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十篇

2024-06-23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1

一、当今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小企业才起步不久,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外,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早已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欧盟中小企业共有1792.4万家,产值占欧盟总产值的55%。就业人数占欧盟就业人的总数近70%。以美国为例,1991年小型企业为2050万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9%,销售收入占全国的53.3%;日本,1993年统计的企业数为654.17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数为648.43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99.1%。在制造业的工业产值中,中小企业占51.8%;德国,中小型企业190万家,占全德国企业的99%,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48%,占出口额的40%和营业税额的66%;意大利,中小企业有9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出口额占51%。以上说明,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在削弱,而是继续在加强。

显然,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企业经营方向和劳动雇佣等方面更加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

(一)中小企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身影早已跨进了中小企业大门,随着机器人在生产部门、计算机在会计部门和计算机辅助销售程序在销售部门应用的不断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已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日本中小企业的信息发展走向规范化就有两种途径:1.介入全球电子商务;2.直接进入信息技术产业。这标志着日本企业在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方面的领先位置。在国际上,其他先进国家也是这样。突出表现在:比如,网络营销不仅在大企业中得到广泛采用,就是在广大中小企业也已经铺开。一般是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包括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都是为实现营销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如今,以因特网为核心支持的网络市场营销必将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流,实现顾客在家中购物,客户在网上订货,网上交易,做到真正的“服务到家”。

(二)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从传统产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有些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产业的骨干力量

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制造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涉及更多人利害关系的活动内容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对中小企业来讲恰恰适合干这些活动。如:卫生护理、餐饮服务、银行和金融服务、零售业、交通运输和计算机服务等第三产业活动,如果再实施高科技进步,就会愈来愈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三)企业生产将向个性化、柔性化、分散化方向发展

市场要求企业按照合理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来分散组织生产。为此,像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企业资料计划(简称ERP)、适时生产方式(简称JIT)等,这些新型生产运作管理方式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给企业管理带来生机。

今天,由于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物流配送时间和资金结算的速度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这种物流和资金有了可靠保证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实际上就成为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速度方面的竞争。

第一、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缩短

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与过去有形的商品拉开了距离,许多新产品以技术和软件的形式出现。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科研开发速度的加快,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缩短。

第二、技术构成和对劳动力吸纳结构发生了变化

企业由实施初级技术的产品结构战略,转变为选择实用先进技术型产品结构优化战略,从而使得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对浅层劳动力的要求下降。

第三、创新将是企业取得优势的根本途径

实施“以新取胜”战略,即“以新领先”、“新品完善”、“新品形象”等战略方案,必然使得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今天知识时代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法宝。

第四、经营战略围绕塑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来制定

在实施企业专业化战略中,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主要是围绕有特色的产品结构分析和全球竞争战略分析来展开的,目的在于选择有发展潜力和高盈利能力的产业。

第五、市场营销将以赢得顾客信赖为目标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市场正逐渐形成了4Cs整合营销(消费者、成本、方便、沟通)的有效整合,以及概念营销、直复营销、文化营销、绿色营销、网路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新谋略、新手段、新对策,即企业赢得以顾客为中心,以达到顾客满意为目标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所作出长远性的方略。

第六、人力资源管理以发挥员工的潜力为目标,强调授权和团队行为

为了更好地体现用人的优化战略,在权力委让使用时,中小企业如何让员工独立地、更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岗位,来实现其对员工的重复授权。所以,所有者和经理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工作团队”,成功的团队能彼此融洽交流,而且知道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经理通过让下层自己来决策,可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而经理仅在需要时才进行必要的控制。

第七、中小企业向联盟化和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实施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如何加强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不仅是中小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的需要,而且是开拓新的经营领域的必由之路。鉴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企业的高成本结构和融资上的困难,在中小企业联盟化方向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例如,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要使其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就必然促使广大企业更加关注联盟化经营和国际化经营,以希望借此来降低成本,获得进行经营革新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和经营资源。

以上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表现,正给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制订自身的发展战略决策提出了新的反思课题。

二、决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

在决定中小企业创业与成长战略选择上,主要有内外两种因素影响,即企业本身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常规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自身因素的形成非常重要。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基础较为薄弱,存在着许多的劣势,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企业组织又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运行,外部环境的变化迟早要反应到企业内部,并影响企业的业绩。外部环境的优劣情况必将对企业价值观体系,对企业组织和管理技术、企业结构创新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将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企业战略决策,关系到生产经营效率及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外部环境的“核心制度”将会破坏企业创新的实现,削弱核心能力的基础(包括核心价值观组织和管理,知识和技能等),它不仅会使人们的思维变得迟钝和保守,而且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比如,企业处于技术断层边缘的时候,技术正向全新方式剧烈转变,恶劣的外部环境很可能会摧毁整个企业的现有能力。

因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首先要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二个环境都要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战略。翻开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篇章,我们看到的是:

(一)企业的内在优势开始崭露头角。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异军突起,必然有其自身优势所在,主要表现是:

1.产权主体地位的人格化。随着“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统一,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资产配置上具有一定的体制优势,据《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权威数字,我国中小企业是48.5%的资产创造出了57.1%的社会销售额,这足以说明中小企业在资产产出比上已有明显优势,比大型企业容易控制、掌握。

2.组织结构的简单,管理层次少。这使得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信息的反馈在传递速度上也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并且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上,相对于大型企业也有一定优势。

3.产品转化和资产转化灵活。这使得中小企业在产业专业化发展的选择和在市场进退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4.资本有机结构及集中程度化低。比如,我国富裕的劳动市场资源国情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自然提供了比较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

(二)企业的外部环境优势

1.国家管理体制和优惠政策待遇

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经营领域广阔,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多种需求,而且是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重要来源;从解决社会失业难题上看,它又是就业人口的“蓄水池”,社会安定的“稳定器”,这必然会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无论从放开搞活的管理体制,还是减税让利,筹措资金贷款,扶持企业培育人才等多方面都能得到给与的实惠。

2.随风转舵,机动灵活,市场前景广阔

当今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立足于发挥“小、巧、快、灵”的优势,能做到大企业想不到、干不到,或想干而又干不了的事。它可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补缺经营、特色经营、联合经营、集中经营等多种战略方式供自己来选择,体现“小而专”、“中而专”,逐步走向以小补大,以小求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以精取胜,能较快地适应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转向今天市场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道路上来。

