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式十篇

2024-09-12

改进教学方式 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文学作品都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新课标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每篇文章,需要调动全面的知识储备和全方位的理论素养,要着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认真把握阅读教学的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层次、有计划地因材施教。

《新课标》使学生在将来的工 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 问题

(一) 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与 理解

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资料就是所要研究的文本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前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深刻研究,研究整合,进行相关资料拓展,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认知思维上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中,研究每一篇课文,促使自己深入研究教材、文本、资料,是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提高业务水平,更要以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课堂教学与经验传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二)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师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分数至上的氛围仍然存在于很多学校与课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处在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效率较为低下的状态,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中单一的语言讲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阅读教学枯燥无聊,繁杂冗长,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扼杀,学生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单一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大的弊端之一。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改进 策略

(一) 了解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渴望学会阅读,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二) 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阅 读

对于文字浅,图文对应的课文, 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先抽生读,其余学生听并看图,使学生对图画内容有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而且给一定时间读,目的是通过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读,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例如,对第五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提前让学生回家阅读,遇到不会的生字、词,通过查询字典的方式认识,并标注在课本中,不理解的语句都重点标明,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老师针对学生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此种教法,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培养学生参与式阅读的能 力

改进教学方式 篇2

一、创设鲜活语境, 激活口语交际愿望

口语交际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蕴于特定语境中的口语交际, 能展现英语的丰富文化底蕴, 唤醒学生的理智与潜能, 激发其言说的意识和与他人进行言语交际的“互动感”。因此,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生动的、能打动学生心灵的、让学生乐于进行言语实践和知识构建的语境, 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并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口语交际, 真正达到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

如, 教学Unit 2“Friends and friendship”时, 我用多媒体播放《友谊地久天长》、《朋友》等MTV。丰富动感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口语交际的内容一下变得鲜活起来, 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我问:Do you think you can be a good friend to others?How?What do you think the basic elements we need to keep our friendship are?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训练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情境空间,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激情以及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捕捉生活素材, 丰富口语交际内容

语言只有在生活的情景中才有意义, 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苏教版中职英语教材从交际需要出发, 每个话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而又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因此, 教师应巧妙捕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 让学生在生活的语境中选择交际的话语, 打开言语表达编码的思路。

如, 在学习Unit 16“Success and failure”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身边成功人士的事例或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或失败, 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含义。围绕“How to face success and failure correctly?”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学生懂得在失败面前“Don’t give败不馁。这样, 把生活的素材巧妙地融入口语教学, 学生就能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

三、多元文化融合,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既取决于他们的语言水平高低, 也取决于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背景的了解程度。因此,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背景, 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和碰撞中了解口语交际的文化内涵, 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英语口语表达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如, 在学习Unit 3“Cultural communication”时, 可以结合课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尊重个人隐私”“女士优先”和宴会饮食、社交文化等进行介绍, 同时, 模拟交际场景, 请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这样, 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风俗习惯及社交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语言及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使学生在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意识的同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引导语言实践, 强化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只有付诸实际应用才是真正的交际语言, 也只有在不断的交际中才能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才能体现英语口语教学的价值。因此, 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出发, 拓展对话时空, 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去实践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中快乐地说, 在交流中快乐地体验、感悟, 从而内化和升华语言。

如, 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 开展每日的新闻述评,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学习Unit 10“The Olympic Games”之后, 正好赶上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伦敦奥运会, 有许多关于欧洲杯、伦敦奥运会的新闻, 可以安排学生围绕“两赛”进行述评。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相互交流语言信息和思想, 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时事。学生因语言水平有限, 可以先用汉语表述, 辅以百度翻译或者谷歌翻译的帮助, 减少语言困难, 以便更好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篇3

一、体现学习价值,绽放个性之花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学应力求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能从中获得求知的乐趣、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学习。如,教学“认识方程”时,教师根据天平图所写的几个式子,首先在黑板上集中呈现8个式子的卡片:

50+50=100 x+50>100

50×2=100 x+50<200

50<100 x+50=150

100>50 2x=200

接着让学生带着你能“把这8道算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这一问题,同桌说说想法,进行分类(提供装有8道算式的信封)。

其次,全班交流汇报:

生1:我是按照是不是等式来进行分类的。

不是等式: 是等式:

50<100 50×2=100

100>50 50+50=100

x+50>100 2x=200

x+50<200 x+50=150

生2:我是按照算式中有没有未知数来分类的。

没有未知数: 有未知数:

50+50=100 x+50>100

50×2=100 x+50<200

50<100 x+50=150

100>50 2x=200

生3:我把这8道算式分成4类。

不是等式不含未知数:是等式不含未知数:

50<100 50+50=100

100>50 50×2=100

不是等式且含未知数:是等式且含未知数:

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这些式子分成了4类,看看每组式子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一描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类式子(指的是等式且含未知数),和其他式子相比,它们具备怎样的特点。

生:它们又有未知数,又是等式。

师:在数学上,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为什么其他三类都不叫方程呢?(略)

在教师“你能把这些式子分分类吗”,“你根据什么来分类”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判断,不仅较好地理解了方程区别于其他式子的特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知“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个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重要特征,理解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学生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经历思维的碰撞,认识了方程的特征,理解了方程的意义。

二、丰富学习内容,加深知识理解

特级教师蔡宏圣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设计了“编故事”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并详述从丢番图的研究到韦达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历程。这样,数学历史不再仅仅是一种事实性的告诉,而是充盈着人类智慧发展的历程,为学生构建数学理解提供了支撑。

师:我给大家提供的数是a×4(屏幕:a×4)。怎么编一句话呢,我示范一下。我用a来表示这本练习本的重量,那a×4就是4本同样练习本的重量。就这么简单。

生:用a表示一本本子的价格,那么a×4就是4本同样练习本的价格。

生:用a表示铅笔盒里铅笔的支数,那么a×4就是4个同样铅笔盒的铅笔数。

师:有突破了,都有想法,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后汇报:

生:用a表示体育场的面积,那么a×4就是4个同样体育场的面积。

生:用a表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那么a×4就是4小时行的千米数。

……

师:世界上只要两个量之间有4倍关系的就都在a×4的范围里,下面我讲一个历史故事。人类最早表示数量关系用文字方式,但这种表达比较麻烦。所以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首先想到用缩写的方法来表示,按照他的意思,比如说这里的每个单价×4,就写成d×4。以此类推,每个的重量×4就是z×4。每人种树的棵数×4就是k×4。每班的人数×4就是r×4。丢番图用这样的方式简单是简单了,但是每一个字母表示的意思都是特定的,相互之间不能混合使用,应用时仍觉不方便。到了17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想:如果把这些字母表示的那个特定的意思都去掉的话,就是一个数×4,韦达就把它们统一表示成了a×4。很显然,这里的a不是缩写,它就是一个符号。(板书:缩写——符号)数学家韦达的发明给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历史上称韦达是代数之父。从丢番图用缩写的方法到韦达用符号的方法来表示数,中间你估计用了多少年?

生:10年。

师:没有那么快,整整1200多年。我要恭喜大家我们只用了30多分钟就把这1200多年给跨越了。

数学教育无疑能从数学史中汲取丰富的养分,数学史也完全能够促使数学教育变得更加厚重和深刻。一段字母表示数的发展历史就这样生动形象,孩子学习的热情被点燃,思维被激活。数学教学变得生气勃勃、光彩照人。学生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了知识,这都足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美好、亲切的情感。

三、沟通学习体验,学会学习反思

教学案例:特级老师华应龙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审题”一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题:

1?郾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郾脱式计算:1?郾25×32×0?郾25

3?郾解方程:6?郾8+3?郾2x=26

4?郾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郾小明带着小狗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郾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郾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郾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郾4千克。)

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6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上完课后老师和孩子进行了一番交流:

师:上完这节课,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1:审题时看清楚题目,不能盲目下笔。

生2:看题目的时候,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师:(板书:审题)那怎么审题呢?

生3:仔细读条件,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是不是相干,有什么数量关系。

生4:做应用题时,看问题最后求什么,再联系已知条件分析。

……

师:从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不能想当然,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盲目判断,经验有时候也会“害”了我们。

华老师放慢速度,与学生一起总结,让孩子们体会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份试卷的特殊价值也就在于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审题是多么重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

改进教学方式 篇4

南安市小眉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为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几年来,我们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课题研究破解教学难题,以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扎实开展“同课异构”、“同专题片区研讨”、“有效教学志愿者支持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先后开展“指导——自主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等专题研讨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两读”(读懂课标、读透教材)活动。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理念逐渐地被我市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并不断地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等新的角色定位,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至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上,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多的是外在形式上的变化而已,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如何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积极参加了南安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开展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努力转变课堂中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

1、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3、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专项培训,引导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研究,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听课、议课、比课、研课,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进程

2011年1月—6月为准备阶段和试运行阶段; 2011年7月—2013年6月为实践研究与探索阶段; 2013年7月——2014年6月为实践研究总结提升阶段。

四、课题研究工作措施

(一)优化师资,提升素质

在优化高效课堂的进程中,我校重点凸显两个原则:一是教师整体素质养提升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名师工程与青蓝工程相统一的原则。

