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英语十篇

2024-05-18

国际金融英语 篇1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浓厚的今天, 中国金融业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无论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贸易、资本流动, 还是诸如凯恩斯相机抉择理论、IPO绿鞋机制、创业板做市商制度、呼之欲出的国际板等这些进入国门的同时扬弃西方金融思想和制度的金融创新, 都使金融英语成为当今时代广泛需要的一项人力技能, 掌握金融英语的专业人士为时代所亟需。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志康教授认为:“上海如果继续在金融英语人才的培养上没有危机感, 步履缓慢的话, 那么, 被抛离金融中心城市的第一集团就绝不是危言耸听。”目前, 高校教育对金融英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基本形成了共识, 金融英语课程已普遍纳入了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其中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如此。但是, 目前高校制度对金融英语课程在思想上的重视与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这种重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更为迫切的矛盾是, 金融英语教学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亟待提高。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不断探索, 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进创新, 发现和总结出这门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和症结, 然后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这样就能够使这门课程真正走上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轨道之上。

一、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分析

对于经济类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 金融英语

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于英语专业, 也不同于其他的经济类专业。在当今金融学专业的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困难, 这些难点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 对金融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清晰, 课程在人才 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有待加强

金融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取决于这门课程最终的培养目标, 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怎样的技能, 成为适应何种社会需要的人才, 以此来决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这个过程即为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定位是课程发展的战略方向, 定位准确恰当, 课程建设就能事半功倍。比如:如果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为培养直接服务于必须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岗位专业人才, 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一定要突出实务性, 教学内容就必须与岗位业务实际紧密结合;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对金融领域专题问题做深入研究的科研人才, 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突出金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注重金融专业词汇的扩展;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国内金融领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对金融业基础的词汇、术语、业务、制度和理论的英语表达和交流在听、说、读、写做全面的培养。然而, 当今许多高校从上层的制度供给者、中层的管理者, 再到下层直接接触学生的课程实践者对金融英语课程定位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混沌的, 甚至有不少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还存在这个问题。这种状况是导致金融英语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改进高校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不清的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

(二) 教师和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当前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 传统单向讲授灌输式教学法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具有更好教学效果的启发问题式、专题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法使用的比重很小, 许多任课教师的教学状态给人以敷衍之感。再从学生方面来看,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这种状况下,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设计缺乏积极回应, 使教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这种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 包括课程定位、教学环境设施、教学方法、教师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素质等。这些原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浅层次原因, 而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金融英语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这是导致这门课程教与学的主体主观意愿都不强的根源所在。

从教师方面来看, 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不清, 于是难以形成本课程成熟有效的系统教学模式和授课风格, 做不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同时, 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 于是自然出现教师授课时不够投入、敷衍塞责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看, 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普遍, 而这又缘于学生对金融英语许多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例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狭隘地理解金融英语乃至英语学习的意义, 认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接触不到英语, 因而学习金融英语没有意义, 于是这些学生就形成了仅以应付考试拿到学分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目标的消极学习策略。

(三) 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普遍的学习态度和愿望也会感染教师, 学生对金融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使得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施展, 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受到抑制。导致这种学生对这门课程兴趣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校方的课程定位问题, 有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 当然还有来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及其自身素养、志向方面的原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兴趣问题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而围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如研究性教学、发现式教学的改革, 是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二、应对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难点的对策

(一) 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共同正确定位金融学专业 的金融英语课程

目前, 高校的管理层已经普遍认识到了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但落实这种重要性方面颇显不足。诸多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中金融英语课程仍然是选修课, 使得这门课程的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缺乏校方的政策和制度平台。因此, 校方管理层作为这门课程的制度供给方需要切实推进金融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逐步确立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中的核心必修课程地位, 给予这门课程的基层教研工作以良好的政策、制度和经费支持。在这门课程定位的制度变迁中基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改革推动是管理层真正重视这门课程并提升这门课程地位的重要推 动力量。

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给予这门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这门课程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为既掌握基础的金融专业术语、理论的金融专业英语表达又熟悉基础金融实务中金融英语的应用。任课教师需结合这种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这门课程的 内容, 将该课程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将单调灌输讲授词汇、课文原文逐句翻译、课后习题讲解的教学模式改为活泼有趣的小组专题会话练习、小组情景对话、任务布置及测试等丰富多彩的发现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制 度的制定和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的改革转变金融英语课程混沌的定位现象, 使该课程逐渐成为服务于时代的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

(二) 任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 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

学生对于金融英语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实际上, 学生对这门课程在最初就存在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是导致出现诸多不良教学现象的根源所在, 而许多任课教师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 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 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呢? 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在金融英语课程开课前首先根据学生的以往英语成绩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大致客观的了解, 然后以课堂、课间和课下询问以及课堂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学生究竟是怎样看待这门课程的。之后教师基于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在教案设计中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阐释、和学生讨论“学习金融英语对我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 尤其要重视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在实践教学中会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很可能不会用到金融英语, 所以学习该课程没什么意义, 任课教师需要就此问题及其他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与学生讨论和交流:其一, 个人的职业生涯在最初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在最初择业时, 个人意志往往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选择, 认为自己将来的发展不会接触到金融英语不免武断。其二, 金融英语为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金融英语对于高端金融人才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其三, 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 金融英语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各行各业中, 诸如QFII进军中国A股、美国QE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等都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事件, 而作为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更需要对这些经济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其四, 金融英语的学习素材中有大量的金融学知识信息, 它们能够为金融学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提高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最后, 每一位同学都已为英语的学习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时间, 现在选择了金融学专业作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金融英语是将这些前期在英语学习上的辛勤积累转化为服务社会, 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后关键的一步。

(三) 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以唤醒学生主动 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点在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更能得到印证。掌握金融英语这项技能更多需要学习者勤奋认真地去记忆、总结, 而较少需要逻辑推理、想象。因此, 在繁琐的金融英语记忆背诵中如何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灵活有趣的学习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者都要面对和认真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金融英语的教学实际, 将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之外的多种教学法灵活运用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是提高这门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具体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将问题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发现式教学广泛运用于金融英语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计中, 逐步降低乃至取代单向灌输式教学,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 对于问题启发式教学, 在课程进行到利率问题时, 结合最近人民银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中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说明中国的金融环境有什么变化?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对中国经济有何益处?对于情景式教学, 将之运用于commercial bank, fi nancial market, foreignexchange章节;对于讨论式教学, 将之运用于Euro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等知识点的介绍。

