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四篇

2024-09-12

离心泵检修 篇1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检修技术,拆卸

多级离心泵比单级离心泵在结构上较复杂维修技术含量高, 如果检修装配不规范就零部件很容易磨损降低泵的使用寿命, 提高检修费用, 甚至影响正常生产。所以此时谈谈如何提高检修质量, 掌握装配技术含量。

1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拆卸

拆卸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目的是查找故障原因, 检查、修理或更换已经损坏或达到使用期限的零件。多级离心泵的拆卸是检修的必要手段, 其检修周期为;小修, 3个月;中修, 12~24个月;大修, 36个月。

1.1 拆卸前的准备。

1.1.1检查有关技术资料及上次的大修、中修记录, 向操作工询问泵的运转情况。1.1.2切断电源, 确保检修时的安全。1.1.3切断输送介质。1.1.4准备好工具、量具及相应的起重设备。

1.2 拆卸顺序和拆卸技术。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拆卸, 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应按下列步骤及要求进行。1.2.1卸下介质管路上泵的出口阀以前、进口阀以后法兰的连接螺栓, 将泵从介质管路中分离。卸下冷却水管, 断开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 并将其从泵轴上取下。1.2.2拧开泵的机座螺栓, 同时, 将各机座螺栓处的垫片按顺序编号, 回装时仍放在原处, 以减少找正工作量。1.2.3拆卸轴承, 先拧下前后侧轴承座与泵体的连接螺栓, 拆掉轴承座, 然后将轴承沿轴向抽出。1.2.4拆卸轴封。拧下压盖与泵体的连接螺母, 并沿轴向抽出压盖, 取出填料或机械密封。1.2.5拆卸平衡盘。拧下尾盖与尾段之间的连接螺母, 取下尾盖, 然后将平衡盘沿轴向取出。松开平衡板与泵体连接螺钉, 即可卸下平衡板。1.2.6长杆螺栓的拆卸。分段式多级泵的前段、中段、尾段, 由若干个长螺栓穿起来固定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泵体, 这些螺栓又叫长杆螺栓。拧紧长杆螺栓时, 使各段之间轴向密封面紧密贴合, 阻止了泵腔内的压力介质向外泄漏。长杆螺栓的拧紧力过大, 会造成零件损坏, 拧紧力过小, 则密封面泄漏。简便的做法是, 拆卸之前将各个长杆螺栓及其相配螺母按顺序编号。以保证螺栓和螺母仍回装到原来的地方。1.2.7拆卸尾段蜗壳。用手锤轻轻敲击尾段的凸缘, 使其松动, 即可拆下。1.2.8拆下尾段叶轮。叶轮和泵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但由于介质作用, 可能锈蚀在一起。拆卸时, 用木锤沿叶轮四周轻轻敲击, 使其松动后, 沿轴向抽出。1.2.9拆卸中段。用撬榜沿中段四周撬动, 即可拆下中段。再拆下叶轮之间泵轴上的挡套。然后, 可由中段导轮上拆下入口密封环, 导义。1.2.10用同样的方法, 拆去余下的叶轮, 中段, 直至吸入盖。拆卸完毕, 应把轴承、轴、机械密封等用煤油清洗, 检查有无损伤、磨损过量或变形, 决定是否修理或更换。去掉各段之间垫片, 除去锈迹。

2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2.1 转子。

由转子结构可知, 转子是由许多套装在轴上的零件组成, 因此各零件接触端面误差和各端面垂直度误差的影响集中反映在转子上。如果转子各部位径向跳动量大, 则泵在运行中就容易产生磨损和振东。经过检查如发现跳动量超查, 必须认真查找原因, 并设法消除。

转子径向跳动量的测量时, 首先把滚动轴承装配到泵轴的两端, 并在滚动轴承的下面放置V形铁支撑, 或者将两端滚动轴承放置在离心泵本身的泵体上, 使转子能够自由转动。然后, 在每一级叶轮进口端的外圆处和出口端的外缘处以及各级叶轮之间的轴套外圆处, 分别设置百分表, 使百分表的触头分别接触到每一个被测量的地方, 把每个被测量的圆周分成六等分, 并作上标记, 然后慢慢转动转子, 每转过一等分, 记录一次百分表的读数。

