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自学九篇

2024-05-02

机械制图自学 篇1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担负着培养学生绘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任务[1]。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在于实现模型 (或者机件) 三维形状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化[2], 从而正确地识读、绘制机械图样。长期以来, 广大教师着力于改进教法, 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从PPT展示、动画、三维造型软件, 到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库的建立, 这些因素有力促进了教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广大教师关心的重点。

1. 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自学能力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大学阶段的所有课程而言, 同等重要;它也是“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职学生步入社会, 仍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良好的自学能力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承担《机械制图》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学历, 除了常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 还承担着班主任或班级导师的工作;且该门课程为小班教学, 教师难以面面俱到, 因材施教, 对于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事倍功半, 这也成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短板。因此, 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学能力[3], 对于学生专业学习和后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目前高职学生《机械制图》学习现状

现阶段《机械制图》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着力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分为两类:大多数为普高毕业, 中学阶段对三视图有所了解, 基础薄弱, 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学习本课程入门慢难度较大;少部分为中职 (或职高) 毕业, 基础较好, 空间想象能力强, 课程学习入门快难度较低。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体上薄弱, 缺乏学习兴趣且满足于考试过关, 经过一年学习, 能够达到课程基本要求, 但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绘制能力亟待提高。

3.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3.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内在激励促进自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课程学习的正能量。本课程包含的国家标准, 包括线型、图框、字体、视图的画法及位置分布以及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等知识点, 需要在练习中记忆, 学生对其兴趣不大。组合体部分灵活度大, 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核心;它既是学习难点, 也是课程学习的兴趣点, 趣味制图都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本课程需要大量练习和经验的累积, 经常使用一种方法—大量习题, 单调重复会削弱学习兴趣[4], 可采用多种方法, 给枯燥的练习增加趣味,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每年都开展徒手绘图展和机械制图大赛。将应、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展板和电子图片形式进行展览, 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既锻炼绘图能力, 又加深学生对国标的认识;以趣味制图为切入点开展制图大赛, 对于获奖学生进行奖励, 以赛促学, 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积极性。

3.2 管理学生自学过程, 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

自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发挥主观能动性, 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合理、有效规划自学的过程。教师要对自学进程进行管控, 促进自学习惯的养成, 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

(1) 构建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 为自学提供途径。可将课程的精品资源库并上载到教学网站, 其中应包含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考核形式、电子挂图等内容, 明确课程的重难点, 便于学生合理的规划自主进程。

(2) 定期监督和评价自学情况, 加强过程管理, 形成反馈机制, 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评成绩。目前, 课程改革使得课堂教学时间紧张, 以教师徒手绘图[5]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教学环节逐渐减少, 可采用观看相关视频教学, 以图板绘图质量作为考核指标, 来评价这些知识的自学情况。

3.3 适时补充学习资源,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长期以来, 广大教师在提升班级平均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展缓慢, 主要受到三个原因影响:作业评讲与答疑效果差;个别知识点薄弱造成绘图困难;个性化教学场地缺乏。这需要教学双方长期探索, 可从三个方面尝试:

(1) 本课程习题多采用课堂评讲 (在授课总学时中占4~6学时) 和晚自习辅导结合的方式, 时间短, 并且学生对不同图形绘图技巧掌握速度不一致。对于难点集中习题的绘制, 可制成屏幕录像, 上载到学习资源中, 便于学生反复揣摩。

(2) 对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难点, 可以微课为专题纳入网络资源, 便于学生专项突破。

(3) 个性化教学面向基础好的学生, 学生会所属制图协会是理想的场地。教师可不定期到场, 以专题讲座、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

4. 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自学, 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长的不足,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影响很大。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当前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自学能力现状, 分析了培养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自学能力的意义, 总结了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机械制图自学,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第六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2]金大鹰.机械制图[M].第七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盛芊芊.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4]陈顺立.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高教论坛, 2015 (4) .

