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论文十篇

2024-05-28

历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论文 篇1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尤其是感恩教育, 对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 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 我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 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作用。就教师来说, 应当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其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使他们自然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所以, 教师在孩子的感恩教育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紧迫性:感恩意识的缺乏, 将使我们的社会变得冷酷无情, 我们所有的人都将是受害者, 必须从现在开始教育孩子才能改变现状。其次, 教师应结合高中历史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感恩教育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感恩”也是多姿多彩的, 有自然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培养学生知道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感恩社会。

1. 感恩自然。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 还用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壮丽的山河哺育了人类, 难道我们不该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吗?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我们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2. 感恩祖国。

祖国不仅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还有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 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 丰富底蕴, 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先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不论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 都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所以我们要感恩祖国。

3. 感恩社会。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 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 教育学生爱社会, 爱人类, 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相待, 和谐共处。大而广之, 我们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共同实现“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当然也要领会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1) 感恩就是要学会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对大自然、对父母, 对祖国、对社会, 都是感恩的表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珍惜生命, 是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2) 感恩就是要学会承担责任:感恩教育, 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 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 就要报效祖国, 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 (3) 感恩就是要学会和谐相处:感念自然之恩。要让学生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节约自然资源的的意识。感念社会之恩,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 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 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再次, 要抓好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历史知识, 培养健全人格,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境之一。因此, 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适当进行感恩教育。在教学中我尝试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恩教育;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课过程中强调“和谐”语言及事件。最后, 合理利用课后及假期时间, 布置历史感恩教育作业, 把感恩教育充实到现实生活中去。

历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论文 篇2

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在中学政治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学政治课在进行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以珍爱生命、承担责任、学会和谐相处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将感恩之心升华为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升华为一种心情、一种品德、一种生活态度。中学政治课中的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中学政治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师之恩,他人和社会之恩,祖国之恩和大自然之恩。

高二政治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框题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曾经接受了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帮助与关怀,我们也曾经给过他人帮助与关怀让他人战胜病魔,让他人的生命得到拯救,重返校园……然后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总结得出,人生的全部内容不只是金钱和名利,尤其是中学生决不能把安逸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也不能把读书视为通往仕途的敲门砖,是获得“千钟粟颜如玉”的工具,我们在功利的驱使下也许可以拥有财富、权力及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往往却丧失了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而在《爱的奉献》的音乐声中可以得出人生价值在于贡献。

中学政治教材中还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企业经营者和领导者”,“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等知识都可以充分挖掘出感恩教育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对待。

二、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中创设各种人际互动情景或社会生活情景,把学生融入情境中能增强教学实效。可创设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童话、伟人故事;体验体谅情境——让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情境,“今天我来当父(母)亲”等情境,学生之间人际互动事件、小品扮演、演唱感恩歌曲等;视频图文情境——利用中学生特别喜欢歌曲的爱好,关心时事热点问题的特点来创设情境。设计感恩情境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感恩教育更生动、具体。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及时搜集了许多关于抢险救灾的生动视频和图片资料,其中有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不顾生命安危赶赴灾区指挥,某空军创世界纪录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冒险从三千米高空跳伞救援,无数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救援队伍用血肉打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一个个生命奇迹的获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及一双双伸出爱心的手,等等。

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通过创设这一情境,震撼了学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很多学生都是热泪盈眶。这样以情感的激发为手段,将学生置于一种充分享受大爱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完成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崇敬的感情激发、情感体验和情感升华的全过程,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化为一种永久的深层的报答之行。