2.2 多级离心泵转子各级叶轮轴向跳动量的测量。

对转子各级叶轮轴向跳动量的测量就是对各级叶轮盖板的端面圆跳动量。各级叶轮的端面圆跳动, 不能大于规定值。如果超过规定值将会造成转子运转不平稳。对多级离心泵转子各级叶轮作端面跳动量时, 首先应将转子放置在车床的两个顶尖之间, 以便转子在转动时既无轴向位移, 也无径向位移。使泵轴保持水平状态, 并在轴的一端安装挡块, 用来阻止泵轴产生单方向的轴向窜动。然后, 在相邻两极叶轮之间设置百分表, 并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在每一级叶轮的端面上, 慢慢转动叶轮, 观察百分表指针的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其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值就是该级叶轮的轴向跳动量。通常情况下直径在300mm以下的叶轮, 其轴向跳动量如果不超过0.20mm, 可以不进行修理。转子经测量检查修复合格后, 将各个零件的方位做上标记, 总装时零件可各就各位。

2.3 推力平衡装置。

推力平衡装置的关键部位是平衡盘和平衡板的工作面, 如果两工作面之间有歪斜或凹凸不平的现象, 泵在运转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泄漏, 平衡室内就不能保持平衡轴向推力所应有的压力, 因而失去了平衡轴向力的作用。平衡盘安装在泵轴上, 可能会与泵轴形成偏心, 造成转子在运转中的振东, 这个振动将影响到轴承及泵轴的正常运转, 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泵轴与轴承的损坏, 因而应当严格控制这个偏心量。通过测量平衡盘工作面的端面圆跳动得到平衡盘和泵轴的垂直度。通过测量平衡盘轮毂的径向圆跳动得到平衡盘和泵轴的偏心量。测量平衡盘的端面圆跳动, 应将平衡盘安装在泵轴上, 将泵轴用车床的两个顶尖支撑, 以防止泵轴的轴向窜动, 然后在平衡盘的工作面一侧设置百分表, 使百分表的触头垂直接触平衡盘工作面。测量平衡盘轮毂的径向圆跳动, 应在轮毂旁设值百分表, 使百分表的触头垂直轮毂的外表面, 然后慢慢转动平衡盘一周, 和平衡盘工作面接触的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平衡盘的端面圆跳动;和轮毂相接触的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轮毂的径向圆跳动。可在测量叶轮组各跳动量时, 将平衡盘安装在泵轴上, 同时测量平衡盘端面圆跳动和轮毂径向圆跳动。这样可省去分别测量时再次安装支撑的工作。要求平衡盘和平衡板的工作面粗糙度不得大于Ra1.6。

