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十篇

2024-09-12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1

1 要认识农业推广教育

1.1 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以农民为主, 是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 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中心, 提高农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 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状态, 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1.2 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普及性, 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 它包含成年农民, 农村干部及妇女、青少年, 又因对象的普及性高, 所以文化水平也是各不相同, 因此农业推广教育的工作量大, 涉及的知识面广, 难度大。

农业推广教育的接受者, 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单单的为获取知识, 而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上, 所以农业推广教育必须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 必须适应当地的农村结构, 并做到理论于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不是单单的传授知识, 而要进行实验、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服务等, 并在这个过程中转变受教者的思想及行为, 从而使得受教者更容易接受教育。农业推广教育并不是一次的教育, 因为知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急剧缩短, 一项新技术随着实践的推移势必又会落后, 而受教者需要的是不断的更新知识, 以使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之中。

遵循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使农民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技术, 了解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熟练掌握技术, 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 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及市场竞争力, 才能改善农村经济, 促进社会发展。

2 农业推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职教育环节薄弱

尤其是农业教育, 农民的技术知识水平较低, 农业推广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非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者, 这样的潜意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及农业推广教育的不理解所长生的误解, 这样的观念在许多地方领导者甚至整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一直都被作为普通教育生源辅助, 在近年来的经费投入中明显可以看出, 农职教育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农村受教者的比例于发达国家相比就比较低, 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社会的需求。

2.2 农村劳动者的年龄比例不均匀

我国是农业大国, 但是人均土地却比发达国家少很多, 收益又低, 这样就使得很多高学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 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就趋于老龄化。老龄化的严重也就阻碍了农业推广教育的实施。

2.3 受教者的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我国的农业劳动者思想意识落后, 收入普遍低下,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 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考验, 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经济, 缺乏创新, 害怕风险。

3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推广教育的基本目的, 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做法就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事态看, 调节农村生产结构, 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3.1 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竞争的优势在市场上的体现。竞争的优势包括许多方面, 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特色, 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态, 是否复合市场需求等等, 但是有了竞争优势也不一定就具有了市场竞争力, 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下, 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不高, 综合效益低下,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这一现象尤为突显, 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调整市场结构、调节生产关系, 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发展下的需要。

3.2 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加强宣传,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者了解什么是市场竞争, 只有知道了市场竞争, 才能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才能了解市场行情, 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

采取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根据当地情况, 多种方式对受教者进行农业推广教育, 树立模范带头标兵, 针对受教者的年龄化、性别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消除受教者的消极心态, 争取使教育工作无盲区。

紧抓青少年的培养工作, 普及义务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大力拓展农业推广教育的内容, 不断创新培养的模式, 只有不断的更新模式才能适应不同的受教群体, 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教者, 才能使农业推广工作做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才能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

想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务必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 农业推广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 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体系做保证, 还要有一批有素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干部队伍,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三个基本思想, 从大局出发, 团结、齐心、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经济的全球化给我经济带来了压力, 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如何加强农业推广教育,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重点的任务, 只有多方面协作, 加强投入才能从根源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2

1 农村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1.1 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成就

1.1.1 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对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 粮食、棉花、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农产品供应丰富, 为我国市场稳定和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支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2 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开发应用了大量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航天育种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碱地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持续有效控制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取得明显成效, 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另外, 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改革, 编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 (2009-2011) 》。2005年4月, 国家农业部与科技部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5年农业部颁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培训工程。从2004起开展以“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农村劳动力培训, 2004~2008年共培训1580万农业劳动力。2008年底在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人员大培训活动, 至2009年10月底, 培训各类人员80余万人。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推广经费不足

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 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步履十分艰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2.2 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目前, 乡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专业学历的人员较少, 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较高。受编制限制的影响, 近年来一直没有新进农业院校的毕业生, 严重影响推广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经费缺乏的影响, 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不强, 也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在生产上所急需的特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方面知识的需要。

1.2.3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并且缺乏“科技兴农”积极性、主动性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对象, 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要求较高, 而现阶段我国的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低水平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缺少足够的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同时, 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对于新兴的农业技术, 大多数的农民采取观望态度, 不愿积极主动学习使用新技术。虽然有的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 但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 自身没有足够能力去配备相应的农业设备, 这也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 农民缺乏“科技兴农”主动性还源于部分农业科技效益不高、收益不明显。

3 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三农”问题,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基层农业站基础地位的认识, 克服传统的大农业思想, 消除片面追求政绩和急功近利思想, 在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职能的前提下, 扎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发挥基层农业站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作用。

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通过骨干人员培训、举办技术短训班和技术讲座, 加强知识更新, 重点学习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的知识, 提高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培养多面型人才。

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进行。要加强基层农业站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合作,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 通过展示, 增强农民群众的感性认识, 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要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农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拓宽推广视野,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掌握运用农业科技, 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因此从根源上来讲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文化事业, 要在农村形成一种“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完善农村各种文化站、文化室的建设, 将农业科技寓于农业文化的发展之中。与此同时, 政府必须要积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深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帮助广大农民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强化政府各部门的责任, 切实担负起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的重任, 针对农村发展现状, 采用不同的科技文化建设方案,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切实做好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工作。