机械制图自学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制图,机械制图

在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新形势下, 传统的制图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 机械制图设计及实践必学与计算机辅助制图相结合, 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开展有效的机械制图设计及实践, 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机械制图设计及实践融入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教学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构形能力

计算机辅助制图与手工绘图相比, 具有快速高效、准确度高、修改便捷等优点, 要求制图者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构形能力, 这正恰是机械制图教学的目的之一[1]。因此, 将计算机辅助制图融入到机械制图设计及实践中, 实现两者的优劣互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构形能力。同时, 计算机辅助制图有独特的三维功能, 能促使学生不断更新思想和观念, 为学生发挥形象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 进而提高学生的生产应用能力。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 我国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 所需要的就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来进入社会后, 大多数都投入到一线生产工作中, 如产品制造、产品开发、产品营销、设备维修等, 对这些人才的需求既要求其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是培养这一人才的重要平台和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进行辅助教学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操作,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对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测量, 掌握相应的工作原理, 明确设计与实践的过程,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见, 将计算机辅助制图融入到机械制图的设计与实践中, 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社会和国家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 计算机辅助制图应用于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2.1 合理利用多媒体, 营造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的教学环境

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网络中电子模型库的数据和信息与课件内容相结合, 向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达, 明确具体的设计方法。同时, 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来完成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中, 应该营造一个学生应有的环境, 如利用理论基础知识对辅助制图软件使用前进行铺垫,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福值制软件, 并配合对其应用的实例进行讲解。又如图形的单位是统一的, 而图层是不一的, 教师可以利用辅助制图工具, 设置图形界限、文字样式等, 为之后的设计与实践打下基础。

2.2 融合计算机辅助制图与传统手工绘图,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的实际教学中, 不能过度强调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利用, 而忽视传统手工绘图, 传统手工绘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必须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对简单的二维图形讲解中, 手工绘图能帮助学生了解图形形成的规律和各种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2]。如在对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直接相关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知识的讲解时, 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图的CAD技术进行讲解,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 利用剖视图和剖面图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方面, 利用制图中的剖视图进行教学。在制图中, 当对两个相交面进行剖切时, 在获得一个直观视图效果的同时, 又能对多个剖切位置的剖视效果有所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要对剖视图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 为以后机械制图的设计与实践教学打下建设的基础。利用制图中的剖视图进行教学, 能帮助学生掌握对一个或者多个相交剖面的零件设计和实践的能力, 利用实例进行演示的话, 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实际设计中如何利用好该类型的剖面形式,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另一方面, 利用实际操作绘制的剖面图进行教学。利用剖面图进行教学时, 要在实际操作绘制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制剖面图的基本理论和绘制过程。先要绘制三位模型与剖面图之间的截交线投影, 投影是封闭的曲线, 然后在封闭的曲线内绘制剖面符号[3]。在绘制内孔的投影时, 要将其作为透明的实物进行分析, 依据剖视图的定义, 对其投影的绘制出了剖面和孔内的投影外, 还有那些不可见的投影。对这些不可见投影如果视图无法表达清楚的话, 就直接忽略, 喷射体也就没有该部分投影。

3 结语

总之, 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进行机械制图设计与实践, 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 是为我国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 要利用多媒体技术, 融合计算机辅助制图与传统手工绘图, 利用剖视图和剖面图进行教学, 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信群.Solidworks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9 (2) :24-25.

[2]杨文伟.浅析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J].才智, 2013, 20 (34) :17-18.

机械制图自学 篇3

一、培养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学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曾指出:“教育应当贯彻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每节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首先作为教师,当学生一入校,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学习制图的热情,并将这种意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科和教师都有深厚的感情,从而好学。再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制图,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一些日常现象进行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学好制图的重要性。就制图知识而言,有些富有趣味性,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许多知识较深奥,不易引人入胜。这就需要教师要针对不同课程,启发、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增强学生自学意识

“预习”指得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前预习,不仅能使学生很快适应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简缩而有效。所以说,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应利用各种时机和方式强化学生的预习观念,使预习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中自觉的行为。一般来说,课前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建立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预习的形式和时间也要依具体情况来制定。只要在预习中学生能理解一、两个知识点或理解三、四个知识点,能为新课学习铺平道路,或是提出一两个问题,这就达到了学会课前预习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重视课前预习这项工作,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任他们想、任他们说、任他们做,教师做到由“扶”到“引”到“放”,让学生亲身体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就一定能够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

