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十篇

2024-07-01

全民创业 篇1

一、廊坊市全民创业的发展状况

全民创业, 就是人人干事创业, 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在劳动、做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民创业,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即我们要集民智民力, 把整个社会的活力激发出来, 社会各界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 把各类创业主体激活起来, 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廊坊是一个新兴地级市, 人口400万, 面积是6429平方公里。廊坊没有自然资源, 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 是“连京津之廊, 环渤海之坊”, 是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一个走廊, 也是环渤海地区的一个地理中心城市。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廊坊全民创业活动的进展情况, 最近, 课题组成员在全市区城镇居民、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和农民中随机抽选了300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全民创业活动正在取得积极成效, 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我市来看, 近年来全民创业持续升温, 非公有制经济已呈良好态势,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08年以来, 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全民创业“四四五工程”, 廊坊市2008年新增民营经济注册单位28153个, 提供就业岗位9.35万个, 上缴税金75亿元,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8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 我市创业创新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全民创业的起步低。2008年, 我市创业指数 (即每万人拥有新设私营企业的数量) 为52.9, 居全省首位, 但远远低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浙江平均26个人就有一个“老板”, 温州平均10人就有一个民营企业。二是创业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有12%的私营企业主和15%的个体户对政府在服务创业方面不满意, 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优惠政策不兑现, 当地政府创业培训雷声大、雨点小, 一些地方政策不够公允等。三是创业水平不高。据调查, 主要原因是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的限制, 城镇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有34.6%把批发、零售、餐饮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 只有14.3%首选工业;88.2%的被调查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60%的被调查者反映创业最缺少的是资金。

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 我认为目前阻碍我市全民创业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思想障碍, 是创业文化的缺失, 是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全民创业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当前, 廊坊缺少那种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

二、全民创业文化及其重要作用

所谓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创新精神、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心理素质和风险意识等。创业文化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观念文化, 也就是人们对财富的创造和追求的看法;另一个就是制度文化, 也就是社会为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

一个地区发展最根本的动因是什么?不是资源条件、区位特点, 而是创业文化、创业精神, 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告别贫穷、奔向富裕的强烈愿望和创业激情。

1、创业文化的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实践证明, 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内源动力。一个有浓厚创业文化的地方, 经济发展就有活力, 始终占有先机, 走在前头。温州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 不靠历史基础、不靠自然条件, 也不靠国家投资, 靠得是深深地扎根在人民中的强大的创业文化。

2、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促进全民创业。人类的创业活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创业主体对其创业活动与创业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全民创业讲的主要是一个全民的创新精神, 推动全民创业关键是要打造创业文化。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促进全民创业, 实现社会和谐。

3、培育创业文化是塑造地区人文精神的根本途径。创业文化是一种鼓励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充分挖掘提炼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广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创业思想和创业理念的创新文化, 其实质就是打造区域文明, 塑造地区的人文精神。

三、培育全民创业文化, 推进全民创业的思路

推进全民创业的发展, 培育创业创新文化, 一方面要努力改变人们的观念、进行意识形态方面建设, 另一方面应当同时进行制度方面的变革和建设。

(一) 引导全社会树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1、加大舆论宣传, 增强创业典型的引导功能。

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业创新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运用新闻媒体, 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直观形象的题材, 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创业理念, 报道创业事迹, 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改变“等、靠、要”的被动态度、贪图安逸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 弘扬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精神。市区县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涌现出了霸州胜芳、文安左各庄镇等一批全民创业典型, 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 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创新创业经验, 使其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成为建设创业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 学习先进经验。

培育创业文化, 就是要把廊坊文化中所蕴涵的创业元素尽快发掘出来, 弘扬文化中的优秀创业精神, 大力培育和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文化。对此, 我们应当对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和倡导, 摒弃阻碍创业的糟粕思想, 融进新时代的创业理念, 以此来培育人们的创业精神。同时, 在充分挖掘提炼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广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创业思想和创业理念, 积极学习和借鉴浙江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敢于创新、勤劳务实、开拓进取的浙商精神。

(二) 健全激励创业的制度和机制

1、优化社会服务,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我们要破除“官本位”意识, 牢固树立所有机关部门都是服务部门, 所有工作岗位都是服务岗位, 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服务员的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各级干部要在做好创业服务上多做些工作, 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为创业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为全民创业的开展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其次要营造规范的法制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着力解决好胡乱执法、趋利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正常经营, 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严格依法行政, 为投资创业者创造一个安心创业、放心赚钱的环境。

再次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贯彻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研究出台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不断降低创业门槛, 降低创业成本, 减免各种管理费和税费, 使群众能够创得起业, 使企业萌芽后能够快速成长。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舆论等手段, 保护各类合法投资者的权益, 为全民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进一步拓宽创业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文化事业等领域, 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促进广大农民进城创业就业;加快创业创新资金平台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 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继续探索多种方式的农民贷款问题, 加大对创业创新活动的贷款担保支持。

3、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本地特色和优势, 有效整合生产资源、生产技术、销售网络, 集中发展优势产业, 集中打造知名品牌产品, 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全民创业, 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 成立专业合作社等互助性经济组织,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开展规模种植、规模养殖, 发展生态旅游、体验经济, 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围绕第三产业推动全民创业,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不断增强服务业整体实力。

