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探略三篇

2024-09-1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探略 篇1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外语教学的新理念是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外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指导外语教学, 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养成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要努力营造语言环境, 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使学生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同时, 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提高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 使学生能主动地吸收异国文化, 促进对异国语言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 勤于思考, 善于比较, 不断提高驾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能力。

二、充分挖掘教材, 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现行《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 (基础版) 》共四册,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直接或间接体现着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涵, 教师要深入理解, 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文化内容, 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就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涉及到语言中的文化意义、行为中的文化规约、风俗中的文化传统都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解说, 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 能自觉地结合具体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已。例如, 在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 (基础版) 》第一册Eating out一课时应对中西方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作一些介绍:中国人的宴请, 食物越丰盛越能体现主人的盛情, 而英美人不注重食物, 英国人更重礼仪、重地点的排场, 美国人重气氛、重交谈;中国人注重客气, 而在英美两国, 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 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中国人席终宴罢, 可以马上跟主人告别致谢离开, 而英美人吃饱喝足, 一定要在主人客厅呆上一会儿, 或喝茶, 或喝咖啡, 或吃点饼干来填充不太充实的胃, 同时天南地北地聊上一阵了, 然后告别致谢离开。同样在学习第三册Western Festival一课时, 应把中国的重要节日像春节、中秋节与西方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的来历进行比较。对于英语词汇应充分理解和挖掘单词的多重涵义, 尽可能体现其文化特色的一面, 如一位女学生对一美籍男教师发出邀请:“Please come to our bedroom when you are free.”女学生显然是不了解中国大学生的“寝室”并不完全对等于英语的“bedroom”。对中国学生来讲, 寝室既是用来休息, 也是待客的地方。但在英语中, “bedroom”仅指睡觉的房间。又如在外籍教师休息室的门上写着:“Restroom for Foreign Teachers”, 让外籍教师感到纳闷。错误在于望词生义, 不了解“restroom”乃是“toilet”的委婉语。

三、积极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和保证。真实的教学情景不仅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前提, 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 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真实情景或模拟真实的社会语言情景, 将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之中, 置身于英美文化之中,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教学中, 懂得用何语体和语言形式及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可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 (基础版) 》第一册Meeting New People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两课内容进行整合来学习英美国家见面时的问候、交谈。对于英美国家人来说, 因天气多变, 所以与陌生人见面时常谈论天气来打开话题。可设计这么一个情景:假设李华在街上见到一老外想找这老外聊天, 便迎上前去很自然地脱口而出“Fine day, isn't it?”/“Terrible weather, isn't it?”从而打开话匣子。购物时, 教师可以设置这么一个情景:林达到超市想买些礼物去看望生病的同学, 于是她便来到一商店, 服务员走上前来“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很自然展开了对话, 而避免因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完全中国式的英语表达方式:“Hello.Where are you from?/Hello.Do you speak English?”或“Hello.What do you want to buy?”这样的英语让英美人觉得过于生硬。总之, 教师应精心设计, 创设真实的情景,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真实的情景中准确而又灵活地运用英语, 并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尴尬, 产生障碍。

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我国现行职业中专英语教材的编写以话题和任务为主线, 偏重于语言结构、词汇的重复出现和语法讲解、阅读的训练, 较少涉及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方面的引入, 即便有所提及, 也较零碎, 不成系统。为改变这种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的现象, 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能够有机地融合, 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配合现行的教材不断积累、收集文化信息丰富的文章、影视资料, 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关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教材, 供学生阅读。内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专门的文化知识, 特别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学、

历史、地理、宗教、生活方式、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2. 交际中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等。

3. 词语的文化背景, 特别是那些文化内涵丰富的典

故、成语、谚语、惯用语等, 和中国文化有着完全不同联想意义的词语。

4.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触摸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

形成了系统的文化体系后, 编成校本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或开设跨文化交际知识讲座传授于学生。

五、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

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涉及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观察事物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评判, 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阅读这些涵盖大量“文化点”的文学作品, 学生能直观地感受英美文化的气息, 逐渐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帮助学生对比、归纳中西文化差异意识。影视作品更直接、生动、形象地体现文化信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研究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绝妙素材, 其中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电影《豪门恩怨》中老板对雇员说:“你刚来, 你如果还想继续在我公司工作, 进来之前, 请先敲门。”可见美国人对“Knock before you enter.”是十分讲究的。

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 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去, 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真正达到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2].朱永涛.中国人看美国价值观.199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研讨会”讲座.

