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人格建构六篇

2024-09-11

独立人格建构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独立人格,学生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我国已经由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语文教学也在注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视。而语文知识中独特的人文情怀对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意义非凡,让学生在感知自我的同时也能实现对事物的理性思考。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挣脱了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枷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了解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适时启发,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独立的人格,实现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意义

1. 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我国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经历全面的变革,其中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过渡要求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不应该仅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还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以及审美兴趣的综合性学科。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形成,才是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考察部分。

3.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拥有独立人格的学生能够时刻对外界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未知的知识保持一种持久而稳定的积极和热忱,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动性,并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待事物,形成自我独树一帜的见解,这些都是帮助学校为社会培养优良人才的有力因素。

4. 解决学生心理需求

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或多或少地产生些许负面情绪,一旦情感长期无法得到释放,则容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疾病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交际能力、抗压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等等,因此,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目标重点之一。而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情绪的关注以及适时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促进个体自由发展

具备独立人格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将自己的行为、意志与所确定的目标相统一,帮助自己逐步实现理想与目标。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够积极地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在独立人格的影响之下,学生能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迎难而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才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替代学生而成为课堂的主体,存在的权威观念将学生当成被动接收知识的工具,一味地根据教材照本宣科,而学生对于教师权威的畏惧心理使得他们存在绝对的服从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敢提出质疑,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手段,打破传统的阶级观念,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一个愉悦、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辅助性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建构独立人格。

2. 挖掘教材内涵,增强独立人格体验

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语文课文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学生独立人格方面起了重要的辅助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学习与体验提供一个崭新的机遇与平台。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作者对于莲花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一不体现了莲花生性倔强,宁折不屈,娇艳却不失青春,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朴实中见俊逸,恃重中显高洁的优良品质,它代表着作者所追求的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誓言的独立人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学生对于这些情感的吸收和领悟,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

3. 借助课外阅读,感受独立人格特质

学习是无止境的,而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语文教材当中,还应该从丰富的课外阅读中领略知识的奥妙,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还为建构学生独立人格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学生通过对海伦·凯勒成长故事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在年幼时因病而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重度残障患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之下,她不仅学会了手语、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还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而海伦·凯勒的事迹启发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有一天我们跌落人生的谷底,也不应该轻易言败,而应该微笑看待人生,我们应该时刻秉持着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写我们的命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人格特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三、结束语

独立人格建构 篇2

1.女大学生的择偶原则偏失

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是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 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裕条件为基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 总是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 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家庭出身, 女大学生普遍认为物质可以帮助获得爱情, 一部分的女大学生采取的途径是先了解对方的背景然后托人介绍或主动表达。在赤裸裸的功利性基础上, 女大学生表达爱情方式基本处于金钱与地位之下。在钱与情交易之间, 常常是有钱的人你不爱, 你爱的人往往又没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 两性之间的纯粹的爱情蜕变为赤裸裸的物物交易。

2.认同男强女弱、郎才女貌的婚恋观

传统的男女择偶意向和婚姻模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女性优选男性的地位、能力, 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性格。在选择恋人时, 女大学生倾向找与自己学历相当或比自己学历较高的男性, 而男大学生则倾向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或学历低于自己的女性。在大学校园中, 男生青睐貌美温顺的女生, 对于成绩好、能力强、相貌平平的女生则不感兴趣。而男生只要才华能力出众, 即使相貌平平或相貌偏丑, 依然会成为许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此, “三寸金莲”尽管已成为历史, “裹脚布”也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但“标准三围”却成为多数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身体理想。这种观念使女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改变自己的形象, 把自己变得更漂亮。

3.较低的成就期望值

在女大学生中的确不乏有远大志向、强烈事业心和较高期望值的人, 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大学毕业, 有份好工作, 找个好丈夫, 有个好家庭的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上。这些女大学生在中学里埋头苦读, 自己最高的奋斗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这一目标实现以后, 很大一部分人便茫然不知所向。很多女大学生入学以后就放弃了继续学习深造的选择, 满足于成为“天之骄女”的现实, 缺少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 虽然她们也是每日早出晚归, 但更多的是为了各门功课有个好成绩而已。

