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十篇

2024-09-04

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 篇1

知识分子 (intelligentsia) 一词最早是源于俄文单词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й, 是指这样一群文化人, 他们具有公共良知, 凭借知识和精神的力量, 以独立的身份对社会表现出高度的公共关怀。

二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

1. 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之间的黏合剂

葛兰西将知识分子区分为有机知识分子和传统知识分子, 以体现两类知识分子的不同社会职能。传统知识分子往往是由艺术家、哲学家、文人等构成的。与旧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传统知识分子, 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落后, 往往以一种消极甚至是对抗的态度来看待社会的发展。新生阶级的知识分子就是葛兰西所说的有机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中, 有机知识分子产生的基础就是同工业劳动紧密相连的技术教育。葛兰西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既能承担自觉肩负起社会职责和使命, 并对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中, 知识分子被描述为一个斗争和争夺的舞台, 它既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同时也蕴涵了被统治阶层觉醒和反抗的可能。正是这种介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张力, 使得“市民社会”相对稳固的结构得以实现和维持。

2. 被统治的统治者

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理论的一个重要表述是将其定位为“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布迪厄解释说:“他们拥有权力, 并且由于占有文化资本而被授予某种特权,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占有大量的文化资本, 大到足以对文化资本施加权力, 就这方面而言, 他们具有统治性;但作家和艺术家相对于那些拥有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人来说又是被统治者。”知识分子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被看作是一批掌握了文化这种象征资本的人, 他们以此而拥有权力, 享有某种特权。当知识分子遇到那些拥有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人, 他们就沦为被统治者, 往往会受到由权力和金钱带来的各种制约和压迫, 他们是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另外, 知识分子有时会把自我宣称为超越阶级、历史的正义或真理的人格化形象, 与此相反, 布迪厄的这一观点替罩着自我神圣光环的知识分子进行了祛魅。

3. 世俗的业余者与精神上的流亡者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知识分子定义为“具有能力‘向’ (to) 公众以及‘为’ (for) 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而且这个角色也有尖锐的一面, 在扮演这个角色时, 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 对抗 (而不是制造) 正统与教条, 不能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 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或弃置不顾的人们和议题。知识分子这么做根据的是普遍的原则:在涉及自由和正义时, 全人类都有权期望从世间权势或国家中获得正当的行为标准;必须勇敢地指证、对抗任何有意或无意地违反这些标准的行为。

第一, 世俗的业余者。在《知识分子论》里, 萨义德认为在世俗世界里, 知识分子应该通过对世俗工具的借助来实现自身在意见与言论自由上的毫不妥协。“业余性”就是“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 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杀的兴趣, 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 越过界线和障碍达成联系, 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 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 在知识的生产越来越专门化、规范化的同时, 知识分子也将会越来越专业化, 其结果就是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最终导致知识向权力、权威靠拢, 并受其控制。

第二, 精神上的流亡者。在《后殖民世界中的知识分子》《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与宗主国文化》《文化与帝国主义》等重要著述中, 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开拓、创新的胆略, 不墨守成规, 超越民族界限, 从那些体制内的“安乐窝”、文化上定居的状态转移到无所倚靠的放逐状态, 成为游弋于疆域之间、安乐窝之间、各形式之间及语言之间的异端政治人物, 他认为流亡是促使知识分子保持独立和批判精神的最佳状态。

三关于知识分子的思考

在知识体制的保障下, 当代知识分子可以说取得了足以获得话语霸权的文化资本, 而像传统的诸如十九世纪的雨果、左拉一类的知识分子, 已经成为一种“文人怀旧情结”而不可复生, 当代知识分子应是一个如葛兰西所言的建设者、组织者和社会良心的践行者。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应真正站在弱者和弱势群体立场之上为其发声并对社会进行客观的审视, 用行动去承担社会责任, 去批判并捍卫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主权, 从而将这个社会引向和平与幸福。

参考文献

[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 (曹雷雨、姜丽、张跣译)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 (包亚明译)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 篇2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框架下, 工程知识作为与工程相对应的知识形态应独立存在。但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把工程知识看作是静态的、抽象的、僵死的概念, 缺少历史维度的分析。笔者认为, 工程知识作为造物行动中的知识,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变化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的不断进步, 其形态发生了多次变化。本文尝试通过对工程知识的历史与逻辑分析, 展现工程知识形态的动态的演变过程。

1 工程知识的经验化:素朴的常识

古希腊工程进步得益于经验科学的介入, 工程实践中的工程师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但这种作用并非是单方面的。工程实践作为一种与工程主体相关的行为, 在其中, 工程师要应用知识同时也积累知识, 不断有新的知识产生, 工程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知识累积性增长的过程。进入中世纪以来, 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 工程知识也日趋完善。到了中世纪晚期,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性工程知识体系, 它作为“工程科学”的原初形态在古代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程师们看来, 经验是一切实用性工程知识的来源, 工程知识因此也带有经验属性。他们所谓的经验除了感官知觉外, 也包括经验性机械力学知识, 但更主要的是指手工操作、技艺和实践等主体性直接体验, 即“拇指规则” (rules-of-thumb) 。并且工程师们的这一认识论思想并非来自经院哲学, 完全是他们自己经验性思维的结果, 或者说是经验之谈。这一朴素认识论思想后来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工程师达芬奇继承, 并在他那里获得完整表达: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同时他也承认理性思维对经验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作用。

工程师朴素经验主义认识论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 中世纪科学的断流使工程师缺少必要的理论背景和视域。作为科学原初形态的自然哲学发端于古希腊, 其传统是崇尚形而上学, 轻视形而下的世界, 导致理性与经验的分离, 除机械力学下沉至经验世界在军事工程实践中被应用并因此取得经验科学形态外, 抽象科学原理与具体工程实践始终是分离的。罗马人崇尚实用传统, 它冲淡了古希腊理性传统同时也冲击了知识之源, 因而有了古罗马工程技术的持续繁荣与学术的衰落。到了中世纪, 理性被置于神学统治之下, 科学之源和流一起枯竭了。科学的断流使理性与经验世界愈加隔离, 这就使工程师的思维中缺少理论的要素和传统而保持一种经验的思维模式。因此, 从经验的视域出发, 他们认为, 工程知识只能源自于经验之途。