2. 充分运用任务式教学法, 给学生适度的压力和动力。教学实践中发现, 许多学生在金融英语的学习中计划性和方向性并不明确, 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差, 这种现象在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中更加凸显。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 具体方法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为每一堂课设计布置学习任务, 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达。这个任务包括:时事金融英语材料阅读, 金融英语视频观看、听力材料学习, 习题练习, PPT专题制作等。此外, 任务的形式还包括在一个教学周期设置1-2次的随堂Test。任课教师尽量将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量化, 并将之以一定权重纳入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中, 而且教师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 表扬优秀者, 肯定进步者, 鼓励努力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 当今的学生对荣誉和成绩仍然是十分看重的, 因此, 上述任务式教学法的运用会给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增强学生金融英语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 具有强烈的活力、创造力和潜力,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较强英语学习兴趣的同学去组织管理课外的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 使学生的这种活力、创造力和潜力得到释放, 在释放的同时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实践中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学习的环境是在熟悉的同学之间, 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拘束和羞涩感, 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敢于用英语交流和用心地倾听, 这样的第二课堂对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同样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4. 整合金融英语教材, 给学生提供时代感浓郁的自学材料。目前, 各种版本的金融英语教材林林总总不下十数种。这些教材的内容和风格有较强的同质性, 都按照金融业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 以英文原文→难句解析→词汇→课后阅读→习题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各章节的内容。这些教材的内容照顾到了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点专业英语表达的介绍, 但这些教材中的内容几乎都不同程度与时代最新的金融事件存在脱节, 如果教学就囿于这些有限的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也不利于学生成为面向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另外, 教材中对银行柜台、外汇交易等实务的介绍十分单薄, 要么不做涉及要么通篇如此。因此, 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整理汇总工作, 整合金融英语的教材, 使每一章节都有相配套的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教学资源, 将这些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查阅, 而且要在课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金融实务的介绍。

结束语

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难点, 这些难点首先在于这门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 其定位仍然不够清晰, 其次,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也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 在熟悉乃至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专业人士日趋成为时代亟需的一类人才的今天, 广大金融英语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些难点, 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克服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困难, 使金融英语的课程建设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摘要:在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难点, 这些难点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不清、对课程学习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学习兴趣淡漠这三个方面。本文结合当今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的实际状况, 深入分析了上述三项难点, 然后针对这些难点, 从课程定位、端正课程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及整合教学资源方面提出了克服这些金融英语教学难点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英语教学,难点,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海燕, 赵惠娟.改进金融英语教学的基本构想[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3 (3) .

[2]巨铭.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英语教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8) .

[3]舒娜.高职金融英语分步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5 (5) .

[4]李丽丽, 谢建中, 乔媛, 任倢.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

[5]胥丽卿.高职院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6]冯长甫.关于强化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7]王晓佳.关于强化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9) .

[8]郭磊.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6) .

[9]孙钰, 潘天芹.论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S1) .

[10]张靖.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改善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效果[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2 (6) .

[11]张靖.谈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 2012 (4) .

国际金融英语 篇2

Account considered to be an offset to another account.Generally established to reduce the other account to amounts that can be realized or collected.

与另一账户相消的账户。资产账户的对销户有一贷立余额并与相应资产账户借方余额相抵。

contra broker对销经纪

The broker on the buy side of a sell order or on the sellside of a buy order.

销售订单的买方经纪人或购货订单的卖方经纪人。

contract n.合约, 合同

A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 (oral or written) between two or more persons regarding an exchange of some sort.Alegally binding contract must include consideration passing between the parties, an intention on the part of all parties to be bound to the contract, a meeting of the minds of the parties as to the contents of the contract, and an element of clarity such that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may be interpreted, understood and enforced by a court.

两人以上的人之间, 就某种交换建立的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 。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必须包括各方之间交换的报酬、各方都有意愿受合同的约束、各方对合同内容意见一致, 而且表达清晰, 因此合同的条款可以由法院解释、了解和强制执行。描述未来的一项金融或商品交易的术语。也指交易买卖双方实际的合议。

contract broker合约经纪

A stock exchange member who executes transactions for other exchange members.

为其他会员进行交易的股票交易所会员。

contract grades契约品级

The standard grades of commodities or instruments as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 and/or the exchange that must be met when delivering income against futures contracts.

当依据期货合同收支收益时, 商品或支付工具必须满足的等级标准, 此标准由政府和/或交易所确定。是指由商品交易所统一规定的期货合同中的商品质量等级, 如果级别高, 则溢价销售, 反之, 则折价销售。

contract market契约市场

A market in which futures are traded.

期货交易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易的期货市场, 也就是买方和卖方买卖期货合同的场所。

contract month合约到期月份

The month during which a futures contract expires, and during which delivery may take place according to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Also called contract month or delivery month.

期货合同到期的月份, 也是根据合约条款进行交割的月份。也叫交割月份。

contract sale合同销售

A contract in which a property title is transferred onlyafter the buyer makes a certain number of monthly payments.Also called contract sale or contract for deed.

在此合同下, 买方只有交付了一定数额的月度付款后, 财产的所有权才会被转移。也叫契约销售。

contract size协议量

The quantity of the underlying security that the holderof an option possesses the right to buy or sell.

拥有买卖期权的持有人所持有的标的证券的数量。contraction n.经济萎缩

A period of general economic decline.Contractions are often part of a business cycle, coming after an expansionary phase and before a recession.

经济总体下滑的阶段。经济萎缩中商业循环的一部分, 在经济膨胀之后而在衰退之前。

contractual plan契约计划

A plan in which fixed dollar amounts of mutual fundshares are purchased through periodic investments, usually featuring some sort of additional incentive for the fixed period payments.

按照一般性惯例, 指所有规定缴款期和按月或按季的常规投资准备的积累计划。

contrarian n.反向操作者

An investor who behaves in opposition to the prevailingwisdom.

