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段优化十篇

2024-09-11

二阶段优化 篇1

一、采取模块化教学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离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学生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进行系统化的复习,只能依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块有大有小,所用的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20分钟、10分钟,一堂课中可以有多个小模块,随机灵活,针对性强,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学生成绩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点滴领悟,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强调“平时作业像考试,考试的时候才像做作业”。学生做作业要规范,教师要仔细统计分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共性问题是模块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来源。这几年根据我们的统计,组织了如下小专题:晨昏线、纬线和经线的关系;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农业区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业区位与清洁生产;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辨析;等等。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随时进行分析补充,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当然模块化教学内容始终立足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案例:晨昏线、纬线与经线的关系。第一步,引导学生画出春分日(秋分日)的太阳光照立体图;第二步,观察晨昏圈、经线圈、纬线圈的关系,有哪些交点和切点,每个点的时刻,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等;第三步,观察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这些点上的地理要素变化情况;第四步,观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上述点的地理要素变化情况、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等。

二、精选试题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每年第二轮复习时,网络上的复习资料(试题)很多,兄弟学校的复习资料(试题)也很多。面对如此大量的复习资料,很多教师会感到迷茫。什么试题都给学生做,时间上不允许,随便选择一些,不但会受题目重复的困惑,也确实会因此而错过一些好题目。

我们的对策是,所有资料都由高三年级教师先挑选一遍,同时也做一遍,把真正的好资料(试题)挑选出来,让学生练习。教师在挑选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历年来文综考试的常考考点是试题内容的基本依据。当然,试题的科学性、综合性,设问的逻辑性、合理性等,也是挑选的重要依据。

2014年高考复习时,我们对2009~2013年浙江省文综地理选择题部分考点进行了统计(见下表,表中数字为选择题题号)。

根据以上的统计,我们发现在这5年的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5次)的是人口与城市、天气气候与自然带(注:气候相关知识更多地出现在综合题中)、地球运动;其次是区位因素和环境,出现4次;地形、地质和3S技术出现3次,旅游和工农业活动(注:更多分值出现在综合题中)出现2次;土壤这部分知识出现1次。从分值权重来看,人口与城市、天气气候与自然带、环境、区位因素等占的比重最大,这说明知识点的考查还是比较集中的,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综合题我们统计了2011~2013年的高考题,具体问题列表如下:

根据统计我们发现,从考查内容来看,出现频率高的考点有气候特征、港口区位、产业结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从考查角度来看,常用的考查方式是“成因”分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等。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

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也往往成为我们挑选试题的又一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些题目类型的强化训练,并结合到模块教学的专题练习中,让学生通过相似题型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

各省历年的高考试题是最好的练习题,这是我们挑选试题的最重要渠道。另外,我们特别注重浙江省内的各地级市的模拟卷,这些卷子比较新颖、规范,对高考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质量很高。对省外一些与热点问题结合得比较好又比较新颖的原创题,在精选的基础上我们也会直接使用。地理试卷采用“11+2”的结构,11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试卷。一般情况下,让学生每周做2套地理试题,周末做一套文综试题(政史地合卷)。

三、精析错题 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解题能力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但平时规范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我们对于学生平时的试题练习,都做到有练习就有批改,有批改就有统计。通过这种平时训练,不但从个体角度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也从总体角度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自己答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对于这些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上安排专门的时间精讲、精析。不但要把试题的命题意图讲清楚,也要告诉学生答题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还要分析出学生经常出错的原因所在,以及避免出错的策略。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认真批改每一份答卷,然后对试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出每道题目的平均得分(对于综合题,计算每个设问的平均得分)。然后对答卷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统计,统计出学生答错的原因类型,包括审题错误、原理使用错误、表述错误等。

第二步,做好试卷讲评的准备。通过试卷分析出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哪些内容不需要再花时间讲解,哪些内容还需要花时间补充讲解。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等等。做好试卷讲解的PPT。

第三步,在课堂上进行试卷分析。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设问方式、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等。对容易出错的试题,分析出错的原因,由此纠正学生的错误审题习惯和错误地理思维方式,以及不规范、不科学、不严谨的答题表述。

第四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给学生一些同类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四、规范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现在的地理高考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优秀成绩的取得当然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关,但学生对地理试题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其得分的高低。我们强调的是“会做的题目要100%拿分,不会做的题目能拿1分也好”的理念。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在2014年的高考中,我班文综平均分为242分,其中有一位同学还取得了273分的高分,这就是平时对学生进行答题能力训练取得好效果的佐证。我们结合别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际,总结了选择题和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和思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加以强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经验一: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解题条件。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性条件,思考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从什么角度进行考查的?文字和图像材料给了我们哪些显性和隐性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做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

第二步,适当联想,准确判断选项。结合审题的结果和信息指向,回忆联想相关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比较每个选项的原理表述是不是准确?如果准确,那么是不是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相符?我们强调:基本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就是基本标准,凡是不符合的就排除;凡是材料中没有反映的要排除;另外,可持续发展有关原理是最高准则,不符合的都不能选。

第三步,反思检查,准确涂写。我们要求学生在作出选择之后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选择的理由充分吗?有没有信息没有用上?一般来说信息没有用完的答案可能是错误的,能否举个例子来证明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然后进行合理涂写,涂写要求是5个一组,涂写完后再一题一题地进行答案和涂写选项核对,然后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检查,凡是一行中有两个选项被涂黑的肯定出现了错误,及时改正。

经验二:综合题的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阅读材料,审清题意。先通读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对提供的信息有个总体认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审阅材料。要注意每一题中有几个问题,做到有一问必有一答,避免漏答。

第二步,构建答题框架,明确答题思路。明确了考查内容后就可以回忆相关的主干知识,形成答题的框架,结合设问的角度和材料信息理清答题思路。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要点写在最前面,不同的要点要分开表述。至于需要答几点,要根据分数来拟定,一般来说要多拟定一个答案要点。

第三步,结合具体材料,准确表达。有些同学喜欢什么内容都往答题卷上搬,而且所答内容又很抽象,不能做到针对性强,这样答题通常不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我们要求学生:图文材料始终是我们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前因后果必须交代清楚,所用的地理原理是联系“前因”与“后果”的链条,表述必须准确、到位。

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我们平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那么就可以减少无谓的失误。

五、个性化辅导 保证人人过关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实现因材施教,课外辅导是对日常教学的必要补充。我们的个性化辅导包括个性化的作业辅导和心理辅导。

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强,每次考试后学生都会拿试卷让老师分析,在老师分析后还要人人过关。具体内容是让学生说说答错题目的原因所在。如,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想?问题出在哪?是审题问题,还是答题问题?是知识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对于进步不快的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把这一阶段的练习拿出来进行教学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也要求学生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和整理,有必要的话,教师还会专门找相关内容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训练。