3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装配

3.1 组装顺序及技术。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组装顺序与其拆卸顺序大致相反, 也就是说, 拆卸时最先拆下的零件在组装时最后装上, 拆卸时最后拆下的零件在组装时首先安装。实际操作中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组装步骤如下:3.1.1阅读装配图, 在回装过程中随时查阅。3.1.2转子部分的小装。把泵轴、叶轮、轴套、平衡盘、轴承等传动零件按其工作位置组装为一体, 测量、调整或修理叶轮、平衡盘的径向及端面圆跳动, 使之符合技术要求。3.1.3吸入盖、泵轴、第一级叶轮的组装。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回装一般采用立式, 即回装时泵轴处于铅垂线位置, 待各级叶轮及泵壳组装完毕, 穿上长杆螺栓预紧后, 再将泵体放置于泵轴线成水平位置状态, 安装其他零部件。3.1.4装第一级导轮。清理吸入盖靠近外圆周围处的垫片槽, 涂上密封胶, 放入新裁制的垫片, 用密封胶粘住。沿轴向第一段导轮竖直放下用凸台压住垫片, 同时做好与吸入盖的周向定位, 不得使第一段导轮与吸入盖造成扭角。3.1.5用相同的办法安装中段、尾段及相应的叶轮。每装上一段, 应提起泵轴旋转一下, 观察其旋转时是否有阻力或其他零件是否有擦碰。若有, 应调整。3.1.6穿上长杆螺栓, 预紧, 将泵放置水平。3.1.7安装平衡盘。平衡盘与平衡板间的轴向间隙为0.10~0.25mm, 垂直度偏差小于0.03mm, 可用压铅法测量。测量时, 在平衡盘和平衡板之间放置铅丝或铅片, 并切将它们沿圆周方向分布均匀, 按顺序编号, 沿轴向用锁紧螺母将平衡盘紧固。然后松开紧固螺母, 取出各铅丝, 测量其被挤处的厚度, 记录下来。再将平衡盘连同泵轴旋转180°, 重复上述步骤, 再测量一次, 并记录测量结果。注意, 这辆次测量时仍在此处放置铅丝。这两次测量所得的数值, 即为间隙范围。每次测量中最打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即为垂直度偏差, 垂直度值应取二次测量中的所得垂直度较大值。3.1.8安装两端的轴承座、轴承, 安装轴封。如果安装机械密封的话注意掌握压缩量。压缩量的大小根据介质而定。3.1.9安装电动机与泵之间的联轴器, 找正, 拧紧机座螺栓, 打扫现场, 交付操作工试车。

3.2 组装中的注意事项。

离心泵检修 篇2

我厂有年产100万t焦炭的2×72孔4.3 m宽炭化式焦炉两座, 与焦炉相匹配的2台D1250-224离心式煤气鼓风机组, 鼓风机主电机为YB630S2-2, 9 000 k W, 6 k V。鼓风机转子转速为4 579 r/min。从2003年6月投产至今, 使用的2台D1250-224的煤气鼓风机组, 由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维护体制和检修维护档案, 使焦炉的心脏设备—煤气鼓风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 检修内容

1) 检查地脚螺丝, 检查和清洗油过滤器及油冷却器。

2) 消除油、水、气系统的管线, 阀门、法兰的泄漏缺陷。

3) 检查并清扫轴承箱。

4) 检查、测量各轴颈的完好情况。

5) 移动转子, 测量轴向窜动间隙, 检查止推轴承定位的正确性。

6) 检查止推盘表面粗糙度及测量端面跳动。

7) 检查联轴器膜片磨损、同心度, 螺栓、螺母的联接情况, 必要时予以调整。

8) 检查、调整各温度探头, 轴位移探头及所有报警信号、联锁、安全阀及其他仪表装置。

9) 检查拧紧各部位紧固件、地脚螺栓、法兰螺栓及管接头等。

2 检修与质量标准

2.1 拆卸前的准备

1) 掌握风机的运行情况, 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 切断电源水, 关闭风机出入口阀门并加盲板, 符合检修条件。

2.2 拆卸与检查

1) 拆卸联轴器护罩, 检查对中。

2) 拆卸联轴器及附属管线。

3) 拆卸轴承箱压盖, 检查转子窜量。

4) 拆卸检查轴承及清洗轴承箱。

5) 检修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2.3 联轴器

1) 联轴器螺栓与弹性圈配合应无间隙, 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外径与孔配合应有0.5~1.0 mm间隙, 螺栓应有弹簧垫或止退垫片锁紧。

2) 机组的对中应符合表1。

mm

2.4 转子的起吊

1) 起吊转子必须使用专门的吊具和索具。

2) 起吊转子时的绑扎位置, 应选在起吊和就位时能保持转子水平, 且不损伤转子的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绑扎位置不得位于轴颈。