(三)中小企业劣势,其在我国的生存之艰难也是有目共睹的

1.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在我国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有不少在实质上就是个人业主私营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代表公有制方向的现代集体企业治理结构,因而自然得不到国家政府更多的重视支持。

2.中小企业规模过小,船小易翻船,抵御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由于企业的实力小,人才少,技术创新能力弱,现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高科技水平的企业不足10%,在全国同行业中,这些企业用于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企业总投资费用比重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4.企业产品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也较低下,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产品结构调整慢等等。

三、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决策谋划的选择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国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优劣势,正不断发展壮大,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在创业,在成长,在成熟,在衰退,其中创业成长者居多。

针对中小企业资本少,经营规模小,筹资能力弱,在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缺乏优势,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但组织结构简单,决策快,生产经营机动灵活等优势,中小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决策时,首先应考虑起自身具备的优缺点,做一比较分析,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以下:

(一)集中一点——“小而专,小而精”战略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可集中兵力,将有限资源配置到重点经营领域,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方式来进行专业化经营,以实现效益。

(二)生存互补——协作战略

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常常要摆脱“大而全”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自然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机遇。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时,也可以先不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分工协作伙伴关系。比如日本松下电器大公司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它所需要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协作来壮大自己的。

(三)优势互补——联合竞争战略

单个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生产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想成规模效益。但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力量壮大,能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这种联合战略更加有效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通过弱弱联合,优势互补,能克服单个企业一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

(四)与众不同——经营特色战略

中小企业产品经营范围较窄,但易接近顾客。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奇货可居,以特色来取胜,即如何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取得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成果,或设计出新结构、新规格、新式样的产品,或提供特殊的销售服务而具有突出的信誉等,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以独特的优势来取得主动权,在国内外市场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五)找空白——拾市场之遗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转”的原则见缝就钻,凭自己快速灵活的优势避开与大企业竞争的不利环境,填补市场需求的不足,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六)“虚拟工厂”——信息化战略

“虚拟工厂”,这是一种以最终产品总装厂为中心,有若干规模小,只生产一种专门部件的独立工厂通过信息网络和运输系统组成的开放式的“虚拟加工厂”。这些独立的小规模专业厂往往是分散的,可能与总装厂在一个地区,也可以在其他地区或别的国家,但它们都擅长于钻研某些技术或某几种产品,专业水平表现高级,其产品设计、生产工具、质量保证、生产效率等均能达到最佳状态,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因而,它们与总装厂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子母公司或总厂与分厂的关系,而是以最终产品的纽带的合同信誉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都有精心规划的协调机制和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快捷的运输系统达到“零库存”,说到底,即靠自身信息化的优势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一技之长。

(七)重视开拓——高薪技术战略

对于为数不多但掌握了部分高新技术知识的人才组成的一些中小企业。知识密集、机制灵活,在产品开发技术,技术诀窍软件技术等方面有自己明显的独特优势,这就是高科技战略。当然,采用这种战略,开拓新技术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也比较大。企业员工不仅要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还要信息灵通;不仅要筹集必要的资金来保证,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沟通外部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专利制度来保证自己企业的科技成果,以取得领先的地位。

四、创新是未来的战略方向之一

面对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竞争中,这促使中小企业发展要把创新看成为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自然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已取得了许多新措施,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战略的研究,这为我国积极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开阔了新视野,提供参考意见。比较突出的新观念一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性产业;二是设立创业板市场;三是建立科技园区等。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2

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还不够规范、比较混乱, 经理厂长一人说了算的情况普遍存在, 没有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念, 这样不但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 痛失有利的发展机遇, 还会大大的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2) 政府服务不到位, 发展环境恶劣。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似乎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不大, 这就导致了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大型企业上, 而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导致中小企业根本享受不到本应当属于它们的服务, 诸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 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不少中小企业是水平较低的家族企业, 其中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并未接受过较为正规的专业培训和教育, 素质水平普遍比较低, 不论是在专业技能、企业管理理念还是销售方式上, 都比较落后, 很难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4) 电子商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方面应用落后, 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于财力人力都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 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前期投入过高, 收益见效慢, 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领导不愿在此方面多做投资。

(5) 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自身的实力有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 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弱, 再加上当前我国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建设尚不完善, 也没有健全的信用担保制度, 内外因结合在一起, 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 融资难, 就势必会导致其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 对其发展设置障碍。

此外, 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 不可能引进大型企业那样先进的生产设备, 再加上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人才素质整体不高, 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过硬、档次不够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竞争力。从第一个方面看, 中国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宏观管理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 反而进一步强化了, 强化的表现就是不同的管理部门的存在和权力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了。这种局面不利于统一规划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不利于统筹使用相关资源, 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低下, 只能以低成本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这种状况应采取措施尽快扭转, 否则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很快提高, 将弱化发展后劲, 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2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1) 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理顺管理体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划分标准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区域和所有制标准, 大致上将其划分为国有、集体所有、个体私营、乡镇以及三资等几种形式。这样的管理体制划分方式极易导致由于无法进行较为统一的协调和规划, 而出现的各自为营的局面, 宝贵的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从而在整体上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置障碍。所以, 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并理顺管理体制。笔者建议, 要适当的增强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职能, 并将当前归属于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及其他部门的对中小企业具有管理权的相关机构统一划分到国家发改委管理, 从而使国家发改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的对中小企业具有专门的管理权限的机构。各个地方政府也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将对中小企业具有管理权限的分散的机构加以整合, 组建专门的机构负责指导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2)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要积极促进其职能的转变, 由以往的政策管理的权力型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 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摒弃权力支配、权力行使的观念, 积极致力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且全面的服务。当前,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 一方面要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建设,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也要紧抓落实, 确保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倾斜,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 制定能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一系列政策;要积极整顿行业作风, 简化办事程序;为促成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拓宽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指导并协助中小企业通过举办产品展览会、洽谈会等形式,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途径。

(3) 提高电子商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跟上现代市场步伐, 提高效率的同时给客户带来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Internet技术的出现,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人们借助互联网络广泛地从事商品与服务的电子化交易成为可能, 这不仅大大扩展了交易范围, 而且可以有效地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在这种背景下, 中小企业应该应用Internet技术, 以实现企业E化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转变固有的“投资信息化是无需当下落实的”经营管理思想, 在企业资本允许的情况下, 应把对电子商务信息化的成本列入必须投入。把企业战略眼光放远, 模仿大企业在此方面的应用, 增强信息化管理效率, 并使电子商务逐渐参与市场营销份额。传统的营销主要侧重于传统的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必须注重在这方面的投入, 互联网通过将货币流和部分物流转化成信息流, 将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扩大, 并通过信息优势提高传统商品的流通效率和降低其流通成本。互联网营销在信息流方面的优势是传统营销所难以替代的。