金融专业英语词汇浅析 篇3

学习金融英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多地掌握单词、词组的含义。然而,由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单词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因此,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某个生词或词组的确切含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笔者通过归纳和总结,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金融英语词汇进行分类。

一、一词多义

这种词的几个不同的汉语含义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比如“balance”一词,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中翻译为“资产负债”;而在“balance of payment”(國际收支平衡表)中则译为“平衡表”;在“the balance of account”(账户余额)中又译为“余额”。再比如“credit”一词,在“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中译为“信用”;而在“international credit”(国际信贷)中又译为“信贷”;而在“to credit the exporter’s account”(贷记出口方账户)中作动词用,译为“贷记”,意为“make an entry on the right side of a ledger”,其反义词是“debit”(借记);另在“sales on credit”(赊销)中译为“赊账”。(见表1)。

二、象形借用

这类金融英语词汇的金融含义,形象地借用了其基本词义,如“balloon loan”中的“balloon”,其基本词义为“气球”。气球即是一个前边小、后边大的物体。因此,“balloon loan”就译为“后涨式分期偿还贷款”,其更确切含义是:债务人在债务期内只偿还少量贷款、到期后偿还的数量更多的分期偿还贷款。再比如,“face value”(面值)就是借用了“face”的“脸面、表现”等基本词义;而“hot money”(热钱,短期游资;非法所得钱财)是借用了“hot”的“热、烫手”等基本含义。(见表2)。

表2 金融英语词汇中的象形借用例表*

注:*划线的单词为象形借用词

三、俚语借用

在金融英语课文和其他很多阅读材料中,还常常出现借用俚语的情况,比如,因为“一元美钞”的背后印有美国前总统的头像,同时又是绿颜色,所以称作“dead president”或“green back”。 再比如,用“fat snake”来表示原欧盟各国货币的汇率上下浮动空间;用“iron man”表示“银元”;用“juice man”表示“放高利贷者”;用“munis”表示“市政债券”;用“nest egg”表示“养老储蓄”;用“skyrocketing”表示“价格飞涨”。(见表3)。

表3 金融英语中的俚语借用例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掌握更多的金融英语词汇和短语,必须首先研究和掌握其学习方法,而从上述三个方面对金融英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和灵活运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HONG KONG INSTITUTE OF BANKERS 《HONG KONG BANKING SYSTEM AND PRACTICE》November 1995 By Eric F K Chiu and T Y Choi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英语委员会 《PREFERENCES FOR FINANCIAL ENGLISH CERTIFICATE TEST: BANKING COMMUNICATION》 May 1995

[3]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Bankers, Hong Kong Center 《GUIDE TO HONG KONG LAW》January 1994 By Marcus B Y Hung and Paul T P Kwan

[4]HONG KONG INSTITUTE OF BANKERS 《BANKING CERTIFICATE ACCOUNTING》June 1997 By Cecilia Ting and Alman Wong

[5]Jerry M. Rosenberg 《Dictionary of Banking》 1993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6]周丽娟王献编著:《金融英语口语与听力》1992年10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林燮寰主编:《汉英国际经贸词典》,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8]陈羽纶党凤德任永长张祖德合编:《英汉小词典》.1979年5月,商务印书馆

国际金融英语 篇4

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也是毕业论文成功的关键所在。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本选题指南的条项均为选题的最大涵义,是某一方面内容的大方向,而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选择,确定申报课题,不宜完全照抄课题指南的名称。

一、英语与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如汇率,政府宏观政策等)

二、金融英语的文体的特点和实用性(如金融英语新闻报道等)

三、金融英语的翻译策略(从词汇,句型,题材等角度出发)

四、金融英语教学的研究,实践与改革(如问题教学法,题材分析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国际英语的多视角研究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EIL,全球化

1 EIL的来源及其含义

EIL是“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 ”的缩写, 其中文意思是英语国际化应用或国际英语, 也可以更精炼地被表达为“international English”。

McKay在她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这本书中, 同样使用了这个短语, 并且定义如下:

“International English is used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bilingual users of English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English can be used both in a local sense between speakers of diverse cultures and languages within one country and in a global sense between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p. 132)

这句话意味着, 无论是不同国家之间, 还是同一国家不同文化之间都将国际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语言, 也就是本文提到的EIL。

关于EIL的另外一个解释是World English , Brutt- Griffler提出了这一革新性的说法, 其将EIL赋予了更具广泛性地意义。Brutt-Griffler将世界语言定义了4个核心特征。

1) 语言的经济文化功能 (也就是说世界英语是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产物, 其广泛地应用于科学, 技术, 文化和经济等领域)

2) 具有卓越的通用语的角色 (世界英语被全世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进行学习, 而不仅仅是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

3) 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下与其他语言共存的稳定性 (世界英语趋向于依靠本地语言发展, 而不是取代本地语言, 因此其为多语化做出了贡献)

4) 语言系统的统一是通过全世界语言汇聚和扩散的过程 (世界英语的传播是由于许多人学习它, 而不是讲英语的人移民到其他地区, 因此语言汇聚和扩散的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从而维护着世界语言的变化和统一) (Brutt-Griffler 2002:110)

2 针对EIL的功能、观念、语言学以及教学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从长期看, EIL作为世界市场和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其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的领导角色在一段时间内都是稳定的, 虽然这个结论考虑到了英语的地位在未来的变化, 但普遍的意见是在今后50 年内英语的地位都非常地安全。 (Grin 2001) 因此可以推断在可预见的未来, 应当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加强英语在学校中的教育。

在我国教育中“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 的地位, 至少要考虑4个方面。

1) 功能方面: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所处于领导者的角色。

2) 观念方面:人们对待英语全球化的角色的认知。

3) 语言学方面:什么是EIL?怎么去应用EIL?