其二, 与现代工程师不同, 古代工程师要亲自从事手工劳动和机械试验, 这一亲身实践体验就成为知识增长的主要途径。古代工程实践中是以工程师的技艺为主的, 因此特别强调主体人的因素, 而技艺是经验层面的东西, 需要主体人的直接体验, 其中有一部分凝结在人的身体中, 不可言说;还有一部分是可以言说和传递的, 就成为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说工程知识是主体人的经验的外化, 是工程师经验技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 在行动中的人——工程师——看来, 工程知识直接导源于经验。事实上, 工程师的手工技艺操作以及工程试验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炮弹的飞行带来新的力学概念, 推动了现代力学的发展;改进大炮构造、提高射击准确率的需要带动了物理学及数学的发展;对爆炸现象的研究成为化学科学的来源。

其三, 罗吉尔·培根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中世纪经院哲学普遍认为:信仰高于一切, 认识论最终是为论证圣经、教义服务的。但在中世纪后期, 萌发了新思想。作为经院哲学家, 罗吉尔?培根却摆脱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束缚, 作为唯名论者, 他又超出了唯名论主题的局限。他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 启迪了后来的文艺复兴, 并对16—18世纪实验科学产生重要影响。在认识论上, 他认为应该首先排除权威、习惯、偏见和虚夸这四种“幽灵”, 可靠的知识从感官得来, 并通过感觉来验证, 而感觉的验证在他那里不仅是指“自然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包括“用技艺帮助自然”的科学实验。然而他的认识论思想又过多地纠缠于神秘主义, 因此是一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尽管如此, 他对中世纪工程师的思维方式还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践作为一种与主体经验密不可分的行为要应用知识同时也产生知识。现代工程师往往被认为是从科学家那里获得知识的, 工程知识就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但是, 从历史上看, 工程科学, 不是作为科学的衍生物出现的, 而是作为一个自为的知识体系生成于工程师的设计、制造等实践行为中, 它具有更丰富的意涵。

2 工程知识的工具化:工程科学

科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早在17世纪就曾被弗朗西斯·培根预言。他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判断就已经表明科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纯粹的知识, 它还能让人们施加力量于自然本身并有效控制自然, 培根预见到了科学的一种应用形态。在他的《新大西岛》中, 他描述了一个名为所罗门宫的协会, 在那里,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制造战争机械、大炮、钟表、舰船等技术、工程活动。可见, 在培根看来, 科学应该倾向于技术、工程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一种新的应用科学形态, 它比纯粹科学本身更多地承载着人类理性力量, 能更直接地体现理性的目的。培根的思想无疑促进了工程科学的出现, 并使近代工程科学带有工具特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繁荣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后果所带来的所谓“纯科学信念”使工程师们意识到, 工程进步一定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一定要应用科学, 科学知识是工程这架巨大机器的燃料。这样, 知识就成了人类理性的载体。19世纪下半叶, 工程科学 (engineering science) 作为“应用科学 (applied science) ”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同时也是作为工程知识的一种工具形态而出现。

工程知识首先通过17世纪的工程教育制度化形式获得发展空间。工程教育制度化兴起于法国, 由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柯尔贝尔 (Jean-Baptiste Colbert) 所倡导。1747年, 在佩罗内特 (Jean Rodolphe Perronet) 领导下, 巴黎桥路学校成立, 此后, 这里成为测量员和工程师的培训机构。18世纪早期的许多工程实践仍然建基于传统的经验形态的“拇指规则”, 这要通过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传递得到继承和保留。1729年, 法国一个军事学院的教授贝利多尔 (Bernard Forest de Belidor) 出版了一本以“工程科学”为标题的书, 因为首次使用了“工程科学”一词, 所以这本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书中, 贝利多尔以静力学为基础, 推导出了校验挡土墙和拱体的稳定性以及计算桁梁强度的简单规则。受其影响, 此后, 在一些工程学院中, 理论家们拓展了数学和科学原理的应用, 建立了诸如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静力学和机械力学等新学科领域。

到了18世纪末, 随着工程教育的广泛兴起, 工程知识的形态及其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1795年, 巴黎桥路学校与其他专业学校合并在一起组成综合工科学院, 这在工程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件。这个学院专门培养军事和民用工程师, 不过在当时, 对民用工程师的需求要比对军事工程师的需求更迫切。这表明了工程师实践领域的承接与转换, 同时也说明, 在近代, 这两个领域都要依靠同一基本理论, 即工程科学。在这个学院中, 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几何学、三角法、物理学、化学、机械学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该校任教。通过他们的工作, 工程实践被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述, 就是基于数学和科学方法的论文。这个学院的新的工程教育模式获得成功并开始传播到别的国家。后来在澳大利亚和德国建立的工程学院以及美国最早的工程学院——西点军校——都引进了该学院的教育模式, 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极力模仿它, 甚至使用与之相同的课本。19世纪的许多工程科学的先驱都出自该学院。

工程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是通过直接参与工程实践的工程师所建立的专业组织。最早的工程师社团组建于1771年, 由第一个使用“民用工程师”这一术语的斯米顿 (John Smeaton) 领导。他使用“民用工程师”一词, 就是要表明他们这些工程师与伍利奇皇家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军事工程师们有所不同。1818年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正式成立, 特尔福德 (Telford) 任主席。到了19世纪中叶, 已经有超过600个民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及建筑师协会在英国建立。在美国, 新的富兰克林协会变成工程科学研究中心。1852年ASCE (美国民用工程师协会) 成立。德国工程师联合会也于1856年建立。这些协会将会议记录整理出版, 于是诞生了各种工程师杂志。第一种出版物——《工程师》——在英国出现, 它旨在联合更多的实践智慧培育工业科学, 进而推进工程专业化进程。接着又出现了《机械师杂志》和《格拉斯哥机械师杂志》等刊物, 其中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工程师的科学选题, 以促进工程科学的进步。

