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空间结构十篇

2024-09-13

绿地空间结构 篇1

关键词:校园绿地交往空间,行为需求,设计

校园环境是培养、提高学生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载体,校园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增强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力的催化剂。当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仅局限于课堂时,校园环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成为评判校园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近些年,我国校园环境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校园绿地成为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在设计和改建上出现了许多误区,例如:设计者往往只关注平面布局的美观,而忽视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行为、心理需求;设计大面积草坪绿化而无视学生日常行为活动对场地的需求等。因此,设计时应考虑使用者能适应何种环境,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如何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致力于人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力求使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文化传统达到和谐统一。该文针对校园绿地中的交往空间展开研究,在学生行为心理的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满足学生行为需求的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

1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概况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教育史,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学校的国家之一,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大学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在1862年清政府成立洋务学堂——京师同文会馆之前,多是规模较小、学科单一的“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形式”的书院形式,校园环境主要是原建筑与环境的延续。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主要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建筑风格,把欧美大学的功能要求与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解放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其布局方式均以轴线对称式为主,功能分区明确,中心广场、建筑间距尺度较大,讲求雄伟气派,但这一典型的环境建设模式使很多高校难有独特的风格特色,缺乏个性[1]。近10年,随着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确立了一套校园规划理论,打破以往单一的对称式、分散的总体布局,向灵活布局、空间富于变化、整体综合性发展。

2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

一是老旧校区,着重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校园绿地不是系统与规划内的,而是校园建筑的附属物,从而形成围绕校园主要建筑的简单路网,简单绿化,其间点缀一些雕塑,很难形成一定风格的绿地和景观。

另一种是新建、改扩建校区。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步加大,高校扩招,带来的是不同程度的扩大、合并、改建、搬迁和新建等,这给校园绿地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绿地规划布局不合理,绿地分布不能结合使用功能创造不同的景观,绿地作用只停留在绿化、美化上,忽略了绿地创造环境、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等。

3 校园绿地与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3.1 校园绿地

许多人认为绿地只是展示植物景观的空间,绿地规划也仅仅是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而真正的绿地概念不仅限于此。绿地是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它包括广义的绿地,指城市行政管辖区范围内由公共绿化用地、专用(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郊区风景名胜区、交通绿地等构成的绿地系统;狭义的绿地,指小面积绿化地段,如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等,有别于面积相对较大,具有较多游憩设施的公园;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指在用地平衡表中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一大类[2]。

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属专用(单位附属)绿地类,即指校园中以土地、水、绿色植物及园林建筑小品等组成的非建筑用地空间,既是独立于城市中的封闭系统,又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3]。校园绿地是校园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的组成部分,对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美化校园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即存在于各类校园绿地中、可用于交往的空间。它是一个边界不很明确、处于建筑周边、物化的及具有社会性质的公共空间,是构成整体校园空间的一部分。根据功能分区,可将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分为校前区(大门区)绿地交往空间;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生活区绿地交往空间;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等。

4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分析

4.1 学生交往行为活动的特征分析

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多为自发性或具社会性,具有聚集、人数多、规模大等特点,因此这类空间具有面积合适、方便、可达等特征。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随意性较强,以碰面打招呼和聊天居多,也有小型的集会活动,但比广场区相对较少。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中交谈聊天、讨论问题等行为活动居多,因其与教学空间紧邻的特殊性,可作为学生课内活动的户外延展区域,是学生聚集量较大、时间较多的一个空间,学生的交往活动相应增加,这类区域是继广场区之后较为重要的一类交往空间。生活区,也是学生出入较为频繁的一类区域,临近学生宿舍,是学生课外活动较多的区域。道路绿地空间中,散步、见面打招呼等随机性较大的活动发生频繁,活动形式基本呈线性流动的特征。

4.2 学生的交往行为需求分析

从不同绿地交往空间的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设施舒适性、植物景观及环境安全性5个方面调查,不同空间中学生对其需求存在的差异。

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属于校园公共空间,多位于校园中心区,有很强的共享性,学生来此空间大部分是有目的性的、社会性群体行为,其中一部分无目的性的个体行为也常常会发展成为群体一员,也有对空间的要求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就需要休闲区(广场区)绿地环境设计以较大型的公共活动场地为主,结合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及少量私密空间,满足学生既要参与群体活动又要保持个人对空间距离的自主控制的需求。这些需求综合表现为学生对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及设施舒适性要求较高。

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是进入校园后最先被使用的公共空间,从调查可知,此区域群体行为的活动数量较多,而且欢迎不同性质的人群在此共处,可以得出这类区域的功能为校园空间中比较丰富热闹而亲切的会客区域。空间面积、设施舒适性及植物景观是人群在此类空间中活动的首选条件。空间面积大小影响交往活动发生的几率及持续的时间,设施舒适及合理性、植物景观直接影响交往活动的质量。

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环境是线性的流动空间,学生对于环境安全性要求较高,其次是植物景观。在对距离的把握方面,受访者选择“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高于共处的比例,表明学生在使用此空间时对于自身安全防范的要求较高。同时,众多线性流动行为如散步、晨跑等行为要求沿途路线有景可赏,并且充足的道路面积可容纳更加丰富的交往行为活动。

空间配套设施舒适性,在休闲区(广场区)、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对座椅、照明灯具等要求较高,在教学区、生活区中除对座椅、灯具等的要求外,垃圾桶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道路绿地中,照明灯及汽车减速带的要求是最高的。

植物景观类型:在休闲区、校前区绿地中,花卉、草坪、乔灌木的组合形式是最受使用者欢迎的,在道路绿地中,乔木是较受欢迎的,因其最适合这类线性空间的布置形式。

5 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建议

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是为学生的交往行为服务的,依据其不同交往活动的重要度及每种交往活动对环境因素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休闲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为例探讨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

广场绿地是校园的中心绿地,面积相对有限,设计者应认真规划如何让有限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需求。按不同重要度的先后次序探讨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几种常见行为活动的环境设计。

5.1 空间的组织划分

根据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可分为停滞行为空间和移动行为空间。停滞行为空间主要涉及闲坐聊天、休息晒太阳、看书、等人等行为活动内容,而移动行为空间主要涉及散心散步、集会、打羽毛球及踢毽子等行为活动内容。在空间层次的组织上,可把移动行为活动的空间作为半公共空间,设置在中心绿地的中心或显眼的位置,聊天、等人等行为空间作为半私密空间,而看书、休息等行为空间作为私密空间,设置在整块空间的边缘,形成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过渡,赋予各空间不同程度的领域感及安全感,满足各使用人群的心理、行为需求。

5.2 主要交往活动的环境设计

5.2.1 集会

此类活动参与人数较多,对于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植物景观、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的要求程度依次递减。

合适的场地面积是此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很多校园为增加绿地面积设置过大草坪,导致使用者找不到合适的交往空间,致使场地的实用性降低。空间的可达性也是较大型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方便大多数人前往,能够提升空间的利用率。空间的边缘宜设置一定数量座椅,供等候活动的学生使用,并延长停滞时间,同时增加偶发性交往几率。植物布置的形式应简单、整齐,突出场地的特征。

5.2.2 小型体育活动

此类活动对于空间可达性、空间面积、植物景观等要求较高,对于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要求其次。空间易见可达,面积稍大,可以容纳多人同时活动。此类空间可利用植物景观创造环境,减少他人干扰,同时也避免影响他人活动。为保证行为活动的安全性,地面需平整且防滑,避免使用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

5.2.3 闲坐聊天

此类活动对设施舒适性、环境安全性及植物景观要求明显。座椅布置要考虑边界效应且有利于交往,尽量设置在场地的边缘,面向人群活动的方向;形式上让使用者有所依靠,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可结合花架、花池、亭子等建筑小品布置,呈曲线型、直角型等围合形式,也可利用植物景观自然布局,减少外界干扰,使身处其中的使用者有领域感及安全感。为交谈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6 结论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4]。这是基斯特从广义的大学教育功能出发所阐述的大学空间设计原则。单纯地追求构图美与视觉冲击力是短视而肤浅的设计思想,忽视了使用者的基本需求而建造出来的空间是生硬的、缺乏内在品质和生命力的,是毫无意义的。

在现阶段,基于使用者行为及心理的设计虽得到设计师一定的关注,但因我国对校园环境设计的系统研究较晚,专门的研究理论尚不够完善,因此,现有的校园环境设计准则还存在一定弊端。该文虽有不足之处,但希望能对校园绿地的建设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魏琨.大学校园教学区的景观设计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8.

[2]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上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98.

[3]张颖.高校校园绿地开放空间及其植物配置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7(4):16-18.

绿地空间结构 篇2

1.1 研究背景

太原市河道系统是国内独具特色的以汾河为泄洪大动脉, 串联起数十条边山支沟的树状排洪河道系统。河道沿线绿地则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呈带状的形式连接起城市东西两侧, 成为太原市点、线、面绿地系统中的独特的线状绿地, 极具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对河道沿线绿地空间的研究, 探索河道空间发展的有益模式, 从而以线带面, 以远远大于以点带面模式的辐射作用, 带动河道周边区域的发展, 改善城市河道空间,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河流廊道具有向城市输送新鲜空气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廊道功能, 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河道两岸滨水区域是城市中景色最优美、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之一, 能与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系统形成完整的网络。良好的滨河景观,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能够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 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建设中要求城市各部门转变观念、通利合作, 真正实现对城市中的这一宝贵资源的充分利用。

1.2 研究目的

太原河道大部分区段投资建设的景观环境缺乏活力, 维护和管理滞后, 这不仅造成景观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浪费, 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 要对太原市河道沿线绿地空间进行研究, 以期为居民提供接近自然, 享受自然的场所, 更大程度发挥河道水利资源的多元性, 使河道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1.3 研究原则

1.3.1 安全性原则

河道景观建设首先考虑安全性。安全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河道排洪、防洪对城市周边居民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考虑游人观景、近水等活动的安全性。

1.3.2 以自然为主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应保持其自然的特征, 保持曲折多变的驳岸形态, 不仅有利于调解水位、减缓水速、削减洪水破坏力, 单纯从水利建设的角度出发将河道裁弯取直、覆盖河道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1.3.3 地域文化性原则