4) 教学方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问题, 教授EIL意味着什么, 如何使用EIL进行教学。

本文就以上四个方面讨论如下。

2.1 在功能方面对EIL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探析

EIL是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并接受的。这就意味着英语在经济文化的作用下成为全球化角色的事实, 并且人们是两方面的动机去学习英语的:一方面, 英语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英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目前对于英语全球化功能的讨论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 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 英语被描述为殖民化的语言。现在, 进入新的纪元, 英语被看成具有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功能化工具。当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英语的使用与教学手段被广泛地研究。

2.2 观念方面对EIL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探析

在课程上, 我国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大部分主要还是集中在英美文化并以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作为标准。老师普遍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英语,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分析这些纯正英语材料的技能。从传统意义上说, 我国将英语还是当成一门外语在学习, 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有学者认为采用EIL进行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EIL具有其显著的优势特征。

目前强调将EIL作为一种语言意识进行培养, 而不仅仅当成一门课进行学习。这种假设是指不能将英语限制在课程这个范畴。

传统上, 语言的概念和体系与其语言产生的母语国家紧密的关联。Coulmas指出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nativeness criterion is maintained across theoretical boundaries and contrast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ield linguistics, the native speaker is a human being who is able to give information about his or her language. In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by contrast, he often figures as an abstract idealization. Yet, notwithstanding thes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the speaker whom the linguist is concerned about is invariably claimed to be a native speaker. He is the one who can legitimately supply data, and his language is what grammatical analyses are meant to account for. Thus, nativeness is the only universally accepted criterion for authenticity.” (Coulmas 1981:5)

Coulmas这一观点在20多年期间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当今又引入了新的观点, 也就是新的英语母语国家应该被考虑纳入英语语言体系, 例如印度英语和尼日利亚英语, 他们语言中的一些词语和特征在英语标准里成为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们被认为是英语本土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们仍然被认为是非英语母语化的国家。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在语言理论和教学方面以母语化的英语为标准的观念是多么根深蒂固, 这就好比让英语本身穿了一件“紧身衣”来应对英语国际化的问题。

2.3 语言学方面对EIL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探析

尽管在功能上和观念上对EIL有广泛统一的意见, 如果现实是没有对EIL可用性进行广泛和可靠的界定, 因此无法将EIL应用到教学。这种界定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要建立语言的真实性, 其参照的标准必须是可被广泛接受的。这也就是说必须要将EIL特征界定成为最终理论的研究基础。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理想化, 但是实际上, 不同范围内的英语语言已经发展了好几年。有些基于口语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初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英语语言已经从传统和标准的读、写中脱离出来, 不同地区的口语化的英语相互影响, 从而有利于不同区域的个体之间进行对话式地交流。

一些研究已经深入到如何使用EIL在两个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区域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些研究分析从更广泛的第一语言背景的数据入手, 得出结论也因为获取的数据不同 (比如在餐桌, 会议讨论和商务电话) 有些变化, 但无论怎样, 仍然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关于EIL的实用性的结论:

1) 两个区域间的误解并不经常发生, 如果发生了, 他们将会使用一些技巧来解决问题, 比如转换话题, 改述或者重复。

2) 两个区域在互动过程中几乎没有冲突。在实际交流中一些英语标准似乎不被考虑了。只要能跨越一定的理解门槛, 对话者就会采用“通过原则”进行交流。因此给人的印象是EIL使交流变得具有导向性、合作性和相互支持性, 因此看起来很有生命力。

但有一些研究者提出, 在用EIL进行交流时一些意见达成一致是表面的, 在深层次可能彼此都隐藏着困惑。因此House提出了EIL的另一个特征, 指出EIL对话的趋势有可能会能转向自我中心并只关注自己的议题, 使得对话进入一种平行化的独白, 而不是真正的交流。

语用学的领域非常宽泛, 因此需要庞大的研究数据。但语音学相对而言是个封闭系统。因此关于EIL的第一项特性研究从这个领域开始, Jenkins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对话者之间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她建议对于大部分学习者降低语音学的学习任务, 而将教学集中到可理解的发音上来。 (Jenkins 2000:123)

James对于英语在多语种中的地位进行了概念性的讨论, 其针对在特定区域内EIL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然而当前仍然需要针对EIL的特征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 学术界致力于从全世界范围内对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相关特征进行定义, 从而形成稳定、可行的相关规范。Vienna-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 (VOICE) 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VOICE主要针对于口语化的EIL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将英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的人们在各种社会环境下面对面的交流。

尽管研究数据存在多样性的问题, 但排除研究对象的第一语言背景和使用英语熟练程度。通过以下问题, 仍然可以对EIL的一般性特征进行描述

1) 哪些是最可靠和最有效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

2) 有哪些方面对无障碍交流有显著贡献?

3) 哪些因素会导致误解或交流中断?

4) L1层次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熟练程度与成功性交流的比例如何?

使用EIL进行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所遵守的一些社会行为细节与标准就变得可行性不强, 更为重要的是对话者之间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调节, 从而使交流变得更为有效, 而不是更为正确。

对于EIL实用性的研究仍旧在初级阶段, 一些研究结果仅仅局限于相当有限的数据。

2.4 教学方面对EIL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探析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EIL的概念并不存在, 对于英语课, 无论是在概念上, 还是教学法上, EIL都没有发挥作用。相反, 我们还是注重英语使用的熟练程度。现实是应该将英语课程的指导纲领由语言使用的正确性转向语言使用的恰当性和可理解性, 这里的可理解性应该被广义地定义为既可以理解说英语的人, 又能被说英语的人理解。欧洲语言会议对于语言能力作了如下的定义:

“I can interact with a degree of fluency and spontaneity that makes regular interaction with native speakers quite possible. I can take an active part in discussion in familiar contexts, accounting for and sustaining my views. (Spoken Interaction / B2)

I have no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any kind of spoken language, whether live or broadcast, even when delivered at fast native speed, provided I have some time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accent. (Listening / C2) ”

虽然已经有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将EIL作为实际的英语学习目标。但这并没有对英语主流的课程教学方式产生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巨大影响力, 各国都愿意将英国或美国的英语作为首要标准。

采用EIL教学显著的障碍是由于EIL缺乏大量的资料支撑, 并缺乏可以构成以EIL为主的课程组件。由于语言学家研究的加强, 这种情况逐步得到缓解。

首先, 英语的定位已经从对英语母语的专注转向了EIL的跨文化交流的角色, 这可以从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意识的研究成果上被印证。我们应该抛弃不现实的完美交流的概念, 英语交流应该从英语使用标准化转向使用EIL进行有技巧和有方法的交流。其中包括:进行语言之外的提示, 估计对话者的语言技能以及要求对方重复或解释等。

“When in Rome behave like a Roman”是一个古老的谚语, 但是其带来一个问题是人们无法理解罗马人具体的特征是什么, 这将最终会形成跨文化交流的鸿沟。跨文化交流的困难可能会导致本来会成功的一桩交易在一瞬间变得徒劳无功。它将会对公共关系、谈判、大众文化传播、商业活动和会议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 使用EIL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目标是达到跨文化的互动, 在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时应该具备的文化视角和能力。其中包括:

1) 在EIL背景下不同文化关于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

2) 发展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开放性态度等。

老师在使用EIL教学时要考虑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以此来设计和进行课堂教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使得双方能够真实、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态度和目的。

使用EIL进行英语语言的教学方法目前在不断地探索中。下面是相关的教学方法:

2.4.1 信息获取法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建立起大量的有意义的信息, 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如果一个学生面临这种信息, 他就要提升其对不同文化关于生活习惯、信仰和价值观的认知能力, 这在跨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要。英语课堂要允许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从不同角度的进行交流, 其中包括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关于各种社会问题的争论。比如:

1) 关于世界范围内伟大人物的传记讨论, 例如林肯、曼德拉、甘地;

2) 关于世界范围内著名历史小说的讨论, 例如托尔斯泰的《世界与和平》;

3) 对于各国的文学作品的讨论, 比如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或印度文学。

2.4.2 环境模拟法

这种方法是创造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 使学习者处于不同的或相反的文化当中。这个模拟的目的是可以使学习者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下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内涵。比如:

1) 创建一个不同文化和地区的情景使学习者扮演一个角色;

2) 在网上和不同国家的人进行聊天。

2.4.3 软件化法

这个方法将英语学习材料与一定的文化背景进行结合, 编写成学习软件, 软件化的学习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系统化。这不仅适合课堂教学, 还适合个人自学。软件化教育法是目前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在这个方法中, 充分强调不同文化对人际交互的认知。这个方法的典型应用是:当软件呈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场景, 学习者可以从给定的语言选项中选择恰当的表达进行回应。软件化方法目的是训练人们在一种文化的不同情景下如何与人互动。

2.4.4 多媒体方法

播放一段关于两个文化对比的视频, 提问学习者以下问题:

1) 这两种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2) 你觉得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去了解另一种文化?

3) 你认为这两种文化的开放程度、友好程度、外向性、经济特征、文化价值观是什么?

4) 这两种文化如何表达时间概念以及如何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3 总结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 并且每种文化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语言。在英语教育中, 我们应该强调将EIL作为一种语言意识进行培养, 我们需要不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场景合理地使用语言, 并帮助他们恰当地应对不同情况, 从而进行成功的、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Mc Kay S.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Re-thinking goals and approach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 2000.

[2]Council of Europe.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M].Cambridge, U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1.

[3]Coulmas F.A Festschrift for Native Speaker[M].The Hague:Mouton, 1981.

[4]Brutt-Griffler J.World English[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 2002.

[5]Crystal 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2nd ed.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6]Kasper G, Kellermann E.Communication Strategies:Psycho-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M].London:Long-man, 1997.

[7]Smith L.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Studium Linguistik, 1984, 15:52-59.

[8]Greenbaum S.Comparing English Worldwide[M].The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M].Oxford:Clarendon, 1996.

[9]Grin F.English as economic value:facts and fallacies[J].World Englishes, 2001 (20) :65-78.

[10]Jenkins J.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国际金融英语 篇6

一、《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忽视对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性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但长期以来《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 忽视实践环节的演练, 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全面地运作进出口业务的操作, 准确地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由于外贸经营活动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 多数外贸企业不愿接受实习学生, 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所以, 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掌握停留在孤立的英语词汇和支离破碎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层面上, 大多数毕业生不能在工作之初就能准确而娴熟地做好进出口业务操作, 独立工作能力较差。

2. 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手段落后

一些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忽视实践教学, 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没能得到有效运用, 导致教学过程抽象、乏味, 生涩难懂, 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难以掌握实际操作, 商务沟通能力弱,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3. 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缺乏对商务语言技能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 考试方式过于简单、单一, 只有书面考试, 没有口语考试, 没有实践能力的考试。由于终结性考核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从而影响了考核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设想, 以期提高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

1.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增强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它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更偏重实际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针对目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英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 一方面, 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理论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服务。加强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 以实践来促进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另一方面, 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 要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数,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达到1∶1。加强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实现:

(1) 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加强学生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仿真模拟操作实训是低耗高效的方法之一。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操作实训是指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里, 教师利用国际贸易教学软件, 通过计算机网络模拟各种国际贸易环境, 使学生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通过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 学生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 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 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增强感性认识, 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将头脑中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和网, 熟悉了解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 掌握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操作技能, 提高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2) 网络贸易实战模拟实训。在学生掌握了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操作技能之后, 开展网络贸易实战模拟实训。教师在模拟的国际互联网上添加大量与网络实战有关和无关的市场信息, 制造许多贸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 设置众多的欺诈陷阱, 尽量使模拟的贸易环境接近真实的贸易环境。学生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下, 以外贸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与国外客户、银行、海关、海运公司、保险公司等使用英语沟通交流、进行业务往来, 搜集与自己交易有关的市场信息、处理意外状况、规避各种贸易欺诈, 独立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通过网络贸易实战模拟实训, 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技能, 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通过设定一定的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任务型教学, 商务知识、技能作为任务的本身而得以完成 (获得) , 英语被用作解决商务问题 (完成任务) 的工具而习得, 商务知识、技能和英语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因此, 笔者认为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整个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参与、督导教学。任务前准备阶段, 教师引入任务, 启发学生, 提出要求。在此阶段, 教师还应引入与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 学生必须做好任务前的准备和计划, 以利于任务的完成。任务执行阶段, 学生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完成任务。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部认知结构, 锻炼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在任务完成阶段, 教师对学生完成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并指出问题所在, 以便学生吸收掌握应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需要用到大量案例、图表、图形、公式推导, 使用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 不仅可以增大信息量, 显示丰富和复杂的信息, 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可以模拟出各种国际贸易环境, 学生在其中进行进出口业务主要操作技能的演练和网络贸易模拟实战, 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锻炼和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

教师把《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系统、习题库、案例库、课堂作业、课堂讨论挂到校园网上, 学生可以自由轻松地浏览、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反复演练进出口业务主要操作技能,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3.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程考核对教学起着检查、管理、导向和促进作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积极进行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突出能力考核, 建立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内容上, 不仅考核理论知识, 还应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商务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考核。在方式上, 理论知识的考核可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注重考察学生知识面、点的掌握情况, 开卷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的考核可采用面试、口试、情景模拟、技能演示、实物操作、完成任务、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同时, 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应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过渡。教师可从平时的课堂表现、校内模拟实训各个阶段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估学生, 增大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 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新的全球贸易形势、新的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 都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实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石家庄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启动基金重点项目“实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敏.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 .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9) .