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西方社会。一方面, 蒸汽机、铁路、汽船等先进技术的采用, 使得依靠传统“拇指规则”或试错知识的工程实践变得不切实际, 并且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于是竞争迫使工程师向科学家那里寻求帮助。他们开始通过科学实验方法来确定材料的性能及结构强度。另一方面, 一些对实践应用感兴趣的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则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牛顿的力学原理能很好地解释力在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不能用来确定一根横梁在道路下承受压力的情况;波义耳的定律能够很好地描述理想气体中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但在描述蒸汽引擎中蒸汽的作用时变得毫无用处。上述那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工程师组织使工程师和企业家与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其他有学识的个体形成广泛的社会接触。工程师与科学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合作、互助关系, 并开始共同承担一些工程项目及研究课题, 共同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这让工程师意识到, 需要将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以形成一个有别于科学的、自为的知识体系——工程科学。正如《工程师》杂志第一版社论中所指出的:有一种科学是关于科学的应用, 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教育的开展及工程师协会的成立促进了19世纪下半叶完整的工程科学体系的形成。从1855年起, 格拉斯哥大学工程学教授由兰金 (John Rankine) 担任, 后来他编著的《应用力学手册》首次为英语系国家提供了与法语文本教材相当的适用范围广泛的教科书, 同时也成为工程科学的范本。1862年, 格拉斯哥大学率先将工程科学专业资格授予那些修完结构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理论、蒸汽引擎动力学, 热力学理论、机械测量等一系列工程专业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十年中, 发展出压力、张力、效能、卡诺循环、流线等工程科学专门概念, 这标志着“工程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它是由工程师和对工程实践感兴趣的科学家运用科学理论、应用数学以及“拇指规则”发展出的一个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混合体, 这以后, 是否具备工程科学知识就成为区分工程师与工匠的标准。

3 工程知识的多元化:工程“食谱”

20世纪70年代以后, 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致力于超越旧有传统, 倡导一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给陷入困境中的经典技术哲学带来新的生机, 并衍生出新事物——工程哲学。工程哲学出现以来, 人们将工程作为一个制造或设计的过程展开, 在实践中挖掘其丰富、复杂的内在行为机制, 进而剖析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根本区别, 阐明工程知识的增长与工程实践的相关性, 探讨工程知识的多元结构及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演化等问题。这些成果表明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的走向。

美国学者沃尔特·文森蒂首先指出工程不是科学的应用, 工程知识也不完全等同于“应用科学”。正如埃德温T·莱顿曾经指出, 技术或工程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制造东西的知识, 而科学知识是一种普遍的知识形式[1], 这样, 工程知识就构成了一种离散的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知识形式[2]。史蒂文 L·古德曼同样认为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就如同数学物理学与纯粹数学之间的差异一样[3]。沃尔特?文森蒂支持并发展了上述观点, 认为, 工程虽然要运用科学, 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应用科学, 科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 工程的目的是创造人工制品, 它们具有不同的目标从而构成两种不同的知识形式。他进一步指出, 常规设计中的运行原理与常规型构清楚地表明了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运行原理与常规型构可以用科学知识加以分析, 甚至由于科学发现而产生, 但它们并不包含于科学发现之中。即工程设计不是科学的应用, 工程知识也不是应用科学。正如波罗尼所说:作为客体的机械的完整的科学知识, 并不告诉我们机器的知识是什么。又如西蒙所言:自然科学处理的问题是事物是怎样的 (how things are) , 而工程设计, 如同所有的设计一样, 所处理的问题是事物应该是怎样的 (how things ought to be) 。设计中的运行原理和常规型构并不是先天“实然”的知识, 他们通常需要工程师的通过“附加的洞察行为与试验行动”才能出现。

沃尔特·文森蒂进而阐明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特征。沃尔特·文森蒂尽管表明了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但他认为二者之间是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借用和相互依靠的, 工程知识的运用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并且要辅助以工程师的技艺经验。他引用一位英国皇家航空工程师的话来说明这一点:“航天器不是由科学设计的, 而是通过技艺设计的, 尽管伪装和欺骗使人们看不到这一点。我的意思不是说工程可以离开科学进行。相反, 工程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产品之间存在一个巨大裂缝, 这个裂缝要由工程师的技艺 (art) 来弥补。”[4]创造性、建设性的工程师的知识是这样一种知识——需要由技艺来辅助实现。因此, 从这点上来看, 工程知识比应用科学更丰富更有意义。沃尔特·文森蒂对“工程知识”中“知识”一词给予宽泛地解释, 认为它不仅以科学知识 (know-why) 为基础, 还包括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所谓的“know-how” (如何做) 和“know-what” (是什么) 。“know-what”也是有关事实的知识。如何做的知识表明如何设计和如何产生新知识两方面内容。这表明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结构。这一思想更清晰地展现于皮特的工程知识论中。

约瑟夫C·皮特教授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指出, 工程知识涉及人造物的设计、构建、操作的全过程, 是比科学知识应用范围更广的多元化的知识。他进一步发展沃尔特·文森蒂的观点, 指出工程知识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知识, 工程师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方法是独特的, 其解答结果以参考手册的形式编入目录和记载下来, 并能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使用, 即成为通用的工程“食谱”。 与此相反, 科学知识由于受到其自身理论模式的制约, 它不像工程知识那样能够以同样的方式跨越各个领域传播和使用。当科学知识被以某一种方式或另外一些方式证明是有缺陷的, 那么这种受制于理论的知识就会被替换。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由库恩所提出的:科学范式之间所具有的“不可通约性”。与解释模式的科学知识相比较, 工程知识是更接近于普遍的、确定的以及真实的知识。

工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工程知识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形式的知识, 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决定了工程知识的多维度性, 因此成为能够被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使用的“食谱”。约瑟夫C.皮特教授认为, 工程知识的食谱性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工程知识能够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传播;二、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被使用。“一个好的能够提供应力计算的食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被使用, 一直到在适当条件下你替换时为止。”[5]约瑟夫C·皮特使用一句基本的隐喻来表达这一思想:一本好的食谱应该可以为任何人准备一顿美餐。这体现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特征。

上述思想清晰地表达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趋势与特征。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走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 在历史背景中, 工程形态经历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 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演进路径, 工程形态日益复杂化, 这决定了工程知识必须是复杂的和多元的才能与之相适应;第二, 工程实践需要不同人参与, 以不同方式看待设计目标, 如路易斯·布恰雷利在《工程哲学》一书中指出, 工程实践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或计算的过程, 而是一个由不同的人广泛参与的社会建构的过程, 不同的人就拥有不同的知识, 这样, 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就是多元化的;第三, 知识本身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化也决定论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趋势。

