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复习十篇

2024-09-12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1

一、关于高三化学微型专题复习

目前, 微型专题复习模式正在苏州市各所学校的高三化学复习中被推广开来。所谓微型专题复习, 是指通过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近些年的高考卷, 将综合性试题分解成单一的微型知识点, 并参照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 严格把控好复习的广度和难度, 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强化。首先, 微型专题复习在内容选择上紧扣高考卷实际考点, 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 在每年的高考卷上均有出现。其次, 从综合性强的考题中拆分出一个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该知识点在考卷上仅仅体现为一个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的一个填空。再者, 复习过程中知识点的广度和难度严格控制在与高考卷同步, 不拓展也不加深。最后, 通过学案的编制和灵活使用让每一个微型专题复习在一堂课上就能完成。其中包括了老师有效的讲解和学生充分的练习巩固。

学生对微型专题复习表示欢迎和认同。自我校高三化学微型专题复习开展以来, 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化学复习与其他学科复习在方法和模式上的区别对高三121名选修化学的学生进行了针对微型专题复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如图1所示:47%的学生认为微型专题复习很有效, 很适合自己;77%的学生对其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他们表示这样的复习模式既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 减轻了课后的负担, 而成绩也能有所提高;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反映:以前遇到综合性大题目就吓得不敢做, 通过微型专题的复习发现这些综合性大题目中还是有自己能做、会做的部分, 因而也能从中抠出几分。

二、微型专题复习课“晶胞结构”的实践探索

1. 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晶胞结构”源于近些年高考卷第21题A部分, 该题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 其中对晶胞结构的考查在江苏省2009、2010、2011年高考化学卷中都有出现, 均为一个填空题, 2分。为了突出复习的微型化, 没有使用“晶体结构”这个课题。尽管“晶体结构”也能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 但其包含的内容很广, 有些知识点高考多年未曾考过, 而且“晶体结构”对于一堂课来说容量太大。

2. 课前准备。

第一次小测验学生暴露出如下一些问题: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欠缺, 对于空间结构的问题缺乏形象的思考;机械地记忆不同的晶胞结构特点造成了混淆;容易遗忘;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导致没有认真细致地读图, 知道解题方法却粗心的数错、算错, 造成很多时候面对该题能做却不得分。综上所述, 这节课的设计要使得两个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晶胞结构的相关考点, 通过真题训练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学案的编制突出“常见立方型晶胞的种类”、“根据晶胞结构求物质化学式”、“晶胞中某种微粒的配位数”三方面内容。搜寻、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提供晶胞结构的形象展示, 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思维能力欠缺的瓶颈。

3. 授课过程。

(1) 研读考试说明。在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后, 带领学生研读近三年高考考试说明中与晶胞结构相关的要求。“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 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 (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了解Na Cl型和Cs 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2) 高考真题展示。通过高考真题展示进一步缩小复习的范围, 提高针对性。2009和2010年江苏高考题分别是根据晶胞结构求某种原子的个数与物质的化学式;2011年的高考题则是给出晶胞结构示意图后问某种微粒周围距离最近的异种微粒数目 (配位数) 。

(3) 知识点梳理和巩固。高三复习仍需立足于书本, 学生通过阅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课文和插图, 回顾“晶胞”的概念、不同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 尤其通过立体图巩固三种不同的立方型晶胞的结构。而对于六方型晶胞等复杂晶胞结构绝对回避;通过3D透视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图2) , 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晶胞中不同位置微粒的共享情况, 从而充分理解如何从晶胞结构求算物质化学式;通过计算图3晶胞的化学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加以检验, 之后要求学生完成09、11年的高考题对该知识点加以巩固。

(4) 效果检验。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验的成绩看出,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微型专题复习后均有明显进步。

三、课后反思及收获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2

在高考复习中, 既需要老黄牛那种“埋头拉车”的执着精神, 更需要“抬头看路”后明确的方向感。因此, 仔细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和最新《地理考试大纲》、明确复习方向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地理课程的功能是“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 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总目标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具体维度, 每个维度都有明确的要求, 具体要求参见《走进新课程》丛书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另外, 教师还要留心最新的《地理考试大纲》, 潜心探究它的突出、变化和新异之处。有价值的信息、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导向会为备考找到复习上的着力点、亮点和盲点, 从而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 统揽全局, 把握重点