1、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模式下,校长主持课题,骨干教师负责重点课题,全校教师人人进行课题研究。每个课题均来自一线教学中的实际困惑。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全面提高

教研组的课标教材培训,年级研修的知识体系图,校内校外的专家指导,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日以丰富。

校本内部培训具有针对性。比如,对全体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分年级进行研修活动;然后分学科分年级整理出学期知识体系图,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结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重点难点,为有效教学打好坚实基础。校本外部培训采取让培训对象“走出去”、将教育教学专家“请进来”的方式。并规定教师学习归来要做到“三个一”:交一份学习心得、做一次交流汇报、上一节观摩课。

3、才艺培训,让教师一专多能

第二课堂活动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亮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才艺培训。由校长和教导主任把关,让合格的教师承担兴趣小组辅导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师资素养的提升。

(二)分级组织,分层实施

建立“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小眉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开展高效课堂知识竞赛,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出自我达标方案,教研组制定达标实施方案,教导处制定校级达标方案,逐级推选,层层选拔,初步形成校内课堂教学教师梯队。

(三)集体教研,追求实效

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研讨,发挥集体备课作用;教师每节课进行全程反思撰写“教后记”,关注教学行为改进;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诊断制度,提出解决问题方法;年级整理课堂训练习题集,开阔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抓好一个“实”字:即在备课、讲课、研讨活动中,学要求教师真正在做到去繁求简,去伪存真,不走形式,不玩花样。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还原真实课堂,简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工作务求实效。

突出一个“研”字:一是通过开展同课异构研讨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二是学校依据课改要求,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课后要求教师写“教后记”进行全程反思,关注教学问题的行为改进。三是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制度,探究发现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在作业改革上着眼学生发展,要求教师使用好学校整理出的课堂训练习题集,精心设计作业,做到数量少、形式活、分层次,布置研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开阔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追求一个“效”字:在教学常规落实上,学校专门制定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和落实教学常规的具体措施,对教师教案、教学反思、备课、听评课、训练题、业务积累等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夯实教师技能,提供课堂高效的保障。

(四)专家指导,比赶帮超

我们邀请市、片区专家和骨干教师先后来到我校现场教学示范,引领指导,使我校的高效课堂工作和学生自主学习迈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在以校领导班子、教研骨干的示范引领课的带动下,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高效课堂组内和校内达标活动出现了“比、赶、帮、超”的感人局面。

五、课题研究成效

本课题经过历时3年的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我校课堂教学的面貌,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知识灌输式和题海训练式,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构建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呆板消极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这是当前我们走进课堂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的。在课改以后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活跃。近年由我校教师在各级执教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都获得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然而他们又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时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表现得很自信,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成功者。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也很强,每次班队活动、学校集体外出或课间都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充分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活动质量都很高。

(三)教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研究,我校的老师得到迅速成长,由于参与课题研究,迫使教师主动学习有关理论,分析和加工教材,设计“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更新了教师的观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使一大批教师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教改研究的骨干,大大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课改实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了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成就了高效课堂。三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同时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将对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六、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教师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教师担心自主学习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认为把每个知识点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部分学生不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和作用,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

2.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方法

目前,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思考探究,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经常处于无问题状态,只有被动地接受;有的学生不会选择学习目标和方法,或者简单仿效同学的做法,或者必须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有的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或者对发言不感兴趣,在研究问题时,不知道究竟要研究什么,如何下手。

3.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种种误区

当前,教师在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误区:一是学生自主学习有名无实。一些教师只满足于环节的设计,不看重合作学习的质量。二是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准。有的教师不明白自己在自主性教学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造成课堂放任自流的局面,达不到教学目的。三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发挥不平衡。四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发挥的肤浅。有的课堂流于形式,而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其自主能力和创造的潜力不够,无实质内容或实际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4.传统的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侧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仍以传统的评语、考试成绩为主,仍偏重量化的结果,而忽视实践及能力的考察。针对这样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对策就是死记硬背,而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

针对问题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

1.学校和教师要纠正并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

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到四点:一是转变观念,树立明确的“学材”意识。二是摒弃包办式教学模式,从讲深透讲全面就是高效率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要坚决抛弃那种老师代替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三包”(包动脑、包动口、包动手)的做法。三是树立现代时间观念,确保学生在教学时间上的“自留地”。教师在备课时要好好设计,哪些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学,准备给学生多少时间,要将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块时间“自留地”。四是树立民主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从当前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在引导上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二是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三是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