4 总结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3

近年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办学方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创了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学院实施、多方受益的办学新模式,与众多知名企业单位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彻底打通学生就业通道,形成了“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并举,相互贯通”的办学新格局,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是我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创新就业服务理念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毕业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同时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招生规模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一方面努力探索和创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积极从完善就业政策措施入手,不断改进就业工作考核方式,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办学中,学院领导要求教师增强就业服务意识,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程化与专业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其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发挥校园就业信息网络的枢纽与桥梁作用,为毕业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服务。此外,学院不断提高职业咨询与指导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就业信息。例如就业渠道、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手续等。

为进一步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学院为他们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建立了贫困生信息数据库,制定贫困生就业细则,提供集中性、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及重点推荐就业,为贫困生铺设了“就业绿色通道”,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生落实就业岗位。

就业服务创新,应当从人才优化入手。为此,学院在优化就业服务人才培养结构上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增进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打造高质量就业平台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无疑是落实就业服务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实践中,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结合就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自治区等创业及职业规划大赛,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仅2012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多次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双选活动,组织小型专场招聘活动百余次,组织大型公益招聘活动一次,不仅帮助本院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兄弟院校及用人单位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信息平台。一是进一步完善传统的就业推荐平台。要努力改善校园招聘环境和条件,尝试举办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学校承办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不断提高校园招聘会的层次和影响。按照“小型、分类、安全、有序”的原则,继续开展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突出专业特色的小型专场招聘会,确保招聘会举办的场次和规模不能少于往年,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双向选择平台。二是建立健全网络就业推荐平台。进一步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掘和开发就业网的丰富功能,积极发挥校园就业网的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招聘活动,突显就业工作在信息方面的科学化、程序化。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网上信息服务制度,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校内“信息共享、政策发布、指导咨询、网上招聘、远程面试”五位一体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目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多种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加强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毕业生在给自己创造就业职位的同时,还会给他人创造就业职位。为此,学院全面加强创业教育,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加快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指导、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服务,搭建起了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

实践表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坚持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开拓就业渠道,切实提高就业满意度,实现了学院就业工作的新发展与新高度。

全面提高就业满意度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着总体水平不高、发展空间小、薪酬待遇低等现实问题。为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指出,高职院校应当审时度势,主动开拓创新,不断强化服务,实现就业工作目标从单一追求高就业率向切实提高就业满意度的转变,打造优质就业品牌。

为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具体工作中围绕“提高就业满意度”进行了不懈追求,尤其是在困难学生就业问题上,还专门建立了困难学生就业档案,采取了跟踪式就业指导与个性化服务。

例如,该院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并积极向就业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推荐困难毕业生;实行教师帮困奖励制度,对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就业的老师进行奖励;对顶岗实习一个月以后签定就业协议仍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召回”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就业指导工作前延到大学一年级新生,将“大学生就业导论”以及“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公共必修课。为了保障与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学院安排教师参加培训,组织指导老师参加专业培训,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就业指导的普及性、专业化和个性化上下功夫。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科技文化活动,利用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指导讲座、知名校友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价值观,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营造浓厚的面向基层就业的氛围。

与此同时,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调整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大力实施订单教育,与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30多家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每个二级学院都与数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共同体,每个专业背后都有强大的企业群作支撑,每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有2000多份用人订单,大大保障了学生就业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学院一方面主动向社会推介毕业生,以走访、邮寄等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学院毕业生的情况,并在学校网站上公布毕业生信息,为用人单位考察、选拔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学院就业部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采用添加网络连接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当前就业信息,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保障,使学院真正实现了招生、就业形势两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八年达到95%以上,位居新疆同类高校首位。

浅析农村教育与农业技术的普及 篇4

 2012-08-17 13:53:27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

摘要: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关系到农民个人和乡村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教育支出水平也不高,这样的人力资本只能维持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推广体系的建立以及农业技术普及的难点,认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难以胜任。土地耕作规模扩大、获得金融支撑等需要适时进行农地制度变革。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业技术,农地制度

农民所接受的教育和掌握的技术程度是他们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尽管较多农民认为种庄稼不需要什么教育和技术,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活动效率,而且也关系到乡村居民的个人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农民的教育程度与教育支出

目前农民的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全国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52.7%是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仅为11.7%,大专及以上是2.1%。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也在减少,不到6%,而1990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为20.7%。农民受教育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受教育机会的供给,而是受教育者的主观意愿(陆益龙,2009)。受教育机会相对短缺,教育成本相对昂贵,以及农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不足,致使较多的人并不积极地选择尽量多地教育。一般家庭在子女读完初中,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有的甚至还没有结束时,就让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对较多农民来说,生产和生活并未对他们提出接受更多教育的要求,初中文化似乎足以满足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所要支出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在乡村似乎较高,并不符合理性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掌握一项技术,在乡村生活似乎对其生产和生活并无显著影响,更多的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还不能用长期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教育和技术培训。即便外出打工,也是趋向于随遇性和短期性获得所需的技术,即根据临时需要去弥补职业技能和技术的欠缺,而很少会接收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从目前农户教育支出水平看,不到50%的农户每年的支出额在300元以下,约70%的农户每年的教育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且教育支出在农户的消费支出中约占10%左右。一些农户家有上高中或大学的孩子,教育支出就会是非常大的负担。接受较高教育的农村子女很少再从事农业劳动。农民认为现有的教育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现状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样的人力资本也只能维持现状,难于打破温饱陷阱的低水平均衡,更难应对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要求,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

