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六篇

2024-06-25

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 篇1

近年来, 我市在规范办学行为, 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尝试, 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

一、“创建教育强市”——确立均衡发展战略

我市自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 明确提出了创建教育强市的奋斗目标之后, “创建教育强市, 打造教育品牌”便成为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创建教育强市的决定》和《2004-2010年文昌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已经成了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这为全面推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 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为促进基础条件的均衡, 我市注重政策倾斜, 加大农村学校投入力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充分利用初中校舍改造有利契机, 加快完善农村初中学校办学条件步伐。我市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这项工程中央投入资金2619万元, 改造农村初中学校18所, 建筑面积17741.57平方米, 同时还配套建设两所中学操场21269平方米。

我市自2006年以来, 共投入资金10400万元建设农村学校校舍114229平方米, 其中:中央、省投入资金1724万元, 市财政投入资金1141万元, 学校自筹4060万元, 社会捐款3475万元, 改造农村学校102所, 使我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与城区学校差距进一步拉近, 为我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2.切实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工作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工作, 缩小城乡信息化教育差距。为推广远程教育的应用, 我市树立起“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思想, 我们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和应用四个环节, 积极推广远程教育的应用。

为了加速推进了我市教育信息化步伐, 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市加快“校校通”建设步伐。

截至2009年上半年, 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总装备量为3010台, 全市共有145所中小学通过10M校校通光纤或2M校校通专线及宽带接入网络, 有3所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 18所学校建立了电子阅览室,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做好了远程教育等服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均衡发展根本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此, 我市一直注重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大派遣和招聘教师的力度, 充实农村教师队伍。2006至2009年, 全市共招聘中小学教师783人, 其中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有527人, 大大充实了教师队伍的力量, 优化了城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学科教师的合理配置。

2.实施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服务制度。为促进城乡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根据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城镇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工作的通知》, 结合我市的中小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 我局制订了《文昌市教育局关于城镇学校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工作的通知》的支教工作方案, 明确我市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责任和具体要求。截至2009年, 全市共安排市直中小学优秀教师197人到农村中小学支教, 发挥了很好地传帮带作用。

3.加大教师培训考核力度,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根据《海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 我市制订了《文昌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文昌市2008-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和《文昌市2009-2013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以“三新一德”为重点, 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基地培训、周末流动学院培训、远程培训、到外地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 全面培训在岗教师。

2009年, 我们先后组织如下培训工作:

组织468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了与中国教师网合作的教师远程培训;

组织250名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考核;

6月份启动2009—2013年度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

与海南师范大学开展“周未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活动, 完成了50多位历史科老师的培训。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我们重点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是校长队伍建设。为了改善农村教育面貌,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 我市选拔、培养和聘任了一批年轻校长充实到一些薄弱学校, 使我市6所较薄弱学校很快改变面貌, 走出困境。

2009年7月, 我们举办了以“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首期校长论坛, 着力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进一步提高校长教育教学和管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了校长之间交流互助的良好学风。

2009年11月, 我市组织20位中学校长由副市长带队赴广东省中山市作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 考察了中山市的石岐中学、市一中和中山纪念中学, 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教育省市的教育教学理念。近三年来, 我市共有5位中学校长参加省级骨干校长跟班学习和教育部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 不断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

二是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2009年12月中旬我们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共140多人进行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 先后到海口九中、海口二十五小进行参观交流, 还听取了专家报告, 着力提升教导主任和教研人员教研管理水平和日常教学管理水平。

四、扶持薄弱学校——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扶持基础薄弱学校是缩小强弱校间差距的重要手段。我市采取倾斜政策, 重视从机制层面上大力扶持薄弱学校, 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1.经费倾斜。教育经费调配优先安排, 重点保证贫困、边远乡村中小学校。增加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经费划拨和补助比例。根据创建教育强市的决定, 2009年我市财政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投入3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市财政在全市教师工资统发基础上, 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比在市直属学校任教的教师增加一个工资档次。

2.智力扶持。在对薄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和充实的基础上, 我们还通过校与校结对、骨干教师带徒、教研员定点联系指导和联片教研活动等, 加强教学扶贫。

