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度”十篇

2024-07-12

把握“度” 篇1

首先站在政治的高度, 正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 明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其次站在教育的高度, 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为学校谋求跨越式发展另辟蹊径。最后, 站在管理的高度, 不断总结反思, 不断探索创新, 全面理解学校发展战略, 认同学校目标规划, 齐心合力一路前行。

角度———多而活

1.从全局角度考虑。管理者要从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 统筹规划学校各项工作。明确大政方略, 遵循教育规律, 所有教育教学行为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把握全面, 合理布局;明确重点, 分清主次。

2.从教师角度考虑。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管理者要充分感受教师的心理认知, 正确理解教师的情感趋向, 合理把握教师的素质程度, 在起始与认知的有机结合点上寻求目标决策的可行性、操作性。切不能主观臆断, 随心所欲想当然, 以摧残教师心灵、损害教师利益为代价, 来求得一时的发展。

3.从学生角度考虑。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必须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出发, 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想境界中,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从家长角度考虑。切实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真实可信地向家长公布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及相关信息, 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 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改进。办好家长学校, 及时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正确地指导教育子女, 做好家校共建共育工作。

5.从社会角度考虑。学校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要争取社会机构团体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立足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为社会分忧解难, 促进物质经济的繁荣富强。

尺度———准而新

1.把握发展尺度。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 面对现实思考未来, 准确合理地制订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巧妙把握实施的时限速度和力推程度。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 着眼突破, 抓住发展机遇, 挖掘发展潜能, 把握发展态势, 谋划发展方略, 力求稳健有序、可持续。

2.把握制度尺度。制度的制订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考虑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考虑教师的认同心理和承载能力。在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要坚持原则, 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讲究人文, 掌握执行的灵活性。

3.把握评价尺度。评价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只要有利于学校风清气正、团结和谐, 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就可以因人因事而异, 用多把尺子, 灵活评价, 综合评价。

气度———正而清

1.树正气。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精神风貌感召教师, 诚恳谦逊, 襟怀坦白, 公道无私, 浩然正气, 用强烈的正义感扶正压邪, 树校园新风。

2.鼓勇气。管理者在学校发展处于边缘、教师情绪处于动荡的时刻, 能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促进学校工作稳步推进。是非面前, 坚持原则, 果断行事;挫折面前, 勇于挑战, 永不言败。患难之时, 管理者的朝气就是教师的希望, 管理者的勇气就是教师的信念。

3.守节气。坚持廉洁从政, 倾心育人, 不谋特权, 不图名利, 两袖清风, 无私奉献。不仁之事不做, 不义之财不取, 不净之地不去, 不雅之言不说。正道做人, 清爽做事;淡泊寡欲, 宁静致远。

力度———实而衡

1.减少摩擦力度。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考核细则要不断优化, 尽量与学校的发展思路、教师的整体需求趋于一致, 取得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工作中用人之长, 避人之短;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团结一心, 步调一致。

2.增加吸引力度。谦虚好学、诚实礼貌、宽容大度是教师可敬的;勤勉思辨、为人正派、以身示范是教师可信的;讲究艺术、办事高效、融洽关系是教师可亲的;排忧解难、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教师可依的;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是教师向往的;活跃身心、净化心灵是教师渴望的。这样的亲切感、成就感、幸福感之中蕴涵着管理者无穷的吸引力, 引发了教师强大的内驱力。

把握“度” 篇2

一、课堂提问的“度”

过去的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 被称之为“满堂灌”, 改革后, 新教材增添了许多的“思考”, 目的在于从“思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规律、大胆设想、研究质疑的精神.针对“思考”, 老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 或启发或引导, 通过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 体验探索的乐趣, 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例如, 在教学“分段函数”时, 可先不必急于介绍分段函数, 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得出一个“新函数”, 教学活动可如下开展: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函数?

生:因为两个变量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师: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这类函数并加以描述吗?

……

师:你还能以学过的函数为基础构造这类函数吗?

……

师:你能给这类函数取个名字吗?

……

师:你能画出它们的图像吗?

……

这样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可以为以后学习“算法”打下基础, 学生能很好地将分段函数进行编程, 思维得到深化.

二、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新教材中增添了很多“探究”, 其目的是从“探究”中营造学生的交流合作气氛, 发展学生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与之相适应,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也成为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象征性的分组、简短的讨论并不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怎样掌握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呢?首先, 要重视“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其次, 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 但不能过于频繁, 过于频繁就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 同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之, 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时, 教师来个“紧急刹车”, 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因此, 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对于一些无讨论价值的问题, 教师应适时点拨, 以免浪费时间.再者, 要恰当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 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 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 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讨论后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表意见, 说得不全面时可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就打破了课堂模式单调的局面, 使学生间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 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如“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这一节, 我们采用让学生类比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 由学生分工协作, 作出函数的图像, 让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其性质,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这既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辅助”.如果教师“辅助”不当, 会产生许多不良效果, 如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局限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或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只注意好看的画面、好听的声音, 不进行深刻的思考, 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候把握好尺度.一方面要保留适当的板书.因为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授的, 同时解题、论证、绘图等又往往是通过板书来进行示范的, 它可以和多媒体课件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恰当地选择使用多媒体的内容.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讲授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 开展数学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动”“静”结合, 并相互转化, 我们应适时适度地利用这一优势, 帮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 在学习“函数”时, 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放在多媒体上通过观察对比,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过程中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抛掷硬币的实验, 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把握的“度”还很多, 如组织开展学生课堂活动的“度”、教师的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等.只有把握好“度”,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新课标的先进理念, 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问题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