3.引导学生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来提高创新性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自主学习不仅包括课上积极思考,积极参加讨论等课堂活动,还包括课下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并调节学习过程,及时准确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学习观念上,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强化主动学习的观念。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不断提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二是在学习资源上,实现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要拓宽学习资源,把学习资源拓宽到与课本相关的书籍、文章、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库及其他计算机辅助资源。三是在消化吸引上,实现由“复制”向“探究”的转变。

4.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改进教学方式 篇5

目前, 我们在备课检查中发现:教师有明显的“重数量, 轻质量”的现象, 教师一味追求项目完备, 书写认真, 格式统一规范;其次, 学校检查也常常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规范来要求教师, 缺乏弹性, 以至于有一些优秀教师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应付学校的检查之中, 使备课与课堂教学成为两张皮。

实践:我校倡导多样化的备课形式。教师备课可以是旧教案修改、优秀教案集上修改、电子备课、在备课本上备课、书本注释+简案、简案+课件。开学初,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实际情况申请备课方式, 教导处与教研组根据不同备课形式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此举得到专家张丰主任的肯定, 同时张主任也指出, 要保证各种备课形式最大限度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就必须思考哪些教师是必须备详案的?各种备课方式的底线是什么?于是我们会同教导处、教研组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基本达成以下共识:1.新参加工作的或刚从农村调入的教师要求重在规范, 要写详案;学科成绩薄弱的教师需备详案;对于新教材, 不管老中青, 第一轮应写详案。2.对有经验的教师, 要求备课重在总结经验, 找出教学规律, 可写简案。同时, 我们还对备课作了底线要求:1.旧教案修改:要求用不同的笔迹标注修改内容, 尤其要注重反思的撰写, 反思要有针对性、深刻性, 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服务。2.优秀教案集修改:标注修改内容, 同时还要关注习题设计, 备课中要体现分层作业设计。3.备课本上备课: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等都要在备课中呈现, 要有板书。4.书本注释+简案:教材的重难点, 教材的处理和使用, 课外资料的拓展等都要在书本上体现, 同时简案要求思路清晰, 可操作性强。5.简案+课件:教案和课件要同步, 在学校内网建立独立使用的课件文件夹, 要求能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的实际。通过两年多的实践, 我们发现多样化的备课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 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改进作业管理,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学生课外作业布置中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无针对性。教师精选、创编作业的能力下降, 对教辅资料极度依赖。2.作业总量无控制。各学科布置作业不均衡。3.作业无层次性。教师们习惯于对所有的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4.作业形式单一。

实践:1.作业布置讲究针对性。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 教师必须先做一遍, 以亲身体验难易程度, 掌握耗费的时间, 对教辅资料中的作业要进行选择和创编;各教研组要利用备课组的力量收集和整理针对性强的作业集, 形成本组的作业资源库,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2.对作业总量的控制。成立以每班学生代表组成的作业监控小组, 每周监控班级的作业情况,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导处要会同班主任加强对作业总量的控制,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强势、弱势, 科学合理地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3.学科试点推进作业的实效性。针对学生座谈、家长反映作业偏多的学科,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现已经形成作业布置细则。4.建立作业管理资源系统。现已建立“优秀作业设计”的资源库, 定期发行“优秀作业设计集”;学校、教研组经常开展有关“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校正、二度反馈”的研讨活动, 收集有关的案例, 放入生成性资源库, 并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 以科学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作业管理。5.建立作业管理激励系统。制定作业管理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 把作业考核与教师的评比、晋升等相结合;定期评选在作业管理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学生、家长,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改进教师研修活动形式,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教研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活动主题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教研活动主题往往是教研组长或几位骨干教师确定的, 并不是来自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教学实际问题。2.活动过程缺乏整体的组织与策划。活动往往以听评课或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 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研究的持续性。3.同伴互助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4.教研成果的展示, 注重课堂教学, 忽视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展示, 忽视物化成果的总结和重建。

实践:基于以上的认识, 2008~2009年, 我们着重抓了主题式教研活动的管理:

1.活动主题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主题。 (1)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 每个教师结合期末质量分析和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情况写出教学反思。 (2) 教研组从教师反思中梳理出下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并上交学校教科室。在确定主题时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该问题必须是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该问题必须是目前学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并且通过教研组活动有解决的可能。 (3) 教科室及时对一些过于笼统或是没有针对学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的教研活动主题给予反馈与指导。

2.活动方案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强化教研组的策划和组织。活动主题确定后, 教研组根据有效教研的四个基本流程 (“问题——计划——行动——总结”) 制订出教研活动方案, 并于开学的第二周把教研活动方案上交学校教科室。

3.理论学习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实践, 提升教学研究的层次。通过理论学习形成问题解决的理论假设。一个好的假设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 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

