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十篇

2024-08-28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1

相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第一次机械时代”的钢铁机械风格, 20世纪末的机械建筑倾向或可称作为是“第二次机械时代”。这个世纪末的机械建筑与上个世纪末在机械的形式与表达内涵上, 有许多的异同与分歧点, 但其理论基础却更丰富与复杂。“第一次机械时代”主要是强调阳刚的钢铁意象与巨兽般庞大的机械力量, 呈现出一种构造单纯、材料忠实、庞大有力的机械美感;这些机械建筑没有光滑晶亮的金属表皮, 反倒显露出锈黑且头角峥嵘的机械结构体, 在机械钢材表皮上则是布满一颗颗的铆钉。在电影“海底两万里”中可以看见这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械时期所想象的潜水造型, 电影中那艘骨架显露、峥嵘可怖又满身柳钉的“鹦鹉螺旋”潜水艇, 正是表达了一个世纪之前人类所崇敬赞美的机械美学观。

二、机械对观念的影响

在美国五大湖区, 早年因为船运交通的便利, 成为发展重工业最好的地方。沿湖岸几个城市, 例如芝加哥、底特律、特里多、克里夫兰等城市, 都有极庞大的工业基础, 二次大战期间, 这些地区成为盟军制造车辆、飞机的兵工厂, 火车的运送量在这时也达到巅峰。但在战后, 这些地区因为航运的式微, 加上日本汽车的倾销, 都市便慢慢走下坡, 从此不再繁华, 却留下许多充满古典机械美学的文明遗产, 也使得新一代的建筑设计者可以在其中寻宝, 获得设计灵感。事实上, 的确有许多美国的新建造师们开始到这些老旧的工业都市去寻找古老庞大的机械, 并拍摄许多照片, 希望这些巨兽般的大型机械, 可以为新世纪的建筑带来启示。这些属于古典机械时期风格的钢铁机械建筑, 给予建筑师们的启示以及对建筑观念的思考, 主要表现于四方面:

1. 机械的废墟感

这些庞大的古典机械不像高科技的机械般, 终日闪亮晶光、一尘不染, 反而呈现出一种混乱、颓败的废墟感。而对于世纪末的建造师而言, 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 旧社会的道德感以及价值观已被摧毁, 传统的历史次序以及单一的建筑形式已无法解释这个分裂的世界。废墟般繁杂却带着内在次序力量的古典机械, 似乎能反映出这个混乱与毁灭的世界, 而成为世纪末反映人类文化表现的建筑风格。

2. 机械的周期性

机械虽然有其可变性与各种运动方式, 但它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与周期性, 罗伯·麦克卡特在其《逃离旋转门》一文中曾指出, 最能代表机械性格的事物, 一个是修道院, 另一个是时钟, 因为它们都蕴含了机械周而复始且准确无误的严谨规律性格。

其实机械、人体与大自然三者是息息相关的, 大自然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充满变幻中, 却有其规律性与韵律感, 例如每天的日出到日落, 潮汐的起起伏伏, 以及人体血液输送的压缩与放松, 都显示了上帝创造大自然时所放入的次序感与规律性, 而人类生活在其中, 也早已成为这种规律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找个模式来表达这种规律, 机器的动态表现可能是最好的思考对象。勒·柯布西耶在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这句名言时, 早已体会在机器中的规律性格, 因此他认为建筑的机能与本质应该有机器般的和谐与统一的次序性。

火车的机械建筑随着时刻表运作, 也表达出这种规律的性格。沿着铁路与建筑的机械壳仓建筑, 配合着火车周期性的移动, 操作着壳物的装载、储存以及卸货;克里夫兰市中河谷的巨型火车升降铁桥也以火车时刻表为准, 按着固定时间上下移动铁桥。世纪末的新建造师们也曾以火车为建筑形态, 按着固定时程, 在一定的轨道上, 做周期性的水平移动, 这种取自古典机械中的奇妙构想, 或将使未来的都市幻化成一个活泼动态的机械建筑城市。

3. 机械的可拆解性

机械是由许多零件组构而成, 这些零件具有随时可以拆解、维修以及替换零件的特性。水泥厂与矿场火车装卸站建筑, 也具有机械的可拆卸性质。以水泥厂为例, 水泥厂与预拌混凝土车在某个特定时间内成为一个整体, 预拌混凝土车进入预拌厂机器下, 承装水泥, 然后离去, 在固定周期内回来, 填装, 再离去。基本上预拌混凝土车可以说是整个水泥厂机械建筑的可拆解、活动的部分;而铁路矿场装卸站建筑也具有与货运火车结合或分离的不同可能性, 当火车与矿场建筑结合时, 矿场便由建筑输向货柜火车, 等到满载后, 火车便与矿场建筑脱离分开;建筑物若具备可拆解活动的部分, 则对于多变的环境与社会文化将有更大的应变能力。

4. 动态的建筑观

建造师们在充满古典机械美的废墟中, 替建筑提出了一连串前所未有的质疑:我们的建筑是不是只能立定根基, 就固定原地, 再也不能移动?是不是只能有固定的形态, 建造后便永远不能改变?建筑可不可以是活动的?是不是可以随时间、气候, 改变建筑的形态与地点?建筑是不是可以成为一只活动的机械兽, 而不是一块死寂的墓碑?