4 结语

通过对工程知识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 在历史背景中, 工程知识形态的转变是一个与工程形态共同演进的过程。工程形态由早期的“军事艺术”到近代的“中立工具”, 再到造物和用物的过程;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经历了由最初的素朴经验常识到工具主义的工程科学, 再到工程“食谱”的演变过程。

第二, 与技术实践比较, 工程实践是一个由更多角色参与的社会建构过程, 它需要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更加广泛地“协商”, 工程的世界, 是一个与他人“共在”的世界。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要比技术知识更复杂, 更注重情境性与现场发生性[6], 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

第三,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框架下, 工程与技术分别展现为两个不同的实践过程, 工程与技术在现代彼此分离, 但这两个过程还存在一个交叉点——“工程技术”, 它既属于技术的范畴, 又被纳入工程之中。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与技术知识之间也存在一个交叉点——工程技术知识形态, 它既是技术知识, 同时又属于工程知识。

摘要:工程知识的形态发生了多次变化。古代工程知识带有经验属性, 主要是指手工操作、技艺和实践等主体性直接体验, 即“拇指规则”。19世纪下半叶, 工程科学作为“应用科学”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同时也是作为工程知识的一种工具形态而出现, 它是由科学理论、应用数学以及“拇指规则”发展出的一个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混合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 工程知识演变为多元化的工程“食谱”, 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工程知识能够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传播;第二, 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被使用。

关键词:工程知识,素朴的常识,工程科学,工程“食谱”

参考文献

[1]EDWIN T LAYTON.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or News from LakeMirror Image[J].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1987.

[2]EDWIN TLAYTON.Technology as Knowledge[J].Technology andCulture, 1974, 18 (15) :31-41.

[3]GOLDMAN S L.Philosophy, Engineering, and Western Culture[J].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Studies, 1990, 7:128.

[4]WALTER V.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M].Bal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4.

[5]张华夏, 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35.

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 篇3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化诉求;出版;政治理想

【作者单位】高婷婷,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朱先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纵观我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史,报刊出版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对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社会文明进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近代知识分子从事出版文化活动及其表达的个人思想、文化诉求对我国近代出版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诉求及内部分化

在我国近代文明进程中,出版为我国知识分子表达个人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诉求提供了很好的传播平台。随着近代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鉴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知识分子在通过报刊等媒介表达个人思想观点时,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个人文化诉求的表达出现明显分化,即分为职业型出版人、理念型出版人和出版商人三个群体。从社会属性来看,职业型出版人、理念型出版人及出版商人这三者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职业型出版人将出版社的发展放在首位,理念型出版人将社会的思想发展放在首位,出版商人则以利益为重,这三者的出版理念及发展战略有很大差别。

首先,职业型出版人在传播知识分子思想观念的同时,更重视的是出版市场的状况及出版社的发展。他们从事出版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好地生活,出版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份工作,他们从事出版的动力在于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

其次,理念型出版人将知识分子的思想及精神当作自身的价值理念。理念型出版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持知识分子的思想学术,始终坚持以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精神为核心的出版精神;另一种是将关注重心放在国家政府所传播的主流思想上。虽然第一种支持的是专业精神思想,第二种支持的是国家的思想观念,但是他们的目的都在于传播思想文化,实现知识分子传播学术思想的愿望。出版活动让知识分子有了自由发声的空间,表现了“理念型出版”的核心。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型出版人、理念型出版人和出版商人这三者的根本差别是以能否遵循文化学术的传统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为判断依据。所以,理念型出版及职业型出版是近代出版行业所尊崇的一种基本理念,二者渐渐趋于成熟并且具备了自身的运行机制。

二、近代知识分子在出版活动中的文化诉求及其表达路径

戊戌变法之后,只要是在近代社会及政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人士,基本上都是依靠报刊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近代历史能够依据报刊来区分出几个时代。胡适说过,《时务报》《新民丛报》及《新青年》这三种报刊分别开创了“三个时代”。

1.言为心声,通过出版媒介表达个人诉求

中国近代的文明进程,伴随的是报刊在社会中的影响不断加深,只有报刊等媒介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到最大的范围内。近代历史社会动荡不安,武力是维持自身“中心”地位最好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很难干出一番事业。然而他们并不安于现状,而是希望能够占据“中心”地位。他们能选择的办法就是创办报刊,特别是政论刊物,通过创办报刊来维护自己的“中心”地位或为“中心”地位而奋斗。如胡适就通过《新青年》杂志广为人知。实际上,出版报刊让一些知识分子有了表达个人思想政治诉求的机会。这种手段,也为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机会。

2.思想独立,通过出版媒介表达民主平等的精神

1932年5月22日,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流文化精英创办的刊物《独立评论》,声名鹊起,逐渐发行到全国各地乃至欧美国家,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胡适等人通过《独立评论》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在当时,表明独立立场的报刊数量较多,它们纷纷表示本报刊与国民党和共产党没有关系,这说明在近代社会中确实有独立发言刊物立足的条件及空间。实际上,创办报刊的知识分子就是想利用报刊来集中社会有志人士,让所有独立在两党之外的知识分子集中起来,以形成新的政治阵营,从而在社会“中心”占据一席之地。《现代评论》在创建初期声明“本刊独立于任何党派之外,不主张依靠别的力量”。

3.重视舆论,逐步树立起了自觉的“中心”意识

古代的士大夫基本上依靠的是拥有至高权力的君王,清朝之后的学子很多依靠具有武力的阵营。但是,并非所有读书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一些有着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希望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向群众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创建一个独立的政治阵营,进而在政治及社会中心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西方近代社会中,舆论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曾经在国外留学,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希望通过传播舆论的方式来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然而,他们随后发现在中国并不具备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及环境,舆论难以发挥其原本的作用。所以,想要“独立”的知识分子通常都违背了原本的意愿,放弃了自己创造新力量的愿望,而迈向现存的“中心”去实现理想。如胡适等知识分子主编的《独立评论》,该刊物大多数的成员与作者都在中央政府担任职位,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发表言论,不仅新颖独到,而且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为推动我国近代政治文明进程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近代知识分子文化诉求对当代出版的影响