地理学科复习内容多, 考试范围广, 如果所有学习内容平均分配复习时间, 简单“求全”, 后果可能是教师与学生身心俱疲, 重点不突出, 复习效果事倍功半。因此, 统揽全局、把握复习重点非常重要。高中地理要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展开, 具体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表层的构成、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及变化趋势) 、人类主要的几种产业活动 (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城市规划和地域联系) 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基本内涵、实施必要性和典型案例) ;初中地理的核心应以“常识性”为标准, 中国部分包括中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 (南北差异、东西差异) , 也包括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地形区、大江大河、大城市等, 世界部分包括具有“世界意义”的地理常识, 如主要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三种类型的季风气候) 、主要的国家 (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资源大国) 和关键的地区 (交通区位重要地区、环境问题严重地区、局势动荡的地区) 。具体复习时, 在理论上以高中地理为线索, 结合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 纲目分明, 纲举目张。

(三) 循序渐进, 适度提高

谈到高考复习, 有些教师总是在难度上下功夫, 认为平时复习讲得越深效果越好, 题目练得越难考试越容易得高分, 其实不然, 因为高考试题的信度、区分度决定了高考试题的定位, 真正拉开考生成绩的不是数量较少、分值比重较小的难题, 而是数量较多、占大量分值的基础题目。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中熟练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它不仅能够在平时的复习中鼓舞学生士气, 提高复习效率, 在考试中快速准确解答基础题目, 同时也为解决试题中所谓的难题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赢取“攻坚克难”必要的思考时间。当然, 当大多数学生基本知识点都掌握了, 复习就可以加深一些, 题目可以练得再难一点。一般学校采用三轮复习法, 建议第一轮时间应该长一些,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轮是专题复习, 时间可以稍短一些, 内容可以适当加深、拓展和提高;至于最后一轮复习, 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任务是查漏补缺。因此, 复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夯实基础非常重要, 一味求深求难、好高骛远是不可取的。

(四) 联系实际, 突出应用

高考模式一改再改, 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关注生活、关心社会,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避免书呆子读死书。作为地理学科, 运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思维初步解释客观世界中一些自然现象、解决生活和生产中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要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比如为什么秋冬季节晴朗无风的夜间多霜冻, 积雪多在高山顶, 三月天风筝天, 北方春季多沙尘, 夏季午后多暴雨等。二要联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地理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决, 比如用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分析、解决房地产开发中房屋的高度、间距和朝向问题;用区位理论分析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区位的利弊;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环境、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法分析我国其他区域的情况等。三要联系国内外热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用地理思维进行分析, 特别是涉及环境、科技、经济、体育、政治、能源、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比如我国太湖赤潮、南方冷冬、嫦娥探月、京沪高铁、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振兴东北、西部开发、台湾问题、科索沃问题、中东问题、世界油荒等。

(五) 结合图表, 拓展技能

图表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 有许多地理知识是通过地图、表格数据、示意图、照片等图表形式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的。图表在历次的地理高考试卷中都有不同程度地体现, 学生的图表技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 因此在平时的地理复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图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图表技能一般包括阅读、填充和绘制, 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阅读的技能最重要。阅读的图表一般包括各类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地形剖面图、示意图和各种数据表格等, 考卷中最常见的是各类区域图和等值线图。阅读各类区域图要连续四个问答, 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四个问答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是定位问题, 关于定位通常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 即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经线、120°E经线、180°经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 借助突出地物的轮廓特征对于定位也是很有帮助的。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复习时要分清等值线的分布规律, 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 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如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必须在图廓范围内, 分清该图的比例尺, 明确图中范围的大小, 由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弯曲方向确定相应的地形起伏情况, 再根据图中其他信息进行分析解题。

(六) 模拟训练, 注重反馈

高中化学的复习方法 篇3

一、复习的种类: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与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二、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三、复习的操作方法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氯气的性质时,可联想到氯气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乙烯、溴乙烷、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之间转化,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4

【课题】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

综合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构思实验方法、步骤;选择实验仪器、药品;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一、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1、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

(1)利用下图所示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

(2)写出实验现象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小结)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要点:

①熟悉各种性质的验证途径,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②重视基本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③注意整体设计的可操作性、有序性、严密性; ④注意文字表达。

二、实验装置创新设计 实验装置创新设计要点:

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

例题

2、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合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

-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合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进行此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2-6-6。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____。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应有____个孔,原因是____________。(4)实验时,仪器①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_________现象。