(4) 组织人员培训, 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 毫不夸张的说, 员工的素质是中小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笔者建议, 要对中小企业的员工素质的提高引起高度的关注, 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的优势资源, 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 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从而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对于此项工作, 国家也要予以政策上以及财政上的支持, 适当地给予补贴。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手段促进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譬如,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基金, 实行税前还贷, 资助引进先进设备等。为了快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战略咨询, 凡这样做了的各级政府机构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5) 积极致力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以及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 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当前做好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不够透明, 并且由于自身实力有限, 可以用来进行融资抵押的资产少。对此,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 要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意识,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尽快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查询以及信用评价机制, 为中小企业争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提供信用依据;其次, 要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 增加财政投入, 并对银行与相关的担保机构之间各自承担的风险份额做出严格且合理的划分, 使担保风险得以分散, 此外, 还可以设置中小企业信用的在担保机构, 从而实现对银行以及担保机构担保风险的再次分散;最后,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创业资本较少, 但是因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所以, 中小企业要承担起更大的经营风险。所以, 要从实际出发, 在充分认清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前提下, 要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当前的风险投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需要政府加强指导, 但在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步入正轨时, 就要坚决的放手, 有效利用民间资本, 鼓励民间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 促进风险投资的市场化以及商业化。

此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中小企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及时顺畅的市场信息的支持。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要为中小企业信息收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借助互联网等途径向中小企业介绍人才、商品、市场、原材料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信息渠道的顺畅, 使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组织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 开拓更加宽广的市场。

摘要:经过一段时间,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小有成就, 但与所定目标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 要客观分析当前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积极转变封闭以及甘为配角的观念, 要抓住时代的机遇, 积极促进与大企业的协作和联动, 实现自身市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 增强竞争优势,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 王元.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出版社, 2009.

[2]王铁军, 胡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成功案例[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篇3

新的形势和要求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不断变化,使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在宏观上采取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和扶持。

一、世界企业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应对中小企业加强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当前,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大量被运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社会需求模式、企业组织经营方式等不可避免地要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除了自身必须抛弃旧的经营思想和方式,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外,政府在宏观上也应顺时应势,调整战略,加强科学的管理和引导。

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对宏现上扶助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会比大企业显得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这就意味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必须跻身于国际市场,加入国际竞争,在与形形色色的外国对手的竞争中经受考验,争求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这些变化。向中小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也对我们在宏观上如何扶持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看,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产值、税收,还是就业人数都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大大超过大企业。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仍是今后较长期存在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采取在工农业技术结构上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存,在企业类型上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并存的方针,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工协作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益。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也要求中小企业应得到长足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的大起大落往往就是短期内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这里,大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每次经济复苏的开始阶段都是唯有大企业得到银行的支持而优先拥有大量的投资资金而大幅扩张生产规模,造成能源原材料大幅涨价,随之而来的便是很快就必然出现的供大于求,于是通货紧缩便又开始了。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从事消费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长足发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就业进而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开发新的产品来引导和创造新的需求进而进一步增加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原始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语),消费的增长必然推动生产增长。而消费的增长一般都不会在短时期内大起大落。而总是经历着一个相对较长的平缓的发展时期。至于出口业的增长,其产品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由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可见,中小企业对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扮演着比大企业重要得多的角色。因此,强调宏观经济管理扶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同行的先进经验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上,发达国家曾有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启示我们趋利避害,引导我们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用经济立法形式扶持中小企业。许多发达国家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美国先后颁布了《谢尔曼法案》、《克莱顿法案》、《联帮贸易委员会法案》等,以保护中小企业不被大企业吞并;为了给予大学和小企业一定的专利保护,颁布了《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案》、《小企业发明法》等。日本颁布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法律更多,如《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禁止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法》、《中小企业安定法》、《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法》等。这些法律的实施,对保障中小企业的稳定,减少企业之间过分的不正当竞争,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成立专门管理和扶助中小企业的政府机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在其政府内部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和扶持中小企业,美英称之为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称之为中小企业厅,各级地方政府或社区也成立相关的机构,美国后来还在白宫和国会设立小企业委员会。这些机构的宗旨都是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审批向小企业投资的私营公司;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它们应分得的一部分政府订货合同和政府剩余物资;向小企业主直接贷款或同银行共同发放贷款;提供情报、管理、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方面的帮助;资助受灾的中小企业等。

三、采取各种措施,在信息情报、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在经营活动中常常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许多国家政府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对中小企业进行扶助。美国小企业局创建并管理着一个遍布全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机构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向小企业提供从信息情报到咨询、培训等方面多种多样的服务,以改善小企业主的管理技能,减少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失利事件。此外,美国小企业局还通过各地的服务机构组织全国500多所工商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实习,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难题。

四、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扶持中小企业。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而又难以得到银行信用贷款的问题,美国小企业局活动的重点之一就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支持,包括向中小企业提供利率较低的直接贷款和担保贷款,还利用降低资本盈利税率的办法鼓励和刺激私人中小资本投向风险企业。德国政府决定由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低于金融市场利率的长期贷款,利息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还决定,如果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和发展的投资总额在50万马克以下时,政府补贴15%,购买专利则补贴30%,现在约有半数左右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已免除了营业利润税。日本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负责向中小企业发放各种贷款。各地政府还为中小企业联系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在税收方面,若中小企业购买新技术设备,可减少10%的固定资产税,对中小企业改善结构而成立的组合或共同设施也给予税率方面的优待。

应当做好的工作

一、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大力发展为大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在现代分工协作体系中,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企业组织结构应该是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的模式,即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而大企业如果离开中小企业同样难以发展。发达国家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大约有40%是独立经营的,而60%则直接或间接纳入大企业的经营体系之中。大部分中小企业依赖或借助于与大企业的协作关系而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又为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产品、生产协助和劳务服务,使大企业的品牌效应得以实现迅速而巨大的扩张。我国不少名牌产品虽经多年奋斗但仍与世界名牌无缘,未能借助中小企业的力量来实现扩张,或许是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的宏观调控应该立足于建立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分工协作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中小资本投向创办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逐步建立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各种经济协作体系,这对于消除大中小企业之间在原材料和市场占有等方面的矛盾,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极为有利的。