4.挫折承受能力弱

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学习都比较顺利, 优异的成绩使她们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 相对优越的地位, 要强、好胜的心理, 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与挫折。一旦受挫, 就很长时间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较之男大学生要长。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 害怕再次失败、再次受挫, 从而畏缩不前。

5.创造能力不及男性

女生的学习成绩较为显著地超过男生, 而科研成果数却明显落后于男生。女大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因而在以记忆为重点的考试中强于男生。但女生在课外知识如图书馆资料、最新科研信息等方面的汲取能力则弱于男生, 加之很多女大学生不擅于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加以训练, 致使女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极大地阻碍了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女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对女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女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高等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6.学习目的分散化

我们把女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 即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学习, 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出人头地、成为女强人”、“将来分配有个好工作”、“增加嫁妆的价值”等;第二层次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 即把其他个体与自己作用的关系作为驱动力的学习目的, 如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等等;第三层次是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 即把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与自己的学习目的结合起来。我们知道, 当代女大学生与上一代职业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 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并且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的价值取向不同, 她们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突出了个人价值的追求, 在为社会作出奉献的同时, 更注重个人完美目标的实现。这种追求个体意义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很难成为影响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是女大学生在面临双重角色的冲突中表现出偏向家庭角色塑造倾向的真正原因。

二、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弱化的原因分析

1.教育因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观念对受同等教育的男女两性施加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说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仍建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基础之上, 这种文化对男性强调开发和激励, 对女性强调限制和弱化;对男性注重充分发挥个性, 对女性限制个性的发展, 压抑女性的创造本性。我国在多次教育改革中也从来没有触及这一教育的精神文化层面, 没有把反传统的、开发的、个性化的女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全新的女性道德、人格、素质的培养标准。表面上似乎男女是统一标准, 而实质上传统观念处处在起作用。

2.家庭因素

现在, 传统家庭伦理的主导地位早已被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观所取代, 但传统观念的影响短时间内很难清除, 一些陈腐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在束缚着我们, 并妨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传统家庭伦理认为女子天生就不如男子, 因此女子必须服从男人的意志, 听从男人的安排, 柔顺被当做女子的一种美德。在儒家的思想家们看来,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男人的专利, 妇女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极少出现女性杰出人物就足以证明这些观念的影响力之深远。在新时期, 这些陈腐观念对女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女不如男,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 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害怕竞争和冒风险。

3.社会因素

随着人们的物质财富的增多, 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 如只讲物质, 不讲精神;只讲享乐, 不讲诚信。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 拜金主义、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侵蚀女大学生, 也给女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少数女大学生沉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求名牌, 赶流行。其中不乏一些女大学生, 她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了财富, 穿名牌服装, 买高档商品, 而其他人靠遵纪守法和勤劳收获甚微, 从而让其他女大学生产生了“勤劳不致富, 致富不勤劳”的错觉。社会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 也给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一些女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 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 产生了傍款、傍官的想法, 产生了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意识。

三、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建构的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 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已成为权力, 掌握现代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对社会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 特别是认识女大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使她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

(2) 针对特点诚挚关爱。

长期以来,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的种种客观差异, 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人生的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 甚至被设置了重重障碍。我们要认识到, 人总是以其特定的性别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两性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制, 并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模式, 加之历史的境遇和现实处境, 男女的人生角色不同, 因而女性的人生道路尤其具有特殊性。对此, 高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尤其是学生工作者, 不能不认识到, 并在具体的工作中, 因“性”而异, 区别对待, 对女大学生予以更多的呵护和关爱。

(3) 婚姻家庭美德教育。

当代女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婚姻是她们将要步入的另一种社会形式, 对她们进行有关婚姻家庭道德教育极为必要。对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美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择偶原则、恋爱观和性道德上。经过婚姻家庭美德的教育, 使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能把对方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和事业心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 而不过分地看重金钱、地位或门第, 因为只有建立在思想一致、品德高尚、有共同追求基础上的爱情, 才经得起考验;在恋爱时应有自尊自立的精神, 对爱情有忠贞不渝的态度, 既不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 依附于男性, 又不草率、随便地对待爱情;在对待人类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方面, 能充分了解它的意义和它将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后果, 能坚持以合法婚姻为基础、以爱情为基础、对性行为的社会后果负责任和自觉自愿的道德原则, 认真、慎重、理智地对待, 并有能力自我保护。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 调整心态, 促进女大学生成才。