3) 起吊或就位转子时不许在止推轴承中装入任何止推瓦块。

4) 起吊转子时应使转子位于串量的中间位置, 起吊或就位转子应缓慢平稳, 避免撞伤转子。

5) 转子支架必须牢固可靠, 当在轴颈位置支承时, 以硬木上加软金属垫为宜, 且不得盘动转子, 否则应在其他部位支承。支承转子不得位于检修平台的垂直下方。

2.5 转子检查

1) 检查转子轴承轴颈、浮环密封轴颈和轴端联轴器工作表面等部位有无磨损、沟痕、拉毛、压痕等类损伤。若表面拉毛轻微时, 可采用金相砂纸拉研予以消除, 其他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

2) 检查转子表面磨损沟痕的深度, 应<0.1 mm。叶轮轮盘的内外表面、轴衬套表面、等原则上应无磨损、腐蚀、冲刷沟槽等缺陷,

2.6 轴承拆卸程序

1) 拆去仪表探头和其他妨碍轴承拆卸的仪表接线。

2) 拆轴承盖中分面螺栓和定位销, 用顶丝轻轻顶起轴承盖, 然后吊开轴承盖。

3) 拆开轴承体中分面螺栓, 拆去径向轴承上部。

4) 用抬轴专用工具轻轻将轴提起, 提起高度以下半轴承体能刚好绕轴转动为限, 且不得超过0.15 mm。将下轴承体绕轴翻转至轴颈上部, 拆去下部轴承。不得在转子两端同时提起转子, 也不得在未揭大盖的情况下使用天车起吊转子。

5) 记录每个瓦块在轴承壳中的位置和方向, 松开并拆去瓦块背部定位螺钉, 依次取出各瓦块。

3 检修技术要求

3.1 可倾瓦块

1) 瓦块巴氏合金层应无裂纹、掉块、脱胎、烧灼、碾压、磨损及拉毛等类缺陷。巴氏合金表面不允许存在沿轴向的划痕和沟槽, 沿周向的划痕和沟槽的深度应不超过0.1 mm。瓦块经着色或浸煤油检查, 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 表面无偏磨, 接触印痕沿轴向均匀。

2) 瓦块背部承力面光滑, 与瓦壳的接触印痕沿轴向均匀并保持线接触, 绕枢轴摇摆的瓦块, 受力面接触均匀, 与枢轴销配合不松晃, 瓦背无烧灼压痕和重载痕迹。

3) 瓦块进油边缘过渡圆滑, 适宜于油流进入油楔。

4) 同组瓦块厚度应均匀, 相互厚度差用假轴或轴颈测量, 不>0.01 mm。

5) 瓦块背部销孔及相应的销钉应无磨损或偏磨, 定位销在销钉孔中的直径间隙不<2.0 mm, 组装后, 销钉与销孔的顶部间隙不<1.5 mm。瓦块在瓦壳内摇摆灵活, 不顶瓦块。

3.2 轴瓦壳

1) 瓦壳中分面密合, 定位销配合紧密, 上紧中分面螺栓后, 瓦壳中分面不错口。

2) 轴瓦壳两侧油封无磨损, 间隙不超差。油封上下中分接合面密合, 且不顶瓦壳, 浮动式油封浮动灵活, 端面不错口。

3) 用红丹检查瓦壳在下半轴承座内接触情况, 应接触良好。左右两侧与轴承座中分面齐平, 两侧间隙前后左右均匀, 且不>0.05 mm。瓦壳防转销不高出轴承座中分面。拧紧中分面螺栓后, 瓦壳中分面、轴承座中分面密合无间隙。

4) 轴瓦壳背部紧力或间隙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5) 瓦壳进油和回油孔与相应的轴承座油孔对正, 测振探头孔、温度测量孔等均能对正。瓦壳进油孔限流螺钉不松动、固定可靠, 孔径符合设计要求。进、回油孔不堵塞。

4 试车与验收

4.1 试车前的准备

1) 检查检修记录, 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2) 轴承箱清洗并检查合格, 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脂) ;润滑、冷却水系统正常。