国际金融英语 篇7

1 国际物流专业人才英语职场能力分析

1.1 听力理解能力

物流英语听力理解的作用是使物流专业人士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 正确理解、分析、判断和推理吸收的信息, 进行有效的英语交流和商务活动。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预期能力, 包括听前预期能力和听时预期能力。听前预期即通过对谈话的题目、交际发生的场景等, 运用语法和文化等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分析, 对听的内容进行预测;听时预期是通过一些语言提示、语音语调和语境等来推测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要依靠听力策略的运用。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子上;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 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物流专业人士应当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 从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开始, 再逐步上升到句子和篇章。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辨音能力, 多进行辨别语音、语调的听力练习, 掌握单词中的发音规则, 特别是对于语流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失音和语调的掌握, 不断增强英语语感。

1.2 物流英语词汇记忆与阅读理解能力

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处理的阅读材料中包含大量物流专业英语词汇和英文缩略语, 因此,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要求从业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分析词汇的起源、发展与构成, 这样做使得枯燥的单词变得更有知识性、趣味性和联想性,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logistics”一词原指“后勤”, 其实源于l9世纪初法国军队, 就其军事意义而言, “物流”即运输编制 (transport organization) , 军队补给 (army replenishment) 和物料保养 (material maintenance) 。现如今所谓“物流”已经囊括了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 (purchasing) 、运输 (transportation) 、转运 (transshipment) 、生产 (manufacture) 、包装 (packing) 、贮存 (warehousing) 、配送 (distribution) 、销售 (sales&service) 到最终将商品送达用户手中 (delivery) 的各个环节, 形成了一条供应链 (supply chain) 。在记忆物流英语缩略语时, 要记忆每个缩略字母所代表的单词。例如:JIT (Just-in-time) 准时制、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VIM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供应商管理库存[1]。阅读光靠词汇记忆与分析往往是不够的, 要辅以信息分析和逻辑分析。掌握了语言并具备所读文章要求的背景知识, 就可以借助信息分析和逻辑分析的表达方式来获得信息。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应当了解不同民族之间在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

1.3 写作能力

在国际物流企业中, 每个员工每天要处理大量英文的电子邮件, 传真等, 这考验着每个员工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物流专业人士应当掌握物流法规, 熟悉常见商务公文语言的特点及写作格式。以下这些应用文是物流专业人才必须了解的:Obtaining Business Relationship (建立商务联系) ;Making Inquiries and Replies (询价和答复) ;Placing and Filling Orders (订单及执行) ;Writing Offers and Acceptances (报价和答复) ;Shipment (运输) ;Payment (付款) ;Complaint (投诉) ;Claims and Adjustment (索赔和调整) ;Telecommunication (电函) ;Writing Repots (报告写作) ;Collection Letters (催款函) ;Contracts (合同和销售确认函) ;Social Letters (社交信函) 等等。由于国际物流英语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 参与者之间关系复杂, 因此国际物流英语应用文有不同体裁之分。但不论体裁如何, 语篇结构必须简明扼要, 特别是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用词准确具体。物流英语写作不同于一般英文写作, 如果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思不明确。就有可能给公司或企业带来损失。 (2) 造句简洁明了。物流英语写作与一般的记叙文和描写式文章不同, 它不需要大量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来增强其写作效果。

1.4 翻译能力

物流从业人员在进行翻译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 (1) 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 (2) 英语语言能力强; (3) 汉语功底好; (4) 知识面广; (5) 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物流专业人才应当掌握外事生活起居、餐饮、办公、营销、广告等常用英语翻译能力, 并且具备邮件、合同、产品说明书、企划书等的翻译能力。要达到这些能力, 除了掌握大量的商务英语词汇和物流专业英语词汇, 还应当掌握一定的物流英语翻译策略: (1) 物流英语词法翻译可采用对等法、抽象法、具体法、增词法、减词法、换形法等翻译方法; (2) 物流英语句法翻译可采用合句法、转态法、缩句法、断句法、换序法等翻译方法; (3) 物流英语翻译要注意条理性、规范性和严谨性; (4)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法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原语内容; (5) 归纳物流英语文章的体裁特征。

1.5 英语交际能力

国际物流专业人才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应当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 (1) 基本的商务活动基础知识和常见商务活动的情景会话, 如电话、会议、接待客人、宴请、介绍公司概况、工作职务和职责, 产品描述、出差、办公设备、业务简报等; (2) 外贸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会话和谈判如询价、报价、建立业务关系到发货、索赔等外贸流程中的各种外贸谈判。在进行英语交际的时候, 要注意语音、语调正确, 表达畅晓, 内容丰富, 交际策略恰当等方面的问题。例如, 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 要认真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 如果没有听明白就一定要问清楚, 同时也要掌握请求对方重复或解释的交际用语:Will you repeat it, please?请再说一遍, 好吗?I beg your pardon?请再说一遍。I'm sorry I didn't catch your meaning.Will you say it again?对不起, 我没明白你的意思。您再说一遍吧。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say.我不明白你说什么。I'm sorry I don't follow you.对不起, 我不懂你的话。Will you speak a little more slowly?请说慢一点。Will you slow down a bit?I can't follow you.请再说慢一点吧, 我没明白。Could you be more specific?能否再具体一些。物流英语口语涉及的专业术语比较多, 在工作当中的学习是最有效果的。

2 结语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21世纪最大行业”。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英语职场运用能力,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映秋.国际物流英语的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8, (3) :31~32.

[2]张连亮.企业商务英语阅读技巧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2) :185~186.