把握好“度” 篇3

其实我并非是“尖子生”,三年里语文一直“拖后腿”,有时也排到年级50名左右。中考成绩位值113,刚刚“踩线”考上外校高中。这次高考,虽然数学没上140分,多少有点遗憾,但语文超常发挥,以前从没上过120分,这次也算是“屌丝逆袭”考了122,为语文老师争口气了。

高一分班,我被分在偏文科的平行班。让老师都大跌眼镜的是,我这个中考并不拔尖的学生,居然两次考试都闯进年级前两名。物理老师饶开宏算是我的“伯乐”,在高二时,极力推荐我进了理科实验班。

我信心满满转到实验班,没过多久就给我“当头一棒”。因为高一上课进度不一样,到了实验班听课总觉得有点吃力,跟不上。第一次考试,我落到年级第10名。但我是个不服输的人,自己找原因,想办法。我主动找同学借笔记,买教辅书自学“追赶”,不懂的地方勾出来,缠着老师请教。高二时,我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

不出一个学期,我就赶上了进度,成绩在年级排名一直稳定在前五名。从第二到第五名我都拿过,就是没拿过年级第一,同学们给我封了个“千年老二”的笑称。不过,我一直坚信不管成绩高低起落,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千万不要怀疑自己。虽然我并不是最努力的,但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50%天赋+50%汗水”。

网游、篮球、学习三不误

其实,我最爱的游戏就是打DOTA。从初中开始我就住校,周末才回家。我一回家,肯定马上坐到电脑面前玩游戏了,我的父母什么也不说,就让我自己玩。但一两个小时后,我肯定会停下来,开始自觉做作业,从不沉迷,有时我妈妈还会主动陪着我一起玩,帮我在家练级。因为我的父母知道这只是我学习之余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从不给我施压,反助我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很清楚什么时间该玩,什么时间该学,会合理分配时间,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高二起,为了不影响学习,我强迫自己戒“网瘾”,心痒痒时,就看看游戏视频,看别人打,自己过干瘾,就这样,一憋就是两年。

课外,学校社团、体育运动也都是我的涉猎对象。我最擅长的是篮球,在学校,我还参加欧美音乐社和环保社,虽然都是“打酱油”,但是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总能让我得到些舒缓。在假期我还会自学吉他、练练字。同学们觉得我学得很轻松,因为我从来不去补习班,从不熬夜,也不搞题海战术,复习到晚上10点半,11点准时休息,睡前必和寝室男生疯闹一番,这也是我的调节方式之一,我一直觉得没必要学得太晚,太晚学习没效率,还不如好好休息。

赢了分数输了她

在高考分数出来后,我曾在人人网上更新了一条状态:得到了全市的美誉,得不到你的驻足。对于此事我只想说,在这个年龄段对异性产生爱慕很正常,但我的体会是不能沉溺其中,而是要把它当作学习的动力,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赢得对方倾心。

我交朋友与成绩不挂钩,取决于兴趣,朋友间讲的是义气,和成绩好的在一起玩,可能会造成压力;与成绩差的在一起玩,帮助对方的同时,也有可能提升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个包容他人、包容万象的人。

状元高分秘籍

学会“骚扰”老师。很多同学怕跟老师聊天,我是自己主动贴过去,挨个找老师“唠嗑”。连我的老师都在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骚扰对象”。不管大考小考,分数一出来,我肯定就会拿着卷子到办公室,挨个找老师聊天。分析试卷错题、做题技巧,说出自己的知识盲点,我更是将自己的心理状态毫不保留地“交底”。因为我认为,除了父母,老师是最了解你的人,他们会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帮你分析你所存在的问题,给你更好的意见和指点,这会让我进步很快。另外,我会学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并积极借鉴学习,这让我高中三年有了一个质的改变。

学会归纳,不搞题海战。高一高二是个夯实基础的过程,基础打牢了,高三心中才有底。要学会归纳,不要搞题海战。对错题进行归纳,每类题抄两三道题,分门别类学习比题海战术效率高得多。学习要有明确目标,注重积累。高二下学期,我给自己定下了清华的目标,与其等外界施压,不如自己发力,成功的关键在内因。高考前,我的语文从未上过120分,但我相信勤能补拙,学习中很注意积累。我有一个语文积累本,上面抄录有很多字音字形、古诗词、文学名著名言、作文素材,抄录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在失败面前始终保持自信。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要能承受得住打击。在高考之前我们都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我也有语文考过全班倒数的时候,也有过考出年级50的时候,当时真的不想顾及男儿的自尊,好好哭一场。现在回头看看,一切沉沉浮浮都算不上什么,高考才是你最后的战场。在此之前不论荣耀或失败,都只是为了让你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只要你能够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行,愈挫愈勇,那你的挫折就是值得的。

定期做总结。我还有一个习惯是长久保持的,那就是定期做总结。这个总结既包括学习上的梳理,也包括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学习上的梳理其实很容易,只不过比较费时,而且需要养成一个习惯。其实自己生活感悟的点点滴滴也是需要总结的。就好比现在我在总结高考那段时间的得失,让我更能看清楚自己的优劣和方向;对生活心情的总结,能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平和自己的心态。