目前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奢侈消费品,获得的成本太高,他们难以承受,而且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内容多数并不符合农民的现实需要,致使我国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低下。同时,还存在供给有限。虽然政府鼓励基础教育、升迁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但投入的资金却难以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此外,政府或专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扶持还比较欠缺,许多农民想获得新的农业技术也是循门无路,自己去学又缺乏足够的存量资本,往往就安于现状。

提高农民收入需要更多的农民转为非农生产,也需要增大高收益的生产比例和范围,这些都需要教育和技术的支持,否则有限的教育和技术会制约农民的发展范围。如果义务教育后,乡村居民能免费或低费用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如农业技术教育,会有利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提高,将有助于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与推广体系

优选育苗、发展经济作物、养殖经济动物、现代化农机具的应用等无不需要相应的农业技术,高收益的生产需要高附加值的教育和技术投入。在当前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显然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以农机化推广来说,使用农机具也需要相应的技术,除了农机具补贴外,技术推广工作也要配套进行,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技术推广在内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县以上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2554个,乡镇独立设置或按区域设置的推广机构6462个,占乡镇机构总数的21.5%。但是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些地方的基层推广机构设施简陋,在全国9000多个乡级农机推广(独立站和区域站)机构中,52.1%的机构没有电话,85.9%的机构没有培训教室,95.9%的机构没有基本检测仪器设备,80.3%的机构没有示范样机。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调查统计,县以下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仅占76.3%;在财政全额拨款的这些机构中,财政仅保证人员经费的机构占52.7%,超过一半的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没有推广工作经费的支持。可以推想,如果农机化推广技术不到位,即便农民买了农机具,使用和维修也相当困难。

日本在农业可耕面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普及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县及县以下按其农作物的生态区域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普及中心,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日本高质量的农业科研与高效率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80%左右,我国逐渐意识到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十七届三中全会时,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改革,尽快形成一个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教学单位、涉农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普及,还必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夜校、专家现场讲座、媒体传播或示范村、示范户等方式方法,为农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先进农业技术普及的难点分析

3.1 需要规模经营,不适用小规模生产模式

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除了新品种研发外,就是报刊杂志上经常提到的“精细农业”。“精细农业”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及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准确地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进行指导。但是,美国“精细农业”技术系统建立在规模经营基础上,适用“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最小面积约为85.6hm2。而且,如果没有播种、喷灌、施肥、收割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精细农业”就难以有效实施。在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农业部门也尝试搞过一些“精细农业”。利用气象、地温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的“电脑农业”曾被传媒吹捧过,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农业部门不过花了些钱购置了一些电脑设备,最终都流于形式,与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在农村,目前效率较高,成效较显著的,还是粮食良种的推广。良种科技之所以得以普及,是因为它不打乱农民现有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不需要农民提供他们不具备的其它配套生产条件。

3.2 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难以承受

精细农业在大型国营农场也处于试行阶段,如黑龙江垦区的七星农场以水稻为产业支柱,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了“单位计量、要素管控”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农场引进了3G 通讯物联网技术,将GPS 卫星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RS 卫星遥感系统集成新技术用于农田联合复式作业,提升现代化大农业水平。农场建立和完善了以研发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该农场建于2004年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累计投资4600万元,是集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人才培训、旅游休闲观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基地。这样巨大的投资,是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所不能接受的。

3.3 交换能力低,缺乏金融支撑

先进农业技术普及较难,除了规模经营和投资巨大的制约,还与农民缺乏金融支撑有关。农民通常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引入不了超出自己直接现金交换能力范围的科技项目。通过金融支撑本可以得以缓解,但是农村非现金资源产权的模糊化和农民的分散化造成的交易费用过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农民缺少扩大技术引进的金融支撑。秘鲁经济学家赫郎多德索托认为,第三世界贫困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法律保障下的农村资源资本化进程过慢,农民拥有的土地、房屋、森林等实物资本不能通过“纸化”(指可交易的产权凭证)进入产权交换系统,影响了农民的交换能力。现金收入过低,直接制约了农民的交换能力,而农民又没有其它的可供交换的现金以外的清晰的产权。农村的森林、矿产、水源、土地的产权不清晰(从法律上看主要是国有或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利用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农民或农民集体难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交换。我们的产权分配对农民是高度不公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地上地下的资源(森林和矿产等)的产权界定上。有学者认为,将这些资源产权归于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清晰界定,规范交易和保护交易,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也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科技吸收能力。且不去探讨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但至少学界认可土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有益于土地的规模经营,相应的产权界定可使农民通过质押等方式获得金融支持。可以说,通过农地制度的变革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结语

我国的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对教育与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些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但是这样的农业技术普及尚很欠缺,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难以胜任。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政府或专业组织的大力扶持,更需要农民打破旧有观念,不仅认识到教育和技术的重要性,还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主动汲取先进的农业技术。土地的耕种规模扩大显然是一个基础要件,获得金融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需要适时进行农地制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14.[2]农业部:“十二五”将建成相对完善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OL].新华网,2011-09-01.httpnews.xinhuanet.com.[3]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OL].新华网,2008-12-14.httpnews.xinhuanet.com.[4]杨鹏,中国农村科技进步的制约因素[J].战略与管理,2001(6):21-2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村镇建设的瓶颈分析”(NO:12515111)。