二、宏观调控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的外部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每次实施的紧缩政策,总是在基建、物资、信贷等方面扶持所谓重点企业(一般都是大企业),把大量中小企业置于重点调控的对象,造成每次紧缩都有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大量工人下岗失业。这种多次重复的教训应该是相当深刻的。因此,在实施紧缩政策时,我们不但不应把大量中小企业当作紧缩对象,相反,应该在税收、信贷、行政、法律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提供扶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当然,扶持并不是保护落后,对于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技术工艺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则应让其在竞争中自然淘汰。

三、鼓励和扶助落后地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当地下一步的大规模经济振兴积蓄基础力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改善经济布局,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我国在经济地理上存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东部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但资源和能源缺乏,而中西部经济则比较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资源严重闲置。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虽然对西部经济的发展有所促进,但促进的程度很有限。其原因是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出发,忽视了落后地区发展经济需要特别强调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能否获得新技术;二是能否获得足够的财力;三是有无能适应结构改变的技术力量;四是有无新型的管理方法。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既缺资金、技术,又缺人才。地方财力单薄,交通运输不便,目前还不可能成为全国经济开拓的重点,不具备大规模投资兴办一大批大型先进企业的条件。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避开上述弱点,在有重点地兴建少量国家急需而又对西部大开发有支柱作用的骨干项目的同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发展大批中小企业来加速推动当地脱贫致富,强化这些地区的“造血”功能,为未来的经济振兴积蓄财力、物力、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否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效果将是很有限的。今天珠江三角洲的大批大型企业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当年大批乡镇小企业作为基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或许不会达到今天的程度。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吸取的。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篇4

——以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本文以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资料为分析基础,九力模型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在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以及发展战略选择,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弱势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最后就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变得愈来愈复杂,各种形式的经济 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约为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左右,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实现中国“十五”计划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劳动力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身先天性和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障碍限制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和限制,企业资本少,经营规模小,筹资能力弱,在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缺乏优势。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对自身与环的一系列不利条件,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自身的活力,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研究的一大课题。

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发展情况,从各方面分析公司竞争 力状况和战略选择,探讨其竞争优劣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并从个案推到一般,进而探讨出一条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此研究有以下意义:(1)以典型企业为例,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激励机制、制度和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研究,分析各种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经济学理论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中得到检验和修正,丰富经济学的运用范围。(2)通过案例分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其现实竞争力,探索中小企业发展中之路径,可为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壮大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方法。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地调查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访谈法、抽样问卷调查法、实 地考察法为手段搜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网上搜索、文献查阅等手段搜集第二手资料。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以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执行力、决策力、资源力、整合力)为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框架,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竞争力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扩展。在分析过程中,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分析思路,对每一力都分解成可具体调研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纵观整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找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途径。4.本文结构

本文行文由浅入深,从实际资料着手,层层分析,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 展之道。本文行文结构如下:(1)前言部分。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所使用的方法。(2)公司简介及数据分析。首先简单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再以九力模型模型为框架,对所获取的资料的进行深刻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劣势及机遇。(3)结论分析。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并联系我国实际,推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问题。(4)感想与建议。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数据资料分析

1.调研公司简介

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艺公司)坐落于浙江海宁市观潮胜地盐

官镇开发区,公司西距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50公里,东离国际大都市上海13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东西大道。

新艺公司于90年代初创建,创建时只有几名工人,是个典型的中小家族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有厂房两座,占地2000多亩,现有资产10亿,员工60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公司生产的旋转窄面网缝剃须刀及内藏旋转鼻毛刀现已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产品全部采用进口材料,工艺流程全自动高速冲压,产品质量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资源、人才、品牌、规章制度等各项工作都在发展转型。

2.九力模型数据分析

(1)九力模型

九力分析模型是一个在企业竞争力“资源观”的观照下对企业内部的静态属性与其外部的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的工具,借助它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得出全面的认识。

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市场稳定性、行业地位、受支持程度等)、研发力(研发新产品的时间、技术、人员等的优势)、营销力(营销体系、范围、潜力等)、制造力(产品技术、设备、产房、人员等的整体力量)、产品力(产品外观、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美誉度)、资源力(自然、资金、政府支持、人力等)、决策力(管理人员在决策中的速度和效率)、执行力(信息传达和任务执行的有效程度)、整合力(建立整体形象、整合资源能力)。如图1:

图1 九力模型分析图

九力模型

品牌力

研发力

营销力

资源力

制造力

产品力

决策力

执行力

整合力

(2)数据分析

本文分析所用数据皆来自于对新艺公司的调查,数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访谈问卷。本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49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问卷回收效果良好。2.深度访谈。主要对两名员工和一名管理层进行深度访谈,获取细度资料。3.相关资料。收取新艺公司的相关情况,作为分析基础。

1)品牌力分析

此分析主要以访谈结果和公司资料为基础。据该公司管理层表示,新艺公司 生产的旋转窄面网缝剃须刀及内藏旋转鼻毛刀等产品规格在全国仅有两家厂商,而且新艺是其中规模最大、产量最大、效益最好的公司,在同行业中属创新产品,位于行业前列。在市场上有固定的买方,市场稳定性强。但是其市场地域性仅面向东南沿海及几个海外厂商,市场扩展性相对较弱。

2)营销力分析

本次研究从营销范围和营销投入对新艺公司的营销能力进行分析,根据所得数据,制成图表如下。

从图2中可以看出,新艺公司的产品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和出口海外,其中以长三角地区为主要销售区,占总销售额的52%。从这来看,新艺公司的产品销售局域性太强,只在公司周边地区发展,东南沿海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市场没有很好的进入。据被访谈人员透漏的信息,该公司产品在国内属创新产品,相同产品供应商较少,该产品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但图表显示,该公司海外销售仅占总销售额的30%,这说明该公司的销售体系建设落后与它的市场需求。图3显示,公司近几年的销售投入占公司总投入额的百分比每年都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很低,销售投入占公司投入额没超过20%,这说明公司虽然对销售体系建设有所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综合两图,该公司销售能力相对较弱,销售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3)研发力分析

3.贵公司对产品研发的重视程度如何?