现代的建筑形态几乎不可能使建筑因地形、气候、文化、光线、光源、构造, 以及人类使用等经常改变而变化, 若要真正反映出这些变化, 建筑必须有能力可以活动、调整、变化, 甚至操作改变建筑的元素, 而机械正好具备了这些条件。

在老旧工业都市里的古典重型机械中, 最具动态感的要算是火车工业中的吊具、桥梁等建筑。在芝加哥美国火车公司机车头保养修复站中的巨型火车铁桥———宾夕凡尼亚铁路大桥, 为了利于运河中游艇的出入, 整座桥梁以两岸的铁塔为凭依, 做垂直式的升降, 桥梁上方监控人员的小屋, 随着铁桥做垂直的上下运动。这栋古典机械建筑同时反映了火车交通以及船只流通的不同改变因子, 呈现出一种对环境反映极为敏锐的动态建筑模式。火车调度站中另一座巨型抬臂式火车桥梁, 庞大令人畏惧的钢铁形体后方, 有两个巨大如建筑物般的混凝土块体, 用来平衡铁桥的起降, 这类庞大的机械很容易使人在联想上将机械与建筑画上等号, 但以机械的动态来解释建筑物动态的可能性, 大概是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当年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时所想象不到的。

三、结语

古典机械对建筑形式及机械美学观念的影响是长足的, 也衍生了其他领域对建筑形式的思考。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图案学派便发想了“行走的都市”与“插座式”建筑等动态建筑概念, 而日本代谢论者则以珊瑚等生物为灵感, 产生如生物般会增加繁衍、减少死亡的建筑形态。古典机械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不是一时的, 基于古典机械形式下的机械美学观念, 也随着时间的荏苒、社会的变迁而渐进发展。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倾注对机械美学及建筑形式的思考。

摘要:机械美学对建筑设计风格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20世纪末的建筑形式就已明显地传达出强烈机械性格倾向。存在于生活中的古典机械, 给予建筑师们的启示以及对既存的建筑观念所带来的颠覆性思考, 是值得深思的。古典机械也对机械美学观念发展有长远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机械美学,古典,机械,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清志.机械建筑——机械美学与建筑形式[M].台北:创兴出版社, 1998.

[2]王兴彬.浅析机械美学[J].教育观察, 2011 (6) .

[3]王兴彬, 杨林.机械美学原则对建筑的影响[J].科技展望, 2016 (7) .

[4]王兴彬.机械美学与建筑的关系溯源[J].理论前沿, 2014 (2) .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2

机械制图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手工绘图, 绘图的主体是图纸和图板, 绘图工具主要利用的是直尺、铅笔和圆规, 机械CAD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功能较齐全的通用图形软件, 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及其图形软件创建三维立体空间图像, 绘图工具较传统手工绘图而言丰富许多。但是手工绘图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CAD技术可以看成是手工绘图功能与应用的升华, 因此机械制图是机械CAD的基础和根本, 机械CAD无法脱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独立实行, 机械制图也可巧妙利用CAD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综合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1 机械CAD需要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支持。

CAD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掌握扎实的基本绘图知识才是硬道理, 手工绘图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锻炼, 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和严谨的空间思维能力。机械CAD是一种绘图设计的辅助软件工具, 若没有充分理解机械绘图的基本原理与绘图方法, 仅仅凭借这些计算机辅助软件也无法设计出优秀的机械图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传统的手工绘图教学与机械CAD巧妙结合的教学模式。

1.2 机械CAD是提高机制制图教学的有效途径。

机械制图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掌握三视图、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方法, 学会点、线、面投影, 组合体、基本体、相贯线、常用件及标准件的常用画法, CAD技术具有较强的绘图设计以及编辑修改功能, 可有效减少的繁琐手工绘图的时间, 提高绘图的效率, 且图样线条设计准确、美观。同时教师可利用CAD中幻灯片文件、轴测图以及三维图变换等功能直观、形象的演示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的动态转换, 容易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促进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

2. 实施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主要是借用三角板、直尺和圆规等教学工具, 结合一些经典的教学挂图和教学模型在黑板上手工绘制机械图样, 从而详细讲解机械绘图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这中教学模式可有效锻炼学生的绘图基本功, 但内容比较繁杂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全吸收。然而近年来由于机械制图课改, 对学生的作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并未降低, 但课程安排明显减少, 由于机械绘图的专业性及系统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在识图及绘图的学习方面倍感吃力, 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普遍较低, 导致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欠佳。机械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绘图工具以及设计出的图样比手工绘图更丰富, 在社会发展以及社会需求越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 实现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教学的有机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实施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

3.1 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根据CAD技术的特点分析, 教学内容上可以尽量减少机械制图中的几何画法, 将几何绘图利用CAD技术软件完成。通常零件图的识图以及组合体视图是机械绘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1) 零件图的阅读:零件图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标题栏、尺寸、视图以及相关的技能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CAD的幻灯片文件来讲解零件图的绘制过程, CAD中可直接调用样板文件中的标题栏, 绘图的尺寸可直接借用CAD软件中的尺寸标注命令和标注样式, 视图的展示也可利用CAD软件中的三维空间造模, 对应的技术要求讲解可利用CAD对表面粗糙度文字输入以及块的属性设置。 (2) 组合体视图:传统的组合体视图的机械绘图只在黑板上进行二维平面制作,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 CAD技术可利用图形软件将三视图和三维空间立体模型相互对应, 更加形象、直观。因此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以基础绘图知识为教学重点, 以机械CAD为辅助教学。