报刊的不断发展使之成为人们生活及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与知识分子的努力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报刊的发展过程中,同样能够看出知识分子发展的历程。

1.开启教育出版新模式

五四运动之后,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着眼于大众教育。他们认为我国弱小的原因是大众教育水平落后,如果在社会上普及大众教育,让更多的中国人掌握知识,投身到政治中,那么黑暗就会被光明取代。在这种想法推动下,大众教育开始发展。

在教材的编辑上,张元济等人把握了时机,他和蒋维乔、高梦旦、庄俞、杜亚泉等人不断探索已经出版的各种教材优点与缺点,并请来自日本的专家小谷重和高校教授长尾镇太郎等人担任顾问,指导教材的编辑与出版。历经6个月的编撰、探讨与修改,《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顺利出版。1906年,清政府学部首次明确初等小学教材暂用书籍一共102册,《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等54册入选。从中能够看出,近代知识分子对近代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2.推动了大众传播的发展

在通俗小说方面,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世界书局把鸳鸯蝴蝶派作品进行整理归纳,并且标上标点符号出版;还出版符合群众口味的各种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例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这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当时影响甚大,极其畅销。不仅如此,世界书局还创办了一些通俗期刊,例如李涵秋负责的《快活》旬刊,严独鹤、施济群负责的《红杂志》《红玫瑰》周刊,江红蕉负责的《家庭杂志》《侦探世界》半月刊等鸳鸯蝴蝶派期刊,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些期刊因其通俗易懂,满足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出版之后获得广阔的市场,世界书局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3.规范出版管理模式

我国近代出版业发展期间,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民营出版社在出版业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促进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其中最值得说明的是,这些知识分子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运营方式,使得民营出版社规模不断扩大。商务印书馆采用资本主义的运营方式之后迅速发展为亚洲第一出版社。1912年,中华书局开张,主要出版教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实力开始增强。短短几年,中华书局就创办了8种杂志,职工达到上千人,成为大规模企业。出版实业大部分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股票可以买卖。商务印书馆、《申报》馆都发展为实力雄厚的企业,商务印书馆所实行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运营模式就是民族资本主义。

我国近代知识分子从事报刊出版活动是对个人思想政治诉求的表达,为我国近代思想文化、政治以及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推动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发展做出有益的实践。当前,我国出版业处于数字化转型之中,应借鉴其中有益的经营管理理念,推动我国当代出版事业的发展。

[1] 金强,闪晓宇. 《河北民国日报》副刊研究[J]. 保定学院学报,2014(6) .

[2] 文迎霞. 晚清报载小说的有效传播[J]. 编辑之友,2015(8) .

[3] 杨翔宇.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编辑探微[J]. 编辑之友,2015(8) .

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 篇4

历史与现实:文化视域中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重塑

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是一个困难重重但却无法回避的`问题,独立人格的文化内涵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古今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始终走不出”重塑--分化--依附--再重塑“怪圈的原因,探索了彻底走出文化怪圈的必经之路--知识分子应当积极参与到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去.

作 者:王永华 高星海 作者单位:鞍山科技大学,政法系,辽宁,鞍山,114002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2)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视域 独立人格 重塑 价值选择

《阿甘正传》里的历史知识 篇5

欣赏《阿甘正传》, 除了可以欣赏原汁原味的英语对白, 还可以对美国历史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了解。因此, 《阿甘正传》被很多人归于历史片的范畴。

一、3K党 (KU Klux Klan)

阿甘的名字 (Forrest) 是其母为纪念当时南方的大人物、曾做过奴隶贸易的前邦联军队将军纳坦·贝德福德·弗雷斯特而为儿子起的名字。此人在1867年被选举为3K党首任全国领袖。3K党全名为Ku Klux Klan, Ku Klux源于希腊文Ku Kloo, 意为集会, 而Klan是种族clan的变体, 表示种族。

二、猫王 (The Hillbilly Cat)

猫王是南方歌迷为Elvis Presley取的昵称, 意为“来自南方的乡下猫”, 因为他来自南方, 演唱的歌曲大多为南方黑人歌曲, 也有人说他在舞台上的扭臀动作像一只发情的公猫。猫王 (Elvis Presley) 被很多人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外表、音乐、舞步都是全世界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他的音乐影响了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众多年轻人。他的音乐舞步被当时的众多保守人士认为不雅, 却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三、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学 (Black students registered in Alabama University)

1963年美国民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 发展得很迅猛。肯尼迪总统在教育公平、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6月11日, 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 (George Wallace) 堵在阿拉巴马大学注册大楼的门口, 对联邦政法院判定两名黑人学生入学阿拉巴马大学进行了象征性抗议。肯尼迪总统在向全国的演说中有这样的句子:“We are confrontedprimarily with a moral issue.It is as old as the scriptures and as clear a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我们主要面临着一个道义问题。这个问题像《圣经》那样年代久远, 像美国宪法那样明确无疑。) ”表示了他消除种族歧视的决心。

四、向华盛顿进军 (the March on Washington)

1963年8月28日, 各州20多万民众涌向华盛顿, 并在华盛顿聆听马丁·路德·金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 。肯尼迪总统对此表示欢迎。

五、肯尼迪遇刺 (the Assassination of Kennedy)

阿甘因参加全美大学生橄榄球比赛而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在总统的卫生间里摆设着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和总统与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的合影。梦露是影响一代美国人的大众情人, 坊间也有她与肯尼迪总统的绯闻。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 (Dallas) 遇刺身亡。随后其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时任司法部部长、总统候选人) 也于1968年4月遇刺身亡。

六、越南战争 (the Vietnam War)

阿甘因为在越战中立下战功受到约翰逊总统的接见。1964年8月4日, 约翰逊总统声称美驱逐舰“马多克斯”号 (USS Maddox, DD-731) 在东京湾遭北越鱼雷艇袭击, 敦促国会通过了“东京湾决议 (the 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 ”, 从此美国政府正式介入越南战争。由于国内反战情绪高昂且美国伤亡惨重, 尼克松总统于1969年宣布撤军, 1973年越战结束。

七、阿波罗登月计划 (Apollo Project)