三、挖掘隐性课程资源

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且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能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爱心,懂得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恩教育上更应该以身作则。教师要学会感恩学生,做好感恩的榜样。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为你的服务对象给你生命添上如此精彩的内容;因为你的服务对象让你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所以应该对他们感恩。感激那些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们教育智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积极进取。我们应感激学生,认可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生为本,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平等对话。政治教师通过民主的方法来传授民主的观念才更能让学生信服。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学校初二政治老师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姓陈的女学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父母做生意,又是“麻将家庭”。该生每天浓妆艳抹两手空空到学校,在课堂上吃零食、交头接耳,偶尔还弄出几声怪叫,屡教不改。一次刚上课几分钟,老师冲动地讲了她一句:“有娘养无娘教,什么父母啊,一天就只顾赚钱、打麻将,孩子都不管!”该生愤怒地站起来,拉着嗓门说:“老师,我成绩不行是怪我自己,上课扰乱纪律是我自己的事,你为什么要骂我父母?我犯了错你只管骂我好了!我自己不争气,被人噍不起,还牵连到自己的父母也跟着遭殃!”原来她也很在乎别人对她及其父母的评价,她是尊敬父母的。课堂僵持了几分钟后,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批评伤害了学生,犯了大错误,若一味固执地在学生面前扮演“圣人”角色,那以后在学生心目中就不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于是该教师用低沉而又哀叹的声音对全班同学说道:“刚才的这一切是我的错,我说的话伤害了陈某的自尊心,并且也伤了在座的同学们的心,这是我的不冷静造成的。陈某说得有道理,我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话一说完,陈某就站起来,抽泣着道:“老师,刚才是我的错,我在课堂上影响纪律,有时还和你作对,你批评我是应该的,是我惹你生气,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接过话:“陈某同学是一位尊敬父母的好学生,我们大家要向她学习这样的好品德,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到现在实在不容易,我们要懂得感恩。”在这个不经意的情境中,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父母是如何辛苦;有的说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有的谈论教师不求回报的付出,要用学习来报答老师和家长……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才停止。这堂课虽然没有按既定计划进行,学生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假设当时该教师放过了这个隐性课程资源,那不仅会影响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而且会失去一个最好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所以政治教学中与其空洞无物地说教,填鸭式地教学,不如有时不经意地创设一个情境,更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启迪学生尘封的心灵,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既学到知识又升华感恩情感。

总之,充分利用政治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创设情境,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开辟好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增加教育实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毛玉奎,张端仁.感恩教育——德育工程不可忽视的课题[J].中学政治教育参考,2006,(7):18-20.

[2]彭春丽,张宝.论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求索[J]. 2007,(9):120-121.

[3]胡刚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J].中学政治与其他各科教与学[J].2007,(10):57-59.

[4]庄若奕.从大学生支教到回报社会[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6):118-119.

[5]郑杰.改造学校待何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3

新课标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1)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人文主义精神;(3)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对学生加强认识,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一、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不论是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都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教学中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活动:

(一)维护国家统一。

围绕这一主题可以进行的专题活动有:“香港昨天、今天和明天”、“宝岛台湾”、“新疆是祖国的神圣西北疆”、“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等等。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形成认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

(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德治”有它的合理性,“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

2、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

3、对儒学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

作为青年学生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积极宣传传统文化,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感自然之恩——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壮丽的山河哺育了人类,难道我们不该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吗?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我们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1、中国古代史上自然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

(1)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

(2)隋唐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2、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的主要主张:

(1)先秦时期: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

(4)中国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很少开放山林川泽,经常封山育林。

3、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等。

三、感社会之恩——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大而广之,我们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实现“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

1、和谐思想——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①孔孟儒家提倡“仁”、“仁政”等民本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②开明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如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③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如西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和谐实践与社会改革——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采取措施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如中国古代西汉、唐朝、明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

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3、和谐世界——人类共同的目标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去认识、去感知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从而在行动上去报效祖国、保护自然、回饋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想这就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

个人简介:

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4

新邵县新田铺镇资滨完全小学李春桃

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三大方面,对本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小学生

感恩

教育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永久存在。

一、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近些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当今社会,知恩图报已离我们已经太遥远。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 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很多人都已觉自然,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从来都没曾想过去回报。今天,我们的学生浪费粮食,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

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一不小心就走入两个极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这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的心理偏差,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

2.传统的学校德育显得柔弱无力。学生生理的超前性和心理的滞后、学校德育的理想化与转型社会的恶俗化、主流价值观的长期单一性与学生个体多样性等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的突出矛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寻求改革和突破便是一种必然,寻求一种道德的人本理解、以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它可以真正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使人最终成为人。

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概括地说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

父母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感谢父母的恩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如《生命的感动》教育我们在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之爱;《你能行》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母亲鼓励孩子的故事,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感受母亲深沉的爱。

祖国之恩。我们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如《天山之夏》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壮丽的景色,让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如《甲午海战》让我们感受了战争的壮观,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还要从祖国优秀儿女的英

雄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社会之恩。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有爱心,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感激》中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爱;《红虾》等课文让我们感受到对人的尊重和爱护,明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

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教材中就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如:《遍地黄金》告诉我们,平时很不起眼的油菜花,原来竟也是如此地诱人;《春》作者细致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

1.在反复诵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应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开国大典》;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钓鱼》;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林海》、《桂林山水》。此外,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丰富的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在矛盾思辩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深入的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