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有利于自身的社会适应与健康。女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在自我不断发展、对自身潜力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的。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上应抱着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自卑心理会导致自我评价过低, 自信心不足, 缺乏竞争的勇气。也有的女大学生自我评价甚高, 目标过高而脱离实际, 一旦遭遇困难, 就会感到很灰心。因此, 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善于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 扬长避短, 这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前提。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感情细腻敏感, 同时带有狭隘性。常为区区小事斤斤计较, 嫉妒心较强, 对他人的包容心比较差。因而, 由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当前女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不良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妨碍她们在成才道路上奋进, 也给其中许多女大学生带来了无尽的苦闷和烦恼。因此, 应引导女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之中, 主动和别人交往。信任、尊重、宽容他人, 以诚相待, 以心换心, 用真情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增进友谊, 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人带来的温暖、安全、舒畅的心理感觉。交往与友谊有利于形成和平的心境, 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有助于女大学生成才。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构建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许多功能, 女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如演讲比赛、科学研究、诗歌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活动等可以提高自信心,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审美也可以使女大学生调整失衡的心理, 能净化自己的心理环境, 陶冶情操。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对培养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提高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3.确保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1) 用人单位应改变性别偏见, 量才使用。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享有一定自主权, 但要消除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 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 切实改变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用人体系、用人标准和用人环境, 这样才能更公平地给女大学生们以最大的就业空间与机会。企业要看到女性有着自身的优势, 如:女生性格细腻、记忆力好, 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直观感觉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较男性有明显优势。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提供展示她们才华的舞台。

(2) 学校应该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女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妇女的解放。高校女生工作的重点, 应放在调动女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 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 充分认识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上, 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 树立信心, 去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社会。同时也需要加强引导正确的性别观, 培养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使她们自觉地成为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坚强女性。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成功的女性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 通过现身说法, 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激励女大学生的奋斗热情。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应该加大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力度, 开展职业培训,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尝试因“女”施教, 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和科目, 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学校要教育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 降低职业期望值, 抛弃就业地区、行业和岗位的偏好, 以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把个人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就业前准备的最重要内容, 用工作能力和实力去取胜。经过大学教育的女生在面对就业时更应该表现得自立、自强, 没有必要把个人的发展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把握女性成才的独特性, 进而能有针对地帮助女大学生不断克服女性成才的不利因素, 扬长避短, 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脱颖而出, 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女性人格的培养与开发, 是女性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预见, 未来社会给予女性以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当代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探索女大学生人格完善的规律, 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89:34, 37.

[2]王登峰, 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6, 57.

[3]王淑兰.中国女大学生发展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58, 59.

[4]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1-2.

[5]刘继华.谈女性教育中的双性化人格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 (2) :4-5.

独立人格和独立的审美追求 篇3

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92年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艺术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客座教授。

首创新风格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并把周庄介绍给世人,被评论界称誉为“發现周庄第一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诸多中外美术馆、美术学院和美国前总统布什等社会名人、私人收藏家收藏。2008年《姑苏瑞雪夜》入选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经法国美术家协会严格评选荣获特别独立艺术家大奖。

杨明义出名很早,“文革”后期就以杰出的水印木刻版画作品受到画界的关注。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在谈论江苏水印木刻艺术时,没有不提到杨明义的名字的。不久,他逐渐转入中国画创作,成为大家关注的很有成就的水墨画家。他的画之所以能在一般画家的作品中跳出来,一是形式感强,二是感情真切。这两点都很重要,画家敢于而又善于用形式美感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这说明,杨明义是有艺术天赋的,这种天赋来自他的遗传基因与家庭教养。不过对画家来说,天赋仅仅是艺术成长的有利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关键,仅有天赋而不勤奋,往往是少年得志和风光一时,因后力不足成不了气候。

杨明义不以自己有才而稍许懈怠,他勤奋好学,古今中外上下求索,广为结交良师益友,切磋技艺,开阔胸襟。他到美国求学多年,异国学院对他的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而世界各国博物馆中历代大师的典范作品,却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他在敬佩、赞赏中暗暗体悟艺术创造的规律和原理。同时,中外美术表现语言的相同和差异,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正是在对中西艺术的考察中,加深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对当今中国美术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有了较为清晰的判断。