作者简介:徐东云(1973—),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大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城乡发展。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5

有机农业技术, 指主要以生物科学为基础, 利用农业内部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来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技术体系。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 进行品种改良, 施用有机农肥;实行因土种植, 合理轮作和间、复、套种;实行农、林、牧结合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由于这种农业技术体系特别重视农业生态平衡, 所以又被称为“生态农业”。

无机农业技术, 是指主要利用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 依靠化石能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其主要措施包括广泛地使用农业机械、工程设施、化学肥料、农用药剂、除草剂、生长刺激素、多维素等。由于这种技术体系, 直接间接地依靠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 所以又被称为“石油农业”或“高能农业”。

2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

这两种农业技术体系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其所适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 有机农业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和对农业的物质费用的投资, 有利于保持、改善生态平衡和防止环境污染。其缺点是不利于农业的快速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不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 (因为有机农业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小范围内实行多部门配合) 。无机农业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并且有地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但它却需要消耗较多的化石能源和使用较多的物质费用投资, 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由于它们在经济上所表现的优缺点不同, 因而其适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差异。有机农业更能适应工业比较落后, 化石能源短缺, 资金供应比较紧张, 而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农、林、牧结合和合理轮作比较不受限制的情况。无机农业则只有工业比较发达, 化石能源供应比较充足, 而农业的投资又比较充裕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3 合理处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

3.1 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

我国在处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关系上, 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在近期实行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 无机农业技术为辅, 然后逐步过渡到两种技术体系并重的模式。近期之所以应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是因为:我国主要利用现有的有机农业技术, 同时辅之以无机农业技术, 就可以保证在近期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根据有关方面的估计, 只要能把现有的农作物良种加以推广普及, 并把现有的农肥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 就可以使全国的农作物产量提高10%~20%。只要能进一步调整农作物的布局, 实行因地种植, 合理轮作, 就可以使全国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我国农近期尚没有广泛采用无机农业的资金。同时, 工业也尚不能为农民采用无机农技术提供数量充足而又物美价廉的农用生资料, 特别是农用能源十分短缺;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态已经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迫切需要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来加以扭转。所有这些原因, 都要求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革, 在近期应以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为主, 而各种无机农业技术的运用只能量力而行, 居于辅助地位。

3.2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

在长期来看, 我国又必须过渡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

3.2.1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农业增产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受投入农业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制约的。没有来自农业外部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仅靠农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作用, 农业增产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今后农业生产将不断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因而包含着大量物质和能量的农产品, 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被从农业中取走, 而不能返还农业。所以, 要使农业持续地较快地增产, 就必须把无机农业技术也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以补充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损失, 并扩大其来源。

3.2.2 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有机农业技术是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长期停留在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的状态, 就不能改变大多数农民务农的局面, 也不能把饲养役畜所需的大量饲料转用于产品牲畜的发展。这两种原因加在一起交替地严重阻碍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 从而给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些矛盾, 也必须把农业生产转以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的模式上来。

3.2.3 为运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必要支持

从可能性来看, 随着工农业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工业可以为农民广泛地采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充足、适用、物美价廉和污染很小的农用生产资料, 国家和农民也将可以为广泛地运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

由此可见, 从长期来看, 我国农业生产过渡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是必然的趋势。至于实现过渡的早晚, 全国各地当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经济发达地区, 这个转化可能在3~5a就会实现。经济落后的地区也许需要10a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做准备, 迎接这个转化的到来。

摘要:目前, 发达国家的新技术, 在我国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生物技术, 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的发展应用, 将为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开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前景。这就又为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革上强调有机农业为主的观点增加了支持力量。尽管如此, 从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 过渡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 仍然应是我国农业技术改革前进的方向。因为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都不是孤立实现的, 只有把多种科学技术成果综合运用, 才能使其效果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6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以下简称农业技术推广法) , 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工作,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一) 依法完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

根据农业生态条件、产业特色、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 依法设立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级以上机构要突出动植物良种繁育、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植物保护、畜牧 (草原) 、水产、动物防疫、农业机械化等重点专业的技术推广工作, 科学设置。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按乡镇设置, 也可按区域设置;可按行业 (专业) 设置, 也可综合设置。要处理好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其他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关系, 确保技术、人才和设施设备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对于县以上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或技术支持性业务, 同时承担本区域内部分行业或专业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机构, 其技术推广工作要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管理。

(二) 明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责

根据职能分工, 将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公益性职责细化分解, 落实到每个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履行好公益性职责的同时, 要参与制订本级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按照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以及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部署,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项目, 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协调指导好其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推广服务活动, 切实发挥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做好本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与指导, 组织开展跨区域重大农业技术的引进、集成、试验、示范;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按照上级有关部署, 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指导并支持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切实把基层农业技术机构的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 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三) 规范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名称和标识

按照突出职能、易于识别的原则, 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名称和标识。按照“行政区划名称+行 (专) 业名称+通用名称”的形式, 对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名称予以统一。按乡镇设立的机构以“站”或“中心”为通用名称;跨乡镇设立并承担两个以上乡镇相关行业全部技术推广工作的机构可称“区域站”;设置在某一乡镇并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业务工作的机构称“中心站”。按行业设置的机构以“农业技术推广 (或畜牧兽医、草原工作、水产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等) ”为行 (专) 业名称;综合设置的机构以“农业技术推广”或相关专业组合为行 (专) 业名称。行政区划名称统一为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在乡镇名称, 其中区域站、中心站使用驻在地的乡镇专名。规范后的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名称, 应逐步达到在同一省份、同一行业范围内的统一。农业部将统一设计发布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标识,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将标识置于明显位置。