4、在提升创业能力, 强化人才保障

首先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立足于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 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充分调动人才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建立创新交流平台, 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其次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政府教育部门可考虑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材, 让创业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内容, 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创业教育, 传授创业知识和实用技术;依托各类职业教育机构, 开展创业知识技能培训, 也使有创业欲望的人了解一些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工商税务的基本知识、创业资源的利用等各方面知识;为特困、低保、失业人员和农民免费提供创业培训。

再次完善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有利于高素质人才集聚的用工和产业政策, 着力提高外来人员中大学生的比例。特别是要逐步淘汰、转移低水平的产业、企业, 加快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强化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和集聚效应。完善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 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总之, 要通过开展全民创业, 调动一切创业激情, 激活一切创业要素,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的建设步伐。

摘要:全民创业是发展之源, 富民之本, 和谐之基, 是关系廊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当前, 制约我市全民创业的最大障碍, 仍然是思想障碍;推动全民创业的最紧迫任务, 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营造创业文化。

全民创业 篇2

1. 全民创业的重大意义

(1)开展全民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能离开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全民创业,其目的就是引领广大民众兴实业、创大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统筹”,核心和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开展全民创业,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界限,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动员城乡劳动者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创办实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开展全民创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形成广大民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充满活力的社会,就是要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民创业的本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一切主体的创业激情迸发出来,把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挖掘出来,形成人人参与创业,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局面,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当前,睢宁县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就业形势严峻,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影响全局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睢宁县开展全民创业,就是要激发广大民众的致富欲望,兴实业、创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以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开展全民创业,是加快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的历史。浙江原来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省份,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坚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不断扩大社会投资来源,培育壮大增长主体,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居于全国前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睢宁县开展全民创业,同样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仅2007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1.3万户,增长53.1%。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6万家,净增5120家。民营经济入库税收达到3.5亿元,增长2.3倍,年均增长46%,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比2002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表明,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2. 全民创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睢宁县创业行动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一些束缚全民创业旧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不够解放。一些人头脑中还存在固有的“就业靠政府”的传统就业观念,安于现状、不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怕担风险的惰性心理,缺乏创业冲动、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二是创业能力偏低。很多人由于缺乏创业技能和本领,对市场经济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多、不深,不敢迈出步子、放开胆子,有的人受年龄和身体等条件限制,不能适应创业需求,难以实现创业。三是创业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全民创业向纵深发展的瓶颈。由于银行属省垂直领导,政府部门在管理上处于弱势地位,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滞后。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充分激活,创业者融资渠道过窄。四是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创业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本土化政策少,原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环境不够理想,一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存在“勒”“卡”现象。体制机制环境不够完善,创新力度不大,不利于全民创业向纵深发展。

3.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的建议

(1)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大力培育创业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浙江等地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区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既不是资源,也不是资本,而是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强烈创业激情。浙江为什么在自然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发展那么快,主要靠的是深厚的民间创业文化。在浙江,平均不到26个人就有1个老板,人们都在想创业、争创业、创大业,以创业论英雄、论价值。相比而言,当前影响睢宁县全民创业的最大障碍,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的缺失,是资源富有与观念贫困的不相适应。普遍存在着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追求。不消除这些思想障碍,全民创业就无从谈起。因此,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首先要在全县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先进的创业文化。要通过开展创业文化论坛、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众彻底摒弃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业的落后观念,把创业的原动力激发出来,使他们满怀创业理想和激情,积极投身到创业中去。弘扬创业精神,必须坚决破除“守土恋家”意识,树立敢闯敢冒、勇于创业的精神;破除“安于现状”意识,树立永不满足、勤奋创业的精神;破除“畏难怕苦”意识,树立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构建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主体,扩大全民参与面,既要鼓励支持企业管理、营销、科技人员大胆创业,又要鼓励支持广大农民开拓创业;既要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又要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留学生和复转军人实干创业;既要鼓励支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又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

(2)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激发创业活力。

掀起全民创业热潮,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业主体,必须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使创业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各得其所,激发出全民创业的无限活力。一是向政策要活力。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用活用好。二是向开放要活力。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引擎,两者内外结合,相互促进。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可以为全民创业提供配套需求、先进技术、环境平台等土壤,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增添活力,不断激发本土创业热情;通过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富民强民安民,也为招商引资增添民本优势。在招商引资中,既要立足引进大工业、大项目,也要注重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就业创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善于借助外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互补,和谐竞争,实现双赢。三是向改革要活力。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支持各级干部淡化官位意识,强化创业追求,通过辞职、离岗、退岗、提前退休等途径创办经济实体,带头兴办、领办企业,投身创业实践;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发挥特长,自主创新,创办科技服务实体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通过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形式创业。围绕解决影响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现有企业改革步伐,推进市场化进程,使一批有管理经验、有一技之长的能人脱颖而出,走上自主创业、自谋发展的致富道路。

(3)以优化环境为关键,大力凝聚创业引力。

推动全民创业,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是关键。事实证明,好的环境对外是吸引力,对内是亲和力;差的环境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安全、诚信、高效、宽松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务环境。一要优化创业载体。要集中力量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使园区成为创业兴业的孵化器和集聚地。加大城市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依法管理、精细管理,继续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着力打造睢宁“四心城市”的城市环境品牌,建设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二要优化法制环境。完善保护创业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加大保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合法经营。三要优化创业服务。要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开辟为投资创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切实发挥好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窗口单位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职能,真正为创业者提供一切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一切优惠。四要提供资金扶持。创业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创业行动发展的瓶颈,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上对创业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建立创业扶持资金帮扶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民间资本进入创业领域。