国际金融英语 篇8

一、信息技术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从高姿态转变为有亲和力的朋友,降低身价,通过协调、管理、指导和合作的方式,达到教学中的互相交流、互相对话、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愉悦、互相弥补的过程。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互动活动中,让自己完全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到亲切、信任和自信,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新型伙伴关系。教师还得是演员,为了情景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如形象的肢体语言、夸张的表情、抑扬顿挫的声音来带动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在各种场景中不断进行操练,发挥教师后台的引导作用。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的平台,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整合,通过资源共享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降低姿态和身份,融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如在教授elephant, dog, cat, tiger ,duck, chicken这几个动物单词时,可以通过PPT插入不同的动物声音让学生去猜想,学生一听到动物的声音,兴趣很快就来了,所以课堂效果当然非常好,这比传统教学拿着一本教科书和一支粉笔走进课堂,单纯的只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读单词来得更形象和直观,音形意一目了然,通过听觉、视觉为课堂打基础,学生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并领悟知识的涵义。

二、信息技术下,优化课堂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一堂英语课教学一般情况下分为五个步骤:revision、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和homework,我们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整合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例如PEP Book4 Unit6 At a Farm. Part A Let's learn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首先复习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动物简单单词,再转而指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题导入,是新授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环节,而最常用的导入就是通过多媒体简洁清晰的进行呈现。如本课内容一开始就用了图片及动物声音展示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农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大脑神经,满足了学生的视觉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堂倦怠感。接着就是课堂练习和巩固部分了,Listen to the computer. Look at the computer and repeat. 小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而跟着录音听读,他们的发音才能准确到位。跟读方式如果不够新鲜,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力不从心。而运用多媒体,动画跟声音相结合,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带有图片的单词或连线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新课的目的。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整合,为课堂教学环境增色不少,发挥了其独有的魅力。

三、信息技术下,加大信息输入,增加练习的容量

信息技术通过集合各种方式和手段,如形状、声音、光线、颜色等,有效地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体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抽象本质和内在关联,让教师和学生在探讨中突破重、难点。如在教授PEP Book7 Unit6The story of rain. Part B Let’s learn中出现的单词 seed 、soil、sprout 、plant和句子First ,we have the seed.如果只是通过卡片展示这些单词和句子,学生一定会感觉索然无味,学习的热情也会随之骤减。但如果能利用信息技术,比方说用一些动画效果展示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全过程,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循序渐进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变化发生的全过程,学生一目了然,也更能正确的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很快就融入到了课堂当中。

信息技术在国际综合英语中的合理有效的运用,有效利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化繁为简,化单调的知识为丰富生动的内容,降低了学习知识的难度,减轻学习压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都能得到一一解决。

四、信息技术下,创设多元学习环境,整合评价激励机制

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价是教师收发作业先批改再给以一定的等级评价,再将作业反馈给学生,学生再翻看评价结果,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习和评价的脱节。然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完全不同,通过采取学生自评、学生集体互评和教师面评这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与短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评学生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实用投影仪把学生的作业先展示出来,叫大家一起来点评。这样给了大家互相学习的机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点评,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这样不仅能通过视觉对比,也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了进步,无形之中教师搭建起了学生与屏幕之间的枢纽。

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日趋明显,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交融,更好地服务了英语交际课堂教学,缩短了学生与外部环境的距离,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更好的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金融专业英语复习 篇9

大家主要复习课后习题及课件上提过的要点,其中第八章是重点章节 名词解释部分(名词解释的答案即课后的matching部分,举例:第7页equity即 ownership in a company)

主要包括:

Financial system, bond

Treasury bill, fiat money

Inflation, discount loan

Chinese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consolidation

P/E ratio, P/B ratio, H-shares

Risk management;

Outstanding loan;Balance of payments

Eurodollar;Time deposit

Dirty float;

Bill of lading,Secondary market,common stock

arbitrage

名词解释考核10个,试卷是分AB卷的并随机抽取,所以大家不要就范围问题纠结了∩-∩

课后的翻译题答案:

第一课

2.共同基金是向大众出售股票的机构,并用由此所得的收益选择购买各种类型的股票或者债券,或者投资组合,或者同时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共同基金的股东接受与投资组合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收益。并且如果投资组合价值升高,股东收益也随之增长;如果投资组合价值降低,股东就会遭受损失 第二课

2.中央银行执行国家所选择的货币政策。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要确定一国的货币形态,即法定货币,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不允许使用这种货币),货币局或是货币联盟。当一国货币确定之后,就涉及到某种形式的标准化货币的发行。标准化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本票,在一定条件下用票据交换货币的承诺。

第四课

1.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独立实施货币政策,履行人行职能,开展银行业务,其决策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公共组织或者任何个人的影响。

第五课

1.通过公开发行上市,上述四家银行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供给机制,规范了信息披露,加强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监测。因此资本市场在建立高效的现代金融企业运行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此外,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A股市场的相继上市也增强了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

第七课

1.更概括地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是确保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即

能够促进国家之间国际收支和货币汇率制度的稳定。基金组织旨在促进经济稳定,防止危机发生;危机发生时帮助解决危机;推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基金组织行使三项主要职能——监督,技术支持和借款。第八课

2.回购协议,金融机构或大公司从银行购买国库券,并同意在将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包括利息,再卖回给银行。

第九课

1.在使用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走强,越来越有价值,那么汇率就降低,这说明该国货币升值了;相反,如果外币走强,汇率增大,则说明该国货币贬值了。

2.固定汇率经常用来稳定货币的价值。这有利于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尤其有利于对外贸易在GDP中所占份额较大的小国经济的发展。第十一课

2.从出口商的利益考虑,即期付款交单比见票后付款交单更有利,而付款交单比承兑交单更有利。在实际贸易中,选择托收付款应慎重。通常在进口商财力雄厚的情况下,或是出口商为了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促销,再或者是交易额很小的情况下才使用托收。除此之外,一般应选择信用证。

第十二课

1.货币市场交易没有特定的特点。相反,交易商们通常会通过电话安排买卖活动,因此交易过程实现了电子化。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货币市场证券通常有一个非常灵活的二级市场。活跃的二级市场使货币市场上的交易证券成为了一种非常灵活的金融工具,可以满足短期融资的需求。

第十四课

2.场外交易衍生产品是买卖双方之间直接私下协商和买卖的衍生产品合约,不通过交易所或者其他金融中介。诸如掉期合约,远期利率合约,奇异期权合约几乎都是以这种方式交易的。场外交易数量巨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美国2005年全国未清偿交易总量达到298万亿美元。

第十五课

1.保险的运作机制是保险人可以向处于相同情况下的一组投保人收取保险费,而在任何一年内,并非所有的投保人都会遭受损失。保险人会将这些保险费聚集起来,用来赔偿投保人的损失。这样一来,损失就由所有投保人共同承担,而非仅仅落在个别不幸的投保人身上。