(四) 理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各省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地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的意见, 加强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县级农业部门管理为主的地区, 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 稳定管理体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地区, 要明确县级农业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以及人员调配、岗位聘用和晋升等方面的指导职责, 落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责任, 确保乡镇推广机构及农技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继续深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统一, 发挥县乡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

(五) 科学核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

协调配合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科学确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 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编制确定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规模、工作职责任务、服务对象数量与分布、服务半径与服务手段、交通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其中种植业、畜牧兽医 (草原) 、渔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分别以所服务区域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主要作物种植比例、畜禽养殖量与规模养殖比重 (或草原管护面积) 、水产养殖面积与水面结构比例等为依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以种养方式、种类构成及农机保有量为依据。承担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的人员编制要以服务区域的农产品种类、规模与质量要求为依据。

(六) 合理设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情况, 按照因事设岗、以岗管人、优化组合的原则, 设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岗位, 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任职条件, 实现农技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控制岗位比例, 乡级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乡级推广机构岗位设置要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和共性服务需求, 突出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养殖技术、草原管护、动物防疫、农机化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农情信息、生态监测保护等重点岗位, 同时兼顾各行业发展需要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履责。人员编制不足的机构, 要加强岗位整合和人员协作, 实行一岗多职或双重系列交叉设岗。加快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 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

二、加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七) 强化农技人员聘用管理

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人员聘用制度, 按核定编制配齐技术人员, 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责任义务。根据规定权限和程序, 以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方式, 探索实行人员动态管理, 逐步建立总体稳定、留优汰劣、人尽其才的人员进、管、出新机制,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严格农技人员上岗条件, 新进人员应当具备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并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省级农业部门要会同人事部门抓紧制定完善新进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办法, 以及特定地区聘用中专学历或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人员的办法。现有人员未达到法律规定专业技术水平的, 要通过继续教育, 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

(八) 建立农技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统筹安排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实现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化。坚持按需培训, 突出农业先进技术、政策法规、推广方法以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着力培养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技推广人才。遵循成人继续教育规律, 创新培训方式, 运用现代培训手段, 采取多种形式, 提高培训实效。依托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 建立一批农技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督导, 明确工作责任, 保证培训质量。鼓励支持在职农技人员攻读推广硕士, 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深造, 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

(九) 完善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

加快推进农技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 分层分类、科学合理制定农技人员职称评定标准。对在县、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合理把握其学历资历、成果奖项、论文论著等条件, 重点考评业务工作水平和推广服务实效, 注重业内与群众认可。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中, 将推荐比例向县乡基层倾斜;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农技人员要优先推荐;对县级以下农技人员职称外语不做硬性要求。逐步达到县级都有农技推广研究员、重点乡镇有具有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

三、创新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运行机制

(十) 全面推行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

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管理, 将各项推广职能分解成具体任务, 细化量化并落到每个机构、每个岗位、每名农技人员。实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负责制, 按照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及重点专业设置首席专家,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开展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集成、示范和推广, 研究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指导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分类组建县级技术指导员队伍, 按首席专家的部署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联系和指导乡镇农技人员、核心示范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开展关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明确乡镇农技人员工作责任, 通过包村联户等方式, 联系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农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试验示范基地, 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全覆盖。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每名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和服务内容向社会公开, 向服务对象做出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等承诺。督促农技人员制定工作计划, 填写工作台帐, 撰写工作总结, 强化工作考勤和督查, 确保职责有效履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其他有效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的方式和办法。

(十一)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考评机制

建立工作考评制度, 科学制定考评方案, 细化实化考核指标, 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考评, 要注重公益性职责履行、工作目标实现、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等。对农技人员的考评, 要以推广服务工作实绩为基础, 以岗位职责、聘任合同、年度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满意程度为依据, 结合日志记录、制度执行等情况, 做到专业能力与工作表现并重、工作数量与质量并重、标准统一与岗位差异兼顾。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对乡镇农技人员全面推行所在单位、县级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综合考评, 根据不同管理体制状况, 科学确定考核权重, 突出把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

(十二)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激励机制

将农技推广人员的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兑现、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调整、合同续聘解聘、技术指导补贴发放、学习培训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绩效考评结果与全体人员尤其是机构负责人的个人绩效挂钩, 做到按绩取酬、奖勤罚懒。坚持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制度, 完善推荐、评审程序和标准, 鼓励各地依法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奖,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评奖指标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倾斜。建立责任追究制, 对不依法履行推广服务职责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 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四、促进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发展

(十三) 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 将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成效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评估等内容作为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 吸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技人员作为验收评价的重要主体。鼓励各地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学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要切实把科研、教学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绩作为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 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解决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大力推行专家大院、科普大集、院 (校) 地共建、科技特派员等模式, 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和试验示范基地, 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