太原市河道区域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认识、了解当地的地域特征, 融入蕴含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不能一味照搬, 要创造出具有太原地域特色的景观形式, 要着重挖掘河道自身的文化传承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

1.3.4 生态性原则

目前太原市在整治滨水区景观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只侧重于防洪、抢险等功能价值, 将河道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设计应确保城市河流的生态完整性, 加强城市河流首尾的联系, 确保廊道体系的完整性, 同时控制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宽度, 并建立与其他廊道之间的联系, 构建结构多样化的廊道系统, 弹性化的生态景观结构。

1.3.5 以人为本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意识到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河道景观设计不是以城市形象标识为目的, 而应更具有人性化的要求, 把人的需求融入到滨河区景观设计中。

2 北沙河河道概况及现状存在问题

2.1 北沙河概况

北沙河属于太原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六条河渠之一。北沙河北与北涧河、南与南沙河为邻。发源于东山山甲梁北侧, 由东向西流经孟家井、杨家峪、剪子弯进入市区, 于胜利桥南400 m处入汾河。流域面积31.5 km2, 干流长约14 km。

2.2 北沙河防洪规划

北沙河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河道采用浆砌石护堤, 底宽16 m, 边坡系数0.5~1.5, 河道纵坡17.7‰~11.83‰, 水深2.3 m~1.6 m, 设计流量195 m3/s~158 m3/s, 河道绿化带宽30 m, 绿化带内含10 m抢险道。

2.3 北沙河河道治理现状

北沙河城区段河渠大多经过整治砌护, 两岸部分工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 河道在非汛期变成排污通道, 雨季行洪、旱季排污, 且北沙河为季节性河流, 基本没有自净能力, 非雨季节, 河道内全部为工业和生活废水。上游河段河道淤积, 年久失修等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防洪安全隐患很多。河道景观利用程度极低。整体上, 水系安全维护、景观利用等仍处于孤立、局部的状态, 水系的系统性建设未开展, 系统性生态功能偏低。

3 国外优秀案例借鉴经验

日本政府1997年对旧《河川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在原来两大目标“治水”“利水”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管理目标———“环境”。日本河流研究者将河流水域、河洪空间及河畔居民社区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

欧洲的德、法、瑞士等国, 出于对工业革命以来大肆破坏河流生态、污染河流水质的反省, 以及长期以来养成的热爱自然的民族性格, 十分重视对河流系统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德国在河流治理中普遍采用近自然河流工法。阿尔卑斯山山脚的阿勒河、著名的塞纳河、多瑙河、莱茵河等都采用了这种近自然工法。

4 北沙河河道沿线绿地空间设计

4.1 北沙河两侧交通组织

河道绿地空间的基本框架依赖于河道两侧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 能有效解决防洪、交通、人的休闲之间的矛盾。依据上位防洪规划, 河道两侧设置20 m绿化带, 绿化带边缘设置10 m车行道。车行道与城市主要道路 (30 m宽及以上) 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 采取沿河车行道下穿城市主要道路的形式;车行道与其他城市道路交叉口采取平交的形式。并利用河道周边零星用地设置地面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库, 满足游人停车驻足游览。

河道两侧设置绿带能增进游人的亲水性, 绿带与河道护坡绿化共同延展了20 m的带状绿化空间, 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绿色休闲空间。车行道的定位为慢速游览车行道兼汛期的抢险道, 分别为单向组织交通的双车道。改善了太原市传统的交通组织方式将抢险道作为城市交通性支路设置在绿带与河道中间, 过多引入城市车辆, 给游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绿带内游人若连续游览河道沿线景观, 当通过河道绿带与城市支路交叉口时需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进, 对游人有一定程度的打扰。

4.2 北沙河河道空间的设计

河道绿地休憩空间不仅限于防护绿带内的绿地空间, 可以延展到河道内空间, 在保证防洪河道行洪断面的基础上研究, 通过局部河段蓄水的方式, 在有高差地段可设置跌水, 设置亲水台阶、亲水步道、亲水平台等休息设施, 使人真正亲近水。北沙河为季节性河流, 汛期排洪, 非汛期可利用河道底部设置2 m~5 m宽浅层蓄水, 蓄水两侧为低矮植物绿化, 其间蜿蜒布置1~2宽亲水步道, 能实现游人期望的连续不被打扰的跑步、散步空间, 成为季节性健康绿道。这就要求河道跨河桥梁能满足人的桥下通行需求。河堤内植物高度不能影响河道行洪要求, 应为低矮草坪、花灌木绿化, 鼓励多用乡土色叶、花灌木型植物提高观赏性。汛期应加强管理, 设置相应禁止标识、门径设施等禁止游人进入河道内空间, 保证游人的安全。汛期过后进行卫生清淤清理继续恢复游人河道内空间的使用。

4.3 北沙河带状绿地的人行休闲功能

北沙河河道绿地宽度15 m~20 m, 在空间形式上特点狭长, 不像游园、广场相对集中。河道绿地尺度适合打造什么类型景观、什么类型的休憩空间、适合打造何种生活方式也是本次研究重点之一。应避免以一般的道路两侧带状绿地景观对待, 侧重考虑植物景观的韵律性和连续性的设计, 多考虑车行状态的植物景观观赏性。而应注重河道绿地的人行休闲通道功能, 应布置满足不同居民需求的活动设施, 应在河道绿地有限的空间范围内, 通过植物造景、围护小品等手段营造私密舒适的河道绿地休憩环境。

结合河道两岸的用地属性和使用人群, 间隔一定距离在重点地段打造特色景观节点, 如北沙河滨河东路口、新建路口、解放路口、五一路口、建设路口等主要城市道路交叉口。可设置健身广场、室外书法广场、儿童活动设施、棋牌、茶艺、咖啡吧等休闲设施。在特色节点之间以营造植物群落景观为主, 设置健康步道、休憩设施等, 满足周边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主要景观节点驳岸注意处理近水与观水的空间, 游览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其驳岸材质方面做到多样统一, 在空间形式的处理上要做到既变化多样, 又协调统一。根据不同的地势, 使河道两侧绿地景观形成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相结合的变化多样的滨水开放空间。

4.4 北沙河两侧商业业态模式

良好健康富有前瞻性的商业业态模式能为河道周边区域的发展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 能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休闲惬意的生活方式, 能极大的丰富游人活动的参与性。通过分析研究北沙河两侧绿地休憩空间的服务对象、辐射范围, 结合河道周边现状生活背景打造适合河道尺度空间的商业业态模式。如小型高档餐饮、SPA生活馆、书吧、咖啡吧、棋牌室、花店、特色纪念品销售等小型集聚业态。结合河道特色节点设置商业空间, 景观空间与商业建筑空间穿插, 内敛而不封闭, 局部可设水庭院结合建筑形成围合的水院空间, 丰富空间层次。

4.5 北沙河夜景营造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对城市夜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多维空间景观使单一的景观审美方式和感官更为丰富, 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魅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北沙河跨河桥梁、驳岸、建筑、景观灯等, 营造多彩缤纷的水中倒影、反光等幻想, 五光十色、变化丰富、景色迷人。

5 结语

期望以北沙河河道沿线绿地空间设计研究为例, 引导太原市河道建设方向, 使太原的城市山水伸入微观的人居环境, 在尊重滨水区特有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 把滨水区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设计之中, 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摘要:通过对北沙河河道沿线绿地空间的研究, 在尊重滨水区特有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 探索了河道空间发展的有益模式, 对北沙河河道沿线绿地空间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带动河道周边区域的发展, 真正实现对城市中宝贵资源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河道绿地,滨水区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戚振宁.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下城市河道整治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 2011 (1) :142-143.

[2]黎平, 刘伟.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以琼海万全河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 2012, 10 (2) :40-42.

绿地空间结构 篇3

LIU Xiao-dong, HUANG Xue-hua, GUO Chun-hua*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强调低碳、节约紧凑理念,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生成受多个因子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既遵从城市资源状况,又受功能机理制约,按自身规律发展演化、不断完善,表现为一种自组织机制。

关键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集约型城市;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1-0000-00

收稿日期:2014-07-30

修回日期:2014-09-16

Abstract: The city construction emphasis on low carbon, saving compact id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intensive urban green space was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which has certain laws. It compli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ity resourc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in its own laws by the restriction of functional mechanism ,which expressed as a self-organiz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patial form; Intensive city; Generative mechanism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主要指城市中各类绿地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特点,即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过程受多个生成因子的影响和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广州作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源于对土地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利用,受到绿地功能机理的制约,在人均用地逐年降低的情况下,绿地系统在集约紧凑型的城市开发模式的主导下,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使用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 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特征

在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约束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瓶颈。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其绿地系统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集约型的空间形态,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绿地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转变。在空间形态上集约利用土地,根据游憩和防灾避险功能需要确定适宜的绿地指标和结构,既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又节约土地资源。

2)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遵循自然”的绿地空间形态结构达到节约、保护山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目的。实现绿地景观建设的低成本、高质量。

3)良好的绿地生态效益。以合理的生态格局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绿地改善环境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集约型绿地自组织机制

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包括游憩、防灾避险、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集约型绿地系统根据绿地功能机理产生的制约力自发地作用于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并依据城市资源状况在合适的地点形成规模恰当的绿地,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不浪费土地,形成功能合理、高效紧凑的绿地系统,表现为一种自组织现象。

2.1 游憩行为特征制约机制

2.1.1 游憩需求导向形成绿地的圈层结构

游憩行为具有空间特征,制约着绿地的空间分布。广州市游憩绿地根据市民游憩空间行为特征,考虑满足居民出行的不同要求,形成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圈层式空间分布形态(表1)。

表1 广州游憩绿地空间分布层级

Tab.1 Spatial distribution level of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in Guangzhou

区域空间层级类 型分 布 特 点

城区社区层级小区游园大量分散于小区中,就近服务小区居民,日常游憩。

街旁绿地沿街利用空地布置,服务于附近居民和短暂休息的行人,如天河北路公共休闲广场、东山口地铁站旁小游园等。

居住区公园按服务半径1 km分布于居住区,市民日常游憩,步行到达,如东风公园、人民公园、草暖公园等。

区级层级区级公园按服务半径2~3 km分布,市民半日游,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到达,如荔湾区文化公园、海珠区晓港公园等。

中小型广场绿地结合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分布,如元帅府前广场、中大北门广场、陈家祠广场等。