[3].俎媛媛.寻找语言背后的文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8) .

[4].蒋杰.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9) .

跨文化交际教学探略 篇2

关键词:交际障碍 教学理念 文化差异 情景教学 校本课程 文学影视

某学校领导向教职员工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Ladies and gentlemen,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Miss Brown.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话音刚落,旁边的美国女教师却一脸难堪。因美国女教师对pretty和good两个主观用语感到不知所措。再如,有一对中外通婚的夫妇,丈夫是美国人,妻子是中国人,岳母不远万里从中国到美国照看孙儿,不料生病住院,需要换血,美国女婿对妻子说:“我们不能付这笔钱。”妻子听了回答说:“没有钱,把我卖了,也要给我母亲治病。”美国丈夫是否是极端自私的“冷血动物”?唯有弄清英美社会的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可理解美国丈夫的行为。以上的文化差异说明,不了解英美文化,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文化障碍,甚至会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由于历史、信仰、地域、气候、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的学习和交际。根据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现状,为促进教师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实现跨文化交际,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外语教学的新理念是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外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指导外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养成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同时,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吸收异国文化,促进对异国语言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勤于思考,善于比较,不断提高驾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能力。

二、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现行《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基础版)》共四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直接或间接体现着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涵,教师要深入理解,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文化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就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涉及到语言中的文化意义、行为中的文化规约、风俗中的文化传统都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解说,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能自觉地结合具体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已。例如,在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基础版)》第一册Eating out一课时应对中西方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作一些介绍:中国人的宴请,食物越丰盛越能体现主人的盛情,而英美人不注重食物,英国人更重礼仪、重地点的排场,美国人重气氛、重交谈;中国人注重客气,而在英美两国,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中国人席终宴罢,可以马上跟主人告别致谢离开,而英美人吃饱喝足,一定要在主人客厅呆上一会儿,或喝茶,或喝咖啡,或吃点饼干来填充不太充实的胃,同时天南地北地聊上一阵了,然后告别致谢离开。同样在学习第三册Western Festival一课时,应把中国的重要节日像春节、中秋节与西方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的来历进行比较。对于英语词汇应充分理解和挖掘单词的多重涵义,尽可能体现其文化特色的一面,如一位女学生对一美籍男教师发出邀请:“Please come to our bedroom when you are free.”女学生显然是不了解中国大学生的“寝室”并不完全对等于英语的“bedroom”。对中国学生来讲,寝室既是用来休息,也是待客的地方。但在英语中,“bedroom”仅指睡觉的房间。又如在外籍教师休息室的门上写着:“Restroom for Foreign Teachers”,让外籍教师感到纳闷。错误在于望词生义,不了解“restroom”乃是“toilet”的委婉语。

三、积极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和保证。真实的教学情景不仅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真实情景或模拟真实的社会语言情景,将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之中,置身于英美文化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教学中,懂得用何语体和语言形式及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可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基础版)》第一册Meeting New People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两课内容进行整合来学习英美国家见面时的问候、交谈。对于英美国家人来说,因天气多变,所以与陌生人见面时常谈论天气来打开话题。可设计这么一个情景:假设李华在街上见到一老外想找这老外聊天,便迎上前去很自然地脱口而出“Fine day,isn't it?”/“Terrible weather,isn't it?”从而打开话匣子。购物时,教师可以设置这么一个情景:林达到超市想买些礼物去看望生病的同学,于是她便来到一商店,服务员走上前来“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很自然展开了对话,而避免因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完全中国式的英语表达方式:“Hello. Where are you from?/Hello. Do you speak English?”或“Hello.What do you want to buy?”这样的英语让英美人觉得过于生硬。总之,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真实的情景中准确而又灵活地运用英语,并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尴尬,产生障碍。

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我国现行职业中专英语教材的编写以话题和任务为主线,偏重于语言结构、词汇的重复出现和语法讲解、阅读的训练,较少涉及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方面的引入,即便有所提及,也较零碎,不成系统。为改变这种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的现象,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能够有机地融合,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配合现行的教材不断积累、收集文化信息丰富的文章、影视资料,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关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内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专门的文化知识,特别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宗教、生活方式、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2.交际中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等。

3.词语的文化背景,特别是那些文化内涵丰富的典故、成语、谚语、惯用语等,和中国文化有着完全不同联想意义的词语。

4.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触摸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

形成了系统的文化体系后,编成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或开设跨文化交际知识讲座传授于学生。

五、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

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涉及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观察事物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评判,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阅读这些涵盖大量“文化点”的文学作品,学生能直观地感受英美文化的气息,逐渐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学生对比、归纳中西文化差异意识。影视作品更直接、生动、形象地体现文化信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研究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绝妙素材,其中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电影《豪门恩怨》中老板对雇员说:“你刚来,你如果还想继续在我公司工作,进来之前,请先敲门。”可见美国人对“Knock before you enter.”是十分讲究的。

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去,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达到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朱永涛.中国人看美国价值观.199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研讨会”讲座.

