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惩罚三篇

2024-09-10

理性惩罚 篇1

一、情境再现

刚走进教室的门, “老师, 你看小元 (化名) 的作业。”小莹 (化名) 一脸愤恨的模样, 把作业拿到我的讲台桌上。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小组长, 每天课前她一定会把她们小组的作业和我作个汇报。今天, 她显得特别生气!因为这一周时间, 小元不是忘写作业就是只写一半, 要不就是应付了事, 随便写写。她们组在班级的“四评” (学习、纪律、卫生、出勤) 中得了最后一名。

许多双眼睛一齐看向我, 教室里一片寂静, 也许他们感受到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而小元呢?他依然是那副“无所谓”的模样。我拼命地忍住胸中那股一触即发的怒火, 不动声色又顾作冷静地说:“是很潦草, 怎么办呢?”说这句话的时候, 我先是自言自语, 而后目光扫视了整个班级, 最后落在小元的身上。“老师, 罚他抄十遍, 他就不敢了!”“对, 罚抄!”“五十遍!”罚抄的建议在教室不同的角落响起, “罚他捡垃圾!”“罚他洗厕所!”“罚他面壁思过!”又有几个不同的建议出现……看来孩子们对这种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我再次看向小元, 此时他的脸上呈现的是“不屑”!

就在孩子们仍在帮我出主意的时候, 我说:“是要罚!”听到我发话了, 孩子们停下来, 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小元, 你的作业态度不认真, 字写得太潦草了, 老师要罚你再写一次作业。”我看到班里有的同学脸上分明有着“活该”的表情。“写一遍就好, 但是要认真写, 书写要工整。”我又看到班里同学惊讶的表情, “一遍?”不知谁小声说了一句。“今天下午放学前要拿给老师检查, 你选个时间吧!”小元愣了一下, 半晌才说:“下午写字课!”“同学们, 你们都听见了吗?到时记得提醒一下小元和老师。”“听到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小元, 记得要认真写, 不然再写一次就太浪费时间了, 你打乒乓球的时间就又少了, 知道吗?”他点点头。

下午写字课, 我提前到了教室, 小元拿着作业来给我检查了, 和我预期的一样:写得很工整也很完整!

二、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遇到这样对学习不负责任又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但使他们的成绩低人一等, 也使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也慢慢变得微不足道, 甚至是“讨人嫌”、“讨人厌”的, 因此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会有各种不同的令人火冒三丈的行为表现。像这样的学生, 我们不得不要多动些脑筋才可能使教育奏效。因为对他们而言, 批评不就是“家常便饭”吗?罚抄还算是小意思了, 再说了, 不抄, 老师又能奈我何呢?

的确, 如今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 更多的只是口头上的批评教育, 孩子们偶尔过分的行为和语言, 我们有时会不知所措, 有的甚至放任自由。可是, 这样的说教真的就可以把孩子们都教好吗?不, “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我们首先要认清: 惩罚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 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世界上很多先进国家也早已形成共识:惩罚是必要的, 惩罚是需要智慧的, 惩罚是有爱的……

对于本案例中的小元, 他的情况已被所有同学所不解甚至深恶痛绝。试想, 我们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一不能平民愤, 二不能树正气。但如果我们采用的是体罚的手段, 比如其他孩子所说的“罚十遍”、“捡垃圾”或“洗厕所”等, 小元会接受吗?他的“无所谓”和“不屑”不是已经告诉你, 他不吃这一套吗?所以最终, 我们既要惩罚, 又要使惩罚可以得到实施, 并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只罚一遍?首先, 小元今天的错在哪儿?对, 没有完成作业。那么让他完成作业就是我们今天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其次, 小元的学习能力有限, 让他抄多遍, 他不可能完成任务。再者, 这样的“罚”给他一个大大台阶下, 到时如果按时完成作业了, 我们还可以表扬他说到做到。最后, 我还善意地提醒他, 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 有可能会失去玩的时间。

因此, 当小元把作业交上来的时候, 我们就知道今天的惩罚教育成功了。

三、案例反思

(一) 要理性惩罚, 不要变相体罚

惩罚不等于体罚, 也不是变相体罚。惩罚本质上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手段, 但却是在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有效手段。惩罚的根本目的是要学生知道, 为自己的违纪过错付出代价, 像上述例子的小元同学, 因为他作业态度不认真, 所以要受到惩罚, 但没有必要因此去打他, 骂他或做机械抄写。而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惩罚, 而并非仅仅为了教训和报复。惩罚只能是罚过失而不是尊严, 不然就会导致惩罚过度而变成体罚。