4.在激情表演中体验

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现”课文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学生在真切的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急切想迸发内心的情感。课文再现课堂,学生入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现学生心中

四、要形成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文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学会感恩,就要珍爱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

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等。

2.学会感恩,就要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就要教育学生,感念祖国之恩,有“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理想;当祖国需要挺身而出时,就要有少年周恩来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3.学会感恩,就要学会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

学会感恩,就要感念自然之恩,感谢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灵秀,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学会感恩,就要感念社会之恩,就要融入社会,学会和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学会礼让,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小结

总之,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必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

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把每位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社会里健康成长,只要做有心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中的美德教育 篇5

一、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 优秀人物人才辈出, 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享誉世界的陶瓷、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 这些遗产, 被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几千年来, 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 无数仁人志士, 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捍卫国家独立完整的重任。翻开中华民族历史长卷, 记载了他们的爱国名言和先进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 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 屈死风波亭;霍去病的“凶奴未灭, 何以为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忧国忧民, 舍身蹈海的陈天华;“甘愿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 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革命尚未成功, 通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誓死抗日, 壮烈献身的杨靖宇……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忠心报国, 威武不屈,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民族精神。汉朝的苏武牧羊, 威武不屈服, 时穷节奈在, 丁年奉使, 皓首而归, 历代为之传诵。南宋文天祥, 以其皓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 与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 给后人留下了述志诗《正志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 大义凛然, 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为了“建红色的天国于地上”, 为“理想完美的中国的到来而执着的追求;临终前虽贫病交加, 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科学没有国家, 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新中国刚成立时, 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 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彭恒武教授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丰厚待遇, 第一个投入祖国的怀抱,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 他答道:“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 不回国倒需要理由!”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 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 “梁园虽好, 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表达了海外中华赤子的心情。李四光谢绝英语教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 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以上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思想之实例, 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 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尤其要从小立志, 是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坚忍不拔, 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

中国古代文明, 名扬四海。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 坚忍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 为人民造福的实例举不胜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凡是有作为的人, 必会遭到大困难, 必先艰苦磨练自己, 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明代李时珍, 在27年中, 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各种医学著作;为采集标本, 他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弄清药的功效, 他经常以身试药, 把事业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 耗尽一腔心血, 终于写成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东汉张衡创制了地动仪,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度, 成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 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坚忍不拔、奋斗努力, 最后成就了大业的光辉典范。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 使学生不断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三、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史书上不乏勤俭廉洁的例子, 如诸葛亮说:“君子之行, 静一养身, 俭以养德, 非谵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汉唐“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 国力强盛, 经济的繁荣, 勤俭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马俊发明的翻车, 李春建造了赵州桥, 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墨子、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是节俭的名人。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革命前辈徐特立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美德, 为世人所崇敬。在延安担任教所长及自然科学院院长时, 无任何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 已逾七十, 衣着仍是补了又穿, 穿了又补, 饮食仍是小米与玉米面为主, 家属医疗费及办公用品也是自己花钱, 当人大代表所得每月50元补贴, 如数退回, 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廉洁奉公的精神。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们所树的人应了解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了解百余年的屈辱与抗争, 了解共和国的开拓前进, 神州巨变的历程。我们所树的人是爱我们的民族, 爱华夏这块古老土地的人。

中华民族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民族精神, 弘扬自己的国魂, 增强民族凝聚力, 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精神, 奋发向上的精神、廉洁奉公精神等传统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

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历史都写着中国的灵魂, 提示将来的命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要深入挖掘, 去粗取精, 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地渗透,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摘要: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要对学生从小培养、熏陶, 在这方面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论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奋发向上的精神, 廉洁奉公精神等传统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在初中的各个学科中, 历史学科无疑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中之重。因为, 不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是各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活动留下来的遗迹遗事, 都会让站在这些历史面前的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而当今的社会, 人们更多地关注于金钱、地位, 对于情感的关注少之又少。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有责任, 也有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当今, 这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各地不断有青少年情感出现问题的报道:大学生用硫酸毒害动物;马加爵残杀同学;沉迷于网吧, 浪费青春;公共汽车上对老弱病残熟视无睹, 我行我素……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些无不与他们的情感失常有关。由青少年的这些问题来看, 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情感是多么重要。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阶段, 也是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候。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大力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如:高尚的道德感, 积极的理智感, 正确的美感。