市级层级市级公园按服务半径5~7 km分布,市民周末游览,公共交通到达,如越秀公园、珠江公园、天河公园等。

专类公园结合城市自然、人文资源特点分布,市民节假日游览,公共交通到达,如雕塑公园、中山纪念堂、华南植物园、海珠湿地公园等。

nlc202309011132

大型广场绿地结合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分布,市民公共交通到达,如花城广场、海珠广场、火车东站广场等。

郊区规划区层级郊野游憩绿地分布于城市外围,市民节假日游憩,公共交通到达,如白云山风景区、帽峰山森林公园等。

由中心向外扩展的不同圈层的绿地具有不同的服务半径,这一空间形态既满足市民出行500 m见绿的日常游憩需要,又兼顾节假日市民对大型绿地的游憩需要。广州绿地空间形态逐年完善,如在综合性公园较多的越秀区增建小型休闲绿地;在原来公园较少的海珠区、白云区等增建综合性公园,1992-2005年期间,广州主要在服务盲区较多的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和海珠区增建公园,且数量和面积增加明显[1],2006年在海珠区增建庄头公园、2011年增建海珠湖公园,通过完善圈层结构形态使绿地更好地发挥游憩功能,使全市游憩绿地布局趋于合理。

2.2.2 满足连通性要求的游憩通道

广州依托道路、河流等线形结构要素构建了绿色通道,联系沟通4个圈层的游憩绿地,基本将区级以上主要公园、广场绿地以及郊区主要游憩绿地等连接成连续完整的网络。

2.2 防灾避险行为特征制约机制

2.2.1 避难行为确定防灾避险绿地分布

居民的防灾避险行为特征制约绿地分布,应根据该行为规律确定防灾避险绿地设计。一旦发生灾害,居民首先是紧急疏散到最靠近住宅的绿地或空地上,然后,集合的人群经由预先确定的安全避难道路到达固定避难场地进行较长时间的避难。故根据灾民避难行为需要,防灾避险绿地可分为紧急避险绿地(服务半径500 m)、临时避险绿地(服务半径1 000 m)、一般防灾公园和中央防灾公园(服务半径2 000~3 000 m)。

2.2.2 疏散行为确定避险通道

避险通道为连接各级避险救灾场所的疏散通道、绿道及带状绿地等。日本阪神大地震时,有些死亡是发生在逃生的路上的[2],故提供城市应急疏散通道是必须的。

2.2.3 救灾行为确定救灾通道

救灾行为包括救灾物资运输集散、医疗救护和救灾指挥与信息发布,须建立救灾通道,通达各级防灾绿地和其他避难场所。《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按服务半径将紧急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和一般防灾公园结合不同级别的游憩绿地进行配置,中心防灾公园建议每区(县级市)配置1~2个。

2.3 生态机理制约机制

2.3.1 城市风交换与氧源绿地

如果仅靠城市绿地解决城市氧源问题,那么人均绿地要达到几百平方米才有可能,这在城市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如果城市人均绿地为30 m2,可以另在城市外围布置170 m2的林地为城市补充氧气[3]。因此,合适的绿地形态是在城市外围上风方向布置以森林为主的氧源绿地,利用风交换机理将氧源绿地的凉爽、清洁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地区。

2.3.2 热岛环流与绿地形态

在静风天气下,城市热岛与城郊森林或局部热岛中心与周围的冷湖区之间由于温差产生明显的热岛环流,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4]。

1)热岛大环流与城市绿心与绿环。从城市这一大尺度而言,城市外围的以森林、水域、湿地、农田为主的环城绿带与城市之间产生热岛环流,形成从城市四周往中心流动的城市风,将城外新鲜空气带入城区,但同时也会将城市污染物汇聚到城市中心,故城市中心宜布置大型绿心,沉降与吸附污染物。

2)热岛中环流与城市组团绿地。在城市组团尺度上,组团内部与组团隔离绿带之间存在热岛中环流,产生从组团隔离绿带向组团中心的组团风,降低了周边温度和空气污染强度,但同时也造成城市组团中心污染物聚集的问题。因此,在各个组团的中心应设置较大面积的城市绿核,缓解中心污染物过度集中问题。城市组团隔离绿带的宽度在理论上应该与城市组团面积相当,才能使上升气流与下降气流的横截面积相近,按此要求绿带宽度应达到1 250 m。但根据林带过滤性能,考虑适当规模,隔离绿带宽300~400 m即可达到要求。

3)热岛小环流与城市块状绿地。城市区域均匀布置的块状分散绿地与周围建筑区之间的温差产生热岛局地环流,达到降低建筑区温度、扩散稀释建筑区污染物质的作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缓解较为明显,绿化覆盖率大于50%时,热岛强度缓解极其明显[5]。上海市面积23 hm2的大型延中绿地,缓解热岛效应的范围达到4.5 km2[6]。

2.3.3 安全防护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镇化过程应重视安全、生态。城市防护绿地是防护城市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重要手段,其形状、位置和面积应根据危害源的情况确定。防护绿地位置沿城市中的水体、具有滑坡危险的山体、道路、轨道交通、电力线等两侧或一侧线形布置;沿仓储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外围环形布置。生态文明的城镇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绿地布局必须有利于物种保护,因地制宜建设“原生生境自然栖息地”、“生态恢复的半自然栖息地”以及“人工建设栖息地”3种类型的生物生境。

2.3.4 生态格局优化

城市绿地由类型不一、尺度不同的生态绿地斑块组成,形成大、中、小结合的生态格局,并以不同形式的廊道系统连接成一个符合生态学原理、高效、具有自我平衡和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广州市绿地形态依据城市山体、水系,以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地为绿核,沿主要河流水系及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以道路绿化带、河流为依托构建组团隔离带,并以北部连绵的山体资源、南部珠江前后水道以及周边山水林田等为基础构成绿地骨架,形成外有生态廊道围合,内有组团隔离带分隔,由大型绿核、中型公园与小型绿地等构成的斑块与廊道结合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具备了产生热岛环流与输入新鲜空气的功能,并通过良好的生态格局保证了广州绿地系统的稳定发展。

2.4 景观空间结构制约机制

nlc202309011132

广州市城市绿地以城市形象为导向,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反映城市地域特色、提升城市艺术氛围,通过4个方面的景观空间结构制约机制形成点、线、区一体化绿地形态。

2.4.1景观价值差异导致块状景观绿地层级性

广州规模不同的城市景观绿地由于承载的景观意义不同和景观价值不等,分成标志性景观绿地、重点景观绿地和一般性景观绿地3个层级[7](表2)。

表2 广州景观绿地层级

Tab.2 Level of landscape green space in Guangzhou

层 级名 称景 观 特 点

标志性景观绿地越秀公园城市旧轴线上的代表性节点,表现广州“千年羊城”城市形象主题

花城广场城市新轴线上的代表性节点,表现广州现代化“南国明珠”城市形象主题

白云山风景区反映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空间特征

海珠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表现岭南水乡果基农业文化

芳村花卉基地“水秀花香”花文化,反映了广州“花城”传统特色

重点景观绿地火车东站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新电视塔广场、海珠广场、云台花园、珠江公园、雕塑公园、华南植物园、天河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公园、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晓港公园、庄头公园、北山公园、文化公园、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南越宫苑遗址等

一般性景观绿地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历史建筑和遗址绿地、专类纪念性园林、专类博物公园等

2.4.2 景观绿廊特色性与连接性

景观绿廊是城市中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带状分布的绿地廊道,广州市景观绿廊主要有道路景观绿廊和滨河景观绿廊,将沿线分散的块状城市绿地景观节点连接成纵横交错的城市特色景观线。

2.4.3 景观轴线控制性

轴线对城市景观绿地要素有强烈的控制、连接、整合作用,轴线上的重要绿地节点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而建立系列景观空间秩序。广州以起义路沿线越秀山等历史文化景观节点为基础形成传统文化轴,以花城广场等广州现代化都市景观为基础形成新城市中心绿轴,分别表达了广州传统历史与现代城市特色。

2.4.4 区域簇群形态效应

簇群效应反映的是城市景观绿地要素在空间上聚集后所产生的积极促进效果。广州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绿地根据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景观分区,分别为历史传统区、时代商务区和生态宜居区。历史传统区是留存有大量古代和近代历史文化遗迹的越秀区和荔湾区北部范围的旧城区;时代商务区是以现代商务功能为主的天河区的西南部,绿地突出时代特色;生态宜居区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海珠区、荔湾区南部、白云区南部,绿地体现自然、生态。

3 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强调集约化理念,广州绿地系统在遵从土地特性,与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坚持集约、紧凑原则,在功能机理制约下,使绿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既满足绿地功能又节约用地,实现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也受到政策、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政策导向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会促进绿地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杨燕琼,罗锡文,王月华,等.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55-58.

[2]雷芸.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23(7):16-18.

[3]王绍增,李敏.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下)[J].中国园林,2001,17(5):32-36.

[4]孙兆彬,赵玮,吴剑坤.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A];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5]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1):24-27.

[6]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等.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分布的关系监测和评估[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83-88.

[7]郭春华,熊兴耀.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广州景观绿地体系分析[J].中国园林,2011,27(7):29-33.