3.2 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主要以手工绘图教学为主, 很多多边形绘制、四心法绘制椭圆、中等分线段以及圆弧连接等内容利用手绘的制作过程极其繁琐, 且准确度不好拿捏, 绘制的图样缺乏一定的美观, 学生常常会花很多课时来绘制吊钩中的一个简单圆弧连接, 教师通过挂图或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也很难快速抓住重点。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利用CAD中丰富的圆弧、椭圆等绘图指令以及自动瞄准目标的功能, 简单、快速的制作各种复杂的绘图制作, 而且图样设计比较准确、美观, 可大大缩短手工绘图的制作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又比如说在机械制图中的相贯线、截交线的学习中, 学生对辅助平面法以及表面取点法的技术方法掌握不透彻, 教师可借用CAD技术中的修改编辑功能以及实体绘制功能自动得到相贯线和截交线。尤其是针对一些组合体视图中的细部制作, 教师可通过机械CAD的幻灯片文件展示这些零件组合后的平面和空间立体的投影效果。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制造业对机械制图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与发展,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的背景模式下, 现实机械CAD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学校应充分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意识到两者有机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进行对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机械制图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了大批投影及绘图技能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科技术人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很多高职院校将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技术引进机械制图教学课程,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从机械制图与机械CAD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实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有机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探讨具体的整合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图,机械CAD,教学改革,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桂芬.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融入式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44—45.

[2]李玉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改研究[J].水利科技, 2011, (1) :60-61.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刍议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初期计划设计;设计方案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4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1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08

在机械制造业的传统制造过程中,机械设计人员根据原来的机械原理,对机械构造、工作性能、力的传递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相关因素进行重新构思,以原有的条件与设备作为基础进行机械设计。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迎来了优化的最佳时机。目前,国内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需求较为强烈,很多方面都提出了较多的要求,这就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未来的工作中提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在此,本文主要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展开讨论。

1 机械设计的技术

1.1 机械设计初期计划设计

对于机械设计而言,其初期计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机械设计的成果和性能。为此,应对机械设计初期计划设计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分析,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比较类似于计算机软件设计分析的内容,具体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械设计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搜集,并且在整理后开展深入分析,选择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为机械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机械设计在精度上的要求很高,不能草率的决定如何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以及技术方面的标准来开展设计工作。第二,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好设计的器具所具备的功能与性质。现阶段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高度的自动化阶段,机械设计工作基本上都是通过不同的器具来完成的。因此,器具的功能和性质直接决定了机械设计的成果和应用方向,该项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1.2 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

相对而言,机械设计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都是按照相应的方案来进行的。目前,机械设计方案被认为是设计工作中的核心部分,能够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对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方案设计的工作必须保证贴合实际,过于理论化只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认为,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机械设计方案必须满足机器本身的性能和功能要求。机械设计从细小的零部件一直到较大的操作设备都要按照设计方案来执行。但是,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保证其符合机器本身的功能和性能,要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否则无法完成较多的工作。第二,机械设计方案在实际的设计当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检验者本身的因素。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检验者属于主观上的因素,其是否掌握机器的开发、是否能够创新、是否具有较高的认知,都将影响机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从而间接的影响后续的工作。

1.3 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

随着机械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很多地区都在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求能够在客观上研究出更高的技术成果。但是,机械设计的限制性条件较多,理论化的成果多数情况仅适用于学术研究,未来的设计技术还是应该在实践工作中进行较大的努力。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过程中,对于主要技术层面这一要素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本文认为,在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阶段,应达到以下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图纸信息进行反复的核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应认真对待图纸的各种数据计算,从多方面来完成总图与部分图的对比分析,将最终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机械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对各种数据和信息不断加深的过程,提高精度的同时保证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性能不受到影响。第二,机械设计主要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审慎的比对和分析,保证阶段性的工作成果。社会虽然对机械设计的需求较大,但在要求方面丝毫没有减弱。设计人员在执行技术的时候应保证不出现任何类型的疏漏,必要时应进行反复的校对。由此可见,机械设计主要技术在目前的发展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值得研究的部分

较多。

2 我国机械制造的技术

2.1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与设备都要进行不断更新,在原有优秀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满足当今市场竞争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机械产品的性能与功能。由此可见,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且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的精度不断提升。目前的零部件机械制造获得了广泛的重视,零部件的精度和性能都有所提升,促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更上一层楼。第二,面对社会的强大需求,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体系不断健全,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突出的成就,告别冗杂操作的同时,还实现了工作量的降低、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

2.2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单纯在精度上或者是质量上要求提升,并不是最终的诉求。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促进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因此,明确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发展方向,结合当下的工作成果,努力地朝着目标努力,才是今后需要做的事情。本文认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机械制造的管理。健全规范的计算机管理制度是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应该加强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计算机管理。第二,机械制造的设计。现代的机械产品的设计要求更加倾向于智能化,如CAD设计軟件以及虚拟的设计技术对需要设计的机械产品进行模拟设计,并能够通过多媒体等对产品的性能、结构等进行模拟演示。

3 结语

本文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进行讨论,目前的工作已经相当突出。伴随着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还是比较积极的,很多方面都告别了之前的问题,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定期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展开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了解各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设计要点,健全固有的机械体系和设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宝香,柳成.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3,(4).

[2] 桑露萍.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8).

[3] 张义臣.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分析

[J].科技创业家,2014,(8).

[4] 袁荣娟.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的工艺若干分析

[J].装备制造技术,2014,(12).

如何学好机械制图与机械CAD 篇4

在学习机械CAD软件前,要先学好机械制图,因为机械制图是基础。

1、学习机械制图,要注意培养自己空间想象力,要多看物体,最好是根据物体的图纸分析物体。

2、要常练习,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是在平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练熟了,到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3、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平时去积累一些结构,先把简单结构的三视图搞懂,再尝试着把它们组合。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看成是由简单的结构组合成,复杂的图,只要你从深层次去观察,就只剩下你头脑中的简单结构啦。

4、学好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往往是简单化了的,但要注意它们的画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螺纹和螺纹联接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www.iw168.cn/yewuchengjie/jixiezhitu-tech-di-32-jiang-luowen/。

5,注意学好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表达方法!