此外,到这个时候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万一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出现成绩下滑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千万不能责骂,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放松心情才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阶段优化 篇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了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的有效经济手段[1]。Montgomery[2]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无论碳排放权如何分配, 都可以通过市场的成本效益即每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使边际治理成本等于碳排放权价格, 实现碳排放权的有效配置和预期的环境目标。但在实际的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着交易成本和大量的垄断势力。研究表明[3]在实际的市场中排放权的分配不仅关系着企业之间的公平性, 还影响着排放权市场的成本效益。Rolf Golombek等[4]也证明了不同的分配方式会对排放权市场的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通过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提高环境质量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博弈论是许多经济模型中的重要研究工具, 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排污权分配和交易的研究中, 肖江文[5]等分析了不同生产成本和减排成本下的排污权均衡交易量以及其对市场效益的影响。刘妍[6]建立了一个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引入处罚和奖励机制来改进排污权的均衡分配量。陈艳萍[7]则通过演化博弈来解决在排污权分配过程中存在强势和弱势不公平的问题。国外文献中, Helm[8]建立了一个阶段博弈模型, 分别讨论了在碳排放权交易和不交易的环境下, 每个国家以非合作的方式决定本国的碳排放分配量, 发现越注重环境质量的国家会选择越少分配量。Amato等[9]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合作集中决策和非合作的分散决策的两种分配机制, 讨论了两种分配机制下的排放权市场的均衡价格、碳排放权的分配限额和社会总福利。Mackenzie[10]从两个国家先后决策和同时决策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家的总量控制对排放权价格、排放量以及企业策略行为的影响, 并设计了在先后决策模式下的先动激励机制。

上述的文献主要是研究每个国家对本国内单个企业碳排放权的分配, 涉及国家之间的博弈以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一主一从博弈模型, 没有考虑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决策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而且在大多数文献中[11], 讨论的都是同一种产品的产量古诺均衡。而本文考虑的是一个国家内多个企业生产不同产品的情形, 将碳排放权分配与产品市场的价格竞争相结合。分别建立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一主两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 然后将两者组成二阶段博弈模型, 研究最优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最后, 通过数据仿真分析环境污染程度、企业的减排技术对在均衡条件下的企业效益、政府决策偏好和社会公平指标的影响。

1 基本模型

1.1 模型假设

一个国家有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1和企业2, 企业i (i=1, 2) 生产产品i (i=1, 2) , 两种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互补性。具体假设如下:

(1) 产品1、2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 两企业的产量分别为q1和q2, 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为ci。企业i (i=1, 2) 产量为q1时会产生λqi的二氧化碳气体。λ为单位产品产量对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 国家会向企业1、2免费分配的允许碳排放量, 其中允许碳排放量称为碳排放权。

(3) 企业也可以通过减排技术处理一部分污染气体ai。θi表示企业的减排成本系数, 减排成本hi (ai) =0.5θiai2, θi越小表示企业的减排技术越强。

(4) 如果处理后有多余的排放权的企业可以以价格pt卖掉的排放权获取利润, 如果减排后的企业仍旧超标排放就需要向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排放权, 而碳交易市场只有企业1、2两个代表性企业参与交易。

(5) 假设在均衡条件下两企业最终排放量总和与国家的免费分配总量相等。均衡条件为:。国家的环境损害关于总排放量的函数为, d表示单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1.2 一主两从Stackelberg博弈———政府和企业之间博弈

政府确定每一个企业的碳排放量限制, 将一定数量的碳权分配给企业。企业根据所得的碳权数量确定减排量和产品价格, 因此企业的减排量决策会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排放出的污染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会影响到政府对碳权分配的决策, 包括总量限制和两企业的比例分配。该问题可以描述为一个政府和两个企业之间的一主两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政府:在该博弈中, 政府先行动, 作为博弈的领导者。根据社会效益W最优, 确定预分配给两个企业的总碳排放权分配量, 分配给企业1的比例为φ, 则有, 政府事先知道企业对其做出的每一个决策的反应函数。

企业:在政府排放权初始分配量给定的情况下, 两个企业分别根据自己的利益函数∏i (i=1, 2) 确定减排量ai。

两企业的利益函数:

1.3 差异Bertrand博弈———两个企业之间博弈

从上述设定可以得出, 每个企业和政府博弈时候的决策变量是减排量ai。

但同时两个企业之间在商品市场中还存在着基于Bertrand模型的价格竞争, 与一般的Bertrand模型不同的是假设两企业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 这样更能接近实际市场。两种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d1为产品2对产品1的替代程度, d2为产品1对产品2的替代程度, 可理解为产品i (i=1, 2) 的价格发生单位变化量使产品j (j=2, 1) 需求量发生的变化量。b1, b2分别表示两种产品产量对各自价格的敏感程度, b1>d1, b2>d2而且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1, c2。

将 (3) 、 (4) 式代入 (2) , 则两企业的利益函数为:

2 二阶段博弈的碳排放权分配模型

将上面的两个博弈模型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二阶段博弈。博弈第一阶段:企业根据Bertrand确定商品的均衡价格, 同时在Stackelberg中决定各自的减排量。博弈第二阶段:政府在Stackelberg中决定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权分配量。

2.1 阶段一———企业的决策

2.1.1 Bertrand均衡价格

对企业的利益函数关于商品价格求导得到两企业产品的价格反应函数为:

均衡解为:

2.1.2 企业的减排量

对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逆向递推, 对 (5) 、 (6) 式分别关于减排量a1、a2求导得:

(9) 式为边际减排成本, 当每个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和碳价相等时, 就能实现排放权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因为在均衡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供求平衡:

将 (7) 、 (8) 式代入 (3) 、 (4) 式可得到均衡产量:

将 (9) 、 (11) 和 (12) 代入 (10) 式得到排放权分配量和碳价的关系式:

其中,

如图1所示, 价格函数1、2为碳排放权分配量和碳价的关系函数图。图中企业1、2的均衡减排量所示的直线为碳价和企业减排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从图1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碳价会随着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权的增多而变小, 也会导致产品价格变小。在均衡条件下, 减排技术较强的国家的减排会较多一些。企业的均衡减排量会随着碳价的上升而增加。假设企业1的减排技术比企业2的要强一些 (θ1<θ2) , 碳价为p1时, 企业1、2的均衡减排量为a11、a21, 碳价为p2时, 企业1、2的均衡减排量为a12、a22。碳价相等时, 企业2的减排量比企业1多, a21>a11、a22>a12;对于每一个企业, 当碳价上升时, 其减排量会增加, a12>a11、a22>a21。

(2) 在所分配的排放权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两个企业的减排技术发生变化时, 碳价会变化。当变大时, 价格函数1变为价格函数2。当分配量足够大时碳价会比原来高, 因为减排技术的提高, 会使碳价随总分配量的增大而减少的较缓慢, 当总分配量足够大时, 其碳价就会比不提高减排技术时候的碳价要高。