作者简介:

刘小冬/1982年生/男/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 qi_yueliuhuo@163.com

*通讯作者:

郭春华/1964年生/男/江西泰和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资源保护/E-mail:gchgarden@163.com

高校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论文 篇4

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主要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建筑风格,把欧美大学的功能要求与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解放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其布局方式均以轴线对称式为主,功能分区明确,中心广场、建筑间距尺度较大,讲求雄伟气派,但这一典型的环境建设模式使很多高校难有独特的风格特色,缺乏个性[1]。近10年,随着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确立了一套校园规划理论,打破以往单一的对称式、分散的总体布局,向灵活布局、空间富于变化、整体综合性发展。

二、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

一是老旧校区,着重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校园绿地不是系统与规划内的,而是校园建筑的附属物,从而形成围绕校园主要建筑的简单路网,简单绿化,其间点缀一些雕塑,很难形成一定风格的绿地和景观。另一种是新建、改扩建校区。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步加大,高校扩招,带来的是不同程度的扩大、合并、改建、搬迁和新建等,这给校园绿地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绿地规划布局不合理,绿地分布不能结合使用功能创造不同的景观,绿地作用只停留在绿化、美化上,忽略了绿地创造环境、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等。

三、校园绿地与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1校园绿地

许多人认为绿地只是展示植物景观的空间,绿地规划也仅仅是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而真正的绿地概念不仅限于此。绿地是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它包括广义的绿地,指城市行政管辖区范围内由公共绿化用地、专用(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郊区风景名胜区、交通绿地等构成的绿地系统;狭义的绿地,指小面积绿化地段,如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等,有别于面积相对较大,具有较多游憩设施的公园;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指在用地平衡表中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一大类[2]。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属专用(单位附属)绿地类,即指校园中以土地、水、绿色植物及园林建筑小品等组成的非建筑用地空间,既是独立于城市中的封闭系统,又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3]。校园绿地是校园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的组成部分,对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美化校园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校园绿地交往空间

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即存在于各类校园绿地中、可用于交往的空间。它是一个边界不很明确、处于建筑周边、物化的及具有社会性质的公共空间,是构成整体校园空间的一部分。根据功能分区,可将校园绿地交往空间分为校前区(大门区)绿地交往空间;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生活区绿地交往空间;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等。

四、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分析

1学生交往行为活动的特征分析

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多为自发性或具社会性,具有聚集、人数多、规模大等特点,因此这类空间具有面积合适、方便、可达等特征。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随意性较强,以碰面打招呼和聊天居多,也有小型的集会活动,但比广场区相对较少。教学区绿地交往空间中交谈聊天、讨论问题等行为活动居多,因其与教学空间紧邻的特殊性,可作为学生课内活动的户外延展区域,是学生聚集量较大、时间较多的一个空间,学生的交往活动相应增加,这类区域是继广场区之后较为重要的一类交往空间。生活区,也是学生出入较为频繁的一类区域,临近学生宿舍,是学生课外活动较多的区域。道路绿地空间中,散步、见面打招呼等随机性较大的活动发生频繁,活动形式基本呈线性流动的特征。

2学生的交往行为需求分析

从不同绿地交往空间的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设施舒适性、植物景观及环境安全性5个方面调查,不同空间中学生对其需求存在的差异。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属于校园公共空间,多位于校园中心区,有很强的共享性,学生来此空间大部分是有目的性的、社会性群体行为,其中一部分无目的性的个体行为也常常会发展成为群体一员,也有对空间的要求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就需要休闲区(广场区)绿地环境设计以较大型的公共活动场地为主,结合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及少量私密空间,满足学生既要参与群体活动又要保持个人对空间距离的自主控制的需求。这些需求综合表现为学生对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及设施舒适性要求较高。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是进入校园后最先被使用的公共空间,从调查可知,此区域群体行为的活动数量较多,而且欢迎不同性质的人群在此共处,可以得出这类区域的功能为校园空间中比较丰富热闹而亲切的会客区域。空间面积、设施舒适性及植物景观是人群在此类空间中活动的首选条件。空间面积大小影响交往活动发生的几率及持续的时间,设施舒适及合理性、植物景观直接影响交往活动的质量。

道路绿地交往空间环境是线性的流动空间,学生对于环境安全性要求较高,其次是植物景观。在对距离的把握方面,受访者选择“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高于共处的比例,表明学生在使用此空间时对于自身安全防范的要求较高。同时,众多线性流动行为如散步、晨跑等行为要求沿途路线有景可赏,并且充足的道路面积可容纳更加丰富的交往行为活动。空间配套设施舒适性,在休闲区(广场区)、校前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对座椅、照明灯具等要求较高,在教学区、生活区中除对座椅、灯具等的要求外,垃圾桶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道路绿地中,照明灯及汽车减速带的要求是最高的。植物景观类型:在休闲区、校前区绿地中,花卉、草坪、乔灌木的组合形式是最受使用者欢迎的,在道路绿地中,乔木是较受欢迎的,因其最适合这类线性空间的布置形式。

五、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建议

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是为学生的交往行为服务的,依据其不同交往活动的重要度及每种交往活动对环境因素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休闲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为例探讨校园绿地交往空间的设计。广场绿地是校园的中心绿地,面积相对有限,设计者应认真规划如何让有限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需求。按不同重要度的先后次序探讨休闲区(广场区)绿地交往空间中几种常见行为活动的环境设计。

1空间的组织划分

根据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可分为停滞行为空间和移动行为空间。停滞行为空间主要涉及闲坐聊天、休息晒太阳、看书、等人等行为活动内容,而移动行为空间主要涉及散心散步、集会、打羽毛球及踢毽子等行为活动内容。在空间层次的组织上,可把移动行为活动的空间作为半公共空间,设置在中心绿地的中心或显眼的位置,聊天、等人等行为空间作为半私密空间,而看书、休息等行为空间作为私密空间,设置在整块空间的边缘,形成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过渡,赋予各空间不同程度的领域感及安全感,满足各使用人群的心理、行为需求。

2主要交往活动的环境设计

集会。此类活动参与人数较多,对于空间面积、空间可达性、植物景观、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的要求程度依次递减。合适的场地面积是此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很多校园为增加绿地面积设置过大草坪,导致使用者找不到合适的交往空间,致使场地的实用性降低。空间的可达性也是较大型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方便大多数人前往,能够提升空间的利用率。空间的边缘宜设置一定数量座椅,供等候活动的学生使用,并延长停滞时间,同时增加偶发性交往几率。植物布置的形式应简单、整齐,突出场地的特征。

小型体育活动。此类活动对于空间可达性、空间面积、植物景观等要求较高,对于设施舒适性及环境安全性要求其次。空间易见可达,面积稍大,可以容纳多人同时活动。此类空间可利用植物景观创造环境,减少他人干扰,同时也避免影响他人活动。为保证行为活动的安全性,地面需平整且防滑,避免使用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

闲坐聊天。此类活动对设施舒适性、环境安全性及植物景观要求明显。座椅布置要考虑边界效应且有利于交往,尽量设置在场地的边缘,面向人群活动的方向;形式上让使用者有所依靠,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可结合花架、花池、亭子等建筑小品布置,呈曲线型、直角型等围合形式,也可利用植物景观自然布局,减少外界干扰,使身处其中的使用者有领域感及安全感。为交谈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六、结论

绿地空间结构 篇5

关键词:空间句法,可达性,校园绿地,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社会群体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社会、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的载体之一,其空间格局是展开社会活动的基本骨架和支撑,同时也影响城市居民的行为心理习惯。大学校园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中较为特殊的类型之一,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园师生;校园空间结构形态影响师生的校园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师生对校园空间、学校文化、校园精神的理解。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在整个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体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尽量多创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的场所和机会,以利于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校园绿地活动空间为学生、老师以及教职工家属等人群提供生活、学习的场所,在校园户外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提倡可持续发展、生态性、时代性、个性化以及以人为本性等原则[2],然而可达性是使用空间的前提条件,无法方便快捷的到达空间环境,则使用空间便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可达性评价是校园绿地活动空间设计是否具有以人文本原则的重要评判依据。

本文以空间句法理论为基础,利用集成度(Integrationvalue)的概念,以Depthmap软件为主要操作工具,先从理论上结合现有的数据对校园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和描述,分析校园主要绿地活动空间的可达性,然后通过现场调研校园绿地活动空间现状、使用频率和相关使用人群等进行实证分析讨论,最后从绿地活动空间可达性角度出发对校园绿地改造提出建议。

1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概念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3]。空间句法强调空间的本体性和重要性,回归到空间本身,核心概念是构形(configuration),希列尔将构形定义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关系系统,且其中每一关系都决定于其他所有的关系”[4],其实就是物质形态或者非物质形态之间的一种联系;“句法”一词在语言学中是指句子、分句短语中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控制句子中各部分关系的法则,但在空间的视角出发,句法是指空间之间有效的组合关系及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性法则[5]。空间句法将空间分解,并将之抽象为轴线单元表达,轴线在此具有视线感知与运动状态的双重意思——可见性分析是基本的空间认知方式,而轴线则是基于可见性分析基础上采取对空间最大化认知所需的空间分解模式,轴线分解意味着空间感知者动态的最大化空间体验方式[6]。它的计算方法立足于数学中的拓扑学以及图解原理,具有量化分析的优势;同时揭示的是社会物质空间与社会活动群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文化层面的原理关系。

空间句法在具体分析空间形态方面主要有:轴线分析、凸空间分析、视域分析等方法;量化的重要拓扑学形态计算参数指标有: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控制值(Control value)、深度值(Depth value)、集成度(Integration value)以及智能度(Intelligibility)等。Depthmap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发的一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有效地计算出空间对象的结构相关变量,空间句法的分析软件还有Axman、Axwoman、Confeego等。

图 1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园地图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2可达性分析与校园绿地活动空间

2.1可达性

可达性一般是指从某一点到另一点的交通方便程度[7],从日常交通视角出发可达性分析是对基础设施有效配置的衡量标准,在城市规划角度可达性评估有利于深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化以及公平化布置[8],本文中对校园绿地活动空间可达性的分析是为了验证校园绿地规划是否服务公平化,优化校园绿地布局。

2.2校园绿地活动空间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区是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区,整个校园规划格局属于网格街道形式,横平竖直的道路体系贯穿校园(图1),校园面积约50ha。校园南邻武珞路,北接八一路,南依广八路,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绿地的类型多样,李文越、吴成鹏对话中科技大学校园绿地进行分类,总结为大型休闲绿地、小型休闲绿地(面积5hm2以下)、公共活动广场、道路绿地、森林绿地五大类型[9]。本文讨论的校园绿地活动空间主要是具有休息设施以及能够活动的绿地空间,因此针对信息学部现有绿地主要是指公共活动广场、小型休闲绿地两种类型。通过实地踏勘以及武汉大学资环学院绘制的校园地图,对校园中的绿地活动空间进行调研,得到绿地活动空间分布(图2)。符合本文研究的校园绿地活动空间主要存在21处,赋予每一处绿地序列号码,具体信息如表1。

2.3校园绿地活动空间可达性分析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方法,利用武汉大学2010年校园cad测绘图、武汉大学资环学院绘制的校园地图、Google地球影像资料以及现场踏勘,根据Depthmap软件相关要求绘制轴线图,进行计算,最后将MIF格式数据导入Arc Map10.0软件完善制图。Depthmap软件对每条轴线进行分析,计算轴线句法相关变量,最后按照颜色的变化来区分控制指标的大小,颜色从暖色到冷色,数值越高颜色越暖,反之偏冷。本文选取集成度参数变量作为分析指标。