3) 盘车灵活, 不得有偏重, 卡涩现象。

4)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

5) 电机单机试运转, 并确定旋转方向正确。

4.2 试车

1) 按操作规程启动电机, 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 方可继续运转, 风机在小负荷下运行时间不应<20 min, 小负荷运转正常后, 逐渐提速, 直至规定的负荷为止。

2) 检查轴承温度、振动, 出口风压、电流等, 连续运行4 h, 并做好记录。

3) 检查轴承温升, 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 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

4) 检查风机振动, 振动标准见SHS 01003—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4.3 验收

1) 经过连续负荷运行4 h后,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2) 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交付工艺投入生产运行。

3)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5 组织措施

5.1 施工管理机构

施工管理机构包括:总指挥、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监督人等。

5.2 职责

1) 总指挥。负责施工方案、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审定, 全过程协调指挥, 对重大问题决策。

2) 现场负责人。 (1) 对工作全过程实施管理, 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及核定工作计划, 及时跟踪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 跟踪工作材料计划及材料准备情况。

3) 技术负责人。 (1) 解决工作技术问题。 (2) 审核相关技术资料、编写施工方案。 (3) 负责检修工作质量监督检查, 结束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修改。

4) 安全、技术监督人。协调施工安全、质量与工期的关系, 制止不安全、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行为, 并责令其改进。

5) 检修负责人。 (1) 组织检修安全施工, 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做好事故预想, 做好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监护工作。 (2) 组织工作成员学习本方案及相关安全知识。 (3) 全程记录相关数据参数, 进行分析落实。 (4) 组织本班人员现场文明施工。优质、高效地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6 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 开工前, 参加工作的成员应对本方案进行学习,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电气设备、焦化设备检修工艺标准实施。

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监督。

3) 开工前, 负责人要检查工作票上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安全。

4) 对电气设备进行验电, 确定设备确已断电;检定现场无危险化学品、煤气含量后方可开展工作。

5) 开工前做好现场事故预想, 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出明确的防范措施, 工作人员必须清楚明白。

6) 工作中设现场安全监护人员。

7) 所有工作人员都具有安全监护权利, 发现违章行为应立即制止, 并自觉接受他人监督,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7 结语

对鼓风机的检修与维护, 主要是按时间按计划进行检修检测与维护, 根据鼓风机停车前的运行状况和监测的数据逐一检测并记录, 确保检修质量。同时, 机电部门应不定期的抽查鼓风机的维护情况, 如盘车情况、润滑油的质量情况和高压电器维护情况, 以便为鼓风机在下一个运行周期中打下良好的安全运行基础。

摘要:主要介绍离心式煤气鼓风机停车后的检修与维护, 对鼓风机轴承座和齿轮变速箱解体检查, 对油站润滑系统和驱动电机进行了检查和维护, 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多级,离心式,鼓风机,检查,维护

参考文献

[1]赵兴仁, 黄学锋, 何思源, 等.机械设备安装工艺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5.

离心泵效率的损失及检修对策 篇3

【关键词】离心泵;效率;能量损失;检修

化工生产装置中,机泵在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损失:机械损失、容积损失、流动损失等。要提高泵的效率,就要从减少泵的各种能量损失入手。

泵的功率损失包括泵的机械损失(轴承耗用功率和密封中耗用的功率),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等。本文中主要针对机泵的容积损失以及机械损失中密封耗用功率方面进行探讨。以及在机泵的检修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控制机泵的相关参数,降低机泵的容积损失以及机械损失,以提高机泵的效率。

1.静密封

在化工生产装置中,静密封没有相对运动,不存在机械摩擦损失,但是如果静密封面配合的不良,会使局部损失大大增加。对于异径管的连接,为了避免介质流动过程中产生流动死区,应该配接大小头,保证流道截面主变化平缓。

2.动密封

而在转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动密封的密封面间有相对运动,既存在机械损失,又存在容积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机械损失主要是轴承摩擦损失和密封摩擦损失,容积损失主要是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间隙泄漏损失。因此要提高机泵的效率就要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容积损失和机泵的机械损失。