3.俎媛媛.寻找语言背后的文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8).

4.蒋杰.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9).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探略 篇3

花传国 郭 君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正确认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民工群体面临的处境和问题出发,探讨了农民工群体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双重影响,并对充分发挥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村建设;作用;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通讯》,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所谓农民工,即指那些在乡镇或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等职业活动,但户口仍在农村,身份仍是农民的劳动者。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而产生、发展和壮大的。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 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 亿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问题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本身意义而成为关系全局的“四农”问题之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用二十个字高度概括了其内涵和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关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民工以其范围广、数量多、影响大等为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社会上的一个新型阶层,其特殊地位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带回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也带回了现代文明的气息,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无人教育,老人负担加重,土地撂荒等一系列问题。两栖流动遭受不同程度的社会歧视及政策的制约,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正常发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因此,注重研究农民工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探讨发挥蕴藏在农民工中的巨大能量的有关对策,使他们积极投身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积极影响

1、经济上,农民工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

(1)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是部分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农民工年平均务工收入为6471元,比2003年高出882元;2001年~ 2004年平均增长率达8%;年平均寄带回现金3411元。农民工的务工收入因就业地区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从历年农民收入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增收除了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个来源外,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2)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由于农民工外出打工, 激活了土地的合理流转, 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使得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形成了一种新的业主与雇工关系, 形成了一批新型的农村业主和农业产业工人, 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增加农民收入。

(3)农民工回乡创业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肯定: “返乡创业的农民, 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 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在进城打工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而且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 从而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技术上、管理上、观念上的优势。一部分相对有能力者在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后回乡创业,推动了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不仅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 有力地降低了就业压力, 同时也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积累了条件。

2、政治上,农民工是新农村基层民主组织的建设者。

(1)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农民工外出打工,对于开阔农民的视野,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增强政治参与水平,提高民主政治质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鼓励那些组织能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的返乡农民工中的“政治精英”通过村民选举进入村委会工作,可以提高村民自治的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基层组织的办事效率和控制能力。同时,吸收返乡农民工进入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返乡农民工党员,能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对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能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农民工是我国政治稳定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忽略的重要阶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城市化,同时提高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度、政治的义务感和政治的效能感,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农民工在外打工,接触到更多新的政治知识,在他们返乡后,将这些先进的政治知识传播到农村,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更有效的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对于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3、文化上,农民工是新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1)转变了农民小农经济观念。农民工观念的更新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动力。农民工游离于城乡之间,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媒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桥梁。农民工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 把先进技术和观念带回了家乡, 成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和推动农村进步的带头人,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形成了浓厚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这对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传统观念 ,确立不进则退、勤劳加科技才能奔小康的思想,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2)提高了农民的法制意识。农民工长期外出打工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法律意识,他们返乡后会传播法律知识,影响和带动乡亲们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3)促进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育更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作为传统乡村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的享用者和沟通者,农民工在文化传播中,引入多种异质文化元素,尤其是先进的主导文化特质,改善了农村文化的信息资源状况,为农村文化增加了活力,为其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促进了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互动,加速了农村现代化转型。

(二)消极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过度地向城市顺向转移对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1、经济上,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削弱了新农村建设的力量,不利于农业生产。

(1)造成农村人才匮乏,加剧了农村的弱势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有文化的人才缺失,制约了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2)农村劳动力过多地盲目地向城市转移还会削弱发展农村经济的力量,延缓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现实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农村的青壮年骨干,恰恰也是农村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中坚力量,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3)农民工的回流不利于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回流农民工在返乡后降低了农民收入,不利于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也给当地就业造成巨大压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2、政治上,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进行,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1)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村民自治都是根据户籍来确定村民的选举资格和所应该享受的民主权利。大量素质相对较高青年农民外出, 造成基层民主人才选拔断层,导致部分乡村难以选出较高水平的村级组织领导人。