图 2 校园空间句法轴线及绿地活动空间分布图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2.3.1轴线分析法

在城市方面,空间句法关注城市空间网络关系,通过考察其内部空间构型来发现经济社会过程[10]。基于可见性的空间感知分析,空间句法将“大尺度”空间分割为一系列的“小尺度”空间,每条轴线代表沿一维方向展开的一个“小尺度”空间[3]。轴线的相关指数代表人在空间的移动、转移、前进等能力的强弱,沿轴线方向行进也是最经济、便捷的运动方式。

2.3.2集成度分析

全局集成度反映了一个单元空间与系统中所有其他空间的集聚或离散程度,集成度值越大,表示该空间在系统中核心地位越高、聚集力越强并且自我组织向外拓展能力越强,便捷程度也越大,反之亦然。“空间可达性”即空间的可接近性,是指从空间中某一空间到达其他空间的便捷程度,是一个描述空间结构属性的的概念。而空间句法中的集成度概念是构形分析中量化描述空间结构属性的变量之一,它描述了空间与周围之间在拓扑意义上的整合程度,集成度越高,即意味空间可达性越强[6],因此本文中以集成度来评价校园绿地空间的可达性。局部集成度是反映一个轴线到拓扑半径或以上的距离之内的其他轴线的相对可达性,即一个单元空间与该单元空间三步之内或其他步的其他空间的聚集或离散程度[3];对信息学部校园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图3)。

校园空间结构全局集成度分析图显示,校园空间结构以格网模式为基本单元延展布局。整体空间布局集成度最高的区域为图书馆、田径场、一号教学楼区域,主要由东西向的四维路、桃李路以及南北向的广东路、四川路、爱校路围合而成,这几条路也成为全校园全聚集程度较高的道路;从空间布局而言这片区域也是全校的空间格局的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完整,空间结构清晰;因此形成了空间结构中的结合核心,意味着此处具有最强的空间渗透力和整合力,代表句法意义上中心性最强的区域,也是最具活力的地方[6]。校园西北角和西侧区域,轴线呈冷色调蓝色显示,代表此处的集成度较低;校园西北区域为教职工居区域,建筑布局结构采取网格形式,建筑密度高,道路多,整体空间结构按照区域自身组织结构发展,同时与全校园结构有机结合,创造不同的空间。

从实际调研到的21处校园绿地活动空间中选出9处绿地进行分析其可达性,主要从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实际场地出入口为基准,以能够进入绿地空间的道路所计算的轴线集成度作为参考指标,提取集成度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表2)。

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图 3 校园空间全局集成度分析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图 4 教职工居住区全局集成度分析图、表来源本文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编绘。

从全局集成度看,绿地空间的全局集成度较大的区域分别为星湖广场、德仁广场、13号绿地、友谊广场以及图书馆北侧区域,其中图书馆北侧绿地的全局集成度平均值最高为1.99,德仁广场的全局集成度最大值为2.30;这些区域的可达性强,具有优越的空间位置,从数值的角度分析,人群更愿意到这些绿地空间活动。教职工住宅区域的1号绿地以及校园东南角的20号绿地的集成度最低,因此可达性较差,位置偏僻。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空间结构进行局部集成度分析,按照拓扑步数3步为基础,局部集成度较高的区域依旧是以上提到的区域,其中星湖广场的局部集成度平局值最大为2.97。

2.3.3后期实地调研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上述分析的9处绿地进行实地调研,记录绿地活动场地的利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根据场地中休憩、活动的人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活动人数较多的绿地空间有15号、13号、10号以及8号绿地,场地主要活动:老年人散步,中年妇女傍晚跳舞娱乐,学生晨读、聊天、排练节目、以及休憩,情侣约会以及部分学生中午用餐。

第二类:活动人数适中的绿地空间有1号、5号绿地,场地主要活动:老年人健身锻炼、聊天、下棋等活动。

第三类:几乎没有人活动的绿地空间有14号、20号绿地。

第四类:18号绿地空间作为校园最大的广场空间,通过调查发现很少有人在广场中休憩、娱乐,主要作为上下课的人流通道。

第二部分是随机对40位学生和10位教职工家属进行访问,每位访问者可以选择两处经常去的绿地活动空间,同时可以选择区别的地方。调查结果如表3。

通过以上实际调查分析,发现人们选择次数较多的地方恰恰是利用空间句法计算的集成度值较高的区域,并且大家选择的原因提高离宿舍或者教学楼等近、道路便捷等等都是反映了人们在选择绿地活动空间的时候需要考虑可达性的因素,人群主要寻找既能方便快捷到达、又能满足自身需求的绿地空间;通过调查场地面积大的绿地空间都紧邻校园主要道路,在集成度较高轴线的服务半径之内;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利用集成度值对可达性量化的必要性;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人的心理行为习惯因素和身体因素等对可达性的影响。

2.3.4教职工住宅区绿地活动空间集成度分析

公共空间的地位在不同尺度下的全局空间下所占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空间格局的结构在不同空间层面上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影响力。因此对教职工住宅区进行集成度的分析,探讨居住区内部绿地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分析其设计的合理性。

玉兰苑居住小区进行全聚集程度分析(图4),对5处绿地活动空间的集成度进行计算,得到表4。

从居住区整体空间格局来看,这5处绿地活动空间在居住区的中心区域,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值最高的是2号、3号绿地,意味着这两块地绿的空间可达性较强,属于居住区绿地的核心空间;但是通过后期的实地调研发现2号、3号、4号绿地的场地空间缺乏维护管理、休息设施破旧、植物缺乏管理。基本没有人群到这三处绿地空间活动,导致居住区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基本在1号、5号绿地以及到校园其他绿地空间,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本和资源方面的浪费。

3结论与建议

3.1集成度的高低对于校园绿地活动空间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校园绿地活动活动可达性的研究关系到不同人群对于基础设施的公平使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等群体,利用空间句法的集成度描述空间的聚合分离程度,集成度高的地方人流量越多,可达性越强,也具有活力,也符合社会生活人多行为与运动轨迹的模式。校园道路网格空间对绿地活动空间可达性具有重要影响,人群的聚集程度直接导致绿地活动空间是否具有活力,无论是对于绿地空间还是其他空间,一旦可达性较高就具备高频率使用的基础。绿地活动空间需要尽量布置在集成度较高的区域,以便发挥绿地的功能价值。

3.2部分校园绿地空间应当加强后期维护工作

(1)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园整体格局呈网络形式,校园空间层次结构清晰,1号教学楼、田径场、图书馆三大区域构成校园整体核心空间,校园空间最具活力的地方。

(2)校园绿地活动空间中德仁广场、星湖广场、图书馆北侧绿地以及天文台北侧绿地是可达性最强的地带,在整体校园空间结构上占有有利位置,也证明了上一轮校园绿地规划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但图书馆北侧绿地现状条件较差,缺乏硬质场地,场地排水条件较差,需要及时修缮。

(3)学生更容易选择离宿舍区或者食堂较近的绿地作为休息活动的场所,绿地活动空间应当具备硬质休息设施和遮阳设施,同时活动场地必须后期加强维护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

(4)教职工居住区的绿地活动空间在现有如此优越的可达性条件下,应该及时维护,使内部绿地空间形成完整的绿地活动空间体系。

绿地空间结构 篇6

1.1 从生态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城市”是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广义上讲, 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新的文化观, 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态园林城市”是人们渴望的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 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 亟盼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 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

1.2.1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型,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定位、布局结构都应强调“生态”, 生态系统应具有整体性, 因此其范围从孤立的市区公园绿地扩大到郊区的区域性公园、专类公园、生产绿地、道路及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用地的绿地、水源保护绿地、湿地、风景林地等,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 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公园, 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除了生态性, 生态园林还具有其他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 依靠科学的配置, 建立人工植物群落, 创造景观, 美化环境, 提高游览观赏价值;二是具有公共性, 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以绿化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具有同时提供使用价值的功能, 可以在同一时间, 同一场所为大家共同使用, 获得同样的使用功能, 满足同样的生存、享用等需求。

(表格来源: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5年新修订) )

1.2.2 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指标城市绿地指标

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基本标志, 它反映了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生活水平。通常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人) 、绿地率 (%) 和绿化覆盖率 (%) 这三个指标进行确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人) =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非农业人口

城市绿化覆盖率 (%) =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绿地率 (%) =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

从以上表格可看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三项指标并未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有所区别, 规范仅提供一个参考价值, 是一个低水平标准, 因此东兴市在创建生态园林过程中, 应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而定。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构策略探索

生态园林城市在已有城市绿地的基础上调整原有绿地, 规划建构新绿地, 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和效应, 提高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获得最佳效益, 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2.1 整体上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必须重视地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规划过程中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层次相一致, 不能单以城区考虑, 不能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分隔开。城市绿地系统应加大力度, 注重保护和利用市域范围内的农田、森林、防护林体系、风景区和湿地等, 统筹兼顾, 完善城市功能。

2.2 考虑生态连续性

首先, 要完整的保护和恢复河流湖泊、海岸、山体、湿地等生态敏感性自然形态, 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应把这些河流湖泊、海岸山体等自然纳入城市绿地体系中, 并结合这些地区确定生态保护性质绿地结构。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其次, 在生态保护绿地结构中还必须注重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物系统, 并增强系统的连续性。

2.3 尊重现状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有机地联系和利用原有城市绿地, 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以前的绿地系统建设由于理论不完整性, 在很多方面存在缺点和问题, 但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具有继续可利用性, 能在系统化的规划建设中逐步完善, 发挥其最好的功能效益。

3. 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1 城市概况

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 东南濒临北部湾, 西面与越南接壤, 是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规划至2015年东兴市中心城区人口13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15平方千米,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5平方米/人;规划至2030年, 东兴市中心城区人口65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千米, 人均建设用地约115平方米/人。

3.2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及措施

(1) 规划目标

充分发挥东兴市区周边有利的自然条件, 发展城市绿地, 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具有亚热带滨海城市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 实现人与自然共享的生态城镇。

