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十篇

2024-08-03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1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索

财务报表分析自引进我国以来, 发展非常迅速,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探讨, 二是实证研究。本文重点是对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理论探讨。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 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 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 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 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经营业绩作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其需要的更为直观的信息。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就在于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 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不同的信息使用人,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不尽相同。对于投资人而言, 可以以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投资;对于债权人而言, 可从分析贷款的风险、报酬, 决定是否向企业贷款, 从分析资产流动状况和盈利能力, 来了解其短期与长期偿债能力;对于经营者而言, 为改善财务决策、经营状况、提高经营业绩进行财务分析。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各有差别, 决定了不同的分析目的可能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因此, 根据企业不同利益相关人对财务报表信息的不同需求, 财务报表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为这些决策者提供不同的决策信息需求,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与局限性

现存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不够完善, 很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蒙骗, 尤其是广大投资者会因财务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因此, 只有懂得如何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种类及内容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报表分析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指将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 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意义和逻辑关系的财务比率, 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技巧。

比率分析法主要用相对数指标这一特殊形式进行分析, 使得各个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会计数据所传递的经济信息单位化或标准化, 它与绝对数相比具有可比性强、表现动态趋势等特点。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 应首先确定在被分析的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着联系, 这样会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这是运用比率分析法的前提条件。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作用在于揭示指标间客观存在的差距, 并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它是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 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找出预备比较对象差别的一种分析法。比较形式可以是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指标的比较、本期实际与以前各期的比较, 可以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也可以将企业相关项目和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进行比较。比较分析法主要包括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方法。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期间同一项目的变动情况, 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分析其变动方向和变动原因, 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它刻画了财务报表项目随着时间而变化。趋势分析是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唯一方法:因为单一年度的财务报表可以由管理部门自己作出完美解说, 但连续几年的不佳或恶化的记录, 报表自身便已说明问题。对财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要有个前提条件:分析的各个会计数据在时间上必须连续, 中间没有间断。趋势分析法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比较。

另外, 还有如项目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

(二)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由于受到分析资料来源等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准确。而且无论是哪种分析法, 均是对过去经济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 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我们在分析时, 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 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 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就目前而言, 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及企业营运能力指标构成。而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具体说来, 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 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 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 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 未决诉讼, 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 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 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 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相应的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三、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作为财务分析人员, 应不断完善财务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确保财务分析和评价不断健全和发展。就分析方法而言, 今后的财务报表分析应在全面性原则的指导下注重以下几方面: (1) 现金指标与传统指标的结合分析、运用, 特别要重视现金流量指标。 (2) 结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 注重企业的动态财务分析。各种分析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同时也各有局限性, 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作出投资判断, 而应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另外, 要注意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 注意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分析。 (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做财务报表分析应在定量分析的同时, 作出定性的判断, 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 可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5) 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6) 经营环境与财务指标相结合。因为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指标相对历史有所改进, 并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达到的水平, 甚至并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同样, 在进行实际与计划比较时, 也要考虑经营环境的变化。

另外, 无论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 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 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 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 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 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拯声.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陆正飞.财务报表分析, 中信出版社, 2007

[3].张先治.现代财务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于燕.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5 (4)

[5].赵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之我见[J].时代经贸 (中旬刊) , 2007 (S3)

[6].张思菊, 陈雯娟.财务报表分析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2

财务报表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 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 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逐步向国际接轨的需要, 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 加强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作, 准确评价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挖掘潜力, 改进不足,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分析方法

通常而言,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比较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 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 可以是将本期与上期相比, 也可以是将本企业与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第二, 趋势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 帮助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 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第三, 因素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第四, 比率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 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在实际工作当中, 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 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 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 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

二、财务比率分析

由于不同的决策对信息需求不同, 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各不相同。通常可以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具体如下:

第一, 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其中,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 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 还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甚至破产。一般而言, 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 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来还债, 所以可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而言, 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 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第二, 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 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 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 经营效率就越高。

第三,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 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只有长期盈利, 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 都会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

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财务比率分析当中, 还需要考虑现金流的问题。分析现金流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数量, 如果企业总的现金流为正, 则表明企业的现金注入能够保证现金流出的需要。但是, 企业要保证其现金支付的需要, 就要看其现金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现金流的质量。这包括现金流的波动情况、企业的管理情况, 如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否过快, 存货是否已经过时或流动缓慢, 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如何, 各项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最后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 如行业前景, 行业内的竞争格局, 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总之,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可以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实现。常用的财务比率可以衡量企业三个方面的情况, 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对现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过比率分析实现, 而是要求从现金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并据此判断其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比率分析与现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 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探析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因素分析法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内容,在相关专业的课程中通常重复出现。但是,各学科目的不同,其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各有差異。会计学的目标是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信息,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如何识别财务报表虚假与漏误,即更侧重会计分析[1];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评价企业的状况与问题,以便后续管理改善,即更侧重管理效率分析[2-3]。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往往仅结合本学科要求对财务报表分析做泛泛介绍,内容往往比较片面,使得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识甚至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财务比率上,而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了解与掌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有必要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梳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本文综合各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将财务报表分析分解为六个步骤,并对各步骤的方法、重点内容与相关要点剖析如下。

一、明确分析目的

出于不同立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各不相同,其关注内容也各有差异,因此应首先明确财务报表分析是为谁而做,其目的何在。例如,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政府税务部门关注的是利润处理是否合规、企业有无偷税漏税等;供应商关注的是能否对企业进行赊销、赊销额度控制在什么范围、信用条件该如何设置等;银行等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有没有保障;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盈利水平如何、盈利能力能否有持续性;而经营管理层则关注的是企业更全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管理绩效评价和后续管理改善。只有首先弄清了分析目的,才方便做后续分析方案设计并展开工作。

二、设计分析方案

根据已经明确的分析目的,就可以开始设计分析方案,选择应该分析的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经营管理层的视角为例,通常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即可对企业做全面的管理水平分析,相应的指标体系在相关学科的财务报表分析中也介绍的比较普遍,通常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或有负债率、带息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资产的周转率,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股东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增长率。[4]。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选取应该充分考虑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而不能生搬硬套;同时,指标分析本身带有局限性,财务指标仅仅反映的是财务报表中两个量的相对大小,而难以反映两个量自身的内部卡发放工资,而有的企业对智障等特殊职工只能以现金发放工资,无法享受政策。再如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策门槛设置较高,条文目录过细,导致很多企业未能享受节能减排方面政策。对还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未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就要缴纳税金,增加了创业初期的负担。除政策性因素外,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问题也很突出。如有些企业在财务核算中没有将发生的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核算,导致这部分实际用于研发的费用不能抵扣,无法享受研发费的加计扣除政策。