2.1离心泵的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之间的配合

如前所述,离心泵的容积损失主要是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间隙泄漏损失。

根据水力学理论,流经密封环间隙的泄漏q可表达为:

q=

其中B、D0由于泵零件加工工艺、装配、泵转子轴刚度等条件的限制,一般可视为定量。此外,λ、ψ是与密封环间隙形状、几何尺寸有关的损失系数,在此也可视作常数。而对于给定的泵参数,ΔH亦可认为是常数,一般ΔH≈0.8H(H为设计扬程)。因此,从式中可以看出,要使容积损失最小,就要有尽可能小的δ。δ就是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间隙的重要参数。

如某锅炉给水泵型号是8SH-9型,扬程:50-69m,效率:0.77。叶轮与泵壳的密封采用的是密封环结构形式。该泵运行工况降低,出口压力0.45MPa,电机电流由83A降为80A,泵的运行效率只有0.62,已经直接影响生产工艺的稳定。

2.2叶轮密封颈的晃度

在机泵的检修过程中,不但要控制好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的配合间隙,同时还要在调整叶轮泵体密封环间隙时,注意到叶轮密封颈的晃度的问题。如果叶轮密封颈存在晃度,在运行时,最高点与最低点各自围绕转子运转中心形成1个圆面,最高点形成圆A,最低点形成圆B,在圆A 和圆B之间形成由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形成的1个圆环,该圆环与叶轮密封颈形成1个楔形空间。

为了保证叶轮密封环不与泵体密封环摩擦,必须保证泵体密封环不能进入圆A 内,这就是说,密封间隙相应增加了圆A—B形成的环面积,增加了漏泄截面积,漏泄损失增大。泄漏的高压液体冲击泵入口流体,扰乱入口流体流动的稳定性,增加了冲击水力损失。

2.3泵的轴封

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是轴封较常用的2种方法。

2.3.1填料密封

填料密封是通过填料的轴向压缩使填料产生径向膨胀变形,从而使填料对接触的轴或者轴套产生径向压力,阻止液体的漏泄,起到密封作用。

填料密封的轴向压力是由调整填料压盖的紧力来产生的。在装配填料时要注意,接口处应切成45°的斜角,接头要相互错开90°~180°。

假设填料对轴或者轴套产生的包裹力为P,填料与轴或者轴套的接触面积为A,那么,填料对轴或者轴套产生的总表面压力就是PA。据摩擦力与表面正压力的关系,填料与轴或者轴套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为F=μPA。

泵要运行,必须克服该摩擦力,消耗部分轴功率。据N=Mω可知,消耗在填料密封上的功率为:那N=F(D/2)×2πn/60。

为了达到密封的效果,填料承受的轴套(轴)的径向压力至少要等于系统的内压力。如果系统内介质的压力为P,那么,摩擦力F≥μP。

2.3.2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是靠动环和静环两接触面的紧密配合来达到密封效果的。

机械密封的配置有三种:

配置1:单端面密封。

配置2:无压双重密封。

配置3:有压双重密封。

影响密封性能和寿命的几何公差和配合要求如下:

a.密封压盖和密封室应准确对中。

为使密封压盖正确对中,压盖与密封室内外止口的同心度应≤125μm。密封室内表面由于腐蚀或磨蚀,或密封室外凸缘由于长期使用而损坏,都会使压盖的对中不佳,导致密封面的磨损加剧,间隙加大,产生泄漏。

b.轴和轴套的间隙配合采用G7/h6。

轴套和轴的间隙配合采用G7/h6,以便于转拆,同时达到要求的径向跳动控制量。如果使用紧定螺钉, 通常的安装方式会使密封轴套略微不对中, 使密封面磨损, 产生泄漏。