(十四)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的作用

加快推进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 完善资金扶持、业务指导、订购服务、定向委托、公开招标制度, 落实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多渠道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为农民提供农资统供、统耕统种统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统购统销等各种形式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提高农民应用先进技术的组织化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参与国家或地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展, 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支持农垦系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合自身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场、牧场、渔场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十五) 加强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人员等为依托, 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动态管理的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建设。强化站点布局、建设标准、人员选配等方面的规划与指导, 拓展服务内容, 规范服务行为, 推行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技员、植保员队伍建设, 落实工作责任, 符合条件的按规定授予技术职称。加大投入力度, 对协助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活动的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可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对选配的农民技术人员按规定落实工作补助。切实发挥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与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对接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与考核, 协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协调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办公场所和试验示范基地、资助活动经费、加强信息宣传等方式, 帮助和推动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十六) 注重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统筹协调

立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将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计划, 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运用行政工作协调、重大项目集聚、市场机制引导等手段, 努力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界限, 统筹配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 推进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的联合协作, 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优势互补、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良性互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在有关规划部署、任务落实、政策支持、监督考核、总结宣传中, 将各类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一同考虑, 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十七)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坚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制度, 每年遴选发布一批适于当地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田间学校等服务模式,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 实现对农业大县、重点乡村全覆盖, 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依托重大项目工程, 大力示范推广防灾增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等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各种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强化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的有机衔接, 主动承接其各类项目、计划的研发成果。充分利用传统媒介, 积极运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传播手段, 提高推广服务效率。

(十八) 规范农业技术推广行为

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前的试验示范, 确保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坚持农业技术应用的自愿原则, 不得强迫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坚持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切实依法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推广农业技术一律实行无偿服务;其他各类单位和个人以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实施项目等形式承担公益性服务的, 不得额外向农民收费;支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企业及其科技人员依法开展有偿技术服务,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事故的责任鉴定和损失评估, 为惩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权益提供依据。

(十九) 提高农民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加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 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补助标准。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 加快培养农村技能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人才。按照农时季节需求, 运用多种方式, 广泛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加强政策引导,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试点进度,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探索解决农民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 鼓励农民以半农半读形式, 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六、落实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措施

(二十)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发挥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中的主导作用, 保证财政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基本运转经费等各项支出依法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证。深入实施中央财政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推动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贴。鼓励各地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对地区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补助。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 推动全社会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二十一) 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

认真贯彻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推动地方有关部门保障县乡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落实乡镇农技人员工资上浮和固定政策, 按规定发放有毒有害保健、畜牧兽医医疗卫生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等津补贴, 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按规定将农技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支出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 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保障。

(二十二) 落实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经费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 完善中央财政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的补助机制。各地农业部门要抓紧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状况, 以所服务区域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畜禽养殖量、草原管护面积、水产养殖面积、农机保有量等为依据, 结合产业结构、地域范围等因素, 研究提出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法定公益性职责所需工作经费测算参考标准和额度, 明确省以下各级财政承担比例并依法纳入预算, 用于试验示范、咨询服务、检验检测、农民培训、下乡交通等日常业务工作支出, 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绩作为分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测算安排地方财政工作经费的重要参照指标, 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十三) 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件

加快实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 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设用地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 为推广机构建设业务用房, 配置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农民培训设备及交通工具等。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 规范工程招投标和设备采购程序, 落实工作责任, 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地方财政投入, 扩大投资规模, 提高建设标准。对县以上财政投资形成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固定资产, 要抓紧办理产权手续, 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未经建设审批机关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 任何单位不得随意变更用途或擅自处置。推动地方财政设立专门资金, 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

七、营造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良好氛围

(二十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管部门, 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 把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强与编制、人事、发改、财政、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落实有关政策, 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扶持。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相关学校的联系, 强化联合协作, 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要积极配合, 面向“三农”需要, 立足自身实际, 创新服务模式, 主动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门和农业部直属垦区, 要组织所属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实施的各项工作。

(二十五)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各级农业部门、有关单位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 深入学习法律条文尤其是各项新规定, 把握立法目的和精神实质, 做到准确理解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 夯实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主体基础。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 向社会广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重要意义和规定要求, 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 宣传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技人员典型, 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心、理解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营造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社会氛围。

(二十六) 抓紧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

各省农业部门要按照法律规定和中央的统一部署, 会同林业、水利等部门,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抓紧启动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的制修订工作, 并纳入省级立法计划。要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 抓紧研究相应政策措施, 在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基本框架下, 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管理体制、上岗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规定进行细化实化, 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制保障。

(二十七) 加强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7

1.1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农业,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 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显示出了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灿烂和辉煌。谈到中国传统农业, 就要追溯到先秦一明清传统的农业的历史阶段。中华民国以后为现代农业的时期, 但真正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中困现代农业废除了封建统治的形式, 它以科学技术为核心, 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促进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各个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 园地适宜,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牛产能力和粮食生产, 为围家的粮食安全和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在过去几千年一直领先于世界, 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依然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的借鉴和依据。然而, 传统农业技术也有种种弊端。传统农业使中国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 在明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 由于农业技术的滞后, 抵抗不住工业浪潮的强烈冲击, 制约_广社会的发展, 导致近300年来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 传统的农业技术如何向现代的农业技术转变, 是中国农业的一个迫切问题。

1.2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特点

1) 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方式;2) 人工精作的技术特点;3) 因地制宜,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4) 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2 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