四是政策导向虽很明确,但尚未切中企业最急迫的需求。虽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减负导向十分清晰,但企业普遍反映最突出的两大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除了工人工资,还要承担社会保障性质的“五险一金”。一般企业“五险一金”占到工资总额的25%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占到40%以上。二是融资成本上升快。企业贷款利率最低的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最高上浮40%。38户企业平均财务费用占销售的比重为2.6%,最高的达5.4%。此外,在政策设计上未能体现对高耗能、效率低、污染重企业的有效治理,也未能完全体现对冶金、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促进。

三、更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几点建议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一项利国利企利民的民心工程,必须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

一是注重减税政策的灵活可行。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设计中的问题,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加以改进调整,把优惠政策真正方便地落实到企业;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共同推进政策的落实到位。

二是促进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规范。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成本分摊、资金安排、项目投入、政策申报等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信息提供、业务指导、工作对接与代理服务,争取更多的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三是加强配套政策的合力推进。促进结构性减税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特别要把解决好企业的用工问题与融资问题列入重要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化解用工、融资、减负“三大障碍”,扶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提升减税的空间。强化结构性减税的落实,在进一步扩大减税面的同时,不搞一刀切,利用税收杠杆,逐步治理和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档次,更好发挥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对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是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也将承受巨大压力。面对结构性减税的推行,要处理好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防止为了应对财政收支困难,出现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增税。结构状况。以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选择为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表示用相应资产去偿还现有流动负债的能力,经济含义相同,因此二者仅取其一即可,而没有必要都列示出来;具体选择哪个指标,需要对企业流动资产中的存货状况做进一步分析,如果存货周转能力差且所占比重不可忽略,则表示其不适于用来保障流动负债的偿还,因而应予以剔除而选择速动比率较为合适[5]。因此,此处构建的指标体系仅仅是初步选择,具体采用的指标有待后续结合具体相关资料做进一步调整修正。

nlc202309020428

三、准备相关资料

分析方案设计好之后,对相关资料的需求即已基本明确,便可以开始准备相关资料信息了。搜集的相关资料,既包括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也包括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等非财务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首先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各类企业出于各种动机,往往可能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因而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就需要予以验证。验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思路有两种:一是采用比较报表的思路,将本期财务报表与近期财务报表对照分析,找出其中数据有较大差异之處,然后用本期发生的经济事件去解释它,如果解释不通,便表明此处很有可能存在问题,具体方法有直接比较绝对值的水平分析法、比较内部结构的垂直分析法,还有比较连续几期数据的趋势分析法;二是采用账户逐一分析的思路,对容易出现会计盈余操作的重点账户逐一清查,这一方法需要分析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

其次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同一企业,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方法不同,其所核算出的本期利润也会有差异。例如,在存货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先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低,而后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高,就会导致尽管经营状况没有变化而前者利润却大于后者。因而,为了后续准确考察企业与可比基准的差异,需要保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需要对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的数据做必要的会计调整,使其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四、计算相应指标并找出差异

结合已验证和调整后的相关资料,即可对第二步初步选取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调整修正,然后计算相应指标,并选择比较基准,找出与比较基准之间的重点差异。至此,才算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项任务,即发现值得后续重点分析的问题所在。

其中,可供选择的比较基准有四种:一是历史基准(即与本企业上期相比),其优点是数据易得,且可比性较好,但反映不了本期以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比较消极;二是行业基准(即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其优点是反映了本期以来的新变化,比较积极,但缺点是同行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有时难以获取;三是目标基准,即与期初定的计划值相比;四是经验基准,比如流动比率过大了表明企业资产收益能力可能较低,过小了则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可能欠佳,因而经验取值为2左右比较合适。四类基准各有优劣,通常要综合应用才能找出真正的重点差异。

五、剖析差异原因并做出评价

一个财务数据通常是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一个重点差异也可能是多个部门共同所致。要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对差异做层层剖析,将差异结果分摊到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例如,原材料支出比计划额超支了,而原材料支出等于实际产销量、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耗用量和原材料单价三者相乘,则相应地原材料支出超支应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有关。如果不将原材料超支额定量地分摊到各相关部门,就容易出现三个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不易于发现导致原材料超支的具体原因和对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因素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类差异分摊的问题,因素分析法又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替代法(因素分析法作为一种常见方法在各类相关教科书上均有介绍和应用,此处受篇幅所限不再详细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仅仅根据分摊的差异结果(或者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即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予以评价。原因在于,数据结果是客观条件变化和主观努力程度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管理评价应主要取决于其主观努力程度。例如,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计划值是8,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生产部门予以表扬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本期初更新了一台标准单耗为6.5的新机器设备,而生产部门的单耗相对于新机器的单耗标准尚待进一步降低;再如,原材料单价计划值是6,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采购部门予以批评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本期原材料大幅上涨至8,同行平均采购价格为7.5,正是由于采购部门预计到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并提前做了大量努力才使得本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没有上涨那么多。因此,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做具体管理评价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而不能迷信数据结果。

六、撰写分析报告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找到重点差异,并剖析差异具体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且结合内外部条件变化予以评价之后,相关分析结论即已得出,财务报表分析过程至此结束。随后,应该开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汇报相关分析过程及主要结论。通常,财务分析报告阅读者并不像财务报表分析人员那样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因而财务分析报告应该尽量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能用图时尽量不要用表”,因为图所反映的信息更为直观,例如反映资产结构状况或融资结构状况时,可以采用饼图;反映近年收入、成本费用情况,可以采用趋势图,等等。

会计准则的日渐近完备和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得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专业;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普遍[6]。财务报表供给的专业化和财务信息需求的普遍化之间矛盾的日益激烈,催生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巨大需求空间,因而做好财务报表分析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要点,有助于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若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2010(10上),10-11.

[2]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3] 武龙.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项目投资决策流程与方法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2 (3): 56-58.

[4] 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84.

[5] 杨莉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3(3),59-61.

[6] 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4-76.11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4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打开资产负债表后,首先浏览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统计指标中的从业人数,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单从资产总额方面考虑,4亿元以上为大型,4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型(资产总额作为企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再看一下资产的来源即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高低,把握企业债务规模和净资产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进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2)通过计算流动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资产质量。一般情况下,存货占50%,应收账款占30%,现金占20%,但先进的管理行业不执行该标准。

(3)计算长期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和潜能。长期投资的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和比重的大小,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进而反映其获利能力,如果净额接近原值,说明企业要么是新的,要么是老企业的旧资产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优质资产,如果净额很小,说明企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无形资产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的技术含量。

(4)负债方面,计算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如果流动负债比重大反映出企业偿债压力大,如果长期负债比重大说明企业财务负担重。此外,还需计算负债总额中信用性债务和结算性债务的比重与流动负债中临时性负债与自发性负债的比重,判断债务结构是否合理;计算长期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分析总资本对长期负债的保障程度,计算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分析债权人风险的大小。

(5)最后对资产的期末期初金额进行差额分析 资产总额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说明资产发生了增值,结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资产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资金、投资者投入还是自我积累转入。如果借入资金和投资者投入金额较大,自我积累转入少,可能是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如果自我积累转入金额大,说明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2、利润表分析