G7/h6配合,依据直径的不同,其名义间隙为25~75μm。

c.密封室的端面跳动量每20mm密封腔孔径不应超过10μm。

3.泵的轴向推力平衡装置

多级离心泵有1个特殊装置:平衡盘装置。

离心泵在运行时,会产生一个指向叶轮入口的轴向推力,使转子发生轴向位移,叶轮将与静止的泵壳接触而被磨损,轴承发热或损坏。

分段式多级泵多采用平衡盘的方式来平衡轴向推力。平衡盘是通过泄漏部分高压介质,在平衡盘上形成压力差,从而产生平衡力,平衡盘装置。

当离心泵正常工作时,末级叶轮出口处的压力是P2,后泵腔的压力为P3,介质通过径向间隙b后,漏泄到平衡盘中间的液体压力降低到P4,P4是平衡盘前的压力,液体再经过轴向间隙b0,压力降为P5,连接吸入管压力为P6。在平衡盘两侧存在压力差P4-P6,该压差作用在平衡盘的有效面积上,便产生了一个平衡力,它正好与轴向推力的方向相反。平衡盘前后压差Δp=P4-P6,平衡盘工作面积为S=πD2/4.产生的平衡力为P=ΔpS=ΔpπD2/4。

从上式可看出,平衡盘的轴向平衡力与平衡盘前后压差和平衡盘的面积有关,压力大,面积就小。平衡盘越大,其边缘线速度越大,运行时其圆盘摩擦损失就越大,同时.在相同的bo间隙下,大直径的平衡盘有较大的漏泄截面积,漏泄量增大。在高速旋转机械中,小间隙内流体的速度变化梯度很大。这就是说,流体内摩擦力较大,机械运转时克服内摩擦力的阻碍要消耗的功率也较大,扩大间隙,降低速度的变化梯度,有利节省部分内摩擦力功耗。

如图所示 P3 作用在该台肩上,就产生了平衡力,平衡一部分轴向推力,平衡盘承担的轴向推力减少,于是,平衡盘的尺寸也随之减小,消耗的功率减少。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平衡鼓和平衡盘的组合方式。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机泵效率损失的理论分析及检修实例,对我们在机泵实际的维检修中存在的一些直接影响到机泵运转中效率降低的因素有了直观的认识。如果对机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检修时不追本溯,势必造成机泵检修的不彻,从而使机泵的检修周期缩,增加成本。因此在设备检修中,要对机泵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上加以分析,有了理论依据,才能更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同时按照理论依据所提供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检修中机泵各配件中尺寸配合的间隙,使其达到标准值。尽可能降低机泵检修因素所带来的机泵运转效率的下降。 [科]

【参考文献】

[1]《离心泵设计基础》编写组.离心泵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4.

[2]金树德.现代水泵设计方法.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3]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4](德)KSB公司编著.离心泵技术辞典.

离心泵检修说课稿 篇4

化学工程系

王钰

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化学工程系王钰。我的教学设计内容是离心泵的拆装。

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堂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计;3.教学方法设计;4.教学媒体设计;5.教学结构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三、教学目标分析:离心泵的拆装选自化工技术类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教学情境二——流体输送机械。本教学情境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掌握离心泵的安装和修理、维护方法,并能初步分析离心泵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与排除方法,掌握修理工作中常用的工机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进一步拟定化工机器和设备的安装方案与修理计划,了解其它常用化工用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离心泵的拆装是本教学情境第四子任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离心泵的拆装过程,了解离心泵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离心泵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四、教学目标分解: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技能目标,掌握离心泵的安装和修理方法,并能初步掌握泵的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与排除方法。知识目标,掌握化工用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离心泵的安装维护基本知识;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型号编制;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素质目标,具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和本组同学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耐心、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和环保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能够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安装修理质量分析和故障处理的应变能力;具有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的创新意识;具有节能降耗的成本意识。

五、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先修了化工制图和维修钳工技术等课程。熟悉了有关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识图能力,熟悉简单的工艺计算。学生通过本情境前面课程的学习,已对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方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存在的不足:学生不能尚不能正确使用泵拆装工具;学生对泵内部结构缺乏全面认识。