三、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善于质疑,又敢于辩疑释疑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教会学生一种良好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思维方法必须是正确的、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育,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课堂上,要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中的问题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刻苦学习,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也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会思考。学生有了问题也就有了思维,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看书或查阅资料等)去解决问题。比直接告诉要强得多。

四、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效率

学习制图应采用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要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灵活应用,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行。要使学生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归纳整理。归纳整理的依据是课本、听课记录和读过的参考资料。归纳整理要突出重点,显示每章各节之间和章与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各知识点的联结成网状。对重点内容逐字逐句地反复理解,牢固把握使用它的条件和特点。如在学习“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点”这一内容时,通过对一个基本体的取点方法及步骤的剖析,辐射、类比到其他形体,使之网络化,让学生感到有序,知识点清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无形中提高了自学的效率。

五、学会自我检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自我检查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能力和检查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责任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手段。通过自我检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学生也能通过自我检查,从中看到成绩,增强自信心,并能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也能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之,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责任不仅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机械制图自学 篇4

[摘 要]独立学院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按机械制图、建筑制图两个类型来创建。自学学习系统旨在指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三维模型演示,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机构和模型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也可随机抽取试题给学生布置作业及进行考试。

随着计算机在制造业、建筑业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现代工程制图的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及设计单位已经使用而且离不开计算机绘图,因此,计算机绘图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鉴于高校教学为社会服务这一宗旨,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了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课程。

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基础是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不仅需要做大量的作业,而且需要结合实际,多思考、多实践。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旨在指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教育。这个系统集练习和测试于一体,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1 自学学习系统的建设

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工作,其内容多、分类细,需要反复推敲才能设计出得心应手的题库系统。系统可以考查学生对工程制图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动手绘图的能力和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的情况。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的设计理念突出在两个方面:

(1)教师可以使用题库系统进行随机组卷。

(2)学生可以通过题库系统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环节,系统对复杂的机构配有三维模型演示。

建立自学学习系统要先明确试卷由多少道试题组成,试题包括哪些类型,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自学学习系统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时,试题的要求也不同。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为例,独立学院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初步可按机械制图、建筑制图分成两个类型来创建,每个类型根据教学阶段和学时数的不同建立2~3个试卷库模式,这样可基本满足考试的需求。设计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一个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具有很好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的,且初步拥有一定题量的题库;建立一个操作方便、便于使用的自学学习系统。

2 自学学习系统的功能

自学学习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试题管理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学生考试模块和选题组卷模块。

试题管理模块是将试题分类别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学习模块和考试模块的试题选取。题库系统中的试题要求实用、先进,具有良好考核功能的优质试题。

收集整理各种习题,根据客观题、主观题(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等类型给定难度系数,按题型、难易程度分等级汇总;试题模块完成操作试题的功能,包括修改、查询、增加、删除的功能。在系统登录界面设置不同权限,教师可以对试题进行调整、对各知识点的题量进行修改和补充。

学生练习模块和学生考试模块是系统的重要部分,能够实现主、客观题型的练习与考试。由于工程制图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对一些模型和机构有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仅靠普通的文字和图片则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练习模块,系统初步设计思路是采用三维模型演示,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机构和模型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指导学生作图。在计算机环境中,学生可以独自练习与测试。

选题组卷模块不仅可以根据所属的章节自动组卷,还可以根据需要由人工组卷。教师可以随机抽取试题给学生布置作业及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组卷选题时应考虑到整套试卷中试题组合的合理性。考核内容要合理,试题的难易程度分配也要合理。两者兼顾才能达到合理的组卷效果。