如图1所示总分配量e的对应关系从M1变到M2;当分配量足够小时, 企业减排技术增强后的碳价会比原来低, 可以解释为企业减排技术的提高会使得减排量增加, 使得排放权需求减小碳价变小。

2.2 阶段二———政府的决策

2.2.1 不考虑公平的碳排放权分配量

政府的决策变量为分配给两个企业的碳排放权的总量和企业1的所占分配比例φ, 则政府的决策可以表示如下:

联立式 (13) 和式 (15) 可得和pt。

2.2.2 考虑公平的碳排放权分配

从式 (14) 可看出政府的决策只能得出总分配量, 市场的配置作用使分配比例不会对总社会效益产生影响, 对不同的企业有不一样的影响。减排技术强的企业在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势力就会很强, 其有可能通过提高碳价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另一个企业就会因为减排技术比较弱, 被迫要支付较大的碳交易成本。此时政府就要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为了反垄断就会将更多的碳排放权分配给减排技术较弱的企业而兼顾弱势企业的利益来保证各企业之间的公平性, 在此引入公平因素。假设按照产量分配的方式是很多企业能接受的比较公平的方式。企业获得免费排放权越接近其按产量分配的排放权数量, 就说明越公平。将政府关于分配比例φ的决策表示为:

3 实例数据分析

假设在上述模型中A1=A2=50, b1=b2=10, d1=5, d2=4, c1=c2=1, λ=0.1。表1-5分别表示了碳排放权的均衡分配量和碳价、产品的均衡价格、均衡减排量、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公平性在上述初始条件下的数据仿真结果。

3.1 在表1中当环境污染系数d越大时, pt越大, 越小。随着企业排放技术的提高, θi (i=1, 2) 变小, 总分配量会减少, 碳价会上升。因为当排放出的单位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加重时, 政府自然就会减少给予企业的排放权分配量, 使得碳价上升。减排技术的发展会促进总的排放量的减少, 环境水平的提高。

3.2 如表2, 当环境污染程度加重时, 两种商品的均衡价格都会有略小的增加。而企业的减排技术的增强会使得商品价格提高。因为碳价增长时, 企业购买 (销售) 排放权的成本 (收益) 就会减小 (增大) 。为了剩余更多的碳排放权, 企业可以相对的减少生产商品而减少排放量, 就会使商品市场需求量增加。

3.3 减排技术比较强的企业也可以增大减排量来获得更多的剩余排放权用于交易, 如表3中的企业1, 会随着减排技术的增强而增加排放量。相反的企业2因为减排技术变弱, 减排成本可能会大于碳交易收益而减少减排。表3中假设主要是为了易于计算。

3.4 表4分析了不同减排技术下、两个企业在不同的分配比例下的经济效益变化情况。这里假设环境污染程度是一定的, , pt=1.93, p1*=3.91, p2*=4.07。随着分配给企业1的排放权的增多, 其利益会增加, 但是总利益∏≈162.65是不变的。

3.5 表5显示了在不同分配比例下两个企业的整体不公平性。如果政府分配更多的排放权给技术较弱的企业, 整体社会公平就会越强。当企业1的技术增强时, 其中最公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9, 0.7, 0.7, 0.7, 0.7, 0.3和通过优化条件计算出来的最优分配比例φ*非常接近。

4 结束语

本文以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两个企业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政府起主导作用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以及商品市场中两企业之间的差异Bertrand模型。采用二阶段博弈过程研究碳排放权的最优分配机制, 在博弈第一阶段两个企业决定减排量和商品价格, 第二阶段政府决定排放权总分配量和分配比例。研究证明: (1) 政府提供给两个企业的总排放权分配量减少时, 会引起碳价的上升, 商品价格上升, 企业减排量增多, 减排技术较强的企业减排的更多一些。 (2) 当整体减排技术提高时, 均衡分配量会减少、碳价会上升。但是如果保持分配量不变时, 减排技术增强会使排放权需求量下降、碳价下跌。企业减排技术的提高, 会促进经济利益的提高, 在最公平的条件下, 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量变多。 (3) 环境污染程度加重时, 政府会通过调整分配量提高碳价, 来促使企业增大减排量, 减少商品产量。为了避免一些减排技术比较强的企业在碳交易市场处于垄断的地位而蓄意提高碳价从而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正常作用, 政府就会通过比例调控来改善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摘要:建立了政府和两企业之间的一主两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企业之间的差异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 将两者结合成一个二阶段博弈模型。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以及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证明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通过每个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均等化实现排放权最终的优化配置, 而政府通过确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比例实现社会的公平性。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了环境污染程度、企业的减排技术对在均衡条件下的企业效益、政府决策偏好和社会公平性的影响。

二阶段优化 篇3

一、采取模块化教学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离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学生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进行系统化的复习,只能依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块有大有小,所用的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20分钟、10分钟,一堂课中可以有多个小模块,随机灵活,针对性强,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学生成绩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点滴领悟,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强调“平时作业像考试,考试的时候才像做作业”。学生做作业要规范,教师要仔细统计分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共性问题是模块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来源。这几年根据我们的统计,组织了如下小专题:晨昏线、纬线和经线的关系;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农业区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业区位与清洁生产;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辨析;等等。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随时进行分析补充,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当然模块化教学内容始终立足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案例:晨昏线、纬线与经线的关系。第一步,引导学生画出春分日(秋分日)的太阳光照立体图;第二步,观察晨昏圈、经线圈、纬线圈的关系,有哪些交点和切点,每个点的时刻,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等;第三步,观察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这些点上的地理要素变化情况;第四步,观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上述点的地理要素变化情况、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等。

二、精选试题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每年第二轮复习时,网络上的复习资料(试题)很多,兄弟学校的复习资料(试题)也很多。面对如此大量的复习资料,很多教师会感到迷茫。什么试题都给学生做,时间上不允许,随便选择一些,不但会受题目重复的困惑,也确实会因此而错过一些好题目。

我们的对策是,所有资料都由高三年级教师先挑选一遍,同时也做一遍,把真正的好资料(试题)挑选出来,让学生练习。教师在挑选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历年来文综考试的常考考点是试题内容的基本依据。当然,试题的科学性、综合性,设问的逻辑性、合理性等,也是挑选的重要依据。

2014年高考复习时,我们对2009~2013年浙江省文综地理选择题部分考点进行了统计(见下表,表中数字为选择题题号)。

根据以上的统计,我们发现在这5年的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5次)的是人口与城市、天气气候与自然带(注:气候相关知识更多地出现在综合题中)、地球运动;其次是区位因素和环境,出现4次;地形、地质和3S技术出现3次,旅游和工农业活动(注:更多分值出现在综合题中)出现2次;土壤这部分知识出现1次。从分值权重来看,人口与城市、天气气候与自然带、环境、区位因素等占的比重最大,这说明知识点的考查还是比较集中的,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综合题我们统计了2011~2013年的高考题,具体问题列表如下:

根据统计我们发现,从考查内容来看,出现频率高的考点有气候特征、港口区位、产业结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从考查角度来看,常用的考查方式是“成因”分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等。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