4.行动研究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行动研究的实效性。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实践。 (1) 三度备课的设计:每个备课组负责一次课例研讨, 每一次的课例研讨都要进行三度备课。先由执教教师精心钻研教材, 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 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然后备课组集体备课, 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 进行讨论与修改, 最后根据修改意见, 执教教师第二次备课;备课组组织试教, 执教教师第三次备课。每一个年级段负责的课例研讨都要遵循以上的程序进行三度备课。 (2) 接力实践的设计:教研组组织课例研讨, 针对第一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第二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然后针对第二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第三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科室不但要定期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 并对各教研组的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而且还要经常邀请市区教研员来学校加强对薄弱教研组的专业引领。

5.教研成果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教研活动的改进。 (1) 教研成果的物化管理; (2) 教研成果的分享和改进。

改进教学过程管理, 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学校过去的质量监控、常规管理一直是以教导处、教科室为主。由于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等原因, 教学过程管理往往看似规范, 却落实不到位。另外, 教导处没有真正发挥教育教学指导的功能, 每天应付各种频繁的检查, 缺乏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解决, 缺乏对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帮扶作用。

改进教学方式 篇6

目前, 我国计算机课程安排是作为阶段性必修课程安排在日常授课当中的, 而学员结构和成绩水平多呈现出基础薄弱、兴趣较低、自制力差等特点。而计算机教育的实践内容也仅仅是在围绕课程设置内容上开展的, 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性, 缺乏独立性, 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进行研究, 也着实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能够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 教学设计以常规实践课为基础, 以系统、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的课程设计或小型项目设计为目标, 以各种设计竞赛为突破口, 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 能够在额定教学时间内, 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 在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能力水平安排计划, 根据每个学生实际上都是一个有特殊背景的个体的特点, 基于不同水平、不同侧重点、不同教育背景下提出了“3+3+3”的计算机实践课教学模式。

第一个“3”

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班:基础班、提高班和创新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 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级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大大提升了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实践考核制度是保证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第二个“3”

在实践课的分级教学中针对实践体系中各层次和不同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践目标, 根据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实践课程设计内容和实施情况的特点, 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全程性、综合性考核。建立相对完善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采用多元量化考核方式, 主要为三类:基础班、提高班和创新班。

1.基础班的课程, 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重点考核学生知识或技术掌握情况, 采取平时实验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在提高班的诸多课程中, 学生可以自选难度系数不同的实验项目, 采取专题实验报告和作品演示、现场测试验收等形式进行成绩考核。例如, 计算机课程对所学专业的辅助性综合实验, 在实验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验证各个阶段进行小组复审、综合评定和反馈效应等环节累计综合评定分数。

3.创新班采取能力综合量化的考核方式。主要针对参加开放实验和创新基地专门项目研发的学生进行考核, 在理论知识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实际动手能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体现整体素质, 采用按比例量化考核的方法。

采用以上三种多元量化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能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第三个“3”

三种教学模式指常规实践课、课程设计或小型项目设计、设计竞赛这三种教学模式。

1.在常规实践课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后期发展打好基础。

2.在课程设计或小型项目设计这种教学模式中, 以学生为主体, 在此过程中, 教师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在设计竞赛教学模式中, 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

通过常规实践课、课程设计或小型项目设计、设计竞赛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 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有利于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摘要:本文根据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计算机教学“3+3+3”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中第一个“3”即设基础班、提高班、创新班;第二个“3”即对上述班级设计三类课程;第三个“3”为采用三种教学模式:常规实践课课程或小型项目设计课和竞赛设计课。

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能力 篇7

一、搭建平台, 体验成功

我们在习作讲评时, 搭建了多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快乐。在传统的习作讲评课中, 都是优等生在唱主角, 中下等学生往往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而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 都有被人赏识、肯定的愿望, 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 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们要求教师走下讲台, 让学生唱主角, 尤其是中下等学生。实践中, 我们要求教师每天某个时段安排一个“小小播报员汇报”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播报, 可以是自己的习作, 可以是自己的见闻, 也可以是平时积累的美文, 读或者说给大家听。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点, 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展示自我, 树立自信。此外, 我们根据每次习作的侧重点, 选择三个层面的学生代表上台作为“特约嘉宾”, 让他们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可以是全篇, 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段, 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 抑或是一个运用恰当的好词, 都可以拿来交流。然后再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给全体学生作经验介绍, 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 去亲身体验感受, 揣摩品味, 欣赏辨析, 从而学会倾听, 学会沟通, 学会分享, 进而学会尊重他人, 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二、改进评语, 促进师生交流