比较杨明义出国前后的艺术创作,可以明显看到发生的变化,他对水墨艺术的兴趣更浓厚,更注重笔墨的情调、韵味以及作品的意境,也更注重形式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了。也有不变的地方,他仍然那样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和忠实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仍执迷于绘画的手艺。也许正是这两点,他觉得,他的艺术发展空间在养育了自己的故土,而不是在以行为、观念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西方国家。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

江南山水是他作品的主要题材内容,生于斯长于斯,从最早拿起画笔开始,他便痴迷于水乡的景色之中。河塘星罗棋布,柳树成荫,小桥流水……这里的人民的勤劳、智慧既表现在阡陌水田的耕耘和房舍、园林的建设上,更体现在跨越河界的桥梁设计和建筑之中。南方的桥,各种材质,形式多样,大都建于古代,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然有强健的生命力,不仅至今为人们日常交通所必需,更以其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质朴形式,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力和美。桥,是江南历史和人文传统的一部分,也是江南人和自然“气质”的形象化符号。它似乎是忍耐、宽容、大度和联结四面八方、广交朋友的象征。苏州家乡的桥,早就在杨明义的艺术视野之中。他早期的作品常有桥的图像出现。可是集中以桥为主题进行带有规模性的系列创作,则是在他回国之后的2004年,他画遍了苏南、苏北的桥,跨过省界画浙江的桥……他的这一题材选择已经具有独一无二性,可是真正能显示其系列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不是题材内容,而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构思和形式语言。

有古今中外艺术修养的杨明义,坚持自己对水墨艺术的理解,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重视笔墨语言,但不亦步亦趋沿袭文人画的套路;关注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不为形似所拘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艺术语言上别出心裁。在国内外画界都强调艺术个性的声浪中,他以沉静的心情画他自己喜欢的画,似乎对艺术个性的问题漠然视之。因为他懂得,艺术个性是艺术家个人综合修养的自然流露,有什么样的艺术家,便有什么样的个性艺术,艺术的个性面貌是做不出来的。杨明义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使人觉得率真、自然,便是因为他借助桥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没有丝毫的造作和矫饰。他把水墨和色彩当作表现感情的艺术手段,没有先入为主的框框,不受文人画模式的束缚。他深知,每一个画种的艺术语言,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程式,后人应当尊重和学习,可是这种程式又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所谓中国画,便是随着时代不断变革和不断更新的艺术体系,具有很大的包容度,不应当仅仅狭隘地理解为文人画的代名词。在杨明义的水墨作品中,既有文人画笔墨、章法的影响,也有西画的素描造型和写生的痕迹,还有水印木刻和水彩画的技法。这些技巧、技法在他的艺术创作里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可称之为杨明义画风。大概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他的作品不是纯粹的中国画,而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够当代……而依我看来,这却却是杨明义艺术创作的特色所在,也是当今中国画走向多元观念和多样形式不可或缺的一条探索与创新之路。

回顾20世纪中国画的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支撑它发扬光大的力量来自两方面:广泛的历史传统意识和开放的现代观念。所谓广泛的传统观念,是指中国画多方面地吸收民间艺术、金石碑学以及其它艺术的营养,而不拘泥于文人画本身的传统;所谓开放的现代意识,则是指中国画要借鉴其他民族艺术的观念与技艺,要关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杨明义不但不以自己的水墨画不是所谓“正统文人画”而苦恼,相反,他满怀信心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在浇灌自己的艺术之花。

杨明义擅长大画,小品也得心应手。因大幅水墨投射广阔空间,他十分注意画面物象描写与空白之间关系的处理,实与虚、密与疏、黑与白、浓与淡在平面空间中相互转换,墨与色彩或重叠或并置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造成画面的游动感,形成韵律与节奏。杨明义的画很少用浓墨重彩,笔力在柔中求刚,墨与色以淡雅、素净见长,画面不以“气势”取胜,而以构架宏大、布局严谨、有整体感和不乏精妙细节,形成自己的特点。杨明义的画,语言雅致,一看便知作者是南方人气质,但是并没有南画中柔弱的一面,其原因是他不仅在北方受过教育,更由于他有眼光,有胸襟,善于吸收各派之长为我所用。他眷恋南方文化艺术的清雅、淡静,又赞佩北方的粗犷、浑雄,但他毕竟是南方画家。他在自己的格局中,将两者糅合,自成一体。