1969年7月20日,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个脚印将在月球上保持五十万年之久。阿姆斯特朗说出了传诵至今的句子:“这是个人的一小步, 是人类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八、乒乓外交 (Ping-Pong Diplomacy)

1971年4月, 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 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访华。7月, 尼克松总统派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Henry Kinssinger) 秘密访华, 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 并同中国政府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Sino-US Joint Communiqué) , 从此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九、水门事件 (Watergate Affair)

阿甘访华回国后, 被尼克松总统安排住进水门大厦 (Watergate Complex) 。当晚阿甘向大厦工作人员抱怨, 说对面一些使用手电筒的工人弄得他无法入眠。尼克松曾利用竞选班子刺探对手的竞选策略, 并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水门事件” (Watergate Affair) 在美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 尼克松总统因此被迫辞职。

十、约翰·列农 (John Lennon)

约翰·列农是甲壳虫乐队 (the Beetles) 的灵魂人物, 他们的音乐狂热、敏感、放纵,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1980年, 列农走出家门为歌迷们签名, 被一位请求签名的青年枪击至死。

十一、苹果电脑 (Apple Computer)

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 (Apple Inc.) 创立于七十年代, 其中心人物是斯蒂夫·乔布斯 (Steve Paul Jobs) , 其革命性的产品apple II和Macintosh分别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对全球电脑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并积累了巨大财富。阿甘在电影中称他的朋友为他在水果业进行了投资。

十二、艾滋病 (the AIDS)

1981年6月5日,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报道, 有五名同性恋者死于一种不知名的“肺炎”。1982年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 (AIDS) , 即“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珍尼由于长期的性乱 (或许还吸毒) 而感染了艾滋病毒, 10年后死去, 她和阿甘的孩子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是不幸中的万幸。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6

一般来说, 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外语的。汉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 加上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迥然不同, 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转换的行为。在这种转换过程中, 必然会受到母语文化模式的干扰。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就是从汉语的文化思维模式向英语的文化思维模式过渡, 一般的讲, 学生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代替目的语, 这就可能形成文化负迁移, 以至同一个信息用母语表达和用目的语表达出入很大。要想避免这种出入的产生, 就必然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一、了解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中交际语言的具体表达内容是不一样的。跨文化交际时, 交际者常常用自己已有的语言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系统来对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评价和筛选。相同的就顺利接受, 对相异或部分相异的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制情绪, 在运用时, 又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套入到新的语言文化中去, 用旧的框框套新东西, 套不进去的地方, 就按自己原有尺度对新东西进行“削足适履”式的改造, 这就难免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解, 或两者兼而有之。英汉词汇中关于牛、马的文化伴随意义的不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一直作为主要农耕工具, 因此汉民族赋予“牛”许多文化伴随意义。健壮、力大, 任劳任怨等, 因而有“健壮如牛、老黄牛”之说;而在英国, 古代英语民族以游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马”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在英语里“马”被赋予了类似于汉语中“牛”的文化伴随意义, 产生了“as strong as a horse (健壮如牛) , a willing horse (老黄牛) ”等一系列的表达。可是中国学生对类似如“牛”、“马”的词语文化伴随意义不了解, 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仍套用汉语的文化规约, 写出“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的句子。此外, 英汉的语序也有很大的差别, 如:“我昨天下午在教室学习。”把时间, 地点放句首, 而英语的语序却是:I studied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afternoon.时间地点放在后边。在语言表达习惯中, 英语一般把主要论据先提出来, 连接词引导的句子放后边, 而汉语刚好相反。比如在篇章结构安排中根据Kaplan的研究与调查, 英语篇章的组织与发展主要成直线型, 显得直观。即英语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 然后按一条直线展开, 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意思。这种思维过程是演绎式的, 抽象的。汉语篇章受汉文化影响, 呈螺线型。文章追求含蓄, 不言而喻。先绕圈子, 最后点题。

著名的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 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学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对中国学生而言, 英语写作时如果不进行文化思维模式的转换, 就不可能排除汉语文化的干扰, 达不到书面交际的目的。所以在进行英文写作时, 要顺利传递、接受信息, 非揭示隐含在语言背后的、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不可, 让作者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 自觉地改变和调整自己固有的框框, 超越“自我疆界”, 消除两种文化接触时所产生的障碍, 使作者自己处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位置和思路上, 达到移情的理想境界, 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文化负迁移现象。

二、了解文化背景的有效途径

在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 用另一种语言文化进行写作时, 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完全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环境, 从这一点说, 英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了解与适应另类文化的过程。所以怎样扩大文化获取的渠道, 全面了解异文化, 尽快缩小对目的语文化适应的时间, 是减少或预防写作中文化负迁移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了解异国文化, 扩充知识面。

1. 阅读文学作品。

对中国人来说, 要想高强度地获得西方的文化信息, 阅读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来源渠道。对此, 胡文仲先生曾有一段全面的论述, 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最具体的材料, 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之所以生动具体, 是因为它提供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场合, 每个人都存在他 (她) 的身份以及他 (她) 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说它深入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不停留在表面, 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中去。之所以说它全面是因为文学作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社会的最底层到达官贵族、富商大贾, 从历史到现代, 从主流文化到多种亚文化, 从白人社会到少数民族社会。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读者的感情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 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 完全进入作者所制造的氛围, 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由此可见, 阅读文学作品能给人种种间接的生活体验, 接触到许多文化信息, 其生动性与深刻性使人经久不忘。

2. 听唱英语歌曲。

英语歌曲是西方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正如中文歌曲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英文歌曲同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选择一些英文歌曲穿插在课堂上进行, 并讲解其中的文化信息和前后背景,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 酒吧音乐粗犷, 民谣轻柔, 乡村音乐传统, 摇滚强硬, 不同风格的音乐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通过这些歌曲, 我们了解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庸与虚幻, 他们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他们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以及所提倡的民主自由, 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

在歌词中还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所赋予的区别。如Blue Boy中的“blue”表示“忧郁”, 不同于字面意思的“蓝色”;“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表示对前景悲观;“He was blue.”即“他的情绪低落”。英语中的“cow boys”是西方国家特有的人群, 如Mama, Don't Let Your Babies Grow Up To Be Cowboys. (妈妈, 别让你的孩子长大去做牛仔) 这首歌描述了牛仔孤单、贫穷、流浪四方却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与众不同;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Cowboys.这首歌直接赞美牛仔的生活勇敢无畏, 超凡脱俗。美国歌谣1929讲述了美国大萧条, A dollar bill isn't worth one thin dime (一美元钞票不值一角银币) ;Somehow we've gone to drugs instead of wine。 (不知不觉爱上了魔鬼毒品) , 这两句最典型地描述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现状。