3.评优倾斜。为稳定基础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我市在每年的各级各类评优中, 均优先考虑边远薄弱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中, 对薄弱学校优先安排指标, 适当提高分配比例, 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4.关爱弱势群体。健全关注弱势群体工作机制, 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保证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市重点抓好五项扶弱救失工作机制:全市每年5月组织一次“助残献爱心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不让家庭困难的学生辍学;创办特殊教育学校和爱心 (孤儿) 学校, 保障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市、镇 (办事处) 设立教育基金会, 实行贫困救助和奖教奖学制度。

五、规范学校创建——提高均衡发展水平

为了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我市按照“整体启动, 分步达标”的原则, 制订了《文昌市2008—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规划》, 分5年完成167所小学和21所中学分别达到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的创建任务。

2009年, 我市通过采取建立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过程专业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后,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取得实效。2009年我市有2所中学、4所小学通过省级规范校的评审, 有22所小学和2所初级中学通过市级规范校评审, 为市内兄弟学校树立了创建榜样和增强了创建信心。

2009年我们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全面推行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使我市的教育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取得如下成绩:

高、中考成绩:文昌中学陈宁同学获得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全市高考本科录取率达47.8%, 比2008年提高4.7的百分点, 录取率达85.3%, 比全省的录取率高0.8的百分点;中考成绩综合评价比2008年上升一个位次 (位居全省第5) 。

体育艺术成绩:先后荣获“海南省亿万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海南省第六届中学生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海南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各校在全省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中有12项获得第一名, 10项第二名, 15项第三名;文昌中学男子排球队获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 文昌中学男、女排球队双双获得海南省中学生排球赛冠军;文昌中学田径队获海南省第15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全市各校在全省各类艺术教育竞赛活动中共获一等奖15项、二等22项、三等奖9项。

科技发明创新成绩:全市各校在全省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中共获二等奖2项。

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 篇2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与体系建设现状

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 天祝县先后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业综合执法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等多个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活动的全面开展, 使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监管能力得到提高, 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突出表现在“三个有”。一是认识有提高。为全面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天祝县委、县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与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二是有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部署工作, 研究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责任落实。实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和单位分工负责制,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连续几年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具雏形天祝县于2003年8月成立了天祝县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 科技事业单位, 编制8人, 主要任务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申报、管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的制修订。近年来,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兼管有机结合起来, 多方筹集资金, 在华藏寺镇、石门镇、打柴沟镇等重点产区和蔬菜保鲜库建成4个速测点。先后开展了农贸市场和生产基地农产品的定点抽查监测、农药残留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 为推进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防止蔬菜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6月又加挂成立了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站, 进一步加强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㈢“三品一标”工作有了新进展为了进一步拓宽天祝县人参果和部分特色蔬菜的市场, 2008年积极引导天祝介实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对蒜苗、娃娃菜、西葫芦、荷兰豆、甜脆豆、豆苗、芹菜7个蔬菜品种进行绿色食品认证, 认证面积共计1000公顷, 有效期三年;天祝高原魂果菜产销有限责任公司对生产的红提葡萄、人参果进行有机食品认证, 认证面积66.667公顷;2009年进行红提葡萄、人参果进行有机食品的保持认证, 认证面积66.667公顷。

2010年申报编制的荷兰豆、娃娃菜、马铃薯等7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 于2011年第8号 (总第88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公告》发布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为天祝县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执法依据。2010年积极引导天祝华粤果蔬营销专业合作社、东坪洋芋营销专业合作社申报认证东平马铃薯、结球生菜、双孢菇等6个农产品为绿色食品, 并督促介实、高原魂公司对荷兰豆、红提葡萄等已认绿色、有机产品的续认, 目前天祝县“三品”认证数量达到15个 (有机食品2个, 绿色13个) 。