人格独立的作文 篇4

独立人格第一先从解放思想开始,不受外力,客观因素,他人的影响。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坚韧和毅力。我们从事一种行为,长长久久的做下去。比如:锻炼,读书。 中老年较于年轻人更容易为之。他们社会的阅历,自身的需求,让他们沉稳而富于经验。对于年轻人或孩子来说,坚持一项活动通常是很难的,很多的时候需要督促,疏于管理很容易导致孩子从小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思想的独立是要先从培养习惯开始。这就要从孩子说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独立的前提。从小处说:按时起床,洗漱,做作业,对看电视时间的控制,上床的时间。这都是一个孩子养成习惯的基础。一种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是一种观念的形成。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脑子里渐渐起了作用的时候,控制力则慢慢变成了毅力。这种力量会慢慢的渗透到日常的生活里去。包括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的行为举止。好习惯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也是毅力变得越来越坚韧的一个过程。

毅力将抵挡外在的诱惑,随之而冷却的心性将增强你的判断力,你便不会 因 外物的喜或悲,他人的行为习惯的不适,而使自己患得患失。

通常情况下,因为他人的行为习惯做出过激反应的人都是思想意识不能独立的人。不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就只能用他人的错去惩罚自己。如果他人是对的,就又会疑心是自己错了吗?事实上,事物的两面性就根本不存在对与错。岂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对,错去评定自己的生活是永远都 不能安稳的。

不安稳是导致中国人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所以从前一个家会生很多的孩子,那男男女女一大家,人丁兴旺,不怕受欺负。后来是一定要生儿的,‘养儿防老’。老年人就怕无依无靠。这其实都是体制的问题。就这样搅合着一起生活,从前还把什么‘四世同堂’当做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还有不知谁规定的儿养父母天经地义,做女儿的则自由些,竟然不怎么受法律的制裁。也许现在已经变了。但世俗的确还是如此。搅合到一起,无非还是是是非非,家长里短,成年人的精气神都哪里去了,斗嘴,斗心眼子,弄得好好的一个家‘乌鸡白眼似得’。

中国人好赌气,什么都要赌上一口气。“不让我好过,你也休想活的自在”。一辈子活得像是好斗的公鸡一样,对任何事,任何人总像憋着那么一股子气。“去他妈的,过不成都玩完”。总之一口气比一条命值钱。这样的狭隘就是搅合的结果。没有好好的过过好日子,就不懂的去珍惜。

如今最致命的一点事,人们意识到了空间的独立的重要。行为却跟不上意识。于是第二阶段着重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可以让我们抽身于‘酱缸’。即使身在酱缸也能’遗世独立’。

‘无事生非’像‘赌气’一样是我国特殊环境的产物。自己不高兴见不得他人愉快。他人的欢乐可能导致自己的不快。总之‘痛苦’可以引起他人的同情,而‘乐’则遭到更多的是非议。这说三到四就是中国人闲得慌。找点事做吧,手动起来,嘴就闭了。‘一心不能二用’是古理。

近年来有非常好的形式‘广场舞’。‘大妈们,大姐们,甚至叔们’都有事可干了。中国也变成了好舞的民族。竟跳舞跳到了卢浮宫的门前了。更有甚者把警察也跳来了。因为扰乱了民众的休息。现在流行一句话:那里有大妈,那里就有广场舞。

也许这是个好事情。大妈们活得滋润些,就少了许多的事。这应该是一种进步,就是有点吵的慌。又仿佛这闹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像是一个更大的‘酱缸’。

兴趣是有了人格好像还没有独立。

一窝蜂的去做一件事,这是随流,跟风。吆喝着一伙人去锻炼,跳舞,旅行,这简直就是把‘酱缸’最大化了。为什么呢?当你闲下来不是比以前更无聊了吗?甚至空虚。对,就是空虚。这空虚是中国民众一般的状态。

独立是需要支柱的。钱可以是独立生活的支柱。自己自足是每个成人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不过是最基本的身体的不受约束的独立。但是要做到真正地富足,又有难度了。金钱的富足通过打拼也便可得。而精神就难了。所以有人说:有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有了精神可以有一切,像颜回“身在陋巷而不改其乐”。