3. 加强对比。

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在保证多渠道获取文化的前提下, 还要及时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概括归纳, 积极引导汉语为英语写作服务。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适时导入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内容, 并与中式文化思维进行比较, 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 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 并善于发现总结其特点, 克服汉文化负迁移心理, 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因为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把握地道的英语, 而不是Chinglish———中文框架下的英文词句。因此, 要训练学生逐步把母语的词汇、句法和句子构造统统抛到脑后, 用第二语言取而代之。在英语写作中, 一对一式的对号入座的语义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母语来界定第二语言中的句式, 不但会抹去新语言的丰富性, 还会曲解它的原意。在表达时, 不忘记母语, 就很难写出地道的符合英语文化的句子。在广泛接触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 还要潜心体验两种文化的异同, 这样才能逐步深入, 逐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 最终达到明晰的交流。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 使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写作技能。在精读课上同学们要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 除了字、词、句、篇章结构外, 老师还要介绍文化背景等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 信息的分析, 结合该课文的写作手法, 向学生传递一定的英语写作知识和技巧, 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Young Linda W.L.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Stewart, E.C, 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Chicago, 1981:P82-85.

[3]刘建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外语教学与翻译2003.

[4]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6]何安平.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0.3.

运用比较法促进历史知识的学习 篇7

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课本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不仅不能冷落课本,反而要读懂、读精、读深。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精选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把训练贯穿于教材与课堂之中,一方面要让课本知识延伸,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向深层发展。学生形成历史能力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对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创造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天地;其次要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再次要通过题型的变换,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其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而运用比较法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但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预见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学生能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二、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的比较。为使学生在学习中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本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其联系。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纵向联系。如讲到世界史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又如将中外历史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联系起来比较分析,说明进步的政治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再如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与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沙俄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便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

三、点面比较

点面比较是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可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眼界。中国的古代史与近代史反差强烈,作为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有的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史时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既然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伟大,为何又肯定清军进驻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作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李鸿章,中学教科书一般都把他写成昏庸无能、卖国求荣的汉奸,而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却是一个高瞻远瞩、一心为公、忍辱负重的爱国政治家。这些强烈反差使学生对历史提出了激烈的质疑:如果电视剧的描述是真的,那么我们在教科书里学到的又是什么呢?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如果上述反面人物特别是李鸿章都是爱国的政治家,那么离给秦桧翻案的日子也不远了。诸如此类的质疑还表现在对曾国藩、袁世凯等的评价上。

又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但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但被欧洲人学去变成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利器;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另一方面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为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与德、日、意在二战前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学生会思考这些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预见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诗题中的文化知识 篇8

诗题中的许多词语与古代诗人吟诗的一些文化习俗等有关。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岑参有一首《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诗题理解的难点是“得青字”、“得秋字”。原来,古代文人聚会作诗,有时事先做好韵签,拈得或分得某字,就用此字为韵。看来,王维在送赵都督赴代州的宴席上拈的是“青”字,岑参在送李判官使赴晋绛的宴席上拈的是“秋”字,于是便分别用青字韵、秋字韵做了诗歌的韵脚。诗题中还常出现“和”字和“酬”字。“和”是依别人诗的内容及韵作诗,如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酬”则是别人写诗给自己,自己写诗回敬别人,如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至于“赋得”,是指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杂诗是记录各种观感的组诗,如元好问的《山居杂诗》。口占是随口吟诵而成的诗,如史可法的《燕子矶口占》。歌、行、乐、曲、引、吟、叹、怨、弄、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于后代。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王维的《渭城曲》、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孟郊的《游子吟》、皮日休的《橡媪叹》、金昌绪的《春怨》等。

科举考试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科举有关的一些词语也走进了诗题。清末诗人黄遵宪有一首诗《赠梁任父同年》,郑板桥有《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同年”、“年伯”如何理解?原来古代称同年考中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长辈称年伯。唐代诗人孟郊有首诗《登科后》,黃巢有《不第后赋菊》。何谓“登科”、“不第”?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为“登科”,也叫“登第”。如果是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则叫“不第”、“落第”。与科举有关的词语还有一个“失解”。因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因此未通过乡试考试考取举人的,叫失解。苏轼有首诗叫《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我国古代节日很是不少,这些节日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诗题中。唐代诗人薛道衡有一首诗《人日思归》,高适有首《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是古代的一个节日,在正月初七这一天。《西清诗话》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这天天气晴朗,这天所主之物在一年中生育繁茂;如果天阴,则所主之物就遭灾或歉收。社日是指古代祭拜土地和五谷神的节日,春秋两季各有一次,春季的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秋季的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叫秋社。王驾有首诗叫《社日》,指的是春社。寒食是指阴历清明节前两日。古俗,节日前后三日不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如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端午,在五月初五日。传说屈原在这天投江,人们划船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杜甫有诗《端午日赐衣》。七夕在七月七日,传说这天晚上牛郎织女相会。杜牧有诗《七夕》。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王安石有诗《元日》。

佛教对我国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诗题中就有些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山水诗人谢灵运有首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精舍,原指读书的书斋,后来也用以指佛寺。韩愈有首诗《听颖师弹琴》。颖师,是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的僧人。师,对和尚的通称。这样,颖师,直译就是一个名叫颖的和尚。柳宗元有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京故》。上人,佛教称有道德的人为上人,后来用作僧人的代称。

诗题中还有与官职升迁调动贬谪等有关的词语。韩愈有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指贬官。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触怒皇帝,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南行至蓝田关时,侄孙韩湘由洛阳赶来相见,他写了这首诗给韩湘。元稹有首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李师道派人刺死力主削平藩镇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直言极谏,力主缉捕凶手,为当权者所忌,由左善赞大夫贬为江州司马。看来,这里的“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授予官职,而是贬官的委婉说法。