㈣努力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近年来, 我们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管理体系、监督检测体系和产品认定认证体系, 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 指导农户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蔬菜、油菜、马铃薯等无公害农产品面积1.287万公顷。其中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0.547万公顷, 无公害油菜生产基地0.373万公顷, 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基地0.067万公顷, 无公害青稞生产基地0.167万公顷, 无公害豌豆生产基地0.133万公顷。在华藏寺镇、打柴沟镇、石门镇、松山镇建成了19个千亩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示范村, 建立了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机葡萄生产示范棚54座、岔口驿日光温室西葫芦标准化生产示范棚100座、松山镇阿岗湾日光温室西葫芦标准化生产示范棚50座等一定数量的农业标准化示范点, 立足标准制定和示范区建设, 探索、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为了加强生产基地的管理, 制定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农产品生产记录手册以及一系列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制度, 在华藏、打柴沟、石门乡镇实行生产档案登记制度, 建立田间档案, 要求农户填写种植卡和田间记录, 促使种植户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 严格按照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绿色蔬菜肥料使用准则》和《绿色蔬菜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生产, 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定期不定期对生产基地的生产环境、产品样品等进行检查、检测。

㈤农业投入品监管采取了新举措实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进行分区分类管理, 即在绿色蔬菜生产乡镇禁止销售绿色食品生产禁用的投入品。建立销售登记制度, 与工商部门联合督促检查, 要求农资经营单位对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销售台帐登记。在对农资市场进货原料、生产销售记录、生产经销假劣农资的检查中, 进货原料的安全可靠率达到100%, 按照规定经营范围从事活动的企业为100%, 生产销售记录完整的企业占100%。

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根据天祝县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 我们主要以检测生产基地、市场销售蔬菜安全为主, 实行例行检测和重点抽检相结合, 由1月检测一次增加到2次, 在重大节日期间必检, 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全年保证对天祝县调进上市蔬菜质量检测200个品种, 抽样合格率为97%以上。同时对抽检结果按时上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农业局, 以指导全县人民安全消费。

结合抽检工作, 我们对经销户、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企业或个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引导蔬菜经销户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抽检, 自行销毁检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提高蔬菜经销户安全经销的意识。

㈦完善监管制度, 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础上, 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产地准出入和例行监测、产品追溯”等质量安全十项监管制度, 开展了天祝县农产品流通现状的调查, 掌握本县生产和外地调入农产品流通状况, 根据《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相关工作的通知》和《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 积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出入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的讨论稿, 积极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 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和产品准出工作。以乡镇属地管理为主, 在乡镇农技员中确定一名专职农产品质量监管员, 赋予村级科技助理员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 加强对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的管理, 控制外来污染, 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 结合田间检查, 排查违规使用投入品的生产者, 对有问题的基地, 加强对农药超标地块作物进行监控。现场检查农业生产记录、生产档案和药物使用等情况、是否使用禁限用农药, 从源头规范生产行为, 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实现基地的日常田间督导和产品自控。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一是经费没有保障, 检测经费十分紧张, 专业检测人员少, 检测设备简陋, 检测手段落后, 检测设备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部分仪器亟待购置。二是检测方式以速测为主要手段, 普遍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三是检测范围小, 水平低。由于检测力量不足, 开展以蔬菜农残速检为主要手段的农残检测, 一方面检测的范围不广, 检测量有限。另一方面受检测手段制约, 仅能以定性的方法检测部分蔬菜中高毒高残留农药 (如甲胺磷等) , 而对葱蒜等带有腥辣刺激味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项目 (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腌制蔬菜中的有害微生物、毒素等) 尚无法开展快速检测, 导致检测面窄,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㈡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一是在机构设置上。目前天祝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与县农技中心合属, 虽然编制人员都已落实, 但用于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人员只有两人, 并还承担农技中心的部分工作, 其他人员都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等, 乡镇级无人。二是对没有建立生产档案、投入品使用记录的种植业生产者, 出售含有违禁药物或不执行安全间隔期 (休药期) 要求的农产品的农户, 在监督管理中没有切实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无法实现农产品质量可控性和追溯性, 监管工作无法真正从源头做起。

三、提高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既涉及农产品生产, 又涉及农产品销售;既涉及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 又涉及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因而, 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功亏一篑。针对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㈠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一是以省、市人民政府文件明确县一级成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在乡镇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向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 (下转第59页) (上接第57页) 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努力营造人人都来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真正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县, 实现对天祝县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和进入天祝县的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管。