6,细心,制图是一个细致活儿。条线的位置、长度,都要求认真画好;不要漏画线条也不要多画线条,这是最高要求也是最基础的要求!

7、多看标准,学习致用,实践出真知。

8、常和业内人士交流,到网上看看相关内容,这有助于开拓视野,得到意想不到的知识。

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几个网页的内容:

1) 机械制图视频教程 www.iw168.cn/yewuchengjie/jixiezhitushipin-tech-download/

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4457.4—) www.iw168.cn/yewuchengjie/jixiezhituguojiabiaozhun-GBT445742002/

3) 公差与配合100问 www.iw168.cn/yewuchengjie/gongchaiyupeihe-100-wen/

4) 机械制图新标准学习教程 www.iw168.cn/yewuchengjie/jixiezhituxinbiaozhunxuexi-tech-6-tuyanghuafa/

5)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www.iw168.cn/yewuchengjie/jixiezhitujibenzhishi/

学好了机械制图,就可学习机械CAD软件了,学习机械CAD软件,建议从AutoCAD学起(CAD教程www.iw168.cn/cad/page_12.html),掌握好AutoCAD画平面机械图的方法。

接着就可以学习三维机械CAD软件了,建议选一门三维机械CAD软件,不要选多了,掌握好一门就行了,学习三维机械CAD软件,要掌握好基本特征,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由圆柱,拉伸等基本特征通过布尔运算而成。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5

当今时代已经是信息化、电子化、自动化的时代, 新材料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广泛引用, 使得行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更是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社会进步。在全球技术、经济、市场变换的时代背景下, 新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技术、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我们既面临机遇, 也面临挑战。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 竞争的核心已经从传统竞争模式转变为新产品和制造技术的竞争。为此, 本文着重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探讨如何强化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旨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1 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初期如此, 在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机械制造技术是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与传统意义的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相比, 当代社会的制造业已经呈现新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制造技术广泛吸收融合机械、电子、信息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将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应用于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 不但提高了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 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 现代制造技术无论是技术内涵, 还是技术构成, 都较以往更加丰富, 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技术群。

从内涵层次和技术构成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梳理, 可以知道, 现代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吸收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系统工程技术, 根据不同技术内涵和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地位, 可以将现代先进的制造技术划分为基础层、新型单元技术层、集成技术层三个层次。其中, 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基础制造技术构成其基础层;制造业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科学、现代管理等高新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的制造技术构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单元技术层;应用信息、计算机和系统管理技术将前两个层次进行集成, 构成进入高级阶段的集成技术层。由此可见,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泛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新技术的综合技术领域, 并具有集成性、广泛性、系统性、动态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

2) 21世纪的机械制造业技术系统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 还朝着精密化、柔性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具有绿色、智能、高效的特点。其中, 绿色制造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 智能成为机械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效成为适应全球竞争的必然要求。加工制造技术的超精密、超高速发展方向, 有力度推动了超精密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 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技术的机理及应用分析

在机械制造领域, 提高切削、磨削加工效率一直是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超高速加工技术是以极大的切削速度来达到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制造加工技术, 具有高精度、高自动化、高柔性的特点, 通过采用超硬材料刀具磨具, 实现高速运动。

2.1 超高速切削和磨削技术的机理

作为一种高效、优质、低耗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超高速切削和磨削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机械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源自于德国著名机械切削物理学家卡尔·萨洛蒙的实验研究, 他在大量实验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切削加工实验“速度—温度”曲线, 首次提出了超高速切削加工理论, 这对于后来的实践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超高速切削和磨削技术的发展。

1) 从技术机理来分析, 常规的切削, 尽管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升高, 由于其速度处在一定的范围内, 因而切屑摩擦的温度也是在刀具等器械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但是, 在具体实践中, 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升高有一个临界值, 那就是当超过一定的切削速度后, 切削温度可能会升高到超过刀具承受能力的程度, 这样就会导致刀具的硬度大大下降, 甚至使刀具发软, 从而降低刀具的耐磨性, 使得刀具出现剧烈磨损, 最终达到无法切削的程度。然而, 实验表明, 如果切削速度继续增大超过这个临界值, 当达到甚至超过某一数值后, 切削温度不但不会随着切削速度的继续增加而升高, 相反切削温度还会随着切削速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 甚至切削温度会逐渐降低到刀具能够承受的范围, 从而使刀具又可以继续使用, 而此时已经是刀具的超高速加工。进入这个阶段, 在这种速度状态下的切屑加工实际就是超高速切屑, 在这种速度状态下, 同样的产品加工, 需要耗费的时间当然就更短, 因而设备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超高速切削实验和具体的应用实践表明, 超高速切屑不但可以使切削力降低30%, 减少能耗, 而且激振频率的提高可以提升加工表面的质量。

2) 在技术机理上, 超高速磨削与超高速切屑有一些相似, 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 随着磨削速度的提高, 砂轮速度增大, 产生的离心力增大, 可能会导致砂轮破裂, 同时产生的磨削热量增加, 使得磨削温度快速升高, 导致加工件表面烧伤破坏或无法继续进行磨削加工。但随着磨削速度进一步增加, 超过某个临界值之后, 磨削加工所产生的磨削力和磨削温度不但不会继续升高, 相反会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从这个原理上说, 超高速磨削加工只要能够解决砂轮在超高速状态下的破裂缺陷问题, 进行超高速磨削加工就能轻松实现了。事实上, 高强度、高硬度的立方氮化硼砂轮的出现, 已经基本解决了超高速状态下的砂轮破裂问题, 这就使超高速磨削加工应用成为现实。