(4)以强化培训为基础,大力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广大群众成功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全民创业,必须破解“缺技术”“无门路”难题,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掌握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本领。几年来,睢宁县在创业培训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先后举办了县首期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建立了一系列以培训促创业的良性机制。在巩固县创业培训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继续打造培训平台,紧紧抓住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同时,要全力抓好县级创业培训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培训、孵化、创业“一条龙”体系。另一方面,要构筑知识信息平台。采取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搭建学习平台,传授知识技术,传播创业理念,引导创业方向,使干部群众学习和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不断提高创业水平。要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定期发布相关信息,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及时快捷、全面真实的信息服务。

(5)以组织领导为保障,大力营造创业氛围。

心系全民创业 篇3

我今年已经65岁,工作了近40年,退下来也已有几年了,所闻、所见、所经历的事不少。我感觉省委、省政府这次全民创业的提出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江西全省从上到下都已经形成了上升发展的态势和追赶崛起的趋势,创业理念正在形成,创业环境正在改变,创业热情正在兴起,富民兴赣大业正在蓬蓬勃勃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创业道路还非常艰辛,还有很多障碍有待破除。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全民创业活动在我们江西是又一次新的思想解放。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非常丰富。然而,江西相对沿海和发达地区来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缺乏敢于创业的精神。江西人那种“忠厚有余,开拓不足”、“喝清清粥,享清清福”的传统,“只要温饱就可,小富即安”的观念,至今仍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江西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江西要想真正实现全民创业、富民兴赣的目标,首先要追求的是树立当代江西人的新形象: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只有在“实”和“诚”字上下功夫,江西才有真正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希望!

全民创业是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施展自身才华的用武之地,都可以通过努力创出一番业绩来。百姓可以利用党和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自身优势,把家业搞富。小河有水大河满,江西百姓的家业都富裕了,江西这块土地才会真正富起来。各行各业的能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术等进行创业,力争成为全民创业的生力军。广大干部在全民创业过程中要带好头,作表率,不仅要成为全民创业的组织者,推动者,而且要成为全民创业的实践者。

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跨进老年,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的人认为,退休之后,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戛然而止了;有的人虽入暮年,仍犹思为国效力。今年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两位老人今年都已94岁高龄,季老天天还在写作,表示要活到108岁。钱老仍在关心着国家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教育问题,当面向总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两位老人壮心不已、勤奋学习和工作的精神,应当是全体国人,更是老人学习的榜样。

历史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全民创业过程中,老年人和青年人、壮年人虽然有所不同,但如果你想,如果你能,如有好机遇,仍可干出一番事业。南昌市广润门街办退休干部况香根,今年78岁,1989年从街办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退休不褪色、退休不卸责,协助街道党工委,努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被辖区群众誉为“永不褪色的旗帜”。安义县不育症专科医院院长张代表,今年65岁,他凭着自己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患者好评,也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并且他还饮水思源,富而思进,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70多万元,为社会排忧解难作出了贡献。

加快全民创业 推进全民致富 篇4

一、抢抓机遇,着力大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在百姓,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众内心涌动的创业意识和激情。近年来,**镇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点燃民众创业激情,力求在创业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推进创业。

1、创业群体日益壮大。自2003年以来,每年新增私营企业数均在40户左右,特别是今年1-7月份,新发展私营企业46户,同比增长100%。目前,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327户,私营企业474户,注册资本达3.72亿元。创业的群体主要呈现五种类型:一是“自发型”。我镇享有“猕猴桃之乡”的美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加之近几年政府的大力推动,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农户近200户,是省内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同样,我镇**村的“刘家碾子笆斗”也曾经享誉大江南北,目前从业人员近600人,而且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外销。二是“还巢型”。近年来,我镇吸引了20多名在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回乡投资兴业,累计投入8亿元,形成了“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凤还巢”现象。其中,**先后投资3亿多元,分别在市区和我镇兴办两家汽配生产企业,而且**地区最大的民办**医院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等回乡创业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形成了民资引民资、民资带外资、民资促内资的生动局面。三是“闯荡型”。我镇在外从事浴业、建筑安装的劳动力有近1.1万人,其中很多人在外经过多年的闯荡,成为个人资产达百万元、千万元的大老板。特别是从事浴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收入达1亿多元。四是“转化型”。近几年,镇、村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改制,我镇机械、化工类的原有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成为了自我发展的创业带头人。目前,我镇印染、纺织机械制造是省内科技民营企业,而且从事锌系列产品的企业有大小30多家,从业人员1260人,年产值达6.2亿元。五是“新生型”。我镇原先的农具厂过去都是为**集团生产塑料模具的,如今都纷纷从事了塑料产品制作,大小老板近20个,年产值达4000亿元。而且,近几年,我镇从事绗缝工艺的企业日益增多,从业人员960人,年加工被服600万条,均出口外销。