(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 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分别计算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判断营业利润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处理资产的收益和投资收益比重过高,或者其他业务利润比重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正常,必须采取补救措施。(2)分析企业本期的利润率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

利润率作为相对量指标,可以对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常用的利润率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分析销售毛利率是利润表分析的头等大事。如果毛利率过低,就要考虑是价格低还是成本高。如果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对价格调整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再作决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没有挖掘潜力。如果售价和成本都没有调整余地,最好还是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增加销售量。对于销售利润率也要进行分析,对于销售利润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还是费用高,如果费用过高,则应在费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气。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现金流量表首先应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结构以及流入流出比进行分析,判定现金收支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数,投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其次利用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数据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通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计算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这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每股现金净流量(或者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销售现金比=经营现金净流入÷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所获取的净现金。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每元净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每元总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最后,根据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据此判断收益质量的好坏。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功能是经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净流量,该表中的调整项目包括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增加)四个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净利润+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经营资产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经营现金净流量

其中非付现费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还要加上待摊费用的减少和预提费用的增加);

非经营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收益(净损失用“-”号)-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损失用“-”号)+递延税款贷项-递延税款借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还要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者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存货的减少(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

无息负债净增加(减少)主要是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净收益营运指数是经营净收益在净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这里讲的净收益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然而这里说的经营净收益并不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因为营业外支出项目中的固定资产盘亏、罚没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和营业外收入中的固定资产盘盈、罚没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以及补贴收入等均列入了经营净收益中。净收益营运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该指数越低,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的比重越大,说明收益质量不好,经营情况不正常。

现金营运指数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的比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实得现金÷经营应得现金

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该指数小于1,说明企业收益质量不好。一方面,一部分收益尚未收到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资金形态,债权能否足额变现尚存在疑问,而实物资产更存在贬值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大了,说明同样的收益代表者较差的业绩。

(二)、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1、分析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除了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外,还有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对总负债的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例=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注意两个公式的分子都是负债总额,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例=(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流动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几个公式中负债是分母,确切说流动负债是分母。

利息保障倍数=(利息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税息前利润对利息总额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的合理数值应行业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建议企业选择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比较依据。由于负债最终还需现金偿还,因此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最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举借新债的能力。

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

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2、分析盈利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从经营指标角度看,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在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上;从投资与报酬相结合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每股净收益;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销售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3)销售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里说的期间费用不仅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还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净资产收益率(也叫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

将权益净利率分解后该公式变为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实收资本总金额×100%

会计期间内若资本金发生变动,则公式中的资本金用平均数。

资本金平均余额=(期初实收资本余额+期末实收资本余额)÷资本金利润率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资本金的利用效果越高,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该比率越低则说明资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弱。

(7)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

(8)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

3、分析营运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而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总额+期末应收账款总额)÷(2)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而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总额+期末存货总额)÷2

(3)营运资金周转天数=360天÷营运资金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营运资金

平均营运资金=【(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流动负债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负债总额)】÷2

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净营运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它是流动资产中由长期资金来源供应的部分,是企业在业务经营中不断周转使用的资金该资金越充裕,对短期债务的及时偿付越有保证,但获利能力肯定会降低。周转次数越快,其运营越有效。在毛利大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获利越多;在毛利小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亏损越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应的节约流动资金,相当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越快,反映企业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二、按照不同财务报告分析主体进行恰如其分的的报表分析

财务报告的分析主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报告使用人,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管理层、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这些报表使用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告,需要不同的信息。

(一)企业管理层分析财务报告的思路

企业管理层也称经理人员,他们关心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取的报酬,而经营业绩的好坏是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团体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他们对财务报告的分析也是全面彻底的。他们既关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也关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财务分析思路修改错误,通过分析错误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改进措施,以便下一个阶段取得更辉煌的战绩。前面介绍的财务报告分析思路基本上就是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关注的财务比例指标一般是按照股东对他们的考核要求设计的,前文所讲到的财务指标基本上都涉及到,甚至还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本积累率等更多的指标。为了经营业绩他们可能更愿意冒险,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大的收益。

(二)投资人分析财务报告的思路

使用财务报告的投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股股东,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收益能力和风险。他们分析财务报告是为了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的高低;(2)目前财务状况下,公司的资本构成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正常情况下,他们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目的是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非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获得高额的投资报酬。

他们分析财务报告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资本就构就是资本来源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它是通过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合理的资本结构应为4:6或5:5,但现实生活中,也不是那么绝对,对企业管理层和股东而言只要总资产报酬率远远大于债务利率,适度增加债务比重,可以享受到财务杠杆带来的好处(即节税和增加权益报酬率)。资产结构就是前文所说的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关注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偿债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离不了计算流动比例、速动比例、现金比例和利息保障倍数。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就要计算长期资产与长期债务的比率,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偿债能力的好坏反映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要知道股东对风险都是胆战心惊的。

分析盈利能力既要看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又要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稳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主要是看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和单位净资产获取经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股份公司中用每股现金净流量表示,非股份公司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商表示)。分析时既要观察一个会计期间的指标情况,又要通过数个会计期的指标动态观察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判断经营风险与收益水平是否对称。

分析营运能力就要计算营运资金额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几个比例,营运能力的高低最终落脚在盈利能力指标上。

有时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会存在着冲突,经营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薪金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告虚构业绩。关注数个期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看看各会计期间的净利润分别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企业操纵账面利润一般是没有现金流量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例指标过低,就有虚盈实亏的可能。长期来看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应该是一致的,长期存在着大额差距必然存在问题。

(三)债权人分析财务报告的思路

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决策是决定是否给目标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分析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可能来源是什么;(3)公司对以前期间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借款。

债权人分析报表需要观察企业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信息,分析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变动趋势,同时还需关注相关比例的变动趋势。银行界常用的相关比例指标及其参考标准如下:

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参考值为65%—85%)流动比例(参考值为150%—100%)

速动比例(参考值为100%—50%)现金比例

利息保障倍数(参考值为1.5—1)

盈利能力指标

资产报酬率(参考值为10%—3%)销售成本率

销售费用率 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额度 周转天数额度

资金指标

现金支付能力 营运资金需求

(四)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时对纳税人的评估分析思路

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主要是出自税务稽查的需要,他们评估分析的目的就是看看企业有无逃税、漏税、偷税的嫌疑。一般评估首先从分析税负开始,然后针对税负低于正常峰值的情况展开分析。

1、增值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首先从计算税负开始,增值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的应税主营业务收入

然后将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起来与其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而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根据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测算。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对进项税额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指标进行分析,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首先要从四个一类指标入手,这四个一类指标是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税利润负率)、所得税贡献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税利润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0%

所得税贡献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果一类指标存在异常,就要运用二类指标中相关指标进行审核分析,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及原因,这里所说的二类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费用(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应纳所得税额变动率、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配比指标。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5