评语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它的重要作用是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提高习作的兴趣。在实践中, 我们尝试改进评语, 体现“三性”。

1. 针对、启发性。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特点及优缺点, 具体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语, 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修改, 是评语的基本特点。它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自主修改。有位教师在眉批中写道:“读读看, 这个词换一下, 是不是表达得更清楚?”“句子太长了容易出错, 试着改成短句子, 好吗?”“展开你的想象, 这句话会更精彩!”这种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评语让学生茅塞顿开,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学生记叙了参观世博会的过程, 但内容单薄。如果评语只写:“内容不具体。”学生会感到茫然。有位教师这样下的评语:“这个馆很不错, 老师也很好奇, 也很想去看看。你能说说这个馆的特点吗?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一来, 学生就知道从何处下手修改了。有一个回族学生记叙了汉族过春节的风俗和回族过年的习俗, 角度很新, 但内容空洞。教师这样写评语:“你分别介绍了回汉两族过年的习俗, 让老师在比较中了解了民族风情。但介绍得有点简单了。能不能抓住特点来写?比如回族要炸馓子, 而汉族则炸油果子;汉族要给小孩压岁钱, 而回族……这样写就明白了。”在教师这样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下, 学生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 通过自己修改, 不断积累“改”的经验, 懂得“文成于改”的真理, 久而久之, 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的指导也就落到了实处。

2. 激励、鼓舞性。

我国文学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 好见地, 读史有眼, 立论有识, 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十二岁小儿能做此语, 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具激励性的评语以高度的赞扬, 赏识的眼光给幼年的茅盾无穷的动力。在实践中, 我们充分体现评语的激励性和鼓舞性,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树立信心, 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旅游的乐趣无穷无尽, 跟随着你的笔迹, 漂流于青山绿水之间, 耳闻着动人有趣的故事, 乐趣溢于言表, 恰当及时的心理感受突出此景之美, 此情之真!”“你是唯一一个用诗来写这篇文章的, 你得心应手的驾驭, 把周总理高尚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美感, 感情真切, 富有深意, 打动人心。老师期待你的佳作!”“这篇文章描写了游鸣沙山的过程, 既有美丽的风景又有丰富有趣的娱乐活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 言辞优美, 仿佛带读者一起游览了这一名胜。作者寓情理于游玩之中, 情景交融, 抒发了对甘肃鸣沙山的喜爱。”

这些充满激励和鼓舞的的评语, 流淌着教师炽热的情怀, 和真诚的期待。在平等的对话中, 好似师生在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评价中, 被注入了新的动力, 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 示范、导向性。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 那种文字精美, 风趣诙谐充满激情的评语, 那种字字珠玑, 掷地有声的评语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种文学的熏陶, 一种审美的享受。我们在改进评语的过程中, 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 不仅在习作的方法上给予指导, 还充分发挥语言的示范性作用。比如, 一个学生饱含深情地描述了故乡的小路, 教师在评语中这样写道:“故乡的小路在你的眼中, 在你的笔下, 是那么富有韵味儿, 一幅幅甜美而质朴的画面中流淌着对小路深深的爱, 对故乡对童年沉沉的怀念之情。哦, 这条令人魂牵梦绕的小路!再接再厉, 充满期待!”如在读了学生写桑科草原的习作, 教师有感而发:“是你让我徜徉在绿色草原的怀抱, 是你让我闻到了泥土的芬芳, 是你让我看到了澄明的天空。谢谢你!”再如, 读了一个学生描写牛肉面的习作, 教师这样评语:“读了你的习作, 我才知道, 兰州居然有这么多不知名但风味独特的牛肉面!帮我画一张网络图好吗?让更多的朋友都来尝!”

三、动态评价,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决定, 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我们在实践中, 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进步中成长, 习作评定的等级不是一锤定音, 而是采取动态评价的方式进行。使每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激励下“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学生不满意自己习作等级后, 可以自己修改, 还可以再要求教师评定, 直到学生满意为止。比如, 在A的基础上重新评定A+, 在B的基础上重新评定B﹢。这样一来, 对后进生的鼓舞更大。树立了写好习作的信心,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实施新课标必须改进教学方式 篇8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式;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台、黑板、讲解、板书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向学生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有部分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法未能改变,直接影响新课标的实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学习创新”,“学会学习”,已向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题报告在上个世纪就指出:“不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强烈呼声,所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被动、陈旧和单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就是改变这种学习状况。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发展、去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唯命是听,不完全依赖教师的独立性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条件,掌握一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点拨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铺设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出每日、每单元、每学期的学习目标,自觉地负担起学习的责任。自我导向、自我激动、自我监控,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辅助和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转变,学生的地位要转变。然而一下子让一个被统治者转变为一个能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师完全放开了手脚,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把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用多种形式(讲授、谈话、演示、示范、多媒体播放等等)呈献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还须传授给学生针对性的学习方法。