2.2 超高速切削和磨削技术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加减速直线进给电机、超硬耐磨长寿命刀具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中关键技术的解决, 使得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成为现实, 并在具体的行业领域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的应用中, 超高速切削技术主要在汽车产品、航空产品、磨具制造、精密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超高速磨削技术在高效深切、超高速外圆磨削、快速点磨削、硬脆材料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就超高速切削技术而言, 在汽车工业等大批生产领域, 美国福特公司已经将HVM800卧式加工中心及镗汽缸用的单轴镗缸床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生产实践。通过采用超高速切削工艺技术, Ingersoll公司所铣削的工件最薄壁厚度仅为1mm。相关实际应用还非常多, 可以说超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工业领域的很多具体行业。就超高速磨削技术而言, 其工业应用主要在高效深切、超高速外圆磨削、快速点磨削、硬脆材料加工几方面。其中, 高效深磨与普通磨削不同的是高效深磨可以通过一个磨削行程, 完成过去由车、铣、磨等多个工序组成的粗精加工过程, 获得远高于普通磨削加工的金属去除率。

3 结语

总之,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特别是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更是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社会进步。本文对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技术的机理和应用探讨较大, 对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其他方面探讨较少, 希望能以点带面,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起行业领域更多的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特别是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更是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社会进步。以超高速切削技术等几种生产中常用技术为重点, 旨在促进技术推广, 提升实际应用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切削技术,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盛晓敏.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1.

[2]胡爱玲.绿色制造及其关键技术.[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6 (2) .

[3]袁巨龙.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10 (5) .

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 篇6

近些年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 起重机械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起重机械无论是在设备的质量、规格、种类, 还是在性能的稳定、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跟国外一些发达中国家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随着起重机械应用得比较频繁, 起重机械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 发生伤亡事故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根据2013年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各省市、地区发生起重机械事故伤亡的有1000多起。所以, 对起重机械的事故进行分析, 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非常必要。

2 起重机械主要事故以及原因分析

2.1 起重机械重物的坠落导致砸伤人事故

“重物的坠落导致砸伤人事故”指的是“起重机械在进行作业吊具或者吊物时, 吊具或者调物从高空中坠落下来, 导致砸伤作业人员或者是其它人员的事故。”“重物的坠落导致砸伤人事故”是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当中发生的最为普遍常见的事故。该种事故所造成的危险非常大, 后果十分严重, 通常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出现“重物的坠落导致砸伤人事故”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起重机械对吊具或者调物的捆绑吊挂方式不恰当。二是起重机械的吊索自身存有明显安全缺陷。三是起重机械出现超负荷起吊。四是起重机械的上限位失效亦或者是超过卷扬限度。

产生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起重机械的钢丝绳打绑夹角过大, 导致缺乏平衡, 而且用来吊运的带棱角的吊具吊物没有设置安全防护垫, 造成钢缝绳出现断裂, 最终导致重物从高空中坠落砸伤人员。二是起重机械的钢丝绳本身存有安全隐患, 或出现轻微折断, 或吊钩也存有明显变形、松脱等缺陷, 造成重物从高空中坠落砸伤人员。三是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对吊具或者吊物的重量不了解, 操作歪托斜吊, 出现超载扯断了吊索, 造成吊索甩动或者坠落, 导致重物从高空中坠落砸伤人员。四是未安装有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导致吊具或者调物超过极限位后, 仍不能及时反映过来停止吊升, 出现拉断钢丝绳的现象, 致使重物从高空中坠落砸伤人员。

2.2 起重机械整机倾翻导致伤亡事故

“起重机械整机倾翻导致伤亡事故”指的是“起重机械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 出现整台起重机械倾翻而造成人员的伤亡。”“起重机械整机倾翻导致伤亡事故”往往最容易在露天作业的时候, 尤其在塔式起重机与流动式起重机二者当中发生。起重机械整机倾翻的主要情况为:一是起重机械被大风刮倒。二是起重机械履带运转异常导致倾翻。

产生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由于未安装有防风锚定装置, 导致当大风狂作的时候, 起重机械被大风刮倒。二是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的操作方式不恰当, 再加上吊运现场路基比较酥松或者有滑坡等, 导致起重机械倾翻;

2.3 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导致伤亡事故

“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导致伤亡事故”指的是“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被运转当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导致人员的伤亡。”“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导致伤亡事故”也是起重机械事故中较为常见的事故。该种事故的危险性十分大, 后果非常严重, 通常会致人伤亡。超重机械挤压碰撞的主要情形为:一是起重机械作业吊具或者吊物过程中发生摆动, 导致摆动的吊具调物挤压碰撞到人。二是吊具或者吊物由于摆放不稳, 导致倾倒碰撞到人。三是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在机器运行和同转之间, 遭受到吊物回转碰撞到人。

产生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操作方法不恰当, 导致吊运物品的路线不对, 并且运行的速度较快, 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 出现摆动, 造成吊物激烈摆动, 碰撞到人。二是放置吊具或者吊物的方式不恰当, 作业人员又不能对现场进行合理的目测,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造成吊具吊物突然倾倒碰撞到人。三是起重机械的辅助指挥人员的位置站得不对, 导致操作的人员操作不当使吊具吊物挤压碰撞到人。

2.4 人员从高空中坠落导致伤亡事故

“人员从高空中坠落导致伤亡事故”指的是“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械上坠落下来导致人员伤亡。”“人员从高空中坠落导致伤亡事故”较多地发生在对起重机械的维修或者安装过程当中。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出现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情形为:一是检查、修理起重机械的吊笼导致坠落。二是作业人员跨越起重机的时候不慎坠落。三是拆卸或者安装可升降塔节时, 塔节和作业人员一同坠落下来。