3 试题类型设计

依据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设计出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判断题、基本作图题、综合作图题等。选择题、判断题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作图及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等内容,这类型试题要求题目明确,答案唯一;基本作图题尽量做到一题考核一项内容。例如:练习题中将组合体的补视图、画剖视图、标注尺寸等需要分别考核的内容放在一题中;综合作图题,注重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要减少与测试要点无关的作图量。

机械制图课程的试题内容涵盖表面交线、组合体“二求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机件形状表示方法(剖视图)、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看零件图补图并回答问题、看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等。建筑制图课程的试题内容另外增加建筑识图题,即要求学生能读懂图纸内容。

4 试题分值的确定

综合来说,各类型的试题均可按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中等、难三种等级。具体赋分时则综合考虑:

(1)考核知识点的重要性。若试题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时,所占学时较多,分值也就越高。

(2)考核的目的性。若试题为测试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基本题),则分值应较高;若为拔高类的难度试题,分值应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3)考核内容所占的工作量。解题所需要的时间越多,说明该题所包含的概念和作图方法也较多,分值应相应提高。

5 结 论

建立独立学院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一个好的自学学习系统,应该能覆盖教学基本要点,既能测试出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作图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时具备多类型、多层次、赋分合理且组卷方便的试卷,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实现教考分离。建设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工程制图自学学习系统应具有很好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参考文献:

[1]尹常治.机械设计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机械制图》的教学感受 篇5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技能。学好机械制图,是学生成为一名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入门难、越学越难是师生对制图课的普遍反映,怎样教好制图课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一、讲好“绪论”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以动画和课件的方式组织“绪论”课的教学,这样可以传递比较多的信息。课堂上首先讲述图样的历史与发展,让同学们知道图形是人类最先认识自然,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图示也很多,如:道路交通指示图、家具组装图等。其次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用具体实例充分论述《机械制图》在科研生产、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介绍了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学生们通过这样生动的第一次课,消除了对新课程的陌生感及畏难情绪,并对制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坚定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二、突出标准化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标准化观念

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指出,图样是工程技术语言,在交流中必须严密、准确、唯一。字体、线型、图纸幅面、比例,图样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注写和明细栏、标题栏等各方面,都必须有科学、严谨、统一的规定,这就是制图的“法规”,这就是标准化。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三、指导学生使用绘图仪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绘图仪器、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比如:图纸在图板上的安放,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的配合使用,圆规、分规的使用,铅笔的磨削等方面,均应向学生详细交代,作出示范。

四、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手段

1. 分组讨论教学

分组讨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相互启发、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锻炼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如在“零件图”、“机件表达方法选择”和“装配图表达方案及零件的测绘”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分组讨论的优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小组成员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各小组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观点阐述,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倾听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他们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既能增强对问题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又能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多媒体教学

由于机械制图中很多概念、原理抽象空洞,若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挂图和模型,教学必然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若运用于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他们的多种感官功能,进而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例如在“物体三面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基本规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及动画功能,将物体三个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关系动态地展示出来,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每条线、每个点的来龙去脉,既降低教学难度,又提高教学效率。在“剖视图的绘制”教学中,要求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因而可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功能让学生“走”进物体的内部,总结剖视图的投影规律,这样的教学活动,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直观—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螺纹”、“装配图”的教学中可通过放映录相,将螺纹的加工过程及从“零件—部件”的装配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

3. 体验式教学

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在制图教学中体验教学能克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缺陷,通过立体模型、展开模型的制作完成立体图与平面图的相互转换。如在“补第三视图、补缺线”的教学中可用橡皮泥制作立体,让学生找出“线”或“面”之间的关系。

如在上“直线的投影”这一课时,我首先用铅笔(代表空间直线)和课本(代表一个投影面)说明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共有三种关系:倾斜、平行与垂直。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分别具有收缩性、真实性和积聚性。引出直线投影的画法: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几何定理作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例图的作图过程并讲解作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堂完成补视图的课堂练习。从感性认识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维,亲自动手模仿练习加深印象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强项。

