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否则学生出去工作之后技术上的落差太大,更感觉学不致用,上岗后全部推倒从来,重新学习,这是课程设计没有与时俱进的结果。目前的课程设计,很多沿用多年留下来的老题目、老套路、老方法,一本手册用十几年。比如很多毕业生去了外资企业工作,因为我们的学校多年来都是用国标的教材,学生一接触外国的材料、制图标准还是得从头再学。一些企业应用广泛的设计软件、设计规范往往也是学校教学的空白。认真做好课程设计的内容,加强校企合作,积极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交流学习,是保证课程设计内容不落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三)灵活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区别于上课的根本点就是上课往往是被动的,而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学习、主动查资料、主动思考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学生经过自己的设计计算,能发现课本上的错误之处,发现设计手册上有矛盾的数据,能找出模具结构的不合理所在,能主动和教师面对面讨论设计方案,这些都是上课很难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与实际工作一样,设计不是简单的做题目,而是一个反复计算取舍反馈的过程,训练自己合理选择公式、合理查阅手册、合理选取参数、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认识到设计是灵活的,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既要按照一定的理论根据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又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公式和数据。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是单一课程的练习。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既能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又能开拓视野,对课程中不会提到的内容有所了解,还能借助到指导教师的设计经验,在课程设计中锻炼到自己的设计综合能力。

(四)增多课程设计时间

作为模具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很多,仅仅做一次课程设计,肯定不能很好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需要,加强课程设计的训练。冲裁作为最基本的工序,可以在讲授完本章内容之后就安排一次冲裁间的课程设计。弯曲工序是很多冲压件都需要的,在讲授完弯曲一章也应该安排一次弯曲件的课程设计。拉深工序的主要难点是工序尺寸的计算,拉深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拉深件成形特点也不一样,可以在拉深一章结束后安排一次拉深件的课程设计。其他的冲压工序相对用得少一些,不需要单独安排设计。在本课程全部完成后,应该安排一次综合冲压件的课程设计。前面三次课程设计的实际可以简单一些,时间一周以内即可,最后一次可以稍复杂一些,安排两周时间比较合适。

四、结束语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调研(企业) 篇3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表(适合企业调研)尊敬的专家,您好!

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我院办学的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具专业人才,为关天经济区改革和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学校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使改革有效进行,现拟对本专业作书面调研,希望与行业紧密联系,您的反馈将为我们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1.模具专业那种毕业学生最受企业欢迎?

2.贵单位模具专业的人才主要来自那些学校?他们进去也后适应性怎么样?

3.贵单位主要是生产那些模具,对毕业学生提供那些工作岗位?

4.毕业学生来贵单位薪资是怎样的?

5.未来5年贵单位各类岗位人才需求是怎样的?

6.贵单位对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要求是怎样的?

7.贵单位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具备哪些?

8.您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有那些?

9.您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

10.贵单位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

11.贵单位认为影响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2.贵单位对校企合作的要求与设想(例如:合作领域、合作模式等)

13.根据您对母校的了解,您认为母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还可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校友访谈)

14.贵单位对校企合作的要求与设想(例如:合作领域、合作模式等)

15.模具成形(型)生产工艺员,模具设计员,模具制造工艺员模具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含电火花加工),成型设备调试工等这些工作岗位需要那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6.贵单位模具设计时采用的三维软件是?毕业学生必须达到那种水平?

17.贵单位对模具设计岗位毕业生素质能力有那些具体要求?

18.贵单位在数控机床操作方面主要要求模具专业的学生懂的那些方面的机床操作?

19.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那些具体要求?

上一篇:基层流动图书馆下一篇:干性玻璃体切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