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也往往成为我们挑选试题的又一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些题目类型的强化训练,并结合到模块教学的专题练习中,让学生通过相似题型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

各省历年的高考试题是最好的练习题,这是我们挑选试题的最重要渠道。另外,我们特别注重浙江省内的各地级市的模拟卷,这些卷子比较新颖、规范,对高考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质量很高。对省外一些与热点问题结合得比较好又比较新颖的原创题,在精选的基础上我们也会直接使用。地理试卷采用“11+2”的结构,11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试卷。一般情况下,让学生每周做2套地理试题,周末做一套文综试题(政史地合卷)。

三、精析错题 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解题能力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但平时规范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我们对于学生平时的试题练习,都做到有练习就有批改,有批改就有统计。通过这种平时训练,不但从个体角度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也从总体角度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自己答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对于这些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上安排专门的时间精讲、精析。不但要把试题的命题意图讲清楚,也要告诉学生答题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还要分析出学生经常出错的原因所在,以及避免出错的策略。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认真批改每一份答卷,然后对试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出每道题目的平均得分(对于综合题,计算每个设问的平均得分)。然后对答卷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统计,统计出学生答错的原因类型,包括审题错误、原理使用错误、表述错误等。

第二步,做好试卷讲评的准备。通过试卷分析出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哪些内容不需要再花时间讲解,哪些内容还需要花时间补充讲解。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等等。做好试卷讲解的PPT。endprint

第三步,在课堂上进行试卷分析。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设问方式、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等。对容易出错的试题,分析出错的原因,由此纠正学生的错误审题习惯和错误地理思维方式,以及不规范、不科学、不严谨的答题表述。

第四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给学生一些同类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四、规范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现在的地理高考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优秀成绩的取得当然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关,但学生对地理试题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其得分的高低。我们强调的是“会做的题目要100%拿分,不会做的题目能拿1分也好”的理念。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非常注重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在2014年的高考中,我班文综平均分为242分,其中有一位同学还取得了273分的高分,这就是平时对学生进行答题能力训练取得好效果的佐证。我们结合别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际,总结了选择题和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和思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加以强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经验一: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解题条件。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性条件,思考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从什么角度进行考查的?文字和图像材料给了我们哪些显性和隐性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做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

第二步,适当联想,准确判断选项。结合审题的结果和信息指向,回忆联想相关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比较每个选项的原理表述是不是准确?如果准确,那么是不是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相符?我们强调:基本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就是基本标准,凡是不符合的就排除;凡是材料中没有反映的要排除;另外,可持续发展有关原理是最高准则,不符合的都不能选。

第三步,反思检查,准确涂写。我们要求学生在作出选择之后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选择的理由充分吗?有没有信息没有用上?一般来说信息没有用完的答案可能是错误的,能否举个例子来证明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然后进行合理涂写,涂写要求是5个一组,涂写完后再一题一题地进行答案和涂写选项核对,然后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检查,凡是一行中有两个选项被涂黑的肯定出现了错误,及时改正。

经验二:综合题的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阅读材料,审清题意。先通读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对提供的信息有个总体认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审阅材料。要注意每一题中有几个问题,做到有一问必有一答,避免漏答。

第二步,构建答题框架,明确答题思路。明确了考查内容后就可以回忆相关的主干知识,形成答题的框架,结合设问的角度和材料信息理清答题思路。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要点写在最前面,不同的要点要分开表述。至于需要答几点,要根据分数来拟定,一般来说要多拟定一个答案要点。

第三步,结合具体材料,准确表达。有些同学喜欢什么内容都往答题卷上搬,而且所答内容又很抽象,不能做到针对性强,这样答题通常不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我们要求学生:图文材料始终是我们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前因后果必须交代清楚,所用的地理原理是联系“前因”与“后果”的链条,表述必须准确、到位。

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我们平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那么就可以减少无谓的失误。

五、个性化辅导 保证人人过关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实现因材施教,课外辅导是对日常教学的必要补充。我们的个性化辅导包括个性化的作业辅导和心理辅导。

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强,每次考试后学生都会拿试卷让老师分析,在老师分析后还要人人过关。具体内容是让学生说说答错题目的原因所在。如,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想?问题出在哪?是审题问题,还是答题问题?是知识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对于进步不快的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把这一阶段的练习拿出来进行教学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也要求学生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和整理,有必要的话,教师还会专门找相关内容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训练。

此外,到这个时候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万一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出现成绩下滑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千万不能责骂,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放松心情才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阶段优化 篇4

2003年7月11日丰田镇党委召开了党、政、人大班子成员参加的班子会议,会上集中学习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关于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的相关材料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教活动的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丰田镇“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实施方案》。7月17日丰田镇召开了由各村、各机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工作动员大会会上认真学习了优化环境的相关文件,对学教活动进行了部署要求各村各单位联席会议召集人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各村、各机关单位要立即掀起学教活动的热潮,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向郑培民同志学习读本》、市委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在第2阶段的学教过程中,我镇安排了3周时间进行了集中学习,副科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4天,一般干部3天,基层干部集中学习2天。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举办培训班、中心组读书会等多种形式使全镇101名干部受到教育取得初步效果,通过在全镇上下广泛的宣传现在全镇已兴起“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的热潮。

在此阶段我镇将学教活动与当前兴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新高潮结合起来与当前兴起的贯彻胡锦涛总书记“

二阶段优化 篇5

本刊讯2014年9月24日,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宣布,中资财团战略投资的第二阶段资金已全部到位,总计8.75亿美元。

今年2月,普洛斯与以厚朴投资牵头包括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投资机构组成的投资财团签署了高达2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协议。第一阶段的16亿美元资金已于2014年6月到位。在第二阶段资金到位之后,中国投资者财团共持有普洛斯中国33.8%的股份。中国投资者财团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银国际基建基金(隶属于中银国际)、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博裕资本、厚朴二期基金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和投资机构。

与中资财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之后,普洛斯已通过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储股份”)、中外运、中粮集团、中国银行、金杯汽车、广东粤海控股等领先的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其作为顶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地位。

二阶段优化 篇6

一、学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预算管理能够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以及职责,对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能够有利于保证全校总目标的实现,学校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能够实现内部控制,进一步推动制度化管理。学校预算管理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预算管理通过预算方式对学校资金进行一定的使用、管理等多方面,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同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学校预算管理进行一定的监督和考核,进而保证了学校的发展;预算管理对各部门的预算情况进行一定的考核,通过利用标准的指标进行评价,进行相应的奖惩,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校稳定的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学校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对预算编制的不重视,没有把预算管理运用到学校资金使用上,对整体的预算管理观念认识不到位。正是由于学校中的领导对预算管理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人员由于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能调动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导致了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缺乏预算管理制度

在我国学校预算管理中,应当有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实行与控制,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学校中,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也就导致机构的不健全。在学校中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就形成了预算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进而没有制度保证,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预算管理都是由财务部门来进行管理,预算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从而就不能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