然后讲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的投影特性。其内容多而杂,我引入多媒体课件。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因对抽象复杂的视图无法展示,迫不得以叫学生尽量去“想象”,之后不了了之的缺点。中职学校一般都是在一年级开设机械制图,学生刚初中毕业,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头脑中的立体概念很少,因而在投影理论的学习中感到比较费劲,往往想不出形体的形状。现在我们利用课件演示其投影动画,既直观又形象。同时,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并掌握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最后,对本节的重点:画出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共六种直线的三视图的教学,第一步:让学生拿出课本模拟三投影面体系和笔(代表直线),摆出各直线的图形;第二步:从三个视图方向进行投影分析;第三步:将结果画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的辅助教学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可巡堂辅导,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教师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练习的讲评,把备课时制作好的与练习有关的参考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自行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掌握绘制直线投影的方法。

在“零件图与零件”、“装配图”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讲练教学

本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加大学生的习题量,在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应采用“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对教材中不易理解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练习题选择应做到重、难点明确,每个练习题要“有所指”。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后,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及时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练”,对习题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组合体的画法”中,由于该节是后继“零件图”学习的重要知识基础,因而在本章节的教学组织中应加强学生对组合体组合形式的认识,加强对不同表面连接关系的绘图训练,教学中精选习题反复练习,让学生利用“形体分析法”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绘图。通过讲练教学,可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内在的一种技能、技巧。

5.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更重视实践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能纸上谈兵,纯理论地推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以着重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实际零件部件测绘为主线,加强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学。

讲课中要采用实际使用的典型零件进行测绘,根据该零件的作用讲述其设计、工艺等方面的问题,画出零件图进行尺寸标注。要阐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最好做出几种尺寸标注方案,比较利弊,选择更为合理的标注方案。进行公差标注时,要分析该零件的使用要求,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法进行查阅有关标准,进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标注。在精度等级方面,学生没有实践,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感性的知识,所采用典型零件实例要少而精,分析深透。

机构中组成零件的各个表面的作用不同,必然使相互间的配合性质、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也不相同。如果将《机械制图》课与《机械基础》及《公差》课相关内容适度综合,就可以使学生较好地运用有关知识,还可以减少许多重复性教学。

五、教学评判和沟通

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作图读图等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绘图作业练习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上特别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批改作业—课堂点评作业—答疑、质疑,都是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课堂作业练习(制图作业大部分应在课堂内完成),学生可自行检查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上老师的巡回指导,主要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已形成。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制图标准的执行情况、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解题(表达)的正确性、合理性等,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对与错,或者在一些图面质量上进行不必要的纠缠。教师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作业检查才有针对性和及时性。通过课堂点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确认解题的正确性和体会题解的多样性;通过答疑、质疑,可以很有效地解决每个学生特有的问题。

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告之这些作业就是今后的工程图样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在作业(绘图和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站在工作职业的高度,一定要树立对自己所做之事(作业)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勤学苦练、肯动脑筋的钻研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着计算机绘图知识的普及,中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应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中心,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框架,拓宽、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讲述时应该经常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叫学生去思考。所留下的问题必须与讲课的内容有关系,最好是讲授内容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七、结语

有关《机械制图》教学的思考 篇6

一、精选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各章课时

《机械制图》的理论基础是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是画法几何的最终目的,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200多年来一直被各国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的语法,但现行很多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引入多少不一,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取舍,首要是将投影的基本方法与点、线、面的投影讲解清楚,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树立,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该部分课时应占机械制图教学总课时的15%左右。《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是在图形的各种表达方法上,而组合体的视图又是视图表达的基本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章的重点又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同时,对于视图上的尺寸标注和看视图的方法两节内容应着重从讲清基本原理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机件的表达方法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内容,该节内容介绍了国家标准中图样画法的各种规定,这是讲解的重点。同时,对各种表达方法的基本概念、画法及特殊规定等内容,应讲清、讲透。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学生再学习零件图、装配图的知识就会轻松许多。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周围各种实物、模型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入门阶段较为困难,不易掌握。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只讲授在我国普遍使用的第一角画法,以求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三视图的结构及绘图、识图的方法,而对国际上常见的第三角画法只作简单介绍甚至不予讲解。然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引进了国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系统,这其中有些软件画出的零件图及装配图就是第三角画法,更有一些外资企业直接使用外方图纸。因此技校毕业生遇到类似情况的现象将会非常普遍。虽然绘图的原理是相通的,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正规地学习过第三角画法,因而不能很快地独立上岗操作,对学校、企业和毕业生个人来讲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作一些相应的调整,在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学习完毕后,在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课程的最后阶段给学生讲解一些第三角画法的知识,并准备一些实际生产用的第三角画法的零件图,让学生们进行较充分的识图练习,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又不致于引起学习过程中的混淆。