诗题中出现的数字名也值得一说。杜甫有首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在本家族弟兄中排行十二,故称李十二白。柳宗元有首诗《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他在兄弟辈中的排行。韩愈有首诗《早春赠水部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员外,即张籍,他曾任水部员外郎,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

古代诗歌题目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很是不少。本文所说挂一漏万,并没有穷尽。还望大家在此基础上,阅读古诗时给以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起来。

永远的中国文化知识 篇9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

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彷徨,自此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文化是否开始丧失活力?中国青少年淡忘民族文化,中国像是被这个世界同化了似的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焦虑不安。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刻在了没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传统的彷徨绝不是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对自己有信心,对中国文化有信心。这种千年积淀早已被狠狠的敲进我们的骨髓里,融进了我们的灵魂中,化作我们的血肉,并不断地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义诚信”,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化作了广泛的道德和内心的品格。这绝不是一两句时尚评论、一两卷美国胶卷就能掩盖的。其实,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文化在我们幼时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心中。

同时,中国文化在不停地发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新的内涵。其实,我们看到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就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走,随着朝代的更迭,我们也有了自己富有历史层累性的中国文化之路。像文学形式从诗经到律诗再到词到曲。这是什么?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时尚!

我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寻求突破。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进步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时尚新的富有个性的中国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所熟悉的周杰伦,他做为一个天才歌手,一个时尚名人。在音乐方面,他应当可以代表一种时尚潮流。于是,我们听到许多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如青花瓷,兰亭序等诸多歌曲。这样的歌曲恰恰是对古老中国诗词歌赋的继承、延续,是这种略显忧伤却沁人心脾的悠扬曲调的千年跨越。这些流行歌儿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清雅的江南小城,是隽秀的行书。这些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吗?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文化的延伸,中国文化把世界织成锦缎,上面绣着中国古老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图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其本身的发展,都应使我们欣喜。我们都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适应政府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特征 篇10

一、相关理论

1.政府知识管理

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 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变化需要, 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 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 不断地创新知识, 并将新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在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 最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观念、风格、心理和习惯的总和,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政府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间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决定政府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需要组织有尊重知识的文化, 高度认识学习的价值, 并且重视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知识共享和交流而达到交互信任, 每个员工都通过学习为组织的知识库做贡献, 都有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 享受传播、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得到的快乐。组织要发挥知识的作用, 就必须培育适合其要求的新型组织文化。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求组织培养一种文化, 包括相互信任, 开放式交流, 学习、共享与开发知识管理的过程。

二、适应政府知识管理所应有的组织文化

1.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以人文本是组织文化主旨和主旋律。必须认识到人是组织资源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具能动性的部分, 是组织一切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政府实施知识管理要突出高层管理者和公务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以人为本、以管理为本实现综合效益。人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虽然现代社会中对于政府来讲已经拥有许多知识的载体, 但人作为知识最重要的载体的地位依然无法动摇——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各种显性知识, 而且是隐性知识的唯一载体, 后者决定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人文本的组织文化。

2.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政府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强调合作与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够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 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 做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拥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人民的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组织成员知识的分享可创造乘数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建立起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实际上也在鼓励员工学习、分享他人的知识。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政府文化的建设, 以转移员工的心智模式, 培养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将知识交流与共享融合在整个政府流程中。

在学习期间, 我曾对辽宁省人事厅关于知识共享的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中我了解到, 大多数工作人员认为知识共享对其个人知识的增长和组织知识的充实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有很大影响。辽宁省人事厅为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 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各单位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有经验的老同志等, 对公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 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定期选派优秀年轻人员到相关部门从基层做起, 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并能与有经验的老同志共同工作, 向其请教、学习。在政府中引入知识管理是大势所趋。而知识共享是确保知识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核心环节和关键因素。有了知识共享作为保障, 政府知识管理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在知识经济下, 没有高度信任的文化, 没有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政府便不能成为真正为服务型政府。能否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的文化, 是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如果政府内的成员相互信任, 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才能毫无保留地交换意见, 消除偏见, 则比较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相反, 如果太过强调内部竞争, 则会混淆了激励和竞争, 造成负面的影响。在一个相互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中, 员工能够与其他部门的人自由交流, 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这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中, 知识能自由地分享和流动, 员工和组织将因此受益无穷。知识的分享来源与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如果人们把知识视为一种私有的资源和财富, 人们认为只有占有了知识, 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才能获取和保持自己的利益。尤其在政府部门, 人们把知识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担心一旦自己的知识被分享, 相应的优势地位就会随之丧失, 自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正是基于这样不信任互相猜疑的观念, 知识共享很难实现。因此, 要建立一种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以辽宁省人事厅为例, 为调动公务人员积极性, 增强彼此信任感和组织的团队意识, 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 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尤其在文体活动时, 要求各部门必须有集体性节目等;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净化了工作风气, 提高了员工的信任度。

4.创新的组织文化

创新是一个组织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人类的知识总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 知识的老化速度也非常快。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 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和知识的更新, 那么政府将会很快会落伍和淘汰, 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强调创新的政府鼓励公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事物、鼓励新知识的应用, 这必然会推动政府追求知识的深入度、新颖性, 从而提高政府的生命与活力。强调创新的政府机关重视公务人员的培训和发展。知识的普及性、多元性也随之提高, 而它们又是知识深入度和知识创造力的基础。实施政府知识管理, 要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的竞争规则, 要萌发出一种创新的冲动。

通过对辽宁省教育厅的调研, 我发现辽宁省教育厅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 视创新为其成长的方式, 视创新成果为生命。组织文化突出表现为鼓励创新的精神。提倡员工勇于革新, 公务人员发明新事物时, 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任何干预。同时, 允许有失败, 鼓励员工坚持到底。教育厅宗旨中明确提出:决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事物的设想。因此在教育厅上下养成了以自主、创新、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由此可见, 创新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三、结论

政府实施知识管理与政府内部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内在的联系, 两者的互动协同关系十分明显。知识管理的演化实践过程丰富充实了组织文化的内容, 对组织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而组织文化又促进了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 成功实施了政府知识管理又将促进组织文化的再建设, 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组织文化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 积极培养、塑造适合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管理者只有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雷玲.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之关系探讨[J].理论探讨.

[3]王众托.知识系统工程.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下一篇:氮肥的合理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