另外,我还想说说我比较擅长的数学和英语。

还记得有句话在我们班上流传甚广:“得数学者得天下。”虽然我不赞成题海战术,但数学这门学科的确是练出来的,但是我对题海的定义和传统并不一样。我认为,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许多经典题做懂、做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才是题海战术的最终目的。并且一定要给自己布置除了课堂作业之外的练习,这些练习以高考题为主,因为其难易程度与高考相近。我还要补充的是看课本法。不知道至今你把数学课本看过多少遍,但是我在高三的时候把数学课本看了六遍,而且每看一遍我的数学成绩就有些许提高。或许你们会觉得数学课本上的概念很无聊、例题很简单,但是课本是学习的根本。有一个你们或许未知的事实:出题老师的出题依据就是那六本经常被你忽略的数学课本,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通过把例题升级、增加难度得来的。所以数学课本是很重要的。

“英语是一种语言、一样工具,而不是一门学问。”学英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拥有一个优良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为自己创造环境。实际上高考并不要求很大的词汇量,因此没有必要盲目背单词,只要掌握了基本词汇,再背一些作文中经常用到的高频词汇就够了。而对于高考的传统题型单选、完形,扎实的语法功底固然重要,但是超强的语感有时候作用会更大,所以保证每周3000词的阅读量很有必要。

阅读理解是英语的重头戏,我强烈建议大家每隔两天就给自己布置一次阅读训练,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完成,另外,还要安排时间,定期进行整套试卷训练。多做题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把握文本解读的“度” 篇4

—— 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二册中《螳螂捕蝉》一文为例

嵇春明

有创意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度”。那么如何把握文本解读的“度”?本文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二册中的《螳螂捕蝉》一文为例,以点带面,从文本解读的效度、深度、广度三方面试作粗浅探索。

一、把握文本解读的“效度”

文本解读的“效度”不高是语文阅读教学陈陈相因、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以本文为例,教者通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寓意,和少年劝说方法的巧妙上,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把根据课文理解寓意作为重点,理解劝说方法的巧妙又仅仅从以寓言说理的角度加以分析。这样的设计不无道理,因为教材、教参的编者都是把理解寓意、体会寓言说理的特点作为编写目的和教学重点的,但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言,这种设计的不足显而易见,容易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原因就是教者文本解读的效度不高。理由是:

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文中不但点明了寓意,而且寓言故事本身就是寓意的证据,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形也可作为理解寓意的例证,在这种情况下还把理解寓意作为教学的重点,低估了高年级学生的理解力。

二、寓言的本文也好,改编后的课文也好,虽然有繁简之别,但写作意图没有变,都是为了说明少年劝说艺术的巧妙,寓言只是为了体现少年劝说艺术的巧妙而虚构的,不应喧宾夺主。

三、本文劝说的巧妙不仅仅体现在以寓言说理的劝说方式上。

那么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效度呢?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把视角转移到“劝说的艺术”上,深入探究吴王攻楚的深层原因,比较大臣和少年劝说方法的异同及深层关联,并结合相关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必能探骊得珠,收获更多,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功效。

教者只有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提炼出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问题,才能找准切入点,从而真正把握好文本解读的效度。

二、把握文本解读的“深度”

为文本定性是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任何一篇阅读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体现为此类文本的一般属性和独特个性的统一。解读本文应在把握“劝说”的共性的前提下探究本文劝说方法的个性,即本文是如何劝说的。

把握本篇课文的文本个性,需重新审视以下问题:吴王拒绝接受大臣意见能否仅仅理解为吴王的“固执”和“专横”?如何理解吴王从“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认识上的跨越?少年的成功仅仅是运用了以寓言说理的劝说方式吗?

课文第一节把吴王拒绝接受大臣的意见归结为“固执”,教参据以分析得出吴王的专横,这种性格决定处理问题的方式(适用于历史上的许多暴君)的分析虽然有一定的道理,这篇寓言的文言文原文就明言了这一点,但细究本文,揆情度理,不难看出,吴王和大臣的分歧的实质是在如何看待攻打楚国的利弊上,大臣们更多地看到这样做的“弊”,而吴王更多地看到这样做的“利”,这才是症结所在,这样理解才能更圆满地解释吴王后来的“恍然大悟”。《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开头写赵太后拒绝大臣们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建议,也不能仅从性格来认识。所以,就本文而言,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物性格的层面,还要从思想方法的层面——权衡利弊作取舍的角度,探究人物行为的动因。而且,仅从性格层面分析,无法解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吴王不明白呢”这一问题。

尽管课文受原文影响,写得很简单,但教学中却不能作简单化的处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做到立即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企图呢?一般说来是办不到的,因为认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应给以时间,应充分的协商。把握了这一点是理解少年巧妙的劝说艺术的前提。

如何理解吴王从“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认识上的跨越,课文把吴王“恍然大悟”的功劳记在少年身上,虽然不无道理(主要受寓言原文的影响),但毕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前文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所说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少年和大臣的劝说,从道理上讲,毫无二致,仅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而已。与其说吴王被少年说通,不如说他此时的认识已有转变,同时少年冒死进谏的忠诚、机智和勇敢的品格也打动了他!没有吴王认识上的转变,大臣们和少年的劝说能成功吗?恐怕不能。因为大臣和少年的劝说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吴王认识上转变这个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应把把吴王的“恍然大悟”归结为大臣和少年的合力促使吴王发生了认识上的转变。