㈡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 牢固树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质量,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农民的增收”理念。二是要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合组织的载体带动作用, 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 提高标准化种植比重, 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三是要围绕天祝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将农业标准化生产规程的修改、制定、生产技术的组装配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结合起来, 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的宣传、推广与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力度, 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与档案, 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通过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 把企业化管理,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等现代工业理念引入到农业中,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扎实基础。

㈢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投入一是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项目支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 不断扩大批发市场、大型超市 (农贸市场) 、重点产地的速测点自检建设, 构建县、企业 (市场) 二级检验检测体系。二是强化检测能力, 提高检测水平。组织开展检测人员的培训, 规范检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争取经费, 提升检测水平。

㈣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围绕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 以推行生产档案制度为重点,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标准化示范区、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中全面推行生产日志, 科学用药, 进货查验, 购销台帐等登记备案制度, 指导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投入品记录、销售记录等档案。

摘要:分析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与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 篇3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

从近代史上看,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崛起,还有后来德国、美国的先后崛起,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些国家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当今的世界各国更是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主要手段。当前,湖北省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应确立教育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湖北的第一战略,切实做到“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集中各级各界力量增强教育投入、關注教育发展,努力形成人人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人人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同时,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更应该是质量提高,品质改善、人民满意度提高。

优先发展教育应坚持“以用立业”。教育优先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和服务于湖北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着力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教育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抓紧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将湖北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优先发展教育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解决教育公平需要政策调控,也需要阳光操作。努力将教育权益置于法治的视野,尊重公民的首创权,让群众参与、向群众公开、听群众意见,推进教育公开将是提高决策水平、增强社会信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剂良药。坚持教育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力,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

二、坚持立德树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灵魂

著名思想家但丁曾说过:“智慧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但道德的缺陷无法用智慧去弥补”。一个注重自己道德的人必然有所成就,一个注重道德风尚的国家也必然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复杂存在的价值观,一些领域内的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放牛娃的谬论,纵身一跳的惋惜,屌丝般的自嘲,都迫切需要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应以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党的十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立德树人应以学生为根本。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解决学生切身发展需要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充分把握学生的特质,开展品德培养。小学生应以品德养成为主旨,树立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中学生应以践行荣辱观为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大学生应以知行合一为标准,提倡学生努力做到所知、所想、所为都能够符合社会美德的要求。

立德树人应以教师为先导。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健全制度规范,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应坚持爱心育人,通过加强班级导师制、师生访谈制、连心桥信箱、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式,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争当优秀人民教师的良好氛围,学习黑龙江张丽莉老师危急时刻的勇敢,学习武汉大学杨昌林老师平凡中的伟大,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三、推进改革创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的强大动力

当前全国东、中、西部有10多个省市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省市”的目标,省域教育竞争将更趋激烈,我省教育正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形势。只有坚持全面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才能够给湖北教育注入强大的动力,才能为科教强省增砖添瓦。

改革创新应以更新教育理念为重点,把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钱学森临终前留下的“为什么不能够培养创新人才”之问,凸显出我国人才培养存在的三个不够,即:关注使用不够,所学与所用脱节;关注社会不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关注发展不够,不能胜任工作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重道远,应改革人才选拔模式,鼓励考试形态多元化,推进学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办特色鲜明的教育;应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改革和运用,突出个性培养,鼓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改革创新应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把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高校在服务社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肩负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使命。按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要求,应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积极建设协同创新体,从组织管理协同、人才队伍协同、学生培养协同、科学研究协同、资源成果协同等五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打破高校与社会其他创新力量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改革创新应以教育现代化为重点,把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环节。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应大力推进自主办学,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型政府,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应坚持推进依法办学,加强内部结构治理,规范管理行为,保障师生权益,特别是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克服行政化倾向,尊重和崇尚学术自由。应坚持推进开放办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增强教育的多样性,尊重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权,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教育国际化水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 篇4

