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试验

2024-09-09

PPD试验 篇1

关键词:不同民族大学新生,PPD试验,肺结核

近几年, 笔者在民族校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发现, 患结核病的学生比率明显增高, 尤其是牧区藏族、蒙古族学生。对近4年本校医院住院登记的结核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 2007年患结核病的有18人, 其中肺结核7人, 结核性胸膜炎11人;2008年10人, 其中肺结核6人, 结核性胸膜炎4人;2009年5人, 其中肺结核3人, 均为藏族学生, 结核性胸膜炎2人;2010年上半年7人, 其中空洞型肺结核1人, 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1人, 结核性胸膜炎5人, 这7人中蒙古族1人, 藏族6人, 有6人在同一学院同一班级, 且几乎在同一月内患病, 很明显为快速传染。因此, 笔者对某民族高校2012年入学的部分不同民族新生进行了PPD试验, 掌握不同民族大学新生结核感染的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的预防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民族高校的426名不同民族大学新生, 其中男生216人, 女生210人。汉族100人, 男生56人、女生44人;蒙古族124人, 男生58人、女生66人;藏族108人, 男生56人、女生52人;维吾尔族94人, 男生46人、女生48人。研究对象年龄17~21岁。

1.2 方法

(1) 以学院为单位, 向学生讲明试验目的、意义及试验期间的注意事项, 告知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处理方法, 并签订PPD试验同意书。 (2) 选用1 ml容量的蓝芯一次性注射器, 准确吸取0.1 ml (5 U) PPD试剂, 在前臂掌侧中下1/3处, 避开瘢痕、血管和皱褶, 用75%酒精消毒后, 皮内缓慢注入, 使局部可见7~8 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在注射后72小时, 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径, 计算硬结平均直径, 计算公式为 (纵径+横径) /2。 (3) 对PPD试验强阳性者拍摄胸片和痰培养查结核菌。

1.3 判断标准

注射部位无反应或硬结平均直径<5 mm为阴性;5~19 mm为一般阳性;≥20 mm或局部出现水泡、破溃、坏死或有淋巴炎为强阳性[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PD试验结果 (见表1~3)

注:和维吾尔族比较, aP<0.05

注:与女生比较, bP<0.05

注:与乡村比较, cP<0.05

426名受检者中, PPD试验阴性244人, 阴性率57.28%, 4个民族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037, P<0.05) ;维吾尔族阴性率最高, 分别和藏族、蒙古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阳性159人, 阳性率37.32%, 各民族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χ2=3.303, P>0.05) , 其中男生83人, 阳性率38.43% (83/216) , 女生76人, 阳性率36.19% (76/210) , 男女生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民族男女生间比较, 仅藏族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 (P<0.05) ;城市学生75人, 阳性率39.06% (75/192) , 乡村84人, 阳性率35.90% (84/234) , 城乡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体强阳性23人, 强阳性率5.40%, 蒙古族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 (P<0.05) ;男女生间及城乡间强阳性率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结核患病情况

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行X线胸片和痰培养检查, 共确诊1例肺结核患者, 患病率为234.74/10万。确诊患者为蒙古族男生, 无任何症状, 胸片提示有结核病灶, 行痰培养检查, 结核菌阳性, 开始抗结核治疗。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4个民族学生PPD试验阴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维吾尔族阴性率最高, 分别和藏族、蒙古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维吾尔族学生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可针对维吾尔族新生考虑给予卡介苗予以保护, 同时加强维吾尔族新生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一般阳性率37.32%, 与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同年龄段水平 (33.70%~44.40%) [2]接近, 不同民族间阳性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新生结核感染或卡介苗接种情况无明显差别。男女生间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梁军军等[3]的报道一致。4个民族中仅藏族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 (P<0.05) , 说明藏族男生的抵抗力较高, 抗结核感染力较强。城市学生阳性率39.06%, 乡村35.90%, 城乡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李飞等[4]报道的城乡生源PPD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强阳性率5.40%, 同鲁建民等[5]报道的结果接近, 但蒙古族强阳性率较高, 明显高于维吾尔族的2.13% (P<0.05) , PPD试验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的可能[6,7]。本调查确诊1例肺结核患者, 为蒙古族男生, 无任何症状, 提示需加强蒙古族PPD试验强阳性新生结核病的跟踪观察, 对强阳性者给予药物预防, 防止结核病传播扩散。

本调查肺结核患病率为234.74/10万, 同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同年龄段患病率233/10万结果接近, 说明近几年少数民族新生结核病患病率仍很高。新生入学后校医院可利用专题讲座、广播、板报、发放健康资料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学生防治结核病的卫生宣教力度, 每年进行PPD试验以发现结果为强阳性的学生, 对不同民族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应是高校控制结核病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 2002, 24 (2) :73-80.

[3]梁军军, 鞠中红.天津大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现状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1, 17 (4) :305-306.

[4]李飞, 张秀丽.2007年太原市某高校入学新生结核菌素感染情况调查[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5) :3399-3400.

[5]鲁建民, 鲁滨, 刘晚霞.某高校6 534名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3) :254-255.

[6]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蚕血液型脓病下一篇:混合频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