关键词:税收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税收分析是指税收分析主体对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一个层面或某个企业的税收收入与经济指标的比例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对被分析对象的纳税情况做出判断和评价, 为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基层税务部门的日常征收管理工作以及企业合理安排涉税经济活动提供指导。税收分析是一个认识过程, 它指明了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的方向, 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我国目前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做微观税收分析, 税务机关税收分析主要是为税务稽查的选案和税源监控提供线索;企业的税收分析主要是比较自身与同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税负差异, 为提高效益, 增加竞争能力指明方向。本文的税收分析方法立足于税务机关的税收分析, 但对企业税收分析也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目前的微观税收分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通知》中规定, 我国税务机关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1) 横向比较分析。即将同一指标在不同个体、单位、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最典型的分析例子就是同业税负分析。分析中税务机关将同行业企业的税负指标进行比较, 以此检验个体数据指标的表现, 找出差异较大的个体予以预警。 (2) 纵向比较分析。即将同一个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法和变动率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分析年度与历史指标的偏离程度, 并分析偏离的原因。 (3) 数据逻辑关系稽核。受会计核算原理的约束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制约, 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众多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非常严谨的、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检查这些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吻合, 可以鉴别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从而发现税收问题, 堵塞征管漏洞。

为了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 我国税务机关构建了同业税负分析模型、税源质量与税收征收效能位差模型、税收聚类分析模型、税收滚动分析预测模型四个分析模型。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我国税收分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已经建立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 但是这种分析方法存在一下弊端:

(一) 税收分析主体单一, 税收分析结果的运用范围有限

我国目前只有税务机关定期地作税收分析, 目的是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 查找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 增加税收收入。由于没有其他职能部门 (如财政部门、国务院政策研究部门) 的参与, 税收分析结果成了税务机关的一家之言, 分析结果正确与否得不到其他部门的验证;在分析结果的使用上, 我们也只是作为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检查选案以及确定重点税源监控对象时的根据, 在税收立法以及国家运用税收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还没有应用税收分析结果, 使得税收分析的应用价值大大降低。

(二) 税收分析方法简单, 分析结果的实用性不强

我国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仅限于比较分析法, 尽管设计了若干个分析模型, 但也只是对相关指标进行简单比对, 对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分析。税收收入是一个相当综合的指标, 影响其变动的因素相当多, 无论是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还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动都在税收收入以及相关比率上有所反映。指标与标准之间的不同只是表明差异存在, 并不能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现在的税收分析是为了分析而分析, 分析的结果没有实用性。

(三) 税收分析比较基础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现行的对比分析方法, 往往以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计划指标或者历史指标作为的比较基础和标准。由于标准的非科学性, 使税收分析的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仅说明行业的平均税负, 不能代表其合理性;计划指标是依据以前年度的历史数据、再根据当年的税收收入任务确定, 人为因素较多, 缺乏客观性;历史指标, 只是以前年度的事实, 无法考察其是否是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应收尽收。除此之外, 指标的可比性是实际分析中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同行业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资本有机构成、负债结构等原因税收品种以及税负会有所不同, 将一些本不相同的个体指标放在一起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性, 计划指标无法包括所有税收发展的可能变化, 其作为标准也存在问题。

可见, 我们现在对税收分析还没有一套科学、可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体系。为使税收分析结果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行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的经济特点, 加强税收分析对税收管理和政策制定的支持, 我们可以将现有的成熟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税收分析中。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税收分析中的应用

税收分析的指标来源于财务报表数据, 主要围绕着税收负担来展开分析活动。报表分析方法应用于税收分析大体分三个步骤:首先选取部分报表数据, 构建税收分析的指标体系, 然后将选取的分析指标与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找出实际和标准的差距, 最后, 对差距进行因素分析或定量分析, 确定影响指标的具体原因。

(一) 税收分析指标的设定和整合

国家税收征管的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地入库,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的确定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设定。

1、反应税收收入的及时性指标包括:

(1) 税收入库率。税收入库率指企业一定期间实际缴纳入库税款与当期实现应缴纳税款的比例关系。它反应税收收入的入库情况, 是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强度的重要体现。

税收入库率分析, 主要描述税收入库的客观现状和变化情况, 通过分类比较和历史比较描述税收入库的发展形势、揭示税收征管的强弱差异和问题所在。税款入库率既可以考察基层税务机关的征收质量和管理水平, 也可以衡量纳税人实际履行税款支付义务的程度。如果某个纳税人某一个纳税期限税收入库率偏低, 则要具体分析其入库率低的原因是经营出现困难还是有恶意欠税形成的。

(2) 企业欠税率。企业欠税率指企业的欠缴税款占全部应纳税额的比率。欠税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如期申报应纳税额后, 由于财务上的原因或者其它原因, 而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应纳税款的行为。企业欠缴税款的行为, 影响了国家对税收收入的合理安排和调度, 也影响了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税务机关执法工作的考察过程中, 这个指标主要衡量税务工作人员对纳税人逾期未缴税款的督促程度, 以利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清欠、防欠力度。在对纳税人的分析中, 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怠于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度。

(3) 延期纳税率。延期纳税率指企业延期缴纳税款占企业全部应纳税款的比率。延期纳税是指纳税人因不可抗力发生较大损失, 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或者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了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等情况下, 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行为。延期缴纳税款的期限最长不会超过3个月。企业的延期纳税和欠缴税款共同构成企业的未交税金。延期纳税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未交税金, 而且企业的延期纳税要有一定的期限, 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而欠税则是企业不合法的未交税金。

值得注意的是, 基层税务机关在对税务干部的考核中, 也有以延期纳税户数占全部征管户数计算这个指标的。

延期纳税可以使企业合法的占用国家税款, 节省自己的利息支出, 所以这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税收筹划的技术方法。税务机关考察这个指标, 可以衡量税务干部的催缴工作力度;纳税人计算这个指标, 可以判断出自己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利用程度。

2、反应足额性指标包括:

(1) 销售收入税收负担率。销售收入税收负担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税款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重。它反应企业每一元钱为国家税收所做出的贡献。

由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所有的流转税以及所得税都有关系, 所以这个指标可以用于衡量企业的总体税负, 也可以衡量单一税种的税收负担, 比如每元销售收入增值税税收负担水平、每元销售收入所得税负担水平等。

(2) 企业员工人均税收贡献水平。企业员工人均税收贡献水平指企业全部税款被企业的职工人数除。它可以反应企业人均的税收贡献水平, 也可以衡量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 企业的所有利润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分析不同企业劳动者的人均贡献, 在税收分析中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个指标排除了企业规模等的影响, 可以进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比较。

(3) 资产税收负担率。资产税收负担率指企业的全部税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应企业的每一元资产为国家税收做出的贡献。