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2.1.1 微观涵义

所谓的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实现农业经济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 二者共同向前发展, 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不断的向前发展, 这其中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的研究、使用, 同时也包含着农业技术的传播, 进一步促进更好地农业技术创新。

2.2.2宏观涵义

从宏观方面来说, 农业创新技术主要是指由一些农业组织机构和一些相关机构共同建立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促进, 共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

2.2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相比工业技术来说, 农业技术主要是受到农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农业技术创新出现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例如, 涉及到的技术创新方面比较多, 创新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等等, 都直接导致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 只有农业技术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3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2.3.1 农业企业:

我国市场发展机制推动农业企业进行创新农业技术, 作为农业企业, 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研究创新人员实现农业技术上的更新。

2.3.2 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

农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为技术的创新提供支持;国家应该提高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视, 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 进而提高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质量, 这也证明了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

3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3.1 传统农业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所谓的农业技术就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忽视了社会的影响。在根据农业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农业技术时总是忽略社会因素。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总是忽略对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特别是有关水果的生产技术, 看到某个决定的结果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政府就会相应的改变政策, 这就使农民受到“错误”政策的侵害, 使政府失去民心, 导致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3.2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策略

3.2.1 传承传统农业技术是基本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 而且我国的地理环境十分的复杂, 这就导致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农业科学技术, 并且一代一代相传, 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创新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征。这也就表明了我国农业的传统技术向现代化技术发展主要依靠传承。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农业特点, 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同时, 因地制宜的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此外我国国情也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 当前以及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2 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是关键

虽然我国农业发展道路十分久远, 但是长期以来的积累投入, 并没有使农业生产要素发生变化, 农业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保证传统农业的平衡发展。

3.2.3 提升传统农业技术是根本

现代农业是中同传统农业改造的方向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技术提升是最根本的。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生产必须满足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4 结论

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农业技术进步必然伴随着一系列与农业技术应用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 而核心是确定技术人员在推动农业技术转变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农业技术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运用科技技术力量整合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 使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 以市场及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极大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呈现出很大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其更加适合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 提高农业质量,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我们应该加快农业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的步伐。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情况, 并提出了如何从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J].农业考古, 2005 (8) .

[2]郑林.试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J].古今农业, 2002 (4) .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8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68-03

收稿日期:2014-0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401)。

作者简介:束剑华(1963—),男,江苏丹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高职教育研究。Tel:(0512)66098522;E-mail:sjhszny@126.com。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次聚焦“三农”,主题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哪些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農业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如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新要求,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特点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将会在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1.1农业生产集约化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很少,目前又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还需占用耕地,要养活养好13亿人口,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生产集约化又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生产技术集约化等方面。

现阶段我国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的重点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土地、化学品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资本和人才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式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在上述两大转变中第二个转变是第一个转变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路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农业部初步统计,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已达 0.18亿hm2,占家庭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的21.5%[2]。根据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苏州范围内2012年年底前已全面完成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流转。

1.2农业经营一体化

市场的一体化、全球化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有利于使农业的外部经营内部化,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经营一体化的关键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针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实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增加农业的资金、科技和装备投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一体化经营。据农业部统计,至2012年12月底,流入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为186.67万hm2,比2009年增加115%,占流转总面积的10.3%[2]。

1.3农业服务社会化

与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相配套的是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加快发展新型农技服务、新型农机服务、种子种苗服务、农资供应及指导服务、农经综合服务、农产品现代物流、农产品检测认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新型农民培训、农村金融、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会展经济、农业物联网服务、农业总部经济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现阶段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健全和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职能;加快构建以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为支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依托、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服务社)建设,发挥好为农服务作用。

1.4农业管理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信息化在农业管理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打造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惠农信息平台,强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精准农业等信息技术应用。二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高设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这方面江苏省提出“建好一个平台、集成一套体系、强化四类示范”,即: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决策指挥系统平台,对接入系统的温室大棚、生产基地或规模养殖场进行远程智能监控;集成一套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推广普及提供支撑;重点推进智能畜禽养殖业、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水产养殖业、智能露地农业生产4类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

nlc202309042151

根据农业部编制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3]。

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给农业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

2.1优化专业结构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将快速兴起,继而将有效刺激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需求[4]。农业高职教育应及时适应这一新变化,及时增设相关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2.2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社会化进程,继而有效刺激对新型农业社會化服务的需求,现代农业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5]。现代服务业是对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农业高职教育应认真研究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更加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的设置、建设和发展。

2.3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满足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农业高职教育应该成为这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2.4重视创业教育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和各地将出台一系列促进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农业高职教育应像重视就业教育一样重视创业教育。

3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对策

农业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应主动适应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1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面向