六、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及要求。技能要求,掌握离心泵的拆装步骤;掌握离心 泵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能正确 使用工、量、器具;能遵守安全检修规程。知识要求:熟悉离心泵检修的内容;理解离 心泵主要零部件的质量标准;掌握 离心泵主要零部件的检查与修理方 法;掌握离心泵的拆卸、组装及调 整方法;熟悉机械设备检修一般工 作流程;掌握机械零部件检修前检 查的要求及检查方法;掌握零部件 清洗的常用方法。实践内容,离心泵拆卸前准备、小型离心泵的 拆卸、离心泵轴弯曲的矫正、离心 泵叶轮静不平衡的处理、小型离心泵整体就位调整。本次课程时间为4个课时。

七、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小型离心泵的拆卸

小型离心泵整体就位调整。教学难点是离心泵轴弯曲的矫正、离心泵叶轮静不平衡的处理。

八、教学设计理念:本次课程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拆装离心泵能力为目标,以离心泵检修工作过程为课程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六步教学法”,具体为:咨询过程,学生获取离心泵结构及拆装相关知识;决策过程:选择正确的拆装工具;计划过程:确定离心泵检修及安装步骤 ;实施过程:进行离心泵的拆卸检修装配工作 ;检查过程:将检修安装完毕后的离心泵进行试水;评价过程: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个人自评。

九、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实践性很强,因此除课堂教学外,必须较多地运用现场教学、示范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实训作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离心泵的安装检修技术,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采用演示、设问、提问和鼓励学生自行分析等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十、教学方法设计:本次课程采用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教学方法,加大了学生参与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十一、教学媒体的设计:本次课应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包括图片、视频、动画以及电子课件讲义等,从不同角度直观展现了离心泵结构和拆装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演示。

十二、教学结构设计:教师组织教学并设置任务:某生产工段3号输水A泵出现故障,现已启用备用泵B泵。要求该工段现场操作人员在24小时内对故障设备3号输水泵A泵进行检修。通过设置工作任务将课堂带入真实生产环境,学生进入情境,进行角色转变。学生接到工作任务,但缺乏离心泵拆装及检修技能,于是进入咨询环节。教师按照学生需求展开课程。第一步:结合图片讲解离心泵内部结构,使学生对离心泵内部结构有全面的认识;第二步:讲授离心泵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掌握离心泵拆装过程的基础知识。第三步:展示离心泵装配过程动画,将离心泵装配过程全面、连续、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印象。第四步:由教师与学生互动进行离心泵仿真装配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离心泵拆装的正确步骤。第五步:由教师进行离心泵拆装及检修示范,学生进行观摩,从而掌握各种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拆装过程中细节问题,至此,咨询过程结束,学生获得离心泵拆装相关知识可以进行拆装工作。学生分组后开始工作,教师开始对学生工作过程进行评价,包括操作方法、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学生首先进入决策计划阶段:由小组为单位列出工具单领取工具并制订拆装离心泵行动步骤交教师处审核,无误后各组开始离心泵拆卸工作。到达规定时间后,由教师对各组完成度及零件摆放整齐度进行简单评价。完毕后,教师在现场逐一对离心泵零部件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各个部件的结构、作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了上述知识后,学生初步具备了检修技能并对本组离心泵零部件进行排查,确认各零部件无异常后开始进行离心泵的装配工作。装配完毕后,各组将离心泵装入输水管路进行试水,能够正常使用的泵说明了检修与装配过程是正确的,通过试水成功证明学生工作成果的有效性,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试水结束后,各小组间进行互评与自评,并归还工具,整理现场。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并完成对学生工作的评价。

十三:教学具体过程与时间分配: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做详细阐述。

十四:教学评价设计:本次课程教学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总结性评价占30%主要是由本次课程学生的出勤、团队协作能力、参与度及综合表现得出。形成性评价占70%,主要是通过操作考核评分细则对学生操作情况量化考核得到。附表为离心泵拆装检修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上一篇:高师手风琴基础课教学下一篇:加速度计论文