(三)预算考评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学校中由于预算考评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定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而不能调动学校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考评制度的不健全,学校对预算情况缺乏一定的分析与评价,缺乏了完善的预算评价体系,进而导致了各部门对工作的不积极,对预算的绩效缺乏一定的认识。

三、现阶段我国学校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重视预算管理

在现阶段中,要充分正确认识我国学校预算管理的作用,加强对学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地位,能够使得预算管理成为长期发展的目标。要让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对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全程化,不仅要重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而且还要重视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能够将学校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使得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能够保证教学、教研等活动顺利的开展,同时学校还要树立预算管理思想,进一步重视预算管理。

(二)加大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在我国学校预算管理中,需要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才能进一步的发挥出预算管理在我国学校中的作用。首先要求学校中的领导进行观念中的改变,要把预算和执行进行结合起来;预算要严格执行,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各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达到限制的要求,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执行;最后需要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够确保学校资金合理的使用,充分发挥出预算执行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三)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评价

在现阶段我国学校预算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要想有效的保证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正常运行,就必须在规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的基础上,并且建立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分析评价建立在真实的预算执行结果上,不仅客观公正,而且还要实事求是,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开支和节约,进一步调动合理使用资金的积极性。还要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一定的考核,将考评结果和责任人进行业绩评价,对此调动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全面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四)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在现阶段我国学校预算管理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在我国大多数学校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增量预算法,虽然这种方法编制较为简单,缺点比较明显,不能合理的利用预算资金。零基预算法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首先要提出具体的任务,然后再根据具体任务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具体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资金,这种编制方法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资金,进而发挥出各部门的积极性,参与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以及整个学校的运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预算管理也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是保证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再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我国学校要重视预算管理、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评价以及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强调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我国学校中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校面临着发展教育与资金支持之间的矛盾,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现状,必须发挥出我国学校预算管理的作用。学校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以及整个学校的运行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也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是保证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学校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预算管理必须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发挥出学校预算管理的作用以及价值。

关键词:现阶段,预算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许江波,李春龙.中国学校预算管理现状调查及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5)

[2]王明吉.我国学校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32)

[3]王东风,白梅,邓际洪.我国学校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析[J].华章,2013(27)

[4]张海燕.浅析我国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J].北方经贸,2012(08)

二阶段优化 篇7

价值工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对象的最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它是通过集体协作、功能分析、技术创新、价值提高等一系列组织活动实现的。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在满足业主功能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的条件下,不同的建设方案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不同的。如何使建设项目以最低周期成本,实现可靠功能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而价值工程是一种把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因此它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Value)、功能(Function)和成本(Cost)三个基本要素,基本公式为:价值=功能/成本。

根据上面等式,下面几种途径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1)成本不变,功能提高;

(2)降低成本,功能不变;

(3)成本降低,功能提高;

(4)成本稍微增加,功能显著提高;

(5)成本显著降低,功能稍微降低。

一般来说,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在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统计资料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约占40%,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约占20%,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占20%。因此,设计阶段的优化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2 方案设计阶段的优化

建筑基础不但影响着上部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而且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施工进度、施工组织设计和劳动强度。在基础方案优化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地基(或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的承载力要求;基础整体沉降量和沉降差的合理性;对周围环境(居民、道路、建筑物等)的影响;造价;工期;劳动力强度等因素对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案例:某住宅楼,拆除原有两栋楼后原址新建一栋高层,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一层,建筑高度99.98m,主楼正投影面积1100m2,L型裙房正投影面积660m2,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工期30个月。地下水位稳定埋深-10.4~-11.0m,属孔隙潜水类型。勘察设计研究院综合判定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的类型主要考虑摩擦桩持力土层至粉质粘土:浅灰色、灰黄色,硬塑,fak=200KPa,端承桩主要到持力土层中粗砂,fak=280KPa,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9000KN。建设单位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公开招标选择勘察、设计单位。但是该项目有几个比较特殊的特点:

(1)由于是拆除后新建住宅楼,存在47户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与拆迁户达成的一致,自拆迁开始至拆迁户住进新楼止,每月每户补助住房补贴1600元;

(2)施工现场周围西、北面临街,红线距离5m,东、南面有住宅楼,间距均10m;临近施工场地东南角有一80个停车位大小的停车场,车位每个每月230元;

(3)施工现场位于城区闹市住宅区,夜间施工每周限两晚上。

为保证设计更好的符合现场情况,方便施工单位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指挥部决定在设计阶段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因此指挥部实施了一系列工作,在基础设计选型过程中,通过价值工程的应用,选择最优的基础类型。

2.1 功能定义和评价

功能定义就是将价值工程对象的作用或效用做出准确的解剖分析,其描述应体现功能的本质,限定功能的内容。把工程基础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功能分析对象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它可以有以下5种功能:

(1)满足承载力要求;(2)对未来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影响;(3)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施工工期;(5)施工安全性。

这五种功能对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要确定其相对重要性系数。确定相对重要性系数有多种方法,本工程采用专家打分加权平均确定各自相对重要系数。指挥部邀请勘察、设计、施工等另外三家单位的资深专家进行打分,五项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勘察、施工单位各派出3人,设计5人,建设单4人,各项分数取平均值作为其单位的评定分数,将设计单位意见放在首位,设计、建设、勘察、施工单位的权重分别为0.5、0.25、0.15、0.10,计算结果见表1。

2.2 方案创造

依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结合设计单位的初步方案,再根据建设单位对投资控制的要求,主要选择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全楼面积大开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覬700,长41米,214根;(2)全楼面积大开挖+预制管静力压桩覬600,长度45米,275根;(3)主楼、裙楼分开开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覬700,长41米,214根;(4)主楼、裙楼分开开挖+主楼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170根+裙楼筏板基础C25,300厚;指挥部主要将这4套方案确定为评价对象。

因施工现场紧促,若采用全楼面积开挖,将造成钢筋堆料场、加工棚和木工加工棚不能放置在基坑周边,只能占用东南角停车场,但是相比主楼先开挖的方案,该方案却能提前3个月竣工,静力压桩还能多提前一个月。同时,泥浆护壁桩能够一次施工完毕,若采用分次开挖,则裙房部分施打9米的空桩,工期能提前一个月,工程费用增加5万。各方案的成本如表2。

2.3 功能评价

在功能定义之后,价值工程人员进一步对功能进行了评价。依据功能要求,对承载力、总平面图布置、周边环境、工期、安全等因素,采用100分制打分法评分。然后计算各方案的总分,最后计算功能评价系数。计算结果详见表3。

2.4 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即要找出实现功能的最合理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做出正确的选择。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评价系数。

方案评价情况如表4所示。

3 在设计阶段的几点建议

本工程在经过价值工程后,设计单位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设计,主楼与裙楼分开施工,在连接处靠近主楼1.5米位置设置后浇带,待主楼主体封顶后再施工裙楼。目前,施工单位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已施工至六层。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是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可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采取一些措施,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二是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执行,公开挑选优秀的设计队伍进行设计;三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建设单位抽调专业人员全程积极参与,能够很好地表达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建议;四是经济上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着重对设计成果进行功能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工程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和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和经济上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分析的阶段。对于拟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周期、工程造价以及在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自1978年开始引入价值工程以来,价值工程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各行各业,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国外价值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建筑业,在我国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建设单位角度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阶段的方案入手,在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的情势下,选择最优的设计施工方案。

关键词:价值工程,建设单位,优化,钻孔灌注桩

参考文献

[1]刘华.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03).