‘乐在其中’便是可以不空虚的食粮。乐不仅仅是快乐,赚钱可以快乐,运动可以快乐,出游可以快乐。重要的是乐的深层:知足常乐。

知足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自信。空虚则恰恰相反。觉得无事可做,不能做,不想做,因为不敢落人后而勉强做。这都不能‘乐在其中’。反徒增压力与负担。

悲观主义者经常会有此情绪。因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行动上经常滞缓不前,不满于现状,又不能奋力的去改变。只一味的伤感。而更加无助,空虚寂寞。此种人最缺的是坚韧与毅力。徘徊,犹豫便也始终不能‘力所能及’起来。

欲望强烈者,也便不能独立。

独立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此种情况则是受欲望支配。

论行政诉讼对中国独立人格的塑造 篇5

谈行政诉讼对中国独立人格的塑造, 首先要界定独立人格的内涵。所谓的独立人格是指一个人拥有能够独立、自主以及富有创造性的去为或者不为某件事的选择权。独立型人格是自主性比较强, 有独立意识的一种人格。表现为习惯独立思考, 独立实践, 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 有较强的理性能力, 注意维护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利, 社会参与程度较高。我认为具有独立的人格应该是人性解放的标志之一, 只有具有了独立的人格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 从而进行独立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价值。

二、谈中国的独立人格

那谈到中国人的独立人格, 我想每一个人见仁见智。但是无可置疑的是, 说到独立人格, 谈到独立意识, 在中国还是比较稀缺的资源, 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依靠什么、依赖什么、依附什么, 对自己的生命、生活很不负责任。我们的政府喜欢管控国民, 我们的家长喜欢包办孩子的生活, 结果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离开“家长”就会很惶恐无助[1]。

中国人这么缺乏独立意识, 最典型的是在中国古代, 老百姓称当官的为官老爷, 某某大人, 还有青天大老爷, 无不显示出做官的人高高在上, 而普通老百姓的在内心对于官员的敬畏之心。这是思想层面上的独立人格的缺失, 那反映到法律上就是民告官的现象更是鲜为人知。民告官在中国古代是奢侈的现象, 就像现在的老百姓买奢侈品一样。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橱窗里, 但是就是没有钱买。那么在中国古代, 虽然法律有直诉制度等, 但是在皇帝专制以及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 老百姓怎么能对抗得了公权力。

三、行政诉讼对中国独立人格的塑造

当然任何社会都是在进步的, 制度也在完善, 中国人的人格也在慢慢的独立。行政诉讼制度对于人格塑造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行政诉讼中, 民可以告官了, 老百姓可以依据自己的自由意志,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 依照法律的程序, 对政府提起诉讼, 而这所有的行为都是受法律明文保护的。那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 政府处于被告席上, 成为能被诉的对象, 在行政诉讼中与其管理的行政相对人具有平等的地位, 个人权利可以抗衡国家非法的权力行使。

四、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看对中国独立人格塑造

(一) 当事人诉权保护

我们都知道启动行政诉讼面临的首要困难是就是立案难, 产生立案难的原因很多, 诸如在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产生行政纠纷时, 行政机关不愿当被告, 于是百般阻扰行政相对人行使诉权, 法院也不愿受理关于行政诉讼的案件。于是为通畅行政诉讼的入口, 新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对当事人的诉权保护:首先是明确了对行政相对人的诉权保护,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受到保护, 同时规定行政相对人可以口头进行起诉。然后实行立案登记制度, 立案登记制度是对案件受理制度的重大革新, 是对行政相对人行使诉权的重要保障。同时新修改行政诉讼法也扩大了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使更多的行政相对人能够提起行政诉讼, 能够以平等的地位和公权力进行对抗, 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对于中国独立人格的塑造是有进步性的。

(二) 行政诉讼的诉讼参加人

对于诉讼参加人制度的修改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于原告、被告的资格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原告的资格得到了扩大, 而被告的资格得到了明确化, 例如规定了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等规定。这对于行政相对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二是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增加诉讼代表人制度, 利于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中, 由诉讼代表人代表参加诉讼, 提高诉讼效率。原告的资格扩大了, 被告的资格确定了, 又增加了诉讼代表人制度, 这都在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最大化的权益, 便利行政相对人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 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众所周知, 法院不愿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一个很重大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于行政审判的干预, 当地政府对于行政诉讼的干预不利于行政相对人诉权的行使, 为此行政诉讼管辖的修改, 引进了异地审判程序, 避免了行政机关对于法院审理案件的干预, 保证了法院审判的公正性, 更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四) 被诉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增加了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的规定。这条规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不仅利于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通过面对面解决纠纷, 同时也能强化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意识, 最重要的是彰显了行政相对人人格的独立性。