一、高尚的道德感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关系到将来学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一个没有正确道德感的人越是有才能,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它有了一定的道德标准, 并形成了人们的共识, 转化为了每个人的道德需要, 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对公共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感, 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等。在历史教材中, 有很多适合对学生进行这些情感教育的历史材料, 如:“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立志荡平倭寇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有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 把台湾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有“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虎门销烟, 大长中国人民志气的林则徐;有自名洪秀全第二, 一生都在从事挽救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有“无论到哪里, 都能抵得上五个师”, 抛弃了国外的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 毅然回国的钱学森等。这些都是具有高尚情感的中国人, 他们身上处处都闪烁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精神光辉。

外国的也不乏其人其事, 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专设长跑项目以纪念的雅典英雄菲迪皮茨;在险恶的环境中仍不折不挠地领导缔造美国独立运动的华盛顿;说出“科学虽然没有国界, 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名言的爱国科学家巴斯德等都是爱国主义的典范。在对其人其事的教学中, 无不能再现伟人的光辉形象, 在心灵上给学生震撼, 从而使学生由向往伟人崇高的道德到自觉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感。

二、积极的理智感

所谓理智感, 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 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对真理的热爱, 对谬误和偏见的厌恶和痛恨等, 都是积极的理智感。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面前, 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 领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到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而热爱社会主义, 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又如对历史人物岳飞、孙中山、毛泽东、亚里士多德等;秦桧、汪精卫、佛朗哥、希特勒……教师以生动、形象和爱憎分明的讲述, 能让学生理智地意识到什么人值得歌颂、铭记、学习;什么人可以不屑一顾、批判和唾弃, 从而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也可以为学生立志、成材打下基础。

三、正确的美感

所谓美感, 是指人们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历史遗迹、遗物, 如我国的青铜精品四羊方尊, 民族的象征长城, 建筑的杰作明朝的北京城等;古埃及的金字塔,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达·芬奇的名画等的了解、观赏, 可以让学生感受、赞叹建筑美、艺术美。通过对司马迁、李时珍、谭嗣同、李大钊、圣马丁、伏尔泰等的介绍学习, 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们的人格美、精神美, 从而形成正确的美感。

所以, 历史教学, 不仅是知识的教学, 更是培养情感、健全人格的教学。历史教师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并在历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苦练内功。作为教师, 面对当今传媒如此发达的社会, 各种影视作品良莠不齐, 对学生有着大量的历史误导的情况下, 必须以正确的思想,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扩大知识面, 挖掘教材, 要用准确的史实来教育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情感教育。

第二, 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进行思想品质和思想前途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先成人, 在成才。

第三, 注意提供积极情感体验情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介绍及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四,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回到历史中, 扮演历史人物, 再现历史;欣赏历史人物, 游访历史古迹;写历史小论文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深厚而稳定的积极情感。

第五, 注意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同时, 难免会发现一些学生存在消极情感, 这时, 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工作。

摘要:当前青少年的情感问题突出, 对初中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感, 积极的理智感, 正确的美感。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析 篇7

1. 中学历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这种过渡性决定了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譬如, 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 认知结构的不完备,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等, 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 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此, 必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重视挫折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青少年成长背景的当今社会, 正经历着一场从自然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这场变革的洗礼。在社会变革的考验中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及社会选择的结果, 对于人尤其是对于失败者都可能造成高度的心理紧张, 或造成严重的心理挫折。因此, 在学校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 为青少年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作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2.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方法很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首先, 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挫折教育的理念。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目前, 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吃透,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蕴涵的挫折教育目标就很少去挖掘并体现出来。笔者认为,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应该结合所教内容渗透挫折教育。例如, 岳麓版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在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 可以确立这样的挫折教育目标:以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为榜样, 培养自身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再如, 在教学高中岳麓版新教材中的必修模块 (I) :《辛亥革命》一课时, 可以确立这样的挫折教育的目标:通过了解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的情况, 认识辛亥革命志士愈挫愈勇的斗争意志, 体会革命的艰难与曲折, 弘扬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其次, 挖掘历史教材中挫折教育的因素进行挫折教育。一方面, 可以利用教材中挫折教育因素进行“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例如, 在教学中结合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岳飞的“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警句的教学, 以及通过对秦桧、慈禧、袁世凯、汪精卫等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历史行为的批判,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 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有些意志薄弱者, 甚至会轻生自弃。利用青少年的模仿心理, 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 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困难中磨练自己,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再次,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认知教育, 打下承受挫折的心理基础。心理学家认为, 在挫折的组成要素中, 挫折认知最为关键, 学生的挫折感, 往往不是来自挫折本身, 而是来自他们对挫折的错误认识和消极心理, 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认知教育, 提高学生的挫折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挫折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 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普遍性。历史上未经挫折就顺利地取得成功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绝大部分成功人士是经过失败痛苦的煎熬后才取得成功的。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人们