3(5)实验需用约10%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____________。

-(6)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三、性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3、某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g.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

(小结)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要点:物质检验尽可能利用特征反应,注意检验顺序、排除干扰。

四、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4、欲制无水氯化铝并保存备用。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并有食盐晶体、水、固体烧碱、铝粉、二氧化锰、浓硫酸等六种试剂。

设计的制取过程是:制氯气 → 加净化和干燥氯气 → 制氯化铝(易潮解,易升华)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面仪器中选取必须的几种,连接成一个制无水氯化铝的连续装置,按前后顺序填写图的编号(不一定填满),并写出各仪器里放入的试剂的化学式。(小结)要点: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从方法是否可行,装置和操作是否简单、是否经济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制备实验应注意防污染、防倒吸、防氧化、防潮解、防爆炸、防挥发,同时要求产率高、易分离、易收集、杂质少、步骤少。

五、定量测定实验设计例题

5、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 CO3、Mg4(OH)2(CO3)

3、Mg5(OH)2(CO3)4等,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包括:(1)测定原理(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3)简要的操作步骤。可选用的仪器、试剂和用品如下: 主要仪器:天平(附砝码)、大试管、酒精灯、洗气瓶、球形干燥管、药匙(固定及连接仪器自选)

试剂:碱式碳酸镁(粉状)、浓硫酸、石灰水、无水氯化钙、碱石灰(小结)定量测定实验设计要点:

实验项目包括:一定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中和热测定。

保证测定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确度,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误差的因素等。

(总结)化学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供选用药品和装置是部分、刚好或有剩余。

2.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静置、振荡、等不能忽略

4.所需药品应准确描述,如粉末、固体、溶液、饱和、澄清、酸性、浓、稀、浓度值。仪器要注明规格。

5.防倒吸、防爆炸、防潮解、防氧化、防污染等(基础训练)

1、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A、测得其pH=7

B、跟钠反应生成氢气

C、电解时得到H2、O2,体积比为2∶1

D、1.013×105Pa时沸点为100℃

2、某气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SO2、N2、CO2,检查其中是否含有CO2的正确方法是()A、用燃烧木条检查是否使火焰熄灭

B、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C、使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石灰水 D、使混合气体通过Na2CO3溶液,再通入石灰水 3、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间反应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如右图中实验装置的是

()

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②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③稀硝酸与铜片

④方解石与稀盐酸 ⑤电石与水 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A、①⑤

B、②④

C、④⑥

D、③⑤ 4、(2004·理综北京)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0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D.HClO溶液(石蕊试液)

5、检验右图装置的气密性,通常是将导管放入水中,①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②手离开试管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说 明装置不漏气。请回答:

(1)此法的原理是------------。

(2)某同学操作时,只做了①没有做②,他即认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6、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实验所用试剂为-------------。

(4)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最好方法是-------------。

(5)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②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③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止水夹K3,要使烧瓶内产生喷泉可采用的方法是----------------------------。7、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甲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测定ng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其实验步骤:

a.按装置图组装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 b.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m1g; c.称量ng纯碱样品,并将其放人广口瓶内;

d.从分液漏斗缓缓地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缓缓地鼓入空气,直到B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e.再次称量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m2g。请回答:

(1)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

(2)计算Na2CO3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用m1、m2、n表示)。

(3)请再设计两种其他的测定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可选择的主要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铁架台、漏斗(过滤器)⑤干燥管⑥酒精灯⑦烧瓶⑧蒸发皿

供选择的试剂: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AgNO3溶液d.碱石灰e.稀盐酸

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以证明PbO中含有氧,反应方程式如下:

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开始一段时间可能没有现象,其原因是————————————。(2)洗气瓶中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作用为————————————。

(3)实验后的醋酸二氨合铜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适宜于再生的生产条件是————————。(4)若用空气代替干燥的N2,行不行——————————,其理由是——————————。

9、为测定已变质的过氧化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一具有良好弹性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将稀H2SO4全部滴人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个氧化还原反应。(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04前必须关闭-------(填“K1”“K2”或“K3”,下同),打开--------------------。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导管a的作用是------------。

(5)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为何要缓缓打开K1-------。(6)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10、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装置工、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02和H20,宇航员每天消耗28 mol O2,呼出23 mol 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mol。(3)以下是另一种将C0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

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

①上图中,装置a由——-------------、——------------、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填入编号)。e.硅胶 f.碱石灰 g.无水氯化钙 h.浓硫酸