在使用这个指标的时候, 企业资产的构成不同, 资产的税收负担水平高低不同。因此, 这个指标限制了不同行业企业的比较。

(4) 成本费用税收负担率。成本费用税收负担率指企业的税收总额与企业当期成本费用支出的比率。它反应企业每一元的支出带来的税收贡献。

不同行业企业的产品成本费用构成不同, 影响这个指标的可比性。一般来说, 固定资本投入比重大的企业这个指标偏低, 所以作具体分析时要剔除这种影响。

(5) 利润税收负担率。利润的税收负担率指企业的税收总额与企业利润水平的比率。它反应企业每一元的利润带来的税收贡献。

在具体分析使用中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税收负担率大体相同。

(6) 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是企业税收总额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比重, 反应股东投入的每一元钱为国家税收做出的贡献。股东投入是为了赚取利润, 但是在赚取自己利润的同时必须为国家缴纳税款。这个指标用于衡量投资者的税收贡献水平。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数据中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 所以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也是分析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最综合性的指标。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排除了企业规模、行业、地区、所有制等影响, 可以作为衡量纳税人税负水平的综合指标使用。

税收分析中, 对以上的指标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选取的比较标准不同, 比较的结果就会不同。在实际分析中, 分析者可以根据需要, 选取不同的参照标准作为比较基础。本文的税收分析将从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出发, 运用上述若干指标和其他财务指标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层层分解, 找出不同企业所有者愿意税收负担率差异的具体原因, 并为税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提供参考。

(二) 企业税收负担的综合性分析

在这部分, 我们选择最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指标——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 模仿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指标分解 (因素分析) , 找出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税收贡献的影响因素。

这样, 我们就把一个相当综合的指标分解成若干个小指标, 这个过程是因素分析的过程。至于每个具体指标的影响程度, 则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尽管财务报表分析已经成为财务分析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但由于以下原因, 使得报表分析不能充分满足分析者的需要: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 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 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 不能认为报表揭示了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表现在:

(1) 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 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同样的资产, 由于购置时间不同, 体现的资产价值不同, 影响到税收分析的可比性。比如, 两个同样规模的企业, 由于土地购置时间不同, 资产的成本不同, 导致资产的税收负担率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2) 假设币值不变, 不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事实上, 通货膨胀总是存在的, 所以不同时期的收入、资产的内涵价值并不相同。所以在税收分析指标作纵向比较的时候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

(3) 会计上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 有可能夸大费用, 少计收益和资产。虽然我们在纳税时按照税法规定作纳税调整, 但由于立法滞后等原因, 我们无法做到所有的部分都能调整到位, 所以使利润的税收负担率指标在使用时有局限性。

(4) 按年度分期报告, 只报告了短期信息, 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不同行业, 由于经营性质的差别, 收益的实现时间存在差别。这限制了不同行业企业的税负水平比较。

2、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 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通常假设报表是真实的。但事实上, 报表本身总是存在着税收风险, 因为税收是国家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企业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总是存在着避税的原动力。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要依靠审计来解决。财务分析人员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但是财务分析人员通常要注意以下与此有关的问题:

(1) 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规范。不规范的报告, 其财务人员的能力值得怀疑, 编制的报表的真实性也应收到怀疑。

(2) 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有遗漏。财务报表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信息的, 因此充分披露是其基本原则。遗漏的信息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对报表信息的判断和理解, 是违背充分披露原则的。所以有遗漏信息的会计报表, 其真实程度是很低的。

(3) 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 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会计核算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任何报表项目变化都有合理的原因。比如, 固定资产原值的减少, 必然体现为企业有固定资产的清理行为, 而清理固定资产和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都有关联。所以, 如果报表数据的变化没有合理原因, 也未体现这些税收内容, 则报表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4) 要注意审计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信誉。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并根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公允的, 能满足非特定大多数的利害关系人的共同需要, 并对发表的意见负责;二是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示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反映有所保留, 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 但还存在着个别事项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理解;三是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表示会计报表无法被接受,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已经失去价值, 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即会计信息完全不可信;四是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 无法表示的审计报告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 没有完成取证工作, 使得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会计报表信息的公允性。

3、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 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 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 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等。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 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所以应用会计信息做税收分析时必须注意企业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的可比性问题。

4、比较基础问题。

在比较分析时, 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 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 包括本企业的历史数据、同行业的数据、计划预算数据等。横向比较时使用同行业标准。同行业的平均数, 只其一般性的指导作用, 不一定有代表性, 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通常, 不如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求其平均数, 作为同行业的标准, 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好。

趋势分析以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为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 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环境是变化的, 今年比去年应纳税额多了, 不一定说明今年没有偷漏税问题发生。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 以计划预算为比较基础。实际和计划的差异, 有时是计划不合理造成的, 而不是实际执行中有什么问题。

四、结论

税收收入本身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之一, 税收收入的计算也主要依靠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因此将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税收分析是有理论基础的。此外, 财务报表分析经济财务会计一百多年的发展, 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分析体系和分析方法, 而税收分析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将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应用于税收分析尤其是微观税收分析尤其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税收本身的固有特性 (因其是对纳税人既得利益的剥夺) , 在具体分析时还要注意分析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要在限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 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参考文献

[1]、李昕、李冬云.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税源监控管理及其数据应用分析》编委会.税源监控管理及其数据应用分析.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6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建立在大量有效财务信息之上。现实经济生活中,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可以赖以进行分析的财务数据资料很少。此时,如果仍沿用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效果往往不理想。

账户法及循环法是两种审计的组织方式,其中循环法更符合业务流程,是一种高效的审计组织方式。运用循环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其特点是对财务信息在数量上的依赖性比其他分析方法弱。如何在无法获取充分财务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借助审计的方法,有效地开展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对财务信息结构化的表达。任何经济实体要记录和反映其财务状况,都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可见,财务报表能够反映编报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或者某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

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分析的切入点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分析主要是针对同一编报主体、不同会计期间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来揭示编报主体的财务状况;横向对比分析主要是对不同编报主体之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通过修正得到可比数据,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揭示该编报主体的财务状况。

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获取充分、恰当财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使用横向对比财务分析方法时,在对现有数据进行修正求取可比信息的过程中,要求获取有效财务信息的量特别大。现实经济生活中就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管理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方面的原因,获取有效财务信息的渠道很有限,可以赖以进行分析的财务数据资料也很少,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二、从审计视角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优势

财务报表审计,是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对财务报表编报主体未来生存能力、管理层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做出判断。在审计的组织方式中,循环法将财务报表分成不同的循环,将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循环中,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审计。由于编报主体业务性质和规模不同,业务循环的划分也不尽相同,通常可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

不能获取充分财务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探索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可以借鉴审计组织方式中业务循环的理念,对编报主体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各个业务循环中涉及的会计科目,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任何一个会计科目出现异常情况,循环内的其他关联科目常常也会表现出来,从而方便查找问题所在,总结出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律,实现高效管理。

三、实例分析

在财会实务工作中,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领导班子开会,董事长拿出一份收购战略方案,让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研究讨论,问大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从企业产能的角度、从生产工艺技术保障的角度、从人力资源储备的角度、从财务运营的角度,分别讨论收购这家企业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有哪些利弊?