在讲解点、线、面投影的基本规律时,学生往往对基本投影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入门很慢,而这节内容又是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基础,如果学生对该节内容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今后各节内容的掌握,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点、线、面投影规律,必须在讲解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将教室的地面、两面墙壁所在的面比作三个基投影面H面、V面、W面,手持一篮球或教棒在空间,将篮球或教棒规为空间的一个点S或直线L作讲解,将会起到形象生动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该节知识会掌握得非常快。对于机件表达方法的讲解,可将各种挂图及模型带进课堂,结合模型讲解,课间还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拨摆各种模型,加强感性认识,不应单单只作教师讲解使用。

三、合理使用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在各个学校的普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在备课时利用Powerpoint、Auto CAD、Solidworks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呈现包括教材中的各种例图及习题集上需要讲解的典型例题等。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及绘图的时间,另一方面,电子课件中丰富的色彩、逼真的模拟效果,更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丰富其视觉听觉感官,使其快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另一种方式是通用等软件制成三维动画,在大屏幕上演示形象逼真的三维立体造型,使学生能直观看到立体的各个角度,并观察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些如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示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几何学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能形成更好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学习,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四、加强徒手绘图训练

职校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生产工程的第一线,在生产现场解决问题,因此,徒手绘图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徒手绘画的主要内容是三视图、轴测图及组合体、零件图、在掌握了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后,提高徒手绘图能力的方法就是多练,只要教师和学生多付出,就定会有收获。

五、适当练习并及时评讲

每次作业都及时批改,并在课堂上对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的共性的错误作统一评讲,及时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个别学生可以课后单独辅导,这样学生会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错误留下深刻印象。有时我故意在黑板上画出错误的视图,请学生检查有无需要更改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我建议加强徒手测绘训练,学以致用。由于平时使用尺规画图,学生徒手画图的能力普遍不足,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能临场发挥专长,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机械制图,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实践锻炼

《机械制图》一直是机械加工的专业基础课, 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等能力的重要任务, 学好这门课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要想上好这门课一定要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地应用口诀、精讲、多练等有效教学方法及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在实训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动手练, 使理论和实践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1 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引导学生从实物联系理论

成功的课堂教学, 始于良好的开端, 教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该课程时, 讲清课程特点、内容和用途,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 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比如教师在讲三投影体系时, 将实物模型、粉笔盒等放置在三投影体系内, 这样让学生自然地关注起身边普遍存在的、平时却又不太注意的许许多多立体结构体系, 并试着表述它们的结构和位置。

1.2 注意精讲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有效实施课堂调控。《机械制图》课程理论性强, 教学课时有限, 因此要确定本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关键。在精讲的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 如: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 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 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 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 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 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 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 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在讲授时, 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 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

1.3 巧用口诀, 化繁为简

《机械制图》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多, 为帮助学生找到记忆最简单的方法, 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句, 把一些抽象原理和投影特性用口诀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教师在讲到“直线的投影特性”时可以用“两平一斜:平行线”、“两垂一点:垂直线”、“三斜三短:一般线”;而讲到“平面的投影特性”时启发学生总结口诀, 可以用“一面两线:平行面”、“两面一线:垂直面”、“三个平面:一般面”[1]。这些口诀简明而形象, 又便于学生运用, 而且还记得牢, 效果非常明显。