盛泽思进小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每个老师要做到提前备课3课时,各负责组长要定期不定期对负责对象进行检查,记录在案,纳入工作考评。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各负责组长每周要至少听一位结对老师一节课,认真点评,及时反馈。学校教导处要对负责人的听课情况进行检查,纳入工作考评。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必须听课、上公开课,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语文组开展一课三磨活动,“一课三磨”即一节课磨三次。这种教学研究方式不仅着眼于教师个体的自我建构,更关注一个教研团队的共同成长。通过三磨,磨出教师研究的通识素养,磨出教师教学的专业成长,磨出教师团队的专业化特质。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拟定出培优辅差计划,明确辅导目标;(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结对负责人要对负责对象辅差工作进行指导、跟踪监督。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考核等教学常规工作学校必须坚持做到一月一查,及时做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个别教师要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情况、作业批改);三谈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又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第六、加强考试检测。语文、数学、英语由教导处负责,每学期进行不少于3次的检测,并认真组织阅卷、评分和分析工作。平时教学,各科以单元为周期,每单元进行分类训练,每单元一次综合练习。如,语文:第一课学完以后,同轨的其中一位老师出生字词专项练习,另一位老师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发布网站,资源共享,做到一课一过关。一个单元结束,年级组长出一份综合试题。月末,组织考核。每位任课老师每次出的小训练题,主动传入学校群里,供同年级老师参考。对上传的小试卷次数多的老师负责人记录,并给予鼓励与加分措施。每单元结束,由各负责人对负责对象所任科目组织调研,注意做好资料收集保管和调研情况解析工作。

二、继续完善评优和奖励制度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校决定加大对教师的奖励力度。本学期,重抓合格率,负责组长对任课老师进行每单元、每月考核一次,学校进行每学期调研1—2次。学校组织的调研,对成绩优秀的任课老师和负责人进行嘉奖。(具体方案经充分酝酿后提交一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行。)

三、人员分工:

语文:1—3年级:李红美、陈芸,4—6年级季培珍、严佩荃 数学:1—3年级:张晶,4—6年级:季培珍、高敏君

英语:1—2年级:季培珍,3---4年级:陈亚萍,5----6年级:郭慧

湖南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篇5

湖南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行政审批时间过长饱受群众诟病。湖南省今年将建立行政审批时限倒逼和超时责任倒查机制,解决这一问题。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湖南省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除了“时限倒逼”和“责任倒查”机制外,湖南还将建立行政审批部门内部协调提效机制、行政审批办结事项回访机制、标准化审批作业机制;推行“一级地方政府一个中心、一个部门集中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审批和办结反馈模式;推广应用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确保年内省直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上网率和审批项目应用率达到100%,市、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入网率和审批项目应用率在90%以上,同时对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的接入及应用情况加大监督检查、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力度。(记者 邹太平)

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 篇6

一、抓班子,带队伍,着力提高中层以上干部执行力。

中层以上干部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既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医院决策和部署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是支撑医院的“脊梁”,其执行力决定医院的执行力,直接影响着医院发展战略的实施。我院现有中层以上干部80余名,约占职工总数的30%,为了发挥好这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们在抓医院执行力提高的过程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加强了他们执行能力的培育:一是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的原则,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班子领导力。建立了院委会集中议事制度,年度内大型设备购置、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配方案、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一律进行民主决策,保证了决策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二是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管理知识学习并重、激励与约束并重,狠抓中层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中层干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经常采取集中政治学习、重点对象谈话、外派参加医院管理知识培训、邀请上级医院管理专家来院指导、组织到上级医院学习考察的方式,加强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在认真落实具体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出台了《科主任(护士长)津贴发放办法》,增加了津贴补助额度,极大地调动了中层干部带头干事和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中层以上干部的管理力。先后制定出台了《医院领导干部问责制度》、《院领导分片蹲点指导工作制度》、《行政大查房制度》等多项高层管理制度,对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下一线科室调研和督导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与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连带责任制等一并执行,从制度上界定了干部的职责权利和行为准则,有效解决了行政工作效率低下、督办质量不优、“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