在20世纪初叶著名学者梁启超明确指出:“教人以方法为主。”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前提,学生只靠兴趣、热情去学习,难免又要走进“暗胡同”里摸索,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压抑,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必须传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一般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法、记忆法、预习法、复习法等。由于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单记忆法就有二三十种。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将此课几个最佳的学习方法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向性掌握,知道该学法是干什么的;能快捷完成哪些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采用最优化的学法去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智慧类型不一样,思考问题、记忆方法、学习优势不一样,所以选择学习方法要对号入座。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行之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勇于实践、勤于思考、自觉有效地去学,才能由真正意义上的“能学”到“会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努力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去年我校到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参观学习后,受益匪浅。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方式,彻底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模式。从组织教学——认定学习目标——课堂演练——课堂展示一系列的学习程序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制定了每个单元的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有序进行、学生主动探求、敢于质疑问题、教师画龙点睛整合问题,解决疑难。通过学生展示,可评价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效率和效果,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进干部考察方式 篇9

防治干部“带病提拔”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坚持从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入手,注重在扩大考察面、延伸考察线上下功夫,严把干部提拔入口关,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使选人用人工作更具科学化。

一、做到“四个注重”,坚持经常性考察。建立经常性的干部考察机制,做到“四个注重”,实现由过去的调整时考察转变为经常性的动态考察。一是注重在平常工作中考察干部。利用下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参加民主生活会,开展考评等时机,了解干部的德、勤、绩、廉表现;通过到各单位参加领导班子座谈会,年终总结会,了解干部的工作思路是否清晰,考虑问题是否具有前瞻性;定期不定期征求分管县领导、挂点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干部的看法和意见,听取各方面对干部的反映。二是注重在特定时期考察干部。跟踪考察了解干部在处置人、财、物等重大事务,在其职务升迁,工作调动和家人婚丧嫁娶,生病住院,逢年过节,以及在负责重点工程项目,参与重大任务活动等特定时期的行为表现。三是注重在关键时刻考察干部。在落实上级的改革、发展稳定重要决策及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跟踪考察了解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立场和落实上级政策要求的实际效果。四是注重在危急关头考察干部。在社会稳定,防洪抢险、防止流行病等危难险重事件中,掌握了解干部的工作态度,现实表现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处置能力。

二、拓展四个延伸,坚持多层面考察。考察干部时,在充分听取本部门本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坚持“跳出部门看干部”,延长考察线,扩大考察面,拓展“四个延伸”实现由平面考察转变为多层面考察。一是向服务对象延伸。通过座谈、个别访谈,测评、下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听取服务对象对干部敬业履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意见和反映。任前考察时将考察预告、举报信箱和电话号码在县委门前等服务对象较集中的地方公布、悬挂。同时服务对象对考查干部的意见时考察材料必须说明的内容,对群众反映问题多,多数服务对象不赞成提职的干部,取消或延期其提职。二是向原工作单位延伸。对原单位谈话对象不再受该干部权力因素影响和制约,易于说真话,讲事情的情况,在考察干部时,经常通过找考察对象原单位领导、同事、群众了解干部,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德才表现。三是向居住地延伸。从各社区中聘请28名综合素质较高,为人处事正派的同志担任干部考察信息员,组织部颁发《干部考察信息员》证书,明确职责任务,全方位了解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定期不定期向组织部反馈。四是向亲朋邻里延伸。在谈话对象上,向家庭圈、邻里圈、朋友圈延伸,确定干部“三圈接触人员范围”使考察有的放矢,努力做到听真话,摸实情,了解干部个人修养,公众形象、自我约束、待人接物、结交朋友、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分析透视其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港口高压扁电缆维修方式改进 篇10

目前, 港口装卸设备中的移动单机采用的6 k V高压缆某些是扁平电缆。在日常装卸作业过程中, 扁平电缆卷放动作频繁, 各单机电缆经过几年的运行, 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电缆出现较严重波浪变形、鼓包或受到外力损坏等现象, 这些都会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处理这种故障往往采取整条更换成新电缆, 不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浪费, 而且更换一条新电缆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生产作业时间, 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设备安全。根据现场电缆情况判断电缆是否报废或有修补的价值, 如果有修补的价值, 通过对这种电缆的研究以及向厂家学习与实践, 掌握了自主修补橡套扁电缆的能力, 维修效率大大提高。