假设我们拿到这样一份财务报表(见表1、表2):

财务报表附注介绍的情况是:

A公司(非上市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2004年12月正式营业,主营宾馆住宿业务,现有客房88间,旅游管理部门评定为2星级酒店。账面固定资产原值179.65万元,其中:彩电、床垫支出30万元,中央空调、家具支出49.65万元,外墙装修、招牌及消防系统支出45万元,购置装修材料及给付室内装修费用55万元,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按五年计提折旧。被套、床单、枕巾等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本年末已报废10万元。库存商品主要包括香烟、矿泉水、碗面等,无逾期变质情况,金额维持在1万元左右。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现任总经理已任职3年多,领导班子及员工队伍稳定。

拿到这样一份财务报表,董事长向各部门经理介绍,A公司的投资人没有宾馆住宿行业的从业经验,将A公司全权交予总经理管理,但对一直未盈利的情况很不满意,却也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决定退出这个行业。董事长问财务部门经理:“从财务的角度看,这家公司有没有收购的价值?”这个时候,财务经理能掌握的信息资料可能仅仅只有一份财务会计报表,从常规的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组数据:

1. 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说明企业的债务已经超过了股东的投资,债权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就A公司情况而言更加严重,所有者权益-16.15万元,换言之,股东的投资在5年的经营中已经消耗殆尽。

2. 盈利能力指标

净利润是负值,所有与净利润有关的指标计算出的数值也都是负值。

显然运用常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反映A公司的财务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各项数据指标都不是很好,是否就因此可以下结论,认定A公司的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没有投资价值了?

3. 用审计的理念,再次梳理分析A公司的财务状况

(1)投资与筹资循环

①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投资与筹资循环中资金来源的重要内容。A公司股东的出资为50万元,而固定资产投资原值为179.65万元,这说明股东的出资与资产规模存在不匹配现象,严重程度达到1:3.59,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后果就是资产负债表反映出债务大大超过所有者权益。从这个现象可以了解到A公司的资本运营模式,就是用别人的钱投资,待经营过程中产生净现金流量时偿付投资产生的资金缺口,这就造成了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局面。A公司的这种资本运营模式,就是俗称的“借鸡下蛋”。

②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投资与筹资循环中资金使用的重要内容。A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79.65万元,这些经营设备、设施,在高频率使用的条件下,正常的使用寿命应该是多少年呢?这需要做一个初步评估。彩电、床垫支出30万元,宾馆酒店业使用的彩电由于开关频繁及室内经常清洁空气潮湿度大,对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床垫经过5年的使用,损坏的程度会比较严重,但由于88间客房的彩电、床垫没有全部报废,相当一部分仍在使用,因此,此类固定资产按残值估算约为4万元;中央空调、家具支出49.65万元,中央空调由于住客无法直接接触,正常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或以上,家具维护得好也不容易损坏,偶尔受损也是磕碰导致外部油漆脱落,重新喷漆维修的成本也不高,正常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外墙装修、灯箱招牌及消防系统在A公司不变更经营范围及重新装修的情况下,只支付维护费用,不需另外支付费用,按经营期限10年计算,资产负债表日应该只摊销一半成本;客房室内装修装饰投入55万元,平均每间客房的投入55万元÷88间=6250元/间,这种费用的装修水平,只够支付刮腻子、洗手盆、毛巾架、地砖等简单初装修费用,而简单初装修的劣势在于不够豪华,优势在于不容易过时陈旧,与2星级酒店的定位基本吻合,室内装修保守的估算使用寿命还有将近1/3。

由此,可以得这样的结论:A公司之所以出现亏损的局面,直接原因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实际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不符造成的。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利润的影响是:彩电床垫等4万元+中央空调等49.65万元×l/2+外装修45万元×1/2+内装修55万元×1/3=69.66万元。

③低值易耗品

酒店住宿行业周转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包括被套、床单、枕巾等用品,称之为布草。虽然低值易耗品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科目反映,但A公司从事的是酒店住宿行业,持有布草目的是为了维系正常经营活动,因此也可将其划分为投资与筹资业务循环。布草质量的信息也是评价A公司是否具有收购价值的一个重大指标。

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初余额16.72万元,期末余额17.86万元。财务报表附注介绍的: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核算,本年末报废低值易耗品10万元;商品金额维持1万元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出,

期末旧布草价值为:

(存货期初余额16.72万元一商品1万元一本年报废布草10万元)×2

=5.72万元×2=11.44万元

2009年新购置布草的价值为:

(存货期末余额17.86万元-商品1万元一期末旧布草5.72万元)×2

=11.14万元×2=22.28万元

A公司资产负债日布草总值为11.44万元+22.28万元=33.72万元,使用时间1年以下的新布草占所有布草的比例为66.07%,换言之,A公司布草的质量较高,大部分布草是新的。

A公司布草投资33.72万元,股东投资仅有50万元的情况,再次反映出A公司股东的出资与经营规模不匹配的信息。

从投资与筹资循环的两个重要项目:固定资产和存货可以看出,由于股东出资与A公司资产规模不匹配,造成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现象。因此,要了解一家企业,不能简单的看股东投入了多少资金,资产负债率是多少,而应该对维持企业整体运营所需的资金有一个客观评估。

(2)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

在用人方面是否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成功,也是评价一家企业的重大指标。

A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项目期初余额1.04万元,期末余额1.04万元,应付工资余额是当月结算发放上月职工工资的反映,期末余额没有出现异常波动,说明A公司没有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从工薪管理的角度看,A公司没有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迹象。

财务报表附注中介绍的“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现任总经理已任职3年多,经营领导班子及员工队伍稳定。”透露A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关系顺畅,没有遭遇人才瓶颈;“公司年平均住宿收入稳定”的经营管理状况,透露出A公司通过5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稳定的营销管理模式,有稳定的客户资源,这种经营积累,不是一家新办公司马上就可以实现的,是A公司的优势。

通过以上两个业务循环的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虽然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亏损66.15万元,但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实际情况是A公司已经实现盈利,由于A公司开业前5年每年计提的折旧约为30多万元,在保持现有管理模式的状况下,可以预见,A公司下一年度将实现账面盈利约30万元。

医院财务报表的种类与编制方法 篇7

医院财务报表是医院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是反映医院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它是日常会计核算的总结和深化, 是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内容, 是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了解医院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的主要信息来源, 也是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医院财务报告的种类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 医院编制的财务报告有六种, 即: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和基本数字表;这六种报表除基金变动情况表、基本数字表是季报外, 其他四种报表均属月、季、年报表, 这些财务报告中, 资产负债表总括地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变动结果的静态报表;收入支出总表是反映医院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基金变动情况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各基金的分布、变动情况和经营成果的总括情况、起着连接和补充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作用的动态报表。这三张报表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同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

二、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一)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医院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本表分年初数和本期期末数两部分。

2.本表各栏目与总账科目名称相同的, 均按相同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部分需要调整计算或合并的按以下说明填列。