A.非常重视B.较重视C.一般D.不重视

在调研问卷中,选A的人数有35人,占问卷比例70%,选B的人数有8人,占问卷比例为16%,选C的有6人,占问卷比例为12%,选D的人数为O,占问卷比例为0%。从这可以看出,该公司非常重视产品创新研究,许多员工非常尊重技术人员,崇尚创新能力。据该公司资料显示,公司每年对研发的投入比重较大,对研发人员定期进行培养。对有创新贡献的员工给予高物质和精神奖励。正因为如此,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全国属于一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公司表示,虽然公司有些优秀的研发人才,但满足不了公司的研发需要,公司还急缺研发人才。

4)制造力分析

制造力分析主要是对制造产品的技术、设备、厂房、人员等整体力量的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如下:

4.1您认为公司的风险可能来自哪些方面(请按重要性排列,若认为还有其他没有列出的风险,请列在线上)?

a.()技术水平被别人赶上,失去技术优势

b.c.d.e.f.g.h.()关键技术人员流失,技术队伍力量变弱()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开发不力,销路不畅()产品单一,新产品不能及时跟上()技术仅由少数人掌握,无法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优势()领导班不愿冒风险,持保守态度,不思进取其他

在此题结果中,公司风险排列前三的依次为C、B、F.从此结果中可以看出,生产力不足,制造力相对与市场需求较弱是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并且在对员工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老化的机器较多,在生产过程中机器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员工停工维修机器,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产量和质量降低。4-2贵公司人员流失程度如何?

A.基本没有流失B.流失较为严重,员工更换频繁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选择B,占问卷总数比例为90%,这说明该公司员工流失较多,更换频繁。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得知,该公司的工作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工作压力也加大,因此造成员工流失严重。

5)产品力分析

产品力分析主要是对产品质量、外观、价格等为消费者所赞誉的程度的分析,主要对象是面向消费者。但由于调研人员力量的有限性,此部分调研在公司内进行,通过公司间接了解产品的外在形象。我们通过查阅公司资料得知,新艺公司有G、E、F、D4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负责一道程序生产,四个车间的产品生产合格率分别达到96、91%、95%、93%,这反映该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错,产品合格率还挺高的。据公司管理层和销售人员表示,该公司产品在外形象良好,在外美誉度高。

6)资源力分析

资源力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金资源、政府资源、人力资源。新艺公司地处浙江,身处长三角市场,地域优势明显,企业联合效应强。据我们了解,新艺公司发展资金来源有三:公司赢利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合伙人投入。其中公司自有资金占发展资金的67%,银行贷款占20%,合伙投占13%。公司发展主要依靠公司自有资金,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发展资金限制大,对公司进一步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据公司表示,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限制较多,向银行融资较为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多支持,出台了许多优惠支持政策。由于该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急需人员,人力资源尤其是管理人员急剧缺乏,人力资源的稀缺对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决策力分析

领导层的决策效率、速度和领导风格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往往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在领导风格方面,所获数据如下:

在49份问卷中,有7份,认为公司领导风格非常民主,30份认为民主,两者合起来占受访人数的74%,这显示出该公司采取以人为本,发挥民主的治理风格,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在深度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个问卷的真实性,领导非常重视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尽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领导者素质方面,所获数据如下:

7.1.您认为现任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

a.年富力强()b.知识丰富()c.开拓创新()d.有凝聚力()

e.较强的管理能力()f.工作效率高()g.尊重人才

()h.其他(请写出)

对这一问题得答案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在所列优势中排名前四的是较强的管理能力、有凝聚力、尊重人才和知识丰富。这说明该公司管理层体系较为完善,属于知识型管理者。但工作效率这项得分较低,这可能反映该公司管理层之间配合较差,信息传播不迅速,决策力不够果断。

8)执行力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艺公司的管理制度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一切按规章制度来做事,一切井然有序。

8.2向直接上级请示工作时,上级是否经常对您说“需要向我的上级请示”后才能给予答复?

A经常B一般C偶尔D说不清

在这一问中,选C的人数有42人,占受访人数比例84%。从这可以看出新艺公司领导风格民主,权利下放,管理者有自己的决定权,这有利于公司执行效率的提高,使公司决策得到很好的执行,增加公司的内在竞争力。

9)整合力分析

在对公司的整合力分析中,主要根据深度访谈和观察法的资料。通过我们了解,该公司在对外形象整合力较好,常年荣获海宁市十佳创新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最近全球著名公司飞利浦公司欲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增加对新艺公司的投资,这有利于加强其对外的良好形象。但其在对内整合上表现欠佳,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8月份的工资调整。工资调整本来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公司生产产量、促进公司效益提高。由于管理层在提高单位工资的同时大幅提高单位任务产量,从而使得调整后的工资比原来的工资还低。且其公司对该方案的解释力不足,导致出现员工罢工和人员流失。这说明新艺公司的应急能力较差,对内整合力不强。

三、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公司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对新艺公司进行九力评价后,可以得出,新艺公司在品牌创造和维持、产品创新和研发、企业管理和决策、产品形象和质量维持以及资源利用方面表现不错。公司整体表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创新,具有竞争意识的发展状态,从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公司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经验与教训,现总结如下:

1.发展经验

(1)注重产品研发,以科技为核心。现在是科技时代,科技对一个公司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公司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创新,在公司创立初期,就开始注意对研发人员进行培养,后来建立研发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改造。公司也非常鼓励员工在业余时对产品研发,对有研发成果的员工给予重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因此,新艺公司生产的产品的水平都位居国内先进水平,每年获得海宁市十佳创新企业,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也大受欢迎,销路很好。

(2)拥有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打造核心凝聚力。公司在成立初期便有一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做贡献。创立时看准了产品在中国未来的潜力,专业生产,精于技术,使公司获得大力发展。后来又帮公司渡过了许多难关,创立了一系列公司价值观,使公司获得快速发展。

(3)加强制度建设,采用科学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在早时期就开始进行制度建设,建立公司管理体系,如上下班制度、机器维修制度、员工提案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使公司管理井然有序。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层和职能部门为生产部门服务,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2.存在的不足

(1)人才储备不足,人员流失严重。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人才储备和培养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公司现处于高速发展期,对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而且由于公司产品的性质,公司产品生产对员工能力要求高,导致员工流失严重,公司发展急缺人员。

(2)企业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精神支柱,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创造核心竞争力。新艺公司属于后起新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不足。

四、建议和对策

1.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创新的基础。新艺公司实施人力资源战略可从以下入手:

一、改革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坚持薪酬制度透明化,推行以岗位为主与业绩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建立完善的员工考核机制。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选拔程序,建立干部选拔的监督机制,确保选拔公平公正,同时拓宽视野,建立优秀人才的竞争上岗制度,民主任用制度。

三、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强对一线员工的操作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的转变。