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能力训练)

1、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碱石灰的作用是-------。(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人的先后顺序是--------------------------,其理由是-------------------------。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004年北京理综试题)

2、亚甲基蓝(MethyI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如下:

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250 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 H20、3g C6H12O6(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O.2%的亚甲基在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关闭活塞a、b,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关闭活塞a、b,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

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

(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装在A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溶液显无色。若再振荡A试管,溶液能否显蓝色?---------。(选填“能”或“不能”)(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人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选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选填:“能”或“不能”)

(3)该实验中,影响溶液颜色互变快慢的主要因素有------------------------------。(4)从上述变化的总结果看,葡萄糖的作用是---------,亚甲基蓝的作用是---------;

(5)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代替,因为其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推测维生素C具有---------性;

(6)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1)当手握住试管后,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当手离开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大气压将水压人导管,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2)否

当手握住试管时,温度升高较快,即使有少量漏气,导管口有气泡;当手离开后,温度降低缓慢气体体积缩小得慢,空气会从漏气处进入试管,不会形曲一因此只做①不能证明不漏气。

6、(1)验证N0与02反应,N02与H20反应。(2)2NO+02=2N02,3N02+H20=2HN03+NO(3)圆底烧瓶和烧杯NO、02、H20(4)安装好装置,先夹上K3,关闭K1,打开K2,在储水瓶中装入水。再打开K1,使水注入储气瓶。片刻,储气瓶中水位不再上升,储水瓶中水位不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其气密性不好。

(5)②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 ③用手或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7、8、(1)高温下PbO跟碳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CO的缘故。(2)用来吸收CO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高温、低压。(4)不行。因为在高温下空气中的02要与碳反应生成CO及C02,另外空气中少量的CO2及水蒸气也能带人氧原子,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9、(1)2,1(2)关闭K1、K2,打开K3(3)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4)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H2SO4能顺利滴下(5)碱石灰,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02被充分吸收(6)C02与O2的体积为xmL,02的体积为ymL,故CO2的体积为(x-y)mL,可知Na20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y:(x-y),Na202的纯度78y/53x+25y×100%

10、(1)2H2+C02=2H2O+C(2)10(3)①分液漏斗烧瓶②盐酸③防止水解④e g⑤(能力训练)

1、(1)①(NH4)2C03或NH4HCO3 ②吸收水和二氧化碳(2)①4NH3+502=4NO+6H20 2NO+O2=2N02

②2N02(气)==N204(气)+热量,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NO2转化为无色N204。(3)①先通入O2,后通入NH3。若先通氨气,若先通入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②4NH3+3O2=2N2+6H2O

2、(1)不能(2)不能 能(3)振荡的剧烈程度(或填溶解氧气的浓度)(4)还原剂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5)还原性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5

一、在高中化学复习中应用联想法的意义及其种类

高中化学学科具有的特点:一是知识点多;二是理解容易应用难;三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多, 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所以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 而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 联想又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所谓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概念之间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化学联想复习不是孤立的联想, 是在联想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学习方法。可以包括比较、类比、归纳、发散等联想方法。

1.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 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应用比较法进行复习, 可以明确概念的本质, 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 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比较可以是:基本概念、理论的比较;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比较;计算方法的比较;实验的比较。例如:复习到同位素的知识时, 可以联想到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 将这四种概念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准确而深刻的理解这些概念的异同。如将Cl2、C2H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对照比较, 掌握它们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装置的特点, 所用药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归纳出两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 (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

2. 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

似的属性, 从已知一类的属性, 猜想另一类的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联想, 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同忆;再通过类比, 在新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通过类比思维, 在类比中联想, 从而升华思维, 既有模仿又有创新。例如, 在化学学习中, 我们对某一主族往往详细了解一种有代表性的元素, 其余同族其他元素的性质主要通过“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类推, 以获得对未知元素的了解。通过一些实例可以达到由此及彼扩大知识的效果。

3. 归纳是指将一系列具体的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的思维方法。

这包括:分类归纳法;图表归纳法;知识树归纳法;题型归纳法。通过整理和归纳可以达到“把厚书读薄”的目的。如:对元素化合物按金属、非金属来归纳, 金属元素义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非金属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酸—盐来归纳。

4.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

的思维模式, 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 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能对思维的启动、促进、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复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的计算时, 提出以下问题: (1) 氢氧化铝沉淀产生的同时, 溶液中的成分有什么变化? (2) 氢氧化铝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生成钠盐的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3) 反应过程中, 铝元素的变化遵循什么原则? (4) 反应过程中, 溶液中阴离子的变化遵循什么原则?