产生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思想大意, 或者存在违章作业的行为, 往往由于操作方法不当, 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起重机械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选用不符合规定要求、防护杆高度不够等导致事故的发生。三是检查修理起重机械的人员的拆装或者安装方法不恰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 还有触电事故、电气火灾事故、起重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缺乏或者因为没有能够及时检修而失灵导致事故的发生。

3 起重机械事故的风险控制

(1) 政府相关的监管单位必须监管到位, 应当加大对起重机械的监管力度, 监管单位应当严格把好关, 决不能够让未取得资质的机械企业进入到市场中来。监管单位还应当不定期或者定期到施工现场展开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 马上让其进行整改。限期整改不好的, 加大对其的惩处力度。对那些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当中导致人员伤亡的责任单位, 要进行严厉惩罚。

(2) 对起重机械的检验工作必须到位, 应当定期开展检验, 定期进行维修, 尽可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避免起重机械带病作业工作。政府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要求, 加强对起重机械生产制造商的生产许可以及安全质量认证, 对那些不符合起重机械质量安全标准的设备坚决取缔, 不得出厂, 严把机械设备质量关。其次是对那些专门从事起重机械维修、安装的企业, 应当要求他们取得维修、安全专业技术证书, 对那些不具备从事起重机械维护、安装的人员, 坚决不让其从事作业。严把机械维修、安装关。再次是严把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关, 对新安装的、大修的、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进行特殊的安全技术检验。

(3)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力度,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安全作业。对那些无证作业人员应当及时坚决清退, 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如果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的话, 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大型机械管理制度。一定要严格把好起重机械的拆卸、安装关。因为起重机械的拆卸、安装是最危险的一个部分, 必须非常熟悉起重机械的特点以及熟知安装拆卸说明。然后, 结合起重机械的作业, 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比如说, 做好作业前的人员、吊装器具、施工机械、技术核算等准备、明确作业人员所负责的分工、合理安排工期、规范作业流程、现场作业环境的保护、危险点预控措施的实施等。

(4) 加强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需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学习,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根据我国相关起重机械操作技术要求, 对从事起重机械作业的司机、指挥员、起重司索员等开展安全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为了使各级人员更好地理解、开展各项工作。除了现场讲解、编制作业指导外, 还可以编制各种施工方案、培训、设计验算等范本文件, 对相关管理文件进行汇编。以便作业人员使用时查阅。

参考文献

[1]黄清平, 史建远, 柳轶群.起重机械危险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稀有金属, 2006, (12) :163-164.

[2]汪军.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 2010, (2) :89-91.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7

在2013年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 高平市农机部门引进了中耕机械, 组织了试验队伍, 于6月17日—20日在牛村天付农机合作社示范区进行了一系列中耕试验, 科学、严谨地进行了试验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试验报告如下:

一、中耕试验田间调查表

选取高平市河西镇牛村示范区3.33 hm2土地作为试验田, 该土地土质为褐土, 前茬作物为玉米, 采用还田、浅旋的整地形式和机械精播, 此时玉米株高60 cm, 叶片数为9叶, 留苗密度为3 131株/0.067 hm2, 种植行距为60 cm, 株距35.5 cm, 作物品种为先玉335。

二、中耕机具配备

目前高平市的玉米种植行距大多在60 cm左右, 大动力主机不适应目前的种植行距, 因此选择福田300型拖拉机为动力, 配套石家庄农机厂生产的3ZF-3型中耕追肥机进行试验。福田300型拖拉机, 前轮中心距110 cm, 前轮轮宽15 cm, 前轮离苗距离内侧17.5 cm, 外侧27.5 cm, 后轮中心距120 cm, 后轮轮宽30 cm, 后轮离苗距离内侧15 cm, 外侧15cm。经调试可以在60 cm行距内通过, 每次作业行数3行。

又选择了邱县骏马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TG-6.5Q田园管理机进行钻行中耕作业, 该机有独轮机之优势, 采用无极变速传动。体积小, 质量轻, 耗油低, 能适应高平市60 cm中耕除草作业。

三、主要试验内容

1. 除草率

中耕试验在3.33 hm2试验田内测长130 m, 分左、中、右, 取三行, 每行在有杂草大的地方取样不少于5点, 每点面积为0.6 m2, 数出全部杂草株数, 分别作好标记, 中耕后2 d再数出未除掉的杂草株数。具体算法为:

2. 伤苗率

伤苗是指禾苗茎秆的折伤、刺伤、切断和压埋。

(1) 直行工作区伤苗率在测区130 m长度内, 宽度分左、中、右, 取3行, 计算中耕机在直行工作区的伤苗株数与该区内禾苗总株数之百分比, 直行工作区伤苗率按下式计算, 取平均值。具体算法为:

(2) 转向伤苗率中耕机工作一行程在地头转向时的伤苗株数与转向面积内的禾苗总株数之百分比称为转向伤苗率。中耕后在试验地的地头转向处分别数出中耕机3次转向的伤苗株数, 转向伤苗率按下式计算, 并取平均值。具体算法为:

3. 中耕深度

中耕时工作部件的平均入土深度即为中耕深度。试验时每行程测定一次, 每次不少于5点, 共测3个行程, 取平均值。

4. 前进速度

试验时测出中耕机通过测定区 (长度不少于20 m) 的时间, 共测3个行程。具体算法为:

5. 作业质量观察

在作业中观察机具的缠草、堵草、壅泥松土、除草等情况。

四、试验数据及分析

1.3ZF-3型中耕机试验

在6月17日—20日进行了中耕除草试验, 试验地测试面积3.33 hm2, 总长250 m, 测试长度130 m, 平均株距35.5 cm, 平均行距60 cm, 平均株高60 cm, 平均叶数9片。中耕机采用单、双翼铲进行, 调整除草铲宽度40 cm, 除草深度4 cm。杂草多于红叶草、灰菜、毛毛狗草为主, 杂草高度3~11 cm, 杂草密度主要集中在几大片, 占到总测试面积的5%。当杂草密度在45~70株/m2左右时, 耕作行间有效杀草率在86%, 直行伤苗率1.8%。由于一边地头无道路, 地头转弯必需在田间, 因此伤苗严重, 转向伤苗率在20%。中耕除草作业要留有每边10 cm的护苗带, 因此有30%的地未进行中耕作业。

2.3TG-6.5型田园机中耕试验

3TG-6.5型田园机中耕除草作业, 测量长度130 m, 当前进速度在1.25 m/s时, 平均中耕深度4.7 cm, 除草率80%, 直行伤苗率0.4%, 地头转弯半径0.5 m, 转弯用时9 s, 转弯伤苗率3%。中耕培土作业时, 测量长度130 m, 作业速度0.7 m/s, 平均培土高度11.7cm, 底宽29.9cm, 直行伤苗率0.6%。地头转弯半径0.5m, 转弯用时12 s, 转弯伤苗率3%。机械追肥试验, 测试长度130 m, 作业速度1.29 m/s, 平均施肥深度6.2 cm, 直行伤苗率0.3%, 转弯半径0.5 m, 转弯用时11 s, 转弯伤苗率3%。

3. 中耕作业质量观察

3ZF-3型中耕机除草作业时, 前进速度不宜太快, 操作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各行的间距, 稍有不慎即会伤苗。中耕深度应根据杂草高度和草根深度来调整, 草小、根短的应浅些, 草大、根深的应深些。还应注意中耕时土壤的湿度, 水分>18%时效果不好, 不但有壅土现象, 而且除草后草可能复活。中耕作业地头转弯采用口字型作业, 以减少伤苗率。

3TG-6.5型田园机虽运转灵活, 当土质较疏松时, 独轮容易打坑, 需人工用力推一下给予助力。作业时因前进速度快, 应高度集中精力, 操作人员容易疲劳, 特别是地头转弯时, 掌握好株间钻苗过行, 损失将会大大减少。由于它采用三个“V”型铲除草, 调整太浅时除草效果不好, 太深时增大功率消耗。

五、建议

一是种植行距应标准一致, 各行间距要均匀, 特别是机播的对接行, 行间标准差要<2.5 cm, 变异系数要<5%;二是中耕机械要选择轻便灵活的机具, 特别是在地头转弯时, 便捷的机型可减少伤苗、压苗等;三是操作人员应技术熟练, 作业时注意力集中, 机具调整幅度要适当, 尽量减少伤苗;四是加大田间道路的改造。有条件的地方要修复田间道路, 这样才能便于各种机械作业, 提高效率, 减少损失。

六、结论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8

分析了初期计划设计技术、设计方案技术以及机械技术设计等机械设计应用技术,研究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技术和磨削技术、细微制造技术和纳米制造技术以及新型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应用技术,以期为我国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应用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在机械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机械制造的基础,机械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推动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不断发展。

1.机械设计应用技术研究

机械设计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初期计划设计技术。机械设计的初期初期计划设计与计算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相当类似,通过了解所设计的机器,利用初期计划设计所提出的条件对机器提出基本约束条件。在进行机械设计前,应当调查和分析机械设计要求,以便了解设计机械所具备的功能,同时制定机械在制造过程中的注意条件,为机械制造提供服务。②设计方案技术。机械设计方案在机械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机械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体现了机械的性能。在进行机械的方案设计时,应当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机械实际运行间的矛盾,保证设计的机械在性能和功能方面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应当考虑到机器的开发和创新能够被检验者所认识。机械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对了解机械运行原理,定位机械的基本结构,同时在了解机械的运动方式后来选择和设计机械的零部件,并设计工程制图,再进行初步设计检查。③机械技术设计。为了确保机械设计的质量,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机械技术设计也是机械设计中要求相对较高的阶段。在机械技术设计阶段,应当注重对设计图纸的核对和计算,对机械设计的总图和相关部件草进行图严格意义上核对和计算。机械技术设计应当针对机械的功能来开展,保证采用的机械技术符合机械的性能要求。机械设计的技术设计上的一个细小漏洞,可能会对机械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对机械设计的技术设计进行核对和计算时,应当杜绝出现疏漏,对于出现的疏漏,应当及时汇报进行校对和修正。

2.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究

2.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简称为CDA/CAM技术,是上世纪制造领域中一项杰出成就,同时也是在制造业中融入计算机应用的一项成功示范。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综合了多门学科,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相对较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机械制造业中,并也形成了相关产业。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有效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模式和市场形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2.2数控加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对零件加工的质量要求、产品形状和结构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频繁的机械产品的改型,使得单件和中小批量的产品在机械产品加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为了降低单件和中小批量机械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单件和中小批量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对机械产品加工机床的灵活性、通用性以及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和推动了数控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高精度、零件形状复杂的单件和中小批量生产的高效、柔性的自动化加工技术。近年来,数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机车制造业、车床制造业已经中小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对促进和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超高速切削、磨削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要求的不断提高,超高速切削、磨削技术凭借其切削力小、热变形小、加工精度高以及加工成本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机械制造中,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超高速加工技术通过采用超硬刀具和磨具,利用可靠实现高速运动的高精度、高自动化以及高柔性的制造设备来提高材料切削速度,实现提高材料去除率、加工精度以及加工质量的目的。