2.继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的建设

民营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跟上现代企业的步伐,管理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等,这些制度都需根据公司的特点在科学的基础上因地制定,同时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而作必要的修改。一个好的制度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督制度保证其实施,因此,新艺公司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实施制度,以保证制度的公正性。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5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 运动状态支持目标。

运动状态支持目标是中小企业从外部环境进行战略讨论的目标形式, 是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通过周围环境系统目标的实现来推进自身的运行, 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 对于运动状态支持目标来说不仅需要国家政府以及政策的扶持, 还需要社会服务方面的帮助, 确保最终战略目标的形成。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存在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 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很难进行良好的发展形态, 因此国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国家或政府应同样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认识到其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运用政策对其进行引导和间接管理, 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

另外, 在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下, 我国中小企业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较差, 因此, 社会服务体系的扶持也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目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社会服务扶持来满足自身无法取得的市场、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信息, 并得到专业人才的培训, 为自身的发展获得有效的资源。

2. 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

中小企业的发展目的其实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来满足自身的发展,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 不能单纯利益最大化, 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的目标, 保证企业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平衡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是一味的注重自身盈利, 而忽略了社会效益, 就会产生反作用, 阻碍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财富、增加社会就业数量、增加人员收入、促进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等, 并且可以避免社会资本的集中化, 平衡分配,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 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的这些社会效益, 也会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有力帮助, 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 可以说二者密切相关,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战略目标形式。

3. 运行结果目标。

运行结果目标是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机制来研究讨论其战略定位, 不同于运动状态支持战略定位, 是要建立企业自身的内部运行机制, 与外部环境扶持一起促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 要达到运行结果的目标, 首先要增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 以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其次要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再次, 要综合企业的发展状况, 迅速解决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三大结构矛盾,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 要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理顺体制, 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 在根本上保证中小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

在中小企业的整个发展体系中, 战略目标与战略方向是密不可分的, 战略方向是中小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依据。因此, 在我国根据对我国国情以及世界经济的提供的条件, 对现阶段中小企业必须掌握的战略方向的选择进行研究。

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市场竞争机制日益激烈, 因此, 中小企业要具备自己的特色才能保持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需要, 因此, 培育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企业是其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其次, 要以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为战略方向。这些配套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当前我国支柱型产业以及国外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辅助作用, 进一步的促进了专业分工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的战略方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国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 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 开发一批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 要分别发展国有集中型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中小企业。在国有集中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从自身角度, 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 促进企业经济机制的转换, 以市场主体的姿态促进企业发展。而外向型企业则是从发展外向型经济着手, 加快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 更多的引进国外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与设备, 综合利用管理经验, 使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主体,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稳定向前发展。

第五, 是发展就业型以及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战略方向。我国就业困难失业人数的增加, 不利于工业化的推进, 因此, 发展就业型中小企业, 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难题, 同时也可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而发展社区服务型是较为特殊的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如果地方经济发展较快, 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具备发展前景的前提下, 比较容易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居民的支持, 通过共同集资的形式筹集到所需资本。

参考文献

[1]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1]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6

一、实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国外强势企业纷纷进入我国, 尤其使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与方式, 发挥集群优势, 提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就能同大企业一样积极加入到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实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 形成群体规模经济

产业相关、数量众多的生产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高度集聚, 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生产率,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弥补了单一企业规模不足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 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群体规模优势。

(二) 产生区域品牌效应

由于单个中小企业品牌的知名度、资源都有限, 在品牌宣传、推介上的资金单薄。但当它们聚集一起时, 利用群体效应和共同资源, 可以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 共同推广商标, 共享集群信誉, 共同铸造区域品牌形象, 提高集群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三) 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相同与相近的企业, 它们往往面对同样的市场, 基本上使用相似的技术。一方面, 企业彼此接近, 会受到竞争的无形压力, 企业要生存, 要发展, 要在企业集群中站稳脚跟, 拥有竞争优势, 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以尽量低的成本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努力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技术。另一方, 地理的邻近性又导致激烈的竞争, 成为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四) 有助于形成专业化人才市场

各种人才倾向于去企业集群的区域谋职, 以期拥有更多挑选企业的机会和能够找到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同时, 企业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也为企业间人才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五) 有助于增强市场融资能力

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能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 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其原因:一是由于集群内各类企业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集群内部又有商会、行会等加强企业联络的部门及行业信息中心, 因而银行很容易获得真实完整的企业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二是由于企业集群内产业发展的方向明确, 一批生产经营及配套服务的上下游相关企业主要围绕某一产品系列发展。产业的这种生命周期使得产业整体发展规模及产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因而使信贷风险具有可预测性。三是企业集群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实行信用担保互助创造了组织条件。

二、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集群强大的竞争优势, 使集群区域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地方政府作为不当

主要表现:首先, 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企业集群的政策选择上往往偏爱于大的企业集群, 为它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而忽视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发展缓慢;其次, 对企业集群的运行规律认识不够, 不能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 在产业政策导向上缺乏系统性, 没有立足于配合本地众多社会文化因素所产生的独特的调控机制, 充分让市场发挥作用, 对企业集群的指导仅仅停留在表面。甚至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跟风、赶潮流, 对企业进行行政捏合, 形成了企业虽集中而不关联的模式;第三, 没有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服务功能。缺乏对企业之间合作的有效引导。

(二) 产业集中度较低

目前, 不少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虽然中小企业布局应相对集中, 但往往仅是空间上的集聚, 而缺乏关联与协同效应。集群内的企业缺乏地缘优势上的主动联合行动, 宁愿“搞单干”, 也不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导致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或相关服务不从区内购买, 而不远万里从国外进口。有的集群甚至是政府在行政上的捏合, 不能形成集群应有的竞争优势。

(三) 过度依赖区域资源, 应变能力差

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会以区域内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独有优势为依托。但是, 这种过度依赖区域资源为竞争优势的集群, 往往会形成结构单一的专业化产业区, 从而降低集群对市场变化和外界冲击的适应能力。当产品需要升级换代或更具竞争力的外部企业出现时, 原有的集群企业往往既无法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又难以迅速实现生产转型, 便会导致整个集群的衰落。

(四) 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 自主创新能力差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普遍存在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问题。很多集群所在地没有专门为企业集群服务的研发机构, 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又不健全, 由此导致集群企业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上升。