二、教师示范和引导在高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实施“联想复习”, 教师可以从这儿个方面做出示范:1.由知识结构去联想;2.由事物特征去联想;3.由知识归类去联想;4.由实验情景去联想。

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导书, 都会在课时复习的前面列出知识点, 在单元复习的前面列出知识网络。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高考教辅材料中的知识网络,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如果学生自己学会了这种方法, 比如无机化学中氧化一还原反应, 抓住化合价升降这一特征, 可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再联想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抓住以有机物为研究对象, 加氧去氢的为氧化反应, 加氧去氧的为还原反应, 理解有机化学中为什么分别研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而不提氧化—还原反应。

在教师示范过程中, 还应告诉学生联想的原则和方法。联想应围绕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而进行, 而不是漫无目标、毫无限制地乱想。通常采用关系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等方法, 把与该知识点有联系、有区别或相近、相类似的知识一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在引导学生实践联想复习的训练中, 教师必须有耐心, 给学生以机会, 不要怕学生耽误课堂时间。对于学生的联想, 无论想多想少, 均要给予鼓励, 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中, 学会“联想”。

联想复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摘要:联想是比较、类比、归纳、发散等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综合应用。在高中化学复习中应用联想法指导学生复习, 能有效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如何做好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 篇6

一、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 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对于学生来说, 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是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奠基, 因此, 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三年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 所以, 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 并且所出的题目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 阅读理解、作文就更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了。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 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 不能只复习考查重点, 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就给予忽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 以重点考查知识为主干, 其余知识点为枝干, 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 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 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 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二、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 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 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 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 辐射很多的分知识点, 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 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 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掌握牢固了, 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 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 阅读理解的题目, 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 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

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 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 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 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 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 往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 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 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 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以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加深刻。总之,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我们就要想尽一些办法, 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 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择题海战术, 但是, 题海战术对待高中语文这门科目考说, 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首先, 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 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 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做这些模拟题时, 首先, 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其次, 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 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 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总之, 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 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查重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 关键还是要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 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 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 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 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 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而讲评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五、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 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 因此, 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 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 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 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 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 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 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二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 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 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三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 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 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四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 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 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 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因此, 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 只要能够做好反思, 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7

与新授课不同, 复习课采用的数学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自主进行遴选和组织, 而例题的安排, 常常出现漫无目的和随意设置, 造成复习教学低效的现象。因此, 精选数学复习课典型例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必修2中单元复习课“直线与方程的单元复习”为例, 侧重于例题的教学功能, 谈谈高中数学复习课例题设置的思考。

一、夯实基础, 突出“巩固”功能

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例题设置首先要依“标”靠“本”, 注重基础, 教师在选择例题时, 依然要紧抓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要突出重点, 提高针对性, 注意学生的薄弱环节, 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例题, 突出巩固功能, 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例1.求直线方程:

(1) 过点P (3, 1) ,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

(2) 与直线2x+5y-1=0垂直,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

说明:“直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两条直线的交点”、“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六节, 其中“直线的方程”和“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也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设置例1的目的, 一是复习巩固这部分知识内容, 二是求解例1时, 例1 (1) 、 (2) 都有两种不同情况, 是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和易混点。例1 (1) 中, 设所求直线方程时要分过原点的y=kx和不过原点的 (a≠0) 两种情况;例1 (2) 中, 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5x-2y+m=0, 求出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求解。

本例的教学形式可以采用先学生自主练习, 然后学生板演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练习, 然后教师巡视、巡批。

二、强化规范, 提高“示范”功能

复习教学的例题设置要进一步强化示范功能, 提高规范性, 这里主要包括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数学推理步步有据、解题步骤规范有序、书写结构合理完整等方面。使学生解题时能做到: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摒弃语言书写不当、解题过程跳步或繁杂、分析过程杂乱等不规范的解题情况。

例2.直线l与直线3x+4y+1=0平行且距离为4, 求直线l的方程。

说明:在本例的求解过程中, 可以先用待定系数法设直线l的方程, 然后在已知直线上取一点, 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因此在本例中, 可以体现步步有据的推理, 规范有序的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如下。

解:因为直线l与直线3x+4y+1=0平行,

所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3x+4y+m=0.