(2) 绿地系统规划措施

a.自然景观生态要素规划:⑴规划北仑河水域、罗浮江、竹排江、江平江两岸纵深20~50米以内的陆域为生态敏感区, 应积极建设公园绿地、风景林地, 优化植被结构, 改善其景观和生态功能;⑵严格保护城区北面的山体, 此生态敏感区应以绿化措施进行保护和美化, 保持山体的自然和完整, 不能随意开发;⑶充分利用城区北面区域的低山丘陵及结合水库等设置的集中公园绿地, 构建城市的自然景观标志点, 并形成有机的景观视线网络;⑷充分保留和利用流经城区的溪河, 使其成为城区与区外自然环境相联系的生态廊道。

b.人工景观生态要素规划:规划体现四条城市人文景观轴, 一是沿北仑河、规划滨海大道经过中越一桥、二桥一直延伸到金滩, 沿线形成的城市滨水、滨海景观主轴线、城市发展主要景观;二是以新华路为依托, 经过站前广场、政府广场、国际商贸城形成的城市建筑和商业景观轴;三是以防东一级公路为依托, 沿线形成的城市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四是以新区发展为依托, 呈南部向的城区景观轴, 经过新城中心区、旅游会展区。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城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⑴重点控制水系两岸与生态敏感区衔接的街区, 沿滨江路的街区、地块的规划建设, 建筑设计均应考虑到与滨水景观相结合, 对沿线的建筑形式、立面、高度等进行统一的设计。⑵严禁在山体轮廓线上建设大体量、形态生硬的建筑, 也不宜在山前建设大体量高层建筑, 应充分预留出城市与山体之间的开阔空间。

D.城市景观风貌区规划:⑴边贸城市风貌区:主要为东兴老城区;⑵边贸工业风貌区:主要指松柏工业区;⑶现代都市风貌区:主要指江平新城;⑷滨海旅游文化风貌区:主要为京岛风景名胜区和珍珠湾区域。

3.3 绿地系统规划及指标

绿地系统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构成。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1295公顷, 其中公园绿地1000公顷, 人均公园绿地15.4平方米。

⑴公园绿地:规划共设置2个市级公园 (中越友谊公园、江平公园) 和10个区级公园 (榕木潭公园、白鹤岭公园、清潭公园、深沟公园、山冲公园、罗浮城西公园、罗浮城东公园、竹排江公园、交东公园、江平江公园) , 分别建成以游乐、健身、休闲、游憩为主的公园。

⑵防护绿地:在防东一级公路、滨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分别设置20米的防护绿地, 铁路线两侧设置宽度大于50米的防护绿地;规划预留220KV、110KV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宽度分别为40米和35米;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单侧防护绿地, 宽度控制住20米以上, 种植能吸附灰尘, 吸收有害气体为主的植物。

⑶附属绿地:新区居住绿地率不低于30%, 老城区绿地率不低于25%;行政办公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0%, 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5%;商务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 商业、娱乐、康体等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一般工业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0%。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⑷其他绿地:规划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控制开发建设的原则, 建设北仑河口景区、巫头景区、山心景区、金滩景区和万鹤山湿地公园, 以康乐度假、休闲游览、海景观光为特色的景区。

⑸城市广场:规划广场8处, 其中东兴组团1处、松柏组团4处、江平组团2处、交东组团1处。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园林城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的策略, 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考虑生态连续性, 尊重现状, 并分析了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并提出了自然、人工及人文景观生态要素规划, 城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 分析了国家标准与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希望能给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以参考。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解析开始, 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 提出建构生态园林城市的策略。最后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 阐述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 为今后其他生态城市提供一份依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蔚镇, 蔡文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透视与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2) :91-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

[3].国家建设部.《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2004

[4].胡艳.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与构建研究--以合肥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 2007.

[5].刘荣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6].王亚军, 郁珊珊.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问题, 2007, 7:16-20.

绿地空间结构 篇7

关键词:马尾区公园绿地,树种选择,生态建设

公园绿地包括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 是指有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和较完善的服务设施, 具有游览休憩、生态、美化、防灾避险等功能, 并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 它作为城市的主要的开放空间, 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 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另外, 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大批公园绿地的建设, 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 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 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地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地的景观与生态效果, 因此, 我们通过对马尾区公园绿地的树种的种类、应用及生长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提出建议, 以避免盲目种植, 使公园绿地建设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1 马尾区公园绿地现状

1.1 马尾区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马尾区位于东经119°37′、北纬25°59′, 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气温19.3℃, 无霜期326天, 全年冬短夏长, 温暖湿润降雨量1382.3mm, 平均湿度为81%, 总体来说这样的气候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生长。

1.2 马尾区公园绿地概况

据2010年12月马尾区各类绿地勘察统计数据显示, 马尾区绿地面积895hm2, 其中公园绿地203.8hm2, 人均公共绿地12.4m2。区内现有公园、广场15处, 主要位于沿江及居住小区周边, 类型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等。本次调查主要选取天马山公园、船政滨江廊道等6个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各个公园的树种种类应用相对较为丰富, 不同公园园林植物配置也各具特色, 如天马山公园, 因地制宜, 结合山地特点, 顺应原有地形地貌, 既保留了台湾相思树、马尾松等原有树种, 又引进种植了香樟、桃树、紫薇、红绒球等外来树种, 经过多年的植物引种栽植, 使景观富有变化, 生态效果十分显著;东江滨公园品种丰富, 花色各异, 沿江结合景观配置及季相变化搭配绿化树种, 独具休闲公园特色;罗星塔公园则分布有一些古树名木, 在保护好古树名木的基础上, 经过近年来重新整合配置, 新增各种特色灌木形成特色分区, 马江渡广场、船政滨江廊道景观绿地则根据地形, 充分运用大面积彩叶植物修剪成造型各异的花境, 突显滨江文化特色, 形成带状公园绿地。所有这些植物, 形成了马尾区公园绿地千姿百态、四季优美的园林植物特色景观。

1.3 马尾区部分公园绿地主要树种调查情况

1.3.1 公园简介 (表1)

1.3.2 绿化普查调查结果。

2010年, 为了摸清家底更新我区绿化资源档案, 制定园林绿化发展规划, 按照区政府的要求, 马尾区园林局成立绿化普查小组, 由我牵头开展城市绿地现状调查, 对马尾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类绿地 (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 现状进行普查, 该项工作分两组进行, 一组由市勘测院对建成区内的绿地进行航拍, 通过航拍得到准确的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另一组同时配合实地调查, 对绿化树种、数量进行统计 (表2) 。

2存在的问题

2.1 树种选择单一

福建省公园常用绿化植物乔木有61种、灌木有50种、地被及花草44种、水生及湿生植物36种, 垂直绿化植物59种。[1]而根据所调查的部分公园绿地主要树种统计表显示, 被应用于马尾区公园绿地的乔、灌、花草、地被等各类树种却还远远达不到福建省的一半, 草坪则清一色种植马尼拉草, 这不仅难以满足植物与环境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 而且难以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 以及人们在观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无法实现生物多样性。

2.2 棕榈科植物应用较多

海枣、蒲葵、假槟榔等在公园绿地内大量种植, 生态功能差。由于马尾沿江, 种植棕榈科植物能体现椰风海韵的南国风光, 但是近年来在棕榈科植物屡屡发现较为致命性的病虫害———红棕象甲危害, 它的危害隐蔽性大, 传播速度快, 防治难度大, 通常危害发现后植株大多死亡, 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公园设计偏重景观, 缺乏生态观念

例如城市中心广场, 大量运用硬地铺装, 灯光工程、旱喷等体现公园景观, 这些景观适合在高空俯视, 显得大气。但是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没有大树遮荫, 游人只能行走在夏天灼热、雨天光滑的花岗石地面上, 一天中广场的游人寥寥数几。

2.4 育种及养护管理水平低

马尾目前尚未有育种基地, 仅有的亭江花木生产基地也只是停留在种植一些常用绿化树种, 对一些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亟待加强。加上有些绿地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管措施, 未摸准各类树种病虫害的发生、发育规律而未能及时防治, 造成树木因病虫危害致死、致病或长势不佳, 大大影响了绿地的景观效果。

2.5 攀援植物、水生植物应用极少

仅在个别公园有种植少量使君子、三角梅、旱伞草等攀援植物及水生植物, 垂直绿化尚未在公园绿地得到普及, 使得城市绿化空间的延伸受到了制约。植物造景还局限于传统的植物种类、配植方式, 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

3 原因分析

通过日常工作调查和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对树种多样性选择缺乏认识

城市中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对人居环境和健康危害最重。因此树种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考虑树木的生长及观赏价值外, 还应研究植物与人体健康的直接关系。

3.2 急功近利, 盲目追风

十几年前, 马尼拉草刚刚被引进福州, 种植后也显示出较好的绿化效果,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窝风, 所有的绿地通通种上了马尼拉草, 棕榈科植物也是如此, 没有考虑到后期管理成本增加这个问题, 导致花了不少的钱进行公园绿地建设, 却没有获得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专业人员技术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缺乏创新意识, 施工人员思想还停留在“绿化”的层面上, 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公园绿地只有人的参与, 才能显得生动活泼, 只有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 才能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4 对策与建议

4.1 将公园的生态发展与义务植树有机结合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的积极性, 多渠道搞好资金筹措。2008年植树节我们就在江滨公园东侧种植了2000多株乔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被市区定为义务植物示范点。另外还结合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活动在天马广场组织妇女儿童种植茉莉花, 让市民积极参与到爱绿护绿的行动中来。

4.2 科学选择公园绿化树种

4.2.1 要坚持科技兴绿的原则。

经过多年的种植, 目前马尾区的棕榈科植物已分布较广, 形成了一定的滨江特色景观林带, 在今后的绿化树种选择上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科技投入, 不断丰富树木种类, 适当减少种植棕榈科植物。

4.2.2 坚持环保兴绿的原则。

新建的公园绿地可适当选择一些环保型的绿化树种, 达到观赏和保健相结合。例如广玉兰, 冬青、山茶等抗SO2树种, 及红叶石楠、木槿等防尘能力较强的树种。

4.2.3 坚持功能兴绿的原则。

应根据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来选择树种, 避免使用有异味、有毒多刺、易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树种;叶、花、果色彩应季相变化搭配合理, 保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同时, 应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因地制宜, 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习性稳定的树种为辅, 选择出既具观赏价值, 又具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