3.流动资产部分。 (1) “货币资金”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按三个总账账户期末余额之和填列; (2) 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费、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药品、药品进行销差价、库存物资、在加工材料、待摊费用栏均按期末余额填列; (3)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栏, 按“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中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借方余额为正数, 贷方余额用“—”来表示 (4) 对外投资栏, 按期末余额填列。

4“固定资产”部分。 (1)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栏均按期末余额填列; (2)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栏, 按“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中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借方余额为正数, 贷方余额用“-”表示。

5.无形资产及开办费部分。 (1) “无形资产”栏, 根据该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2) “开办费”栏, 根据该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6.流动负债部分。 (1)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应付工资、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应付款、应缴超收款、预提费用栏均按期末余额填列; (2) 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栏均按期末余额填列。

7.净资产。 (1) 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栏均按期末余额填列; (2) 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栏, 根据“收支结余”账户中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明细账户余额填列; (3) “待分配结余”栏为本年度全年期末的待分配收支结余额, 根据“收支结余”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减“结余分配”借方余额填列, 如果是借方余额用“—”表示。

(二) 收入支出总表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医院在一定期间内收支结余及结余分配的实际情况。

2.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 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至报告期未累计发生数。

3.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栏均按贷方本月发生额和累计发生额分别填列;其中专项补助栏根据财政补助收入账户中财政专项补助明细账户本月发生额和累计发生额分别填列。

4.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栏均按借方本月发生额和累计发生额分别填列。

5.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栏根据本表收入中的其中专项补助栏减占支出中的财政专项支出栏的差额填列, 即14栏=3栏+11栏。

6.应缴超收款栏, 根据本账户贷方发生额填列。

7.事业基金弥补亏损、年初待分配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转入事业基金栏均根据结余分配账户相应的明细账户发生额填列。

8.期末待分配结余栏根据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亏损即医院亏损数填列。

(三) 医疗收支明细表编制方法

1.本表本月数栏, 反映医疗收支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医疗收支各项目自年初至报告期未的累计发生数填列。

2.医疗收入及各明细收入栏均按医疗收入明细账户贷方发生数填列。

3.医疗支出及各明细支出栏均按医疗支出明细账户借方发生数填列。

4.收支差额栏根据医疗收入栏减去医疗支出栏计算填列。亏损以负数表示。

(四) 药品收支明细表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医院一定时期药品收支情况。本表分本期和累计两部分, “本月数”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 “累计数”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至本月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2.药品收入, 根据药品收入账户各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填列。

3.药品支出, 根据药品支出、账户各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填列。

4.收支差额, 根据本表药品收入减药品支出的差额填列。

(五) 基金变动情况表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医院本年度基金变动情况。

2.本表的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的小计栏均按分类账户计算填列。

3.年初数, 根据各基金账户年初结转余额填列。

4.本年增加数, 根据各基金账户自本年初至本月止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5.本年减少数, 根据各基金账户自本年初至本月止的借方发生额填列。

参考文献

[1]傅超.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与步骤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20) .

医院财务报表分析与创新 篇8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医疗机构;财务网络系统;财务培训

1.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

医院财务管理范围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货币资金等,以及财务分析和监督检查。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医院一切财务活动在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医院财务实行“计划”为特征的院长负责制。预算内的支付,由本单位财务负责人复核,由医院院长或院长授权的副院长审批,即可办理:属预算外的,由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医院财务负责人复核,经医院院长审批或由院长授权的副院长审批。

2.财务报表分析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

《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以及基本数字表等组成,医院财务报表分析,不仅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达到预期经济目标的重要管理方法。医院通过对不同时期收入、支出、结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通过因素分析,可测定各因素变化的影响;通过经济批量分析,可掌握药品、库存物资的利用情况;购、销、存进行一体化管理,既保证业务正常需要,又不积压资金:评价经济效益,核定最佳经济批量,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对制剂生产进行本、量、利的测定,评价经济效益:通过趋势动态对比,可对医院的发展趋势进行测定:通过对大型设备投资项目进行专题分析,可减少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医院财务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为改进医院理财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

总之,通过对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正确地评价医院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好地进行经营决策,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3.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3.1资产效益指标

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百元),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本指标的分析,有利于控制单纯依赖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医院收入的行为。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通过该指标的分析,有利于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3.2职工人力资源效率指标

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职工人数,其中,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每职工门急诊人次=门急诊人次/职工人数:每职工出院人数=出院人次/职工人数。职工人力资源效率指标是医院职工创造价值的体现,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对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院人员效率非常重要。考虑到目前医院非在编人员较多,在进行职工人力效率指标分析时应将非在编人员纳入统计范围。

3.3成本分析指标

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管理费用/业务支出:通过该指标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医院控制管理费用,减少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百元卫生材料医疗收入水平:医疗收入/卫生材料费×100;通过该指标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医院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收入含金量。

4.医院财务分析的创新

4.1在实践上加强财务分析管理

财务分析利于医院计划预算的完成,可以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督促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现代医院财务分析较之传统分析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侧重单一财务信息的分析忽视人力资源综合信息分析:漠视医疗投资效益评估:缺乏对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对医院财务进行分析,首先要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对策,重视财务分析,加强专业学习。通过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方式,结合医院实际经济数据,提高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要深入调查,取得准确无误的核算资料,并根据这些静态的、表象的数据,深入科室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时要同医院以前年度相关指标相比较,与同行业相同时期的相关指标相比较,以便领导层了解和评价当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经济效益,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化情况,找出与同行业规模医院的差距,及时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医院财务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外部环境和医院内部的各种管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要体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化和有利于宏观决策化的特点。

4.2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方式新突破

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生命线,也是医院财务管理手段的新飞跃。通过完善计算机财务网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务内部工作的协调性得到加强:也可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定期向管理部门及院长报送财务分析报告,及时提出财务建议和备选方案,从而实现财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程序化、标准化、适时化、科学化、精确化和系统化。

4.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

医院的蓬勃发展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作后盾。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最终要通过人的素质来体现,财务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质量的优劣,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责任心强的财务人才队伍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财务人员应增强财经法纪观念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会计法》赋予的内部监督权,规范核算各项财务收支。二是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为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三是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业绩考评。可结合采用定期轮岗、重要岗位竞争上岗的方式。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工作人员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竞争上岗。

4.4建立适合多元化、多样化、多种经济体制医疗机构的会计制度

对营利性医院有关纳税的核算和管理做出规定,增设“应交税金”科目。二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入账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当然也要严格防止无形资产的高估。在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时,应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强制平均摊销,而是增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在持有期间的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的減值准备。而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应金额进行摊销。三是完善医院的财务报告,除了提供会计报表外,还要提供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使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信息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

[1]骆骁,浅析财务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08).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9