的美好愿望。因此, 应引导学生正视挫折,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对失败和挫折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 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对人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极的一面, 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是片面的。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 其原因就在于逆境可以提高人的耐挫力, 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更易在创造和实践中获得成功。第三, 要教育学生认识挫折并非不可战胜。挫折只是表示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失败。如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非常坎坷, 但他并没有因挫折而放弃音乐, 而是继续刻苦作曲, 终于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从贝多芬的坎坷经历中, 青少年学生可以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 要领悟挫折的价值, 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利用和转化, 就一定能战胜挫折, 获得成功。

在历史教学中, 还可以利用或创设一定的近似情境, 进行挫折教育。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决定了挫折情境会自然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如学生学业上的失利, 家庭的变故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此外, 也可以人为地创设一些挫折情境, 如让一些平时学习一帆风顺的优秀学生偶尔考得差一点, 让其体验失败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演一些历史悲剧, 使其体验挫折的感受, 然后引导他们学会调控因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3. 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一, 要把握挫折教育的“度”和“量”。一个

人生理条件的改善, 社会经验的积累, 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 耐挫折能力的培养和增强也只能是循序渐进的, 决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任何挫折都不可避免地会给人带来痛苦, 使人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 如果痛苦的强度超过了个体的承受力, 或者个体长时间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个体的心理就会受到伤害, 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所以我们在安排学生接受挫折体验的同时, 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耐挫折能力的现状, 掌握好度和量。否则, 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 要正确理解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适当地亲身体验人生的艰辛, 达到磨炼意志, 增强对付挫折的能力, 如果只是简单地为吃苦而吃苦, 或者以吃苦为目的, 就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失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 有些教师或“过来人”, 总喜欢拿他们经历过的艰辛、坎坷与现在的学生比, 对学生的困难和挫折不是积极地帮助解决, 而是动辄以“我们过去怎么样”, “现在的学生太不能吃苦了”来训斥学生, 对学生的人生坦途似乎有点不太气顺, 好像非得也让他们像前辈一样吃苦受罪才感觉心理平衡, 甚至要找点什么茬子来整顿他们, 把强迫学生参加体力劳动, 让其“吃点苦头”当作挫折教育。此类做法偏离了挫折教育的方向和目的。不管是“劳其筋骨”, 还是“苦其心志”, 或是“饿其体肤”都只是一种锻炼意志的手段, 而决不是目的。

第三,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在进行挫折教育时, 既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共同性, 注重效率, 更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实施挫折教育过程中, 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找出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突破口, 教师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年龄特征、阶段性挫折问题及心理成熟程度, 选择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 加强挫折教育的针对性。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浅探 篇8

一、梳理课文 ,提炼感恩主题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熟悉,我把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感恩题材的课文进行了分类,并提炼出感恩主题,或在课堂中渗透,或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类似的课文有个系统的了解。

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提供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着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养我们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荡;《桂林山水》《西湖的“绿”》却让我们心灵得以小憩。

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从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的课文有:《春蚕》——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秋天的怀念》——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钓鱼的启示》——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

  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相关的课文除了几十首古代诗歌外,还有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有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以及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

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因此我们要从《画杨桃》中引导学生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中引导学生感受友恩,从《尊严》中引导学生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细心引导,明白感恩之举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在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怎样做才是感恩。

感恩大自然,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等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明白,这样的举动就是感恩大自然的举动,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感恩祖国,就是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具体从升国旗、唱国歌、行队礼,到学习历史,感知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等点滴入手,感恩祖国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和平、安宁的良好环境。

感恩父母,要让学生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感恩社會,让孩子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热心帮助别人,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要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做一个文明守纪的现代小公民。

三、情感体验,强化感恩之效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所以我总是结合语文教学,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更深刻的感悟。

在朗读中体验。感恩题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我总是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从不同的语段中体会感恩的侧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感恩的印迹,加深对感恩的理解。