2、创业领域日趋宽广。私营工业已成为我镇创业的主要途径,行业不仅涉及汽配、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而且逐步在精密铸造、医药制剂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取得新进展。**有限公司即将投入生产的三氯蔗糖,属东南大学新研发的专利产品。目前市场前景广阔,国外很多医药生产大企业都想投资合作。在三产服务业上,我镇过去许多从事浴业人员成了许多浴室、休闲中心的老板,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此外,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达8.8万亩。近年来,我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并从中走出来一批创业典型,有“猕猴桃大王”**,养龟能手**,养鹿行家**,养鹅状元**,种粮大户**,并带动着身边的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3、创业层次日见提升。我镇创业群体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老板由小到大。工业列统企业35家,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5家,亿元以上企业1家。今年1-7月份,新增注册资本1.08亿元,同比增长320%。二是投入由少到多。民资投入呈现倍增势头,去年我镇民资投入2.8亿元,超出前两年之和。今年1-7月份,民资投入3.08亿元,同比增长43%。投入的项目也逐步壮大。今年以来,已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5000万元项目2个,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0.9%、100%。三是水平由低到高。逐步向科技化、集团化、外向化方向发展。目前,全镇从事汽配生产的企业达10家,产品达20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近20亿元的产值规模,生产的汽车缓速器、汽车“黑匣子”都是省高新技术产品。而且日资、港资、台资逐年增加,去年我镇吸引外资达464万美元。目前,全镇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个,有4家私营企业正在申办自营出口权,月底可办成2家。农业方面,**鹅成为“**省无公害畜禽产地”,猕猴桃取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有机食品证书,“金宝来”大米是“**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而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村、专业组不断形成。比如**村的柳编,**村的钣金、**村的浴业、**村的猕猴桃、**村的布轮、**村的翻沙铸造、**村的化工等。

4、创业贡献日渐凸现。创业带动了就业,据不完成统计,全镇民营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1.28万人。创业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近两年来,两镇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均在8%以上,原**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6元,被表彰为“**市农民增收先进乡镇”。创业带动了地方财税的增长。**公司去年纳税就达2000万元,由于民营企业的纳税支撑,原**镇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呈现翻番势头。同时,创业者也热心参加捐资助学、修桥筑路、扶贫助困等公益事业,**每年都捐款100万元为家乡打路,我镇境内去年基本上实现了“灰色路面村村通”,这里面凝聚了众多老板的贡献。

二、注重特色,着力大推进

全民创业的关键,是个“全”字。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让全民都动起来,让创业的激情形成爆发之势,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经济能人带动一批。我镇过去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有头脑、敢闯荡的经济能人都纷纷外出创业。近几年,在家乡亲情、友情的感召下,完成资本积累后又都回乡创业,并吸引带动了一大批劳力走上了创业路。**回乡创业开办了2家公司,吸纳了本镇大部分的钣金工,目前人数达到3000人,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而且很多人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全镇从事汽配生产的企业达10家,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葡萄串”效应。

2、双带典型推动一批。我镇是中心镇,历史上有“**”的赞誉,水陆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市场繁荣,居民谋生容易,尽管昔日的风光已不再现,但追求安逸享乐,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想挣的陋习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镇结合双带村支部、双带党员干部建设,鼓励干部带头创业,带领民富。我镇**村是远近闻名的“锌品”村,全村从事锌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的企业有21个,规模企业6个,年产值近2亿元,是华东地区锌产品主要集散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该村累计上缴国家税金达3000多万元,并带动1200多人走上了致富路。**村支部书记**,在自己成功试种猕猴桃并获得丰厚回报后,带动本村党员干部种上了猕猴桃,并推动了近200农户种上了“摇钱树”。目前,农户种植面积近1000亩,亩平收益6000元左右。

3、专业协会驱动一批。我镇有“浴业之乡”之称,目前从业人员达8300人。过去,从业人员都是以“老乡带老乡”形式,很难掌握就业动态,而且传授技艺也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为此,我镇积极成立了全市首家浴业协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开通了专门的网站,建立了上海、浙江、大连、广州、新疆五大联络中心,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用工信息。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市商贸局联合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颁发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体能”到“技能”的转变,每年浴业可挣回1亿多元。

4、特色产业拉动一批。过去,我镇在外打工创业的大部分是青壮劳力,留守在家的大多是“3860”群体,很难创业。针对这一现状,我镇发挥传统产业的特色,积极拉动全民创业。我镇的绗缝、塑料制作,主要从业对象是农村家庭妇女,农忙种田、农闲绗缝;而传统的布轮、柳器编织,则大部分是农村年龄较长者的就业主渠道。目前,人数已达到4000人,而且工艺简单,收入稳定,并且在这行业里培育了一批企业产值规模达百万元的“巾帼英雄”,成为我镇全民创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落实措施,着力大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尽管我镇全民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民营经济成为最大、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但与苏南、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我们将落实关键举措,力求使创业成为**全社会的最强音。

1、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的根本动力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挥别贫穷、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而现实中“恋土恋乡、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富图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因此,推动全民创业,首当其冲的是要引导民众摒弃依赖政府、守土恋家等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大业的落后意识,倡导乐于吃苦、敢于冒险、勤于创业、勇于争先的创业精神。近期,我镇借助前不久全市民营经济现场会在我镇召开为推动,召开全镇性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树立创业典型,宣传创业标兵,全力营造创业氛围,从而加快农民向居民和商人转变、打工者向老板转化、个私业主向企业家转型、干部由官场向市场转移,形成千军万马共建小康的滚滚热潮。