1.4 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师生关系益于活跃课堂气氛, 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之外, 教师也应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 与学生多做交流, 拉近师生距离。和谐的师生关系容易在教学活动中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并积极实现预定教学目标[2]。分析问题深入浅出, 语言生动有趣, 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听课时就会聚精会神, 效率自然就高。

1.5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机械制图》课程较抽象, 多媒体教学能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直观化[3]。根据教学内容或案例制作课件, 使之更具直观性, 使教学过程深入浅出, 如利用3DMAX制作的三维动画, 就可以任意显示物体的不同角度, 并将物体任意拆开与组合, 再配上CAD和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和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 学生更易理解、吸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先进性的同时, 仍然要利用图形、模型或实物相结合, 在制图课上, 教师仍然要借助制图工具进行正确地模型示范, 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 以身作则, 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观摩实物模型, 使学生由二维平面图形轻而易举地想象到三维空间形体的形状。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1 针对性地练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尺寸标注的规定要求较多, 对学生来讲是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关规定, 练习题型可用填空题、改错题、选择题或画出三视图, 让学生自行标注尺寸, 在练习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

2.2 有层次地练

因为学生参差不齐, 练习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语言, 有很多东西需要条理化、系统化[4]。培养学生高效率地练习, 比如画组合体三视图要引导学生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再画图, 以免无从下手。教师要有意识地分层次让学生练习。

2.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和木制模型来引导学生所达到的效果, 是用任何形象生动的言语描述都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挂图、木模和课本中的例题、插图, 把课文内容与之结合起来, 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完成读图、填图、分析图形和绘制物体投影三视图等练习。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3.1 坚持理论与生产相结合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有着较强的实践性, 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除了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等练习还要注重实践教学, 让学生早接触生产实际,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识图能力。

3.2 加强实训实践

在制图课的最后阶段, 安排学生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零件测绘, 给出零件, 对所给的零件进行结构分析, 在学生中展开讨论, 最终确定理想的表达方法, 进行尺寸分析, 选择尺寸基准, 进行合理的标注, 并合理确定技术要求, 然后再确定图纸幅面大小, 画出图板大作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 然后对每组进行评比, 分析常见错误, 评出优秀方法, 让学生现场对比。这样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一次检验, 并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 使学生普遍掌握理论知识, 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为生产实践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并进行1次以上的技能比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5]。

3.3 联系生产实践

针对《机械制图》实践性强的特点, 与生产企业密切联系, 可通过让学生到工厂实习, 了解零件生产加工常识, 使学生对图形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作为实习生进厂工作, 亲自动手参与生产, 以让学生感悟理论知识虽然重要, 但实训才是关键[6]。如果前期理论学得好, 实训才能做得扎实, 就能很快地适应相应的生产岗位, 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总之,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能极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胜任相应工作, 有助于学生“双证”需求的培养,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槐德.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袁理智.对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成功:教育, 2011 (14) :117.

[3]李晓改.关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0) :132-133.

[4]李连合.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河南农业, 2013 (6) :16, 18.

[5]黄晓娟.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 (1) :165-166.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创新 篇8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课教学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召唤。当前,一些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普遍存在着“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是方式方法单一、陈旧,仍延用模具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是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结合需求和生产实际较少。上述弊端直接影响了《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提高,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不改革创新就会使职业教育走进“死胡同”。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教学创新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决创新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1) 以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为重点; 轻能力、情感、创新等内容; ( 2) 教学设计上,以研究教材为主,以知识结构为重点; ( 3)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不难看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缺乏主动性。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观意识