在直线3x+4y+1=0取点A (1, -1) .

因为直线l与直线3x+4y+1=0的距离为4,

所以点A到直线3x+4y+m=0的距离为4.

解得m=-19或m=21.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3x+4y-19=0或3x+4y+21=0.

本例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学生自主练习后板演或者学生说解题思路, 教师板演。此外本例也可利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三、举一反三, 凸显“通法”功能

复习课的例题设置要揭示典型的数学解题方法, 突出规律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 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认识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真正通晓数学思想方法。这里的方法不仅有平面解析几何中用代数方程表达几何问题的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常用的一般方法, 还有解决一些特定类型问题的具体的特殊方法, 例如在解决一些直线之间对称问题过程中的转化化归的方法等。复习课的通法功能更多的是对一类方法的提炼、概括和总结。

例3.如图1, 在△ABC中, ∠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l的方程为y=2x, 若点A, B的坐标分别是A (-4, 2) , B (3, 1) .求点C的坐标, 并判断△ABC的现状。

说明:本例中, 因为△ABC中∠C的平分线为y=2x, 所以点A关于直线y=2x的对称点A'在直线BC上。设点A'的坐标为 (x1, y1) , 则由AA'的中点在直线l上, 及kl·kAA'=-1, 便可求出点A'的坐标。

于是可求出直线BC的方程, 同理可求出直线AC的方程。继而可求点C的坐标, 并可判断△ABC的现状。

本例中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将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对称关系转化为点与点之间的对称关系求解。这类问题还有很多, 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选用不同的例题。

例4.如果直线l与l1:x+2y-3=0关于点 (0, -1) 对称, 求直线l的方程。

例5.已知光线通过点A (-2, 3) , 经x轴反射, 其反射光线通过点B (1, 1) , 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例6.在△ABC中, 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0, 角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0, 如果点B的坐标为 (1, 2) , 求点A和点C的坐标。

说明:例4、例5、例6都是直线与直线关于点的对称问题。例4中, 只要在l1上取两个点, 求出这两个点关于点 (0, -1) 对称的点, 便可求出直线l的方程;例5中, 求出点A、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 便可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例6中, 直线x-2y+1=0与直线y=0的交点为点A, 求出点B关于直线y=0的对称点B'的坐标, 则可求出直线AC的方程, 由BC边上的高线的方程及点B的坐标, 可以求出直线BC的方程, 继而可求点C的坐标。

这类例题的教学形式, 可以采用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 概括提炼方法。

四、拓展延伸, 渗透“探究”功能

复习课的例题设置要有弹性, 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 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数学活动经验, 给学生留下延伸、拓展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延续和深化, 使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 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基于此, 教师要善于提出适合学生的有一定思维价值、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并在教学中加大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7.过点P (3, 0) 作直线l, 使它被两相交直线2x-y-2=0和x+y+3=0所截得的线段恰好被点P平分, 求直线l的方程。

说明:本例中, 如果直线l垂直于x轴, 可得直线l与直线2x-y-2=0和x+y+3=0所截得的线段不被点P平分, 所以直线l不垂直于x轴。如果设直线l的方程为y=k (x-3) (k≠0) , 分别求出直线l与直线2x-y-2=0和x+y+3=0的交点, 再利用所截得的线段被点P平分, 列出方程求解。此种解法运算量很大, 因此作为单元复习课, 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的解题途径, 例如, 分别设直线l与直线2x-y-2=0和x+y+3=0的交点为A (a, 2a-2) 、B (b, b+3) , 再利用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求解。

本例的教学形式, 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 然后由学生尝试解决。

对高中数学复习的见解 篇8

一、找好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关于学习,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很少有普遍适用的,因此,在众多的方法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上课,做作业,复习,做参考书,准备考试,事情很多,人的精力有限,每样都做是不大可能的。对我而言, 上课集中精神,积极思维,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东西。;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我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多,但是反复的遍数很多,以加深印象;我高中时没有做过参考书,但是我花在习题上的时间并不少。在作题时同时还在思考,总结概念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作题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平时我做题比较慢,但到考试时由于有平时的积累就可以提高速度。虽然我做的题量不多,但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有即错即问的习惯。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会随手拿张纸记下,放在铅笔盒里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就扔掉。只有少数有价值的才用专门的本子记下;考试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解题中去,而不要想考试的最后成绩会是怎么样。考前注意休息好,宁可复习少一点时间,也保证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考试时先易后难,要能够狠心跳过难题,不要有心理负担,要立刻投入到后面的解题中去。