2、进一步拓宽领域。推动创业,有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实情出发,从长处着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拓宽领域。一是做强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的汽配、机械、化工已成为我镇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汽配产业,产值已占到全部工业的70%左右。我们应充分依托这些产业,利用其辐射带动功能,发展配套产业和配套服务等,鼓励重复,裂变出一批创业者;倡导创新,孵化出一批创业者;细化分工,派生出一批创业者。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汽配产业园区和锌品化工园区,打造创业的园地。二是扩大劳务输出。我镇是“浴业之乡”,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劳动输出先进乡镇”。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很多成功地做法和经验。因此,要进一步确定“今日打工仔,明天小老板”的观念,重点发挥浴业、钣金、建筑安装劳务,鼓励他们外出创业,并引导他们完成积累后回乡创业。力争每年新增转移劳动力2000人以上。三是打造创业队伍。创业领域的拓宽需要各类创队伍的参与、各层创业能人的领跑。①吸引“还巢凤”。对各类经济能人特别是**籍在外能人,进一步排,进一步引,进一步放大“凤还巢”效应。②做大“乡土凤”。鼓励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变小业为大业、变旧业为新业、变一业为多业,成为新型企业家。③激活“离岗凤”。鼓励支持机关干部、公务员、工作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全民创业提供示范和方向。前期,我镇两名年轻有为的副镇长积极响应“经商创业”的号召,办理退休和退二线手续,直接下海经商。④招引“外来凤”。充分利用他乡丰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大力吸引有志之士来我镇投资、兴业、安家。我镇**厂利用闲置的厂房吸引2名大学生投资生产外贸产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吸引近50名劳力就业,而且申办了我镇第一个自营出口权,填补我镇空白。

全民创业 篇5

全国首次以全民创业为主题的“2009全民创业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于7月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江苏省创业中心荣获此次论坛颁发的“全国推动全民创业优秀服务机构”荣誉称号。

此次评选推荐由中国民 (私) 营经济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委会等单位联合发起, 对全国县级以上政府、创业平台和创业基地、创业支持机构以及优秀创业主体等开展包含总量经济、全民创业活跃度、创业环境满意度、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发转移、商务环境、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9项指标综合评测, 评选出“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 (市区) ”“全国十强是全民创业示范镇”“全国推动全民创业优秀服务机构”。江苏省创业中心作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长期以来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创业广泛开展了各类创业及服务活动, 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有效推动了区域全民创业活动, 在此次评测评选活动中排名“全国推动全民创业优秀服务机构”榜首。论坛期间还进行了“全明创业指数评价成果发布”“2009全民创业年”倡议活动和“全民创业中国行”授旗仪式等配套活动。

全民创业 篇6

全民创业, 应当立足本省实际, 发挥市场导向, 培育市场创新能力。安徽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 工业化水平低, 城镇化进程慢, 经济中“非公”成份比重少, 经济外向程度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 县域经济薄弱。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的强势主导, 甚至直接的投入。而现阶段, 全民创业在安徽省刚刚起步, 仅靠民间“内源性”地推动, 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迫切需要政府与全民创业组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从而较好地实现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的有机结合, 诱导创业主体进行自主性的创新活动。

全民创业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求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管理体制、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入手。这就需要政府努力构筑一系列有利于创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一、组织编制规划, 加强宏观引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发展全民创业更要规划先行。且不可“一窝蜂”、“跟风转”。只有正确地制定适时适地、现实可行并兼具本省区位优势特色的战略规划, 并与安徽省其他重要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并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阶段转换工作, 才能抓好培育创业文化, 壮大创业主体, 优化创业环境三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规划应解决全民创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路经选择、保障措施等基本内容。为制度、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将全民创业作为今后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全民创业战略纳入政府决策议事日程,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的专题前期研究、系统地提出适宜于安徽经济发展的创业模式及路经选择和对策措施。尤其是在政府强化经济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方面要做出通盘规划和设计, 创新性地搭建一个全面促进全民创业的政府机关效能平台。真正体现亲民、规范、信用、协商、服务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二、加强与长三角洲政府间区域合作, 努力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安徽省地处素有“黄金海岸”之称的长江三角洲的纵深和腹地, 长期以来安徽在为长三角的持续发展中扮演着“米袋子”和“锅炉房”的角色, 即农业基地和提供能源原材料支撑。现如今要正确利用好承东启西、沿江通海的重要区位优势, 积极融入到长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当中。例如, 安徽二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 按照计划经济价格向发达地区提供源料。现在政府要考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情———“煤炭发电”为发达地区提供附加值高的电力, 而不是简单的煤炭原料。因此政府应树立协调合作、区域竞争、合作博弈的观念。同时, 制定长三角洲区域合作条款及规划又提到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例如: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修建:如沿江公路;公共资源环境的开发与治理:如芜申大运河 (从芜湖经马鞍山进江苏境内, 经太湖到上海) ;区域间生产要素沟通交流:如二淮煤炭。这些都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目标和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建立一套即有约束力又有灵活性的制度化议事和决策机制, 从而促进安徽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升级。

因此, 安徽因主动与长三角洲三地政府和职能部门间制定合作规则和条款, 建立各级跨区域合作机构, 加快与长三角交通对接, 承接产业转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长三角产业分工和互补, 有效配置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在满足地方利益的前提下, 达到安徽经济的整体融入, 充分借用发挥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三、要形成促进全民创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全民创业的积极推动离不开政府建立一套新的区域改革和发展的新机制。全民创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出区域内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互动的新机制从而继续利用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阶段, 全民创业在安徽省处于起步阶段, 为鼓励全民创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机制, 在政府不越位、不缺位、不空位的前提下, 把一切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能创成业的人吸引到创业队伍中来。最大可能地为广大创业干部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尽量降低他们参与创业的预期成本, 努力提高他们参与预期收益;最大限能地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知识能力技术转变为“要素资本”参与分配, 增强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社会创业过程的层次。因此, 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

1. 降低创业门槛。

工商、城建、国资等管理部门要给予创业者创造好的进入条件, 要减少办事环节, 简化办事手续, 普遍性地降低创业门槛。

2. 财税扶持。

政府可以考虑给一定的创业类型、创业组织在财政方面给予补贴:如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资金用于担保成果转化贴息:在税收方面应给予优惠, 如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给予优惠。