在想象中体验。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一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描写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学生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在思维中体验。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了解圆明园毁灭的惨痛经历,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 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当然,课堂体验还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的体验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上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结合“三八”妇女节,我组织孩子们在这一天开展“一声妈妈,浓浓亲情”活动。其中布置的爱心家庭作业是:给妈妈送一句温馨的祝福,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妈妈,给妈妈揉揉肩、洗洗脚,帮家里做几件家务;上完《小抄写员》一课之后,我再次开展生活体验教育活动:如开展“一日护蛋”和“一日负重”的活动,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队活动等等。通过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感恩教育的效果。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愿我们的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人。

(作者单位:苏州市渭塘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篇9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过去搞革命是依靠了党的领导,现在搞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因为在我们这个底子雹人口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资本主义,将会产生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受穷。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国家教委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

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 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个性教育初探 篇10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1、个性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个体需求。

个性教育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进行定义, 简要概述就是旨在发现和发挥学生自然天赋和积极个性而施加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 学生个体拥有言语、视觉、交际等九种不同的智能, 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 这些潜能只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所以, 发掘学生藏而不露的积极个性, 使其顺利地以自己独立的风格成长起来, 正是教育的本义所在。这要求教师首先要认清每一个人个性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我发展方向, 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历史教学中, 应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以擅长的方式掌握学习内容, 最大限度的锻炼和发展学生个体独特的个性色彩, 促进其他各种素质的形成。

2、个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聚合进程不断加快, 各个国家与民族的交际空前密切, 激励着各个民族保持自身的个性特色和优势, 避免被其他民族同化而趋于消失;在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面,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价值选择激烈碰撞,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指导, 使其避免受到负面引诱, 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是特别重要的;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和支柱是高科技和智力产业, 所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社会变革中世界各国的战略型教育目的, 比如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人才。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个性教育的方式

1、通过审美型教学展现历史魅力。

“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历史, 使历史进入到个人的精神世界, 培养个体的精神, 使个体在历史中创造历史, 历史成为运动的、发展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理性水平上与历史沟通, 不可能成为历史的创造者。”金生鈜先生说明了理解历史对教育者本身的个性和思想培养的作用。真正理解历史而能运用历史的教师本身就是有魅力的, 这种历史底蕴的独特魅力结合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 进而外化为教学上的独特的审美风格, 才能在历史的传递中使学生也感受到历史的精华和美感, 感染学生对历史的向往和迷恋, 使学生喜欢历史课, 点燃学生以史为鉴的个性人格培养热情。具体做法上, 首先是学校应该提供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给每位教师自由创造的平台;第二是教师要在教学策略上重视艺术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个性特征来变换引导策略, 同时凭借言传身教建立学习习惯;第三是学校要准备能够满足多媒体、多元化的教学需要的教具, 并且在经费上支持在历史展览馆、3D电影场馆等组织教学的需要, 从而再现历史的真实, 从而激发学生触摸历史的渴望。

2、通过探究型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即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方式吸收历史知识, 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个性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 就是教师设置学习课题, 让学生通过课本、网络、图书馆、像其他人咨询等方式, 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主动的学习环境中, 让学生自主地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该课题相关的历史知识, 进而找到学习课题的答案。学生通过实际接触和感受知识的过程,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被填鸭”的学习方式, 推动学生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 舒展了精神、激发了个性能力, 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获得了完整的学习经历和长久的知识记忆。

3、通过多元化评价健全教学体系。

“评价即发展”, “评价即教育”,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调控、鉴定和选拔等功能, 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积极探索以长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适应个性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迫在眉睫。不但要改变缺少个性化的单一的“一刀切”式评价方式, 还要在立足课程的前提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因素, 例如注重综合评价, 实行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注意教学评价的全程化、动态性和发展性, 多关注长期效果, 进行二次评价和自我评价,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实现教学评价的本体功能的积极回归。

三、中学历史教学开展个性教育的优势

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文学作品的丰富资源、对历史文物的真实触摸, 都是历史教学中开展个性教育的优势。历史是活生生的, 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 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林则徐“歧路又歧空有感, 青史凭谁定是非”, 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历史人物的多彩人格、历史人物故事的道德现象都是学生与先人对话的渠道, 是学生发挥历史想象力、进行畅想的渠道。例如, 使学生“附体”于历史人物, 从“此人此地”的角度观察历史, 审慎地思考历史人物所采取的行为对将来的事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使学生“穿越”于历史时期, 与当时的历史人物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辨别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观的差异;使学生“改变”历史, 主动地运用自身的能力尝试参与着改变当时的历史轨迹, 创造“虚拟的历史”, 辨别不同变革手段的地域局限性和生产力局限性。这些措施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使他们享受到历史的魅力, 完善自我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上一篇:数学问题下一篇: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