翻译的时候注意:不要求大家一字不差按照上述版本翻译,语意通顺,表述清楚,关键词翻译出即可得全分,而且有的翻译不是摘自全部,而是从课后一题中截取部分,所以大家得审清题目

计算题:

1.考察公司绩效短期测评指标,譬如ROCE,EPS,P/E的计算以及股价估值模型;

2.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

3.货币的时间价值

4.根据即期汇率,及贴水,升水,计算远期汇率。

国际金融英语 篇10

国际商法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及国际贸易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国际商法对于高职高专应用外语学科的国际贸易和商务专业的学习者而言, 是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法学课程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的加速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以及它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惯例的接轨, 学习和掌握国际商法, 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将益显重要。而该课程的设置及组织形式也有待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及国际贸易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英语会话、翻译、写作技能和能力, 熟悉国际商务环境, 能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人才。在涉外商务活动中, 可能会接触到许多国际商事活动的规则, 而要了解这一规则, 基本的国际商法知识非常的必要。对于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能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英语基础知识, 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该课程基础性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 构筑国际商法知识的基本框架, 从而为继续深入学习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 起到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作用。另一方面, 国际商法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直接服务于我国对外经贸的立法、司法以及行政执法的实践,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 也应通过实践,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国际商法课程现状

国际商法课程目前多数教学仍然停留在:重概念法条、轻实践应用;教师单一讲授, 师生互动少。基本法条枯燥乏味, 印象不深, 遇到实际的法律问题无从下手。学生应用能力比较薄弱。这与我们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有关联, 也与我们的教材, 师资以及学生准备有很大的关联。对于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学好这样一门法学课程, 更是显得十分的困难。

笔者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06级的商务英语及国贸英语方向的100名学生展开了一个关于国际商法课程的问卷调查。由于时间的仓促, 问卷设计未免有所缺憾, 但是问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目前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态度以及该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选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在校生的水平, 95%的国际商法课程都是用中文教材, 中文讲授。学生获取的知识比较单一。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05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了英文教材, 05级国际贸易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了中文教材, 调查显示无论是纯英文教材还是纯中文教材都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教材过难, 实践性不强。

针对“对于你所在的专业及知识水平而言, 国际商法教材应采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 100名学生中96%的学生认为应该选用中英对照的教材。纯英文的教材语言上有一定的难度, 纯中文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太深, 难度过大, 而且不利于他们加强语言方面的学习。

2. 课堂组织

目前许多高校的课堂组织形式都是单一的教师授课为主, 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难调动。41%的学生表示对授课形式比较不满意。针对“你觉得国际商法课程理想的授课形式是怎样的?”这一问题 (可以多选) , 18%的学生认为应以教师讲课为主, 35%的学生认为应以学生主动为主, 教师引导, 87%认为需有丰富的案例分析, 83%认为应有实践活动和课外练习。而目前的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是主要形式, 实践活动很少。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而针对“国际商法授课教师应以哪种语言讲课为主?”这一问题, 96%的学生倾向于中英结合, 3%选中文, 1%选英文。这反映了学生想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加强语言学习的愿望, 但是囿于自身水平的限制, 所以更多的倾向于中英结合的方式。

3. 师资配备

目前高校中懂法律又懂英语的双师型人才比较紧缺。能够胜任国际商法的授课老师多数以中文授课, 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语言技能的需求。而英语专业的教师, 多数是语言上精通, 而法律知识比较欠缺。99%的学生针对“你觉得讲授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应配备怎样的师资?”这一问题, 选择的是法律英语双师型人才, 1%的学生选择“法律专业人才, 英文不会没关系”。这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实际需求。

三、改革目的及必要性

80%的学生选择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专业需要, 97%想学点知识, 3%是为了凑学分。68%选修该课程之前了解一点国际商法涉及的内容, 31%不了解, 1%表示非常了解。针对“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能掌握授课内容的百分之多少?”这一问题, 31%学生选择掌握了60%, 60%的学生选择掌握了30%, 5%学生选择掌握了5%, 4%选择掌握了80%, 0人选择掌握了100%。“经过国际商法课程的学习是否对于你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工作有所帮助?”这一问题, 73%认为有很大的帮助, 22%认为很少, 5%认为没什么帮助。

四、国际商法课程改革设想

从上述数据可以表明我们目前的国际商法课程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为了弥补目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实用的技能, 为了真正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即“基础理论适度够用, 加强实践环节”, 必须从课程组织设置到教师配备, 教材准备等各环节都应有一些配套的改革。既要深入浅出的讲解国际商法的一些概念和相关法规, 又要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 培养一些实用技能。

教材选用:选择适用于英语专业的英文教材, 但是需得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学生普遍认为法律知识欠缺, 读懂英文的难度较大, 应选择英文难度较低的, 或者辅以中文的对照, 加强他们的理解。并且应配备比较丰富的案例, 提高学生的兴趣。为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实践技能的特点, 应配备实训类的教材。

法律英语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有相当的难度, 纯英语的教材会让学生觉得比较吃力;但为了让应用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国际商法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加强英语的学习, 掌握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 教材应尽量采用双语的形式, 法律概念法条等应该力求深入浅出, 简单易懂。除了一些概念的中英对照外, 还应配备一些中英文案例, 强化国际商法知识的实际运用。必要时可设置一些翻译练习或术语词汇表满足语言需求, 让学生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同时又加强了语言技能。

师资配备:教师方面应尽量配备具备英语和法律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人才。既避免法律专业老师只注重法律知识的强化, 而忽略学生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的语言需求, 又能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 增加英文技能的培养, 熟悉一些法律的基本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

课堂组织:学生为主, 老师引导, 课本为辅助。最好能有一本比较好的实训类教材, 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 丰富学生的实践, 从实践中加强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在课堂组织上灵活的结合教师授课, 学生讨论, 案例共同探讨, 案例演示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观摩法庭审判, 请专家现身说法等。

五、结语

国际商法课程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 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针对目前的教学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 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改革理念。该课程需从课程设置, 组织, 教材, 师资等各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以期达到我们培养21世纪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彬.黄强.经济法实训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大同.国际商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

[3]肖云南.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徐春林.国际商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平衡调节下一篇:术后疼痛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