4.2.4 积极发展垂直绿化。

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 能减少城市热辐射、阻滞尘埃、涵养雨水、增加空气湿度, 绿化美化环境, 增添城市绿化景观。可以在公园绿地内利用棚架、廊道等空间种植攀缘植物, 借助于各种形式、各种构件进行垂直绿化, 选择生长旺盛、分枝力强、叶幕浓密的观花或观果种类, 一般多用缠绕类和卷须类攀援植物如:金银花、大花老鸦嘴、炮仗花、异叶爬山虎、观赏南瓜等。

4.2.5 增强公园植物群落的建设, 丰富植物造景层次。

模拟自然形态, 营造植物群落, 以此增加公园内物种多样性,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以此增加空间效果的营造, 增强视觉美感, 柔化公园景观, 丰富公园景观线条。根据地形、环境、公园主题、展览内容等增加植物的造型方式, 增加空间变化和景观线际变化, 增加植物造景生动性。通过落叶、常绿、针叶、阔叶树种以及各类花果灌木的栽植来丰富季相变化, 增加植物色彩。发掘水生、湿生树种, 结合公园内的水系, 种植一些能净化水质的湿生、水生植物。如石菖蒲、睡莲、红千层、洋蒲桃等。

5 结论

近年来, 马尾区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口号, 我们应该强化服务意识, 从满足市民需要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 因此科学选择公园绿地树种是正确营建马尾区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前提。树种选择应当针对公园绿地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适地适树”, “适时适树”, “适景适树”的原则做到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同时要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功能分区的要求, 切实做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前的树种选择工作, 并在营建过程中合理配置, 以期达到理想的绿地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绿地变“轻” 篇8

3月12日,它对外宣布,与新加坡一家名为Amare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 Pte.Ltd的公司设立酒店业投资信托(REITs)。这个信托将收购19家绿地在内地的酒店物业,价格总额约为210亿元,如果成交,将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发行的规模最大的REITs。

收购将分批展开,第一批为上海绿地梅陇智选假日酒店等在内的6家酒店的物业与部分运营资产,价格为62亿元。

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绿地还会保持在这个酒店业投资信托中的话语权,它将认购该信托不低于30%的份额,并将在同Amare新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持股25%,以此参与对酒店的管理。

除了收购绿地在内地的酒店物业,新的投资信托还计划收购绿地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开发的酒店物业。

这些加速回笼资金速度和利用率的“轻资产”策略不难看出绿地在海外扩张的野心。谈到选择在新加坡设立REITs时,绿地方面称,除了新加坡在这块的运营经验更丰富以外,它的投资者对这种投资品种的熟知与认可度也更高。

这不难看出绿地希望通过新的融资方式保证海外扩张资金来源—在过去两年里,正是通过大举扩张海外,这才让绿地进入了《财富》500强。2014年,绿地集团海外收入达到153亿元,同比增长467%;海外预销售面积42万平方米,较上年大增568%。去年,绿地为自己制定了300亿元海外收入的销售目标。

事实上,加大对海外市场的赌注不仅是绿地一家中国房地产公司的选择。随着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房地产正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收购海外房地产资产以及建设新项目成为最主要的扩张方式。

就在绿地宣布成立新信托基金的第二天。3月13日,彭博社称,安邦将以6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Strategic集团—这个价格相当于安邦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价格的3倍,创下内地购买美国房地产项目单笔最高交易额。

就在上周,万达在美国收购了麦克影业,不久前它还与法国零售商欧尚集团签署协议,联合投资巴黎一个30亿欧元的商业地产项目。

看起来,中国的大公司们已按捺不住海外扩展的欲望了。

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篇9

1、城市道路绿化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道路的(宽度)。

2、城市道路系统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道路系统)以及(步行道路系统)。

3、步行交通系统道路要有(遮阳)功能。

4、(机动车)对绿带的细部不会关注太多,关注绿带的(大面积色彩、轮廓、粗线条)。

5、(人行道)对周围绿带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

6、城市道路绿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养护管理(“三分种植、七分管理”)。

7、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8、我国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9、道路横断面能显示出(车行道、人行道、分车带)及(排水设施)等。

10、道路总宽度又称(路幅宽度),是(建筑红线之间)的宽度。

11、道路绿地可分为,道路:(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道路绿带:(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13、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同向机车和非机动车之间)。

14、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15、道路绿化率:(大于%20)

16、完整的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人行道)及(街边绿化)。

17、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四带式)。

18、行道树在北方地区不宜使用(常绿乔木),南方宜使用(常绿树种)。

19、行道树应着重考虑(路东)和(路北)的种植。

20、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决定于两个条件:(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21、行道树与各种管线及地上地下构筑物之间最小距离在1.0~1.5.22、行道树与其他设施最小的水平距离在1.0~2.0 m23、在满足与管线的前提下,行道树距道牙的距离是(不小于0.5m)。

24、行道树的株距由(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确定。

25、树池形状有(方型)或(长方形),少有(圆形)。

26、树池的最短尺寸不得(小于1.2m)多为1.2×1.5m,1.5×1.5m,1.5×2.0m,(1.8×2.0)。

27、树池的边石有高出人行道(10~15cm),也有和(人行道等高)后者行走方便,前者对树木有保护作用,先多选用(后者)。

28、行人少选用(种植带)

29、行道树可采用(种植带式)或(树池式)。

30、人行道的绿化,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径(2)倍。

31、防护(绿带宽度小于5m)时,均称(基础绿带),710m时,布置成花园林荫道。

32、公交站台一般不能种(灌木)。(花卉)。可种植(乔木,夏季遮荫)。

33、当分车绿带宽5m以上,在不影响乘客候车时,可少量种植(绿篱和灌木)并没(矮栏杆)保护。

34、安全视距和车速成正比。

35、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及(树木)。

36、视距三角形内,布置的植物不得超过(小轿车司机的视高)即(0.65~0.7m)。

37、交通岛。以其功能可分为何(中心岛)(方向岛)(安全岛)。

38、交通岛,一般设计为(圆形)。

39、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为(40~60)。一般城镇中心岛的直径不能小于(20m)。

40、中心岛宜封闭。

41、中心岛(忌用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

或(吸引人的地面装饰物)

42、中心岛常以嵌花草皮花坛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

43、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由(主)、(次干道)和(匝道)组成。

44、匝道是供车辆左、右转弯,把主流导向主、次干道。

45、立交桥绿地主要服从(交通功能)

46、立交桥出入口应有(指示性标志的植物)

47、立交桥的弯道外侧应连续种植树木,起诱导方向作用。

48、在立交出入口和准备会车的地段,立交匝道内侧道路有平曲线的地段,不宜种栽遮挡视线的树木。

49、立交桥绿地主要以(草坪、花灌木、植物图案)为主。

50、立交桥路口如果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应(重视装饰效果)。

51、立体交叉的绿岛有较大坡度时,可设(挡土墙,坡度小 于5%)。

52、街道小游园,以休息为主,道路占30-40%.以活动为主,道路占60-70%.53、街头休息绿地中设施有(栏杆、花架、景墙、桌椅坐凳、宣传栏、体育设施、儿童游戏设施以及小建筑物、水池和山石)等。

54、街道小游园又称(街头休息绿地和街道花园)。

55、8 M宽的花园林荫路;(设一条游步道),(8M以上,设2条以上,路宽1.5M)。

56、林荫路在75-100M处设立出入口。

57、林荫道道路广场不宜超过(25%),乔木(30-40%),灌木(20-25%),草地(10-20%),花卉(2-5%)。

58、宽度大的林荫路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小的以(规则式布置)为宜。

59、在流量大的街道上多采用布置在一侧的花园林荫路。

60、设在街道中间的花园林荫路较为常见,此类型多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不应有过多出入口。

61、车行道与花园林荫路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屏障。

62、花园林荫路的常用建筑小品有,游憩小路,小型儿童游乐场,休息座椅,花坛,喷泉,阅报栏和花架等。

63、街道小游园在临近一侧种植绿篱和灌木,起到分隔作用。

64、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绿地和街道花园。

65、公园宽度≤9米时,树木不能种在路肩上,66、公路路面宽度〉9米时,可距路面0.5以上种植,可种在边坡上。

67、在桥梁、涵洞等构筑物附近5米内不能种树。

68、道路交叉口必须留有安全视距、弯道内侧,只能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

69、道路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佳,布置方式可乔灌木结合。

67、道路绿化2-3km或利用地形的变换树种,可预防大面积

虫害感染,避免司机视觉疲劳。

68、道路绿化、可结合生产种植油料等。

69、在风景区附近或风景区内部的道路上,植物种植不应阻挡风景视线。

70、高速公路绿地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绿化、美观”为目标。

71、高速公路分车带应采用整体结构。

72、高速公路绿化宜简单重复,形成节奏韵律。

73、高速公路分车带绿化要适当控制高度,以遮挡对面灯光,保证良好行车视线。

74、高速公路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央隔离带)、(路肩)、(边坡)和(路旁安全地带)等。

75、公路由路床、边坡、边沟构成。路床由路面和路肩构成。

76、高速公路的隔离带要形成(间隔)、(整齐有序)和(明快)的配置效果。

77、高速公路隔离带要(因地制宜的分段变化处理,以(丰富路景)和(消除)视觉疲劳。

78、高速公路隔离带内不种成行的乔木,防止树影响司机视线。

79、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宽度〈3米,过容影响夜间行驶。

80、高速公路不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穿行。

81、路肩是为故障停车用的,3.5米以上不能种植树木。

82、公路绿化,大乔木距离路面有足够距离,不使树影投射到车行道上。

83、公路绿化边坡及路旁安全地可种植树木花卉和绿篱。

84、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主体。

85、边坡绿化一般采用植草皮和播草种两种形式。

86、边坡绿化保持(稳定边坡和)保持(水土流失)的目的。

87、(草地选择)是边坡绿化的关键,要求(根系发达)(易生长)(易成活)(抗病虫)。

88、高速公路(石质挖方路段)在坡脚可栽些(藤本植物)减少不舒服的压抑感。

89、高速公路两侧留出(20~30M)安全防护地带,(防噪音)和(废气污染)。

90、高速公路直线感小于24KM,在(直线下坡拐弯)的外侧种植树木增加安全感。

91、花园林荫路在(人流量大),(大型建筑前)应设出入口。

92、花园林荫路在两端入口处,将(游步路加宽)或设(小广场)形成开敞空间。

93、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和〔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94、步行交通系统的道路绿化要有良好的(遮阳功能)。