[2]尹贻林.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戴永凯,王素慧.价值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5,(1).

全球化正迈入第二阶段 篇8

传统意识中,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物理的距离和时间上的延迟。但近年,IT业界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领域里已经悄然发生质变。ICT产业的发展,在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去年年末《乔布斯自传》的中英文版发布是同步的,而之前我们接触一本重量级书籍的中文版通常滞后1~2年。而鉴于iPhone 4S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苹果CEO蒂姆·库克最近公开表示,以后将把中国市场放到产品发布的第一梯队。果粉们当然开心,唯一不开心的是中国那么多“黄牛”。

借助苹果的Podcast内容服务,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新年国情咨文,次日中国大批公共知识分子、专家就同步与美国人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与分析。之前,美国总统的每次公开发言,都是公开放在白宫网站上,但终究不太方便。现在,由于苹果手机、iPad的流行,借助其Podcast内容订阅服务,中国互联网用户内容获取就是全自动的。有了这个便利,中国人对获取美国的信息,完全没有了时差与阻隔。

上述这些例子体现技术进步不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并且让沟通的便利性不断增强。现在,国人英文好的越来越多,我们不再依赖官方媒体翻译与解读,就可以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地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判断,直接沟通,通过博客或微博与全球友人一起探讨和分享。

全球化将伴随IT技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全球化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牵头的世界资源生产与商品生产、供销的一体化。表现为欧美发达国家把控世界金融与高端设计,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开采与低成本制造,之后在发达国家的运作下的全世界范围销售,其实主要是返销回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现在全球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标志性的转变是ICT产业支撑的IT世界的全球一体化,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开始突破国界、距离及时差的限制,反过来将进一步加速第一阶段全球化的全球商品市场的运作效率。未来,中国将很快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市场虽然依然巨大,但增量已经很少,甚至不时会遇到紧缩。

全球化第二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全世界真正成为各地同步的统一市场。飞机与轮船虽然可以拉近距离,但却无法消除这些差距,而随着ICT产业的发展,光纤中,三十万公里每秒的光波提供了无距离与时差的高品质沟通成为可能,现在又加上全新发展的应用平台、内容平台配合以优秀的智能终端带来的便利性,这两者的结合具有革命性的效果。这个革命现在才开始发生,不是因为过去的全球光纤资源不足,而是过去沟通的便利性严重不足。

地球村里,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没有时差,不再受地域阻隔,对好商品的需求自然就会有同一化趋势。日本特色手机基本上覆灭,Android手机和iPhone席卷整个曾经非常封闭的日本手机市场。iPhone、Android手机在中国大行其道证明,中国消费者并不买“具有中国特色智能手机”的账。

在第二阶段全球化时代,在先进和便利的IT系统的支撑下,消费自己承受能力之内的全球最好的产品,将是每个消费者的基本消费观。这对广大中国企业来说,预示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各种保护伞都正在消融,出路只有放眼天下。

第二阶段全球化再次对我国的各个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产品和经营创造力方面尽快释放出问鼎天下的潜能,全球市场中才会有我们的一大份,否则就要沦陷。台湾地区是这方面的一个反面例子,当我们唏嘘富士康等一众庞然大物都在做世界大牌的代工厂,别忘记了对于商人来说,谁愿意放着高利润不赚而去赚代工的几个百分点。在我看来,台湾地区的ICT产业整体不成功,已经沦陷在发达国家大牌企业面前俯首称臣多年。当然,我们也看到宏碁、HTC等有追求的企业不甘于代工,但这毕竟是少数。

内地山寨机产业曾经蓬勃发展,甚至冲垮了一批世界手机巨头,但只是过眼云烟。以小米为首的企业又乘着Android开源的东风,在高端智能机领域把山寨模式来了个咸鱼翻身,我认为可以火一时,但终不能长久。

2012年,国际巨擘们都将跟随苹果的觉悟,意识到中国市场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未来将把重心转到这里。中国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不仅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以后对中国本土人才的竞争也将很激烈。虽然奥巴马在1月25日的国情咨文中三番五次呼吁美国企业要把就业机会移回本国,但那是不可能的,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年轻、有活力的人才市场,地球上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地方了。以后,中国市场的竞争将在中外企业间展开,争夺将从同一个学校优秀毕业生开始。

田锋:1977年出生,四川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兴通讯无线综合方案总监,中兴对外无线产品国际论坛发言人。拥有12年行业经验,从事过研发、市场以及销售工作,对通信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拥有一项绿色无线基站相关发明专利。现主要聚焦IT及通讯产业未来热点研究与新无线综合方案研究。

第二阶段小结 篇9

第二阶段工作小结

我园严格按照市县教育局行风评议的统一安排,在第一阶段动员部署的基础上,于7月上旬至今顺利有序转入了自查自纠阶段。现就第二阶段民主评议与自查自纠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周密部署。

为了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幼儿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组长袁慧君园长专门召开了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本阶段的具体工作,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确定为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重点,后又在全园进行了思想再发动,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再教育,使全园参评人员充分认识自查自纠工作的重要性,达到增强自查自纠的自觉性,并就如何做好自查自纠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实事求是地找出并纠正自己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下阶段集中评议和总结整改的前提和基础。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教育行风、教师师德师风的好坏关系到教育的形象,因此幼儿园行风评议领导小组把自查自纠工作是否扎实开展,作为衡量行风评议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采取行评领导小组自查自纠、全体教职工自查自纠、聘请行风监督员、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园工作、教师师德师风、教职工的团队合作、教育质量等重要环节进行自查自纠,在评议上找差距,在“纠”字上下功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

按照行风评议的要求,我园以师德师风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开展了行风评议座谈会活动,并提出作为一名教师应无条件的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内涵以及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美德教育,同时又开展了:(1)“一对照,一检查”活动。要求全体教职工,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

(2)“三查三看”活动。从幼儿园角度,一查是否规范办园,看是否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定办事,程序是否合法;二查园务是否全面公开,看有无主动、全面、准确地公开幼儿园的有关服务信息;三查是否廉洁从教,看有无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有无以各种理由收受或索取各类好处。围绕“三查三看”内容,我们同时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搞好内部排查。幼儿园行风领导小组召开了行风问题排查专题会议,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排查,分别从园务、教务、后勤等部门开始,排查本部门的行风问题,对照“三查三看”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并写出自查自纠书面小结。二是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对我园行风的意见,为下一步整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征集疏理,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主动性不够的现象。