(二) 要冷静处理, 不要意气用事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人, 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 更不能意气用事, 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宽容、仁慈、博爱是教师在执行惩罚时应有的心态。学生犯有过错, 甚至是严重错误都是有他的根源的, 可以理解的,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呢?教师要抱着宽容的心态, 但不是迁就, 惩罚他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 使他尽快地改正错误, 爱应成为惩罚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上述案例中, 小元的行为确实令很多负责任的老师难以忍受, 但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 讽刺、嘲笑也不能解决问题。相反, 冷静下来,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只有冷静下来, 才能找到最合理、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校惩罚教育的理性选择 篇2

惩罚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学校惩罚教育应当坚持理性选择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从宏观上把握惩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惩罚教育的范围和方向,也就是教育对象中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需要借助于惩罚手段进行教育。二是从微观上把握具体实施惩罚教育过程中的智慧与策略,提高惩罚教育的效果,使惩罚教育发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三是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着力营造以校长为核心,以惩罚教育制度为保障,全校师生统一认识,共同遵守的惩罚教育文化。

一、惩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生遵规守纪,奋发学习,积极参加德育活动,配合教师完成学习和教育任务,身心健康成长。但是,仍然存在少部分学生,他们的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扰乱课堂(自习)教学秩序,随意迟到早退,打架斗殴,勾结社会上不良青少年报复打骂同学、敲诈勒索同学财物、乱扔垃圾、口出脏话、故意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等违规违纪行为。对待存在诸如此类问题的当事学生,仅靠说服教育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借助适当的惩罚教育手段才能使他们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上述严重违纪问题学生构成了校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实施惩罚教育的外延。

惩罚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是惩罚教育的内涵。具体来说,校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通过使用教育部和学校赋予自己适当的惩罚权,对惩罚教育外延中的当事学生进行适当惩罚,使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深刻认识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改正错误,迷途知返,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从内心深处下决心不再犯类似错误,逐步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来。

二、实施惩罚教育的智慧和策略

对校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从来没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有自己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个性,具体生动鲜活,不可复制,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个体,需要运用惩罚教育手段达到教育目的的学生也不例外。正是由于惩罚教育面对的具有鲜活生命个体的孩子,因此,对违纪学生进行惩罚教育要讲求一定的智慧和策略。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宜五不宜智慧和策略。

1.宜解不宜结

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对违纪学生也不例外。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通常是出于诚心的,因此在惩罚教育问题学生时,不能和学生结怨,更不能结仇。这方面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不扩大问题性质,不想当然,不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实实在在,有啥说啥;不用有色眼镜来看问题学生,表现好就表扬,有问题就批评;批评过后就要忘掉,不要记在心里,只要学生能认识错误,有改过之心就可以了;批评归批评,见了面照样微笑着打招呼,不能给问题学生造成教师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的感觉。

2.宜短不宜长

惩罚教育违纪学生应有耐心,要给学生留出自我认识提高和改进的时间和机会,教师也要有长期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准备和毅力。但是,在惩罚教育违纪学生时,应有所克制,不能长时间和学生纠缠不休,要适可而止。这方面的策略主要有:先与学生个别交谈,问清情况,避免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学生;批评学生的声音以师生二人能听到为止,不能长时间高声斥责学生;不纠缠,不搞秋后算账,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是有肚量的君子,不是斤斤计较的小人;不能长期和某一个学生过不去,注意对事不对人,和学生多沟通,要让学生说话,增进理解和友谊;避免将对学生的惩罚教育演化成师生之间的个人恩怨,甚至结下冤仇,酿成祸端。

3.宜教不宜罚

在惩罚教育问题学生时,教师要多用教育语言,少用罚的手段。教师是有知识和涵养的长者,会通过讲道理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这方面的策略主要有:惩罚教育问题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不装腔作势,不盛气凌人,不能连唬带诈,口出脏话,更不能随意停课、罚款、打骂。