3. 金融支持。

一方面, 政府前期应当制定具体的创业贷款融资管理办法和条款, 凡是经允许并符合条件的, 银行就得给办。另一方面, 在融资上, 思路要宽一些, 需要考虑其他的金融工具。鼓励社会和民间金融机构投资, 探索适宜全民创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

在激励的过程中, 政府应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性化的服务, 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开放式发展的投资创业沃土。让每一个在皖创业的人, 都有知遇安徽、热爱安徽、扎根安徽的“创业情结”。

四、增加劳动力人口流动同时加强对劳动力创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

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形成后, 可以缓解创业的用工约束, 增大了市场就业机会, 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同时, 政府应设立相应的创业服务型机构。如咨询培训服务机构, 以便提高创业者分析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

全民创业要发展应形成一个政府与全民创业组织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所以应该有一个相互交流协商合作的机会。仅靠创业者自发组织是不够的, 政府有必要搭建创业者交流的平台, 鼓励创业者积极参与, 相互学习。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定期举办创业投资洽谈会, 创业投资信息交流会, 使各界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从而捕获商机。通过培训交流, 让创业者能够自觉服从于市场导向上来,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从而保持创业组织的持久发展, 改进创业组织的高效运营。创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应贯穿于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始终, 为全民创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势有力的“生力军”。

总之, 政府与全民创业组织要达成政府“正确地做事”, 全民创业组织“做正确的事”, 这一“君子协定”, 进而通过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反复“互动—调适—创新”来应对区域内制度变迁中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得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关联达成良性循环, 并取得双赢互进的效果, 这是全民创业朝着和谐、理性、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是政府职能由强势主导向高效服务转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全民创业学习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2]陈茂.形成全民创业的激励机制[N].安徽日报, 2006-08-21

[3]王正伟.全民创业迎挑战[J].农村工作通讯, 2009 (5) :8-9

[4]董志, 王文鹏.关于如何推动全民创业的思考[J].新长征, 2006 (10) :28-31

[5]肖永平, 秦夏明.江西全民创业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10) :38-39

[6]王启敏.扎实推进全民创业行动, 充分释放民间蕴藏的巨大创业活力[J].徽州社会科学, 2007 (5) :1-1

加快延边林业全民创业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林业全民创业;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48-1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林业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全民创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延边林业的全民创业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延边林业奋力崛起的需要相比、与群众的创业热情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1 延边林业全民创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延边林业的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全民创业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业思想保守;二是创业要素不足。创业资金不足。林区职工收入多年偏低,原始积累少,缺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金;创业技术不足。从林业职工的年龄结构来看,四十岁以上占绝大多数,由于缺乏创业技术,不敢轻易创业;创业项目不足。林区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等,但由于没有大市场、大项目带动,创业项目明显不足;人力不足。林区特别是林场虽然有大批的富余劳动力,但外出创业的多,使很多创业者想扩大规模,却没有足够的人力;中介组织作用不明显。虽然各林业企业分别成立了多个协会、合作社等,但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创业政策不足。林业职工的政策待遇不如农民,比如与农民同样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林业职工,却无法享受农民的粮食直补、牲畜补贴等。四是创业环境不优。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执法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林区职工的困境不理解,对林区全民创业没有做到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

2 延边林业发展全民創业的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要推进全民创业,就必须集中精力抓好上述难点问题的突破,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掀起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2.1 营造舆论氛围,转变思想观念

广泛开展创业文化创建活动,通过开设专栏、播放光碟、解读政策、召开研讨会、举办文艺专场演出、发放创业书籍等方式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依托基层林场、学校和社区居委会,开展创业文化进林场、社区、校园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媒介,大力宣讲全民创业的目的、意义及各项扶持措施,引导广大群众破除怕苦畏难、小富即安、因循守旧、重官轻商等落后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创业至上、致富光荣的思想。

2.2 整合创业要素,搭建发展平台

各林业企业要建立健全创业辅导专业队伍、创业信息网、创业热线资询电话等创业信息咨询平台。在信息提供上,要有效配置和优化内外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进而改变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具有一定创业基础和创业潜力的对象,集中资金、项目和师资力量,全方位开展全民创业系统培训,使之成为引领全民创业的先行者。

对各林业企业富余劳动力和各林场周边农民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劳动力资源底数,并建立林场与地区劳务信息的密切联系,及时提供劳务用工中介服务,减轻林场全民创业用工压力,加强林场与周边村屯的联合,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壮大。

针对延边林业全民创业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林区资源实际,编制全民创业发展项目指南,规划储备一批适合职工群众的创业项目,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员投资兴办项目,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增强投资的实效性。各企业可从目前的林地经济发展基金中列支一部分,建立全民创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全民创业项目开发的无息借款,解决创业者自身资金不足或贷款难的问题。

对各种行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中介组织进行改制、改组、合并,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建立协商共议、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健全中介组织监管机制,规范中介组织的行为。通过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政策、信息、技术的咨询和指导,解决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解除群众创业的后顾之忧。

2.3 积极运作协调,出台优惠政策

有效的政策是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杠杆,是决定创业的核心因素。对于省、州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我们要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加大宣传力度,坚决贯彻执行,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同时,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各企业实际,出台更加有利于创业、有利于成事、有利于发展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误的政策措施。创业的关键政策主要出自地方政府,各林业企业要主动出面向上级争取,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将林业的全民创业纳入地方工作盘子,争取针对林业全民创业急需的税收、工商、创业资金等方面,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