只有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后,方可破除,它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其一,是把学生看成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如果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就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其二,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 学生都把自己放在被动位置,习惯老师讲,被动接受。因此,转变观念,仍要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性应包括“情感性”“激励性”“导学性”三个方面: ( 1) 情感性和激励性。即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 ( 2) 导学性。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质疑,给予机会,参与师生双方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和指导,适时对学生加以诱导,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创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第一,突出实用型、技能型的知识点。第二,整合内容,优化教学。一是整合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立体及其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内容。着眼于体,加强体与视图、体与各章节的联系。二是整合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通过装配体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是由于零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与零件在机器中的连接方式和装配要求有关,而装配图是表示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装配关系的图样,因此,零件图和装配图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讲授中要考虑互相穿插,互相渗透,综合概括。综合性的设问、激趣、探究、解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读图能力以及拆画零件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一,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要精心设计,别出心裁,令学生感到新奇独特、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第二,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又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首先,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机械制图》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要结合起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知教育。同时,还应经常拿一些工厂中用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因人施教,实行分层教学。近年来入学的职校生,文化课成绩差距很大。让这些学生同一班级按同一要求上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分层教学,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让他们“吃饱”; 基础一般的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让它们“吃好”; 基础差的学生降低难度要求,让他们“吃够”考试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合格者获得不同的分数,这样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手工绘图历来是工程与机械设计中一项耗资大、效率低、劳累、繁琐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与机械设计、绘图中的作用来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些应用软件如Auto CAD、CAXA电子图板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工作及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9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于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做: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望。

第一, 要重视第一次课的“绪论”讲解, 它就像说书的开篇, 要作精心的准备。在学生面对一门新的课程时, 老师通过讲好序言, 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 感到这门课有东西可学, 有奥妙可探, 学习的冲动就出来了, 这样就能初步引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对学生介绍《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特点时, 要告诉学生:你可能在初中没学好数、理、化, 也可能害怕英语, 这都不要紧, 但你可以学好制图课, 而且后续的专业课也能学好,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学生听了这些话, 对消除畏难心里很有帮助。还可根据当前形势, 穿插进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就能更有力地感染学生, 加之制图课逻辑思维少而形象思维多的课程特点, 也容易被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所接受, 建立起学好此课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第二, 讲制图棵时不必急于讲制图理论和制图的投影规律, 可事先多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组合体的图样, 并配以实物, 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 并讲出理由和根据, 教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

2、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激发求知兴趣。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如在讲述组合体组合方式时, 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或零件启发学生, 总结出其组合方式, 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画法上的不同, 像“相切”与“相交”在画法上的区别等。此外, 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种类很多, 但我仅从发散思维、求异质疑思维、直觉思维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它是在给出条件及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

教学中教师除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 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 讲课要留有“缺口”, 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探索留有余地。例如, 制图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 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 从多方位、多角度补出俯视图。

2、培养求异质疑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重要”。因此教学时, 首先要精心创设问题环境, 所设计的问题应能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和所教知识的重点;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生疑, 勇于质疑, 耐心发问。第三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设疑生问。第四要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 例如, 零件的表达方法千变万化, 教师可以将学生各种表达方案公布, 让他们相互之间比较, 指出优缺点, 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3、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及其结构为依据的, 要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就要教育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体系。“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这一基本投影规律贯穿了机械制图这本书, 它是画图、读图的基本依据。有关制图国标知识是画图、读图的准则。教师必须讲清、讲透。

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起直接影响的是教师运用直觉思维的情况。如果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能经常有效地运用直觉思维的方法提出多种不带思维的设想, 就会对学生起示范或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讲到线面分析法读图时, 课本中只提了一条直线可以是一个平面投影, 则教师可提出一条曲线可以代表什么的投影呢?

三、开展“立体化”教学

机械制图这种要求以形象化教学为主的课程, 应开展“立体化”教学。

1、实现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能以生动形象上午动画展示空间思维的过程, 不但有效地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生动形象的动画、清晰的视觉形象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模型陈列室, 有效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采用虚拟空间教学, 增强学生对三维实物的印象, 增加的实物和模型的补充教学环节。而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模型, 它是接近三维实物的教具, 直观性较强, 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来说, 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建立模型陈列室, 分章节组织学生观摩, 对建立空间思维能力较困难的学生亦可实行定时开放, 这样以模型来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有条件时组织学生参观现有的机械实物。

3、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建立适时

的教学反馈机制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一个双向互动过程,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 教学上特别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而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主要是通过绘图作业这一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来实现的。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批改作业-课堂点评作业-答疑质疑, 都是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上一篇:网络动员下一篇:矿山机械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