2.家园互动平台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性需进一步探索。

三、边查边纠,取得实效

针对存在的问题,幼儿园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自查过程中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边查边纠的原则,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促进了整改措施的落实,具体措施如下:

1.针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工作欠主动、学习松弛的个别现象,发动全员教师开展个人自查自纠与他评他纠,找不足,抓整改。

2.针对家园互动网络平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管理教师的职责,能及时更新幼儿园网站和班级博客,上传相关信息,积极探索与家长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并形成相关的制度。

二阶段优化 篇10

近年来,中国风电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风电已经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电源[1]。风电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是限制风电大规模并网的主要因素[2]。为消纳风电,系统调度员需要安排更多的传统调频/调峰电源和备用容量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风电渗透率进一步增加,风电大规模并网配备的相应备用容量将会非常可观,这不仅增加了系统调度的难度,更对系统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3]。因此,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如何优化消纳风电、制定备用方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考虑备用容量需求的风电并网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法。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两大类。确定性方法一般在经济调度模型中考虑风电预测误差和最大功率波动来评估实际的备用容量需求,如文献[4-5]均根据负荷和风电的预测误差/波动量来确定最小备用容量。不确定性方法则是在经济调度中通过对风电功率等不确定性量进行建模来确定备用容量需求,如文献[6]采用Beta函数对风电场实时出力进行分布拟合,并利用拟合出的概率密度函数评估风电“过调度”和“欠调度”情况下所需的备用容量;文献[7]将系统备用约束写成随机机会约束的形式,要求备用计划一定概率上满足系统备用容量需求;文献[8]利用风速的Weibull分布得到风功率概率密度函数,进而通过计算风电误差与概率密度函数乘积的积分来确定备用容量。在上述考虑消纳风电的经济调度方法中,确定性方法与不确定性方法均考虑风电全额馈入,通过传统机组备用容量来配合风电消纳。然而,安排火电等传统化石能源机组承担风电备用,不仅降低了这些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性,也增加了系统调度的复杂性[9]。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风电并网的备用容量需求、缓解风电消纳压力,一些学者尝试通过合理弃风来提升风电消纳水平[10],也有学者通过提高风机可控性、改善输出特性来降低备用需求:除了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还可以采用降载运行[11,12]、惯性控制[13]、短时过载控制[14]等有功主动控制策略。有功主动控制是一类使风机能够根据当前天气条件及系统运行工况主动调节有功输出以向系统提供不同时间尺度备用容量的控制策略[15]。通过有功主动控制,风机具备了提供电网友好型接入的技术条件,如双馈风机通过引入上述降载和惯性控制可以提供调频辅助服务[16,17],甚至可以使系统有更好的动态及频率恢复特性[18]。目前,部分国家如丹麦、德国等在风机并网准则中已经明确规定风电场要具备有功控制能力[15,19]。从中可以看出,风机的主动功率控制是未来风电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引入风电有功降载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引入风电降载比来定量描述风电可以提供的备用容量,继而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降载控制的事前、实时两阶段系统备用双层优化模型,用于在风电采用有功控制下制定运行计划和评估备用容量需求。

1 含风电调度模式及风机有功降载实现

1.1 含风电调度模式

传统的风机通常采用MPPT控制并通过风电场进行管理,系统层则通过功率预测估计风电波动范围,进而安排传统机组的出力计划和备用计划[20],如图1左半部分所示为含风电系统调度的传统模式。为了考虑风机的主动功率控制能力,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在系统层加入对风电场出力的控制,在风电场层加入对系统出力命令的响应,如图1右半部分风电可调度模式所示。与传统调度模式相比,在风电可调度模式下,风电场层可以响应系统的调度指令,同时底层的风机可以响应风电场层的控制命令。

1.2 基于降载运行的风机有功调节

在现有控制策略中,风电的惯性控制和变流器过载控制只能维持较短时间,适用于风电对电网的紧急支持,而风电降载运行(De-loading)能够维持较长时间,是实现风电可控/可调度的技术基础[21]。

从原理上看,风机降载运行是指风机采用变桨控制、变流器控制等主动控制手段偏离MPPT功率点运行,使其出力有上调和下调的空间,如图2(a)所示为典型双馈风机的降载控制原理图。图2(b)为一组与图2(a)相对应的双馈风机降载运行曲线,反映不同风速v1,v2,v3下风机捕获功率随转子转速变化的关系;MPPT曲线为各风速下风机最大功率点的连线,其中Pa和Pb分别为风速v1和v2下风机MPPT模式的输出功率。在高风速时,需要通过桨距角控制保证风机不过载,还要保证转子不超速。

通过风机控制,风机降载运行参考点P和MPPT运行点PMPPT在特定风速下满足:

其中K表示降载比参数,其上限值Kmax受风机最大转速、桨距角调节范围以及风速等因素的影响[21],可反映风机的调节能力,Kmax越大意味着风机输出功率调节范围越大。对双馈风机而言,降载运行的最大调节区间约为MPPT模式的10% ~20%[22,23],即Kmax取0.1~0.2。同风机MPPT相对应,也可以画出风机降载运行曲线,如图2(b)的蓝色曲线分别为风机在各风速下保持降载比K1和K2的运行点曲线。

为简化分析,本文在研究中假设:①风电场内所有风机控制性能相同且可以用单一风机等值风电场;②忽略风电场内的风速差异;③本文暂不考虑风电场切机调整备用情况。

1.3 降载运行的备用能力

由上可知,风电降载运行产生的正、负备用容量R+和R-可分别由式(3)和式(4)描述:

式(3)和式(4)表明风机降载所具备的正、负备用总量是一定的,取决于最大降载比Kmax,而风机具备的正、负备用则取决于实际降载比K,K越大则风电持有的正备用容量越大,负备用容量越小,反之,风电持有的负备用容量越大,正备用容量越小。

考虑到预测风速和实际风速的偏差,风电场可通过调节风机的降载比来调节整个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减少风电场实际出力与计划出力的差额。如图2(b)所示,假定实际风速和预测风速分别为v1和v2,在预测风速v2下风机的MPPT功率点为Pa,若风机以K2降载比运行,则相应的风机出力为Pc并持有Pa-Pc的正备用容量。实际风速v1低于v2,风电场将降载比从K2调整为K1,此时风电出力可维持Pc且持有Pb-Pc的正备用容量及Pc-Pd的负备用容量。 由此可见,和传统的MPPT控制相比,风机的降载控制可以提供更为平稳的风机出力。

2 两阶段系统备用双层优化模型

为了评估风机降载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并网及降载控制的事前计划—实时控制两阶段优化模型,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在事前计划(制定备用计划)阶段目标为综合计划成本最小,在实时阶段目标为计划调整最小。