2.4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创业环境

对各个部门单位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把完成阶段性任务与实现长远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明确责任主体,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创业者的需要当作部门单位的服务范围,进一步转变作风,全方位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为创业者保驾护航。

林区还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公路、自来水、医疗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美化、亮化、净化、绿化林区,营造适合居住和创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民创业开展情况 篇8

市委办:

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工作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XX文件要求,狠抓全民创业工作落实,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和鼓励全民创业积极性,确保全民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将我局全民创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在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后,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了万源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会议精神,组织学习了相关资料,并成立了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完善措施,加强创业引导

(一)、加大政策扶持。以大力实施“千万黑鸡下江南”工程为契机,加大鼓励农户养殖旧院黑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对养殖基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解决生产建设用地,优先配套“金土地”、沼气建设和环保治理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强对旧院黑鸡的品牌建设,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产业发展给予信贷支持。出台了以畜禽粪污为原料的新兴加工产业扶持政策,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为农民加入旧院黑鸡养殖市场奠定信心。

(二)、搞好政策宣传。在社会中倡导“创业有功、致

富光荣”的价值观念,弘扬“吃苦敬业、诚信至上”的创业精神,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国富硒食品城这一战略目标,为我市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遇,做好政策宣传,鼓励城乡居民创办各类企业、个体经营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名加入到自主创业中。

(三)、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专业军人积极创业,减低创业门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技术服务,提高养殖效益。

全民创业 篇9

作者:周明春出处:陕西日报更新时间:2012-12-03(浏览 26 人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就是非公经济,而非公经济的发展,全民创业既是动力,又是抓手;没有这个抓手,非公经济就没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县域经济就难以发展。

吴堡县从2009年开始搞农业产业化,2011年起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四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全县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是十分正确的。

非公企业由小到大产品从无到有

四年来吴堡县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产品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非公经济组织从2008年的1775户增加到4349户,是2008年的近2.5倍,其中企业增加134户,个体工商户增加2352户,规上企业由1户增加到现在的5户;增加值从2008年的1.95亿提高到今年预计的7.3亿元,是2008年的3.74倍;从业人员从10510人增加到16360人,增加近6000人;税收从2192万元提高到今年预计的3000万元,增加800余万元。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红枣加工方面,从2008年的70余户增加到现在的124户,5户规上企业中4户就是红枣加工企业,且大多技改为蒸汽烤炉或电子烤炉,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可达10万吨,加工能力是红枣产量的两倍以上,实现了全县红枣由外输加工到收购周边县区加工的转变。

——建材方面,黄河水泥厂实施了技改并成功完成了企业重组;建成了生宝建材、宋家条建材、向杰建材、鑫泰建材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砖瓦生产线。

——养殖方面。通过全民创业新增能繁母猪900余头,年出栏肉猪能力新增

1.8万头以上;新增蛋鸡3.7万只以上,年鸡蛋产量增加14.8万斤。

——其他方面,手工挂面实现了从五六户到五六十户的普及,再到今年计划上马2户规范化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小杂粮加工已成今年农产品加工重点发展方向;“三园”的建成和发展壮大,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典范。

产业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新上马了氧气乙炔、高效有机生物复合肥、花卉培育、饲料加工、洗煤厂、太阳能热水器、蚕丝被、石磨面、肉鸡养殖、肉食品

加工等特色生产和加工项目,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推动全县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产品市场不断拓展。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加快品牌建设步伐。2008年时,吴堡县只有巨人枣业拥有QS认证,经过几年的打造和扶持,现在光大枣业、黄河红枣业、四海枣业、兴盛枣业、晨光枣业等6户企业获得了QS认证;成功注册了枣林坪、清涧红、黄河红、红满园等14个商标,其中光大枣业的“满滩红”和巨人枣业的“山蔓”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黄河红枣业申报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出口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光大枣业、黄河红枣业等企业积极建立自己的产品市场网络,虽然数量不大,但已打入全国十多个省区,并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国。此外,今年还有4户企业正在西安、河南郑州等地筹建吴堡特产专卖店,这都为我县企业产品走向市场、做响品牌奠定了基础。

深度“把脉”创业源动力

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和全民创业的手段推动下,吴堡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实践和推进的过程中,全民创业在“量”与“质”上仍不尽如人意。

吴堡县委书记王勇提出,鼓励百姓自主创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吴堡创业总量的下滑,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同时,县上要做好服务,提供条件,引导鼓励百姓自主创业。只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在自主创业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更多的百姓敢于、勇于去创业。

日前,吴堡县创业办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创业主体不强。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领头人才,更缺乏会技术、懂管理的较高素质人才。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文化素质偏低,创业的技能不够,与其相适应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范围十分有限。因此吴堡不仅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更缺人才。相对而言,近两年上马的一些工业项目,多是返乡人员所为,如工业气体厂、有机肥厂、四海枣业及几个大型机砖厂。而吴堡的本土人才这几年该露脸的都露了,不该露的如果各级再不注重引导和扶持,即使露了也没有几个鲜艳的。因此人才缺乏是全民创业推向高潮的一大难题。