虽然本文所描述的情形未必是史实,但“其事未必然,其理未必不然”。对少年以寓言说理的方式也要深入分析。就课文来看,大臣劝说失败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运用了直接陈述利害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刘向是不主张使用这种方法的,他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于事无补,于己有害,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实际上还有深层的原因:一是时机不当,想让吴王立即放弃攻楚的计划不现实。二是廷议的方法不当,应让吴王有充分的考虑时间,应多进行个别商谈(这一点在课文中体现得不明显,巧谏往往是通过个别商谈的方式进行的)。越是情势危急,越要讲究方法,否则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大臣们的最大失误在此。联系《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开头的描写,这一点可以看得更清楚。大臣们劝说的“弊病”恰恰被少年避免了。一是时机把握得当。经过了君臣的争议,吴王必然会冷静下来,考虑大臣们的建议,接受其中的合理性。二是创设了一个利于进谏的氛围。三是是个别商谈,个别商谈的方法有其优越性,问题容易谈深谈透。四是说话的方法更婉转。不过少年这样做有不得已的理由(就是吴王的死

命令)。他不能直接劝说,只能寓理于事,含而不露。从这几个方面看,少年和触龙的劝说艺术可谓异曲同工。

少年的劝说方法诚然巧妙,但不能仅从以寓言说理的角度来分析,还应考虑其它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深度呢?以本文为例,首先要为教材定“性”。其次,在以“劝说的艺术”为切入点的基础上,对教材作综合分析,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三是建构教材的“参照系”,拓宽阅读空间。再次,要充分利用的相关生活经验(直接的和间接的),补足教材的“空白点”。

三、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

把握文本解读的深度有利于学生看清问题的实质,但只有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端点”作用。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要求以文本的共性为指导,以文本的个性为辐射点,进行广泛的比较阅读和探究。只有把文本置于一个相关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地把握文本的阅读价值,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开辟广阔的空间。

以本文而言,在理解了少年巧妙的劝说艺术后,还应作进一步拓展。

一、明确拓展范围。围绕“劝说的艺术”搜集有关文本材料(《说苑》、《新序》《国语》、《战国策》、《古文观止》中的巧谏故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周公谏厉王弭谤》、《唐雎不辱使命》等文。)其它媒体的相关片断,如《三国意义》中诸葛亮为了实现联吴抗曹,舌战群儒,说服鲁肃、孙权、周瑜,《长征》中遵义会议前后毛泽东说服张闻天、王稼祥的经过等。联系自身类似的生活经验(这一点很有必要)。二明确拓展指向。从把握劝说的对象的特点(个性、兴趣、心情、认识水平等)、劝说的目的、劝说的场合(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劝说的方法以及其它的具体情况,比较本文和同类相关材料的异同。通过本文与《周公谏厉王弭谤》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委婉的劝说方式也不是万能的,还要充分考虑劝说对象,因为周公谏厉王,婉曲周至之至,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毫无作用。通过与《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比较,学生不仅进一步领略了委婉的劝说方法的奇效,而且认识到委婉的劝说方法的具体形式不限于以寓言说理,还有迂回曲折、譬喻言事等形式。通过本文与《唐雎不辱使命》、《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对比,认识了劝说的另一种方式——针锋相对劝说方式的特定作用。通过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晋灵公骄奢》的对比,认识到此类文章有过分夸大巧谏效果的通病,认识教材文本的局限性。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归纳出:

﹙一﹚有效的的劝说方法应综合考虑劝说对象、场合、劝说的方法本身以及其它的具体情况,劝说方法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委婉的劝说方法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情况。

﹙二﹚委婉的劝说方法不限于以寓言说理,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三﹚不能单从劝说方法来理解劝说的艺术,劝说方法是由劝说对象、劝说目的决定的,“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劝说的过程跟人的认识的过程一样,会经历很多周折,很多情况下不可能一蹴而就,像本文描写的那样。

要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教者应善于进行各种专题阅读。教师通过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可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素质和创造性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构建有创意的语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把握文本阅读的效度、深度和广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在论述时有所侧重。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只有把握文本解读的“度”,不拘泥于教参、教材,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积累,横向拓展,纵深延伸,才能把探究引向深入。只有立足教材而又不为教材、教参所囿,才能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铺设坦途。

阜宁县羊寨镇单港小学

把握“度” 篇5

本文提出把握好“三个度”, 打造高效课堂的论点, 论述把握好“度”的具体做法, 以抛砖引玉, 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适度导入, 避免喧宾夺主

众所周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英语教师关注课堂的导入, 独特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兴趣, 课堂中频繁使用故事、游戏等创设情境, 而忽视了导入部分。情境中应包含问题, 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 应通过情境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或分析问题而进入探究过程。否则, 忽视了情境中的知识成分, 激发了兴趣却忽略了知识的构建, 无异于“丢了西瓜拣芝麻”。

一位英语教师教授8A Unit3 A day out, Reading一课, 开始, 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长城、天安门广场、颐和园、故宫等, 美国的白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等旅游景点, 提出了Do you like travelling?Where have you been?学生们被这些美丽的经典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 看美丽的风景、聆听幻灯片的切换声音, 陶醉在国内外的山水中。然而15分钟过去了, 教师还没有入正题, 对reading仍然只字未提。如果教师巧妙借助这些图片, 一言以蔽之: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If we have a day out, and want to see all the places of interest.Do you know where we should go?这样的导入, 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又把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 避免了情境中无知识、学生玩得高兴、看得开心可学无所获的状况。

二提高参与度, 力避课堂是优生的舞台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虽然很多, 但学生的参与度是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尊重学生, 分层教学是关键

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交流。实际教学中, 往往课堂提问、活动的参与都集中于优生, 课堂成了优生的展示舞台, 学困生默默坐在教室里一言不发。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 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如何做到这一点, 分层教学是关键, 要提出有层次的问题、设计有层次的任务和练习。如应用问题教学法, 给学困生以Yes/No问题;给中等偏上的同学“5W1H”问题, 即特殊疑问句问题;给优生推断、提炼中心或段落大意的问题等, 让每一位学生上课都有事做, 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