以上几点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的亮点, 行政诉讼制度的设计上也在更倾向于保护原告的利益, 使原告能够按照自己独立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利, 并且可以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一切都最终推动中国独立人格的塑造的步伐, 我们始终坚信虽然道路是曲折的,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摘要:本文以深刻剖析中国独立人格的现象以及行政诉讼制度对中国独立人格塑造的影响为基础, 进而引出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中国独立人格塑造的作用。

关键词:人格的独立,人格的缺失,行政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独立人格建构 篇6

一.对“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的心理学定义

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每个人的人格包含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未经加工和组织的、天生的部分,在个体出生时即存在。它代表了与饥饿、性、攻击和非理性冲动有关的原始内驱力。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追求的目标是满足的最大化和压力的缓解。它是人格中理性和理智的部分。自我在个体外在的现实世界和内在的原始本我之间起着缓冲器的作用。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其机能是抑制本能的冲动以维持个体的安全,并帮助个人整合到社会之中。最后,佛洛依德指出,超我代表的是个人的良知,用以区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超我形成于个体5岁或6岁的时候,从父母、老师和其他重要他人那里习得而来。

然而,传统的“身体化”倾向使人群心理长期集体处于“本我”的第一阶段,即对于饥饿的原始驱动力,并使其固着在儿童性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从社会的诸多迹象中表现出来,例如:对于“吃”的执着,对于“吃货”二字的褒扬和追求,并使之成为时尚。对于心理疾病的身体化倾向,从“补身、进补”来解决个体的精神问题等等。可以这样讲,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成人其实只是架着成人骨架游走的儿童,并不是完全具备“自省精神”的独立成人。这就导致亲子、师生、家长与教师的循环社会关系其实是在儿童与儿童情境之中展开的,体现出儿童心理的各种特征,很难提升到独立人格教育的思想启蒙层面。

二.“身体化”倾向对于亲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亲子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环,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思想启蒙导师。但实际情况是,“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使得大量家长虽名为家长(真正的家长即全面盛开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是存在的,但为数极少),但其头脑则长期处于儿童阶段,并对他的下一代采取儿童式的管理方式。以自身儿童式的占有欲出发训练早期的儿童是其中的一大特点。儿童不是被当作“人”来培养和发展其独立精神的,而更多的是作为社会性角色中的“子”来被定义为拥有物和依附体。

一方面,母亲儿童式的占有欲主要表现在以“养”满足子女的“身体化”需要---吃饭、穿衣、睡眠等为交换条件,换取其在情感上的依附,为其所有,并将满足口欲为主的“身体化”阶段(本我)永远延续下去。(210)母亲与成年子女的交流侧重点停滞在“吃”这一阶段正体现了母亲对于子女的欲望---永远为她所有的儿童。然而,与培养独立情感的一系列训练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不管你多少岁了,在我面前依然是个孩子”等话语形式在文化中的正当性抹杀了母子作为成人进行对话的可能性,把已成人的子女矮化为一辈子的儿童,从中获得对他们的控制权。

另一方面,父亲儿童式的占有欲主要表现为用威权和暴力对子女进行“安身立命”的社会性(自我)训练。之所以说是服从性训练就在于不是将子女视为一个将要长成的独立思考的主体,教育其对社会和他人的思考和理解(他虽然担当父亲的角色,但却不具备与其角色相应的成人心理),而是将子女视为“动物”,将其制服为逆来顺受的社会一份子。由于对于“自我”“超我”的培养方式是用威权和暴力方式灌输的,并不接受质疑和批判。所以这一阶段应具备的理智和理性培养实际是相当脆弱的。即使长大成人,“原我”的本质仍不时透过“自我的仪式”表露出来,而对于“超我”道德良知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在社群范围内部,无有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在这场“强势儿童”(成人)对“弱势儿童”的教养过程中,充满了对于“所有物”的“身体化”的占有心理。在这种强弱不对等的关系中,独立精神的培养是没有前提条件的。