扶持政策引领作用不佳。扶持资金的使用上,重农业、轻工业。去年两个好的工业项目,即工业气体厂和有机肥建设项目投资均在五六百万元以上,仅扶持15万元,而同样农业类项目扶持20万元和30万元,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商类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今年的扶持标准,农业畜牧业类项目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扶持资金就20万元,而工商类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扶持资金才20万元;农业畜牧业类项目投资在200—300万元的扶持资金就15—20万元,而工商类项目投资在300—500万元的扶持资金才15—20万元,扶持政策的不均衡,也挫伤了部分创业者的积极性。今年市上下达吴堡工业(5户规上企业)总产值4.9亿元,揽尽家底,水泥上半年产量41.7万吨,下半年仅20万吨(其中2万吨特种水泥,18万吨普通水泥),全年产值也就2.5亿元,加上4户红枣企业产值1亿元,共为3.5亿元,距任务4.9亿,差1.4亿哪里去找。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供大于求,因此这对吴堡煤矿尽快开采无疑增加了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下大力气发展和扶持工业项目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创业氛围不浓。几年来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大了宣传力度,下达了专项任务书,建立了专项考核机制,设立了专项资金,但在实施过程中,至上而下仅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去抓,没有将此放在突出、首要的位置去落实,形成县上不

压力、镇上无知觉,干成什么算什么的现状。主要是“县为指导,镇为主体”的机制贯彻不够到位,实践中县上部门主导过多,各镇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不痛不痒,没有压力,难以推进。

六大建议力促创业“风”更盛

要实现吴堡全民创业的氛围,应该着重做好几件事。

——强化调研,注重谋划创业项目。加大全民创业项目考察、论证的力度,一方面每年切出专门资金用于项目的考察、论证和筛选;另一方面对落地项目投资在100万元以上者,对业务部门和所在镇予以奖励,每个项目按投资规模奖励1—5万元,以此调动各级谋划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对返乡创业项目予以更大的扶持优惠,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落地项目,扶持资金同比上浮20%,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提供更多优惠,以吸引返乡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回吴创业兴企。

——注重实际,红枣羊子产业创新扶持。一是继续扶持红枣加工业,扶持的重点以精深加工、引进单项新技术、配套建设冷库、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为主。精深加工应探索生产中间产品,如枣浓缩汁、枣粉等,然后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方式组团主动寻找市场,为国内大牌企业供货,以谋求红枣精深加工的新出路。二是对养羊产业实行有条件的扶持,养殖羊子200只以上者,由养殖户与所在镇承诺并签订保证不散养合同,后由所在镇批准后予以扶持。

——优化服务,不断培育创业主体。一是强化创业培训,采取聘请专家讲座与带领企业管理者参加各种展会、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认真贯彻李金柱副省长的三句话,即“要像抓三农那样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像抓招商引资那样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三是实行激励机制,无论本土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对落地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创业项目,对业务部门和所在镇予以1—5万元的奖励,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调整政策,各类项目同等对待。将工商类项目和农业畜牧业类项目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确保扶持政策平等地惠及所有创业者。同时,适当调高扶持资金额度,对于大项目、好项目可以不受扶持资金额度的限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扶持,增强其建设大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培育规上企业,对新培育的规上企业每户予以1—2万元的奖励。

——夯实责任,不断浓厚创业氛围。观念的转变将是一切的转变。首先要适时组织各镇和相关业务部门、想创业人士赴全民创业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切实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二是认真落实“县为指导,镇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在项目审核、扶持资金、项目推进等方面予以各镇更多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增强各镇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三是建立各镇一把手全民创业工作首要汇报制、领导小组领导专项督查制、后进工作通报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通过加压力、变动力,形成联合推动机制,为全民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未雨绸缪,改良红枣品种品质。调研发现,吴堡红枣如不及早进行改良换代,很可能在未来5—10年内被市场淘汰,因此从现在起必须未雨绸缪,有计划、有方案地予以改良。

全民创业实施方案 篇10

舞阳县农机局

关于印发“全民创业”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为充分调动全局人员支持创业、服务创业、关注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民创业热潮,确保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精神在我局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经局党组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望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认真贯彻县委精神,以“打造一个基地、推进两区建设、实现三个翻番”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以帮扶促创业,以创业促发展为目的,按照全员参与,人人关注,献计献策,务求实效,全力帮扶为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各专业的职能作用和

专业优势,推动创业帮扶活动在全局深入开展。

二、任务要求

按照文件要求,科级领导干部帮扶1人,实际帮扶中要针对每个创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及时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项目、市场、科技和产供销等创业信息资源。实施有效帮扶,提高创业成功率,扩大创业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员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局全民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成立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宏耀任组长,副局长邢献军任副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全民创业帮扶活动的组织实施。

四、活动安排

局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搞好宣传动员,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确定帮扶人员,及时提供上报。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完成对接,根据帮扶对象情况,研究制定具体帮扶方案,作出书面帮扶承诺。全局帮扶人员要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形式多样的帮扶服务,并定期上报帮扶工作推进情况。局全民创业导小组办公室在2011年12月10前对全局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帮扶工作列入工作目标,并作为年终评先的主要依据之一,帮扶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取消年终评先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对“万人创业帮扶”活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帮扶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定期召开帮扶活动协调会,讲评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帮扶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营造良好氛围。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重点抓好宣传动员工作,采取板报、网页、简报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局员工要深刻理解“万人创业帮扶”活动的重大意义,吃透精神,掌握实质,提高认识,在全局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关注“万人创业帮扶”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组织考核。局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讲评,定期分析帮扶形势,纳入目标考核,把有关情况进行量化,严格考核程序,对考核情况进行集中讲评和通报,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上一篇:羊场规划下一篇:安装验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