2. 设计任务驱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任务型教学是目前备受青睐的形式之一。但在任务教学中, 往往任务多样化、活动形式化。即盲目追赶活动的潮流, 情境引入法、游戏法、表演法等充斥了整个课堂,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动起来了, 而学生学到的知识微乎其微。正如一位专家评教所言:一节课, 学生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热热闹闹, 可什么都没学到。

三设计多维度训练, 避免练习方式单一

学以致用是英语教学的真正归宿。学以致用首先应明确一点:应用不纯粹是知识的应用, 是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变。因此, 教师要摆脱“题海战术”, 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操练。

如学习了The story of Xiwang后, 以复述的形式叙述“希望”的成长历程;以编故事的形式, 介绍“希望”面临的危险:猎人们捕杀、“好心人”把“希望”带回家“精心”喂养、农民们砍伐树木和森林, 毁坏“希望”的家园等。学习A day out一文前, 借助图片, 让学生照图说话:根据世界公园里100多种对自世界各地的名胜逼真的模型、谈论这些旅游景点, 了解这些景观;学习9A Unit6 Welcome to the unit时, 一边让学生读出对四位嫌疑人的外貌、性格等的描述, 一边让学生画出四位嫌疑人的头像, 再探讨哪一个是杀人凶手的可能性最大;或画好后, 再根据所画, 进一步描述嫌疑人的相关信息, 这样达到学以致用;再如学习Survive the earthquake一文中时, 根据Reading C的六幅图片而复述课文, 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进行复述训练就是不错的方法。

英语教学中, 把握好教学“三个度”:适度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参与度、多角度设计训练等, 力避教学中的“过度”行为和浪费现象, 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从而打造精彩课堂,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过度”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了把握好“三个度”,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的论点, 论述了把握好“度”的做法, 和各位同仁交流。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三个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英语阅读教学应把握好几个“度”[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2 (1)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六个“度” 篇6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疏密有度

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数量的多少, 而在于疏密有度。过密则使学生忙于应付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没有时间去潜心读文和思考, 久而久之则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过疏则给人课堂内容空洞无物、结构松散的感觉, 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得不到足够的训练。笔者曾经听到教学《荷塘月色》的这样一节课, 那位老师一节课就预设了七八个教学步骤, 有上课前关于朱自清的名人名言的收集交流、有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详细介绍、有课文中生字词的逐句讲解、有指导学生分段概括大意、还有该文的写作特色, 等等, 不一而足。这么多的内容要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切入角度

教师提问的切入角度会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 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和课文的特点, 选好切入点, 设计出新颖、新奇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语言鲜明, 我抓住这一特点, 设计了这个问题:人们常会用“停住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说某个人离开了人世。而在这篇文章里, 对于马克思的去世, 恩格斯为什么用“停止了思想”?很显然, 这个问题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点, 学生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 我继续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缓解坡度

问题设计的坡度过“陡”, 学生会觉得难以逾越, 就会对问题失去兴趣。因此, 我们在提问时要缓解坡度, 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步步设坡、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过秦论》一课, 教师可以根据秦国从兴起到灭亡的经历设计了四个问题: (1) 秦国在刚刚兴起时实行的是什么国策?起到什么作用? (2) 后来为什么能够不断强大起来? (3)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4) 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前面三个问题就是为了学生能回答第四个问题所做的铺垫, 学生最终理解“统治者不施行仁义、实施暴政, 是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四、问题设计要注意前后跨度

语文的知识点其实也和数学一样, 它们在横向和纵向上也存在联系。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知识前后之间的跨度, 引导学生从整个知识体系上去思考问题, 从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教学完《雷雨》和《茶馆》这两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两篇话剧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也可以把它们和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话剧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话剧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跨度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过大容易出现“断裂”, 学生无从下手, 过小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五、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适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否则, 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巴金的《灯》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 其中灯的象征意义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时, 教者就可以设计一个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 即“文中多处写到了眼前的灯, 请到文中找出来, 读一读, 体会它们的含义是不是一样, 为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 体会到灯的不同含义。

六、问题设计要注意延展广度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的。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不失时机地延展问题的广度, 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充分挖掘出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学完了《爱莲说》这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让你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学习了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思考:这句诗让你想起了它可能还隐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呢?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学生感受到竺可桢持之以恒的品质后,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呢?能详细说一说一两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吗?以上这些问题都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把握“度” 篇7

一、角度问题。

热点问题报道, 既然是一个复杂问题, 就应该研究从哪个角度去引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报道效果。热点问题报道, 角度选得准不准直接关系到报道的质量。总结报道实践, 在热点问题报道的角度选择上, 一个成功的报道一般来说是要把角度选在一个结合点上。这个结合点的经纬线, 一条是受众所关注企盼的实际问题, 一条是党和政府在现阶段力所能及或经过努力可以办得到的实际情况。由这两条经纬线相交所产生的热点问题报道选题, 可以构成一个成功的选题的基本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首先是广大受众所关注, 这是构成热点问题的基础。没有广大受众的关注, 一般来说“热”不起来, 也就谈不上“热点”。因为新闻传媒对于某一个报道的选题, 如果不是广大受众所关心的, 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去组织报道, 受众的反应也是冷淡的, 不会“热”起来。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研究选题时, 必须从受众的实际出发去调查研究, 千万不可关在屋里苦思冥想。一定要走到群众之中去, 去听他们的意见、呼声和反映, 坚持从实际中来、从群众中来。在此基础上选择为群众所普遍关心的话题, 去做文章, 搞报道。其次, 是要站在党和政府实际工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组织热点问题报道时, 必须既考虑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又要考虑党和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困难和条件。如果所组织的热点问题报道中涉及到的工作, 作为长远的任务和目标来看是可行的, 但是限于当地党委、政府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 短时间还解决不了, 那么尽管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要求比较迫切, 但从防止矛盾激化, 缓解群众不满情绪, 有利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就不宜报道。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要求, 主要不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是出于主观工作方面的原因, 或者是组织领导不力, 或者是官僚主义作风所致, 或者是其他主观方面的原因, 如政策规定的不合理、方法措施的不当等造成的, 那么对于这样的热点问题就不仅应该报道, 而且还应该报道好。综上所述, 关于热点问题的角度问题, 实质上就是热点报道的选题问题, 也就是说, 什么样的热点问题可以报道, 什么样的不能组织报道, 这是热点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力度问题。