二、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三、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四、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①照顾一般,突出重点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②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③分类化归,集中讲评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

高中化学的复习 篇9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指导高考复习时,教师若能以教学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立足课本,认真分析学情及历年高考试题,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基础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等复习阶段,就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依纲扣本,狠抓双基,构建知识 网络。

认真分析2002年以来的理综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化学试题紧依中学教学大纲,遵循考试说明,立足课本,非常重视对考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难题比例很小,学科间综合题很少。因此,在近年高考中,凡是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答题规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复习阶段,务必做到抓纲务本,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有序储存,灵活应用,从而使双基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做到“三研”,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

在每章节复习前,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章节的主干知识是什么,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研究考纲,明确高考考什么,考到什么层次,是要求了解,还是要求理解掌握,还是要求达到熟练运用;研究考题,明确高考是如何考查这些主干知识的。并要将这些信息明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复习本章节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楚。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

化学知识碎、散、繁、多,记忆量很大,好多学生在复习时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结果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倾向,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 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既巩固了基础,又提高了能力。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将一个个知识点有序地“嫁接”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链条上,进而靠逻辑推理来掌握知识,不再仅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好多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感到:好多知识自己确实记下了,但到考试时却用不上。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我们“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状造成的,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学生并没有把课本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就不可能在实际运用中将知识“活化”。

3、纵横串联,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知识结构把它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在高考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对主干知识脉络清楚,做到有序储存,这是高考复习应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对单元主干知识作纵向联系,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勾勒出“单元知识网络图”,这样,通过单元复习,就可以将厚书读薄(一个单元知识仅仅是一张卡片),如学完电离平衡一章后,可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图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引导学生依据“一表两线”来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一表”即元素周期表,它反应了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两线”中一条线是教材中单元知识主线,一般来说,对于非金属元素而言,教材是以单质为“龙头”,按照无氧酸盐--无氧酸(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顺序来展现的,对于金属元素则是单质――氧化物――碱――盐;另一条线则是同一物质的因果线索,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保存、用途、存在等。依据“一表两线”,便可揭示元素化合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元素族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连线结网”,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通过研究各官能团的主要性质(断键方式及连接顺序),就能很好地把握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进而绘出有机网络图: 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作横向联系,设立“小专题”,进行归纳 总结,使贯穿在不同章节的零散知识得以整理。如学完了有机化学,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置问题并对零散的相关知识作专题归纳:如中学化学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各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如何?有机化合物中,哪些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及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常用来鉴别有机物的化学试剂一般有哪些?在中学化学中,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哪些?你能否发现水解反应有何特点?在中学化学中,哪些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哪些物质可以使溴水褪色?等等。

在构建知识 网络 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网,决不能轻易包办代替,把现成结论给予学生,造成消化不良。

4、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让学生克服遗忘。一切思维是从记忆开始的。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而持久地记下所复习过的双基知识,那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化学复习中就一定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明确每天的记忆内容,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得清,记得牢。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遗忘 发展 规律,增强记忆复习的自觉性。其次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发展规律,要求学生制定周密计划(近期、中期、远期),合理复习,强化记忆。务必做到:(1)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及时巩固;(2)按照遗忘规律,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对同一内容,复习时间的分配应由多到少,而复习的间隔时间分配宜由短到长),多次循环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长久记忆;(3)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变换多种复习方法(如尝试回忆、求同求异比较、典型题练习等),提高记忆效率。让学生坚持这样做,定会收到“滚雪球”式的复习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对增强学生高考复习的自信心很有好处。

二、深研考题,确立专题,力求各个击破。

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就应该在深入研究近年高 考试 题的基础上,打破原教材的编排,选择教材中基础的、核心的知识内容,确立专题,目的在于深化双基,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强调和突出重点,解决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热点及化学教材体系中的重点,我认为可以确立以下专题:(1)高考热点选择题,主要包括:与NA有关的 计算 及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热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溶液PH计算及判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及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电化学知识;计算型选择题。(2)无机推断。(3)有机合成及推断;(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方案的选择、评价等。