1 改进背景

在移动单机橡套扁电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 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但会出现“起鼓, 蛇行弯”现象 (图1) , 而且在运行中会有突发受到外力电缆损坏的情况, 都会影响电缆正常使用, 现在的电缆维修是电缆厂家的人员根据现场电缆情况判断电缆是否报废或有修补的价值。如果进行修补, 还需等厂家人员进行修补。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会整条电缆更换。为避免电缆厂家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的时间耽搁, 提高维修效率, 通过购买专业的电缆修补设备及各种原材料, 对电缆知识的学习与修补试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掌握了自主修补这种电缆的维修能力。

2 改进方案

2.1 改进总体思路

经过电缆厂家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修补人员现场操作示范, 现场维修人员熟练掌握独立对现场扁电缆进行及时修补的能力。包括外护套破损的修补, 电缆单芯的修补, 以及扁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对已修补的修补点的电性能、弯曲性能、抗拉强度符合相关要求及使用要求[1]。

2.2 扁电缆规格

目前使用的电缆型号是QRB+OFC 3.6/6 4×50+6×62.5/125, 电缆标称外径 (宽度×厚度) 99.5×34.5 mm。

2.3 实施方案

(1) 结合现场电缆情况与电缆厂家人员进行电缆修补的相关技术交流。

(2) 在码头现场准备电缆维修工具及修补材料。包括扁电缆热熔机、废旧扁电缆、护套胶料、扁缆热熔机、白色橡胶带 (第一层绝缘) 、透明塑料纸、透明胶带、黑色半导体、二甲苯、801强力胶、4 mm2电缆、常用维修工具、角磨机、壁纸刀、砂纸、抹布、常用维修工具等。

(3) 厂家人员现场维修电缆, 维修班人员学习, 记录操作步骤。

(4) 维修人员实际操作[2]。1处理好线芯, 做好中间接头。中间接头的铜管最好带螺纹 (增加拉力) 。2裸露线芯两侧的主绝缘用壁纸刀削成圆锥形, 并用砂纸打磨光滑。3白色橡胶带 (约2 cm宽) 均匀涂抹801胶, 稍等片刻对线芯进行捆扎, 直到缠绕厚度大约比原有绝缘橡胶稍高。4用透明塑料纸对白色橡胶带进行捆扎, 两端用透明胶带粘好, 防止透明塑料纸移动。5缠绕黑色半导体。把两端的金属护套用透明胶带包好, 防止有金属毛刺。6提前预热热熔机至140℃。把最外层橡胶相关区域打磨干净。7把用到的护套胶料剪成所需形状, 两侧均匀涂抹二甲苯, 备用。8缝隙中添加适当护套胶料, 把隔开部分用胶料填好, 用胶料横向缠绕覆盖整个开口部分 (搭边缠绕) 。9用透明塑料纸把整体填充胶料部分包裹好, 放入温度适当的热熔机铁槽内, 盖好, 不能过厚, 压好热熔机, 温度调到160℃, 开始热熔50min。10逐步降温至70℃, 拿出电缆, 打磨至原电缆形状相同。新完成的电缆接头外形尺寸需和原尺寸相同, 并保证平整光滑, 电缆维修后的预防性试验要符合试验标准。

(5) 总结修补经验, 进行多次实际操作练习, 直到满足相关标准[3]。

(6) 维修人员掌握对修补后的电缆进行相关试验,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20℃时≤0.393Ω/km。电缆应经受交流12.5 k V, 5min耐压试验不击穿;电缆20℃时绝缘电阻≥675 MΩ/km。达到满足现场使用的需要, 并逐步提高维修扁电缆的效率。

3 改进效果

目前, 已经对港口内的堆料机、取料机的某些存在问题电缆完成了修复, 相关维修人员能独立完成对全港单机扁电缆的修补工作, 随时能熟练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修补过程中节约资源, 提高维修效率, 使修补后的电缆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以保障电力和控制信息的连续提供, 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自主修补后的电缆使用效果良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维修效率大幅提高。

4 结束语

本次维修工艺改进的完成, 填补了现场维修人员不能自主修补扁电缆的技术空白, 摆脱了电缆出现故障后等待厂家维修或整体更换的不利局面, 提高了维修效率, 缩短了电缆出现故障后的维修时间, 对生产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如果全港的6 k V扁缆以后都采用改进后的维修工艺, 不仅可以节约巨大的维修成本, 有不可预测的经济效益, 而且提高了维修人员的的技术水平, 在改进中学习了很多关于维修电缆方面的知识, 增强了员工敢于创新的工作意识。

参考文献

[1]于景丰.赵锋.电力电缆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2]邵海忠.最新实用电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改革与设想下一篇:LED照明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