95、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

浅析县域绿地的分类 篇10

一、区域绿地分类相关研究概述

(一) 国外区域绿地分类相关研究概述

国外对于区域绿地分类研究较多, 其中美国绿地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提出对应的区域绿地分类, 目前相关的研究包括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开敞空间、城市森林、绿道、绿色基础设施等。英国的绿地系统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并逐渐形成了目前这种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多层次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规划内容和对象日趋完善, 最终形成了从城市到乡村、网络健全、生态保护优先的绿地系统。英国A.R.Beer研究小组提出城市绿地由正规设计的开敞空间与其他现存的开敞空间组成。而德国的开放空间类型包括私有性开放空间、公共性开放空间等八类。西班牙马德里则提出城市绿地组成根据对人为活动的限制程序将开放空间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公园、区域公园、市际公园 (Interurban Park) , 意大利米兰提出城市公园、区域公园、农业公园和其他类型公园的划分体系。日本则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墓园、交通空间、其他绿地四类。

从国外已有的绿地分类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区域绿地分类的趋势:1.一体化。国外城市绿地的相关分类研究体现了区域一体化的特征, 区域性的绿色空间是绿地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目标。2.层次化。国外的绿地分类有从宏观到微观、公共和私有、正规设计区和非正规设计区以及市区和市郊的分类方法, 均是分层次地进行划分, 方便绿地的建设和管理。3.多元化。区域绿地的类型不再局限于城市集聚区的绿地, 而是从大区域角度出发, 将农田、水体、自然林地、废弃地等多种元素纳入绿地分类中来。

(二) 国内区域绿地分类相关研究概述

吴良镛院士从创建良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 将大地园林化纳入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框架, 开创中国特色的区域规划思想。一些学者针对日益注重大环境绿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趋势, 也从区域性的角度展开了绿地系统分类的研究。现行的绿地分类标准出台前就有李敏 (1999) 从生态绿地系统角度将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水域绿地五类法, 马锦义 (2002) 则将城市绿地分为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两大类, 其中园林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庭院绿地、交通绿地, 农林业生产绿地包括农地与林地。随着市域绿地的研究逐渐深入, 诸多学者针对市域这一层面探讨了绿地分类 (见表1) 。

随着2008年《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 学者们纷纷将研究区域扩展至城乡一体的范围 (见表2) 。

(三) 关于国内现有区域绿地分类的不足

1. 分类框架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绿地的分类多是参照绿地的主导功能和土壤的自然特征, 分类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 (1) 在区域范围内整体划分; (2) 分城、乡两个层面划分; (3) 分建成区和非建成区两个层面划分。笔者认为将区域绿地整体划分可能会对城市规划的展开及各类绿地的指标计算造成不便。一般而言,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绿地不参与城市用地的平衡, 那么在计算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绿地指标时, 将区域绿地整体划分势必会造成不便, 而将区域绿地分城、乡两个层面考虑同样会遇到类似问题。从这个角度思考, 笔者认为将绿地分为建成区和非建成区更方便建设和管理, 同时, 为衔接现行的绿地分类, 建成区绿地可延续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而非建成区绿地单独提出讨论也能为其发展指明方向。

2. 关于命名

关于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命名方式笔者认为可能会产生歧义。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 中对“城市建成区”的定义为城市行政区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方, 是对已经存在的城市集中状态的描述。那么针对城市规划用地而言, 作为城市用地的一部分, 其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是用区域绿地分类中的建成区绿地分类作指导的, 从字面理解用建成区绿地分类指导规划用地的绿地系统可能会产生分歧。

3. 关于分类内容

因区域绿地面积广阔, 涉及的绿地类型较多, 笔者研究现有的区域绿地分类发现往往存在分类中绿地类型难以涵盖所有区域绿地内容或者分类之间出现交叠的状况, 因此有部分学者只提出区域绿地分类中的大类, 中小类则未作明确划分, 以避免重复或者涵盖不全。笔者认为如果只提出大类可能对于指导区域绿地建设发展的意义不大。

二、县域绿地的范围界定及相关内容

现今我国绿地的相关术语研究大部分针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内, 而对区域绿地研究则较少, 更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作出明确的解析。参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 市域的定义“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可理解县域即县级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那么, 县域绿地则可界定为县级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内的绿地, 包括县城建成区、规划区及规划区以外管辖区以内的广大镇村自然和人工的绿地区域。因此, 从行政区划层面理解, 县域绿地包括县城建成区与规划区的绿地, 是广义上的县域绿地。然而在一般的区域绿地研究中, 如市域绿地往往是为区别于城市绿地而存在, 与城市绿地是相对的概念, 这可称为狭义上的市域绿地, 因此, 县域绿地狭义上也可理解为是县城规划区以外管辖区以内的绿地。本文探讨的是广义上的县域绿地。

县域绿地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建设用地范围之内的绿地。这些绿地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2.建设用地之外的游憩绿地。此类绿地绿地对城乡的生态环境、安全防护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能营造较好人居环境。3.建设用地之外的生态防护绿地。此类绿地是维护自然环境,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和保障。4.建设用地之外的经济生产绿地。这部分绿地的主要功能虽然是经济生产, 但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5.建设用地之外的原生态绿地。如原生态的林地、水域、湿地等, 能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县域绿地分类研究

(一) 县域绿地分类的原则

1. 功能性

以绿地的主要功能作为分类的根本依据, 有利于反映各区域绿地的特色及绿地系统的有效建设和高效管理, 可正确把握建设工作的重点。

2. 全面性

各类绿地除了考虑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外, 还应该包括建设用地之外对城乡的生态环境、景观质量、安全防护和居民休闲游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区域, 从大范围到小环境, 系统全面地分层次进行分类。

3. 可实施性

分类体系应考虑县域城乡的实际建设情况, 满足县域绿地的基本需求, 同时还应结合实际管理情况, 使绿地分类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4. 协调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部分与城市绿地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为了方便实施, 县域绿地分类体系应尽量与这些法规、标准相协调, 使分类体系便于实施操作与建设管理。

(二) 县域绿地的分类

本文将县域绿地分为聚居区和非聚居区两个层面进行讨论, 以便于城乡总体规划以及各类绿地的指标计算, 参考现行的绿地分类, 按照绿地的主导功能和土地的自然特征, 形成大、中、小三级分类体系 (见表3、表4) 。

(三) 县域绿地分类的调整建议

1. 关于县域绿地分类的整体框架

为方便城市规划及各类绿地的指标计算, 同时考虑到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提法可能会产生歧义, 笔者将县域绿地分为聚居区绿地和非聚居区绿地, 用聚居区替代建成区。聚居区与建成区概念相似, 亦可指一种城市集中的状态, 相较于建成区而言, 聚居区的时间概念更为模糊。另外, 为衔接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 聚居区绿地分类延续现有的绿地分类框架, 亦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

2. 关于公园绿地的调整

由于县域范围的城乡建设用地有限, 绿地往往见缝插针地散落于其中, 分布极不均匀。其中公园绿地一般较少, 多与环境相结合, 靠山或临水, 综合公园相较于大城市而言规模更小功能更为简单, 而专类公园诸如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等因建设用地的限制, 一般也较少。因此笔者考虑将原有的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与综合公园整合成城区公园, 根据服务区域的大小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并调整城区公园的内容为包括特殊形式和内容的绿地。另外, 针对城镇和乡村的聚居区, 笔者认为其公园绿地亦可参照此公园绿地分类。

3. 关于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的调整

将防护绿地的范围缩小至聚居区范围内, 并将防护绿地进一步细化为卫生隔离带、城市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组团隔离带、其他防护绿地五类, 同时对其他绿地也进行范围界定, 缩小至聚居区范围内。

4. 关于非聚居区绿地的划分

县域范围内的非聚居区绿地从功能上看主要包括经济生产功能, 如耕地、圃地、经济林等;生态功能, 如防灾减灾、涵养水土、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山体滑坡、改善小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协调生态平衡等;休闲游憩功能, 如特色旅游度假、生态湿地、风景名胜等。针对非聚居区绿地的功能以及土壤自然特征, 笔者将其分为风景游憩绿地、墓园、农林生产绿地、生态防护绿地、陆地原生态绿地、水域原生态绿地、废弃地和垃圾填埋恢复绿地7大类、14中类、12小类, 以方便建设和管理。

四、结语

笔者将研究对象圈定于小城镇, 希望能在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的今天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区域绿地分类的研究对县域范围宏观和中观尺度的绿地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旨在合理利用县域范围的良好自然环境, 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本文针对县域绿地的特色, 在现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上提出修正建议, 重点对非聚居区绿地进行细化。由于笔者能力有限, 此分类未必完善, 仍存在较多需探讨的问题, 诸如聚居区与非聚居区概念的提出是否科学, 墓园归属于聚居区绿地还是非聚居区绿地, 非聚居区绿地中各绿地类别的提出是否合理, 分类是否科学等, 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摘要: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正式实施要求将建设重点由城市转移至城乡一体的大格局中, 城镇及乡村的绿地建设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在分析了区域绿地分类的研究基础上, 将县域绿地分为聚居区和非聚居区两个层面来讨论, 从绿地的主导功能和特征出发, 探讨县域绿地的分类, 旨在为县域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小佳.英国城市绿地系统分层规划评述[J].风景园林, 2007 (03) :74.

[2]姜允芳, 刘滨谊, 刘颂.中国市域绿地系统分类的研究[J].和谐城乡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7:2476-2478.

[3]王洪涛.德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规划思想和规划程序[J].城市规划, 2003 (01) :64-71.

[4]李晖, 李志英.人居环境绿地系统体系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1-82.

[5]章俊华.日本城市空间 (上) [J].中国园林, 2001 (05) :37-41.

[6]章俊华.日本城市空间 (下) [J].中国园林, 2001 (06) :49-51.

[7]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8.

[8]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 2002 (01) :24.

[9]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12) :5-6.

上一篇:主体工程下一篇:万能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