二、抓管理,活机制,着力提高管理执行力。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这是一条坚贞不破的真理。为了提高医院执行力,推动年度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近几年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速度”的工作理念,着力从以下五方面加强了医院科学管理。一是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科学调整内部经营策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效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推行了行管职能科室联合办公模式,把院办、党办、人事、设备、宣传、公关、总务等科室集中在一间办公室,既降低了办公成本,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增强了互相监督和履职守纪的自觉性;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择优聘任,优胜劣汰”的原则,改革了人事制度,彻底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有效激活了生产力发展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增强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岗位责任意识;按照科室核算、自主分配、按劳计酬、结余分成的原则,改革了分配制度,让职工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真正挂钩,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经营服务能力,强化科室管理职能,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我们还在去

年启动了科主任基金,并制定出台了严格的《科主任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此促进管理活力。二是狠抓制度建设,切实做到依法治院、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在学习借鉴上级医院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实用性、效能型、前瞻性相统一的原则,于2005年底组织专班重新修订了医院管理制度,编印了《医院规章制度集》。并由院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牵头,坚持每月不定期深入各科室进行依章考核,一旦发现违制情况及时通报全院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手软。近三年来先后有两名同志因违制受到了停岗处理。三是严把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三关,狠抓人才梯队建设。一方面,畅通专业人员引进渠道。制定了《医护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并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分别于去年5月份和今年6月份征得县卫生局同意招聘了20余名医护专业人员。另一方面,盘活现有人才总量,加大了中青年医务人员的培养力度,确保个个有专业、人人有特长。同时,建立了名医评选、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竭力服务,早日成才。出台了《名医评选管理办法》,每年采取个人申请---科室申报---群众测评---社会评定---评委会考核---公示任命的程序,将一大批医技精湛、医德高尚、职工公认、社会满意的医疗人员纳入名医管理,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激发了医疗人员的干事创业热情。四是加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加大了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设备采购、工程招标工作的监管,杜绝了不正当交易的发生。五是通过载体拉动,规范医院自身建设,着力培育先进的执行力文化。近几年来,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启动开展了争创“百姓满意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争创“二级优秀医院”、争创“十星级文明窗口”等多项活动。通过这些有益活动的开展,不仅在院内形成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也培育了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抓质量,树形象,着力提高服务执行力。