热点问题报道, 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热度。但是热到什么程度, 应该加以研究。一般来说, 对于热点问题的报道, 要考虑到问题本身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后果, 不可不热, 也不可过热, 正如水加热一样, 洗澡用和体温相近, 30℃多就行了, 低于这个温度, 觉得凉;高于这个温度, 觉得烫, 都不行。而用于泡茶, 就应该烧到90℃以上, 但也有个极限, 超过沸点, 水就煮跑了变成了汽, 也泡不成茶。同样道理, 热点问题的报道, 如果低调处理, 太凉, 热不起来, 没有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 特别是对于属于曝光性质的批评报道, 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把握好力度, 该加温的加温, 该降温的降温, 看好“火候”, 才会取得预期效果。比如, 对于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这个热门话题的报道, 如何把握力度才妥?在宏观上, 有关一个地区、一个战线的报道, 一定要从整体上、本质上、主流上, 体现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大多数干部是廉洁的, 腐败是局部的, 非本质的, 支流的, 因为这是符合实际的, 否则就会造成一种误导。但是对于反腐败的报道又不可轻描淡写, 而要通过一些典型事例的披露, 指出其严重性, 随之报道出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 而且态度要坚决, 旗帜要鲜明, 这是就宏观上的热点问题报道来说的。在微观上, 热点问题报道同样要体现这一原则, 比如, 对于群众所深恶痛绝的问题, 群众反响强烈, 新闻报道当然不能回避, 必须勇于揭露。

三、密度问题。

热点问题往往因为涉及的范围比较大, 不是一次报道能完成的, 因此通常要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就有一个引导安排问题, 即密度问题。一般说来, 热点问题的报道适当增加密度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舆论氛围,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容易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对于批评性的热点问题报道, 由于涉及的批评对象或揭示的某些方面需要批评的问题, 往往在主观上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在客观上纠正需要时间, 因而在报道上, 要有点间隔, 表现在报道安排上, 密度就不应太密, 而应从实际出发, 给予报道对象或当事人、主管部门以自我调整、改正的时间, 这体现在热点问题报道上要适度地把握密度问题, 当然, 对于一些纯属主观方面原因而成为被批评对象的热点问题报道, 则必须保持一定的密度, 以形成舆论监督的氛围, 推动问题的解决。这是从某一个具体的热点问题报道的微观角度上看待密度问题的。从宏观角度来看待热点问题, 报道更需要疏密有致。热点问题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瞩目的问题, 作为新闻传媒对此必须予以重视, 认真组织好报道。但是, 对于热点问题的报道一定要从严掌握, 不能让这类报道整天充斥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 太多太滥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似乎我们的国家问题成堆成山了, 多得不得了, 容易让人失去信心。而新闻报道是给人鼓劲的, 应当把社会生活中大量的、光明的、积极的东西告诉给公众, 而不应把所有问题特别是阴暗面不加选择地一古脑地抛出来, 这是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的一个起码的常识。因此, 密度问题既是微观上某一个具体热点问题报道所要掌握的问题, 更是宏观上把握宣传基调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

准确把握“度” 追求生成“效” 篇8

关键词:深度;广度;细度;适度;角度;效度

虽然教无定法,但有个基本原则,就是在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而这也恰恰是新课标的精神。不过解读有“度”,同样学习也有“度”,只有在正确把握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课堂高效,生成课堂精彩。本文笔者从教材和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重点谈谈“度”的把握。

一、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解读之“度”

1. 教材解读求深度。教师讲解,前提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要到位、精准、深刻,如果自己理解不深,研究不透,自然在教学中只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而不能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力求做到研读教材讲究深度与宽度。

比如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理解一一列举这一词语。从语文角度方面理解,一一列举是一个一个地举例;从数学角度理解,则为有序列举。其次要正确理解编写意图,比如第一道题是理解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符合要求有序列举;第二道例题是学会分类,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有序列举,这当中的一个关键是不重复,同时也不遗漏;第三道例题表面上看是住宿问题,实际上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一一列举,重点是“全”。所以这里的“一一列举”,重点是有序列举,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算理,知道具体列式的根源,而不仅仅是被动学习,被动计算。实践证明,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样也结合了编者所需,因而效果很好,课堂自然也很高效。