(五) 过度竞争现象严重

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往往都是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准入门槛较低, 新企业很容易加入集群队伍, 并且集群企业所生产的大都是同质的无差异产品。这种局面必然导致集群企业内部竞争加剧, 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使集群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最终可能导致集群发展停滞, 甚至消亡。

(六) 品牌意识淡薄, 市场标识缺乏

区域品牌代表着区域的声誉和形象, 但不少企业却对集群的品牌建设意识淡薄, 甚至有些企业不注册商标, 假冒他人商标生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没有相应的龙头产品, 就不会具有区域集群竞争优势。企业标识缺乏, 使集群企业很容易被周边环境所混同, 为区域外部负效应所拖累。

三、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和服务作用

地方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 明确政府职能。政府的工作要以集群区域软硬环境和条件建设为基础, 要以维护集群内企业的良好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环境为重点, 避免行政干预企业的市场化运行。第二, 要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区位优势、产业布局要求和产业组织规律, 制定中小企业集群建设规划, 要不断优化集群的产业结构, 积极组建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集群, 积极引导创建期的集群的技术创新趋向, 不断促进成长期、成熟期企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第三, 要极力搭建企业与企业, 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 提高集群的整体行为能力, 进而促进企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和健康发展。第四, 要借鉴欧洲和发展中国家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干预促进集群发展的过程中, 要遵循地方政策有效性的“3C”原则, 即要以顾客导向 (customer) 、集体性 (collective) 和累积性 (cumulative) 为基本原则。

(二) 建立集群技术创新机制,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良好的创新机制是中小企业集群实施技术创新的前提。作为具有推动、引导和服务作用的地方政府,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研发机构, 完善技术要素分配管理制度, 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改善集群内创新技术的供给状况。另一方面, 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完善信息交流手段,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模式, 促使大学、科研机构与集群内企业一起成长, 相互促进。其次, 作为企业也应加大研发投入, 壮大研发队伍, 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 用新观念、新思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三) 建立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不可或缺的民间组织, 一方面可以辅助地方政府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把分散的企业有效组织起来, 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 加快创新步伐, 产生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 规范行业管理, 引导和推进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在集群企业的实施, 引领集群企业创新产品质量管理方式, 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强化对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控制。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的转变, 很多政府管不好, 也不好管的事情交给行业协会去做, 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四) 培育专业化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实现企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助推器, 可使集群内企业获得资源共享、专业化服务等区域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中介机构可以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保险、法律、商业、投资决策、创业咨询与拓展对外业务等方面的服务。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中介机构建设关键在于中介组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上, 要注意消除对私营、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 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

(五) 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区域品牌反映区域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 地方政府必须着力加强对区域品牌的建设。首先, 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拥有品牌优势就是拥有竞争优势的理念, 组织和引导中小集群企业创建具有强力优势的区域品牌。第二, 企业家们要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积极参与品牌建设, 通过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区域特色产品。第三, 加强区域的品牌营销、推介, 不断塑造和提升区域品牌形象。

总之,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正在兴起, 它的作用以及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特别需要加强企业、中介机构、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力合作与交流, 改善集群建设的管理, 切实提高集群整体优势与创新能力。

摘要: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实施中小企业集群化战略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 仍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对策,“3C”原则

参考文献

〔1〕周晖.中小企业及其集群成长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3~25.

〔2〕邵继勇.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16~119.

〔3〕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0~12.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7

1.1 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的概念

中小企业一般指就业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我国对企业分类标准是从销售和资产两方面来考察的, 1999年《大中小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中规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者为大型企业, 其中50亿元以上者为特大型企业;5000万元到5亿元者为中型企业;5000万元以下者为小型企业。根据这一标准, 中小企业占到我国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技术创新不仅指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还包括对现有技术的改进, 包括产品创新和技术活动的创新等。1912年熊彼特 (J·A·Schumpeter) 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 定义技术创新为“把未出现的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引入现有的生产体系, 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1.2 中小企业的社会地位

中小企业能够迅速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强的反应能力, 科技创新活跃度很高。同时, 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较强, 对GDP增长和促进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美国经济良性增长的影响非常大, 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的中小企业起步较晚, 其生产能力的GDP占比、税收占比相对来说并不高。但是中小企业扩大了我国的就业面,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起到重要的就业分流作用。在上世纪末我国出现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下岗职工, 还有很大一部分职工选择了创立、经营中小企业。

2 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发展战略的比较

2.1 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

美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是相当高的, 但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融资不足的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的技术设备比较先进, 信息、网络发达程度较高, 很多中小企业的设备更新速率甚至超过了很多大企业。此外, 美国非常重视对知识型人才的配合和资金投入, 科研人才在美国中小企中的占比非常高。

中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较低, 融资普遍不足。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投入短缺、人才短缺等重要问题, 这些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近年来, 我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越来越多, 给予的重视也逐渐提高。

2.2 技术创新合作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 美国的中小企业非常重视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合作, 特别是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小企业依附于大企业能够得到许多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另外, 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也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美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运用产学研结合的国家, 企业的资金优势与高校的技术优势互相结合, 可以帮助企业优化长期发展策略, 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相比之下, 中国的中小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也处于建立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且企业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而大企业的业务模式又更倾向于尽可能的多而全面。

2.3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美国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 帮助中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不仅直接增加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而且推动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美国的《小型企业创新发展法》规定, 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必须拨出其R&D经费的1.25%, 用于技术创新和开发。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在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重视, 我国也出台了许多的相应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支持。例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炬计划、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等。但是, 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更多集中在融资方面, 对中小企业的科研活动和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尚且不够。

3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高比例的优秀人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转, 实现利润优化。所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其次, 加强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组织, 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咨询提供服务, 能够促进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创新。加强与高校间的技术合作、与大企业、国外企业的内外合作能够优化企业资源的利用, 形成优势互补。最后,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非常重要, 硬件齐全、先进, 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传递和获取。

参考文献

[1]周勇.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源泉[J].企业经济, 2004.