“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对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1)在服务面向上,应由主要面向生产领域,转向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部领域,尤其要重视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的建设;(2)专业内涵上,应该由主要围绕传统生产技术设置专业,转向围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和多功能农业设置专业;(3)人才定位上,应该由主要为国家农业技术部门培养人才转向主要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和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处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认真分析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给农业高职院校带来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苏州、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将全院的36个专业进行了改造、调整、整合和优化,组建了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机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现代管理等10个专业群,分别对接现代农业产业中一、二、三产等产业领域,增设了生态农业技术、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物流等新专业,专业定位更加明确,服务面向不断拓展,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3.2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合作教育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人才的新定位,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明确要求。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为农业高职教育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一是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合作主体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企业合作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二是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将更加主动和有力。对农业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在深入实施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苏州市政府“科技结对现代农业园区”工程和学院“科技为农服务”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配套建设和“苏绿学院”“园艺职教联盟”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创新和完善了“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推动合作、以合作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在此基础上,2012年11月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牵头,联合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构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和集团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3.3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实用人才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长时间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创造了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盟以替代他们父辈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和创业型青年职业农民。

nlc202309042151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政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五位一体”(人才培養、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共建合作平台,各专业群均建立了自己的校企合作平台,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2)共享资源,以校企互聘、互兼为重点,学院与合作各方共享人力资源,学院一方面选派教师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园区)进行挂职锻炼,在企业建立教授(师)工作站,另一方面聘请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领导、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并在学院设立“技师工作站”,为学生实训授课;(3)共育实用人才,一方面合作各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编制、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技能训练、学生顶岗实习、创业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根据政府及农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职业农民培训。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学院还与太仓市政府签订协议,由太仓市政府出资,在2003—2005年期间采用单独招生和定向培养的方式每年为太仓市培养50名基层全科农技员,在量身定制青年职业农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通过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与政府联手、与行业联通、与企业联姻,用联动方式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途径,探索形成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业教育体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徐忠界和他的园林植物医院就是学院创业教育典型代表,他在学生期间就荣获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创业计划大赛第1名,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12年他被江苏省政府授予“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31/c_124307774.htm.

[2]董峻.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资本下乡”[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2/15/c_114679892.htm.

[3]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2014-03-21]. http://www.moa.gov.cn/ztzl/sewgh/.

[4]徐文华,周汝琴.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3-415.

[5]丁丽军,赵莎莎,钱建中,等.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23-25.张永强,才正,陈晓萌,等.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的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以黑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71-473.

教育性农业技术推广 篇9

摘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体现。只有技术人员懂技术,推广技术,农业生产者使用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最大化的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论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 篇10

1 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现代化的涵义

1.1 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

农业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个技术群, 以现代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为理论基础, 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依托, 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引入农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 进行创新, 重在应用,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是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内部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1.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 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 其内涵随着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丰富与深化。

2 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2.1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科研现代化。

借助于信息技术, 将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控制方法运用于农业科研中, 使农业科研出现崭新局面。例如, 利用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农业系统模拟环境, 可以全面改善科研条件和手段, 大幅度加快科研项目的进程。信息技术也为农业科研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农业各行业均有待开发出大量的应用软件, 。另外, 全球信息资源网也将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跨国家、远距离的研究、交流和转让创造条件。

2.2 信息技术加速了农业管理现代化。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利用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当地的光、热、水资源, 从事生物生产的产业。由于中国土地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 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 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经验作业方式, 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和很强的地域性、时变性, 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以及经验性强而量化、规范、集成程度差的行业特点和弱势。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 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 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结合, 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 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3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对策

现阶段,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卓有成效, 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因此总体上讲, 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无论是信息资源数量, 还是信息资源质量都无法达到现代农业发现需求, 因此我国农业部门以及农业技术人员有必要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力度, 以使得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3.1 提高农民、基层人员等信息意识。

现如今, 我国农民以及基层工作者并没有信息意识, 这使得并不丰富的信息资源, 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情况。正是由于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利用,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迟迟未能实现, 为此, 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才有必要尽快的提高农民、基层工作者的信息应用意识, 形成依赖信息技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如下对策, 提高相关人员意识:首先, 政府部门, 尤其是主管农业发展的部门应该制定健全的信息长远计划;其次, 可以借助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以此让广大的民众以及基层人员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再次, 技术人员要下基层, 向基层工作者不断的推荐国外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最后, 可以选取国内典型的成功应用案例进行展览, 这样农民的体会更加深刻, 也就能够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2 丰富农业信息资源数量、提高农业信息资源质量。

农业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资源丰富, 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这些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农业信息技术之所以比其他技术更加的先进, 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具有高质量、多数量以及能够共享的特点。现如今, 我国已经构建了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 但是数据库中信息记录还未超过1万条。我国构建的数据库为全球的1/10, 但是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还不足全球的1/100, 所形成的产值仅仅达到全球的1/1000;除此之外, 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服务形式只是单机形式, 还不具备共享性, 由此可见, 我国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阶段, 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将目光放在挖掘信息资源数量的同时, 也应该提高信息质量, 将农业信息视野扩散到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领域, 以此实现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全领域的覆盖, 从而实现共享, 满足各个层次民众的需求。

3.3 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工程的建设。现如今,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逐渐的健全, 信息网络也逐渐的确立, 这对我国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力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这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相差甚远, 这与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未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对此, 我国有关部门可以要求各个政府依据当地发展情况, 建立技术中学、专业院校等, 以此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之后这些人才在下基层教导农民使用这些技术, 以此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尽管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两者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进程, 也能够推动农产品早日实现推广范的贸易。作为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 基层技术人才更有责任推广农业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郭庆然.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 2009 (4) .

[2]林军.“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异同及联系[J].电气时代, 2008 (1) .

[3]薛庆林, 崔和瑞.基于农业信息化理论的农业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机化, 2005 (4) .

[4]郑国清, 尹红征, 段韶芬.论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11) .

上一篇:知识共享化下一篇:瘢痕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