如果在实时阶段考虑一定的风电降载控制,则事前、实时阶段优化问题是相互耦合的,因此两者又可统一为系统备用双层优化问题。为叙述方便,以下先介绍两阶段建模方法再进一步引出双层优化模型。

2.1 事前计划

事前计划阶段以系统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即

式中:Pm(0),Rm+,Rm-分别为事前阶段待确定的第m台机组提供的出力和正、负备用容量,其中m =1,2,…,Ng;Pn(0)为第n个风电场预测出力,其中n=1,2,…,Nw;Rn+和Rn-分别为风电场降载运行持有的正、负备用容量;fm(·)为传统机组二次成本函数;cmR+和cmR-分别为传统机组的正、负备用价格;cnR+和cnR-分别为风电场的正、负备用定价;cnP为风电场风电能量;Kn为在事前阶段预估的风电场降载比;为风电场的MPPT功率预测值。

调度目标函数(式(5))分别包括传统机组成本、传统备用容量成本、风电场发电成本及其提供备用容量成本。现阶段风电参与市场竞价机制尚不成熟,风电定价可采用系统调度与风电商间的协议价[24]。

事前阶段的风电场降载比采用最“保守”估计,即取各实时场景所有降载比的最小值从而为系统安排足够的传统备用容量,即

式中:Kn(s)为风电场n在实时阶段的场景s下的降载比。

事前阶段的约束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约束。

1)传统机组输出功率上下限约束

式中:Pmmax和Pmmin分别为机组m的技术出力上、下限。

2)传统机组爬坡约束

式中:rm+和rm-分别为机组m的向上和向下爬坡速度,本文中取rm+=rm-;D为优化时段间隔,本文取1h。

3)传统机组备用约束

式中:取出力调节裕度和爬坡能力的最小值作为Rm+和Rm-的上限。

4)系统备用约束

式中:RD+和RD-分别为系统正、负备用需求,文中采用3% 的总负荷加上5% 的风电功率来确定[25]。

5)潮流约束

式(16)为直流潮流模型,其中为节点i的负荷(预测值),Bij和θij分别为节点i和j之间的电纳和相角差。

6)支路传输功率约束

式中:Pij为节点i和j之间线路实际传输功率;Pijmax为支路传输功率极限。

2.2 实时控制

实时阶段以系统计划偏差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到Ns个可能的实时阶段场景,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σ(s)为场景s发生的概率,s=1,2,…,Ns;Pn(s)和分别为风电场n在场景s下的实际输出功率和MPPT功率。

从式(18)和式(19)可以看出,实时场景中风电场通过调节Kn(s)可减少风电场出力Pn(s)与计划值Pn(0)间的偏差。

实时阶段约束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约束。

1)传统机组出力约束

2)降载比约束

3)功率平衡约束

2.3 两阶段双层优化模型

显然,事前—实时两阶段的优化模型存在着时间尺度和运行特性的关联耦合,系统备用优化问题实质是一个关联耦合的双层优化模型。在下层模型中,优化的目标是确定风机降载比Kn(s)及传统机组出力Pm(s),使得系统计划偏差最小;在上层模型中,在满足备用需求的前提下确定Pm(0),Rm+,Rm-计划使得总的发电及备用成本最小。上层模型中的降载比通过式(9)取下层模型中各实时场景降载比的最小值以保证更多风电并网,而下层模型中的计划值则来自于上层模型优化结果。

通过引入KKT条件,将原双层优化模型等效转化成单层优化模型,实现原问题解耦[26,27]。完整的推导过程见附录A,单层模型给出如下。

优化目标函数:式(5)。

约束条件如下。

1)原上层约束条件:式(6)—式(17)。

2)下层等效条件(m,n,s)为:

式(23)—式(27)为原下层模型利用KKT条件引入的下层等效约束条件,其中αm,βm,μn,νn,λ 分别为新引入的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这些等效条件包括:①原下层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式(23)和式(24));②拉格朗日函数对梯度等式约束(式(25));③线性互补条件(式(26));④拉格朗日乘子取值条件(式(27))。

上述优化问题中带有线性互补条件,无法直接采用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在此采用AMPL软件及MINOS求解器对问题进行求解,利用AMPL内嵌支持线性互补约束条件的建模功能[28]。

3 算例分析

3.1 算例介绍

采用一个IEEE 6机30节点改进系统来验证本文提出的两阶段系统备用双层优化模型,该系统包括4 个火电机组G1 至G4 和两个风电场W1 和W2,系统网络参数可参考文献[29],系统网络拓扑以及火电机组、风机、负荷数据均在附录B中给出。

为了综合反映实际中风电和负荷波动的影响,在研究中测试了两种反映不同负荷—风电调峰特性的系统工况,如图3(a)和(b)所示:①工况1,风电全天出力存在较明显的反调峰特性;②工况2,风电全天反调峰特性不明显。

本文算例中,实时阶段下的风电场景采用如下的方式产生:①各场景出力满足正态分布;②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取为及5%;③最大误差设为±15%[30]。负荷场景采用如下方式产生:①负荷满足均匀分布;②负荷均值为,波动范围在±3%。为了减少场景数目,在研究中进一步采用文献[31]的场景缩减方法,附录B图B2给出了工况1下的一组风电功率场景生成结果。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载比

在图4(a)和(b)中分别给出了两种工况事前计划阶段的风电降载比Kn的优化结果。同时,为探究风电降载运行状态与其渗透率的关系,在图4(a)和(b)中一并给出了各时段风电渗透率ρ(t)的信息,其定义如下:

从图4中可以看出,风电降载运行状态与其渗透率密切相关,在风电渗透率较高时(大于20% 时段),风电降载运行以增加系统持有较多的正备用容量,降低火电机组的上调备用压力;在风电渗透率较低时(小于20%时段),系统备用压力小,风电保持较低的降载比或MPPT状态,增加并网功率。

3.2.2 优化结果分析

比较了MPPT和降载运行两种控制模式下的优化结果,同时也初步分析了实时阶段风电控制效果,结果分别在附录C和附录D中给出,所得结论如下。

1)可降载运行相比MPPT运行可减少传统机组的备用容量需求,降低传统机组的调峰压力,特别是反调峰情况突出的时段。

2)通过实时阶段调节降载比可减少风电功率偏差,使系统的计划偏差更小。

3.2.3 经济性比较

表1给出了两种控制模式下系统全天总备用容量及成本统计情况,明显可以看出风电可降载运行模式可以降低系统备用需求,缩减总备用成本。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有功调节能力的两阶段系统备用计划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考虑了风电降载运行这一有功功率主动控制功能,重点研究了在风电高渗透率系统中,风电可降载运行较之MPPT运行可以带来潜在效益和输出优化特性。算例结果也证实了:①风电可降载运行模式能够减少传统机组备用需求,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提升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性;②风电降载比可作为调度信号引导风电场合理并网。

上一篇:医院图书馆特色服务下一篇:学科课程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