4.宜智不宜勇

惩罚教育违纪学生要讲求机智。机智主要表现在有利的教育情境与机会下的教育智慧和谋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用机智提高教育的效果。这方面的策略主要表现在:暗示。例如,课堂上发现学生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时,教师应以巧妙的一语双关的话语或眼神、手势等给予暗示,当学生感觉到并予以改正时,教师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不能因个别学生违犯课堂纪律就长时间停课予以大加责备;留面子。当不需要点名批评惩罚也能使违纪学生明白教师在批评自己时,就不要将那张薄纸捅破,给学生留住面子,使师生之间关系保持和谐、融洽。

5.宜宽不宜窄

对违纪学生的惩罚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帮助学生。在惩罚教育问题学生时,要留有余地,出口要宽,要给学生留出改正的机会,教师也要给自己留出退路,不能把路走窄、走绝。这方面的策略主要有:惩罚教育违纪学生时,不要把话说绝,不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全面看待学生的优缺点、闪光点;不要把事做绝,例如,坚决不要和不准学生进班等;不要小题大做,例如,学生迟到就停课,罚站等。

三、积淀惩罚教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校长首先要明确惩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惩罚教育违纪学生的智慧和策略,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惩罚教育制度,使全校师生从内心理解惩罚教育制度,积淀惩罚教育文化,创设德育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深入教研,将惩罚教育外延具体化。校长要通过召开德育工作会议、组织班主任、各班班长座谈讨论、亲自参与惩罚教育问题学生等多种途径,具体掌握学校违纪学生类型,将惩罚教育外延具体化,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惩罚教育制度。对一般的违纪问题,制定出具体惩罚教育细则,由班主任(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和智慧策略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对于个别严重违纪问题学生,例如,打架斗殴、内外勾结、伤害师生身心健康等肇事者,校长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制定出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处分条款,对那些严重违纪的现行学生,要以学校的名义,依据事实和认识态度,及时做出处分决定,严明校纪校规,打击歪风邪气,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发挥惩罚教育的辅助手段作用。校长坚持深入教研,将惩罚教育外延具体化,就会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惩罚教育制度,使惩罚教育制度接上学校师生的地气,形成上下一心和齐抓共管的教育生态。教师手里有了章法,教育就会有力量。

群策群力,让惩罚教育制度更加科学。校长制定出惩罚教育制度以后,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完善惩罚教育制度。同时,适时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通报学校制定的惩罚教育制度细则,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广大家长进行宣传,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惩罚教育制度细则更加科学完善。

让惩罚教育制度细则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当惩罚教育制度细则确定以后,校长要在全校教师中正式宣布并细致解读,让每一位教师明确其含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自觉实施。校长要经常深入班级学生中,了解教师(班主任)实施惩罚教育制度细则的现状,听取学生的信息反馈意见,深入落实惩罚教育制度细则。在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时,校长要委托政工处负责人向新入职教师宣讲学校制定的惩罚教育制度细则,使他们系统掌握惩罚教育的理念和智慧策略,提高教育水平,让惩罚教育制度细则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由政工处负责,班主任组织学生反复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制定的惩罚教育制度细则,使每位学生心领神会。事实上,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制定惩罚教育制度细则不仅仅是为了在出现问题时实施惩罚教育,而是通过制度使学生明白那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违反了就会受到惩罚。当学生领会了学校制定的惩罚教育细则以后,大家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制度细则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制度,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成长和进步。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校长亲自安排,政工处负责,班主任落实,组织新生学习学校制定的惩罚教育制度细则,将惩罚教育制度细则持久延续下去,不断积淀惩罚教育文化,使惩罚教育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对于极个别严重违反惩罚教育制度细则的学生,校长要敢于动用惩罚教育制度细则,对他们进行大会公开处理,张榜公布,维护惩罚教育细则的尊严。

教学惩罚的理性思考 篇3

关于教学惩罚的理性思考

教学惩罚的常见形式有体罚、心灵惩罚和经济惩罚,其后果会严重损害教师社会形象,葬送师生和谐感情,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要防止教师滥施教学惩罚,就必须强化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还要建立健全规范保障机制.

作 者:王德才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24 关键词:教学惩罚   惩罚形式   惩罚后果   防治对策  

上一篇:日本授业研究及启示下一篇:新建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