专题确立后,选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选试题要凸现教材主干知识,精选试题,防止题海战,最好能选择考纲中的题型示例及历年高考试题。训练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体验双基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尽管高考综合题高于课本,但都源于课本,消除对高考试题的恐惧感。讲评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要借题发挥,多方发散,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并要做好分类指导,使学生能对错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

总之,通过专题复习,要力求使学生做到“五个转化”,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分割到整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从记忆到应用;从慢速模仿到快速灵活;从纵向知识到横向方法。

三、科学 训练,注重讲评,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在模拟训练阶段,教师应在吸纳各地高考信息的基础上,兼顾各个考点,精选4~5套模拟题,进行定时训练,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为主要目的。学生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好每套试卷的讲评,讲评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思维、答题习惯诸方面对自己的答卷情况进行积极的反思,并在试卷上做好记录。我认为最好的讲评办法就是让学生“说题”,即对套题中的一些重点习题,教师可先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你认为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是怎样考查这些知识点的?②做这道题时你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要按这个思路去想?③解这道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你认为这道题你主要错在什么地方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陈述,让学生再度体验知识的应用,发现自己的误区,感受考题的精妙。这样的讲评,就容易使学生发现问题,为高考前的查缺补漏提供依据。另外在讲评时,教师还应有意识的介绍、表扬学生中的优秀、新颖解法,表扬一批做得较好的学生,严禁挖苦讽刺学生,从而使学生面对高考信心十足,充满期待。

用心

爱心

谈农村高中高考英语的一轮复习 篇10

一、制订科学严谨的一轮复习计划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严格把握并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结合本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具体情况,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周直接开始一轮复习,复习内容为教材必修五个模块,每单元一个课时作业,每两单元一个综合训练,一个模块一个综合检测,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一轮复习。

教师要制订一份复习计划,同时帮助学生制订一份更为具体的复习计划,具体到某节课或某一语言知识点, 如可用一小节课解决表示“一……就……”所有结构的复习。计划可按照单元选材的不同进行整合,如文学、国家等在必修五个模块中有重复的,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复习时不遗漏教材中任何一个语言知识点。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肯定会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农村中学,英语第一轮的复习,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主,以教材的课文和词汇为主线,逐步消化好其中的重难点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论是词汇和短语,还是语法,基本上为一知半解,并且近年来教辅读物的增加加重了师生的教和学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抛开课本,以教辅读物作为一轮复习的风向标,便是本末倒置。新课标英语课本中,词汇和短语螺旋式出现,语法兼集中和分散呈现,教师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花时间总结、整理重难点语言及语法知识,如果按照教材单元顺序复习,仅仅是无效的重复。

不论是英语,还是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其基础就是字(单词)、词(短语和惯用法)和句(句式结构兼句法)。高考词汇中,除了3%到5%的生词(其中一部分还是在课本词汇基础上构词法的运用)外,其余都在课本,教辅上的“重点单词”“指点迷津”等都是单词的重复,短语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在一轮复习不能再错过这个查漏补缺的机会,让自己在踏踏实实的复习中扩大词汇量,夯实基础,掌握语言知识。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依据,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过好语言基础知识关,并要特别重视词汇的掌握,大纲所列基本词汇要做到音、形、义和基本用法的落实。基础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线索,突出重点。具体地说,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和非谓语形式以及从句等重要的词法、句法内容要掌握好。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遣词造句能力、组句成文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词汇知识在语境中的辨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复习性预习

农村学生在进行英语的一轮复习时,虽然对词汇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印象,但由于基础较差,还有很多学生会遗忘或记忆不清。所以,在教师进行复习课前,学生一定要进行预习性复习(不同于新课的复习)。复习前的预习会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对于某些语言知识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比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复习影响要深得多。复习性预习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如对于某一语法或某个重点单词,可能分散在教材或课时作业或教辅图书的某些地方,而学生通常会按照顺序去预习,显然,教师的指导在复习性预习中必不可少。

四、构建知识网络

农村高中英语的一轮复习,要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复习的知识,最好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或形成知识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牢固, 而且在同、异区别中能扩大知识面,细化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这必然对他们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这种复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有利于他们可持续和全面的发展。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以新带旧,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规律化。

不论词汇还是语法,要从横向和纵向形成知识网络, “求同存异”,既有音、形、义的同异,又有句式和语法的辨析,在相同中扩大知识面,在差异中加深理解知识点,学生才能在一轮复习中达到预期目标。

上一篇:软件可复用性下一篇:积极性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