2.4细微制造技术和纳米制造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一些工业产品不断朝着功能集成化和外观小型化趋势发展,导致零部件的尺寸也在不断朝着微小化趋势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这种新需求,推动了促进了细微制造技术和纳米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微型机械不断呈现出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形成了微机电系统。

2.5新型制造技术

目前,新型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①少无夹具制造技术。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夹具来辅助机械的生产制造,不但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产品的准备时间和生产时间,使得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瓶颈”,提高企业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少无夹具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验价值,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的使用,降低机械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为机械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②虚拟轴机床技术。机械制造中的虚拟轴机床技术是机床和机器人的混合物,虚拟轴机床在结构方面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机床有着较大差异,同时虚拟轴机床的模块化程度相对较高,其结构也相对简单,同时虚拟轴机床具备速度和动态响应快以及造价低廉的优势,对传统机械机床设备无法避免的固有缺陷能够进行有效地克服,有效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

3.结束语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基础,机械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设计方法,同时不断加强机械制造制造技术,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1] 辛长德.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及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8) .

[2] 邰金华.机械设计工程数据类型及其管理技术分析[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0(06).

[4] 金培.浅谈技术接口与非标准设备设计的审核重点[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6(06).

[5] 王荣祥,任效乾.机械设计中的安全可靠性新概念[J]. 矿山机械. 1986(05) .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篇9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普通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面临极大考验.因此,以机械类课程为主的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促进教育不断发展.“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是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面临强大就业压力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传统的授课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农业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作 者:孙勇 李文哲 王金武 Sun Yong Li Wenzhe Wang Jinwu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刊 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7(5)分类号:G642.0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模式

桥式起重机机械故障分析与预防 篇10

1 吊钩滑轮钢丝绳及卷筒的故障与预防

a) 吊钩是桥式起重机的起吊装置, 它承担着吊运的全部载荷。在使用过程中, 吊钩一旦损坏断裂、脱钩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而超载是吊钩产生裂纹变形、损坏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吊运。在检查中要注意吊钩的开口度、危险断面的磨损情况, 同时要定期对吊钩进行退火处理。吊钩一旦发现裂纹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给予报废决不能对吊钩进行焊补。此外还要检查滑轮是否设有防脱绳槽设置、滑轮绳槽轮缘是否破边磨损、滑轮转动是否灵活等。

b) 钢丝绳和滑轮是起吊重物的牵引传导装置, 其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起吊的安全。在选用钢丝绳的时候, 要确保钢丝绳额定最大静应力满足现场起吊需要。在作业时, 严禁起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要根据工作类型及环境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对钢丝绳要进行定期的润滑并严防钢丝绳受到突然冲击力。在作业前要对钢丝绳的磨损断丝断股、扭结弯折等进行检查。

c) 卷筒是起重机重要的受力部件,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筒壁减薄、孔洞及断裂故障。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 是卷筒和钢丝绳接触相互挤压和摩擦。当卷筒减薄到一定的程度时, 因承受不住钢丝绳的压力而断裂。为防止卷筒这种机械事故的发生,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卷筒筒壁磨损达到原来的20%或出现裂纹时应及时进行更换。还要注意卷筒上杂物清理, 定期对卷筒钢丝绳进行润滑。

2 减速器的故障与预防

a) 减速器可能出现轴承松旷、轮齿折断、齿面点蚀磨损等机械故障。造成的故障原因主要有: (a) 减速器短时间过载或受到冲击载荷引起的齿轮疲劳折断; (b) 制造质量差, 齿面不光滑, 凸起点产生应力集中损坏轮齿。 (c) 润滑油质量差或润滑油过少, 增大摩擦面造成严重磨损。

b) 预防措施主要有:不能过载使用, 启动制动要缓慢平稳, 非特定情况下禁止突然打反车。要选择适当型号的润滑油, 并要经常检查润滑油是否充足。

3 制动器的故障与预防

a) 制动器是桥式起重机重要的安全装置。它可阻止起吊物下落、实现停车等功能。因此, 制动器的完好是起重机安全运行重要保障。在起重机作业中, 制动器会出现制动力不足、制动器突然失灵, 制动轮温度过高与制动闸片冒烟、制动臂张不开等机械故障。造成这些机械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制动器的拉杆、弹簧疲劳变形;制动轮制动摩擦片磨损超标, 液压制动漏油;制动间隙、制动力不符合要求。

b) 预防主要措施有:定期对制动器进行检查维护, 检查制动器的拉杆弹簧有无疲劳变形、裂纹等缺陷;制动轮、制动摩擦片是否磨损超标, 液压制动是否漏油;制动间隙是否过大, 制动力是否不足。

4 车轮轨道的故障与预防

a) 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 车轮与轨道常见的故障为大车啃道及小车的不等高和打滑。啃道轻则加速起重机车轮和钢轨的磨损, 重则破坏路轨的基础, 甚至导致起重机运行时的脱轨, 引发人身和设备事故。造成啃道的主要原因是起重机轨道安装时相对标高偏差过大、传动系统中零件磨损过大造成驱动制动不同步等。小车车轮的不等高是起重机运行中的极不安全因素, 小车的不等高, 使小车在运行中一个车轮悬空, 或轮压太小引起小车车体的震动。其主要原因是安全误差不符合要求、小车设计本身重量不均匀。小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不清洁、启动过猛、轨道不平、车轮出现椭圆等原因都会使小车产生打滑现象。

b) 主要预防措施:在安全维修起重机时, 要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并要加强验收管理, 确保安全质量, 同时还要加强车轮轨道日常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避免起重机发生啃道和打滑。

5 结束语

上一篇:音乐教学误区之反思下一篇:担保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