1、要求企业提供真实报表。作为担保机构,首先应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报表。因为我们作为担保方,企业需要我们的担保才能到银行的贷款,如果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报表,就说明企业信誉不高,一旦发现企业隐瞒重大的真实情况,应该与这样的客户少打交道。我们应向企业说明这一观点。以此来促使企业提供仅可能真实的财务报表。2、现场调查核对财务报表。主要科目的核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现场可以观测的,二是需要现场查看并索取凭证的,三是主要通过凭证验证和抽样调查的。我们可以首先抓住重点和重大疑点,进行相关科目的核查。对于销售收入,如果发现增加较大,就应作为重点。销售收入的核查可以通过审查销售合同、收入明细帐、一段时期的出货单或送货单和银行对帐单来核查,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出货单都有严格的编号,我们核查时一定要注意送货单的编号的连贯性,以防企业提供虚假的出货单。对于疑点,要一查到底,通过它来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虚假的程度、性质作出区分,进而对偿债能力作出判断。对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土地等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实地查看来粗估,如有疑问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所有权凭证来核实。对于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可以查看明细帐,然后通过抽查的方式进行核实,如向企业要有关客户的电话,直接了解情况。对于其他应收款,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核实。对于存货,要实地查看当前的存货,查看仓库。查看一段时间的出入料和产品单据。查帐要求表与总帐、明细帐、凭证、实物或权属证明(合同、证书等)一致。企业解释不清、有矛盾,或者不愿让看的,都是我们怀疑的依据。另外,1、在现场调查和查帐时,我们还需同时关注企业一定时期每月的水电费发生额、员工工资发生额,一方面可看出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另一方面,通过询问企业高管,看企业平均每月水电费、工资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就可推算出企业每月生产产品的成本,根据平均毛利率就可推算出企业每月的产值,然后与企业提供的内部报表相比较,分辩其真伪。

2、询问企业车间生产工人每月工资是否及时发放,有无拖欠,如果连续有两个月的工资没有发放,则说明企业流动资金相当紧缺,要分析原因,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还是企业存在骗贷,对于这种情况,必须高度关注。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篇10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它是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明细资料或文字描述, 包括重要会计估计及政策、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资产负债日后事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和财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 它可以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

会计报表 (这里主要指主表及附表) 往往是通过货币计量单位, 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简明扼要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资产状况与现金流量情况。但对于其具体构成, 特殊项目, 从数字及其对应关系中往往难以判断。因此, 对于企业的真实情况、表外情况、往来款项、坏账与准备等利益相关者急需的详细信息, 报表中无法反映, 从而才有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需求。

二、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作用

(一) 有助于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使用价值

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很明显, 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会计报表 (会计报告) , 但仅凭几张主表, 我们只能简单地分析出企业的资产状况、现金流量状况与盈利状况。因此, 对于会计报表进行补充说明, 以附注的方式进行强调、解释、例外分析, 是完全有必要的。只有通过结合会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综合考虑, 才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 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报告更加具有使用价值, 而不是一堆数据的堆砌。

(二) 有助于协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之间的矛盾

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相关性是要求对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有用;可靠性是要求会计报告数据真实、准确;可比性是在相关企业中, 纵向、横向对会计信息进行可比;重要性是对企业的若干信息进行重要性判断并表述;及时性是要准确快捷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这些主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往往对会计的计量、报告有着不同的要求, 存在着矛盾也显而易见。

(三) 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可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企业会计报表往往是数字的表达, 是通过货币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情况。但是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情况或者是特殊情况, 则必须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来了解。比如, 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大宗、订单式生产, 则存货数量往往很大, 明显不同于快销企业。对于成本结转、存货情况, 会计报表附注中都会有明确的反映。通过对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认真的分析, 可以发现问题, 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从而减少报表使用者的风险和损失。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发现, 会计报表的主表篇幅有限, 所提供的信息更是有限, 而财务报表附注作为主表的补充, 它会提供一些格外特殊或详细的补充信息, 通过阅读此附注将进一步加深对该企业的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融资决策。

三、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必不可少, 但是现实中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未必就是企业的负债总额, 因为还可能有或有负债的存在, 而或有负债正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得到反应。负债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由企业承担的、能够可靠计量的且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当三个条件有一个未满足时就需要将其确认为或有负债, 在报表附注中予以体现。倘若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或有负债, 那无疑会削减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举例说明, 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众多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披露了或有负债的存在且金额巨大;而早在2000年ST棱光公布年报时, 公众就发现其披露的担保金额总计远远超过了自身所有的1.5亿的净资产数额。倘若公司利益相关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不进行财务报表附注的查看, 会遗漏掉很多重要信息, 仅仅或有负债一项有可能就会使企业由盈变亏, 导致负面影响。

(二)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的第14条规定企业发出的存货可选择的计价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等, 它们都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以及期末存货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分配, 所以平均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么投资者为了知悉企业准确的存货周转率, 就必须通过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查明企业到底运用了何种存货流转假设, 从而了解其运用了何种存货的计价方法, 便于投资者计算企业相关的资产管理比率, 进而了解企业的营运能力。其实按照规定, 存货周转率严格意义上应该用个别计价法来计算, 但在现实中, 由于企业存货进出频繁, 且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的不一致, 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周转率并不可行, 很多企业故意用不当的方式分摊存货成本, 来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 因此, 通过认真分析财务报表附注中有关存货流转的假设, 是防止企业调整利润、了解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有效办法。此外, 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可通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来进行衡量, 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 有些特殊收入只会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如果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不进行特殊事项的研读, 有可能会忽略某些特殊收入, 落入企业人为调节收入的陷阱中。

(三)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中, 主要用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来反应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中利润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财务报表附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体现在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上, 往往一个母公司为了虚报利润, 粉饰财务报表, 会将自己的某项资产以低价卖给子公司, 而上市的子公司再以正常价格卖出, 获得的高价差额就可以记为投资收益反应在企业的利润中。但是这种收益并不反应企业正常的营业状况, 所以就不能说明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例如2000年的年报显示, 陕长岭用每股7元的价格购买了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 但随后又以每股8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 这笔交易使陕长岭获得投资收益7000万元, 占2000年其年利润总额的52.4%, 如若投资者未观察到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此关联交易的详细情况, 不免会受此被粉饰报表的欺骗。

四、结语

在财务分析中, 仅仅依靠财务报表提供的事项进行分析是远不够全面的, 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财务报表附注, 只有认真阅读附注的内容, 与财务报表系统相结合, 经过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而准确的评价企业的各项能力, 并找出相应的问题, 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 笔者相信我国企业的信息披露将更加规范。

摘要:财务报表附注是为帮助理解企业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有关项目所作的解释, 它和会计报表、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起构成了企业会计报表体系。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建设的落后, 财务分析者习惯上只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 而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则重视不足。而实际上, 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报告的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很大的帮助。财务分析的关键在于分析是否客观和完整, 要想达到满足客观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对财务报表附注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分析,影响

参考文献

[1]佟志超.浅析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 2013, (32) .

上一篇:齿轮模型下一篇:股权激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