三.“身体化”倾向对于师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借鉴苏联的现代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来的。通过对文、史、理、德、体、美的全面教育为现代工业化社会培养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独立人。这里需要说明的前提是现代社会与人的关系,即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时反过来创造社会,使社会在发展中保持活力。然而,从这三十年的发展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浸染下的社会并没有因为物质进步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其特征表现出主流社群不成熟的“身体化倾向”的文化心理,对于社会新鲜人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更多抱持的是为我所用的对他人物化的心理特征,并要求思想上的绝对忠诚。而这一需求在现代教育体系的空壳下通过其与儿童化的社会文化心理相符的应试教育理念(考状元)表现了出来。

一方面,教师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父”的概念,成为地位高于学生的权威,继续对学生施加顺从训练,进一步压缩其人格。而由于教师本身的人格也是儿童化的、不发展的,离理性和理智的成人有着相当的距离。因此,一些老师会在“为学生好”的名义下,对学生施加身体和精神上的暴力这样的事例在新闻报道中也并不少见。

另一方面,长期被动式的情感控制(对母亲角色的利用)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产生偏差。从对知识本身的探索和追求逐渐转变为不好好学习对不起父母的负罪意识,背上了沉重的家族式文化心理期待和负担。于此同时,从对“物”而不是对“人”的教育视角出发,灌输式威权(对父亲角色的利用)教育无法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无法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而只是在单纯的恐慌中,对自己的个性渐渐弃守,以工具性的面貌来顺从社会的期待。

长此以往,在这样师生关系中培养出的更多的是“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性,只会消极的适应环境而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超越和创造环境,偏离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身体化”倾向对于教师和家长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身体化”倾向影响和制约的最后一环,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将对学生构成最沉重的打击。儿童化的教师和儿童化的家长的关系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类型,以教师为中心的关系模式:教师(权威)V.S.家长(顺从者),教师在此关系中占统治地位,主导话语权,而家长则进入了学生角色,再一次发起师生关系之中的不平等关系,进入“教师>家长>学生”的权利制约模式,教师拥有不受监督的最高话语权。

第二种类型,以家长为中心的关系模式:家长(权威)V.S.教师(顺从者),家长从自我出发矮化教师角色,根据性格差异表现为不以为然、藐视、质疑或反抗等。但在顺从社会群体文化的大前提下,家长即无法与社会教化的代表—教师,形成真正的对抗关系,也无法以平等的关系发起有意义的合作交流。

“老师让学生跑步到厕所溜一圈,让后再用鞋底子抽学生的脸……可又能怎么办呢?这个老师的升学率很高,万一换个更差的老师怎么办?”笔者不止一次见到家长各式的愤慨在此种情形下转变为顺服的叹息。

第三种类型,家长和教师同为权力者或顺从者的角色。这两种情况最易形成合作交流,但这种合作交流所形成的两强对一弱的局面却使身为子女、学生的未成年人面临更加艰难的文化处境。

总之,无论处于何种类型的关系之中,除非外来文化的突破,那么,在大一统的“身体化”倾向的文化心理制约下,个人独立思想和意识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五.结语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人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但仍不是“人”的萌芽。幼童心理在亲子、师生、家长与教师的循环社会关系一直处于弱势,无法获取到“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省思想意识启蒙。即使成年后突破社会等级藩篱,占据有利地位,也会因为在幼时早已内化的等级关系视为理所当然而再一次重复原有社会次序。如此根深蒂固的蒙昧文化习惯将人束缚在儿童期的本我阶段,使人成为不不发展的个体,只能将自身寄生在集体的大环境下。这与现代教育培养自省而独立的人格教育的目标与宗旨是完全背反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所设定的对于知识的追求也逐渐在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下被改造为对于知识权力的追求,仅作用于满足其安全感和在社会关系提升的需求。

摘要:在使用佛洛依德人格理论界定中国传统的“身体化”倾向文化所处的集体人格阶段的基础上,本文从亲子、师生、家长与教师的循环社会关系中探究这种文化心理对于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想的自省人格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独立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第4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5]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第8版)[M],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版。

[6]阿尔佛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上一篇: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下一篇:父母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