服务是医院的根本职能,也是医院执行力的核心,其执行效果直接反映着医院执行力的强弱。为了切实提高这项能力,夯实医院持续发展的根基,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提高医疗服务综合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坚持“全面、全程、全员”的质量管理理念,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落实“目标任务、制度、考核兑现”三大机制,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每年初制定了“12345”目标,即门诊、急诊人次增长10%;手术台次、门诊收入增长20%;住院人数增长30%,住院床日增长40%,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50%,使全院上下形成了统一的目标理念。制定了《全面质量管理考评细则》,及时完善和修订了相关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院班子主要成员为主任、副主任,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全院各类工作质量的全程管理、考核和医护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的制定、督办落实。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护理、感控、医技、药械等17个质量控制小组,每小组明确了一名院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具体运作实施了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负责制、干部问责制、连带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考核量化具体,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行政大查房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结果直接纳入干部任免、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表模、奖励工资兑现挂钩。并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全院全面质量管理报告会,及时承前启后的对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部署,从而使质量管理真正成为全院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大家事,在日常工作中,人人齐抓共管、尽职尽责,共同唱好质量管理这部重头戏。二是认真落实13项核心医疗制度,对各科工作逐月进行考核,量化打分,结果作为当月工资兑现。三是注重医疗质量环节管理,确保全程管理不缺位。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感染控制管理委员会,经常不定期深入各临床科室从一张处方、一份病历、一份交接班报告、一项诊疗操作查起,全面检查医疗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督导整改,并于去年10月份在全院正式使用了电子处方。四是严把药品采购、管理、使用“三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成立了以业务院长曹先斌为主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各类药品管理制度,从药品采购、管理、使用各个环节上,对药品质量进行了全程把关控制。五是认真落实护理质量“无缝隙”管理,细节入手抓规范。从导医服务到护士仪表规范到每一项具体的护理操作,全面实施了院科两级量化考核机制,层层把关。并采取邀请竹山宾馆服务人员来院讲授服务礼仪、经常组织开展护理技能大练兵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六是建立健全行风社会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医德医风管理。从县纪委、消协、物价局、医保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药监局、电视台、乡镇人民政府和部分村支部聘请了9名社会监督员,经常采取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向社会监督员发放《征求意见调查表》、《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等形式,主动向监督员们征求在医院管理、医院建设和创优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成立了医德医风管理办公室,通过网络和报纸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投诉,均做到了件件及时处理、件件有答复。七是舍得投入添设备,着力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自去年3月份以来,先后投资110万元,引进了CR数字影像处理系统、电子结肠镜、膀胱镜、管状吻合器和利普刀等高精诊疗设备,使我院在CT、放射诊断、肠道疾病诊断、泌尿系疾病诊疗、痔疮治疗和宫颈疾病治疗水平上更上了一个新台阶。八是合理规划建专科,特色服务铸品牌。在提升现有业务科室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继续遵循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业的“三专”建设理念,进一步细化了学科建设,调整了科室布局。把手术科室安排在原住院部,在门诊五至七楼规范建立了非手术专业科室,即儿科、内Ⅰ科(消化、血液、中毒)、内Ⅱ科(心血管、呼吸、肾病)和综合科(口腔、皮肤、理疗、中医、五官等)病房,在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着眼医院可持续发展,投资100余万元,规范建设了ICU重症监护室。年度设立了专科建设基金,专门用于专科配套设备购置和专科人才培养,并通过开展“三基”训练、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了医务人员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年均举办各类“三基”培训班30余场次,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讲学会诊10余次,外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1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专科诊疗水平。九是立足“让病人和社会满意”,不断优化人性化服务措施。在门诊和住院部设置了电梯,门口设置了导医台、配备了便民轮椅;在门诊二楼增设了收费窗口;为保护病人隐私,在临床各科增设了相对独立的检查室,放射科设立了更衣间,相关科室配置了移动屏风;为搭建医患沟通的互动平台,为各临床科室安装了病人回访电话;开设了扶贫病房、实施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出台了特困病人诊疗费用减免规定等等,这一切便民、利民措施,不仅方便了病人就医,而且也照顾了多数贫困病人。与此同时,本着“普及健康防病知识,传递科学治病信息,展示部门诊疗特色,和谐医院内外关系,体现部门人文关怀”的主导思路,先后于2006年底、2007年3月份、2007年7月份创办了医院网页、与县电视台联办了我县首类健康教育类电视访谈栏目---《人民医苑》、创办了《上庸医苑》报,使全县人民随时随地都能够了解到全面的健康防病知识。

四、抓建设,创环境,着力提高环境生产力。

环境也是生产力,这是近几年国际社会提出的一个颇富哲理的新命题。其相对于我们医院,这种说法更显得贴切和真实。一家医院,即使硬件设施再好、医疗质量再好、专家再多,如果没一个安全、整洁、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早晚也会使病人望而却步,弃而远之。近几年来,为快速提升医院服务社会的功能,尽力创优就医环境,弥补医院硬件建设滞后问题,我们一是在去年初利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总投资300万元的住院部4129平方米的改造装修工程,按照现代医院内部设施要求在各病室新安装了中心吸引、中心引氧、闭路电视、空调、厕所、储物柜等专业化、人性化的辅助设施,彻底改变了原来一两张床就是一个病室,一层楼就是一个公用厕所的落后面貌。二是重新调整了现有门诊、病房各科布局,改造了放射科

和CT室,增设了专科专家门诊,在门诊二楼增设了收费窗口,开放了门诊、病房电梯,使就医流程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病人就诊更加方便。三是加大了院内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工作力度,在门诊和病区放置盆景,制作流动花坛,基本上形成了“一科一景”的优雅环境。四是拆除老平房,建设一个1500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绿化健身广场,不仅为病人康复提供了优雅的环境,而且为职工提供了休闲活动场所。五是立足业务发展前沿,着眼长远,决定于今年7月份动工新建住院大楼,彻底解决目前住院环境较拥挤的紧张局面。该工程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内部设施严格按照现代医院要求配置,可同时接纳1000余住院病人。