2. 教材解读看广度。追求深度解读,可以在教材理解上打一口井,然而追求广度则可以在教材理解上挖一条河。虽然教材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但是教师在理解和讲解时,不能单独孤立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应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不仅要理解该知识点的内涵,还要联系前后进行系统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以《吨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学生需要理解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具体理解“吨”,二是体验“1吨的重量”,三是沟通与前面千克之间的联系。其中后面两点是教学重点,毕竟学生对于1吨这个重量没有直接体验过,因而无法想象。所以这里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推导,学会想象,从而学会间接体验,先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重量,接着感受1吨的重量。这当中就涉及知识体系的广度,如果仅仅停留在深度,不涉及千克、克,就不能引导学生体验,毕竟质量轻的东西学生可以体验,但是重量大的实物只能间接体验,无法直接体验。当然针对概念的深度解读还有很多方法,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笔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因而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学深学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研究透,选择恰当的角度才是关键。

3. 教材解读重细度。叶圣陶曾经这样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因而在教材解读中不仅要注意广度、深度,还要注意细度。所以针对教材案例,需要反复解读,反复揣摩每一个例题,甚至还要揣摩每一句话、每一步骤,或者每一个插图,甚至是习题,毕竟教材寸土寸金,每一个符号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比如《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中有一道例题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从1-50之间,为何偏偏选中36,这需要教师认真品析,从中就会发现,选择36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36的因数最多,可以成对,有序寻找,从而便于解开因数的奥秘;第二个原因是36是6的平方,这个完全平方数的因数是个单数6,只要写一次就行。另外,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观察因数之间的符号。很明显,36的各个因数之间是逗号,最后是句号,这与倍数最后的省略号不同,自然意义也不同。句号表示因数有具体的个数,而省略号则表示倍数无穷尽。这里,引导学生从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的不同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二、认真研究学生,合理采用学习方法之“度”

1. 方法采用求适度。适度的把握,往往体现在语文教学上,然而针对数学课堂同样存在适度,也就是说追求质与量的统一。因而教师不仅需要研究教材,或者说研究学生,更需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统一,还要深入到课堂中去把握课堂的各种表现形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其心理以及知识结构,从而把握学生知识层次的起点,采用最适合的方法。

比如针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可以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从总数中减少一部分等具体减法的含义,因而在教学设置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具体算理以及具体算法。而最恰当的方法就是能够尽量通过呈现直观形象的操作来表示数量关系。所以针对这一道例题“学生甲: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学生乙: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先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排红花片和蓝花片,然后让它们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很简单,学生大多可以直接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13比8多多少,这里已经从具体的实物引导到抽象的数字概念上,这样逐步引申具体减法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减法。

2. 方法采用看角度。很多时候,虽然知识点一样,但是不同的教师来教,会有不同的效果,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选择的角度不同。传统教法往往注重教材的深度挖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新课标理念则倡导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毕竟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的。

比如具体数学概念的引入,方法很多。这里笔者列举一些方法:一是充分发挥好的例子的作用,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让学生在感知中逐步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二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比如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假设,然后小心求证,最后得出结论;三是通过上位概念的引入,通过学生以前接触过的概括性较高的概念引出一般性概念,最终丰富学生的概念体系;四是通过计算引入,小学教材中部分概念既不能通过实例引入,同时与其他概念联系不大,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逐步引出概念;五是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虽然数学有点抽象,但是其实质仍能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或者接触过的情境进行导入。

3. 方法采用追效度。效度,通俗地说,也就是效率。毕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也是一个过程,也需要追求效率。这个效度既包括教师备课、查阅资料所花费的时间,同样也包括学生学习了解、学透形成基本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教学效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学的情况,还能体现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毕竟不同的教师,教学效度自然也就不同。而其前提是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教师采用的方法与学生实际相吻合,效度才会高,相反效度就低。

比如针对《角的度量》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首先要掌握量角器,要看到基本单位“1度”很难在量角器上反映出来,学生自然也就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这句话。教师可以逐步设置矛盾,引发冲突,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教师可以尝试先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点,合并成半圆工具,然后引出具体刻度,最后再引出两圈刻度。这样学生在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改造,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角的含义,掌握了具体量角的方法,从而顺利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把握度的智慧哲理故事 篇9

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墙壁,等到快要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临。于是在外面酷寒难耐的夜里,那晒热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如果那墙薄一些,白天室内就会变成烤箱,夜晚也不会散发足够的热量。但如果墙再厚一些,白天固然不至于炎热,夜晚却因为透不过热量而变得寒冷。

沙漠是印第安人的乐土,他们祖祖辈辈安适地住在那里,这一切的奥秘,就在于那不薄不厚的、恰到好处的墙。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另一个故事:有三个靠鱼鹰来捕鱼的渔民。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舟,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

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入鱼鹰的胃里,渔民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面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扎上。

第一个渔民大大咧咧,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无论大鱼小鱼,几乎都被贪吃的鱼鹰给私吞了。能从鱼鹰嘴里抢下来的鱼少得可怜。捕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所以,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是一只小舟,数十只鱼鹰,贫穷依旧。

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一开始还好,无论大鱼小鱼,几乎全都颗粒归仓。但好景不长,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他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第一个渔民还凄惨。

第三个渔民的做法不同于第一和第二个渔民,他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不紧不松。鱼鹰抓到大鱼,想吞也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换钱的资本,而鱼鹰每天只能吃到些小鱼。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鱼卖到集市上去,不久他就富了起来。

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应把握好三个度 篇10

首先,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不明。学习活动或没有体现学段目标,或没有体现文体意识,或没有结合学生学情,由此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也就指向不明。如第二学段阅读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第三学段阅读的相应教学目标之一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在组织“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一常见的学习活动中,由于教师对第二、三学段两个教学目标各自的指向不明确,对这一学习活动就会有盲目性。