(2)严重影响了农村民主机制运行和质量。由于大量素质高的青年农民长期外流,他们已不可能在本应该随时行使民主权利的村庄内发挥民主作用,即使是在村委会选举和换届选举这些重要的时刻,由于时空上的隔阻和信息的不灵,也使这些外出打工者很难真正返回村中行使民主权利,这有可能造成权利行使质量降低,产生对村中公共事务的淡漠情绪。

3、文化上,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对于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文化传播都有着一定负面影响。

(1)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形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不足,给农村子女的教育带来了一定不良影响。

(2)农民工城乡流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量的不均衡,也表现在信息传播内容的不均衡。

(3)返乡农民工对乡村的文化反哺是一种反向社会化,但是这种文化反哺由于缺乏引导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农民工进城后返乡,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现代文化和意识,同时也会将城市的不良文化流播到乡村,如:封建迷信与现代伪科学的结合、赌博性质活动的泛滥、卖淫嫖娼带给农村的道德危机等等,这些不良文化和农村传统的劣根性文化搅和在一起,不仅使乡村原有的问题变的更加难以解决,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新的顽疾,成为构建和谐乡村文化的严重障碍。

三、充分发挥农民工作用的对策

事实证明,农民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要重视并发挥农民工的作用,就要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然而,农民工进城务工也给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民外出务工而引起的各种负面影响,必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全局出发,从立法和法律保护、从制度建设、政府管理和服务以及社会舆论宣传和导向等多方面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盘考虑。

(一)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氛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工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氛围,使农民工能够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仅在农村,而且要在进城农民工中积极宣传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决心,帮助他们加深认识,树立信心。

1、必须解决好当前所存在的制约农民实现其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问题。应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把农民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工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工的首创精神,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尊重和依靠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2、更新观念,营造环境,鼓励农民工返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政府要把返乡民工视为新型农民的代表,要把他们视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切实把他们当作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引导和鼓励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要建立健全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双向激励机制,大力宣传返乡民工创业的作用,了解其所思所想,听取其意见建议,加强沟通,并就反映的问题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帮助解决返乡创业民工的困难,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创业,让更多的返乡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加强教育,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主体能力,使农民能够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1、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是造成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创新农村教育文化体制,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工劳动力质量提高,一是将农民工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农民工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法律常识、公共道德方面的教育,如就地开办文化讲习班、职业技能培训班、专业知识讲座等;二是通过社区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机构,为农民工看书阅报、学习科技知识等提供方便;三是要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增

创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培养一大批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从体力型、打工型向技能型、创业型转变,使农民成为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真正主体。

2、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要在农村推行就业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经营意识,提升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工作的需要。在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对农民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以促进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3、要建立和完善公正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城市政府要切实肩负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职责,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降低办学门槛,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农村学校要把留守儿童作为教育和管理的重点,明确监护人,有针对性地加以施教,确保农民工“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

4、培育和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农民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内化过程,它需要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也需要实践的推动。因此,培育和強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必须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激发农民的责任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自己必须以主体的方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而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努力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从而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农民感受到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新农村建设既关系着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将大大激发其作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等主体意识的形成。

(三)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保障农民工权益 要充分发挥“反哺”“、支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真正建立起保障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1、户籍制度改革,要适当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要进一步消除农民进城的政策性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地、有条件地放开户口迁徙。实施居住地登记制度,真正把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作为基本落户条件,大开农民进城的方便之门,首先允许有贡献、有专长、有技术的农民和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落户。

2、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各级政府及社会有关方面要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和管理体系,要切实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消除对进城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建立企业、劳动者(工会)、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

3、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和特点,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同时,城市政府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及社会救助制度。同时,还要建立适应劳动力全国性流动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险转移支付体系。

4、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有力的农民工组织制度。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支持农民工加入党团组织,成立各种协会、商会,以集体的力量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自身权益,发挥其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引领作用,使农民个体分散的发展能力形成整体合力,其主体作用得以整体发挥。

5、制定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权益。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抓紧研究、清理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废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带有歧视性的各种规定,补充和完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条款。当前要特别注意修改和完善有关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权、劳动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农民工各项权利的保护无疑需要以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来加以约束和规范。

最后,要积极改革和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如:农村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公共卫生保障机制等体制,打破有损农民利益的制度壁垒,保证农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从而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论

总之,农民外出务工,为农业发展增强了竞争力,为农村繁荣增加了活力,农民工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和运用好这笔财富,是值得全社会正视的问题。从现实看,只有真正尊重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正当权益,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不断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是一项宏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农民工作用问题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深层次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子汇票下一篇:音乐喷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