五、抓协作,拓市场,着力提高市场扩张力。

医院作为社会的一个部门,其发展离不开市场。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其发展速度更取决于医院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其市场扩张力愈大、市场占有率愈高,发展就会越快。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开拓市场也是提高医院执行力的一个法宝。为了进一步扩张本院扎根区域、辐射城乡、联系内外的能力,放大市场空间,提高本院医疗服务的社会知名度,为医院持续发展营造不竭动力,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外联内引、合作共赢”的主导工作方针,紧抓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这一良好契机,先后与东风总医院、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长期的援助、合作关系,经常邀请这些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会诊、查房、手术,指导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同时成立了公共关系部,加强了与上下兄弟医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先后组织业务骨干40多人次到秦古、宝丰、潘口、得胜、大庙等乡镇开展了义诊、手术、教学等活动。并于2006年5月11日成功举办了全县“医疗新业务,新技术交流会”,于2007年8月22日成功举办了全县“医院管理暨医院管理评审交流会”,于今年4月29日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大外科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县医疗技术交流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也有效促进了城乡双向转诊通道的建立。

通过实施上述“五抓”战略,有效促进了本院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两个效益的同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工作效率、效益明显提高。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分配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科室核算、自主分配、按劳计酬、结余分成的原则,实行全成本核算,让职工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真正挂钩,使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工作激情明显高涨,工作效率、效益显著提高。

二、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新业务新技术频频成功开展。

经统计,近几年,本院各类医疗服务指标达标率达98%,各临床科室累计开展医疗新业务、新技术达30余项,其中腹腔镜手术、运用膀胱镜经尿道汽化电切前列腺增生、运用管状吻合器手术治疗混合痣、运用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疾病、运用CR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快速高清

处理放射、CT平片、运用电子结肠镜诊断肠道疾病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全县医学史的空白。

三、服务实力明显增强,两个效益日益提升。

近几年,本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逐年迅猛攀升,平均涨幅达50%以上。医疗服务社会满意度平均达97.5%,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被县卫生局授予全县卫生系统“红旗单位”称号,被市纪委纠风办授予“百姓满意单位”称号,被市卫生局授予“二级优秀医院”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以下体会:

一、提高医院执行力,抓好中层以上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

医院中层以上干部队伍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既是医院的决策者,也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其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的落实,要提高医院执行力,必须首先抓好这部分人的执行能力建设。

二、提高医院执行力,抓好制度体系建设是保证。

制度体系是行业规范,也是确保行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相对于我们提高医院执行力,它的作用更不可小视。常言道:不依规矩,难成方圆。一家医院,不管它的管理团队再强,职工素质再高,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它的执行力永远也不会得到快速提高。所以我们意欲提高医院的执行力,就必须设法抓好医院制度体系建设。

三、提高医院执行力,抓好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根本。

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根本职能,这一职能履行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医院执行力的高低。我们要提高医院执行力必须从这一根本抓起。只有这一根本能力强了、医疗服务质量高了,我们整个医院的执行力才会随之增强。

四、提高医院执行力,抓好医院执行力文化建设是重点。

医院执行力文化是医院文化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这项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执行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医院干部职工在贯彻落实医院发展战略决策、部署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总结而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经营策略和宗旨,是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无形的力量。其次,它作为一种文化,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我院近几年实施的“五抓”战略取得的显著成效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提高医院执行力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抓好这项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及时发掘、总结在具体工作执行过程中沉淀出来的先进工作理念、科学工作方法和理论,并认真搞好推广学习、运用,以此指导我们的工作始终朝向优质、高效、安全的轨道迈进。

总之,提高医院执行力是一项系统、长期、复杂的工程,既需要医院上下齐动,不断修炼、创新,更需要认真的设计和培养。一个医院的发展,前面既要有医院管理者的领导力拉动和引导,后面还要有全员执行力的推动和追随。只有这样,医院的“执行力”才会增强,医院领导的意图和既定战略才会得到贯彻和实现,医院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上述“五抓”战略,虽然在这方面“抓”出了部分成效,但是与领导和社会的要求相比,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上一篇:复杂输尿管结石下一篇: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