其次,学习活动的过程展开不清。学习活动没有体现梯度和层级性,或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或平面展开,没有递进,由此组织学习活动,学习能力也就很难体现。如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这一类课文,组织“讲故事”这一学习活动,由于教师缺少“讲故事”方法指导下的过程展开,课堂“讲故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对情节表达、语言吸收是薄弱的。

再次,学习活动的展示评价不实。学习活动很重要的环节是展示学习,即“展学”。“展学”中或针对性评价缺失,流于表面,或评价形式单一,教师主导,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能力也就很难提升。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或很强势,或不参与,看似热热闹闹的交流,实则低效无效,为展示而展示,为交流而交流。

由此,聚焦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笔者就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学习活动的目标应有指向度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以学习活动的组织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就一篇课文的学习而言,“学习活动”需要有一个载体,那就是“学什么”,而“学什么”首先必须根据目标来确定,呈现”学什么”的学习活动也必须指向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从学段层面作了界定,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阅读教学目标从一组课文层面作了导读,而具体落实到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具有学段性、一组性,又具有“这篇性”,聚焦这篇课文学习目标来设计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就具有了目标指向度,学习活动就有价值。

如三年级下册第八组主要学习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就学段性而言,对应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就一组性而言,学习目标的导读是:“读生动有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感受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丰富想象”。而就这组课文中的《女娲补天》这篇,指向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呈现如下:

上述“用短语概括,图示故事情节”和“借图示想象,复述故事内容”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指向“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能复述故事,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情感”,目标指向明确,学习活动设计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有效地体现了从“教会”到“学会”的转变。

二、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有分层度

就一篇课文而言,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层次性,是有梯度的分层,是纵向的分层;是先个体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习。语文学习活动分层往往涉及“语言感知学习的分层”“语言表达学习的分层”和“语言学习形式的分层”。

1. 语言感知分层,内容到形式

语文学习从感知入手,感知是对课文内容和行文结构的整体把握。对语言感知这一目标的达成要求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从“内容到形式”。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根据“习得游记这一文体内容把握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初读课文,感知游记”板块,为引导学生在游记的内容和形式上走一个来回,可设计如下有分层度的学习活动:

上述学习活动从“写了什么”到“怎么写的”,从游记的“移步换景”到课文的谋篇布局,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分层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容,使学生经历一个由感知内容到理解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学习、综合过程,形成对课文内容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2. 语言表达分层,理解到运用

阅读是为了表达,阅读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过程。学习表达需要经历理解到运用的过程,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如《颐和园》,在感知游记的基础上,聚焦“按方位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和运用联想表达”这一核心目标,设计基于表达的从理解到运用的分层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读一读“登上万寿山”一段,批注作者是如何把各处景物呈现在眼前的,圈划方位词。

学习活动2:比较两段不同的表达,赏读作者是如何把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再批注运用比喻和联想的好处。

学习活动3:比较“来到长廊”和“登上万寿山”这两段,理解作者相同的表达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来到长廊”一段。

学习活动4: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处景物游览,用好方位词,运用比喻、联想等方法写一段话。

上述学习活动呈现的是“聚焦一段,学习表达”到“联系语段,深化学习”,再到“选择材料,内化表达”的过程,学习表达是阅读理解过程,内化表达则是运用过程。学习语言表达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由“学习”到“学会”,在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有梯度地习得。

3. 学习形式分层,自主到合作

“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学习,其形式一般有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又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先自主学才能有效地展开合作学。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与象共舞》,聚焦“从选材的角度体会人与象和谐和睦相处”这一核心目标,设计“指导学、自主学、合作学”的分层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围绕课文题目———与象共舞,指导学生学习最后一段,理解“人群”和“象群”交替描写这一写法,体会“与象共舞”的“共舞”。

学习活动2:自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划一划“人”和“象”交替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活动3:小组合作学习,先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再合作探究作者运用不同选材来表达“与象共舞”。

上述学习活动从学习形式上作了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建立在教师指导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更需要建立在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高效。

三、学习活动的展示学习应有多维度

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从学生学习角度来展开,活动需要展示,“展学”需要评价,既有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评价,又有同伴互学活动的评价,还有教师从学的角度作出的小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具有延展性,是深度学习的重要表现。

1. 自主性学习,重在个性

自主性学习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占有相当比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评价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要立足学生个体,不同学生不同评价。如课前自主性学习活动,通常设计类似“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摘录难写的生字词;把课文内容说一说,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课文大意”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前展示评价环节,教师要充分给予“展学”的时空,整体把握不同学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不仅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果,也为教师“教为了用不着教”提供保障。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一文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一句的理解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批注”这一自主性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百发百中、射箭能手”,在展学环节,有的学生从纪昌怎么苦练本领理解,有的学生从纪昌的本领理解,还有的学生从飞卫不教射箭却让纪昌练眼力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且得意又得言。

2. 同伴互学,重在合作

同伴互学活动走进语文课堂,能有效地建立一种基于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得教师的教不再强势,学生的学最大化。展示同伴性互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合作这一核心层面加以评价,不仅要评价同桌、小组互学的合作态度、方法、结果,也要评价其他同学、小组的倾听、补充、纠正,使同伴性互学落地。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一文故事情节的整体把握,设计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尝试组织学生用“画情节结构图”来展示,也为复述故事做好铺垫。同伴互学的过程呈现如下:

在“展学”中,教师不仅要重点对不同“结构图”进行评价,而且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短语的提炼,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再创作。

3. 指导性导学,重在学法

上一篇:增长极化指数下一篇:项目工程成本控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