[2]樊增强.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问题, 2004.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8

经济·中国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秘书长吴斌在会上表示,联盟于2016年7月24日成立,以责任、行动与价值为服务理念,专业真知融智、专注真实融资、专心真诚融人。其宗旨是搭建政府和企业与高端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的链接平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近年来,融资难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微合伙总经理白杰皓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有二,一是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金融监管力度大,银行风险意识强,项目审核极度严格;二是项目本身的不足,即风险过大,缺乏保障。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便捷融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为解决融资难题,微合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结合私募基金业务外包服务与综合托管业务,对项目做综合分析评估后进行专业包装,通过选择有效渠道降低风险,借助金融机构将项目成功转为产品并进行销售,最大限度地增加融资成功概率。他表示,在经济·中国产业基金发展联盟打造的链接平台上,金融机构的从业者与企业主相互交流投融资的实战经验,让好项目离融资更进一步。

经济·中国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秘书长吴斌,《经济》杂志社战略发展中心、产业基金发展联盟办公室主任顾杉,中经影业CEO王运晖,微合伙总经理白杰皓,中粮信托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吴佳宾,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农业应用事业部总监黄振,北京冠龙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俊,开源证券总经理于锴,国泰君安财富管理部韩雪玉,国企联·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风控部总监助理吕晓毅,兴伟资本总经理赵旭,中诺基金总经理李建平,融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立飞,赚赚金融副总裁杨峰,飞旋兄弟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部总经理范红雨,光大中兴集团机构拓展部经理秦辉,北京宇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昌鹏、基金经理孔令彬,中吉金投华北区总经理高大壮,金融圈华北区总经理任正毅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股权类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文图片由于芳妮提供)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9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蔡增珍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

论文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决定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由于自身原因,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联合中小企业可以跨越这些障碍,逐步实现循环经济。引言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 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

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 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3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 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 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 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结语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篇10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原则

基本原则。要能够反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发展观、价值观;要符合企业的客观现实条件,并以渐进的方式趋向目标;要具有企业自身的特色;要具有前瞻性、指导性、长期性、一贯性和严肃性;在反映企业领导层未来设想的同时,要聚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望,并请专家参与制定和咨询论证,以具有科学性。

专业化原则。企业若要做到在某一领域或某些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出,具备竞争优势,就要在制定发展战略原则时,坚持专业化发展,集中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强化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大部分非高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最有可能来源于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必须注意这些方面的协调发展。

动态变化原则。企业战略原则一经确定,就与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一样,成为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伴随企业发展的始终,是不宜反复变化的。但是,这里的不可变动性仅是指其在基本、指导性、战略性、步骤性等方面的稳定。在企业面临市场发展的微观领域,却必然需要其具备动态变化的特性。例如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干扰,如何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如何应对本行业的大环境变化、政策法规标准的规定等,如何应对企业自身的不可预见性风险、危机的到来等,这都需要在战略制定中有所体现和调整。

市场化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是企业制定战略潜在的出发点和目标。当企业能将其产品、技术等对焦市场需求,面向目标市场,并配合以良好的生产、管理、销售手段,则企业可在市场中占据合理地位,并通过长期、持续的发展获得壮大。

独特性原则。一家企业必须找准自身发展的独特之处,才能够使其区别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这种独特性可以体现在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方式、经销网络等方面,重点是要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坚持独特性原则可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信赖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它可以在增加利润的同时却不必降低成本。

产业化原则。在合作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下,大企业的空前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结成某种稳定的协作关系,使自己成为大企业的“卫星工厂”。既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和水平,形成单一产品的规模产量,又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通渠道,建立并形成稳定的生产经营模式。

虚拟经营原则。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来,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没有一家企业会在所有的业务环节上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为了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只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环节,其他在本企业资源有限条件约束下无法做到最好的环节,可将之分担出去,交给市场上其他领域的专业企业去做,从而集中核心力量专注于本企业优势领域的发展。

虚拟经营原则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更具有活力,但所具备的实力和资源更薄弱,在市场竞争中既面临着劣势,也拥有着优势。虚拟经营原则恰恰是中小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扬长避短的有力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通过合作、委托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小本企业制造产品的规模,快速组织其他企业制造产品,既可减少制造支出费用和资金占用,还能充分利用他人劳动力和要素投入,将产品制造中的质量、交货时间等风险降低或分散到参加产品制造的公司,无论是市场效益,还是公司内部管理效率都获得提高。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产设备,成为别人的制造商,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二是通过合作、引进技术等方式,实现技术突破和再开发。例如,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多种适合本企业市场的技术、设备,从而扬长避短,避开本企业不擅长的技术、领域;合作开发新的产品,攻破本领域、行业的难题;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与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合作进入它们比较熟悉的市场,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或组成技术战略联盟,开拓新的领域、行业,获得发展。

三是借用别人的品牌销售自己的产品,实现生产和发展的目的。国内外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刚刚发展之时自身能力有限或社会知名度低,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借助著名企业的品牌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度过困难期,实现企业的迅速发展。

四是借助销售公司的力量对企业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从而节省企业在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的支出费用,并可以使本企业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研发,保持核心竞争力。合作双方发挥自身的主要优势而实现经营和发展的目的,并使其技术、产品、服务应用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可见,虚拟经营原则作为企业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需要在战略层面进行长期谋划和管理。将其运用的范畴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步骤相结合,并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等,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如果说技术、人才、生产设备等是企业的主干,那么,依托虚拟经营原则衍生出来的合作关系、战略联盟等,就可谓是使企业强大茂盛的枝节。在这个原则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有自己的核心专长;对合作者必须慎重选择,并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对市场行为要有规范的管理和控制,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经验,懂得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努力减少各企业文化之间的摩擦,使之共通融合等。

重要性分析

在多年来为太原市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调研、走访、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跟进审核、认定和服务的50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中,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业等多领域,各企业高层管理者均认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稳定的成长脉络、健全健康发展的方式和合理应对风险与变化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大型企业也十分重视,但是,对于资源、政策保障、技术都占绝对优势的大企业而言,其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所发挥的作用也并不显著,而对于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都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能够以最精华的力量去产生最大能量,还可以在企业遇到难关时,帮助企业获得支撑力量和时间等,其效用更加明显,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些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将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避免企业的各组成部门自行其意,而使整个企业付出代价;为企业衡量整体成绩和各组成部分绩效提供依据;使企业具有正确的方向和长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步骤;为企业中远期、短期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使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能够明确工作目标、职责、意愿等;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模型和框架,清晰地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可以展现管理者的意图和经营策略,对于形成合力获得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使管理者提出并解答对公司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管理者与外界和员工进行沟通的有效渠道;可以将参与者培养成管理者,令企业形成健康、有效的竞争和工作氛围;在面临挑战和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有助于以此为基本依据应对变化,以防企业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一蹶不振。

三是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可以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工作目标,并与个人发展规划相结合;可以为员工提供将自己的才智投入决策制定过程的机会,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可以通过明确而规范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个人发展,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

上一篇:作物药害及其补救下一篇:收割机的存放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